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0:35:17

公诉范文篇1

一、修改后律师法奏响多重积极效果,缩现司法进步

律师法的修改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它着眼于公民权利保护的广度,着眼于律师执业权利的保护的力度,着眼于执法程序规范、透明的深度,是我国司法进步的一个缩影:

1、体现以人为本,给予当事人及时、全面的法律保护

“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将成为呈堂证供。”“在我的律师来之前,我不会回答你的任何问题”这只能在影视中才能听到的台词,随着律师法的修改使之变为现实。修改后的律师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监听。这一规定使律师可以在第一时间会见犯罪嫌疑人,给予犯罪嫌疑人及时的法律帮助,并且会见内容不被监听,将给律师和当事人创造更好的交流环境,给予当事人及时的法律保护。修改后的律师法还规定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这一规定使当事人在案情涉及自己隐私、商业秘密等自己不愿意泄露的情况和信息时没后顾之忧,仍可以大胆的与律师交流,获得更全面的法律保护。修改后的律师法赋予了律师更强的调查取证权,可以获取更多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这对当事权利的保障是无可厚非的。

2、强化律师权利,保障律师执业顺利畅通

律师只要凭律师执业证、事务所证明、委托书或法律援助公函就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修改后的律师法为律师行使会见权削去了经过侦查机关批准这重阻力,不需要任何机关的批准就可以会见,让律师会见难这一现状成为历史。受委托律师在公诉部门审查起诉阶段,有权查阅、摘抄、复制的材料不再限于诉讼文书和技术性鉴定材料,已扩大到与案件有关的诉讼文书及案卷材料,使律师的问卷权进一步得到充实。律师自行调查取证的,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就可以向有关单位或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不再以经过被调查人的同意为条件,即使调查不便还可以申请检察院与法院去调查取证,这为律师能够顺畅执业提供了一大保障。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在法庭上发表的、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使律师在法庭辩护中可以畅快淋漓的表达当事人的意愿,不用再担心自身的人身安全。这一执业豁免权的设立,让律师权利进一步强化,律师执业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3、促进程序公开,强化执法工作规范、透明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程序公开透明是防止执法部门工作不规范和司法腐败的有效措施。修改后的律师法赋予律师更强的会见权、可以让律师第一时间介入到侦查阶段,以防止刑讯副供及侦查阶段的其它不规范行为,使侦查程尽早公开。律师阅卷权的充实,让检察公诉部门的公示范围再一次扩大,公诉审查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律师执业豁免权的设立,让律师在法庭上畅所欲言,增强了出庭律师与公诉工作的对抗性,有效的促进出庭公诉工作规范化。

二、修改后的律师法消极影响深化,挑战检察公诉

修改后的律师法它赋予了律师更全面的阅卷权、自主的调查取证权、法庭言论豁免权和充分的会见权,对刑事控方的消极影响涉及了证据补充、案件审查、出庭公诉的各个环节,对公诉部门来说极具挑战性:

1、证据开示缺乏双向性,增加控方举证难度

修改后的律师法的规定将律师的阅权,不再限于审查起诉阶段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而扩大至与案件有关案卷材料,审判阶段不再限于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而扩大至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材料。这意味着修改后的律师法使侦控机关所掌握的证据材料,从现有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半公开”状态变为“全面公开”状态。这一转变使律师可以全面获得侦控部门所撑握的证据,修改后的律师法赋予的律师更强调查取证权,这将使律师可以取得更多有利犯罪嫌疑人的证据,而律师并没有义务向控方呈示这一切。控诉方单方面承担证据呈示义务的制度本身就有缺陷,律师法还规定,犯罪嫌疑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控诉部门承担,辩护方不承担相关责任,这势必增加了控方举证的难度。

2、言辞证据的客观性、稳定性减弱,影响审查起诉。

言辞证据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及辩解、被害人陈述和证人证言等,能直接有效的证明案件事实,它是人们主观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性极易受到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一般犯罪嫌疑人、证人不了解侦查机关需要哪些证据,取得了哪证据,不敢轻易翻供。修改后的律师法赋予了律师更充分的阅卷权、调查取证权、会见权,使律师对案件证据弱点、薄弱环节和调查取到对犯罪嫌疑人有利的证据及早的透露给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行为性质和行为后果有充分认识之后,加上一些素质不高的律师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点拨”,再辅之“不被监听”这一“法律保障”必将形成翻供及与其它共犯、证人串供的极大可能,给本来缺乏稳定性、客观性的言词证据的证明力大打折扣。象主要靠言词证据定案的贿赂犯罪,一旦犯罪嫌疑人翻供与其它共犯、证人串供,可能导致案件无法起诉,甚至撤案。

3、法庭对抗性更加尖锐,增强出庭难度

修改后的律师法赋予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的豁免权,使律师发表意见用词更为尖锐,甚至发表一些没有事实与法律依据的推测性、夸张的言论,这将使控辩双方的法庭对抗程度更加激烈。更强的调查取证权、阅卷权、会见权,律师很有可能调取到对被告人有利某些关键性的证据。由于是单向呈示义务,而公诉部门对律师调取的证据很大可能是全然不知,如果律师在法庭上突然出示这些证据,这必然会使公诉机关陷入被动,增加了出庭难度。

三、准确适用修改后的《律师法》,惩恶扬善

对待修改后的律师法的实施,我们应该摆正心态、积极应对,既要看到刑事诉讼的目的不只是片面的追求打击犯罪,它注重打击犯罪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并重。修改后的律师法的实施有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它诉讼参与人的一面,又要看到它给公诉工作带来挑战性的一面。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适应,更新执法观念,认真执行、准确适用法律规定。

1、加强内部机制建设,提升自身防御能力

在执法过程中更加注重程序正义,严格按照法律的程序对案件进行审查,保证执法程序的公正。注重证据审查从整体上去把握,对关键证据、薄弱证据、言辞证据进行针对有效的复核,使证据的体系性加固,形成坚固的证据锁链,减少因言辞证据的变化对整个案件产生影响。加快审查起诉速度,“压缩”辩护律师阅卷后的针对性调查取证,制衡控方获取证据信息单方性,以减轻举证难度。建立定期业务学习制度,通过组织业务专家授课、分组讨论、经验介绍、案例讲评等方式,深化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翻供技巧的研究,提高办案人员审查、分析、判断和运用证据的能力,提升公诉人出庭应变能力。

2、扩宽外部沟通面,减少不稳因素冲击力

注重与当事人双方的交流,听取当事人双方对案件发生过程的描述、对犯罪疑人有罪、无罪及案件的处理意见,加强与侦查机关的沟通与合作,将所获信息及时互通,提示侦查部门补强完善证据,尽量收集言辞证据以外的其它证据。加强与监所机关信息联络与共享,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的言行表现予以掌握。对可能出现翻供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辩护律师会见后,可以及时提审,了解其思想、态度有无变化,需要作一引起有针对性的工作。我国刑事诉讼规定的是检察机关单方的证据是呈示义务,加强与律师的沟通,听取律师自己对案件事实和证据、案件定性及犯罪嫌疑人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的意见尤为重要。如果检察机关办案人员认真听取辩护律师提出的意见,可以拓展思路,权衡案件证据,换位思考处理案件,全方位审查案件,并可采纳辩护律师提出的正确观点,收集无罪、罪轻证据,正确分析现有证据情况,使审查案件证据体系进一步完善,并明确控辩双方法庭辩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法庭讯问、举证、质证和辩论的准备工作,掌控法庭辩论的主动权。

公诉范文篇2

一、增强公诉意识,加强业务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法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尤其是政策变化大,比较灵活,难于掌握和法律之间出现不相适应的新情况。为此,有时犯罪界线模糊,难以区分。我们根据出庭公诉的具体实践,深感审查起诉是出庭公诉工作的基础,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出庭公诉工作的成败,同时,出庭支持公诉,又是社会对检察机关的办案质量和公诉人政治、业务素质的公开监督和检验,两者互为联系、相互渗透,出庭工作搞提好,可以起到维护法律威严,提高检察机关声誉的作用,搞得不好,适得其反。因此,我们把出庭公诉工作视为检察机关的窗口和门面,对此,我们做到二勤,即:一是对新的法律法规勤学习,掌握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线,做到依法办事;二是对各种政策规定及时学习,勤于思考,研究政策和法律的相同和相异点,从而准确把握政策,严格了执法,提高了准确性。另外,科室人员积极参加法律知识的学习,一人赴省院参加了全省公诉工作培训班,及时掌握了公诉工作的新情况,三人获得了法律本科文凭,二人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二人参加了全市优秀公诉人选拔赛,其中一人获得了全市优秀公诉人称号。

二、充分履行公诉职能,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2004年,我们认真履行公诉职能,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全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在办案中,注重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认真搜集罪重、罪轻甚至是无罪的证据,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提高公诉办案水平,保证案件质量,以案件的高质量体现公平正义。全年,共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各类刑事案件件人,比去年的件人分别上升了%和%,经审查起诉法院件人,报市院件人,公安机关撤案2件2人,退查件人,正在办理的件人,结案率%。在受理的案件中重特大案件件,占受理数的%和%,起诉法院开庭审理的件人,法院均作了有罪判决。从今年受理的各类刑事案件看,重大盗窃文物、强奸、故意伤害案件增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增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是突出重点,增强实效,采取措施,落实责任,对受理的案件不纠缠细枝末节,做到快审快诉,限期结案,公正办案。今年7月,××乡王某、刘某、段某等5人在公共场所结伙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强拿强要,任意损毁他人财物,由于危害后果严重,影响恶劣,该案被我县定为首起恶势力案件。案件受理理后,我们仅用了十(请登陆政法秘书网)五天的时间就办结了此案,做到快审快诉,所起诉5人法院都作了有罪判决。有力的打击了恶势力团伙,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坚持对重特大案件适时介入侦查,对收集、固定、完善证据和及时提出合理性建议。如我市发生的4.05特大杀人案,案发后,我院积极派人提前介入,参与现场勘验、讯问犯罪嫌疑人、证人等活动,及时提出收集、固定、保全相关证据的意见和建议。由于提前做了大量的工作,该案移送我院后,办案人员因熟悉案情,证据齐全,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审查完毕上报市院,市院审查后也未退查,就起诉了该案。通过提前介入,即提高了案件质量,又加快了办案速度。三是着力提高办案公诉水平,保证案件质量,以案件的高质量体现公平正义。如我院受理的××*等5人跨省跨区的特大文物盗窃案,受理后,由专人审查,集体讨论,庭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对案卷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审查,翻阅了各类有关书籍,准备了庭上遇到的各种情况,经过充分的准备后,面对被告人的辩解及其辩护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公诉人都一一进行了强有力的答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法院对五名被告分别作了二至十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三是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指定专人办理,全年办理了未成年人的案件是4案9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未成年人思想还不成熟,社会经验少的特点,能体现“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办案方法,把握案件审查与调查环节,深挖犯罪根源,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做好转化工作。采取庭前认真审查,庭上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消除未成年人嫌疑人的畏惧心理和抵触情绪,促使他们悔过自新,重新做人。并找其家长说服和我们共同关心和教育,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四是加强了与公安、法院的沟通联系,避免了相互之间的推诿、扯皮,保证了诉讼效率。

三、积极深化公诉改革,不断提高诉讼效率

公诉改革是检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公诉改革以维护司法公正为宗旨,以提高诉讼效率为目标,以保证办案质量为重点。今年重点抓了主诉检察官责任制、进一步规范了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的程序,积极推进公诉侦查引导取证,庭前证据交换四项改革的深化,并对审查报告综合化、量刑建议进行了逐步规范。特别是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理和审查报告综合化两项工作经过一年来的实施,现已步入正规。全年适用被告人认罪案件简易审的案件有件人,加上适用简易程序审的件,占整个公诉案件的%。真正达到了缩短诉讼时间,节约诉讼成本的目的。

四、加强诉讼监督,保障司法公正

公诉范文篇3

**同志1987年参加检察工作,1996年调至市检察院,先后担任公诉处副处长、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2005年至2006年至**市检察院挂职任副检察长。先后被市检察院记三等功三次,被省检察院记二等功一次,2006年被省检察院、省人事厅联合表彰为全省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

一、察微析疑不枉不纵

维护司法公正是检察官的神圣职责。2000年他审查一起基层院因无罪判决而提出抗诉的轮奸案件。他对相关法律进行全面梳理、对全案证据进行严密复核论证的基础上,果断提出应当支持抗诉的审查意见。同时他通过审查发现一审认定第二被告人系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事实,与该犯作案时辨认控制能力正常及其归案后自我保护意识极强等行为特征明显不符,经重新鉴定最终认定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针对一审判决在法律适用和事实认定上的错误,他在法庭上力陈支持抗诉理由,促成此案抗诉成功,两被告人分别由无罪改判为有期徒刑10年,由有期徒刑6年改判为13年。

指控犯罪与保障人权是辩证的统一。2003年,他审查犯罪嫌疑人陈某某杀妻一案,发现陈所谓因妻子不给钱看病而杀人的动机与其案发后给其子几千元钱的细节值得质疑,通过进一步提审和走访调查并经省、市司法鉴定,最终认定该犯具有偏执型精神障碍,作案时无刑事责任能力。

二、惩恶扬善执法严明

2001年,他成功审查并出庭公诉了最高检察院、公安部挂牌督办的以安某某为首的抢劫敲诈犯罪集团案。面对24本案卷,13名案犯,他连续两个月放弃节假日,起早带晚,形成了10余万字的案卷材料。为了提审,他连续7天往返**、**两地看守所;为了核证、补证,他10多次深入案发地;为了开庭,他忍受咽喉炎急性发作,在法庭上唇枪舌战整整坚持了4天。由于他对该案的准确定性以及对抢劫敲诈犯罪事实以及量刑情节的追加,首犯安某某和其他两名主犯在没有致人伤亡的情节下,均被依法判处死刑;另一名先前归案已被判刑5年的主犯孙某某经重新查明其所有犯罪事实再次提起公诉后,被改判20年有期徒刑。

三、心系群众关注民生

他在审查安某某抢劫敲诈犯罪集团案中了解到,船民们虽然被抢劫敲诈的财物案发后分文未能得到追缴,但由于对这伙水霸心有余悸,竟无人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为此他反复动员被告人亲属帮助退赃,并赶在春节前挨家逐户将追缴的部分赃款分送到船民手中。船民们从中真切地感受到司法机关严打整治斗争的决心,称赞检察官为民作主。公务员之家

2006年,他在挂职期间的一次下访中了解到,80多岁的村民吴老汉因冤案服刑5年,被宣告无罪后不断上访,要求落实政策。但其申诉难以对照当时的法律以及国家赔偿法来解决。为化解矛盾,他商请市信访局等部门的领导来到申诉人所在乡镇,商定参照该镇村退职总帐会计待遇给老人落实政策。

公诉范文篇4

关键词:公诉权正当程序权力滥用报复性起诉

一、违反实体条件的滥用

公诉的实体要件是指作出公诉决定时必须符合法定实体要件,如果违反这些法定要件则构成公诉权滥用。这是传统的公诉权滥用形态,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无刑罚权的起诉。公诉权基于国家刑罚权而产生,其必然要求具有国家需要动用刑罚权惩罚的事实。如果起诉书记载的事实根本不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则不应对犯罪嫌疑人发动公诉。否则构成公诉权滥用。比如,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39条第1款,即使起诉书记载的均是真实事实,但没有构成任何犯罪,驳回公诉。此外,如果出现法定的情形,国家丧失刑罚权,则禁止提起公诉,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被告人死亡、心神丧失以及法人消灭;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超过刑法追诉时效的,如果起诉则构成公诉权滥用。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

2.超越法定范围的不起诉。许多国家要求不起诉必须在一定条件内行使,如果案件不属于不起诉的案件范围,放弃追诉的,构成公诉权滥用。各国做出不起诉处分最明显的限制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要求裁量不起诉决定只适用于一定的轻微案件。如果超越不起诉要求的案件类型,对严重犯罪做不起诉决定的属于公诉权滥用。二是附条件的不起诉,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不起诉。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构成公诉权滥用。三是在证据确实、充分的条件下,以证据不足为由放弃追诉。

3.不符合公诉证据标准的起诉。违反实体条件的滥用最为常见的情形是在缺乏合理根据的条件下提起公诉,即在达不到法定公诉证据标准的条件下起诉。公诉证据标准主要表现为二个不同的标准:其一,定罪的可能性。公诉证据标准低于定罪证据标准。这是大多数国家包括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公诉证据标准。其二,基本上等同于定罪的标准。日本和我国是实行该标准的主要国家。目前,在我国违反实体条件的起诉最为常见的表现是检察机关明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仍然起诉。

二、违反程序条件的滥用

1.重复起诉。重复起诉的禁止主要包括作出不起诉决定后、撤回起诉后和作出生效判决后重新起诉的限制。对于已经作出不起诉处分或者撤回起诉,如果公诉人在没有发现新的事实、新的证据的情况下重新起诉,将构成公诉权滥用。田口守一先生就认为,“如果没有任何理由,随意取消不起诉处分,可以认为是恶意__追诉,应该追究滥用公诉权的问题。”域外各国刑事公诉权的行使还受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限制,对同一犯罪不得重复追究是各国法律的普遍规定。比如,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规定了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罪行两次受到生命和身体刑罚的危险。”该原则已经获得国际社会的公认。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7款规定:“任何人已依一国的法律及刑事程序被最后定罪或宣告无罪者不得就同一罪名再予以审判或惩罚。”可见,在刑事诉讼中,国家公诉权是受到限制的,不得对案件重复追诉、审判。否则,即构成公诉权滥用。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中并无对重新起诉的禁止,一事不再理原则并未确立。从调查来看,我国重新起诉的条件在实践中并没有很好的遵守,违法重复起诉,滥用公诉权的现象普遍存在。实践中,法院对此几乎不进行审查,仅在审理后作出实体判决。

2.违反迅速审判原则的起诉。迅速审判原则一个重要的理由在于希望提起公诉尽可能依据刚发现的事实和证据,以减少错误定罪的可能性。在刑事程序中的拖延可能不利于诉讼,证人可能遗忘或者变得难于找到,被告人审前的焦虑被延长,审判的公众效果将减弱。这些原因是欧洲人权法院反对诉讼迟延的条款的立法基础。因此,享有迅速审判的权利已经成为被追诉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成为《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第3款规定的公正审判权的重要内容。迅速审判原则蕴涵一个重要的理念:如果公诉机关在采取一定强制措施后长期未能提起公诉时可能导致对该原则的违反,从而构成公诉权滥用。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48条规定,如果在向大陪审团提交指控,或者对已经在地区法院接受询问的被告人发出检察官起诉书时存在不必要的迟延,或者如果在将被告人交付审判时存在不必要的迟延,法庭可以撤销大陪审团起诉书、检察官起诉书或者控告书。英国以滥用诉讼程序为由反对起诉决定在近年来主要在两类案件中。一类是,假如公诉迟延将给审判带来严重的偏见,法院将终止程序。第二类案件是被告人被目前的程序置于双重危险之中,因为同一事实已经被宣判无罪或实质上定罪。但是,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都没有规定犯罪嫌疑人获得迅速审判的权利,没有确定此种公诉权滥用形态。实践中,我国许多公诉案件审前程序过长,有的被不当迟延起诉,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受到严重损害。

3.违法诱惑侦查的起诉。诱惑侦查是各国普遍使用的一种侦查手段,但是如果采取了不当的诱惑行为,使被告人的犯意或犯罪行为完全是建立在引诱的基础上,有时甚至整个案件建立在侦查机关“设计”的基础上,则显然违反了国家权力行使的公益性和不得诱人犯罪的基本理念,违反了正当程序原理,构成公诉权滥用。目前,在日本出现了公诉权滥用论扩大化的现象,根据违法的诱惑侦查的起诉,被认为是公诉权滥用。美国通过1932年的索勒斯案确立了“陷阱抗辩”(entrapmentdefense)后,如果采取非法诱惑侦查手段,可能构成滥用公诉权,导致起诉被撤销。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也确认违法诱惑侦查构成公诉权滥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特定犯罪比如犯罪、有组织犯罪也采取了诱惑侦查手段,但由于侦查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出现了许多违反诱惑侦查的现象。但根据2000年《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工作纪要的通知》,许多国家普遍构成公诉权滥用的“犯意诱发型”非法诱惑侦查,在我国只能从轻处罚,并不构成公诉权滥用。

4.其他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起诉。由于严重违反程序的行为可能导致案件的证据遭受实质上的破坏,无法通过其他的补正行为来进行完善,从而被确立为公诉权滥用。

其一,公诉权行使主体错位。公诉权行使主体的设定,对于规范公诉权的合法、合理运作,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起着重要作用,其他主体不能越俎代庖,否则属于公诉权滥用。根据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签发起诉书的大陪审团必须符合法定的主体要求,否则可能导致大陪审团起诉书被撤销。

其二,违反诺言的起诉。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必须维持必要的公信力,违反诺言的起诉将构成公诉权滥用。违反诺言的起诉最主要表现为承诺作出不起诉后违反诺言提起

公诉,还有达成辩诉交易后违反交易提起公诉两类。英国在R.v.CroydonJustices,ex,parteDean(1993)案中上诉法院宣称,违反诺言起诉这样一个被告人是公诉程序的滥用,“其曾经帮助过警察侦查案件,从而合理的期待自己在与该案紧密相关的罪行方面不被起诉,尽管他从未得到过明确的保证。”学者罗克信认为,如果检察机关“承诺对被告人之某特定行为不加追究,然其却未加遵守时,则该未兑现承诺的行为为违反公平审判原则。应当成为诉讼障碍,导致案件的公诉可能被撤销。”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中,一旦控辩双方达成交易,则控方没有正当原因不得违反交易进行起诉,否则将导致公诉被撤销。

三、违反公诉裁量权的滥用

违反公诉裁量权的滥用严格地来说,也属于违反程序正义的起诉,只是表现为因为违反裁量权行使的合目的性而被认为是违反了程序正义,从而构成公诉权滥用。

1.歧视性起诉。如果公诉人背离了“公共利益”标准,有歧视地起诉某个或某类犯罪嫌疑人,则该行为可能违反“法律平等保护原则”,从而因为违反宪法而构成公诉权滥用。目前,歧视性起诉理论在美国发展最为完善。美国检察官有选择犯罪嫌疑人和起诉罪名的权力。但是,美国最高法院在1898年YickWov.Hopkins案中认为,根据法律平等保护的宪法原则,联邦和各州都不允许进行歧视性地选择起诉。否则,属于公诉权滥用,犯罪嫌疑人可以申请法院撤销控诉。此后,通过Oylerv.Boles(1962)、Waytev.UnitedStates(1986)、Wadev.UnitedStates(1992)、Statesv.Armstrong(1996)确立了选择性起诉的辩护及其诉讼机制。

日本也确立了歧视性起诉导致公诉权撤销的规则。在theKawamotoMinamata案中,该案二审判决指出,检察官“起诉裁量权有一定的界限,如果滥用起诉裁量权系基于检察官的故意或重大过失,损害了以平等权为核心的基本人权,而且法院认为公诉明显违反正义时,应当以违反刑事诉讼法第248条为由驳回公诉。”该上诉后,日本最高法院承认了选择性起诉可能构成公诉权滥用,但只限于“提起公诉本身构成职务犯罪这种罕见的情况”。

2.报复性起诉。公诉人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提起公诉必须具有正当的依据,公诉人不能利用权力报复公民,否则即使案件符合其他的实体条件,也违反了正当程序,将构成公诉权滥用。报复性起诉的主张也是最近几十年来在美国司法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对公诉决定进行质疑的一种有力辩护。1974年在布莱克诉佩蒂(Blackledgev.Perry)一案中,被告人被认定轻罪伤害后,申请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于是,检察官基于相同行为以重罪伤害对被告人重新起诉。美国最高法院认为,其违反了宪法第十四修正案规定的正当程序条款,撤销起诉。英国也确立了相类似的原则,“如果公诉机关恶意作出起诉决定,法庭会认为其滥用程序,将案件驳回。假如故意提供虚假信息,起诉必定是恶意的,那么起诉必须以对被告有利的方式解决(或者对其做无罪判决或者撤诉)。”在日本,“依据多数学者观点,基于报复地恶意起诉也构成公诉权滥用,导致法院作出免诉判决。”

报复性起诉在我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举报的权利,但是对于这些行使宪法权利的公民,却出现了报复性起诉的现象。最近我国又出现了一系列以诽谤罪打击报复公民的现象,比如彭水诗案等。特别是1997年刑诉法修改后,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的对抗化,导致控辩双方的磨擦更加激烈。实践中,发生了不少检察机关滥用公诉权打击报复辩护律师,追究律师刑事责任的现象。

3.轻微犯罪起诉。裁量性起诉还包含一个问题,即对于明显轻微,显然应当裁量不起诉的案件,如果检察官违反公共利益提起公诉是否构成公诉权滥用?这是日本的“问题意识”。日本学者井户田教授把“是否存在应当起诉犹豫的情节”纳入了公诉权滥用论的范围,使起诉便宜主义的运用成为司法控制的对象。⒂英美法系国家检察官具有强大的自由裁量权,对检察官的公诉裁量权不进行过多的限制。检察机关的裁量权具有存在的合理、必要性。如果不当剥夺了这种裁量权可能对导致被认为是公诉权的滥用。⒃总体上说,由于我国严格控制不起诉,检察院甚至对一些非常轻微的、显然不具有公共利益的案件也提起了公诉。

四、对域外公诉权滥用形态发展的评述

从考察来看,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规定了公诉权滥用的不同形态,但总的来说,美国和日本的公诉权滥用理论最为发达。其中,有五个现象特别值得关注:

一是传统上,各国主要以不符合公诉证据标准和丧失国家刑罚权的追诉等作为公诉权滥用的类型。但近年来,随着人权保障理念的进一步发展,人权保障不仅意味着保障其实体权利,也意味着保障其程序权利,程序正义已经成为判断公诉权滥用的新型标准,许多其它滥用程序损害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公诉行为,逐步被确立为公诉权滥用并继而对其进行程序制裁。

二是在公诉权滥用的认定上,宪法和刑事诉讼法实现良性互动。大量违反宪法的行为被确认为公诉权滥用,比如美国引入宪法中“法律平等保护原则”、“迅速审判原则”、“禁止双重危险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将违反宪法条款的公诉行为界定为公诉权滥用。这样使宪法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进入日常的诉讼领域,宪法在实践中发挥制约国家权力,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的法治效能。同时,也促使刑事诉讼中公诉权滥用类型的进一步扩展。从而,即使在缺乏刑事诉讼法明文规范的情况下,也为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提供了新的更高层次的法律依据。

三是各国更加侧重规制起诉权滥用,而对不起诉权滥用制约相对较少。无论检察官拥有很大裁量权的英美法系,还是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很小的大陆法系都体现出这一特点。与不起诉相反,起诉对犯罪嫌疑人权利侵害更大。而现代刑事诉讼法是以关注被追诉人权利保护为中心,更何况公诉权滥用论往往是实践中通过辩护发展起来的理论,所以对起诉权滥用更为关注。

四是对歧视性起诉、报复性起诉等公诉裁量权滥用形态近年来得到了更为显著的关注和规范。这是与当前各国纷纷扩大起诉裁量范围,希望通过公诉裁量分流案件,实现国家政策的司法现实,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美国检察官拥有几乎不受限制的“不起诉裁量权”和广泛的指控选择,这大大增加了公诉权滥用的可能性,进而在实践中发展出歧视性起诉和报复性起诉滥用类型来防止检察官滥用起诉权。日本的情形基本上也是如此,审前程序中检察官权力巨大,又缺乏对公诉进行审查的预审程序,公诉权滥用的机率非常高,导致实践中产生了公诉权滥用的辩护,促进了公诉权滥用理论的发展。但由于大陆法系国家,检察官的公诉裁量权还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再加上民法法系国家以立法作为判决依据的传统,导致对公诉裁量权滥用的确立举步维艰。大陆法系公诉权滥用理论方兴未艾,确立公诉裁量权的标准似乎任重而道远。随着各国人权保障意识的不断加强,对国家权力行使正当性的强调,公诉裁量权的进一步扩张,将歧视性起诉、报复性起诉等确立为公诉权滥用似乎是必然的趋势。

五是公诉权滥用形态在实践中仍然是一个不断发展并丰富其内涵的概念。德国学者罗克信指出,“最近越来越多的见解主张,因为公家违反法治国家原则———例如因司法机关之过失造成诉讼程序过长的特别案件或者因违反公平审判原则之案件———此均应视为程序障碍。不过此可行性及其实施范围如何,尚待学__术界之研究。”⒄英国在RvDerbyJJ案中,法院认为,如果起诉者已经操纵了或者滥用法院程序,以至剥夺了法律提供给被告人的保障,起诉者获得了不公平的利益,就已经构成了滥用程序。⒅这种抽象的界定,为以滥用程序为由,质疑起诉创造了不断拓展的空间。文中归纳的几种情形只不过是发展较为成熟的公诉权滥用形态。随着各国宪法和法律对程序公正内涵的完善与发展,将不断确立新的公诉权滥用形态。

五、我国公诉权滥用形态的重塑

目前,我国对公诉权滥用并没有形成理论上的体系,也缺乏制度上的建构。学界对于何为公诉权滥用,其标准如何?如果构成公诉权滥用承担何种法律后果?缺乏基本的学术关注。刑事诉讼中的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基本上都围绕被告人是否有罪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尽管近年来对于程序正义的研究导致对传统“重实体、轻程序”理念的反思与批判,但对程序正义的倡导特别是制度建设仍不够深入,违反程序正义滥用公诉权尚未真正进入学术视野。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犯罪嫌疑人不能以公诉权滥用来质疑公诉决定,没有对公诉权滥用的法定判断标准,更没有对公诉权滥用的程序性制裁。虽然学术界普遍认为违反起诉证据标准和违反刑事诉讼法第15条是滥用公诉权,但公诉权滥用并未成为独立的,产生程序后果的法律概念。

关于公诉权滥用的判断标准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形成以下三种观点:有学者认为判断公诉机关是否滥用公诉权,不应以法院是否作出有罪裁决为标准,而应当根据公诉权行使的诉讼条件是否具备来判定。无论是程序性诉讼条件不具备还是实体性诉讼条件不具备,公诉机关都无权对案件起诉,否则就是滥用公诉权。实体性诉讼条件,主要是由一定证据支撑的犯罪构成。程序性诉讼条件,是指符合起诉的程序性要求,如管辖、时效、被告人在案等。其观点强调公诉权滥用应当以公诉时是否具备公诉条件来判断,不以是否作出有罪判决为标准。

有学者认为,不能将诉讼条件视为唯一的标准。如果法院裁断被告人无罪,则至少表明检察官的指控是不准确的、不正当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这种“不该诉而诉”的现象,即使表面上合法,也无法掩盖检察官可能滥用公诉权的客观事实。所以,法院的有罪裁决是裁断检察权是否滥用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标准。同时认为,衡量公诉权是否滥用,合目的性或合理性原则也是重要的标准之一。⒇这种观点一方面认为可以以宣告无罪本身作为判断构成公诉权滥用的标准。另一方面将合目的性也作为判断公诉权是否滥用的重要标准。

有学者认为公诉权滥用的认定标准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上具有实施滥用公诉权行为的事实,主观上应有过错或者过失。21这种观点将主观方面引入判断公诉权是否滥用。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都存在非常大的不足,我国公诉权滥用的形态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其一,公诉权的运作必须在宪法的框架内,公诉行为不得违反宪法的规定和精神,违宪的公诉行为显然构成公诉权滥用。在我国主要表现为违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的公诉,应当认定为公诉权滥用。

其二,公诉权滥用与否不应当以是否判有罪为标准,只要提起公诉时符合公诉条件,就不会因为法院判无罪而构成公诉权滥用。但我国司法实践中,却以是否判无罪作为公诉权是否滥用的重要标准:一方面将无罪判决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公诉案件被做无罪判决被认为是起诉错误。我国2001年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第二条规定了,“法院作出无罪判决,经审查确认法院判决正确的”,属于起诉错误。

笔者认为,根据诉讼行为理论,诉讼行为的合法性只以其是否符合法定的诉讼条件为标准。判断公诉权是否滥用在于公诉权运作的正当合理性,而不是解决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的问题。提起公诉这一诉讼行为是否有效,只以是否符合起诉的法定条件为准。从国外来看,并没有任何国家以是否判有罪作为判断公诉权滥用的标准。而且,公诉权滥用理论着眼于在审前否定不当公诉的效力,使案件不进入实体审理。如果为解决是否开启审判的公诉权滥用理论,却以审判结果作为判断公诉权是否滥用的标准,显然有本末倒置之嫌。

其三,引入合目的性、程序正义理论作为判断公诉权是否滥用的标准之一。在判断是否构成公诉权滥用时,不仅要考查公诉权的合法性,公诉决定是否依法作出,而且要审查公诉的合目的性,即公诉裁量是否公平、合理。唯有裁量起诉违反了国家宪法,或明显超过限度,对犯罪嫌疑人权利造成了较大的损害,则法院才有权介入。这在英美法系表现的十分明显。否则,如果赋予法官过大的审查权,可能会导致法官过分干预检察官的公诉政策实施。

其四,必须认识到公诉权滥用的多样性,统一规定一个“单一的”公诉权滥用标准并不科学。在涉及检察官恶意提起公诉的公诉权滥用中,比如报复性起诉,显然检察官的主观状态是公诉权是否滥用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公诉权滥用并不都基于公诉机关的主观故意。因为,防止公诉权滥用的主要立足点在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将滥用的标准完全建立在公诉机关主观故意的基础上,由于主观故意难于证明,必然导致公诉权滥用难于界定,从而不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所以,不论检察官主观上是否故意或过失,只要起诉时不符合法定的证据标准就应当认定公诉权滥用。因此,应当区别公诉行为,研究每一类具体的公诉权滥用标准。具体而言,我国公诉权滥用的形态和标准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诉权滥用的实体标准应当包括:无刑罚权的起诉、超越法定范围的不起诉和违反公诉证据标准提起公诉三种情形。就公诉证据标准而言,除日本外,各国都表述为“合理的根据”或“充分的证据”,比定罪的证据标准低。一些学者提出我国也应当降低公诉的证据标准。笔者认为在强化检察官、法官的独立性,建立预审制度的基础上,可降低公诉证据标准,否则应当维持现有标准。

其次,参照各国及我国实践现状,笔者认为至少还应确立违反迅速审判、违法重复起诉、违法诱惑侦查等构成公诉权滥用。所以,针对我国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后至提起公诉之间时间过长的现象,应当立法加以缩减,而且,检察机关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起诉,无正当合理的原因非法延长诉前期限的,构成公诉权滥用。撤回起诉后,重新起诉如果缺乏新事实、新证据的属于公诉权滥用。同时,案件受一事不二审的限制,不得重复起诉。但必须明确的是,界定为公诉权滥用的程序行为必须足够严重,导致无法补救,对于轻微违反程序的行为不应当视为公诉权滥用。公务员之家

最后,我国也应当以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为基础,将滥用公诉裁量权,非公平合理地对待犯罪嫌疑人,在行为严重时界定为公诉权滥用。这主要表现为歧视性起诉。而且,违反正当程序报复起诉也应当构成公诉权滥用。歧视性起诉和报复性起诉都不以是否符合定罪标准、是否符合公诉证据标准、是否违反法定程序为标准,而是以其裁量权是否正当行使为标准。对于十分轻微应当不起诉的案件,检察官不顾公共利益而起诉的应当构成公诉权滥用。

参考文献:

①[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②陈瑞华:“刑事诉讼中的重复追诉问题”,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③AndewAshworth,TheCriminalProcess:AnEvaluativeStudy.OxfordUniversityPressInc.1995,pp.186.

公诉范文篇5

论文摘要:由于缺乏民事公诉制度,我国的民事公益在受损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因此得不到应有的救济,这与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显然是不相符的,因此,本文拟从民事公诉的必要性方面来谈论我国建立该制度的必要。

一、民事公诉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公诉是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一种形式,是相对刑事公诉而言的一种表述。具体是指检察机关在法定情形下,为维护公共利益,以国家名义将特定的民事案件提交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形式。

一般而言,民事公诉具有以下特征:提起民事公诉的主体是检察机关,这也是与民众公诉的重要区别之一。民事公诉是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民事实体活动的一种监督形式,这有别于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活动的监督。民事公诉是检察机关以国家名义代表国家提起的,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而不是维护本机关利益或者其他个别人的利益。民事公诉只针对特定的侵犯公共利益的民事违法行为提起。民事公诉不是独立于民事诉讼的一种制度,而是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特别规定外,其他都受民事诉讼的法理、基本原则等约束。

二、建立民事公诉制度的必要性

(一)建立民事公诉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共同发挥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司法保障。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检察机关是法律的守护人,其职责除了追诉犯罪、司法监督以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保障民权。民事公诉就是检察机关保障民权的一个重要体现。构建民事公诉制度,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要求。

(二)建立民事公诉制度是由检察机关的性质和特殊地位决定的。针对我国目前国情,由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对解决重大侵犯公共利益的案件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是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有责任对任何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另外,当群体性公共利益受到侵犯后,若无任何公民、团体组织提起诉讼,或者无能力提起诉讼,或者基于某种原因不便提起诉讼,岂不是造成了诉讼主体的缺位?二是基于检察机关的职权和特殊地位,无论是从诉讼能力、诉讼条件,还是从诉讼效率、诉讼结果以及案件执行的角度来看,检察机关都有着明显的优势,这对解决重大侵犯公共利益的案件和维护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都有着巨大作用。当然,民事公诉的范围必须受到严格限制。只有从制度上建立由检察机关、行政机关、公民、法人、团体组织均可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机制,即将提起民事诉讼的主体范围扩大,才会更好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三、我国民事公诉制度构建的几点设想

(一)拓宽起诉资格的范围。民事公诉的检察机关并不与民事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这就导致司法实践中,一些法院以检察机关原告不适资格为由拒绝受理案件,严重影响了民事公诉工作的开展,因此,突破我国传统民事诉讼中原告资格的范围,是构建民事公诉制度的首要问题。现代各国民事诉讼理论已将当事人范围从传统的直接利害关系人扩展到非直接利害关系人,非直接利害关系人基于实体权利人的信托而享有程序意义上的诉权,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民事公诉,就是一种法定的诉讼信托。检察院提起民事公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通例。在我国,必须突破现有原告资格范围,否则,不可能构建民事公诉制度。

(二)赋予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充分的权利。建立民事公诉制度的重点,就是要赋予检察机关充分的权利。我国应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在民事公诉中,赋予检察机关如下主要权利:(1)调查取证权。检查机关在诉讼程序开始之前,可以通过民事调查令的方式,要求任何“人”,包括公司、团体、合伙等法律实体以及自然人,提供有关民事调查的一切书面材料。(2)优先审理权。对于检察机关提起的民事诉讼,法院应优先尽快审理。(3)和解权。在民事公诉讼中的检察机关可以和被告就案件的处理和诉讼费用开支的方法达成和解协议。

(三)改革诉讼成本制度。诉讼成本直接影响、制约检察机关行使民事公诉权的力度。可以从两方面入手:(1)强化诉讼费用缓交、减交或免交的权力。根据我国现有的诉讼费用的有关法律,诉讼费用可缓交、减交、免交的范围中有一条是当事人为社会公共福利组织的。检察机关虽不是社会公共福利组织,但其为公众利益提起民事公诉,显然具有维护社会公共福利的职能,应规定其可以享受一定限度的诉讼费用缓交、减交、免交的权力。(2)诉讼费用外的诉讼成本由被害人承担。检察机关在进行公益诉讼前,有一个前置程序:征求被害人是否起诉;当被害人放弃起诉,请求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时,胜诉仍然会给被害人带来赔偿,这样可以约定胜诉后从被害人所获赔偿中拿出一部分,来支付诉讼费用外的诉讼成本开支,由于受害人自行起诉时将付出更大的诉讼成本,从而能为被害人所接受,这样也能防止被害人怠于起诉而难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情况发生。

(四)确定民事公诉的范围。为使公益诉讼体制更加高效和顺畅,在我国现阶段,由检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应有一定的范围限制,主要限于:(1)侵犯国有或集体所有财产的案件;(2)环境污染和严重破坏自然资源的案件;(3)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案件;(4)扰乱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案件。

参考文献:

公诉范文篇6

一、基本评价

近年来,县人民检察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公诉工作,始终把依法做好公诉工作作为司法为民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推进依法治县新目标,从提高案件办理质量着力,以公诉改革为抓手,以强化法律监督为重点,不断加大法律监督力度,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推进全县民主法制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新特点:

一是坚持把依法履行公诉职能与提高法律监督工作水平相结合。法律监督是检察院工作的首要职责,公诉工作是法律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把依法履行公诉职能与提高法律监督工作水平相结合,把做好公诉工作作为“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作为检察机关的形象窗口予以高度重视。准确把握政策,严格依法办事,注重对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的研究,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了法律监督水平。三年来,共追诉漏犯13人,追诉漏罪30多笔,向侦查机关提出口头纠正意见37次,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7份,提出监督意见13条,对刑事审判活动坚持依法提出的量刑建议均被审判机关采纳。

二是坚持把充分发挥公诉职能与维护社会稳定、服务改革、推进发展相结合。县人民检察院在认真履行公诉职能工作中,以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服务改革、推进发展为重点。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提高公诉办案水平,保证案件质量,注重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注重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截止今年9月,县人民检察院共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242件373人,其中,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9件323人,均作了有罪判决,不起诉15件18人,移送他院处理3件3人,已经办结和移送他院处理的案件占受理案件的93.8%;侦查部门撤回和未办结的15件,占受理案件的6.2%。

三是坚持把提高公诉工作效能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县人民检察院秉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宽严相济”的公诉工作理念,围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既追求了法律的严肃性,又讲究了办案的社会效益。如对未成年人和轻微刑事犯罪,采取“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办法,三年来,对15件18人作出了不予起诉的决定,对138件147人提出了从轻、减轻量刑建议书。广泛开展法制“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借助庭审等阵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设立“青少年维权岗”、“妇女儿童维权岗”、发出检察建议书等措施,推进了公民法律知识学习和法制意识养成,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是坚持把提高公诉工作质量与完善制度、强化法律监督相结合。县人民检察院牢固树立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实体法与程序法并重、提高公诉效率与社会效果并重、维护司法公正与构建和谐社会并重,进一步完善证据收集和审查、案件质量评查、案件庭审观摩、重大疑难复杂案例月分析等一系列制度,不断规范了公诉工作程序,有效提高了公诉工作质量。三年来,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公诉案件法定时限结案率、有罪判决率均达到100%,决定不起诉的案件符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要求。

五是坚持把推进新形势下公诉工作健康发展与深化机制改革相结合。县人民检察院以维护司法公正为宗旨,以提高诉讼效率为目标,以保证办案质量为重点,积极探索公诉改革新途径。推进了起诉书的说理性改革、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公诉方式改革、不起诉的答疑说理改革和简化程序审理改革,依法提高了司法效率,又降低了诉讼成本,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三年来,对3件案件涉及14名未成年人实行了分案起诉,建议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13件,普通刑事案件简化审169件。

六是坚持把确保公诉工作公正和效率与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改善工作条件相结合。诉讼监督是维护司法公正,促进司法文明的重要保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根本职责,加强公诉环节的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体现。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理念,从强化队伍素质着手,不断充实力量,强化理论学习和作风建设,把理论学习、作风建设与办案实践有机结合,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添置电脑、取证仪器、交通工具等设施,不断改善办案装备,确保办案效率,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公诉工作的新要求。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调查组认为,我县公诉工作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在新形势下,公诉工作的重要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二是在法律框架下,公诉改革创新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三是法律监督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二、几点建议

为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公诉工作发展的需要,调查组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围绕司法为民理念,始终突出工作重点,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进一步发挥公诉工作的职能作用。要始终突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围绕宪法、法律的贯彻实施,围绕县委中心工作,严格依法履行公诉职能,严厉打击各类犯罪,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是要围绕公正和效益,坚持深化改革,探索法律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要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认真总结以往改革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同时要认真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提高公诉案件起诉能力,提高疑难案件处理协调、庭审应对能力,提高刑事和解、答疑释理的能力,提高庭审效率,节约诉讼成本,扩大社会效果,推进和谐治理,加大公诉工作外部协调和内部整合力度,开展精品案件、典型案件争创活动,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适应新时期公诉工作的能力建设和工作保障。

公诉范文篇7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之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检察新兵,能有机会站在这里,代表公诉干警,述说职业的情怀和感悟,是幸运,也是考验。当我跨进这个钢铁一般的队伍,就意味着要把一生交给这个辉煌的事业。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永当先锋铸检徽。

公诉人在法庭上胸佩检徽,义正言辞指控犯罪,代表的是国家,代表的是法律的神圣,同时也肩负着一份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在公诉处这个平均年龄仅28岁的战斗集体中,近年来,已经形成了相互补台、团结协作的人文和谐之气和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干事创业之风,先后获得了多项省级、市级荣誉,多次受到表彰奖励。为了不辱使命,公诉处的党员干警,以共产党员的忠贞,以对人民的赤诚,在公诉岗位上努力探索着、追求着、实践着……把节假日当成了奉献日,披星戴月,辛勤工作;把办公室当成了自己的家,夜以继日,无私奉献。就让我从点点滴滴的小事说起,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诵大河的浪涌,讴大江的潮头。

公诉工作,办案当头。在我们这个集体中,副处长ⅩⅩⅩ同志的业务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在她的带领、参与下,一个个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得以成功公诉。

副处长ⅩⅩⅩ同志,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强化责任,一丝不苟,无论事乱如麻,无论难度多大,经过她的指导、协调,工作就不再繁乱复杂,各项管理就规范有序。

主诉检察官ⅩⅩⅩ同志又在挑灯夜战。记得那是个追诉漏犯的案件,案件即将提起公诉,犯罪嫌疑人却又供出了另一案犯。人命关天,责任重大,ⅩⅩⅩ同志当即决定,一定要依法追诉,严惩不贷。为了赶时间,为了惩治罪犯,他同刑警一起远赴山西、天津等地,一举将罪犯抓捕归案。忘记了行程千里的疲惫,也没有来的及给家人道一声平安,彻夜不灭的灯光记录着主诉官的敬业。追诉的漏犯被依法判处十一年,公正的判决再次证明我们的责任大如天。

办公室里有哭泣声,这是ⅩⅩⅩ同志在接待孔祥继特大杀人案的被害人家属。面对一个幸福的家庭顿时失去了亲人,一方百姓失去了平安,他的心里怎能不沉甸甸呢!一定要严惩杀人的恶魔,来告慰九泉之下的受害人,来还百姓一个安宁。在证据灭失的情况下,他不此劳苦、放弃休息时间,多方调查、认真分析、请教专家,最终找到证据的突破点,使罪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正义的张扬再次展示了检察官的风采。

原ⅩⅩⅩ贪污、受贿案,是我市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职级最高的职务犯罪案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面对复杂的案情、多变的供述、他深知该案的成功起诉对于检察机关的重大意义,也知道只有细致、全面审查案件,不放过一丝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通过扎实、深入的庭前准备,法庭上,面对证据的突变和辩护人的诡辩,他唇枪舌剑、沉稳应战、引条据款、以理论辩。彰显了公诉人对案件客观负责、对法律忠诚公正的作风。

ⅩⅩⅩ同志办理的一个涉税高达1亿2千万元的案件,74本卷宗堆起来就有两米多高,之多堆起像小山一样的卷宗就有。多少次加班阅卷,多少次查阅资料,记了多少笔录,他都无心计算。可对那一册册的帐目,密密麻麻的数据,他却了如指掌,信手拈来。记得那是个星期天,ⅩⅩⅩ同志像往常一样在查阅案卷,核查帐目。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ⅩⅩⅩ这才想起来错过了午饭的时间,电话那边,是身怀六甲的妻子关切的声音,ⅩⅩⅩ同志深深愧疚默默无言,不知多少个夜晚,让妻子独守空房;不知多少个周末与案卷相伴。此时的妻子多么需要丈夫的关怀和照料;多么需要一个宽厚的肩膀让她时时依靠。但检察官的责任让他把这份愧疚深深的掩藏。他凭着对法律的高度负责,对工作的极端热情,最终将5名罪犯送上了审判台。

看守所内,一名正在办公室里释放手续的犯罪嫌疑人向ⅩⅩⅩ流露出无助的表情,他的家人没有来接他,他没有钱回家。得知情况的王鹏毫不犹豫地掏出100元钱,并不断鼓励他重新做人。这微薄的100元钱折射出检察官高尚的情操和检察机关文明办案的深厚内涵,是以让人动容。

ⅩⅩⅩ同志担负着公诉处案件管理、公文处理、目标考评等工作,上传下达、下情上报的任务繁重,各种材料数据,林林总总,各项工作任务繁乱多杂,他却毫无怨言,以求真务实、胸怀大局的精神、以对集体的高度荣誉感,以朴实、认真、敬业谱写着一名检察干警的忠实情怀。

ⅩⅩⅩ同志对待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无论大事小事,无论分内分外,他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他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一步一个脚印,凭着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凭着对检察事业满腔热忱,把特有的朝气和活力,融入到工作中,以一名检察干警的执着,使他每一个足迹都闪烁着光点。

还有,共产党员ⅩⅩⅩ,入党积极分子ⅩⅩⅩ,从事公诉工作的时间虽然较短,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边学边干,都在以勤奋和实干不断朝着自己心目中崇高的目标迈进。

有人说,一滴水可以照射出太阳的光辉,那么我们公诉处的全体干警汇集到一起,就要作崤函大地上维护稳定的守护神。

公诉人也有妻子、儿女,有父母、朋友,他们也想陪妻子逛逛大街,陪儿女转转公园,陪父母叙叙家常,陪朋友聊聊爱好;他们也有痛苦、烦恼,也有心酸泪水,他们也想发发牢骚、吐吐苦水、谈谈心事;可是他们还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工作,用来办案,他们还是耐心的听着被害人家属在深情诉说;因为公诉人知道,自己所做的工作是为人民、为法律;他们忘记了给自己女儿的生日礼物,却没忘记被害人孤苦伶仃的孩子;他们忘记了答应妻子的事情,可没忘记被害人父亲的交待;他们忘记了已到下班时间,可没有忘记案件的期限;办案里,他们经受了人情、金钱、法律的三重考验,自觉磨练自己,在办案中能坦然面对,公正执法,他们维护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赢得的是领导和同事的赞誉。

面对成绩和荣誉,公诉人没有丝毫的骄躁之情,他们始终不能忘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检察官刚正不阿、公正执法、护法为民的神圣责任。我庆幸自己能与这么多的优秀的同志共同工作在检察系统这个大家庭里,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的怀抱,他们以他们那种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高尚品质和对党的忠诚,对检察事业的执着激励着我、感召着我,使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公诉范文篇8

1.格式刑事起诉书

××××人民检察院起诉书

×××字第号

第一部分: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籍贯、民族、文化程度、单位、职务、住址、是否曾受过刑事处罚、被拘留、逮捕的年、月、日。

第二部分:案由和案件来源。

第三部分:犯罪事实和证据。

第四部分:起诉的理由和法律根据。

此致

××××人民法院

检察长(员):×××

×年×月×日

附:(略)

2.说明

公诉范文篇9

一、公安侦查存在之缺陷

缺陷一:同一侦查人员在同一时间段讯问不同犯罪嫌疑人。

笔者在一案的办理中发现,在公安讯问笔录上竟显示出同一侦查人员在同一时间段内讯问不同的犯罪嫌疑人,其违反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1条规定[1].出现此问题的原因有二,一是记录人疏忽大意填错了时间,二是确因人员有限而导致一人在同一时间交替讯问二名犯罪嫌疑人。当这样的证据同时出示时,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名侦查人员办案,造成的后果轻则是法庭上的被动,重则是证据的不被采用,倘若该证据是有罪证据的话,后果就更不堪设想了。

缺陷二:侦查人员应回避而未回避。

笔者曾经办理过一起故意伤害案,该伤害案发生在某派出所内,民警王某正值案发现场,目睹了案发的全过程,具备了担当证人的资格,他本不该再行使对此案的侦查职能,但他后来作为委托人委托某鉴定机关对该案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作了伤情鉴定,并向其他办案人员提供了证言。其行为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第28条第3项的规定[2],应该回避而未回避。因为证人具有不可替代性,办案人员事前既已了解案情,就有向公安司法机关作证的义务,成为案件的证人。在同一案件中,既作证人又作侦查人员,就容易先入为主,主观臆断,不利于客观全面地收集和分析判断证据,进而影响正确认定案件实事、公正处理案件。

缺陷三:证人担任保证人。

笔者在办理王某交通肇事一案中,经审查发现王某交通肇事后电话通知其外甥高某,并由高某驾车将王某带至交通部门。后来,王某被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同时准许了由高某担任王某的保证人,其做法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第54条的保证人必须与本案无牵连之规定。我们经审查认为,王某的该行为依法应认定为自首,那么高某就应该以证人的身份向司法机关作证。为此,具有证人身份的高某再担任王某的保证人是欠妥的。

缺陷四:侦查实验程序不合法。

公安机关在办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中为了查明事故双方的责任,进行了侦查实验,但卷里无公安局长批准材料,其行为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3].虽然侦查实验的结果可能是真实的,但由于没有履行批准程序,承办人将案件退回了公安机关。因为侦查实验是一种再现曾经发生过的侦查手段,为与过去发生过的事情达到最大限度地相同,必须保证侦查实验过程中的程序合法,其中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严格履行批准手续。

缺陷五:扣押赃物、赃款不出具正式的扣押清单。

某些公安侦查人员扣押了犯罪嫌疑人的款物后,不仅未出具正式的扣押物品清单,并且卷宗中也无任何反映,甚至于连一张白条也没有,其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第115条之规定[4].法律如此规定的目的就是加强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扣押物品等工作的监督,防止某些侦查人员出现违法乱纪现象。所以扣押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后,扣押机关必须出具详细、确实、正式的物品清单。

缺陷六:拘留时间延长不合法。

从笔者办案的实践看,凡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强制措施的案件,均经过了第一次延长,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经过了第二次延长。由于现行有关司法解释均未对《刑事诉讼法》第69条[5]中规定的“特殊情况”予以规定,为此笔者不能确定公安机关的第一次延长是否合法,但对于约百分之九十的第二次延长,笔者认为有相当一部分是欠妥的。例如,有些案件为一人犯罪,犯罪嫌疑人的户籍所在地为北京市且为初犯。对此情况,拘留的羁押期限应该说并不需要延长至30日,但公安机关仍进行了第二次延长,很明显这是不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

缺陷七: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两种方式共用。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更是明确指出: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得同时使用保证人和保证金保证。本来由于上述法律和司法解释的明确规定,对同一犯罪嫌疑人来说,人保与钱保是不应该同时出现的,但笔者在办案中还是发现了该现象的存在。

缺陷八:犯罪嫌疑人的量刑材料不能及时送审。

笔者办理的一起盗窃案中,犯罪事实比较清楚、证据也确实充分,但就是仅仅由于缺乏犯罪嫌疑人的前科材料而不能公诉,导致案件二次退补。甚至有些问题还被被告人或其辩护人提出,造成公诉方被动。例如在一起妨害公务案件中,由于侦查机关取证不全面,只调取了有利于一方当事人的证人证言,而未调取有利于另一方当事人的证人证言,而被告人及其人在当庭提出此项要求,并要求新的证人出庭,导致庭审的延期审理,给公诉人造成很大被动。

二、导致侦查缺陷的原因

造成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存在种种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部分侦查人员的法律素质不高,法律知识储备不足。

上述人保和钱保的共用以及侦查实验不经批准、应回避而不回避、由证人担任保证人的现象,笔者认为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有些侦查人员虽然认识到学法懂法的重要性,但知识储备明显不足。知识是素质的基础。侦查人员法律知识的多寡,决定着其有无成熟的法律心理和观念,对法和法律现象有无正确的看法和评价,同时也是能否依法办事的重要条件。多数侦查人员对有关法律法规内容的掌握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是有些侦查人员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深入,对有些重要问题的理解存在严重的偏差。

(二)部分侦查人员证据意识不强,固定收集证据的能力欠缺。

作为证据的收集和固定者,有些侦查人员证据意识提高明显滞后刑事诉讼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在收集、固定证据的效率和质量难以满足控罪和庭审的需要。新的刑事诉讼法实行无罪推定的原则,注重对人权的保护,强调程序的合法性,对证据的要求很高,侦查机关应转变过去有罪推定的旧观念,改变过去以供求证、先供后证的重视口供的取证模式,突出对其它人证物证等直接证据的收集和固定,力争使每一起案件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条。上述拘留时间延长不合法的现象就表明了一些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不强。犯罪嫌疑人在被抓获后不如实供述自己的全部罪行,不应该成为公安第二次延长拘留期限的理由。这就要求侦查人员打破以前的办案模式和办案理念,不要过度追求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相反的,要在其他证据的调查和取得上多下功夫,用事实和其他证据来突破其心里防线,让犯罪嫌疑人主动交代。

(三)现行的公安侦查机关侦查体制不尽合理。

现行公安机关侦审部门合并的侦查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刑事诉讼。由于侦查部门的考核标准多局限于破案数量和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多少,这就使侦查人员常常满足于这两个标准,而对案件质量则考虑较少,办案重心明显倾向于检察机关审查批捕部门,因为其考核机制重点在于捕与不捕,而不在诉与不诉,更不管是否能提交审判,其是否是有罪和罪轻罪重的问题。不少侦查人员存在着只要检察机关批捕了就万事大吉,这样势必使预审业务中继续取证、补证、深挖余罪等诸多问题就变得毫无意义,削弱了打击犯罪的力度和准度。

(四)现行检察机关与侦查机关的定位存在缺陷。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分别由公检法三机关负责,但实质上却形成了以侦查为中心的诉讼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检察机关承担着诉讼风险和后果,但却无权指挥侦查活动、影响证据的收集和固定,侦查人员拥有侦查权,收集、固定证据却不直接承受因证据不足而造成的败诉风险和后果。这种权利和责任的错位,必然造成侦查人员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破案和抓获犯罪嫌疑人,而对破案后及时、全面地收集、固定犯罪证据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尤其是一些侦查人员对检察机关的退补意见往往拖拉、敷衍,甚至抵触、满不在乎。

(五)个别侦查人员维护犯罪嫌疑人权益的责任心不强。

个别侦查人员认为只要案件得以侦破,有证据能证实犯罪即可,而不是注重证据确实、充分,把案件办成铁案。代表国家力量的机关和个体力量的对比差异以及长期的办案经历,使一些侦查人员淡化了维护犯罪嫌疑人权益的意识。他们漠视甚至于毫不关心犯罪嫌疑人的正当权益,为了能“拿下”案件,他们为尽其所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采用一些非正当的手段、方法。这样对于采用从表面看来只是有“滥用”嫌疑的“延长拘留期限”手段更不足为奇了。

(六)公安机关警力不足。

由于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公安工作也随之做出重大调整和变革,基层民警面临更大的压力。如:企业改制带来的下岗失业、劳资纠纷等不断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涉外经济、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使跨国经济纠纷增多,境内外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造成外口管理难度加大,犯罪行为的有组织化、国际化、隐蔽化、高科技化,使公安安全防范管理工作量大增等等。对公安工作而言,所有的具体工作都落在了基层民警身上。而当前我们国家警察的数量与迅速增加的刑事案件是不成比例的,为此警力不足、特别是刑事警察的力量不足,也是导致上述某些问题出现的因素之一,这也是我们必须理解的客观原因。

三、纠正公安侦查缺陷的对策

减少公安侦查缺陷,从而提高案件质量,在现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既需要公安侦查机关增强证据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也需要检察机关转变工作方式,加强与侦查机关的交流与沟通。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增强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提高侦查人员的取证能力。

通过开展专门的如何收集、固定证据的法律业务培训和定期观看庭审案例等方式,提高侦查人员以审判为中心的证据意识,通过提高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增强侦查人员按照庭审的要求收集、固定证据的能力。

(二)开展侦诉换位活动。

如侦诉控辩对抗赛、邀请侦查人员旁听庭审、业务研讨等,进行角色转换,实行换位思考,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引导侦查人员从公诉的角度,从符合庭审需要的角度审视侦查活动,对如何收集和固定证据有更为明确的认识,减少侦查活动的盲目性、违法性,提高在侦查活动收集证据时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三)是建立依法适时介入、公诉引导侦查机制。

建立重、特大案件定期通报,对一些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适时介入侦查活动,使整个侦查活动紧紧围绕公诉工作展开,就侦查方向、取证标准、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具体指导,提高侦查质量和效率。

(四)建立定期案件审理情况通报制度。

公诉部门与侦查部门定期对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进行座谈,总结成功之处和教训,以便侦查工作的改进。

注释:

[1]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1条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进行。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2]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3]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局长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

公诉范文篇10

一、基本情况

今年,我院共受理审查起诉案件107件134人(其中公安机关移送95件117人,我院职侦部门移送12件17人)。经审查,现已审结107件134人,其中,起诉74件87人,作微罪不诉9件15人,存疑不起诉1件2人,移送上级院审查的4件5人,建议侦查机关作撤案处理的19件25人,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74件87人,其中法院开庭审理63件71人均按起诉罪名作出有罪判决。

二、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今年,我院公诉部门在全面总结“严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严打”的经常性工作机制,按照“稳、准、狠”的原则突出打击重点,注重打击成效,2005年依法及时起诉了一批严重刑事犯罪案件,维护了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切实维护了我县的社会稳定。

(一)、坚持“严打”方针,依法打击严重刑事犯罪。

今年,我院公诉部门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对杀人、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暴力性犯罪,盗窃、抢夺等多发性犯罪和犯罪依法进行了严惩。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情况下,加快办案节奏,快审快诉,维护了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今年,共受理上述几类刑事犯罪案件83件91人,占普通刑事犯罪案件总数的83.2%,提起公诉53件68人,审判机关均按起诉罪名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法打击职务犯罪

2005年,我院共受理职务犯罪案件12件17人,受案人数与去年同期17件17人相比下降了29%;起诉3件4人,其中起诉县副处级干部1人,一般干部3人。今年我院自侦案件作微罪不起诉4件7人,建议撤案6件6人。

(三)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工作

2005年为贯彻落实《构建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捕诉工作方式品牌实施方案》,我院公诉部门对2002年以来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及案件起诉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回顾和总结。并确立专人负责该项工作。今年来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14件22人,其中抢劫5件11人,盗窃4件4人、强奸3件5人,交通肇事1件1人,寻畔滋事1件1人,在校学生抢劫案件4件9人,在办案中,我院主诉检察官本着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给予了他们重新作人的机会。如:xx中学在校学生方xx、谭xx涉嫌抢劫一案,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后,我院主诉检察官在审查该案中认为方xx、谭xx受人唆使参与抢劫,抢劫所得赃款均被主犯所得(主犯在逃),且犯罪情节轻微,于是提请检委会研究对方xx、谭xx作出微罪不诉。并将二人亲自送到xx中学,主持召开由xx派所办案人员、学校校长、班主任、学生家长参加的帮教座谈会,并定期进行了回访,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三、狠抓办案质量,提高执法水平

年初我院公诉部门认真学习和贯彻全市检察机关第二次公诉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案件质量这个中心制定了案件质量管理办法,并根据本院的实际制定出完善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院领导将提高公诉案件质量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从更新执法观念、规范执法行为和严明执法纪律方面增强公诉干警的人权保障观念、实体与程序并重观念,自觉接受监督的观念,正确处理依法从重从快与案件质量的关系。

(一)严格掌握起诉条件,确保起诉案件质量。

今年,我院公诉部门仍然克服人员少(办案的检察官只有3人),但仍坚持以事实和证据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办案原则,牢固树立案件质量是检察业务的生命线,三名检察官加班加点,在确保案件质量的基础上,快审快诉,确保案件在公诉环节不梗塞,不积压,全年无一件诉讼案件超越办案期限。

今年我院审查起诉部门严格按照高检院下发的《起诉案件质量标准》的规定,正确把握起诉条件,在审查案件中严把事实关、证据关、定性关。今年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的案件74件87人,经法院开庭审理的63件71人均按起诉罪名作了有罪判决.

(二)依法正确行使不起诉权。严格按照高检院《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的要求,全年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有10件17人,其中微罪不诉9件15人,存疑不诉1件2人。

(三)、加强公诉工作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办案流程管理机制;严格按照市院《业务指导办法》的规定,严格执行“三书”备查制度、案件请示制度和不诉案件备查、审批制度;按时上报各种材料,加强与上级院的工作联系,确保上级院准确及时掌握我院公诉工作的总体情况。

三、强化诉讼监督,确保司法公正

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司法公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我院公诉部门充分调动干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分管检察长和公诉部门负责人及时协调诉讼监督中与公安、法院等单位关系,做到了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

1、充分运用公诉职能,加强对漏罪、漏犯的追诉工作。今年我院公诉部门依法追诉漏罪一条,如今年10月24日,我院公诉科在依法审查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犯罪嫌疑人余xx涉嫌非法制造枪支一案时,发现该犯罪嫌疑人另有为威胁办案人员,持枪在办案单位闹事,用枪打办案单位铁门的事实,情节恶劣,涉嫌寻衅滋事罪,应依法追诉。另在审查本案中发现余xx涉嫌非法制造枪支的证据薄弱,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向法院起诉比较稳妥,经检委会研究后,遂以余非法持有枪支罪和寻衅滋事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全部采纳了我院起诉书所指控的余明爱的犯罪事实及罪名和量刑意见,切实履行了法律监督职责,依法严惩了犯罪分子。

2、加强侦查监督,确保案件质量。侦查监督是公诉检察业务的重要方面,我院历年重视开展侦查监督工作。在审查案件过程中,不放过任何蛛丝蚂迹,从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客观性以及有无法定从重、从轻、减轻情节等各个方面严格审查,认真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今年,我院在审查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案件中,改变案件的性质4件4人,如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谭xx涉嫌非法行医一案,我院公诉科办案人员审查后,认为谭xx涉嫌非法行医存在许多问题,于是汇同公安侦查人员到案发现场亲自进行两次补查,最后认为谭xx的行为符合销售假药罪的构成要件,遂以谭xx涉嫌销售假药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采纳了公诉方的意见,以销售假药罪,判处谭国福有期徒刑10年。

3、在侦查监督中,重大案件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48件56人,引导本院自侦部门侦查取证2件2人。今年,我县公安机关撤掉综合起诉科后,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质量差,有70%以上的案件均作了退查和自行补查,如公安移送审查起诉的朱xx、朱光故意伤害一案,退回公安两次补查,均还缺少有力的证据,我院主诉检察官亲自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收集固定有力的证据,最终将该案起诉到法院,法院依法作出了判决。

4、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增强责任心,防止错案发生

在侦查监督中,我院主诉检察官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强化办案责任感,在工作中大力提倡严谨、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从严、从细、从实地审查每一起案件,不放过任何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重人权保障意识,确保不枉不纵,不错不漏。今年8月我院主诉检察官在审查犯罪嫌疑人谭xx涉嫌寻衅滋事一案时发现其存在精神障碍,于是建议公安对其作司法精神鉴定,经鉴定谭xx属于无行为能力人,后建议公安对该案作撤案处理;再如李xx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一案,在审查中发现李有癫痫病的病史,在案发前一天有证据证实李的癫痫病复发过,为了防治对其重判,我院办案人员建议公安对其作司法精神鉴定,经鉴定,李实属限制行为能力人,法院依法从轻其有期徒刑8年,依法维护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五、全面提高公诉水平,抓好公诉改革

今年,我院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措施,提高诉讼效率,确保办案质量。1、今年我院公诉部门认真贯彻执行《xx市检察机关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实施办法》和xx县人民检察院《公诉案件办件流程》,将案件责任落实到人,防止责任不明,互相推诿过错,明确责任,严格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2、严格按照《xx市检察机关公诉引导自侦案件侦查取证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首先是对自侦案件管辖范围进行审查。介入侦查时重点对现有证据的相关性、客观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对下一步的侦查方向,收集、固定证据,以及完善证据体系等提出具体的建议。侦查终结前,对案件的主要事实、定性、适用法律以及现有证据是否符合起诉条件或不起诉、撤销案件等提出具体的建议性意见。3、认真贯彻执行“两高一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积极推行普通程序简化审的办案方式,与法院司法机关达成共识,凡符合条件的,建议法院适用简化审,一年来适用简易程序的案32件,在庭审中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案件34件,庭前证据开示制度1件1人,大大节约了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

五、提高整体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年初结合全市党员先进性教育,以及在检察机关开展的“规范执法行为、维护司法公正”活动中,在强化业务素质的同时,加强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建设,端正执法思想,改进执法作风,提高执法水平,培养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努力打造人民检察官清正廉洁、秉公执法、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年初我院公诉科科长被县人民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公诉科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04年度“十佳政法单位”,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六、积极开展专题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