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8:33:07

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范文篇1

1植胶区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1.1文化地理优势

一是我国天然橡胶产业是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橡胶禁运和封锁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红色文化”、“农垦文化”、“军垦文化”等文化丰富。目前,胶区农场仍主要种植橡胶树,种植规模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规模、系统的橡胶林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二是我国胶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广西、海南等边疆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很多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丰富的黎族、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特色民俗、地域文化。三是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等植胶区由于处于热带北缘,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目前已是闻名的旅游区,如海南岛目前正建设国际旅游岛,西双版纳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可为胶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技术、管理和人才等条件。

1.2政策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城市进程日益加快,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由于受到城市环境、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更加崇尚自然,很希望到农村观光旅游,欣赏大自然,享受恬静悠闲的乡村生活。近年,国家高度重视农业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2007年出台了《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旅发[2007]14号)。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2009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J41号)。2010年5月15日,国家旅游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扎实推进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发展措施。201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10]121号)。2010年l0月,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由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郫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开幕式上讲话时指出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重大意义,把农业改造成快乐的产业,把农村建设成幸福的家园.让我国广大农民成为富裕而有尊严的群体。2011年1月,国家旅游局、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支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2011年3月,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在浙江宁波联合召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验交流会。向社会公布了2010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32个示范县和100个示范点。2011年6月农业部办公厅、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启动2011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通知(农办企[2011]10号)。国家采取的一系列促进农业旅游的政策、措施,为胶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发展机遇。在此形势下,充分利用胶区独特、壮观的橡胶林森林资源和胶区热带地区北缘较优越的气候资源条件。倡导“绿色环保”的橡胶林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新概念,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2植胶区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发展落后。“三农问题”突出

植胶区农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割取橡胶树胶乳出售,收入来源单一。有较多的橡胶树才能有比较多的收入,由于胶区普遍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大部分胶农胶林面积不多,因此大多数胶农还比较贫穷。胶区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还普遍不完善,生产、生活环境还较差。“三农问题”是我国农村的重大问题,植胶区大多处于我国南方边疆偏远地区,“三农问题”更突出。

2.2资金与政策扶持不足。宣传力度不够

资金方面,缺少休闲农业专项扶持基金;政策方面,贷款、税收、用地、工商管理等政策尚无具有明显引导作用的政策出台;宣传力度不够,胶区休闲农业尚未引起社会的多方关注。植胶区虽然具有天然橡胶种植生产、橡胶林景观、胶农劳动生活场景、天然橡胶生产发展历史等特色,但尚未包装、加工转化形成旅游产品并推向市场,瑰丽的橡胶林景观还不为多数人知晓,独特的橡胶林文化还未系统挖掘、整理和开发,胶区农业生产还停留在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上,农业的内涵和外延还未拓宽。

2.3胶农思想观念较保守

植胶区普遍比较落后。不仅反映在经济上,在思想观念上也比较保守、落后,并因此影响胶区继续发展。植胶区大部分地处偏僻山区,外界的许多新信息、新理念、新思想难以及时传播到胶区,使得当地农民的思想观念与城市居民有较大差距,严重制约了植胶区农村进一步发展。

2.4部分地区土地产权不明晰

近年来。中央陆续出台大量强农惠农政策、加强新农村建设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力度,而农垦未能充分享受这些政策。大量当初加入农垦的村民强烈要求退出农垦农场,出现“退场风波”。这些历史原因导致地方农垦农场与农村生产队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争议较多【l】l。另外,近年天然橡胶胶价上涨,农民种胶积极性较高,原来闲置、未确权的土地很多被开垦利用种植橡胶,农村土地变得更为宝贵,土地边界、产权问题也更为突出、敏感。

3植胶区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3.1抓住橡胶林的独特、优势品牌。进一步挖掘和丰富橡胶林文化旅游资源

文化是休闲旅游的灵魂,旅游休闲是文化的载体。凡是吸引力、竞争力强的旅游休闲地均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品位。目前,人们旅游休闲的需求已经发展到以追求精神愉悦的文化享受为主,旅游活动主要追求文化品位的体验和享受。胶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决定其品质和内涵的是文化。发展胶区休闲农业,必须抓住橡胶林这一独特、优势品牌。不仅需要系统挖掘胶区橡胶林独特秀丽的自然生态景观,更重要的是挖掘和丰富胶区天然橡胶有关的百余年农耕文化、科研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知青文化等文化内涵。通过进一步发展橡胶林有关的旅游文化,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思想意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胶区农民增收。

3.2积极探索橡胶林旅游开发模式

学习、研究比较成功的如云南丽江束河古镇“公司+农户”、北京门头沟“联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贵州平坝县天龙古镇“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等旅游开发模式,结合胶区实际,充分考虑胶区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农村合作社、农户和公司等各方面的优势地位,探索橡胶林旅游开发新模式。

3.3拓宽投资渠道

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政府要加大对交通、环境卫生、网络和电话等基础条件设施建设和胶区特色文化挖掘、规划的投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公司)、个人以股份制、合资经营等方式进行投资开发。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信贷机构应把支持胶区休闲农业发展作为植胶区信贷支农重点。

3.4加强规划管理

植胶区休闲农业发展需要强化旅游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从规划上主动把握和弓1领发展趋势,指导和推动胶区休闲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植胶区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编制胶区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由于土地问题的复杂性,短期难以彻底解决的土地争议区域,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具体现实情况,保证规划的可行性。

3.5加强宣传

通过媒体宣传,扩大植胶区橡胶林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唱响胶区橡胶林旅游品牌。根据橡胶树物候特点,在第一蓬叶芽期万木吐芽、落叶期层林尽染等不同的特色景观期,组织摄影爱好者、诗人、文学创作者及电影电视导演、编导等参观橡胶林,欣赏橡胶林独特美丽的风景,体验橡胶林丰富的文化,为其创作提供素材;组织旅游公司、旅行社等旅游中介到胶区各特色旅游点考察;创作出一批有关胶区生产、生活的图册、文学、影视等文艺作品;通过“胶林风光”、“植胶知青文化”、“军垦文化”等展示橡胶林特色旅游亮点。

发展问题范文篇2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影视贸易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市场化起步阶段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陈凯歌、张艺谋以其《黄土地》、《霸王别姬》及《红高粱》、《活着》等一系列反映民俗的影视作品代表中国电影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中国电影业发展开始在国际上受到关注。但这一时期的中国电视市场多被日本,美国等一些国家的译制片所充斥,电视业的发展仍在萌芽阶段。

(二)低谷阶段

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这一阶段是近代中国电影业的低潮时期,政府对电影行业的审查机制甚为严格,同时,电影业和电视业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电影娱乐业受到了电视文化的强烈冲击。伴随着电视机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大批量的,形式多样的电视作品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中国影视业与外界的交流减少,体制落后,影视贸易发展履步维艰。

(三)迅猛增长阶段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影视娱乐贸易进入了迅猛增长的新阶段。2003年至2005年,我国电影的海外票房收入分别为5亿,11亿和16.5亿。仅2006年一年我国电影的海外票房收入已达19亿,超过了国内票房收入(28亿)的2/3。以古典题材、义侠主题、异恋故事、武打桥段为表现手法的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好评。《英雄》、《天下无贼》、《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便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二、中国影视贸易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影视娱乐贸易的发展状况

影视贸易是文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中国以8500亿美元的外贸总额成为世界贸易三强之一,然而,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对外贸易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国家对外贸易的总体增幅。2006年,根据文化部出具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文化贸易的进出口比例大约是10:1,存在着巨大逆差。以中美两国间的影视贸易进出口对比为例,截止到2005年,中国从各种渠道进口的影片4332部,美国影片占到40%到50%;中央电视台和各地电视台播放的外国影片4000余部,40%以上是美国的;在电影院放映的211部影片,53%是美国片;5年当中以分账方式进口的影片是88部,美国影片为70部,占80%,而中国出口美国的影片和电视剧却屈指可数。我国目前影视贸易的逆差现象仍然严重存在。

(二)中国影视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影视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从体制上来讲,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影视业到底是作为一种宣传工具还是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一个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由于既缺乏政治保障和体制保障,又缺乏产业运作的经验,中国影视至今仍处在“产业化最初级阶段”。而计划经济带来的垄断、保守、僵化、消极和“反市场”规律等一系列“前产业化初级阶段”遗留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影视贸易的正常发展。总体来看,我国影视业整体发展速度滞后,经营水平较低。

2.我国影视娱乐产品出口竞争力不足

影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通常用贸易竞争指数来衡量。贸易竞争指数是指一国某种产品的净出口值与该产品进口值和出口值合计的比值。若该比值为正值,表明是净出口国,若该比值越接近1,说明国际竞争力越强。

以2001年中国加入WTO,影视贸易发展的国际范围空前扩大这一年为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此年度,中国电影、音像制品的出口总额为0.3亿美元,而同年的进口额为0.5亿美元,贸易竞争指数为-0.376,2002年贸易逆差进一步恶化,贸易竞争指数下降为-0.758,贸易差值是-0.382。我们与称霸世界的美国影视的出口额根本无法相比,就与相邻的韩国相比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据韩国文化观光部公布的资料显示,2002年韩国文化节目出口额达2881万美元,进口额达2511万美元,实现顺产370万美元,与2001年相比,出口增长22.8%。尽管近几年这一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但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影视产品现在的出口竞争力仍然非常低。

3.我国影视产品所占国际市场份额较小

目前,传播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所垄断,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与制作,生产的电影只占全球6%到7%,却占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1995年,中国进口大片平均票房都在400至500万以上,观众上座率平均达50%,1/3的放映时间、10部左右的影片,创造的是50%左右的票房收入,而2/3的放映时间、100部左右的国产影片创造的票房收入也只有50%。而中国电视在1999年对外销售的总收入只有0.21亿美元,这对于全球每年上百亿的电视贸易额来说,简直有点微不足道。

4.我国影视作品国际营销手段单一

当前,我国影视产业最缺乏的是把影视产品当作一种商业产品进行营销的理念和方法。就市场营销水平而言,中国影视行业不仅远远落后于好莱坞,而且与国内多数其它行业也存在不小的差距。中国一直注重电影的意识形态教化作用,对于市场需求考虑较少,更谈不上对国际市场需求的研究;另一方面,电影在不同市场会出现文化贴现现象,加之海外观众因为对中国文化缺少了解,在一定程度上较难认同这种风格、价值观、信仰、历史、神话、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和行为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在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的时候,要尽量拉近与海外观众的差距,注意采用国际性的营销方式对本国视听产品进行宣传。

5.我国影视产业融资体制不完善

我国影视产业融资体制不完善,受经济实力和体制制约等方面影响,我国影视产业的组织形式还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经营状态,普遍缺乏竞争力。影视单位既缺乏丰富、独立的经费来源,对于自主支配经费的使用权也有很多限制。在影视产业起步较晚的前提下,大多数影视经济核算都有不真正实行,运行过程中没有利益激励机制、风险约束机制、竞争机制等问题;影视经营单位在融资方面的管理上都存在着行政化与非产业化,这就造成了资金融通的低效率。特别是文化体制性障碍使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行政隶属关系尚未真正打破,政府与影视经营单位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尚未理清,政府主导经济代替市场配置资源,过多地干预影视经营管理,经营者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这些问题都给影视产业的融资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6.我国影视娱乐贸易法制保障制度不健全

电影产业的促进政策仍然缺乏相应的前瞻性、稳定性、系统性。产业主管部门还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电影产业在税收、基金等方面在事实上还不是一个能够享受优惠与促进政策的优先发展领域。电影投资规模的扩大、电影产业规模的扩大都还缺乏法规政策的鼓励。与2003年和2004年频频推出影响巨大的产业改革政策相比,2005年以来的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在产业政策方面的深化与推进动作已经明显减少,但《电影促进法》等相关法规政策仍然处于难产之中。

三、提升中国影视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一)加快影视娱乐文化体制改革

1.体制革新是振兴中国影视的根本动力

体制革新是解决制约影视发展各方面问题的关键。推进影视产业的发展必须按照国际市场的规律和影视自身的规律,从突破体制性障碍入手,努力深化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规范市场规则,建立完善的现代影视市场体系。体制问题不解决,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就等于带着镣铐跳舞。

2.拓展中国影视的政策开放度

政府在体制改革的政策上应重点解决发行渠道不畅通、打击盗版力度不够、院线影院瞒报票房等制约影视发展的问题。要推进影视的投融资机制改革、审查制度改革、评奖机制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改革、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等等,调动影视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配置文化资源和市场资源。

3.建立完整的影视产业体系

影视产业体系的建立目标是形成一个产业环节贯通、产业整合完备的现代影视产业体系。拆除环节与环节之间,行业内、行业外、国营、民营、合资、外资之间的不平等障碍和间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分配资源、优化资源、提高效益,增强电影产业的综合经济实力。

(二)加强对影视娱乐国际市场的研究与开发

影视传播速度快,传播量大,覆盖面广,加强对影视娱乐国际市场的研究与开发才能从根本上把握这个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选择出适合发展的最优道路。

国际影视贸易发展的潜力是相当巨大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1980至1998年,印刷品、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视、游戏及体育用品的年贸易额从950亿美元激增至3880亿美元。这个数字还不包括90年代多媒体、视听艺术、软件和其他版权产品的贸易。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数据表明:年进口影片在100部以上的国家达83%。而且,各国对进口影片的依存度普遍较高,国内生产量与国内放映总片数之比超过10%的国家也仅有30个,大部分国家严重依赖进口电影市场。另外,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也都从境外进口电视节目,而且进口的数量占整个电视节目总数的百分比大部分在20%-50%之间。中国的文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都占据着较为领先的位置,为此,我们应该利用这种资源优势,更多的发挥强势文化的力量,从而带动整个中国影视娱乐贸易市场的发展。

(三)树立国际认可的影视品牌

品牌可以带来超额利润、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美好的市场前景,影视品牌可开发的商业价值极丰富:除影片的海外版权、家庭录像制品、电视播映以外,还包括与影片内容相关的图书出版、服装鞋帽、海报、珠宝、游戏、玩具、文具、日常用品、原声音乐和主题公园等。

随着中国影视市场规模的扩大,各地影视基地纷纷上马,打造“中国好莱坞”、“东方好莱坞”,口号一个比一个响亮,规模一个比一个宏大,但是鲜见中国的影视作品打入全球主流市场。中国影视产业貌似强大,但品牌影响力在国际市场上却不见踪影。中国有优秀的人才储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素材资源,大型的影视基地,但唯一缺乏的却是精品影视品牌。2005年接近2000集电视剧因制作粗糙、质量低下不能面世。

(四)建立健全的推动影视贸易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在影视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仍比较缺乏,对影视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尽快的形成一套以促进影视产业发展为核心的、保障我国影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势在必行。这些政策中应该综合涉及包括与财政、税收、其他产业的融合度等相关内容,以及在进出口方面的政策和市场的规范管理等方面。

(五)加速中国影视娱乐业的综合发展

首先,要着力培养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影视文化市场主体,从体制、融资、管理等方面提高我国影视娱乐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扩大其在国际影视市场占有份额;其次,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参与和从事广播影视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我国影视文化产品出口的政策法规,鼓励我影视产品出口;再次,影视制作机构要努力推出高水准、适合海外受众欣赏口味的影视作品和节目,并树立我国的影视品牌;另外,要加强我国影视作品的知名度和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就要多组织参加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影视节展,在重点国家和地区举办中国影视节展活动,积极开展影视产品交易。

参考文献:

[1]俞志达.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3).

发展问题范文篇3

关键词:中学德育突出问题解决策略

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学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严重脱节

由于中学德育目标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层次性,导致德育内容的空泛化和缺少预见性,与中学生德育的可接受性脱节。其表现有:(1)德育内容役有根据中学生不同阶段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形成层次。长期以来德育内容“上下一般粗”,往往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把中学生目前难以达到的要求硬要他们努力去达到,而对中学生达到这些高要求、高目标的基础,如做人的基本道理,爱父母、爱师长、做文明公民等等,又役有稳定的教育内容,以致脚疼医脚,头痛医头,教育者和学生都难以接受。例如,在每年学习雷锋活动中,中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助人为乐”的教育,其效果并不佳。因为很多教师并没有思考过“助人为乐”,包含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助人”,是帮助别人的意思,“为乐”,是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意思。显然,这是道德领域里的最高境界,它涉及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有没有人能做到?有!雷锋。但对大多数人来讲,只能是努力的方向。如果降低一点,变为“乐于助人”,即愿意帮助别人,高兴帮助别人。达到这一要求也不易,现实中有不少人做不到。如果再降低点,变为“应该帮助别人”。因为每个人作为社会人存在,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而每个人又都有义务帮助别人。现实生括中还有最低层次的要求,即“不妨碍别人”。你可以不帮助别人,但你不应该妨碍别人,以上道德要求和内容被分成四个层次,对学生的教育首先要从最低的层次开始。(2)德育内容与德育目的不一致。中学德育课普遍存在知行脱节,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学会做人,而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思想行为不沽边,其结果是德育课成了学生考高中、考大学捞总分的工具和敲门砖。许多中学的德育活动追求形式,不讲实效,丢掉了很多传统有效的教育形式,而动不动就是什么“知识竞赛”,“讲演比赛”。班级、学校为了拿名次,丢掉某项括动对全班、全校学生的教育,由班级、年级、学校挑选一些学生组成代表队集中排练,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一场竞赛、比赛结束,消耗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是绝大多数学生不仅没有受到教育,甚至连该竞赛、比赛的内容为何物还不知道。

2、中学德育基本途径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各科教学中,通常又把政治课作为直接德育途径,把其他学科作为间接德育途径,然而,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首先看政治课的状况。中学的德育目标和要求,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层次性,德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存在简单重复和严重脱节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回答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因此收效甚微。中学的政治课又常常论为纯粹的知识教育课甚至应试教育课。课堂上教师并不往重思想道德上的系统训练和理由的阐述,尤其忽视道德行为能力的训练,常常灌输一些枯操的理论,令学生记忆背诵,把政治课上成了纯知识课。

其次看各科教学中的德育状况。中学长期忽视这条德育的基本途径,尽管也有这方面的要求,但各地学校在实际教学中,各科教师并役有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责任,“教学即传授知识”,在许多教师尤其是理科教师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即使有些教师注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却存在生硬结合,常常将德育与知识传授分割开来进行,拖上一条“光明的尾巴”,给人一种画蛇添足之感。不仅收不到德育的实效,反而引起负效果,让学生反感。

3、社会、家庭的负面影响较大程度地抵消了学校德育影响的效果

中学生在学校一般接受的是正面的,正统的德育影响,这种教育好比在他们心灵上抹上一层“玫瑰色”。另一方面,学生们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家庭生活中的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规范与不规范等矛盾冲突的影响,必须会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困惑,中学教育工作者经常抱怨:现在的社会环境太差,学校德育工作辛辛苦苦,抵挡不住社会消极面的影响。过去我们的工作是6十1=O”,即学校教育6天,家庭、社会影响1天,就把学校教育给抵消了。现在改为双休日,则是“5十2<O”,社会上,不健康的书摊,“三室一厅”那么多,我们就更不好办了。这些抱怨一方面反映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软弱无力,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家庭消极影响巨大。在一项问卷调查中,认为社会环境对自己影响不太好的学生高达68.4%,认为当前社会风气好的学生仅有1.3%。当前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我国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市场经济对学校教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例如用经济规律代替教育规律,把经济领域中的价值法则与教育过程中人的价值混为一谈,使教育过程掺入“拜金主义”和雇佣思想。(2)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使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社会和家庭中的“拉关系、走后门”,腐败、、体罚子女、伤害儿童,吸毒等等消极因素交织在一起,在青少年心灵上投下一层阴影。(3)音像书刊、舞厅、电游网吧等社会文化娱乐环境中存在的“病菌”,对中学生的灵魂产生一定程度的侵袭。

二、解决当前中学德育问题的对策

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的确不少。不过,虽然我们困难重重、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笔者认为,要想解决上述突出问题,改进中学德育工作,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1、系统研究和把握当代中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

在改革开放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成长的一代中学生。他们的学习和生括的环境与以往几代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们的思想必然呈现新的状况。研究和把握当代中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是学校德育管理的出发点,也是进行德育改革,提高实效的重要依据。(1)当代中学生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在家庭中,不再把父母教导奉为行动指南;在学校对教师的崇敬感减弱;在集体生括中,由被动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行为又较弱,与较强的独立意识形成巨大的反差。由于他们生活条件较好,倍受父母疼爱,缺乏艰苦的锻炼,在遇到挫折时,往往又表现出很强的软弱性和依赖性。与前几代学生相比,他们的意志力更为脆弱。(2)求真求是的观念增强,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是当代中学生另一明显的思想特点。是否合乎实际,是他们判断是非的一个重要标准。他们不盲从,更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体验,对学校教育持有分析和怀疑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又表现出社会理想淡漠,往重个人发展和现实利益,出现唯我主义和个人奋斗的苗头。(3)当代中学生生括在一种比较宽松的政治生活气氛中;他们的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敢想敢说,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求新求异,易于接受新观点。但是,他们对社会又缺乏全面了解,易受各种观念左右,思想观念较为混乱,人生价值、道德取向上失去明确的统一导向,出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

2、加强中学教学中的德育管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措施。中学加强教学中德育管理的主要措施有:(1)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变德育的自然掺透为自觉实施。育人意识,首先是个教育思想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师,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括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要成为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能只教书不育人。(2)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的能力。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必须具备三方面条件:第一,占有丰富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知识贫乏既谈不上教好书,也谈不上育人。第二,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和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能力。第三,掌握寓德育于教学中的规律,具有有机渗透德育的能力。(3)深入教学,深入课堂,抓好指导和评价。中学管理必须深入教学第一线,参加备课、听课、评课,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每学科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德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导教师改进方法,提高实效;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搞好评价工作,促进学校教学中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发展问题范文篇4

然而,近年来,我省医化企业发生多起爆炸事故和由环保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致使一些地方出现了“谈化色变”的苗头,或简单否定,或一概排斥,一些骨干企业因此外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省医化产业的改造与发展。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科学认识医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存在问题,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努力化解前进中产生的新矛盾,促进我省医化产业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我省医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医化工业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涉及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同时安全与环保要求也严。我省医化产业优势明显,又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面临新的挑战。

(一)我省医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经过“九五”、“十五”期间的不断整治与改造,我省医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已经成为全省工业重要的支柱力量,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主要表现:

一是在全省工业中的主导作用明显。据统计,**年,全省规模以上石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74亿元,占全省工业企业销售额的9.4%,实现利润11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11.7%,利润总额排名居全国第6位;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97亿元,排名居全国前3位。

二是培育了一批优势明显的骨干企业。**年医化行业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228家,其中超10亿的企业有25家。利润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165家,其中超亿元的企业有18家。

三是形成了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化学制药、氟硅化学品、染料、颜料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一,农药居全国第二,涂料、油墨居全国第三,化学原料药占全国出口市场的25%,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四是有力支撑了纺织、轻工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医化产业的很多产品是轻纺工业的原材料,特别是染料、助剂、颜料、树脂等产业的发展,为我省纺织、印染、塑料等加工业发展打下基础,而化学原料药工业的壮大与提高,为我省做大做强医药产业提供了保障,积累了技术与管理的经验。

五是医化产业正逐步形成集聚发展的新优势。以医化工业园区为载体,企业集聚发展,宁波化工区、浙江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浙江乍浦石化工业区、国家原料药出口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日本帝人化成株式会社10万吨/年聚碳酸酯树脂项目、台塑石化下游产品项目、烟台万华MDI工程、逸盛石化PTA项目等一批重点建设工程或已建成投产,或正在建设之中。镇海炼化100万吨乙烯工程即将启动建设。

(二)我省医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省医化产业安全、环保事故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影响整个医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一些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投入欠帐较多,隐患凸现。总体看,我省对医化企业的安全和环保整治工作起步早、力度大,显著增强了企业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安全和环保工作的提高。但我省医化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而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不少医化企业已处于居民区的包围之中,安全风险和压力日益凸现,亟待搬迁。同时,一些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安全投入少,技术装备落后,管理不严,安全隐患不可忽视。医化企业环境污染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中小医化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同时受到资金与技术的制约,环保问题仍较突出。从最近对临海、椒江、黄岩3个医化园区调研看,尽管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但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一进入园区,就可闻到明显的异味。据居民反映,有些时候异味非常浓,飘散的范围比较广。

二是安全、环保问题屡屡引发群体性事件。一方面,群众的安全与环保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要求制止污染、保障健康的呼声日益高涨。另一方面,一些企业重效益、轻环保,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安全隐患不少;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治理手段不过硬,问题久拖不决。安全与环保问题长期积压,而群众诉求长期得不到落实,遇到偶发事故,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东阳和新昌群体性事件就是因环保问题的积压而引发的。据反映,已有一些地方的村民专门赴东阳事发地学习取经,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区域和范围呈扩大之势。黄岩化工区附近的居民在当地一些人的组织下,成立“环保监察队”进行巡查,某企业因事故性排放气体,异味较大,千余名居民立即围攻工厂,并出现过激行为。宁波化工区一企业,项目建成后,由于周边1000余户村民搬迁难以落实,至今无法投料试车,园区管委会只得让该企业易地重建,损失上亿。

三是简单否定或一概排斥医化产业。迫于安全环保事故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强大压力,一些地方“谈化色变”,采取不恰当的限制政策,对医化企业一概排斥。如不敢规划建设医化园区,已启动的园区缩小规模,提高入园门槛,滞缓建设速度,致使国家批准的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建设进展迟缓;一些企业搬迁进园无法实施,陷入原地发展已无可能,搬迁用地又无法落实的尴尬境地。

同时医化项目审批特别是环保审批周期大大延长,医化产业提升和发展受到制约。浙江东港工贸有限公司和海正药业的新医药项目分别已有4年和2年未获批准;巨化集团的许多发展项目,也因此或无法开工建设,或大大推迟了进度。我省医化企业发展遭遇的这些“红灯”,引发企业外迁。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的化工区内,40%以上的企业来自我省,其中东港工贸、新东海等近10家企业在当地的征地均达数百亩,投资均在5000万元以上。坚持在家乡创业的海正药业董事长白骅,也不得已选择了去外省发展,现已在南京工业园一次性购地300多亩,建设新的医化基地。调查表明,外迁企业转移的并不仅仅是污染较重的项目,而是整个生产基地,如果任其发展,今后3--5年我省医化产业必将萎缩。

二、重新认识医化产业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对发展医化产业,一些地方从过去一哄而上,到目前的“谈化色变”,走的仍然是重审批、轻监管,重堵口、轻进步的老路。因此,有必要对医化产业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重新认识。

(一)医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作用勿容置疑。就化学工业而言,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行业,应用十分广泛,各个产业都离不开化学工业的基础性支持。美国化学权威人士分析表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化学工业每增长1.2%,GDP则增长1%。同时,化学工业又是一个技术密集性的行业,技术集聚与技术扩散效应非常突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许多技术难题的解决,有赖于化学工业的技术突破和支持。化学工业、尤其是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现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化学工业体系。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石油化工为我国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之一,更加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年,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3300亿元,占全国工业销售收入总额的14.6%;实现利税2889亿元,占全国工业利税总额的24.6%;实现化工产品进出口贸易额1421亿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5.6%,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

医药工业则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年国际医药市场的规模为5300亿美元,其中前10位制药企业销售额就达2700亿美元,为全球药品市场的50%。

我国许多省区把优先发展医化工业作为产业调整的优选战略,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原本医化工业比较薄弱的江西等省区,组织专门招商机构,以土地和税收等优惠政策,重点吸引我省医化企业前去投资建厂。一些资源产地也把发展化学工业作为产业调整的重点。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河北的榆林煤矿等都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投入近百亿巨资,发展化肥、甲醇、氯碱、聚氯乙烯等。

由此可见,医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作用是勿容置疑的,国家和兄弟省区都十分重视医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应当抓住机遇,以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促进整个产业的进步,从而带动各相关产业的提高和发展,为整个工业的协调、高质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医化产业是我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至目前,是否应将石油化工和医药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我省仍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我省发展医化工业的自然禀赋条件并不优越,而且不利于浙江“生态省”和“绿色浙江”战略的实施,经济发展所需的化工产品可以从国际和国内其它省区获得。

事实上,我省医化工业已经在社会生产分工中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并有力支撑了轻纺、电子等相关优势产业的发展。失去医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没有高度发达的化学原料药工业,我省建设医药强省就无从谈起。

并且,我省具备发展医化产业良好的基础。我省海岸线绵长,港口资源丰富,集聚基础原材料能力强,而且环保自净能力强,具备医化工业发展条件;与其它省区比较,我省医化产业技术装备优势比较明显,实施改造提升的基础条件好,当前存在的安全环保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把化工和医药工业作为我省工业经济重要支柱加以发展,定位正确,不应动摇。简单否定我省医化产业,或消极向外省转移都不可取。

(三)医化产业是能够与环境相容的。为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环境保护,甚至牺牲环境的做法是十分不利的;同样,简单否定或一概排斥医化产业,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医化产业的发展对立起来,也是十分不利的。以科学的态度和眼光审视医化产业发展中产生的矛盾与问题,以建设“生态省”和“绿色浙江”与打造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契机,加快技术进步,增强执法力度,切实落实安全环保责任,着力监管,标本兼治,是能够推进医化产业与环境相容共生、协调发展的,这点在一些工业化国家已经得到验证。许多发达国家的医化生产企业就毗邻居民区,企业与周围居民长期相安无事。瑞士是一个景色秀丽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最著名的精细化工王国;日本帝人化纤在松山用光气生产聚碳酸酯的工厂距离松山机场候机楼仅200米;拜耳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锐劲特农药的工厂至今未出现过任何问题。当前我省医化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监管不力造成的。决不能因此以恐慌恐惧的心态看待化学工业,限制医化工业在本地区的发展。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会错失医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应该看到,我省一批医化骨干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安全环境的协调并进。巨化集团公司推行清洁生产,上下游产品连接成链、资源封闭循环,排放量大幅削减;浙江新安化工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回收氯甲烷,生产有机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华海药业等企业重视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企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总之,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发展医化产业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正确看到我省医化产业的发展成就,也要清醒看到安全环保等方面仍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积极推进医化工业的发展。

三、我省医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提高我省医化产业的层次,促进安全环保与生产经营的协调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与企业共同努力,通力协作,多管齐下,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坚持整治、提高、发展的原则。从根本上解决医化行业存在的历史问题、特别是安全环保问题,决不能一堵了之,既要态度坚决,又要行动科学,必须坚持“整治、提高、发展”这一基本原则,在整治中提高,在整治中发展。整治,是通过实施“811工程”,以重点流域、重点地区、重点企业为突破口,以限期达标排放为阶段目标,使安全环保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以处于居民区的企业搬迁为重点,及早实现医化生产区与居民生活区相对分离,缓解比较突出的企业与社区之间的矛盾。提高,是以提升医化行业层次为目标,鼓励企业加大安全环保投入,极大提高企业安全环保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发展,是追求本质安全和绿色化工为目标,通过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同时鼓励企业发展高新医化项目,要求新建、扩建的医化项目必须具有可靠的安全环保技术和管理措施,杜绝产生新的安全环保问题。

(二)切实搞好医化工业的区域布局规划,加快医化工业园区建设。政府主导,加强医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引导企业集聚发展,有利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节约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延伸产业链,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在制订实施医化工业布局规划中,一要坚持集中性,即医化工业区必须相对集中,这是医化企业集聚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工业园区功能完善和经济运行,也有利于加强和提升园区的管理水平。二要坚持协同性,即医化工业区的发展规划必须成为各地城市化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必须与城市化发展相协同,保持应有合理的空间距离,防止相互扩散,避免新城市包围工业园区,导致工业园区再度被迫搬迁的矛盾产生。三要坚持长期性。医化工业园区的选择,必须符合城市长期发展的要求,必须满足地方医化工业长期发展的需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须为医化工业园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以防止规划上的短视行为。对不具备条件的医化园区必须坚决撤消,确定保留的医化园区,必须要有清晰的园区定位。要严格园区准入机制,严把入园企业的技术和工艺关。

(三)增强企业安全环保意识,促进企业自律。加强对医化企业的引导,让企业经营者深刻认识到安全环保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做好安全环保工作,既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的生命线和竞争力所在。企业要自觉推进安全环保工作,实现生产的安全,构建和谐的企业发展社区环境。要重视医化行业协会的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企业自律。建议由省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牵头,会同环保、安全等相关职能部门,对企业重视先进技术装备应用与开发、积极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综合考核,在此基础上,认定一批医化行业安全环保先进示范企业,并对这些企业在土地征用、重点项目安排、贴息支持等方面予以扶持。

发展问题范文篇5

一、基本情况和特点

**县辖31个乡镇670个村(居委会),共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982个,其中党委32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943个。现有农村党员18378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62.7%。五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对培养发展农村党员高度重视,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据统计,**-**年共发展农村党员1806名,占全县同期发展党员总数的82.8%,村均每年发展党员0.57名;其中连续两年、三年、四年、五年未发展党员的村分别有117个、83个、46个、39个;新发展农村党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27.6%;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的占41.4%;新发展党员中经济能人有397名,占21.9%;女党员332名,占18.4%;新发展党员中担任村干部的有423人,占23.4%;96.8%的党员能较好地履行党员义务。调查问卷中,对五年来新发展党员在农村发挥作用回答“好”、“较好”的分别占13%、52%。从目前现状看,我县各级党组织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非常重视,尤其是在培养发展农村党员和后备干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大批入党积极分子被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这些新党员充实到农村党员队伍中,较大地改善了农村党员队伍的结构,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较好地发挥了先进性作用。

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主要特点: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村级集体收入以及村庄人口规模等经济、自然因素密切相关。①村庄规模较大的村,党建资源比较丰富,村级组织吸引力大,农村青年入党积极性较高,发展党员工作质量较高,党员队伍的素质、结构都较好,村级组织选择干部的余地较大,村干部素质也相对较高,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发展;②村庄规模较小的村,党建资源相对缺乏,村级组织缺乏吸引力,农村青年缺乏入党积极性,出现发展党员“空白村”,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的问题仍然突出,培养农村青年入党,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已显得十分迫切。

二、问题及原因

根据调查,我县农村发展党员主要存在四个问题:

一是从发展对象上看,存在“近亲繁殖”的倾向。当前农村青年中入党意识普遍淡薄。调查问卷中,对当前农村知识青年入党积极性回答“较强”、“不强”的分别占26%、33%。少数村党组织发展党员时首先将自己的亲属、亲信列为发展对象,有的父介绍子入党、兄培养弟入党、叔要求侄入党、夫推荐妻入党等,把其他群众排斥在发展之外。如我们调查过的村当中父、子都是党员的有3对,某村发展的7个党员中有4个是亲属亲戚关系,成了典型的“家属支部”,在群众中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是从发展数量上看,存在“平衡发展”或“零发展”的现象。一些村党组织班子内部不团结,凝聚力不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不主动,发展新党员无计划,产生了两种现象:一种是不发展党员。**-**年底止,全县五年来未发展党员的村有39个,占农村党支部的6.2%;另一种是成批发展。即你这派发展一个,我这派也发展一个,使一些不符合标准的人混入党内,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年龄老化、文化偏低、“双带”能力不强。

三是从发展程序上看,存在程序不规范、手续不齐全等情况。有些党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不能严格按程序公示,没有充分发挥好群众对发展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调查问卷中,对村里发展党员的情况回答“不知道”的占72%。如有一个村在确定发展对象时,不是召开支委会或党员大会,而是村支书个人说了算;少数村不按规定进行公示,党员、群众不知谁是发展对象;有的村在发展党员中培养考察不严格;有的不按期转正,某村一个党员几年未转正;有少数村党支部对本村的优秀人才不但不积极培养使用,而且还设法压制,或者干脆培养自己的无能亲信,导致村党组织的后备干部极其匮乏。

四是从发展质量上看,存在“鱼目混杂”现象。由于一些支部把关不严,有的村把一些工作一般,甚至违反计划生育、违规建房、参与或迷信等人员,也培养为预备党员。**年以来,在群众举报和调查核实基础上,有22名预备党员被取消资格。

农村党组织在发展党员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五个不”:

一是部分农村党组织战斗力不强。部分村支部书记素质不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好;有的村党组织班子内耗严重,缺乏合力,丧失了先进性。在发展党员工作中问题较多的村,往往是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强的村,这是问题的总根源之一。

二是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对党务工作业务不精。少数农村党支部书记,不知道发展党员的具体操作程序,工作简单、图方便,有的新支委成员不熟悉党的基本知识,不知道如何发展党员,使一些农村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了程序不到位、手续不齐全等现象。

三是一些农村支部对党员标准把握不准。有的简单地用生产力标准或文化程度或是否为我所用来代替政治标准,有的村支部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农村党员本身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不需要高标准来要求,因此,在确定发展对象时把关不严,做老好人,使一些素质不高的人混入党内。

四是少数乡镇党委对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指导不到位。在出现问题较多的一些村中,有些问题是属于基层党委党务工作者失于管理和指导,有的属于工作粗心失误,有的属于业务不精,未按《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操作,出现了不可弥补的错误。有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细致、不到位,党组织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太少。对多年不发展党员的村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没有形成规范的发展党员工作新机制。

五是对不良势力干扰农村发展党员的整治不力。有的村党支部书记执政理念不纯,私心杂念偏重,怕发展了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党员后挤占自己的“位子”,极力阻挠青年入党。有的村受宗教、家族势力干扰,支部大会通过党员难以形成统一意见,把一部分优秀青年拒之党的“门”外。还有一些贫困村的青年入党积极性不高,认为入党是为了当村干部,贫困村干部难当,待遇很低,根本不愿申请入党。

三、对策和建议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从源头上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解决的课题。笔者建议,必须抓好“五关”:

(一)加强培训,提高业务关。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从解决“三农”问题的大局、从党的事业后续有人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和做好农村基层党务工作者业务培训的紧迫性,充分认识当前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不愿入党的严峻现实,采取上岗培训、案例分析、政策咨询等多种形式,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乡镇、街道党委要经常组织村一级的党支部书记进行交流和检查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增强党组织班子尤其是党支部书记的业务素质,切实提高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水平。要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改进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变“坐等上门”为“提前介入”。

(二)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关。要建立健全申请、培养、教育、考察、培训、政审、审批等一系列制度,全面实行和深化发展党员培训制、票决制、公示制、责任制,推行发展对象民主推荐和测评制。各级党委要严格把好审批关,做到五个不批,即:没有列入申请人员信息库的不批;没有列入计划发展对象的不批;没有经过积极分子培训并考试不合格的不批;手续不完备、程序不规范的不批;政审情况不明的不批。

(三)坚持标准,严把质量关。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准确把握新时期党员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防止简单地用生产力标准或文化年龄标准来代替党员的政治标准,真正把思想政治素质好、群众公认、有培养发展潜力的农村青年吸收到党内来。在农村,以下几种人员不能吸收入党,即:入党动机不纯的不能入党;经济或业务工作能力强但思想政治素质差的不能入党;有宗教信仰而不愿放弃的不能入党;参加迷信活动不愿悔改的不能入党;劳改释放人员在五年内不宜吸收入党。要严把入口关,确保新发展党员质量。

发展问题范文篇6

关键词:农业保险;市场主体;合作机制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地域性等特点,且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所以农业是风险较高行业。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风险规避的有效工具,在稳定农村社会生活、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农业正处于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既是促进金融更好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充分利用农业保险的重要功能及其外部效应的必然选择。2004年,农业保险作为支农惠农政策列入我国中央一号文件。2007年,内蒙古、新疆、四川、湖南、江苏、吉林等6个省区分别开展了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5个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农业保险试点。[1]此后,农业保险试点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覆盖农产品品种不断增加。随着对农业保险认识的不断加深,农户的农业保险需求也逐步提升。然而,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体系仍问题重重,从政府的补偿机制到市场监管,从保险公司操作的费率厘定难到高成本、高赔付问题的长期存在,农业保险如何实现更好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农户、保险公司和政府是农业保险市场的三大主体。应从三者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出发,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体系,更好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一、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三大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保险供求不平衡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据统计,全国年均约有3亿亩农作物受灾,有2亿多农村人口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2]近些年,随着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加剧了农业自然灾害的强度、频率及变异性,农户普遍渴望通过农业保险规避农业风险。但一直以来,由于农业比较收益较低、农业生产增收能力有限,加之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导致农户的农业保险支付能力一直较低。在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中,各个农户的经济行为独立、决策分散,导致羊群效应突出,即个别农户的购买行为很难起到有效的带头示范作用。随着非农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占比的增加,很多农民更愿意选择其他途径来增加收入,而只将土地通过流转获得基本的保障性收入。同时,从当前农业保险的补偿水平看,一般不超过当地之前几年平均产量的70%,补偿水平不高,与实际损失之间相差较大,不利于提升农户参保的积极性。此外,我国农村地区普遍信息建设滞后,农户对于农业保险及自然灾害预防等相关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地方政府对于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农户对于农业保险发展的最新动态知之甚少,无法及时获取农业保险方面的最新惠农措施,加之农民大多根据自身的经验做出生产决策,导致通过农业保险降低风险的意识普遍不强。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农户农业保险需求不足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农业经营风险大多由农户自己承担,而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必然导致农户遭到巨大的经济损失,结果只能是等待救灾援助。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保险需求也随之日益旺盛,但农户农业保险需求的制约因素仍有待解决。

(二)保险公司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积极性不高

保险公司是农业保险经营的主体,因而其经营管理的水平及对农业保险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农业保险能否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农业保险更偏重于政策性保险,①而商业性保险公司属于盈利机构,其重视的主要是能够获得足够经济利益的保险业务,因而对于无法获利或获利微薄、风险较大的保险业务,保险公司并没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3]因此,来自政府的补贴和引导是保险公司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重要前提。从经营原则讲,大数法则是保险公司业务选择的基础,是保险公司降低自身风险、实现利润的关键。农业保险标的具有独特的生长、繁育过程,与大数法则存在冲突,②这使农业保险赔付率居高不下,长期高于财险赔付率,尤其遇到特大自然灾害时,巨额赔款往往会使保险公司难以为继。从经营技术讲,农业保险也有其特殊性。保险费的确定需要以一定的保险金额为基础,但以平均保额损失为基础计算的农业保险保费,并不能满足保险费确定所遵循的条件法则。农业保险包括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林业保险、渔业保险。以种植业保险为例,由于作物有生长期和收获期两个主要阶段,农作物保险金额就需要区分为生长期农作物保险金额和收获期农作物保险金额两类。但事实上由于土地前期投入的资金、劳动力存在不同,使每块土地的实际产量和预期平均产量存在差异,这就造成保险费相同情况下农户所获得的财产期望效用存在差异的结果,进而引发农业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当前,我国农业保险技术人才匮乏,而实践中既要求从业人员有一定的保险知识,还需要熟悉农业生产,加之经营农险没有成功经验可循,因而各保险公司均处于摸索阶段。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上,保险供给主体数量少、组织形式单一,一般为专业性农险公司和综合性财险公司,③且在县域以下设立营业网点的保险公司很少,无法满足农村多样化、差异性的农业保险需求。为降低农业保险市场普遍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保险公司只能选择提高保险产品的价格,但这又会使风险较低的农户选择退出,进一步抑制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市场的积极性。

(三)政府的引导作用有待增强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作为一种对农业适度保护的国际惯例,已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符合WTO规则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之一。通过政府引导,充分运用各类政策工具调动社会主体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可有效应对农业自然灾害问题,使农业保险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定位不清,④导致农业保险市场难以规范。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外部正效应,政府理应对产生正外部性的生产者或消费者进行补贴,政府也可因此节约大量农业救灾款项和物资。但实践中,保险公司的纳税负担一直较重,政府对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税收支持力度明显不够,且征收农业保险业务所得税,导致农业保险业务开展积极性受到抑制。同时,由于对农业保险“准公共产品”属性认识不足,导致财政补贴供给严重不足。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分成补偿机制不明确、责任划分不到位。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执行情况和全过程管理缺乏监管,作为政策保险的政策属性不突出。

二、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一)培育多元经营主体,建立合作共赢机制

应正确认识农业保险的性质、业务内容和功能,建立合作共赢机制。在明确农业保险“准公共品”属性基础上,合理设计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尤其需要保证地方农险保费财政补贴的落实,杜绝因地方财政吃紧而套取国家相关补贴资金的情况。同时,虽然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其运行仍应以市场机制为主,[4]因此,应促进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既可支持农户成立农业互助保险公司,也可建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以及吸引商业保险公司利用现有网络从事农业保险业务。各主体可划分经营区域、范围和品种,在服务专业化和创新上下功夫,建立合作共赢机制。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可主要经营风险较高的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这是因为,一是种养规模和结构对农业稳定影响较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可通过是否提供保险及补贴力度大小来体现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二是其他经营主体参与风险较高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的意愿较低。作为副业的养殖业及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粮食作物,可由农业互助保险公司来经营,其特点可有效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商业性保险则可提供更加丰富的农业保险服务,①并通过形成各类业务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保险公司的整体收益水平。而且商业性保险公司的进入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程度,给整个农业保险市场带来活力。此外,保监会应制定农业保险市场准入条件和市场退出机制,健全监督机制,如建立诚信“黑名单”、及时制定农业保险事业公报等,对各类农业保险市场主体进行及时监督,促进多方合作共赢机制的形成。

(二)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营造有利于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

首先,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虽然2004年农业保险就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但我国一直没有出台农业保险方面的专门法律,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农业保险的商业性与政策性不易区分。2013年3月1日,我国《农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但其法律层次仍然较低。应加快制定《农业保险法》,②且保监会应通过监管保证法律落实及保险销售和索赔的公正性。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尽快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为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如,美国在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1938年,美国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实行国营农业保险,由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代表政府从事农作物保险业务;1980年修订了《农作物保险法》,改国营为发放经营管理费用补贴,吸引私营保险公司经营农作物保险业务;1994年颁布《农作物保险改革法》,政策性农业保险由私营公司经营,政府提供费用补贴、再保险支持和税赋优惠等支持;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明确政府与企业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最终建立起适合于美国的相对成功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5]加拿大在1959年通过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限定农业保险只能由非营利性保险公司经营,即实行国有垄断经营,直至今天依然如此。总之,完善的法律体系可避免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而且随着农业保险的发展,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有效管控、避免恶性竞争等都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其次,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支持政策。我国《农业保险条例》规定,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贴,但如何补贴资金缺乏明确规定。为提高补贴资金的利用效率,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农业风险的差异性进行分级对待。如,可将技术含量高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划分为一级,提供较高的保费补贴,补贴可达到70%以上甚至全额补贴,以提高其出口创汇的能力;将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划分为二级,补贴水平在40%~70%之间,因为适当的补贴可促进保险公司正常开展相关农业保险业务;将房屋、机械及个人医疗、责任、意外伤害和养老保险等划分为三级,且为维持保险公司参与的积极性,补贴水平可在40%以下,这也可保证保险公司“以险养险”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时,设立农业巨灾风险保障基金,以应对巨灾给农业生产、农户和保险公司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最后,制定有利于农业保险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减免保险公司的相关营业税,以此激励其主动从事农业保险业务;通过减免相关人员的个人所得税,激励从业人员推动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的积极性。此外,还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种养结构以及可能发生灾害的情况,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总之,农业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既可确保农民和保险公司的利益,也可降低商业保险的交易成本,有利于推动农业保险的更快发展。

(三)刺激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推进农业保险试点经营

作为农业保险的受益者,农户参保的积极性本应很高,但由于容易出现政府或保险公司单方面主导市场的情况,加之农户对农业保险相关事宜了解有限,导致农户往往凭感觉或通过用脚投票进行选择,结果出现农户参与度较低的现象。对此,政府可通过让参保农户优先享有农业信用贷款和农技服务等优惠措施吸引农民参保。针对农户对保险条款及合同权益知之甚少、购买保险时从众效应明显及出现保险事故后不知如何理赔、遇到保险公司扯皮推诿时不知如何处理等直接抑制其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情况,一方面,通过对农业保险的广泛宣传,使农民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农业保险,增强风险保障意识,并自觉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中。应使农业保险成为稳定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风险管理工具,加速普通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变,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可通过广播、电视、杂志、讲座等传统传播方式及手机、互联网等新兴传播手段进行宣传,利用典型案例和保险赔付事件,加深农户对农业保险程序的了解。另一方面,引导农业保险各经营主体树立诚信合作意识。保险机构应加强自身专业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经营手段,设计贴近农户需求的保险产品。加强理赔服务创新,简化理赔程序,提高理赔效率。[6]保监会也应对农业保险市场进行必要监管,保证保险产品及价格的公平合理,建立惩罚机制,防范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等失信问题的出现,避免“争利推责”现象的产生。此外,应大胆推广农业保险试点经营,通过总结试点经验,将成功的做法和模式推向全国。目前,农业保险在部分省区试点后,国家已提出进一步扩大承保范围和保费补贴比例等举措,推动农业保险由点到面逐步扩展。农业保险也在探索由自愿保险向强制保险转变的可能性,对于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可采取强制参加农业保险的做法。在分级补贴和中央、地方财政分摊制度确定后,农业保险应继续加大试点经营力度,鼓励各地根据地方实际大胆创新,并及时总结经验、及早推向全国,真正发挥农业保险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作者:赵艳 付宗平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黄正军,钟晓霞.论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博弈格局与制度建设[J].江苏农业科学,2011(4):535-537.

[2]黄亚林.农业保险市场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9(2):78-81.

[3]张洪涛.保险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0-203.

[4]李铁强.改造传统农业———一个学说史的梳理与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90.

发展问题范文篇7

(一)女性人身权利保障方面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建议

存在的问题:

1、家庭暴力呈上升趋势,妇女在家庭暴力现象中损害越来越大,部分女性为了面子或维系家庭而采取隐忍的态度,致使家庭暴力升级,女性受到人身伤害后获赔难、获赔低。家庭暴力的隐蔽性使受害妇女有冤无处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家庭暴力的升温。

2、家庭暴力当事人单位和司法部门大多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务事、不愿管、不便管,不履行《婚姻法》、妇女法中规定的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定义务,这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施暴者。

3、我国至今尚未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这对家庭暴力的查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对策及建议:

1、加快《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进程,尽快使家庭暴力有法可依。规定家庭暴力举证责任倒置;明确家庭暴力如何取证、哪些证据具有法律效力等;明确对造成受害者轻伤以下的家庭暴力行为人相应责任;明确相关单位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方面不作为的法律责任。

2、成立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领导机构,建立家庭暴力干预机制,规范操作程序,提供人性化服务,对家庭暴力的典型案例,应公开审理和在电视等媒体上曝光,严厉打击家庭暴力违法犯罪,有效震慑家庭暴力发生。

(二)妇女财产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建议

存在的问题:

1、在一些地方农村妇女存在结婚、再婚的土地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出嫁女大都难以享受土地补偿费。

2、有的妇女经济不独立,一旦婚姻出现危机,生存就成问题。

3、有的妇女文化素质太低,没有一技之长,独立生存能力偏低。

4、法律知识欠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不知如何寻求法律的保护。

对策及建议:

1、明确规定民政、婚姻登记机关对协议离婚的男女双方,应查明双方的离婚协议是否有利于维护妇女的权益。

2、加强对妇女的技能培训,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

3、进一步加大对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的法律知识普及。

4、加大执法力度,重点解决当前妇女权益保护中的突出问题;

5、加强法律监督,优化妇女权益保护的法制环境。

6、司法部门在处理涉及妇女儿童财产案件时,应对其家庭财产进行调查,并视其情况作妇女儿童司法倾斜。

(三)女性婚姻家庭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建议

存在的问题:

1、在妇女户口迁移、生育观念等方面仍然存在嫁夫随夫迁户口、重男轻女等问题。

2、婚姻不稳定,离婚比例逐年上升。

3、离婚妇女在共有财产分割中仍处于弱势。

4、现行法律对破坏家庭稳定的第三者插足没有作出规定,并且对婚姻中出轨的一方存在搜集证据的困难。

对策及建议:

1、政府应加大对非法同居和流动人口婚姻登记的查处,使这部份女性及时从得不到保护的非法关系中解脱出来。

2、保证无过错方的财产权和经济权。规定离婚案件的财产状况、过错事实等举证责任倒置;司法部门在处理涉及妇女儿童财产案件时,应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准,应对其家庭财产进行调查,加大对离婚妇女财产权益保护力度。

3、在婚姻家庭与妇女财产权益保障中,应增加对无效婚姻财产处置的内容。

二、妇联组织开展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妇联工作受经费制约,导致为妇女群众服务受到限制。各级妇联组织经费紧张,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妇联除财政拨款外无其它经济收入,乡镇妇联基本上没有工作经费,开展工作时常因为经费不足而使工作陷于被动。这不仅导致了各级妇联组织正常工作难以开展,而且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意识不强,不能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半边天”的作用。妇儿工委是政府的下设机构,办公室设在县妇联,但是却没有相应的编制、人员、设备和经费,致使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

发展问题范文篇8

【关键词】公共艺术;问题;对策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公共艺术逐渐成为现代都市的重要设施,代表着当地重要的民族历史和文化艺术特征。自西方最早的城市美丽运动(CityBeautifulMovement)开始,人们就开始追求城市文化的建设及其美学风格。直到今天,欧洲几乎所有的主要城市,都有着代表本城市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和公共艺术设施。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和维也纳的约翰•施特劳斯像,它们作为城市的代表性公共艺术,在人们城市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在世界公共艺术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许多城市借着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逐渐重视城市文化的建设和拓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将公共艺术作为空间环境中填漏补缺的工具。绿化、水体和建筑设施是公共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公共艺术与各个要素之间具有相互映衬、辅助和支撑的作用。国内某些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不仅没有体现公共艺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既定的空间环境也限制了艺术工作者的创作和发挥,场地规划不合理和临时创作的不确定性,使作品的尺度、色彩和结构方式受到极大影响。第二,公共艺术建设过程不合理。现代城市的公共艺术设置以政府决策人和艺术工作者为主导。政府决策人是发包方,艺术工作者是实施者。前者对公共艺术设施的建设起主导作用,后者将城市的民族、政治、宗教和历史等文化要素赋予艺术作品中。一方面,决策方将公共艺术设施作为公共空间环境中填漏补缺的工具,并以盈利为目的;另一方面,实施者将公共艺术的创作和设计作为工程项目和产品,将其作为收益和获利的途径。在这种情形下创造出来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工艺粗糙、造型庸俗、文化内涵匮乏,影响了当地的公共审美环境和生活品质。除此以外,公共艺术是以大众审美需求为前提的艺术创作活动,因此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不能脱离目标受众的融入和参与。随着现代社会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改进,政府决策者、艺术工作者和社会大众三方主体的协调统一和有机融合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公共艺术作品的征选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公开征稿。以公告的方式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收公共艺术设计方案,并由评审机构评选出优秀的设计方案。第二种是委托设计。委托指定的艺术工作者对公共空间环境进行公共艺术创作和设计,也由评审机构选择可以开展和实施的设计方案。第三种是直接购买。由评审机构通过讨论决定,购买现成的优秀公共艺术作品,设置于公共环境之中。由此可见,评审机构是保证公共艺术作品创作和设计质量的核心机构。在我国,评审机构的角色主要还是由各地方政府来充当,再就是艺术工作者本人,社会大众参与非常少。在西方很多国家,评审机构是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公共艺术委员会,其中包括艺术工作者、政府人士和市民代表等。一方面要求评审委员需要具备与艺术作品创作相关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聘请各专业人员负责和参与评选工作,保证作品的学术水平和艺术质量;另一方面,评审委员会需要保证公正,确定评审委员在评选过程中不会受到艺术者本人的声望和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并要求对公共艺术作品的设置和创作进行全方位考虑,确保作品的形式内容和审美趣味能够为目标受众所接受,作品的内部结构恰当合理,所用材料符合市场标准等。公共艺术委员会不仅要确立公共艺术作品项目、选择实施者以及审查作品设计方案,还需要积极听取当地民众的意见,使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符合大众审美的需要。

在政府评审机构和艺术工作者的主导下,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要结合空间环境的整体规划和布局,从当地的地理、气候和周边环境设施等方面进行考虑,基于当地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观念的诉求,采用创新独特的艺术语言,着重突出作品的形式感。将作品的尺度、色彩和结构方式,结合场地的实际环境条件,并融入特殊创作形式的情感色彩,使公共艺术作品富有艺术感染力和创造力。

总之,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它正以一种独特的创新精神展现现代都市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公共艺术展现的历史内涵和人文特征,拉近与审美大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体现当地文化与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对提升现代都市精神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发展问题范文篇9

中国农产品价格自1997年以来出现连年下降,从而导致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也出现连续4年的持续下降。1997年全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4.5%,1998年下降8%,根据当年农村住户调查的资料反映,1998年农民出售的15种主要农产品中有12个品种的价格下降,而肉类价格跌幅最大,达12.7%。1999年情况更加严峻,全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2.2%,创改革以来最大跌幅。统计的11种主要农产品价格,除木材上升1.4%外,其余10类农产品价格均出现大幅度下降。从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所反映的情况更加严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1,2002)。2000年和2001年农产品价格虽然略有好转但尚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价格下降的颓势。

中国农业发展中出现了十分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是总体的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大宗农产品总体上缺乏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却是众多的农产品过剩和农产品价格的持续

表11994~2000年主要农产品价格指数(%)(上年=10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2000年。

走低。中央政府自1998年以来连续几年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积极支持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种植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淘汰过剩的和低品质的、以满足温饱为主要生产目的的农产品生产。这些政策在一些地区和部分产品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针对9亿多农民为仅3亿多城镇人口生产农产品的基本局面,农产品的过剩将是难以扭转。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下跌,就是由于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与城市人口农产品消费增长缓慢的矛盾加剧所造成的,是因为农产品收入弹性过低的缘故。据专家测算,200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6年增加了1441.1元,但这4年中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的开支只增加了53.6元,食品的收入弹性系数不足0.04,意味着在此阶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用于食品的开支只增加不到4分钱,还包括在外用餐费用的增加(陈锡文,2002)。更值得关注的是,城镇居民1999年人均购买粮食比1996年下降近10公斤,鲜菜下降4公斤多,猪肉下降近2公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1)。考虑到3亿多城镇人口中还有大约1亿多非农业人口是生活在县和县以下,他们的生活水平比大中城市更低,因此鼓励农民进行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政策所起作用的程度和范围也会是非常有限的。由于农产品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都很低,当前农产品的过剩是商品农产品消费需求不足导致的过剩,是大量人口滞留于农村所致。(二)众多乡村人口与农民收入

“九五”期间,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逐年递减: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为9.0%,1997年为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仅为2.1%。在“九五”后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为3.4%,尚不及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7.2%的1/2。在目前的统计中,农民纯收入主要包括工资性报酬收入、家庭经营农业(农、林、牧、渔)收入、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转移和财产性收入四个部分。2000年全国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701元,比上年增加71元,增长11.2%,是纯收入增量的165%,如果加上农户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338元,则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达103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6%。工资和非农经营收入的增量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208.3%。通过上述对农民收入特征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乡镇企业及农民外出打工等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尽管2001年农民收入增长有所回升,达到了4.2%的增长速度,但是收入的来源构成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同时与城市收入的增长速度相比仍然相差悬殊。

显然,众多的乡村人口是当前农民实现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障碍。从中长期看,继续依靠政府提高大宗农产品收购价格来增加农民农业经营的收入,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的体制环境和市场环境。而大规模的商品农产品生产由于土地规模的限制,也不能对所有农民的收入带来决定性的影响。人多地少构成了农户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基本约束。在此约束之下,非农业人口或城镇居民及整个国民经济所能够承受的农产品价格水平与农民农业经营收入的增长将是一对很大的矛盾。依靠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攀升来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收入,以使其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体已经不会成为常态(陈剑波,2001)。

此外,长期维持相当大比例的乡村人口对整体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问题还更加复杂,比如农业生产规模与效率的问题、生态和环境破坏问题、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过慢的问题(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一直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极大重视,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如此巨大的农业部门相比还很不相称。显然这与能够消费农产品制成品的市场规模(城市人口规模)密切相关)等等,显然解决中国乡村人口的非农化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县域中小工商业受到抑制,劳动力流动缺乏政策支持

县和县以下中小型工商业发展应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它将为乡村人口的迁移做出重大的贡献。我们过去的乡镇企业的发展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目前中国的小城镇发展较为缓慢,除了各种体制的约束之外,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工业化和市场化严重不足。而没有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的进程是难以顺利演进的。

近年来,作为县域内解决乡村人口非农就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增长减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重要因素之一。2000年乡镇企业个数比上年减少50万家,增加值为27300亿元,比上年仅增长10%,几乎为有史以来增长速度最低的一年。而整个“九五”期间乡镇企业13.6%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也是历史上最低的水平。2000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为12700万人,与上年持平,基本中止了就业人数下滑的趋势。2000年乡镇企业增加值的增加额已经占GDP增加额的37%,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54.9%提高到2000年的63.6%。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95年的30%上升到2000年的34.5%。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居住着10亿多人口的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近年来乡镇企业增长幅度的下滑已经对县域经济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乡镇企业发展受阻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乡村人口迁移的进程。

经历了20年来的改革开放,多数的县域经济已经脱离了仅仅依靠农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乡镇企业或微型、中小型工商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目前,县域内微型与中小型工商业的发展受到金融和税收体制两个方面的抑制。在当前的税收体制下,县乡政府极难从工商业发展中获得充足的税源,因此地方政府和私人投资者都严重缺乏大力推动中小型工商业发展的积极性,地方政府也缺乏相应的扶持和支持政策,无法降低中小型工商业的私人投资的进入“门坎”。

当前乡镇企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融资问题无法解决,表现在:第一,缺乏股权融资渠道,内部融资比例高。乡镇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或通过集资进行大量的股权融资,但由于没有可交易的市场,企业职工手中持有的股权不具有流动性,这样一方面企业股权持有者承担着无限风险,另一方面也妨碍了企业以此方式进一步融资的能力,致使企业无法降低负债比率,改善资本结构。第二,债务融资渠道单一且存在很多问题。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长期以来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是债务融资,而债务融资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国有商业银行。第三,中小企业债务融资信用普遍不足。第四,缺乏为中小企业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咨询和政府相应的服务机构,造成投资失败率过高。

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受到制约,也由于其就地转移劳动力的高昂成本,造成乡镇企业的发展减缓。其直接的后果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减缓和城镇化步伐的减慢。“九五”前4年城镇化平均每年仅增加0.46%,比整个改革时期的平均0.6%还低。

在乡镇企业发展减缓,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受阻的情况下,农村展开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自发流动。开始了一个迂回曲折的城镇化的过程,问题的关键是在这个进程中,如何进行战略的选择。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存在激烈的争论:其焦点问题是让流动的乡村人口是停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镇,是应该叫城市化还是城镇化。这一争论的核心,是让农民抛弃土地彻底断其后再到城市谋生,还是保持目前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土地制度——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季节性的流动。显然目前的农民季节性流动就业的模式将使乡村劳动力转移更加平滑,成本更低,也更有利于降低乡村居民城镇化的门坎。

事实上,尽管政策对于农民自己选择的流动就业模式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支持,尽管农民季节性流动还存在诸如户口、就业限制、福利保障、权益保障等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农民的自发流动就业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力转移不可阻挡的趋势,每年估计的流动数量大约在0.8~1亿人左右。同时,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所以还能够保持低速增长,与农民的大规模季节性流动就业密不可分。

三、金融抑制和萎缩使县域经济发展成为无源之水

(一)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储蓄信贷市场且贷款连年下降

改革20多年来,中国信贷机构的垄断地位基本没有动摇,始终维持一个7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对于中央政府通过直接动员信贷资源支持城市和国有部门提供了极大便利。与国家银行在信贷市场的垄断地位相对照,贷款增长速度的下降令人吃惊。1997年国家银行的贷款余额比上年增长了25.05%,但随后的1998年和1999年分别下降为15%和8%。

表2国有银行存贷款占全国的比致

注:国有银行包括:政策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4~2000年。

(二)金融资源大幅度向城市及国有企业集中

中国人民银行监测的5000户企业,虽然从1998年开始,大型企业的银行借款增幅下降,2000年起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别下降8.2%和10.1%,但是实际的占有金融资源的比例仍然是非常高的。

表31999年国有企业占有资金情况

资料来源:马洪、王梦奎,2000。

表3的数据证明了国有部门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所具有的优先地位,金融资源向国有部门的倾斜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此外据抽样调查,2000年底全国省会(区府)和副省级城市的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近40%,是当年新增贷款的46%(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1/11/1)。这充分说明1994年以后信贷资源配置的城市化倾向。

对于这样一种金融资源的配置格局,有的学者认为这是资本市场作用的结果,是资本逐利本性所致。但问题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鉴于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中的绝对垄断地位,而国有独资的性质又使国有商业银行易于遭受行政干预,在这样情况下强烈的城市化的资金配置格局,很难说仅仅是由于市场竞争而导致的资金流动,也就是说不完全是竞争促使资本寻求更高收益而出现的配置格局。这一配置格局的出现是与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阶段密切相关。在这一阶段,政府或政府控制的市场主导了整个资源特别是金融资源的配置。比如,大量的金融资源配置到低效率的国有部门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说明目前的城市化倾向的资本配置格局,是与市场充分竞争条件下资本的逐利本性并不完全相干。

(三)县域内承受着严重的通货紧缩和信贷紧缩

对是否存在通货紧缩有许多争议(周骏等,2001;王宝清,2001)。目前的紧缩是一种结构性的紧缩,而非全面紧缩。城市部门,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并没有特别感受到这种紧缩,而县及县以下的经济主体才是这种紧缩的对象。这种紧缩的直接后果是县域内以解决就业为主的中小型工商业、乡镇企业出现衰退并由此带来县域经济的衰退、农民收入下降及县乡政府税源枯竭。根据有关学者从全国总体的情况测算,1994~1998年间仅财政系统的净流出平均每年大约在1000亿元左右,而金融系统中不仅存贷差日渐扩大,而且每年从金融系统中流出资金大约在500~600亿元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0)。从县域内部的情况看更加严重。一是县域内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基本没有放款权利,县域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1997年以后对县域内经济主体的贷款增加很少。二是尽管金融机构中农业与乡镇企业贷款与农业和农户的存款(不含乡镇企业)在金融机构的全部存贷款所占的比例几乎相同(农村存款在1996~2000年间基本保持在12~13%的水平,而贷款保持在11%的水平),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却可以看出全面统计所掩盖的一些问题。第一,在1996~2000年间信用社占据了整个农村信贷市场的65~70%的份额。第二,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的放款主要是集中在大型基础设施、国债配套资金和生态建设的贷款等大型项目,而对迫切需要提供金融服务的农业生产和中小型工商业活动却处于全面紧缩的状态。1999年全国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贷款比1998年增加581亿元,占当年全部贷款增加额的8%(值得说明的是,乡镇企业的增加值已经占到GDP30%以上,吸收的就业是国有部门80%以上),同年信用社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增加额为386亿元,占全部乡镇企业贷款增加额的66.4%。2000年全部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贷款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101亿元,而同年农村信用社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却增加了361亿元(《中国金融年鉴》,2000,2001)。

仅观察全面的统计数据,难以清楚地看到农村中所普遍存在的货币和信贷的严重双重紧缩的。从运行的情况

表4乡镇企业和农业贷款(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资讯行数据库();《中国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情况统计》1998~2000。

看,县及县以下正在承受严重的通货和信贷紧缩,表现在:

1.邮政储蓄只吸收储蓄不贷款,造成每年上千亿元的资金直接上存中央银行。

2.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农村短缺近3000亿资金,不仅影响了县域内中小型工商业的发展,兑付农民存款的责任直接由县乡两级政府负担,对本身已经债务缠身的县乡政府无疑是雪上加霜。

3.国有商业银行大量减少县及县以下基层机构,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全国已经削减1万多个银行分理处和营业网点,裁员11万人(戴相龙,2001)。

4.农村信用社负担过重,难以全面支持农村发展。农村信用社以占全部金融机构12%左右的储蓄存款余额支撑着60~70%的农业贷款和70~75%的乡镇企业贷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2),但是鉴于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产权问题、管理体制问题及沉重的历史包袱(累计亏损与不良资产),对于承担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已独木难支。

5.民间信贷活跃,但缺乏规范。由于正规金融难以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民间借贷和高利贷十分活跃。据对15省24个县市41个村的调查,民间借贷的发生率高达95%(温铁军,2001),温州民间高利贷的利息达到每月1~3%。由于民间信贷缺乏正式的法律地位,因此也缺乏管理和引导,难以真正在信贷市场上正常发挥作用。

四、消除贫困与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的长期任务

(一)关于新的扶贫战略

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0年的3%(这是依据中国政府制定的贫困线标准的计算(以1985年购买力平价不变价格为0.66美元/天)。为比较国家间的贫困状况,世界银行提出了每天1美元(1985年购买力平价不变价格)的贫困线标准。世界银行在1998年的估计中认为当年中国的贫困人口如果依据世界银行的标准应该为1.06亿,比官方当年4200万贫困人口的估计要高出1倍多(世界银行国别报告,2001)。无论估计的标准如何,中国仍然面临十分艰巨的消除贫困的任务)。

根据中国政府新世纪的扶贫战略,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一是尽快解决300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二是帮助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巩固的贫困人口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与“八七”扶贫攻坚相比,这不但意味着对象更广了(约占农村总人口的10%),而且任务加重了,即包括解决温饱和实现稳定脱贫两大任务。扶贫的基本方针则不是简单地解决温饱,或者是生产足够的食物问题,而必须做到综合开发和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资源配置和开发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

实现新的扶贫目标并非仅仅是简单的资本投入问题。尽管在新的扶贫战略中政府在贫困目标的瞄准机制、扶贫内容等等进行了许多重大的调整,但是贫困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将越来越成为贫困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因为目前尚未脱贫的3000万贫困人口中,主要的制约是生态和自然条件,这些人口的脱贫仅依靠发展当地的农牧业生产不仅可能导致新的生态破坏,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移民和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应成为实现新的扶贫战略的重点内容。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的问题

2000年,国家安排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0个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1000多亿元。2001年,国家又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2000多亿元。

近两年来,与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国有商业银行在西部开发的战略指导下,投入了大量的财政和信贷资金。但是这些投入效果如何还值得进一步探讨。目前通过国债资金大量投入到公路、铁路、机场、大中型水利设施项目、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的资本,对于西部地区的农村发展究竟产生的作用有多大?能否解决目前西部农村地区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

西部大开发战略既不能在短期内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西部农村地区面临的一些最为紧迫的问题。显然,将此战略作为资金投入的战略重点,对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和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远水不解近渴。

五、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问题

中央政府近年来对农民负担问题一直十分重视,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减轻农民的负担。从实施的效果来看,这些措施对抑制农民负担恶性上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达到制止农民负担增加。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全国农民直接负担的税费共1778.9亿元,平均每个农民负担199元。其中,各种税92元,“三提五统”66元,“两工”和以资代劳6元,集资等各种社会负担30多元,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3.3%。

中央2000年提出了税费改革方案并在安徽进行试点。从安徽省的情况看,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效果是明显的,人均负担下降了30%。税费改革虽然达到了使农民减负的目的,但同时使乡镇政府和村一级组织收入减少,使县、乡、村机构正常行政能力受到影响。

税费改革、农民减负与县乡财政状况紧密相连,没有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的改善,农民减负就难以完全实现,税费改革就缺乏推进的基础。我国户口在县和县以下的人口10亿多,其中农业人口9.2亿,在县城和建制镇的人口有1.7亿。我国现有2109个县级财政、4.6万多个乡镇财政,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1.34万亿元,其中中央占51%,省级10%,地市17%,县乡两级共计20%多。而全国财政负担的人员总量中,由县乡财政负担的比重约为70%左右。如果不能改变20%的财政收入负担70%人员费用的状况,不仅农民负担无法得以完全减轻,同时基层政府的行政能力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直接面对农民、行政事务最为繁杂、作为政权基础的县乡两级政府,可支配的财政收入是最少的。农民负担的问题并非简单的基层政府收费多少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如何促进县域内的经济发展和整个基层财政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问题。

六、进入WTO之后的农业和农村

(一)农产品贸易问题

根据有关研究,中国的农产品中,粮食产品只有稻谷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而糖料、园艺、畜产品、烤烟等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程国强,2001),相应地,有关学者对加入WTO后,利用相关的模型对在贸易自由化情况下中国农产品贸易对各种农产品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黄季焜,2001)。这些分析对于我们认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及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作用。从短期看,贸易对于中国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

1.贸易的冲击仅限于一定的区域和特定的品种

许多人对于国外农产品的进入十分担心,认为有可能带来数千万农民的失业。这种担心实际上是没有什么依据。首先是粮食产品的商品率一般在30%左右。对于小规模农户的生产来说,特别是以生产粮食作物为主的农户而言,贸易本身不会对农民收入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贸易可能的影响只是针对商品率较高生产较为集中的个别品种(比如棉花、大豆、部分水果等)、个别地区(如黑龙江、吉林等大豆、玉米主产区)的农民收入影响较大。

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小麦生产的大省是河南,占到全国生产量的22.4%,山东排第二位,为18.67%,河北为12.12%,其余省份均没有超过全国产量的10%。稻谷产量占全国比例最高的是湖南省,为13.84%,河南为10.14%,其余省没有超过10%,大豆生产黑龙江一个省就占了全国产量的近30%,而新疆的棉花则超过了全国的1/3,广西的糖料占到全国的近40%(国家统计局,2001)。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计算,黑龙江等九个省农民销售大宗农产品的现金收入仍然是家庭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分别达到63.33%、54.48%、39.23%、33.27%。显然,如果不能很好地调整农业生产和经营战略,这些地区的农民将遭受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直接冲击。

2.主要农产品进口的配额数量并不大

根据相关研究,即使2002年粮食全部进口配额用完,进口玉米、小麦、大米的数量分别占2001/2000粮食市场年度总消费量的4.57%、7.34%、2.9%,而以2004年的配额量计算,进口粮食总量也仅占2001/2000年度中国粮食消费的6.02%。因此,从粮食安全角度来看,目前的配额并不会对中国的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带来重大威胁。

从积极的方面看,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也会对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加快完善全国的市场体系建设和分别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地区情况来确定农业发展的战略将是我们未来政策制定的一个重要原则。

(二)补贴政策:补产业还是补人口

发展问题范文篇10

一、连云港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基层文化阵地投入不足,严重影响新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基本文化阵地之所以投入不足,就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言,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基层领导对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中心工作忙起来不要。对西部落后地区来讲,主要是乡镇财力不足,无力投资。有的地方,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考核,做一时的表面文章,检查组来了找几间房屋应付一下,检查组一走又物归原主,文化站成了超级“流动站”。当前,在不少农村,文化设施大多数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投资建设,至今已破旧不堪,尤其是乡镇电影院1/3以上是危房,有的已经倒塌。特别是在近年来城镇规划过程中,文化设施大多处在镇区的黄金地段,由于工业开发、道路建设等原因,1/3的文化设施流失,被随意挤占、挪用、变卖。

2、基层队伍建设人才不足,严重影响新农村文化队伍的稳定和壮大。业余团队要靠文化站专职干部去抓,因此宣传文化干部个人的文化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着业余团队的建设成效。当前农村文化站干部队伍建设却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年龄老化、素质不高;二是专职而不能专用,人才大量流失;三是通过不当手段安排不懂文化的人进文化站,占编制、拿工资、不干事。造成没有文化的人出不去,有专业才能的进不来。

基层文化干部人心浮动,有的改行,有的被随意抽调,也有的尽管还在文化工作岗位,但观念比较旧,很少有更新知识的机会。现在一说起改革,在有些农村基层文化干部的心目中就认为是为了减人、减支、减编制。不错,改革的手段是为了精简机构,建立高效政府,但基层文化体制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有一支高度负责、“一专多能”的文化队伍。

3、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建设缺乏创新,难以满足农民精神生活需求。这些年连云港各乡镇文化活动确实彼此起伏,一个接一个,但大多数单调枯燥,缺乏新意。有的乡镇活动虽多,却流于形式,应付为主,不肯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上下功夫,看上去很热闹,但真正是农民参与的却很少,难以让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当前,随着农村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到位,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但文化工作却长期处于“弱势”,仍是传统的吹拉弹唱和读报,参与率不高,几乎所有的文化消费都在一台电视机上,或者三五成群地邀约在一起搓麻将。其根本原因就是这里的基层文化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导致乡镇文化站长期受到冲击,致使乡镇文化站在农村基层的龙头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就当前开展的文化“三送”工作而言,农民就颇有怨词。某县电影公司根据县“三送”活动统一安排,到某村组织了一次电影放映活动,经过提前几天的宣传,当晚来了一百多位农民。可第一部影片上映后不久,就有几位农民离场;放映第二部时,有一半人离场;第三部放完时,只剩下三四个观众。乡文化站对此十分不解,事后专门对此进行了调查。当天坚持看完电影的一位民办教师直言不讳地道出了其中的缘由:不是农民对送电影的形式不接受,而是对有些内容不喜欢。譬如,那天放映的第一部关于养猪的科教片,其内容早已过时;第二部战争片,很多人小时候就看过;第三部武打片,农民更不爱看,因为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的尽是些老人。农民对不喜欢的电影说不,至少给广大文化工作者传递了这样几个方面的信息和启示:首先,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增长的。如果我们用一些过时的、陈旧的、不对路的影片来糊弄农民,农民肯定不会买帐。其次,送文化下乡的形式要不断改进和丰富。就送电影而言,片源奇缺,某县电影公司两年才进5部新片,怎么能满足二十多个乡镇放映!再者,乡镇电影机器老化,声、光、色效果极差也是主要原因。综上所述,并非农民看电影难,而是农民难以看上好电影。今后我们送文化下乡,不能仅仅局限于送电影等,还要注重帮助农村培训文艺骨干,建设文化阵地,让农民自己组织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再次,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文化”工作,无论是放电影还是文艺演出,一定要适合广大农民的口味。

4、文化站定位不准,乡镇文化站改革与农村综合改革不配套。当前,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正在进行之中,但对于基层文化体制改革尤其是乡镇文化站改革在有些地方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定位,有的定性为全民事业单位,有的定性为文化经营单位。定位不准,造成有的文化站与广播站的撤并,与广播站分分合合,用广播站经营性管理模式生搬硬套在文化站上,具体操作起来不伦不类。为此,基层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对乡镇文化站有一个准确定位,并与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同时进行,协调发展。

二、解决农村文化站发展的主要对策

1、必须尽快出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相应法规,以保证文化经费投入。要明确规定文化阵地面积与乡镇人口的比例;要建立合理的领导班子考核机制,提高文化的考核分值,健全严格的奖惩制度;要尽快制定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对已建成的达标文化站,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挤占、挪作他用,已经挤占挪用的要立即收回,限期使用。对经济条件差的乡镇可采取政府出资补贴等措施;对那些在经济条件并不很好的情况下却能让文化工作红红火火的乡镇领导则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对文化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新方法、新思路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应及时总结和推广,鼓励乡镇领导和文化干部上下齐心,为促进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做出新贡献。

2、必须建立严格的文化干部考核任用制度,以保证文化站队伍的稳定。要通过规范的制度,把具有群文业务专长的人才吸纳到文化站,把热爱群文、有较强文化创新能力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推荐到文化站长岗位上;要彻底杜绝任人唯亲现象,避免让那些不懂文化、毫无责任感的人混进文化队伍,危害我们的农村文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