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9:39:33

高等职业

高等职业范文篇1

我国“三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资源承载量过重,超负荷运行;二是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大,自然灾害严重;三是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经济投入产出效益不高;四是人口压力不断加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农民收入幅度逐渐减少;五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生产条件差.如果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人口增减及其素质等,其中,“三农”是关键的瓶颈因素.如何减轻农业资源承载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效抵御自然灾害、提升农业经济投入产出比、增加农民纯收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等,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业科技人才不足,怎样保证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从“入口”到“出口”顺畅(如无特殊说明的话,实质上应是整个农业高等教育,下同),有效服务农业经济建设,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任务,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因此,需要进一步对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进行全方位改革研究,如果把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看做一个系统,那么系统内部主要涉及到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课程改革、教学团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关键要素,系统外部主要涉及到招生政策、就业政策、财政投入改革等关键要素.就系统内部要素方面,左家哺、王松山、杨棣、刘友贵、夏金星、张大勇、蒋高明、于伟等人做了许多探索与研究、取得了一些实效;就系统外部要素方面,研究报道不多,如李友华作了一些尝试,这些研究主要基于就业的“教学环境”角度,而未从就业的“社会环境”因素来考察,由于这些研究成果自身的局限性而导致无法取得实质性推广效果.我们认为,系统外部关键要素仍然是阻碍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招生政策、就业政策和财政投入等系统外部关键要素问题,方可出现“有人报考农业、有人想学农业、有人愿学农业、学农业有出头、始终服务农业”局面,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才能走出窘境,最终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服务.

2借鉴国际农业及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验

通过发达国家及地区与我国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发现,中等发达以上国家或者地区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均有优惠政策,在生产资料方面政府给予补贴式销售,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较低,而农产品则又采取政策性补贴.因此,农民比产业工人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好,农民是一种从事无污染或者低污染的、高尚的生态职业,学习农业类专业并不觉得低人一等.这样一来,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农业高等教育是按照农业科学与教育科学发展规律、不断地循序渐进在改革,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也实现了持续健康地发展.相反,我国农业高等教育机构希望去除“农字”牌子,或者将农业类专业改成了类似工科类、商贸类专业,基本没有保持各自的农业特色,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造成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对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学农业类专业没有出息,技术含量不高;其次,农业政策多、实惠少,农产品廉价导致农民增收极其缓慢,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投入比工科类少,如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重点实习实训基地投资,农业类基地只有工科类的70.8%,其实农业类基地占地面积比工科类大,土地成本投入、土地生产力没有计入建设经费之中,不利于农业类基地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第三,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大且琢磨不定、变化无常,各类保险公司推出的农业保险品种少之又少,而且几乎不愿意承接农业保险,伤害了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反过来也影响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3改革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政策与就业政策

由于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人们普遍存在轻农、鄙农、厌农心态,从事制造、加工、纺织、建筑等工作,如若城镇户口者则称为“工人”,而农村户口者则被贬低为“农民工”,这可谓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现象.在接受高等教育时,导致人们也不愿意接受农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就更加突出.农业高等教育没有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尊重,各类农业高等院校只有使出花招“脱离农、林、牧、副、渔”,涉农涉林等农业类高校想尽办法去并入综合性大学,教学院(系)名称纷纷改名,改为工程、科学、技术之类.这些名称已经失去了它的科学内涵和实际意义,严重影响了涉农涉林等农业类科技人才的培养,对于属于专科层次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可谓佛头着粪.目前,农、林、牧、副、渔类专业招生政策虽可以享受降分录取待遇,但由于涉农涉林等专业压根不是考生及其家长心中的期待志愿,填报考生基本不多,新生到校情况更是郁郁寡欢,实际报到率比工科类、文科类低,以湖南省2010~2013年涉农类专业为例,农业类专业比工科类、文科类专业到校率低20%~40%.除了社会普遍存在轻农、鄙农、厌农心理心态外,造成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以下6个方面:一是公务员考试内容有利于法律、财经和管理等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生,不利于涉农涉林等农业类专业毕业生.二是我国农场、林场及其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一直比较低,大多数处于半倒闭甚至倒闭状态,由于启用专业技术人员人力资源成本比打工者高,需要专业技术人才不多.三是农业类事业单位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比较少,这些单位大多数是为解决行政管理部门超编人员而设立,或者其录用人才也要参考行政单位招考公务员模式.四是村级基层组织全部为民主选举,不能直接任命村干部,也不能在村级基层组织直接任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使涉农涉林等农业类专业毕业生又缺少了一个平台.五是我国没有采取类似国外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际会预留、空出很多就业岗位以便补充专业类人才的策略,尤其公益性质的农业类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更加有政策性预留保障,这也直接影响了涉农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六是出台的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治和生活等优惠待遇,与十分艰苦的基层工作、生活、学习实际条件相比,影响力显得微不足道,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总之,归根结底是就业影响了招生,进而影响了整个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由此一来,研究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政策与就业政策十分必要,其中,首要的是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政策改革.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建议: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含农业高等教育)的学生从事本专业相近工作以及报考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时,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必须尽开绿灯,如招聘资格不得随意提高学历要求,农业行政招收公务员以及参照行政单位的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总分的50%甚至更大比例用于农业类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考试内容,国有企业招聘技术人员总分全部或者80%以上用于农业类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考试内容,私有企业招聘农业类专业毕业生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建议前10年每年给予1~2万元财政补贴);对涉农类专业学生从事农业生产行业者国家助学贷款给予免除,农业类院校招收涉农类专业学生政府给予减免学杂费甚至完全免除学杂费(如学费、住宿费、其他代收费用,下同),对涉农类专业学生政府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4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改革

据测算,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6倍.从目前教育财政投入来看,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与普通教育大体持平,而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大、几乎没有收效,导致农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基础办学条件较差.加之,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自我发展提升能力比较弱,很难办出各自特色,最终无法有效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由于政府投入远不能满足农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办学需求,学生学杂费成为了各个院校办学收入的重要来源,学生接受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费用不降反升.以湖南省涉农类专业为例,接受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主体来自农村、大约占70%以上,按照湖南省2013年涉农专业学费标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费3000元/年(重点专业3300元/年),高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平均为3150元/年,住宿、书籍费和各种代收费等1400元/年,生活费用4000元/年,合计为8550元/年,完成学业每个家庭大约需要支出25650元/年.根据新华社多年报道的资料,从2003年~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年收入如表1,10年期间全国农村居民年均收入4724.2元,如果一个家庭以4口人计算(实质上只有3个劳动力、因1人在读书而非劳动力)全年所有收入为14172.6元,扣除生产物资开支、生活费用的话,基本上勉强能够供养一个子女接受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尽管各级政府和院校实施了奖、助、贷、勤、补等多种措施,也只是僧多粥少,居高不下的受教育成本极大地抑制了广大农村子女迫切渴望学习需求.因此,尽快研究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成本与学费津贴标准、改革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政策是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在此,我们建议:第一,政府应该增加对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农业高等教育)机构拨款力度,提高生均值拨款比例,可考虑拨款比例提高到50%~100%之间.第二,对于农村或者城市贫困学生学习涉农类专业免除全部学杂费、对于城市学生(贫困学生除外)减免50%学杂费.第三,学习涉农专业学生每年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贴、可考虑在3000~5000元/年之间.第四,国家各类助学贷款、奖学金、贫困生补助优先考虑涉农类专业学生并提高所占总数的比例,综合表现、学业成绩相当条件时优先涉农类专业学生,涉农类专业贫困生补助、奖学金评选比例可考虑比其他专业提高30%~60%的比例.

5结束语

高等职业范文篇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美国;我国;差异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企业日益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增加了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高等职业教育正是以培养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根本任务,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实践性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发展蓬勃,但是起步晚、缺乏特色、办学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相较而言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悠久,办学体制完善,研究中美高等职业教育的差异,借鉴其体制和管理经验,取长补短,对于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中美高等职业教育的差异

中美两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和历程不同,导致两国高等职业教育有诸多不同之处。

(一)管理体制差异]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地方分权特色浓重,各州政府下设相应的高等教育委员会、职业教育委员会等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联邦政府通常对各州的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具体管辖。另外,在政策、法规指引下,各院校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有很高的自主权。而在我国,教育部对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统一管理,各地方教育部门则在教育部的管理政策、方针指导下负责日常管理和监督,各院校执行具体工作,形成了中央-地方-学校的垂直管理体制。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自主权相较美国院校低很多,管理体制相对僵化。

(二)结构体系差异

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分为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分别为两年制和四年制,两者分别可获副学士学位和学士学位,并且在社区学院完成学习后可进一步进入技术学院,甚至研究型大学继续深造,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相互联系和融通,有一定的层次感。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可分为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民办高职、成人高职、本科二级学院等,彼此之间互不联系,缺乏层次。

(三)办学形式差异

中美两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有很大不同。首先,教育的主体不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不仅限于学生,还有大量的社区居民以及各种类型、各年龄段的人员,只要你想学习都可以进入学校学习。与此同时,各社区学院也会根据社区和当地经济生活的现状,为不同的学员提供相应的课程,使得课程更接地气。另外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包括了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转学教育内容以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个性化色彩非常浓厚。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主体依然是学生,提供的课程也缺乏动态变化,往往和研究型大学课程相同,实践性较差,不接地气。其次,校企合作的形式不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市场和社会需求联系紧密,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到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的就业提供第一手的就业资料和引导,同时还为学校提供资金并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决策,教学和管理市场导向明显。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近几年也方兴未艾,但是企业往往停留在提供资金、实习就业岗位以及为课程设置提供意见建议等,几乎不会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决策工作中。

(四)人才培养模式差异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CBE)。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确定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学校组织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开发委员会,由该委员会制定能力分解表(DACMU课程开发表),根据这些分解的能力制定教学目标,设置课程,最后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将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不是学术知识的教育;同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学习西方国家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不断探索逐步形成的,目前还缺乏成熟的理论体系。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校企合作稳定性不足,学生实践能力差等等。

(五)培养目标差异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即技术应用人才。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和社区学院以及部分州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完全不同,划分非常明确。毕业生就业时的冲突也几乎没有。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名义上是培养从事一线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但是实际培养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目标都有与本科院校雷同的地方,毕业生就业也面临着同本科生的正面冲突。

(六)教学方式差异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和社会的需要拟定教学的内容,非常具有针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为主,注重启发式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学生的学习形式多样,课堂形式多种多样,学习氛围活泼,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教师的主要任务。而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依然被限定在规定课时,规定地点。教师教学过程中也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非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大打折扣。

(七)师资力量差异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对师资准入的审核非常严格,教师入职前必须具备5年以上的相应行业从业经历,大学一、二年级授课教师必须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四年级授课教师则需具备博士学位。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高职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对于教师的相应行业从业经历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践类课程教学往往存在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授课教师本身缺乏行业从业经验。

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一)调整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机制

现行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有自身的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暴露出了管理僵化等诸多问题。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一直在不断深化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突破口,先行先试,借鉴美国、德国等国的管理经验,将管理权限下放到地方,给予各院校充分的自主权,积极鼓励院校和企业、团体展开合作,将企业和社会团体真正地引入到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活动中去,增加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鼓励创新,为学校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供有力保证。

(二)优化高职教育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开放教育、终身教育,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从精英教育、学生教育的理念中解放出来,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应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现阶段的单一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亟需改变,应该在狠抓专科层次高职教育质量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教学主体应更为开放地面向全社会各年龄段的公民,做到全方位地开放,使全社会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素质和能力的结合。在能力培养方面,我们应当紧密联系企业,使人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明确社会需求为培养目标,培养适合市场需求有较强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素质方面,我们应注重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素质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成长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从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

(四)加强实践教学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的比重偏低,美国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比重超过50%,我们应努力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重相当。同时,我们应当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教师教,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强化实践训练,激发学生的主动实践和探索性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教师提供指导为辅,是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整合知识的能力,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实现教学个性化,教学形式多样化。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实践经验普遍贫乏,因此迫切需要加大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从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一方面,政府和学校应该鼓励专任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参加实践、进修。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聘请各类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在短期内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参考文献]

[1]靳云泉,雷静.中美职业教育的比较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3(3).

[2]于海霞,王茜,张惠琴.中美高等职业教育优势比较[J].教育与职业,2015(2).

[3]王丹,丁国声.中美高等职业教育的差异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旧金山城市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1(3).

高等职业范文篇3

(一)艺术教育理念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这个教育目标与任务调整教学策略与专业技术教学模式,将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完善的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发展成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高等心智水平、专业技术能力的建设人才,并且还要大胆创新与艺术教育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全面提高艺术教育的综合水平。

(二)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来说,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而在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老师大多是毕业于艺术类师范学校,或者专业艺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因此,总体说来,从事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比较雄厚,他们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强,但是与职业教育的兼容度不够,他们在进行教学时,大多是按照艺术专业教育进行教学,极少与职业教育相整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究其根源是职业教育的教育观念没有与艺术教育相整合,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师范类教学实践也没有进行过与职业教育相类似的实践教学活动。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高等职业院校中艺术教育的缺失和艺术教学实践与职业教育的不适应。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中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要尽快调整对自身角色的认识,对自身教学学科的认识。在调整过程中必定会产生教学资源的浪费,也有可能导致艺术教学方向的侧重点不同、甚至会产生教学错位的现象。

(三)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学内容和方法存在的问题

从现在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教学来说,需要将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滞后的状况进行改革。通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艺术教学课程内容仅仅是进行艺术教育,与学生的专业不符合,学生对当前存在的艺术教学方法并不喜欢,不愿意接受艺术教育。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现在的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从教学内容上,都没有全盘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点,仅仅从艺术方面进行教学,没有做到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只有以职业教育学院的任务与目标为出发点,立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完善当前的艺术教育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艺术教育,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

二、提升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水平的基本路径分析

(一)切实转变现有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进行基本理念转变的前提。第一,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教育中一定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规律,既然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考虑到高等职业学院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专业的需要设置相关课程,运用形式各异的教学手段与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相机使用。第二,要将艺术教育提到重要地位,在高等职业学院中要重视艺术教育,使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形成完善的整体系统,全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既受到专业教育,又受到艺术熏陶,达成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美育不但可以陶冶情况,全面提升素质,还能够使智力得到开发,使学生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要对当前的美育教育工作进行改革,使之完善起来,与当前的教育状况相适应,形成完整体系的职业教育。”“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要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美感体验,全面提升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艺术教育恰恰是高等职业院校不可或缺的教育组成部分,一定要全力发展艺术教育,以此作为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平台,得到整体素质的提升,从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二)提高现有高等职业院校艺术

高等职业范文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监控模式

一、大职业教育概念的构建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是为职业做准备的教育。事实无可辩驳,一个人不管接受多少教育,当他离开学校,参加工作走向职场,那么之前他所接受的所有教育都是为从事一种职业做准备,职业可能是工程师、科学家、文艺工作者,也可能是一线工人、农民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有的教育,即使是家庭教育也可以被囊括到职业教育之中,我们把这种为所有职业做准备的教育称之为大职业教育,以区分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现行教育体制下职业教育之外的教育形式称之为普通教育,高中阶段普通教育称之为普通高中,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称之为中等职业教育,高中后阶段教育称之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统称为职业教育,但这样的划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方法是否正确是有待商榷的。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通篇讲的都是物质生产过程,旨在说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劳动并不一定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诸如在生产过程中从事生产指挥、组织管理、产品设计、产品检验以及从事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服务劳动,都是“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1]。这是笔者提出大职业教育的理论依据。现行的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单列为一种教育类型,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工业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而设,这种教育类型有把人培养成“机器人”的倾向,而不是“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与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宗旨背道而驰,其引发的教育伦理体系的混乱给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导致现行职业教育德育的理论构建步履艰难,高等职业教育德育效果也屡屡遭社会诟病。

二、现行职业教育体制的反思

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划分标准为学生的高考或者中考分数,考试分数高的学生上普通本科或者普通高中,而考试分数低的则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但是这种依分数划分普、职教育的方法是否合理还值得进一步论证。疑点有五:第一,按照这种划分方法,分数一分之差可能就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差距,可是一分之差真的能够区分出学生是适合上普通高校、普通高中还是上职业院校?我们如何看待和划分那些经过补习考取高分的学生?如果按其补习之后的分数划分可能他能够进入普通高中或者普通高校,如果按其补习之前的成绩,那么他应该上职业院校,可见依分数划分普、职教育的方法本身存在悖论。第二,这种划分方法的一个前提假设是考试分数高的学生更适合学习理论,而考试分数低的学生更适合学习技术,而事实上这个假设也经不起更多的推敲,因为影响学生分数高低的因素很多,学生的努力程度、教育水平的高低、社会环境、家庭因素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成绩,所以仅仅依靠学生考试成绩来划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理论假设是站不住脚的。A省能上本科的高考分数在B省可能只能上职业学校,教育条件的优劣使得用考试分数划分人才培养方向的方法出现了明显的漏洞,也有失公平;第三,从大国工匠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学好技术的前提是喜欢、爱好并且需要“够用的”理论支撑,更需要辛勤的付出和顽强的毅力。很多在基础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学业成绩不高的学生恰恰缺乏了这些品质,而研究者访谈了多个职业院校的教师也反映,有些学生的文化课学不好,学技术技能的时候也学不好,归根到底是学习动力不足或学习习惯不好,那么这些学习动力不足或者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能否成为合格的一线员工还是一个未知数;第四,在人工智能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代,对技术工人的文化基础要求也水涨船高,文化课基础将会在将来的技术工人培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把文化课考试分数低的学生划到职业教育的范畴,很难培养出技术过硬的现代产业技术工人;第五,现行普职分类教育更多“考量的是企业行业的诉求”[2],而非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的教育本源,“将会在无意识中把学生当成了技术的容器,试图使其将来成为掌握实用技术的高级‘机器人’,这与教育的本性背道而驰”[3]。这给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有效性带来较大冲击。现行的按照考试分数划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方法暗含的意义是:“不好好学习,去职业院校学技术”,职业院校和技术被贬低如斯,怎么能激发职业院校的学生去认真学习技术?而没有文化基础的技术教育能否行得通也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三、对现行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有关探讨

(一)关于职业教育德育的语义分析。德育即育德,育人之为人的德行,在教育语境下即为育学生之德行,在职业教育的语境下即为育职业院校学生之为人的德行。育人之为人之德是所有德育的基础,其教育内容为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需求[4],而职业教育德育的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5],可见职业教育德育比普通学校德育多了职业素养这样的内容表述。从字面意思来看,这也是职业教育德育区别于其他类型学校德育的特点,所以现在我们对职业素养的理解也就成了理解、界定职业教育德育的关键尺度。用这个尺度去界定职业教育德育与普通教育德育其实是有危险性的,因为职业素养所指向的不仅仅是狭义职业教育所独有的范畴,大职业教育范围之内的所有职业都需要与职业相匹配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一个人从事一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责任心,这种基本素质是一个人能够在后天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的从事一种职业的基本技能要求,事实上,银行柜员快速的点钞技能与优秀教师用“三块糖”教育学生的娴熟技能在各自的职业中所占的比重同等重要。当职业素养教育这个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界点被质疑了以后,还能有什么标准能够为我们所用去区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呢?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这些德育范畴是职业教育独有的教育内容吗?我想没有一个大学能够说我们学校德育课程没有这些内容。(二)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重要意义的探讨。职业教育研究者们对德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充分肯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德育教育是整个职业教育的前提,离开了德育,职业教育也就会迷失或偏离方向,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6]。“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中,良好的思想道德是核心要素。”[7]“要把高职德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上。”[8]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观点中的职业教育元素去掉的话,这些观点依然是成立的。可见把德育分为普通教育德育与职业教育德育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硬性的区分普通教育德育与职业教育德育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德者,才之帅也”,这里面的德应该不仅仅是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普通本科教育同样适用,所以,以上观点中高等职业教育这个因素不是观点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也从侧面证明了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实际上与普通高等教育德育是一致的,都是培养人之为人的德育,不存在职业教育德育与普通教育德育之分。我们要从大职业教育观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本质和范畴。(三)现行高等职业教育德育模式的探讨。德育模式是使德育能够取得良好实效的途径。现行职业教育研究范式语境中,部分专家学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德育要体现职业性,如陈开梅认为“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作为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德育工作,就要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努力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9]。这些对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研究有一定的道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有指导意义,但是这些观点同样也存在疑点。总结上面的研究成果,高等职业教育德育有效性的一个前提假设是,学生如果处于职业环境中,就一定会爱上工作的环境,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效果就会有明显效果。这样的前提假设同样经不起推敲,颠倒了因果关系,一个人从事一项职业的前提应该是喜欢这个职业,而不是因为从事了某一职业就一定会喜欢这一职业。(四)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现状进行的探讨。德育效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考量指标。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高等职业教育德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对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研究比较少,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对象研究较少,对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本质把握不准。马长世认为,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对德育理论缺乏了解和研究,对德育规律把握不够,势必影响德育成效[10]。唐红辉认为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德育问题研究比较少[11]。张晓峰认为目前高职院校的德育状况概括起来是“五多五少”:大范围灌输多,个别交流少;大好形势宣传多,针砭时弊分析少;技能训练多,素质培养少;一次性教育活动多,系列教育活动少;专业素质培养多,人文素质培养少[12]。林玲认为,在对高职学生进行德育时,若只是仅仅强行地灌输枯燥的说教,或用一些政治思想、理论原则来简单地代替德育工作,是不可能了解到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弱点及其心理需要的[13]。研究者认为之所以会产生“五多五少”的现象和采用“强行灌输枯燥说教”的教学方法的原因之一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德育本质把握得不准,所以不能采用“精准德育教育”,不能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德育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林韧卒认为,德育内容同高职学生思想品德实际发展水平与需要相脱节,形成知行不一的虚假人格,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德育的实效[14]。这种脱节同样是因为对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本质把握不准的缘故,还有一个原因是德育基础不牢固,致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接受更高层次的德育教育时接受能力差。(五)对德育评价机制的探讨。德育评价是对整个德育工作进行控制、检查、督导、评估与反馈,推动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正确认识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和德育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我国专家学者对德育评价的研究取得了建设性的成就。明确提出了德育评价的主体是多元性的,评价的方式有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多种方式[15]33,而且必须构建德育评价体系[16]95,因为思想道德评价对调节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普遍存在着“一张考卷定高低”的现象,但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不是考出来的,是通过学生自身修养和日常操行而逐渐形成的[17]。这些真知灼见对我们提高德育教育水平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四、大职业教育德育观构建与高等职业教育德育

(一)黄炎培大职业教育观的时代意义。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之一黄炎培先生的“劳工神圣”“金的人格”“敬业乐群”等大职业教育德育思想对我们进行高等职业德育研究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不高,受社会传统观念的排斥和歧视,即只有学习成绩不好、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才就读职业学校。黄炎培的“敬业乐群”思想从根本上纠正了这一旧的观念。他认为,上什么学校不要紧,关键是要树立一种正确的职业观。只有“敬业”才能达到“乐群”,才能服务社会、服务大众,达到职业教育的目的[18]。他认为,各行各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一样都是平等的、神圣而光荣的[19]35。黄炎培先生的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想高度吻合,都认为职业不分贵贱,人应该多向度的发展,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二)人本主义视野中的高等职业德育教育。我国研究职业教育德育的部分专家学者们从人本主义角度对高等职业教育德育进行了深刻的阐述,首先是承认人在德育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是被动的承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陈晓莉认为,德育视野下的人格教育,强调对个体德行人格的塑造,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和德行人格的提升[20]。卓高生认为,“社会发展最终体现为人的本性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体现为人的创造性活动的拓展和创造性能力的提高”[21]。其次是承认人在接受德育教育时的个体差异性,陈中建认为,德育目标的定位应该区分共性与个性,考虑不同层次、不同思想状况学生的可接受程度[22]。再次,杜威的“生活即教育”思想也暗含了德育教育的原理。高德胜认为,生活是德育的基础,是德育的意义之源,道德感是在人的生活的种种关系中生成的,它是对生活的领悟。生活也是德育不可避免地要回归的地方[23]。钱伟荣等人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德育要贴近职业,贴近学生,德育工作者要爱学生、懂学生[24]。由上述材料分析可知,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应以人为本,重视个体的差异化教育,与工作、生活实际相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开展比较好的形式,重视课堂德育与家庭德育,多管齐下,高职德育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三)高等教育精英化到大众化对德育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之后,特别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达到48%以上,与扩招之前比较而言,一些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也升入大学进行学习。与此前精英教育模式相比较,扩招之后的大众教育模式下的大学生(包括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用精英教育阶段的思维看待大众教育阶段的学生会觉得大众教育阶段的大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用精英教育阶段的管理模式管理大众教育阶段的大学生也会觉得力不从心,用精英教育阶段的德育教育模式也觉得很难教育大众教育阶段的大学生。而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必然历史进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这个事实,不断探究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德育,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基本规律,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理论,用以指导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四)德育教育的木桶原理。黄炎培倡导人格修养,强调“人格必须完整”,提倡培养“金的人格”[25]35。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学生在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学业成绩不佳的原因在于人格的不完善,这里所讲的不完善并非指学生的道德品质差,而是学生在学习努力程度、学习方法方面有欠缺,特别是学生的毅力、专注力、学习能力的缺失是导致初高中阶段学生成绩不佳的重要原因。这些影响学生成绩的道德品质是可以通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得以改善的。换言之,学生在初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不佳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效果不佳的后果,当然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的原因,也有社会和家庭的因素。初高中的学生没有形成“金的人格”,即基础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的德育存在短板,才导致他们的学业成绩出现问题。(五)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德育问题的探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有必要对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概念进行重新阐释,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应该是高中后所有教育形式的德育,而不能专指现在在高等职业院校就读学生的德育。(2)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实质是补课教育,是完善人格的教育,是补齐人格的短板,补足在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不成功之处,以形成“金的人格”,对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进行深入研究,真正了解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德育短板,实行精准教育,补齐短板,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技术的内生动力,培养学生的毅力,以适应将来的学习型社会对学习能力的要求。(3)职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和基础理论课的夯实,这三项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可或缺,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更是基础中的基础,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有职业学院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成绩差,他们同样学不好技术。这是因为文化基础是学好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在技术对文化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文化基础不扎实,对技术的原理也难以理解,也就很难掌握现代工艺技术了。所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德育的前提是有足够的文化基础作为支撑,否则接受职业教育只能是照猫画虎,反类其犬。(六)改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目前从内心深处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的人较少的原因是:(1)从事技术的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低。(2)社会的人才消费观念扭曲,一些技术含量极低的岗位动辄要求应聘人员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给人们的成才观念带来极大的困扰,给职业教育带来较大的冲击。(3)接受职业教育意味着社会的上升渠道狭窄,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感觉前途无望,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心理反应。因此,赋予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提高其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加快建立技术系列学位授予制度,吸收技术工人入党、提干的比例,增加人代会一线工人代表比例,规范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并严格执法提高技术工人工资水平,淡化职业教育名称,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立交桥,引导普通高校毕业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弥补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术工人短缺的现状。(七)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内容的选择。德育内容是进行德育的载体,我们要选择哪些德育内容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内容,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如何选择适合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内容。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基础文明、公民道德、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思想教育等是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教育内容。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文明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这部分内容教会学生做人;第二部分是与职业相关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教育,这部分内容教会学生做事;第三部分为心理素质教育,这部分内容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能够应对来自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因为研究者认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而做事是生活的基础,经济独立才能很好的生活,这三个方面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在高等职业教育德育中要按照年级的变化进行逐步安排。

五、高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机制的探索

高等职业范文篇5

(一)对市场需求的盲目性

高等职业院校创设艺术设计专业之初就是为了满足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是在本科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扩展的,所以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以及教学等方面缺乏经验。在学校的设备和师资力量方面处于不成熟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还存在着不足。在所开设的各个专业,如广告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等缺乏具体的认识,对于专业将来需要服务的人群和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并不了解。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需求而开设艺术设计专业,但是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内涵了解并不深入,导致了学校办学和学生学习的后续力量不足,不能充分发挥艺术设计专业的内在需求和魅力。

(二)对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缺乏对艺术设计专业内涵的理解、引导,对于市场的反馈信息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导致了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的目标缺失。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所开设的实验制作课以及毕业实践等课程并不能达到真正实践的目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只是走过场或者是随大流,不能扎扎实实地学到知识。由于教学体系设置的缺陷,导致学生在参加工作以后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模式重新进行学习。此外,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不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即使了解到创新性教育对于现代社会以及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没有一套系统的培养方法,从而使得拥有创新性的设计人才越来越少。

(三)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不科学

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课程设置都模仿着本科院校开展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灵活性。而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具有艺术气息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应该被束缚,而是应该积极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具有前瞻性的学科,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设定的学科和专业也不尽相同。但是在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仍然重视艺术学习的技能,却忽视了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重视和学习。在其课程设置上将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对艺术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上,忽视了对于视觉传达的理论以及心理方面的学习,让学生不能自主地领悟艺术设计的内涵和进行自我创作。而在电脑美术设计课程上由于缺乏师资力量,对于深入的动画设计学生不能进行操作,从而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竞争力。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以后,为了适应当前的岗位还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重新学习。

(四)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

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所开专业必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主要模式。在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下,要求任课教师不再是传统的课堂单一授课的教书先生,而是必须具有课堂教学能力和企业从业经验的综合型教师队伍,即我们常说的双师型教师。而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来讲,从办学经验到校企合作都不太成熟,不可能建设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所以现在的状况只能是聘任本科院校设计专业或高等艺术院校设计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这批“新鲜血液”活力充足却经验不足,更谈不上具有课堂教学能力、企业从业经验。很显然,这种“纯学院派”的师资队伍是无法圆满完成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目标的。

二、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性教育的措施

创新教育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的需求,就当前的发展而言,高等职业院校创新教育刻不容缓。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对整个艺术设计行业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应结合市场需求,深化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

(一)转变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一个学校发展和贯彻的方针政策,它必须面向未来,立足创新,学校一切的教学活动都会为之展开。教学理念也是引导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在提升艺术设计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时候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以及完善自身这三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针对现在很多学生只注重艺术设计技巧的学习,忽视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情况,学校要重视学生艺术设计基础知识的传授,从而避免学生艺术设计学习后期中遇到的瓶颈——只能够描摹或者是模仿别人的设计作品和理念,却缺乏自主创新。所以积极地转变高等职业艺术设计的教育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为学生创造学习氛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一个积极灵活的创作者,能够将艺术设计的各方面知识融会贯通,从而逐步深化对于艺术设计的认知和应用。所以要转变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只有立足实际,转变教学理念,才能不断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综合型人才。

(二)改革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大多数依然遵循的是教师讲课、学生听、多媒体教学以及课本知识讲授等方式,课堂模式过于程式化、单一化,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能自主学习。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学校要重新设定艺术设计教育的模式,注重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开发。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接受一些知识。同时,还可以进行模拟项目式的小组比赛,根据某个主题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创意设计出产品,完成项目制作过程,以小组互评和老师评判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创新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的新方式

1.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要注重对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教师并不是知识的权威,也会出现认知不足的情况,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提问题。这种批判精神需要得到教师的鼓励,同时,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方式。

2.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传统的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曾出现过重技巧而轻思维的培养模式,从而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所以在新型的学习方式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多种多样的课程模式,激发学生对于创作的兴趣和动力,从而逐渐将学生引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去。其中对于“协作式”和“发现式”学习方法的提倡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之间或者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平等,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改善人际关系都是有益的。

3.留有创意空间。在对艺术设计生培养过程中,采用“空闲教学法”,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空闲教学法”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创意自由。

(四)优化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的环境

内部的创新是最基本的,但是外部环境对创新的要求和鼓励也是激发学校创新教育的重要因素。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要培养出新型人才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得到与其他本科院校公平竞争的机会。社会中存在着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及学生的偏见和不理解,这种认知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有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对于设计作品和权益而言,政策上对于这类学生并没有大力提倡和鼓励。所以加强政府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支持和鼓励可以有效地提升其外部力量,让社会大众和学生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的内涵和重要性,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此外,对设计者的权益保护也需要进一步地规范,设计成果应用上的“拿来主义”“偷梁换柱”“鸠占鹊巢”等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设计者的权益。为此,进一步加强对设计者作品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创意的一种尊重和鼓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创作。更重要的是社会能够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性,充分给予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肯定和尊重。

三、结语

高等职业范文篇6

第二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其人数应与专业设置、在校学生人数相适应。在建校初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一般不能少于70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应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至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

第三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须有与学校的学科门类、规模相适应的土地和校舍,以保证教学、实践环节和师生生活、体育锻炼与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建校初期,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20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一般应在150亩左右(此为参考标准)。

必须配备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必要的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适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在建校初期不能少于600万元;适用图书不能少于8万册。

第四条课程设置必须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40%左右(不同科类专业可做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在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

一般都必须开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并配备相应的设备。

第五条建校后首次招生专业数应在5个左右。

第六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正常教学等各项工作所需的经费,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

第七条新建高等职业学校应在4年内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少于2000人;

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5%;

3、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不少于1000万元,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6万平方米,适用图书不少于15万册;

4、形成了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完备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

对于达不到上述基本要求的学校,视为不合格学校进行适当处理。

高等职业范文篇7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后勤;托管型;改革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后勤托管是新型的后勤改革模式,具有委托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相分离的体制特点。其建设的现实意义在于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解决高等职业院校后勤管理与经营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改变多耗、低能、低效的后勤管理、经营模式,为建立高绩效的后勤服务奠定基础。

一、高等职业院校后勤托管概述

高等职业院校后勤托管是高等职业院校根据一定的法律,将后勤部门全部或部分资产的经营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以契约的形式,在一定条件和期限内,委托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并能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或自然人运作,以实现契约规定的委托经营目标。

(一)高等职业院校后勤托管的特征

1、社会震动小,权责明晰。高等职业院校后勤托管经营不涉及产权转移,只涉及经营权的让渡,是一种温和的渐进式变革,企业职工易接受,对社会震动也较少。而且,托管中委托方与受托方之间签订的契约来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2、交易成本低,交易风险小。高等职业院校后勤实施托管经营,不涉及所有权的变更,只发生经营权在时空上的让渡,即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委托方只出让经营权,受托方一般只注入启动资金与输入现代管理技术,因此,托管经营,不发生产权交易与转移,其交易风险相对较少。

3、托管制更加科学、合理、完备。承包制是以一定的经营利润为指标的经营权让渡行为,在承包制下经营者并不关心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缺少对企业资产的整体评估,同时其调动资源、整顿改组企业的能力极其有限,故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企业托管经营则是在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基础上的一种开放式的经营管理,目标是提高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有利于资源的调动、企业的整改和中长期发展。

(二)高等职业院校后勤托管改革的重要意义

1、推动学校办学模式的重大转变。长期以来,高职院校自办后勤,严重制约了办学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推进后勤托管改革,能使高校领导可以集中精力搞好教学与科研,进一步密切了高职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了人员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2、促进了高职院校和社会的稳定。通过后勤托管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社会优质服务引入校内,提升服务水准,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促进了学校和谐、稳定环境的创建。通过新建、改造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保证了近年来高职院校扩招的顺利实现,初步解决了扩大高职教育规模的瓶颈制约问题。招生规模扩大,缓解了城市就业的压力,也促进了社会稳定。

3、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高职院校后勤托管改革的顺利推进,不但能加快高校后勤服务产业化的进程,也能有效地带动了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商业零售、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拉动了社会需求,促进了所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而且,高职院校后勤托管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对其他部门和单位起到了示范

带头作用。

二、高等职业院校后勤托管的理论依据与可能的类型

(一)理论依据

1、信托理论。信托是指财产所有者为了取得收益或达到某种目的,在信任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契约,委托他人按照契约规定,代为管理、营运和处理其财产的一种经济行为。现代信托指的是营业信托,这是一种以有偿、利益关系调整为核心的商事活动,是一种法律行为。信托当事人由委托人、受托人和收益人3者构成,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相分离;信托行为和信托契约在不违背法律、公共秩序和社会常理与惯例前提下具有强制性和灵活性;受托人根据委托及契约的规定并基于信托契约的弹性拥有一定的裁量权;在信托契约、法律、行政和社会的监督下受托人的裁量权一般不会滥用,委托人和收益人的权益不会被损害侵蚀。

2、理论。其又称为合同理论,在专业化分工的条件下,由于每个人都不可能是自给自足者,因此一种所谓的委托-关系便会相伴而生。委托-关系是一种明显或隐含的契约,根据这种契约,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前者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力,并依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授予者就是委托人,被授予者就是人。委托-关系的核心,是委托方如何将人的行为限制在符合委托人利益的范围内。他所关注的主要有3个问题:一是人的选择和对人的激励;二是减少“成本”或由所引起的资源耗费;三是签订最优合同,防止双方尤其是方寻机违约为自己谋利。

(二)高等职业院校后勤托管的可能类型

1、直接托管经营。由受托法人获得被托管企业的经营权,然后直接派员或注入适量资金进行托管经营,并把有效的经营机制、科学的管理手段和优质的行业服务优势引入校内,凭自身的管理和资金优势获取一定的经济回报。

2、中介托管经营。由托管公司寻找可靠的托管方,以托管公司对被托管企业实行托管,在合同规定期限内,使被托管企业解困搞活,达到一定盈利水平后,再将企业经营权归还资产所有者,或经资产所有者同意,实现被托管企业资产的法人主体变更。

三、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后勤有效托管的路径

(一)高等职业院校后勤托管的基本原则

1、受托人资格审查原则。高等职业院校后勤托管不仅涉及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涉及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对受托的资格和范围有一定限制。我国相关政策规定,受托人必须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专业、行业优势,足够的流动资金以及必要的现代技术、管理方法和现代营销模式。但外国企业法人和自然人不能成为受托主体。

2、契约明确原则。托管必须通过契约形式,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订立契约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委托方与受托方自由真实地表达各自的意图和要求。是否托管、是否愿意接受托管,完全以双方当事人的自由意志为准,双向选择,互惠互利,而不能借助行政干预或其他外来影响,否则就失去了托管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3、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则。高等职业院校后勤托管作为后勤改革的途径与方式,必须遵守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原则,即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保证企业经营者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通过市场调节,明确产权关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高等职业院校后勤托管的运作程序

1、调查研究。组织专家对委托企业进行调研和考察,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选择确定被托管企业。

2、资产评估。在托管前,委托方应按照国家规定,聘请具有资产评估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对被委托企业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界定产权并进行资产评估。

3、公告招标。学校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告被委托部门生产经营状况及资产负债表结构和所有权结构以及委托目标等内容,向社会招标受托单位。

4、组织招标评审。组成招标评审委员会,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对各投标方的资信条件、经营管理能力、未来经营改造方案等进行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为托管双方签订合同提供依据。

5、签订托管经营合同。委托方与受托方应签订各自责、权明确的契约合同。托管双方在对经营目标、经营策略、风险责任、利益分配等合同条款达成共识后。签订委(受)托经营合同。

6、确定托管资格。委托经营合同签订并在公证机关公证后,由委托方向受托方颁发委托经营书,然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手续,确定托管资格。

7、受托方在产权清晰和享有充分经营自主权的前提下,努力实现被托管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资产经营目标。学校应制定托管经营的实施办法和相应的配套政策,以规范托管经营行为和有利于托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高等职业院校后勤托管问题解决的方法

1、规章制度要健全。建立和完善招标议标、经营活动、监督管理、文明服务、岗位职责、安全责任和经济合同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制度、规定、合同等应尽可能细致、全面和合理。

2、监管运行不停息。后勤托管后,作为校方主要的就是监督管理。学校要建立全方位的后勤社会化监管机制,成立由工会、纪检、监察、审计、学工部、团委、后勤、总务、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强有力的监管组织,建立竞争、制约、监督和考评机制于一体的科学管理体系。坚持全方位的全程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要求受托方提供担保。为了监督和制约受托方的行为,防止受托方的违背诚信经营行为,所有权人和受托方签订协议时可要求受托人提供一定的担保。如果受托方出现违规经营时,可用担保财产抵偿经营损失。另外,还要确保进入学校的后勤服务人员的基本纯洁性,杜绝经济风险承担力较差、经营能力不强、服务意识淡薄的投机经营分子,思想素质很差的社会浪子和不法奸商混进校园。

4、服务宗旨不能移。后勤社会化不能完全甩手,各部门的服务范围、经营项目、时间和地点、价格和质量等,学校应该统筹管理。必须坚持“三服务两育人”宗旨,坚持姓“教”原则,充分体现公益性服务。具体服务内容均须明确职责,规范服务准则,按质量标准体系的要求严格考核,最终达到提升后勤管理与服务质量。

5、违规行为狠打击。监管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置,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不照顾关系和忍耐迁就。违规经营、损害学生利益、破坏学校形象的行为则要“重拳出击”、严惩不贷;涉及违反工商、税务、卫生法规、商品质量、环境保护和治安条例的要移交各相关行政执法管理部门处理。

6、文明服务常年比。学校的后勤,不同于社会上的商业,它是固定地为师生提供后勤保障的,除了经营,还兼有服务和育人的功能,要注重效率、效益、安全和质量,提倡文明经营、文明服务,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创文明示范服务窗口、优质服务职员的竞赛评比活动,把优质、优价、优良服务活动变成全体后勤服务部门和员工共同关心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谭晓萍.国有企业托管及其财务会计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2,

2、夏庆丰,贵州省高校后勤企业改革研究[D].贵州大学,2006.

3、黎民.公共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高等职业范文篇8

1.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师资建设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是学校的一项根本性任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开发人才资源,努力协调发展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高职院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应不低于15%,目前政府公办高职院校该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仅为12.7%,尚未能达标,民办高职院校的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就更低于政府公办高职院校。现行教师聘任制度、评价制度以及教师培训制度还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一线教师中存在着学历结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科研水平等方面亟待提高的情况。

2.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的直接要求。同时,强调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需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制度,保障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大部分高职院校对这一政策的落实还不够,课程与教材体系职业化特点还不明晰。

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1.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落实和见效

第一,要转变高等职业教育思想。高职教育的定位应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中职教育的特色之处,找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优势,发挥长处。第二,要加强教育改革与社会需求的结合。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特殊的目标定位,才能据此高屋建瓴地研究和探索具有高等职业特色的教学方法,实现高等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第三,制定与市场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文件指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根据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实际情况,充分调研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以销定产”,为市场培育“适销对路”的技能人才。据此,笔者学校总结长期办学经验,提出了“贴近基层、贴近临床、贴近资质考试”的办学宗旨,着重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程比例为1:1,编制理论标准和技能标准、编写贴近临床贴近资质考试的教材、注重实习基地建设,大大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2.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教师团队建设

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独特的,也是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教师既是教学的设计者和策划者,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要努力的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在高职教育教学中需要融理论、技能于一身的“双师型”教师,学校要鼓励支持现有的教师参与产学结合、实践培训、校企合作等,提高现有师资的“双师型”能力。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高校发展的关键,和学校各个方面的发展息息相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学风严谨、勇于创新、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3。从职称结构来讲,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在团队中占比越大对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从年龄层次来讲,中青年教师年富力强,是最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师资力量;专任教师群体越大,教师队伍稳定性越好,兼职教师优化了师资队伍的结构,为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加快基于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课程及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范文篇9

关键词:教育质量;职业教育;就业难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难现状在表现得愈加明显,许多学者纷纷探究这一现象的成因:经济增长出现延缓;大学生人数激增,供过于求;大学教学质量下降了,培养人才不是经济所需求等等。在这些众多原因中,理应受到教育界关注的便是教育质量的下降,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结构方面的问题。早在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规定:“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1]在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最基本的熟练的工作常规技能的习得与掌握,在文化与精神方面更多的表现在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以及最新提出的“工匠精神”。可是职业教育位于教育的低端位置,很久以来不受人们所重视。技术学校更是排除在大学以外,甚至是学习成绩不能排入大学之列的学习者的无奈选择。这样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是会令人产生深深的担忧的。

一、高等职业教育寻根

在我国,最早提出“职业教育”的陆费逵,将职业教育定义为“以一技之长可谋生活”。[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首次出现“职业”是在于荀子对身份的强调,他把各种事物分别归于“官职及士、农、工、商四民”各自的名分之下,这些事情也就成了各自的“分内之事”,这正是古代的职业概念的缘起的根本所在。《现代汉语词典》对职业的定义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它是一种通过劳动来获取物质生存资料的现象。这种解释是建立在加深对人类劳动的理解基础之上。有关对人类劳动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当今社会“职业”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它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是重大的。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人类的劳动进化到“职业阶段”,它是建立在精细的社会劳动分工、人身自由下的雇佣关系以及逐步走向成熟的职业观念之上的。只有社会分工,才会出现纷繁复杂的专业划分,出现不同种类的职业。西方思想家中,真正对职业概念进行研究的是马克斯•韦伯。韦伯认为,“职业”一词就它构成个体收入或收益的连续机会而言,是指个体功能专门化、功能细分和结合方式。这一定义包含了现代职业概念所有最基本的内涵,即个体性、谋生性、连续性和专门化。而之后的以研究职业为己任的西方社会学,并没有给职业给出了一个统一的定义,但都明确:只有专业的才是职业,最后,“职业化”成为职业社会学的一个中心概念成为了事实。教育和职业之间的日益密切的关系是随着教育在职业选择、职业流动、职业分层作用的日益提高而自然而来的。职业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的思想,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成为教育界无法回避的事情。[3]

二、从历史学角度探讨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危机

在原始社会,一个人尚且可以凭着他优异的技能至少可赢来声望和尊重,到后来甚至还可以占有更多的剩余产品,并由此可能成为上层阶级的一员;而在被称为文明的身份制社会,工匠的技艺却成了自己卑贱的理由。古代中国还存有“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亚圣”孟子曾讲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文明的代价就是造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人类有两种基本的“自然工具”:一种是能够握持东西的手,一种是能够传达信息的语言。对于原始人类来说,二者是和谐统一于一体的。然而,文明的到来——私有制和文字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切。一些人片面使用语言的工具,进行所谓的脑力劳动,这些人是财富的占有者,即统治阶级;而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片面使用手的工具,从事体力劳动,成为被统治阶级。[4]在这种固有的二律背反的矛盾规律下,在专门进行工匠培养的职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反映;在这些因素中,等级文化和民主精神的永远进行着激烈的对抗。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表现是:我们急需反思的问题就是大学在有意识无意识地脱离社会现实,我们总是在闭关自守、孤芳自赏,过多地关注学校排名、关注,而对人才培养投入的精力却远远不够。我们并没有尽心尽力地去研究社会对大学的实际需求,我们应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按照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让学生的能力、素质、知识等方面全面提升,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5]

三、为高等职业教育正名

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对职业性技能性高等院校的划分——旨在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技术人才。中国现阶段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在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下,提高产品质量的表现,是对制造企业的新的要求,“大国工匠的工匠精神”被津津乐道。所谓“工匠精神”,即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这是一种专注、纯粹、追求完美极致的高境界,是一种高职业道德、高职业技能的升华。[6]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亟待补上“高等职业教育”这一课,让它为中国腾飞,做出积极担当。早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传授科学知识是大学的基本功能,职业训练是大学与时俱进的目标”这样的论点。完善好高等职业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重大任务之一。我国的职业教育现在处于整顿当中,应用型大学的创建,本身就是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机遇。高等职业教育有着自身固有的优势,在未来发展中更加会有新的开拓。

作者:魏丹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201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在珠海隆重召开[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5(34):1。

[2]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5.

[3][4]孟景舟.职业教育基础概念的历史溯源[D].天津:天津大学2012:33;53.

高等职业范文篇10

什么是职业教育?简单地说,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目标,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的教育类型。应用本科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在培养规格上,应用本科培养的不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普通教育相比有更多的实验、实训、实习内容。可见,应用本科,也是职业技术教育。目前,我国本科高校中大约有1/3的本科是应用型本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6年7月22日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2009年3月2日,国务院学位办主任、中科院院士杨玉良就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答记者问指出: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可见,专业学位也是职业技术教育。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硕士研究生教育正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笔者认为:80%以上的高等院校都应实施职业教育。只有职业教育才是面向人人的教育,高等教育也只有以职业教育为主体,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才有意义,高等教育也才能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跑器,因此,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战略转型意义重大。

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集思能、操能、情能于一身的高技能型人才

在2003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文)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又进一步明确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可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高技能人才。那么,什么是技能?笔者认为技能应分为思能、操能、情能。思能,即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操能,即动手操作能力;情能,即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不要一提技能,就是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忽视知识的学习,创新思维的训练;不要一提知识的学习,就是学科体系的课程。三者要统一于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当中。单独强调一个方面,忽视另外两个方面都是错误的,在实施项目课程教学中,思能、操能、情能并重,不可偏颇。仅强调操能,忽视思能,只知个别,不知一般,不会迁移,鹦鹉学舌,难以创新;仅强调思能,忽视操能,知识难以深化和透彻理解;仅强调操能、思能,忽视情能,无法融入团体,发挥团队的力量,实现技能的最佳效应。三者都重要,缺一不可,统一于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思能的获得,离不开知识的学习。实践证明:学科体系的课程是学习知识的最好方式。而操能必须在亲自动手实践、反复练习中才能获得,因此学校必须有充分的用于训练的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而且这些训练器材要与企业无缝对接。情能的获得,主要是小组项目训练中,提高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项目课程可以实现思能、操能、情能训练于一体。

三、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产教结合比工学结合更重要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内容比形式更重要,目的比手段更重要。“教什么”教的内容才是真正的核心,怎么教永远只是一种手段,有了内容,才有形式的必要将内容表达出来。没有内容的形式是无意义的,没有形式的内容是没有包装的,无法很好地“推销”出去。内容决定形式,内容是主要的、决定的方面,形式必须依赖于、服务于内容。现在研究高职应该“教什么”的不多,高职教材内容大多老化、陈旧。单从高职教材的参考文献就可以看出,编者所有参考文献都是教材,没有参考一篇期刊文章,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编者没有关注本学科和其应用技术的最新进展。由于编者没有企业经历和实践经验,再加上很少阅读专业科技类期刊,对应用技术缺乏研究,因此编写出的内容绝大多数质量不高,不能体现出高职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先进性。现在研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比较多,动不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而实际上,企业的任务是生产产品、创造效益,培养学生不是企业的“主业”,企业不可能本末倒置,因此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较有限;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为学生的培养质量负责。因此,实施工学结合的主体是学校,而不是企业。在学校,实施具体教学的是教师,教师能力的大小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力的大小,不具有职业能力的教师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具有职业能力的学生。因此,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职业能力是当前制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质量的瓶颈,如何培养当前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职业能力是当务之急。而实践证明:职业院校教师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进行产教结合是培养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笔者认为,职业院校教师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进行产教结合比学生工学结合更重要。另一方面,企业由于生产工艺的局限性,导致其实际使用的设备具有专用性,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不是针对一个企业的一个岗位进行岗前培训,而是针对一个职业的岗位群来进行教育,其教育装备应该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同时由于企业生产工艺的特点,其使用的真实设备往往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而学习过程和规律应该是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直接在真实设备上训练,学生往往难以接受。因此一般来说,企业的真实设备往往并不适合直接用于教学。这就需要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开发出来源于企业,又高于企业,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装备来,而这种能力短期培训收效甚微,只有通过日常的产教结合才能获得。

四、消除官本位,回归师本位,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