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诊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9:13:27

个体诊所

个体诊所范文篇1

一、查思想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在市、区卫生局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各种卫生系统政治思想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高举“邓--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的有关内容,高度重视其它个体诊所在医疗活动中出现的医疗纠纷问题,按医师法的规定的范围行医,不超范围行医。全面按照市、区卫生局的精神落实各项工作。在工作中视患者为亲人,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年救治患者达千人,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并且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使患者就诊量在不断增加。并与居委会、物业公司密切合作加强社区卫生防役宣传和义务指导,社区的卫生防役工作受到街道办事处的充分肯定。

二、查医学理论学习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医疗窗口的服务作用

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医学理论,并且与实践相结合.在30多年的医疗工作中,注重强调要达到内部肌体功能的自身协调平衡,增强免疫力,削弱和排除致病的不利因素。激活有利的内因,调解平衡状态,消除疾病,保持健康。本人能够很好运用医学常识为广大患者服务,充分挖掘和发挥基层一线诊所“简、便、快、廉”的特色与优势,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在治疗慢性疾病中充分发挥治疗、保健、康复的优势,治愈患者达数百人。并在工作中也感到了人民群众对社区诊所的期望,自己深深的体会要为患者更好的服务就要不断的加强医疗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

三、查继续教育培训,严格依法行医

本人持证上岗,按执业范围行医,并根据继续教育相关规定及要求,执业医师执业范围管理办法,本人定期参加卫生部、省、市、区、街道办事处举办的各项培训工作.2010年在区卫生局、区医院、防疫站等会议室,学习了肺结核、乙肝,非典,手足口病,爱滋病,鼠疫、H1N1等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办法及医药管理质量的有关内容。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诊断治疗水平得到了提高。

个体诊所范文篇2

一、查思想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在市、区卫生局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各种卫生系统政治思想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的有关内容,高度重视其它个体诊所在医疗活动中出现的医疗纠纷问题,按医师法的规定的范围行医,不超范围行医。全面按照市、区卫生局的精神落实各项工作。在工作中视患者为亲人,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2009年救治患者达千人,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并且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使患者就诊量在不断增加。并与居委会、物业公司密切合作加强社区卫生防役宣传和义务指导,社区的卫生防役工作受到街道办事处的充分肯定。

二、查医学理论学习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医疗窗口的服务作用

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医学理论,并且与实践相结合.在30多年的医疗工作中,注重强调要达到内部肌体功能的自身协调平衡,增强免疫力,削弱和排除致病的不利因素。激活有利的内因,调解平衡状态,消除疾病,保持健康。本人能够很好运用医学常识为广大患者服务,充分挖掘和发挥基层一线诊所“简、便、快、廉”的特色与优势,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在治疗慢性疾病中充分发挥治疗、保健、康复的优势,治愈患者达数百人。并在工作中也感到了人民群众对社区诊所的期望,自己深深的体会要为患者更好的服务就要不断的加强医疗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

三、查继续教育培训,严格依法行医

本人持证上岗,按执业范围行医,并根据继续教育相关规定及要求,执业医师执业范围管理办法,本人定期参加卫生部、省、市、区、街道办事处举办的各项培训工作.2010年在区卫生局、区医院、防疫站等会议室,学习了肺结核、乙肝,非典,手足口病,爱滋病,鼠疫、H1N1等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办法及医药管理质量的有关内容。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诊断治疗水平得到了提高。

个体诊所范文篇3

一、提高服务质量,查思想教育.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的有关内容,市、区卫生局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各种卫生系统政治思想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高度重视其它个体诊所在医疗活动中出现的医疗纠纷问题,按医师法的规定的范围行医,不超范围行医。全面依照市、区卫生局的精神落实各项工作。工作中视患者为亲人,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2009年救治患者达千人,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并且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使患者就诊量在不时增加。并与居委会、物业公司密切合作加强社区卫生防役宣传和义务指导,社区的卫生防役工作受到街道办事处的充分肯定。

二、充分发挥基层医疗窗口的服务作用,查医学理论学习工作。

增强免疫力,削弱和排除致病的有利因素。激活有利的内因,自己在工作中,不时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医学理论,并且与实践相结合.30多年的医疗工作中,注重强调要达到内部肌体功能的自身协调平衡。调解平衡状态,消除疾病,坚持健康。自己能够很好运用医学知识为广大患者服务,充分挖掘和发挥基层一线诊所“简、便、快、廉”特色与优势,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治疗慢性疾病中充分发挥治疗、保健、康复的优势,治愈患者达数百人。并在工作中也感到人民群众对社区诊所的期望,自己深深的体会要为患者更好的服务就要不时的加强医疗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

三、严格依法行医,查继续教育培训.

按执业范围行医,并根据继续教育相关规定及要求,执业医师执业范围管理方法,自己持证上岗。自己定期参与卫生部、省、市、区、街道办事处举办的各项培训工作.2010年在区卫生局、区医院、防疫站等会议室,学习了肺结核、乙肝,非典,手足口病,爱滋病,鼠疫、H1N1等传染病的防治管理方法及医药管理质量的有关内容。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诊断治疗水平得到提高。

个体诊所范文篇4

一、查思想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在市、区卫生局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各种卫生系统政治思想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的有关内容,高度重视其它个体诊所在医疗活动中出现的医疗纠纷问题,按医师法的规定的范围行医,不超范围行医。全面按照市、区卫生局的精神落实各项工作。在工作中视患者为亲人,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2009年救治患者达千人,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并且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使患者就诊量在不断增加。并与居委会、物业公司密切合作加强社区卫生防役宣传和义务指导,社区的卫生防役工作受到街道办事处的充分肯定。

二、查医学理论学习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医疗窗口的服务作用

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医学理论,并且与实践相结合。在30多年的医疗工作中,注重强调要达到内部肌体功能的自身协调平衡,增强免疫力,削弱和排除致病的不利因素。激活有利的内因,调解平衡状态,消除疾病,保持健康。本人能够很好运用医学常识为广大患者服务,充分挖掘和发挥基层一线诊所“简、便、快、廉”的特色与优势,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在治疗慢性疾病中充分发挥治疗、保健、康复的优势,治愈患者达数百人。并在工作中也感到了人民群众对社区诊所的期望,自己深深的体会要为患者更好的服务就要不断的加强医疗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

三、查继续教育培训,严格依法行医

本人持证上岗,按执业范围行医,并根据继续教育相关规定及要求,执业医师执业范围管理办法,本人定期参加卫生部、省、市、区、街道办事处举办的各项培训工作。2010年在区卫生局、区医院、防疫站等会议室,学习了肺结核、乙肝,非典,手足口病,爱滋病,鼠疫、H1N1等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办法及医药管理质量的有关内容。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诊断治疗水平得到了提高。

个体诊所范文篇5

一、查思想教育.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的有关内容,市、区卫生局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各种卫生系统政治思想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高度重视其它个体诊所在医疗活动中出现的医疗纠纷问题,按医师法的规定的范围行医,不超范围行医。全面按照市、区卫生局的精神落实各项工作。工作中视患者为亲人,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2009年救治患者达千人,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并且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使患者就诊量在不断增加。并与居委会、物业公司密切合作加强社区卫生防役宣传和义务指导,社区的卫生防役工作受到街道办事处的充分肯定。

二、查医学理论学习工作。

增强免疫力,削弱和排除致病的不利因素。激活有利的内因,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医学理论,并且与实践相结合.30多年的医疗工作中,注重强调要达到内部肌体功能的自身协调平衡。调解平衡状态,消除疾病,保持健康。本人能够很好运用医学常识为广大患者服务,充分挖掘和发挥基层一线诊所“简、便、快、廉”特色与优势,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治疗慢性疾病中充分发挥治疗、保健、康复的优势,治愈患者达数百人。并在工作中也感到人民群众对社区诊所的期望,自己深深的体会要为患者更好的服务就要不断的加强医疗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

三、查继续教育培训.

按执业范围行医,并根据继续教育相关规定及要求,执业医师执业范围管理办法,本人持证上岗。本人定期参加卫生部、省、市、区、街道办事处举办的各项培训工作.2010年在区卫生局、区医院、防疫站等会议室,学习了肺结核、乙肝,非典,手足口病,爱滋病,鼠疫、H1N1等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办法及医药管理质量的有关内容。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诊断治疗水平得到提高。

个体诊所范文篇6

第一条为加强个体诊所使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保证人体用药安全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用药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辖区内已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个体诊所。

第三条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辖区内个体诊所的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县(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个体诊所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规范适用于个体诊所药品、医疗器械的购进、验收、储存、调配、使用和管理。

第二章人员与培训

第五条个体诊所的负责人及其有关人员应熟悉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掌握药品基本知识。

第六条个体诊所从事药品管理、处方审核、调配的人员必须是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或由已获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及通过劳动部门技能鉴定、符合规定的药学人员担任。

第七条个体诊所负责人应负责涉药人员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的继续教育培训,并建立相应的档案。

第八条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精神病、传染病或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的疾病患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

第三章进货与验收

第九条个体诊所必须从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采购药品,禁止从其他渠道采购药品。对首营企业应审核其合法资格,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索取供货单位加盖原印章的合法证照复印件。

第十条购进药品应逐批进行检查验收,并建立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验收记录。药品购进验收记录必须注明药品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准文号、生产批号、生产厂商、有效期、供货单位、购货数量、购货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购进进口药品还应索取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供货凭证和验收记录应至少保留两年备查。

购进医疗器械还应索取供货单位加盖原印章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复印件,并建立购进验收记录。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产品注册证号、型号规格、产品数量、生产批号、灭菌批号、产品有效期、供货单位等。供货凭证和验收记录至少保存两年备查。

第十一条经检查验收不合格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不得购进使用。发现假劣药品或质量可疑药品,必须及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使用或自行作退、换货处理。

第十二条个体诊所应配备与经批准的诊疗、服务范围相一致的药品,制订基本用药目录。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的范围和品种按照**省卫生厅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省个人设置的门诊部、诊所常用及急救药品目录》执行。

第十三条个体诊所未经批准,不得擅自配制制剂。

第十四条对特殊管理药品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储存与保管

第十五条个体诊所的药品、医疗器械的储存条件应与诊疗活动相适应。储存场所四周应平整光洁,屋顶、墙壁应无脱落物,不渗漏。并采取防潮、防冻、防虫、防鼠及通风、避光等措施。

第十六条个体诊所必须配备与使用药品相适应的药柜、药架、底垫、冷藏柜、温湿度计等设施。药品按不同储存要求分别在常温、阴凉及冷藏条件下储存,相对湿度控制在45%-75%,并每日做好温湿度记录。

第十七条个体诊所储存药品的药柜、冷藏柜内不得存放其它物品。

第十八条药品储存放置必须分类定位,做到药品和非药品分开;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

第十九条个体诊所应定期对储存的药品进行检查养护,并予以记录。对近效期药品、医疗器械(指有效期6个月内)应加强管理,防止药品、医疗器械过期失效。

第二十条个体诊所的药品储存场所应与生活、办公、诊疗场所明确分隔,不得临街设置药柜。

第五章药品使用与调配

第二十一条个体诊所应当凭本诊所医师处方使用药品,不得无处方调配药品。调配处方必须经过核对,对处方所列的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改或者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处方调剂和药品拆零所用的工具、包装袋应清洁、卫生,发药时应在药袋、投药瓶上写明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有效期等内容。

第二十二条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得重复使用,使用过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销毁并做好记录。

第二十三条个体诊所必须经常观察本单位使用的药品质量、疗效和反应。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必须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管部门报告。

第六章制度与管理

第二十四条个体诊所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本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和落实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并定期检查和考核,做好相关记录。

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应包括:

(一)药品和医疗器械购进、验收管理制度;

(二)药品储存、保管和养护管理制度;

(三)处方调配和药品拆零管理制度;

(四)不合格药品管理和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五)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六)药品不良反应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七)直接接触药品人员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八)从药人员业务学习制度;

(九)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销毁处理制度;

相关记录应包括:

(一)药品购进验收记录;

(二)药品养护记录;

(三)药品存放场所的温湿度记录;

(四)不合格药品处理记录;

(五)废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销毁记录;

(六)从药人员业务学习记录。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个体诊所必须按本规范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如违反本规定,予以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如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将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本规范中个体诊所是指个人设置的门诊部、诊所等医疗机构。

个体诊所范文篇7

一、查思想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在市、区卫生局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各种卫生系统政治思想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高举“邓--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的有关内容,高度重视其它个体诊所在医疗活动中出现的医疗纠纷问题,按医师法的规定的范围行医,不超范围行医。全面按照市、区卫生局的精神落实各项工作。在工作中视患者为亲人,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2009年救治患者达千人,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并且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使患者就诊量在不断增加。并与居委会、物业公司密切合作加强社区卫生防役宣传和义务指导,社区的卫生防役工作受到街道办事处的充分肯定。

二、查医学理论学习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医疗窗口的服务作用

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医学理论,并且与实践相结合.在30多年的医疗工作中,注重强调要达到内部肌体功能的自身协调平衡,增强免疫力,削弱和排除致病的不利因素。激活有利的内因,调解平衡状态,消除疾病,保持健康。本人能够很好运用医学常识为广大患者服务,充分挖掘和发挥基层一线诊所“简、便、快、廉”的特色与优势,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在治疗慢性疾病中充分发挥治疗、保健、康复的优势,治愈患者达数百人。并在工作中也感到了人民群众对社区诊所的期望,自己深深的体会要为患者更好的服务就要不断的加强医疗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

三、查继续教育培训,严格依法行医

本人持证上岗,按执业范围行医,并根据继续教育相关规定及要求,执业医师执业范围管理办法,本人定期参加卫生部、省、市、区、街道办事处举办的各项培训工作.2010年在区卫生局、区医院、防疫站等会议室,学习了肺结核、乙肝,非典,手足口病,爱滋病,鼠疫、H1N1等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办法及医药管理质量的有关内容。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诊断治疗水平得到了提高。

个体诊所范文篇8

2011年度共采样356份,合格238份,平均合格率为669%,所有样品均未检出致病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县级、乡级和个体诊所合格率分别为1000%、928%和531%,个体诊所消毒质量显著低于县级和乡级医疗机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不同监测项目中,空气、紫外线灯、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和医疗器械合格率分别为539%、566%、744%、714%、667%和892%(表1)。

二、讨论

监测结果显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不容乐观,消毒效果监测的合格率仅为669%,而个体诊所监测合格率531%,远低于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县、乡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明显好于个体诊所,说明在日常工作中各项管理制度比较完善,重视消毒工作,以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而个别个体诊所医务人员消毒意识淡薄,消毒知识掌握不全面且考虑经济成本等因素使消毒设施陈旧、不规范,致使监测合格率偏低。

不同监测项目中,合格率最低的为室内空气,其次为紫外线辐照强度,主要集中在个体诊所,个别乡级医疗机构也存在不合格现象。不合格的原因为用于空气灭菌的紫外线灯管不定期进行辐照强度检测,老化且不及时更换,有的甚至是假冒伪劣灯管,致使室内空气达不到消毒效果。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不高,主要是个别个体诊所特别是农村卫生室还存在使用低效消毒液新吉尔灭作为无菌器械保存液,消毒液容器不加盖且更换消毒液时不清洗消毒或者侵泡液不定期更换等现象。

个体诊所范文篇9

为增加社区卫生服务的竞争和激励,建议探索体制上的微调,在不冲击现有社区卫生管理体制情况下,采用多种方式将具有一定资质的执业医师通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后以全职或兼职的形式充实到社区卫生队伍,而把社区卫生机构转化为相应的管理平台。由上海市级层面出台引导扶持政策,在社区全科医师不足的区县先行试点。

1.具体做法。

(1)鼓励其他执业范围的医师(主体是二、三级医院医师或个体行医医师)取得全科执业资格后到基层承担家庭医生服务工作。

(2)二、三级医院医师到基层执业可有3种方式供选择。一是开办个体诊所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服务合同;二是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用(建议探索此类医师在原单位停薪留职的有关政策);三是医疗联合体内上级医院医师流动到社区卫生机构。如选择开办个体诊所的方式,医师可自行聘用若干护士和助手组成全科团队。

(3)在合同框架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承担家庭医生制服务的个体行医医师(个体诊所)进行管理,提供后台支撑和保障。有关管理措施包括:对个体诊所开展服务的情况进行考核、配合执法部门做好对个体诊所规范执业的监督等。有关支撑和保障措施包括:在考核基础上,向个体诊所支付有关服务费用(初步考虑医保和财政仍以社区卫生机构为单位进行支付和投入);提供信息化支撑;必要时提供服务场所等。在医师接受社区卫生机构或医疗联合体聘用的情况下,医师则作为社区卫生机构或医疗联合体的工作人员为居民提供服务,具体管理不再展开。

(4)建立居民“用脚投票”竞争机制,将居民签约人数作为社区卫生机构对个体医师进行费用支付的重要依据,同时加强对转诊率、签约居民实际发生医疗总费用等指标的考核,确保签约落到实处。

2.该模式优点分析。

(1)缓解社区医务人员不足的问题。为二、三级医院医师和个体医师充实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提供了途径。

(2)搞活社区卫生机构的用人机制。将来社区卫生机构用人可分为体制内用人和体制外用人。个体医师作为体制外用人按其服务量得到报酬,促使其主动提高服务能力和内涵,提高转诊的适宜性,吸引居民签约。

(3)发挥“鲶鱼效应”,形成内部市场。通过搞活体制外用人,提高社区医师的积极性,引入竞争,促动社区卫生机构体制内医师优化服务。

(4)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通过建立竞争机制,将政府要社区医务人员做转变为社区医务人员自己想做,提高医务人员水平和能力。

3.现有国家政策依据。该模式在上级文件中已有提及,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引导全科医生以多种方式到基层执业”,“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全科医生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医院)全职或兼职工作,也可以独立开办个体诊所或与他人联合开办合伙制诊所”,“对到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为其提供服务平台。”但该政策目前在全市尚未细化实施。

4.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在与部分区卫生局局长、医务科长、社区卫生管理中心主任的沟通过程中发现,总体上他们对这一模式不排斥,但也有一些顾虑,需要在制度设计时予以综合考虑。顾虑一:目前的个体诊所没有全科服务能力。笔者认为这一模式并非是要吸引现有的个体诊所加入,而是为医师提供一条择业的方向,通过相应政策出台,明确二、三级医院医师及医学毕业生,可以选择开办个体诊所参加到家庭医生服务中。对于与社区签订服务合同的个体诊所也并非零门槛,将要求医师必须通过全科执业考试。顾虑二:体制内的医师都转为体制外的医师,如何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调研中有人提出,体制外的医师收入不受绩效工资额度限制,工作有较大自由,会吸引体制内医师转向体制外,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类似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公共卫生事件,社区卫生机构对医师的调控能力减弱。对此,笔者认为一方面,体制内相对稳定,例如有事业单位的身份等,医师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考量,未必都转向体制外;另一方面,可通过制度设计增加调控能力,包括:

(1)将个体医师承担公共卫生应急任务纳入合同,出钱购买服务;不愿承担相应工作的医师,社区不与其签订合同。

(2)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将会有固定的雇员,其中包括公共卫生医师,作为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骨干人员。

(3)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对承担社会公共责任的医师进行表彰,提升其社会地位。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这些荣誉对提高医师的信誉度是非常有帮助的。顾虑三:发生医疗纠纷如何处理。主要担心个体医师发生医疗事故,社区卫生机构承担连带责任,最终赔偿费用由国家承担。对此,笔者认为,首先,由政府出钱购买个体诊所的服务,个体诊所是独立的经济组织,应为其服务自担其责。第二,个体医师进入家庭医生服务领域,要经过长期学习并通过全科医师专业执业考试,有珍惜工作的意愿。第三,医疗纠纷是行业问题,涉及信访维稳,要通过建立机制予以解决,建议参考交强险机制,把医疗执业险转化为社会强制保险,并向各保险公司开放业务。

二、继续深化面上各项激励性的政策措施

深化面上各项激励政策,完善各项基础性工作,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改革,最终实现对社区全科医师“在法律上充分保障、在经济上充分激励、在社会上充分尊重、在业务上充分规范”的目标。

1.界定、细化社区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目前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要求很多,原则上由各条线分头布置和规定,有待于进一步汇总和细化,制定各项服务标准和服务数量、质量指标。一方面可为人员配备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对社区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社区卫生机构开展对医务人员的考核提供依据。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有关指标、标准建议由上海市级层面统一制定。

2.完善绩效工资制度。绩效工资水平的设定要与任务相适应,建立合理增长机制;社区卫生工作任务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医疗安全需要合理确定调控线;要将绩效工资与科学、合理的考核挂钩,真正体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

3.完善各项经济政策。一是将财政投入和医保支付与绩效考核挂钩。二是医保总量每年有8~9个百分点的增幅,增量适当向社区倾斜。三是探索建立家庭医生服务收费(试点期间社区医师免费的单方面承诺,易让居民感到服务廉价不值钱,适当的收费并明确服务内容,可向居民表明家庭医生的服务价值,使其珍惜)。四是时机成熟时,探索医保按人头付费。

个体诊所范文篇10

我县辖9镇10乡,276个行政村,总人口约62万。全县有医疗机构478户(其中公立医疗机构26家,民营医疗机构2家,个体诊所73家,村卫生所377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家(含8个乡镇保防站)。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为切实抓好打击非法行医集中整治工作,县卫生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由县卫生局局长为组长,各部门负责同志为副组长,卫生监督、妇社、医政、公安、人口计生委、食药监局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由于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责任落实,确保了全县整顿医疗秩序和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强化措施,积极开展集中整治工作

(一)落实各项制度,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得到了基本规范。

我县在打击非法行医行动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针对社会医疗机构在执业中存在的问题(如各类登记本不统一、不规范、五花八门,有的诊所甚至没有登记本),我县制定了统一性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各种消毒、医疗废物处置、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登记本等样式,由各医疗机构自行印制,以便促使各医疗机构更加规范执业;二是对各医疗机构执业人员实行统一胸牌制度,并佩戴胸牌上岗;三是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诊所基本标准》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县实际,我县制定了《县个体诊所基本标准及管理规范(试行)》、《县村卫生所规范化管理规定(试行)》。对个体诊所(含口腔诊所)和村卫生所的人员资质、岗位职责、诊疗规范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四是要求所有个体诊所都添置了氧气瓶(袋)、开口器、牙垫等急救设备。

(二)创新工作方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为规范医疗场次序,打击非法行医行为,我县着力强化对医疗机构的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健全和完善投诉举报受理制度。畅通投诉举报通道,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及时处对群众反映的案件线索,坚决依法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形成了“打非”的常态机制;二是加强监督,密切部门协作。在日常监督检查中,以城乡结合部、乡镇集贸场等人口聚集地为重点,严厉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游医及药房无证行医、无证牙医等行为,对无证行医行为张贴“卫生行政取缔公告”,下达“卫生行政取缔决定书”,并没收药品器械。2014年,查处超范围行医案39起、聘用非卫技人员执业案23起,违反医疗废物管理规定案15起,责令改正违法行为77户,罚款人民币16.9万元;查处取缔无证行医案20户、罚没款人民币9.2万元。

(三)抓住审批关键环节,医疗场监管的长效机制得到初步建立。

建立行政许可和监管工作责任制。建立审批管理与监督相衔接配合机制,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和审批程序,规范医疗机构的规划设置、审批和医务人员准入的监督管理。对新申请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校验的机构,严格按照卫生局《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校验工作的通知》精神进行校验。一律由县卫生监督所根据人员准入情况和诊所基本标准的要求,提出现场监督审查意见。对凡未参加评审的机构和评审不达标的医疗机构将不予受理办证和校验,对达不到许可和校验的机构责令限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暂缓校验1—6个月,暂缓校验期满后仍没有整改到位的,依法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逐步实现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四)实施了医疗机构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一是根据《医疗机构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制定了《县医疗机构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进度,提出了工作要求;二是合理划分医疗机构网格。按照“纵向抓延伸,横向抓覆盖”的工作思路,坚持“谁监督、谁负责”原则,实行划片包干、定点定人,建立起了“纵横交错、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卫生执法监督工作网格化监管网络。组织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摸底,明确了县和乡镇监管片区,落实了监督人员和协管人员责任;三是以医疗机构为重点,建立了网格化管理责任制。按照文件精神,建立和落实了卫生监督网格管理公示制度,将网格责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在监管单位醒目位置进行了公示;四是各监督人员(协管人员)积极开展了监督巡查工作,及时进行信息报送,对违法行为及时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