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8:19:34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范文篇1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护理

近几年,经许多临床实践证实,桡动脉途径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一条理想途经,比较股动脉途径,它具有血管创伤小、易于压迫止血、并发症少、不影响抗凝及溶栓药物的应用等优点[1],但桡动脉口经小、管壁薄、容易发生痉挛,并且PCI特别是AMI(急性心肌梗塞)病情重,心脏突发事件多,需要护理密切周到的配合。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306例为本科自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经桡动脉途经PCI,年龄37~7岁,平均年龄64.岁,男性174例,女性13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18例。此306例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拟诊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且桡动脉搏动好、Allen试验阳性、无桡动脉穿刺禁忌症。

2方法

2.1手术方法患者仰卧在术床上,用臂托托起上肢,手臂伸直外展70度,手腕处于过伸姿势,充分暴露桡动脉以利穿刺,消毒前臂、腕关节、和手,同时消毒腹股沟备用,铺巾。用1-2%利多卡因局麻后在手腕横纹近侧桡动脉搏动最强处穿刺,穿刺成功后从鞘管内注入普通肝素5000U,硝酸甘油200-300ug,防止桡动脉痉挛。我们使用的鞘管是TERUMO的6F桡动脉鞘。其余同股动脉途径。

2.2术中护理配合

2.2.1物品准备导管室护士要熟悉各种导管的型号、用途,能准确及时递送导管,全面考虑并准备好术中可能用到的一切物品:除常规准备介入包、一次性用品、导管导丝及配件外,还要准备心电监护仪、除颤器、临时起搏器、一次性使用无菌中心静脉导管包、吸氧及吸痰装置、简易呼吸囊、气管插管等抢救物品。备好抢救药品,如:阿托品、多巴胺、硝酸甘油、利多卡因、可达龙、维拉帕米、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术前使所有抢救物品处于备用状态,尤其是除颤器要处于充电状态,电极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棉布包好,危重CPI病人术前先把阿托品、多巴胺、利多卡因抽吸在注射器内备用。

2.2.2病情观察及配合PCI整个治疗过程均在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动脉内压力严密监测下进行。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血压变化以及有无心前区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建立并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导管室护士要熟悉病人的病情,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分析判断力,能预测到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旦出现并发症积极熟练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关注手术进程,特别在球囊扩张、支架释放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有无发生低血压、心率失常等,还应注意再灌注心率失常或扩张后冠脉撕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经桡动脉途径PCI,在行右冠状动脉造影时更需加强心电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因右冠状动脉发出分支有窦房结动脉和房室结动脉,防止导管插入过深导致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室颤等[2]。我们做CPI时通常配备两个护士,一个观察神志面色,管理呼吸、除颤、给氧,传递导管,另一个管理监护、输液通路及用药。危重病人抢救再向心内科或急诊科调配1~2名护士参与抢救。

2.2.3桡动脉痉挛的预防预防桡动脉痉挛包括三个方面:即心理、药物、操作[3]。前两者跟我们护理密切相关,本人的经验是:(1)保暖。保暖是心理护理的基础,保暖可以防止桡动脉痉挛,保暖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2)心理干预。具体措施有:营造温暖轻松的介入室氛围,用“拉家常”式介绍介入室环境及手术医生,实施心理疏导分散注意力;让刚做好手术的患者谈感受现身说法缓解紧张惧怕心理;对于特别紧张的患者,递给他(她)自己有力温暖的手,让患者“握住我的手,和我一起做深呼吸”[4];穿刺前站在患者头端,用双手母指指腹反复轻柔地从眉间向两侧按摩至太阳穴,并把手术的每一步告知患者,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如:打麻药会有点疼、送鞘管时有胀痛感、注射扩血管药时会有烧灼感,避免患者不自觉地活动术侧肢体。(3)术前准备好硝酸甘油、维拉帕米等扩血管药,术中及时给药。

2.2.4压迫止血桡动脉位置表浅,压力较股动脉低,出血机会少,术后立即拔除鞘管,压迫桡动脉止血。我们用8*10*12纱布块分别叠成小方块压迫穿刺点,并用优力舒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为避免穿刺部位压迫过紧,应注意观察患者术侧桡动脉搏动及肢体是否青紫肿胀,感觉有无麻木,局部有无渗血、疼痛,嘱患者术肢抬高至胸前,限制腕关节活动24小时,6小时后拆除绷带。如患者手指颜色青紫并诉手部麻木,则提示压迫过紧,应适当放松。

3结果

本组306例病例,1例支架植入术后冠脉穿孔、急性心包压塞、出血性休克,经扩容、升压、心包穿刺、抽吸的血液自体回输以及在外科直视下冠脉修补术后转危为安,4例出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同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多巴胺维持有效灌注压后复律,11例术中出现胸闷胸痛,含服消心痛、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及氧气吸入后缓解。5例穿刺失败均为矮个老年妇女(穿刺成功率98.4%)、2例锁骨下动脉严重迂曲以及2例操作时间过长桡动脉严重痉挛改穿股动脉(经桡动脉操作成功率97.1%)。另有13例在操作中桡动脉轻度痉挛,鞘管内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的维拉帕米1mg、停止操作约5分钟后缓解,术中桡动脉痉挛共15例(4.9%)。术后桡动脉穿刺口包扎过松渗血3例,前臂瘀斑2例,桡动脉搏动减弱5例、随访一个月后恢复正常,没有桡动脉闭塞病例。

4讨论

桡动脉途径PCI,手术顺利完成除与介入医生的穿刺技术、操作经验有关外,避免桡动脉痉挛以及术中熟练密切的护理配合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有研究表明,致命性冠脉事件发生的危险度随焦虑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有明显焦虑情绪病例发生致命性冠脉事件的危险度显著增高。精神应激可引起40%-70%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5]。患者术前紧张可使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进而导致桡动脉痉挛收缩、冠状动脉收缩产生心绞痛、影响手术顺利进行[3]。本人对本组306例病例实行上述心理干预措施,减轻紧张焦虑心理,降低血管张力,穿刺成功率98.4%,术中桡动脉痉挛发生率4.9%,跟有关文献报道30%-34%[6]比较,明显降低。

本组有一病例女性患者,57岁,以“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左冠造影显示前降支中段有一约75%的局限性狭窄长约20cm,置入一3.0*24mm药物支架,以支架内球囊扩张约5秒钟后患者感胸闷胸痛,退出球囊造影显示造影剂溢出血管,患者胸痛迅速加剧并出现意识模糊,此时心率35次/分,血压50/30mmhg,立即予以胸外按压,分次给予多巴胺、阿托品静推,简易呼吸囊接氧气辅助呼吸,并予多巴胺200mg加入生理盐水50ml中用微泵快速静推、鱼精蛋白150mg静推、葡萄糖酸钙10ml静推,同时予以心包穿刺,抽吸的血液自体回输,此时患者神志清,心率140次/分,血压61/39mmhg,予以去甲肾上腺素3mg加入生理盐水50ml微泵维持,佳乐施500ml快速静滴,血压升至85/50mmhg,心率143次/分别请胸外科、ICU、麻醉会诊后送手术室在外科直视下行冠脉修补术。在此病例抢救过程中,我们申请了两名心内科护士增援,共有四名护士,建立了三路静脉通路,护士1捏球囊管理呼吸道,护士2负责输血,不断地将从心包内抽出的血液输回患者体内,护士3负责心电监护与推药,护士4负责抽吸药液、记录病情与抢救用药。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忙而不乱,各种抢救措施迅速及时得以实施,患者得以救治。

总之,密切周到的护理配合,不仅能避免桡动脉痉挛,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也是各种心脏突发事件得以及早发现及早抢救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晓光,杨宁,潘杰,等.经桡动脉途径在血管内介入诊疗中的应用[J].使用放射学杂志,2006,22(1):78~79.

[2]黄爱玲,刘晓英,郜玉珍,等.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及对照研究.2006,20(2C):522~523.

[3]宋丽芸,王超,黄乐,等.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全程介入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8~9.

[4]王憬.握住我的手,和我一起做深呼吸--手术室护理的一点体会.中华护理杂志,2000,01:39.

冠状动脉范文篇2

1术前教育

1.1收集与病人的相关信息。包括一般情况,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了解病人的学习需要及是否存在学习上的障碍。具体的评估内容:

(1)病人的一般生理、心理和发育情况。

(2)病人的文化程度和一般社会、经济状况。

(3)对PTCA的了解程度。

1.2告知患者有关手术知识。

(1)PTCA的目的意义,术前准备内容及其原因和必要性,如皮试和各化验检查准备,穿刺皮肤部位准备,练习床上平卧排尿,术前3天进易消化少渣食物,以防止术后便秘。手术当日禁食等。介绍手术方法、环境。

(2)手术过程,包括手术所需时间,静脉通道放置,术中和术后可能经历的感觉等。

(3)术后要求及其重要性如平卧时间,砂袋压迫时间,加压绷带拆除时间等。对情绪紧张者指导合理使用放松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在确认病人及其家属对学习已充分准备,无焦虑心理的状态下,由责任护士根据病人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采取随机性教育,以讲解为主,要求病人复述所学内容,了解手术目的及术中、术后配合,注意事项等,以加强记忆,解除思想顾虑,并根据病人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育方法,让病人对自我护理和保健有充分的认知,做到知行合一。

2术后护理

2.1持续心电监护术后住CCU,持续心电监护24~48h,严密观察有无频发早搏,室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有无T波和ST段等心肌缺血性改变。心律失常是PTCA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而持续心电监护是预防和早期发现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2.2严密监测血压术后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每小时测血压一次,血压异常者每15~30分钟监测一次。

(1)低血压PTCA术后易发生低血压,其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残余阻塞或再阻塞;后腹膜出血;血容量不足;扩血管药物的作用;心包填塞

(2)高血压PTCA术后出现高血压大多因为原有高血压病史及手术造成情绪紧张所致。由于术后过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荷,并诱发冠状动脉再狭窄以及术后抗凝致颅内出血,故应结合患者的基础血压水平观察动态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

2.3术后抗凝期间的护理为预防术后血栓形成而导致血管栓塞,PTCA术后病人常规予以肝素治疗,但肝素过量会引起出血并发症,为此应加强抗凝治疗时的护理。

(1)用药期间注意凝血酶原激活时间(ACT)的监测,根据ACT的监测结果调整肝素用量。

(2)观察有无穿刺部位活动性血肿形成,皮肤穿刺部位淤斑,牙龈出血等低凝状态的表现。观察有无尿颜色,大便颜色,血压,意识,瞳孔等的改变,尽早发现出血并发症。

2.4急性血管闭塞的观察护理急性血管闭塞是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中或术后24h内,也可发生在24h后或更长。报道80%的急性血管闭塞发生在导管室,20%发生在术后24h内,故病人回病房后应严密观察心电监护及血压的变化,经常询问病人有无胸痛,胸闷,出汗,心慌等,一旦出现血压下降,心绞痛复发或心电图ST段改变等急性血管闭塞表现,应立即给予溶栓乃至急诊手术治疗。

2.5伤口出血的预防及护理伤口采用绷带“8”法包扎,使其按压充分,伤口处血小板凝聚力增强,抵抗股动脉内压力的对抗力增大,以有效的防止出血。同时延长卧床时间,要求病人拔管8h内手术肢体完全制动,绝对卧床24h,48h内仍卧床休息,72h再下床,有效地降低出血的发生率。

2.6拔管综合症的预防及护理拔管时因病人过分心理紧张和拔管疼痛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可致心率慢,血压低甚至出现低血压休克,如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拔管前必须注意:(1)对紧张、伤口剧痛患者必须使其身心放松,同时在伤口皮下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2)两侧股动脉同时有伤口时,严禁同时拔管按压。(3)按压伤口力度以触摸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准。

2.7预防感染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6d预防伤口及全身感染,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伤口处有无红、肿、热、痛,及时更换敷料,嘱患者勿用手触摸穿刺处。

3.出院指导

在做完PTCA后不等于万事大吉,必须进行后续的正规治疗:

3.1控制冠心病等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戒烟、戒酒,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冠状动脉范文篇3

[摘要]目的: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的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及护理并进行评价。结果:全部60病例中发生皮下血肿5例,余55例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应用,为冠心病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准确的方法,良好的术后护理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护理;皮下血肿

冠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它可提供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性质、范围、侧支循环状况等的准确资料,有助于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1]。它是采用介入的方法,应用在X线显影的造影剂,对冠状动脉进行检查。现将我科2004年2月至2005年2月的6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常规护理及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04年2月至2005年2月住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治疗的患者60例,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36岁~76岁。发生皮下血肿5例,余55例无并发症发生。

2护理及体会

2.1监护室内观察[2]

2.1.1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尿量,须认真对照其基础血压及脉压,综合分析整体状况,准确判断早期低血压。术后30min~3h恶心常为低血压或休克先兆,小便后亦有休克发生。不明原因的低血压,排除血容量不足外,如患者心电图无明显变化,要检查有无腹膜后出血(左、右下腹部疼痛)、穿刺部位内出血(如肿胀、变色、脉搏消失)、冠状动脉破裂或穿孔(心包填塞症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患者返回CCU后搬动时,应保持穿刺肢体平伸,尽量不弯曲膝关节。立即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1次,以后根据病情决定。给予血压监测1h每15min测血压1次,如血压稳定,可2h~4h测血压1次。

2.1.2观察有无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由于造影剂最终由肾脏排泄出体外,使用造影剂会对肾脏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做完冠状动脉造影后,嘱患者适量多次饮水,尤其对老年人、原有肾功能损害者及心衰的患者,应注意观察手术后的尿量情况。

2.1.3观察穿刺局部有无出血、血肿观察穿刺局部有无出血、血肿极为重要。个别病例因压迫止血不彻底,或因静脉应用肝素或患者制动不够,而发生出血或血肿,严重时可致休克。故1h内每15min观察1次,无异常后每2h~4h观察1次。穿刺部位如有血肿或出血,宜撤掉弹力绷带及纱布卷,并用手挤压血肿。当血肿消散、局部无渗血时再重新压迫包扎止血。压迫动脉时间一般为15min~30min,应采用指压法,对于肥胖、老年、抗凝、凝血差者适当延长压迫时间,确认无出血后,用弹力绷带或宽胶布加压包扎,其上用沙袋压迫4h~6h,患肢制动24h。

2.1.4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术侧足背动脉较对侧明显减弱或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弱,应考虑股动脉血栓形成。应观察肢体皮肤温度、有无苍白、患者是否自觉肢体发凉等情况。

2.1.5观察有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需平卧24h,术侧肢体限制活动。对某些人群,可因平卧位时下肢静脉回流减慢,加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影响静脉回流,故可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特别是术侧。多发生在术后24h~48h左右。患者可有一侧下肢肿胀,皮肤略显紫色。因此,在患者制动期24h内,应注意肢体按摩,指导患者做肌肉收缩运动。

2.2术后一般护理

2.2.1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有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宣讲的内容:心脏的解剖及生理、冠心病基本知识及常用的治疗方法、手术的必要性、疗效、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术后肢体制动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常用抗凝药物的作用。运用有效交流技巧,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赢得患者信任。和医生密切配合,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冠心病介入诊断治疗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打消患者的顾虑。

2.2.2饮食适当限制饮食,每餐7分~8分饱即可,进食多易增加体重,引起肥胖,而体重超重是冠心病的一个易患因素。食物相对清淡,多进食蔬菜、水果、豆类食品及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少进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血脂、胆固醇增高的患者更应限制胆固醇食入量。控制甜食,尤其是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患者。高血压病患者适当限制食盐摄入,因食盐过多与高血压病有一定关系。

2.2.3活动术后患者一定要卧床,穿刺一侧下肢应绝对制动4h~6h,观察术侧股动脉穿刺处敷料有无渗血,避免过早活动下肢,穿刺处肢体保持平直,避免弯曲。咳嗽、大小便时避免用力。注意观察肢体远端供血、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双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有无疼痛麻木及刺痛,以防加压过大,形成下肢动脉血栓。

2.3术后常见症状的护理[3]腹胀:原因是卧床后肠蠕动减慢、食入不易消化食物、个别患者原有胃肠疾病。解决方法:腹部热敷,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必要时肛管排气或灌肠导便。腰痛:原因是平卧位时腰部悬空或个别患者原有腰部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骨质增生)。解决方法:平卧位时腰部垫软枕,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定时侧卧位,按摩腰部及受压部位。恶心呕吐:常见原因是药物反应或喝水太急、太多。解决方法:适当饮水,补液促进造影剂排泄。失眠:原因是术后兴奋、躯体不适、部分患者担心出血、探视人员多等。解决方法:适当给予止痛及镇静剂,限制人员探视。排尿困难。原因有术前未能很好的训练床上使用便器,以及术后要求绝对卧床引起。可采用诱导排尿的方法,必要时行导尿术。

3讨论

冠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越来越多用于临床诊断,通过我科对6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的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这对我们护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不断地总结,研究更好的护理方法,减少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郭新英.介入治疗及护理[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78.

冠状动脉范文篇4

1术前护理

1.1注重健康宣教、实施整体护理,建立护理病历,与病人共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带病人去看经搭桥后的病人情况。

1.2增加营养根据身高体重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制定营养食谱,以利术后恢复。应控制肥胖病人热量摄入,控制体重,以减轻心肌耗氧量。

1.3控制心率、血压术前最佳心率在60次/分左右,血压130/85mmHg以下。

1.4旁路供材的保护大隐静脉将用做旁路材料,术前避免损伤和炎性反应,禁忌下肢静脉注射。

1.5做好术前准备

1.5.1皮肤备皮范围前胸至双侧腋后线,上起颌下,下至双足,剃净汗毛避免损伤皮肤。术前晚沐浴、更衣、更换床单元。紫外线房间消毒1小时。

1.5.2肠道术前一日中午开始以番泻叶泡水服清洁肠道、防止术后腹胀及减少术后内源性感染的机会。

1.5.3呼吸道

1.5.3.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控制呼吸道感染。术前氧气吸入,每日3次,每次lh,改善心肌缺氧状态。训练病人掌握腹式呼吸、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方法,鼓励病人吹气球、练习憋气达45秒以上,锻炼肺功能。

1.5.3.2禁烟至少1个月,保持口腔卫生。术前请口腔科洁牙。每天四次刷牙,五次漱口(3%双氧水及1/5000呋喃西林液)。

1.5.4训练病人床上排便。

1.5.5做好心理护理,稳定病人情绪,保证病人充分休息。在执行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减少患者的恐惧,以便更好配合。

2术后护理

2.1循环系统的监测

2.1.1体温呼吸机辅助呼吸时每小时测量肛温一次。肛温超过38℃即用冰袋控制体温。

2.1.2血压术后30-60分钟测一次。平均动脉压应保持在70-80mmHg。如果血压过低影响脑、肾血流量和移植血管的通畅。血压过高可引起出血、吻合口破裂[2]。

2.1.3中心静脉压保持在8-12cmH2O,防止低容量性低心排。密切观察外周循环及术侧下肢血液供应情况。

2.1.4密切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持续心电监测。发现影响血压的严重心律失常迅速通知医师处理。

2.1.5为确保冠状动脉灌注,防止冠状动脉痉挛,术后早期使用硝酸甘油,血压平稳后逐渐减量至停用。

2.2呼吸系统护理

2.2.1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烦躁或表情淡漠等脑缺氧征象。保持血氧饱和度97%以上。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动态调整呼吸机参数。

2.2.2吸痰时要注意观察痰液的色、质、量,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注意无菌操作。每次吸痰前后膨肺,向气管插管内打入雾化水2-3ml。防止粘膜干燥、充血、分泌物粘稠结痂。

2.2.3制定肺部锻炼计划,每2h翻身、拍背一次。每小时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做深呼吸各10次。咳嗽时压住胸部伤口,以减轻病人疼痛。

2.3引流管的护理胸管长度适宜,确保引流通畅,防止血块堵塞;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如引流液每小时大于100ml,持续达3h,色鲜红,可能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

2.4泌尿系统观察尿量及尿色,每小时应大于30ml。当尿量减少至每小时20ml持续2h以上,应用利尿剂无效,应警惕急性肾衰的发生;若尿色为血红蛋白尿者,应用碱性药物碱化尿液并利尿,防止酸性血红蛋白阻塞肾小管。每日2次用碘伏擦洗会阴。

2.5有效止痛切口疼痛影响呼吸的深度和幅度,不利于肺扩张,影响患者休息,增加体力消耗。术后适当给予止痛剂,以减少患者痛苦,有利康复。

2.6抗凝治疗术后口服肠溶阿斯匹林或华法林防止血栓形成,维持旁路血管通畅。术后第2天开始,坚持终生治疗。注意观察各器官有无出血,并指导病人掌握观察的方法。

2.7基础护理鼓励病人自己刷牙、漱口、饮水、正常进食、翻身、活动双下肢。护士一般不帮助病人完成各项生活护理,只是督促、鼓励、指导病人自己完成,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2.8饮食护理术后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教育患者不可用力排便。指导患者坚持低盐、低糖、低脂饮食,戒烟酒。

2.9术后康复护理制定个体详细的训练计划:轮流抬高、活动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预防深静脉栓塞。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一般术后第一天可床上坐位,术后第二天即可坐于床边活动下肢。第三天可下床活动,活动时维持心率在60-90次/分,血氧饱和度为96~99%。坐位时要抬高取血管肢体。活动要注意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冠状动脉范文篇5

1术前护理

1.1注重健康宣教、实施整体护理,建立护理病历,与病人共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带病人去看经搭桥后的病人情况。

1.2增加营养根据身高体重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制定营养食谱,以利术后恢复。应控制肥胖病人热量摄入,控制体重,以减轻心肌耗氧量。

1.3控制心率、血压术前最佳心率在60次/分左右,血压130/85mmHg以下。

1.4旁路供材的保护大隐静脉将用做旁路材料,术前避免损伤和炎性反应,禁忌下肢静脉注射。

1.5做好术前准备

1.5.1皮肤备皮范围前胸至双侧腋后线,上起颌下,下至双足,剃净汗毛避免损伤皮肤。术前晚沐浴、更衣、更换床单元。紫外线房间消毒1小时。

1.5.2肠道术前一日中午开始以番泻叶泡水服清洁肠道、防止术后腹胀及减少术后内源性感染的机会。

1.5.3呼吸道

1.5.3.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控制呼吸道感染。术前氧气吸入,每日3次,每次lh,改善心肌缺氧状态。训练病人掌握腹式呼吸、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方法,鼓励病人吹气球、练习憋气达45秒以上,锻炼肺功能。

1.5.3.2禁烟至少1个月,保持口腔卫生。术前请口腔科洁牙。每天四次刷牙,五次漱口(3%双氧水及1/5000呋喃西林液)。

1.5.4训练病人床上排便。

1.5.5做好心理护理,稳定病人情绪,保证病人充分休息。在执行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减少患者的恐惧,以便更好配合。

2术后护理

2.1循环系统的监测

2.1.1体温呼吸机辅助呼吸时每小时测量肛温一次。肛温超过38℃即用冰袋控制体温。

2.1.2血压术后30-60分钟测一次。平均动脉压应保持在70-80mmHg。如果血压过低影响脑、肾血流量和移植血管的通畅。血压过高可引起出血、吻合口破裂[2]。

2.1.3中心静脉压保持在8-12cmH2O,防止低容量性低心排。密切观察外周循环及术侧下肢血液供应情况。

2.1.4密切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持续心电监测。发现影响血压的严重心律失常迅速通知医师处理。

2.1.5为确保冠状动脉灌注,防止冠状动脉痉挛,术后早期使用硝酸甘油,血压平稳后逐渐减量至停用。

2.2呼吸系统护理

2.2.1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烦躁或表情淡漠等脑缺氧征象。保持血氧饱和度97%以上。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动态调整呼吸机参数。

2.2.2吸痰时要注意观察痰液的色、质、量,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注意无菌操作。每次吸痰前后膨肺,向气管插管内打入雾化水2-3ml。防止粘膜干燥、充血、分泌物粘稠结痂。

2.2.3制定肺部锻炼计划,每2h翻身、拍背一次。每小时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做深呼吸各10次。咳嗽时压住胸部伤口,以减轻病人疼痛。

2.3引流管的护理胸管长度适宜,确保引流通畅,防止血块堵塞;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如引流液每小时大于100ml,持续达3h,色鲜红,可能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

2.4泌尿系统观察尿量及尿色,每小时应大于30ml。当尿量减少至每小时20ml持续2h以上,应用利尿剂无效,应警惕急性肾衰的发生;若尿色为血红蛋白尿者,应用碱性药物碱化尿液并利尿,防止酸性血红蛋白阻塞肾小管。每日2次用碘伏擦洗会阴。

2.5有效止痛切口疼痛影响呼吸的深度和幅度,不利于肺扩张,影响患者休息,增加体力消耗。术后适当给予止痛剂,以减少患者痛苦,有利康复。

2.6抗凝治疗术后口服肠溶阿斯匹林或华法林防止血栓形成,维持旁路血管通畅。术后第2天开始,坚持终生治疗。注意观察各器官有无出血,并指导病人掌握观察的方法。

2.7基础护理鼓励病人自己刷牙、漱口、饮水、正常进食、翻身、活动双下肢。护士一般不帮助病人完成各项生活护理,只是督促、鼓励、指导病人自己完成,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2.8饮食护理术后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教育患者不可用力排便。指导患者坚持低盐、低糖、低脂饮食,戒烟酒。

2.9术后康复护理制定个体详细的训练计划:轮流抬高、活动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预防深静脉栓塞。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一般术后第一天可床上坐位,术后第二天即可坐于床边活动下肢。第三天可下床活动,活动时维持心率在60-90次/分,血氧饱和度为96~99%。坐位时要抬高取血管肢体。活动要注意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冠状动脉范文篇6

【关键词】高原地区;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随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冠心病的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已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我院自2006年9月开展了西藏地区第一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之后在2006年9月~2009年10月共为17例冠心病患者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7例患者均来自西藏不同地区,住地海拔2200~4500米,年龄45~72岁,平均(56.8±8.8)岁,男性15例(88.2%),女性2例(11.8%);藏族14例(82.3%),汉族3例(17.7%)。临床诊断:稳定性心绞痛1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6例,陈旧性心肌梗塞1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单支血管病变9例,双支血管病变6例,三支血管病变2例。均择期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1.2方法

术前常规给予阿司匹林0.1、氯吡格雷75mg均为每天一次,连用3天,支架置入术后阿司匹林100~150mg每天1次长期服用,氯吡格雷75mg每天1次服用6~12个月。

所有患者均采用Judkins法经股动脉或桡动脉通路行选择性冠脉造影。采用多角度投照,以目测直径法及动态电影回放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脉直径≥50%的非痉挛性狭窄为阳性,正常或管径狭窄<50%为阴性。冠脉造影示冠脉狭窄者,严格依据国内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指南[1]选择适应证并取得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后行直接支架植入术(不用球囊预扩张病变,直接将冠状动脉内支架送至靶病变处打开支架);手术成功标准:在无预扩张的情况下,支架顺利到达靶病变,术后残余狭窄小于10%,远端血流达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1MI)血流3级,且住院期间无主要并发症如急性心肌梗塞、急诊冠状动脉旁路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死亡、再次PCI等[2]。术后均详细填写冠脉造影结果记录、植入支架类型、数量和大小等,术后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对住院期间观察到的主要并发症进行复查登记,至少随访半年以上。

17例患者27支病变血管共植入进口药物支架23枚,成功率为85.2%。两例植入支架失败,其中1例为单支病变,1例为三支病变。前者在术中出现冠状动脉内血栓,表现为急性胸痛,经血管内溶栓治疗后好转,后者导丝不能通过,且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经停止操作并电复律后消失,改作CABG。

并发症及随访结果:在行直接支架植入术的17例患者中除上述2例支架植入失败并出现相应并发症外,其余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目前对支架植入成功的15例患者仍在继续随访中,有1例在术后半年因再发心绞痛,复查冠脉造影为支架内再狭窄,1例在术后约2年死于其他疾病,其余患者目前健在均继续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及降脂药物等。由于条件有限,其他成功病例在半年后均未复查冠脉造影

3讨论

冠心病是危及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尽管西藏地区冠心病占西藏各类心脏病的第四位,但无症状性冠心病较多且心肌梗死的患病率高于平原[3]。由于地理、人文等条件限制,西藏地区冠脉支架植入术开展较晚,且延续性较差,我院是西藏地区最早开展该项手术的医院,于2006年9月开展了西藏地区第一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至今总共开展不到30例,其中17例行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本组成功率为85.2%。2例失败与术者操作的熟练程度、选择病例失误有关,否则手术成功率更高,说明操作的熟练程度、病例选择对手术成功率的提高有一定关系。并发症较少,除2例失败患者出现相应并发症外,仅1例手术成功患者术后发生再狭窄,但因例数较少,需进一步观察总结。绝大多数患者院外坚持服用抗血小板及降脂药预后较好,至今尚无患者发生严重与冠心病相关的心血管事件。

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术是指不用球囊预扩张病变,直接将冠状动脉内支架送至靶病变处打开支架的心脏介入手术[2]。从国内其他中心的研究来看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并可降低手术费用及X线曝光时间等特点[4]。从我们目前所作病例因例数较少虽无统计学分析,但初步与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加支架植入术相比较,仍具有快速、安全、有效的特点。尤其在高原缺氧环境下,高原缺氧可以造成心肌慢性供氧不足,使心肌应激性提高,从而影响心脏功能方面的严重性较平原为重[5],因此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术对改善冠脉血流、较少心绞痛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努力克服客观因素的条件下,我们正大力积极开展该项技术,不断累积、总结经验,更好地使该项技术在西藏地区得到推广,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1]赵水平,胡大一.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7.

[2]唐玉龙,孟锐,邢福艳,等.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5):26.

[3]高钰琪.高原军事医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319.

冠状动脉范文篇7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其中男42例,女8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66.8岁。术后保留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最长6h,最短0.5h,平均4.5h。共搭桥144根。平均主动脉阻断41min,体外循环71min。三支冠状动脉病变占67.76%。71%的病人分别合并有糖尿病、心肾功能不全、脑梗塞。

方法

2.1放置气管插管及手术方法

病人在手术麻醉时由麻醉医生放置一次性硅胶气管插管。采用静脉加吸入复合麻醉,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取自体大隐静脉或乳内动脉行CABG术。术后带气管插管入ICU。

2.2拔管前后的护理

2.2.1入ICU后,立即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对不能耐受气管插管者应用镇静剂。33例未用镇静剂,17例仅用异丙酚50~100mg静脉缓慢推注,或微量注射机维持20min,保持镇静水平。用Ramsy分极为3~4级(Ramsy分级共分6级,3级为困倦、嗜睡,但对指令有反应;4级为病人入睡,轻叩眉间或轻扭呼唤反应敏捷)。

2.2.2护士每15~30min听诊一次肺部情况,掌握呼吸音的变化,如高、低、粗、细,有无痰鸣音。分泌物多时行气管内吸痰,吸痰前给予纯氧吸入,时间不超过15s,以减少吸痰所致的缺氧。

2.2.3入ICU后20min、60min、停呼吸机前、停机后30min分别做血气分析,当心率<105次/min,收缩压>10.7kPa,手指末梢氧饱和度>93%,氧分压>9.33kPa,无心律失常时,即可停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12~24h后搀扶下床站立或床边行走后坐沙发,每小时拍背1次,深呼吸20次,有效咳嗽10次,护士将双手放在患者胸廓两旁,判断效果。

冠状动脉范文篇8

1术前护理

1.1注重健康宣教、实施整体护理,建立护理病历,与病人共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带病人去看经搭桥后的病人情况。

1.2增加营养根据身高体重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制定营养食谱,以利术后恢复。应控制肥胖病人热量摄入,控制体重,以减轻心肌耗氧量。

1.3控制心率、血压术前最佳心率在60次/分左右,血压130/85mmHg以下。

1.4旁路供材的保护大隐静脉将用做旁路材料,术前避免损伤和炎性反应,禁忌下肢静脉注射。

1.5做好术前准备

1.5.1皮肤备皮范围前胸至双侧腋后线,上起颌下,下至双足,剃净汗毛避免损伤皮肤。术前晚沐浴、更衣、更换床单元。紫外线房间消毒1小时。

1.5.2肠道术前一日中午开始以番泻叶泡水服清洁肠道、防止术后腹胀及减少术后内源性感染的机会。

1.5.3呼吸道

1.5.3.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控制呼吸道感染。术前氧气吸入,每日3次,每次lh,改善心肌缺氧状态。训练病人掌握腹式呼吸、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方法,鼓励病人吹气球、练习憋气达45秒以上,锻炼肺功能。

1.5.3.2禁烟至少1个月,保持口腔卫生。术前请口腔科洁牙。每天四次刷牙,五次漱口(3%双氧水及1/5000呋喃西林液)。

1.5.4训练病人床上排便。

1.5.5做好心理护理,稳定病人情绪,保证病人充分休息。在执行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减少患者的恐惧,以便更好配合。

2术后护理

2.1循环系统的监测

2.1.1体温呼吸机辅助呼吸时每小时测量肛温一次。肛温超过38℃即用冰袋控制体温。

2.1.2血压术后30-60分钟测一次。平均动脉压应保持在70-80mmHg。如果血压过低影响脑、肾血流量和移植血管的通畅。血压过高可引起出血、吻合口破裂[2]。

2.1.3中心静脉压保持在8-12cmH2O,防止低容量性低心排。密切观察外周循环及术侧下肢血液供应情况。

2.1.4密切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持续心电监测。发现影响血压的严重心律失常迅速通知医师处理。

2.1.5为确保冠状动脉灌注,防止冠状动脉痉挛,术后早期使用硝酸甘油,血压平稳后逐渐减量至停用。

2.2呼吸系统护理

2.2.1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烦躁或表情淡漠等脑缺氧征象。保持血氧饱和度97&nbsp;%以上。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动态调整呼吸机参数。

2.2.2吸痰时要注意观察痰液的色、质、量,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注意无菌操作。每次吸痰前后膨肺,向气管插管内打入雾化水2-3ml。防止粘膜干燥、充血、分泌物粘稠结痂。

2.2.3制定肺部锻炼计划,每2h翻身、拍背一次。每小时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做深呼吸各10次。咳嗽时压住胸部伤口,以减轻病人疼痛。

2.3引流管的护理胸管长度适宜,确保引流通畅,防止血块堵塞;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如引流液每小时大于100ml,持续达3h,色鲜红,可能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

2.4泌尿系统观察尿量及尿色,每小时应大于30ml。当尿量减少至每小时20ml持续2h以上,应用利尿剂无效,应警惕急性肾衰的发生;若尿色为血红蛋白尿者,应用碱性药物碱化尿液并利尿,防止酸性血红蛋白阻塞肾小管。每日2次用碘伏擦洗会阴。

2.5有效止痛切口疼痛影响呼吸的深度和幅度,不利于肺扩张,影响患者休息,增加体力消耗。术后适当给予止痛剂,以减少患者痛苦,有利康复。

2.6抗凝治疗术后口服肠溶阿斯匹林或华法林防止血栓形成,维持旁路血管通畅。术后第2天开始,坚持终生治疗。注意观察各器官有无出血,并指导病人掌握观察的方法。

2.7基础护理鼓励病人自己刷牙、漱口、饮水、正常进食、翻身、活动双下肢。护士一般不帮助病人完成各项生活护理,只是督促、鼓励、指导病人自己完成,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2.8饮食护理术后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教育患者不可用力排便。指导患者坚持低盐、低糖、低脂饮食,戒烟酒。

2.9术后康复护理制定个体详细的训练计划:轮流抬高、活动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预防深静脉栓塞。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一般术后第一天可床上坐位,术后第二天即可坐于床边活动下肢。第三天可下床活动,活动时维持心率在60-90次/分,血氧饱和度为96~99%。坐位时要抬高取血管肢体。活动要注意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冠状动脉范文篇9

【关键词】超声检查,介入性;冠状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再狭窄;支架【Abstract】AIM:Toinvestigatetheinstentrestenosisprocessbycoronaryarteryangiography(CAG)and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METHODS:Thestudyconsistedof92patientswith118stents(LAD53,LCX32,RCA33).FollowupCAGandIVUSwereperformed6monthsafterstentplacement.Therewere39stentswithand79stentswithoutinstentrestenosisbyCAG.Thereferenceareas,minimalstentcrosssectionalareas(CSA),minimalstentluminalCSA,intimalhyperplasiaCSA,stentlumenandintimalhyperplavolumeweremeasuredbyIVUS.RESULTS:Referenceareas,minimalstentCSAandstentvolume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restenoticandnonrestenoticstents(P>0.01).RestenoticstentshadsmallerminimalstentluminalCSA[(2.3±1.1)mm2vs(5.4±1.8)mm2,P<0.01]thannonrestenoticstents,buthadbiggerintimalhyperplasiaCSAandintimalhyperplasiavolumethannonrestenoticstents[(4.7±1.5)mm2vs(1.6±0.8)mm2,(121.1±31.9)mm3vs(54.3±11.4)mm3,P<0.01〕.CONCLUSION:Intimalhyperplasiawasimportantinthedevelopmentofinstentrestenosis.Butthevascularremodelingandthedegreeofstentdilationhadnoobviousrelationshipwithinstentrestenosis.【Keywords】ultrasonography,interventional;coronaryangiography;coronaryrestenosis;stents【摘要】目的:应用冠状动脉造影(CAG)及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冠脉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方法:以成功留置冠脉内支架,于6mo后进行复查的92名患者118处病变(其中前降支53处病变、回旋支32处病变、右冠状动脉33处病变)为对象,进行CAG及IVUS检查,以CAG直径狭窄率≥50%为支架内再狭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支架再狭窄组(39例)和无再狭窄组(79例),通过IVUS观察两组冠脉内支架术后及随访时参考段血管面积、最小支架截面积、最小血管内膜腔截面积、新生内膜面积、支架体积及新生内膜体积.结果:两组支架置入术后即刻及随访时参考段血管面积、最小支架截面积、支架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时再狭窄组最小血管内膜腔截面积较无再狭窄组明显减小[(2.3±1.1)mm2vs(5.4±1.8)mm2,P<0.01];而新生内膜面积及体积较无再狭窄组明显增大[(4.7±1.5)mm2vs(1.6±0.8)mm2,(121.1±31.9)mm3vs(54.3±11.4)mm3,P<0.01].结论:支架内再狭窄主要以内膜增生为主,而与血管重构及支架弹性回缩无明显关系.【关键词】超声检查,介入性;冠状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再狭窄;支架0引言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冠状动脉阻塞性病变的重要方法,能改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再狭窄率[1],但支架术后仍有20%~30%的患者发生再狭窄,是制约其临床效果的主要因素,探讨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有着重要意义.血管内超声波法(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介入技术,不仅能够反映血管腔内的变化,同时也能反映含斑块在内的血管横断面结构以及斑块的性状等[2],因此IVUS也可以称为实时的关于血管结构的低倍镜病理图像,在冠心病的诊断及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3-5].我们应用IVUS探讨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106/200212择期冠脉支架留置术后的患者92(男66,女26)例,年龄45~81(61.0±9.8)岁.所有患者于支架术后即刻行IVUS,并评价支架置入情况.于支架术后6~18mo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及IVUS检查.支架使用PalmazSchatz(CordisCorporation),Multilink(GaidantCorporation),NIR各种支架(ScimedCorporation)等,支架规格按与病变参考段血管直径(1.0~1.1)∶1比例确定.血管内超声仪为BostonScientific公司生产的CLEARVIEW型超声仪.手术前后常规应用阿斯匹林100mg,1次/d;抵克立得250mg,2次/d,2wk后1次/d.1.2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的心血管造影分析系统对造影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出支架留置前后的参考段血管径(referencediameter,RD)、最小血管径(minimalluminaldiameter,MLD)、再狭窄率(%diameterstenosis,%DS).%DS=(RD-MLD)/RD%.以冠脉造影直径狭窄率≥50%为支架内再狭窄.血管内超声仪采用3F30MHz单轨机械探头,所有超声图像通过一自动回辙系统获得,回辙速度为1mm/s,所有数据记录在录像带上,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对血管和支架内径进行连续测定,对冠脉病变进行定量及定性诊断,包括参考段血管面积(referencearea,RA),最小支架截面积(minimalstentcrosssectionalareas,SA),最小血管内膜腔截面积(minimalluminalcrosssectionalareas,MLA),新生内膜面积(intimalhyperplasiacrosssectionalareas,IA).IA=SAMLA.通过软件将图像逐帧回放观察,对支架及血管腔面积进行连续测量后自动生成支架体积(stentvolume,SV)及血管腔体积(luminalvolume,LV),然后计算出新生内膜体积(intimalhyperplasiavolume,IV).IV=SV-LV.统计学处理:所测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多组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冠状动脉造影分析92名患者于支架置入术后6~18mo复查冠脉造影及IVUS,118处病变冠状动脉造影示再狭窄39处,再狭窄率33.1%.再狭窄组及无再狭窄组患者的病史情况(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血管病变情况(表1)及支架的最大球囊扩张压、支架直径、长度等也无明显差异(P>0.05).表1两组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情况2.2二维及三维血管内超声分析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即刻参考段血管面积、最小支架截面积、最小血管内膜腔截面积、支架体积无显著性差异(表2);随访时参考段血管面积、最小支架截面积、支架体积等无显著性差异(表2),但由于内膜增生(新生内膜面积及体积较术后即刻及无再狭窄组明显增大,P<0.01,图1)致最小血管内膜腔截面积再狭窄组较术后即刻及无再狭窄组明显减小(P<0.01).表2两组血管内超声病变情况图1支架术后8mo随访时可见血管内膜明显增生3讨论关于PTCA再狭窄的机制,一般认为与急性期的血栓附着、血管的弹性回缩、慢性期的血管内膜增生以及血管负性重构等有关.而支架置入可以防止血管弹性回缩,减少了血管重构的发生,明显减少了PTCA后的再狭窄,但仍有一定的再狭窄率[1].多项研究显示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与支架内新生内膜增生、血管重构、慢性支架弹性回缩等有关,而血管内超声研究发现支架内再狭窄则完全是新生内膜的结果[6].本研究结果显示再狭窄组新生内膜面积及体积明显增大,支架体积及最小支架截面积无明显的变化,提示其主要发生机制为内膜增生,与支架的回缩及血管重构无明显的关系.慢性支架弹性回缩过去被认为是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一种机制,然而IVUS提供的信息揭示实际上支架弹性回缩可能与支架置入不理想有关.由于支架张开不完全,导致动脉回缩而产生一种支架回缩的假像[7].侵入性扩张可导致内膜损伤而致更多内膜的增生和[1][2]支架术后晚期管腔直径减少,研究自膨张支架置入后的效果揭示,因其在初期对血管壁的损伤较少,对内膜的刺激减少,与球囊扩张后支架置入相比,晚期血管腔也减少到最低限度[8].关于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预测因子,目前比较明确的有:支架越长,血管径越小,越易发生再狭窄,且与支架置入前血管内膜损伤程度有关,高压扩张致内膜损伤则多发生再狭窄,软斑块也是再狭窄的预测因子之一[9].而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也较多易发生再狭窄.郭军等研究表明[10]糖尿病、长病变和多个支架是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子.本研究因研究例数较少,尚未发现再狭窄与糖尿病、高脂血症及球囊扩张压力之间的关系.考虑支架术后再狭窄主要因内膜增生所致,目前使用药物涂层支架且不用预扩张,因可减轻内膜损伤、防止细胞增殖而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因此近年来有关各种药物涂层支架、冠脉内放射治疗、基因治疗及口服药物的研究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内膜增生,从而为解决支架内再狭窄带来了希望.【参考文献】[1]MacayaC,SerruysPW,RuygrokP,etal.Continuedbenefitofcoronarystentingversusballoonangioplasty:OneyearclinicalfollowupofBENESENTtrial[J].JAmCardiol,1996,27:255-261.[2]陈文强,张立,张梅,等.血管内超声和病理学分析对比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兔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13(10):777-779.[3]李俊峡,鹰津良树,宫本忠司,等.急性冠脉综合症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的血管内超声比较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13(4):256-258.[4]PaulS,StevenN.Understandingcoronaryarterydisease:Tomographicimagingwithintravascularultrasound[J].Heart,2002,88:91-96.[5]李俊峡,鹰津良树,宫本忠司,等.冠脉病变的血管内超声与冠脉造影的比较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3):1191-1193.[6]MachF.Towardnewtherapeuticstrategiesagainstneointimalformationinrestenosis[J].AtherosclerThrombVascBiol,2000,20:1699.[7]JameW,GilM,SheridanN.RoleofIVUSafterhighpressurestentimplantation[J].AmHeartJ,2000,139:643-648.[8]李俊峡,鹰津良树,宫本忠司,等.血管内超声对Radius支架近期及远期效果的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13(1):32-34.[9]SaharaM,KirigayaH,OikawaY,etal.SoftplaquedetectedonIntravascularUltrasoundisthestrongestpredictorofinstentrestenosisanintravascularUltrasoundstudy[J].EurHeartJ,2004,25(22):2026-2033.[10]郭军,程祖享,杨新春,等.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4,27(3):234-236.

冠状动脉范文篇10

1ACS冠脉内局部炎症存在证据van-der-Wal等(2)研究死于AMI患者的斑块,其中含有泡沫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是斑块破裂部位的主要细胞类型,并有白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上人类白细胞抗原-DRⅡ(HLA-DRⅡ抗原)的大量表达。血清中巨噬细胞的标记物Neopterin在ACS中明显增加(3)。斑块肩部是炎症好发部位,有大量激活的肥大细胞存在,肥大细胞通过释放类胰蛋白酶(tryptase)和糜蛋白酶(chymase)引起基质降解从而使斑块不稳定、易于破裂。激活的肥大细胞常出现在梗死相关的冠脉血管的外层,其密度是正常的2倍,整个血管外层参与炎症过程。当肥大细胞激活时能释放组胺及其他内源性的血管收缩剂导致冠脉痉挛,从而引起临床症状。介入手术时取出斑块组织标本和尸检研究结果是一致的。ACS患者IL-2受体(CD25)阳性的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缺血越严重增加越明显。表明不稳定斑块内免疫反应是激活的。T淋巴细胞释放的γ-干扰素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减少胶原的合成使斑块不稳定(4)。所以活化的T淋巴细胞及其产物可作为一种新的预防和治疗ACS的靶标(5)。炎症细胞因子能引起粥样斑块部位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粥样斑块内的巨噬细胞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使胶原降解,细胞外基质可使斑块结构不易于破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可上调MMPs。参与炎症反应并在粥样硬化形成过程起关键作用的许多基因可被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F-κB)激活,NF-κB在转录活化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方面是必需的,并能诱导金属蛋白酶基因。在人粥样斑块血管内膜和中膜发现有活化的NF-κB,且NF-κB活化的程度与冠心病程度相关,并发现UA患者白细胞中NF-κB选择性高度活化。

2ACS全身炎症存在的证据

研究认为,ACS冠状窦单核细胞和粒细胞上CD11b/CD18整联蛋白受体表达比主动脉窦多,活化的白细胞又增加CD11b/CD18整联蛋白受体与活化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的数量。在冠心病模型中发现,中性粒细胞与冠脉内皮相互作用可导致内皮功能紊乱。ACS患者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具有较低的髓过氧化物酶含量,UA治疗后,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就会回升到与稳定型心绞痛(SA)和对照组相似,因此中性粒细胞活化是在UA的活动期。血白细胞数增加可以预测ACS预后(6),炎症介质(如补体系统、集聚的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炎性因子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均可导致中性粒细胞活化。在体外遇到免疫或非免疫刺激因素后,单核细胞表面就表达出组织因子并能特异性激活凝血过程。UA患者的血淋巴细胞能诱导培养的单核细胞组织因子活化,而SA和对照组则不能。淋巴细胞诱导单核细胞促凝血活性是活动UA的一个特征,这一特征在急性缺血后的8~12周可能不会被检出。在急性期,应用肝素能降低纤维蛋白肽A浓度。UA患者血中淋巴细胞活化并且免疫反应出现在不稳定的缺血症状之前。与SA相比,UA患者CD+4和CD+8淋巴细胞HLA-D表达增加。可溶性CD40配体在ACS中也明显增加(7)。反映患者体内炎症活动程度的CRP水平与冠心病尤其是ACS密切相关(8)。CRP可能促进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IL-6水平在UA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与短期冠脉事件有关。在ACS患者中发现了可溶性细胞内黏附分子-1(sICAM-1)、IL-6和CRP增高的炎症反应(9)。补体系统激活也是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慢性炎症过程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另有研究证实肺炎衣原体与ACS密切相关(10)。

3ACS的炎症指标

3.1CRP:CRP浓度在UA和AMI中是增加的(11)。心肌细胞损伤时,尽管肌酸激酶和肌钙蛋白T浓度正常,但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是增加的。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急性期反应蛋白,在大多数炎症、感染和组织损伤触发下,由细胞因子介导肝脏产生。介导肝脏急性期反应蛋白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有IL-1和IL-6。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在健康人群中,CRP少量增加即可增加AMI的危险。因此有强有力的证据认为CRP是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但机制还不清楚。CRP通过结合C1q和H因子激活经典的补体活化途径。在粥样斑块内,CRP和终末补体复合物一并存在。CRP也能通过单核细胞引起组织因子表达。CRP在全面判断心血管事件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12)。ACS早期血运重建后,CRP增加是近期和长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13)。另外,SA患者放入支架后粥样斑块破裂,CRP浓度增高(14)。也有人认为UA患者住院时的CRP>3.0mg/L对其预后价值不大。

3.2细胞黏附分子:内皮是一种动力器官,通过各种机制抑制血液凝固和白细胞黏附,保持血液的流动性。组织损伤时,内皮细胞活化,表达细胞黏附分子,黏附分子介导活化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结合到内皮表面。白细胞结合和外渗的过程主要依赖于内皮细胞上的选择素和免疫球蛋白,选择素和免疫球蛋白通过与白细胞上的整联蛋白相互作用。人粥样斑块内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上均有ICAM-1表达。Pasceri等(15)报道CRP(>5mg/L)可引起脐静脉和冠脉内皮细胞内的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的表达。细胞外的这些黏附分子能被酶分解并在血清中检测到,被称为可溶性黏附分子。在ACS症状出现的最初72h,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和可溶性VCAM-1(sVCAM-1)持续增加,而可溶性E选择素下降。也有证据支持ACS患者sVCAM-1浓度增加与不良预后有关。sVCAM-1浓度增加与CRP一样可提供预后价值(16)。另外,VCAM-1被敲除小鼠可阻断粥样病变的发展(17)。这些证据肯定了炎症在ACS中的重要病理作用,并提示炎症反应的强度(以增加的CRP和sVCAM-1浓度表示)影响着临床预后(18)。

3.3其他炎性指标:血栓烷素B2局部释放到冠脉血管中与UA缺血性胸痛有关。UA患者尿中白三烯D4和E4分泌是增加的。这些发现与在患者中检测到全身炎症成分是一致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也是一种肝脏产生的急性期反应蛋白,心肌细胞损伤时增加。IL-6在UA中是增加的,与CRP有很好的相关性,高浓度与不良预后相关。

4ACS后炎症持续存在的证据

尽管ACS患者经溶栓、抗凝、抗血小板和介入性治疗,但仍有12%~16%在出院后4~6个月发生了主要的心脏事件(19)。ACS临床症状消退后几周甚至几个月可持续不稳定,有可能再发UA、AMI或猝死。也有认为不论临床症状是否消退,炎症过程都持续存在。Biasucci等(20)报道血清CRP浓度在出院后也持续升高,3个月后随访,50%患者呈现Braunwald分级ⅢBUA。CRP持续升高与频繁住院有关。因此再发缺血事件与持续性炎症刺激有一种潜在的联系。Ault等(21)报道在急性冠脉缺血事件后,患者有血小板持续活化的证据。血小板相关的P选择素是血小板活化的敏感指标,在ACS临床稳定后1个月仍可保持升高,这种持续性的血小板活化可能是持续炎症刺激的结果。ACS后半年sICAM-1、sVCAM-1、可溶性E选择素和可溶性P选择素持续升高。但也有作者认为血小板活化指标和血清CRP浓度相关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