关注民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21:50:48

关注民生

关注民生范文篇1

一、践行司法为民,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都属于人民,审判权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和有机组成部分,理当为人民服务。为此,我庭在民事审判工作中,将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便民审判:一是要继续和全面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为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二是要切实做好诉讼指导和释明工作,避免当事人因怠于或不当行使诉讼权利而使自己的权益受损。

同时,我庭将针对关涉民生的各类案件,强化审判,加强指导,以切实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首先,着重审理好商品房买卖合同、劳动合同、人身权损害赔偿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其次,将就目前突出存在的几类民生案件,着重做好全省法院的审判指导工作:1、针对当前对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不够等突出问题,指定专人进一步进行专题调研,并在此基础上修正和完善我庭业已拟定的《关于加强涉及农民工权益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并上报批准后下发各级法院,以切实保护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2、为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结合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的需要,拟于6月份召开一次全省法院劳动争议案件专题研讨会,就我省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力求在相关问题上达成共识,并形成会议纪要印发全省法院供审判工作中参考。3、修正和完善我庭业已拟定的《关于处理“外嫁女”请求分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款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上报批准后下发,以规范和统一全省法院在该类案件上的司法尺度和裁判标准,以切实维护“外嫁女”的合法权益。

二、强化调解,妥善处理民生纠纷

通常情况下,判决只能从法律意义上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很难真正彻底地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而调解则不仅能从法律意义上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更能从心理意义上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因此说调解是“最高境界的审判”。董治良院长在《全省法院院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把诉讼调解贯穿于诉讼的整个过程,坚持调判结合,案结事了。我庭在大学习、大讨论过程中,深入领会董院长的讲话精神,并切实贯彻于审判工作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一季度,我庭的调解率达到了72%,创历史以来的最高。被媒体热炒的涉及海航公司6名飞行员的12宗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成功调结即是我庭进一步强化调解工作的具体成果。我庭今年上半年同时受理的涉及海航公司12名飞行员因辞职而引发的25宗系列劳动争议纠纷上诉案,因近期国内诸多航空公司频繁发生飞行员“辞职”、“跳槽”现象和东方航空云南分公司飞行员“集体返航事件”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理该系列案件后,我庭在董院长及张子连副院长的亲自指导与支持下,从和谐司法及“能调则调”的理念和原则出发,确立了力争调解解决纠纷的思路。随后我庭集思广益,联动出击,提出了兼顾飞行员和海航公司要求的调解方案,并围绕该调解方案,采取先易后难、各个击破的调解策略,多渠道、全方位地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经过艰苦细致的调解,终于成功促使其中6名飞行员与海航公司达成了调解协议。该12宗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顺利调结,不仅较好地稳定了海航公司的飞行队伍,为海南航空运输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更让6名已停飞近两年的飞行员重返蓝天,充分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并受到了最高法院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4月25日,《人民法院报》用了几乎一个整版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和宣传。此外,中央电视台以及《海南日报》等主流媒体也对此进行了专门的采访报道。

为将调解工作引向深入,我庭将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强化调解工作:一是在调解时间上,贯彻董院长讲话精神,坚持全程调解,将调解工作贯穿于案件审判过程的始终。二是在调解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全庭力量,无论是书记员、助理法官、案件承办法官,抑或是合议庭其他成员都必须全力以赴,抓住每一个可能促成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的机会,对案件进行调解。对于一些疑难、复杂、社会影响大或社会关系复杂的案件,庭长也应当积极主动介入调解,必要时,请院长出面,参与调解工作。三是在调解技巧上,要善于以化解纠纷的诚意和法官的个人魅力,感染当事人,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从而找到调解的突破口并力争以调解方式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三、抓好法庭工作,为普通民众排忧解难

关注民生范文篇2

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的安排,我带领市人大城建环资工委的人员用了两周的时间,到本市各县(区)和市外省外部分地区进行调研。我们一边调研一边结合近几年监督工作的实践,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研究和探索。多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对创新监督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在新的时期,人大如何贯彻实施监督法?不断提高监督工作质量和水平?我们认为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之处。

一、监督思路应关注百姓的关注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我党执政的着力点,人大监督同样要以关注民生为立足点。我们的监督思路应把握好“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把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列入年度工作要点。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都坚持把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列入年度工作要点专题审议,实施监督。如常委会每年都组织开展“两江一湾”环保行活动,对我市生态及水环境保护特别是饮用水源的保护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促进了政府对水资源保护的高度重视,对保护东江水源水质安全,推动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起了重要作用。

二是坚持把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监督重点。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每年都把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如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公正、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与管理、对网吧及电子游戏机室管理等,作为监督的重点,努力在群众“最盼”、“最急”、“最怨”的问题上促整改。例如,市人大代表和城市居民对城市小区物业管理意见很大,我们就把它列入今年的执法检查和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议程。

三是坚持把百姓反映最直接的问题作为监督切入点。如2005年,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收到群众来信反映,有开发商未经任何部门审批未取得任何合法手续的情况下,在东江边和东江河内岛上分别动工兴建“东江明珠高尔夫球场”。鉴于该项目选址涉及东江水系水质保护问题,并影响众多群众饮水安全,城建环资工委感到此事事关重大,因此,立即向主任会议作了汇报,建议常委会对此项目给予高度关注。

二、监督方式方法要向百姓公开

当前,对于人大监督的内容、方式、程序、结果怎么样,许多群众都要求提高透明度和参与度。

1、监督内容要公开。监督法的实施,将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公开化和透明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工作要点制订前都主动听取“一府两院”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意见,向社会征求人大监督的内容,广泛听取民意,经常委会确定后,及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延伸人大监督的“触角”,增强群众监督的参与度。

2、监督渠道要畅开。创新监督方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畅开监督渠道,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监督。除了传统的监督方式外,我们认为可以创新一些监督方法,如常委会审议政府《议案》办理报告时吸收提议案的代表参与审议;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报告等可设立公民旁听席、发言席,允许公民有序参与;视察调研时吸收部分关心该视察调研专题的群众参与等。

3、监督结果要公布。公布监督结果,是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近年来,通过新闻媒体、人大网站等公布常委会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决定、决议和对被检查单位提出的整改措施等,彻底改变人大监督“审议意见不公开”、“批评意见不见报”、“评议结果不透明”、“反馈意见不知道”等现状,实施“阳光作业”,让监督结果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监督。

三、监督效果要让百姓得实惠

人大监督是代表人民的监督,是为百姓服务的,因此,监督不做表面文章、不装门面、不走过场,要有实效,要让百姓得实惠。

一是办理议案要跟踪再跟踪,直到办结。办理议案,不能以常委会审议通过为终结,我们必须跟踪督办,一直到议案的实施方案落实为止,这是我们多年实践认为有效的监督方法。人大议案的办理既有严肃的法律性又有时限性,许多议案办理的时间较长,需跨一至二届甚至三届才能完成,这就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现象。针对这一类议案,我们实行年年跟踪督办。

关注民生范文篇3

伴随着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召开,2011年“两会”拉开帷幕。每次两会的召开必定会在民间引发一阵热议,也必定会出现许多的热词。而今年的“两会”,议题俨然没离开“民生”。在关注两会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今年两会涌现出的热词有“幸福”、“文化”、“展望十二五”、“经济”、“献策十二五规划”、“教育圆桌”、“问路中国科技”等。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对民生的保障,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生的改善对中国的发展推动力巨大。对民生的关注与保障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而被提上议程。3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李守信在《两会芮观察》节目中权威解读了“十二五规划”草案,对规划编制过程、规划的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给观众展示和描绘了一份2015年的中国经济新面孔。“十二五规划”将用新的考核体制对民生进行前所未有的保障。也正是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性质和本质,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锐意改革,开拓创新。3月5日提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审查讨论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设置了24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构成了“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基本架构。“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作为普通民众中的一员,相信这次的“十二五规划”能为中国开拓出一片新天地,也相信2015年会成为对中国来说值得纪念的一年。

“两会”即将落下帷幕,中国的又将迈开发展的新步伐,新一季的“民生”风潮又将扑面而来。

两会关注民生感想(二)

民生问题,是民之本,国之计。

在2011年的两会上提出今年政府10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保障改善民生位列其中。“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总理说,“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另外,在提交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民生改善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改善民生行动计划”的提出,标志着民生关爱已成为集中明确的“国家行动”。多项民生举措,让百姓感到温暖实在,关于民生问题的方方面面,都让全国人民充满期待。

以人为本,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社会的建设向着人性化发展,而对于校园,也应以人性化的管理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高校人事管理要以人为本,平等待人,合理用人,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和谐校园的“和谐”源于协调和默契,营造的是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的是各方面利益。应体现人文精神,要人格化、弹性化,充分尊重人,相信人,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学校管理制度的改善的目标会越来越趋于人性化,用公平的政策制度对待表现出色的人才,提升真正有能力的德才兼备的人,给他们提供更大的平台。这样的机制的对象不只是学生,更应包括老师。

学校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大舞台,也属于社会的一部分,因此也希望两会关于民生的改善,校园生活也能随之改善。共同创建和谐校园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在校园中生活的人都感受到尊重和关怀。

两会关注民生感想(三)

在观看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地留意了一下总理在关注民生这一方面做的工作。温总理的报告中对百姓的生活还是很关注的。他提出2011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他提出国家将会在就业、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中小学教育、医疗等关乎民生的问题上采取相应的政策,争取在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看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其中以为人大的代表所提出的观点:我们不仅要国富,还要民富。

对这个观点,大多数人都是肯定的。但是就我们国家来说,一直强调的,或者说是追求的,就是国富。只有国家富强了,那么百姓就会过上好日子;只有蛋糕做大了,百姓才能分到好蛋糕…虽然也有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但是其力度却并不大。这样一个关于国富,民富的矛盾,究竟是孰先孰后,在过往的政策中,民富都是滞后于国富的。这样也就直接导致了我们的国家出现这样一种问题:我们的GDP可以排在世界前列(采用哪种算法就先忽略),但是仍有许多地区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我们可以送人上宇宙,却不可以让务工人员们平安地、顺利地回家过年;我们可以培养出那么多的博士生(虽然质量有待提高),却无法让山区的儿童走进学堂…

面对这鲜明的对比,所有的关于国富民就富的观点都变得那么苍白无力。本人并不反对站在宏观方向看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但我也并不同意所谓的国家要解决主要矛盾,就要先发展经济。我认为所有的以牺牲百姓的利益而获得国家的发展都是毫无意义的。国家的经济要发展,但是不能落下民生的关注,这样的社会,才不会沦落成为一个单纯追求发展而毫无社会关怀的社会。

今年的两会还是让人感到满意的,因为在本次的两会上,民生的问题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从两会的十大关键词中可以看出,民生问题占了大多数。这是个好的开始,起码说明我们党,我们国家在不断地完善政策,不断地在找方向,不断地在进步。

两会关注民生感想(四)

3月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政协会议通过了尽快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政治决议。这个决议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都知道目前中国遇到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人民是收入差距并不能够缩小。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而在不同阶段,为人民服务的表现上应该有不同的定义。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为人民服务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的当务之急,解决人民群众遇到极大的困难。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鼓励一些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今,中国面临一个重大的挑战,那就是先富起来的人,似乎并没有能够及时带动后富,而是使得人民的收入差距扩大。倘若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话,将有可能进一步激发社会矛盾,有可能使社会犯罪率进一步,各种突发的、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大家都听过“把蛋糕做大”这个观点,而今,在分配上遇到了问题,而造成这种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种分配制度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无法真正约束到那些操作分配的人。而今,近年来,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老百姓感到自己身上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虽说人民币升值,但是老百姓并没有切身感受到人民币的升值,只是感动物价在飙升,自己身上的钱似乎越来越不值钱。也许会有人说,那只是少数人的事。而事实上,只有那少数具有巨额财富的人,才有可能感受到物价并不会对他们造成明显的影响。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大众而言,这是切身感受到物价在升高,而工资并没有相应升高。而加上收入差距的拉大,人民会更加感觉到收入的不公平。而我也听说过这样的说法,说现今的中国是挂着社会主义的牌子的资本主义国家。我认为一些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与人民的收入差距有极大关系。在欧美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里,财富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一些人都在不断地怀疑现今的中国,虽然我们的GDP已经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深深地撼动了日本68年的地位。但关于缩小收入差距的问题,已经成为热点问题,但为什么总是无法从根本上把这个问题解决呢?针对缩小收入差距,国家已经出台多种政策,但似乎所取得的效果并没有达到满意的成效。也许国家的政策还需要时间来考验,而更加重要的是要经得起人民群众的考验。收入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问题,是影响经济幸福感的重要原因。收入差距的问题处理得不好的话,将极有可能影响和谐社会的营造。而在决议上用尽量这个词,似乎力度不够大。我觉得用“必须”、“亟需”这样的词才能够体现坚决的态度。只有用这样的词语才能够真正体现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切身关怀,体现国家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心。

在这次政协会议的决议上,提出缩小收入差距并不是什么新问题,但却是极大影响人民群众的问题。我希望这个问题能够早日得到解决,我相信只有这个问题得到解决,才能够更加使社会繁荣安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两会关注民生感想(五)

每年的两会都是全国人民热切关注的一件国家大事,也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关注的一件大事。两会的召开,具有其重大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吸收各方面的意见,修改和完善已有的法律和决策,并有助于平衡各方面的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通过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以及代表委员的呼吁、建议,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三是对两会的报道,实际上等于就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宣传动员,可以起到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提振信心、鼓舞士气的作用。两会是国家领导人与普通群众相互交流的纽带,走近广大群众的生活,切实地为百姓谋利益,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富强。

关注民生范文篇4

市委办公室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把关注民生作为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恪尽职守,全心全意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谋群众所需,取得了显著效果,以最优质的服务得到基层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一、深入调查研究,在访问民情中反映民意。党委办公室工作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只有认真履行服务为民的职责,多提富民、安民的决策建议,多办为民、利民的实事好事,才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为真实全面地了解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呼声,我们充分整合全市调研力量,建立健全课题调研组与专家学者、责任单位、干部群众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机制,深入基层、企业、街道和农村,对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并对掌握的情况进行综合提炼,从动态中把握规律性、从苗头中发现倾向性、从偶然中预见必然性,为市委领导解决民生问题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和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年共组织开展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节能减排、洞庭湖污染治理等40多次大型调研活动,形成了一批有份量的调研成果,并直接进入了市委决策。如,把的旧城改造与新城拓展结合起来,扩大城市规模,把生产配套和生活配套结合起来,增强城市功能,把文化建设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提升城市品位;突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洞庭湖、南湖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等建议,都得到了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有不少建议写进了市委的工作报告,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我们又及时建议市委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努力实现劳有所得;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努力实现病有所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注重解决住房问题,努力实现住有所居,被市委领导采纳,并在市委工作报告中郑重承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大兴为民之举,多办利民之事,大幅改善民生,让全市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年,全市用于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投入大幅增加,教育投入12亿元,同比增长49.5%;医疗投入3亿元,同比增长92.5%。就业和社会保障扩大,新增就业6.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万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除率达到100%。

二、认真接访处访,在倾听民声中化解民怨。市委办公室是群众反映诉求的一条重要渠道。做好信访接待工作,不仅能让群众说出自己的心声、发泄心中的怨气,而且能够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我们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对群众来访耐心受理,认真记录,及时交办,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并着眼于解决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困难的事努力办,麻烦的事尽力办”、“宁可我们千难万难,不让群众一时为难”的原则,从接访、处访、息访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加强协调,追踪落实。年,我们共接待上访群众640批次3620多人,其中10人以上集访80批次890多人,基本做到了上访者满腹牢骚而来,满意高兴而去。如,近几年,随着我市旧城改造力度明显加大,拆迁所引发的矛盾在所难免。年至年,仅楼景区建设就拆迁房屋12万平方米,涉及居民4000多人。由于在拆迁补助标准和补助金额发放时间上存在一些争议,一些单位和居民有埋怨情绪,抵制拆迁,并多次到市委集访,发泄不满。为了推进景区建设顺利进行,我们对拆迁范围内的50个单位逐个上门进行解释说明,并帮助拆迁难度较大的3个省垂直单位和14个特困企业协调联系临时办公场地、减少土地征用费、增加特困职工困难补助等,得到了单位和职工的认可,使整个景区1520户共20多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如期如质完成。年10月,市塑料一厂30多名职工几次到市委集访,反映该厂一名职工将工厂一生产车间大门强行锁住,导致该车间10多天无法正常生产,大家情绪激动,强烈要求市委主要领导出面干预。我们热心受理,并派出精兵强将3次下到该厂调查走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矛盾得到化解,该厂职工非常满意。

三、强化督促检查,在落实民需中改善民生。我们创新督查方式,坚持直接深入农村、企业和基层单位,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真实情况,做到督促督查有的放矢。对群众普遍关注的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就业、就学、就医、修路等民生问题的督查,拉得下“脸面”,撕得开“情面”,发现工作不落实、动作缓慢的,及时提出督查要求,限期整改,务求实效。年共组织重大督查活动27次,办理省、市委领导重要批示件262件。特别是对市委书记易炼红同志批示的有关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等方面的100多件批示件,更是做到了件件抓督查,件件有结果,切实为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如,在我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的督查中,我们针对金融、银行等省管系统安排就业进度较慢的情况,加大督查力度,迅速扭转了少数单位工作不力的局面,实现了全市每个“零就业”家庭在至少有一人就业的援助目标任务,促进了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并使零就业家庭援助实现了从专项行动到长效机制的转变,做到“出现一户,安置一户”。为整治洞庭湖区造纸企业的污染,优化洞庭湖的生态环境,我们组织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对全市造纸污染企业多次进行督查,并提出“堵疏结合,因势利导,扶优调强”的治理方案,被市委领导采纳。通过做过细的工作,我市整治工作进展顺利,企业积极配合,群众拥护支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充分显现,洞庭湖水质由整治前的Ⅳ类提高到了Ⅲ类。特别是针对造纸企业大规模的关停整治引发关停企业失业职工的安置、芦苇销售等问题,我们多次召集市劳动、财政等部门及相关县(市、区)进行协调,对失业职工做到应保尽保,并主动协调泰格林纸集团全力收购因关停而滞销的7万吨芦苇,大幅度减少了苇业公司的损失。广大群众称赞我们办了好事、干了实事,是党和老百姓的连心桥。

四、积极主动协调,在解决民难中赢得民心。党委办公室是党委的综合协调机构,是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功能的重要渠道,任务多、责任重,任何一项工作、一个细节出问题,都会牵动全局。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党委办公室的“纽带”、“桥梁”作用,积极协调各方,把解决群众最需要、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年,我们组织13名市委常委和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就群众关注的城市建设、防汛抗灾等工作开展了33次专题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协调,由常委现场办公,当场解决,有效地推动了工作的落实,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在对待部分弱势群体的有关诉求上,我们更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利用党委办公室的综合协调职能,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年月初,我们接到华容县一白血病患者的求救信。接信的当天下午,就召集市民政、卫生、劳动和市慈善总会等单位的负责人开会,研究救助办法。会上了解到我市每年白血病患者新增200人左右,每个白血病患者的治疗费用需要25—60万元,面对数十万元的医疗费用,有些困难家庭只能选择放弃治疗,一个个生命在无奈中消失,一个个家庭遭受巨大的打击。与会人员无不动情惋惜,认为仅为某一患者解决一定的治疗费用,只是临时性措施,只有建立贫困家庭白血病患者治疗救助基金,才能更有效地救助白血病患者。会后,我们积极协助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拟订方案,采取政府引导、单位支持、社会募捐等形式,为贫困家庭白血病患者搭建救助平台,很快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全市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称我们这是以人为本、爱民助民的好举措。又如,楼区新路口办事处居民陈姣荣多次来市委上访,反映其子陈君被歹徒伤害致残,而罪犯无民事赔偿能力。为解决受害人陈君急需住院治疗的困难,我们一方面对其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召集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协调,通过政府资助、社会救助等形式,先后两次筹措资金10万元,陈在北京顺利地进行了手术,并被选拔为国家残奥队员。陈母子几次从北京打电话对市委办表示感谢。

关注民生范文篇5

1.关于民生问题。亦即改善人民生活将被始终放在一个极为显著的重要地位。《报告》中说,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关于“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有几个新的提法,一是将“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三者关系的“结合点”,二是强调三者都要适度而且要统一起来,三是“改革”是着力点和突破口,要以“改革”来“促进”和“确保”其他几个方面。

2.关于“十二五”规划。《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就要“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然后提出了很多很明确、很具体且数字化的发展目标。譬如: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十二五”期间,公众就可以凭这些目标来对政府的工作作出评估。《报告》中提出的这些指标,看来很有底气,而这个底气应该不是盲目乐观,是建立在对国际国内的大局审慎地审时度势,然后再对今后五年的工作进行周密部署之上的,因此我们应该对此充满信心。

3.关于2011年的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报告》指出: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然后分五个方面进行了慎密的安排:

其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很重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劳动者只有就业,才有资格参加第一次分配。如果失业,就等于少了一次参加分配的资格,而且通常第一次分配会比第二次分配得到的利益更多。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失业往往是陷入贫困的同义词。《报告》中很明确提出,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在工作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还要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要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其二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收入的公平分配,人民群众期盼已久。《报告》把分配公平放到“当前的紧迫工作”的位置上。如此看来,光讲做蛋糕,不讲分蛋糕的日子终于要成为过去。但是,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也不能试图一蹴而就,多年积累的问题也不能指望一下子就解决。今年会重点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三是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也是通情达理的,但是无论如何今年应该比以往有个明显的改变。

其三是“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报告》把重点放在“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上。具体措施有三: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二是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比上年增加265亿元。三是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强调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人民群众住房问题的解决,其实首先要政府分清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该做的;哪种政策是有效的,哪种政策是效果不怎么地的。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曾经说得很明白了,现在就看怎么做。

其四是“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报告》强调“今年是医改三年实施方案的攻坚年,要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在基层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二是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三是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四是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五是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在“报告”中,医疗卫生占的篇幅不小,措施也是最多的,的确有点“攻坚”的架势。其实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把基层医疗服务中心办好,二是公立医院的改革,尤其是后者。但是,如果抓不住主要矛盾,不能真正确立“非营利”的目标,如果政府还是吝于向医疗卫生事业投资,还是要医院完全承担医务人员的人工成本,“看病贵、看病难”恐怕会依然如故。

关注民生范文篇6

一、关注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努力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工作目标:

年,我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稳定在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毕业生合格率达到98%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达95%以上,高考上线率达80%以上,高考民汉文理综合录取率达到75%以上。深化“双语”教学工作,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信息化平台,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激发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构建安全体系,创建平安校园。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使家庭困难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

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制定第三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案,继续开展包括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校领导、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在内的全员培训工作。研究制定配套政策,稳定乌尔禾区、白碱滩区及准东地区教师队伍,在疆内外招聘优秀教师来我市任教。进一步完善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年争取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二)制定出台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具体工作方案、指标评价体系。成立市“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科学体系中来。

(三)推进“双语”教学,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民汉合校工程。全市少数民族小学从1—3年级开始进入除母语外全部用汉语授课的教学模式。抓好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扩大“双语”教师的来源渠道,在全疆范围内招聘能胜任“双语”教学的优秀教师来我市任教。落实优惠政策,力争使少数民族幼儿入园率达到95%以上。重新规划扩建市第二中学,分流汉族生源,恢复其为民汉合校。改造扩建第五中学,将第十二中学、十四中学的中学部并入市五中,使其变为一所民汉中学。将第十一中学的中学部并入第十中学。

(四)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的装备水平,加速完善校园网建设,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加快数字化在教学及管理中的应用,为广大教师提供远程网上交流、研修的平台。

(五)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年,在市实验中学、高级中学、第七中学、第八中学、第十三中学建立“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HSE)”。进一步做好稳定和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预警机制,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维护校园稳定。

(六)完善机制,使家庭困难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原则,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健全保障机制,做到经费到位,管理到位,指导和服务到位。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项目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彭建伟兼任。

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编委办、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文化局、市工商局、市信息化办公室、各区人民政府

二、关注就业结构性问题,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工作目标:

全年新提供就业岗位4000个,实现就业3500人;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援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托底安置,就业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失业人员存量年减少不低于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职业技能培训45900人,创业培训50人。

具体措施:

(一)树立就业优先的理念,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治理失业的职责。继续落实和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以解决就业总量为主的政策向重点解决特殊就业群体、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政策转变。强化就业协调联席制度中成员单位的专项考核和目标考核制度。建立就业再就业实名制。合理调控女性、少数民族就业比例,用人单位招录人员,除法定不适合女性就业的岗位(工种)外,原则上招录比例不得低于最低线;录用少数民族人员比例不得低于本市少数民族人口的年度自然比例。

(二)加大政策扶持,多方位、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地提高岗位奖励标准,对用人单位提供并吸纳本市女性和少数民族就业的岗位,在原岗位奖励标准的基础上按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进一步提高。扩大政府购买岗位范围,在实行政府促进就业政策补贴的前提下,从正在或已建项目、医疗护理、农业开发维护和调控外来务工人员等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开辟就业渠道。

(三)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扎实开展就业援助行动,着力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强化政府促进就业服务功能,建立实现公平就业监督机制,构建基层就业援助平台,建立就业实名制,加强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健全和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和承诺服务制度,有针对性地对本市三年以上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中的女性、少数民族失业人员采取就业承包、就业激励和临时救助等特殊帮扶政策。

(四)进一步拓宽培训思路,加大岗前培训力度。指导各类培训机构根据岗位需求状况分类分步实施订单式、技能储备培训、企校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各类各层次就业前培训,根据培训成果,给予政策性补贴。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通过提高创业培训补贴标准和政策扶持,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各类人员提供“一条龙”服务,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城乡登记失业人员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和服务性岗位技能培训。大力扶持民办培训机构发展,对培训数量多、质量好、就业率高,并积极推行“双证”的民办培训机构给予奖励。

(五)加大行政监管力度,确保稳定就业落实到位。积极推进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建立年度劳动用工定期社会通报制度,从源头上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大力推广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评价制度,深入开展维权执法行动,加大执行《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仲裁法》的力度,维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强化企业在稳定就业岗位方面的社会责任,鼓励企业提供有效就业岗位,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引导企业采取倾斜政策措施稳定生产服务一线员工队伍,严格控制正常生产经营企业裁减人员的行为,减少向社会排放失业人员。

(六)加强引导,扶持规范劳务派遣企业发展。依法审核劳务派遣企业的资质等级,规范劳务派遣企业与用人单位的劳务派遣行为。加强市场和政策引导,促使劳务派遣企业逐步向专业化人力资源企业规模发展,向服务业拓展,构建和发挥劳务派遣企业吸纳就业辅助渠道作用。建立劳务派遣企业年度考核制度,实行劳务派遣企业管理费浮动费率。

(七)积极推进就业见习制度,规范促进就业见习基地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见习制度,制定就业见习基地的年度目标,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就业见习基地,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和失业人员通过就业见习扩展就业机会,对于积极开展就业见习并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就业见习基地给予政策奖励。鼓励失业人员参加外地见习,适应多样化的见习需求。

(八)加强就业宣传力度,促进就业观念的转变。有针对性地制定宣传计划,提升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就业宣传的常态化和普及化。加大对各类用人单位在经营发展、社会保险和规范用工等方面的宣传力度,促进求职者正确认识各类企业。大力开展现实就业案例专题教育以及在工作实践中增强就业能力的教育,帮助失业人员进一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正确认识自身的就业能力,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项目办公室设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主任由武新华兼任。

配合部门:市油田党委办公室、市油田党委组织部、市油田党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室、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民政局、市建设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农林牧业局、市统计局、市编委办、市司法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人民银行、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市工商联、市残联、市人才劳动力交流中心、各区人民政府

三、关注医疗服务质量问题,努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工作目标:

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完成30%,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市、区、社区三级应用平台,开展全科医师和全科护士培训,累计培训率达80%以上;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加强健康促进干预,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居民健康相关知识知效率、个人健康行为形成率、群体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65%、50%、40%以上。

具体措施:

(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与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建设规划,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免费为居民提供建立健康档案、围产保健、儿童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免费服务项目。初步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市、区、社区三级应用平台,并在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运行。

(二)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1.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成立护理、处方、检验、院感四个临床专业质控专家组,每年进行两次专项检查。在二级以上医院实行剖宫产、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结石三个病种住院费用最高限价。每年两次对四家医院医疗服务信息进行公示。

2.邀请或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我市开展讲学、业务指导,继续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选派80名业务骨干到知名院校进修学习,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以短期学习、学术交流等形式进行培训。

3.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区内外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作用,集中力量在一些重点领域、常见病多发病方面取得进展。继续在糖尿病、心血管等专业研究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提高重点学科的技术服务水平。

4.充分发挥重点医学人才的作用,积极在医学学科发展、学术交流、外出学习等方面为我市在重点医学人才创造条件,关心和支持重点医学人才,促使我市医疗卫生在科研水平、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得到提高。

5.协调各医疗机构改善就医环境和引进医疗设备,市白碱滩医院综合住院楼、传染病科综合改造及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楼改造、门诊输液大厅等项目投入使用。市中心医院引进数字减影、直线加速器以及体外碎石机等设备,市人民医院层流手术室、新一代彩色超声波、脑电生理仪等医疗设备投入使用。

6.研究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继续开展评优树先活动,强化和完善院、科两级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综合绩效考核,突出服务质量、数量和职业道德。

7.合理增加医护人员编制,研究和确定我市医生、护士、床位等配置数量,及时调整医疗机构编制,充实必要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工作。

1.开展“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一二一”行动,分别建立“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职工“慢病保健卡”。

2.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组织创建一批无烟机关、无烟学校、无烟医院。

3.积极推进建设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试点工作,培育行业典型。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配合部门:市油田党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人事局、市编委办、市民政局、市科技局、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市计生委、市公安局、市残联、市老龄办、市爱卫办、各区人民政府、各医疗机构

四、关注困难群体生活保障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工作目标: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6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75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9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3.5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3.3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5%以上,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建设“金保工程”一期工程,年实现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持卡就医。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服务网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关爱扶助残疾人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和推进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工作。

具体措施:

(一)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工作。制定出台《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试行)》及相关配套政策,并组织实施,实现城乡“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二)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基金征缴。强化社会保险稽核和监察执法力度,重点推进各类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实现参保人数、实际缴费人数和基金征缴同步增长,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三)深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调整工作。推动和规范企业年金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四)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强化用人单位为外来务工人员建立工伤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将餐饮、宾馆服务等行业使用的外来务工人员逐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化解工伤和住院风险。

(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各项社保基金管理。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成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机构,建立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完善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制度,依法严肃查处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虚报冒领社会保险费等行为,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

(六)以市、油田公司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联网建设和IC卡系统建设为重点,加快“金保工程”一期工程建设步伐,提高信息化水平。

(七)根据物价指数变动情况和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加大对城乡低收入家庭的关注力度,科学合理界定我市城乡低收入家庭的确切范围,制定城乡低收入家庭临时救助制度,解决低收入家庭实际困难,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组织开展低保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督促落实低保救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

(八)组织好每年11月份全市性的“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月活动,完善社会捐助网络,建立社会经常性捐助接收点,探索社会经常性捐助活动运行模式,巩固结对帮扶活动成果,解决困难家庭子女的就学问题。

(九)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编制出台《—2012年市慈善事业发展规划》,继续开展救助贫困学生活动,保持大中专、高中和中小学贫困学生100%救助目标,组织开展1—2次大型慈善活动。

(十)力争将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托养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年基本建设计划,争取建设功能齐全、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争取成立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全面推进全市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做好残疾人就业安置工作,提升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配合部门:市油田党委组织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审计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局、市农林牧业局、市教育局、市安监局、市工商局、市残联、市慈善总会、市老龄办、各区人民政府

五、关注群众住有所居问题,努力保障住房有效供给

工作目标:

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合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严格土地供给与管理,完成《市年—2012年城市住房规划》的编制;规划建设经济适用住房5000套(含廉租住房,其中:区建廉租住房48套,白碱滩区建廉租住房18套,独山子区建廉租住房20套),全面解决无房户的住房问题,年底前对我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经营行为,确保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建立和完善各项产权产籍管理制度,以房屋产权交易与权属登记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加快新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提高办事效率,缩短办证时间。

具体措施:

(一)完成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摸底调查和建档工作。

(二)完成《—2012年城市住房规划》的编制。

(三)加强组织协调,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全力确保年内经济适用房(含廉租住房)建设任务的完成。按自治区要求1月份向社会公布年城市住宅建设计划,3月份向社会公布年城市住宅建设规划,年底全面解决无房户的住房问题,低收入家庭做到应保尽保。

(四)年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之后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低于10%,全部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安排。

(五)深入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规范管理年活动,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经营行为。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成员:

项目办公室设在市房产局,办公室主任由徐乃华兼任。

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环保局、市民政局、市人防办、市绿委办、市工商局、市地税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六、关注行车难、停车难问题,努力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工作目标:

坚持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努力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完善道路交通规划,落实组织管理机构,加强公交运行管理,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交通出行环境。

具体措施:

(一)落实各区政府城市客运管理机构,尽快组建城市公交公司。

(二)年内开通中心城区至白碱滩、三坪镇的公交班车。

(三)完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今年4月完成《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专家评审工作,年内报城市规划委员会审批。依据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公交线路,合理安排运营时间,提高公共交通资源使用效率,着力解决部分路段公交车车辆少、上下班高峰期等特定时段部分市民乘公交车难的问题。

(四)完成城市小汽车停车场地专项研究,制定小汽车停车位管理办法。

(五)完成已开工和年内准备开工建设的西郊公交首末站、星光公交首末站、小拐乡客运站、独山子客运站和独山子新北区客运站的建设和改造。

(六)公交车始发准点率力争达到95%以上,中巴车压站问题基本消除。

(七)使用清洁燃料、符合环保要求的公交车、中巴车、出租车达到总数的60%以上,运营车辆卫生状况明显改观。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项目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办公室主任由兼任。

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人事局、市编委办、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国资委、市房产局、市信访局、市城投公司、运管总站、各区人民政府

七、关注公共安全问题,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工作目标:

强化安全教育,狠抓安全监管,持续排查治理隐患,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确保各项安全指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之内,继续保持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在全疆的领先地位,为建设平安、和谐创造安全环境。以保障农产品、加工食品、流通领域食品、餐饮消费、药品、肉类及关系人身健康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为重点,建立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形成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

具体措施:

(一)强化源头治本,政策治本,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及控制体系,制定并落实《市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与考核实施方案》。

2.建立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市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实施细则》。

3.倡导安全文化,加强社会监督,办好“安全大视野”等栏目,定期安全生产信息。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机制,加大依法行政的执法力度。

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2.加强“两制”工作。

3.建立联合执法机制。

4.加大事故处理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和人员处理的落实力度,结案率达到100%。

(三)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

1.关口前移,严把市场准入关,杜绝违规事件的发生。

2.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在危险化学品和建筑行业开展试点工作。

3.加强企业负责人和安全人员的安全培训考核工作,举办100期培训班,高危行业企业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率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

4.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培养企业安全诚信意识和安全道德。

(四)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体系,全面提高市民的安全防范素质。

1.加强安全“五进”宣传教育工作,将“五进”工作纳入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

2.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行政执法力度,纠正违章行为,制止违法行为。

3.及时排查和治理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隐患,保障公共安全。

(五)持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做好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

1.将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长期化、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隐患治理年活动,确保重大事故隐患得到根本的治理。

2.切实做好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应急物质保障和应急疏散能力建设,提高处置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的能力。

(七)全面落实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7个方面9个100%,建立长效机制,巩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成果。

1.加大抽检频次,全面落实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食品和食品原料进货台帐及索证索票制度。

2.建立蔬菜农药残留日常检测、产销企业市场自检、市级机构抽检评价的三级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机制,全面实施蔬菜质量安全检测信息日和不合格产品下架退市制度。严厉打击销售使用高毒农药和泔水等生活废弃物进入饲养环节的行为。

3.加强动物防疫和重大动物疫情监管,强化畜禽屠宰检疫,确保检疫率100%。

4.推进区熟食品加工基地二期工程建设,积极在独山子区、白碱滩区推广“一统一、三集中”基地化运作模式。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引导小企业、小作坊加强行业自律。

5.完善以“大备案”、“一单通”为特征的“食品安全网络监管软件应用系统”,切实做到管住批发、规范零售、方便经营者、有利消费者。彻底解决固定摊点、小食杂店无照经营问题。

6.加强定点屠宰网点建设,做好屠宰场分等定级管理试点工作,完成白碱滩区生猪及牛羊屠宰场和乌尔禾牛羊屠宰场的建设。积极探索有效的肉品追溯机制,严厉打击肉(猪、牛、羊)制品源头私屠滥宰行为。继续做好“放心肉店”挂牌和管理工作。

7.研究制定本市餐饮业示范单位规范标准;强化食品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工作,提高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实施率;严格卫生许可,杜绝无证经营行为。严禁有毒有害、病死、死因不明畜禽类及非食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采取得力举措,保证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牛、羊、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8.加大对违法药品广告的监测、曝光、警示、打击力度,进一步落实药品安全责任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以及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的行为。

9.实行企业全备案、产品全登记制度,逐步实现对所有企业、所有产品的质量监管。加快质监系统技术机构标准实验室改造项目的开工建设,构筑和加强长效监管的技术支撑。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项目办公室分别设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主任分别由佟晖和张生浩兼任。

配合部门:市经贸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建设局、市卫生局、市交通局、市行政执法局、市教育局、市农林牧业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消防局、各区人民政府

八、关注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工作目标:

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目标,依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手段,重点查处噪声、烟尘污染问题,解决一批影响群众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污染问题,维护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提高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满意率。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达100%,案件查办率达100%。

具体措施:

(一)大力推进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活动,年内油田公司完成3家单位、石化公司完成3套装置(单位)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重点推动油田公司陆梁、石西、采南、沙南作业区的创建工作,力争在年底前至少有一家单位创建成功。

(二)开展环境噪声污染专项整治。

1.加强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整治,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夜间施工审批制度,减少建筑施工噪声污染。

2.加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在市区主要道路禁止鸣号,限速行驶;消防、警备、工程抢险、救护等特殊车辆非执行紧急公务时不得使用警报器。

3.加强工业噪声污染防治。对超过国家规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造成环境污染或扰民的,依法要求其限期治理,并依法征收排污费;对噪声严重超标,又不能通过治理消除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依法责令其转产或搬迁。

4.加强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开展商业、饮食业、娱乐业和服务行业的排烟机、排风机、制冷机噪声专项治理,对超过国家标准和发生扰民现象的,相关部门依法进行查处。

(三)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整治。

1.防治煤烟、粉尘污染。加强对企业供热锅炉的监管,将大型供热锅炉纳入在线监测管理。大力支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禁止在建成区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新建燃煤小锅炉。对在检查中发现的不达标锅炉,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对整改不合格的企业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取缔。

2.防治工业污染。严格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程序,凡对大气环境质量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扩建、技改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环保预审制度。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项目,依法给予处理。

3.防治扬尘、烟尘污染。严格控制二次扬尘污染,防止建筑施工、拆迁作业、渣土清运和道路开挖的扬尘污染,落实围挡、遮盖及喷洒等降尘措施。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公安局、市文化局、市行政执法局、市工商局、各区人民政府

九、关注群众高质量养老需求问题,努力实现老有所养

工作目标:

完成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服务优质”的标准,加快区、独山子区、白碱滩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全年建设完成4个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个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站、1个老年活动中心和1个养老院;加快推进居家养老进程,规范养老服务内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足老年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的养老需求。

具体措施:

(一)加快老年服务体系建设。

1.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及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完成《—2020年市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统筹规划全市养老服务业,确保老有所养。

2.稳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进程,重点完成区、独山子区、白碱滩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不断规范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法律维权、文体教育、体育健身、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六大类内容,确保居家养老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在新区规划中,为每个新建小区预留600—800平方米空地,用于建设老年活动中心(站),确保老年人活动有相应场所。

(二)及时出台老年优惠政策。适时修订完善《市优待老年人规定》,90—99周岁的老人每月享受200元特殊生活补贴;10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月享受300元特殊生活补贴;年将对全市1100余名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继续进行免费体检,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继续与旅游、退管中心等部门、单位认真开展好第六届“千名老人游油城”及“敬老宣传月”等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老年文化体育活动,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项目办公室设在市老龄办,办公室主任由兼任。

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各区人民政府

十、关注改制企业发展问题,努力实现改制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改制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对改制企业帮扶指导与监督管理的实施办法》,加大改制企业帮扶指导与监督管理力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规范企业运作行为,促进改制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改制企业帮扶监管工作机构,按照属地管理、母体单位支持配合的原则,加强改制企业指导协调与服务工作。

1.进一步完善改制企业帮扶监管机构。做到“四明确”、“六落实”。即:明确监管责任、监管目标、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落实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办公场所、交通车辆、办公经费、帮扶重点。

2.协调改制企业原母体单位根据改制企业吸纳本地就业等情况,合理配置工作量,合理确定劳务结算价格,促进改制企业正常发展和职工收入稳步增长。

3.协调改制企业原母体单位加大对生活后勤改制企业的支持力度,妥善处理改制企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按照属地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强化对改制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1.加强改制企业党建、工会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开展向困难改制企业委派党建联络员、工会联络员工作,通过开展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党建联络员参加企业党员大会等形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指导企业完善厂务公开制度和职代会制度,力争建制率100%。组织企业工会积极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全过程,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民主监督作用。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覆盖面达到50%;开展以维护职工安全健康为主题的“安康杯”竞赛活动,覆盖面达到50%。

2.加强改制企业劳动用工及工资支付行为监管。监督改制企业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覆盖面达到90%以上。对改制企业工资支付行为进行监管,指导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及确定合理的工资报酬,年内力争达到30家。对改制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行为进行监管,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社会保险,年内对30家重点改制企业依法提取教育经费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加强改制企业财税行为监管。对改制企业进行一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检查,进行两次财务核算与政策指导,帮助企业规范会计核算,用好用足现有财税优惠政策,覆盖面不低于20%。对改制企业纳税申报、税前扣除项目、分级监控管理等情况进行专项调研,及时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受理改制企业提出的涉税问题、财务管理或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定点联系和定期走访制度,了解企业的办税需求,针对企业经营特点,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开展个性化纳税服务,覆盖面不低于20%。

(三)建立改制企业信息服务体系。

1.建立改制企业信息网,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产业导向、产品推广、发展动态、人才供求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为企业联手闯市场、共同谋发展搭建平台。

2.积极引导企业转变观念,采取重组、兼并等方式进行强强联合、强弱组合,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积极鼓励企业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特色名优产品。加强改制企业融资服务工作,努力缓解改制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加强改制企业培训工作,增强企业自身造血功能。举办4—5期改制企业管理人员法律法规、经营管理知识、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税法及高技能专业人才培训班,覆盖面达到50%以上。

(五)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规范企业运作行为。

1.指导30家改制企业依据新《公司法》,修改和完善公司章程,指导改制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有选择地列席改制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了解会议过程,进行程序把关,规范企业运作行为。

3.依照《公司法》、《公司登记条列》,严格审查改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章程、股权设置方案、集体股量化方案、国有资产回购、增资扩股方案和内部分配方案等,对不符合法定程序或违反规定做出的决定,以及严重侵害职工利益的方案,不予注册登记和变更,纠正改制企业违反企业登记的行为。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关注民生范文篇7

一、立足于改善民生,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的基本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关键在于协调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在全社会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充分体现和保障不同社会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基本权益。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民政工作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着重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等三类特定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对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直接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绝大多数人民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但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一定数量需要国家和社会扶助、救济和优待的对象,其中主要是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困难群体包括城乡贫困户、农村五保户、流浪乞讨人员、受灾群众和其他困难人群。全国现有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还很大,仍然达到2100多万,低收入人口3550多万,五保供养对象570多万,城镇低保对象2200多万,每年需要救助的受灾群众近亿人次。特殊群体包括需要得到救助与关爱的老年人、孤儿、残疾人。目前,全国有1.43亿老年人,8296万残疾人,57.3万孤儿。同时,还有大量需要国家扶助的优抚对象。解决好“三个群体”的实际困难,维护好他们的切身利益,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更是民政部门的基本职责,是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不同收入阶层和谐共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

十六届六中全会从维护社会公平出发,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的生活权益,确定了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民政工作将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社会和谐出发,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以健全体系、完善制度、搞好衔接、狠抓落实为着力点,以创新管理方式和增强财力支撑为推进手段,切实保障“三个群体”的基本权益。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制度健全、相互衔接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有效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在保障民生方面发挥“兜底”作用。实施国家灾害应急救援重点工程,健全灾害应急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灾害应急救助能力。继续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加快农村低保制度建设步伐,努力建设惠及全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面向农村五保对象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霞光计划”,妥善解决五保老人的住房、医疗问题。切实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注重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发展就业救助服务,帮助低保边缘人口等低收入群体解决特殊困难。进一步规范农村医疗救助,加快推进城市医疗救助。积极推进生活、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项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逐步提高救助水平,努力满足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是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切实提高孤老残幼等特殊群体的保障水平。以加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为重点,逐步扩大社会福利的惠及范围。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积极推行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多样化发展社会福利的模式,努力建立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层次的社会福利发展新格局。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代际和谐为重点,强化政府对老年社会福利服务的保障责任,侧重保障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全面落实养育、教育、康复、就业等相配套的儿童社会福利综合救助政策,建立“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长效机制,启动“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建设蓝天计划”,加大对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救助力度。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推进社区康复计划,促进残疾人就业,依法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和社会发展权益。

三是深化改革,完善优抚安置政策,逐步建立优抚安置的保障机制,切实维护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防建设需要,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逐步建立以政策扶持为主体、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退役士兵安置制度。继续完善抚恤优待和医疗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将重点优抚对象优先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推进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进一步落实军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深入开展群众性拥军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同时,大力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在全社会树立团结互助、和衷共济、扶贫济困的风尚,形成政府支持、社会举办、公众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立足于发展民主,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安定有序

从社会的角度看,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从政治的角度看,社区是民主治理的基本单元,基层民主是政治民主的基石。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城乡社区既是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基本抓手,又是服务城乡居民的重要载体,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互助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立足于发展民主,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安定有序。

发展基层民主,实行群众自治,是党领导亿万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新形势下,扩大以村(居)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有利于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对接,有利于切实巩固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当前,我国基层社会管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城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社会管理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强化社区自治功能,使之在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等方面发挥有效促进作用。在农村,随着市场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社区建设已成为适应新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农村社区建设将逐步发挥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加强城乡基层社区建设,发展基层民主,建设和谐社区,是实现社会安定有序、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发挥社会自治功能,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民主、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根据这一战略部署,民政工作将着眼于扩大基层民主,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全面深化城市社区建设,努力建立新型城乡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城乡社区。进一步强化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提升和巩固基层民主自治的水平,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有步骤地开展城乡和谐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激发城乡社区活力。充分发挥社区作为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启动国家社区服务重点工程,引导开展社区群众性自助和互助服务。城市社区建设要在现有基础上由大中城市向小城镇全面推进,扩大社区直接选举范围,完善居务公开、民主评议和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逐步理顺政府、社区居委会和其他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社区自治水平。要进一步整合城市社区资源,改善服务设施,拓展服务内容,发展服务模式,努力建设以信息技术为驱动的多维社区公共服务系统,全面提升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质量。农村社区建设要以村民自治为着力点,继续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逐步整合农村社区资源,提升农村社区功能,健全有效覆盖、有序参与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网络,努力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

三、立足于服务社会,不断提升民政事务的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社会协调发展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发展公共服务,提升全社会的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证全体公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要求公共服务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政府必须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公共服务,更好地满足民需、凝聚民心;必须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建立适应国情的公共服务模式,着力发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项目,逐步实现全民共享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要求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全社会公共服务的总体水平。要求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创建和谐家庭,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民政部门是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部门,负责多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提供和提升这些公共服务,是民政部门的基本职责。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民政部门必须在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上有更大的作为、更多的建树,要着重在指导民间组织发挥服务社会功能、提供专项事务服务、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第一,增强民间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按照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的原则,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间组织管理体制与服务机制,增强民间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拓展民间组织服务社会的空间。继续扶持发展经济类、社会公益类和服务类民间组织,着力发挥民间组织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和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政府与民间组织等不同服务主体之间的分工协作,逐步构建政府服务机制同民间服务机制互联、政府服务功能同民间服务功能互补、政府服务力量同民间服务力量互动的公共服务网络。

第二,提高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的服务水平。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稳健推进区划体制创新,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模式。加快建设标准规范、方便及时、适应社会需求的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完善地名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地名信息化服务。健全界线管理体制和界线纠纷应急处理机制,切实维护边界地区的稳定和谐。开展创建和谐家庭活动,推动婚姻登记全国联网工作,促进婚姻登记服务的规范化、信息化和人性化。继续推进殡葬改革,规范殡葬管理,提高殡葬服务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注民生范文篇8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司法工作在关注民生、保障和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层人民法院肩负着审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职责,承担着化解社会纠纷、维护经济秩序、监督政府依法行政、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等任务。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群众打官司难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积极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

提高法官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底线。实现司法公正,必须打造一支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司法队伍。准格尔旗法院加大法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培训教育的工作力度,提高法官文化素质和执法水平。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入手,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开展“审判质量年、执行效率年”、“法律服务年”和“打造信用法院”等活动为载体,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扭转“判决多、上诉多、上访缠诉多、调解少”的“三多一少”被动局面,认真贯彻“多调少判”原则,努力建设信用型、创新型、学习型、阳光型、服务型法院。

强化执行工作,提高办案效率。2004年以前,准格尔旗法院是全市法院系统的“积案大户”。3年来,准格尔旗法院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案件执行问题入手,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和清理执行积案力度,开展集中清理未结执行积案、清理执行钱财物、清理案件卷宗的“三清理”活动。为此,专门成立了由院长牵头的领导小组,对积案逐一登记造册、分类整理,制定了定案、定人、定时的执行方案,切实提高执行工作效率。目前,准格尔旗法院已从“积案大户”变为“结案大户”,清理执行积案率居全自治区第一。

规范诉讼收费,方便群众诉讼。老百姓“打官司难”,难就难在费时、费力、费钱。特别是对农民群众而言,“费钱”尤不堪负。解决这个问题,既应改革和完善诉讼收费制度,又应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让有理无钱的困难群众也打得起官司。为了规范收费管理、减轻当事人的负担,准格尔旗法院率先在全国法院系统取消向当事人收取案件“实支费”,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完善收费管理制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杜绝了乱收费现象;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扩大司法救助范围的规定,重点对下岗职工、农民工、“五保户”、残疾人等群体给予救助;采取便民、利民措施,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打官司提供方便。

开展法律扶贫,维护农民权益。准格尔旗法院的许多工作都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长期的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虽然我国的普法宣传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农民群众在学法、知法、用法方面还很薄弱。一些农民诉讼意识淡薄,不知道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一些农民缺乏证据意识,起诉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一些农民因不懂法签订转让合同、购销合同、买卖合同、担保合同而上当受骗,权利被侵害乃至返贫的现象时有出现。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准格尔旗法院实施了法律扶贫工程,加强农村普法工作,维护农民群众权益。采取院内各部门包扶各乡镇的办法,把审判工作和普法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基层、走村串户,实行就地立案、就地调解、就地审理、就地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以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加大调解工作力度。同时,深入进城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地、工作场所及主要活动场所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借助媒体开辟法律宣传栏目,增强进城务工农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关注民生范文篇9

(一)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情况

1、群众文化活动

(1)每年一届的县春节电视联欢晚会”如期举行,举办各种节庆文化活动。春节期间。已连续举办了5届,县城春节焰火晚会举办了3次,各乡镇村委会春节期间的文体活动异彩纷呈。积级参与组织谋划每年一届的五龙“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活动。另外每年的三·八”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等全县性节庆活动都积极参与组织。

(2)开展县城广场文艺活动,县城广场文艺活动在县委宣传部的重视下及承办方的努力下,在县文工团的精心组织下,42个单位(部门)轮流承办广场文艺演出活动76场,观众达32.7万人次。

2、群众体育活动

群众体育工作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始终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职工体育、农民体育、老年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残疾人体育等齐头并进,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每两年举办一届乡镇运动会,“凤凰杯”全县老年人体育运动会每年举办一届,各中小学每年均开展一次冬季运动会,民族体育运动名目众多,职工体育尤其以煤、电、烟草等行业开展得较活跃,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需求。年至今,共举办全县性大型群体活动14次,参加人次达12000人次,开展的运动项目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拔河、门球等。各乡镇举办运动会40次,参加人次1600人次。全县各行业系统开展各种运动会50次,参加人数达6000人次。全县年平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占同类人口数的40%,年均达13万人次。另外,积极组队参加省、市(地区)级举办的各类体育比赛,取得过优异的成绩。由于体育事业的辉煌成就,曾多次受到国家、省、地区(市)的表彰和奖励。范文目录网

(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情况

1、文化设施

(1)文化馆、图书馆:1985年3月,由省、地、县三级投资22万元建成了县文化图书馆新馆大楼,占地面积4960平方米,馆舍面积1280平方米。作为县级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建筑在省内外引起积极反响,各地参观者纷至沓来。1999年,又由中央、省、市投资及自筹资金共110万元建盖了文化馆综合楼,建筑面积1349平方米。至此,文化馆馆舍面积达到2600余平方米,图书馆馆舍面积557平方米。后文管所从图书馆析出,图书馆馆舍面积仅500平方米。2004年5月,因城市建设需要,文化图书馆大楼被拆除,图书馆、文管所均租房办公,文化馆仅存文化馆综合楼一幢。

(2)影剧院:1982年2月,由省、地、县三级投资和县电影公司发展生产基金及贷款新建了县影剧院。影剧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梁石棉瓦屋面,该影院至今还承担着电影放映、文艺演出、大型会议等活动任务。各乡镇电影院现仅存竹基、者黑电影院,其余的都已拆除或坍塌成危房。

(3)新华书店:1985年,省新华书店投资25万元,征地979平方米,建盖了两幢办公及业务用房,建筑面积5138平方米。2005年2月,因凤山街老城改造,老书店被拆除,曲靖新华书店公司出资在原址上兴建新华书店综合楼,建筑面积2685平方米,总造价205万元。

(4)乡镇、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县辖4乡4镇,共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县城缺图书馆(新建)、文化馆(改扩建)、博物馆(新建)、体育馆(新建)。现建有乡镇文化站1个(龙庆),尚有7个乡镇文化站(葵山、高良、五龙、竹基、雄壁、丹凤、彩云)不达标。现有村委会(社区)文化活动室30个(需改扩建),尚有79个无文化活动室。

2、体育设施

1982年,县政府以综合利用方式,集资60余万元在城区建盖了县体育馆,体育馆占地5828平方米(其中场地2560平方米,房屋建筑2918平方米),馆内建有露天灯光看台篮球场二块,看台座位3500余个。沿场周围建筑三层楼房共64间,除一部分划给集资单位使用外,其余为体委职工和运动员宿舍、摔跤训练室、洗澡间和餐厅。2003年底,由于城市发展规划需要,县体育馆被全部拆除。1990年9月,地方筹资25万元,在县城小石山水库下新建约3万余平方米的综合运动场(设田径跑道和足球场)。1991年11月,筹资9万余元建成游泳池一个,规格为50米×21米,占地面积1860平方米。1991年11月,筹资46万余元建成集训练、办公为一体的室内综合训练房一幢,建筑面积878平方米。2006年初,县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2006年“雪炭工程”受援单位,该工程为预制式轻型钢架结构综合健身馆,统称为“中国体育综合健身馆”,总造价200余万元(国家体育总局投资150万元),已于2007年10月投入使用。积极争取竹基、丹凤等乡镇列入农民健身工程经费补助点,争取了项目的确定和体育器械的支持。

2004年8月,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经普查,全县有非标准体育场地85块,标准体育场地335块(教育系统205块,体育系统4块,其他126块)。标准体育场地按开展项目划分,有篮球场286块(教育系统195块,其他91块),有固定看台的灯光篮球场7块,门球场11块,田径场3块,足球场3块,小运动场4块,房9块,乒乓球房2块,室外网球场2块,室内轮滑场、保龄球房、台球房、室外游泳池、综合房、篮球房、排球场各1块。

3、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情况。

县现有各类文化经营户178户(其中音像制品零售店52户,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7户,书刊22户,电子游戏室6户,三小印24户,电子出版物零售店1户,录像放映厅、歌舞娱乐场所56户)。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并坚持不懈地抓好“扫黄打非”工作,以日常巡查和专项治理为手段,以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为目标,大力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经营活动。近五年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0649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13744户(次),收缴非法物品26655件,共处罚金12.41万元,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取缔无证照文化经营场所56户。每年均组织全县文化经营户举办1—2期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培训班,使其合法守法经营。8*范$y文&%$目录d#网@3

二、县文化体育事业(民生方面)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严重不足,难予开展正常文化体育活动;

(二)正常业务工作经费缺乏,导致活动开展较少,难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三)文化体育管理、业务人才紧缺,出现断档现象;

(四)文化产业发展路子窄,难予形成规模;

(五)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点多面广,难予面面俱到,违规经营行为时有发生。

三、县文化体育事业(民生方面)发展对策

对今后如何实现文化体育事业与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真正让群众满意,特提出如下发展对策:

(一)建好“三馆”(即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启动一中心(即体育活动中心),9乡镇都有达标文化中心(站),建成一批村级文化活动室,逐步建成县、乡、村配套的三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建设。

(二)全县农村文化户(联合会)发展规范有序,基本实现每个村委会有一支活动正常的业余演出队,每年创产值3000万元左右。另外,每年进行一次表彰奖励,每年举办1至2期文艺骨干培训班。做大、做强农村文化户品牌,经营收入逐年增加,并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

(三)县级财政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确保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人人都有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

(四)继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送戏、送书),每年下乡演出10至15场,解决农民看戏难问题。

(五)县城广场文艺活动精彩纷呈,每月都有一场广场文艺演出,丰富县城居民的文化生活。

(六)加大全县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实现文化市场繁荣,市场经营秩序良好,让群众满意。

(七)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放映任务,实现农村电影放映覆盖率100%,解决农民看电影难问题。

(八)图书馆建设实现规范化、现代化、科技化,实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关注民生范文篇10

我们就召开全县民生工程暨财税工作会议,这两项工作都很重要,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抓好民生工程和财税工作,对于我们进一步凝聚民心、汇聚财力,促进和县加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刚才会议对年度全县民生工程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财政、国税、地税负责同志分别作了表态发言,诗海同志对去年的民生工程和财税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年任务进行了部署,讲得很全面,我完全赞成。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工作在税务、财政工作一线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以更高的站位充分认识民生工程的重要意义

民生事关和谐,保障民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财政是经济建设的主要标志和综合体现,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二者在全局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改善民生的程度如何,是衡量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尺度,更是评价财政绩效的重要标准。

(一)实施民生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只有经济的发展,没有社会的进步、民生的改善,发展就失去意义,就不是科学的发展。近几年,中央、省、市各级都加大了对民生工程的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一批民生工程相继实施。在今年的两会上,财政部长谢旭人表示,今年中央财政的三分之二将用于民生支出。今后,随着各级财政能力的增强,财政支出将更多的倾向民生。

(二)实施民生工程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当前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中有两大块,第一是发展经济,第二是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可以极大地增加社会财富,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改善民生民计,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责任,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好民生工程对下是为老百姓谋福祉,对上是贯彻落实省、市的部署要求。民生问题不单是福利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民生工程不仅是惠民工程,实质上也是发展工程。去年我们实施33项民生工程,总的资金投入达到了3.2亿元,不仅有力地改善了民生、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又拉动了投资带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实施民生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古语云:“天下顺治,在于民富;天下和静,在于民乐”。解决好民生问题,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县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只有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

(四)实施民生工程与财政工作息息相关。去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7.3亿元,增长21.5%,财政支出13.6亿元,增长14.7%,由于受可用财力影响,我县民生工程实施在覆盖范围、保障标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民生财政”还任重道远。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民生工程的实施,离不开财政“蛋糕”的做大。换个角度来说,抓好民生工程,也可以促进财政增收。民生工程抓好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就少了,他们投资兴业的胆量就大了,消费的欲望就强了,存在银行“死钱”就变活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就更强了。我们常说要激活民间资本,如果老百姓对自己的未来都没信心,他们又怎么敢把钱拿出来投资、消费?因此,各级各部门都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到民生和财政工作不仅是经济工作,是财政部门的事,更是社会性事务和政治工作,是全县各级各部门的事,从而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民生和财政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切实抓好既定的各项工作。民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民生工程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上个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民生工程会议,张宝顺书记和王三运省长亲自出席并讲话,可见省委、省政府对民生工程的重视。今年我省将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具体的实施办法已经出台,各镇和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抓好落实。做好民生工程,关键要做到三“实”:

(一)感情要真实。民生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千万群众,必须以坚强有力的领导保障民生工程。要带着深厚感情,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正让民生工程深入人心、温暖民心。

(二)责任要落实。刚才会上诗海县长代表县政府与各镇和县直有关单位签订了民生工程责任书,既然签了,就要负责、兑现、落实。县民生办要按照省、市的相关要求,抓紧制订今年全县民生工程的工作方案和措施,把目标任务细化分解,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科室,做到总体目标明确、各项任务专人负责、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年底,县政府将对民生工程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完成任务好的,将给予表彰;工作不力的、完不成任务的,坚决问责到位。

(三)工作要扎实。各镇、牵头实施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经常过问,督促落实,要建立一套工作班子,确定具体的业务人员,下功夫去抓。每一项民生工程都要有板有眼、有章有法、有声有色地推进,在省市要争先进位。县直各有关单位要做好与省、市的对接,多向上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对于工程类的民生工程,要抓紧做好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尽快启动建设。

三、以更大的力度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有财才有政,无财政不稳。民生工程的实施实质是财政的二次分配,没有财政作后盾,民生工程无法开展。我们把民生工程会议与财税工作会议合并到一起开,就是要让大家增强财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千方百计增收节支,增强宏观调控能力,为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发挥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作用。

(一)广辟财源,千方百计抓增收。无论什么时候,组织收入永远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收入,任何工作都是纸上谈兵。去年虽然遇到了节能减排、土地执法风暴等重重困难,但全县财政收入仍实现7.3亿元,增长21.5%,超额完成了年初人代会制订的任务,应当说成绩来之不易,广大财税干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纵向看和自己比,增长速度还是不错的,人均财政收入突破千元大关。但跳出和县看和县,从全市来看,去年我县收入总量排名第4,且与总量前两位的无为县、庐江县相比有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从全省来看,我县在全省76个县区中总量排名第33位,下滑了4个位次,争先进位的压力十分巨大;从收入结构来看,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只有89%,而且房地产等一次性税收占了相当的比例,税收结构不尽合理。各镇、各部门要切实强化主动生财意识,千方百计培育财源、壮大财源。要坚持扶持和引导并重,积极培育新的财源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大财政对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今年县财政拿出了1500万元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扶持骨干企业,引导企业通过增资扩模、技术改造进一步做大做强。只有企业做强了,财政的蛋糕才能做大。今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镇区财政上台阶的实施意见》,目标就是要通过3年的努力,使全县镇区的财政收入都上一个台阶,总的目标是要消灭财政收入千万元以下的镇,财政收入超亿元镇达到一半以上,总量力争达到13-15亿元,新增财力向镇区倾斜,提高镇区财政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