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13:37: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中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中生

高中生范文篇1

(一)家长给。高中生大多十六七岁,还处于未成年人阶段,自己还不能独立,在经济上还属于弱势群体,生活基础主要依靠家庭,上学期间的各项费用还主要依靠家庭保障。经对某校高二年级住宿生经费来源的调查了解,几乎99%的学生的费用都是父母给的。一般情况下,每个家庭都按学校的要求给孩子准备费用,学生自接到入学通知书开始,父母就按通知要求为学生准备学费、食宿费、书报费、零花钱等,由学生开学后按学校的规定交纳学费、住宿费、就餐费等,剩余的作为零花钱。学费和住宿费学校一般按学期收取,饭费按月收取;零花钱则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有的一次性给足一个月的,有的则按周给。第二学期周而复始,直至高中毕业。(二)自己挣。个别同学,由于思想比较活跃或有家庭经商背景,经济意识比较强。入校后,能够根据在校生的实际情况,在不违反学校规定的前提下,自己给在校学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比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有些高中校为培养高中生的综合素质,鼓励有能力的孩子在校开展一些尝试性的经营活动,如校园书吧、校园咖啡厅等,还有的个别高中生为在校的学生代购运动鞋、代订服装等,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挣得差价收入。(三)亲朋好友送。个别高中生由于家庭生活状况较好,家族亲朋好友比较多,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亲朋好友在孩子过生日或过节期间,给了部分“压岁钱”或为了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给了部分“激励资金”。某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好,姑姑经营着一家大企业,当得知该同学考入比较好的高中时,一下子就给了一个2万元的大红包。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收到过长辈们给的压岁钱或红包,有的同学在这方面得到的可由自己支配的钱的数目还比较大,有的足够用于在整个高中阶段的费用。

二、高中生消费现状

高中阶段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较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学习任务繁重。因此,高中生的生活相对比较单一,但随着电子产品的兴起和网络时代的到来,高中生的消费也日趋多元化。(一)学费和住宿费。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学费和住宿费。一般情况下学费和住宿费按学年或学期收取。收费标准按国家和本地区人民政府批准的标准执行。这部分费用除了特困生可申请减免外,一般情况属于是刚性支出费用。在北京地区,一般的家庭都能交得起,同时学校也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救济渠道,有的学校也承诺不让每一个孩子因缴不起学费而辍学。(二)学习用品消费。高中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需要一些比如笔、本、词典、名著等学习资料。从前的教辅工具都是字典、词典等纸质用品。但随着科技进步,许多教辅用品呈现出电子化。过去厚厚的大字典、大词典都变成了电子词典。一机在手,英语、汉语、字典、词典全部都包括了。当然,电子词典在方便的同时,其价格也相对较高。经调查发现个别学生购买的学习辅助工具比较高级,有些电子词典好的达几千元一个,还有的家长为孩子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三)服装消费。高中生的衣服一般以校服为主,目前大部学校都有彰显自己办学理念和特色的校服。作为学校的统一标志,订制或买校服也是高中生消费支出的一项内容。高中生衣着主要消费在鞋子上,经调查了解,大部分高中生家长为孩子都舍得花钱,高中生穿的鞋子也大部分都名牌,有的还是国外品牌,价格不菲。笔者在校内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对几位室友(笔者为住宿生)的观察发现,很多人的手机上都装有淘宝、京东等网购客户端,而且经常在运动鞋方面有所注重,且有一部分同学经常在网上购买鞋类。(四)饮食消费。高中生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渡过,一般情况下学校都有自己的食堂,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就餐条件,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就餐的需要。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就餐已突破了学校的围墙,他们通过“饿了吗”、“百度外卖”等餐饮企业直接订购外卖。经对在校高中生就餐情况的调查了解,有部分高中生存在在校外就餐或者叫外卖的现象,还有部分同学通过网络购买零食。(五)手机消费。网络现代化的突飞发展,使手机成了人们必备的工具。经对所在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当前高中生手机使用率已达100%。手机的使用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通讯、查寻资料等方面的便捷,另一方面也会占用学生的时间,给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据学校老师讲,每个学期都会有部分学生违反学校规定使用手机,每一学期收存的手机中都有刚上市的新款。经了解,部分学生会对手机较为关注,如笔者的同学中就不乏在各种“网购节”期间“秒”手机的现象。(六)游戏消费。手机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给学生玩游戏提供了便利。这里的游戏消费主要分为外部消费和内部消费;外部消费指手机、耳机、流量等硬件;内部消费主要指游戏内的各种充值行为。在“手游”日益被大家接受的大环境下,游戏充值有时一单能达到百元以上,在调查的范围内,很多同学不愿透露自己的充值数目,但也表明自己确实有过充值行为,在所有接受调查的100人(男女各50)中,女生有11人有过充值行为,男生则有36人。

三、高中生对于金钱的敏感程度

如果一个高中生得到了1000元,他会怎么做?笔者在调查中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得到了一些有意思的答案,从中也可以发现当下高中生对金钱有着怎样的认识和敏感度。(一)存起来。这样对金钱的处理方式固然为最为保险的,有这样思想的高中生对金钱的敏感度较低。笔者随后追问:存起来干什么?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对高中生的理财教育还应该加强。(二)买东西。这里的买东西指的是广义上的购买,包括各种生活用品以及食品。笔者在分析问卷时发现这类学生的消费领域大多在衣物和食品上,而且经常是可丁可卯地消费,对于钱的利用也仅限于满足物质或精神需求,没有更深一步的利用,对金钱的敏感度仅仅停留在货币层次。(三)活动开销。有一部分学生提出了去野营或者去各种娱乐场所的想法,当问及具体开销和计划时多数人都能答出一份合理的计划,可见这类学生在平日里对金钱的使用有自己的打算,对金钱的花费有着周密的计划,对金钱有了一定的敏感度。这类学生在总调查人数中占16%。(四)做投资理财。所有被调查者中仅2人提出了做投资理财的想法,一个是在校内经常给大家代购的同学,另一个是做科技研究的同学。这两位同学对金钱的敏感程度比较高,他们都能通过投资理财的方式,科学合理地使用和管理自己的零花钱。

四、影响高中生消费的主要因素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高中生的消费状况直接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有些家庭,父母对孩子比较溺爱,把孩子视为掌中宝,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为孩子花钱从不心疼,认为孩子的东西越贵越好,越高档越好。过分的满足孩子的物质条件,使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有些家长,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在满足孩子物质方面比较有章法,能够从小教育孩子培养节俭意识和合理消费意识,孩子上了高中后,在花钱方面比较节俭,计划性比较强。两种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孩子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二)校园环境的影响。校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一起互相影响着成长。由于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的背景不同,每个学生的消费理念都不一样。有的学生花钱比较节俭,有的学生花钱比较随意,有的学生花线大手大脚,同学的消费行为无形中都给其他学生产生了影响。另外学校在管理引导方面,有的学校管理比较严格,有的学校管理比较宽松,不同氛围的校园环境会影响孩子或崇尚节俭或过度消费。(三)个人消费习惯的影响。消费习惯也是影响高中生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环境成长的孩子养成了不同的消费习惯。有的孩子从小就有节俭意识,上了高中后,自己更懂得安排生活,从不胡乱花钱,花钱有计划。有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花钱从来不考虑,有钱就花,花完了就要。有的甚至搞攀比,只要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的好,就千方百计给父母要钱,满足自己的虚荣。(四)消费方式变化的影响。过去,高中生在校消费的方式比较简单,由于受学校的约束管理,想花钱都困难。随着科技日益发达,网上支付的方式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尤其是对于经常接触新鲜事物的高中生来说,网络支付的比例已经站到了日常消费的80%,“年轻人不用现金”一句话更是在高中生中引起巨大反响。由于金钱的数字化,导致了高中生对花钱的意识下降了很多。现在的高中生利用手机就可足不出户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网络消费的便捷化越来越深入高中生的生活,使他们的消费已冲破学校的围墙。这种新的消费形式对学校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五、高中生不良消费的危害

(一)不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好的习惯有利于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如果高中阶段盲目消费,容易使学生陷入过度追求物质条件,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别人有什么我就要有什么,只关注物品的品牌,并不考虑物品的实际价值是否适合自己,这种盲目的攀比,使学生的思想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一门心思比阔,忘却了自己还是名学生,甚至有的在金钱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铤而走险,拦劫低年级的学生,或与社会不法分子混到一起,最终厌学弃学,葬送了自己的金色年华。(二)不利于学校的管理。当前高中生新的消费方式给学校的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一是大量的外卖、快递进入校园或堵在校园门口,扰乱了学校的教育秩序,甚至有的社会闲散人员趁机溜进校园,给校园的安全造成隐患。二是部分学生通过网络购物,频繁接打电话,扰乱了课堂秩序,分散了学生的精力。三是部分学生大量的购买快餐食品,产生了许多的包装材料和食品残余,严重影响校园的整洁。四是学生外购时,频繁出入校园,加上校园周边环境复杂,加大了学校对学生的管控难度,同时也对学生人身安全造成隐患。(三)给家庭造成了经济负担。高中生大手大脚的花钱,追求名牌、追求高消费,无疑会消耗大量的金钱,增加家庭支出。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并不富余,有的学生家庭条件还比较差。高中生不顾家庭情况,不体谅父母的辛苦,一味地追求自己的物质享受,追求时尚、追求品牌,盲目的互相攀比,给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六、高中生正确消费的建议

(一)家长要正确引导。高中生正处于成长时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因此,在面对各种外界的诱惑时缺乏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作为家长,要加强对孩子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向进行监督,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从不同角度对孩子的购物行为进行教育,让孩子学会理性消费。一是给钱要合理。在给孩子钱的时候,一定要知道钱的用途和去向,根据孩子的正常需求,给出合理的钱数,而不能孩子要多少给多少。比如每次给孩子钱的时候,要让孩列出用钱清单或购物计划,同孩子共同分析花费的内容,明确哪些钱是必须要花的,哪些钱是可花可不花的,哪些钱是坚决不允许花的,最终确定给多少钱。二是花钱有监督。给了孩子钱后,孩子是否是按照计划用的,家长一定要加强监督。在下一次要钱之前,让孩子把上次的购物计划拿来,一起对照,看是否是按照计划使用。同时明确孩子花钱的支出标准,不能搞攀比,给孩子一个合理的消费定位。这样孩子就会知道,父母给的这些钱,都要用来干什么,从而增强了孩子花钱的计划性,培养了孩子的节俭意识。(二)学校要加强教育。学校是一个立德树人的场所,要教育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高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学校要做的不仅是教给他们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方面,学校要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消费观念,通过教育的手段,教育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树立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的荣辱观。笔者认为高中政治课必修一的教材对于高中生的消费有着很大的教育作用,确实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应该增加这方面的教育,如定期举办讲座等。另一方面,学校要针对高中生存在的不良消费现象,要进行批评纠正。对一些追求时尚,追求名牌,搞互相攀比的现象要坚决制止。(三)个人要学会自律。高中生作为即将迈向成人阶段的群体,应该明确自己的消费行为是否合理,在消费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的控制力,在同学之间摒弃攀比和求异的消费心理,逐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可以通过手机上的一些软件记录自己的消费情况。在消费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监督,要体会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在日常消费中要主动与父母和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交流来决定自己是否有消费的必要。同时,高中生也要学点金融知识,学会投资理财,通过对自己零花钱的科学管理,使自己能够在健康的消费环境中自我成长,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妤晋.呼和浩特市高中生消费现状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12(31):32-33.

[2]申雪吟.高中生消费管理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6,35(62):25-26.

高中生范文篇2

一、高中生在校现状

1、思想和生活情况。现在高中生的思想面貌98%以上的学生是积极向上的,充满活力的;在生活中,接近100%的同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穿着朴实的校服,在学校就餐,一个星期的生活费用控制在50元左右。

2、学习和行为习惯情况。在学习方面,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一进入高一便对学习产生困惑,这种困惑主要集中在学习难度加大该如何面对,学习方法更新该怎样接受等方面。经过高一一年的锻炼,高二的学生基本上都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进入高三,学生们的前所未有的学习劲头被激发出来,只有极个别学生还没有学习的感觉。在行为习惯上,高一新生习惯亟待加强,高二学生95%以上的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校规和班级的班规,高三的学生则是接近百分百都能把自觉行为作为自己的追求。

3、心理发展方面。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初中相比有了很多不同。例如,记忆能力有所减退,而理解分析能力则增强很多;在人生追求上,高一年级的学生是朦胧的,高二开始逐渐清晰,而高三年级的学生则已经有了自己清楚的大学追求和高远的理想志向。

4、行为礼仪方面。绝大多数高中生能够做到,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言谈举止符合一个高中的要求。

二、高中生在校学习和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有待提高。虽然绝大部分高中生的认识是到位的,精神状态是积极的,但也有2%左右的学生的精神是颓废的,追求是低下的,少了青年人应有的朝气和活力,更不用说有远大的志向和追求了。更有甚者,认为读书无用,沉迷与网络虚幻中以致不能自拔。

2、学习方法有待改进,日常生活习惯有待引导。进入四中的学生,学习是刻苦勤奋的,但在学习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的影响,很多学生面对课程难度的加大,并没有认识到不改变原有的学习方法,要想提高成绩是不可能的现实。同时,在日常的穿着打扮上,有极个别的学生由于社会的影响,穿奇装异服,染发不以为然,穿着名牌运动鞋和名牌服装,一个星期生活费达到100元也不乏其人,这无疑会增长部分学生的攀比和享乐风气。

3、行为举止有待规范。虽然90%多的学生在言谈举止上符合一名高中生的要求,但也有极个别的学生,由于以前习惯影响,随口骂人,随手乱丢东西,以及抽烟、喝酒等恶习也时不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这种不良习惯不经影响了一个学生的进步,更影响了自己作为一名高中生的良好形象。

三、团委工作经验和对策建议

(一)主要经验

1、健全各年级团组织。

学校非常重视团员青年教师的组织建设,在各年级都成立了团总支。团总支由一名业务素质高,在老师们中间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党员担任团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同时加入到各年级的管委会中间去。在各年级团总支下,下设一名组织委员和一名宣传委员以及多名团总支成员。高一年级团总支成员中就有三名研究生。召开团总支大会,明确各自职责,定期召开青年教师论坛会和健全互听评课制度。

落实精细化管理,各年级成立学生会。学生会的组织严格按照班主任推荐,学生本人演讲竞选,年级政教和团总支协商的程序成立。成立后的学生会本着学校管理的需要,分为纪检部,卫生部,文体部,宣传部,学习部和生活部。各不在部长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如文体部作的《关于高一新生课余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就得到学校李校长的肯定和批示。

健全各年级团支部,提高团员的整体素质。各年级团总支书记定期召开团支部会议,提升团支部书记开展活动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团员的管理,为新团员颁发团员证,建立《团员花名册》,认真做好团籍注册工作。积极慎重地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坚持团员发展标准,对发展对象进行入团前的培训、考察,做到条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2、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成效显著。学校的目标是“以成功的教育帮助学生创造成功的人生”,团委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优势,本年度全面开展社团活动,让每一名同学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发挥才能的舞台,紧紧围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主题活动。如励志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等。

(二)对策建议

1、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建议各班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召开主题班会,有步骤、有系统的向学生讲解高中学习方法以及作为一名高中生应有的精神面貌。

2、针对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不足,开展“学生规范行为达标月”活动,分成各个专题,分周推进,逐渐细化深化到学生的心灵中。

3、针对学生的认识问题,除了开好主题班会外,建议各年级学生会在语文老师的配合下,开展“读名人传记”活动,通过阅读伟人成长历程,来吸收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养料,达到提高认识,激发起自我斗志和追求的目的。

四、团委工作下一步规划

我校团委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省学联第十次代表大会和团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加强团队组织建设,开展富有校本特色的品牌主体教育活动,推动学校团队工作取得新发展。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团结带领广大同学以重大活动、重要纪念日为契机,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2、引导广大同学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展示当代青年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通过举办形势报告会、征文大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以及志愿服务等形式,挖掘、培育树立同学身边的典型。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人文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适应青年关注时尚的需求,开展青年时尚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墙体文化的展示方式和组织方式,

3、提高创新能力,培养人文素养,深化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实践能力。积极组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其他公益活动。

4、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能力,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深入实施“心理阳光工程”,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通过组织展览、讲座、报告、咨询等活动,广泛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为广大同学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同学解决心里困惑,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塑造健全人格。积极扶持心理健康类的学生社团的发展,发挥同学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互助和自助的重要作用。

5、进一步发挥学生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入了解并切实反映广大同学的呼声,通过走访座谈、专项调查、信息研究等多种形式,集中广大同学的智慧,发挥广大同学的自主作用,关注并了解其需求。通过建立维权热线、设立维权信箱、组织维权论坛等方式,将问题反映给学校和有关部门。建立并完善学生会学生权益中心。

高中生范文篇3

在祖国六十周年华诞之际,做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畅谈祖国六十年的发展变化,畅想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用我们高中生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庆贺生辰,形式虽然简单,但意义却很深远,对高中生爱国情怀的培养,对社会贡献的意识必定会取得积极影响。

高中生,正是花季的年华,正是张扬的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用知识的力量,用年轻人的勇气,是可以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

下面,我就以90后时尚女生的身份,以《中国梦》为题,主要围绕民族气节和华人骨气抒发一下自己的爱国之情。

还记得,总理在访问英国剑桥大学时以《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为题进行了一次演讲,温爷爷句句用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做为三个开题,深刻阐述了深爱着的理由,他说中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字字珠玑的演绎了祖国60年的治国持家之道,道出了做为中国人的自豪和自强,他在向世界陈述着中国的艰辛发展史,他在向世界诉说着中国人的百折不挠,他在向世界勾画着中华的远景规划,他把民族精神送往了世界的顶级高校,就是在向世界散放着东方明珠的神奇魅力。在演讲过程中,温爷爷言词忠恳,以礼相待,但仍然有一名剑桥学生向他抛扔鞋子。中国有句古话,叫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何况在和平年代,在国事访问,在总理演讲,在英国的堂堂高校里,却发生如此卑劣的一幕,理由只有一个,他们瞧不起中国,瞧不起中国人。在全体华人怒火沸腾的时候,温总理却用友善、诙谐、幽默的方式化解了现场的尴尬,他用民族的尊严又一次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应该说,温爷爷不温不火的几句话,深深的打动了全体剑桥师生,深深的感动了所有华人。温爷爷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是什么力量化解了怒火,又是什么精神支撑着行为,这就是民族气节,这就是华人的骨气。

做为高中生,今后遇到的困难和坎坷会很多,有来自高考的压力,有来自就业的压力,也有来自自己精神上的压力,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一个人可以有曲折,但不能没骨气,这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粒砂也有它的作用,我们还是含饱待放的花朵,没有任何理由自暴自弃,无论将来有没有成就,能不能做出贡献,也要用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和华人骨气为我们的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堂堂正正的做一个不愧于中华的儿女,做一个不辱民族气节的楷模,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高中生范文篇4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中生德育;实效性;策略研究

积极心理学是对人的积极心理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通过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发现人的积极人格,并帮助人们用积极的力量追求幸福。积极心理影响人的情绪和生活体验。研究中发现,积极情绪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即一种积极情绪能引发人的其他积极情绪的出现。直白地来讲,快乐与不快乐的人在认知、行为、思维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并且这种表现他们本人并没有意识到,是具有自发性的。因此,积极心理学强调人在现实中保持快乐应该具备积极的主观感受和乐观的态度。同样,积极的环境对人的积极心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引导的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在高中生德育中的意义

1.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积极力量。心理学家曾经证实:积极情绪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高中生在学习中积极情绪的主要来源是因成功完成学习任务产生的满足感,因受到表扬产生的喜悦等。积极情绪的产生能够直接地影响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这表明,积极心理能够引导和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力量,促进自我的发展。2.帮助教师审视学生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提倡人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积极心理学引导下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能够挖掘每个学生心中的积极力量,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引导其积极力量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且鼓励学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力量。3.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强调注重人的积极人格和品质的形成。高中生德育的目标也正是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心理学有助于对高中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在高中生德育过程中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引导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中生德育实效性的策略

1.培养高中生积极人格。人的发展是身体成长和精神成长共同构建的。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他们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同样也要重视他们生活态度、个人性格以及价值观的发展。因此,高中生的德育过程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积极人格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增强学生的积极性。2.构筑教师积极人格。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积极品格会直接影响学生积极品格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积极情绪的培养。一方面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自我修养,重视自身的表现。通过自身积极人格的构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能够直观地影响学生的积极情绪形式。3.组织积极心理建设活动。在积极心理学中,积极情绪的体验能够积累生活经验促进人的成长发展。积极体验一方面是指人的感官愉悦,在身体满足需要解除紧张感的一种放松体验。另一方面是指人的心理享受,是人打破自身固有的某种自我平衡时所产生的积极体验,即个体所做的超越自身的原有状态后所带来的一种体验。积极心理学重视现实生活动个人积极品质的形成的作用,追求实现高中生将德育课堂中学习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指导自身的行为。因此,在高中生德育过程中,组织积极心理建设的相关活动,增加并积累学生积极情绪的体验,有效促进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高中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高中生德育中以积极心理学构建学生的积极人格,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维杰,马丽.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德育模式反思与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5).

高中生范文篇5

本篇论文从班主任自主培训、家长协同管理、班主任个别教育、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相应的策略,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引导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更好地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帮助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在自我体验中获得自尊感和成功感,从根本上激发高中生求知自信心。

关键词:高中生,自信心,策略研究

一、激励机制,夯实班主任自主培训平台

(一)在培训中提升班主任的理论水平。自信心是一个涉及心理学方面的问题,班主任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支持,需要进行专门培训,以促进行为能力的跟进。因此,学校要给班主任创造条件,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帮助,搭建交流平台,提升班主任的管理能力。

1.集中培训。针对心理学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由学校负责定期组织集中性的专题辅导。让班主任看有关这方面的专家讲座的碟子,或者为班主任创造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提升班主任自信心辅导的能力。学校德育处也要收集整理相关主题资料,例如: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策略研究;班主任如何设计高质量的自信心主题教育活动课等等。通过集中训练,解决班主任在理论方面存在的困惑问题,引导班主任以正确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自信。

2.自主培训。开出自信心方面的具体书目,班主任自己安排时间进行学习、消化。同时,可以让课题组的老师共同收集有关自信心培养方面的资料、课件,放在学校的网站上,供班主任浏览,使用。

(二)提供自我反思与相互交流的平台。给班主任搭建了新老班主任反思、交流、对话、分享的平台,剖析教育案例,进行理性思考,构建科学的育人理念。我们襄城三高采用的主要方式有:

1.定期组织召开班主任论坛。让高一、高二、高三的班主任在一起进行经验交流会,目的是为班主任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利用班主任论坛,讲述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自信方面的故事,让大家一起思考和分享。由于案例出自自身的实践体验,真切,生动,有血有肉,大家能够共同分享和体验讲述者教育人生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同时,案例包含了讲述者自己的理性反思,故事成了教育自己和启发他人的教材,对新班主任的帮助也很大。班主任在相互学习中,提高了班级管理理念,对本校班主任们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2.印发学习其他高中优秀班主任成功经验的小册子,是襄城三高的一大亮点。各位班主任通过学习这些材料,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应用,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对班主任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具有莫大的帮助。

二、家校联手,广开自信教育渠道

襄城三高与襄城一高、二高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不是学校不好,也不是老师水平低,而是进入襄城三高学习的学生,都是在考不上襄城一高、二高的情况下,无奈才来我校学习,他们本身在自信心上就存在问题,更何况社会对本校还存在许多偏见,家长也对学校、对孩子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信心,而这种信心的缺失,是导致学生信心不足的原因之一。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学校、班主任与家长合力教育孩子就变得十分必要。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尝试:

(一)大力宣传,让家长对学校充满自信。

1.努力搞好并宣传学校的教育教学,不断改善学校形象。让家长对学校的工作关心,放心。这几年,学校积极引进了一批优秀的教师,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我们努力做好优秀毕业生的宣传工作,学校网站第一时间了新闻,并为其定做了喜报,张贴在学校大厅里,在家长们中间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鼓舞了势气。学校重视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让家长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充满信心。每到“孝亲日”,学校都会给每位同学写一封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学生带回家,让父母翻阅,让家长与我们的老师“亲密接触”,让孩子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和我校的教师以及教学状况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二)对家长进行自信教育的有关培训。

2.热线电话解决疑难问题。学校公布了心理咨询的热线电话及班主任电话,随时接听家长的心声,处理他们面临的棘手问题。让家长能胸有成竹地处理好与孩子间的矛盾,让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3.重点指导家长“赏识孩子”。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予正确引导,再多多正面鼓励,能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尊敬,即自尊感和成功感。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学校更多地为家长提供了赏识孩子的机会。

(三)实施感恩教育,从内容到形式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主要通过学生给父母写信,父母给学生写回信,举办感激父母的征文比赛,布置感恩教育作业等形式,教育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为自己的父母写下了一封封感人至深的信。同学们谈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教育和无私的关爱,谈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和宽容,甚至还谈到了自己对父母的悔恨。的确,有时父母为子女付出的,子女并不一定就能感受到,通过为父母写感恩信的方式,让我们的学生学会感谢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努力与艰辛。

在帮助家长树立自信的过程中,家长与学校有了更多的沟通,不断完善自身的心理品质,转换自身的教育观念;同时在困境面前,积极尝试,奋力进取的学生更多了。在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学校不断打开思路,引导、开展好家庭教育工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彰显个性,培养积极自我意识

在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对学生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学生接触时间最多,接触空间最广的老师就是班主任。相对科任老师,学生最愿意接受或者最不愿意接受的,往往也是班主任的举止言行。可见,通过探究,了解班内学生在学习自信、自控方面的整体现状,有针对性的寻求相应的对策,对于班主任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学习的提高和个性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以下是我针对一(16)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途径及案例分享:

(一)增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

1.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赏识自己。学生缺乏自信,甚至产生自卑的原因是没有正确评价自己,往往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所以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赏识自己,这是增强自信消除自卑的良策。

案例分享:我经常以班会为阵地组织学生寻找优点。方法一:学生自己找自己的优点。方法二:优点大轰炸,即小组同学都来找其中一位组员的优点。这样学生对自己有了足够的认识。对个别找不到自己优点的同学,我会让全班同学帮他找,帮助他树立信心。

2.帮助自卑生树立合适的目标,选准适当的阶段目标。适当的阶段目标就是让目标与个人当前的能力相符合,不能好高骛远,不合实际。把个人的期望值降低一点,从小从低开始,一步步向上攀登,积小胜为大胜。

案例分享:我们班最近转来了一位新生,他是学习和纪律上都较差的学生,而且这样的学生内心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外表却又表现出自尊心极强。第一步先消除他的自卑阴影,为他在班中树立威信。我在他刚开始进这个班学习的几天,对他采取了如下一系列措施:他随手关掉灯,我在班会上表扬他;他写的作文,我会在班里表扬他;语文课上他主动举手读了一篇课文,我当即表扬了他;英语老师在默写单词、背课文方面表扬了他的态度很好,我又在班里及时表扬了。第二步,提出要求配合好大家,让自己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第三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知道你是有能力学好的,真正做到昂起头来做人。后来他的精神面貌较以前有了起色。(二)坚持情感激励教育。我经常会遇到各方面较差的学生,他们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感。以平等、宽容、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关心尊重他们,并给予更多的激励和关怀。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注意培养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采用激励教育,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用表扬和鼓励发掘学生自信。

2.用爱心感染学生,点燃学生的自信。

3.用真诚打动他们,激发他们求知的自信。

(三)在发展特长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会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四)适当运用挫折教育,进行意志磨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挫折原因分析。让学生自己分析成败的原因,再由教师进行全面分析,渐渐引导他们作内部的、可控制的、不稳定因素(如努力、态度端正)的挫折原因分析。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遭受挫折是难免的。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使其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至于因为一次乃至数次失败而失去自信心。磨难也可变成财富。

(五)加强家校合作,全方位了解学生状况,增强教育力量的一致性。

班主任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同工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利用各种形式,就共性问题与家长进行双向交流,以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

1.有时候借助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教育学生。

2.家长也需要鼓励。

通过家访和个别谈话方式,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找出病因,密切合作。在家长和老师地共同努力下,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班主任只有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真正与家长真诚、和谐地沟通,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效果。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以下心理特点:

高中生,年龄一般在15岁至18岁,称学龄晚期,这一时期的高中学生正深刻地体验着自己生活中的各种巨大变化。

首先,高中生在学习上有了新的要求。高中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但是和少年的学习比较起来,在学习的要求上,显然有很多不同之处:在学习过程中,就要求高中学习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发挥更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其次,高中生在集体生活中确立了新的地位。在学校集体中,高中生占有特殊的地位。学校集体是高中学结交朋友的最主要的场所。高中生同伴关系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表现出多样性的形式:从简单一起度过时光,到最深刻的自白和自我解剖。他们表现为强烈的希望结交朋友,并建立良好友谊的要求。高中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发生显著的变化,一方面,学生日益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职责。同时,高中生十分强烈地要求独立支配自己的时间,选择朋友和度过余暇的方式等等。另一方面,父母和成人日益尊重他们的榜样不再像童年时期那样被绝对地、不加批评地接受,但是好的父母仍旧是高中生重要的行为准则,高中生迫切需要年长者的生活经验和帮助,他们非常希望把父母看成朋友和参谋。高中生在集体生活中的新的地位,是他们个性发展的新的动力。

再次,高中生对未来生活道路有了更清晰的选择。高中生,选择未来的生活道路成为他们意识中的重要问题。毕业以后既可能到高校去学习,又可能去参加各种劳动,这就迫使他们不能不去考虑自己未来的志愿。这种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无论是在高中生的学习上还是个性发展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四、突出主体,增强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班级管理要成功,必须把班级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人。同时解放教师,把创造力还给教师,让德育塑造人格的实质得以实现,促进学校教育使命最终实现。我觉得班主任应根据本班级自身特点,充分发挥班委会和团支部的核心力量,加强对班干部和团干部的培训,指导他们大胆工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班级日常事务全部交给学生来做,就会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在做中锻炼,在锻炼中逐步培养自信。

(一)建立一系列学生自我管理单位,形成它们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团结机制,并拓展它们的功能。

班级有班委会合团支部两套组织机构,班委会在学生自我教育、自律发展、自主管理等方面发挥突现作用。团支部对班级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反馈、沟通,确实形成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有效体系,对班级整体工作的开展有较好的帮助。它推动了班级的民主化建设,推动了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在形成机构的基础上,开创一系列学生自我管理的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树立了学生的自信。

1.学习自主管理。

学生自主成立班级学科兴趣小组,努力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每个学科由一名责任心较强的同学负责,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商讨学习上的问题,可以是一种题型的多种解法,可以是单元知识的整体梳理,也可以是学习方法的取长补短。在这个基础上,学科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并将兴趣小组的成果由同学自己以总结述评的方式在课上推荐给全班同学,因为学生自己分析的问题往往更切合本班学情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整个班级的进步。

每一位课代表就是一位小老师,带领整个班级一起学习。高中生的学习应倡导以自我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学生的自觉性都较强。

2.行规自主管理。

人人参与制定班规。利用班会课学生们根据自己本班情况定出班规,各有各的特色。学生参与制度制定,并且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使他们产生了责任心和使命感,并且提高了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纪律委员主动承担本班的日常管理。班级中学生的校服、校徽佩戴情况;外出活动的纪律情况;班级出现的偶发事件等等。纪律委员都能主动管理好班级日常事务。

卫生委员负责安排每一位学生的卫生岗位,并制成表格,贴在教室内,每次打扫由卫生委员检查每位学生的打扫情况。并及时处理打扫中的情况,有突发问题再请教班主任。从教室到卫生区的工作都有人负责,增强了学生自我劳动、自我服务的观念,校园卫生工作井井有条,卫生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3.自主筹划并实施主题活动。

高中生范文篇6

面对高中生体育锻炼中的若干问题,以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为切入点,采用自编问卷调查的方法,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以下简称《7号文》)颁布初期(2007年3月)调查的数据开始(以下简称“07年数据”),至2017年2月调查的数据为止(以下简称“17年数据”),连续10年都进行了跟踪比较分析,就体育锻炼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动机和行为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为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形成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以《7号文》颁布10周年跟踪调查为例,对高中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分析及形成路径进行研究。2.2研究方法。2.2.1问卷调查法。自编“每天锻炼1小时情况调查”问卷,在《7号文》颁布初期(2007年3月)对学生进行调查,10年后(2017年2月)再于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以同一做法对学生进行调查。从3200名高中生中随机抽取2005级(高三级)、2006级(高二级)、2007级(高一级)和2015级(高三级)、2016级(高二级)、2017级(高一级)共6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每个年级抽查学生100人,男女生各50人。2.2.2数理统计法。采用比较、逻辑归纳等方法,使用Excel2007对回收的问卷建立数据项目表,对调查取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3结果与分析

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动机和行为的具体表现决定了体育锻炼的质量。要切实解决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问题,有必要对之进一步分析,以求找到一些解决存在问题的路径。3.1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3.1.1问题分析——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由表1可知,2017年有50.5%学生每周体育锻炼4~5次,与《7号文》颁布初期的44.7%变化不大。不过,每周锻炼6~7次的学生就由2007年的18.4%下降到现在的6.5%,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呈减少的情况,分别为高一13%、高二8%、高三1.3%。在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方面,2017年有70%的学生每天锻炼30分钟以内,比2007年的49.7%增加了20.3%,且各个年级段都比2007年相应的年级要多;在每天锻炼60分钟以上的选项中,2017年则较2007年相应的年级少,分别为高一年级由24.5%下降至13.2%,高二年级由18%下降至12%,高三年级由17.4%下降至5.3%,全校由20%下降至9.2%。3.1.2形成路径——建全学校体育工作制度从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看,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显然与教育部“中学生每天都进行锻炼”的要求相差很大。为此,如何建全学校的体育工作制度就显得尤其重要,它是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保障,其核心内容就是抓落实。(1)落实到“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中,对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及安全等问题进行督查,确保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进行;(2)落实到学校教学计划中,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强化课程意识,将大课间、课外活动等均纳入课程体系,把体育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3)落实到师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中,科任教师要支持学生体育运动,确保不挤占体育活动时间;(4)落实到学校的考核奖励机制中,把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同等条件下对重视体育的教师实行评优奖励政策。3.2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运动强度。3.2.1问题分析——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运动强度。由表2可知,从2007年至今的10年中,学生在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方面提高不多,只有8.2%,但是高三学生在锻炼的积极性方面比2007年的34.8%提高了20%;在锻炼态度的不积极性方面则由2007年的10.9%下降到现在的0%,高一、高二年级学生的锻炼态度表现与以往差别不大。在锻炼强度方面,高三学生的控制也较为合理,有92.3%的高三学生以中等运动强度进行体育锻炼,比2007年的60.9%提升了31.4%。全校学生在这方面也提高较多,有84.6%的学生能够保持合理的运动强度,较2007年提高了20%。而在无明显出汗方面,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呈减少趋势,依次有8%左右的下降比例。3.2.2形成路径——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现阶段,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程度还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自觉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为此,需要合理设置体育运动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能够达成目标,认识该目标的达成对自身长远发展的意义,这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关键。在学生的个体发展过程中,学生一但认为这种运动是有意义的,从中能够感受到其与自身生命发展的某种联系,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目前,以中等锻炼强度进行运动的学生比2007年增多了20%,说明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时对强度的掌控能力还是不错的,体育运动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3.3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3.3.1问题分析——学生锻炼的影响因素。由表3可知,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是“空余时间少”,在两个时段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5.5%和82.3%,这比其他方面的因素要高得多。这反映了现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课外作业严重超标,学生根本没有空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现实。至于“缺乏运动兴趣”选项的学生,两个时段3个年级均有非常大幅度的下降,分别为高一年级由42.4%下降至18.5%,高二年级由32%下降至9.5%,高三年级由28.3%下降至8.8%。3.3.2形成路径——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很多,当学生处在一种秩序井然、合作和谐的良好运动氛围中时,其运动必定是高效的。从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来看,当人处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就会有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获得幸福感。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营造和维护的。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各学科之间要统一课外作业的协调安排,给学生足够多的空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多年的实践表明,靠拼时间提高升学率的做法,不仅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还危害到学生的健康。其次,必须大力改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7号文》颁布至今已10年了,场地器材不足的情况还是没能得到解决,依然有45.2%的学生感到场地器材不足。再次,要重视学生体育团队的建设,形成人人参与运动的校园体育氛围。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对学生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加强指导,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体育运动模式,实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比赛”。这样就会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就会有更多的学生投身到运动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4结论与建议

(1)学生要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形成思想意识上的统一,他们进行体育运动的目的必须是明确的,就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这是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形成的前提。(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一定要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方法使体育锻炼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和生活习惯中。此外,还要加强与社区、家庭之间的沟通合作,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学校体育运动的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学校体育运动、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这是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3)学校要制定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在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组织方面加强管理,将各项有针对性的措施落实到位,建立有计划、有内容、有场地、有器材、有辅导、有检查、有保障、有奖惩的学校体育工作制度。这是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形成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邓若锋.从关注生命到生命体验[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4).

[2]段佳丽,王观,高爱钰,等.北京市2014年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知识态度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3):341-344.

[3]罗炯,唐炎,彭莉,公立政.重庆市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行为选择与制约因素的关系[J].体育学刊,2011,18(6):94-100.

高中生范文篇7

通过调查分析,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学内容问题、教师问题、教学条件问题、以及学生个人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到了高中阶段,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教师就要对特别关注这一部分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以培养他们的兴趣。故此,就需要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管理,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精心准备好每次课,与学生建立友好地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兴趣教学。

教师还要在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语与行为,通过各种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与自身修养,在学生的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学生信任老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在教学中,要经常采用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以及用游戏比赛的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使他们有成功的体验,则对体育课更感兴趣。学生在课余时间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关注程度不大,这时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期间给予正确地引导,可通过学生喜欢看体育比赛来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又可利用学生比较喜欢参与体育运动的这一特点,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的兴趣更浓厚。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兴趣,高中阶段,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教学,发展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我们在教学中,可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的基础上,多安排他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如球类,但也要通过个别访谈及分析的方法,了解原因并加以分析,予以解决,通过分析认为: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学气氛比较单调枯燥;教师要善于渲染课堂气氛,使得学生渐渐地喜欢上这一运动。例如,耐久跑教学是一项比较枯燥单调地教材,在练习中,学生也特别不喜欢这个项目,经常以各种理由来搪塞,故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改变教学手段,可以采用越野跑、超越跑等形式,让学生在校园内或校外公路上进行跑步,并可根据学生的体质状况安排距离的远近,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一种教学手段不能从一而终,必须经常变化。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老师应该怎样做才能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努力争取成为学生喜欢信任的老师。曾有同仁作过调查,得出高中学生喜欢的体育教师的前十项条件是:幽默风趣;和蔼可亲.容易交往;认真负责;不打骂学生.脾气好;专业水平高;关心爱护学生;严肃;多给一些自由活动时间;严格要求;能够与学生一起活动。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并在课余时间要经常进行培训,充实自己,使自己不至于落伍,在素质教育今天,发挥体育教师应有的作用。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培养与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先决条件。学生中有90%的同学愿意与老师多多接触,因此,教师可通过教学时与学生一起活动,以及找时间与学生聊天,感知活动量的大小和运动负荷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对学生的身体是否起到锻炼的作用;也有利于教师的及时指导,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使学生少走弯路;并可以保持良好的体形,体育教师健美的体魄本身就是一种感召力,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也能让学生体会到锻炼身体的好处。和学生聊天,则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生一起讨论则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相互信任,相互鼓励,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只要体育教师敞开心菲,热情地与每一位学生沟通,那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拥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积极地调控体育教学的情感,是指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与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心理体验。西德体育教学专家海克尔在评价体育课的质量时提出两条简单的标准:一是“出汗;二是“笑。出汗的意义不难理解,但笑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是心情愉快的表现,有了积极喜悦的心理,体育课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积极的情感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个性,提高活动能力和创造力。老师可以通过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积极地调控来感染学生,使教学气氛生动活泼,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可通过以下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转变学生的消极认知,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克服体育学习无用的观念,纠正对体育学习厌烦、轻视的态度,调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心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使学生明白她们体育学习的潜力——获得能力的潜力是很大的,远没有挖掘出来,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设置具体、可控、个体化、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积极鼓励,肯定暗示,应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暗示,对学生的心理给予积极的影响,还应培养学生发展积极、肯定的自我暗示,用肯定的语词来激发自己,控制心理和生理反映,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积极的调控。

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体育兴趣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取得成绩时,他会对成功的表现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对此项体育活动更加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特别是体育差生,他们因自己差而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的占大多数,只要降低他们的学习标准,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与其他同学一样容易,那么他们的积极性肯定大大提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就要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如:在单杠教学中,可以通过降低单杠的高度,使他们感觉到过杠很容易,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完成,并且能出色地完成,而且还会向更高的目标进军。经常性地鼓励表扬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积极性,就是引起需要激发动机,促使学生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高中生范文篇8

敬爱的党组织:

并不是稀有,知识的重要。而是否会在生活中运用它指导自己,这才是这期党课学习的重要所在这次入党培训中,老师们都很重视“践行”观点,就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更好地统一起来,把对党、对祖国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投入到民族复兴的社会实践中去,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广阔舞台上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成绩。

这是入党校学习的第一天。开学典礼上,一个永远值得我纪念的日子。党校校长和这次党课培训班班主任作了重要讲话,指出了这次入党培训的重要意义,作为华中师范大学第45期党员培养的发展对象,深感荣幸,也十分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同时更加深刻地明白自己身上从此刻开始应该担负起的责任。开学典礼过后,校长为参加这次党课学习的学员主讲了第一课,生动的阐述了有关党的基本知识、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入党积极分子如何端正入党动机、党员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严格履行入党的程序和手续等五个方面的知识。

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通过学习。已经历经九十年的风风雨雨,一个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伟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步步地走向了光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漫长而艰苦的历史之路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光辉形象。一个个伟大的共产党员,、、、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救国救民的信念,为了共产主义的信仰,抛头颅,洒热血,革命的道路上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正是用铁与血铸造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诞生近九十年的全部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将历史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只有在正确的思想指引下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对于青少年一代。所以我要有充实的理论知识指引自己,并在正确的理论知识的引导下去适应社会。特别是新世纪的大学生,关乎国家生死存亡、民族富强安康的一代,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拥有激情般的满腔热血,勇于背负起民族复兴这个崇高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使自己成为一名对国家和人民饱富责任感的时代青年。相信我会在这次学习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高中生范文篇9

会计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业,会计管理主要是服务于企业、政府事业单位,通过一定的计算预测,为经济生产活动进行方向上,具体生产行为上的引导。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从事生产活动的企业众多,所以对于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会计管理是企业更好发展的保障,其实会计管理概念虽然提出时间并不算长,但是在古代时,就已经存在各种会计管理工作,古代对于国家、军队等的管理,也都依赖于此,利用能够获取的相关信息,将财政与活动结合,但是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作用,会计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并不乐观,人们往往更加重视财务会计,对于会计管理重视度不够,是会计管理还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难以对实际的会计管理活动起促进发展的作用。

二、对于会计管理的认识

1.会计管理对于企业的影响。会计管理与企业的结合最为紧密,通过对于企业财务、策略等的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市场环境,为企业寻找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管理方案,是为企业管理者提出管理方案的智慧囊,相当于古代军师般的存在,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工具,能够帮助企业规避风险,获得效益,会计管理人员应该做到比企业家更懂企业的运营方式,才能为企业更大更强发展保驾护航。2.会计管理对于政府事业单位的影响。政府事业单位单位实现其社会效益是关键,这一点不同于企业的经济定位,但它也需要会计管理。政府事业单位通过国家控制的资源领域等,获取经济收益,以投入国民生活建设,也需要考虑市场的影响,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进行经济生产,会计管理能够为其提供经济活动的管理引导,同时国家可以利用会计管理手段,管理国有企业,资金走向,避免其出现灰色收入等的贪污行为。3.会计管理对于我们的影响。我们是社会活动中的一份子,经济活动是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是自然人又是经济人,虽然我们对于会计管理的影响没有察觉,但是会计管理影响着我们在生活活动中的行为选择,我们会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分析出对我们最有利的方案,并且实施这一方案,我们作为经济人,天然具有选择的趋利性,你可能会说我懒得分析,所以会计管理与我无关,但是你在进行这一决策时,就已经进行了管理分析,懒得分析就是你的趋利点,所以说虽然会计管理主要应用于企业和政府事业单位的经济生产管理活动,但是对于我们仍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而且我们未来参与生产活动,会计管理与我们的联系将更加密切。

三、会计管理在当今社会的发展

1.发展进步。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处于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也更加便捷,会计管理可以结合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综合更加庞大的数据分析实施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与IT行业的结合是现在会计管理发展的大势,这也对会计管理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一方面信息技术手段帮助下,会计管理走向更加科学,策略更加可行性,另一反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很多新兴行业的产生,为会计管理提供庞大服务对象。2.存在问题。我国的会计管理发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由于很长一段时间经济的野蛮发展,人们对于财会的重视远远超过对于会计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政府事业单位的发展策略等没有依靠科学的会计管理手段,更多的是管理者拍脑门式的决策方式,企业的不重视,极大的限制了这一领域的发展,使其难以发挥对于经济的影响作用。

四、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企业等为寻求生产机会,必须进行科学的管理探索。会计管理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是相当显著的,但是我国目前会计管理领域发展较慢,不能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推广这一领域的基本认知,使社会公众认识其重要性,形成对于会计管理概念的简单理解。本文仅作为高中生对于会计管理概念的浅显的再认识研究。

参考文献:

[1]薛杰,乔菲,郭永清.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J].会计之友,2017,(04):6-9.

[2]本刊编辑部.中国版管理会计概念框架[J].新会计,2016,(07):1.

高中生范文篇10

1.只重视学习。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中的许多家庭特别重视子女读书学习问题,就库车县情况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也显得越发突出,农村家长不惜加大教育成本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就读,可见家长真是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从开始接近关心孩子的学习到能抽时间督促孩子学习,而远在异乡的家长常常通过打电话、请假返乡等方式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前我基本上不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然而当我这几年在外面城里打工后,我才发现自己的孩子只有好还读书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才不会像我一样,只会一辈子当农民,给人家打工”有位家长这样说。此外,本人还对第二中学高二(5)班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69.8%的父亲、58.7%的母亲对子女的学习是十分关心的,仅有3.4%的父母对于子女的学习不够关心或不关心。子女在校学习期间,家长也比较重视在校学习的表现情况,87.5%的父亲、92.4%的母亲能督促过问子女的作业完成情况。有近66%的父母还能经常性督促子女完成作业,而对子女的作业情况一概不管的仅占9.75%和3.82%。对子女在学习上的进步很多家长通过不同方式表扬、鼓励,督促子女进步。其中能用言语鼓励的家长占65.8%。

2.管理和教育方式简单。当前,绝大部分中学生家长文化程度在初中或初中以上,文盲半文盲的比例极小,但在事实上,很多家长对青春期孩子管理和教育方式简单,效果不理想,例如:一部分家长(父亲)有文化而且也有一定辅导子女的能力,但由于外出打工,忙于工作劳动等原因而无暇顾及子女在学习上的必要辅导帮助。对子女的作业不能做经常性的督促或过问,也有家长对子女学习漠不关心,没有给予子女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当然也就无法了解子女学习情况。还有,家长对子女的管理方法和教育态度上,一部分家长能对子女学习的进步进行言语精神上的鼓励。但还有很多家长停留在单纯用金钱或实物奖励在某方面有进步的孩子而形成教育的误导,就像我班上的一名家长,对孩子说“你如果期末考试考入全年级前150名,保证给你买一辆电瓶车”等。更有些家长当发现子女有缺点或犯错误时,管教时采取打骂、责问或轻描淡写、不痛不痒地说几句了事,甚至于置之不理从而导致子女不能真正认识缺点和错误,不能够及时纠正或改正。再如,因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子女接受的是隔代教育,留守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爷爷、奶奶管不住、不会管,致使一部分留守学生很容易沾染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抽烟、斗殴、进网吧、歌舞厅等,学校管不了,家中没人管。一些孩子就这样在学校拉帮结派,相互影响,共同逃课、闹事,最后演变成厌学退学。这些都与家长对子女的管理不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3.智力投入不足。高中生的学习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的教师授课,它需要学生不断扩大阅读面、知识面,这些势必需要家长的经费投入,但从我对高一年级某班家长为孩子购买课外书、订阅书报、购买收录机、购买基本学习用品等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家庭讲究吃穿,讲究排场阔气,热衷于造房子,搞家庭基本建设;有的一些家长(家庭主妇)热衷于打麻将、斗地主、炸鸡等近乎赌博活动,却很少考虑如何满足子女学习费用上的需求;有的家长吸烟、喝酒,却不能满足子女购买课外书的需要等等。上述结果表明,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德育建设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正确的家庭教育的德育力量将会成为和谐的中学德育教育中的一支主力军,对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加以研究解决。

一、家庭教育效能低下的原因分析

(一)靠学校,推责任。有的家长“赚了银子,丢了孩子”。自己忙于办企业、做生意,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差,考大学无望,对孩子失去信心。花了一点资助费,送孩子进学校后,从不过问孩子的事。有的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不高,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碰运气赚了一点钱,认为自己没有文化照样赚钱,认为孩子现在到社会上去“混”,年纪太轻,学习好坏不要紧,只要高中三年混过去,获得一张文凭就行。有些家长盲目地认为: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病要大夫瞧,孩子要老师教。因此,他们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推给了学校。他们只负责孩子经济上、生活上的需要,而不顾孩子的智育和德育。由于疏于管教,使这些孩子极易交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他们的品德、行为举止受到严重的“污染”,学习不努力,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上课心不在焉,昏昏欲睡,或做其它一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有的甚至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老师的开导、批评、教育往往被他们视为软弱可欺,认为老师胆小怕事,欺软怕硬。

(二)重智育,轻德育。有些家长片面的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开发智力,学习知识;学习就是考试拿高分,取得好成绩。他们“循循善诱”地告诉孩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考上大学就什么都好了”。他们关心的只是分数,教育子女如何做人很少。有的家长为了保证孩子集中精力抓学习,一切家务劳动全部包办,子女可以自己动手做的事,都由父母代劳,根本不重视他们的劳动观点,习惯和技能的培养,这使得孩子从小养成不劳而获的懒散习惯。有的家长只注意分数,而不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对孩子言行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取得高分,考上重点,对孩子的各种要求一味迁就,有求必应。结果分数没上去,反倒染上了很多坏毛病和不良习惯。

(三)指责多,引导少。有些家长虽然也重视家庭教育,也希望孩子尽快成才,但却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孩子犯了错误或学习退步,不是去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帮助孩子分析内在的原因和制定改正错误的措施,而是恨铁不成钢,采取指责、训斥的教育方式,甚至痛打一顿。还有些家长讽刺、挖苦一番后就再也不管不问了。这样就造成孩子更不愿与家长沟通,甚至有些子女看家长也总是不如意,便同家长顶撞、争吵,造成家长与子女的关系紧张,因而产生对立情绪。鲁迅在谈中国的家教时,曾经精辟地说到:“中国的一般家庭,教育孩子时大抵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霸王,但到了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始终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至打扑,使他畏惧退缩,仿佛一个奴才,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认为是教育成功,待放他外面去,则如才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跳跃的。”时间过去了数十年,令人遗憾和不解的是,有些家长依然在沿袭这两种有害无益的教育方法。要么溺爱、迁就、袒护、放纵,要么简单、粗暴、施以拳头或棍棒。

(四)自身差,觑言行。家长自身的品行修养对青少年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但有些家长却对自己在子女面前的言行毫不检点。他们或在孩子面前讲话粗俗,口吐污言秽语,举止失当;或当着子女的面大讲自己如何“走后门”;一些家长业余时间不是夜总会,就是吃喝赌,整天搭“方城”,甩老K,这些都对孩子产生极坏影响。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早的偶像,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父母的思想、品德、性格、兴趣、言行举止甚至生活习惯,都对孩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教胜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作风正派,品行端正,孩子就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操;反之,父母行为不检点,品行不端正,整天抽烟、酗酒、打麻将,对孩子则会产生不良影响。很多调查表明,不少中学生抽烟酗酒,最初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说感受颇深,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但是,在旧的观念下,不科学、不得法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的制约着、阻碍着家庭教育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的办法和措施

教育专家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能塑造孩子的个性、人格、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因此,家庭教育一定要有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和指导性,这样才能对家庭教育起到提升和导向作用,作为学校,应当尽快建立平台,多途径地向家长渗透相关教育知识。

1.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资源也在日渐丰富。但我们也必须认清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大学生包括打工人群面临的就业压力是日益严峻的,每位家长在孩子的成长问题育孩子应立足于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在成才问题上要具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思想,其实个人在学术上的优秀并不是在社会上立足的唯一基石。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学习好固然能促使人更加优秀,但决不是优秀的唯一标准。许多事实表明很多领域中的突出人才在学校的成绩都差强人意,有的甚至很差。因此,要使家长树立家庭教育新理念,可以通过讲座或交流座谈等形式,逐步转变。

2.提高家长的基本素质。中学生的家长年龄一般都在四十岁左右,完全有可能提高文化水平。要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就应真正发挥家长学校的职能,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或讲座。让家长不断接受新知识,接纳新的教育观念,彻底纠正“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事情”这种片面的不正确的传统观念。让家长主动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在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上,一方面,要积极倡导读书活动,让那些素质相对较高的家长阅读相关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的知识,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再进行推广运用。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培训,帮助家长解决与孩子的沟通问题,如学会运用换位思考法、幽默教育法、积极暗示法等沟通手段,加强家长与孩子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3.家庭教育要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

(1)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当学生有错时应与家长取得联系,但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能训斥家长,不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对每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总有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对于学生的学习,不给家长增加负担,但必要的检查还是应该的。家长对班主任或学校工作有意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胸襟开阔。这样家长会与之同心同德育人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