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意见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4:37:19

管理意见

管理意见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1、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指示精神,明确工作责任,健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依法保护城郊居民的合法权益,促进改制公司管理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主要内容

2、公益资产

改制公司公益资产原则上不做量化,要单独建账、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其经营和收益情况要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定期向股东进行通报。公益资产的收益主要用于改制后过渡期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办公经费和股东福利及其他公益事业方面的支出。公益资产收益的使用必须经董事会研究提出使用方案,报请街道(园区)审核批准后,提交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接受上一级经管部门的管理和检查指导。

3、资源性资产

各改制公司要召开公司股东大会,修改完善公司章程,将“土地等资源性资产收益资金按市区有关规定管理使用,并接受街道(园区)监管”写进公司章程。改制公司土地等资源性资产收益资金,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土地安置补助费、预留地变现收益、以成本价提供给居民区集体商贸用房或住宅用房收益等,要严格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土地征购补偿安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管理和使用,不得列入改制公司的经营性收入,其经营和收益情况要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定期向股东进行通报。其中,预留地变现收益、以成本价提供给居民区集体商贸用房或住宅用房收益等要设立专用帐户管理,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办理股东居民的劳动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资源性资产收益的使用,由改制公司董事会提出方案,报请街道(园区)审核批准后,提交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接受上一级经管部门的管理和检查指导。

4、企业管理

各改制公司要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管理制度。要加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对公司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要加强公司财务管理,严格按照《公司法》要求建账立账,不准设立两套账和账外账,要加强公司财会人员的培训,使之尽快适应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对原居民区财务管理人员不能胜任公司财务管理要求的,要聘请专业财会人员担任公司财务管理工作。要严格加强公司年度分红的监管,街道(园区)要组织好每个改制公司年度经营状况的审计,依据审计结果,由公司董事会提出年度股东分红方案,报请街道(园区)审核批准后,提交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方可分配。

5、换届选举

改制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董事长换届选举工作,要严格依法按照公司章程适时进行。街道(园区)要提前介入,切实组织好公司换届选举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保护股东意愿,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提出新一届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董事长组成人员建议名单,提交公司股东大会选举通过并报街道(园区)备案。改制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工作和公司财务审计情况要如实向股东大会报告并报街道(园区)审核备案。对改制公司运行过程中出现董事长因为身体或其他原因辞职、离职的,要严格按照公司章程及时组织好公司新任董事长的推选,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

管理意见范文篇2

为加强我县财政票据管理,根据《**市票据管理办法》(渝府令第149号,以下简称《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财政票据管理制度

(一)财政票据实行统一印制、分级管理。市财政部门是财政票据的主管机关,负责全市财政票据的印制和管理,县财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的财政票据管理。

(二)县财政主管部门根据财政票据管理需要,建立财政票据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办法》明确的七类财政票据。

(三)财政票据管理中心入驻县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县财政局相关职能科室应配合财政票据管理中心监督检查依据财政票据收取资金的解缴、使用和管理情况。

二、财政票据印制制度

(一)财政票据应套印财政票据专用章,财政票据及财政专用章实行不定期换版。

(二)印制财政票据统一由县财政局到市财政部门办理财政票据准印证,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

(三)因特殊情况,个别单位需使用专用票据的,由单位填制《**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印制审批表》,提供收费文件和专用票据样式,经县财政局审核签出意见后,由县财政局统一到**市财政局报批印制。

三、财政票据领购制度

(一)财政票据领购原则:

1.财政票据的领用坚持“凭证领购、限量供应、验旧购新、票款同行”的原则,实行“六不领”的管理办法:不带《准购证》不领取票据;不是财务人员不予领取票据;不按规定收罚的不予领取票据;不按规定使用票据不予领取票据;不按规定开设账户的不予领取票据;不将收取资金纳入财政管理的不予领取票据,严格实行“以票管费”的办法。

(1)凭证领购。凡县级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或会计委派管理服务中心领购票据时,必须凭县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和有关文件到财政票据管理中心办理财政票据《准购证》,凭《准购证》领取财政票据。

(2)限量供应。财政票据管理中心根据各执收单位财政票据的月使用量,限额发放。县级各单位一次领取的财政票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一个月的需用量,街镇乡财政所领购票据不得超过一个季度的需用量。

(3)验旧购新、票款同行。收费单位领购财政票据,必须将上次领购已使用完的票据存根联和《财政票据审验表》送财政票据管理中心审验。主要审核票据涉及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收取的资金是否已全额缴入金库、财政专户或代收专户,并按其收费的性质分别予以确认。属于缴入金库的由总预算会计签章;属于缴入财政专户的由专户总会计签章;属于代管资金的由资金部总会计签章。

2.因特殊情况,个别单位使用市主管部门提供的财政票据(经**市财政局审定同意),必须在县财政票据管理中心登记并加盖票据专用章后,方可使用。

(二)财政票据的领购程序:

1.各主管部门延伸到街镇乡的收费,由主管部门的财务部门或会计委派管理服务中心统一领取和发放。

2.进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收费的单位,财政票据的领用由行政服务中心收费处统一在财政票据管理中心领取银行代收专用票据。特殊情况,经行政服务中心审定同意可实行现场执收的单位,领用财政票据时应填制《财政票据审验表》,说明单位使用财政票据和收费缴存财政的有关情况,经中心管委会审核签署意见,核批发放数量,然后到财政票据管理中心领取新的票据。

3.经批准未进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收费的单位,财政票据的领购由县财政票据管理中心审验单位使用财政票据和收费缴存财政情况后,再发放新的票据。

4.街镇乡使用的财政票据由街镇乡财政所在财政票据管理中心统一领购,并负责发放和管理本辖区内的财政票据。

四、财政票据的使用、保管和核销制度

(一)各单位应建立健全财政票据使用、登记、保管、核销责任制度,确定专人管理票据,建立票据登记台账,任何单位都对财政票据的领用、发放、回收、存量作详细记载。不得转借、转让、买卖、代开财政票据,不得拆本使用财政票据。所有领购票据的单位应及时到财政票据管理中心进行核销。

(二)财政票据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并如实填写和加盖单位公章或财务专用章、收费专用章。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未按规定使用财政票据的,有权拒绝付款。

(三)票据管理人员应与收费人员分离,票据管理人员不得对外收费。单位财务部门或会计委派管理服务中心应当定期与执收人员结清票款,结算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

(四)各收费单位应在每月5日前,将上月收费开具的票据存根联连同票据审验表和财务报表送财政票据管理中心审核,经审核无误,在审核单上加盖审核专用章和审核人印章,将存根联退回收费单位,并以此审核表作为票据台账,记录票据使用数量的依据。

(五)财政票据管理人员因工作变动,要办理票据移交手续,由财政局派人会同单位负责人监交。

管理意见范文篇3

一、加强村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1、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必须服从于《镇总体规划》、《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工业聚集区规划》、《镇村庄布点规划》,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色,引导全镇群众建设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美观的江淮民居住宅。

2、依据村庄布点规划,逐步完成镇域村庄规划编制。2011年完成十井、双塘、大程整村推进建设规划;四树、马郢工业聚集区村庄建设规划;镇区及孔岗(南岗路、大王塘)建设规划。

二、建立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程序

1、工作流程

村镇规划建设必须按照农户申请、村组审核、全程、实地勘察、规会研究、报批办理、选定图纸、现场放线、过程监督、验收发证十个程序办理。

2、工作要求

(1)每周一早会后召开规委会,相关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列席会议。

(2)符合建房条件户于审批前书面承诺并缴纳建房管理保证金,签订建房管理合同,竣工验收合格全额退还。

(3)开展一户一张明白纸宣传工作,设立违规乱建举报奖励制度。

三、明确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责任

1、村民组长是村镇规划管理的关键,负责村(居)民建设的宣传、引导工作,及时将违规乱建对象上报村(居)委、国土资源管理所、规划建设市容管理所,每上报一例奖励200元。

2、村(居)负责辖区内村(居)民建房及附属设施(厨房、厕所、圈舍、围墙)建设管理,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包组村干部为直接责任人,驻村干部负责监督管理。驻村干部、村(居)干部下村入户工作要注重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宣传、引导。发现违规乱建现象立即制止,及时报镇规划建设市容管理所、国土资源管理所,村、所现场认定,凡不符合《镇总体规划》、《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工业聚集区规划》、《镇村庄布点规划》和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要求,又不能纠正的违规建筑物一律拆除,村(居)自行拆除、协助拆除不考核,需镇强行拆除的,一处扣村级目标10分,不能及时发现或发现不上报,被群众反映、检查发现的,一处扣村级目标30分。

管理意见范文篇4

一、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范围和对象

1我省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纳入机构编制部门管理、依法登记(备案)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本实施意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事业单位中与之建立人事关系的、在编在职的正式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中与之建立人事关系的、在编在职的正式工作人员参照本实施意见执行,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已经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本实施意见。

二、岗位类别设置

5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者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6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5)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有具体规定的,按照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执行。

(6)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7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核准,事业单位可以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三、岗位等级设置

(一)岗位等级设置。

8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等级,根据国家确定的事业单位通用岗位等级,结合我省实际进行划分。国家确定的事业单位通用岗位等级见《事业单位岗位等级表》(附件1)。

(二)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9管理岗位包括担负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和其他担负管理任务的管理岗位。我省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三至十级职员岗位。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岗位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三至十级职员岗位。

10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各等级的数量或者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1)管理岗位最高等级职员岗位设置,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机构规格确定。

(2)担负领导职责的职员岗位数量,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务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务职数确定。

(3)其他担负管理任务的职员岗位数量或者结构比例,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机构编制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确定。

11未定机构规格、领导职务职数的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各等级的数量或者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商机构编制部门确定机构规格、领导职务职数后,按照10条规定执行。

12事业单位中的党群组织,除国家和我省有具体规定的外,原则上不单独设置职员岗位,其专职工作人员在本单位中与之建立人事关系的、在编在职的正式工作人员范围内,按照各自章程或者法律、法规规定产生、任用。

(三)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3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级的,暂按国家和我省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

14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包括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按照各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确定。

15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1∶3∶6,其中,省属事业单位为3∶4∶3,设区的市(州)属事业单位为2∶4∶4,县(市、区)属事业单位为1∶3∶6,乡镇属事业单位为05∶3∶65。

16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是: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17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专业技术工作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主系列岗位,其他需要设置的专业技术岗位为辅系列岗位。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数量一般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总量的70%。辅系列岗位的等级设置一般应低于主系列岗位的等级。

(四)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8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岗位,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19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20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其中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

(五)特设岗位设置。

21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可以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或者特殊情况消失后,按照岗位核准权限予以核销。特设岗位的类别和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2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无相应等级岗位设置或者设置的相应等级岗位无空缺的,可以申请设置特设岗位:

(1)承担国家或者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本单位工作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主要完成人(主研人员)的。

(2)引进专业技术一级、二级岗位任职人员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以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的。

(3)符合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特设岗位设置具体规定的。

(4)其他确需设置的。

23特设岗位的设置按照管理权限逐级审核后,报设区的市(州)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其中,特设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报省人事厅核准。

四、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4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者技能条件;

(4)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25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中技、高中)以上学历,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新招聘参加工作的管理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民族自治区域的事业单位和乡镇事业单位新招聘参加工作的管理人员,其学历要求可以放宽到中专(中技、高中)学历。

26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年限是:

(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2年以上。

(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3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3年以上。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27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国家和我省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28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29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任职条件,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制定指导意见,事业单位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30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由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其人员的确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1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是省重点设置的专任岗位,由省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其任职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获得者。

(2)**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3)符合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以及行业对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任职条件具体规定的。

(4)其他在科技进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做出重大贡献,同行公认的省内一流人才。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32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工勤技能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工勤技能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新招聘参加工作的工勤技能人员试用期(学徒期、熟练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以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33事业单位各类岗位和各等级岗位的具体条件,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在不低于国家和我省以及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规定的基本条件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事业单位各类岗位和各级岗位的设置数量、人员队伍情况等因素,研究制订。

五、岗位设置程序及审核权限

34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并填写《**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附件2);

(2)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

(4)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在广泛征求本单位工作人员意见的基础上,由单位领导人员集体研究通过;

(5)公布岗位实施方案和岗位说明书并组织实施。

35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具体核准权限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1)省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省人事厅核准;省级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人事厅核准。

(2)设区的市(州)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市(州)人事行政部门核准;设区的市(州)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市(州)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县(市、区)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市、区)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设区的市(州)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县(市、区)部门或者乡镇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或者乡镇政府、县(市、区)人事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设区的市(州)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4)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直属机构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由其主管部门逐级审核汇总后,报省人事厅核准。

36对单位规模小、人员数量少、分布较分散的事业单位,可以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限额内集中调控、集中管理。

37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是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38事业单位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应保持相对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以按照34、35条规定申请变更:

(1)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事业单位出现分设、合并,变更机构规格,须重新进行岗位设置的。

(2)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事业单位增减机构编制的。

(3)根据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六、岗位聘用

39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和我省的有关规定,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40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应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聘用条件不得低于国家和我省规定的基本条件。对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破格聘用。

4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确需兼任,且符合兼任岗位任职条件,并能履行兼任岗位职责,完成兼任岗位工作任务的,须在所兼任岗位核准的结构比例内按照岗位设置管理权限审批。

42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员的聘用,由事业单位按照隶属关系,将符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条件的人选逐级上报,经设区的市(州)政府或者省级部门审核后报省人事厅,省人事厅商有关部门后核准(核准后,该单位专业技术三级以下高级岗位的数量应相应减少),由单位聘用。

43事业单位应按照聘用合同管理的有关规定与聘用的工作人员按照所聘岗位签订聘用合同。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做出相应变更。

44事业单位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后,应及时写出书面工作总结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县(市、区)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对其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方可兑现各岗位聘用人员的相应工资待遇。

七、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45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制订和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政策措施,加强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

46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做好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47事业单位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设置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聘用工作人员。

48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行分类指导,有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要按照国家和我省的规定以及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能够参照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经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同意,参照相近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执行;其他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我省的规定执行。

49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时,现有与之建立人事关系的、在编在职的正式工作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者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应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人员队伍状况逐年逐步到位。

50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35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川办发〔20**〕40号)规定,已经实行聘用制度,普遍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国家和我省以及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与之建立人事关系的、在编在职的正式工作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聘用合同相应的内容。

尚未实行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35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川办发〔20**〕40号)、国家和我省以及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精神,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未按规定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设置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得将进入最低相应岗位等级的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到上一等级岗位和执行相应工资待遇。

51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追究相应责任。对不按政策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认定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52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妥善处理好实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实施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管理意见范文篇5

一、要认真开展清理整顿公墓的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组织民政、公安、土地、工商等有关部门。集中一段时间开展清理整顿公墓的工作。

(一)清理整顿的范围

1、未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批准兴建的公墓和未经民政部或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的吸收外资(含香港及澳门、台湾)合资合作兴建的公墓,即为非法公墓。

2、虽经批准建立,但在公墓内修建封建迷信设施、搞违法营销活动或未经验收擅自经营的公墓单位。

3、出售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从事营销活动的公益性公墓。

(二)清理整顿的措施

1、对在国家禁止建墓区域内兴建的非法公墓,必须取缔,所占的土地由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处理。地方人民政府要根据具体情况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妥善解决有关问题。

2、对建在荒山瘠地、埋葬数量少的非法公墓,由当地政府责令兴建公墓的单位负责将已葬墓穴迁葬至合法公墓内;对埋葬数量较大,一时难以迁葬的,要责令其停止出售墓穴,兴建公墓的单位要在限期内搞好绿化美化,接受政府殡葬管理部门管理或提供公墓养护费及绿化费,移交殡葬管理部门管理。待墓穴使用周期期满后,将墓穴迁出,恢复地貌。

对当地确实需要,又不违背公墓建设规划的非法公墓,兴建公墓的单位要按规定补办审批手续,接受政府殡葬管理部门的管理。

3、对在公墓内构建封建迷信设施和搞封建迷信活动的要责令其停止封建迷信活动,限期拆除封建迷信设施。对不听劝阻,扰乱社会秩序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

4、对利用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进行传销和炒买炒卖等不正当营销活动的,要采取措施坚决制止,同时要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5、对违反规定对外出售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的公益性公墓单位,要责令其停止营销活动,出售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按非法转让行为处理。

6、对《殡葬管理条例》以后未经批准建立的非法公墓,按《殡葬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处理。

二、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墓的管理,严格控制公墓的发展

(一)严格控制公墓的发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要根据《殡葬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公墓建设规划,由同级人民政府审批,报民政部备案。在民政部同意备案之前,暂停批建新公墓。要大力推行骨灰寄存、骨灰植树和撒骨灰等不占或少占土地的骨灰处理方式,骨灰寄存设施的建设要根据当地的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在暂不具备火葬条件的地区,遗体公墓必须科学规划,选址在荒山瘠地,严禁占用耕地、林地,同时要大力倡导深埋不留坟头的葬法。火化区的公墓是现阶段处理骨灰的过渡形式,不是我国殡葬改革的方向,因此,要严格限制其发展。今后,各地民政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殡葬管理条例》的规定和公墓建设规划,从严审批兴建公墓。

(二)要严格限制墓穴占地面积和墓穴使用年限。今后埋葬骨灰的单人或者双人合葬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埋葬遗体的单人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4平方米,双人合葬墓不得超过6平方米;今后墓地和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年限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周期。

(三)要切实加强公墓单位的内部管理。要搞好公墓的绿化美化,推行墓碑小型化、多样化,增加文化艺术含量;公墓单位要加强对公墓养护费、绿化费的提取和管理工作,单独建帐、专款专用并接受上级民政部门的监督。在公墓内,严禁构建封建迷信设施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严禁修建宗族墓地和修建活人墓。

(四)各公墓单位原则上不得跨省设立销售机构。有特殊情况需设立的,要经公墓单位所在地和设立销售机构所在地省级民政部门批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和两地省级民政部门批准文件予以登记注册。

(五)严禁传销和炒买炒卖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要合理确定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的价格,明码标价;要凭用户出具的火化证明(火葬区)或死亡证明(土葬改革区),提供或出售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使用规范的安葬、安放赁证,建立严格的销售、登记制度,严禁传销和炒买炒卖;要保护群众的正当权益。

(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公墓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公墓年度检查制度,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开展公墓(含吸收外资合资合作的公墓)年度检查工作。对年检合格的公墓准予继续开展业务;对年检不合格的公墓要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的,要会同有关部门责令其停业整顿。要将年检的结果公告社会,以便于监督。

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有关部门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

管理意见范文篇6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

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

(一)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努力使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性。

(二)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

1.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2.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等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等多种方式,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

3.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强化服务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与责任感。

二、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责任和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

(一)流出地党组织的主要责任

流出地党组织要了解掌握外出流动党员情况,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做好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

1.在党员外出前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按规定登记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2.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况。

3.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外出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

4.外出流动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有关材料,及时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

5.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二)流入地党组织的主要责任

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负有主要责任,要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的联系,把流动党员纳入本地党员教育管理的整体工作中。

1.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做好外来流动党员身份确认工作。

2.加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将外来流动党员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3.关心外来流动党员,为他们的就业、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帮助。

4.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如实填写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情况,及时将外来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反馈给流出地党组织。

5.做好外来流动人员中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三)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

流动党员要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在流入地参加党的日常组织生活,在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参加选举等重要活动,自觉接受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外出前,应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外出事由、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

2.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规定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流动党员原则上应当按月交纳党费,因外出地点变动频繁等原因按月交纳确有困难的,可以按季交纳。

3.主动与流出地党组织保持联系,每年至少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一次外出期间思想、工作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外出地点、就业单位、居住地和联系方式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流出地党组织和有关党组织报告。

4.外出返回后,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流出地党组织查验,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

三、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方法

(一)完善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流动党员一般应当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简化《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手续,《流动党员活动证》经流出地党的基层委员会盖章后,由党支部登记发放。流入地党支部要及时验证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流动党员活动证》由流动党员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或组织生活所在党支部每年审核一次。流动党员无正当理由不及时办理组织关系转接事宜、长期不与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联系的,党组织要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不改正的,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要按党章及党内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

(二)及时将流动党员编入流入地党的基层组织。流动党员就业单位有党组织的,应当编入其就业单位党组织;就业单位没有党组织的,可以就近就便编入所在社区(村)党组织或其他单位党组织,也可依托商会、行业协会等单位的党组织进行管理。在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社区(村)、项目工地、商务楼宇和集贸市场等,可专门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流出地党组织可在外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组织,依托驻外办事机构党组织或委托流入地党组织进行管理,条件成熟后移交流入地党组织管理和领导。

(三)探索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党委组织部门要通过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等方式,及时掌握本地区外出和外来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特别是县(市、区、旗)党委要把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党委组织部门要与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和协作,定期通报和研究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有关部门在流动人员登记备案中,要增加“政治面貌”内容。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和场所问题。

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街道(乡镇)、社区(村)党员服务站(点),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

管理意见范文篇7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当前,我省公共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各类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生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事故仍处于易发期,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大,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非常必要。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九次党代会议精神及《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52号)的要求,现就全面加强我省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我省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全面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目标要求。“十一五”期间,健全完善覆盖全省各级、各行业、各单位,多层次衔接配套、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完善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配套完善应急管理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保障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3.加强应急体系规划建设。组织实施《“十一五”期间山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优化、整合全省各类资源,统一规划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各级、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编制本级和本行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建设基础设施,明确政策措施,务求取得实效。

4.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省总体应急预案》),编制修订本级、本行业和领域的各类预案,并加强预案的管理和督促检查。各基层单位的预案要简便实用。**年底,市、县两级总体预案和省属企业及大专院校预案编制基本完成;2008年底,所有街道社区、乡村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预案编制基本完成,形成覆盖全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体系。要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建立完善预案修订、评审、备案制度,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建立各级政府预案库,提高预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预案间的互联互通。建立预案演练制度,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预案演练,不断提高实战能力。

5.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省政府是全省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根据《省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山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是全省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最高决策指挥机构。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省政府总值班室,以下简称省政府应急办)是省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办事机构,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省政府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据有关法规和各自职能,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在相关领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省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尽快明确承担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任务的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及其职责,17个设区的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单位要在**年底前完成,140个县(市、区)政府力争2008年6月底前完成。到2008年底,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也都要明确应急管理机构,确定相关责任人员,承担日常应急管理的各项职责和任务。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将应急管理工作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责任到人,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工作。各企业、事业单位要明确行政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确定专(兼)职的工作人员。

6.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加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各专项应急管理机构的协调联动,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建立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联系工作机制,研究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快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并建立工作例行报告制度。研究建立保险、社会捐赠等方面参与、支持应急管理工作的机制,充分发挥其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处置等方面的作用。

7.加强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切实做好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各项实施准备和颁布后的贯彻落实工作,研究制定我省配套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抓紧做好有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草案及修订草案的起草工作,以及有关标准和政策措施的制订、修订工作。各市、县(市、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并完善应急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和措施办法,切实落实好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

三、努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8.推进全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应急平台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搞好衔接、标准规范、整合资源的原则。应急平台要具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依托现有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和专业系统资源,构建省、市、县三级政府综合应急平台体系,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府与国务院及与同级主要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有效整合各专业信息系统资源,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决策指挥网络。积极推进紧急信息接报平台整合,探索建立“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置”的有效形式。各市应急平台的预警功能,要通过公用通信网络向街道和社区等基层组织延伸,着力解决边远山区信息报告和预警的“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努力构建全覆盖的应急管理信息网络。

9.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十一五”期间,落实完成省陆地应急搜寻与救护基地、省水上应急搜寻与救护基地等重点建设项目和专业救援队伍建设任务。建立健全充分发挥公安消防、特警以及武警、解放军、预备役民兵的骨干作用,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各负其责、互为补充,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和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改善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技术装备,强化队伍的培训演练,不断提高其应急救援能力。逐步建立社会化的应急救援机制,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积极参与社会应急救援。研究制订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办法,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招募、组织和培训。各级政府和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各类应急救援专业人才库,成立专家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及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10.加强各类应急资源的管理。建立应急资源储备制度,做好对现有各类应急资源的普查和整合工作,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料、装备、通讯器材、生活用品等物资和紧急避难场所,以及运输能力、通信能力、生产能力和有关技术、信息的储备。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保证及时补充和更新。建立健全全省应急物资监测网络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征用、紧急配送体系,为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提供有力保障。完成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和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建设任务。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市、县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在应急物资的生产和储备方面的作用,实现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加强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对有关技术资料、历史资料等的收集整理,实现资源共享,为妥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11.加大对应急管理的资金和科技投入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的划分,切实保障公共安全以及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需由政府负担的经费,并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对规划布局内的重大建设项目要给予重点支持。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适应应急队伍、装备、交通、通信、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与更新维护资金的要求。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投入机制,增强高危行业企业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社会资源依法征用与补偿办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在政策上扶持与应急管理相关的科研工作。要组织、支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基础理论、应用和关键技术的研究。要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养公共安全科技人才。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安全领域的创新和研发工作,扶持一批在公共安全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重点企业,不断推动公共安全科研成果的转化。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开发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公共安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对公共安全、应急处置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政府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

12.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制订应急管理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健全培训制度,做好培训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现有各类培训机构,加强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的培训;加强对应急管理干部、基层干部、企业负责人应急管理工作和处置能力的培训;加强对有关从业人员和应急救援队伍安全知识、处置技能和操作规程的培训。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省应急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轮训。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强化培训考核,对未按要求开展安全培训的单位要责令其限期整改,达不到考核要求的管理人员和职工一律不准上岗。各级应急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和指导。省政府应急办要办好《山东应急管理工作动态》,总结交流应急管理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密切跟踪研究国内外、省内外应急管理的最新理论和发展动态,促进全省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13.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并全面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加大基层应急投入,及时协调解决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问题,全面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完善“政府统筹协调、群众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根据实际需要,积极探索跨行政区域的单元化应急管理模式和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要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为重点,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基层组织和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制订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各类应急预案,增强第一时间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积极推进应急预案进社区、乡村、学校和企业,积极开展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防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做到家喻户晓,努力提高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充分整合现有力量,吸收有关专家和有相关救援经验人员参加,尽快组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配置必要装备,强化队伍训练和管理,提高综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城市社区,要重点加强消防、避难场所、医疗卫生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在乡村,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加强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并充分发挥城镇应急救援力量的辐射作用;在学校,要结合隐患排查整改,重点做好教室、宿舍、集体活动场所等建筑、设施的安全加固工作;在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装备及设施建设,切实落实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有预案、有救援队伍、有联动机制、有善后措施。

四、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工作

14.着力开展对各类风险隐患的排查和监控。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的方针,组织力量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本行业和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情况,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对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以及矛盾纠纷等进行普查登记、分析汇总,建立有关隐患排查信息数据库,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对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隐患,要组织力量限期治理,特别是对位于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的高危企业,不符合安全布局要求、达不到安全防护距离的,要依法采取停产、停业、搬迁等措施,尽快消除隐患。要加强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素的排查,认真做好预警报告和快速处置工作。对风险隐患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对重大风险隐患要加强实时监控。基层组织和单位是风险隐患排查监管工作的责任主体,要逐步建立健全风险隐患及时发现、定期排查、实时监测、有效整改的排查监管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

15.切实抓好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各单位、各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严密防范各类安全事故;要加强监管监察队伍建设,充实必要的人员,完善监管手段。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监察,严格执行安全许可制度,经常性地开展监督检查,依法加大处罚力度;要提高监管效率,对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实施联合执法。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监察机构要把督促风险隐患整改情况作为衡量监管机构履行职责是否到位的重要内容,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各企业、事业单位要切实落实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16.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增加监测点,扩大监测覆盖面,不断提高监测水平。对监测中发现的不稳定因素,开展风险分析,及时做出预测。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及时进行预警。建立预警信息通报与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宣传车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预警信息。

17.搞好突发公共事件趋势分析。建立完善突发公共事件趋势年度分析制度。每年年初,省政府应急办组织有关部门对全省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面临的形势、发展趋势及其成因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提出主要对策措施。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趋势分析工作,细化应对方案,采取有力措施,防患于未然。

五、全力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和善后工作

18.严格信息报告制度。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及时准确地报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并将情况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可能受事件影响的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单位要及时向有关单位和救援机构报告;县乡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在规定的时限内报告省政府。特殊情况,下级政府在向上级政府报告的同时,经政府领导同意,可直接向省政府应急办或国务院应急办报告。要通过鼓励社会公众报告、举报,设立基层信息员等形式,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情况通报制度,对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和完善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值班工作条件,明确值班人员责任,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19.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及直接受其影响的单位要及时掌握、准确判断突发公共事件发展态势,根据预案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按规定及时报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依照应急预案规定及时采取相关应急响应措施。事发地人民政府要统一组织领导应急处置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启动相关预案,组织调动应急资源和力量开展救援工作,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事件,并做好受影响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事故现场环境评估工作。应急处置结束后,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组织受影响地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灾后恢复重建要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坚持统一领导、科学规划、加快实施。健全社会捐助和对口支援等社会动员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重大灾害应急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查明原因,依法依纪处理责任人员,总结事故教训,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

20.认真做好评估和统计分析工作。建立突发公共事件评估分析制度。每年年初,省政府应急办要组织有关方面对上年度全省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及相关防范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各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要在每年12月底前,向省政府应急办报送年度应急管理工作评估报告,并总结典型案例。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根据分类分级标准,及时、全面、准确地统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相关情况,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突发公共事件的统计信息实行季度和年度报告制度。省民政、安监、卫生、公安部门分别归口统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情况。要研究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统计系统快速应急机制,及时调查掌握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影响并预测发展趋势。

六、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21.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切实把应急管理摆到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要在党委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度和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制度,把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和政府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理顺关系,明确责任,搞好条块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建立健全同级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深入一线,加强组织指挥。建立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奖惩制度,对不履行职责引起事态扩大、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对预防和处置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22.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合力。各级人民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群众,军地结合,警民协作,广泛动员,夯实基础。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在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重视培育和发展社会应急管理中介组织,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资金、物资捐赠和技术支持。积极开展基层公共安全创建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局面。

管理意见范文篇8

为了加强新形势下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工作,中组部日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本报今刊发全文。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人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趋广泛,流动方式呈现多样化,党员流动也日益频繁,党员组织关系管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确保每个党员都能及时编入党的一个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先进性,现就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规范转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凭证及使用范围

党员组织关系包括正式组织关系和临时组织关系。转移和接收正式组织关系,应当凭据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移和接收临时组织关系,应当凭据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或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

党员外出地点或工作单位相对固定,外出时间6个月以上的,一般应当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外出时间6个月及6个月以内的,一般应当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外出地点、时间不确定的,一般应当持有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短期外出开会、参观、学习、实习、考察等,时间在3个月及3个月以内,无需证明党员身份的,可不开具党员组织关系凭证。

二、进一步明确在全国范围相互直接转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的权限

按照中央组织部有关文件的规定,原具有在全国范围相互直接转移和接收党员正式组织关系权限的党组织不变。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境内企业党委(直属党委),铁道部部属各公司、各铁路分局及分局级公司党委,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组织部(处),可以在全国范围相互直接转移和接收党员正式组织关系。

具有在全国范围相互直接转移和接收党员正式组织关系权限的党组织,同时具有相互直接转移和接收党员临时组织关系的权限。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及市(地、州、盟)各部门的机关党组织,县(市、区、旗)直属机关党(工)委,乡镇党委,城市街道党(工)委,企事业单位党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团或相当于团级单位政治机关,可以在全国范围相互直接转移和接收党员临时组织关系。

三、在转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中有关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及对党员的要求

转出党员组织关系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

1、教育督促党员按照规定及时转移组织关系,并如实填写党员组织关系凭证。

2、建立转移组织关系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制度,对临时外出的党员要采取适当方式与其保持联系。

3、及时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记载的有关内容。

4、及时掌握党员去向,与党员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保持联系。

接收党员组织关系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

1、认真查验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凭证,为党员办理组织关系接收手续,及时将党员编入党的一个组织,并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2、将接收党员的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及时反馈给转出组织关系的党组织。

3、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如实填写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组织关系变更、民主评议情况等内容,并将相关材料转给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

4、对于因工作需要、经济条件等原因不能回原所在党组织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的党员,帮助其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对党员的要求是:

1、因工作、学习、生活等原因离开原所在党组织,要及时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在规定时间内到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报到。

2、短期外出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无固定地点的,应当通过适当方式主动与原所在党组织保持联系,汇报外出期间的有关情况,按照规定交纳党费。

3、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四、有针对性地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和接收工作

凡党员所去单位已建立党组织的,应当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党组织;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当将其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所在地或其居住地党组织,也可以转移到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或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劳动)服务机构党组织。

集体外出、地点相对集中且外出时间较长的党员,可不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由原所在党组织在他们中建立党组织并进行管理,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协助管理;也可以由原所在党组织委托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管理,原所在党组织协助管理。

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党员,流向比较集中的,原所在单位党组织应当与其所去单位或地方党组织做好衔接工作,为他们集体办理党员组织关系移交手续;流向分散的,原所在单位党组织也要主动向党员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提供情况,帮助党员及时落实组织关系。党员所去单位或地方党组织原则上不能拒绝接收。暂时不具备接收条件的,上级党组织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为这些党组织创造条件,并对其接收外来党员提出具体的时间等要求。

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组织关系的管理,原则上按照已有规定办理。对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纳入社区管理的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应当将其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社区所在的街道党组织,并将其纳入所居住的社区党组织进行管理,社区党组织接收确有困难的,上级党组织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并对社区党组织接收外来党员提出具体的时间等要求;被原单位返聘的,其党员组织关系可继续留在原单位党组织;对易地安置的,应当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安置地党组织;对异地居住、受聘到新的单位工作或外出务工经商的,应当根据时间长短及工作单位等具体情况转移正式组织关系或临时组织关系。

高校毕业生党员,已经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及时转移到所去单位党组织;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也可随同档案转移到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劳动)服务机构党组织;按国家有关规定选择将户口两年内继续保留在原就读学校的,也可将党员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就读学校的党组织,原就读学校党组织要承担对其教育管理的责任,党员本人要主动与原就读学校党组织保持联系,按规定交纳党费。

五、切实加强对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工作的领导

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各级党委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对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管理和具体指导。要健全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定期督促检查,确保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管理意见范文篇9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繁荣青岛”、“平安青岛”、“文明青岛”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和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十一五”期间,建立并完善覆盖各区市、各部门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加强应急管理规划和制度建设

(三)编制并实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依据《“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并尽快组织实施《“十一五”期间青岛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一规划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科学指导各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各区市、各部门要在《规划》指导下,加快推进本地区和本部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城乡建设等有关专项规划要与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健全应急管理法规规章。要加强应急管理的制度建设,逐步制定规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后,要抓紧做好贯彻实施工作,根据预防和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结合实施,研究制定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

(五)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各区市、各部门要根据《青岛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的要求,不断修订完善本地区、本部门的各类预案。各基层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本单位预案,明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要做好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形成覆盖全市的应急预案体系。要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高度重视并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工作,特别是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的预案,要通过开展联合演练和“桌面推演”等方式,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六)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分别按照各自职责和业务范围,负责突发公共事件预防、指挥和处置等工作。各区市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和办事机构,统一协调指挥本区市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要加快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研究建立保险、社会捐赠等方面参与、支持应急管理工作的机制,充分发挥其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处置等方面的作用。

三、做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工作

(七)开展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各区市、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本行业和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情况,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对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隐患,要组织力量限期治理,尽快消除。要加强对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认真做好预警报告和快速处置工作。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要经常开展风险隐患的排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八)促进各行业和领域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各区市、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各单位、各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严密防范各类安全事故;要加强监管监察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完善监管手段。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监察,严格执行安全许可制度,经常性开展监督检查,依法加大处罚力度;要提高监管效率,对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实施联合执法。各主管部门和有关监察机构要把督促风险隐患整改情况作为衡量监管机构履行职责是否到位的重要内容,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各企业、事业单位要切实落实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九)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和预警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工作制度,各区市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是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遇有突发公共事件,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对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的,追究单位及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要通过建立社会公众报告、举报奖励制度以及设立基层信息员等,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要积极建设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系统,建立预警信息通报与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电话、宣传车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预警信息。

(十)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各区市、各有关部门要制订应急管理培训规划和培训大纲,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充分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做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并加强培训资质管理。积极开展对各级领导干部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的培训,并纳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培训内容。加强对各单位人员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的培训,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强化培训考核,对未按要求开展安全培训的单位要责令其限期整改,达不到考核要求的管理人员和职工一律不准上岗。应急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四、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设

(十一)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具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的全市应急指挥平台,完善有关专业应急平台功能,推进各区市综合应急平台建设,形成连接各区市和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应急平台建设要结合实际,依托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络,规范技术标准,充分整合利用现有专业系统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进一步推进紧急信息接报平台整合,建立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置的工作机制。

(十二)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行政负责人、法定代表人、社区或村级组织负责人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确定专(兼)职的工作人员或机构,加强基层应急投入,结合实际制订各类应急预案,增强第一时间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社区要针对群众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发公共事件,制订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经常性地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乡村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加强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并充分发挥城镇应急救援力量的辐射作用;学校要在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防护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增强师生公共安全意识;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切实落实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做到有预案、有救援队伍、有联动机制、有善后措施。各区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及时协调解决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

(十三)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公安消防、武警、解放军、预备役民兵在应急救援中的骨干作用,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各负其责、互为补充,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和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强化培训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逐步建立社会化的应急救援机制,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建立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积极参与社会应急救援;研究制订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办法,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招募、组织和培训。

(十四)加强各类应急资源的管理。建立区市、部门和基层单位应急资源储备制度,在对现有各类应急资源普查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料、装备、通信器材、生活用品等物资和紧急避难场所,以及运输能力、通信能力、生产能力和有关技术、信息的储备。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建立重要物资监测网络及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保障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需要。合理规划建设重要应急物资储备库,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在应急物资的生产和储备方面的作用,实现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加强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对有关技术资料、历史资料等的收集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为妥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十五)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及直接受其影响的单位要根据预案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按规定及时报告。各区市、各有关部门要依照预案规定及时采取相关应急响应措施。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事发地人民政府负有统一组织领导应急处置工作的职责,要积极调动有关救援队伍和力量开展救援工作,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事件,并做好受影响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事故现场环境评估工作。应急处置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受影响地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灾后恢复重建要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坚持统一领导、科学规划、加快实施。健全社会捐助和对口支援等社会动员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重大灾害应急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各区市、各有关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查明原因,依法依纪处理责任人员,总结事故教训,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

(十六)加强评估和统计分析工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评估制度,研究制订客观、科学的评估方法。各区市、各有关部门在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调查处理的同时,要对事件的处置及相关防范工作作出评估,并对年度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要加强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工作,完善分类分级标准,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及时、全面、准确地统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相关情况,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突发公共事件的统计信息实行月度、季度和年度报告制度。要研究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统计系统快速应急机制,及时调查掌握突发公共事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并预测发展趋势。

(十七)加大应急管理资金投入力度。根据《总体预案》的规定,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公共安全工作以及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需由政府负担的经费,并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对规划布局内的重大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适应应急队伍、装备、交通、通信、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与更新维护资金的要求。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投入机制,增强高危行业企业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研究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社会资源依法征用与补偿办法。

五、加强领导和协调配合,努力形成全民参与的合力

(十八)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各区市政府要在党委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区市、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做好衔接与配合。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定期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深入一线,加强组织指挥。要建立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行为的,要依照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十九)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紧紧依靠群众,军地结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要切实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在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重视培育和发展社会应急管理中介组织。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资金、物资捐赠和技术支持。积极开展基层公共安全创建活动,树立一批应急管理工作先进典型,表彰奖励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局面。

管理意见范文篇10

一、目的和意义

以党的**大、**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在职党员为主体,以社区党组织为依托,通过社区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实现党员管理从工作圈向生活圈拓展延伸,进一步发挥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号召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在职党员在社区中亮身份、树形象、做贡献,整合社区党建资源,构建起共同参与、共同关心、共同建设的开放型社区党建新格局,加快推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决速发展。

实施对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监督,有利于在职党员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有利于党组织更全面地了解掌握党员的表现,正确评价和使用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有利于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促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巩固党的政治墓础;有利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强化群众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

二、内容和任务

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监督即:凡组织关系在工作单位、居住在社区的党员,无论级别高低、隶属关系和所在单位所有制如何,既要接受所在单位党组织的主体管理,同时也要在“八小时以外”参加社区党组织的活动,接受本人居住地社区党组织的协助管理监督。八小时以内,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是教育管理主体,八小时以外,社区党组织是教育管理主体。

(一)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在党员双重管理监督中的主要任务

l、在做好党员日常管理教育的同时,教育党员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和居民群众的监督,做好思想发动工作,教育党员在社区中要像在工作单位一样,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树立良好的形象,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积极做好同社区党组织的联系与沟通,主动提供本单位的党员名册,建立党员双重管理监督档案。要定期到社区党组织走访,全面掌握党员在社区的表现。

3、与社区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结成“共建”对子,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察民情、体民意、集民智、解民忧,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4、在提干、评优、发展党员,推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等工作中,要主动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对社区党组织反馈的党员在社区表现情况要认真记载,并作为民主评议党员、提拔使用和奖励晋级的重要依据。

(二)社区党组织在党员双重管理监督中的主要任务

l、按照市委加强社区党的建设的要求,把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监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日程,履行对在职党员协助管理和监督职能。

2、积极与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配合,建立本社区在职党员档案,形成本社区在职党员人才资源库,准确掌握社区内党员情况,对党员进行分类管理,以便有效地组织和运用在职党员的人才资源为社区做贡献。

3、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志愿者活动是在职党员参与社区管理建设,发挥骨干先锋作用的主要载体。可将在职党员按专长、特点分类,参加社区组建的法律、医疗、教育、治安、修理等专业志愿者服务队。按照“适宜、适度、适时”的原则,使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和建设。

4、通过管理、监督网络和其他多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在职党员在社区内的表现,定期或不定期向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情况。选树在职党员建设新社区的好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监督工作整体上水平。

(三)在职党员在社区中的主要任务

1、认真履行党员的责任与义务,带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促进社区改革、发展、稳定的模范。

2、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管理教育,参加社区党组织的活动,并在其中发挥骨干作用,为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3、树立“社区意识”,通过参加“党员责任区”、“志愿者服务队”等活动,把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带到社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良好的形象。

4、尊老爱幼,关心邻里,帮贫扶弱,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履行社区居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争创文明家庭。

5、带头倡导健康文明的社区文化,主动参加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环境建设、文化建设,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6、带头遵纪守法,勇于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同不良现象和非法行为作斗争。

三、工作机制

实施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监督需要良好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做保证,要通过健全的管理监督网络,形成畅通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渠道,确保这项工作健康推进。

(一)组织管理网络

1、街道办事处建立在职党员活动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发动、组织社区内在职党员参与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活动,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对各社区在职党员联络站实行组织领导和活动指导;不断拓展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内容、途径,并形成长效机制。指导委员会以街道党(工)委为主,吸收部分驻区单位分管领导、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和在职党员代表参加。

2、社区建立在职党员联络站。主要职责是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动员、组织本社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按照社区指导委员会部署的任务,组织在职党员联络小组开展具有本社区特色的活动,对在职党员进行管理监督,负责对党员情况的综合、分析和反馈。联络站由本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在职党员代表和责任心强的离退休党员领导干部组成。

3、社区内建立在职党员联络小组。社区可将楼组相邻、职业相近、休息日相同的党员,划分为若干个联络小组。联络小组的主要职责是按照在职党员联络站的要求,负责召集、组织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在职党员联络小组组长可以指定在职党员领导干部或有威信的党员担任,也可采取推荐的方式产生。

4、楼(组)设立在职党员联络监督员。主要负责对在职党员的联络和监督,并适时将在职党员在社区的表现情况通过联络小组向社区联络站进行反馈。联络监督员可从热心于社区建设的在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代表中挑选。

(二)工作制度

l、建立情况反馈制度。社区楼(组)的联络监督员每季度向联络小组,联络小组每半年向社区党组织,社区党组织每年向街道指导委员会反馈、汇报在职党员情况;同时,社区党组织每年向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一次情况。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在民主评议党员时主动征求社区党组织的意见,并做好备案。另外根据需要可随时进行沟通反馈和征求意见。

2、建立评优奖惩协审制度。凡党员在单位提职晋级、民主评议、受区以上表彰奖励,推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时必须书面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社区党组织具有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社区党组织在评选模范党员之家、社区优秀党员等,也要征求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的意见。对在社区生活和社区建设中有不符合党员身份的言行者,一律不得参加评先评优。

3、建立双向服务制度。社区党组织在发挥在职党员作用的同时,也要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在职党员,为他们排忧解难,不断激发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的热情。

四、推进措施

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监督是一项新的工作,各级党委必须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予以推进。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党组织要把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监督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具体措施,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实际步骤,作为推进社区党建“三级四方共建”活动的新举措。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此项工作作为加强社区党建的突破口,摆上工作日程,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首先要做好党员的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工作,组织党员填写《联系卡》,并要求党员在规定时间里持《联系卡》到社区党组织报到。党组织按照党员所在社区进行分类并负责与社区党组织对接。社区党组织要建立“一人一卡”的《在职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与党员所在单位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全市社区党组织与在职党员的对接工作应在今年12月底前结束,市委组织部将适时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