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现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0:22:16

腐败现象

腐败现象范文篇1

一、国际社会中触目惊心的腐败现象给当今高度文明的人类社会投下丝丝阴影

20世纪之末,腐败现象风行世界,此风袭击着不同的国度,袭击着各种形式的国际组织,袭击着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到体育、卫生、科技等各个社会领域,袭击着从国家总统到银行职员的社会各个阶层。有关国际组织的调查资料显示,仅**年和''''**两年,全世界查处了近千亿美元的贪污、贿赂案件。**年国际透明组织的报告说,世界银行估计,在柜台下面进行的交易(佣金、贿赂等)金额每年高达800亿美元。整个90年代,是国际社会中曝出腐败丑闻最多的10年。联合国有一些官员因行贿受贿被查处,国际奥委会有6名委员因受贿被扫地出门,欧盟委员会因内部腐败问题曾集体辞职。在各国元首中,先后有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和全斗焕、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尼、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印尼前总统苏哈托、德国前总理科尔、以色列总统魏茨曼等分别因腐败原因被审判或调查。今年4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副总统戈尔也因涉嫌接受非法捐款受到美国司法部的质询。过去十年中,世界各国腐败问题日益严重。**年以来,韩国先后有3000多名政府官员因腐败而纷纷落马。**年和1**年两年中,法国因涉及腐败案件而丢官的有300多人。1**年,美国仅公开曝光的商界贪污受贿案件就涉及金额达11亿美元。**年,俄罗斯经济领域发现贪污受贿案22万起,有调查说俄罗斯某些工业部门中用于收买各类官员的费用占实际所得利润的50%。**年之后,日本政界也频曝丑闻,政府多名高官涉嫌受贿,其中有包括17名议员在内的25名政治家在10年内接受泉井石油商会的政治捐款1000万日元以上。

腐败和贪污受贿之风泛滥的势头在我国也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至**年的6年间,全国纪检监察部门审结各类案件80多万件,处分80多万人,其中省(部)级以上80多人。**年审结案件13万多件,比上年同期增长8.2%,处分13.2万多人,同比增长6.5%,其中省(部)级以上17人,比上年增加6人。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腐败现象是人类社会私有制痼疾的恶性延伸,因此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切腐败现象,无疑都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但是过去的十几年中,腐败之风在国际社会中如此疯狂肆虐,必定有着这个时代所造成的独特原因。

二、世界主要矛盾的演变是国际社会腐败现象不断增多的最基本的社会原因

世界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冷战的坚冰逐渐消融,尽管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曾深刻论述过的帝国主义时代的“四大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但是矛盾的内涵、形式和解决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显著特点是“和平与发展”两大世界主题逐步形成,世界由长期的两极对抗演变为多元相互制约。国际政治格局这种变化所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原来的军事对抗演变为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抗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演变为淡化了社会制度的异同、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差别、淡化了领土主权的威胁,不同社会制度的注意力共同集中到经济问题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原来那种殖民统治式的赤裸裸地掠夺,演变为全方位的经济、科技、金融等各个领域的渗透和竞争;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高度发展,以贸易抢占国际市场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总之,这些变化导致了经济活动成为国际社会交往的主导,这种世界性的、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的国际环境,成为国际社会腐败现象不断增多的最基本的社会原因。

三、世界经济全球化客观上成了国际社会滋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它给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同时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客观上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首先,全球化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失控。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多变体制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使世人目不暇接,金融领域更是瞬息万变,一些新的经济运行模式还未固定下来就被淘汰,导致一些国家对经济运行的有效管理严重滞后,进而引起混乱。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全都处在经济运行机制的大调整时期,常常出现一些漏洞,一些集团或个人乱中取利,腐败由此而生。其次,全球化给腐败行为提供了机会。世界经济全球化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其中就意味着国际社会中到处隐含着无限商机,意味着史无前例的各国地域性的大开发,意味着国际性的基本建设的巨大投资,意味着生产、贸易、金融资本和消费都将走向国’际化。在这种国际性的大规模的经济运行中,腐败也随之滋生和蔓延起来,一些跨国性的行贿受贿案件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再次,全球化给腐败行为造就了更大的空间和便利。全球化使国际间的贸易、融资、采购、工程投标等有着越来越广泛的空间,如今跨国界收受贿赂更增大了腐败者的保险系数,现代化的结算手段也给腐败者转移、藏匿赃款提供了便利。腐败者本国捞钱到异国消费也早已成为可能,挥霍享乐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天涯海角,天上地下无所不能,他们醉生梦死的预期目标转眼就能实现。正由于这些原因,刺激了腐败者的胆大妄为。第四,全球化造成一些人的行为失范。随着旧的世界经济运行模式的被否定,人们旧有的行为模式或普遍被否定,或被严重破坏,逐渐失去了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而新的行为模式还未被普遍接受或尚未形成,无法达到对社会成员的有效约束,加之有了腐败的机会和条件,二部分就失去了社会规范而走向了反面。第五,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体育、艺术、学术、宗教等活动日益商业化,腐败侵入了人类神圣的“精神家园”。直到上世纪60年代,人们还一直将体育、艺术、学术、宗教等领域奉为公平、高雅和神圣所在,是人们心目中的一方“净土”,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社会在不知不觉中一下子浸泡在了商业经济的潮水中。首先是西方国家把举办这些活动与创造利益和商机联系起来,获得利益的成功刺激了国际社会对举办这些活动的疯狂追逐,腐败在无视追逐规则下滋生。于是举办体育赛事的竞争中才有了长野斥巨资“接待”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慷慨,才有了盐湖城行贿有关委员45万美元的丑闻,才有了悉尼向非洲2名委员行贿7万美元的肮脏交易,才有了体育职业说客和经纪人“出卖”选票的龌龊行为。于是艺术、学术和宗教活动越来越多地与美金联系在一起,举办者以赚钱为目的,参与者以金钱作后盾,一些高官也混迹其中;世人心目中的“净土”被权力和金钱玷污了,人类神圣的东西被蔑视和嘲笑了。这种祸害所及是整个社会公众,人们在问:我们长期崇拜的领域已不干不净,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净土”可言?

腐败现象范文篇2

首先,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观念的错位、道德准则的失范,引起道德行为的失序。这种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权力的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相当严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治伦理建设,就是要以德倡廉,强化人们的道德观念,筑起“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其次,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党纪为“摆设”,视政令为“白条”,把中央的三令五申当成耳边风,你禁你的,他干他的。

再次,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一般政策性规定所起的作用也有限。十几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的反腐倡廉的文件、通知等数不胜数,腐败之风并无收敛之迹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论说服教育还是道德约束,都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为后盾,一般政策性规定的强制力也十分有限。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它不仅有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不少法律条例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功能,也有内化的特性,可以使只顾个人需要而不顾法律的规范要求的行为受到惩处。但是,由于我们缺少执法守法的传统,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所以,一方面造成人们思想的极度混乱,对一些现象失去了辨别是与非、罪与非罪、违法与合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当前的反腐败斗争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手段。

最后,缺乏俸禄养廉的经济条件。俸禄养廉是一个有异议的话题,但这是回避不了的。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政府腐败,重要根源之一就是那些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因为收入太低无法维持一般的生活水平而不得不利用其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从表面上看,低工资政策好像缩短了政府官员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反对特权和实现公正的目的。其实则正好相反,它反而助长了特权思想和各种不公正行为。在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滥用特权、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行为正好成为低工资的一种合理而不合法的补充。而反腐败比较成功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政府则坚决摒弃了许多发展中国家那种貌似反对特权,实际产生更多特权的低工资政策,对政府工作人员实行比较优惠的工资政策,让他们得到比私人部门稍高的收入。

二、当前腐败现象的对策分析

(一)构筑“以德倡廉,不想腐败”的道德防线

在加强政治伦理建设时,我们要弘扬优良的德政传统,唤醒权力主体的自律意识,培育廉洁自律的政治氛围。要弘扬儒家“民贵君轻”、“民为邦本”的为民富民的民本意识,继承我们民族、我们党的公正、廉洁、自律等观念,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好“人民公仆”,从而淡化权欲,诚心为民。加强政治伦理建设,目的是要以德倡廉,强化公职人员的廉政、勤政意识,引导公职人员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塑造一批廉政、勤政的道德楷模,发挥榜样的影响和辐射作用,通过树立公职人员廉洁公正的道德形象来形成全社会廉洁的风气,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二)建立“监督保廉,不能腐败”的权力运行机制

近年来,我们围绕加强监督机制建设作了大量的工作。但从全局来看,还缺乏一个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措施。

因此,为了确保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加强监督机制建设,以监督保廉,从而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权力运行机制,塑造一个勤政、廉洁、高效的人民政府形象。当前,我们要完善监督机制,尤其要加强监督机制的总体协调,强化以权力互相制约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权威性的监督机构。

要加强监督机制的总体协调。我们要切实加强人大、政协对党政机关的监督;要重视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使“举报箱”、“举报电话”、“领导接待制度”等监督措施真正发挥作用;要强化职能部门的监督,使得同级党委及其成员的监督检查名副其实,切实解决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防止个人说了算和个人专断;要全面推广和落实“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把群体监督的威力性与舆论监督的曝光性有机结合起来。总之,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要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和纪律检查机关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加强人民群众、各派和无党派人士对我们党的监督,建立健全党内和党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有力的监督网络,发挥监督的整体效能。

要强化以权力互相制约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核心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关键是干部权力不能太大、太集中。不能把具有相互制约的职责和权力集中于一个部门或一个人,权力应进行适度分解和有效的制约,改变一个人说了算的权力结构。对掌管人、财、物等容易产生腐败、滋生不正之风的重要岗位、环节和部位,在定期进行岗位轮换的同时,还要加强岗位内部的制约机制建设,强化业务和分工的制约,设计必要的权力运行程序,不经过有关权力运行的制约程序,权力就不能生效,形成互相制约的权力格局。也就是说,要以权制权,即通过在个人、群体和不同机构中合理配置权力,达到权力的相互启动与适度分散及平衡。

要建立具有相对独立性、高度权威性的监督机构。这一机构应具有相对独立性并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依照法律法规行使其独特的监督使命,才能有效地防止和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邓小平同志指出,加强监督,“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

(三)创造“以法护廉,不敢腐败”的法律环境

惩治腐败,建设廉政,是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教育的、行政的、法律的多种手段,才能取得成效。而在这诸多手段中,法律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手段。

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廉政立法。也就是说,要以法律形式明确界定是非,用客观标准确认廉政、腐败的内涵和外延,用法律规定衡量国家公务人员是否违背人民的意志,是否有违法乱纪、徇私舞弊等腐败行为。廉政立法的目的在于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行为,这是将廉政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前提条件和重本论文由无

整理提供要环节。

要严格执法。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和发展正常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因此,再好的法律,如果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现,也会失去存在的价值。一般意义上的法的实施,一方面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必须守法,另一方面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严格执行法律,适应法律,从而保证法的实现。这就要求我们破除“教育从严,处理从宽”的传统认识,坚持教育惩处并重,把惩处腐败分子作为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从严治“长”的重要措施来抓。

(四)提供“俸禄养廉,不愿腐败”的经济条件

为国家公职人员提供较高的工资收入和其他福利,一方面,可以促使优秀人才流进政府机构;另一方面,可以使一般公务员能够靠其正当的工资收入来维持中等或中等以上的体面生活,使他们较少有生活上的压迫感和危机感,从而能尽忠职守,比较能够抵制一些物质利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国家公职人员的劳动提供较高的工资收入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分配公正原则的。国家公职人员较高的社会角色地位与较高的薪金收入之间的一致性,有助于在这一阶层中形成“社会公正”的判断。

腐败现象范文篇3

一、建筑行为业的腐败现象及原因

1、制度不完善,人为因素多。尽管国家出台了《招投标法》,但由于在具体落实的各个环节上还缺乏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因此,不能有效地防止人为因素。如有的建筑项目由领导出面打招呼,写条子,给建设单位以影响,出现了一些"条子工程"。同时也有建设项目刚刚立项,施工单位到处托关系找建设单位的领导"表态承诺",使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了干扰,无形的关系网,罩得他们难以喘息,难以解脱;民有的为了谋取个人利益,在施工单位的筛选上,优亲厚友,甚至左右招投标过程,形成"关系工程"。建筑行业的人为因素,使市场经济中公开、公正的原则被权力、人情、金鱼所扭曲,导致一些建筑领域腐败行为的发生。

2、不正当竞争对招投标的公正造成冲击。施工单位为了获得建筑项目,不惜重金进行感情投资。有的送大礼和建设单位串通一气,左右标底制作,买通做标人为自己服务。有的为使招标投标过关,私拉几个施工队前来报名,为其捧标、傍标,有的拉拢评委,左右评委,使招投标失去了实际意义,成闻名符其实的"障眼法"。

二、细化环节管理,从源头上制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涉及面大,环节多,如果不把步骤搞清楚,不把各个环节扣严谨,很容易发生问题。事实上好多问题都是在某个环节上发生的。因此必须做到程序公开化,管理群众化,环节制约化,步骤公正化,方法科学化。应该环环紧扣,步步严谨,严防出现漏洞。

1、程序公开化。建筑工程监督和管理部门要按照《招投标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一套从工程立项报建到工程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办法,监察局参与制订,以政府名义颁发。每个环节、每个步骤要公开进行,防止暗箱操作。如报名、考察、发标、开标都要体现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如报名要在新闻媒体最少公告一周,凡符合资质要求的队伍,都可以自愿报名。同时建设单位和招标办都要设立公开栏,把办法和各个阶段的结果公布于众,接受各方面人士的监督。

2、管理群众化。建设单位从决定基建立项时起,本单位全体人员民主推选有正义感责任心的群众代表参与工程管理。群众代表从选队到验收的各环节上,行使民主管理与监督的权力,如发现问题不予纠正的,群众代表有行使否决的权力,特别是在实施招投标的各个关键环节上,如通过抽签决定招标队、标底制作、封存,通过抽签决定评委、标底办法的产生等,都要有群众代表亲自操作。加大了群众监督力度,增强了公平竞争的公正性和开放性,能有效地杜绝弄虚作假或暗箱操作问题的发生。

3、环节步骤公正化。环节细化,加大随机性,增强公正性,这是减少人为因素最有效的方法。所谓环节细化,就是招投标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按步骤强化程序,环环衔接,步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加大随机性,每一个步骤谁也无法预料结果和左右结果。如施工队报名后通过考察。由职工代表、法人代表(或委托人)、主管领导择优投票确定8个或12个施工队(报名少于8个队重新公告),再由招标办作签,法人代表(或委托人)在场,职工代表随机抽签,最后确定4个或6个发标对象。这样就防止个别人一锤定音和傍标、捧标问题的发生。在确定专家评委上,开标时由群众代表在专家评审网上(不少于40人)随机抽取13人,做为预备评委,人员到齐后,招标办作签,职工代表再随机抽取7名,作为正式评委。使评委的产生难以预料。在确定作标单位时,由群众代表当场在招标办提供的有资格、信誉高的众多单位(不少于20个)中随机抽签产生,在评定标底的办法上,三个办法当场随机抽取一种办法。每个环节都无从把握,使那些走关系的白忙活,作弊的难以如愿。

4、方法科学化。不仅要体现在全过程的整体科学安排,各个细节的精心设计,更要体现在关键部位使用方法和获得数据的科学性。一是所有建设单位都要按照"先投后编"的原则编制标底。即在施工单位投完标书后建设单位方可编制标底。施工单位的标书要有施工企业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督部门、群众代表的密封盖章,由建设单位负责保存,开标时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督部门、群众代表检查后当众启封。二是建设单位在委托编制标底时,被委托单位须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的监督下,通过抽签决定,避免先编后投。建设单位也可将项目分成土建、水暖、电气等几部分,委托多个定点单位分别编制标底,由招标办汇总审定后开标。三是在使用评定开标标底方法时,设定多种方案当场由群众代表抽签产生。①投标各队的投标报价相加取算术平均值,再加建设单位的标底相加取算术平均升降率作为这次招投标的标底。②投标各队的投标报价和建设单位的标底相加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标底。③依据建设单位标底,由专家评委无记名投票取平均值确定标底,但升降不能超过3%。因为方法的不确定性,评定的标底评定前也是个变量,而且任何人无从把握,有效地避免了甲乙任何一方左右标的可能,体现了公正性和科学性。在专家评委技术标分和商务标分时,要尽量把各项分数再分解划细,制定有形评定标准,提倡评委公开打分,避免打印象分,减少人为差距,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强化监督管理,完善制约机制。

一是要建立招投标工作责任制,人人都要有风险意识。从建设单位负责人,主管人员到招标办工作人员、评委,根据每个人职务、职责、岗位和权限,制订严格的责任要求、工作制度和岗位纪律,明确处罚原则。例如参投单位出现傍标、捧标的,取消三年进入本地建筑市场的资格;如发现评委不公正打分,取消评委资格二年等。同时实行建筑项目质量跟踪,如发生问题,要回过头检查漏洞,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涉及人员都要承担责任,严格责任追究。

二是健全招投标和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机制。首先纪检监察部门要直接监督,保证各个环节按程序进行。第二,职工代表必须民主推荐产生,并认真参与监督。职工代表除自己参与管理外,还要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第三,建立举报制度。广大群众和各投标单位,对发现和怀疑的问题,都可以向纪检监察部门举报,如调查属实,严肃处理。

腐败现象范文篇4

腐败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因素:

1.贪婪心理。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堕落为腐败分子,其心理本质就是贪婪。贪婪心理的产生是个人私欲恶性膨胀的结果。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也乘隙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泛滥,有的领导干部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面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败下阵来。他们贪权、贪财、贪色、贪图享乐,沉迷于灯红酒绿,追求奢侈享受,个人私欲极度膨胀。由于国家的工资已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极少数领导干部就把权力视为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最后走向腐败堕落。纵观所有腐败案件,虽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所有腐败分子都具有贪婪心理,腐败正是从贪婪开始的。

2.失衡心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领导干部在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应该是十分优越的。但实际上领导干部的正常收入并不比一般的职工高多少,而且要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某些贪图自身利益的领导干部就无法在自己付出多、得到少这个问题上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心理处于失衡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如对人对事的看法、观念、信念等,当一个人的认知因素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处于认知不协调状态时,这个人就会感到十分痛苦、焦虑和紧张,于是人就会改变其中不协调的某些认知因素,或者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便消除认知不协调状态,保持心理平衡。在有些领导干部头脑中,就存在着这种认知不协调状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够通过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公仆意识来调整自己,使其心理处于平衡状态。但也确有某些领导干部,他们不是通过增强公仆意识来达到心理平衡,而是通过增加自己收入的方式来达到心理平衡。而领导干部改变自己收入的惟一方式就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因此,这种失衡心理就成为腐败行为的动机。失衡心理的产生是由于某些领导干部头脑中存在着不正确的思想所致。如有的受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在头脑中存在着特权意识,认为有权就有财,权是财的保障,财是权的体现,这与领导干部应具有的公仆意识是完全冲突的;有的头脑中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与领导干部应具有的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是冲突的;有的头脑中存在着极端个人主义,这与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是冲突的。所有这些是产生失衡心理的根源,也是产生腐败的根源。

3.侥幸心理。腐败分子为什么敢腐败?难道他们不怕被抓吗?不是的,腐败分子都是极端利己主义者,对他们有害的事情他们绝不会去做。他们不是不知道腐败行为的严重后果,而是认为自己的腐败行为根本不会被发现,抱有很强的侥幸心理。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变得越来越胆大妄为,目无法纪,腐败堕落。侥幸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有些地区和部门管理制度不健全,漏洞很多,缺乏对权力的监督,给腐败提供了很多机会,也使腐败行为不容易被发现,腐败分子认为自己做事诡秘,天衣无缝,无人知晓,不会败露。二是腐败分子都有自己编织的关系网,他们之间制定攻守同盟、愈陷愈深、无法自拔,他们自以为已经筑起了一道密不透风、坚不可摧的城墙。更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是掌权者,即使别人知晓,也不敢与自己作对,不敢揭发。三是对腐败的打击力度还不够,还存在不少漏网之鱼,某些领导干部看到别人腐败没有被发现,就盲目地认为自己腐败也可能不会被发现,使侥幸心理大大加强。侥幸心理在腐败行为的产生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存在贪婪、失衡心理,还只是产生了想腐败的愿望,并不会真正进行腐败,只有在侥幸心理的作用下,这种腐败愿望才由内在的动机转化为外在的腐败行为。可以说,侥幸心理是产生腐败行为的催化剂。

针对腐败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腐败。

首先,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对腐败行为的心理分析可看出,无论是贪婪心理还是失衡心理,其产生的根源都是不正确的思想和观念,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共产党人是不会贪污腐败的。因此,预防腐败要从教育抓起。通过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用共产主义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牢固建立起防腐抗变的思想防线。

腐败现象范文篇5

摘要: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系统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研究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轨迹,揭示古代监察制度内在的发展规律,对当今的反腐败斗争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阐述了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与特点,指出当今社会权力与腐败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只有确立并有效实现对各级政府的监督,才可能防止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监察;权力;腐败;制度

1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由两大系统构成:一是御史监察系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下列六个阶段:

(1)先秦时期的萌芽阶段。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早在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就有出现。春秋战国时的御史已经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还没有建立。

(2)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到了秦朝,御史大夫府被创建成为中央监察机构,而地方设置了监郡御史。汉朝秉承秦朝的制度。在中央设立御史府,同时又增设了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为中央监察官;在地方设立十三部刺史,监察地方二千石长吏;第一个专门性的地方监察法规也应运而生,给事中与谏议大夫等言官也已问世。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御史台脱离少府,直接受命于皇帝,废除司隶校尉,初步统一了监察机构,监察权也扩大成自王太子以下无所不纠。谏官系统开始规范化、系统化,至南朝,专门负责规谏的集——书省被建立。

(4)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隋朝设立了御史台、司隶台、竭者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之下设立台院、殿院、察院,各院之间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则分十道(后增至十五道)监察区,形成了比较严密的监察网。谏官组织分隶中书、门下两省,形成台谏并立的局面。

(5)宋元时期的强化阶段。到了宋朝,设立了谏院,台谏职权开始混杂,趋向合一,地方监察有监司和通判,直隶皇帝。元取消谏院,台谏合一,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监察区,每道设肃政廉访使(提刑按察司),从而使中央与地方在监察机构上浑然一体。除此之外,元朝还制定了一整套的监察法规。

(6)明清时期的严密阶段。明朝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取消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立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还设立了督抚,形成地方三重临察网络。至清朝,六科给事中归至都察院,科道合一,地方监察沿用明制。至此,我国古代监察系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严密。另外,清朝还以皇帝的名义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合规》,标志着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已发展到了历史的顶峰。

尽管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设计十分精细严密,但是由于皇帝不放心臣下可又无力控制所有臣下,导致监察官系统内部或互相制肘或互相勾结,尤其是监察系统与行政和军事系统的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官官相护,包庇徇私,不了了之的事无法杜绝,根本不可能彻底铲除腐败。这种监察毕竟是为专制君主服务,并为其操纵的,归根结底逃不出人治的范畴。人治与法治根本性的冲突也因此已经决定了:无论多详尽完善的监察制度都受到最高统治者的好坏影响,权力以外的腐败虽然可以抑制,权力本身的腐败却无法抑制。

2古代监察制度对当今反腐工作的启示

防治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关键在于监察。强化监察,要着重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1)各级监察主管应积极负责属于自己的监察范围,支持下属和下级监察机关、监察人员的工作,切实保护下属和下级监察机关、监察人员的合法权利,以保障监察作用的充分发挥。

(2)给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充分的自主权,使他们能够独立地行使监察权,以防其受到其它权力不合理的干涉,影响监察效果。

(3)在监察官的选任方面,应考察被选任的监察官是否具有坚实的社会主义立场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在选任的过程中要加强上级监察机关的决定权,弱化行政机关的决定权。

(4)在考核、升降方面,要严格以检查人员的实绩为根据,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充分地掌握其实绩,进而决定其奖惩、升降。

(5)各级监察主管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监察人员的积极性,广开言路,积极收集各种意见和建议。

3当今社会的权力与腐败问题

从历史中不难得知:权力是腐败的来源。现如今,产生腐败的原因虽然来自社会、制度、经济、环境、道德、社会心理等多个方面,但权力滋生腐败已是一个颠簸不破的事实,虽然权力≠腐败,但是腐败一权力。另外,腐败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营私舞弊,利欲横流、世风败坏等问题也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1)权力越轨是产生腐败的首要原因。如今社会的腐败是以多个层面、多种形式发生在多种领域的一种“大恶”的行为。从腐败人员的构成划分,可分为领导干部的腐败、一般国家公务人员的职务腐败,以及非公务人员在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腐败行为等;从腐败的种类划分,包括经济腐败、行政腐败、司法腐败、学术腐败等。尽管腐败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的,但腐败的内涵和产生机理都是相通的,那就是权力违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超出了正常的运行轨道。

(2)权力监督乏力必然产生腐败。由多年来反腐斗争的实践告可知:权力监督乏力必然产生腐败。许多典型腐败案件的发生,归根结底,就是一些地区和部门出现了对权力监督的真空,当掌权者手中的权力约束不力或不受约束的时候,腐败也就容易产生了。监督不力或不受监督的权力为以权谋私营造了机会。

4制约当今社会权力腐败的建议

针对腐败产生的原因,提出几点制约权力腐败的建议:

(1)我们必须加强政治制度改革,变换政府管理模式。通过决策分权化、体制市场化、职能民主化、管理网络化等,实现管理模式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的转化,合理转换政府的角色,当好管理者,淡化经营者;将对公共权力的管理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制定行权规则,用规范的制度限制行权者的权力,严格减少和杜绝各级党政干部以权谋私的机会。

(2)完善监督制度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事后的惩处远不如事前的预防和事中的监督见效。在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中,提高其透明度,严格落实政务公开制度,接受群众、新闻和舆论的广泛监督。在社会事务的处理上,必须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增强广大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广度和深度。

腐败现象范文篇6

【关键词】教育系统腐败对策

腐败者,权钱交易也,即是一种公权私用的社会现象。纵观历史,腐败现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存在,历朝历代都对当时存在的腐败现象进行过不懈的斗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利益驱动发生了更为复杂的变化,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的腐败行为屡有发生。教育战线是社会行业的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也毫无例外。论文百事通近年来,教育系统大案要案时有发生,案情触目惊心,成为继建筑、交通、金融等经济实权部门之后,又一个不容忽视的腐败高发领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要根治教育系统的腐败现象,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预防的方针。本文拟从教育系统腐败现象的主要特点、腐败现象根源刨析、构建反腐败预防体系等问题试作初探。

一、当前教育系统腐败现象的主要特点

教育是蓝天下最阳光的事业,历来受到人们的尊重,多年来,学校已成为人们心目中最神圣的净土。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办学理念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开放办学的程度愈来愈高,教育投资、收费办学也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受到社会不良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动,教育系统的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了不少经济案件。近年来,教育系统腐败现象有以下几个特点:

1.案件数据不断增加

在教育系统腐败现象的数量逐年攀升的背景下,大案、要案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这突出的表现在涉案犯罪数额较大,涉案人员级别较高。

2.犯罪主体相对集中

教育系统腐败现象的主体主要集中在教育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学校领导和有关行政管理人员,领导干部和实权人物犯罪突出。

如某地监察机关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立案侦查的教育系统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近30起,主要是教育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学校领导干部和有权力的学校管理者。从所查办的案件看,教育主管部门12人,学校正副校长11人,后勤管理人员7人。这些人员的行政级别虽然不高,但手中握的却是实权,有机会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把权力嬗变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最终落入犯罪的泥潭。

3.腐败环节较为集中

腐败环节主要集中在校园基建工程、发包,教学仪器、设备、图书教材及办公用品的采购等环节;腐败手段名目繁多,腐败主体往往通过涂改财务账表、虚开**、现金不入账或少入账等手段满足自己的不法私欲;在签订合同或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收受商家给予的回扣、感谢费;腐败性质较为单一,主要以传统的职务犯罪类型为主,如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当前教育系统腐败案发案环节相对集中,基建、采购和招生领域成为三大“重灾区”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为基础对正确与错误、合法与非法、真实与虚假等进行辨别和选择,在此基础上做出与案情相适应的公正决定,这种决定的效力来自于法律而不是法官个人的意愿。公务员之家

二、判断性决定了制衡的和平性

司法权的判断性决定了它天生的弱势地位,汉密尔顿指出:“司法部门的任务性质决定该部门对宪法授予的政治权力危害最寡,因其具备的干扰与为害能力最小。司法部门既无军权又无财权,不能支配社会的力量与财富,不能采取任何主动的行动。故可断言:“司法部门既无强制,又无意志,而只有判断。”司法权的判断性说明它的行为特征是说理而不是行动。司法权不是镇压之权,以往将司法权定位为专政工具是对司法权行为特征的错误认识。如前所述,司法权具有中立性,不是其他权力主体达到自身目的暴力工具,司法权作为判断权是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裁决的权力,它不是任何一方的工具。司法权的判断性对于保障宪政秩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可以将政治集团之间的权力之争转化为法律问题,并通过司法方式得到“和平”解决,化解政治危机,避免社会政治动荡;另一方面,它可以缓解或者化解公民与政府机关的矛盾,避免矛盾升级,保证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奥〕汉斯?凯尔森.立法的司法审查(张千帆译)〔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1~2

〔2〕〔美〕戈丁尔.法律哲学(齐海淀译)〔M〕.北京:三联书店,1987:240

〔3〕姜小川.司法权基本属性之分析〔J〕.法学杂志,2007(5):78~79

腐败现象范文篇7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从财政角度谈一下如何加强单位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推动政府系统的廉政建设。

一、各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近年来,政府各部门和单位认真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加强单位财务管理,规范财政财务收支行为,自觉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财政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等制度规定,能够很好地遵守《会计法》、《预算法》等法规,财务管理基本上规范,但我们在具体的财政管理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在非税收入收缴方面。有的单位存在转移非税收入现象,利用开办具有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将应由本单位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移到新设的部门收取,并在其中乱支乱用,宁可多交税也要逃避财政监督。有的单位存在白条收款现象,培训费、捐赠款不纳入财务统一核算,形成“小金库”和账外账,或将暂收款、抵押金等以“个人折”存放,“公款私存”,并坐收坐支,白条抵库。有的单位存在非税收入上缴迟缓现象,滞留财政资金,利用滞留资金坐收坐支。此外,在农民建房办证中有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现象,部分中小学仍存在乱收费行为。

2、在单位财务支出方面。一是有的单位存在费用超标问题,单位汽车修理和用油费用过高,外地修理费数额过大,招待费支出大大超过了规定的支出额度。二是有的单位差旅费、通讯补助标准过高,实行费用包干的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支出没有标准。三是有的单位票据使用不规范,如招待费用开地税通用发票,办公用品开复印机维修中心收据,附件或收入票据不全等。还有的票据上单位名称有误,有的报销单填写不全,有的印鉴不全,有的有领导签字,无经手人签字。

3、在专项支出资金使用管理方面。一是有的单位存在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现象,用于单位弥补经费不足或其它开支。二是有的单位专项资金不实行单独核算,专项经费与经常性经费混合使用,形成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专项结余无法正确体现。

4、在政府采购方面。一是虽然近几年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就采购的范围和规模而言,还远远不够,部分部门和单位的大宗采购项目没有纳入政府采购范畴。二是有的单位对政府采购还存在抵触情绪,该实行政府采购的不实行,或化整为零,大批商品分批购买,逃避政府采购,规避财政监管。

二、规范部门收支行为

各单位的资金,从收入到支出进行全过程监管,严格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进行规范。

1、规范收入管理,强化非税收入征管

非税财政收入是我国政府财政收入重要形式和必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结构复杂、立法层次较低、征收主体多样等特点,管理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就地方财政收入管理情况来看,税收征管相对于非税财政收入而言,规范得多,因此非税收入成为当前规范财经管理秩序的重点和难点。结合的实际来看,非税收入一般包括:预算内非税财政收入,主要有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如各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出售、出租、转让等取得的收入、政府通路冠名权、广告权、政府举办的广播电视、机构占用国家无线频率取得的广告收入等)、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排污费等专项收入。预算外非税财政收入主要是根据收费审批权限,由国家和各级有关部门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制度外收入主要包括政府各部门的集资,经营服务纯收入,国有资产变价、租赁、抵押收入、主管部门向所属单位收取的管理费等。

我县非税财政收入管理的总体思想为:以地方公共财政建设为主线,以非税收入实现“三权归位”(即它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调控权归政府、管理权属于财政)为目标,以编制综合财政预算为核心,以非税财政收入“收缴分离”为依托,彻底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主要分四个层面对非税收入进行监管。

第一个层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所有非税财政收入都实行收支脱钩,应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要做到“取之合法、规模适当、收缴分离、纳入预算”,凡中央和省明确规定的收费要按率足额征收,已经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要坚决停止征收,防止乱收、滥罚及坐收坐支。从支出角度来看,实行收支脱钩,根据需要统筹安排。

第二个层面,实现征缴方式程序化、规范化。非税收入征管实行票款分离和罚缴分离,各执收单位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但有的单位部门存在两分离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甚至滞留资金,造成开票和交款不同行。

第三个层面,为进一步完善票款分离和罚缴分离工作,制定实施《待决算资金管理办法》,规范各单位预收款、暂扣款、保证金、押金、课本费、服装费等待决算资金管理,由县收费管理局实行“专户核算,统一管理”。确实属于退付当事人的由收费局统一退付,属于财政性资金的非税收入由收费局统一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避免部门和单位利用往来资金形成“小金库”。

第四个层面,收费罚没票据实行季度审验制度,季度末对各单位所用收费、罚没票据进行审验,审验中将与各单位的实际上缴收入数相核对;收款票据实行月末审核制度,同时与各单位待决算资金上缴数核对;实行源头上控制,坚持以票管收,以票控罚,规范收费行为,制止乱收费、滥罚款,同时做到票款同行,防止资金滞留在部门和单位。

通过以上四个层面管理,实行集中支付单位收取的资金,应全部缴入收费局。由收费局将非税收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实现了所有的收入进一个“笼子”。通过票据源头和资金征缴两方面进行双重控制,遏制以往因非税财政收入管理失控而引发的铺张浪费及违法违纪行为。

2、规范支出管理,健全支出监控机制

一是集中支付卡住乱花钱。建立集中支付制度,是预算管理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说预算编制改革是解决钱的花向问题,那么集中支付改革解决的是花钱的方式问题。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是一种国际通行做法,要求政府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于财政国库单一账户(我县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体制改革已适应了这一做法)所有财政支出必须由财政国库(或集中支付中心)直接支付给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这能够使财政部门有计划调度资金,保障重点支出需要,减少了拨款环节,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确立了办事与花钱分离的制度,卡住了财务管理随意性的问题。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工作上升到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

我县对纳入集中支付的单位实行集中支付,部门核算,所有结算性资金纳入支付中心统一管理,取消了各预算单位的银行账户,集中支付中心设立了统一的银行账户,各单位财政性资金统一在该账户下设立分类账户,集中管理,支出全部通过该账户进行核算。

集中支付中心拨款,内部实行会计与出纳、报销与稽核双分离制度,稽核员稽核、支付中心主任签字、出纳付款,会计记账。每一笔开支,在单位要经过“经手人—单位领导—报账员”三关,在集中支付中心要经过“稽核员—支付中心主任—会计”三关。支付中心按照财务制度审核和拨款,凡支出内容与预算不符者,不予支付;对预算单位每一笔支出的核销严格按规定审核,凡不符合开支政策、票据不规范的不予支付。集中支付中心成立两年来,拒付不合理资金506万元,这也从一方面说明,各单位在支出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支付中存在索取的票据不规范,费用超标,支出不合理,正常经费支出占用专款问题。

集中支付虽然强化了预算的监督和资金使用的控制,各单位合理的支出同样能得到保障,单位对资金管理仍负有重要职责。部门和单位不能认为,最终有财政把关,出了问题,财政兜底。支付中心审核批准支付业务,在资金拨付与使用上出现问题,部门应该承担第一责任,各部门和单位要对开支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负主要责任。

二是推进政府采购,加强对政府采购项目的监管。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必然选择,政府采购的公平透明,竞争原则是与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就是充分认识和利用国家作为财政资金“分配者”这一优势地位,使财政作为一个很大“消费者”进入市场,充分享受“上帝”的待遇,实现物有所值,达到节约资金、防止腐败的目标,可以说政府采购是政府与市场在支出管理领域最佳结合的重要体现,它将政府公共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以法定的方式方法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因而在公共财政管理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我县较早推行政府采购的原因。

自我县政府采购工作开展以来,对办公用品、公务用车、汽车的定点加油、集中供热和农业开发工程进行了政府采购,实行政府采购总金额为万元,节约资金万元。先后制定了《县政府采购工作规程》、《县政府采购供应商市场准入管理办法》,规范了政府采购程序和采购范围。各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和县政府的规定,严格执行大宗商品和进入河北省政府采购目录的商品,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严禁采取各种办法(如以整化零、可以采取一批次集中采购,还要分批次购买),逃避政府采购和规避财政监管的行为。

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采购规模和范围,探索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等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实行采购资金集中支付,建立政府采购结果公布制度,采购信息公告制度和统计分析制度,提高政府采购活动的透明度,以利于社会各界监督。同时,加大对政府采购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执行政府采购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是从严管理财政专项支出。专项支出是政府投资性支出中具有专门用途的部分,是预算安排和支出管理的重点及难点,过去在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着支出不够规范、监督管理缺位、资金使用效率偏低等问题。对此经过认真分析原因,切实采取措施,进一步强化了专项支出管理,实施了项目管理办法,对各部门、各单位安排的财政专项资金,从安排到项目完工投入使用,进行全程管理监督和考核。

(1)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年我县成立了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负责对政府性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包括由各类财政性资金全额投资、部分投资、或由财政部门融资的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并对其概、预、决(结)算进行审核,县政府相继下发了《县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投资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严格控制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问题的通知》。在此基础上,本着从源头入手全过程监控的宗旨,从四个方面对政府性投资项目进行评审管理,包括①项目开始前,进行论证分析,为政府投资决策提供依据:②项目开工之前,编制或审查标底,出具项目工程政府最高限价,从源头上合理客观控制工程造价;③项目施工期内,分阶段进行评审,作为工程拨付依据并参与大宗建材的选型定价,确保不超出概预算,维护采购的合规性;④工程竣工结算时,在标底不变的情况下,对产生的变更项目进行审核。截止年底,累计审核政府性投资项目工程项,涉及项目资金万元,审减节约资金万元,综合审减率%。通过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事后评价跟踪反馈,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全过程、全方位的投资评审工作格局。

但这些也是仅相对于财政本级预算安排的工程支出的监管,下一步,将扩大投资评审覆盖面,把部门和单位的专项工程支出纳入评审范围,置于财政评审的监督之下,未经评审的,财政将不予拨付资金。

(2)专项资金封闭运行,主要是专项资金完善报账制管理办法,重点加强对专项资金运行的监督管理,确保其按照批准用途专款专用,防止项目单位提前套取资金或因疏于管理出现浪费、挪用等行为。一方面对国债资金,政府重点支出资金使用与财务监管,实行财政部门与项目单位“共开账户、同留印鉴、资金封闭运行”的报账制管理模式,也就是说,项目单位的专户资金收支,必须由项目单位与财政共同签章才能办理,建立资金支出核准登记制度,每个项目分别设立了台账,对每笔资金审核支出项目单位均报送凭证复印件备查。同时对项目单位实行专人负责制。另一方面对农业开发资金、扶贫资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资金进一步完善报账制管理,设立资金专户,实行封闭运行。要求项目实施单位必须提供充足的报账凭据。规定了严格的报账程序,明确了不予报账的具体情况,界定了财政部门项目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为规范和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夯实了基础。

腐败现象范文篇8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腐败之风呈现蔓延、扩张趋势。

作为一种病态(Unhealth)经济现象,腐败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特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腐败产生的经济学根源进行了分析:腐败主体(腐败者)自身分析;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腐败的经济原因;体制转换时期法制建设滞后,权力制衡约束力量软化,缺乏独立监督体系。

腐败危及政府形象,影响经济改革政策执行、实施,严重恶化经济环境,导致社会经济的“内耗”,阻碍经济增长。

基于此,作者认为应当通过“制度创新”途径遏制、削化腐败,并且倡导建立一门新型经济学科——“腐败经济学”,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腐败这一人类社会的共存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一、腐败——种病态经济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腐败,也像瘟疫一样在神州大地滋生、蔓延。从1982年起,中国共发起五次“严打’高潮:1982年、1983年、1988-1990年、1993年、1995年。时至今日,全国范围的腐败之风非但没有抑制住,反而呈现出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趋势。(见图表1、图表2)

从1988—1992年的五年中,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案214318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95818人,追回赃款、赃物计25.8亿元,涉及县处级638人,厅局级38人,省部级4人。

而从1993—1997年,全国共立案查处违法违纪案件387352件。其中:立案侦查贪污案102467件,贿赂案70507件,挪用公款案61795件,徇私舞弊案5507件,玩忽职守案22211件。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29.2亿元。五年中共起诉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被告人181873人,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2903人,厅局级干部265人,省部级干部7人。

1998年检查机关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35084件、40162人,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3.8亿元。共立案侦查徐炳松等3名省部级干部、103名厅局级干部和1714名县处级干部涉嫌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50万元以上案件1773件。

1999年全年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38382件,比上年增加9.4%。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9亿元。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干部2061人,厅局级干部136人,省部级干部3人。

世纪之交的2000年,更是腐败分子“前赴后继”、大案要案频传的一年:先是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因行贿受贿被判处死刑,继而又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因收受3700万元巨额贿赂而被送上断头台,紧接着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被公诸于众,这是建国以来查处的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案情极为复杂、危害极其严重的走私犯罪案件,走私货物价值人民币530亿元,偷逃税款人民币300亿元,首批案件涉案14人被判处死刑,25名涉案党员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中包括8名厅级干部。

这些数据警醒我们:中国的腐败速度正以远远超出GDP增长速度“同步逼进”:一方面腐败主体由中低权力层向高层甚或最高权力层蔓延、渗透、扩张;另一方面,腐败数额呈现高额、巨额特征,具有惊人化、高速化发展趋势。(见图表3)

数字,令人振聋发聩;现实,更加触目惊心。

日益严重的腐败问题正在危及政府的形象,成为社会经济不稳定的“重磅定时炸弹”。有识之士不无忧虑地指出:今后最有可能中断中国改革与现代化进程的因素来自恶性腐败。

现实的严峻和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从经济学角度对腐败这种病态(Unhealth)经济现象进行理性分析与冷静思考。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腐败是指公职人员为实现其私利而违反公认规范行为。该定义的假定条件是一国制度和法律是完善的,即腐败是违反制度和法律的一种与权力相关的活动,适用于现代市场经济国家。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腐败是一种“制度化逃避”现象。这里,制度化是指社会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体系(即具体社会制度和规章制度)的程度以及与之相符合的过程,亦即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的状况。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腐败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交换,实质是“权钱交易”。马克思说,货币是特殊商品,其实在特定经济条件下权力是一种更加特殊的商品。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由于示范效应的结果,只要有一个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捞取特殊利益,其他人就会跟着这样干,在消

费欲望极高而消费水平极低情况下,就会出现一种被称为“权力泛化”的社会现象。商品交换被“权利交换”所取代,而权力已经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权力上市”促成了权钱交易的实现,进而确立了权利交换关系。在与其它商品,包括货币这种特殊商品交换时,权力具有连续的交换价值。用权力和社会做

生意,百分之百赚钱,简直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本世纪70年代,美国的泽.布坎南等学者提出一种“寻租理论”,他把种种生产要素供求差价及优惠条件,亦即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报酬中,超过要素在任何可替代用途上所得到的报酬的那一部分,称作“租金”。这些租金是政府管制、干预市场的结果。“寻租活动”就是指企业为了寻求租金,向政府官员行贿以获得这些差价。通俗地讲,寻租就是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取较高的收益或超额利润。泽.布坎南认为,要克服“寻租”现象,根本出路就是解除行政权力对市场干预和管制,通过市场开展公平竞争。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应有明确规范,提高透明度。

腐败虽然给寻租人带来收益,但并不增加社会财富,相反却增加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消耗相当部分的社会经济资源,使得资源配置低效率以及资源严重浪费,导致社会经济的“内耗”。由于寻租活动具有示范效应,导致腐败恶性化。寻租者不需通过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轻而易举地获得高额甚至超高额利润,这为寻租者提供强烈激励,同时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寻租活动,造成更大范围的腐败蔓延。

作为通过权力上市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资源和公共财富非理性侵吞和占有的反经济行为,腐败这种病态经济现象,不是基于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而只会造成对经济秩序的震荡与破坏。腐败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反动。

二、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形式上,腐败具有多样化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贪污,贿赂,以权谋私,生活腐化,挥霍国家资财,为特殊利益者提供优惠便利,任人唯亲,兼职经商,严重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等。

从1988一1998年这10年中,在社会坐标图上,贪污贿赂案件呈曲线上升趋势,此间全国检查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立案侦查的各类职务犯罪案件共计64.2万件,查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6100余人。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往往对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深恶痛绝,而对危害同样严重的官僚主义、失职渎职行为并未引导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1991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玩忽职守案件高达3189件,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多达8.3亿元,平均每案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有26万余元之多。同样,经全国各级纪检部门处分犯有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错误的党员干部就有3339名之多,立案标准仅局限在10万元以上。

据有关人士最保守评估,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腐败行为,一年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也在十几亿到二十亿元,加上间接经济损失,估计约有30个亿。惊人的数字意味着全国12亿人平均每人每年都要掏出2-3元钱来填补因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所造成损失的经济“黑洞”,意味着人均3000元年收入的100万名职工一年劳动成果被付之东流。

从某种程度上说,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要比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行为给国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更多、更惨重。

三、产生腐败的经济学根源分析

(一)从腐败主体(腐败者)自身分析。

l、欲望的无限膨胀及扩张超过“欲望满足均衡点”,此时占有欲处于强势、统驭状态。

在市场经济中,官员作为经济人具有自利性动机,以欲望的满足为追求目标,而人的欲望是经济行为的原动力。在经济学中,理性的经济人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因此,政府官员具有自利动机并非不正常。但是在消费欲望极高而消费水平极低情况下,人的欲望无限扩张趋势和社会经济满足欲望实际状态之间差别不断加剧,意味着人的“满足欲望压抑”的增强。为了弥补这种差别,人们便产生了“补充压抑”需要。于是在利益动机驱动下,腐败主体欲望逐渐逼进或超出“欲望满足均衡点”,而这种欲望的满足要通过权力上市和权钱交易的顺利完成来得以实现。

2、自利性动机扩张一(导致)公共权力异化一(获取)个人特殊利益一(诱导)寻官、跑官、要官一(形成)“权力拜物教”(“拜权主义”)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公职人员自利性动机扩张,他有可能将公共目的(利益)转变为他的个人目的(利益),当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时候,实际上的公共权力异化便出现了,其实质是将国家的目的和公共的利益变为官员个人的目的和利益,即官员个人获得了特殊利益。这种现象诱使人们去“寻官”、“跑官”、“要官”,甚至不惜重金“买官”,然后又以官捞本。权力和官位在这里代表着名利,在权、钱的关系上,权力占居主导地位,从而使权力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和诱人光环,权力大小和职位高低成了衡量人的价值标准。于是,“权力拜物教”(“拜权主义”)在整个社会盛行开来。因为人们深信,不经济怎么改革,只要政府还管经济,权力就永远是最有价值的财富。

3、主体行为的示范效应,导致腐败恶性化。

寻租活动具有恶性循环趋势。由于寻租活动具有学习示范效应,其本身是企图获得一种垄断和特殊利益,破坏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其他人或部门就会感到“吃亏”,进而也想“不拿白不拿”、“不干白不干”,这样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寻租活动。由此出现从上到下,从官到民,形成比以往更普遍、更广泛的腐败。

(二)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基于经济特权与垄断权的上市而形成的不公平竞争,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造成的价格扭曲和价格双轨制,国有经济产权模糊形成产权虚置、资产流失,以及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投机心理等,都是腐败产生的经济原因。

l、权力上市形成不平等竞争。

前面讲过,权力上市促成了权钱交易的实现,进而确立了权利交换关系。一旦这种违反公平竞争原则、超越法律和制度限制之外的经济特许权或垄断权作为市场要素投入市场,便具有连续的交换价值,并且保证百分之百赚钱。

而这一切与经济学中的“机会均等”原则是完全相悖的。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创造个人收入的机制,只有在平等基础上的竞争所带来的收入才能被认为是真正符合“等量贡献获得等量报酬”的第二平等原则。竞争,通俗地说就是人们在市场上的竞相争先以及人们为此付出的努力。所谓的“竞争基础”其实是指个人参与竞争之前手中所掌握的生产要素产权的大小,个人找到和进入竞争场所的可能性大小,以及竞争过程中“裁判”的执法在每个人之间保证公正一致性的大小。人们又把竞争基础的平等称之为获胜机会的均等,即“机会均等”。

权力作为市场要素上市所形成的非经济的强暴力造成了机会不均等和不公平竞争,它使各经济主体一开始便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因此获胜机会对不同主体来说是不可能均等的。

2、价格扭曲和价格双轨制。

改革以来,在市场经济转型条件下,政府过度干预造成价格扭曲,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仍存在少数商品价格双轨制。随着市场化程度的迅速扩大,商品价格双轨制正趋于向市场价格单轨制过渡。目前农副产品价格、社会商品零售额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中由国家直接控制或者计划指导的比重已经很小,然而部分租金仍然存在,这就为寻租者提供了相应的市场活动空间。

3、国有经济产权模糊,导致产权空置和资产流失。

这里产权指的是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统称,即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现实中由于国有经济产权关系的模糊,导致“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落空,而国有资产运营及保值、增值有效监督机制的空白或不健全,使得企业对出资者不承担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浪费现象。传统的国家所有是理论上的公有(所有权虚置),现实中的空有(造成经营者对生产资料的离异),这种产权责任主体模糊不清,是与现代市场“企业所有,经营者权、责、利界定明确,二者各司其职,共同配合,保证企业有效营运”要求相悖的。

4、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势必使人们在心理上存在着个人欲望膨胀与扩张,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投机心理。

(三)体制转换时期法制建设滞后,权力制衡约束力量软化,缺乏独立监督体系。

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过程中,原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已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新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导致法律空缺滞后,直接影响经济秩序和经济主体行为的规范化。加之受部门利益比较均衡化的驱使,司法机关一些掌权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法谋私、贪污受贿,走上执法犯法的道路,直接导致司法腐败。

体制转换时期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权力制衡外部力量软化,约束机制悬空,使得权力失去有效的监督制约,从而导致权力泛化、滥用,使其作为要素进入市场,权钱交易盛行,造成寻租活动和腐败的滋生与蔓延。

四、腐败的经济破坏性与危害性

(一)危及政府形象,影响经济改革政策执行、实施。

贪污、贿赂、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扭曲政府的经济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破坏其执行、实施,危及政府形象,破坏改革开放声誉。而行业不正之风,又使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和劳动者重负难堪,进而挫伤其生产积极性,在社会上产生动荡和不安定因素,是政府掘墓人。

(二)在市场经济转型中腐败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经济污染,严重恶化经济环境。

市场经济是商品化、货币化经济。一切商品是由金钱来衡量、买卖,金钱往往越界,对权力产生极大的腐蚀性。由于权力的上市,使得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主体行为扭曲,导致市场竞争一开始就处在不同的起跑线,机会均等原则在权力要素面前显得无可奈何、苍白无力。这种非经济的强暴力直接导致市场化改革步伐与进程放缓,严重恶化经济环境,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经济污染。腐败的恶性化趋势甚至可以断送中国改革与现代化已取得的成果。

(三)导致社会经济的“内耗”,资源配置低效和严重浪费,并使公共财富受到掠夺和破坏,公众利益直接受损。

腐败虽然会给寻租者带来个人收益,但却增加了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消耗相当部分社会经济资源。它不是以“看不见的手”来对经济资源进行公正、合理、有效的配置,而是通过政府对微观经济的过度干预来获得部门垄断利益,而使另一部分经济主体在竞争中受损。经济资源配置低效和严重浪费,使得社会财富在不均等竞争中受到破坏和掠夺,而公众利益直接受损。

(四)腐败现象妨碍私人投资,阻碍经济增长。

腐败造成经济环境污染,使得投资者对市场望而却步,一些本应付诸实施的投资项目也因此“流产”。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在不平等竞争机制下显得犹豫不决,投资曲线呈左下趋势,而经济的增长也因此而受阻。

五、遏制、削化腐败的经济学途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制度创新说”

一些学者认为,现行中国社会腐败是与市场经济转型过程相关的,包括制度缺陷、体系变动、法制不完善等,当腐败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时,必须以制度创新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

所谓“制度创新”,就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包括取消价格双轨制,取消经济特权,取消经济垄断,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贸易自由,限制特殊利益,纠正政府过度干预,减少政府失效程度。通过堵塞经济体制中的漏洞,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反腐败与市场化改革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所谓“标”就是已经形成的腐败现象,所谓“本”就是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体制、机制、法制、思想、世界观问题,是带有根本性的原因。治标就是惩治腐败现象,治本就是消除腐败现象产生的基本原因,铲除其得以滋生的土壤。治标和治本,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而在治标与治本的着力点上,又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应加大治本力度,以“预防为主”;第二种观点认为,应根据腐败现象的特点与反腐败斗争的形势,确定治标与治本的对策以及各工作机构的任务,做到各有侧重;第三种观点认为,在当前腐败还没有得到根治及治本措施力度不够的情况下,要继续着重治标,同时,要加大治本力度,并使两者紧密结合。

(三)“国际反腐败协议公约”说

由于腐败问题正在国际化,所以一些人士指出,要在国际上采取有力的反腐败措施,达成国际反腐败协议,对成员国国内企业贿赂外国政府官员也要进行惩罚。而持反对观点的学者则认为,虽然谁都明白腐败在全世界造成的有害后果,但国际社会难以采取共同行动,因为在国际性腐败中存着一种经济学家所说的“囚徒困境”,所有有关方面都可以从没有腐败的世界得到好处,但是,促使一个国家单方面采取反腐败措施的刺激却非常小。

追本溯源,中国社会现阶段寻租活动的猖獗,从制度上讲,主要是源于资源分配权掌握在各级政府手中。与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资源配置不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承担,而是由各级政府代行市场功能来进行资源配置,从而使权力这只严重变形的手介入国家资源配置,导致腐败现象丛生,寻租活动蔓延。

基于此,本文认为,应当通过“制度创新”途径来遏制、削化腐败。这里的‘制度创新”包含五个层面:一是经济制度创新,即推进市场化改革,创造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二是政府行为改革,即政治权力从经济活动中退却,或者如哈耶克所讲,社会与国家应分开;三是法律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即加强法制建设,真正朝“依法治国”方向迈步;四是构建强有力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新闻监督体系,对寻租活动说“不”;五是国民意识创新,即全力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树立、倡导国民“纳税人”意识、民主意识、忧患意识。

作为现代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后来者,中国可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花费上百年时间,付出巨大代价不断发展完善的制度创新经验,包括制度框架、经济体系和法律规范,为我所用,发挥所谓的“后发优势”。

六、创立“腐败经济学”的紧迫性

在当今文明社会,贪污腐败现象被人们视为公敌,称作“灰色瘟疫”。环顾全球,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也无论是在哪一种社会制度下,腐败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严重地危害着社会和公众利益。

当中国政府高举“反腐倡廉”大旗向腐败现象毫不妥协宣战的时候,世界上其他国家一些有识之士也开始惊呼“狼来了!”。德国《经济周刊》曾以“贿赂风行全球”为题向世人警示——腐败问题正在国际化。面对腐败的滋生与蔓延,国外的经济学家们不无堪忧地指出,腐败现象妨碍私人投资和经济增长,会在全世界造成有害后果。因此国际社会应当采取强有力的反腐败措施,进而达成国际反腐败协议,向腐败这种病态(Unhealth)经济现象举起“达摩克利斯剑”。

腐败现象范文篇9

当前,腐败现象在一些部门和领域仍呈易发多发的状况,反腐倡廉建设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遏制高校中的腐败现象,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把高校中的腐败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推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健康发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搞好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正确方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就必须坚持围绕教育事业发展改革的大局,搞好服务,保证政令畅通;就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健康发展,把腐败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就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就必须加强高校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还必须密切结合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坚持创新体制机制制度,开拓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新局面。

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重点,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宣传、组织等部门共同参与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教育,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切实纠正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问题。健全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对财务、基建、采购、科研经费、校办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校务公开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严禁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突击提干等行为,为高校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高校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党组提出的“六不准”,即不准利用职权违规和插手建设工程、大宗物资设备采购招投标;不准接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不准配偶、子女、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职务的影响谋取私利;不准利用职务和工作便利越权干预招生录取、职称评聘、科研项目评审等工作正常开展;主要领导不准担任社会上经营性实体的独立董事;不准擅自决定学校对外融资或进行股票和风险性债券投资。这六条对高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有较强的针对性,关键是要抓好落实。

以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强教育行风建设。高校招生和收费涉及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坚持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真正做到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录取信息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处理结果公开的“六公开”,力求高校招生公平、公正,并在杜绝招生乱收费、违规录取、中介诈骗三项重点治理上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要严禁高校利用招生之机搞不正之风,向考生收取国家规定之外的其他费用。严禁招生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违纪违法活动。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强有力的内外监督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对违反招生收费政策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留情。

以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努力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认真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是严肃党纪政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护教育改革发展顺利进行、有效遏制高校中的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举措。惩治有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首先要严肃查处高校领导干部和人财物关键岗位上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便利谋取私利,侵害群众利益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案件,同时还要针对教育行业的特点认真查处招生考试、教育收费中的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案件。加强信访举报工作,建立完善案件线索集体排查制度,建立纠正和预防不正当交易行为的长效机制和预防职务犯罪的预警机制,不断提高查办案件质量和执纪水平。

腐败现象范文篇10

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倡导廉政风尚,营造廉洁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也不可否认,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建设、医药等重点领域的腐败问题还比较多,惩治腐败的体制和机制尚需进一步健全,反腐倡廉任务依然艰巨。腐败问题之所以难于根治,除了一些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以外,还因为腐败现象常常以一种潜在的方式,渗透到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当中,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这些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群体性腐败。近几年办一个案子带出一串腐败分子的现象时有所闻。由于群体腐败责任主体分散,所有行为个体都不同程度地负有责任,形成了利益风险共同体,相对于个体腐败行为,其压力和风险被减小了。在群体腐败者看来,你腐败,我也腐败,大家都腐败,也就无所谓腐败了。群体腐败对和谐社会建设比个体腐败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因为它使得腐败者心安理得,见怪不怪。

二是公开腐败。一些违纪违法行为往往以改革改制等冠冕堂皇的名义,公开损害国家、企业利益,而满足个别单位、部门,甚至是个别人的利益。由于这种行为有相关部门的强制力措施来保证实施,使得这种行为无形之中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往往不被视为腐败行为,其危险性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和警醒,其实这种腐败更具隐蔽性、欺骗性和破坏性。

三是漠视腐败。在一些单位或部门,领导干部真心拒贿,却被人讥为“呆”、“假”、“傻”;而有些胡作非为者却被人称为“有能力”、“有门路”、“有眼光”;有的贪官落入法网,一些人背后的议论无非是“后台不硬”、“抓到他算倒霉”之类,总之是“笑贫不笑贪”。而且还有那些为腐败鸣锣开道的“舆论氛围”,什么“水至清则无鱼”、“小节无害”、“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腐败难免”等等。这是典型的容忍腐败和漠视腐败的表现。

凡此种种,归根到底是贪腐者的“贪腐心理”在作祟。因此,在反腐倡廉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思想和文化建设,特别要引导党员干部培养高尚情趣,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文化修养,升华自己的人格,重视和培养清正廉洁的精神;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防止在思想文化的多样性面前失去自觉性、自主性。与此同时,还要从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入手,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