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监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3:39:31

感染监控

感染监控范文篇1

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开展情况

1、医院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兼职人员克服了很多困难,工作认真负责,很好地完成任务。

2、医院感染管理能按照标准进行各项工作,年有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检查工作有记录。

3、各种登记本规范记录,高压消毒物品有记录,消毒包内有指示卡监测、包外有指示胶带监测。

4、医疗废弃物处理有记录,一次性用品用后送污物室有记录。换药室、检查室、治疗室、冲洗室配置脚踩式医用污物桶。各科室统一使用了洗手液,手卫生得到进一步规范。

5、能够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及消毒灭菌和医院环境的监测。

三、存在问题

1、制度完善但执行不力,无专职人员,身兼几职,文字资料操作性不强。院内感染监测不到位。

2、在职医务人员掌控医院感染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对有关法规法律掌握不够。

3、重点部门的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布局不合理,流程不符合要求。

5、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符合要求:各科废弃物乱堆放、收集运送过程存在隐患,医疗垃圾桶未使用医用垃圾袋放置,各科未使用利器合放置针头。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健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年终要有工作总结。并认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

2、认真对照院内感染控制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的要求,同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本院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落实。

3、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管理、个人防护、无菌操作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全员的素质,争取全院重视并参与这项工作。

4、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布局及流程,规范器械的清洗、消毒操作规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消毒灭菌效果。以保证医疗安全。

感染监控范文篇2

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开展情况

1、医院感染管理能按照标准进行各项工作,年有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检查工作有记录。

2、医院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兼职人员克服了很多困难,工作认真负责,很好地完成任务。

3、医疗废弃物处理有记录,一次性用品用后送污物室有记录。换药室、检查室、治疗室、冲洗室配置脚踩式医用污物桶。各科室统一使用了洗手液,手卫生得到进一步规范。

4、各种登记本规范记录,高压消毒物品有记录,消毒包内有指示卡监测、包外有指示胶带监测。

5、能够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及消毒灭菌和医院环境的监测。

三、存在问题

1、在职医务人员掌控医院感染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对有关法规法律掌握不够。

2、制度完善但执行不力,无专职人员,身兼几职,文字资料操作性不强。院内感染监测不到位。

3、重点部门的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布局不合理,流程不符合要求。

4、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符合要求:各科废弃物乱堆放、收集运送过程存在隐患,医疗垃圾桶未使用医用垃圾袋放置,各科未使用利器合放置针头。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管理、个人防护、无菌操作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全员的素质,争取全院重视并参与这项工作。

2、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布局及流程,规范器械的清洗、消毒操作规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消毒灭菌效果。以保证医疗安全。

3、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健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年终要有工作总结。并认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

4、认真对照院内感染控制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的要求,同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本院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落实。

感染监控范文篇3

关键词: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监控与护理管理

医院是各种病原菌聚集的场所,新生儿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低,加上治疗过程中可能有各种侵入性操作,很可能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出现医院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我院针对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的特点,完善监控和护理管理体系,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开始在新生儿病区全面实施医院感染监控和护理管理,于实施前(2015年1-12月)和实施后(2016年1-12月)在我院新生儿病区收治的患儿中选出呼吸机治疗的患儿。实施前803例,男590例,女213例;胎龄30~41周,平均(33.2±1.6)周;出生时体重1700~4200g,平均(2300±230)g。实施后402例,男250例,女152例;胎龄30~42周,平均(33.5±1.5)周;出生时体重1650~4300g,平均(2310±254)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实施前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加强对医院感染的观察处理。实施后患儿给予医院感染监控与护理管理,主要措施:

①建立分级护理管理体系:在医院感染办公室的领导下,建立层级分明的三级护理管理体系,一级为病区护士长和监控护士,二级为大内科护士长,三级为护理部主任,层级分明,职责清晰,自上而下相互监督跟踪管理。

②制定新生儿病区相关护理操作规章制度:就新生儿病区的消毒隔离、配奶间消毒隔离、病房环境消毒、新生儿沐浴流程等制定明确的护理操作规章制度,并定期检查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③分区环境消毒管理:对病房进行合理分区,依据病种将患儿分入不同的病房中,同时设定隔离病房,避免交叉感染。每日清洁人员对病房进行彻底清洁,包括对病房内物体表面、天花板、墙壁等均进行清洁,保证不留死角,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每日进行病房空气消毒,保持空气卫生学合格。

④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并做好患儿的皮肤、口腔、脐部的护理,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各种导管的留置时间,科学使用抗菌药物。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对于有发热、皮疹等症状的患儿,尽快留取标本检验,尽早诊断,及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等,预防传染病在病区内的爆发流行。

⑤卫生学监测和防控:每月1次对病房内空气、物体表面、暖箱、医护人员手、消毒液等进行卫生学监测,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细菌总数、致病菌的检测,每次检测结束后,对目前的护理管理措施进行讨论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提高病区全体医护人员的防护理念,并在日常的消毒、环境维护、医护人员手卫生等基础护理方面全面把控新生儿病区的医院感染。

⑥跟踪管理:对于治疗期间出现医院感染的患儿,立刻上报,并全程跟踪管理,找出医院感染的因素,并由此分析医院感染监控与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漏洞,并提出整改意见,在下一阶段的护理管理中改进。观察指标:观察实施管理前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数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实施医院感染监控与护理管理后,新生儿病区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由22.42%(180例)降至14.93%(60例),达到管理目标(χ2=9.424,P=0.002,P<0.05)。

讨论

新生儿的身体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功能不完善,抵抗力低下,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因此,加强新生儿的护理管理,防控医院感染是十分必要的。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每月进行卫生学监测,提高全病区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当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以层级分明、职责清晰的三级护理管理体系全面把控新生儿病区的医院感染防控,不同层级护理人员之间相互协作、配合,确保各项措施执行到位,营造良好的护理管理氛围。通过加强卫生学监测以及医院感染患儿的全程跟踪管理,定期对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查找护理管理工作中的缺陷,严格把控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护理操作,预防医院感染发生。例如,通过系统的病房环境消毒护理和每月1次的卫生学监测,给新生儿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减少环境因素导致的医院感染等。结果显示,实施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在新生儿病区的管理中,持续性的医院感染监控和护理管理,持续性发现问题,不断在解决问题中健全医院感染监控和护理管理的体系,提高管理效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新生儿健康。综上所述,强化对新生儿病区的医院感染监控与护理管理是迫在眉睫的,各大医院应结合自身现实情况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等,加强基础护理,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实现全方位的防控管理,预防医院感染发生,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闻秀琴.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4):138-140.

[2]相加军,王平,庄永玲,等.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180-194.

[3]廖金花,赵丹洋,郭巧芝,等.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结果的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5):1-4.

[4]蒲芳,陈怡,刘洁,等.新生儿病房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4):320-321.

感染监控范文篇4

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开展情况

1、医院感染管理能按照标准进行各项工作,年有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检查工作有记录。

2、医院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兼职人员克服了很多困难,工作认真负责,很好地完成任务。

3、医疗废弃物处理有记录,一次性用品用后送污物室有记录。换药室、检查室、治疗室、冲洗室配置脚踩式医用污物桶。各科室统一使用了洗手液,手卫生得到进一步规范。

4、各种登记本规范记录,高压消毒物品有记录,消毒包内有指示卡监测、包外有指示胶带监测。

5、能够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及消毒灭菌和医院环境的监测。

三、存在问题

1、在职医务人员掌控医院感染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对有关法规法律掌握不够。

2、制度完善但执行不力,无专职人员,身兼几职,文字资料操作性不强。院内感染监测不到位。

3、重点部门的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布局不合理,流程不符合要求。

4、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符合要求:各科废弃物乱堆放、收集运送过程存在隐患,医疗垃圾桶未使用医用垃圾袋放置,各科未使用利器合放置针头。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管理、个人防护、无菌操作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全员的素质,争取全院重视并参与这项工作。

2、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布局及流程,规范器械的清洗、消毒操作规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消毒灭菌效果。以保证医疗安全。

3、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健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年终要有工作总结。并认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

4、认真对照院内感染控制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的要求,同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本院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落实。

感染监控范文篇5

关键词:院感监控护士;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影响

感染管理在医院的质量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有损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危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了有效预防并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我院于2017年1月设立了院感监控护士,主要负责对医院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各种感染问题进行监督与管理,并对相关的监测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处理,逐步改进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与措施,以实现预期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7年3月确定了院感监控护士制度,随后以《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为标准分析了我院医务人员的基本状况、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状况以及病区环境状况等信息。1.2方法(1)首先,以医院的科室为单位设立差异性的院感监控护士,要求相关的院感监控护士必须具备护师级别,并拥有5年以上护理经验,具有极高的责任性和风险精神。另外,院感监控护士在工作前接受了严格的疾病感染预防培训,只有通过了复杂的考核才能真正上岗,可谓是专业技术过硬。护士的选取过程并非是任意的,其最初是科室优秀员工的推荐,护士个人也可直接报名,但需要接受初级的审核,通过初级审核的护士可参与院感监控护士的竞争过程。(2)其次,明确院感监控工作士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严格遵守医院感染检测与控制的相关规定,并认真负责医院各个科室的隔离与消毒等具体工作,每一个季度都应当对医院内部的消毒剂以及空气等进行细菌培养;监督并敦促护理人员实施隔离工作,并要求做好信息的记录;强化基础性感染知识的宣传,深度挖掘医院内部隐藏的感染隐患,并及时反馈和处理,一旦发生疾病感染,必须做到各科室的相互协同,最大化实现疾病感染的控制。(3)最后,还要加强对院感监控护士的培训。对于已经上岗的护士,要定期每月安排1次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手卫生、医疗废弃物的管理等多个方面。此外,院感监控护士还应当加强对本科室内相关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增强相关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意识,以有效促进医院感染率的降低。1.3观察指标。详细分析我院院感监控护士制度,随后统计和比对设立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数据。主要指标包括:医疗废弃物管理、病区环境卫生、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及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5项指标的评分数值确定为100分,分值与医院的管理质量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分值越高代表着管理水平越高[2-3]。1.4统计学分析。以SPSS20.0软件实施数据分析,并用t进行数据的检验,相关资料用(±ss)表示;计数资料也可用%表示,并实施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其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院感监控护士在设立角度的基本情况。我院一共有20位院感监控护士,全部为女性,年龄在26-36岁,平均为(30.56±3.68)岁。其中,有12位护师,8位主管护师,他们的平均工作时间为(9.68±2.62)年。2.2医院在感染发生角度的基本状况。笔者在2016年的12个月中选取了500位患者,在2018年的12个月中也选取了500位患者,作为本次的调查的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2018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2.4%)明显低于2016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4.8%),且其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4]。2.3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指标的数据对比。如表1所示,我们详细的分析了实施护士培训后的数据,发现5项指标评分指标均提升显著,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综上所述,医院院感监控护士的设立,以及相关人员培训的加强,对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院感监控护士可以注重加强医院相关医护人员感染相关知识的学习,监督并敦促相关人员严格执行相关规定,逐步提升医院相关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此外,院感监控护士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本院感染控制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测,针对医院感染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实现对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与预防。当前,医院相关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医院必须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重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5-7]。

综上所述,院感监控护士的设立不仅能够促进医院各项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改进,还能够让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更规范、具体,对于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值得我们在医院的日常管理中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晓玲,潘晓琤,龙月云,等.感染控制护士在提升手足口病病区院感管理质量中的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08):1365-1366.

[2]任军红,李六亿,贾会学,等.感染管理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评价[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10):966-968.

[3]吴晓平,古丽米热•阿尔肯,程永波.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几点体会和思考[J].海南医学,2016,27(20):3424-3425.

[4]张释文.护理工作在控制手足口病患儿院感中的作用[J].健康必读旬刊,2013,12(6):324-324.

[5]张皖瑜,尹湘毅,丁艳,等.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监控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6):539-541.

[6]董艳娥.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5):94-94.

感染监控范文篇6

1.1医院感染管理的意识不强

由于收治患者的特殊性,精神科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度不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教育、学习流于形式。

1.2患者自身原因和药物因素

精神异常症状导致患者生活无规律,营养状况较差,封闭式住院治疗的限制,其活动空间较小;合并躯体疾病的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医院感染;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可抑制白细胞生成,使免疫力下降。

1.3临床医疗组对院感管理参与较少

多数医院科室院感管理的具体工作常由护士长主抓,护士执行情况较好,临床医疗组只关注抗菌药物使用、医院感染病例上报等,对医院感染管理其他工作参与相对较少。

1.4手卫生依从性欠缺

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较欠缺,手卫生依从性不足,执行较差,部分科室院感监测不到位。

1.5消毒隔离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

医务人员对《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相关制度和规范,执行情况较差,落实不到位。

1.6消毒记录欠完善

医务人员执行消毒工作情况较差或执行后无记录,存在消毒记录遗漏、消毒时间不准确、时间累计错误等现象。

1.7医院感染病例上报不及时

发生医院感染后没有按要求及时上报,有漏报情况。

1.8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

老年科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时间控制不理想,使用时间较长。

1.9科室院感质量管理小组工作不到位,职责不明确

对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问题进行检查、整改不深入,如护理操作不规范、医疗废物分类缺乏管理等。

2管理方法

2.1健全管理组织

建立院感管理的长效机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相关标准和医院实际情况,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小组,形成医院感染管理的三级管理网络,进一步明确以科主任为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以科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监控医师及监控护士组成的科室院感质量管理小组。监控医师及监控护士由高年资、责任心强、经验丰富、院感管理意识强的人员担任,在院感科和科主任、护士长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科室的医院感染质量管理。

2.2明确工作职责

明确科室院感质量管理小组、监控医师、监控护士的工作职责,根据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高危环节进行监测,督查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督促科室人员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做好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等监督管理,定期培训科室人员院感知识等。

2.3结合专科特点

精神病专科医院中住院患者多且呈群聚性活动,环境较封闭、活动空间较小,患者住院时间长,因精神症状、缺乏自知力等合作程度较差,老年患者合并躯体疾病多且长期卧床,一旦发生医院感染容易在科室内扩散。我院各病区均设立专门的隔离病室,病区中发现传染患者立即隔离进行治疗。注意改善病区环境,保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加强病室清洁、消毒工作,对长期卧床及生活不能自理者加强生活护理,发现呼吸道感染及肠道感染等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工作,加强患者及家属陪护的健康教育,餐前、便后、服药前督促其洗手,统一消毒其使用的水杯、餐具等,观察病情变化及躯体情况。

2.4完善工作程序

院感科根据医院情况制定科室院感质量管理小组工作手册,明确科室管理小组的活动内容,要求对科室的院感质量做好日常管理与监控,按照工作手册要求组织、开展科室院感质量管理活动,如手卫生规范管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监测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消毒与隔离管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等,记录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隐患和薄弱环节,做好持续改进工作,相关材料于次月10日前上交院感科。由院感科审核每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按分数比例计入考核方案,对存在的问题予反馈,持续改进工作。

2.5加强检查督导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加强对科室院感质量管理小组工作的培训和指导,使科室管理小组成员充分认识院感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相关院感管理知识,做好科室院感管理,是提高全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关键。院感科加强督导,每月进行检查,对手卫生依从性、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与上报、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科室院感监测及微生物采样监测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提高院感管理质量。

2.6落实考核管理

院感科制定科室院感质量管理考核方案,利用考核机制调动科室人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科室院感质量管理小组在科室中的监督、指导、协调、落实等作用,对院感监测指标、院感管理质量、科室院感质量管理手册进行综合考核评分,得分情况上报,与医院质量考核奖挂钩,使各科室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更重视。

3结果

结合专科特点,通过完善制度、强化培训、加强科室管理,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全体员工参与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增强,大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规范,重视手卫生工作,手卫生依从性由2011年的38.5%提升为2013年的93.1%,临床医疗组积极参与院感管理,消毒隔离等相关制度执行较好,消毒隔离工作落实规范,严格执行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大部分医生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医院感染发生率维持在2%~5%。由于多方面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手卫生依从性不稳定,部分医生对院感病例上报不及时,检查中发现部分医护人员工作落实不到位、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等现象,对存在的问题仍需持续改进。

4小结

感染监控范文篇7

【关键词】护理管理;骨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医院感染主要指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以及在医院内获得但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感染不仅影响住院患者的及时康复,还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的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同时也会增加医疗负担[1]。医院感染的控制能力直接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高低,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防止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2-3]。骨科由于患者多为年老体弱或外伤引发骨折的人群,特别是开放性伤口患者较多,人群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加之骨科无菌手术多数是修复性手术或重建手术,大部分患者需要置入内固定物,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预防医院感染一直以来是骨科病房工作重点,受到各方的关注[4]。有研究发现,每年有30%~50%的医院感染与护理人员的工作失误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在器械消毒、病房护理、患者日常护理等过程中强化护理管理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5]。我院于2012年1月开始进一步加强规范化护理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12月规范化护理管理前住院患者8566例为对照组,男5022例,女3544例,年龄0~78(35.50±15.20)岁;2013年1~12月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后全年住院患者8884例为观察组,男5102例、女3782例,年龄0~75(36.70±13.5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2、2013年全年发生骨科医院感染的情况、年度科室病房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表面、消毒灭菌物品采样检测结果。院内感染分类根据原卫生部印发的《院内感染分类诊断标准》[6],相关采样、检验严格按照采样《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及原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执行[7]。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措施主要:①完善和落实医院防控院内感染的规章制度。在认真梳理我院前期制定的院内感染防控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考核标准,并与各科室签订院内感染防控责任书,明确不同科室的责任,在全院内推行三级护理感染监控管理,一级管理即为自我管理,要求各临床科室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相关护理操作;二级管理主体为各临床科室,安排各科室护士长与1名护士负责科室感染监控,按照消毒隔离考核标准对每名护理人员进行评分考核,督促检查科室护理人员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寻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书面报告感染管理科;三级管理主体为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环节质查,每月月底对全院各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大检查,一方面,检查发现的问题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考核标准量化扣分,与科室绩效挂钩,并书面反馈给科室,按照PDCA模式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另一方面,将全院环节质查和月底质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提出整改措施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每月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以上内容。为提高护理人员防控院内感染的积极性,我院制定了相关奖惩办法,对院感防控工作成绩突出的科室进行奖励,对出现多个问题或多次出现同一个问题的人员或科室进行处罚,进一步加大对各科室医院感染人员管理力度。②强化培训考核力度,增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防控意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防控水平。护理人员是开展疾病治疗、护理操作、消毒灭菌等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和能力是预防骨科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相关消毒技术规范等学习和院感技能培训,并结合前期医院发生的院内感染病例,分析护理工作中预防医院感染的薄弱环节和难点,作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纳入到护理继续教育工作中,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的同时,重点组织各科室护士长、感染管理监控护士进行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疾病管理的专项培训,系统讲解医院感染方面新知识、新技能,促使医院各级负责感染管理人员全面掌握预防控制医院感染专业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提升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水平。③加强护理管理力度,提升护理工作安全质量。要求每名护士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办法,认真落实岗位责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病房管理,保持病区空气清新、整洁,做好病房床单位的消毒工作,严格执行出院患者终末消毒制度,实行一床一套,一桌一布,一床一巾湿式扫床,用后消毒处理程序。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掌握正确洗手方法,强化手卫生意识,同时加强手卫生监督检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采取随机检查方式评价科室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④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力度。骨科病房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比较高,所有科室都是发生潜在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因此在广泛重视护理安全质量的基础上,将相关科室ICU、手术室、供应室、检验科等作为防控骨科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加强院内感染防控。感染管理科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定重点科室和病房消毒隔离考核标准,对病区环境、医疗物品、患者用品消毒和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等均制定相应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考核,同时感染管理科不定期进行环节质查,深入科室,及时发现科室存在的医院感染管理问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科室人员共同分析研究,查找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重点加强手术室感控管理,严格做到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划分明确,确保洁污分流,重视常规手术器械包、备用骨科普通器械规范管理、显微骨科器械的保养和维护。重视供应室的建设和消毒、灭菌工作,改建为层流洁净供应室,手术器械实行集中消毒供应,加强电动工具、内固定物和外来器械的消毒灭菌与保管,确保所有医疗器械消毒清洗和灭菌管理合格率达100%。

1.3评价指标

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及原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要求,对病房、手术室各类环境中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器械进行灭菌效果监测,当空气细菌总数≤40cfu/cm2,Ⅰ、Ⅱ类场所物体表面、护理人员手细菌总数≤5cfu/cm2,Ⅲ类场所上述指标≤10cfu/cm2为合格。比较两年间医院感染发生例数和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012年与2013年医院感染情况比较见表1。表12012年与2013年医院感染情况比较(例)2.22012年与2013年医院感染监控指标检测结果比较见表2。2.32012年与2013年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3。3讨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的水平是体现一所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工作贯穿患者住院的整个过程,因而科学的护理管理措施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是医院管理者、护理管理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内容[8]。骨科病房由于收治患者的特殊性,患者外伤、开放性损伤比例较高,创面污染比例高,加之医院中病原体来源广泛,流行的菌株大多为多重耐药性,如果不重视外环境消毒以及护理工作中的灭菌消毒工作极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事件,容易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延迟康复时间,加重疾病症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加强护理管理成为预防骨科医院感染的重中之重[9]。

本研究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我院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前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数、医院感染监控指标检测等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通过完善和落实医院防控院内感染的规章制度,加强护理管理力度,提升护理安全质量;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护理管理,通过培训考核,增强了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提高了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落实的执行力和患者满意度。2013年当年发生医院感染比例仅为1.78%,较2012年的5.63%显著下降;当年各项感染监控指标检测合格率均较2012年显著提高,证实医护人员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能力显著上升。研究发现医院环境卫生学合格率提高有助于医院感染率的下降,本研究结果发现2013年空气检测合格率达97.93%,当年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上一年度明显下降,进一步证实了该论点[10]。同时,研究发现通过加强手卫生管理可使医院感染率下降50%以上,因此通过强化护理人员手卫生培训和管理,2013年的护理人员手卫生合格率达到96.30%,较上一年度显著提高,避免了医护人员经操作传播疾病的发生[11]。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医院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利于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宝红 单位:临沂市中医医院

参考文献

[1]程创新.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1,32(7):1414-1415.

[2]张玉芬.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5):119-122.

[3]李健.应用护理风险管理预防普外科手术病人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2015(5):462-463.

[4]邓丽芳.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3(20):1886-1887.

[5]王霞.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对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386-388.

[6]陀翠英.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2014,8(1):89-91.

[7]张贺,杨晓燕,刘斌,等.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医疗机构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调查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5(1):85-86.

[8]卓贵椰.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6):269-270.

[9]周田.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23):130-132.

感染监控范文篇8

【关键词】院内感染;护理管理;控制策略

医院感染是世界范围内医院人群健康尤其是住院患者整体、群体性健康的核心问题,同时还是对医院管理水平进行衡量的重要指标。针对医院来讲,其对患者所开展的各项诊疗活动,均由护理人员完成,或在其协助小来完成,医院感染控制在整个护理工作的各环节中均有存在,所以,在整个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体系中,护理管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构建完备的相关制度,并严格落实

1.1对监控医院感染重要性有一清晰认识

针对医院管理而言,其始终是伴随医院的成立与发展而存在,此外,护理工作还是导致医院感染以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核心环节。对于医院感染控制,其与护理管理之间存在互融、互通的关系,因此,二者之间始终处于交叉管理状态,拥有协同作用;在整个护理管理工作中,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为其核心工程,二者之间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在开展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中,其中的各个环节均与护理工作密不可分,比如病房管理、物品供应与消毒、无菌技术操作、针对患者的各项生活护理等,这些内容均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到感染防控内容;在监控护理质量中,在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工作中,护理指挥系统在其中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护理水平高低、质量好坏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产生着直接影响,因此,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中,护理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从源头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核心所在。

1.2构建系统化的分级管理机制

医院护理部可以针对护理质量当中的感染控制,实施全面、深入、系统化的分级管理,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及需要,采取三级管理,即感染控制护士、护士长与总护士长,另外,在深入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具体措施中,应充分发挥上述管理结构的权威性,将其作用与效能最大化发挥出来;在控制与预防医院管理的整个工作架构中,护理及护理管理者为其主力、核心所在,另外,通过详细、深入、全面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对护理质量的整体提升有利。因此,针对医院各个科室而言,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专职的感染控制护理人员,其职责为检查各种制度的实际落实情况,及时上报各个科室所发生的与感染相关的问题。

1.3积极并严格落实全员培训制度

护理人员在学校阶段,在所学习的各种护理理论知识当中,已经学到了一些关于医院感染方面的内容,但从根本上来讲,医院感染是一门比较传统且经典的学科知识,护校生没有全面、深入的学习过,因此,在全院范围内,应对所有护理人员开展与医院感染相关的各种知识教育与培训,使护士能够真正了解医院感染的严重性,明白预防此类感染的迫切性与必要性[4]。此外,针对那些新护士、护生,还可开展岗前培训,从中适当增加医院感染监控方面的内容;在实际培训中,可以丰富培训内容,增加培训形式,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配合的培训方式,并专门为此制定相关制度。另外,还可编写医院感染知识手册,分发给每一位护士;制定完善、规范化的护理操作流程;对各项护理操作进行规范化处理,制定更加严谨、周密的护理操作质量标准。

1.4开展标准预防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CDC首次提出了标准预防概念,其突出特点认为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体液、血液等,均有较强传染性,需隔离处理,不仅建议预防疾病从医护人员向患者传播,还强调预防疾病从患者向医务人员传播。针对其隔离措施而言,主要是依据各种疾病所存在的主要传播途径而构建;对于其隔离系统来讲,则主要包含微粒隔离、空气隔离与接触隔离,以对各种传染性疾病传播的有效预防,作为保护患者与医务人员的重要措施。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开展标准预防,乃是有效预防耐药菌株、感染性疾病在病区传播的重要措施与方法,同时还是预防隐藏感染源、未知感染源的重要手段。

1.5强化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管理

护理部依据重点部门在控制医院感染方面的相关规范及要求,制定完善、周密的消毒隔离管理措施,切实做到周有重点、日有安排,此外,还需做到落实到人、专项专管及安排到时。严把消毒、灭菌质量关,强化各个环节的管理与监控,使消毒灭菌物品均与规范要求相符。此外,落实规范化的探访制度,将自我防护工作做好,把发生于病区的感染性疾病的传播、输液反应及流行趋势等,均划归至护理管理工作当中;积极与医院感染管理科保持紧密、实时沟通,针对那些已显露或处于隐藏状态的安全隐患与弊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与预防,为医院重点环节、重要部门更好开展感染监控,提供切实保障。

2发挥护理管理职能

2.1制定完善的感染控制标准

联合感染控制科共同制定以护理质量为对象的感染控制标准,比如预防尿路感染护理规范以及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等,除此之外,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洗手标准、病区消毒隔离制度等。

2.2构建感染监控网络

针对医院感染检测而言,其乃是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的核心环节。科学、准确、全面的监测结果,是对医院感染各种措施、制度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体现,同时还是完善质控工作及制度规范的准确依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做到定期巡检以及定期考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督促与执行诸如隔离、灭菌、消毒等制度。针对临床医务人员工作及环境消毒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特别是临床医疗用品抽查。针对那些危险操作、重症患者及重点科室等,需做好监控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感染情况。

2.3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增强护士手卫生依从性

手卫生乃是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以及保护医务人员与患者安全的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且最重要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病原体传播,降低医院感染。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工作繁忙,相关洗手设施缺乏、不完备,吸收自觉性缺乏,吸收方法不规范、不科学,通常在完成操作后才去洗手,或者是戴手套多次操作后才去洗手。

因此,此些情况非常容易诱发医院感染,对此,需建立科学、规范的手卫生制度,构建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强化管理,这对于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提升有利。护理管理在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在整个医院护理工作中,感染预防控制为其重要内容,在护理各个环节中均有其身影,标准预防、无菌操作、消毒灭菌是保证整个医疗护理工作高效化开展的内在基础,如若护理管理或操作存在不恰当、不合理的情况,非常容易引发医院感染。因此,需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护理部需与感染管理科之间保持密切沟通与配合,构建完善、系统化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制定更加规范、合理的护理操作规范,强化质量监控与护理管理,有效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此外,还需严格、稳步落实工作做份,制定并严格落实防控医院感染的各项有效措施,从以往的被动执行标准转化为主动,此乃防控医院感染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李秀华.门诊护理管理应用于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4):234-235.

[2]薛文琳.护理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7,28(9):688-690.

[3]Rosenthal,V.D.,Rodrigues,C.,álvarez-Moreno,C.etal.Effectivenessofamultidimensionalapproachforpreventionof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inadultintensivecareunitsfrom14developingcountriesoffourcontinents:FindingsoftheInternationalNosocomialInfectionControlConsortium[J].Criticalcaremedicine,2012,40(12):3121-3128.

感染监控范文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疾病治疗住院的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5例)。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43.56±3.21)岁。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43.37±3.2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内感染的方式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管理措施进行院内感染控制。观察组患者的详细护理措施如下。1.2.1完善院内感染防控制度。我国已经颁布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各个管理部门需要以此文件为基础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且严格地按照规章制度开展院内控制感染防控。与此同时,医院需要进一步地完善监控,促使硬件设施准备齐全。例如:购进相应的废气物处理设备以及洗手设备等,确保能有效地进行院内感染控制。除了要完善院内的感染控制的措施,院感科还需要加强与护理科室的合作,完善监督体系,了解到患者的感染率的发生率、多发科室以及人群特点等。这能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合理的依据。再次,加强对感染控制的检查,与科室目标考评相挂钩,保证管理制度能得到有效地落实。1.2.2对重点环节进行严密地监控。由于护理管理不当,比较容易会造成患者感染。例如:对重点环节处理不当、没有及时预防、监控不到位等,这些都会导致医院出现感染。因此,院感科需要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管理,针对可能存在的疏漏,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大监督的力度。供应室是控制感染过程中比较容易忽视的科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重视,补足工作人员数量,促使科室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保证消毒质量。手术室、内镜室都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场所,要不断强化院内的工作流程,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管理与控制。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无菌操作,加强消毒,保证工作场所的整洁,减少发生交叉感染的概率。1.2.3加大患者方防感染宣传力度。想要进一步提升院内感染控制的效果,医院需要加强对患者感染的宣传,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感染的措施。在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的意识同时,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宣传与教育。当患者住院以后,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所在的科室,向患者讲解一些相关疾病可能会产生的感染问题,促使患者了解到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潜在的并发症状况。患者自身清洁有利于减少住院感染率,加快疾病康复的速度。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护理过程中需要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到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进一步减少院内感染概率。1.3评价标准。在患者住院期间,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感染的状况,并采用满意度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进行调查。1.4统计学方法。选择专业的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比较。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率(1例,2.2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例,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3.65±2.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69±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院内感染是院内防控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感染问题,多种因素都会导致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产生感染。导致院内出现感染的原因主要保护护理管理组织不够健全、护理人员尚未按照相应的护理流程开展工作,管理制度缺乏等[2]。就目前而言,各大医院仍然没有寻找到排除医院感染的措施。而护理工作是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进行有效的护理管理,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最终有效地减少与降低住院患者的感染率[3]。例如:通过制定院内感染防控的相关措施,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针对护理人员的具体科室,对其进行不同内容培训,做好针对性的培训环节,并在护理过程中切实地履行。再次,促使患者意识到防止感染的重要性,医院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控,最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3.65±2.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69±5.28)分。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率(1例,2.2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例,18.18%),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管理措施,通过一系列的院内防控措施,促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明显减少了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王宜珍 单位: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庞贞兰.护理管理预防妇产科患者院内感染的作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5(28):166-167.

感染监控范文篇10

关键词: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医院感染当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医院管理者与医护人员广泛重视。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因此需要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在源头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1]。医院感染控制要注重护理的各个环节,医院中除了治疗环节之外,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护理,可以说护士是医院最基层的工作人员,要承担的工作是繁重的,包括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等等都要护士去完成,从这个方面来看,医院中护理质量高低,与医院内发生感染的几率是密切相关的。

1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并切实将其落实

要建立健全感染控制标准相关规章制度,平时要加强对护士的培训,让护士充分认识监控医院感染的重要意义,让护士明白医院感染是与医院建立与逐渐发展而同时存在的,并且在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中,护理质量是主要原因,因此,要想较好地控制感染出现,就要从提升护理质量抓起。护理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存在交叉管理,是具有协同效果的。在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中每个环节都涉及到护理工作[2],例如: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技术、物品消毒与供应等等,只有不断地提升护理质量,才能提升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效果,不但要使护士明白个中规范制度的重要意义,还要让其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的践行好。

2成立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系统

护理部要主动与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进行沟通,并采纳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建立分级管理制度,成立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体系,主要由护理部中的相关人员担任职务,该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制定预防医院感染的具体计划(包括近期计划与远期计划),要有步骤、有顺序地管理,并定期评价工作效果,定期对临床上的无菌操作感染率进行统计,并计算出护士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感染率[3,4],并对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另外建立感染发生报告制度,制定操作规范,加强对护士的教育,确保护理质量的提升,减少感染发生几率。

3不断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与专业培训

这个环节在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加强对护士有关感染方面的培训,能够使护士不断地提升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要增强护士的综合素质,使护士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与责任心。护士在临床操作中操作是不是符合要求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关系很密切,因此要控制医院感染,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不断加强护士的操作技能与职业素养。医院要选择合适的时间经常性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全体护士都明白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与崇高性,让护士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体现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不断地加强护理技术规范化操作训练,要充分地了解医院感染管理新技术、新知识,让护士明白控制感染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要重视起来。

4落实管理措施,预防医院感染

管理措施的落实必须要贯穿在护理的各个环节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要体现管理措施。依据有关的法律规范,护士在处置医疗废物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要加强对护士的手卫生管理,手是医院病原菌传播感染最为普遍的媒体[5],以往由于医务人员洗手不彻底或者是洗手的方法不正确,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是很高的。所以要强调洗手的重要性,让护士在操作前后都认真、正确地贯彻洗手制度,这样能有效地控制病原体的传播,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而这种措施也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此外护士还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不管执行什么护理操作,均要严格地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实施护理。目前护理队伍增加了许多新鲜的“血液”,也就是新护士,新护士年龄小,工作经验不足,往往医院感染多是由她们护理不当引起的,因此要对新护士、实习护生加强岗前培训,在岗前培训中重点加强对控制医院感染内容的教育,并定期考核,使其真正理解并在工作中实施好。

5严格细节操作

护理是一项兼具爱心与耐心的工作,护理工作内容要求护士极其的细心,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严格细节操作:(1)要严格地制定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科室内要组织本科室的护士学习无菌技术操作准则,提高护士的自觉性,使护士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能积极践行。(2)加强医疗用品的管理工作。护士经手的每一个医疗用品都要认真检查一遍,主要是查看产品的包装有没有破损、有没有过期、有无漏气等,如果发现医疗用品不合格或者是存在质量问题就不能应用并报告上级,这在控制医院感染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3)护士要充分发挥在合理应用抗生素中的作用[6,7]。在为患者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护士是主要的执行者,因此护士的责任重大。护士首先要清楚药物的具体情况,掌握正确给药的方法,要严格按医嘱给药,并观察患者的情况,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6建立感染监控网络

在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医院感染监测是重要的环节,要定期对医院感染控制情况进行监测,对各种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分析,要重视监测与监控管理工作,护理部要和医院感染办一起对临床科室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解决,要对重点科室、重症患者采取措施预防感染。

7完善监督机制

在评价医院护理工作效果中要重点关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效果,我们要坚持相应的报告制度,这样能够确保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效率的提高。综上所述,在医院整体的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医院感染管理控制的水平,而这个指标能够准确地衡量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高低。其中护理管理工作在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取代的[8],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护理管理质量高能够从源头上减少医院感染的出现,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也同时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安全。做好医院内感染监控的护理管理工作,使医院内感染监控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地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不断提升护理质量,较好地控制感染的出现。

作者:方际翠 单位:湖北省宜城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参考文献

[1]灿兰,刘虹.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与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6(8):909-911.

[2]邦塑.医院感染[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40(12):110-111.

[3]夏怀华.问题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研究现状[J].天津护理,2014,22(1):89-90.

[4]杨青敏,林文.问题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2,9(6):75-77.

[5]夏宝芳,姜永杰.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16.

[6]孟莉.基层医院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医学工程,2012,2(6):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