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完善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8:06:16

发展完善

发展完善范文篇1

20*年,*县残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县”战略,紧紧围绕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目标任务,精心调研,扎实工作,提升了残疾人工作整体水平,推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

一、推进重点工作,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

(一)深入开展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把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7号)精神、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以及中国、省、市残联五代会精神等纳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形成整体推进,各有所重的局面。

(二)有序推进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

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我县积极实施*县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在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精神,及时启动我县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20*年,全县共有190名重度残疾人享受了基本生活保障;147名重度残疾人得到了托安养服务,其中集中托养47名;使321名贫困残疾人得到“三助”康复服务,已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任务。嘉兴市督查组和省残工委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考核组对*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开展第二代残疾人证核发工作。

二代证核发工作是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做好今后残疾人工作的前提。我们十分重视第二代残疾人证管理工作。出台了《关于做好第二代残疾人证核发工作的通知》和*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细则,对《残疾人证》的核发进行了规范;分别成立了县第二代残疾人证核发工作领导小组、县残疾评定办公室、县残疾鉴定小组。组织办证人员参加省、市残联组织的残疾人证核发工作业务培训班,召开核发工作会议,学习省、市残联关于核发第二代残疾人证有关文件精神。明确责任科室,专门组织5名办证人员,下村入户,方便残疾人办证,尤其是重度残疾人办证。

二、发挥残疾人保障体系作用,改善残疾人生活水平。

1、加大培训力度。举办残疾人种养殖事迹报告会,为广大残疾人介绍成功经验,部分镇、区通过出台帮扶残疾人发展种养殖办法,鼓励残疾人扩大种养规模;武原镇残联联系镇成校、科协和农技等部门举办了以培训农村残疾人种植技术为主的农函大(绿证)培训班,有36名残疾种养业家庭参加培训,并全部得到农函大颁发的结业证书。各镇区残联通过举办各类残疾种养技术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广大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和种养技术。

*年共举办14期残疾人种植培训,投入10万元,为501名残疾人进行种养技能培训。

举办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促进残疾人就业,*年新安排残疾人就业125人。发放扶贫贷款贴息8.18万元,为残疾人创业提供了资金上的帮助,自主创业增加26名。

2、加大救助力度。全年投入27.84万元,用于重度残疾人定补。加大对一户多残家庭的补助力度。进一步完善对一户多残的补助办法,共对全县278户一户多残家庭补助16万余元。

开展援助贫困残疾母亲行动,给全县22位贫困残疾母亲发放了援助券,共计金额2.3万元。

做好残疾学生助学工作。共为53位残疾学生及15位低保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助学金4.5万元,其中有3名残疾学生被高校录取。推进残疾人安居工程。共投入6.3万元,对列入政府危房改建的21户残疾人家庭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助。继续做好残疾人临时救助工作。下拨11.7万元救济扶贫款,给予贫困残疾人200—600元不等的救助,用于帮助因突发性事件而发生临时性困难的残疾人缓解一时之急。

三、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优化残疾人生存环境。

1、康复服务。

推进残疾人康复中心(站)规范化建设,建立沈荡镇残疾人康复中心和白洋村残疾人康复服务站。使我县的“20分钟康复圈”更加完善。现已建成康复中心(站)15个,配备康复指导员40余名,并为广大残疾人提供日常的康复服务。通过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康复医生的服务水平。

通过开展第九次“全国爱耳日”宣教活动,举办盲人定向行走培训班,开展“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等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残疾人的康复意识和全社会的残疾预防知识。

2、宣传文体。

举办专场助残文艺晚会进一步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举行新年茶话会,组织游览联谊进一步活跃残协活动;通过广播、电视和报刊进一步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制作残联工作通讯和“同在蓝天下”残疾人电视专题栏目,增设扶残助残、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等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滚动宣传广告,营造共同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

残疾人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沈荡镇举行首届残疾人运动会。武原镇举办的“庆残奥促和谐”趣味运动会。选送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上级比赛。于城镇聋人沈慧晓参加全省和全国聋人乒乓球比赛,并获得较好的成绩。

四、加强组织建设,提升残疾人工作者整体素质。

发展完善范文篇2

关键词:金融工程;学科定位;人才培养

一、金融工程是金融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0世纪50年代以前,金融学基本处于对事物的定性分析,即描述性阶段。它由描述阶段向定量分析阶段的转变始于马柯维茨的风险投资组合理论,该理论奠定了现代金融定量分析的基础。1952年,马科维茨(Markowitz)在结合奥斯本(Osbeme)的股票价格遵循随机游走的期望收益率分布的基础上,在《金融杂志》上发表了资产组合选择一文,把投资的收益或回报定义为其可能结果的期望值,把风险定义为平均值的方差,这种均值—方差模型使数理统计方法可以应用到资产组合选择的研究中。法玛(Fama)在奥斯本(Osbeme)通过理性无偏的方式设定投资者主观概率的基础上,建构并形成了有效市场假设(EMH),并进一步细分了三种有效市场,从而说明了价格反映所有的公开信息,已知的信息对获利没有价值的结论。随后的夏普(sharp)、利特纳(Litner)和莫辛(Mossin)将EMH和马科维茨的资产选择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个以一般均衡框架中的理性预期为基础的投资者行为模型CAPM,说明了市场上的超额回报率是由于承担更大的风险才形成的结论。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等人进一步相继拓展了上述研究,提出了套利定价模型(APT)、期权定价模型(OPT)等。至此,20世纪70年代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支撑的标准金融理论确立了其在金融经济领域的正统定位,成为当代金融理论的主流和范式。80年代末期,动态套期保值策略组合保险的创始人里兰得(H·Leland)和国际著名期权理论学者鲁宾斯泰(J·Rubinstein)开始提出“金融工程”的概念。1988年,金融学家芬纳迪(D·Finnerty)则基于公司财务对金融工程作出了较为完整的解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价格波动频繁,风险与日俱增。为求生存和发展,金融机构不断地进行更深层次的金融创新。20世纪80年代风起云涌的金融创新浪潮成为了西方金融领域最为活跃和突出的变化之一,伴随着金融创新,发达国家公司理财、银行业和投资业得到了迅速的扩张和发展,金融工程作为金融创新活动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很快便渗透到了商业银行等金融实务部门。可以说,金融工程的产生顺应了国际金融经济竞争与发展的潮流。

二、金融工程的理论架构和技术基础

金融工程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分解与组合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其成果金融产品既包括原生和衍生的金融商品,也包括金融服务和解决金融问题的手段和策略。其创新和创造性既意味着金融领域思想和思维的飞跃,即一种革命性的全新金融产品问世时所具有的创造性,也意味着对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与运用,以及对现有产品进行的分解与组合。

金融工程的应用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是应用已有的各种基本的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对社会金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控制风险和进行资本经营。二是开发、设计金融创新产品来创造性地解决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问题,实现预先设定的金融目标。金融工程的核心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估价理论、资产选择理论、资产定价均衡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有效市场的均衡理论、汇率与利率理论等,但是这些理论的应用只有借助于技术方法的支持,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操作工具。因此,金融工程更注重于综合采用决策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当代前沿的科学技术方法展开实证分析,通过从基本的代数知识、微积分、线性代数到微分方程,运筹学和优化技术,乃至模糊数学、博弈论(包括微分对策)、概率论、随机过程和其他随机分析理论方法(包括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应用,设计优化算法或建立仿真模型,对金融活动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近年来,随着金融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和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各种自然科学的前沿理论和最新工程技术(如混沌理论、小波理论、遗传算法、复杂系统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包括知识工程、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模拟退火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已经或正在成为金融工程重要的技术基础与实践工具。

三、建立和发展我国的金融工程科学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和发展金融工程对我国整个金融科学向更高水平层次发展的重要性。金融工程的产生不过十余年,在把金融科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同时,对金融产业乃至整个经济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仅因为金融工程的实践提高了经济生活中的货币化程度,而且由于金融工程大量运用运筹学技术、仿真模拟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手段对市场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使得金融新产品的定价更符合市场要求,使金融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更趋完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了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配置,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传统的运作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工程作为金融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又为更高层次的金融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然而我国目前金融学科水平尚处于由描述性阶段向定量分析型阶段转变的时期,明显滞后于国际金融科学水平的发展。由于我国金融理论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传统内容和简单的政策研究上,忽视了数学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与金融实践的结合运用,使理论严重脱离实践,远远适应不了我国金融业发展对相关理论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工程作为现代金融科学的制高点对现代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从现在起围绕金融工程学科的发展建设,以实现金融理论研究的定量化、工程化、产业化为目标,建立起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科学。

发展完善范文篇3

一、建立完善的公共管理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和谐社会对于我们面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严峻挑战,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具有重要意义。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进党和政府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新势下做好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要求。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为公共管理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国加人WTO后,同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改革、发展和稳定都面临着新的任务,社会经济生活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才能使政府工作和政府职能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真正履行好政府担负的各项职责,更好地完成新形势下的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任务。

第二,构建和谐社会是公共管理建设的核心问题。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公共管理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保持党和政府与各个发展领域的密切关系,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归结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来。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实现,人民群众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否得到解决,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公共管理建设是否取得实际成效的根本标准。

二、建立完善的公共管理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第一,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逐步制定和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公共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所以,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其最主要的体现是社会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即法律法规本身的和谐性。怎样做到法律法规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突破法律法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样一种传统思维定势,真正站在公共的立场上,完善我国的公共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如从公共设施管理制度、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公共财产管理制度、公共物品管理制度、我国环境管理制度、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我国公司管理制度、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我国传染病管理制度、中国集体管理制度等方面完善。然而,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制度制定过程存在着明显的部门、行业、领域、阶层或利益集团垄断的现象,这导致了一些公共制度不能真正代表公共利益,造成了制度本身的不和谐。

第二,一个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是政府实现和谐治理的保证。这中间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政府、市场、第三部门,这三者之间的协调和配合。现代社会基本由三类组织构成的:一类是公共部门、一类是企业,一类是非营利组织,这三者能否各司其职,对社会的和谐有直接的影响。譬如,由企业作为主体的市场,在社会发展中,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能有效、快速地配制各类社会资源,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起了很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市场注重的是效率,但解决不了公平,重视效率就可能制造很多社会的不和谐,引发冲突;但政府及其公共部门所发挥的作用,则正好是要弥补市场的缺陷,通过公共财政、公共政策以及通过公正性来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同样,作为民间组织的非营利系统,它既可以弥补市场的某些缺陷,也可以弥补政府的某些不足,是对政府、企业以及市场功能的重要补充。二是政府与公民的合作。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之所以重要,在于如果社会有没有正常的表达机制、表达的途径,公民有没有参与公共治理的机会,这个社会实际上是不可能真正和谐的,这是现代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三是社会公平以及政府管理所必须体现出的正义。如果政府所代表的公平正义的天平发生了倾斜,公共管理制度治理的和谐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三,完善的公共管理制度是政府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知道,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分不开的。经过30年发展,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朝着多元社会方向在发展,经济多元化,观念多元化,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政府如果继续追求单一的GDP增长,忽视社会全面发展,那么,目前我国社会阶层和利益格局的变化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将进一步激增。完善的公共管理制度应当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得到全面落实的基础上,这样定位政府的战略,更符合中国社会面临的实际。可持续发展决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还应该包括经济、社会、城乡、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公共政策的制定应该真正体现公平和正义。这是政府诞生以来,必须坚持的属性,如果政府背离了公正、公平与正义,就是公共政策失败的表现。这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而在这个方面,我们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应该成为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抓手,以此化解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

第五,从政府职能的实现形式来讲,建立完善的公共管理制度是有效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制度规范。过去我们更多的关注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从2003年"非典"以后我们开始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放在重要地位。从发展的视觉看,我们的政府整体上确实面临历史性的转变,也就是我们这两年提出的应该由一个管制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或者说由一个单一型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我认为政府职能实现形式上转变,应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第六,从政府体制、制度安排的角度来讲,建立完善的公共管理制度能较好地解决制度缺失的问题。目前最为迫切的是需要重新思考我们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如果制度不合理,将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羁绊,甚至可以继续制造某些不和谐。所以,制度安排是公共管理制度治理和谐的核心。

第七、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提供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总理曾经指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这不仅给“公共服务”下了一个权威性定义,而且深刻地阐述了公共服务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确,在新形势下,我国公共需求呈现出增长迅速、主体多元化、结构复杂化、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需求比重大幅上升,公共需求结构正逐步由消费型向发展型升级。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该说仅仅处在第一阶段(即“必须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制度”的阶段)向第二阶段(即“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和平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过渡时期。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就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与先决条件。换言之,只有建立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实现社会公平、稳定、快速、健康、持续性的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公共管理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建立良好的公共管理制度,必须使政府的实际表现与公众对政府的主观评价相一致,为此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党所主张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仅靠GDP的增长,无法支撑起一个人民所向往的全面的小康社会。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第二,正确处理政府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改革,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性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生机和活力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始终做到“活而不乱”。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避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激化。

第三,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妥善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市场体制,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又要通过宏观调控,在二次分配中维护社会公平;既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

发展完善范文篇4

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突破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每一步前进、每一个成绩都离不开理论创新的引导。党的**在所有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尤其令人关注。《决定》关于所有制理论的新突破、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突破之一,提出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倡导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决定》提出,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重大突破。

改革以来,人们对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的认识过程。最初人们认为,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公有制格格不入。但在实行股份制改造试点过程中,人们发现股份制确实具有其他经营形式无法替代的优点,它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有利于政企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积聚社会资金,要积极试点,总结经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所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深化,党的十五大又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对于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在这一认识指导下,公有制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进入一个新阶段,它在转变公有制企业的经营机制、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积极性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出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充分说明,我党对公有制的认识已彻底摆脱了传统教条主义的束缚,无疑是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贡献。理论上的突破必然使公有制实现形式进一步多样化,促进混合经济大发展,从而增强公有资本特别是国有资本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这一理论为创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指明了方向,清除了思想障碍,在它的指导下,我国生产力将再一次得到解放,经济发展将跨入新阶段。

突破之二,《决定》把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提到了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高度,深刻阐述了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和重要地位。《决定》明确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并强调,“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老垄断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以及政府职能的改革,之所以进展相对缓慢,或者说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原因在于产权制度的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原有的产权制度本身正是计划经济的核心基础,因此构建现代产权制度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攻坚战。改革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产权清晰既是市场经济顺畅运行的前提,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得以巩固的保障。市场经济越发展,产权关系越复杂,产权的明晰界定就愈加重要。《决定》关于现代产权制度的论述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南。

突破之三,放宽了非公有制经济可进入的领域,给予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待遇。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正确方针和不断创新的理论指导下,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市场准入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一直受到诸多的限制,甚至一些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都不允许国内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之前,国有经济可以进入80多个行业,外资可以进入60多个行业,而国内的非公有资本只能进入40多个行业。也就是说,有一半左右的行业非公有制经济无法进入。此次《决定》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意味着今后国家将大大加快行业准入的开放进程,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领域。只要不是法律法规“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资本都可进入。

此外,长期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在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进出口经营权方面无法获得与公有制企业、尤其是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融资难、批地难、进出口难、乱收费、乱罚款等一直是困扰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问题。《决定》针对上述问题明确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一规定对于消除所有制歧视、彻底转变人们的观念有重要意义,必将为非公有制与公有制企业展开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发展战略的新思路

过去20年,我国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多种复杂原因,社会经济生活中也积累了许多矛盾,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重大发展是,提出了统筹协调发展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决定》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这一发展新思路的提出,对于促进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提高、经济和社会共同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是统筹工业和农业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发展战略的重点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在资金投入和政策上给予工业、城市、市民更多的支持和照顾。长期的政策倾斜致使城乡存在较大差距,无论是技术装备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还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三农”问题更加突出,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的制约更为明显,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提出城乡统筹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契机,必将有利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也预示着我国将对长期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一顽固堡垒展开攻坚。

其次,要统筹区域发展。经过24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东部地区发展迅速,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较慢,老工业基地没有很好地振兴,区域经济的差距加大,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为此,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统筹区域发展”的思想。统筹区域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形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把“推进发达地区的加快发展与推进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地区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结构”。“统筹区域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再向均衡发展演进的结果,就是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中部地区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发展,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行东中西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一思想充分反映了中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再次,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的工作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为经济建设服务,一切以经济建设为转移。在“”刚刚结束、面临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和急需恢复经济发展双重艰巨任务的情况下,突出经济工作的地位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后来的一个较长时期里,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对社会发展关注不够、工作没有到位,以致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其突出表现是:收入差距拉得过大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同步导致道德滑坡,党的干部队伍中滋生官僚主义和种种腐败现象引起群众不满等。上述问题必须通过社会的综合治理和均衡发展才能逐步加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从反面说明,只有使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才能使经济发展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才能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党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都体现了寻求发展的协调性的战略思维。

复次,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国资源严重短缺,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建国后,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足,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非常严重。改革开放以来这方面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在趋利动机的支配下,愈演愈烈。滥采、滥垦、滥伐屡禁不止,空气、水体、土地污染普遍堪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空前严重。资源不足和生态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大障碍。因此,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最后,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引进技术迅猛增长。去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首次位居世界第一,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已接近4000亿美元。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国内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内资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对外开放的步伐。其表现在:出口总额中有65%的出口额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在许多行业和领域,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在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质量、市场占有率、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当前我国发展经济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迅速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面临着较为有利的外部经济、政治环境,西方国家普遍对我开放市场。但20年后,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与发达国家的竞争性加强。西方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的发展开始抱有疑虑。近年来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以及近期日美对人民币汇率施压,都说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环境在恶化。因此,不论是从发展民族经济的角度,还是从应对变化了的外部环境的角度,大力发展国内经济都显得十分重要。

体制改革攻坚的新举措

**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系列新举措,这些举措对于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具有决定性意义。

首先,要打响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20多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过度行业垄断,以及经营机制僵化、经济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规范而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未建立,“政企不分”致使国有企业无法真正成为市场主体。针对上述问题,全会提出了今后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四项重要任务:(1)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不需要国有资本控股的,国有企业可以部分退出或完全退出。(2)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要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同时也要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各项权利,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3)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继续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4)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的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改变大型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一股独大”的局面,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我们相信上述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将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国有经济重新焕发活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其次,要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问题,一直受到中央的高度关注。改革以来,在党中央正确方针政策的引导下,农村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过于薄弱,加上经济体制中诸多深层次障碍尚未消除,近年来农村、农业矛盾加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税费负担过重、农民权益受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遇到制度障碍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农业和农村的健康发展。**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的宗旨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上提出以下新举措、新精神:(1)搞活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这一方针是继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在农业用地产权制度改革上的有深远意义的新举措,必将对解决农业发展中的现存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农业落后的经营方式,加快农业向现代化进军的步伐,产生深远的影响。(2)保护农民权益,还权于民,还利于民。一要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征地时必须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二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率,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三要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切实保护粮农的利益。(3)消除体制障碍,给农民以平等待遇,为劳动力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创造条件。建国之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自主选择居住地。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政策有所松动,但直至目前为止,歧视性的体制障碍并没有完全消除。体制障碍的存在阻碍了劳动力及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极不利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此次全会通过的《决定》在这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再次,要完善财税体制,深化金融改革。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财税体制先后进行了利改税、分税制的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税体制框架已基本建立,但是仍存在某些税种设计不尽合理、不同所有制企业税赋不统一、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公共财政体制还不够健全,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还存在较大缺陷。突出的问题,是实行分税制之后,县乡两级财政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严重制约了县乡经济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全会提出完善财税体制的新举措,对出口退税、增值税、统一企业税收都做出新规定,并提出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老大难问题,是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造进展缓慢、经济效益低下、呆坏账比例过高以及经营机制僵化,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融资需求和日益加快的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新情况,并成为金融安全的隐患。因此,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决定》指出,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各类金融企业都要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稳步发展各种所有制金融企业。这些新举措充分体现了新一届领导集体敢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对于攻克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堡垒将发挥决定性作用。

最后,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着越位、错位、缺位等现象,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决定》提出完善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使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成为“廉政政府”和“廉价政府”,以适应资源配置方式由以行政为主向以市场为主的转变,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法律制度。目前,制约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行政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部门利益超越法律界限,凡此种种,都使得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难以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与法律环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有权威的、具有统一性的公正的法律制度和一个能够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因此,《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加强经济立法;加强执法和监督,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按照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的要求,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防止和纠正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主义,等等。

此外,《决定》还在政治文明以及党内民主方面做出了新的努力,在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方面有新的尝试。这些举措,体现了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政治智慧,也为完成上述艰巨使命提供了绝佳契机。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随着利益的多元化以及政治表达的公开化,随着整个民族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舆论形式的多样化,中国政治文明的建设面临空前的机遇。如果能够把握机遇,更多地吸纳人民大众对政治的参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中华民族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就一定可以实现。(写作组主要成员:刘泓、孙慧敏、张贵、张雪峰)

附:

教学参考之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次三中全会

纵观党的历史,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历次三中全会往往具有特殊意义,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决策,多是在三中全会上做出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会议还彻底否定了“”,审查和解决了中共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可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党我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的开始。

十二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该《决定》在许多问题上,特别是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这些重大问题上,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澄清了在许多人中间存在的模糊认识。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

十三届三中全会——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1988年9月26-30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一个特殊时期召开的。当时,中国正处在新旧两种体制的转换时期,因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经济秩序混乱,物价上涨过快,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为了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得以深入下去,这次会议确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要求把今后一段时期的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这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两个重要文件。

十四届三中全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11月11-14日在北京举行。全会认为,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经过15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全党要紧紧抓住国内国际的有利时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全会还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此,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这次会议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十五届三中全会——建设新农村

1998年10月12-14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高度评价农村改革2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创造的丰富经验,一致认为,这场伟大变革,带动和促进了国家的全面改革,进而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会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

**——新任务、新起点

2003年10月11日-14日,中共**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提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全会充分肯定十六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会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重大进展。强调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按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全会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制基础。实践证明,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保障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应该保持稳定。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定程序,把**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有利于宪法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

教学参考之二: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之路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是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也是思想不断解放取得的理论成果。它突破了把市场经济视为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传统观念和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努力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从那时到现在,其大致的历程如下: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鲜明地指出应当坚决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由此,中国人民开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征程。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突破,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突破和飞跃,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制定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总体蓝图,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全局性整体推进的新阶段。至此,历经15年,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目标及其框架在理论上、认识上已基本完成。这以后的10年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经济增长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连续迈上新台阶。

2002年11月,党的**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

2003年10月,**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把新世纪新阶段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又进一步向前推进。

教学参考之三:

市场经济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较长的时期内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计划经济留给百姓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无疑是物资短缺。人们曾经憧憬过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式的理想生活,就因为长期的短缺而使这一理想长久地停留在人们的幻想之中。可以说,计划经济时代,短缺与经济如影随形,票证与生活朝夕相伴。

而市场经济带给老百姓的又是什么呢?

恐怕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短缺”这一词,“票证”这一概念,已成为历史名词而正在为人们所淡忘。用老百姓的话说:只要你有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这个如今看起来十分简单的现象,在计划经济时代却是人们根本无法想像的。

市场经济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及时发出需求信号,并调动千千万万生产者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变动,一方面反映了社会需求的变化,告诉生产者社会最需要什么;一方面又影响生产者的利益,促使他们按照市场信号行动。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格的不断变化,达到配置资源的目的。这是中国经济告别短缺时代的根本所在。

市场经济给老百姓带来的另一个积极影响,是使我们每一个劳动者都成为了真正的市场主体。农民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不再听生产队长的号令了;工人也不再是国家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在此不顺心,可以抬屁股就走人,“工作对调”一词,在今天听起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如果你自认为自己是个人才,你完全可以大声地说: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是隶属于国家或某个单位的,让你干什么就得干什么。要想换个工作,你得付出很大的努力。

市场经济也促进了老百姓观念的更新。等价交换、平等竞争、合法经营、自主择业、人才流动等市场机制的引入,必然会形成平等、竞争、自主、效率、契约、守法等市场经济观念。这些观念正是一个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总之,市场经济不仅改变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也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也使老百姓获得了丰厚的利益。

当然,毋庸讳言,市场经济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甜美,也有苦涩。有个人择业的自由,就会有失业的风险;有企业竞争的机遇,就会有破产的压力;有价格的信号作用,就会有物价的波动。但是,我们只能勇敢地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而不能退缩。因为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能找到的最有活力的经济运行方式。(张艳丽)

教学参考之四:

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路还有多远

经过20余年的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但距离建立完善的经济体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仍然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国家有关方面负责人指出,中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亟需解决以下问题。

一、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效率亟待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很快的,但我们投入的资源恐怕也是罕见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结构不合理。

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需要克服。金融是影响经济的核心,困难不是在解决25%的不良贷款,在于我们今后怎么保证不再出现这么多的不良贷款。改革还涉及很多方面,政府的改革对金融体系来讲是非常重要。因为过去的计划投资、对金融的管制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迫切需要成熟化的、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社会保障体系在过去10多年里进行了很多探讨,原来有一个方案,但实施得不是很理想,特别是还不能兼顾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劳动力。

四、必须抓紧建立一个有效保障市场统一的法律体系。现在的司法体系对于保障市场统一性有很多的缺陷,是按照行政级别来设定的,涉及跨省跨市的经济纠纷时,由不同地区的法院来判,容易出现地区保护主义。

五、从制度上保障我们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目前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少3到4年。

六、必须使社会服务领域和事业单位充满生机活力。服务业特别是社会服务业,包括科技、教育、卫生等,都有一个发展潜力的问题。我们说企业改革是中心问题,但事业单位改革一点不比企业改革的重要性要小。我国事业单位有三千多万人,仅仅从解决财政问题角度来说,事业单位改革也是刻不容缓。

发展完善范文篇5

当前,我县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统筹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新的形势和新的阶段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顺应新形势新阶段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努力开创我县人大工作新局面。

下面,我代表县委,就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全县人大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工作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实践。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特征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范围内,人大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决策和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和全体人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从而实现党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领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善于通过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善于把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主张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经过法定程序转变成国家意志,转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善于利用民主和法制的武器,整合社会资源,规范社会秩序,聚合社会力量。各级党委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大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进一步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和能力,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法制建设,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实践证明,越是强调走科学发展之路,越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特别是当前*正处在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的关键时期,正处在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关键时期,正处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极为繁重。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新要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扎实建设“法治*”,以民主、法制的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制度保证。人大工作就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中,发挥民主的主渠道作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我们要充分发挥人大植根于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加强人大工作,倾听人民呼声,代表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县人民。

4、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性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但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仍然突出,不仅反映在经济生活方面,也反映在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紧迫而繁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是人民群众反映意愿、表达诉求,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和途径。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使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得到充分表达,矛盾和问题得到真实反映,有利于合法、有序、理性地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既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遗余力地加快经济发展,又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重视和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倍加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形成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制体系和协调各方利益的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围绕中心,依法履职,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

在不久前召开的县委八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县委审时度势,就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统筹发展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确立了打造“*镇、*镇城乡一体化发展核心区,松古平原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加快形成“产业化水平高、人口聚集度高,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居环境生态化”的城乡发展新格局的“两区两高三化”战略目标。这个重大战略部署,是对“三县并举”发展战略的深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工作的大局,也是人大工作的大局。全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紧紧围绕这个大局,自觉服从服务这个大局,适应新形势,创造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依法履行各项职权,在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统筹发展的实践中,进一步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1、坚持党性原则,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上不动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人大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头脑要十分清醒,立场要十分坚定,旗帜要十分鲜明,绝不能有丝毫动摇。全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自觉地把人大工作置于党委的领导之下,着力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着力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着力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大各项工作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作,使党委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人民意愿,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确保党委意图得到实现。人大常委会党组要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人大工作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向县委请示报告制度,保证把县委的主张和意图贯彻到人大工作之中。

2、依法履行职权,在推进全县科学发展上不松劲。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职能的基本要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认真依法履行各项职责,努力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为推动我县科学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在行使监督权上,要把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法律法规实施中的难点问题、行政执法中的薄弱环节作为人大监督的重点,进一步强化对“一府两院”贯彻实施法律、法规和人大决定、决议的监督,进一步加大对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监督,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坚决纠正以言代法、以情枉法、以权压法的问题,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和司法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要正确处理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既要通过监督纠正“一府两院”工作中的偏差,又要通过监督促进“一府两院”的工作,保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与“一府两院”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同时,“一府两院”要进一步增强人大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人大常委会在执法检查、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意见建议和有关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要采取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进一步增强监督效果。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上,要建立健全重大事项讨论和决定工作制度,推进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制度化、规范化。要抓住事关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作出决议、决定。在行使人事任免权上,要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严格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实现党内工作程序和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定程序的有机结合。对应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干部,要提请大会充分酝酿讨论,依法组织好大会选举;对应由人大常委会任免的干部,人大常委会党组要依照县委的提名,积极做好工作,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真正把权力交给党和人民信任的人,交给能为人民干事谋利的人,保证党委意图得到实现。

3、畅通民意渠道,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不放松。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大工作的主体。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组织和引导人大代表更加密切联系群众,更加深入体察民意,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全县各级各部门、各有关方面要大力支持人大代表工作,积极为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创造更好的条件,努力做到“五个进一步”:一要进一步拓宽代表知情明政的渠道,提高向代表提供信息服务的质量,使代表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二要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培训、考察制度,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建立代表履职登记制度,健全代表履职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强化代表职务意识;三要进一步扩大代表对人大常委会活动的参与,邀请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吸收代表参与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活动;四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议案、建议的审议办理及督办工作,积极探索代表建议办理合议制、重点建议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表决等做法,加强代表建议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着力提高问题解决率;五要进一步提高代表活动实效,健全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组织、激励和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作用。同时,要加强代表管理,规范代表行为,引导代表加强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反映群众要求,广泛集中民智,敢于代民立言,善于建言献策;督促和教育代表履行法定职责,珍惜代表荣誉,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区分依法执行代表职责与从事个人职业活动的行为,真正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

4、增强进取意识,搞好人大机关自身建设不懈怠。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顺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一项紧迫任务,努力实现人大工作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一要切实加强思想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特别要认真抓好“六个为什么”的学习宣传,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要切实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掌握人大工作所必备的宪法、法律和业务知识,不断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三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各项配套工作文件和具体工作规则,研究制定新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推进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四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教育和引导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机关工作人员不断增强群众观念,敢于为民代言,说群众想说的话,办群众所盼的事,始终保持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

三、加强领导,大力支持,推动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大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要根据新时期人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领导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水平。

1、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一要健全和落实党委领导人大工作制度。各级党委要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把人大工作纳入党委工作总体布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和完善定期听取专题汇报、通报重要情况、答复问题请示等制度,每届任期内至少召开一次全县人大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建立和完善县委与人大常委会沟通机制。县委在作出重大决策前,要注意听取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在干部任用方面,凡需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免的干部,可在县委书记办公会议酝酿后,提交县委常委会讨论前,听取人大常委会党组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县委和县政府召开的重要工作会议、组织重大活动以及开展领导干部民主推荐和测评时,要安排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主要负责人和常委会专职委员、乡镇人大专职主席参加。二要大力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各级党委要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进一步增强人大意识和法治观念,主动配合人大工作,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要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关系,善于把重大决策部署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共同行动。凡属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定职权范围内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一府两院”要在每年年初提出计划并适时提交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一府两院”要认真落实并主动报告落实情况。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各级党委要认真按照监督法要求,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协调解决监督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人大常委会要正确处理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促进“一府两院”更好地依法履行职能、开展工作。要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选举任免相统一,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选举任免权,尊重和维护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表决的结果,选举、任命的干部在法定任期内原则上要保持相对稳定,个别确需调整的应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理。三要大力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要认真执行代表法,尊重和维护代表的各项权利,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保障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要加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坚持政府领导领办重点建议制度,建立和完善部门办理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将建议办理情况列入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积极探索和规范代表集体约见“一府两院”负责人并就“一府两院”工作提出询问、意见和建议等制度。“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要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代表、接待代表日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和向选民述职制度,认真听取意见,自觉接受监督,不断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四要大力加强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组织建设。要进一步加强人大常委会组织建设,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配备适当比例年富力强的优秀中青年同志,增强人大机关干部队伍活力。要按照省市要求,逐步提高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的比例;科学设置和确定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设立民族华侨工作委员会。要重视和加强乡镇人大工作,完善乡镇人大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乡镇人大主席团和乡镇人大主席的作用。逐步提高乡镇人大专职主席的比例,并可根据需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兼任乡镇人大主席的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职责,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部署人大工作,参加人大会议和主席团的活动。未进党委班子的专职主席或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席,应列席同级党委会议。重视乡镇人大正、副主席的培养和交流。乡镇人大工作经费、代表活动经费要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2、人大要认真履行起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能。各级人大要主动顺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能,努力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要巩固和扩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切实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大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发挥人大工作的特点和优势,花更多时间、用更多精力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体察民情民意,提出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提高重大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提供支持。要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制度建设,把握好传承与发展、规范与创新的关系,健全人大议事程序和规则,逐步完善适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特点、充满活力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履行人大的法定职能。

3、“一府两院”要主动配合人大工作、自觉接受监督。“一府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府两院”及其有关部门要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有关负责人员要依法列席人代会和人大常委会会议,接受人大代表与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询问,认真回答有关问题;对人大部署开展的专项工作审议、执法检查等监督工作,要主动配合支持,主动联系沟通,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对人大常委会交办的审议意见,要认真研究落实,及时向人大常委会作出反馈。“一府两院”和政府工作部门、垂直管理部门、派出机构等,要认真贯彻落实人大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发展完善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面对当前的经济困局,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发挥县的比较优势,抢抓机遇,扬长补短,真抓实干,以主导产业为导向,全面实施工、农、三产业整体开发,努力开创我县商务工作的新局面。

二、奋斗目标(按县下达指标)

全县(不含经开区)实际到位县外境内资金46亿元,力争完成47.2亿元,其中市外境内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投资34.5亿元,市内县外资金11.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44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8240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8.36亿元,其中,外贸出口8.12亿美元,进口10.24亿美元,外派劳务550人,新增境外投资项目3个;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亿元,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

三、具体举措

为达到上述目标,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商务工作任务,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以我县主导产业为导向,实施立体式开发招商。

1、实行工、农、三产业综合、协调开发。工业以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信息产业为主导,农业以现代农庄、茶叶、生猪、花卉苗木为突破口,三产业以现代物流、休闲旅游、房地产业为支柱,实施综合、协调开发,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把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作为我县扩大出口,提高外贸依存度的重要举措来抓,组织以引进加工贸易项目为主的专题招商活动,实现利用外资与加工贸易发展的良性互动。以被国家获批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加大对外宣传、推介的力度,积极吸引国外服务外包企业的投资。采取盘活“两安”用地、鼓励建标准厂房和孵化器等方式集约用地,破解土地瓶颈,并通过召开现代服务业大会和现代农业投资洽谈会等节会的方式,实现二产业招商向一、三产业的转变。

2、总部经济、临空经济、专业市场经济等全面铺开。9月11日,省政府下发《关于成立全省临空产业领导小组的通知》,并出台5项财税政策,扶持民航产业做大做强。下一步,我们将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依托国际大型枢纽机场,发展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商务会展、现代服务、休闲旅游等产业,形成航空物流产业链和优势产业集群,构建“临空经济走廊”,同时利用空港交通优势,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机构,建设航空商务区。积极探索专业市场建设“政府出规划、出环境、出政策、出服务,民间出资本”的投资模式,并将其纳入县域经济和县城总体发展规划,严格控制同类专业市场的重复建设。设立专业市场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组织协调和解决专业市场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确保市场繁荣和稳定。

3、招商举措全方位施展。在坚持节会招商的同时,扩大小分队上门招商频率,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尝试商务的方式,由单一的政府招商扩大到社会中介招商。探索聘请专业咨询公司对招商引资项目进行评审的路子,提高项目的质量。通过商会、贸促会、工商联、国际俱乐部以及政府网站和商务网站向外界宣传推介我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良好发展态势,加强对外合作和交流,实现以商招商和网络招商。

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为契机,发展开放型经济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充分发挥我县在资源、人才、技术、交通、产业配套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全力抢抓3-5年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机遇期,认真研究、用好用足相关鼓励政策,加大对沿海加工贸易转移项目的信息搜集,主动上门对接洽谈项目,承接产业链中附加值大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通过逐渐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品牌,带动全县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同时,着力营造承接转移良好服务环境,以投资软环境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健全重大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制度。推行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全程代办制,开辟工业项目报建快速办结通道,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投资环境。注重承接转移平台建设,在做大做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同时,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专业园区。同时,加大外贸企业支持力度,扶持外贸企业“走出去”,提高县域经济外向度。

以市场扩容提质为手段,着力培养三次产业消费亮点。

一方面,着力推进农贸市场建设提质工程,维护良好、依法运作的市场经营秩序。在推广年累积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县商业网点规划》要求,按照市政府规定的标准,我们将从严、从紧把县城建成区范围内符合要求的农贸市场全面进行提质改造。并将该项工作向乡镇延伸,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启动集贸市场提质建设工作,彻底整治全县的马路市场,取缔有场不入、以路为市的现象,做到摊归位、人入市、车进站,确保市场经营有序。另一方面,在消费市场上,启动“家电下乡”工程。根据省商务厅湘商建设〔〕116号文件的要求,做好销售网点的审查和备案登记工作,对家电销售渠道和备案网点进行调度和管理,督促销售企业及网点积极组织货源,保证市场供应,健全产品进入家电下乡流通体系。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工程。积极发展方便农民、服务农村的生活资料、医药、农资“三合一”农村连锁超市新模式,重点扶持承办企业的生产、生活资料配送中心建设。并重在积极探索农产品加快流通的新形式上下功夫,完善粮食、花木、水果、生猪、竹木等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不断完善生产服务业,升级扩大生活服务业,快速扩张新型商业业态,不断提高传统商贸流通业水平;深入挖掘消费高速增长的内在动因,围绕住房、汽车、家电、珠宝首饰、信息产品等,以专业会展的形式,加快引导消费结构调整,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同时,以建设食品安全城市为契机,全面推进商务综合执法工作。

以优化软环境为吸引力,对外树立县域良好投资形象。

1、搭建项目进入的便捷平台。一是立足我县资源优势,高层次精心包装策划一批具有吸引力的优势项目,完善县级招商引资项目库,全方位向外推介,利于对我县产业对路的重大项目的引进。二是建立世界500强企业、战略投资者及我县三大主导产业的信息库,及时做好其动态的资料收集、信息整合,深入研究其投资意向和发展趋势,利于我县找准其扩展布局与产业发展规划的链接点,引进和开发一批针对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三是全面实施区域营销。将县区域形象宣传片在央视、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上播放,同时,利用互联网的诸多优势,完善电子政务,打造一个全新的、动态的集对外招商、政府宣传、项目展示、园区管理等政府主导、面向投资商、服务企业的新型商务门户网站,扩大县域经济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星沙、投资星沙、置业星沙。

发展完善范文篇7

云南省是我国第二大产糖大省,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稳居全国第二位,全省甘蔗种植和蔗糖生产主要分布在临沧、德宏、保山、普洱、玉溪、红河、版纳、文山等州(市),常年甘蔗种植面积450余万亩,蔗糖产量200万吨以上。2010/2011榨季全省制糖行业实现工农业销售收入161.63亿元,其中:制糖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08.87亿元,蔗农卖甘蔗的收入达到52.76亿元。制糖企业共实现利润20.75亿元,上缴税金15.25亿元。甘蔗产业已成为主产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边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云南是我国自然灾害最频繁的省份之一,云南农业生产素有“无灾不成年”的说法,而云南甘蔗种植由于70%以上分布在依靠自然降雨的旱坡地,蔗区水利、道路等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落后,加之雨量分布不均,干旱、霜冻、火灾等灾害使云南甘蔗生产成为受灾最严重的产业,甘蔗大面积受灾、减产,种植甘蔗的农户必然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对蔗农的生产生活危害极大,严重地影响了云南甘蔗生产的发展。例如,2009年以来云南蔗区遭受连续三年的严重旱灾就是最好的例证,蔗区大面积受灾、成灾,仅2009/2010榨季全省有378万亩甘蔗受灾(约占全省当年种蔗面积的84%),其中成灾面积超过300万亩,绝收面积达60万亩,甘蔗减产379万吨,蔗农因旱灾直接损失就高达12亿多元。所以,在全省范围发展甘蔗保险的要求十分迫切,这不仅可以给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强有力的保险保障,也能够促进云南省甘蔗种植和制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云南甘蔗政策性保险发展状况与机遇

(一)云南甘蔗政策性保险的发展概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精神,云南省在总结过去部分蔗区甘蔗种植商业性保险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甘蔗保险试点工作。2008年12月,由财政、农业、制糖企业、人保财产公司等部门按照多方筹集、滚动发展、逐年积累、以丰补歉的原则,共同实施了甘蔗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率先在勐海县、云县和凤庆县实施了48万亩的甘蔗政策性保险。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甘蔗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和面积,截至2012年2月,全省甘蔗政策性保险面积达182万亩,占全省甘蔗种植面积的36.5%,其中,版纳18万亩,临沧102万亩,德宏62万亩。实践证明,在试点地区甘蔗政策性保险对蔗农防灾减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政策性保险与商业种植险相比,变灾后补贴为灾前预防的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减少了灾害损失。例如,在2009-2010年历史不遇的大旱中,勐海人保财险公司启用25万元用于抗灾防旱(其中20万元用于浇灌,5万元用于人工降雨),使接近水源、种植相对集中的蔗区得到了普遍浇灌,有效地控制了旱灾损失。另一方面,当灾害发生时,通过保险理赔能减轻蔗农经济损失,解决蔗农的生产生活困难。例如,2009年12月23-26日,盈江县部分蔗区甘蔗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霜冻灾害,受灾面积2.8万多亩,绝收面积达5232亩,灾情发生后,保险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赶赴灾区,查看受灾现场,与其他工作人员一道,测定损失,保险公司及时将150多万元的赔付款打入蔗农的账户中,有效帮助了蔗农克服生活的困难和恢复生产。

(二)云南甘蔗政策性保险的试行办法

试点县(市)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支持、市场运作、自愿参保”的原则,对符合当地政府、农业部门和糖业企业的生产管理要求和种植规范标准的新植蔗及宿根蔗全部投保,保险期限为一年,期满后可办理续保手续。保险分为基本险和附加险两大类,其中基本险范围包括:火灾和地震造成的损失,因洪水渍涝、山体滑坡、泥石流造成甘蔗中毁、掩埋的损失,暴风、龙卷风、造成的损失,新植蔗旱灾损失;附加险包括:投保霜(冰)冻保险责任和旱灾保险责任。保险金额及费率:每亩基本保险金额为300元,每亩附加霜(冰)冻保险金额300元,每亩附加旱灾保险金额150元(勐海县每亩基本保险金额为500元,每亩附加霜(冰)冻保险金额300元,每亩附加旱灾保险金额200元);基本险责任费率为2%,附加霜(冰)冻责任费率为4%,附加旱灾责任费率为5%,每亩保险费25.5元(勐海县每亩保险费32元)。甘蔗保险试点所需保费由省、州、县(市)财政,制糖企业和农户共同承担。其中,省级财政承担45%,州(市)级财政承担5%(德宏州为4.5%),县(市)财政承担10%(德宏州为10.5%),制糖企业承担20%,种植户承担20%。同时,建立“甘蔗巨灾风险准备金”,用于补贴大灾的巨灾赔款,巨灾风险准备金正常年份,只增加不使用,一旦出现非正常年景的特大自然灾害,及时启动巨灾风险准备金,用于支付巨灾赔款,巨灾赔款不足部分由财政按照相关政策负责承担。

(三)云南甘蔗政策性保险的重大发展机遇

国家财政部于2012年1月20日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做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的通知》的政策文件,将糖料作物纳入农业保险补贴的范围,全国各地区的甘蔗种植将享受以下政策优惠:一是在保险费用方面,除按照现行的中央财政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执行外,在省级财政至少补贴25%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对东部地区补贴35%、对中西部地区补贴40%;二是甘蔗政策性补贴将覆盖在生产过程中所花费的所有直接物化成本,包括种子成本、化肥成本、农药成本、灌溉成本、机耕成本和地膜成本等,对于高于直接物化成本的保障部分,可由地方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这项政策的出台对云南甘蔗政策性保险的发展将带来重大机遇和变化。一方面,过去由于地方财政的困难难以实现的甘蔗政策性保险全覆盖愿望即将变为现实,蔗区所有蔗农都将被纳入保障范围地。另一方面,蔗农在甘蔗种植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费用都将计入直接物化成本当中,蔗农受灾损失的保险金额将显著提高,意味着即使甘蔗绝收,蔗农也不赔钱,至少能够回保本。

三、完善与发展云南甘蔗保险的对策建议

要落实好国家甘蔗政策性保险这项惠农政策,科学研究、设计云南省新甘蔗政策性保险实施方案成为了关键。总体来讲,新方案在延续“滚动发展、逐年积累、以丰补歉”等原则和有效方法的基础上,应突出方案既要充分体现国家对甘蔗政策性保险的规定和要求,又应考虑和结合云南省3年多来实施甘蔗政策性保险试点的经验、问题和蔗区的现实条件;既要能保证受灾蔗农获得充分的保障,又能有效地调动蔗农防灾抗灾的积极性;既要调动地方政府、蔗农参保的积极性,又要充分调动制糖企业参保的积极性。具体建议如下:

(一)科学测算甘蔗种植的各项直接物化成本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甘蔗生产的农艺技术特点和各项生产实物资料的市场价格水平,科学测算新植蔗的机耕(机种)、种子购买及运费、底肥、地膜、追肥、机械培土、除草剂、杀虫剂等物化成本,宿根蔗的地膜、追肥、机械培土、除草剂、杀虫剂等物化成本,科学计量出各生长期甘蔗种植的平均物化成本水平,科学合理制定甘蔗基本保险和附加险的保险金额和不同生长期的最高保险理赔额度。

(二)充分调动和发挥制糖企业参与保险的积极性

扶持蔗农甘蔗保险,是蔗糖产业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促进蔗农与制糖企业构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的有效方式,甘蔗生产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制糖企业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在云南前期甘蔗政策性保险试点中,制糖企业对甘蔗保险有较强的积极性,表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蔗农一起各承担了20%的保险费用,保障了甘蔗保险的顺利实施,并在防灾抗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制定新的云南甘蔗保险政策时,在充分考虑制糖企业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应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参保的积极性,合理分担部分保险费用,减轻蔗农和地方财政的保费负担,促进甘蔗政策性保险的健康发展。

(三)合理确定各参与主体的保费负担

新保险方案因覆盖了甘蔗种植的所有物化成本,在保障水平提高的同时,保险费用也必然上升。按照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甘蔗保险的政策规定,在省级财政至少补贴25%的基础上,国家将对以覆盖甘蔗种植所有物化成本的保险保费提供40%的补贴,这也就意味云南各参保主体一共要承担保费的60%。在对比云南现行其他作物国家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保费由国家负担40%、省级财政负担32%、州市财政负担8%、县市财政负担10%、农户负担10%),结合云南甘蔗保险的试点经验,建议在新保险方案中:由制糖企业和蔗农各承担10%的保费;在省级财政负担25%以上保费的条件下,由省、州(市)、县(市)共同负担40%的保费,并在确定三者负担比例时,应充分考虑属于国家及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实际,给予适当倾斜照顾。

(四)完善保险内容的设计

云南甘蔗种植的产地条件和灾害的特点,决定了旱灾是蔗区最普遍的自然灾害,是蔗农生产最大威胁的实际,建议:将旱灾保险由原试点方案的附加险改列为基本险,同时将宿根蔗也纳入到旱灾保险范畴,切实有效地加强保险保障作用;针对试点方案中存在的保费结余相对过多的问题,在调整和完善基本险和附加险保险责任的基础上,更科学合理地确定保险费率,更好地协调好保费收入、理赔成本支出、经营费用、经营利润及巨灾风险准备金比例关系。

发展完善范文篇8

【摘要】今年国家推出了新医改政策,这对医药企业提出了新要求,原有的市场竞争格局将被打破,必然对医药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医药企业需要调整思路,开拓进取,培育企业的核心营销能力,通过发展农村市场,向社区延伸,大举进驻药房,加大创新力度等一系列举措,完善以往的营销思路,促进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医改营销战略医药企业

近年来,老百姓普遍感觉到“看病难、看病贵”。同时,由于缺乏风险分担机制,大量的医疗费用需要个人直接支付。在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出由1980年的21.2%上升到2000年的59%。自费医疗不但缺乏公平性,而且抗风险能力弱,使得许多人生病时面临费用障碍,这就使得人们收入的不平等转化为获得医疗服务的不平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加快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并最终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全面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革。

在新医改的框架内,对医药工商企业影响最大的三项政策分别是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而医药企业即将受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容量扩大、新型市场出现、购销模式优化、基层市场兴起、资源配置集中、创新方向明确”六个方面。

如何跟上改革的步伐,分享改革的成果,面对新一轮挑战,要求医药企业适当调整营销战略,将产品准确定位,积极开拓市场。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

1培育企业的核心营销能力

核心营销能力的培育需要有良好的营销队伍、通畅的销售渠道、稳定的销售终端以及后续产品的跟进。企业研发了新药且市场前景很好,但如果缺乏精良的销售队伍,要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仍然是不可能的。建设销售队伍,是企业所有竞争决策得以最终落实的前提和基础,建立专业、高效的销售队伍是医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良好的销售终端能够大幅度增加企业产品的销售量,销售终端维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企业产品销售的好坏。虽然你的产品不是最好的,但如果企业有一个好的销售终端那么它的销量一般是最高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拓展营销区域,进军农村市场

医药市场也将向多元化发展,基层药品市场得以兴起原来以城市医院为主要市场的格局将发生变化,市场重心将加快速度向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农村市场扩散。

医改后从产品流向看,农村正成为重要消费市场。但是由于农村地广人稀,致使流通成本加大。可启动区域市场联动机制,各企业应发挥在本地的优势,发展联合。在品种互相依靠,相互调剂,配送服务上相互支持,既竞争又合作,以期获得更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流通成本,来改善利润状况。

3贴近百姓生活,进行基层社区推广

1)企业协助社区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2)利用会议营销,协助社区医院专业化培训管理;药企通过社区推广活动的开展,以面对面的接触方式,容易沟通与消费者之间的感情,强化口碑宣传的效果,使产品深入人心。3)争取纳入政府规划并加强与综合医院的合作。在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保障制度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医药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顺应国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趋势向社区卫生服务转型。社区卫生服务可以改善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解决卫生服务的供需不平衡问题,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也是国家卫生部门改的新生事物,要解决医药企业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和发展问题,必须真正树立起“以顾客为中心”的观念,围绕这一观念,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

4力塑良好的品牌形象,占领OTC市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流,产品质量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小,并且药品的成分含量也基本相同,药品经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品牌是企业文化传播的最重要载体,企业文化最终体现到品牌的形象和内涵上,品牌营销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形象如何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是极为重要的,也是最迫切的。医药分开是关系民生健康的大事。不但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根治“以药养医”的弊端的有效手段。它不仅让百姓受惠,而且会改变百姓的医药消费习惯。在新医改政策下,竞争走向理性,价格更趋明朗。谁占领OTC,谁得天下!药店的管理及营销模式将决定零售药店在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能否脱颖而出。

商企合作,药店直供的趋势越来越成气候,加强与拥有市场营销资源最丰富的品牌产品的企业合作,争取品牌产品在品牌药房的销售,实行强强联合。

环视全球最具实力的制药企业,无一是“无品牌”之辈。我国制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获取利润,就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品牌理念,并将其不断深化渗透,将培育品牌作为企业最为重要的发展策略。

5完善创新机制,明确创新方向

在我国40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中,对研发的投入不足销售额的5%(而西方国家为15%~25%),且大都投到“短平快”的仿制药上。新实施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已上市药品简单地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或增加新适应证,将不再作为新药注册审批,只能作为新剂型或新规格。国家进一步鼓励推动医药领域的自主创新与技术跟进。新药和科技含量高的药品将占据市场制高点。

预防为主的理念将引导药物开发。新医改把防病治病的工作重心前移,突出了预防为主的理念,将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医疗保障体系。这就要求医药行业尽力开发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的新药,要开发预防、保健等不同功能的药物,开发适合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患者使用、药物经济学评价优良的药物,开发中药创新药物。

6宏观政策调控,推动中医药发展

早在2007年初,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六个部门就共同制定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7年国家实施了“中医中药中国行”工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将在此基础上,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科研院所的投入力度,完善科研设施,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药理药效方面进行发掘总结、升华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根据《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新医改形势,我认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则:

1)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

发展完善范文篇9

关键词:失业保险制度基金管理就业保障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1.建立阶段

1986年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国务院颁发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暂行规定》虽然对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如实施范围、对象、资金来源、支付标准、管理机构都作了说明,但正如它的名称一样还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其实施范围狭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保障能力有限,失业救济性质明显。

2.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改革的力度加大,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浮出水面。为了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1993年国务院又颁发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以代替1986年的《暂行规定》,但是《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并没有对《暂行规定》有大的突破和超越,失业保险原有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新的形势下有些问题甚至更加尖锐和突出,从而导致了失业保险在经济改革中没有担当起应有的责任,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改革的进程。

3.巩固阶段

1999年国务院的《失业保险条例》,在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强化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强调失业保险权利与义务的对应、体现失业保险的性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方面无疑有很大的进步。确立了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基本宗旨。将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建立了国家、单位、职工三方负担的筹资机制。在支出项目安排上,强调了失业保险金及其相关支出,增加了职业介绍补贴的开支项目,取消了生产自救费和管理费。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按照高于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制定。提高了统筹层次,实行了市级统筹。加强了基金管理,规定失业保险基金必须存人银行的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覆盖范围窄,多数失业者享受不到失业保险金待遇

自《失业保险条例》实施后,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比过去大,但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就业岗位有限的实际情况比较而言,还是显得比较窄。我国广大农村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虽然现行的失业保险条例已把农民合同工纳入社会保险体系中,规定对工龄满1年以上、雇用单位已为其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农民合同工,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其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但是,这不能覆盖大量进城从事短时间打工的农民和每年从大中专院校毕业走向社会,短期内难以就业的毕业生,他们的失业保险问题也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2.失业保险金来源渠道狭窄

失业保险金主要来源于征收的失业保险费,而各地的失业保险金以县(市)统筹,在当地使用。可见,失业保险金来源渠道单一,统筹层次低,防范和分散失业风险的能力不高、调剂能力差。

3.失业保险仅限于生活救助

《失业保险条例》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但是实际上,我国失业保险仅围绕失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展开,在如何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没有过多的涉及。面对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员,没有相应的就业激励机制和再就业培训措施,单靠给予生活救助是不够的,最终会导致保险基金不足,无法保障众多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三、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对策

1.调整失业保险制度理念,充分认识就业保障的重要性

社会保障应该具有就业保障的功能,其基金的支出,构成社会消费需求,与经济扩张和收缩之间存在着一种反向运动的内在联系。在经济繁荣、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社会消费需求具有扩张倾向性时,社会保障金支出就会减少;反之,社会保障金支出就会增加。因此,只有达到充分的就业,才会从根本上减轻社会保障的负担。因此,应把失业保险制度与积极劳动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就业导向型的失业保障制度,以实现扩大就业的总目标。

2.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拓宽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渠道

由于失业本身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让所有非自愿而处于失业状态的人都能够享受一定的失业保障并获得就业的机会,使失业保障进一步社会化,做到应保尽保。当前,要尽快将刚毕业暂未找到工作的学生,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被精减下来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农民合同工,农村潜在的失业者等纳入失业保险的范围。同时,要拓宽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渠道,建立基金来源多元化的失业保障体系,以满足基金不断增长的要求。

3.将失业保险与促进再就业工作联系起来,营造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宽松环境

推动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本身就是失业保险工作的一个有机部分,失业保险除了对失业人员进行救济外,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促进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提高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因此,要将失业保险与促进再就业工作密切联系起来,加强对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做到失业培训工作经常化、有针对性,着力于全面提高失业人员的素质。另外,要营造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宽松环境,做到一要适当降低创业的门槛,减少失业人员创办企业的资金限额和各种限制条件;二要为创业者提供适当的资金支持,包括实施放宽贷款条件、降低贷款利息等举措;三要对失业人员创办企业提供一定的税费减免,降低创业的负担;四要鼓励创办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以缓解就业的压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而失业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高度的重视。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国家经验,不断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发展完善范文篇10

摘要: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方面属于薄弱环节,分析了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利用的可能性及旅游资源的分类,在调研的基拙上探讨了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规划的原则、方法、配套环节及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资源利用

近年来,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包括制定了3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详细规划,建立了保护区相关法规,完成了南池子保护区危改试点工程等等。总体上说,保护区的工作主要涉及到三个环节,即保护、更新、利用。目前保护区的保护、更新工作已经步入正轨,而利用方面则属于薄弱环节。因此,合理利用保护区旅游资源,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1保护区定性分类及旅游利用的可能性

通过对北京3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历史风貌、建筑特色、人文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可把这些保护区划分为传统商业保护区、传统胡同住宅保护区、近代建筑保护区、皇城保护区、寺庙建筑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综合保护区等六种类型。

传统商业保护区可考虑与旅游民俗购物相结合,突出老字号商店的传统风貌,形成各具特色的北京传统商业街。传统胡同住宅保护区可限时、限量地开展“胡同游”等旅游项目。近代建筑保护区可考虑部分建筑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皇城保护区可作为一个完整的浏览地区,开展综合旅游项目。寺庙建筑保护区可开展再现老北京寺庙区的传统历史风貌及民俗风情旅游活动。风景名胜综合保护区为什刹海地区,开展胡同游、水上游等项目,远期可在此基础上形成以民俗游览为主题的综合旅游。

对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定性分类,研究其利用的可能性,具有重大意义。

其一,确定各保护区在城区中的功能、定位,以协调保护区与城市其他地区、保护区与保护区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各保护区的特色,进行针对性的分类保护,力争达到保护、利用及城市功能改善的共赢格局。

其二,通过对保护区的分类,可发掘各保护区的资源潜力,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其三,从长远看,对确定各保护区旅游的定位、功能、项目策划、浏览主题、市场开发以及各保护区之间旅游特色的协调均具有现实意义。

2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策划的方法与原则

旅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就世界范围而言,旅游已成为继金融业、汽车制造业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旅游被誉为“无烟的黄金工业”,其低成本、高产值、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被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所重视。

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旅游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约8000万人次,人民币收入700亿元,占全市社会总产值的10}v,占全市GDP的2C}0Io。其中,以保护区为主体的民俗风情游占有相当的比例。

针对什刹海护国寺地区、鲜鱼口地区、南池子地区和琉璃厂文化园区等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在进行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可以分析开发历史文化保护旅游资源的可行性,提出具体操作的方式及建议。旅游策划涉及现状调研、资源评估、前景预测、旅游规划、经济估算配套环节等诸多内容,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利用有重要参考价值。保护区的旅游策划不同于一般旅游区的策划,应有其特定的原则及模式:

1)有形资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

2)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政府引导,各方参与”的原则;

3)旅游区各文物单位、景点要统一管理、规划的原则;

4)对历史文化保护区制定较完善的旅游规划;

5)“突出特色和品牌,走文商旅并举之路”的经营模式;

6)以旅游带动保护区土地使用性质的调整,使城市功能趋于合理,原住居民生活有所改善。

3完善旅游资源利用的配套环节

为了合理地利用保护区旅游资源,应当完善相关的配套环节。

1)调查环节

在调查环节中,应当收集有关的文字资料,如历史沿革、社会经济状况、城市旅游发展政策、相关的规划与法规等等,并进行现场调查,如街区格局、建筑形态、文物古迹等。重点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包括历史价值、文物价值、旅游价值、发掘现状可利用性等,最后由专家组根据调研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可采用加权评分法定出可利用资源的等级,制定评估报告。

2)规划环节

目前,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没有关于旅游方面的规划。为了合理利用保护区的资源,适度、规范地开展旅游活动,制定保护区旅游规划具有现实意义。旅游规划应包括文本、规划图纸、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内容,并以国家相关法规及现行保护区详细规划为依据。

3)资金筹措与项目建设环节

保护区内旅游项目建设的资金可由政府、企业、个人多方面筹措。市政设施应由政府实施,单体项目可由社会建设,新建项目应符合保护区相关法规的要求,与保护区风貌相协调。

4)管理与立法环节

对较大的旅游开发区(如什刹海等),应依照国际通行做法,建立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具有对保护区内旅游开发及再建项目的初审权,并承担保护、监督、行政、日常管理和执法工作,使保护区内各项工作步入正轨。此外应制定相应的法规以保证保护区旅游活动的健康发展。

5)相关配套环节

①根据对什刹海多年的调研,建立保护区内的旅游行会可以协调行业协作,避免不正当竞争,创造互惠互利的局面。旅游行业协会属群众性社团组织,接受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服务于政府和会员单位。②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对景区景点的包装,包括游览项目、住宿设施、交通方式、饮食内容、表演特色、购物商品、环境氛围等;对附带产品的开发,包括服饰、旅游纪念品、票证等;确立标识、申请专利,打造旅游项目的品牌特色。③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是旅游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从景区的环境质量、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方面来建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4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4.1人口问题与保护区改造类似,保护区旅游发展也涉及到人口外迁的问题。自1997年以来,什刹海地区“胡同游”规模逐渐扩大,酒吧街的兴起对外迁人口形成了新的压力。疏散人口应采取渐进的方式,并应保留相当数量的原住居民。从保护和旅游的角度看,保留了原住居民就是保留了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老北京人同样是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

4.2资源利用问题保护区内的传统建筑利用应本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进行,旅游开发应有利于文物的保护,有利于传统风貌的延续。总体上说,文物建筑应严格保护,室内外均应保持历史原貌,游览方式以参观为主;风貌及质量较好的建筑应保持建筑自身的传统风貌,内部可以改造,利用方式以不破坏外观风貌为原则,经营形式可多种多样;对于一般性建筑可以根据经营的需要进行改造,但改造后的建筑形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对于特殊需要的地段可拆除原建筑,但必须报规划部门予以审批。

4.3适度开发问题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应注意协调如下几方面的关系:①核心保护区适度,协调区放宽;②居民密集区适度,商业、风貌区放宽;③可达性差的地区适度,交通方便地区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