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念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8:01:18

发展观念

发展观念范文篇1

1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观念与实践探索的流变

非遗根植于民间、传承于当代,具有活态流变性特征,是最为鲜活与生动的民族文化精华。非遗理念及其实践演进的重要线索是发现非遗的重要价值并促进其活态传承,保护与发展的关键是要使其在当前社会空间中继续繁衍,发挥思想、文化、经济的多元作用,而不能仅仅将其作为文化标本、档案与历史记忆[1]。事实上,非遗及其保护发展的认知与实践历程并不长,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文化趋同化与异质化使得人们将目光投向保护文化多样性这一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潮开始蔓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遗保护的大力倡导与积极推动下,中国于2004年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由此开启了一系列积极的非遗探索与实践,并在政府机构改革、法规健全、政策完善、理念深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道路,陆续形成并提出了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本真性保护、活态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生活性保护及立法保护等一系列保护概念与方法。如今,在消费拉动与新技术推动的共同作用下,非遗领域的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显现,非遗的深层价值在新业态的涌现下被更充分地发掘与呈现出来,这些凝结在非遗文化与技艺中的价值内涵、审美哲学等内容,正是有效满足大众精神消费需求,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在这一背景下,非遗的传承发展决不能被困于狭小封闭的循环中,而要树立“非遗的抢救保护是重点,但非遗的资源化及其管理是核心”的新发展理念[2]。从把非遗作为一个狭窄的历史遗存的抢救保护、历史文化现象的挖掘整理,到把非遗作为历史文化信息与传统的保护与活态化传承,再到把非遗作为一种资源状态进行保护与发展这样一个开放的、宽视域的非遗观念的形成,不仅是其保护发展不断深入的结果,更是其保护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也是非遗量大、点多、分散及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态发展状态的生存需求与价值呈现[3]。

2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非遗资源管理问题。非遗资源管理问题是提升中国非遗保护与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非遗保护与发展既要立足于我国非遗发展的现实基础,又要服从与服务于世界文化艺术发展格局和世界产业发展格局。非遗资源管理问题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非遗理论及其前沿实践的研究与总结能力,实施总体规划布局与制定相关发展战略,尤其要关注非遗资源重点环节的管理问题;二是在管理体制及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提升,如建构完善非遗管理的支撑体系与服务体系;三是要加强监管,从法律制约、政策引导等方面完善监管,推动非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2.2非遗推广与传播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非遗的推广与传播决定着非遗发展的未来。目前中国非遗在推广与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也较为严重,最为突出的就是其推广与传播的能力不强,亟待提升。从根本上看,一是非遗传播推广的能力建设问题,其中首推非遗资源的活化能力问题,如传承人的培育与管理、传承与创新,非遗文化与技艺的资源化、系统化,非遗资源的转化尤其是其数字化转化,非遗推广与传播平台建设,推广路径及方法建设等。其次是非遗体制与政策的支撑问题。一直以来,在强势当代文化的冲击下,中国非遗的推广与传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对其发展不仅需要在战略地位上进一步确立,还要在相应的体制与政策支撑方面予以增强。二是非遗融合发展问题。一方面,在非遗资源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要积极吸收不同元素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对非遗资源及其要素开展跨界融合。当前在非遗实践领域中开展的非遗要素与当代设计融合,以及非遗与相关市场及产业业态融合等就是重要的非遗推广与传播路径。融合发展能够极大地推动非遗的发展创新,加速非遗新业态的产生,而这些创新的方向与全新的业态正是探索中国非遗推广与传播的重要基础。需要注意的是,中国非遗的推广与传播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立体状态,按相应模式与历史可将其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一是传统媒介环境下的推广与传播;二是基于非遗资源数字化的媒介融合环境框架下的推广与传播;三是以深度体验为核心的体验传播,这三个基本阶段相互交叉、共融发展,在当前阶段,其相互交叉存在的属性尤为显著[4]。2.3全球化进程中的非遗安全问题。全球化进程的内在逻辑在于,政治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而经济与政治全球化共同推动文化全球化。与全球化进程的积极影响共存的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土壤正遭受到急剧破坏。在这一背景下,非遗价值及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再认识、再发现,非遗安全问题成为了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关于非遗安全问题,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非遗传承发展的独立性与多样性的关系问题;二是非遗的抢救保护与非遗的传承发展关系问题;三是非遗传承发展过程中的“出新”与“变异”之间的界限关系问题;四是非遗活态化生产保护与非遗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五是非遗的民族性与非遗是人类文明的关系问题;六是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拓展推广利用的关系问题;七是非遗发展的大众化与法制化关系问题等[5]。

3中国非遗发展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挑战

新时期发展的大背景对非遗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不仅仅是挑战,更多的是机遇。最突出的表现是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长,人们的消费结构快速转型,以往在短缺经济中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的消费结构,快速向以文化艺术为主的精神性消费转变,这种转变为新消费的迅速兴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为非遗传承及其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与此同时,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3.1面对当下非遗发展的处境带来的挑战。首先,由于生存环境与土壤的不断流失,大量非遗资源灭失,传承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当下非遗传承发展要强调保护与抢救。其次,非遗文化传承的机制、路径、方法已经难以在当下社会发展的环境下持续,后继乏人现象严重。最后,传统的非遗文化及其产品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新消费环境与消费需求,失去需求拉动使得非遗文化及其传承难以为继。3.2面向未来的发展环境与态势对非遗传承发展带来的挑战。首先,由于新消费的不断兴起而构建形成的新的消费场景,对非遗的传承形成了重大冲击。特别是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多样化及快捷性、便捷性的相应要求与非遗传统文化发展的取向有很大的冲突。其次,时尚化消费需求与潮流将成为改变消费结构的重要力量,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冲击巨大。第三,新科技融合发展,特别是数字场景的不断建构,使得非遗文化的体验与消费的取向产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对非遗传承发展所带来的冲击显而易见。第四,随着时代变迁,文化审美趋向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都在发生变化,新的社会消费场景会深刻改变与冲击非遗的传承发展。第五,在数字化发展时代,如何将传统非遗产品及其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成为人民群众最基本和最迫切的消费需求,转型为当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要利用好这些机遇与解决好这些挑战,最主要的是要立足于建构非遗文化及其资源“活化”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成功经验。当下强调抢救保护,不仅仅是要将非遗文化及其资源当成一种文化遗存展示在博物馆中,也不一定非要强调回到原生的场景去搞“原生态”传承,而是要更多地传承发展其面向生活的鲜活感与精神的脉络,充分发挥非遗资源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发展格局,用更加丰富的方法、手段融入当代社会生活,从而使非遗文化及其资源真正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并建构文化自信的基石,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复兴的坚实资源支撑。

4新时期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原则与观念创新

非遗作为“活态”文化,虽然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传承中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等特点,但其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随时代更迭与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演变。因此,新时期中国非遗的传承发展,从保护思路到发展形态都必须相应地发生新的变化,形成新的传承发展的原则与观念。4.1新时期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原则。学界在非遗的传承发展方面普遍认同本真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科学性保护、濒危遗产优先保护、以人为本保护及活态性保护等原则。进入新时期,面对非遗传承发展中纷繁复杂的新状况,中国非遗传承发展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原则。1)系统研究非遗传承发展的顶层设计,更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与方法的原则中国非遗在探索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是世界瞩目的,但在面对数量庞大、分布复杂的资源现状时,我们仍需清晰地认识到非遗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因此,不能指望依靠几个简单的方法、模式就能解决非遗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而必须建构更为系统性的研究与发展体系,针对不同项目与资源的生存状态采取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方法、手段与路径去实现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发展目的。在这一系统性工程中,首要的是要从非遗传承发展的顶层设计入手,加大研究与总结力度,及时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体制与方法,使其在瞬息万变的时展中实现更好地传承。2)坚持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重的原则党的明确提出对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影响力的重要力量,也是新时期激发非遗传承活力的重要方式。强调非遗的“双创”发展,就是在非遗的资源化与产业化发展中,充分发掘非遗及其资源的各项价值,通过现代产业发展的理念及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为非遗的传承找到一条文化与经济发展双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发展路径,从而满足人们新生活、新消费的巨大需求,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非遗传承发展要创造性转化,最关键的是非遗文化及其资源要进行创造性转化。要关注三个重要维度,一是创意维度;二是发展维度;三是目标维度[6]。非遗传承的创新性发展,关键是要创新转化机制,最根本的是基于非遗及其文化资源易于跨界融合的资源特性,探索其跨界融合机制。3)推动非遗及其资源“活化”发展的原则非遗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既需要保护亦不能忽视发展。如今,传统文化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已成为基本共识,而非遗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重要载体的认知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虽然近几年的非遗市场与产业发展越来越呈现出蓬勃之势,但要真正实现非遗在新时期的发展,最为关键的还是要将其资源“活化”,使非遗真正融入与滋养当代大众生活,推动非遗精神的传承与非遗文化的当代创造,非遗及其资源活化的最大效能在于能够使其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最宝贵、最强大的精神与物质财富。面对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基于非遗艺术及其资源转化下的非遗新经济的兴起,非遗文化消费的市场空间被不断释放出来,这为非遗艺术及其资源“活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支撑。因此,积极开展非遗艺术及其资源“活化”的理念、路径、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尤其是对非遗艺术及其资源与当代设计的融合发展的探索,是未来一段时期非遗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与突破口[7]。4.2新时期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新观念。1)非遗传承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国家制定的重要社会发展战略,而可持续发展是其思想基石,推动非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是非遗新时期发展的大趋势[8]。非遗传承发展的历程决定了非遗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智慧资源,这些宝贵的资源对于缓解甚或消除当前社会层出不穷的诸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对非遗及其资源的保护关系到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2015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由193个会员国共同协议,具有重塑全球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重要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主席出席了此次峰会并发表了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中国郑重承诺,以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为己任,团结协作,推动全球发展事业不断向前!”[9]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了《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业务指南》(以下简称《业务指南》),其中增加了“在国家层面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提出“在意识到非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间的依存关系的同时,缔约国应在其保护措施中保持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20],并从包容性社会发展、包容性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平与安全4个层面指明了非遗传承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重要方向。《业务指南》的出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化与发展议题上进行研究、实践与总结而形成的重要成果,是站在人类存续高度上提出的新的政策指导。作为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可持续发展倡导的呼应,中国近年来也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开启了新时期的非遗发展探索之路,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非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非遗及其资源是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非遗及其资源的重要战略地位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非遗资源既是中国文化建设中传承发展与自信、包容、创造的不竭之源,更是文化艺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非遗文化资源是新时期实现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三是非遗资源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最为独特、最为丰富的财富。实现非遗从遗产到资源的转变,最核心的是要让历史文化“活化”,沿着“文化资源化、资源系统化、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大众化)”的主线去发展。其中首要的是非遗资源化,其次是要资源系统化,这是中国非遗及其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非遗资源化发展是新时期非遗价值的放大器,是非遗发展面向现代社会的一把钥匙,是非遗融入当代生活的有效途径,更是非遗面向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11]。3)非遗传承发展要融入大众生活实现非遗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迸发新的活力与生机是非遗新时期发展中的重要使命。强调非遗在保护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必须要重视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这是实现非遗生生永续、世代传承的重要路径。事实上,围绕非遗的不应只有“老土”“落后”“遗产”等一些大众固有的印象标签,而更应看到它所具有的“独特”“鲜活”“生动”“当代”的特质。我们说,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既要做好抢救保护,又要将其文化资源推向大众,与当代现实生活相对接融合,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进行非遗文化资源的资产化发展,使其成为提升国家文化建设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源泉。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充分发掘非遗及其资源价值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转化”,使其通过更为适合的方式或路径融入大众生活,使其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从而服务于当前社会的现实需求,并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强调非遗传承发展要融入大众生活,就是强调决不能将非遗的抢救保护与非遗及其资源的创造性转化相对立,尤其是不能把非遗文化限定在单一的抢救保护语境下,忽视甚至排斥非遗文化资源的资产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而应在更大的架构中深刻理解与认知非遗文化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发展问题。4)非遗资源化与产业化发展是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非遗能不能、要不要产业化发展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焦点,但非遗的市场及产业实践早已起步。近年来出现的基于非遗元素生产的各类非遗衍生品,以及围绕产品这一核心形成的设计、交易、消费、体验、服务等市场行为与主体,还有在非遗资源挖掘与利用基础上的非遗IP与IP授权经济的兴起等现象,都是非遗产业链条正在形成与不断延伸的有力证明。事实上,非遗资源化与产业化发展是其新时期传承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新需求拉动与经济、科技推动下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需要从最具智慧的非遗及其资源中汲取养分满足人们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非遗的资源化、产业化发展实现非遗市场与产业空间规模的扩张,从而满足当下人们的多重消费需求。如果还是以传统的方式发展非遗,单纯依靠传承人的个体传承与创作,路子只会越走越窄。因此,发挥产业化机制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推动非遗及其资源在消费与体验下的传承发展。非遗资源化是其产业化发展的基础,而对于非遗的产业化发展需要注意两条主线,一是要围绕非遗艺术品及其资源资产化,即重点围绕非遗艺术品资源的系统化、资源化、产业化、金融化、证券化的主线发展。二是要围绕产业融合,即推动非遗艺术品及其资源与科技以及金融的融合这一战略方向,在消费层面积极推进非遗与社会、生活、旅游等的融合发展。在确立发展主线的基础上,还要关注非遗产业化发展的四个战略重点:一是要依托互联网机制及其平台架构的作用发展非遗产业化;二是要在非遗资源的整合、挖掘、价值发现与实现的主线上,推动非遗文化资源的资产化、产权化、金融化、证券化(大众化、互联网化)等进程;三是要积极推动非遗产业的融合创新及非遗新业态的发展;四是要建构“非遗市场+互联网”融合的发展机制。5)非遗传承发展要聚焦融合发展的趋势中国非遗传承发展要聚焦融合发展的趋势,这是非遗自身发展规律与当前传承发展现实的双重要求,对于非遗融合发展观念的探讨要在做好抢救保护的基础上,重视对其文化的资源化、系统化发展,以“双创”转化为突破口推动非遗与当代生活的融合,展现非遗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非遗面向未来的传承发展。随着科技支撑下新基础设施的发展完善,尤其是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支撑的持续增强,文化交流与碰撞在世界范围内更加频繁,融合发展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趋势。“非遗+”现象与“大非遗”观念的形成显示出非遗的融合发展越来越深化,且这种融合并非是产业间的简单对接或叠加,而是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共融发展。探索非遗产业的融合发展,应注意从方向与要求两个方面进行把握,要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对非遗及其资源展开深度的挖掘与阐释,在努力提高其传承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尤其要从非遗与科技融合以及非遗与当代设计融合方面下功夫,此外,还要对非遗资源化及其产业化的资本融合这一关键性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12]。6)消费是非遗传承发展的最佳传播机制在传统思维模式下,广告、展览、出版等似乎是实现文化艺术传播最为有效的方式,而如今,随着消费力量的崛起与消费转型升级的加速,人们越来越发现消费在文化艺术传播中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更为迅速与深刻地提升文化传播能力,是最佳的传播机制。基于这一认知,以非遗艺术品消费实现非遗文化推广与传播,成为了新时期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观念。目前,非遗的消费市场与产业正在加速形成与发展,非遗在动漫、电影、文创、旅游以及互联网等领域的深化发展态势显著,特别是在非遗衍生品产业链的延伸方面做出了许多积极的实践与探索。以景德镇的陶瓷企业为例,其依托当地丰富的非遗资源,形成了以创意、设计为龙头,以名人、名品、名牌为发展框架,积极引入资本力量开展资源整合发展,构建起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全球陶瓷产业链,并以高品质的陶瓷产品树立了中国陶瓷的国际品牌,通过产品消费实现了中国文化资源的广泛传播。因此,新时期非遗传承发展不能忽视消费的推广与传播力量,不仅要通过非遗艺术产品将蕴藏其中的非遗艺术资源以更为生动、深刻、高效的方式进行传播,还要积极围绕非遗IP进行衍生品产业链打造,从而以产业链的配置与整合实现中国非遗文化及其资源的最佳传播。

5结束语

发展观念范文篇2

【关键词】观念;企业文化

1观念决定成败

观念是指客观事物在人们大脑中的影像,是人们对人、对事物的看法、思想。观念主宰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从而产生相应的结果。观念是中性词,可以用来形容正确的事情,也可以用来形容错误的事情。譬如,我国国民有个传统观念:男人比女人能干,因而就产生了重男轻女的现象。在家庭,会出现教育经费向男孩倾斜;在企业,出现性别歧视。这种观念就不是正确的,它会带来家庭与企业的不和谐,当然也不能推进企业与社会的发展。

先进的观念推进企业发展,落后愚昧的观念导致企业衰落,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实业报国”,促使他推行流水线生产、降低成本,让人人取得福利,即“规模生产以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水平以提高质量”,“追求普及化、提高社会福利”;松下幸之助的经典名言:“我们也制造产品”,促使他重视员工教育、设法改善员工福利。“认清我们身为企业家的责任,追求进步,促进社会大众的幸福,致力于社会文化的长远发展。”正是由于松下对规模化、技术化、对员工的重视,并将增加赢利与提高社会福利结合起来,创造了灿烂的企业文化,使松下公司在世界企业界长期独占鳌头。

中国创维集团的黄宏生:“别人都是不可靠的”,带来了对下属的不信任,“过分注重个人和家族利益”,人们说创维文化就是“人整人”的文化,引来了“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尖锐对立”,从而导致高层的集体跳槽与2000多位经销商易主。

2企业家应树立哪些新观念

人们的素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也日新月异。经营者的观念应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更新和发展,那么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企业经营者要取得成功,推进企业持续发展,应树立哪些新观念呢?

2.1符合实际的现代化大生产观念

在我国企业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时,我国企业的现代化大生产程度还不很高,小生产方式仍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并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此,我们的企业家要有要有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思想,突破个体效率,追求由个体组织起来的系统效率。但是,企业家也应避免西安市中严重存在的追求“小而全、大而全”的思想。那种“万事不求人”的思想是小生产者的最高理想,而以各家之长补自己之短才是现代大生产的基本要求。因此企业家的现代化大生产观念是符合国情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是使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理念根基,是实现“中国制造”的思想基础。

2.2高瞻远瞩的经营战略观念

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不是企业家的主观臆断,而是靠企业的经营战略来指导。我国企业失败的原因很多,但重要的一条却是缺乏战略管理。据调查,中国企业中缺少发展战略的占了80%。由于缺乏战略管理,或由于主要领导人不注重战略管理,或由于战略管理班子自身存在问题,使其在战略决策上接连失误。

2.3统筹兼顾的系统观念

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它不同于一般的系统,而是经过人工改造或人工创造的特殊系统,是一种能动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协调性就非常的重要,企业家必须把企业的决策、指挥、监督、运营等系统协调好,把企业输入的人、才、物、信息与输出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统筹好。这样才能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社会效益。

2.4以市场为导向的信息观念

企业家对信息不是全盘收集,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创造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的符合消费市场的产品来收集信息。这是企业能否实现企业价值,企业家能否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

2.5权变中的创新观念

管理上的权变是指要在企业管理中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企业家固然要在管理企业时表现出随机应变的能力,而这只有企业家能够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达到。可见,以变应,变中求异也是我国企业家必备的思维观念之一。

2.6福利增长观念

企业税利增加,固然是企业家愿望所在和功劳体现。但是,如果企业的业绩提高不能带来员工福利的实质性增长,员工就会出现群体性倦怠,因此企业的计划应包含员工福利增长计划,包含员工薪酬、教育、个性发展等。

3怎样引导员工更新观念

高层的观念如果不能传播给广大员工并化为行为,再先进的观念也不可能带来良好的效果。因此,企业家应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员工更新观念。

3.1把观念转化为企业精神与理念

观念是抽象的、模糊的意识,理念是具体可执行的信念和行动指南。只有把观念分解、具体化,才能使先进的观念根植于人们大脑中,真正引导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如海尔的市场观念:“顾客至上”,分解成市场理念就是:“市场永远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卖信誉,不是卖产品”,“否定自我,创造市场”,“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的用人观念:“以人为本”,分解为用人理念就是:“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因此也就有了用人的“三工原则”,有了“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用人制度,“你能翻多大的跟斗,我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大量吸收、大胆信任、大力加压”人文环境;海尔的“创新观念”,具体化为企业精神就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等等。这些精神和理念,通俗易懂、深入人心,指导行动,带来了海尔集团的兴旺发达。

3.2加大宣传力度

传播是观念、理念、精神深入人心的关键环节,因此企业要重视宣传和贯彻工作。一是高层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二是利用一切媒体(如会议、广播、墙报、文艺活动等);三是广泛开展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教育活动,使企业文化做到“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促使企业文化由员工认知向认同深化推进。如组织开展大讨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加深全体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促使员工成为牢记神圣使命、战略目标,严格遵守行为准则的合格执行人,成为企业文化的传播载体、建设主体。

3.3塑造先进人物和典型

观念只有扎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土壤之中,才是鲜活的、生动的,才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因此在企业文化宣贯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挖掘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以这些生动、鲜明的事迹来具体化我们先进企业文化理念的精髓,树立标竿和榜样,从而带动整个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4完善沟通制度和渠道

沟通是润滑剂,良好的沟通可以减少冲突,完善的上下级沟通制度和渠道可以增强的员工的归属感和信任感,使高层的观念得到广泛传播并可以舒缓员工心理压力。因此,企业应充分发挥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从真正意义上来拓宽党团组织与广大职工的联结渠道;建立高层与中层、中层与基层、基层与员工之间的例会制度;完善公司的投诉反馈机制,开通高层管理者信箱;根据企业员工文化素质低等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沟通工作,如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板报宣传、闭路广播等形式。通过沟通使上下拧成一股绳,实现领导意志和职工行动的统一。

3.5营造员工参与管理的氛围

一是加强民主管理。规范厂务公开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特别是涉及到企业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让职工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二是出台合理化建议奖励活动,对于给企业提建设性意见的职工要给予奖励,建议被企业采纳的要重赏。

4结论

观念是人们的意识形态。企业家应根据企业发展环境不断更新自身观念,并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和传播将先进的观念转化为广大员工的主观意识和行为,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郭伟荣.观念先行——构建企业文化的前提和基础[J].赣州企业总第一期,2007年8月28日。

[2]杨凤敏.管理学基础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5.

发展观念范文篇3

一、发展动力:会计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

发展是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的永恒主题。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的最大动力是来自于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在会计环境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则是经济环境与科技环境。从经济环境上看,已经初具框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将会通过不断的调整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从而对20世纪所形成的会计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二、发展目标:会计科学体系的创新

不断拓宽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并进行会计理论的创新,既是推动会计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每个会计理论工作者的义务。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如果我们依据会计的发展趋势,运用不同的方法,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研究构想并形成新的研究命题。

三、发展观念:会计科学范围的拓展

确立正确的会计科学发展观念是中国会计科学在21世纪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越来越专业化与集团化,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不同类型经济科学的研究对象也应当随之分解与细化,从而使得经济科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与经济科学的这种发展趋势相适应,今天的会计科学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学科林立且拥有一百多个分支学科的庞大的科学体系。

四、发展方式:会计科学研究方法的结合运用

在会计科学的发展上,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会计科学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率,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科学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在中国会计科学得到迅速发展的20世纪,在会计研究方法上重演绎、重抽象、重定性、重逻辑思维和推理的研究定式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由于会计理论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式相对较为滞后,因而会计理论工作者基本上是处于一种个体性劳动和个体操作的状态。加上研究信息传递方式上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成果在不同研究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与运用,由此而导致研究内容上重复性劳动也造成了一种研究资源上不应有的浪费,从而对会计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式就是应当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各种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利弊,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首先,应当强化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这就需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定量分析方法的作用,正确地使用定量分析方法。

其次,是应当坚持运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对与会计有关的经济事项进行定性的理论分析,恰当地将规范性理论分析与实证性数量分析方法有机结合。

五、发展道路:会计科学的科学化、国家化和国际化

与中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模式的基本目标相一致,在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应当紧密结合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进程,以科学化为基础,以国家化为起点,以国际化为方向,以使其能够有机地溶入国际会计科学发展的大潮流之中,使之真正成为国际会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会计科学的科学化是客观要求。会计科学发展上的科学化内涵为:一是会计科学学科体系内部结构的合理化;二是各具体会计学科的会计理论系统化;三是会计方法系统化,即指有一整套完整的方法程序对会计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和处理,有合适的标准对其有效性做出判断;四是会计操作手段现代化,即达到人工系统和电子系统的有机结合,且能使会计操作技术工具标准化;五是会计管理体制定位化,即指会计管理模式和会计人员的身份能够正确合理地定位,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设置有管理要求与功能基本一致的会计工作岗位,会计人员职务设置统一;六是会计法规体系配套化,即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会计法规体系;七是会计教育体系完善化,即形成一个不同级别、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和不同目的的会计教育体系;八是会计研究方法规范化,即做到实行规范化的研究过程和规范化的研究方法。

发展观念范文篇4

1现代林业产业目标市场分析

1.1红松果材兼用林产业市场分析红松是我国东北林区珍贵果材兼用树种之一,是构成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森林的主体。由于树体高大、刚劲挺拔、常绿、材质强韧和用途广大等特点,堪称为东北树木中的“树王”。红松木材略轻软,力学强度适中,纹理通直,结构中等,含脂量高,有香气,材色黄中带红,不易开裂,不易曲翘。红松木材耐水湿及腐朽。木材加工性能良好,锯解容易,加工不起毛,口平面光。故红松木材工艺价值在用材树种中居于首位。用途广泛,多用于建筑、交通、矿山、国防、文体用具、模型和雕刻等。红松含有丰富的树脂,其含量高于东北林区其它针叶树。树脂是提炼松香、松节油的原料,每50kg松脂一般可产松香41kg、松节油6.5kg。红松种子俗称“松籽”,是松属中种粒最大的,其种仁可食。成分:每百克种仁含水分2.7mg,蛋白质16.7g、脂肪63.5g、碳水化合物9.8g、热量2836.75kJ、粗纤维4.6g、灰分2.7mg、钙78mg、磷236mg、铁6.7mg。种仁含油70.1%,是东北100多种油料植物中含油率最高的,比楱子高8.27%,比胡桃楸高1.06%。蛋白质氨基酸组成齐全,特别是各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的含量相当丰富。松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保健价值,开发潜力很大。40年生人工红松林,平均每亩可产红松种子10~15kg。目前市场价格达20元/kg以上。可见培育红松林不但能提供优质木材,而且种子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近几年来,随着区域森林分类经营工作的逐步实施,红松人工林的发展引起了区域内的广泛重视。使东北红松产区有计划地发展或将部分现有红松人工林改造成食品种子林形成趋势。

1.2五味子产业目标市场分析

1.2.1五味子种植市场分析五味子来源于木兰科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均属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其藤长达5-10m。多攀卧在林木或灌木上生长。以北五味子粒大、肉厚、色红而质优。北五味子主产在东北长白山系和大兴安岭山脉的辽宁本溪地区、辽东半岛、吉林通化、浑江、延边及黑龙江五常、铁力、佳木斯、伊春和内蒙古牙克石地区、扎兰屯等地区的海拔450-1100m的针阔混交林中。由于森林资源的退缩,使北五味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境,加之气候改变,也使五味子产量年年大幅下降。因五味子除具药用功能之外,还五味俱全,在韩国及国内饮料行业又开发了具保健功能的五味子食品、五味子酒、五味子饮料,这些保健品由于具备保健,又美味可口,很快拓展了市场。由于上述原因,年年减产,而需求却年年递增。导致北五味子货源日趋紧缺。据有关部门进行的一项北五味子市场需求量的调查显示,2000-2001年为600~700t,2002-2003年上升至800~1000t,2004年又增加至1500~2000t,2005年再增至2000~2500t,2006年已超过3000t,预计今年将上升至5000t左右。在热销国内市场的同时,北五味子还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商品,出口到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市场,出口量呈逐年增长之热。2005年出口量400~500t,2006年550~600t,预计今年出口量在800~1000t左右,为历史最好水平。每年五味子产新期间,韩国、日本客商及国内药厂、酒厂及饮料厂云集北五味子产区抢购五味子货源。五味子货源也年年攀升,如优质北五味子90年代末仅25~30元/kg,2000年由于上述原因,价格上升为50~60元/kg,增幅达100%,2004-2005年优质北五味子价格攀升到90~120元/kg。2006年,北五味子又逢两年减产,多商深入产区抢购,使北五味子产区统货(红、青货)价格猛升到120~130元/kg;出口一、二级货升为150~180元/kg。目前产区优质五味子货源已很少,总存量不足200~300t。随着五味子的抢购风不止,北五味子价格仍有上升空间。

1.2.2五味子加工市场分析五味子浓缩果汁是用五味子经榨汁、浓缩而成,因其口味独特,主要用于酿酒和饮料等基础配料,国外90%的饮料生产厂商将浓缩果汁作为饮料生产的基础配料,用作勾兑和调味。因此,浓缩果汁作为生产饮料的一种重要的基础配料,主要被应用于饮料加工行业。此外,浓缩汁还可用于果酒酿制原料、化妆品及各种药品的添加剂,混合果汁、蔬菜汁以及啤酒中勾兑苹果汁日益成为国际市场的消费时尚。专家指出,浓缩果汁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近几年发达国家果汁消费量正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导致国际市场对浓缩果汁的需求量持续攀升。同时,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市场对果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浓缩果汁属于绿色纯天然农产品,浓缩果汁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浓缩汁是中国农副产品加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绝对竞争力之一的产品,也是中国食品产业中最有希望做成世界范围内最大、最强的细分行业之一。由于五味子栽培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基地,原料供应属于买方市场,原材料供需矛盾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浓缩果汁的市场十分看好。

1.3鹿养殖产业市场分析梅花鹿除获取鹿茸外,还可生产各种副产品,如鹿胎、鹿心、鹿血、鹿筋、鹿鞭、鹿角、鹿皮和鹿肉等。用鹿胎配制的鹿胎膏可用于调经活血,主治妇女病。鹿心可治心脏病。用鹿血制成的药酒,在治疗贫血、低血压方面有一定疗效。鹿筋可用于抗风湿、健筋骨。鹿鞭用于补肾壮阳,增强性机能。鹿的骨质可熬成骨胶,用于消炎散淤。鹿尾在中医学上被广泛应用入药。鹿肉细嫩,味道鲜美,具有低脂肪、高蛋白、易消化的特点,鹿肉还含有能够提高人体代谢强度和抵抗力的强壮滋补物质,在国际市场上鹿肉每公斤达8~10美元。鹿皮是轻工业上的贵重原料,用鹿皮制成的革柔软轻便,经久耐用,不仅用于制造各种衣物,而且也可用于擦拭光学仪器。鹿皮制成的各种商品畅销国内外。

由于地处长白山区,无污染无公害,和龙市林业局所产梅花鹿深受东南亚国家的欢迎,价格也持续上涨。因此,利用和龙市的优势发展梅花鹿养殖项目的市场前景广阔。2现代林业产业建设构想现代林业产业主要由非木质资源和森林游憩构成。非木质资源主要包括干果、水果、花卉、药材、食用菌及其副产品以及森林景观等森林资源。和龙市自然条件优越,蕴藏着大量非木质资源。由于生态建设的需要,部分森林将禁止或限制商品性采伐,为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非木质资源对于森林能否可持续经营至关重要。鉴于和龙市是部级扶贫市,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林业产业刚刚起步,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低等实际情况,现主要对其发展红松林、五味子、养鹿产业、森林游憩作如下定位思考。

2.1红松林

2.1.1经营现状据2009年调查统计,全市共有红松林面积2806.2hm2,占全市森林总面积217506.67hm2的1.3%,其中,红树盛果林的面积450hm2,占红松果林总面积16%。近几年在巩固原有红松林造林的同时,开展了低产红松林改造,并进行了红松林机林道等红松林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红松林经营的经济效益。2009年红松林松子产量103t,一产产值达309万元。以红松林产业为主,林农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为社会提供1500多个就业岗位。但全市红松林经营模式比较单一且集约化程度不高,投入水平偏低,管理较粗放,近100公顷红松林没有采取经营措施。全市红松林面积比重偏小。

2.1.2经营目标确立“以林富农”的发展思路,在经理期内积极改善红松林经营基础设施,实施科学的经营体系,优化红松林经营布局,增加红松林经营投入,推广适用技术,促进红松林培育现代化,提高红松林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红松林经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根据红松林的现状,到2010年红松林的盛产林可达到500hm2,初产林达到133.4hm2,到2015年盛产林达到610hm2,初产林达到200hm2,累计新造红松林4997.8hm2,累计实现经济收入4071万元。累计为社会提供了2万就业岗位。帮助下岗人员再就业,促进了社会、林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其各项经营指标见表1。

2.1.3经营措施根据全市红松林资源分布格局和经营习惯的特点,采取以下经营措施:(1)全局区域内集中连片的红松林采取托管、合股等经营模式进行规模经营,加强红树经果林产业发展的资源储备。(2)全局区域内低产林应积极改善立地条件和调整果林结构,如开展林地垦复,多施有机肥等抚育措施,提高单产。(3)全局区域内零星分布的红松林,建议采用补植的方式,以达到集中连片。

2.1.4经营原则(1)红松林经营活动既要能够持续不断提供红松林产品,又不能造成红松林的生态价值和未来的生产力的降低,确保红松林可持续经营。(2)实行红松林分类经营管理,合理布局,做到适地适树,大力推广应用红松林低改和红松林高效经营技术,提高经营效益。(3)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参与红松林开发,推进红松林使用权流转,实施规模经营。

2.2五味子种植及加工产业

2.2.1经营现状由于多年来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森林面积正向中俄边境的纵深退缩,林地又多开垦为农田,其生境遭到破坏,五味子野生资源越来越少。现在,黑龙江省野生药材保护条例已将该物种列入重点保护,严禁上山滥采。为了满足逐年增加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五味子亟待发展大面积人工种植。2009年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为满足日益发展的五味子产品市场,决定在本经营期内大力发展五味子种植和加工产业,并使之成为和龙市林业局的林业龙头产业和支柱产业。现在已发展五味子种植面积200hm2。

2.2.2经营目标从2010年到2014年的五年内发展五味子种植基地300hm2,平均每年发展60hm2,到2014年五味子种植基地达到500hm2。2010年,建造加工车间1700m2,到2011年五味子加工车间进行试运营。五味子种植发展情况见表2。五味子种植在2009年完成200hm2基地建设,2010年扩建60hm2,2011年地再扩建60hm2。根据当前的市场行情及市场询价资料显示,根据不同品种和等级,五味子当前销售价格达到8000~12000元/t(含税价)。由于项目产品近年来一直求大于供,市场货源非常紧缺,因此项目产品当年产当年即可销售完。五味子加工厂加工生产五味子浓缩果汁按20万元/t销售市场。同时为社会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为山区的稳定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2.2.3经营布局与措施(1)经营布局。根据全市五味子种植区和加工厂分布情况,将全局五味子种植分为7大区块。与此同时,五味子种植基地和加工厂的建立,也将带动和龙市五味子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具体五味子产业布局和发展,如图1所示。(2)经营措施。①区域内广大林农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的五味子丰产经营经验,经理期内积极示范推广五味子生态化、立体化经营技术,在保持高产的同时,全面提高五味子的品质和经济效益;②针对区域内大面积连片的五味子中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病虫害种类增多的趋势,经理期内应将产量不高的、立地条件脆弱的地块尽可能做好水土保持工程,有利于生态建设;③规划建设五味子观光区,引进游客到观赏大自然风光,参于五味子系列活动,搞活五味子多种经营。

2.2.4经营原则(1)五味子经营应充分保持林分“后续有出总体年轻”的合理产期结构,确保五味子产量逐年稳中有升。(2)无论是五味子的老产区,还是新发展地区,在满足五味子适生条件的前提下,基地建设必须合理处理好规模化与生态化的两者关系。(3)在任何时期,不论经营主体有无变化,都应坚持动钱不动山、不动林的经营原则。

2.3鹿养殖产业

2.3.1经营现状梅花鹿在和龙市人工养殖已有30a历史,这对和龙市养鹿产业化提供良好的技术经验和人文环境。吉林省共有农民和集体、个人养鹿场200余家,鹿存栏约有10万头,而和龙市现有各种鹿500余头,很适合发展养鹿。

2.3.2经营措施2010年购进种母鹿60头和50头公鹿为基数发展。在柳洞林场进行人工繁育基地。然后以基地+深加工等形式,搞好市场开发,加速实现鹿的产业化步伐,从而发掘生态资源、品种资源、技术资源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为社会提供30个就业岗位。

2.3.3经营目标2010年在局柳洞林场厂部附近建立梅花鹿养殖基地,解决鹿群发展和提供产品原料。

2.3.4经营原则(1)必须结合和龙市养鹿产业的技术经验和人文环境。搞好鹿产品深加工,市场开发,加速实现鹿的产业化步伐,从而发掘生态资源、品种资源、技术资源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2)必须落实西部开发政策,加快和龙市农林业和加工业的经济发展。(3)必须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我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4)必须充分利用养殖基地鹿的粪便资源,进行深加工生产有机肥料,废物变成宝物,提供给和龙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实现现代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化和低碳化。

2.4森林游憩森林游憩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娱乐、休闲、环境教育需要,充分利用森林服务功能的重要形式之一。开发和挖掘森林旅游资源,开展森林游憩、生态旅游等活动不仅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

2.4.1经营现状和龙市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长白山北麓、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南部。东邻龙井市,西北与安图县相邻,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国境线长164.5km,幅员面积为5068.62km2,境内设有古城里、南坪两个边贸口岸。全市有9个民族,其中汉族占43.80%,朝鲜族占55.1%,其他少数民族占1.1%。和龙市自然植被属长白山植物区系,境内还有著名的图们江和海兰江发源地,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环境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发展现代生态旅游十分必要。与此同时,和龙市内各个村内都建立了革命烈士纪念碑,这样就形成了“山山金达莱,村村纪念碑”的红色旅游文化。但又由于境内森林旅游资源总体的空间分布较为分散,且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整合,各唱各的调,没有形成群体优势,加上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总体上配套分布不均衡,因而使和龙市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2.4.2经营目标抓住吉林省实施“长-吉-图”旅游战略的机遇,主动接轨长春、吉林,融入较大城市,将和龙市打造成边境地区森林环境质量优越的山水风景旅游区域,使之成为内地居民到边境度假、休闲、保健的森林生态旅游首选目的地。本次经理期内,积极整合规模小、档次低的森林旅游景点,努力规划开发1~2个狩猎场,生态观光园区,力争全市旅游接待人次年平均增长1.5%,人均消费年平均增长10%,旅游综合收入占GDP比例从2%增加到11%。到10a经理期末,基本建成生态旅游城市。

2.4.3经营布局生态旅游资源相似,会诱导景点间的过度竞争,直接影响和龙森林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根据各旅游景点的资源相对优势,倡导景点联合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并具一定规模的旅游景区,因而将全市森林旅游景点按以下6大区块规划。如图2所示。

2.4.4经营措施(1)开展森林文化和生态休闲游。营造游客走近和龙的第一印象。和龙市林业局森林经营总面积270813hm2,天然林162564hm2,森林覆盖率74%。充分利用天然的自然条件,提倡走近自然,提高森林氧吧的功效,为城市居民平时生活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休闲环境和场所。同时利用境内甑峰山的海拔高度1676.6m,山顶有着茂密的森林,生长着红松、鱼鳞松、臭松、水曲柳、核桃楸、红豆杉等各种珍贵的树种。林下栖息着黑熊、棕熊、水獭、野猪、雉鸡等各野生动物,水里生长着红点鲑(花里羔子)红鳞鱼等珍贵鱼类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立长白山地区独特的野生动植物生态基地,开展生态观光和休闲娱乐旅游,以及狩猎等趣味活动。因此在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将有力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每年争取实现旅游收入1400万元,提供社会就业岗位450个。累计为向当地财政部门上缴980万元。(2)开展红色教育和民族文化旅游。“山山金达莱,村村纪念碑。红心振双翼,延边正起飞。”这是原国家文化部代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先生来延边的留下的美丽诗篇。确实,漫山金达莱花开放,村村修筑革命烈士纪念碑这也是和龙市的一个典型特色之一。金达莱是延边的州花,当北国冰雪还未完全消融的时候它就临寒绽放、竞相吐艳,盛开在和龙的山山岭岭,成为和龙人民心中的报春花。同时它朴实无华、艰苦奋斗、坚忍不拔、团结和谐、宽厚随和的特性也象征朝鲜族女性温柔贤惠、整洁大方、吃苦耐劳、敢闯天下,勇创大业的形象,成为名族团结之花。革命烈士纪念碑充分反映了朝鲜族儿女“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英雄形象,也是这些英雄儿女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卓越贡献的见证。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文遗产,结合和龙金达莱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开展深刻的爱国主义红色旅游和别具特色的民族旅游,将有力的推动和龙市地域文化和区域经济的大发展。每年可为实现旅游收入400万元,提供社会就业岗位150个。

2.4.5经营原则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开展森林旅游,核心问题是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旅游风景长盛不衰,持续经营,因此在风景林经营上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应突出景观的多样性,植物资源以乔木为主,做到乔、灌、草搭配,常绿落叶植物也要有适当的比例。必要时,可定向培育具有景观、休憩、疗养、保护生态环境等多种旅游功能的风景林结构。(2)景点布设时应尽量顺从自然,林分分布也要考虑自然状态,消减人类对地带性森林植被的各种干扰破坏,必要时采取封禁措施恢复天然森林植被。(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各景点森林旅游环境容量,严格控制游客数量,把旅游带给资源与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资源环境可承受的限度之内。(4)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风景林应由受益者每年从旅游收入中提取一定森林资源管理费和育林费,用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3发展现代林业产业的必然性选择现代林业产业的道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3.1建设现代林业产业是实现林业产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传统林业产业是立足于农耕经济模式上的一种较低级的经济模式,它具有市场竞争力差,科技含量低等的特点。而和龙市林业局原有的传统林业产业也是具有以上特点。灵芝、香菇等种植基地由于以上的原因,经济效益逐年下滑,现在不得不相继转化为私有或破产。而建立的现代林业产业模式,是根据市场调研,结合未来市场发78展趋势和人类生活需求而设定的,具有较强的市场导向性。

3.2建设现代林业产业是实现转变观念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传统林业产业除市场竞争力差,科技含量低等特点外,其经营和管理模式也较落后,对资源要求高且浪费严重,它不是一种循环的,可持续的经济模式。和龙市林业局原有的林业产业是一种初级生产的产业,对林木资源的要求高,且浪费的严重,没有后续的深度加工或循环利用。现在建立的现代林业产业模式,注重对科技的投入,注意加大林副产品的深度加工,注重对加工产生的废物再处理使之变成新的资源而循环利用,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可持续的、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样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效益。

3.3建设现代林业产业是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必然选择和龙市林业局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传统的林业产业也是依靠这些资源应运而生,但随着资源消耗的速度越来越快,对未来林业及其产业发展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现在建立的现代林业产业的模式就是“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观念的转变。这也是推动林业和林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仅举森林旅游也为例:将和龙市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旅游业的经济优势,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林业产业化发展方向,这不仅保护了原有的森林及人文遗产资源,同时更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现代林业产业的特色

4.1现代林业产业的特点

4.1.1现代林业产业必须有可持续性的特点和龙市正在由“林业资源大市”向“林业强市”转变。在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坚持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科学经营林业资源;坚持工程建设与林权改革相结合,整体推进林业工作;坚持量的增长与质的提高相结合,着力提高林业的综合效益的同时,实现现代林业产业化,可持续化,循环化。养鹿基地每年可生产500t有机肥,这些肥料可供400hm2五味子种植,五味子加工残留的废渣也可生产400t有机肥,一部分提供五味子种植,一部分提供给红松低产林改造和农业生产使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避免制造环境污染和浪费。

4.1.2现代林业产业必须有低碳性特点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系列经济形态的总称,其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被视为应对气候变化、引领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引擎。目前,低碳经济的研究和讨论大都集中在工业包括能源领域,而最有潜力的林业(增汇减排)却被忽略了。林木是利用太阳能的最大载体,它能够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是安全的、实实在在的减排,而且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投入少、成本低、简单易行,森林碳汇功能日益受到重视。和龙市林业局的营造林工程,是发展碳汇林业,开展林业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根据专家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出1m3的蓄积量,要平均吸收1.83t二氧化碳,释放出1.62t的氧气。而和龙市林业局平均每年森林蓄积增长量为26万m3,每年可吸收47.58万t二氧化碳,在10a经理期内森林总蓄积累计增长量为260万m3,累计吸收475.8万t二氧化碳,释放出421.2万t氧气。

4.2林权改革与退耕还林政策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推动近年来,和龙市林业局正在加快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林业管理体制三项改革,大力实施生态防护林体系、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工业原料基地三大工程,抓好红松果林、五味子种植和加工、梅花鹿养殖、森林旅游等产业,努力实现新时期新阶段和龙市林业跨越式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大创新和完善。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三十年前,中央作出了实行耕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战略决策,把耕地承包到户,实现了“田有其主”,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央又作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战略决策,把林地承包到户,实现“山有其主”,即: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使农民真正拥有了林地的经营权、林木的所有权及处置权和收益权,做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这是农村家庭承包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是农村改革的又一个里程碑,必将极大地调动亿万农民耕山致富的积极性,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构建现代林业体制机制,不仅可以充分释放林业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种需求,而且可以有效提升我国的生态承载力,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要通过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在此基础上,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服务,规范管理,逐步形成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和龙市林业局通过近年来实施的集体林权改革和退耕还林政策,建立起了亚洲第二大的苹果梨产业基地,带动当地林农向小康社会昂首阔步。山绿了,水清了,天更蓝了,林农的生活也变的多彩了。

4.3和龙市现代林业产业建设布局

4.3.1规划建设现代林业与现在林场的地理位置有关系五味子的种植基地之所以选择在头道镇,龙城镇,南坪镇,长兴林场,柳洞林场,其主要原因除这些乡镇和林场靠近省道,交通运输便利外,还因这些地区是原野生五味子生长的集中区。这里的小地理环境和小气候条件对五味子种植是非常有利的。因地制宜的发展五味子种植,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结果率,增加产业效益。

4.3.2规划建设现代林业与现有林场的经济情况有关系将五味子加工企业建设在柳洞林场,除因为柳洞林场是五味子的主产区外,还因柳洞林场拥有建设五味子加工车间的经济能力。这样才能是五味子加工企业正常运营。同时,柳洞林场距离两个边境贸易口岸近,减少产品出口至韩国的部分费用,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

4.3.3规划建设现代林业与现在林场的人员技术及周边情况有关系局柳洞林场原有从事鹿业养殖的职工20多人,其中技术人员8人,具有三十多年养鹿和加工鹿产品的经验。经过多年的实践培养出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总结出养鹿、繁育及加工一整套的科学管理加工经验。这是别的林场没法比拟的。因此将鹿业养殖的基地方在柳洞林场也是必然的选择。除了上述关系外,规划现代林业建设的规模大小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不能无限制的扩大和发展,这需要根据对市场的调查、分析和判断。由市场需求量的大小决定,市场价格波动的幅度及其它不确定因素来决定产业的大小和规模。同时,先在一些乡镇和林场建立现代林业产业的基地,总结好一套系统的完善的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经验为其他的乡镇和林场做示范,并带动其它乡镇和林场走上现代林业产业的道路,最终实现:“一个林场一种特色,一种特色一种效益”的产业结构布局。

5现代林业产业的发展未来林业是连接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的纽带,而我们这次本着这一思想,构建的“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扩市场”现代林业产业模式,这样既减少了对资源的需求和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也增加了林业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为林农发家致富,山区和谐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5.1转变的是观念创造的是效益由传统的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现代林业产业结构,这发展转变的是观念,但同时却调整的是产业结构,创造的是更高的效益。这种效益不仅是经济效益,同时结构的调整,资源消耗的减少,经济运行的循环也创造了更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展观念范文篇5

一、克服封闭职业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1、观念封闭因素:我国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文化和观念的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理念深深地渗透到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了"重普教、轻职教","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的文化传统,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我国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6O%-80%的水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严重短缺。因此,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来自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巨大阻力。一种普遍地重视"精英"教育,而忽视大众教育的倾向,引发了人才市场上的"高消费"现象。我国现行的分类、分阶段的招生方式以及有些地方采取的"高二分流"的做法,更加剧了对职业教育的轻视。一些学生家长,即使孩子分数偏低,也不愿让他上中职、高职,造成高职学校录取后,仍有不少生源流失。这种观念在人才招聘会上,表现为许多用人单位把录取条件规定为大本以上,使大专层次的高职毕业生处于被动的境地。这些社会反响和观念的流行,更加强化了"精英"教育在全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体制封闭因素:目前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后,我国便实行"双轨制"。一轨为高中,它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另一轨为中职,它主要是以就业为目标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虽然除招收高中毕业生外也招收少量"三校生",但多数中职毕业生只能面对就业市场。高职毕业同样是一种教育的终结。可喜的是现在有些省市正在探讨扩大中职接高职、大专接本科的途径,但从体制上仍然是阶段封闭的、相当独立、以就业为培养目标的教育。这种体制封闭的弊端,造成了学生的期冀受限,扼杀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压抑了一批想继续深造的学生的意志,从而限制了职业教育生源的广泛性,造成了目前中职招生十分困难的局面。在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类型的结合上,缺乏灵活、顺畅的接口,使职业教育发展受限,缺乏活力,得不到社区和的重视和支持,限制了职业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职能作用,造成了教育格局中"冷热不均"的现象。此外,有些地区在管理体制上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有的地方把职业大学、中专升格的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校的二级职业学院和成人高校的管理分别归属在不同的职能部门,造成了相互沟通上的困难。

3、办学封闭因素:国际经验证明,职业教育是多数应用技术性人才终身的重要基地。因此,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历教育,也要加强非学历的职业培训。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功能定位,以及它与社区和企业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它在社会人才培训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西方一些国家既有像剑桥、哈佛大学等一批国际一流大学,也存在一大批像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德国的职业学院等从事职业教育的院校,它们之间互相贯通而又各有定位和发展空间,同样得到社会和学生的尊重。而我们虽然建立起一批职业教育的院校,一些综合性大学也成立了二级高职学院,但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专业教学区别不明显;教学过程与社区、企业结合不紧密;职业培训不广泛;开放性办学不足等缺陷。因此,其社会作用尚未被广泛认可。

另外,在教学管理体系上,还有许多与职业教育特色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比如实行学年制,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机会和条件等方面就存在欠缺。尤其在高校扩招后,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知识水平差距拉大的倾向,班级授课式的学年制教学难以适应新的情况。学年制的管理也限制了一批在职人员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利于终身教育办学体系的健康发展。因此,要使职业教育呈现宽泛的弹性和适应性,在办学过程中应对包括课程体系、评估模式、招生就业、学籍管理、学生管理等一整套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通过改革打破封闭,构建开放性职业教育新体制。

二、贯通职业教育的纵向办学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绝不能仅仅理解为数量的增加。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已有的教育资源如何整合,结构和布局如何调整和规划,自身体系如何完善使其真正实现内在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应该认真关注的。任何肌体要健康运转和充满活力,必须有通畅的循环系统,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只是其办学层次中的一部分,绝不能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终结性教育。

职业教育的作用和特色,决定了它不可能只是单一的低层次教育,而应为多层次、复合型教育。在职业教育系统内,不应该只有中职和大专两个层次,还应该有高职本科、应用性硕士、博士等各种层次。除学历教育外,还应该有非学历的在职培训、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这些办学层次和办学形式之间不能是孤立的、割裂的,而应该是互相连接,上下贯通的统一整体。最近,拉谢尔、哈蒂根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以《流行新学位》为题介绍了美国职业教育创新型硕士学位的办学情况,称"现实世界中具有针对性的最新型硕士学位开始将神话的博士学位挤下学术界的中心舞台,这些创新型硕士学位正在越来越成为人们必须拥有的文凭。这些新硕士学位中的大多数结合各种不同专业,运用于具体工作。"在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社区学院担负着重要使命,其学分在整个美国都得到承认,不同学历层次都是上下贯通,任人选择的整体。当然,提高学历层次是要经过考核才能得到确认的。

现在,随着我国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努力实现大众化教育和终身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要提高应用性技术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必须使职业教育的不同办学层次上下贯通,形成体系,使每个层次的毕业生既可以选择就业,也能够选择升学;在每个层次的学习阶段中,既可以贯通完成学业,也可以暂时中断学业,选择就业,而后再续接学业,直至毕业。由此可见,整个职业教育的体系模型应该是宝塔型的。它可以通过不同层次办学,向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类型的应用技术人才,它可以提供各种办学模式,满足不同求学者渴望得到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三、架设职业教育横向办学的立交桥构建开放性职业教育体系,除系统内上下贯通外,还应与其他教育类别建立接口,形成立交桥,使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毕业生可以顺畅地选择其它教育形式进行继续教育,也可以运用其它教育形式开展职业教育。通过不同教育形式的沟通、融合和衔接,构建和发展适应经济建设及社会成员对学习多样化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

1、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接轨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高中教育阶段实行普高和职高并存的制度,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适应大众化教育要求的。但二者应该相互沟通,彼此渗透,要在办学主体、管理体制、教育结构、办学模式等方面,走个性化发展道路。应改革现行高考制度,改变过于强调学科的要求,逐步形成标准多样化,适应多种求学者,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高考制度,使中职毕业生既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选择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同时还应根据不同毕业生的个性需求,选择普通高等教育或成人高等教育,获得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机会。逐步缩小中等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差距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在这里恰当设置接口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高中二者如何融通也是需要我们认真实验和探讨的,尤其在广大和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在高中适当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可以满足一部分学生进入社会的要求,也为地区高考制度的改革创造共同的基础。

2、高等职业与其它高等教育的接轨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为专科层次的办学,很多专科毕业生非常希望有机会获得本科教育,乃至生教育的机会。如果高职院校自身设置本科专业,这个便可迎刃而解。但是就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多数院校在一定时期内仍需主要从事专科教育。这就需要我们为专升本路径设置多种接口。要使普通高校转变观念,对高职专升本的学生实行性本科而非研究型本科教育。在入学方面,现在我国多数省市都已经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通过一定形式考核,允许一部分高职专科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但存在的问题是数量较少,考核标准偏重基础,这对于高职特色而言是不相适应的,门槛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面对高职学生进行专升本考试时应考虑高职的专业特色,适度考核基础,重点考核应用能力。只有这样,这个接口才是适宜的,这条渠道才是畅通的。

3、要探索利用自学考试等成人教育形式开办高等职业教育我国高教自学考试制度已经实行二十多年,为在职人员继续深造、提高素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得到了的肯定和赞誉。以终身教育的思想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具有灵活的办学形式,有长期的,也应该有短期的;有正规系统的学校教育,也应该有非正规的在职培训。教学场地也应有多种选择,有校内教室、实验室或实训基地,也应有校外的车间,甚至包括现有的工作岗位。多种形式办学决定了职业教育多渠道特色。因此尝试用自学考试等成人教育形式办学,侧重应用能力的培养,采取通考和校考相结合,知识考核和应用能力测试相结合,伴以技能证书制度,使广大在职人员和求职人员能随时获得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

四、建立面向市场和企业的开放性办学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行业第一线的应用性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办学形式,办学特色必须适应社会、社区、企业及纳税人的要求。也就是说,职业教育面对市场和社会应该主动适应、紧密融合、及时调节、满足需求。在办学过程中,专业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前提;教学实践以社会资源为依托;学生就业由社会供求来调节;职业培训以岗位要求为。离开了社会需求,职业教育无立足之地,更无发展的可能。因此要强化职业教育的市场意识、社会意识、开放意识,广开办学渠道,不拘一格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种应用技术人才。要树立大职业教育的思想,打开围墙,面向社会,不断扩大学校的内涵和外延,举办社区学院,为完善社区功能,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公民素质,扩展就业渠道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建设虚拟学校、网上学校,利用教育技术拓宽职业教育的功能,实现职业教育突破地域和时空的限制,满足各类人员的学习要求。

在教学管理制度上,要改革传统的、刚性的学年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以便于和其它教育类型接轨,建立与终身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根据自己爱好,特长和基础条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课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发挥教师专长,促进教师知识更新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各种教育形式、教育层次之间的课程互认、学制沟通和衔接。当然,变学年制为学分制,需要进行课程体系、学籍管理、学生管理等一系列改革,应积极稳妥、有步骤地推进。不管学生今后是就业还是要升学,都能使他们具备相应的基础,留下灵活的接口,创造必要的条件。

发展观念范文篇6

[关键词]制造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发展;复合型人才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扩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在全球竞争格局不断变化的今天,实现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已是当务之急,迫切需要更多训练有素、善学肯钻的技能型劳动者,建成一支能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据最新统计,我国有1.33万所职业院校,每年招生数达1000万人,在校学生将近3000万人。在加工制造业、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等行业中,70%以上的新员工来自职业院校。预计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将达1.3亿人,其中技工约8000万人,约占总数的60%。可见,我国制造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当前的人才培养远远达不到需求。

二、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观念转轨

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进行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技术变革、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质量变革、以环保低碳为核心的绿色变革、以价值链提升为核心的效益变革和以深度融合为核心的人才变革。为了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职业教育需具有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和长期性,从而转变职业教育的五个观念:教学观、能力观、生态观、专业观、人才观(如33页图所示)。1.体现前瞻性的教学观。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和终身学习理念的不断推崇,让从业者需要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和较强的通用能力。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技术理论也就成为职业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没有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实践的参与度,以至于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快地适应环境。事实证明,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思路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并重,提高实践能力。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企业需要员工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更多的技术理论知识。2.体现基础性的能力观。能力观指的是对能力的看法及基于能力的教学变革。基于对能力的理解,不同的能力观会产生相应的标准、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估模型。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职业教育领域主要有三种能力观:行为主义能力观、整体主义能力观和整合能力观,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能力观经历了从最初的“能力是任务”的认识到后来的“能力是质量”的认识到现在的“能力情景化”的认识,是一个发展进步的过程。目前,新经济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催生了职业的更新换代,自然对人力资源匹配提出了“高移”的要求。制造业是工业发展的支柱,制造业的制造方式先后经历了“单件生产—大量生产—集成生产—定制生产—细胞生产”等方式。与之相适应的是,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过程也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生产方式的“人本回归”;二是分工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唯一方法;三是劳动分工综合发展。当前形势下,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两点基本需求:一是制造出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二是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体验和创新流程。这样一来,传统的产业链模式面临解构,其包含的价值链、供需链、企业链都将发生变化,原有的相对紧密的人职关系受到很大冲击,人际交往、技术应用等通用能力必将更加受到重视。3.体现战略性的生态观。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绿色变革,要求人才具有绿色生态观。随着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各国开始意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纷纷提出发展绿色经济。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原来的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根深蒂固的“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使得人们绿色发展意识淡薄,从而严重制约了绿色经济的发展。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全社会拥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反映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有必要以十八大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质量”和“效率”为动力,对原有产业进行绿色重组,加紧研发绿色工艺技术,加强行业的绿色管理,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建立并实施绿色制造体系。4.体现先导性的专业观。实践证明,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导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出现不适应、不匹配的情况。服务型制造需要一个开放的制造体系,这个体系要突出价值创造的优势、精益求精的环节,避免出现传统制造业“小而全”的战略,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根据自身办学优势,培养产品研发、生产控制、销售与服务等方面的人才,但仍有一些职业院校追求“更大更全”的专业设置理念,未形成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无法满足区域内企业的人才需求。究其原因,一是部分职业院校观念更新滞后,技术和人才储备不够,攻坚不力;二是部分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滞后,未跟上产业调整步伐。由此出现的封闭的专业设置环境、分散的专业布局和落后的专业调整节奏都是导致职业院校职业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的原因。5.体现长期性的人才观。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重新定义产业关系,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普及应用打破了制造业的传统内涵和外延。正是由于跨产业协作和创新型人才的努力,推动着制造业一步步发展。现如今,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是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同时也引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因此,复合型人才基于制造业的新生态和新体系而产生。随着需求多样化、技术智能化、新材料普及等影响,未来制造业的基本方向将是“大规模定制”。服务型制造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定制服务,在生产过程中增加服务比例,服务关联到产品由诞生到销售的全过程,相应的生产标准也不再固定。

三、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探索

1.基于职业岗位任务与项目驱动的系统化综合实践教学。制造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需有全新思维,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实施教学。综合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职业岗位任务与项目驱动的系统化教学模式,指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培养目标,把实践教学岗位化,在实践教学中模拟岗位场景,对照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能力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为此,一方面,职业院校需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专家等参与修订专业标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让人才的能力、素质、技能适应岗位要求。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将职业标准和岗位标准融入专业标准,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综合实践体系,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同时以国家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省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十三五”规划教材建设、省级重点教材建设为目标,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改革。2.基于全产业链的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协同培养。企业为了实现客户的大规模制定要求,需依靠产品和服务的“模块化”,即设计、生产和服务分属不同企业进行。这种“模块化”的制造业趋势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从业人员需掌握制造业多环节、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特别是要掌握产业链所有环节的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从业人员需具备贯穿整个制造流程的能力,包括智能化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信息化与工业的融合使得在未来的生产过程中,企业间、企业内大都依靠信息传递完成生产、销售和服务。这样,制造业和服务业通过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根据用户需求快速做出反应,对产品、工艺、资源进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每个参与者都将是产品的创造者、设计者和服务者。可见,一线员工需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知识。因此,职业院校需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协同培养。3.基于市场需求的纵向系列化与横向集群化专业设置。职业院校要抓住区域产业优势和战略性布局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开设重点专业,培养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的人才。根据职业院校的专业目录和专业群分布,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在纵向上对接高中、中职和应用型本科,体现纵向系列化;在横向上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和大专业门类之间的相关性和互补性,体现横向集群化,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复合型人才。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制造业的专业化支撑,正是有了专业化支撑,才使得制造业内部分工和有序运转有了保障。在制造业分工逐渐成熟、生产模块化的今天,建立合理的专业制度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院校需遵循“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依据”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类开展专业建设,根据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设置新专业,依据岗位的变迁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逐步全面化、系统化,涵盖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到销售服务,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职业院校要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优化专业设置,强化专业建设;通过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构建以国家省级品牌专业为龙头、以特色专业为支撑、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逐步走出具有特色的差异化发展之路;构建灵活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有效的校企合作发展机制、跨专业办学的资源整合机制,切实增强办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使专业建设实现主动适应、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这一目标。4.基于教学“诊改”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职业院校要瞄准制造业转型升级,把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市场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建立质量保证制度体系。职业院校要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注重采集分析工作数据,形成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建立常态化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开展深入的、多层次的“诊改”工作。职业院校要区分教学“诊改”与传统评估的不同点,认清“诊改”的实质,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教学工作的作用。例如,邀请校企合作企业共同进行专业“诊改”、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委托麦克思等平台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业状况等进行诊断。同时,“诊改”制度要针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这五个不同的对象。5.基于层次“高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未来的企业员工不仅在生产线旁,还可能在产品设计、营销推广甚至售后服务等岗位。当企业的机器化程度越来越高时,员工的使用越来越少,技术技能人才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体现。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和参与从产品设计到模具、机器化生产和进入市场的每一个环节。制造业转型升级使得生产活动过程动态性、小批量、个性化成为主流,制造业的扁平化要求一线员工既具有某一主要技能,也掌握全产业链相关知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毫无疑问,人才培养“立交桥”的搭建既能促进职业教育整体教育水平提升,也能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在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今天,职业院校需因势而为,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本的内涵建设,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庄西真.高质量职业教育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J].职教论坛,2018(2).

[2]陈昌平.浅谈技工院校专业建设如何适应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J].职业,2018(5).

发展观念范文篇7

主要意义

有什么样的开展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开展方法。指导指导干部进一步改变开展观念,促使指导干部尽快解脱传统开展方法的约束,真正树立契合科学开展要求的新理念,具有主要的实际意义。

有利于构成加速经济开展方法改变的思维共识。加速经济开展方法改变,起首需求处理好看法问题。当前,有的指导干部大局认识不强,在开展导向上过火强调地域和部分好处;责恣意识不强,在开展计谋上不克不及准确看法和处置面前好处与久远好处的关系;立异认识不强,在开展思绪上习气于沿用曩昔的方法,以致于在任务中离开实践、急于求成,甚至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这明显与加速经济开展方法改变的要求南辕北辙。指导指导干部进一步改变开展观念,有利于促进广阔指导干部结实树立科学开展观和准确政绩观,一致思维、凝集共识,为加速经济开展方法改变奠基优越思维根底。

有利于进步推进经济开展方法改变的实践才能。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开展出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呈现一系列新状况新问题,急迫需求全党同志特殊是指导干部深入看法加速经济开展方法改变的主要性、紧迫性,少些急躁、多些理性,少些盲目、多些自动,使思维和举动与科学开展观的要求相契合,与加速经济开展方法改变的目的相一致。指导指导干部进一步改变开展观念,有利于促进广阔指导干部深化对客观实践的看法,掌握开展规则,抓住并应用好时机,做到“在开展中促改变,在改变中谋开展”,不时进步指导经济任务特殊是推进经济开展方法改变的才能。

有利于废除影响和制约经济开展方法改变的体系体例机制妨碍。我国经济开展方法改变之所以存在“久推难转”、“转而不快”的问题,症结之一就是体系体例不顺、机制不活。比方,一些当地在干部审核评价上GDP情结仍然浓重,缺乏以科学开展观和准确政绩观为根底的准确导向。加速经济开展方法改变,必需起劲废除这些旧的体系体例机制的约束。指导指导干部进一步改变开展观念,有利于促进广阔指导干部解放思维、开辟进步,对峙以科学开展观指点体系体例机制革新,依据改变经济开展方法的要求来推进体系体例机制立异,经过树立科学有用的体系体例机制包管和促进经济开展方法改变。

实际重点

指导指导干部进一步改变开展观念,目标是指导指导干部进一步加强深化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盲目性和坚决性,进一步加强加速经济开展方法改变的自动性和积极性,然后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开展。从实际状况看,急迫需求指导指导干部加强“三个认识”、树立“三个观念”。

加强责恣意识,树立全局观念。加速经济开展方法改变是顺应全球需求构造严重转变、加强我国经济抵挡国际市场风险才能的必定要求,是进步可继续开展才能的必定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立异优势的必定要求,是完成国民收入分派合理化、促进社会调和不变的必定要求,是顺应完成具体建立小康社会斗争目的新要求、知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涯新等待的必定要求。各级指导干部要真正把经济开展方法改变放到变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全局的高度来看法,加强自动性、紧迫感,本着对党、对国度、对人民担任的立场,把思维一致到中心对当时情势的判别上来,把举动一致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心的方针政策和计谋摆设上来。当地指导干部要实在把区域经济开展放到国民经济开展的大系统中来规划、摆设,起劲处置好中心和当地、当地和当地之间的关系。

加强规则认识,树立立异观念。尊敬规则,盲目按规则做事,任务才干获得实效。对峙立异,盲目把思维看法从那些不达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系体例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开展才有不竭动力。面临加速经济开展方法改变的紧迫要求,各级指导干部必需在遵照规则的前提下不时进步计谋思想、立异思想、辩证思想才能,加强任务的准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发明性,以立异的思绪经营和推进开展。任何不遵照规则的行为都能够招致严重掉误,给经济开展带来严重损掉。尊敬规则,就决不克不及在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的状况下拍脑壳决议计划,更不克不及以长官意志压人,而必需克制耐心心情,注重查询研讨,起劲探究和掌握经济社会开展规则尤其是财产构造调整规则、科技立异规则等,并对峙按规则做事。

加强效劳认识,树立民生观念。改善民生是加速改变经济开展方法的根本着眼点。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间,一些事关人民群众亲身好处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树立民生观念,促进民生改善,是处理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调和不变的必定选择,也是扩内需、转方法、调构造的实际需求。这就要求指导干部真正把任务的起点和落脚点放到完成好、维护好、开展好最广阔人民的基本好处上,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妥事,仔细处理人民群众最关怀、最直接、最实际的好处问题;把改善民生作为权衡经济开展方法能否获得本质性改变的标尺,倾听群众呼声,尊敬群众志愿,以时不再来的紧迫感和追求杰出的进步心经营改善民生的详细办法和方法;把效劳群众作为改良任务作风和指导作风的主要内容,在思维上尊敬群众,在情绪上切近群众,在任务上深化群众,对有利于经济开展和民生改善的定见和建议谦虚倾听、积极采用,充沛调动广阔人民群众加速经济开展方法改变的积极性、自动性和发明性。

根本路子

同志指出,改变经济开展方法,要害是要在“加速”上下时间、见实效。依照这一要求,必需把指导指导干部进一步改变开展观念作为一项紧迫义务来抓,让指导干部在进修中进步看法、在理论中加强才能、在审核中标准行为。

以扎实的进修培训推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立进修型党组织的严重计谋义务,这为各级指导干部经过增强进修进一步改变开展观念供应了契机。在建立进修型党组织的进程中,应指导指导干部增强对中国特征社会主义理论系统特殊是科学开展观的进修,不时加强深化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盲目性和坚决性;调查和把握有关加速经济开展方法改变的思维和常识,不时进步推进经济开展方法改变的实践才能。指导干部应环绕加速经济开展方法改变、推进科学开展,带头制定进修方案、目的,带头参与进修培训运动,带头撰写领会文章、调研申报,带头深化实践、学致使用。

发展观念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教育观念;大众化;学生群体;借鉴

随着教育成为我国提高综合国力和实现经济强国宏伟目标的重要手段,开办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受到普遍的重视[1]。中西方现代思想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经济建设方面,还体现在教育发展观念方面,长期以来受到社会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与道德观念的影响,西方国家高校教育发展以学生自我成长为核心,即以学生本身的个性与需要为前提进行完善,并注重社会相关资源的引进与利用。西方高校的发展远远快于我国,很多名校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教师管理体系,并逐渐形成积极的教师文化[2]。我国高校教育尊崇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以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在学生参与社会工作等方面体现大众化趋势,而如今也在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希望通过完善教育体系、转变教育发展观念,进而提升高校教育质量。

一、价值观念区别是导致中西方高校教育发展观念差异的根本原因

1.崇尚个人主义的教育思想更注重学生个人的成长空间

中西方的教育体制受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的影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尤其体现在学生的个人成长方面,西方社会多崇尚个人主义的教育发展观念。在高校教育中会给予学生充分的成长空间,并提倡学生独立性需要通过个人的拼搏获得。相比之下,中国高校教育体制中教师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会通过较为详尽的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在高校学习的不同阶段中逐步提升个人素质,让高校方便管理,可是会造成学生潜力的开发以及兴趣爱好的拓展等方面的局限,尤其体现在课堂的权威性与高度秩序性方面,师生之间关于情感表达不够重视,不利于师生情感的促进以及学生个性的塑造。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转变传统的“为了教师教而教”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形成“为了学生学而教”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3]。

2.平等自主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校园和谐教学氛围建设

中西方文化中与人交流的风俗习惯同样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是个人隐私的保护,在西方即使是十分熟悉的师生、同学关系,也会注重个人年龄、收入、感情等私人问题的保护,在日常的交流的过程中更多地谈论关于活动、爱好、时事话题等内容,并注重眼神、肢体语言等方面的交流互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可能因为共同的爱好、习惯等相似而走得更近。二是来源于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谦虚。西方国家的学生独立意识极强,更喜欢依靠自我的力量解决问题,在获得认可时表现出接受与感谢;中国高校学生更倾向于谦逊的精神,推崇集体主义,在参与各类活动时会努力寻求伙伴。三是教师与学生各自身份的理解以及师生关系的界定方面。西方国家尊崇人人平等,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直呼姓名,不注重辈分,促使学生通过更为自由的方式与教学人员接触;中国高校遵守长幼有序,将教学人员作为长辈,学生会礼貌对待。

3.容纳不同个性与思维方式的讨论环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性

西方国家习惯遵循自由平等的教育发展理念,通过最大限度地理解和宽容,对待不同个性与生长背景的学生,在课程与专业选择、参与学习方式等方面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信仰的学生,成立专门的活动小组,接受不同角度的问题理解与讨论,能够理解学生的感情与思考方式,通过容纳与接收不同的意见实现相互学习的目的。中国高校在学生的生长背景与民族文化上也有十分支持与理解的态度,但表现方式存在不同,对待少数民族或者有特殊个性、文化特征的学生,会通过民族文化的展现、风俗习惯的展示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特殊背景学生的特点,通过学生之间交流活动的加强,实现学生积极性的提升,创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

二、大众化的人才培养观念与综合性的培育模式的显著差异

1.我国大众化的培养模式奠定坚实的人才培养基础

当前,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以大众化培养为主,满足社会及各专业的普遍人才需求,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等内容,教学需求中以社会需要为主导,学生通常在选定专业后即形成固定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资源导入。在开展课程教学各项活动中,以固有的教学规律与先前的教学经验为依据,适当采用国内外较为认可的新教学方法。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社会参与度和充足的实习实践支持体系,我国高校的普及式教育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开展更多的社会实质性参与,加强高校与社会相关机构的联系纽带,实现大众化人才培养渠道的深度拓展。

2.西方人才培育更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个性差异

西方国家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不仅具备更高的社会广泛参与性,还在学生心理发展与个性培养等方面表现突出,注重学生专业视野的拓宽、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以及能力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并以此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这种观念下培养出的人才重视制度、法律等标准与原则,并认为法律准绳是凌驾于一切人情道理的依据,成长为遵守法律等相关框架的社会型人格。英国大学内部形成一套有序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分治,能够充分发挥组织整体优势的制度[4]。由于重视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心理发展状态,西方国家课堂模式多为小班制,教师能够通过即时性、频繁性的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所处状态,通过准确的引导与辅助及时给予学生帮助。相比之下,中国高校教育崇尚集体主义观念,并以“情大于理、理大于法”为处事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衡量法律依据等方面的障碍。

3.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教学为学生培养的全面性提供重要保障

全球化的教育资源竞争与新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相得益彰,迅速推进西方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趋势[5]。中西方的教育理念都认为学生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反复的任务,学生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养成是学生步入社会以及开展各类工作必须掌握的能力,注重建立起多学科交叉的教学体系,作为促进人才培养全面性的重要依据。以美国为例,高校教学体现以学生个人意愿为主导的育人原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道德判断参与工作和生活实践,紧密联合社会各类机构。中国的高校教育同样注重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但开展的过程更为隐性,通过课程本身内容的交汇,进行不同学科的结合,注重教学成果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三、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手段体现出中西教育发展理念的差别

1.灵活的学分制度便于为更多人提供接受高校教育的机会

许多西方国家中灵活的学分制度成为高校广泛吸引人员就学的必备手段。已经参与工作的求学人员,允许学籍与成绩的保留,可以让学生随时参与到校园生活中,当缺乏学费和生活费的时候,可以暂停学业进行工作。学分的授予机构并不只有高校,还包括学生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多个部门,学生必须通过公司实习获得学分、参与社会实践工作获得学分等。国内高校的学分制度受到填鸭式教育的影响,通常以获得学分为单一目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学分的分配与授予等方面不够灵活。完善高校学分制度的另一个举措是注重教学人员的激励,并从更多渠道聘请专业人员、行业资深人士等参与教学。一是招募尽可能多的专业人员,完善现有的教学资源储备,让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方面更具备优势;二是通过丰富现有的教学资源,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自主进行课程选择,向多层次、多岗位工作人员提供学习与实践机会。

2.重视文化传承的教学角度赋予高校更强的人文气息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与国际先进理念与方法的深入接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逐渐开展高校教学改革,并在新教育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仍然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随着高校各类文化活动的丰富开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现行教学活动与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活动感知和理解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随着文化传承与历史、思想政治理论等多种课程的融会贯通,以及新媒体等渠道教学的开辟,我国高校正逐渐形成多文化背景与多角度传承的人文文化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全面带动,文化传承上升到新的高度。高校内部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以学术管理作为核心,这是区别于其他管理工作的根本特性[6]。伴随着高校管理功能与组织体系的完善,以服务为导向、以个性化功能建设为原则的组织体系受到学生的青睐,文化传承工作应以此为入手点,以满足学生需要作为基本前提。

3.多元化的教学与实践渠道有效延续教学内容与应用

随着人们接触与传递信息的模式不断变迁,高校教学渠道与模式不断变革,突出的体现是教学人员不再是高校教学信息的唯一来源,可以通过网络、社会等多种渠道获取相应信息。这种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建立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也影响学生本身知识结构与技能掌握的情况。很多国家在教育过程中都积极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7]。各国在教学渠道的开辟与应用方面展现不同的重点,西方国家由于注重学生个人性格与潜力的塑造与开发,在教学与实践渠道建设方面更为个性化,并具备更多的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发展需要与不同专业实践形式自行选择渠道,开展相应学习工作;我国多元化教学与实践渠道的建立,以延续校园教学内容为基础,在功能方面与校园教学结合较为紧密,模式也相对固定。西方国家注重教育质量的评估与提升,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考核工作的开展,包括以专门机构的全面评价与学生自主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多角度进行考量评定,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在教学质量考核方面采用的方式比较单一,以学生成绩为主,虽然在操作上具有简便性,可是在考核上存在片面性。

4.支持学生创业项目的开展成为我国高校的重要使命

随着我国就业创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各行业分工趋势的日益显著,高校学生逐渐成为社会中个性鲜明的创业群体,作为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高校需要承担相应的引导、教育工作,针对不同专业的发展态势以及未来发展空间,为有就业需求的学生传授相关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办公行政等方面知识,并加强实际操作方面的课时,让学生掌握足够的技能技巧来应对未来的创业挑战。西方国家高校针对学生创业方面开展的工作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即以创业教育为导向进行相应的教学资源的分配,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导入外部行业与企业资源,并尽早开展学生的个人评估、发展规划等相关工作,让学生完全以个人意愿制订自我发展计划,并通过相关科技创新基金、创新成果转移等项目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造工作,增强学生的创业动力。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展创业实践平台、创业产业园、国际交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创业模式,但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高校学生创业环境,在扶持政策、教育课程以及社会动员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教育发展观念,帮助学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作者:黄莉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许金梅.中西教育理想之历史比较及发展趋势[J].教育探索,2014(7):8.

[2]罗春秋.论西方高校教师文化对我国教师管理发展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7):76.

[3]郭建鹏,杨凌燕,史秋衡.西方高校师生教学信念研究的缘起、进展及趋势[J].复旦教育论坛,2013(20):25.

[4]牟静,陈奎庆.西方高校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去行政化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6):6.

[5]罗建河.西方高校教授治校的新探索:民主决策何以可能[J].现代教育管理,2015(11):45.

发展观念范文篇9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高度重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从改革、制度、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把发展与稳定更加有机统一起来,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社会稳定。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政绩,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要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又要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而观念的变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新旧观念的反复交锋中才能完成。

发展观念的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思路,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多年来,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思想观念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必须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只重GDP增长而轻视环境保护、只重效率而忽视社会公平、只重城市发展而忽略乡村建设、只重财富创造而忽略财富共享等观念仍在不同地方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有的部门和地区领导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这些情况的存在足以说明,要真正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并非易事。我们必须对以往的GDP至上与发展失衡的观念加以矫正,积极促成各个地区走上健康、文明、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政绩观念的转变。能否把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到位,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对科学发展观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并将其贯彻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实现政绩观念的转变。因为,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和具体执行者,他们的政绩观与发展观是密切相连的,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反之亦然。但事实上,一些领导干部只注重本地区或本部门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乃至个人的升迁。于是,不管中央如何三令五申反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他们却依然我行我素。这种情况势必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干部就要实现执政观念和政绩观的转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发展方式观念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增长中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树立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观念,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第三产业和创新产业。各级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确保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顺利完成。

消费观念的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还必须实现消费观念的转变。这种观念的转变,不仅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而且全体公民都要践行,甚至要从娃娃抓起。领导干部首先应该具有忧患意识,认识到我国资源的有限性。譬如,在资源总量、人均耕地状况、森林和淡水的拥有量方面,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弱势状况非常明显。其次要有责任意识,要珍爱资源,为建立节约型政府作贡献。据权威部门测算,我国政府机构的能源消费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节能潜力为15%—20%,节能工作大有可为。最后要具有世界眼光,譬如美国和我国的国土面积差不多,但美国只有3亿人口,其土地使用年限不超过300年,而我们的土地已经被耕种使用了几千年。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我们没有资源优势可言,所以对现有资源一定要倍加珍惜,并且要不断培植开发利用新资源和再生资源的能力。

发展观念范文篇10

发展观念的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思路,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多年来,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思想观念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必须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只重gdp增长而轻视环境保护、只重效率而忽视社会公平、只重城市发展而忽略乡村建设、只重财富创造而忽略财富共享等观念仍在不同地方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有的部门和地区领导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这些情况的存在足以说明,要真正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并非易事。我们必须对以往的gdp至上与发展失衡的观念加以矫正,积极促成各个地区走上健康、文明、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政绩观念的转变。能否把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到位,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对科学发展观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并将其贯彻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实现政绩观念的转变。因为,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和具体执行者,他们的政绩观与发展观是密切相连的,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反之亦然。但事实上,一些领导干部只注重本地区或本部门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乃至个人的升迁。于是,不管中央如何三令五申反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他们却依然我行我素。这种情况势必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干部就要实现执政观念和政绩观的转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发展方式观念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增长中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树立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观念,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第三产业和创新产业。各级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确保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顺利完成。

消费观念的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还必须实现消费观念的转变。这种观念的转变,不仅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而且全体公民都要践行,甚至要从娃娃抓起。领导干部首先应该具有忧患意识,认识到我国资源的有限性。譬如,在资源总量、人均耕地状况、森林和淡水的拥有量方面,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弱势状况非常明显。其次要有责任意识,要珍爱资源,为建立节约型政府作贡献。据权威部门测算,我国政府机构的能源消费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节能潜力为15%—20%,节能工作大有可为。最后要具有世界眼光,譬如美国和我国的国土面积差不多,但美国只有3亿人口,其土地使用年限不超过300年,而我们的土地已经被耕种使用了几千年。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我们没有资源优势可言,所以对现有资源一定要倍加珍惜,并且要不断培植开发利用新资源和再生资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