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措施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22:47:23

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范文篇1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土地管理工作。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有效解决我市土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建立科学有效、适应我市经济发展要求的土地管理体制。

二、继续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全市范围内各类园区用地、非法圈占土地、违法违规交易、土地管理松弛等现象加大治理整顿力度。严禁利用农业耕地开发生态农业园或示范园;凡经营性用地一律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地;工业用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也须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的市场化方式供地。

三、严格实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要优先保证国家重点项目、产业政策鼓励项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项目用地。积极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对农用地的控制和引导作用,确保土地利用按照规划进行,维护土地利用规划的严肃性。落实土地利用与开发整理补充耕地数量平衡。

四、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论证阶段,必须进行用地预审。建设项目用地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保护耕地的基本原则,符合合理和集约用地原则,符合国家供地政策。未通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用地预审意见的,不得批准立项,不得选址定点,不得批准建设用地。

五、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要保证基本农田保护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全市行政区域内凡已划为基本农田保护范围的耕地、园地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占用;禁止利用基本农田搞温室养殖或其他破坏土地耕作层的经营活动;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批。

六、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按照“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做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也要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各项集体建设占用农用地必须履行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凡已转为国有的原集体土地,暂未使用的,允许继续耕种,建设项目需要使用的,要按法定程序办理农用地征用手续;没有农用地年度转用计划指标的,不得批准项目用地。

七、大力开展节约和集约用地,发挥存量土地潜力。认真做好建成区内存量土地调查工作,摸清底数,能利用存量土地的就不新增建设用地,能利用荒漠山坡的就不使用耕地。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两年以上未开发建设的,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市区范围内企业和单位的闲置土地要进行统一收购和储备,通过市场方式配置给用地单位。

管理措施范文篇2

一、发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发票打假任务更加艰巨。表现在:一是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虚开发票活动猖獗。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利用手机短信、互联网、电子邮件、邮递等现代信息手段,以及街头小广告等交易方式,大肆推销假发票和非法招揽代开发票业务。二是买假用假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且有曼延之势。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取得或使用假发票,严重干扰乱了经济税收秩序。假发票泛滥不仅使税收执法隐患增大,同时也为财务造假、偷税逃税、贪污贿赂、侵吞国家资财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条件。三是发票犯罪手段、方式具有隐蔽性、多样性。一些制假贩假犯罪团伙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作案,而且专业分工明确,涉及面广,游移不定,隐蔽性强,容易逃避执法机关的监控和追踪。另外,普通发票采用的防伪技术低,防伪措施不防伪,使消费者和税务机关无法从直观上鉴别真假发票,都加大了执法机关的打假难度。

(二)经营者和纳税人用票不规范,利用发票偷税问题较为普遍。依法诚信纳税在部分纳税人头脑中还没有真正形成。对发票违法行为,“查出来倒霉,查不出来赚了”的思想还有一定市场。一些用票单位管理制度不健全,发票管理混乱,给地税部门加强发票检查带来很大困难;有的纳税人真票假开、瞒收虚开,采取不开具发票,开具假发票,不按规定开具发票,以各种理由拒开发票,或使用其他收据代替发票等方式,以达到偷税目的。

(三)地税机关对发票的管理、检查力度不够。首先是认识不到位。部分地税机关对当前存在的制售和使用假发票、白条入帐、拒开发票、不使用发票等现象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其次是管理缺位。在对发票的日常管理中,地税机关内部管理衔接不畅,征收、管理、稽查部门之间缺少很好的协调,配合不够密切,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个别单位的发票单靠办税厅“一家”管理,由于人力所限,在对超期领用发票催缴、过期发票缴销以及发票核查比对等环节,易出现管理漏洞。第三是检查力度不够。地税系统目前尚未建立强大快速的真假票检验系统和协查系统。在征管和稽查执法中,往往只侧重涉税的检查,忽视日常发票检查,开展经常性发票专项检查较少。发票审核往往流于形式,对领购发票异常的纳税人缺乏有力监控,对接受单位发票的合法性缺乏经常性检查。执法人员发现纳税人有发票违法违章的行为,也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完全按《征管法》和《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罚。加之检查缺少有效手段,致使对发票违法的查处、打击不够有力,没有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四)发票有奖举报引发的税务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增多。近几年来,全省各地出现了一批以赢利为目的的发票举报团伙,他们利用税务部门制度或管理上的漏洞,有的甚至采取非正当手段取得证据进行发票举报获取奖金,税务机关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发行政复议、诉讼案件。据有关部门通报,2005年以来,省内各地出现的发票举报团伙,引发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十余起。

(五)消费者索取发票的积极性不高,维权意识不强。一是因个体消费不存在报销问题,大多数人没有形成索取发票的习惯,即使有的消费者提出索票要求,往往也因店家以各种理由搪塞或以价格上的一定优惠作交换,而放弃了索票的权利;二是税务机关对消费者索取发票的宣传缺乏广度和深度,缺少有效控管、制约手段。有些消费者虽然知道索取发票,但因对发票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缺少辨别合法有效发票的知识,所以在消费后只要店主给发票就行,也不管发票是否合法有效,更不能从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和维护消费者自身权益的角度,积极索取发票。

二、进一步规范发票管理的建议

解决当前发票管理与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采取“规范管理、严查监控、部门协作、综合治理”措施,不断深化“以票管税”,全面提高普通发票管理水平。

(一)加强部门协作,建立专项整治发票违法犯罪长效机制

当前要深入开展打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专项整治活动。各级地税机关应充分认识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的危害性、紧迫性,认清发票打假任务的艰巨性,加强与公安、国税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联合协查,形成部门合力协税治税、严打发票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工作机制。要贯彻“破大案、打团伙、捣窝点、破网络”的方针,将大要案件和职业犯罪团伙作为主要打击对象。成立税警联合专案组,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集中力量,严加整治,有效遏制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犯罪势头。要坚持日常打假与重点稽查打假相结合,对发票举报线索和发现的制售假发票犯罪蛛丝马迹,及时查处,保持高压态势,把打击发票违法犯罪作为一项长期的、经常的、重要的任务常抓不懈。

(二)重引导抓规范,建立内外互动的“以票管税”机制

消费者的索票、维权意识不强,经营者用票不规范,纳税人诚信纳税意识差,是普通发票管理的症结和难点。因此,各级地税机关应把加强发票管理与优化纳税服务结合起来,着力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和消费者主动索票意识。要重视发票的法制宣传,向广大纳税人和公民广泛宣传发票相关知识,增强依法取得、使用发票的自觉性,提高识别假发票的能力,警示使用假发票的后果。同时,加大对利用发票偷税逃税违法犯罪案件的曝光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加强纳税服务工作,大力开展发票兑奖、有奖举报和发票查询比对等活动,引导消费者把积极索取发票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让消费者索票真正“热”起来,维权真正“活”起来,促使纳税人增强规范使用发票、依法诚信纳税观念,为税务部门实行“以票管税”奠定基础。

(三)征管查联动,建立职责细化的管票控税机制。针对目前发票管理缺位、执法不严、查处不力的现状,着重抓好基础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

1、在发票管理环节。一是要把发票日常管理作为税收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各征收单位、税收管理员、办税服务厅人员,要重视对纳税人发票使用情况和纳税的审查,通过对发票和纳税人纳税资料的审查比对,分析纳税人的纳税情况,发现疑点,加强跟踪管理。二是要坚持发票管理与税收征管相结合,着力加强餐饮、服务、娱乐业发票定额管理和定期检查核销,有效控管税源;着力加强建筑安装、房地产、货物运输等行业发票管理,促进征管难点问题的解决,堵塞征管漏洞。三是要把发票管理与优化纳税服务、规范税收执法相结合,转变发票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搭建12366服务热线和电子税务服务平台,接受发票比对、咨询、投诉、举报,为纳税人及消费者提供释疑解难的实时在线服务,以满足纳税人的服务需求,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征纳关系的建立。要通过整顿发票管理秩序,优化税收法治环境,提高税务机关执法服务的水平。

2、在制度建设上,要完善“四项制度”。一是完善集中管理制度。应用发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发票从批印、销售、使用、缴销全部流程由市局集中管理,内部发票数据资源共享,市局发票管理人员随时监控下属各分局的发票管理情况。二是实行税控开票制度。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是税务机关及时、准确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强化税源监控,堵塞征管漏洞的重要手段,应着力在餐饮、服务、娱乐、房地产等行业,大力推广税控收款机,以发票控管税源。三是规范代开发票制度。严格执行代开发票管理有关法规,规范对易漏难管税源以及货物运输业、房地产业等行业纳税人自行开票、代开发票管理办法,防止虚开、乱开和引税源、拉收入等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基层分局长、发票管理责任人、税收管理员三级责任制,制定发票管理工作标准,严格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

3、在发票检查环节,着重强化“两项措施”。一是稽查部门办案时,注重对发票的检查,以发现案件线索。要加大发票协查力度,坚持日常打假与重点稽查打假相结合,对发票举报线索,及时查处,对制、售假发票犯罪应严打重罚,保持高压态势。二是征收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发票违规违法的专项检查和重点整治。选择重点行业发票或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检查,发现线索或疑点,及时排查、比对和整治。要重点整规不合法发票市场。对不符合规定的发票和其他凭证,包括虚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严格核查把关,监督企业不得作为记帐凭证,不得用以税前扣除和抵扣税款,促进税收秩序的整顿规范和优化,提高征管质效。

管理措施范文篇3

1、会计档案监督机制不健全

会计工作是企业发展运营中的关键步骤,然而根据调查我们发现,目前我国会计档案监督机制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政府监管不足,准则、法规的执行监督不力;注册会计师制度不完善。会计师资格证是对于会计师专业素质的基本界定。注册会计师不仅需要对受托单位的会计信息进行客观公正的审计,还要收取审计费用,这导致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单位的依赖性比较强,另外,注册会计师行业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再加上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领导不重视等,使得内部机制不健全,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在新会计准则下,这些情况成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障碍。

2、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网络已经逐渐普及,电子计算机已经成为企业会计工作的主要手段,对于会计档案也不例外。然而企业会计软件等主要是在市场上进行购买然后进行有关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会计档案管理的安全隐患。2014年新修订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会计准则》等,都对会计数据进行了针对性的要求,可见新会计准则对于电子计算机的依赖性比较大,因此这些电子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会计软件等使得新形势下会计档案的管理形式更加严峻。

二、新会计准则下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措施

1、不断改善手段,加强会计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会计档案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主体通过弄虚作假、舞弊等手段对外提供的会计档案信息无法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安全隐患一直是会计档案管理中的重要问题。2014年修订与的新会计准则中我们可以看到,财务报表、薪酬准则等成为修订的主要方面,这些方面会计信息主要是通过数据、报表进行信息记录的,因此对于会计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新时期,加强会计软件的开发、加强电子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墙的改善等成为企业会计档案信息真实性、可靠性的主要保障。公允价值量也是2014年新修订与的会计准则中的重点,公允价值量涉及到了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物资产、资产减值、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的有效核算,使用公允价值量进行企业资产与负债的估量,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根据当下情况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这些新的档案信息成为新会计准则下档案信息管理中的主要部分,因此不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新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与会计软件的有效开发,对于企业档案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加强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在目前新会计准则的指导下,结合当下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保证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国家、政府等部门的协助,加强会计监督体系的有效构建。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中对于主体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有助于促进会计信息的透明,有助于加强对于会计档案的监督。在新会计准则指导下不断的完善会计规范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于会计档案的有效监督,有助于促进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结束语

管理措施范文篇4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秸秆禁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此项工作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工作内容,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要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把秸秆禁烧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科室及人员,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对工作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部门联动,加大执法力度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国家六部委关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规定,组织力量,以环境敏感区域和目标为重点,全面、持续开展巡查,及时制止和查处秸秆焚烧行为。不利气象条件时,要加大巡查频次,落实应急防控措施,确保环境安全。气象部门要及时做好天气变化情况信息通报工作,环保、农业、科技、公安和交通等部门要组成联合督查组,赴各乡镇、村组进行督查。环保部门要认真履行环境监管执法职责,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对重点区域检查频次,一旦出现问题,要快速反应,从严查处。公安、交通等部门要加强对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巡查,确保交通安全。农业、科技等部门要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三、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宣传车及印制《宣传手册》向农村群众印发公开信、制定《村规民约》等形式,全方位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普及秸秆综合利用知识,引导广大群众增强法制观念,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环境安全。全市各级“三万”活动工作组要把秸秆焚烧教育作为“三万”活动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深入到田间地头,大力开展秸秆禁烧教育和宣传,积极倡导群众禁烧秸秆。

管理措施范文篇5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乡村旅游;管理;措施

乡村旅游主要将农业资源作为主要基础的旅游项目,乡村旅游的发展逐渐和农业旅游相结合在一起,这一旅游形式从出现的时候,就将城市居民作为主要宣传对象,将农业文化和生态景观等提供非城市居民,使得城市居民能够感受到农村的生活和风景等。我国乡村旅游出现得相对较晚,其主要是在二十世纪末所出现的乡村旅游热背景下产生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政策的实践中,乡村旅游逐渐和农村经济以及农民收入等方面紧密联系在一起,乡村旅游将农村的空间环境作为重要基础,通过城乡之间的差异对产品加以规划,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具有多种功能,也促使其管理方面的问题突出,需要加以重视和不断完善。

一、乡村旅游

在当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过对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等方面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乡村旅游英特不断被赋予更多的功能,其不仅具有休闲和娱乐的功能,同时也逐渐具有学习恶化购物等方面的功能,乡村旅游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都在不断提升。当前,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存在有一定差异,这主要是研究学者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所引起的,其具体定义包含有一下几个方面内容。这一新型旅游形式中的旅游空间活动场所主要为乡村地区,而旅游中吸引游客的吸引物主要是乡村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乡村饮食文化和古民居文化等内容,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主要是城市居民,其具体的旅游功能是为游客提供一定的乡野运动和休闲娱乐等体验,并且提供一定的服务,因此乡村旅游可以理解为,是以乡村地域空间环境作为主要的活动场所,其以乡村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等作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开发,使得旅游者能够得到观光游憩和休闲娱乐等多种旅游需求满足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本身的特点就在于其自身具有的乡村性特点,其主要体现在旅游活动发生的场所是乡村地区,乡村地域本身有具有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乡村的地域性又是其最根本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其对乡村的人口情况以及居民分布等都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对社会文化相关特征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1]。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一)乡村旅游的独特性。乡村地区是对原始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保存较好的区域,这就使得乡村旅游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本身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就会约定俗成一定的文化习俗,在具有较为独特的饮食习惯等,各个地区也有自身特有的农副产品等,而这些农副产品以及当地所特有的的当地的生活习惯,都能够使得游客对农村文化具有深刻体验,同时也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加真实的农村生活,使得游客体会返璞归真的感觉。(二)乡村旅游的多元性和多变性。乡村旅游景点,主要包含有历史文化景观和自然人文景观等内容,这些景观中存在有相对较多的文化因素内容,在这些因素中,主要有聚落以及自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同时也促使乡村景观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具有全方位和多元化的特点。我国的乡村旅游资源不仅多元同时也具有较多的变化,这些旅游资源相对丰富,具有相对较强的地域性特点,多数地域旅游资源都是以地域特有的民俗风俗和自然风貌等作为主要的资源,很容易受到季节的变化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对乡村旅游资源挖掘的时候,对这些相关因素更加全面的考虑,能够对这些资源加以整合,形成自身独有的风格。(三)乡村旅游的适度性。乡村旅游的基础存在农业生产的条件,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旅游淡季乡村的活动通常情况下,是将农业生产作为主要内容,而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乡村旅游汉族要是以文化景观作为主要的旅游资源,这就说明,在对乡村旅游相关资源开发的时候,需要在适度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使得乡村旅游资源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重视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化管理。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性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促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同时也能够使得农民的素质得到提升,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使得农村剩余人口逐渐转化为生产劳动力,促使农民能够在农忙闲暇的时候,通过卖旅游品和开商店以及民宿等方式促使自身收入增加,使得农民能够在不用外出打工的情况下,就得到较好的收入,也为农民提供发展的平台。其次是对农民素质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由于乡村旅游在为城里游客提供娱乐的同时,也使得游客们将城市中的先进观念以及科学技术等带到农村,农民们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接收到潜移默化的知识传输,增强农民主动学习的能力。最后是乡村旅游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农村地区本身在进行旅游产业发展的时候,会对自身的基础上设施加强,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与此同时,也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和基础公路等方面的重视以及资金投入,在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的情况下,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休闲,使得农村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2]。

四、双因素理论以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

(一)双因素理论的内涵。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曼•赫赫茨伯格于1959年所提出,这一理论首先出现在他的著作中,他在对不同专业和不同职业员工的调查中发现,职业内容和职业环境以及职业关系等方面内容都会对人们工作的热情产生影响,这些因素有时候会鼓励员工,提升员工工作的热情,而有时候,也会对员工工作热情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有可能在对员工进行安慰之后仍然无法促使员工的抑郁情绪得到缓解。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对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其中主要包括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等,激励因素主要是指能够对员工工作积极性产生刺激作用的因素,例如员工工作的成就感以及工作的兴趣等方面内容,都能够促使员工对工作发展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期望。而保健因素主要是指将对员工工作积极性产生打击的因素,这些负面影响因素主要是在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关系等方面,例如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办公条件等方面因素。以上是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所提出的关于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包含的内容,并且他明确表示,在工作的过程中,工作职业本身的内容已经存在一定激励因素的特点,而工作职业环境及工作职业关系等方面内容,则逐渐成为保健因素。另外,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中的相关内容存在着交叉的情况,有些因素在一定情况下为激励因素,同时在一定情况下也是保健因素的内容。赫茨伯格认为激励因素的满足对于员工工作积极性具有提升作用,而激励因素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也不会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保健因素的满足如果不足,就会造成员工多数出现不满的情绪,不利于公司发展。(二)双因素理论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一些研究学者在对乡村旅游的相关内容加以研究的时候,已经逐渐将双因素理论和旅游产品以及旅游体验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在了一起,其中Noe和Uysal学者在双因素理论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研究的过程中,在对游客的满意情况加以观察的时候,将对满意产生影响的因素分为两个方面内容,主要是操作因素和表达因素,操作因素主要是对旅游产品本身的属性加以明确,而操作因素的功能等方面内容也得到较深入研究,这些因素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是乡村旅游发展中所必要的因素,对乡村旅游持续进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如果这些因素缺少,会出现游客不满意的情况,而表达因素主要是指旅游产品本身的价值等方面都是使得游客满意的因素。Pizam等学者认为多数旅游产品表达因素比操作性因素等更为重要,贾英和孙根年等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将旅游体验分成高峰体验和辅助性体验等两个方面。高峰体验是对游客满意度方面产生作用的因素,而如果高峰体验造成游客失望的时候,就会无法对游客的缺憾加以弥补,也无法促使其得到游客的满意,而另外一个方面也是由于高峰体验本身具有的低劣的辅助的影响,造成游客出现不满的情绪。将乡村旅游和双因素理论之间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得出乡村旅游分为核心因素和辅助因素等内容。在这之中,核心因素主要是乡村旅游的内涵和特点等方面内容的体现,这就和游客所进行的乡村旅游驱动力等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也是游客所追求的乡村旅游价值的关键所在,对于核心因素的关注恶化不断加以完善,是对旅游游客满意度提升的重要手段。因此核心因素和乡村旅游产品等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其中包含着人文风俗以及乡村活动或乡村产品等方面内容。乡村风光主要是由生态景观所组成的乡村风景,同时也包含着农村地区所特有的自然风光以及菜园和果园等农业生态环境等田园景观,而乡村人文主要是指根据乡村自身的发展,所根深蒂固,在长期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文化以及其传统的生活习惯以及风俗等方面内容,而乡村活动主要是指农业生产以及民俗活动等活动内容。乡村产品主要指乡村传统工艺和手工艺品等产品[3]。乡村旅游的辅助因素主要是指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对乡村旅游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产生必要的帮助作用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并不是游客旅游中的主要需求,但是这类因素的缺少也会使得游客出现不满的情绪,这类因素主要包含交通和景点基础设施以及接待服务等方面内容,其相关交通主要包含着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具有安全性和便利性等方面的条件,而其相关住宿方面内容主要包含这住宿环境以及卫生状况和住宿价格等方面内容,餐饮本身也包含饮食特色以及价格等方面的相关内容,乡村旅游中的景点基础设施包含着休息设施以及引导设施等,其中接待服务主要包括服务态度以及服务方式等内容。

五、基于双因素理论乡村旅游管理策略

2010年的时候,福建省旅游局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时候,对乡村旅游的情况进行重新确定和定位,在这一过程中,福建省旅游局将七彩福地乡村游作为旅游宣传的主题。在这一主题中,其每种颜色都表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相关特点,其中较为贴切的主题和乡村旅游自身的发展情况是相符合的,具有较为明确的方向。乡村旅游的内容是相对比较丰富的,而在福建省旅游局关于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的实施情况下,使得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逐渐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和系统,一直到2014年福建省的乡村旅游发展初具规模,逐渐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同时也形成了17个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也使得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福建省旅游局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时候,逐渐将闽台之间文缘相承和商缘相连等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促使福建省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旅游试验基地之一,不断形成福建省乡村旅游精品。在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福建省政府和省旅游局都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而福建省旅游局和农业部等部门也在近几年以来对全省的乡村旅游项目展开可一定的帮助工作,其扶持的金额投入已经达到了4000多万元人民币。同时在闽台旅游合作发展的基础上,也组织闽台旅游相关人们的交流工作开展,使得福建省构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象工作不断发展和完善。(一)完善协调硬件设施配合软件服务。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完善的硬件设施始终是辅助因素的关键内容,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对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强关注,这就需要不断对交通道路和通讯电力以及排水排污等硬件设施进行不断完善和发展,并且也需要对这些设施的安全性以及便利性等方面的特点提供必要保障,例如当前,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其住宿有度假村和宾馆等,而这并不适合一些自驾游和散客游的人们,因此,这就需要加强对乡村民俗以及青年旅社等的建设和关注,在此之外,福建省乡村旅游的硬件设施的设计规划也要当地本身固有的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加以配合,需要和福建省乡村地区的整体风格相符合。乡村旅游虽然是对促使游客能够对乡村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或者体验乡村的日常生活,因此,游客们在对乡村生活加以体验的时候,也需要促使乡村本身具有能够为游客提供必要服务的条件,使得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核心因素内容。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也可以将其外观进行乡村元素建设,而设施则需要具备现代化的特点,需要和城市居民本身的生活习惯相符合。而在硬件条件完善的基础上,也需要具有较为细致的软件服务和相关硬件设施相配合,对其原有的服务设施等相符合,促使其人性化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4-6]。(二)逐渐将辅助因素转化为核心因素。辅助因素虽然是具有支持性特点的内容,其对核心内容的发展具有中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一因素的作用下,在乡村旅游具体发展的过程中,对游客所追求的目标并不能提供直接的满足,而需要将辅助因素逐渐转化为核心因素之后,才能充分对其因素加以发挥,也可以在适当的途径的帮助之下,对游客的满意度有效提升。例如,福建省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其可以充分利用水乡资源,水乡资源本身是当地特有的资源内容,其在促使游客感受乡村景观的时候,也将本地的特色内容提供给了游客,使得游客在福建省旅游的过程中,能够促使游客感受插秧和赛舟以及品尝水乡具有闽南特色的特色菜肴等,这些附带的内容,都属于乡村旅游中的附加因素,这些因素能够促使游客对当地的乡村生活加以更加充分地体会,促使游客们能够在观赏乡村风景,体验乡村生活的时候,对其中相关产生进行消费,而在一过程中,就是将乡村旅游中的辅助因素逐渐转化为核心因素,促使其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使得游客们能够充分体会当地的乡村生活。(三)创新管理方式,变革管理理念。乡村旅游的管理通常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有政府的管理和乡村旅游景区等当地的企业管理,其两组之间具有宏观和微观之分的特点,对乡村旅游政府部门而言,要促使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就需要借助于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相关工具,例如互联网和云计算等,促使乡村旅游本身处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得意提升,使得其在进行乡村旅游管理的时候具有更高的效率。其次,在进行乡村旅游管理的时候,需要加强其整体管理的程度,根据当前所具有的“3s”对乡村旅游进行实时监测,使得其保护力度加强,并且也需要在这一技术实施的基础上,进行乡村旅游规划的科学制定,对乡村旅游的环境加强保护力度。乡村生态平衡问题是乡村旅游中涉及到的重要问题,在这一问题中,需要相关人员能够明确其重要性,在乡村旅游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管理模式的完善,促使其管理方式逐渐得到创新,促使其管理理念能够在时展的进程中,逐渐加以变革,从而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乡村旅游的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创新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变革,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外部的力量加以借助,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各乡村旅游景区内部的管理,能够选择综合素养更高的工作人员,促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等方面都得到提升和改善,同时也需要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加强对经营单位的管理者等人员培训的力度,在对人员加以有效培训的过程中,使得工作人员自身的管理理念等方面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促使乡村旅游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而是和时展相契合情况下的乡村旅游管理,在对乡村旅游管理内容创新的基础上,逐渐促使其管理理念能够得到改善,而这对于乡村旅游企业的持续性发展的情况下,就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在进行旅游管理完善的基础上,也需要对管理的新的技术加以完善,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不断普及的情况下,乡村旅游也同样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完善旅游管理,使得乡村旅游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更加有序,也不断达到快捷有效的标准,使得游客们的旅游经历更加丰富和充实,积极发展新技术能够促使游客满意度提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使乡村旅游的管理方式与理念更加完善[7-9]。

六、结语

乡村旅游在近些年以来已经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中较为重要的旅游类型,在促使其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情况下,就需要逐渐对其管理策略加以完善,关注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恶化发展方向,使得其能够得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欣.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住宿偏好与满意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

[2]包大明,郑辽吉,赵艳辉,王焕宇,周晓丽,罗云艳.基于游客感知的景区供给质量提升分析———以辽宁青山沟风景名胜区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6):67-73.

[3]刘含嫣,吴军.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日照滨海旅游满意度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03):71-76.

[4]李志勇.“双因素理论”分析框架下的博物馆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J].社会科学家,2014,(12):74-80.

[5]李露.基于双因素理论乡村旅游管理策略的探索———以常熟蒋巷村为例[J].江苏商论,2010,(12):112-114.

[6]朱珊珊.传统目的地泰安旅游再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7]郑耀星,曾祥辉.福建省乡村智慧旅游发展创新策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09):1138-1141.

[8]陶玉霞.乡村旅游需求机制与诉求异化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5,30(07):37-48.

[9]王莹,许晓晓.社区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子———基于杭州的调研[J].经济地理,2015,35(03):203-208.

管理措施范文篇6

1.人员质t关.要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必先从“人”抓起,必须培养一支素质高的财会队伍。现在,许多村会计年龄老化,有的政策业务水平偏低,有的人不能坚持原则、执行财会制度不力,一些负责农村财会的乡镇经管站人少事多,忽视了对农村会计的倍训、辅导,这样的状况必须迅速改变。为此,一是要做好人员配备。乡镇经管站应按照核定的编制配齐人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兵分两路”,在加强农村合作基金会管理的同时,充实农村财务管理力量,做到农村经营管理与农村合作基金会工作两不误,双促进。村级会计人员在做好稳定工作的同时应注意培养和选拔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充实会计队伍,坚持通过考试考核,择优录用,防止和纠正充数现象。二是注重提高在职业务人员自身素质,坚持持证上岗,通过举办各类倍训班、自学、有条件的选送到中等以上学校学习等途径,加强其业务知识,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等方面的教育,使之拓宽知识面,提高管理水平,当好集体资产的好管家。

2.资金收取关。这是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现在在资金收取环节上普遍存在“四多”:一是收取的资金名目多。既有农民依法上交的税费,也有经有权部门批准收取的“以资代劳金”,既有合同内的集体提留款,也有合同外经批准的“集资”、“基金”款,既有农民应尽的义务款,也有代收的生产服务费等等;二是收款经手人多。由于收款门类多,经手收款的人也相应多,会计人员、其他村组干部“全家动手,个个上阵”,同时,由于人多,与农户的手续不很健全,有的收款不开票,有的使用非统一发票;三是坐收坐支多。收款的人多,干部身边有“公款”的也就多,加上收款结算制度有的地方未健全戴虽已健全但执行不严,故自收自支,坐收坐支现象比较普扁。个别干部甚至经手上万元,不及时与现金会计结帐,无偿占用数年之久(用作家庭生产周转金);四是尾欠多。由于收款项目多,数额大,手续不严密,加上过细工作未跟上,社员欠款也随之增多,余额居高不下,成了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大困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五个方面加强统一管理:

(l)严格审核收款项目,以力图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交款积极性。凡向农民收取的款项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合同内项目不得突破控制比例,不得层层加码,合同外项目不得随意立项乱收费,服务性收费一定要坚持自愿、受益、先服务后收费,坚决纠正谁服务、谁汀价、甚至搞攀比收费和强硬摊派的做法;

(2)收款应坚持由会计人员经手,村民组长(戴村分片干部)应密切配台会计约期到组(户)由会计人员亲自收取剪交款人直接送交会计,按统一印制的票据开票收款,并随即填入“农民负担监督卡”,会计之间严密手续并及时与现金会计结清帐目及时入帐,否则应予处罚;

(3)不论收的什么款项(包括“以资代劳金”,代收的生产服务费等)只要经过干部的手都应通过帐务处理(否则,使人有漏洞之嫌),应建立“代收款项专用帐薄”(如将此混入农户承包及上交款项,则将易引发农民认为负担重的误解),以对经手干部负责、对群众好交待;

(4)所收取的款项委托乡代管,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有效地遏制贪污、挪用、胡支乱借等问题;

(5)切实解决部分村组“收款难”问题。乡村干部要通过严格执行政策,热情为民服务、排忧解难,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措施,通过合法的手段和程序,解决部分农户不积极履行上缴义务的难题。坚决纠正少数村该收的合法款项不想方设法去收,集体要花钱,反而通过向私人借款、支付高利息,最终增加农民隐形负担的做法。

3.开支审批关。现在村组在现金使用上,一是经手人多。由于千部人人经手收款,身边有钱,因此个个干部都可以用钱,不经报告,“先斩后奏”。干部如此,有的社员也学会这一套,觉得要办的事与集体有点关系的,不论干部是否同意,先垫支购买(诸如田头用的水泥制品,家庭用的电器材料等),到时找干部报销,如不予批准,则将以票抵算上交款,弄得干部左右为难。二是审批手续不健全。个别村没有审批制度,有票就报销,有的村多头审批。三是少数负责审批的人不能坚持原则。针对这些问题,一是要加强计划管理,每年要通过群众讨论,年初制订集体开支计划,按计划花钱,各项开支要强调“一支笔”审批。要花钱,事先应向村分管财会的干部申报(重大开支项目应具开支预算报告报乡镇审批),事后按审批权限经“一支笔”审批,坚决纠正不报告、不审批和强行报销的做法。二是审批人员和会计人员应加强学习并带头执行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按《会计法》规定,秉公办事,勤检办事,克服和纠正“只要不上腰,有票就好报”的“好人”思想。三是电话费、报刊费、办公费和来人招待费应建立定额包干制度,防止和纠正私用公报,以少报多,铺张浪费和无定额、无限额以及连年超支加重农民负担的现象。

4.帐目公布关。这是增加财务工作透明度、发动群众监督的重要一环。现在不少地方帐目公布上存在“三少”:坚持逐年向群众公布帐目的村少,坚持张榜公布的少,群众对帐目公布满意的少,致使干部收款难。原因出在村干部中有“三怕”:一怕麻烦;二怕有些帐目(如来人招待费)公布后社员意见大;三怕社员欠款(特别是一些欠款大户)公布后挫伤积极交款户的积极性,增加收款难度。公布帐目应作为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坚持下去,并列入会计人员的岗位考核内容,以沟通、融洽和增强干群之间的感情,使群众弄清家底,消除疑团。公布形式上应采取口头与张榜公布相结合,后者可弥补一些未到场戴虽到场但一时未听清楚的社员的事后的核查;方法上应将现行借货记帐法中的“借”、“贷”,改成群众习惯上的“收”、“付”;内容上要全面、详细,要逐笔公布,避免笼统公布而使人看不清〔听不懂)真实内容;标准上应以群众是否满意为准。至于一些招待费等“怕曝光”费用,应予如实公布,不可躲躲闪闪,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农民群众监督的作用,做到财务公开。

5.审计监督关。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成员是农村财务管理的主体,党的政策历来坚持“民主办社”的方针,但有的村却有把群众关在门外、忽视了村级财务的民主监督。表现之一,有的理财小组的帐前审查流于形式,会计人员把理财小组成员的私章统统收起来,放在办公桌抽屉里,可随时在发票上加盖章印以示审查过,事实上末经其理财人员的逐票审查把关。表现之二,事后放松内部审计,往往就帐审帐,忽略走群众路线,结果,审计后群众仍有意见。表现之三,对审计出来的问题解决不力,非但未达审计初衷,反而有时起了负面作用。应该建立、健全并完善农村财务活动的监督管理机制,发挥并强化群众对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要由群众推选懂业务、办事公道、群众信得过的民主理财人员,坚持经常开展审计,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并做到四个结合:

(1)帐前审计(按月蒸按季)与帐后审计相结合,帐前发现明显不符合报销规定的开支,应加盖“不予报销”章裁判以“死刑”;

(2)室内审计与室外调查相结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管理措施范文篇7

“双渠道”保证流动党员不流失。做好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让流动党员能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是新时期保障党员权利的重点之一。做好这项工作,第一步就是要找到“人”,即掌握流动党员的去向,并与他们取得联系。为此,稀土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在不断总结学习的基础上,开辟了组织、情感两条渠道,保证流动党员找到组织、组织找到流动党员。

建立组织关系转接回执制度,开辟“组织渠道”。为及时了解转出组织关系的党员是否转到新组织,稀土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把通用的一式两联(正本、存根)组织关系介绍信改为一式三联(正本、存根、回执)。在开具介绍信时,除填写介绍信正本和存根的栏目外,还详细填写回执联的各项内容,并将回执联连同介绍信正本一同开出,接收地党组织在接收转入党员的同时,将加盖本单位党组织章后的回执单返回党员转出地党组织。这一制度的推行,进一步规范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程序,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对转出转入党员的管理和监控能力,从源头上遏制了“口袋”党员的形成。

“双联动”为流动党员开辟“情感渠道”。根据流动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稀土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采取“双向联系,动态管理”的办法,党支部根据外出党员与常住党员的关系,选择一名有联系能力的常住党员与之建立互联关系。通过党支部抓联系人、联系人抓外出党员的方式,实现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将流到外地的党员与常住党员全部结成联系对子,掌握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情况,并通过联系卡反馈给党支部,从而解决了流动党员在外表现情况难掌握、教育管理难落实等问题。截至目前,共摸底排查出外出流动党员80人,并为其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通过流动党员“双联动”管理制度,已经跟踪寻访了外出流动党员65人。

多举措创新流动党员服务方式。在保证流动党员不流失的基础上,稀土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从细节出发,不断拓宽流动党员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措施。在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负责对本区域内的流动党员进行摸底排查,登记造册,接转组织关系和收缴党费。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动党员服务手册》,并开通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及时向外出党员及外来党员提供各类信息,加强与其沟通联系。

管理措施范文篇8

1我国物流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和发达国家成熟的运输业相比较来看,虽然这些年我国的物流有了很大进步,但缺陷不容忽视,正视这些缺陷是物流更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之一,因此列举如下:

1.1我国物流运输业务空驶率高、积载率低

在物流方面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大的需要提升的空间。比如说整体性不强,各种沟通不及时也不到位,每个单位自行成为独立的个体,而缺乏大面积的统一,计划的执行常常无法及时到位,一些错误情况也无法及时反馈得到全面处理,并且对于车辆的调度不够充分,一些车满载或需要超载完成任务,另一些车辆却空车。这种空车行驶的概率要超过37%,这种情况在专运特殊货物的地方更加突出,例如代售车辆的输送在39%左右。这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为空车行驶并没有达到获得利润的目的,却白白耗费了人力,财力,最重要的是浪费了能源,属于既浪费的成本又没有获得收入的一种情况。

1.2我国物流运输业务货损货差率高

运输水准不高。国内邮件的损失率达2.5%,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必要的流程规划,物流与物流之间的通达状况较差,缺乏合作精神,而国外损失率在我国损失率的2倍以下。这种浪费既损失了消费者的宝贵资源也使得自身形象受损,更浪费了国家资源。

1.3我国物流运输配送准时率低

运输线路的布置不科学,无法将起始地点和各个销售点顺畅连接,运输过程困难重重,速度慢,成效低。很多货物因此延迟送到,在路途中停滞过久,不但耽误了收货人的时间,也使得运输公司自己的周期律变长,成本变高,而整体性能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几个对策来积极改变这个现状。

2加快公路交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对待公路运输需要有全局性的眼光,将各个部分整齐划一,用战略眼光来将各处繁琐而凌乱的问题理出一条思路来,对待各式各样的问题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平衡各个点的利和弊,最终拿出一个科学、严谨的实施方案。

2.1加大运输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市场主体

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从治理机制入手,以“专、精、特、新”为发展方向,鼓励社会力量大办运输、办大运输。在运输组织结构方面,积极推行高速快客、超长线路实行集团化、公营化;跨区线路、危险货物、现代物流、站场经营公司化;其他线路、维修、检测、驾校等经营方式多元化。在运力结构调整方面,高速公路和国道主干线客运以高级客车为主,城乡客运以中级客车和普通客车为主,货物运输大力发展集装箱车、厢式货车、特种专用车辆,加快普通敞篷货车的厢式化进程。

2.2提高运输生产力,加快道路运输发展

采取多元化筹资的方式,鼓励扶持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客货运站场;同时切实做好客运站的规划、选址和建设工作,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2.3强化运营治理,加强道路运输安全

一是加强安全生产责任治理,严格实行安全生产监督责任检查制度,把安全责任至上而下细化分解,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二是加强营运车辆技术治理,坚持和完善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和定期维护制度,切实规范营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行为。三是加强对客运站的监督治理,切实加强营运客车安全例检和进站车辆经营资格的审查,果断防止超员车辆“、带病”车出站运行。

2.4严细市场监管,创造规范运输环境

一是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解决运力大于运量的问题。二是监督治理机制,全面清理和规范运输行业各类收费项目,大力开展运输专项治理。三是多元经营机制,积极实施运输市场多种准入模式,探索推行主干线、热线客运线路经营权招投标,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良性、公开、公正的运输环境。

2.5规范执法治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按照“设权应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检查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确保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监督检查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办事,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3公路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进而导致了各种资源的全球化,为了能够赶上国际步伐,我们对于交通运输的标准也应该适当提高,争取能够做到安全、迅速、准确地送达需要地点。以下是针对我国公路交通所作出的一些理论性预测:

3.1公路交通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尽管我国公路交通的发展之快速有目共睹,较之若干年前已经有了跨越性的改变,但更加紧迫的是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经济增长不够快速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运输业需要更快的增长速度才能达到人民所要求的水平,因此需要行业内更有效的努力。

3.2智能运输系统是未来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智能化物流为运输行业提出了技术性的革命手段,从此运行的效果更加理想,运行效率更加高效,污染和浪费相应减少,提升了行业的运行水平,公众满意度随之上升。这些技术将被大力开发研究,并参与到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将多而杂的运行系统变得更容易进行操控,更利于指挥和调度,其调控范围也随之扩展,能够及时传达所需信息,为行业带来新鲜空气。

3.3公路交通运输将与现代物流日益融合

物流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服务部门之一。公路交通运输加速向现代物流的发展和融合,不仅是为了面对现有的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更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潮流和我国加入WTO后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公路运输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物流服务水平,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客户服务的要求。

管理措施范文篇9

[关键词]肿瘤内科;护理管理;问题;措施

肿瘤内科病房患者的病情较为特殊,且病情复杂,护理工作也日趋繁重,故在护理过程中会存在部分护理问题,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因护理问题对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应有效的消除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各种护理风险。为了探究肿瘤内科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随机选取50例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该院就诊的肿瘤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肿瘤内科护理管理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50例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该院就诊的肿瘤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为(60.53±10.50)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找到癌细胞,并在该院接受治疗。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情况见表1。

1.2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

在该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总结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肿瘤内科护理中较为常见,且容易发生护理纠纷。患者由于长期住院治疗,需要反复接受化学药物,对患者皮肤组织的刺激性较强,降低了血管弹性,易导致静脉炎和组织坏死等,造成化疗药物外渗主要是选自不正确的穿刺方法,穿刺部位和血管。防范措施:治疗期间,使用化疗药物之前,应向患者讲解化疗药物的必要性和相关知识,在穿刺时,先试用生理盐水确认穿刺正确,穿刺后将针头固定,防止针头刺破患者的血管和针头脱落,对于药物反应严重或配合度不高的患者应采取静脉留置针。护士还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血管情况,不断提高护理技能[1]。

1.2.1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由于外源性细菌感染静脉导管,患者抵抗力下降等。由于肿瘤科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导管,导管使用频率较高受污染几率提高,身体其他部位的细菌也可能污染导管。护理人员应该在穿刺和放置导管时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每天为患者换药及纱布敷料,每周换1次肝素帽和透明敷贴,如果发现有污染迹象应及时更换。输液管道药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更换,如穿刺部位出现发热,红肿,疼痛等感染现象时应及时处理。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穿刺部位或导管部位时要注意洗手,同时要告知患者管道留置情况,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患者自身的重视程度,相互配合,避免导管牵拉扭曲[2]。

1.2.2化学药物过敏

肿瘤内科护理过程中常发生药物过敏案例,这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没有按照药物规范和患者实际情况使用药物。防范措施:使用药物前,应给予患者各项指标检查,如尿常规,血常规,心电图,肾功能,肝功能等,使用药物前应准备好药物过敏的急救药品和医疗仪器。监督患者按照药品规范和医嘱用药,静脉输液要控制速度,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1.2.3静脉血栓

患者患病后肿瘤细胞和化学药物使血管内皮损伤,导管会损伤血管内膜,患者的血液持续呈高度凝结状态,且患者卧床时间长,无自主活动,导致血流较慢,且血液会淤滞。防范措施:为防止因长期滞留导管源性血栓的形成,应给予患者适量抗凝剂,防止长时间卧床压迫置管侧肢,应指导患者适当进行散步等小幅度运动。为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可帮助患者抬高侧肢体并让患者做握拳动作[3]。

1.2.4跌倒磕碰

此类风险是有患者身体虚弱,体力不支,从床上起身站立时速度过快,或在洗澡、如厕时动作较大时。防范措施:对存在坠床的跌倒的患者适当使用床档,扶手等辅助用具进行提前预防,在床头等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警示牌,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在患者行走和如厕过程中必须由家属或护理人员在场搀扶和陪伴。对病房内的物品摆放进行合理规划,为行走留出充足的空间,防止绊倒摔倒。

1.2.5自杀

肿瘤内科由于身体痛苦较大,病情严重,家庭负担大,患者会产生焦虑,失望,抑郁的情绪,而护士未能及时认识到患者的情绪变化,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较少,对患者的想法不重视,患者进而形成自杀倾向。防范措施:护士要耐心与患者交流,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时刻开导患者,充分关心和尊重患者。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重点看护,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诊治。在日常生活护理中,应在保证患者生理舒适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引导患者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和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1.2.6药物管理不当

肿瘤内科常用药物为抗肿瘤药物,但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会对皮肤产生直接的接触,或吸入或吞食。护理管理中由于工作人员不带护目镜或不穿防护服等错误操作会导致药物管理问题,这对患者及操作人员的影响极大,会出现脏器损坏、染色体畸变、致癌等危险。防范措施:加强肿瘤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让护理人员系统性的学习抗肿瘤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管理方法,严格按照肿瘤内科的操作流程操作,化疗药物在存放时要标有醒目标志,配置药物时要戴好口罩,穿好长袖防护衣,防止呼吸道吸入药物,为防止在配药时药物溅出应使用无菌纱布包裹。

1.2.7护理人员专业操作技能欠佳

肿瘤内科患者需要长期静脉滴注等,部分年轻护理人员对静脉穿刺不熟练,长期化疗患者治疗期间需要多次穿刺,经常性的一次穿刺不成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护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无法确认正确的用药顺序,输液速度等,造成意外的安全隐患。部分护理人员不了解药物性质理论知识,未按照正确的方法配伍药物,影响了化疗药物的疗效,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防范措施:在肿瘤内科开展针对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和操作节能的培训和讲座,培训课程采取定期考核的制度以督促护理人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肿瘤内科人员的工资与职称晋级等与培训考核成绩和实际操作评分挂钩,促进全科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节能全面提高,促进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

1.2.8管理制度不健全

肿瘤内科护理个管理制度不健全问题包括护理记录不及时,护理记录有缺陷,护患缺少沟通等。肿瘤内科多是病情危重、易反复、并发症多的肿瘤患者,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长期住院,长期服药,输液和化疗,但病情改善仍旧不明显,患者在反复治疗反复恶化的过程中心理会受到极大的打击,逐渐产生焦虑,、失望、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对治疗不抱有信心,造成护理工作的不到位。防范措施:规范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护理规范进行操作,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医院的分级管理制度、药品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应培养自身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1.3观察指标

找到护理问题并进行观察,总结肿瘤内科护理管理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了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见问题该次研究中,护理问题发生率为30.0%,常见问题为医院感染、化学药物过敏、化学药物外渗、静脉血栓、跌倒磕碰、自杀等。具体见表2。

3讨论

肿瘤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问题较多,常见问题为医院感染、化学药物过敏、化学药物外渗、静脉血栓、跌倒磕碰、自杀等。虽然各个问题均已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但肿瘤内科全体医务人员在护理管理过程中还应建立健全护理管理措施,培养护理人员负责,谨慎的工作态度,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操作技能。强化化疗药物的管里,严格按照流程操作。综上所述,肿瘤内科护理管理的常见问题较多,护理管理人员要提高警惕,改善护理管理措施,做到提前预防。

作者:王晓英 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参考文献]

[1]贾杏梅.肿瘤内科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探微[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4):190-191.

管理措施范文篇10

【关键词】压疮;护理对策;临床效果

皮肤压疮属于临床护理上较为常见的问题,多发生于患有身体移动困难的患者身上(比如长期卧床或需长期坐轮椅的患者)[1]。相关研究显示压疮的发生与发展多与压力、营养不良以及肌肉萎缩等症状存在较大关系,其在临床上的发生概率高达12%[2-3]。尤其对于内科而言,压疮的发生概率更大。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压疮管理工作的好坏将会对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效果造成直接影响。本次研究将就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内科住院患者压疮的监控和护理管理,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0)以及观察组(n=40);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65.5±2.1)岁;其中20例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12例患有糖尿病、5例肺部感染、2例肾功能衰竭、1例外伤。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40~81岁,平均年龄(66.2±2.3)岁;其中21例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10例患有糖尿病、7例患有肺部感染、1例肾功能衰竭、1例外伤。两组患者在基础疾病、年龄、性别等资料的对比上未表现出明显差异,故本次研究具有可行性。本次研究目的以及方法均已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其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内科病房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压疮病情监控,同时依据监控结果进行综合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要耐心的向患者介绍与疾病相关的健康基础知识。如发现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压疮创面的护理:利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并将创面上的坏死部位去除,同时利用浓度为3%的双氧水清洗露出来的新创面,之后利用红外线照射创面20min,创面干燥后利用贝复济对创面进行喷涂,之后在涂抹湿润烧伤膏,并进行红外线照射(30min),最后利用盐酸酸钙填塞创面,敷上敷料,每隔2d换一次敷料。③饮食护理:因为产生压疮的大多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故在饮食上应多食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也应多吃些新鲜果蔬以及粗纤维食物,以此来促进肠胃蠕动,保证患者的排便顺畅。④家庭护理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压疮的基础知识,同时向其介绍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的各项事宜、告知患者家属家庭护理的方法等,从而降低患者出院后复发压疮的可能性。

1.3观察指标: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主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创面的愈合时间)。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非常满意+满意=总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对照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42.6±10.8)d,观察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37.2±11.5)d,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64,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患者的治总有效率为97.5%,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13,P<0.05)。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对照组患者中20例患者的选择为很满意,占总病例数的50.0%;14例患者的选择为满意,占总病例数的35.0%;6例患者的选择为不满意,占总病例数的15.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82.5%。观察组患者中30例患者的选择为很满意,占总病例数的75.0%;9例患者的选择为满意,占总病例数的22.5%;1例患者的选择为不满意,占总病例数的2.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5%,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P<0.05)。

3讨论

由病区护理张以及全体护理人员组成监控小组,对于已经出现压疮症状或处于未发生但在危险期的压疮患者进行压疮监控。监控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压疮的发生以及发展。病区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皮肤症状进行动态观察,并对压疮的预防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同时指导护理根据监控结果调整护理对策以及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患者压疮的康复速度[4]。常规护理对于老年压疮患者往往着重临床护理,但通常来看住院期间得到有效治疗的压疮会在出院不久后再次复发,其不但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同时也在无形中为患者家庭增加了负担。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依据监控结果进行了综合性的优质护理干预。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故笔者认为对依据监控结果不断改进压疮护理对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临床护理要不断导入新的压疮护理理念,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护理管理的有效性。本次研究结果与苏若琼的研究结论具有相似性[5]。

从本次研究中笔者总结得出以下几点体会:①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掌握压疮评估量表中的相关内容,在进行交接班时对清醒患者要进行皮肤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局部变化。②对于行动受限的患者要经常帮助其翻身、换体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出现压疮并发症。③红外线烤灯以及贝复剂治疗压疮具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综上所述,对压疮患者实施综合性的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创面的愈合速度,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刘庆东 单位: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医院)

参考资料

[1]周元华,陈利清.1例压疮患者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2,24(2):1098-1099.

[2]李秀珑.住院患者发生压疮原因分析[J].河北医药,2013,33(20):3195-3196.

[3]王发萍.老年患者临床压疮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6):35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