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规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9:45:15

管理规定

管理规定范文篇1

第二条单位或者个人有本办法所列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的,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对有关的国家公务员依照本办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条单位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依照下列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一)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基本农田不足0·2公顷(3亩),或者其他耕地不足0·33公顷(5亩),或者其他土地不足0·67公顷(10亩)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二)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基本农田0·2公顷(3亩)以上不足0·33公顷(5亩),或者其他耕地0·33公顷(5亩)以上不足0·67公顷(10亩),或者其他土地0·67公顷(10亩)以上不足1·33公顷(20亩)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三)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基本农田0·33公顷(5亩)以上,或者其他耕地0·67公顷(10亩)以上,或者其他土地1·33公顷(20亩)以上的,给予开除处分。

个人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第四条单位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依照下列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一)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不足0·2公顷(3亩),或者其他耕地不足0·33公顷(5亩),或者其他土地不足0·67公顷(10亩)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二)非法占用基本农田0·2公顷(3亩)以上不足0·33公顷(5亩),或者其他耕地0·33公顷(5亩)以上不足0·67公顷(10亩),或者其他土地0·67公顷(10亩)以上不足1·33公顷(20亩)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三)非法占用基本农田0·33公顷(5亩)以上,或者其他耕地0·67公顷(10亩)以上,或者其他土地1·33公顷(20亩)以上的,给予开除处分。

个人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第五条单位或者个人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分别依照下列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一)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不足0·33公顷(5亩),或者其他耕地不足1公顷(15亩),或者其他土地不足2公顷(30亩)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0·33公顷(5亩)以上不足0·67公顷(10亩),或者其他耕地1公顷(15亩)以上不足2公顷(30亩),或者其他土地2公顷(30亩)以上不足3·33公顷(50亩)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三)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0·67公顷(10亩)以上,或者其他耕地2公顷(30亩)以上,或者其他土地3·33公顷(50亩)以上的,给予开除处分。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数量未达到但接近第(三)项标准且导致被非法批准征用、占用的土地或者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或者造成有关单位、个人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给予开除处分。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引起纠纷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其他较重后果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六条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视其超越权限以外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数量和其他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第五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条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用地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八条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处分。

第九条单位侵占、挪用被征用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依照下列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一)侵占、挪用不足10万元,且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二)侵占、挪用10万元以上不足50万元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三)侵占、挪用50万元以上的,给予开除处分。

侵占、挪用基本农田的耕地开垦费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分。

第十条应当将耕地划入基本农田而不划入,且拒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处分。

第十一条单位或者个人擅自批准出让或者擅自出让土地使用权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二条非法低价(包括无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依照下列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一)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不足1公顷(15亩)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公顷(15亩)以上不足2公顷(30亩)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三)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2公顷(30亩)以上的,给予开除处分。

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数量未达到第(三)项标准,但造成国有土地资产流失价值20万元以上,或者接近第(三)项标准且导致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的,给予开除处分。

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引起纠纷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其他较重后果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三条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有下列行为之一,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造成较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造成重大损失或者特别恶劣影响的,给予开除处分。但是法律、法规及本办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一)对符合法律规定的建设用地申请,无正当理由而拒绝或者超过规定期限未予办理的;

(二)在签订土地有偿使用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的;

(三)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的行为不制止、不查处的;

(四)需要向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提出行政处分建议,超过规定期限未提出或者不按照规定移送《行政处分建议书》及有关证据材料,且经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

(五)有其他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十四条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有下列行为之一,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失,情节较轻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但是法律、法规及本办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一)违反规定低价确认土地使用权价格的;

(二)泄露土地招标、拍卖底价或者其他有关保密资料的;

(三)明知土地违法案件正在查处中,仍继续为其办理土地审批、颁发土地证书等手续的;

(四)有其他滥用职权行为的。

第十五条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有本办法所列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行为的,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一)非法占用或者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且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二)非法占用或者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农用地,致使土地遭受严重破坏、或者给国家利益和公共财物造成较大损害的;

(三)拒绝、阻碍土地执法监察人员依法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的;

(四)拒不停止、改正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的;

(五)伪造、销毁、藏匿证据,包庇同案人的;

(六)其他依法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分的。

第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一)保持土地原貌的;

(二)主动交代问题的;

(三)主动退还违法所得或者侵占、挪用的征地补偿费用等有关款项的;

(四)揭发、检举他人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经查证属实的;

(五)其他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分的。

第十八条违反土地管理规定,有本办法规定的从轻处分、从重处分情节的,应当在本办法规定的不同情节的处分幅度以内给予处分;有本办法规定的减轻处分、加重处分情节的,应当在本办法规定的不同情节的处分幅度以外减轻或者加重一档给予处分,如果应当给予开除处分的,即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九条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向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提出行政处分建议的,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10日内将《行政处分建议书》及有关证据材料移送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

第二十条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收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送达的《行政处分建议书》后,应当依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提出行政处分建议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移送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处理。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所称土地管理规定,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决定和命令,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各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中有关土地管理的规定。

管理规定范文篇2

为保障门禁管理措施的落实,营造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宿舍楼环境,特制定本规定:

一、住宿在学10、11、15楼的学生须携带本人的门禁卡从门禁通道出入宿舍楼。

二、门禁卡只限本人在所住宿舍楼使用,禁止转借他人。冒用他人门禁卡的,管理人员有权立即没收。

三、未携带门禁卡的楼内人员,须经管理人员核实身份并登记后方可进入。

四、无卡人员进入宿舍楼,要主动向管理人员出示证件并说明情况,在征得管理人员同意并登记后方可进入。

五、校内外来访会客人员,在会客规定时间,按照会客制度在规定地点会客。

六、学生因毕业、出国、休学等原因离校时,须将门禁卡交回中国学生宿舍管理办公室之后方可办理相关离校手续。

七、门禁卡遗失后,需到学11楼东侧的中国学生管理办公室及时补办并交纳补办费,以便管理系统迅速注销遗失的门禁卡,消除安全隐患。

八、各学院学生应当自觉遵守门禁管理规定,在规定时间凭门禁卡有序出入宿舍楼的安全通道。出入时间:冬季:早6:00至晚23:00;夏季:早6:00至晚23:30。

九、违反规定者,学生住宿服务中心将视情况通报所在学院和学生处或研究生部。由所在学院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十、本规定适用本校的各类学生及出入学生宿舍的相关人员。

十一、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住宿服务中心

**年**月**日

管理规定范文篇3

散文诗友情

胡编乱写

瞎拍乱照

可敬之人

我的庄稼活

往事如烟

兴趣爱好

警世名言

可爱家乡

货场管理规定

辽东实业集团货场管理规定

为了维护集装箱货场和铁路货场的工作秩序,做到安全、文明、整洁、畅通,特制定本规定。

一、大门管理

(一)集装箱货场和铁路货场公路出口大门,白天没有货运业务时,要处于半开状态,仅能通过一台车辆。晚上没有发港业务或大宗货物进场时,大门要处于关闭状态。晚上发港或大宗货物进场需要开门时,由业务部门通知当班的保安班长,并记入值班日记。铁路道口的两个大门,门卫要听从铁路货场调度的指令开启或关闭,并记入值班日记。

(二)货主、货代、客户等车辆入场,分别持“辽东集装箱货场通行证”或“辽东铁路货场通行证”进入货场,其他外来人员或车辆进入公司,由门卫问明来由,办理登记手续。

(三)其他外来车辆进入时携带的非集港物品应认真登记,出门时认真检查,经核对与带入物品的数量、品质等相符后放行。

(四)对洽谈业务、访客会友的来宾,应电话联络相应单位或个人接待。如果来宾所联系或会见的人员不在办公室内、或拒绝会见,要对来宾说明情况,禁止入内。

(五)公司员工带领外来人员,也要履行登记手续方可入内。

(六)物品出院,凭<出门证>放行。值班人员应认真核对实物与<出门证>相符,并且<出门证>的要素齐全,才能放行。集装箱或其他载货车辆出场,必须出示正常出门手续,并且手续要素齐全(签字要齐全、货品名实相符等),否则不准出场。

人员携带物品出场时,必须经门卫检查登记。如系公司物品,要持办公室行政助理开具的出门证。否则,要暂时扣留。

(七)夜间车辆出场,不管是载货还是空车,都要经门卫检查放行。

二、场区管理

(一)院内严禁烟火。保安人员对院区内执明火或吸烟者,应进行制止,并记入值勤日记。对公司内部人员在院区内执明火或吸烟者,每次罚款100元。

(二)院内不准乱扔杂物,不准随处大小便。乱扔杂物者,每次罚款20元,随地大小便者,每次罚款100元。

(三)所有车辆入场后,都要停泊在指定区域内,整齐停放。外来车辆,由保安人员指挥停放。

(三)车辆不准鸣笛。

(四)前来办事的人员,车辆停泊在停车场后下车,非载货任务的车辆一律不得驶进货物区内。

(五)装卸或堆放货物用的物品,如绳、杆、垫物、遮盖物、固定物、支撑物等,用后要集中堆放整齐,或入库存放,发现在场内乱放者,每次罚责任者100元。

(六)场内机械限速5公里/小时,其他车辆限速10公里/小时。违者每次罚款50元。

(七)自行车、摩托车一律停放在自行车棚内,前轮与停车线一齐。乱停乱放者,每次罚款20元。

(八)非业务人员不得进入集装箱区或货物区。

(九)前来参观、视察或新闻采访的,须经集团分管副总以上领导同意,并指定人员陪同和介绍。否则,不准进入货物区或仓库内,非指定人员也不得擅自陪同或介绍。

三、电气照明管理

(一)场区照明要根据业务需要开启高杆灯。没有业务时,院内只开启一个灯杆的一组电源。有业务时,根据业务区域,由场内负责人决定开启数量。集装箱货场由箱管部根据业务需要决定开关,铁路货场由货场调度根据业务需要决定开关,当班保安班长负责操作开关并记入值班日记。

(二)庭院灯、霓虹灯,每天开启到晚21时。四个重要节日,即:元旦、春节、五一、十一期间晚上通宵开启。负责人为当班的保安班长或室内警卫人员。

(三)办公大厅内,有业务时,值班经理根据需要,决定开启灯具数量,没有业务时,只准开启室内值班人员附近的一组灯具。责任人为当班的负责人。

(四)办公楼内,人走灯关。各部门办公室负责人为部门经理。走廊、门庭灯的责任人为室内警卫。

(五)仓储库的照明,由本库负责人根据业务需要开启,人走灯闭。

(六)冷藏箱的电源管理,由专人负责,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操作和按时记录。保持资料记载的完整、准确。

(七)所有电器维护、保养、更换,均由集团电气人员负责,任何人不得私拉乱接。违者,将按《员工奖惩办法》有关内容予以处罚。

四、卫生管理

(一)划定卫生责任区。集装箱货场的卫生清理由场管

部负责,任务由集装箱储运公司装卸队承担;铁路货场的卫生清扫由货场主任负责,任务由铁路货场装卸队承担。责任部门可根据卫生清扫量,给任务承担者核定工时。其他部门院内的卫生,均由本部门承担,义务清理,不记工时。

(二)卫生标准。按照《辽东实业集团环境卫生管理和考核办法》执行。

五、监督检查与处罚

本规定由集团办公室负责监督检查与处罚。条款内没有规定处罚标准的,每次根据情节处以10一50元罚款。也可根据情节追究直接领导者的连带责任。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2004年12月7日

管理规定范文篇4

车辆通行费票据是财务管理和核算的有效凭证,为规范和完善通行费票据的使用,加强对弃票的管理,防止贪污,堵塞漏洞,特制定本规定。

一、弃票定义:弃票是指收费站已使用或经收费管理系统打印交给车主或驾驶员,但车主或驾驶员弃之于收费亭或收费广场的有效票据。

二、弃票范围:包括江苏省车辆通行费计重收费收据(计打票)、江苏省车辆通行费统一收据(定额票)、江苏省车辆通行费统一收据及各类月票。

三、弃票管理:

1、收费站弃票登记簿的保管、领发和审核由征稽股负责,各收费班组弃票登记簿领入、发放由副班长负责。

2、弃票登记簿收费、稽查员一人一册,使用完毕后换领。征稽股对使用完毕的弃票登记簿整理、编号,每年装订一次。

3、发生收费亭内弃票时,收费员应立即登记,并将弃票放入弃票箱,做到“前车不登记,后车不收费”。

4、收费广场有弃票的,稽查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将弃票捡起,交班时进行登记。

5、交班时,由副班长负责收取各弃票箱的废票,连同收费、稽查员的废票登记簿一并上交,统一交征稽股核对、查验。

6、征稽股负责将各收费、稽查员弃票登记簿与弃票进行核对,并将核对结果返还班组和上报站长,在每周站务会议上通报。

7、征稽股按收费、稽查员分类序时汇总登记弃票管理台账,核对后的弃票统一造册保管。

四、弃票销毁:

1、弃票每季度销毁一次,销毁日期为季末最后一天。

2、弃票销毁由征稽股提出,票财股负责编制销毁清册,填报《弃票销毁审批表》,报高管中心收费科备案。

3、经高管中心领导批准后进行弃票销毁。

4、销毁由高管中心收费科、收费站征稽股、票财股共同参与并签名确认。

5、使用碎纸机作为销毁工具,粉碎后的纸屑当场处理完毕。

管理规定范文篇5

为加强对系统内各类车辆的管理,既保障工作,又节省开支,杜绝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1、车辆主要保证单位领导及干部职工履行公务或开展业务工作时使用。

2、车辆由各单位办公室统一管理。

①单位领导用车、干部职工办事确需用车,由办公室负责车辆管理的同志直接派遣。

②离退休老干部用车,在保证工作用车的前提下,经请示分管领导同意后可优先安排。

③外单位借车,实行从严控制,经请示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派车。

④业务工程车使用由业务部室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派车,出城须向分管领导请示批准后方可派车。

3、凡因工作需要出城办事、开会等长途用车,须填写《用车申请单》,报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派车。科室(部室)一般应提前一天以上,提出详细计划(如时间、去向、乘车人数),报办公室统筹安排,尽量做到多人多事合用一车。

4、实行司机凭派车单出车的制度。未经办公室签发派车单,司机不得擅自出车,否则,每次对司机扣罚100元。

5、车辆固定到司机,实行单车责任制,擅自借车给他人驾驶使用,一次罚固定驾驶员100元。如司机有特殊情况(病、事假),应提前请假,并将所管驾驶车辆和车辆钥匙、证件交给各单位办公室,以备急用。

6、车辆保险由各单位办公室按有关车辆保险法律法规办理,办理车辆保险负责人不得违规办理,否则按有关党纪、政纪及法律法规处理。

7、车辆供应汽油证由各单位办公室会同财务中心统购统管,司机加油要事先报告管车人,加油后要登记签名。

8、车辆维修要实行报告制和预算制。驾驶员对所驾驶的车辆提出维修时,先向办公室申报书面理由和预算经费,2000元以下的报分管领导批准,2000元以上的须报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维修必须到各单位指定的维修厂,否则不予报销修理费用。

9、驾驶员在行车时,要注意行车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严禁酒后开车、超速行驶、强行超车和疲劳驾驶。

10、驾驶员要做到对车辆勤检查、勤保养,保证车辆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不得让车辆带病上路,驾驶员让车辆带病上路引起的一切责任后果应由驾驶员承担。

11、驾驶员要遵守职业道德,服从管理,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爱护车辆,保持通讯联络畅通,争做优秀驾驶员。

12、驾驶员出车补助统一规定为每台车每月补助200元。

13、驾驶员劳保费每月固定为10元,行车安全奖统一规定为每人每月50元,劳保费及行车安全奖按月发放。

14、业务工程车兼职驾驶员节假日加班补助视同各单位工作人员对待。

15、对驾驶员违章肇事的处理,凡实行绩效挂钩的单位驾驶员,发生违章肇事的,除按绩效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外,还要进行下列处罚:

①发生一般交通事故(经济损失5000元以下),经交警部门认定为负次要责任的驾驶员,扣发当季安全奖150元;负主要责任的驾驶员除扣发半年安全奖300元外,还要按经济损失的10%赔偿单位的损失,从驾驶员工资中扣赔。

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经济损失5000元以上),经交警部门认定为负次要责任的驾驶员,扣发半年安全奖300元;负主要责任的驾驶员除扣发当年安全奖600元外,还要按经济损失的15%赔偿单位的损失,从驾驶员工资中扣赔。

管理规定范文篇6

一、各组职责

1、综合组主要职责:负责上传下达,加强与县区驻村办、工作队总队长和市直单位的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驻村工作情况,做好有关数据统计工作和各阶段工作总结;负责市驻村办的来信来访和日常事务工作。召集市直涉农部门研究支农项目资金向驻村政策性倾斜的措施;制定驻村工作队申请、使用支农项目资金的具体办法;协调市直涉农部门对驻村申报项目的审批、资金下达的办理;会同有关单位加强对项目资金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协调解决在项目资金运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2、指导组主要职责: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结合全市驻村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提出阶段性工作意见,加强对全市驻村工作的具体指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组织专家服务团,编发农业科技信息和简报,为工作队和农民群众提供科技服务;加强全市驻村工作科技服务网络的建设和协调,充分发挥各方面科技人才的作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注意发现和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的督查;起草驻村工作的有关文件和综合性文字材料,定期汇总上报驻村工作的进展情况,对驻村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市委;制定驻村工作队员管理办法,加强对市直队员的跟踪管理,及时向派出单位反馈队员情况,组织做好全市驻村工作队员的年度考核。

3、宣传组主要职责:研究制定宣传报道计划,加强对全市驻村宣传工作的指导;加强与新闻、宣传、文化等单位的沟通与联络,搞好对驻村工作的宣传报道,加大外宣工作力度;收集、整理各地驻村工作信息,编发市驻村工作简报;根据驻村工作进展情况,定期组织新闻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深入驻村工作一线体验生活,进一步深化宣传报道的内容。

二、内部管理制度

(一)例会制度

1、实行主任负责制。市驻村办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并对领导小组负责。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副主任协助处理日常事务。

2、实行主任办公会议制。主任办公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由主任、常务副主任或副主任召集和主持,主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各组组长、科技服务分团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听取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研究分析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安排、布署阶段性工作重点。

3、每周一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例会,总结讲评上周工作,研究安排本周工作。各组负责人或指定人员都要根据各自职责、任务,汇报上周工作完成情况,本周工作设想,包括对整体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例会查找问题、分析原因、交流经验、改进工作。

4、会议情况要有专门记录,形成材料报送有关领导,议定事项由综合组负责督查催办。

(二)学习制度

1、学习以自学为主,坚持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以各组为单位,实行组长负责制,各组组长负责制订学习计划,督促个人自学,组织集中学习和讨论。必要时组织驻村办全体人员集中学习。

2、学习内容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为主,重点加强对驻村有关政策、文件精神以及从事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内容的学习。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注重提高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每人每年力争在市以上新闻媒体或宣传刊物上发表稿件5篇以上。

4、要有学习记录,坚持记学习笔记,并结合工作实践撰写心得体会或调研文章。

5、遵守学习纪律,除有急办工作外,不得迟到、早退或缺席。

(三)调研制度

1、开展调查研究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础。驻村办要大兴调研之风,坚持每项工作都要从调研入手。

2、调查研究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报告精神为指导,围绕驻村工作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进行主动的、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建议和参考。

3、把调查研究同驻村督导检查工作结合起来,定期组织对工作队的督查、暗访,在督导检查的同时,搞好调查研究,要善于通过督导检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4、对调研、督查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要及时归纳整理,形成调研报告,每位同志每季度要提交一份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

(四)公文办理制度

1、实行印签、公文、文印规范化管理,明确专人按规定收发公文、保管印章、归档文件资料等。

2、凡外部送来的文电、信件、材料均由综合组专人负责签收,及时送达领导审阅。

3、内部发文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办理,经驻村办主任或副主任签发后,由综合组专人编制文号、核稿并交付文印。文件下发应严格按照发文范围通过市委公文交换中心及时发放。急件、县区文件要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和县区按时领取,并做好领取记录。

4、对领导批示要求传阅的文件、资料等,由综合组及时组织传阅,阅文人员要及时看,并自觉退还,需借阅的应认真履行借阅手续,用后按时退还。

5、增强保密观念,严守工作机密,妥善保管机要文件,防止丢失和泄密。

(五)值班考勤与请销假制度

1、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与原单位工作完全脱钩,服从领导,全力以赴投入驻村工作。

2、实行上下班签到制度,按时上下班,不准无故迟到或早退。

3、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无论时间长短,都要履行必要的手续,原则上不允许口头请假,确因特殊情况口头请假的,事后要补写请假条。

4、请假的批准权限:各组组长请假须经市驻村办常务副主任批准;其他工作人员请假,一日内由组长批准,两日以内由副主任批准,三日以上的由组长签署意见后报常务副主任批准。

5、请销假制度由综合组监督执行。所有请销假要及时报综合组备案,当事人要于假期结束后将请假条原件交给综合组。综合组要建立请销假登记簿,及时统计,掌握情况,适时对外公布。

6、实行节假日、双休日轮流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负责接待来人来访、接听电话及突发事件处理,重大事项及时上报,并做好值班记录。各组既定值班人员如有临时调整,要提前向综合组备案。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

(六)来访接待制度

1、实行首问负责制,对来访工作队员和群众,不论所访事宜是否属自己职责范围,一律不得推诿,应热情接待,妥善处理,负责到底。

2、接待来人来访,态度要诚恳,说话要和气,表态要慎重。对所反映的重要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不要随便下结论。

3、建立群众来访登记制度,设立专用记录本,对所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做好记录。

4、对来人来访所反映问题,要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线索和证据的基础上,根据职责权限,拿出妥善的处理意见,并及时反馈给来访者或转交有关部门。

(七)卫生制度

1、全体人员要养成文明卫生的良好习惯,做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制度的自觉遵守者。

2、坚持值日制度,每天上午上班前十分钟由值日人员打扫室外卫生区,各组打扫室内卫生,整理内务。

3、坚持做到走廊、墙壁无污物、灰尘、蛛网,卫生间干净、卫生,地面无垃圾、纸屑、痰迹,桌椅、柜等各种办公用具摆放整齐。

4、倾倒垃圾、销毁文件资料要到指定地点,不准在办公室或走廊内焚烧废纸和随意堆放物品,不准向走廊或楼梯倾倒污水。

三、奖惩与考评

为在驻村办内部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对市驻村办工作人员实行工作评议和反馈制度。年度工作结束后,市驻村办将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对每位工作人员进行评议,确定优秀、称职、不称职格次,并记入本人档案。

对每位同志平时表现和工作业绩,市驻村办将随时向本人所在单位党组织进行反馈,并作为年终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驻村办工作人员与驻村队员同等待遇,工作一年时间计算为下基层锻炼时间,并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在同等条件下,对表现好的工作人员可建议组织上优先提拔重用,成绩特别突出的可建议组织上破格提拔。

对遵守纪律、忠于职守、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将给以必要的表扬和奖励,对成绩特别突出的,年度评先表彰时,可授予市级或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管理规定范文篇7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司管理中心财务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完整地记载、反映公司财务状况,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资料,结合公司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政府财务管理规定》等有关财务法规、制度制定。

第三条本规定目标:

1、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科学的内部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确保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单位资金和财产的安全、完整。

3、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可靠、完整。

4、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二章货币资金管理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货币是指单位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其他货币资金。

第五条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1、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及财务专用章。

2、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第六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对不符合要求或不合法的业务,财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

第七条单位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应及时入账,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设账外账。

第三章现金管理

第八条财务应当加强库存现金限额的管理,核定的库存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交存银行。

第九条必须在《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现金,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的业务一律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现金的使用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津贴、个人劳务报酬、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等各类奖金、对职工个人发放的劳保、福利支出、出差人员携带的差旅费、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开支、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的其他支出。

第十条应当加强现金的管理,明确收付款等各个环节中出纳人员与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第十一条现金收入应及时存入银行,不得用于直接支付单位自身的支出,不得坐支现金。

第十二条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出纳人员要认真记载现金日记账,并与会计核对总分类账,保证账账、账款相符,不得白条抵库和挪用现金。

第四章银行存款管理

第十三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在银行开立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转账结算。

第十四条单位除了按规定留存的库存现金以外,所有货币资金都必须存入银行,单位一切收付款项,除规定可用现金支付的部分外,都必须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第十五条出纳人员应当及时核对银行账户,确保单位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相符,并于每月底记完账后编制当月“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及“出纳报告单”,一并装订在当月会计凭证中。对核对过程中发生的未达账项,应查明原因。

第五章固定资产管理

第十六条单位需要配置的固定资产应由需要部室编制计划,做出预算,呈报领导审核、批准。

第十七条购置一般设备和专用设备数额较小的,由办公室按照部门填制的经领导审批的《购置物品申请单》,统一负责采购。数额较大,应由三人以上采购小组或向社会公开招标,签订合同,择优购置,增加透明度,建立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

第十九条会计和保管都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及台账。对于固定资产的购进、发放要严格出入库手续,必须做到账账、账实相符。

第二十条各部室对领取或使用的固定资产或财产应以部室为单位造册登记,要妥善保管使用,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发生丢失要查明原因。

第二十一条各部室需要维修、更换的固定资产,应由各部室负责人确认后,报领导审核同意后,再进行维修、更换。对确实不能使用和修复的固定资产,由各部室负责人及时提出意见,经领导审批后,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坚持每年对公司财产全面清查一次,并将清查结果及时报告领导。如发现财产丢失、损坏,要查明原因,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必要的处罚。对在清查中盘盈盘亏的财产,查明原因后,报有关部门批准,按有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第六章低值易耗品管理

第二十三条低值易耗品的购入

1、购入低值易耗品统一由办公室负责办理。购入本着节约、实用、分批的原则,防止浪费和积压。

2、所需的各种低值易耗品均由各部门做出计划,须填写《购置物品申请单》,由部门经理和主管副总经理签字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由办公室统一负责采购。

3、一次性购入金额、数量较大的物品,要签订购入合同,合同的签订要通过总经理会议研究决定。

第二十四条低值易耗品的领用和管理

1、办公室购入低值易耗品后应办理入库手续。保管人员根据发票清点实物,填写“实物入库单”一式两份,一份自留登记入账,一份随发票报销交财务。

2、部门领用耗品时,应填写出库单,经批准后,保管根据出库单交付实物。

3、保管人员应建立实物明细账,并根据实物入库单、出库单登记账薄。

第七章应收款项管理

第二十五条本规定所称应收款项包括单位因场地租赁而发生的向场地租赁单位收取的场租收入和宣传费收入、职工个人往来欠款。

第二十六条财务人员应于每月底对应收款项进行清理核对,并向总经理及主管副总经理、经营部经理上报《应收账款明细表》。协助、督促经营部门按照《应收账款明细表》内容对各应收款项予以催收、核查。经营部门收回的现金、支票要及时上交财务,由财务人员办理银行结算手续。

第二十七条职工出差、办公事需借现金周转的,本人填写借款单,经总经理批准后,给予办理。长期欠款不还或挂账不清,不予办理新借款。业务往来单位的业务人员特殊需要借款时,必须经领导审批同意后,由本单位有关人员代办,并负责收回借款。

第二十八条职工个人欠款应于出差回来、办完公事后五日内办理报销手续,没有用完的现金应退交财务。特殊情况,不得超过半月,超过半月在考绩工资中扣除本人20分。差旅费的报销由经办人员填写《差旅费报销单》,并附报销单据,交财务人员审核后,经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报销。

第二十九条关于经营部、公司营业款结账工作程序

1、经营部、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后,应在两个工作日内将合同原件交财务室备案。

2、经营部、公司各自指派专人负责,依合同内容、金额登记备查簿,根据结款情况及时登记备查簿。

3、月末由财务向总经理、主管经营的副总经理、经营部、公司提供本月及以前月份《应收账款明细表》。

4、每周一经营部、公司将本周经营收入情况报主管副总经理及总经理。

5、两个月未收回的款项由财务分别报各经营部门、主管副总经理及总经理,由主管副总经理或总经理指派专人限期催收,并相应扣罚相关部门的考绩分数。

管理规定范文篇8

第一条为加强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范社会急救医疗秩序,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及时有效地抢救急、危、重伤病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规范本市行政区域内对急、危、重伤病员在事发现场和转运途中的院前紧急医疗救治行为和转至院内抢救至病人病情稳定或病人死亡的救治行为。

第三条市、区(市)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社会急救医疗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社会急救医疗工作。

第四条社会急救医疗是非营利性公益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急救医疗遵循统一调度指挥,划区就近、就地、就快救治,尊重病人意愿的原则。

第五条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急救医疗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社会急救医疗事业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二章社会急救医疗网络与职责

第六条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包括:

(一)市急救中心、二级急救调度指挥机构;

(二)急救分中心、医疗机构急诊科;

(三)急救点。

第七条各县级市和黄岛区卫生行政部门可在其辖区设立二级急救调度指挥机构,承担其辖区日常社会急救调度指挥任务,并接受市急救中心统一调度指挥。

第八条急救分中心、急救点应当按照全市社会急救资源规划设置,并设立明显标志。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设置按照医疗机构设置有关标准执行。

急救分中心可以采取市急救中心独立设立、医疗机构独立设立、市急救中心与医疗机构共同设立等形式设立。

急救点的设立可以根据急救需要采取多种形式设立。

第九条市急救中心职责:

(一)负责全市社会急救统一调度指挥,收集、处理、储存和分析社会急救信息,指导各相关单位的急救工作;

(二)承担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日常院前急救任务;

(三)承担重大节庆、大型集会社会急救保障和全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援等任务;

(四)指导开展全市社会急救医学知识普及培训工作。

第十条急救分中心职责:

(一)接受市急救中心或二级急救调度指挥机构统一调度指挥,承担辖区内社会急救医疗救护任务;

(二)做好社会急救动态信息资料的登记、统计、汇总、保管及报告工作;

(三)完成卫生行政部门和市急救中心或二级急救调度指挥机构交付的其他社会急救任务。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急诊科职责:

(一)接收急诊病人和市急救中心或二级急救调度指挥机构转运的伤病员,提供急诊医疗救治,并向相应专科病房或其他医院转送;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接受市急救中心或二级调度指挥机构调度指挥,承担伤病员的现场急救和转运。

第十二条急救点职责:

(一)在调度指挥机构指导下对所属区域内的急、危、重伤病员进行抢救;

(二)及时反馈社会急救现场信息;

(三)开展急救医学知识的宣传。

第三章社会急救医疗服务管理

第十三条市设立“120”社会急救医疗呼叫专用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电话记录保存不少于三个月。“120”号码是院前急救唯一特服呼叫号码,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设定任何其他形式的急救电话呼叫号码。

禁止干扰社会急救医疗呼救专用电话的正常工作。

第十四条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按规定配置急救医疗药品、器械、设备,并及时做好器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及更新;

(二)按规定和需要配置救护车辆,救护车辆应当印有国际通用的急救标志和急救专用标志,按规定安装警报器和标志灯具;

(三)从事社会急救工作的急诊医师应当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并具备3年以上临床实践经验,急诊护士应当具备护士资格并具备2年以上临床实践经验。

第十五条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单位应当保证值班救护车正常运行,并在接到呼救指令后3分钟内出车。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值班救护车执行非急救医疗任务。

第十六条事发现场的单位和个人对急、危、重伤病员应当及时给予援助,机动车辆的驾驶员和乘务人员应当优先运送急、危、重伤病员。

第十七条社会急救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应当执行首诊负责制和24小时应诊制,不得推诿或拒绝抢救急、危、重伤病员。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和扰乱对救治急、危、重伤病员的运送工作。

第十八条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单位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报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章保障措施第十九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把社会急救事业经费列入本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逐年增长。

第二十条鼓励捐助社会急救医疗事业,捐助的车辆、设备可依法标注捐助单位或个人的相关信息。

第二十一条接受急救医疗的伤病员应当按规定缴纳社会急救医疗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

社会急救医疗费用的报销或支付,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或新型农村合作定点医疗的限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急救病人,按有关规定报销医疗费用。

第二十二条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突发急、危、重病时,社会急救医疗机构应当立即救治,同时通知救助管理部门进行甄别。救助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甄别,对属于救助对象的人员,在病情稳定后转至定点医院治疗,治疗费用和医疗机构先行垫付的急救费用由民政部门承担。

第二十三条有关部门应当按规定为社会急救医疗工作提供以下保障:

(一)通信单位应当保障社会急救医疗通信网络畅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执行社会急救任务的救护车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优先放行;

(三)公安部门应按规定加强对警报器和标志灯具的管理;协助调查无法证明其身份急、危、重伤病员有关情况;发生治安案件、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火灾及其他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时,应当维护事发现场秩序;

(四)重大紧急情况下,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应急体系管理相关规定,协助调用非医疗单位和个人的运输工具,执行临时性急救运送任务。

第二十四条交通场站、游泳场馆、旅游景点和其他容易发生灾害事故的公共场所,应当根据需要建立专业性或群众性的救护组织,组织相关人员接受急救医疗技能培训,配置必要的急救药械。

第二十五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社会急救基本知识的培训或宣传。

第二十六条鼓励支持红十字会等单位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现场救护,提高全民自救互救意识,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志愿服务。

第二十七条鼓励医护人员从事社会急救、急诊工作。

同等条件晋升职称时,应当优先考虑专职从事社会急救医疗的工作人员。

第二十八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公布投诉监督电话,接受社会对急救医疗问题的投诉和监督。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投诉后,应及时将处理意见反馈投诉人。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1000元罚款:

(一)不在规定时间派出救护车的;

(二)不执行首诊负责制和24小时应诊制的。

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可处1000元罚款,并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单位未按规定配置、维修、保养、更新社会急救医疗器械和设备的;

(二)急救分中心未按规定做好社会急救动态信息资料的登记、统计、汇总、保管及报告工作的。

第三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对责任单位可处警告或5000元罚款,对责任人可处警告或1000元罚款;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服从市急救中心统一调度指挥的;

(二)重特大事故不及时上报的;

(三)不按规定设置急救电话、电话记录未按要求保存或干扰社会急救医疗呼救专用电话的;

(四)擅自动用社会急救医疗值班救护车、药械和设备执行非急救任务的;

(五)急救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推诿或拒绝抢救急、危、重伤病员的。

第三十二条侮辱殴打社会急救医疗工作人员、扰乱社会急救医疗工作秩序、损坏急救医疗设备或其他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接受社会急救医疗的急、危、重伤病员逾期不按规定缴纳社会急救医疗费用的,社会急救医疗机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急救医疗机构违反规定收费的,由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管理规定范文篇9

一、全市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下同),其行政领导人员的任用,一律实行聘任制;党群组织的领导人员的任用,按照有关章程的规定,一律实行选任制。

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聘任选任应坚持以下原则:

1、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

2、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4、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5、依法办事原则。

6、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具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能顾全大局,有全局意识。

3、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与时俱进,艰苦创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品行端正,能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勤政廉政,遵纪守法。

5、具有与履行岗位职务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文化水平,有实际工作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

6、身体健康。

7、具有岗位职务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四、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任职应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1、由副职提任正职的,一般应在副职岗位工作2年以上;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一般应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3年以上。

2、一般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3、任职年龄一般应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能任满1个任期。

4、各单位规定的其他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资格条件。

特别优秀或因工作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或聘任。

五、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根据不同情况可分别采取直接聘任、竞争聘任、招考聘任、交流聘任等任用形式。

直接聘任是参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通过民主推荐、考察等程序产生事业单位领导聘任人选。

竞争聘任是在事业单位内部通过竞争演讲、民主测评等程序公开竞争产生事业单位领导聘任人选。

招考聘任是面向社会通过公开考试选拔方式产生事业单位领导聘任人选。

交流聘任是本单位没有合适人选,组织上从其他单位人员中进行交流选拔产生事业单位领导聘任人选。

六、事业单位聘任领导人员,按下列程序实施:

1、直接聘任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的规定》办理。

2、竞争聘任、招考聘任的程序为:

(1)制定方案,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

(2)公布职位、任职条件。

(3)报名及资格审查。

(4)竞争演讲或笔试、面试。实行竞争聘任的,应组织参与者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竞争演讲。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聘任的,一般应先进行笔试,根据笔试成绩,再进行面试。

(5)民主推荐和测评。

(6)组织考察。

(7)党组织集体讨论研究。按干部管理权限,由党组织集体研究做出聘任决定,或提出拟聘意见,呈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8)任前公示。公示期一般为7天。

(9)办理聘任手续。按干部管理权限,对被聘对象下发聘任通知和聘书。

3、交流聘任参照直接聘任或竞争聘任的程序办理。

七、选任分为党内职务的选任和群团职务的选任。

党内职务的选任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即由群众推荐、党员推荐产生候选人后,再提交党内选举。其程序为:

1、制定选举工作方案,呈报上级党组织批复。

2、在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的基础上,党组织集体研究确定候选人考察对象。

3、组织考察。

4、确定正式候选人建议名单,并按干部管理权限呈报上级党组织批复。

5、对正式候选人进行公示。

6、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将正式候选人提交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

7、选举结果报上级党组织批复。

行政领导班子成员与党组织组成人员实行交叉任职。被聘任的党员行政正副职作为党内职务的正式候选人直接提交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

群团职务的选任,按有关章程的规定并参照上述程序办理。

八、事业单位聘任、选任的领导人员实行任期制,任期一般为3年。领导人员聘任期满后,可以续聘。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一般不超过3个任期。同一岗位连续任职时间长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流。

同一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原则上要求同步。

九、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按实际所在岗位享受相应待遇,岗位变化后,待遇相应变化,所任职务及待遇在任期内有效。实行聘任制以前,已经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保留原职级待遇不变。

十、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进行严格考核。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届末考核两种形式。年度考核由本单位组织实施;届末考核按干部管理权限组织实施。

十一、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年度考核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年度考核等次作为届末考核的重要依据。

年度考核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的,上级主管部门党组织应派人与被考核人进行诫勉谈话,也可根据聘任约定或有关规定终止其聘任合同,或重新聘任到本单位其他合适岗位。

十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届末考核,按个人述职、民主评议、组织考察的程序进行。重点考察任期内工作政绩、年度考核情况和廉政情况等。届末考核为优秀、合格的,可参加新一届聘任;届末考核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的,原则上不再参加新一届聘任。

十三、被聘人员任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聘任主管部门解除其所聘职务,并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

1、任期内不能履行职责,完不成目标任务或因个人失职使工作造成重大失误和损失的;

2、因闹无原则纠纷,影响班子团结,严重影响单位工作经教育不改的;

3、有违纪违规问题或严重违反社会公德,有损领导干部形象的;

4、年度考核不合格或连续两年考核为基本合格的;

5、因工作调动、职务晋升的;

6、违反聘用合同的约定或因其他原因应予解聘的。

十四、被聘人员任期内提出辞去聘任职务,应书面申请,陈述辞聘理由,按管理权限报送审批。审批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予以答复,超过三个月未予答复的,视为同意辞聘。

十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岗位变动或聘任期届满,需要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应当按规定进行审计。

十六、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聘任、选任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分级负责。副科级以上领导人员,由市委直接管理;市文化局、市广播电视局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除市委直接管理副科级干部以外的其他领导人员,由市委委托宣传部管理,任前向市委组织部备案;市司法局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除市委直接管理副科级干部以外的其他领导人员,由市委委托政法委管理,任前向市委组织部备案;其他事业单位除市委直接管理副科级干部以外的其他领导人员,由市委委托主管部门党组织管理,其中,副科级事业单位其他领导人员,任前向市委组织部备案。

十七、聘任、选任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项程序、纪律和规定。要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按照规定的程序组织实施聘任、选任工作,不准超越干部管理权限。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要按照市委《关于加强市直副科级以上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的领导职数聘任、选任干部,不得突破职数。对目前领导成员过多的单位,给予三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职数可放宽1名。

管理规定范文篇10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价格监测,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和成本的变动进行跟踪、采集、分析和公布的活动。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价格监测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配合价格主管部门做好价格监测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价格监测工作,根据价格监测的需要,建立健全价格监测机构,完善价格监测网络。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和价格工作的需要,制定全省统一的价格监测报告制度,明确价格监测资料的采集、汇总、计算、传输、报告、分析、公布的具体办法,以及相应的价格监测项目、指标、代码、表式的统一标准。市、县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根据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价格监测报告制度,确定本行政区域内价格监测地区和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并可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和价格工作的需要,制定补充的价格监测项目和标准,但不得与国家和省制定的价格监测报告制度相抵触。

第六条价格监测以周期性价格监测和定点价格监测为基础,开展专项调查、临时性调查、非定点监测等,收集、整理价格监测资料。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根据价格监测报告制度的要求,指定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作为价格监测定点单位,负责提供价格监测资料。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因生产、经营品种调整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提供价格监测资料的,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调整,另行指定价格监测定点单位。

第八条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应当按照价格监测报告制度规定的内容和时间提供价格监测资料,不得拒报、虚报、瞒报或者伪造、篡改价格监测资料。非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做好价格监测工作。

第九条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价格管理制度,确保及时、准确提供价格监测资料。

第十条价格监测定点单位需要了解所提供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全省平均价格水平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无偿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一条价格监测人员收集价格监测资料,应当按照价格监测报告制度规定的内容、标准、方法、时间和程序进行。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价格监测定点单位的业务指导,对价格监测定点单位报送的价格监测资料进行抽查、核实,保证价格监测资料准确无误。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定期报送价格监测报告。

价格监测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监测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情况;

(二)被监测商品和服务成本变化情况;

(三)被监测商品和服务价格趋势预报预警;

(四)与被监测商品和服务价格有关的其他内容。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内主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监测资料,但属于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的除外。价格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属于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的价格监测资料予以保密,不得将属于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的价格监测资料用于价格监测以外的其他目的。

第十五条价格监测工作所需经费可申请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十六条价格监测定点单位违反本规定,拒报、虚报、瞒报、伪造、篡改价格监测资料的,由下达监测任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可建议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