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12-04 17:57:58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农村 少年儿童 心理健康

一、加强农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健康又有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如果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比身体健康还可怕,可是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少年儿童频频犯罪要么自杀,要么杀他人,孤独症、抑郁症在不断的上升,这些无形的杀手在向少年儿童袭来。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少年儿童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家长、和教师的共识。但是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觉得农村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更值得关注。

二、农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多么美好的生活,但是,对于我们农村的少年儿童来说这是一种奢望。1、因为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与孩子联系的时间相对较少,孩子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变得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性格极易变得内向、悲观、孤僻、冷漠。没有家长的监督慢慢的孩子就养成了自由散漫、没有自我约束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内心有矛盾,缺乏安全感,心里话无处倾诉,内心变得脆弱,性格发生偏差。2、家长给予丰富物质生活,使少年儿童得到的宠爱和照顾远多于锻炼和体验,以宠爱甚至溺爱代替关爱,孩子娇生惯养,如要什么买什么;家长关注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和应试的成绩的程度,传统教育“黄金条子出好人”如打人骂人;还有部分家庭家长自身就有严重的行为或心理问题,双亲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没有树立良好榜样,甚至还以其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少年儿童的成长,如打牌、喝酒等。

(二)学校教育问题:

1.农村的教学质量低下,学校只对少年儿童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忽视少年儿童德育、人格、心理等全面发展,从而误导少年儿童心理和智力不平衡发展。

2.目前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培训,在工作中不能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帮助少年儿童解决心理问题,致使许多少年儿童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存在有人格的缺陷也不知道怎样解决。

(三)社会的责任问题:

少年儿童面对日趋激烈的学习和就业竞争,面对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幼小心灵中感受到难以摆脱的压力和困惑,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下,这种心理负担很难得到有效宣泄,出现自我意识混乱、青春期适应不良、厌学、考试焦虑、学校恐怖、孤独症、抑郁症甚至精神分裂症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少年儿童健康发展。

三、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家庭是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环境

家庭是少年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长期性的特点,父母采取怎样的养育方式都直接关系到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家长不应当只担负传统意义上的养育职责,更要担负起对少年儿童进行心理教育的责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

2.以身作则,为少年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父母应改变不良习惯和不良思想,为少年儿童做出正确的表率。

3.全面了解少年儿童,注重因材施教

父母应全面了解少年儿童的性格、情绪等特点,发现少年儿童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多鼓励,少批评,采取赏识教育。

(二)教师是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辅导员

教师,教书育人,还要当发现者,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歧视,平等地对待他们。首先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三)社会是少年儿童心理成长的大环境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打工潮流直接影响农村的少年儿童,各种不良风气不断出现,对少年儿童心灵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因此,改善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积极净化居住环境,还少年儿童一个洁净的成长空间。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综述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7-0007-04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中国独特的社会群体。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对1978年以来国内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文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尽管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多学科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的方法也在逐渐规范化,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研究中的结论存在一些矛盾,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还很多。为提高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水平, 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指标体系,有必要对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梳理。

二、已有的研究成果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国内研究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令人担忧,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他们在调查中发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1]。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喜忧参半,申继亮、武岳通过量化研究发现,虽然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压力事件水平上显著高于非农村留守儿童,但二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无显著差异。虽然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是一个不利的因素,但并未发现留守本身给儿童的发展造成任何直接的不良影响,大量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负面描述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不良环境的消极作用,而抹杀了个体发展的主动性[2]。总体上看,当代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是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1.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的基本的心理特征

陈广云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远离父母少亲情、独立性差怕吃苦、自私心重难合群、过度自尊少谦虚、极端自负怕挫折等[3]。农村留守儿童消极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承受力弱、意志力不强、缺乏安全感和家庭归属感;自卑、寡言、悲观、孤僻;任性、脾气暴躁、情绪焦虑、态度冷漠、神经过敏,有的还有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对父母打工不理解而充满怨恨。这种心理上不正常的现象,陈广云将之称为“农村留守儿童综合症”[4]。很少有研究者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去认识某些心理现象(如任性、逆反心理)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这会使研究有失偏颇。有的研究者发现,有少数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变得更加坚强、自信,自理能力增强,而且能够理解父母的做法,把对父母的思念、感激变为学习的动力,自觉上进,表现良好。如王峰生的研究发现不少农村留守儿童面对挫折更加坚韧,形成了自主自强、勇敢负责的良好个性[5]。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不健康问题,以推动新农村建设。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王东宇对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与父母分离时间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分离时间越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更突出;代养人的文化程度、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也存在很大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年级、城乡差别以及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有较大影响[6]。周宗奎等指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实际上是与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些问题相互影响的[7]。申继亮等的研究结论是:母亲是初中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支持源;不同性别、年级和留守时间的初中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状况存在一定差异[8]。吴桂华等指出家庭教育缺失;教育资源短缺;制约农村留守儿童“学有所教”;未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9]。以上研究者都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负面效应,同时我们要看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处境和经历能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和独立,不少农村留守儿童面对挫折更加坚韧,形成了自主坚强、勇敢负责的良好个性。综上所述,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专家学者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

3.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王美玲认为,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学校作用,发展寄宿制教育,开展心理辅导课;组织自治教育,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应在各年级设置“农村留守儿童自治班”;正确引导家长,改善家庭教育。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0]。姚云提出,应以教育部门为中心,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出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以寻找事实基础,充分重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政府主动担负相应的责任,以实现社会关怀的构想[11]。郑哲认为,学校的教育影响是儿童入学后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应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12]。殷世东指出,“留守”学生失范行为的矫正需要社会、国家、社区、教育部门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建构一个有效的支持系统[13]。叶曼等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因素,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多元互动模式,即加强社区、学校、父母、监护人与农村留守儿童的互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14]。陈香从家庭教育角度指出,父母应有完整的责任意识,要定期与子女沟通交流,更多关爱子女,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表达对子女的爱,同时取得社会和学校的支持[15]。以上研究都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实施途径和策略,却没有确立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这样不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空洞无物,运作困难,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应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确立相应具体的心理健康内容: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道德品行教育、良好个性塑造等。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课、专题讲座、个别咨询与辅导,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困扰,提高心理素质。

4.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

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上看,主要有两种:一是理论研究方法,主要从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审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教育策略等;二是实证研究法,主要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状况、农村留守儿童人格、自我概念、心理健康等方面。具体有心理测量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

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心理学理论依据

通过对近三十年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的心理学依据主要有:(1)人格心理学:郑雪的研究中提出统合是健康人格的本质特征,人格良好的个体主要表现为客观的认知与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的生活态度与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社会适应,以及实践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效能感[16]。(2)发展心理学:蔡少娜的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概念、自尊高低、自我接纳的程度、自我效能感、是否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自我调适能力等一系列相关的心理学概念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17]。(3)社会心理学:闻吾森研究发现,心理健康各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与积极应付方式负相关,与消极应付方式正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正相关,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负相关[18]。(4)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中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尤其是主观幸福感、乐观、宽恕等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与健康心理之间有很高的一致性。何树华、杨巍峰、姚杜娟、王巍的研究都支持这一观点。(5)心理弹性理论:所谓心理弹性,是指在显著不利的背景中积极适应的动态过程。申继亮等人的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的远环境只是一个缺乏解释力的标签。远环境是通过影响儿童的近环境,从而作用于个体,因而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以往的研究更多是单纯地研究远环境,例如留守、留守时间等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影响。我们应该更多地注重近环境的作用,例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家庭教育观念和监护人的教育质量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研究能更有效地抓住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关键因素,及时有效地采取干预措施。(6)经典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在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非常强调儿童与父母的关系,认为早期的母爱剥夺有可能造成儿童情绪发展上的创伤性后果。研究还认为,亲子分离未必会引起不可挽回的后果,关键问题不在于分离本身,而在于替代父母对待儿童的关心程度能否补偿和代替亲生父母。此理论为我们成功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带来了曙光。上述心理理论中可从社会和个体的角度分为两类。从社会角度考虑的有社会心理学、心理弹性理论;从个体角度考虑的有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经典分析理论。不同研究者因自己的研究视角不同,所依据的心理理论也不同,笔者认为应该同时考虑这些心理理论,探索新的研究视角。

6.现有调查研究的主要特点

已有调查研究活动的主要特点:(1)大多数调查是针对一个或几个县、市的小范围。(2)调查区域主要集中在人口输出比较多的省。(3)被调查对象主要是学龄农村留守儿童,学前农村留守儿童还比较少,15至18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尚未受到研究者的关注。(4)在相关专家、学者对此课题进行研究后,对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举措落实的可行性及落实情况等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问题与展望

(一)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不统一

明确的概念界定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但是,迄今,对于什么是农村留守儿童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还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这将直接影响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孩(子)、留守学生、留守少年、留守幼儿、空巢儿童等五花八门的概念在目前的研究报告中均有出现。其次,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逐渐将概念统一到“农村留守儿童”上来,但是,不同的研究所指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内涵和外延上是很不统一的,特别是在“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孩子的年龄”等确定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基本要素上还存在较大差异。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剖析不全面

除留守以外,离婚、虐待都是儿童成长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所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究竟哪些问题确实是留守状态造成的?哪些又是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需要以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整个成长环境为背景,加以综合考察。很多研究者仅仅是以某一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作假设,而以这种片面的假设为指导,设计出的往往只会是以某个或某些学校(或学校的某个年级)、某个或某些地区的农村家庭为研究单元的研究内容和调查方案,从而有可能忽略了其他的儿童成长环境或者其他种类的危险因素给其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研究分析和研究结论,其可信度有待考证。所以必须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证研究。

3.文化客位影响

笔者认为,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过程中,存在一个文化客位的问题,即研究者有可能已经过早地将其个人的观点强加给了被研究者,那么自然会得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研究结果。在调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如果研究者已经想当然地认定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视他们为心理不健康的异类,那么在调查过程中也就带有这种偏见,调查结果就“意料之中”了。而在研究非农村留守儿童其心理健康问题时则没有这种文化客位影响。因此,研究者在认同农村留守儿童中的部分人也许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也不应该将此问题扩大化,刻意地认为心理不健康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普遍现状,把农村留守儿童都看作心理扭曲的异类和弱势群体,从而将其与非农村留守儿童明显地划清界限,这样也许会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更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客观地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所在。

4.研究者的个人因素对研究有干扰作用

尽管学术界认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不可能截然分开,但笔者通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分类以后认为,其中只有少数的文献偏重于定量的研究,有多数的文献偏向定性的研究。前者是基于对客观数据的收集和验证,排除了研究者本人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所以成文的过程比较概括、客观。后者是基于对“既有事实”的特征描述、原因分析、对策研究,其中,研究者的主观条件会情不自禁地介入研究过程,从而影响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在定性研究中,对同一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研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等都会因为各自不同的出发点而对这一问题作出不同的描述和解释。除了研究者的职业倾向以外,这些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偏好、信念、性格特征、年龄、性别、经济地位、家庭背景、个人与贫穷有关的生活经历等都可能导致他们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采取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切入方式,从而影响研究结果。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该不断地反思,尽量避免个人因素对研究的影响,从而保证研究的真实性。

5.忽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特征的关注

在描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时,只有近三分之一的研究者谈到了农村留守儿童积极的心理特征,而几乎所有的文献都聚焦于对农村留守儿童消极的心理特征的研究。然而,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都是在艰苦环境的磨练中成长起来的,苦难造就了他们早熟的秉性,挫折磨练了他们不屈的性格,因此坚强是他们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而且,由于家庭的贫困,他们从小就较少得到父母的呵护与照料,逐渐培养了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他们遇事比较有主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显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学习和工作中普遍都勤奋好学,生活一般都艰苦朴素等。这些优秀的特点和潜质,更值得社会各界去关注和开发。如果只看到或强调农村留守儿童消极的心理特征,而忽视对积极心理特征的关注,无疑违背了研究的公平性原则,难免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也会给农村留守儿童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伤害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因此,在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即使是描述消极的心理特征,我们也应该持一种客观的、非批判的态度,更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中积极的特征。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展望

在农村留守儿童领域,当务之急是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便准确地掌握情况、了解问题,为制定对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1.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农村留守儿童一词最早是由一张(1994)提出的,当时是指父母在国外而被留在国内的孩子。今天通常指的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的孩子。严格地定义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确定以下三个基本的要素:(1)外出父母的数量。是父母双方还是单方外出的孩子算留守儿童? (2)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父母外出流动多长时间的孩子可以被视为“留守”儿童?(3)孩子的年龄界限。多大年龄的孩子算农村留守“儿童”?纵观现有研究文献,只有少数研究对上述三个要素作出了界定,但各项研究所作出的界定标准很不统一。

按照以上的要求可以组织小型研讨会,邀请曾经开展过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部分研究者和统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专家,共同确定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内涵、外延。概念明确后,要以适当方式公诸于世,以便共同遵守执行。

2.组织力量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视角、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这点是能否成功开展下一步研究的先决条件,应该尽快组织实施。建议由权威机构组织儿童、教育、心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等领域的专家进行集体攻关。研究内容要尽量覆盖教育、卫生保健、权益保护、营养、行为、心理、亲子关系等内容。

3.整合分散的力量和资源,及早开展一次大型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农村留守儿童专题调查

为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活动。此前,由于没有全国性调查为支撑,各地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不得不各自为政,导致调查研究的效率不高。由于技术力量的限制,各地的调查常常规范性不够,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及早组织一次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专题性全国调查,并在专题调查基础上组织深入的科学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各地的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4.农村留守儿童分布的地区差异极大,全国性调查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这种分布特点进行

此前,一些科研机构选择的全国性农村留守儿童调查地点并不是农村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区。而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却又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这样得到的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极有可能反映不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

未来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范围扩大的同时,应注重研究方向、方式、方法,以及对农村留守儿童各方面问题作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形成完整且成熟的研究成果,切实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注释及参考文献:

[1][10]王美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以蚌埠市燕山乡为例[J].现代农业,2009,(1):74~76.

[2]申继亮,武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对环境作用的再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2008,(1):14~18.

[3][4]陈广云.解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J].华章,2009,(2):125.

[5]郭文姣,黄俊伟.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社会心理学,2011(1):81~85.

[6]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2):477~479.

[7]周宗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8]申继亮.初中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2):183~185.

[9]吴桂华,邱中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思考――以贵阳市为例[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1):121~ 124.

[11]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4):41~43.

[12]郑哲.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6):56~57.

[13]殷世,张杰.农村“留守”学生行为:失范与矫正[J].教育导刊,2006(11):59~60.

[14]叶曼.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6):67~69.

[15]陈香.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家庭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4):48~49.

[16]郑雪.健康人格的理论探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41~147.

[17]蔡韶娜. 近十年来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1):360~367.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篇3

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到2012年7月开展的518例健康儿童预防接种护理以及不同阶段的健康儿童的专科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实施健康儿童护理对儿童茁壮成长来说是不可缺少的,518例健康儿童实施健康护理效果明显。

结论:健康儿童护理是通过发现可能对儿童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不利因素,因而采取的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确保儿童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能够沿着理想的成长轨迹发育。健康儿童护理对儿童正常发育和健康茁壮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健康儿童护理健康成长预防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76-02

健康儿童护理在儿童成长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做好儿童时期的护理有利于孩子在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我们在每个时期都对孩子进行安全健康的护理护理工作,这样孩子才能健康茁壮的长大,身体才会强壮,学习才会有充沛的精力。

1资料

我院2011年10月到2012年7月开展的518例健康儿童预防接种护理以及不同阶段健康儿童的专科护理,健康儿童预防接种护理498例,婴幼儿护理455例,学龄前期护理466例,学龄期护理457例。详见表1。

2结果

实施健康儿童护理对儿童茁壮成长来说是不可缺少的,518例健康儿童实施健康护理效果明显。接受预防接种护理的498例健康儿童,在最大程度上预防了传染病的发生。接受婴幼儿护理的455例健康儿童培养了儿童的良好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和卫生习惯,为入学作好准备,预防了传染病的发生。接受学龄前期护理的466例健康儿童,预防了近视眼和龋齿的发生,端正孩子的坐、立、行姿势,使得学习和锻炼有规律,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3讨论

3.1健康儿童预防接种。儿童机体免疫系统尚处在发育阶段,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是传染病的主要易感人群之一。按规定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是保障儿童不受传染病感染的有效手段。

3.1.1健康儿童预防接种时应当详细了解《儿童预防接种证》上的所有内容,明确疫苗接种次数以及接种的时间。对一些具有一定时间限制的疫苗接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预防接种,比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须在每年的5月份进行疫苗接种。

3.1.2对儿童的基本健康情况详细了解,虽然免疫接种程序的安排是考虑到了儿童接种疫苗的最佳接种时期,但是疫苗使用说明中有明确规定的,儿童处于一些疾病状态时是不能进行疫苗接种的。例如高烧发热、急性传染病潜伏期及恢复期、过敏体质(哮喘、荨麻疹)、重症的慢性病(如活动性肺结核、心脏病、急慢性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血液系统病儿)、严重化脓性皮肤病、婴儿重度营养不良等症状或疾病均须暂缓接种。在接种前最近6周注射过丙种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等被动免疫,也应延缓活疫苗接种,这样可以避免对所接种疫苗的干扰。

3.1.3明确儿童在接种疫苗后要注意的事项,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保障预防接种质量。接种后接种后观察30min后,无任何异常反应,方可离开。同时,对家长做好离院指导,详细讲解接种疫苗后需注意的各个事项,避免儿童剧烈活动,注意适当休息,保持注射部位皮肤干燥、清洁。免疫接种的对象是健康儿童,儿童的每个阶段心理不一样,新生儿、婴儿、幼儿、学龄儿童需要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为了使免疫接种者安全、准确地接种疫苗,保证免疫效果,其护理质量的作用至关重要[2]。

3.2不同阶段的健康儿童的护理。

3.2.1婴幼儿阶段的健康儿童的护理。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速度较新生儿时期减慢,尤其在体格发育方面。其活动范围变大,接触事物逐渐增多,智能发育较快,语言、思维和行动的能力增强,但识别危险的能力还是不足,因此应注意防止婴幼儿出现意外创伤和中毒的事件。饮食已从乳汁转变为饭菜,因此需要注意防止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这个时期接触外界较广,而其自身免疫力比较低是传染病发病率较高时期,因此防病是此时期的护理重点。

3.2.2学龄前期阶段的健康儿童的护理。学龄前这个时期的孩子体格发育速度较慢,而智能发育比较快,求知欲强,能参与较复杂的动作,能够学会照顾自己,语言和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应根据这个时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点,从小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和卫生习惯,为入学作好准备。学龄前的孩子防病能力有所增强,但随着接触事变多,仍可能发生传染病。

3.2.3学龄期阶段的健康儿童的护理。学龄期的孩子体格生长仍稳步增长,脑的形态已基本趋于完善,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理解、分析、控制能力增强,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发病率比以前要低,但要注意预防近视眼和龋齿的发生,端正孩子的坐、立、行姿势,安排有规律的学习生活和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正常的休息。

综上所述,运用综合保健护理措施对儿童进行护理干预对其早期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儿童时期的健康成长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和心理生理的发育,采用科学方法养育孩子能使孩子少生病,一旦生了病,护理得当,恢复起来就快[3]。疾病痊愈要靠身体的抵抗力,打针吃药只是协助身体战胜疾病。因此健康儿童护理可以预防和解决为大多数家长们所担忧的儿童正常发育和健康茁壮成长的问题提供保障和护理的依据。采取的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确保儿童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能够沿着理想的成长轨迹发育。健康儿童护理对儿童正常发育和健康茁壮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娜,管敏.健康儿童护理的有效措施分析.中国卫生产业,2011年27期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性健康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农村青壮劳动力逐渐前往城市务工,同时长期的城乡二元制发展使广大农民很难带着孩子进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日益增长。留守儿童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到户籍地以外其他地区务工,而自己留在户籍地并因此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孩子[1]。《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政策报告2019》显示,我国农村现有留守儿童697万人[2]。该群体普遍存在年龄幼小、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缺乏信息辨别能力等问题,容易受到不健康教育影响,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甚至遭遇儿童性侵害。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长发育逐渐成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性意识逐渐增强,对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现象存在好奇与探究心理,需要社会与家庭进行正向引导。因此,开展留守儿童性知识教育、普及性安全知识,是防范儿童性侵害、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形成正确性道德观和恋爱观的重要举措。因此,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性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1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性健康教育现状

儿童是性教育的关键时期之一,由于经济发展与社会教育的不对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安全监护缺位、性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缺乏、地理环境缺乏安全性等问题,性行为低龄化和性观念低质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同时,不正确的性观念引导促使留守儿童学习或模仿不正确的性行为,对既有事实受害人实行性压迫或性羞辱,产生第二层次侵犯者,进一步引发错误的群体教育。

1.1留守儿童性观念缺乏正确引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性发育明显提前,但性健康教育水平还没有跟上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性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一直未能完善,处于青春期的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迅速,由于缺乏正确引导,极易发生无保护的高危性行为,面临人工流产、生殖道损伤、生殖功能受损、生殖道感染、性病与艾滋病等多种性疾病威胁。2014年一项针对苏北农村留守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369名留守儿童中,只有57.7%和47.2%的留守儿童对青春期生理知识和心理知识有所了解;14.9%和11.9%的留守儿童对性病、艾滋病知识和避孕知识有所了解;20.9%的留守儿童对此类知识一无所知。该调查结果还显示,留守儿童获得性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网络(36.6%),但其获得的性知识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及科学性,尤其有大量的负面性文化和性知识,极易误导留守儿童树立消极、错误的性观念。在具有性知识的留守儿童中,有6.8%的儿童发生过性行为,其中16.0%是被迫发生性行为,诱骗或强迫留守儿童发生性行为的主要对象为同学和陌生人(如网友、校外青少年等)[3]。

1.2留守儿童性伤害事件高发

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的《2017年性侵儿童案件统计及儿童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件378起,平均每天曝光1.04起,儿童被性侵形势严峻[4]。性侵犯事件会对受害儿童甚至整个社会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首先,性侵犯事件会造成儿童身体器官的损伤,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概率大大上升;其次,临床和社区样本的研究表明,性侵犯事件会严重损害受害儿童的心理健康,受害儿童表现的症状有愤怒、焦虑、抑郁、恐惧、孤独、低自尊、创伤后应激障碍、人际关系障碍、自杀倾向、性早熟、性攻击和性滥交等心理问题,学习障碍,品性障碍等,其也与成年后药物依赖、酒精依赖和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此外,受害儿童自伤行为的发生率是其他儿童的4倍左右[5]。

1.3留守儿童性伤害群体影响强度高

一项针对精神障碍患者儿童期创伤经历状况的调查显示,曾留守的精神障碍患者在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和情感忽视四个方面表现出高分,表明留守因素是精神障碍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6]。我国有关儿童性虐待研究的文献显示,我国儿童性虐待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农村及重组或单亲、父母有不良嗜好或体弱多病、家庭暴力、亲属关系紧张家庭的儿童有更高受虐风险,女童受虐风险明显高于男童。有儿童性虐待史的儿童自我感觉评价低下,易出现自杀意念和焦虑、抑郁、敌对等情绪,未婚性行为和强迫性行为发生率高,但我国目前针对受虐患儿的心理行为援助与干预严重不足[7]。

1.4留守儿童性伤害事件处理难度较大

当前我国性犯罪手段呈现复杂化的趋势,如强制性暴力趋于淡化,即时通信软件等科技的介入使得犯罪更加隐蔽,定罪量刑难度愈来愈大[8]。在留守儿童性伤害事件中,普遍存在犯罪场合集中性、犯罪行为隐蔽性和长期性等特点,而受害人特定性成为长期存在的一大特点,由于缺乏生理性别认知引导了性伤害事件的群体认知。事实上,由于生理机制的区别,留守女童与留守男童自身存在生理差异,留守男童与成人同样存在差异,因此留守儿童性伤害不仅是针对留守女童,男童同时存在受伤者与施暴者两类性伤害倾向。受此影响,若未能加以正确引导,留守男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正确性健康教育,极易形成反向心理,由受害者转变为施暴者,利用性暴力满足自我。110例女性受性侵害案件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研究显示,性防卫能力丧失或性防卫能力弱小者是罪犯首选的犯罪对象,犯罪地点以发生在女性家中较多,遭受性侵的女性多为被迫顺从,且主动报案者的人数较少[9]。长久以来的“贞操文化”对性伤害事件的受害人形成“社会凌迟”现象,其本质是对受害人进行心理伤害与污名化,文化压力将受害人置于社会关系结构之中形成“结构人质”,性伤害事件的披露与处理反向引发受害人羞耻感与犯罪感。我国留守儿童性伤害事件中熟人犯罪的比例较高,由此引发的性羞耻与性尊严问题使得受害人所在群体倾向于保护施暴者,以此避免引发社会谴责,造成社会关系结构崩塌。因此留守儿童性伤害事件存在事实事件难以披露、施暴者受群体保护、社会关系结构牢固难以破除等现象。以汤兰兰案件为例,2008年,年仅14岁的汤兰兰向警方举报自己从6岁起被父亲、爷爷、叔叔、姑父、老师、村主任和乡邻等十余人强奸、轮奸,时间长达7年。近2年依法侦查后,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以强奸罪、嫖宿幼女罪,判处犯罪嫌疑人1人无期徒刑、10人5~15年有期徒刑不等,犯罪嫌疑人于判决后以公安机关对其刑讯逼供为由上诉至省高院;2018年,省高院驳回原审被告人申诉,依法维持原判。在案件办理中,“澎湃新闻”和《新京报》两家媒体分别在报道中列举多处案件证据疑点,单方面报道有利于被告人的信息,并将原告汤兰兰现有户籍信息部分处理后公开,引发社会舆论探讨。该集中报道事件因以舆论干涉司法,在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中侵犯受害人隐私权、性道德绑架受害人,并由此造成社会公论的文化压迫,从人性伦理角度展现了该类事件的处理存在较大难度。此外,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性压迫可能来自多方,如人情亲戚关系、熟人之间信任面子、以正常互动成功掩盖不良行为、身份特征具有权利属性等,人际关系压力与特殊身份关系均易侵犯留守儿童权利且不易被告发。留守儿童性伤害事件作案方式隐蔽、群体环境复杂、被伤害对象缺乏性自卫能力,存在时间多次和事实多次遭受性伤害的情况,取证难、认定难、定罪难,所造成的影响长远而具有群体效应。若不加以干涉,其恶劣后果不仅是针对所受性伤害的当事人,更是在社会层面构成群体伤害,甚至于形成施暴与二次受虐倾向,构成受害者-犯罪者循环。从法律层面而言,性侵害在法制上需要完善与修正,性教育政策指导与宏观方向仍不明确,留守儿童性伤害将会影响整体社会发展;从道德层面而言,我国社会教育尚缺乏性健康教育与多元、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未能主张儿童身体主权与性自主权;从伦理视角而言,儿童性伤害事件存在不健康、不正当交易,包括经济利益、性欲满足、个人隐私侵犯等,可能进一步形成不正确的婚姻观、人生观并影响后代。

2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性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家庭教育缺位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为低下,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更倾向于应试教育,进而忽略了儿童心理需求,忽略了性健康教育。一方面,农村家庭对儿童性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且监护人自身缺乏性健康教育能力和意识,难以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进行性教育;另一方面,我国农村长久以来形成的性回避意识,使得监护人与家庭成员难以对儿童性教育需求进行积极响应,尤其是儿童留守期间的临时监护人。

2.2教育体系不完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在学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性健康教育。就性与生殖健康而言,父母、学校和医疗服务人员是青少年儿童获得正确知识的重要途径。留守儿童,尤其是低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陪伴,学校生殖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10]。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与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教育部门对性教育缺乏明确要求和监督,学校与社会对儿童性教育关注不足。同时农村教学条件较为落后,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刻板、教学内容片面等问题,性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与性教育协同情况较差[11]。

2.3性教育与性实践不对等

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乏性教育资源获取渠道的状态,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家庭条件的改善,留守儿童开始逐渐利用互联网获取性和生殖健康知识[12]。但互联网环境不容乐观,不良信息充斥使得留守儿童难以获取健康有益的正面教育,同时其所获取的信息难以起到正向引导作用。片面的性知识容易加剧不当性实践,使留守儿童进一步成为性侵害高危人群且难以防范或疏导。

2.4性伤害信息公开存在难度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性健康教育,但既定性伤害事实的信息难以公开、多次受伤害风险与次生伤害风险难以规避。该信息建立需基于性伤害数据库,受害人信息应完全保密。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已得到许多关注,但多数研究集中于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13-17],对留守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的关注较少[18],尤其缺乏对低年龄留守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研究数据[19]。这与性伤害信息公开的难度切实相关,缺乏数据研究导致该研究领域成果低下。但信息公开同样存在问题,如在施暴者的隐私权与名誉权保护上,数据库的建立存在法律与道德探讨意义。同时,性伤害信息公开主要防范陌生施暴者,针对信息获取困难的农村及熟人作案情况,该效用也具有探讨意义。

3加强留守儿童性健康教育的干预对策

3.1进一步完善学校性健康教育体系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在儿童与健康领域提出目标,要求提高适龄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性教育模式可归结为4种:以品德教育为基础的性纯洁教育模式、强调以避孕为基础的安全性行为教育模式、性道德和安全性行为并重的教育模式及以人格为基础的性教育模式[20]。而无论是哪一种性教育模式,都需要依托完整的健康教育体系。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学校性教育进行干预研究,学校性教育的效果已经得到证实,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及高质量的教材,尚未形成系统的学校性教育体系。学校性教育给儿童提供信息、技能和积极的价值观来理解性,让学生能够拥有安全的性关系并为自己和他人的性健康和幸福负责[21]。女童保护基金调查显示,儿童更倾向于在学校接受性教育。因此,完善学校性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加强学校教育可以有效传播系统科学的生殖健康知识。学校还需积极寻求教育对策,动员社会、家庭多方因素,加强对留守儿童青春期问题的疏导和教育力度,使性心理健康教育和生理发育同步,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22]。

3.2加强家庭性教育互动

留守儿童家庭内性健康教育同时存在监护人与临时监护人,一方面需要改善农村家庭对儿童性健康教育的观念,另一方面需要提升农村家庭儿童性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23-24]。通过学校、女工组织、青少年组织等多方面取得监护人与临时监护人支持与配合,对农村家庭进行性教育,从而通过家庭对儿童开展性教育是双向有益的。基于留守儿童家庭互动的特殊性,可积极探索网络互动、视讯互动等多种远程互动形式,逐步加强家庭性教育互动。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

据了解,甘肃省委、省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工作非常重视,省政府将“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纳入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中。副省长张晓兰对留守儿童工作作出了专门批示。甘肃全省已建立1000所留守儿童之家,这项工作的落实将基本实现了留守儿童之家覆盖全省乡镇。甘肃省妇联也向省财政厅申请落实相关项目资金。政府的此项举措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留守儿童面临的一些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具有复杂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做。

一、建立和健全关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相关政策法律

首先、要打破户籍制度的束缚,给进城务工的农民以城市居民待遇。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仍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下去,为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束缚。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同时,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城市居民待遇,使其在税收、社会保障,特别是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并确保留守儿童跟随父母到达城市后有学上,上好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结束远离父母的留守生活。

其次、要将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落到实处。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部分解决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的问题。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很多城市学校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对外地孩子进入本地学校设置障碍,巧立名目,多收费,乱收费,致使很多农民工子女被拒绝在城市学校的大门之外,又重新变为农村“留守儿童”。要从根本上杜绝城市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歧视性待遇和收费,确保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落实,各地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的监督机制。对那些通过多收费和乱收费的方式设置障碍的学校进行严厉的查处和处罚。

二、注重对留守儿童家庭及社会环境的改善

1.社会措施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村民认为“留守儿童”这是家庭的“私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家长的责任。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障碍。因此,要维护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的权益、帮助父母正确履行自身职责、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问题,就要有一个舆论环境,大众传媒的作用就显得很重要了。

2.家庭措施

上述社会措施能减少因社会条件而产生的不良影响,但外部条件毕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因,外因最终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家庭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终身教育,其与生俱来的天然性、亲子沟通的情感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爱与教育,犹如阳光之于幼苗。健全的人格发展,离不开父母爱的呵护。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因此,建立和谐良好的亲子关系、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才能真正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学校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战场

1.教育者要讲究科学方法,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首先要正确引导:心病必须心药医。学生在平时生活、交往、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要依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一般在精神上、情感上的问题,较多的是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粗暴急躁,不能过分地批评指责、讽剌打击,要朋友式地谈心,针对性地梳理,耐心启发、正确引导。

其次要善于等待:心理问题解决需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水到渠成,不令而行,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要善于等待,坚持不懈。这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锻炼教师教育能力,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2.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留守学生”档案。记载好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地址及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和学生临时监护人姓名及联系方法等。班主任主动电话联系留守学生父母,让家长尽量作到定时与子女通电话沟通感情、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动之中。健康的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和发展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农村学校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并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也会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受到感染。

3.学校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1)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内容。班主任不仅需要了解班级内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而且应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2)在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农村教师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挖掘各科教材中蕴含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素材,加以利用,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使各科教学都能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许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敌对性、焦虑程度上都高于正常儿童,加之无法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排解不畅,往往会有严重的情绪困扰。在所有教师中普及心理知识,以增加他们的倾诉途径,及时发现和诊治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胡玫.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河南科技,2008(1)

[2]钟毅平.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研究.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预防接种 儿童 保健

1 健康儿童预防接种

对丁儿童在接种疫苗前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家长应做好充分的了解和准备,下面介绍儿童任接种前后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下。

(1)家长应当详细了解《儿童预防接种证》上的所有内容,知道儿童在相应的年龄段应该接种何种疫苗,每种疫苗可预防哪种传染性疾病。与此同时家长还要知道疫苗接种次数以及接种的时间。特别值得家长注意的是那些具有一定时间限制的疫苗接种,比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须任每年的5月份进行疫苗接种。

(2)家长必须十分了解孩子的基本健康情况,是否有不利于接种疫苗的疾病在身,是否存接种疫苗前吃过药物,都应详细的告诉给孩子接种疫苗的医护人员,以便医护人员检诊确定是否接种。虽然免疫接种程序的安排是考虑到了儿童接种疫苗的最佳接种时期,但是疫苗使用说明中有明确规定的,儿童处于一些疾病状态时是不能进行疫苗接种的。例如高烧发热、急性传染病潜伏期及恢复期、过敏体质(哮喘、荨麻疹)、重症的慢性病(如活动性肺结核、心脏病、急慢性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血液系统病儿)、严重化脓性皮肤病、婴儿重度营养不良等症状或疾病均须暂缓接种。在接种前最近6周注射过丙种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等被动免疫,也应延缓活疫苗接种,这样可以避免对所接种疫苗的下扰。

(3)家长应该了解儿童在接种疫苗后要注意的事项。一般来说,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会在机体产生免疫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反应例如:发烧、扎针部位红肿,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人反应会强一砦,出现发烧、扎针部位红肿等。接种疫苗后儿童体温在38~C以下属于正常反应,这种情况持续2、3d就可恢复正常。如果接种疫苗后持续发烧38~C以上、扎针部位红肿持续时间超出1周或者接种疫苗后身上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时应该立即向疫苗接种有关单位反映情况,并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对于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反应,除了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外,其他药物不会影响免疫效果。现在有一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接受了疫苗接种就算进了“保险箱” ,肯定不可能在感染相关的传染病,这是错误的想法,任何免疫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后都不可能达到100%保证其免疫的效果,由于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孩子接种后的免疫效果也有所不同。

2 儿童保健原则

2.1 婴幼儿保健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速度较新生儿时期减慢,尤其在体格发育方面。其活动范围变大,接触事物逐渐增多,智能发育较快,语言、思维和行动的能力增强,但识别危险的能力还是不足,因此应注意防止婴幼儿出现意外创伤和中毒的事件。饮食已从乳汁转变为饭菜,因此需要注意防止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这个时期接触外界较广,而其自身免疫力比较低是传染病发病率较高时期,因此防病是此时期的保健重点。

2.2 学龄前期保健学龄前这个时期的孩子体格发育速度较慢,而智能发育比较快,求知欲强,能参与较复杂的动作,能够学会照顾自己,语言和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应根据这个时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点,从小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和卫生习惯,为入学作好准备。学龄前的孩子防病能力有所增强,但随着接触事变多,仍可能发生传染病。因此学龄期的孩子也应该做好防病预防保健工作。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音乐教育;留守儿童;心理成长;作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196-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受条件的制约,儿童不能随父母外出,农村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据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占80%以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学校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主要阵地,教师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担当重要的责任。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教育解决与改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使其能够健康发展。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基础教育薄弱以及父母教养的缺失等原因,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品行、身心健康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其健康成长状况令人堪忧。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内心极度渴望被关心重视,使他们存在诸多心理问题:

(一)亲情缺乏,没有幸福感。留守儿童本身缺失家庭关怀和完整的爱,存在心理不平衡的现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感到生活单调,出现抑郁、焦虑、逆反、敌对的心理,缺乏幸福感。

(二)学习能力差,学习压力大。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父母的帮助,有厌学情绪,学习中出现强迫症状,害怕考试,造成学习成绩差。

(三)难以适应环境,人际交往能力弱。留守儿童不善与人交流、不能与人友好相处,极易出现情感冷漠、缺乏爱心等心理问题,在与人交往中往往会感到紧张、忧郁、多疑、焦虑,存在情绪与交往问题。

(四)性格孤僻,情绪不稳定。由于缺少父母对其情绪上的疏导,留守儿童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排解,导致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性格抑郁、自我封闭、缺乏自信和自暴自弃的心理,形成悲观、偏执、内向、胆小、自卑、消极、孤僻、不合群的性格。

(五)人格不健全,人生无目标。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在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缺少父母的引导和管束,有的孩子出现意志薄弱、道德品质差、妒嫉他人、憎恨富人、仇视社会等心理,并有撒谎欺骗、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

因此,留守儿童问题不可忽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二、音乐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对于促进留守儿童塑造完美人格、保持健康心理、实现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大多数,是今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他们的成长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作为弱势群体存在的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名支教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成功的音乐教育能提高留守儿童的素质和审美情趣,通过音乐的熏陶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让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一)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净化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升道德素质,塑造健全人格。

(二)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有利于开发留守儿童的智能,培养他们的语言、数学、逻辑、运动、空间、人际关系、内省和观察等能力,提高留守儿童获取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有利于培养留守儿童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感受旋律美、节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塑造美的灵魂。

(四)音乐教育的体育功能,有利于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身心素质。音乐净化人的心灵、调节人的情绪、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体育锻炼人的身心、强壮人的体魄、促进人的身体健康,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音乐的娱乐解压作用,能及时疏导、释放留守儿童心理压力,平衡心理,愉悦身体,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五)音乐教育的凝聚和激励功能,有利于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强留守儿童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协同合作能力。

(六)音乐教育的传承功能,有利于培养留守儿童成为音乐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现代先进文化的接班人。音乐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发挥其积极作用能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将他们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四有”接班人和建设者。

三、音乐教育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途径

学校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主体,老师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二者应主动担当起培养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

(一)培养留守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教育中,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首先,音乐老师要以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在学生面前展现专业的音乐素养,用自己丰富的乐理知识和美妙的歌声,解答学生的疑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在课堂上要营造宽松、自由、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运用电教和多媒体动画手段,将音乐转化成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学有所获;丰富教学内容,开发音乐课程资源,让学生开阔视野。再次,组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传授学生音乐基础知识、进行技能培训,让学生了解音乐相关知识,掌握呼吸、发声、共鸣等声乐技巧;成立课外音乐兴趣小组,组织观看演出、开展音乐比赛,举办音乐节,搭建展示学生音乐才华的舞台,吸引更多的留守儿童热爱音乐。

(二)用音乐加强与留守儿童心灵的沟通。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和一名音乐老师,我们采取互动式的音乐教育,注重用心和音乐去与留守儿童沟通,疏导其心理,成为他们信任的朋友。首先,通过家访和谈话聊天,了解掌握留守儿童家庭情况和其对音乐的认识情况,并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将他们带入音乐的殿堂;其次,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个人音乐的潜能,挖掘孩子心灵深处的东西和音乐天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践,让留守儿童享受成功的快乐;再次,注重他们的音乐审美观,激发孩子主动对天籁之音的追求,让他们参与到互动的音乐教育中来,让孩子感受审美的意境和对音乐的创造力,让音乐真正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灵。

(三)音乐教学中倾注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留守儿童处于特殊的成长环境,他们特别渴望和需要老师的关怀。音乐教师要将教学的过程当成重塑留守儿童形象和信心的过程。首先,在教学的目的上倾注人文关怀。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的熏陶、意志品质的培养,让留守儿童在学习音乐中,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品质;其次,在教学内容中倾注人文关怀。扩大留守儿童的音乐视野,用音乐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培养其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再次,在教学方法上倾注人文关怀。教师要为留守儿童成长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和氛围,打破“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法,通过参与合唱、音乐游戏、歌舞伴奏、观看录像欣赏、相互观摩和交流演出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音乐教学,激励留守儿童主动学习音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以丰富多彩活动为载体,展示留守儿童的音乐成果。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活动,如组织留守儿童进行歌曲排练、音乐技巧培训和安全文明知识讲座,举办歌曲歌词知识抢答赛、歌曲接龙趣味赛、“三独(独唱、独奏、独舞)”比赛、爱国经典歌曲歌咏赛、以感恩为主题的文艺汇演,组织留守儿童到外地参观访问、举行城乡儿童文艺联欢等活动,展示留守儿童学习成果,开阔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儿童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五)用音乐治疗留守儿童心理疾病。针对那些已经患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我们要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记录卡(包括心理问题产生时间、主要表现、原因分析、治疗方式、治疗效果等)。在对他们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同时,尝试用音乐治疗他们心理疾病。音乐治疗分为聆听式、再创造式和即兴演奏式三种方法。在聆听式治疗中,我们让留守儿童聆听、欣赏、理解音乐乐曲的内容,达到放松肌肉、启发联想、安抚心灵、宣泄感情、缓解稳定情绪、释放减轻压力目的,引导他们将消极生活状态转变到积极的生活状态中来。如用柔和优美的音乐治疗抑郁症、以轻快活泼的音乐消除自我封闭症状。通过在校园播放音乐,改善学习紧张的气氛,缓解焦虑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在再创造式治疗中,让留守儿童直接参与到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通过歌曲欣赏和音乐想象,使自身心理在音乐活动中被同化和感染,身心和谐,达到改善治疗其心理生理的目的;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是以鼓、铃鼓、木琴、三角铁等为工具,根据他们自身的喜好即兴演奏各种节奏,在团体的演奏中重塑自我,增强集体意识,学会与别人和睦相处,建立协调人际关系,从而达到身心愉悦、健康的目的。

总之,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留守儿童同样担当重任。我们音乐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以音乐教育把每一位儿童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挑战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998.

[2]高亚兵.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学管理,2010(1).

[3]仁真古.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J].新课程(教研),2011(5).

[4]普红雪.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教育探索学刊,2013(8).

[5]李权超.音乐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心身疾病,2007(5).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篇8

留守儿童在社会环境、教育、家庭等方面存在缺失,其成因分析如下:

1.家庭原因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造成儿童心理发生很大变化。留守儿童无法同父母进行交流和思想交换,得不到父母的安慰和鼓励,形成无助、自卑、怨恨、暴躁等情绪。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最早的启蒙教育,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良好的家庭有利于培养健康的一代,父母作为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留守儿童缺乏这种家庭教育,由于监护人教育水平、精力、体力等限制,不能对留守儿童实行家庭教育,造成孩子行为发生偏差。

2.学校原因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重视不够,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留意到留守儿童的这种心理需求。学校对留守儿童关注力度不够,表现在办学条件的制约,由于学校的师资力量、硬件设备不齐全,造成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有些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短缺的现状,导致教学过程中耗尽教师精力,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留守儿童,影响教学质量,造成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3.政府原因

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不够,并没有提供可执行的有效帮助。当下对儿童提供有效发展的机构数量不多,尤其在广大农村,更没有社区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对游戏厅、舞厅、网吧的管理并不完善,有些企业为了商业利益,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公共场所,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4.社会原因

留守儿童大部分生活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村的治安状况比较差,这部分儿童大都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社会对违法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导致伤害留守儿童的案件时有发生。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1.家庭应对措施

父母首先应该具备责任意识,客观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恰当选择监护人,同监护人合理搭配,改善留守儿童心理状态,强化沟通交流。首先,父母应加强同孩子之间的交流,让孩子充分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其次,采用多种沟通方式。父母可在使用电话的同时辅以书信的方式,强化同孩子之间的交流,孩子也能通过书信的方式,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再次,强化同监护人的沟通。父母应该及时同孩子的监护人沟通交流,获取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信息,进而采取有效沟通,对孩子的问题进行疏导解决。最后,沟通内容应宽泛。沟通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注重孩子的生活、学习问题,也应当注重孩子的健康问题,涵盖孩子的心理发展、变化等,注重孩子的健康发展。

2.学校应对措施

学校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学校应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关于心理方面的活动,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监护人、家长的心理辅助能力,推广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学校也应该为教师提供培训,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可通过心理机构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技能,提高心理健康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应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室。

3.政府应对措施

政府应树立责任意识,尤其是乡、县,应对留守儿童多加关注。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学校建设,改善留守儿童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由于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所以政府需要对体制进行改革,同时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改变留守儿童的现状,让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享受同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加强对基础设施、学校资金的投入,发展农村经济,解决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

4.社会应对措施

应加强对游戏厅、网吧等公共场所的监管,加强农村治安,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建立健全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于大众传媒来说,应引导社会关注留守儿童问题,集合社会力量,鼓励爱心活动,关注留守儿童。进而帮助留守儿童自强、自信、自立,彻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三、小结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篇9

留守儿童,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流动异常频繁,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致使许许多多的中小学生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因为长期缺少父母关爱,没有及时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教,往往在心理上会出现一些不适应感,行为上出现一些偏差。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关注和维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当前教育的一大重要事项。

2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留守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享受父母的抚慰和关爱,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人格发展不健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李宝峰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4个因子已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01),在271名被试留守儿童中,78人(28.8%)有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6人(2.2%)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中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阳性检出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初中生阳性检出率的20%。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分别为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偏执等。在某县600名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48人(91.3%)“会”或“有时会”出现心情烦躁或忧郁;有219人(53.2%)认为因为父母外出,自己“会”或“有时会”被同学欺负、孤立。对亲子教育缺失组(留守儿童)和对照组的得分进行比较发现:“留守儿童”组乐群性、稳定性、轻松性、自律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世故性、紧张性、忧虑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的人格因素、行为问题和学业不良密切关联,互相加剧。

3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3.1家庭教育缺失

首先,父母的教育观念偏差。由于农村父母自身文化水平和能力的限制,无力指导子女的学业,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的家庭教育职责更多地表现在监督学习上,而由于长期在外又使他们无法很好地行使督促学业的职能,教育管理方式上容易简单粗暴。另有一些家长关心最多的是子女的生活,尽量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无形中使一些孩子养成了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苦怕累、不思进取的坏习惯。还有一部分家长把学校视为子女受教育的唯一途径,认为既然让孩子到学校学习,一切问题就应该以学习为重,忽略了孩子的思想教育。

3 2学校教育力度不够

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教育措施不到位或缺乏针对性。首先,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很少有学校开设适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课程。缺乏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留守儿童进行的心理教育。其次。学校不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农村,学生成绩的好坏是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学校和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学习不好的留守儿童很容易被教师忽视。另外。农村学校经费紧张,落后的办学条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3社会环境差

农村文化环境、治安环境较差,对留守儿童容易产生不良的影响。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受社会上不法之徒的引诱、教唆、强迫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4维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应对策略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健康,还容易导致他们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据公安部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因此,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障碍。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该如何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同正常儿童一样去学习、去生活、去追求梦想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首先,父母要有完整的责任意识。意识到父母不仅要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应该给子女必要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爱。使其在情感、道德、行为、心理等方面健康发展。这种完整的责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家长正是因为缺少这样的责任意识而导致了孩子诸多问题的产生。

其次,父母一定要坚持定期、不间断地保持与孩子各方面的联系,随时掌控孩子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家长的要正确面对和引导。

第三,要学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并接受你对他的关爱。儿童年龄越小,情感支持的需求越强烈也越重要。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缺乏父母的情感支持有关。

第四,打造“支持系统”。所谓支持系统是指一些能够向孩子提供帮助的人际关系。参与到这个系统中的有爷爷、奶奶、亲戚、朋友,还可以是老师、托管机构和政府援助机构。在孩子遇到困难、父母又鞭长莫及的情况下,可启用“支持系统”,给孩子快速提供帮助。

第五,尽可能多地与孩子团聚。许多外出打工的父母为了节省开支。不愿把钱花在路费上,因此尽量少回家。实际上,回家看孩子一次,胜过买百样东西。

最后,就是每位家长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的完整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价值,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有必要用观念去抗衡现实,用道德去超越现实,用努力去完善现实,避免纯粹个人本位的幸福观和商业价值的泛滥损害家庭的凝聚力。

当然,除了家庭的努力之外,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也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高校志愿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0-100 -04

一、引言

各界对留守儿童的界定不一,本文中提到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或双方离家三个月未归,且五年之内接受过高校志愿者或是支教教师帮助的孩子。高校志愿者限定在本科院校的学生(以涪陵区为例)。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但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大多停留在物质层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留守儿童在物质生活方面已经有所改善,目前更应该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缺少亦或是没有父母的陪伴,大多数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在心理上相较于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有所欠缺,并且情况严重的可能造成适应不良、自闭等心理问题。此外,留守儿童在学业、行为规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同样是与其接触的人群所应该重视的,这些方面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本次调研活动,以高校志愿者为主,展开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路径探索,结合优秀高校志愿者与优秀支教教师的采访记录,为其后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志愿活动起着参考与借鉴的作用。高校志愿者群体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拥有更广阔的志愿活动平台,具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师资力量作为后盾,是知识能力与实践经验都较强的一个团体,因此,在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做出了许多贡献,例如:高校志愿者或者支教教师不仅是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引导者、生活上的玩伴,更是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的守护者。可以给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帮助。本次调研活动,采用调查法访谈优秀志愿者与优秀支教教师,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以及对其帮扶的建议,同时对高校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志愿者们的活动心得,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高校志愿者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

本次调研活动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有网络问卷与纸质问卷两种形式,在整个工作的前期,设计与修改“高校志愿者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研问卷”后进行施测,旨在对高校志愿者在认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了解。通过互联网问卷以及纸质问卷收集数据,网络问卷回收249份,有效问卷196份,纸质问卷发放300份,有效回收247份,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在对留守儿童进行过志愿活动的志愿者群体中:85.71%的志愿者认为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发展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等)对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较为重要。这是由于大多数高校都有专门的志愿者团队,给了高校学生以社会实践的平台,专门的心理辅导知识需求是志愿者们在实践之后而得出的结论。并且由调查问卷所反馈的数据来看,大多数志愿者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表示关注,例如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是通过学校的志愿者组织参与到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是否对留守儿童有益。调查数据显示,有80%以上的人认为活动是对留守儿童有利的,但在心理、思想、学习方面依旧有所不足,不能够长期针对同一受助对象进行辅导,无法获取其动态成长信息等等。

截至2015年10月31日,留守儿童受益人数总计163名,其殊心理辅导对象21名。志愿者们积极活动在涪陵各个乡镇,利用周末的时间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不仅关注留守儿童本身所反映出的问题,而且重视其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在活动过程中对每个家访的孩子建档,持续观察其心理发展动向。利用测评工具,例如房树人等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并且邀请学校心理学专业教授给予指导。每周坚持开志愿者交流会,对一周的工作进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讨论分析,最后提出解决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志愿者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更加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对自己的责任认识更加清晰。吸收了前期经验教训之后,拓宽了针对留守儿童举办活动的渠道,联合其所在小学的领导、老师共同开展有益于儿童身心成长的活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与这些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也取得了其监护人的信任,对之后工作的进展有非常大的帮助。孩子们愿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志愿者,大多数留守的孩子都有些异于平常小孩的地方,不仅是志愿者观察到的,而且还有其监护人所反映的。比如说,性格孤僻或者暴戾,其中一个男孩(父母离异,孩子由父亲抚养,奶奶照看)他认为母亲抛弃了他,所以对女志愿者表现出了明显的排斥。但是志愿者没有因这个问题而退缩,而是给他温暖和关爱,渐渐地,其中一个女志愿者被他接受,并向志愿者分享他的故事。这些都是家庭结构在非正常状态下的结果,有不少孩子不仅是留守儿童,而且还是单亲家庭。令人诧异的是,在同一个村镇出现了多户家庭都具有相同的特征,父母离异,孩子由父亲抚养,母亲是外地人,早婚。正是因为这多种不利因素,才导致了孩子们的异于平常。许多志愿者们也有留守经历,因此他们能够与孩子们产生共鸣,他们内心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给予孩子们实际的帮助,这是非常难得的。半年的坚持,志愿者们从当初的“一厢情愿”的付出,到理智地面对问题,懂得使用方法和技巧与孩子沟通,不刻意地去强行改变孩子,而是以自身的行动,平时一点一滴的小事去触动孩子,用诚心去关爱他们,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一开始只想到给他们灌输健康的心理知识,到后来能够引导他们自己面对成长面对环境。志愿者们都非常明白,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自己的行动关乎一个孩子的成长,这是多么大的责任啊!也许曾经对自己的事情都没有这么上心过,但对这些孩子,却百分百付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孩子们在成长,志愿者们也在成长。

三、高校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实意义

对留守儿童而言,高校志愿者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志愿活动,不仅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辅导、生活中的陪伴,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关爱。在学习上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本项目是以作业辅导的名义而去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及其监护人不能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为了避免误解,就以学习方面的辅导为幌子进行。其次,学习是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因此必须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我们的工作。最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孩子们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把学习的事情处理好了,这也是属于心理上的帮助。除此之外,本项目的志愿者来自各个专业,且师范生占很大一部分,能够轻松应对中小学生的课业内容。一方面提高孩子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志愿者的实践能力。在生活上,根据志愿者了解,帮扶的留守儿童大多数都是在一个比较贫穷的地方,不能够方便地与父母交流,家中除了年迈的爷爷奶奶,也没有其他人能够给予他们关注。因为志愿者们的到来,他们可以学习到课本以外的东西,志愿者组织开展的活动,比如拼图比赛、讲故事等,让他们的生活多了几分乐趣。这种如长辈般的关爱,让孩子们在没有父母的陪伴下心里多了些温暖。但必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孩子们与志愿者长久地相处,渐渐产生了依赖,希望看到志愿者的到来,不愿意别离,甚至会因为志愿者对某一个孩子多了点关心而闹情绪。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不能因为志愿者而带给他们新的困扰。当然,并非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些问题,而是在与留守儿童接触的过程中发现的。志愿者们的处理办法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引导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监护人之间建立感情,这样就可以分散他们对志愿者的依赖,转而培养同伴情感和改善与长辈之间的关系。最难突破的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就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孩子都会觉得与父母有陌生感,因为生计问题,孩子与父母几乎一年才能见一次,并且有的离异家庭,父亲或者母亲常年都不会看望孩子,就像前面说到的那个男孩一样,因为家庭原因对女性有排斥行为。我们不敢妄言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一些活动去促进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交流。比如“写给爸妈的心里话”等。解铃还须系铃人,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得父母与孩子之间正面地沟通,长期共同生活。在心理上,因为我们所帮扶的留守儿童大部分都在9岁以上,因此他们能够对志愿者的行动产生触动,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每次家访监护人都会告诉孩子,我们路途艰辛,无私奉献,让孩子珍惜。志愿者的行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关注与关爱,渐渐地孩子们会对志愿者有反馈,从他们的言行中就可以看到变化。一个小细节就是,每次志愿者离开的时候,孩子们都会送很远才回去。除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之外,志愿者还通过QQ,电话等方式进行辅导并获取了更多的相关信息。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项目活动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一方面是留守儿童,另一方面是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的问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61.73%的受访者表示留守儿童最主要的一类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性格”上。因为这是在与留守儿童接触的过程中,能够明显发现的一类。学习和生活行为等方面尽管也有,但是不够明显,并且一般志愿者也不会将之归到心理健康问题里。正因为如此,连一般人都能够发现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更大,也比较会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影响孩子在其他方面,甚至是人格的完善。

经过对支教老师的采访记录的分析,有90%的老师反映的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包括:内心封闭、叛逆、自卑、内向等,与前面的调查结果相近。至于造成留守儿童这些问题的原因,这里就不赘述。主要包括父母离家、留守儿童自身的不良发展、学校教育方式不当以及社会监管不力这四方面的原因。而关于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很多。调查显示,61.22%的人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会影响志愿活动的效果,更有甚者,会适得其反,不仅没有给予留守儿童帮助,而且伤害了他们。有50.51%的人认为,没有固定的服务对象也是导致对留守儿童帮助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因为高校的志愿者活动有一部分是仅仅在特殊的时间、地点进行的,例如某些高校组织的针对留守儿童的节日活动,时间短,效果差但是涉及的人数多。有71.94%的人认为是由于自己的精力有限,所以在对留守儿童的活动中没有取得好的成效,比如说有的组织负责人,忙上忙下,各种事务缠身,再加上要与留守儿童交流沟通,也许就没办法付出很多的精力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调查数据上可以看出,还有其他原因,总体上志愿者们都很愿意去做留守儿童的工作,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其次,还因为志愿者在活动上的失误对留守儿童的造成的伤害,志愿者不当的帮助方式会让他们更加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对志愿者产生排斥,不接受陌生人等问题。这大多是因为志愿者没有经验,面对突发状况不知如何应对或者是使用了一些不适当的方法。针对这种状况,可以考虑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志愿者活动之前对志愿者培训。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固定帮扶的时间不够充裕,因为不是所有的志愿者团队都像我们一样,可以长期固定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但这项工作又需要有这两个条件来支撑,所以在此产生了冲突。并且从数据来看,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是因为与孩子相处时间不够而导致的辅导效果不佳。约有65%的人认为,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长期的帮扶才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

五、高校志愿者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路径探索

基于对志愿者的调查、采访,以及对支教教师的采访,我们了解到目前高校志愿者活动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志愿者们在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活动中的反思,针对其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需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充分的认识

留守儿童是当下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大多数的社会群体在关爱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多以物质资助为主,所以高校志愿者活动更多的是提倡从心理层面上关爱留守儿童。但是,部分志愿者对于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定义不清,少部分人会片面地、主观认为留守儿童都是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这个定义,也是需要向广大群众澄清的,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是高校志愿者活动的一个方面,关爱其心理健康的意义在于:为了让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更加全面,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是正常的,高校志愿者活动是增加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方式,当然,若从观察与测验中可以明确,部分留守儿童的确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此时,就需要在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的指导下对留守儿童进行辅导。所以,建议无论是高校志愿者活动或是其他形式的活动,在开展具体的行动之前,要对每个活动针对的对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且活动的设计与安排要合理、适当,要适于对象的特征与促进其发展,做好志愿服务前的充分准备,才可将服务计划落实好。

(二)对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的需求

高校志愿者在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因为缺少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存在帮扶过程受阻的现象,例如:高校志愿者(尤其是非心理学专业的志愿者)未能充分了解一些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或是一些心理问题的表征,只以自己表面所见主观臆断,给留守儿童“贴标签”;或者是出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担忧,不愿接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这样的举动反而会给留守儿童带来伤害。所以,建议高校志愿者在其后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活动中,首先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与志愿者能力训练,旨在让高校志愿者明确帮扶对象的现状、特征以及对志愿活动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问题作出预案。

(三)对志愿者的责任意识提出新的要求

青年志愿者不仅是一个光荣的称谓,同时肩上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在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时,每一位青年志愿者都曾向组织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在高校志愿者团体中,多数人都是凭着自己一腔热血与帮助他人的真心加入志愿者组织,但当其真正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时,才会感觉到志愿活动并不是那么简单与轻松,因为志愿者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汗水或是金钱,还可能是你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去克服的决心与毅力,又或是你准时、坚持参与活动的行为力量。在面对这些压力与考验时,基于对志愿者本身的经验的丰富与能力的提升,更应该勇往直前!

(四)多方面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是本次调研活动的中心主题,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了解其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同时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其他方面,有调研数据显示: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还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人际交往、生活与行为习惯等等;此外,不仅要关注留守儿童本身,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学校老师的反馈,也应该是志愿者活动行之有效的重要资料来源。要了解一个人,不仅从这个个体的知情意行,并且包括了他所处环境周围人的评价,从了解留守儿童资料的多维性、全面性与持久性,既可以更好地帮助高校志愿者开展帮扶活动,同时也从侧面解决了当前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处于较低层次,活动缺乏一定的深度的局限。

(五)发挥地方高校优势,构建呵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

地方高校所具有的人才智力、地缘和青年志愿者优势势必在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首先是在知识积淀上面,高校志愿者具有丰富的知识作为志愿活动的一个重要基础,可以在支教过程中,辅导留守儿童学业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其次,地方高校有必要与当地中小学加强联系,传递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进行人文关怀;第三,关爱心理健康的活动具有长期性、持久性等特点,需要构建长效的呵护机制,在未与留守儿童建立起信任关系或帮扶双方关系稳定时突然中断志愿者活动易给留守儿童造成伤害。

参考文献:

[1]王伟清,刘柯,刘燕. 论基于高校资源优势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呵护志愿机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73-177.

[2]刘晓霞,隋建华. 大学生志愿服务刍议――以义务教育阶段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视角[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131-134.

[3]佟延春,隋建华. 发挥地方高校优势,构建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探讨[J]. 继续教育研究,2011,(11):28-30.

[4]隋建华,孙俊超. 地方高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路径探析――基于绥化学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思考[J]. 绥化学院学报,2011,(06):49-51.

[5]杨小云. 论大学生志愿者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双向作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185-187.

[6]卜凡秀,刘德忠. 试析高校资源优势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呵护志愿机制[J]. 企业导报,2016,(02):196+178.

[7]王恒胤,吴文衔,吴长虹,范忠烽,何小春. 高校帮扶留守少年儿童长效机制建设探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08):160-162+171.

[8]刘柱,杜桂娥. 大学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者活动路径探析[J]. 求知导刊,2015,(05):33-34.

[9]高任连. 论法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帮扶建议[J]. 亚太教育,2015,(28):281.

[10]刘丽娟. 试析我国大学生志愿者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中的作用[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10):109-110.

作者简介:

陈晨,女,重庆涪陵人,长江师范学院学生;

向石花,女,重庆石柱人,长江师范学院学生;

林红,女,重庆璧山人,长江师范学院学生;

唐黎,男 ,重庆石柱人,长江师范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