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出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5:05:05

发展出路

发展出路范文篇1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区域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rancoisPerroux)最初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在不同部门、行业或者地区,按照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的。增长极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上,这些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最终对整个产业产生深远影响。乡村旅游中的增长极就是需要重点建设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即通过精心选择和努力培育乡村旅游的增长极来带动辽宁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在对辽宁省乡村旅游进行整体布局时,需要把那些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旅游目的地作为乡村旅游增长极来培育,集中主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开发,并以此来带动其他周边乡村旅游地的发展,促进区域乡村旅游的有序推进和健康成长。

二、增长极理论对乡村旅游效应分析

增长极作为一个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力量,由于其自身拥有的一系列优势和所处的领先地位,决定它对区域旅游会产生示范作用。不仅会自身形成强大的规模效益,而且会与周边其他地区的乡村旅游形成互动,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1.极化效应。又称回波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乡村旅游增长极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要素不断趋向增长极。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旅游要素生产和分配的极化,然后形成区域上的极化,从而获得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

2.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乡村旅游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不断向周边乡村旅游区域扩散的过程。扩散效应促成各种旅游经济要素从增长极向周边地区扩散,或者是凭借其影响力带动和分流一部分经济要素向其周边地区聚集。通过发挥增长极的推动力带动周边落后乡村旅游地区经济向前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作为增长极乡村旅游区域的差距。在乡村旅游增长极发展的初期,极化效应应当发挥主要作用,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扩散效应会逐渐加强并超过极化效应从而带动增长极周边乡村旅游地区共同发展。

三、城镇化进程中依据增长极理论发展辽宁乡村旅游的必要性

1.辽宁省乡村旅游市场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缺少核心竞争力。辽宁省作为传统的工业大省,乡村旅游建设思路容易受到工业发展的影响,一些乡村旅游项目背离了“朴素、自然、宁静”的基本要求,有贪大求全的迹象,其娱乐配套设施与乡村旅游的本质也不相符合,高档餐饮、高档洗浴豪华客房等设施越来越多,扭曲了乡村旅游的本色,违背了乡村旅游的原意,也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成长和良性发展。因此有必要采用增长极理论区分对待不同的地区乡村旅游,确立并重点培育增长极,树立并提升增长极的核心竞争力,打破低质化、同质化乡村旅游格局,走出一条有区域特色,有发展前景的乡村旅游发展新道路。

2.辽宁省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并不均衡。根据吴必虎的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理论,乡村旅游地应当主要分布在距主要城市100km范围内,而且在总体上呈距离衰退趋势,即与城市距离越远,乡村旅游地分布越少,规模越小。辽宁省有14个城市,但各市的城镇化进程并不均衡,辽宁中部城市群形成比较早,集中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一大批大中型城市,城镇化水平之高居国内城市群的前列。这一区域大多数乡村旅游目的地与城市距离都接近100km距离内,因而非常适宜城市居民“逃离城市到乡村休闲”的需要。此外,辽宁南部以大连为前沿的沿海经济区,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独特的滨海乡村旅游资源,城镇化进程也发展迅速,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与之形成对比的辽宁西部和北部的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环境压力较大,农业基础十分薄弱,特色不十分明显,乡村旅游缺乏吸引力和便利条件。因此从全省范围来看,需要根据城镇化发展水平和阶段对全省的乡村旅游区域分层次的进行层级定位,确定不同层级的增长级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增长级,充分发挥不同增长极在不同阶段的效应。对不同层次的乡村旅游增长极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培育,实现有层次的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发。

四、增长极理论应用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

增长极发展理论注重选择合适的增长极,通过其极化效应,吸引各种经济要素,实现规模效益,然后通过乘数效应和扩散效应经交通线(轴线)波及整个区域,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其基本思路如下:

1.在辽宁省以沈阳中心,大连为前沿,丹东、锦州为两翼,选择一些发展条件成熟、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一级增长极,明确确定其发展目标,完善其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的功能,形成一批引领作用强、示范意义突出乡村旅游目的地。

2.在辽宁中部城市群、滨海旅游区、辽东中朝边境旅游区和辽西走廊旅游区已经开辟的乡村旅游一级增长级周围选择若干乡村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有交通干线通过的乡村旅游潜力比较好的旅游地带,开发二级增长极,积极引导帮助这些地带受一级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作用影响,加速发展,形成轴线,点轴贯通,促成点——轴格局。

3.在发展轴线周围和阜新、朝阳等乡村旅游纵深区域再选择一些新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三级增长极,并通过扩散效应形成新的轴线。不同等级点、轴构成的点——轴系统逐渐形成,随着点——轴密度的不断加大,最终形成一个覆盖全省、相互协作的乡村旅游圈,从而实现辽宁乡村旅游的整体协调发展。

五、增长极理论应用于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精选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增长极,加强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建设。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重点开发建设一批资源品位高、市场潜力大、配套条件好、带动作用显著的乡村旅游项目作为示范基地。针对这些重点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需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家一艺”为特色,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科技和艺术含量。每一个增长极应根据当地主要客源市场的需求,突现个性、特色与新奇,防止与周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项目雷同,避免形成区域内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2.作为增长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要保持乡村本色,突出乡村特色。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村本色,突出乡村特色,避免城镇化倾向。乡村旅游开发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和挖掘,强化资源的特色和差异性,强调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安宁的环境氛围,突出休闲和野趣,展示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此外在保持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要注重开发体验型、参与型的旅游产品。要提供给旅游者栽种、采摘、耕耘、推磨、捕捞等乡村劳动的机会,让旅游者在体会农事艰辛的同时,获得农业知识、童年回忆、以及健身和娱乐。

3.围绕各级增长极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由增长极到点轴布局,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提高与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应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紧密结合。乡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好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自然就有了基础。在乡村旅游整体规划中,要把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交通、餐饮、住宿、洗手间、停车场、农产品购物点等配套设施与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结合起来,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进行村容村貌整治,保护乡村生态环境,营造村民文明友善的旅游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

4.采取多种促销方式大力提高作为增长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辽宁的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要想获得主动权,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需要采用多种促销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等多种手段进行宣传,开设乡村旅游专栏和专刊、增设乡村旅游专题、调整乡村旅游节目时段,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作为增长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要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结合自身定位,找准目标市场,有针对性的重点进行宣传促销。同时要利用当地城乡居民对乡村旅游增长极的认同,自觉进行“口碑”宣传,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发展出路范文篇2

我国证券市场在蓬勃发展的初期,券商之间的竞争主要取决于制度、背景等非市场经济方面的因素。1998年底《证券法》的出台,意味着我国证券市场将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实施分类管理后,券商各项业务在逐步走向规范、理性和有序的同时,竞争将更为激烈,券商自身的实力将成为竞争中最主要的因素。为此,一些综合性券商在证券市场低迷而纷纷缩减其他部门时,却加强了研究机构的力量。这是因为,在新的竞争格局下,研究实力将成为综合性券商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加强证券研究,促进研究与业务的共同发展

一、证券研究是综合性券商各项业务深入发展的基石

(一)承销业务风险加大、责任加强,研究实力决定承销的成败

我国股票的承销业务自股票市场开业以来,基本上是在低层次上竞争,加之非市场经济因素的干扰,大多数投行人员的精力主要放在争项目上,真正做好项目的较少,以致过度包装成为公开的秘密。根据《证券法》中证券发行权利、责任的规定,券商承销将承担连带责任风险。同时,根据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今后股票的发行价格将由发行人和承销商协商确定。这条规定意味着承销商没有发行失败的风险、一级市场没有投资风险的“新股不败”将成为神话。股票发行改为协商定价后,不同发行企业的市场定价将区别开来,一级市场发行价和二级市场交易价将大大接近,一级市场风险上升。这就要求券商必须对发行人的行业前景、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有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判断,在判定企业真正价值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发行价格和发行方案。一旦发行失败,一级市场的股票被套,或承担其他连带责任风险,将可能引发公司财务危机。因此,作为券商研究最基本内容的公司分析和定价,将直接关系到发行的成败甚至券商自身的存亡。

(二)自营业务理性化、规范化,基本面研究的重要性凸现

自营业务一直是券商重要的利润来源。在二级市场较好时,自营业务利润占券商利润的50%左右,行情较差时其比例也在20%左右。我国券商自营曾经存在很多违规行为,如挪用客户保证金、与上市公司联手炒作、散布谣言、操纵股价、对倒、内幕交易等。《证券法》出台后,监管将更加严格,违规行为将承担更大的法律风险。同时,券商有限的资金将在承销、经纪和自营中分配,因此,券商的自营业务将更加理性,注重规避风险,整个投资理念将发生变化。

首先,加强宏观研究,掌握政策导向,有利于券商降低系统风险。虽然系统风险来源于宏观因素变化对市场整体的影响,而且不以单个券商的意志为转移,但这并不等于说券商就无法降低系统风险对自身经营产生的不确定性。正因为系统风险来源于宏观因素,即来源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调整、主要经济指标的波动、经济周期的影响等,所以这些系统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例如,经济周期的波动有一定规律,政策的调整是基于整个社会经济更健康地发展。因此,加强宏观研究,把握住政策导向,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风险。

其次,券商自营将更加依赖于对行业的研究和公司分析。在一个投机性很强的证券市场中,券商自营主要依赖于资金优势、内幕消息或成功的做庄,研究部门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往往难以得到投资管理部门的认同。随着证券市场的成熟和完善,公司股票的价格将越来越体现其实际价值,这要求券商研究部门必须深入理解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的行业。具体内容包括:跟踪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动向,充分认识我国产业政策未来变化的趋势及其行业经济的结构,准确分析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周期及其在行业中的竞争态势,并加强对企业的销售收入、行业的成本结构、市场条件、企业历史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与变化、公司的长远规划,了解公司的资产重组状况及其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上市公司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公司的市场范围、产品的质量与服务、产品的生命周期、内部的管理体制;研究公司未来投资的回收期限、资金的时间价值;研究公司财务报表上的各项财务指标,准确地预测公司的未来收益和公司的业绩增长状况,分析公司的股利政策与操作;对企业进行真正有成效的实地考察,提供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和资产管理操作建议。所有这些工作,都不是一般的股评人士所能真正理解和把握的,它需要真正的行业和公司研究方面的专家。

(三)购并业务作为新的利润来源,行业特长将成为竞争要素

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和购并浪潮的展开,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对券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券商还仅仅依靠自身背景或通过走后门、拉关系、吃吃喝喝争取业务,不提高业务档次和水平,将会越来越受到依靠专业优势进行全方位服务的券商的威胁。以购并策划、资金债务管理、项目贷款和投资咨询为主要内容的真正的商人银行业务必将成为21世纪券商竞争的主战场。这要求券商在提供传统的承销服务的同时,还需协助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进行资本运营,提供投资咨询和管理、企业诊断、项目融资等全方位的高智能服务。

1998年的证券市场购并活动如火如荼,沪深两市共有476家公司进行过或大或小的资本运作,重组事件达925起,但其中却鲜见投资银行家的身影。其中自然与我国证券市场不够成熟、购并活动本身的非市场经济因素有关,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券商缺乏专业的人才储备,特别是缺乏对一些行业特别精通的专家,大部分投资银行的并购顾问都只是狭义并购专家,即只对并购业务本身十分了解,但对涉及并购公司所在行业却知之甚少,因此写出来的建议和方案难以引起企业的强烈兴趣。

美林证券购并业务迅速崛起的经验告诉我们,培养和吸引行业专家对形成投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人们一般都认为人际关系在并购业务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但美林证券在经过调研后发现,客户对并购顾问的最终要求是提供可以真正帮助他们拓展业务的建议和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创新建议,如何种产业和产品应被重视,购买什么企业能加强他们的主营业务等。因此,美林证券以重金充实了行业研究力量,行业专家横跨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业。正是基于他们行业方面的特长,他们提供的建议往往高人一筹,因此赢得了像百事可乐、卡特彼乐这样的大公司的业务。1993年美林的并购业务只列在全美排行榜第八名。经过5年的努力,它终于在1997年成为全美第一。

观察我国现时的投资银行业务,同当地政府官员的人际关系是业务成败的关键。随着企业并购的规范化和市场竞争压力带来的观念转换,资产重组将从单一追求二级市场效应或为应付某些地方政府不切实际的“长官意志”发展到真正从实际出发,从公司发展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企业对现有投资银行业务的要求也不仅停留在熟悉一般投行业务上,行业方面的实力将成为衡量券商投行业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四)经纪业务软扩张,研发力量是支撑

经纪业务利润是稳定的利润来源,在形势较好的情况下,经纪业务产生的利润占券商利润的30%左右,而在大势低迷时,经纪业务产生的利润占券商利润的50%,因此该业务不仅是经纪类券商生存发展的支柱,而且也是综合性券商不可忽视的利润源泉。今后券商经纪业务的扩张不应再像以前一样单纯通过收购营业部的方式,而应走一条软扩张之路。“在经营客户资本的基础上经营客户”,将成为今后经纪业务应当坚持的经营方针。

随着市场风险的加大和投资理念的改变及投资实力的增强,个体投资者对信息咨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预测大盘或个股短期动态走势、传播各种小道消息的信息服务,而会更加注重宏观基本面、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等基本面的分析服务。通过咨询服务或投资理财服务,使客户的资产保值增值,就是所谓“经营客户资本”。在经营客户资本成功的基础上,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客户加盟,从而达到“经营客户”的目的。“经营客户资本”必须以实力雄厚的研发力量作支撑。一个具有一定规模与实力的强大的研究机构将起到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借助综合性大型券商的雄厚实力,紧密结合各项业务,证券研究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券商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就像高新技术企业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一样,资源的投入比例是衡量公司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承销业务、自营业务、购并业务和经纪业务是券商的核心业务,证券研究应紧紧围绕这四大业务进行,依托这些业务的发展而发展。《证券法》出台后,券商将分为经纪类和综合类。作为经纪类券商,由于不能开展投行业务和自营业务,单一的经纪业务将难以支撑起实力雄厚的研究力量,证券研究不能与承销业务、自营业务和购并业务相结合,发展空间将十分有限。对于中小型的经纪类券商而言,在设立信息部门的同时,更多地借助外界的研究力量可能更加符合经济效益原则。

三、加强公司规划研究,成为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参谋

研发部门作为券商的人才基地和公司各项业务的参谋,也应该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战略性建议。如加强公司内部管理的研究,为公司的风险控制、业务监管等提供框架性建议,从而为公司的整体规划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依托研究力量,树立券商品牌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有信誉的公司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公司的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甚至比有形资产价值更高。品牌的价值来源于品牌所代表的公司的服务、对客户的吸引力等无形因素。它是公司形象、声誉的最简洁的代表,体现了公司经营的组合效益。公司要发展,必须从一开始就在经营公司的同时经营自己的品牌,而且不为暂时的利益所困惑,树立长期经营公司品牌的思想。目前,一些券商在经营中短期行为严重。如在承销业务中,采取做一次就跑的方式,而不管公司上市后是否能够发展,使得一些经过券商过分包装的公司上市后不到一年即出现大幅亏损。这种短期行为既有害于市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也会极大地损害券商本身的信誉。因此,长期经营公司的品牌与公司的其他资产的经营一样重要,这对我国正在迅速成长的券商来说尤其重要。

对券商而言,研究部门和其他追求利润的业务部门不一样,没有利润指标的制约和职业道德问题的困扰,因此是最容易和适合包装的。同时研发部门集中了大量行业、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理论方面的人才,他们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也容易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有的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的研究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因此研究部门是容易出成果和树立品牌的。同时不论投行业务或经纪业务,如果借助名副其实的研究力量,将更容易获得客户的信任。如国内有些著名券商就非常注重研究工作并发挥研究部门在业务开展中的作用,效果显著。

加强证券研究,促进券商营销

一、协助券商与上市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行主办券商制

主办券商制是指券商和上市公司之间通过签订协议或股权参与等形式,形成稳定的利益关系,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以降低双方的交易和运营成本,促进券商和企业的合理分工和共同发展。企业专注于产品经营,券商则发挥专业优势,帮助企业开展资本经营。

当前与上市公司有业务往来的主要是券商的投行部门,由于投行部门业务繁忙,投行人员精力有限,对行业的了解也难如研究机构的行业分析员一样深刻,与上市公司建立长期的联系难度较大。因此,仅仅依赖投行部门与上市公司建立主办券商制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借助研究人员的力量,将使良好的愿望变得切实可行,并在业务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业务洽谈时,由投行业务人员和研究所的行业专家一起出面,先由研究员同客户探讨客户所代表公司的产品、市场状况、行业发展地位及存在的问题,向客户提交权威、详实的研究报告和咨询建议,再探讨企业发股前后的股权运作和长期发展。客户对专家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心悦诚服后,再由投行业务人员为主与客户进行谈判,开展业务。在一阶段的业务完成后,由研究人员与公司继续保持密切的联系,研究人员可以随时提供行业方面的咨询服务,也便于及时了解公司和行业方面的动态。这样,可以促进研究和业务的共同发展,便于券商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金信证券研究所曾为海尔策划2000年进入世界500强的长期资本运作方案、大唐电信职工持股会方案以及充当津港储运、强生股份、大众出租的财务顾问,取得了企业信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佣??缎邢钅康乃忱??勾蛳铝思崾档幕??BR>二、通过研究部门与政府机构建立良好关系

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最大股东是我国资本市场上最主要的筹资者,政府业绩又往往取决于当地经济或行业经济的发展(虽然常常是短期的),而这又与政府官员的个人业绩联系在一起。无论现在或不远的将来,政府部门在投行业务方面仍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政府是券商营销面对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目标,在一些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利用好政府资源,力所能及地为政府部门发展地方经济出谋划策,将有力地推动投行业务乃至券商整体业务的开展。公务员之家:

三、与投资者交流,维持长期合作关系

今后经纪业务将更加注重软扩张,这需要有雄厚的研究力量做支撑。现在有一些券商借助研究所的力量,由研究所举办“股民学校”,向投资者讲解宏观基本面和公司的财务、经营分析方法,有的还由研发人员充当某些投资者的“高级秘书”,为投资者提供“个性”服务和“定向”服务,获得普遍欢迎。这是国外经纪业务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倾听投资者心声,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吸引长期客户的重要举措。

保持证券研究机构的相对独立性,树立研究品牌

证券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与发达市场证券研究机构相比,我国证券研究机构从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到发展模式上也许都还处于较为幼稚的阶段,加上自身定位不明,在公司中的地位随行情和业务的开展而摇摆不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证券研究部门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功能定位不明确,研究方向不确定,日常工作脱离基础研究,以致许多证券公司的研究机构普遍变成公司的秘书部、股评部,难以提出有价值的研究报告或投资建议,基本上对整个公司的除经纪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不起任何作用,从而造成研究部门在公司中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深刻意识到,必须保持证券研究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才能在证券研究和自身业务的开拓上取得突破。为此,我们进行了探索。1998年初,金信证券研究发展部改制成为金信证券研究所。1999年8月又经上海市工商局批准,改制为完全独立的“上海金信证券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保持证券研究机构的独立性有以下好处:

一、有利于稳定队伍和经费,以形成科学的研究机制、研究方法、激励机制和发展模式。成立研究所后,我们根据研究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在内部设置了七大职能部门,即行业与上市公司部、宏观经济研究部、市场研究部、国际业务部、信息部、编辑部、综合管理部以及跨部门设立的宏观预警小组和基金小组,在管理上实行部主任负责制,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二、促进证券研究工作的发展,提高研究工作的权威性。同公司其他的部门一样,研究工作能够并且应当服务和服从于整个公司的发展。但券商研究同任何研究一样,只有独立的研究才能保持公正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也只有这样,研究才具有生命力,研究人员才能潜心研究并提供权威性的公正客观的研究报告。目前应着重克服这样的误区,即忽视研究工作的独立性,把研究部门视作业务部门的附属,为公司自营坐庄、发行配股承销进行所谓的“股票推荐”,或为二级市场客户短期炒作提供信息和“股评”,或把其视为“点缀”、“宣传部门”。应该说,这些工作多少带有急功近利的味道,多少有些偏离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而最终不利于研究部门乃至整个公司的声誉与整体发展。

发展出路范文篇3

论文关键词:县域经济;经济发展;贫困山区

一、贫困山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共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69%;位于山区的县(市)占全国两千多个县(市)的56%;全国约有1/3的人口、40%的耕地及绝大部分森林分布在这里。

山区县(市)多为“老、少、边、穷、库”区,又是我国主要的“生态源”。长期以来。我们把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集中投放在仅占国土面积1/3的平原和盆地上,而对山区经济建设重视不够。其结果是既加剧了山区的相对贫困和落后,同时产生了三个相当尖锐的矛盾:全国资源的相对贫乏和山区资源的相对丰富的矛盾;经济发展所需的巨大市场与山区有限的支付能力的矛盾;山区贫困落后的现状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总目标相悖的矛盾。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平原中已形成相对饱和的人口压力,解决这三个矛盾的根本途径只能是通过开发山区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迫切需要,将其转化为商品优势,进而使山区尽快地富裕起来。

贫困山区受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影响,山区经济发展大都具有如下特点:

(一)山大人稀。以湖北省为例,全省共有64个山区县(市),国土面积14.76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2.2%以上,人口3932.4万(2002年数据),占全省总人口的67.8%。国土面积比与人口比极不协调,且这种状况短时间内无法改变。

(二)经济基础薄弱。2001年湖北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山区县(市)5405元,比全省的平均水平7813元少2048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山区县(市)288元,全省均值为546元。一、二、三次产业比重极不合理,一产业明显偏高,大都在45%左右,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特别是二产业大都在20%左右,全湖北省产业比依次为:l4.6:49.9:35.5。

(三)投入长期不足。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率低,人均投资少。以宣恩县为例,投资率仅15.6%,比湖北省均值低18.6个百分点,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只有428元,比全省少1795元。另一方面,信贷资金投入规模小,供求矛盾突出,信贷资金供求比宣恩县仅为1:2.38,全省为1:1.13,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4)城镇化率低2002年,湖北省城镇化率为34.3%,山区县(市)为20.6%,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15.3%,宣恩县为12.7%。

总之,山区县(市)大多数的基本状况是生产方式原始,生产手段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素质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仍然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之中。尽管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由于自然条件、社会历史等原因,山区经济开发将是一个艰巨、复杂、长期的历史过程,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因而只有正确把握山区经济的共性,才有利于探索其经济发展的原则和对策,从而指导山区快速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早日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构想。

二、贫困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特色发展的原则

特色就是财富,特色就是生产力,特色就是竞争力。贫困山区县(市)只有立足发展特色经济,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也只有以特色抢占市场制高点,才能占尽先机,加快发展。发展特色经济,就要根据县情,按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的要求,将地方发展个性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围绕特色创优势,围绕绿色创品牌,围绕品牌抢市场。

(二)突出重点发展的原则

一个县(市)能否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基础设施是否改善,有无骨干企业、主导产业。因而,突出重点发展是山区县(市)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又一重要原则。必须紧紧抓住事关全局,对经济增长拉动力最强的标志性工程和支柱产业,加快发展。

(三)创新机制发展的原则

机制创新,是发展经济的必要保证和助推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墨守陈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心改革,就不可能有发展。特别是山区县(市),本身经济基础薄弱,信息相对闭塞,观念比较落后,发展的困难较平原发达地区大得多。因而创新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也自然而然成为山区县(市)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四)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

山区县(市)要迎头赶上发达地区,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发展意识,而这种超前发展应该适度,适度超前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制约山区县(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上。就是要超常规地加快城镇网、路网、电网、通讯信息网和广播电视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坚持立足长远,走“育才、引才、用才、留才”相结合的道路。

三、贫困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依托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发展

项目是投资的主要载体,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促进县域经济优化升级的关键,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的有力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项目就是资金,项目就是发展。一个地方每增加1元重点项目投资,可拉动GDP增长1.223元。加快项目建设,是贫困山区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最现实、最有效的举措。

(二)推进民营化加快经济发展

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是当前山区县(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政策扶持,发展引导,环境优化,权益保护,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首先是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坚持全面放开、彻底放开、长期放开,扶持从优、负担从轻、服务从实、保护从严。极力降低行业准人门槛,只要不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都可以生产经营,做到从业对象、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注册资金和企业冠名“五个放宽”。鼓励个人通过租赁、股份制改造、产权买断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以优势主导产品为依托,使生产要素向国省道集中,依路建市场,依路建基地,构筑国省道民营经济走廊,逐步规划民营经济小区。其次是营造宽松环境。除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原有优惠政策外,对具体项目可进行专题研究,以特殊政策加以解决。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个体工商户、尊重纳税人的风气,对重点民营大户实行挂牌保护。加快建立民营企业服务体系,搞好资金融通、信用担保、信息咨询、人才培养、技术扶持、法律保障等综合服务,全方位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第三是努力提高产业素质。按照“生态、绿色、外向、高效”的发展方向,努力扶持和积极引导部分已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民营大户跳出餐饮、零售和运输业的圈子,向特色产品加工、旅游开发、房地产开发、中介服务、信息咨询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产业型、科技型企业发展,创办实业,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进步,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三)拓宽筹资渠道推动经济发展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投人,特别是落后的山区县(市)更应该切实搞好资金筹措,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1)抓项目争取国家投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扶贫工程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增加国家对贫困山区的资金投人额度。申报和争取的重点应放在既有资源又有市场、投人少产出多、有带动能力、劳动密集型以及见效快的项目上。

(2)加大信贷投人。扩大信贷规模,增强融通能力,是解决山区资金不足的重要途径。据统计,目前山区一半以上资金靠信贷,因此,理顺山区信贷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尤为重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继续发挥银行主渠道作用,改善服务,切实解决主导产业、重点项目、民营经济“投入难”的问题,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同时,加强各专业银行之间的资金拆借往来和相互协调,促进横向资金融通。

(3)创造环境引导投入。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要突破“内陆开放先天不足、缺乏条件”的思维定势,破除封建的内陆意识和无所作为的思想。实行政府引导社会投入,政府主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投资者创造良好、完备的投资硬环境,引导社会加大投入。

(4)招商引资。贫困山区财政拮据,自身不具备支撑发展的经济实力,招商引资是解决发展中财力不足,人才短缺,管理落后,观念陈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贫困山区在招商引资上没有区位优势,没有交通优势,重点要放在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特别是生态资源优势上。同时,要十分重视软环境的建设,以一流的软环境来弥补硬环境的不足,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部门服务、业主开发、企业招商、各方参与”的招商引资新机制。

(四)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引导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出现了一部分富裕大户和相当数量的富余劳动力,进城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或经商、或出卖劳动力,这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城乡一体化的形成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农村剩余的土地也逐年增多。所以,可以预见,土地规模经营必将代表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山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建立土地流转制度来引导经济发展便显得十分必要。

一是政府垄断城镇建设用地一级市场。实行统一征用、统一规划、统一拍卖、统一开发、统一管理。二是引导农民向集镇、小村庄及国省道沿线搬迁,推进城镇化。三是放活土地使用权。在进一步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转让、转包、互换、反租、入股等有利放活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形式,促进土地向优势资本、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集中,逐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健全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同时,为配合土地流转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必要加快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鼓励和吸收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凡在城镇有固定住房,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农民均可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子女人学、就业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五)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因而贫困山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

(1)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单位为依托,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开发优势资源为主要内容,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以资金、技术、人才为纽带,鼓励和积极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共建开发机构,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加快改革步伐,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经济实体和民营科技企业,鼓励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中介服务,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多方筹措科技创新经费,加大科技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

(2)拓宽科技创新领域。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立足特色资源优势,重点建设农业生物工程、医药生物工程,开发新型高效的治疗、预防多种疾病用药和药物中间体,开发名酒、名茶、优质粮油、天然色素饮料等。

(3)加强科技推广与应用。加快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运用,重点推广生态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新技术、高效栽培与养殖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等,加快选育繁殖农业新品种,大力实施良种良苗工程,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革和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站所建设,稳定科技推广队伍;提高技术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改进服务方式和技术手段,加强对增值增效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提高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率;抓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加快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公务员之家

(六)抓好软环境治理保障经济发展

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要强化服务,坚持以“诚”引商、以“优”便商、以“信”安商、以“法”护商,营造“零投诉”软环境。(1)坚持从国家政策和山区县(市)实际出发,大力改善政策环境。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抓住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这一关键性问题,重点抓好三点,即:加快清理和规范现行的政策,做到该废止的尽快废止,该修订的重新修订,该重申的进一步重申;抓紧出台新政策,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根据投资者的要求,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在立足全局、算好长远发展帐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出台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绝不能让过时的政策条文限制实践的新发展;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让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2)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大力改善法制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没有健全的法制,社会就会出现无序和混乱的局面。要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积极推进依法治县(市),切实规范行政行为和市场行为,建立起依法办事、注重信誉的法制环境。加大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工作的力度,把整治环境与反腐败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坚决打掉犯罪分子的“保护伞”,为外商投资企业保驾护航。同时,加大整治“三乱”的力度。公务员之家

发展出路范文篇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和艺术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也面临着很大的冲击[1]。民间艺术作为艺术的一部分,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危机。文化艺术的发扬,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举步维艰,任重而道远[2]。1.1地道的民间艺人收入低下,对民艺的传承失去信心活在最底层,生活会无比的艰辛。地道的民间艺人一定是没有经过加工和社会洗礼的,其艺术作品是纯粹的,地道的,纯天然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当今社会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大部分的民间艺人以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民间艺术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的纯粹性和地道性。这对坚持在做民艺传承的艺人来说是打击巨大的,使得民艺的传承者对民间艺术的创作和研究失去信心。1.2民间美术面临尴尬境地,民间美术的传承变成了谋生的手段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民间美术在经济和现代化飞速发展和巨大的冲击下,处于尴尬的境地,民间美术的传承变成了谋生的手段。传统文化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继承,人们的观念上追求经济效益,即刻变现,忽视了民间美术的持久稳定繁荣。这些对于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都不利,更不利于传统民艺的传承和发展。1.3传统民艺传承人信仰缺失,民族传统民间美术逐渐消失一方面,传统民艺传承人信仰缺失,失去了制作作品的思想和目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荣誉,不利于传统民间美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民间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得不到重视,逐渐的被社会忽视和同化,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民间艺术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很多民间艺术已经流失。很多民间艺术的继承者也无法将艺术更好的传承下去,民间美术的发展现状令人堪忧。

2对比刘伟,高杰和荆宝海在民艺传承和发展上的差异

2.1刘伟。刘伟工艺美术专业毕业,在学习面塑之前是主攻设计方向的。具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和造型能力,早年在兴趣的驱使下,力求把绘画二维的东西转为三维的面塑作品。因此开始了自己的面塑之旅。从事面塑创作六年的刘伟,用双手将柔韧的太空泥玩出了诸多“花样”,崂山、五月风、回澜阁、天主教堂、灯塔、海上皇宫,六处青岛地标美景,关公,十二荆钗,在巴掌大小的工作室,欢聚一堂。艺术的氛围浓烈,有其学习之处。面塑传承人刘伟比较年轻,对面塑的传承处于探索上升的阶段,比较务实。与其说他的创作是兴趣驱动,倒不如说是利益使然。面塑者刘伟讲述国家和政府的扶持力度较好,对于其他工作来说,这便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和生存法宝。当今社会的发展,市场繁荣,材料多样性,这无疑给面塑者刘伟带来了便利。新材料的出现,追求较高的利润空间,面塑者刘伟则采用价格低廉的太空泥和超轻粘土来进行创作。创作出来的作品,其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展销会,文化市场及学校授课。综合来看,刘伟在创作民艺作品以谋生为目的,养家和收入占据主导因素,在此动机之下,无疑不利面塑的传承和发展。2.2高杰。平度泥塑传承者高杰“小时候跟着姥姥、母亲捏面团,那时候就喜欢上了捏小玩意儿。”据高杰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儿童常玩的玩具往往是土泥老技法烧制而成,像皮老虎、土哨、土转鸟,捏面团、捏泥巴成了很多人挥之不去的儿时印记。高杰在小的时候,经常居住在奶奶家里,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在奶奶的家中,奶奶的家在美丽的古城即墨。即墨的文化底蕴十分厚重,文化艺术源远流长,民间美术十分繁荣,特别是泥塑远近文明。高奶奶是传统面塑的热爱着和追求者,特别喜欢面塑这门手艺,她说:“能捏出各种各样的面塑艺术品,她觉得非常的满足和幸福!”高杰奶奶还说:“她们那个年代很穷,没有面粉,为了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只能就地取材,用泥土来代替面粉,完成自己的作品。”奶奶经常感叹道:“我们这一辈的人非常幸福,珍惜现在的生活很是重要。”因此,高杰深受奶奶影响,特别热爱泥塑这门手艺,坚持不懈的捏制出了大量的泥塑作品。“从小到大,玩泥巴一直没断过。”高杰说,16岁时,他进入平度文化馆学习国画,由于勤奋努力,绘画技艺大有长进。就业后,他在装饰公司做着设计、刻字、雕刻模型等工作,业余时间就创作山水画。高杰在一次偶然的比赛中脱颖而出,至此之后他信心倍增,也正式开始了他的泥塑创作之路。高杰一开始的泥塑作品种类繁多,后来主要以人物和猪为题材。人物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制作,大大小小的人物摆满了架子,人物形象相似,但每个细微的表情都不一样,身临其境就觉得很震撼,其数量之庞大。他除了人物外,最喜欢制作的还有猪,在他的介绍中还有参观者捏制的作品。他成立工作室及对接生产车间,经济收入较高。在平度,有“西城年画、东城泥塑”一说,50岁的高杰便是平度泥塑技艺的传承人。2.3荆宝海。荆宝海今年51岁,1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脚萎缩,行动不便。为了能养家糊口,8岁时,荆宝海开始跟着爷爷学传的泥塑手艺。虽然行动不便,但荆宝海心灵手巧,很快就能自己制作泥塑了。“一开始是学着捏一些简单的泥哨和泥人,拿到集上,能换点地瓜干。”想起刚开始学习制作泥塑时的情境,荆宝海说,当时泥塑只是用来养家糊口的手艺。荆宝海制作泥塑的题材多种多样,从简单的泥哨和泥人,到形象生动的狮子狗(烛台)、农村人物等。泥哨有专门的模具进行制作,他感叹道:“早年没有想到这个办法,都是慢慢的捏制而成”。泥人品类繁多,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夸张变形的妇女形象、神奇怪诞的神话人物等。这些作品都展示了荆宝海制作泥塑的独特思想和对民间艺术精神的追求。荆宝海特别热爱泥塑这门手艺,但迫于生活的无奈,光靠传承民间艺术已经无法维持自身的生活。他谈到之后有段时间有从事其他的门当。这两年,传统文化又开始焕发生机,那些曾经消失的民间艺术品又逐渐回归人们的视线。荆宝海再次将泥塑技艺重新“捡起”。据介绍,以前泥塑制作在平度非常流行,制作者也很多。但是如今许多人都已另谋生计不再热衷这种传统手艺,现如今只有荆宝海等极少数人还守候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手艺。为了让泥塑能与时俱进,荆宝海开始在泥塑的制作工艺、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我把狮子狗烛台进行配饰和颜色上的改进,让泥塑看起来更加逼真、栩栩如生。”荆宝海介绍,他改进工艺将原先单调的泥塑雕饰得更加逼真,颜色更加丰富多彩,丰富泥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3刘伟,高杰和荆宝海在民艺传承和发展上的优点

3.1坚持了继承和发展的统一。刘伟,高杰和荆宝海在民艺传承和发展上都坚持了继承和发展的优点。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平度民艺传承人就做到了继承和发展的统一。在新时代变革的今天,民间艺术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时间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形成新的面貌和格局[3]。刘伟在继承面塑传统材料面粉之余,利用新材料太空泥和超轻粘土进行创作,节约了时间,减少了成本,增大了利润空间。除此以外,在其题材上也有所创新,不是单一的乡土题材,融合了当下的时事热点进行创作,提升了大众参与性和民族共享性,使传统民间艺术在多元化的文化中得以生存和发展。高杰则创新了民间艺术品的销售渠道,一改传统的集市售卖到签约经纪人,公司合作化大量生产,这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荆宝海可以说是民间美术传承的最好最地道的民间艺人。虽环境闭塞,加上身体上的残缺,但作品都是继承传统工艺而成,又发扬了自身的特色,民间味儿十足,耐人寻味。3.2坚持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刘伟,高杰和荆宝海在民艺传承和发展上都坚持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优点。平度市相当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艺术在平度市发展的较好,民间艺人注重与当地的特色相结合,地方味道十足。

4传统民艺传承和发展的出路探讨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各种各样的新事物在竞相发展,涌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传统民间艺术发展,应充分把握时展的方向,紧跟时代的脉搏,踊跃的投身到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为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为我国的灿烂文化提供可靠的支持。民间美术作为我国灿烂文化中的分支,其发展对我国文化的繁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增长,民间艺术受到了空前的冲击,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迫在眉睫。4.1创新和发展是传统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的前提。创新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民间美术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民间艺术也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能越来越充满生机和活力,民间艺术只有创新和发展才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传承和发展。传统民间艺术应发扬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这样既能提高传统民间艺术的创新性,又能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生产效率。4.2民间艺人定期的自我检测和考核。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努力,传统民间艺人的素质和技能考核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即使是民间艺术也需要完善的理论知识作为铺垫,零散的知识储备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不是特别有力的,民间艺人是直接关系民间艺术传承发展好与坏的关键,是民间艺术有效传播的保障,因而民间艺人定期的自我检测和考核是十分有必要的。4.3加大对民间艺人的培养。科技强国,人才兴国。人才是第一要素,加大对传统民间艺人的培养,有益于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当代社会,传统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纯正地道的民间艺人更是屈指可数。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今天而言是不太可观的。在机械化大生产的今天,追求高效率和高收入,许多的机械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制作。从事传统民间艺术的艺人越来越少,大多手工艺人被迫转行,民间艺术的发展受到空前的阻碍,这对文化的大繁荣非常不利[4]。加大对民间艺人的培养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4.4树立全民思想教育,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物质文化丰富的时代,全民更加重视精神世界的享受,引导全民重视传统民间艺术,加强公众的思想建设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至关重要。一方面政府要发挥主导带头作用,广泛宣传教育大众,引导全民学习民间艺术。另一方面,学校要落实在学科教育当中,积极宣传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除此以外,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言传身教落实到子女的学习教育之中,切实保证民间艺术从小抓起,从基础抓起。4.5对优秀的民间艺人进行奖励。在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应对其优秀的民间艺人进行奖励。例如:每季度每年对民间艺人进行考核,对其优秀的民间艺人采取适当奖励的政策。一来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民间艺术的创作中,壮大民间艺术参与人群的规模。二来可以鼓励民间艺人投身到民间艺术的创作中去,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斗志。

5结语

艺术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享受其中,更应发展和传承[5]。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关系民族尊严,拥有文化自信是屹立在世界的根本。面塑和泥塑的现状仅仅只是民间艺术中的缩影,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是十分重要的。民间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灿烂瑰宝,弘扬民间艺术是保障先进文化进步的基础。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和责任,这关系着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在众多外来文化的入侵下,我国的民族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也相当艰难,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刻不容缓。虽路漫且艰巨,但心向仍之光明。

参考文献:

[1]靳之林.论中国民间美术[J].美术研究,2003(03).

[2]戴晓玲.我国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14,(03):232-233.

[3]高雅梅.论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J].美术界,2015(11):91-92.[4]陈庆勤.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及运用[J].中国科技博览,2008(21):158.

发展出路范文篇5

(一)邮政储蓄缺乏真正的独立性,可能成为邮政集团公司的“提款机”

根据2005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组建国家邮政局,作为国家邮政监管机构;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各类邮政业务;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经营。过去邮政储蓄和普通邮政业务在账务、人员和办公设施上没有分开。自从1998年邮政与电信分开后,邮政业务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03年国家取消了对邮政部门的补贴,而邮政储蓄由于可以从人民银行获得远高于储户存款利率的转存款利率,因此利息差额成为邮政部门重要的盈利来源,并用来补贴普通邮政业务。因此这次邮政体制改革触动了很多邮政员工的基本利益,邮政内部缺乏改革的积极性,按照银监会制定的改革进程,邮政储蓄银行应该在2006年12月挂牌,可到2007年3月,邮政储蓄银行仍未正式成立。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仍然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所有,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刘安东出任邮储银行董事长,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原局长陶礼明出任邮储银行行长。邮政储蓄银行仍然与邮政集团公司保持着紧密联系,缺乏真正的独立性。若邮政集团公司的普通邮政业务继续亏损,国家又不对其进行财政补贴,邮政储蓄银行不可避免地将成为邮政集团公司的“提款机”,这对刚刚组建、缺少盈利方式的邮储银行更为不利。

(二)邮储银行资本金较少,资本充足率不足

由于邮政储蓄银行没有上市,并且由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所有,缺少战略投资者,因此资本金较少,注册资本金为200亿元,为其母公司邮政集团公司的1/4,资本金数额仅相当于一家中等规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随着邮储银行的发展,面临的风险可能逐步扩大,资产规模的扩大也要求注入更多的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不仅能增强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还能增加在金融市场上的信誉。资本金较少,资本充足率不足一直都是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难题,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国内银行通过上市,发行次级金融债券,获得外汇储备注资等方式来增加资本金,而邮储银行在成立开始就面临着资本金的“先天不足”,没有引进战略投资者,也没有通过进行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

(三)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薄弱

邮政储蓄部门只是邮政局的一个内设职能部门,而不是独立法人机构,因此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虽然银监会对邮政储蓄具有监管权利,但实际上操作起来比较难,这就造成了“外部监管者”的缺位。邮政储蓄风险不断积聚,工作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内部稽核力度不够,规章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因此邮政部门挤占、挪用邮储资金现象比较严重,资金案件也时有发生。成立邮政储蓄银行虽然有助于加强操作风险等风险的防范和银监会的监管,但因为上述历史原因风险防范机制需要时间去完善,在银行成立后短时间内仍会显得薄弱。

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按照银监会的要求,邮政储蓄银行的筹建须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公司治理原则,建立规范的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制度。然而邮政储蓄银行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所有,邮政集团公司也就是邮政储蓄银行的唯一股东,存在着股权结构单一化的问题。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在股权透明和股权多元化基础之上的,股权结构过于单一将会影响董事会、监事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履行自身职能,公司内部也缺乏利益制衡。

(四)缺乏专业性金融人才,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005》,2004年邮政储蓄人员为224843人,非正式职工占总人数的53.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67%。邮政储蓄隶属于邮政部门,邮政储蓄与其他邮政部门工作人员混岗作业,尤其是基层从业人员与邮政频繁换岗等问题严重,缺乏金融从业经验及专业化管理。邮政储蓄由于长期“只存不贷”,因此造成邮政储蓄工作人员缺乏信贷经验,对地区信贷需求不了解,不懂信贷正规程序。另外绝大部分邮政储蓄资金很长一段时期交存人民银行,没有任何风险,因此邮政储蓄相应缺乏风险管理人才。

(五)面临激烈的竞争

外资银行在资产规模、管理体制、金融创新能力,人才引进等方面均要领先于邮政储蓄银行。外资银行相对于邮储银行的优势主要表现在:(1)外资银行除可以开展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外,也可以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能进行混业经营,所以邮储银行在业务范围上要窄于外资银行。(2)在华的外资银行资本雄厚,并且受到母国银行的支持,金融服务水平很高。而邮储银行服务水平较低,一直都被客户所诟病,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要落后于外资银行。(3)外资银行具有良好的激励制度和较高的工资待遇。过去邮政储蓄由于是邮政局内设部门,人事调动都采取上级任免方式,“官本位”现象严重,另外工资水平也要远低于外资银行,不能吸引住优秀人才。(4)外资银行通常按照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注重成本—收益原则,而邮储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一样都是按照行政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中资银行长期与邮政储蓄在储蓄业务上存在着竞争,与邮政储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硬件设备、服务水平和资金实力等方面存在优势。邮政储蓄银行由于与邮政集团公司共用办公地点,场所普遍小于其他商业银行,安全设施存在着隐患。邮政储蓄过去只能开展对私业务,不能开展对公业务,因此在客户争夺上不如其他商业银行。

农信社是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最大的对手。农信社虽然在资产质量、支付结算体系上不如邮储银行,但是农信社已经在农村开展业务50多年,具有丰富的信贷经验,目前正在加大改革力度,有些地方农信社已经重组为农村商业银行,并逐步实现省内和跨省的通存通兑。邮政储蓄在2006年才开始开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明显要差于农信社。

二、邮政储蓄银行的出路探讨

(一)修改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完善征信体系

由于有些经济法律法规立法较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某些法律条款已经显得过时。另外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比较苛刻,法律之间相互存在着冲突,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力。因此为了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立法部门应该对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例如应该修改《担保法》,放宽对抵押物的限制,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修改《商业银行法》,允许商业银行混业经营。

征信体系作为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其主要措施有:(1)培养公民以及企业的信用意识。人民银行、银监会可以联合教育部门开展诚信教育,树立“崇尚信用”的良好风气。(2)促进征信法律法规建设。国家应该制定一部《征信法》为征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3)建立齐备的信用资料数据库。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协同合作,及时采集公民和企业的信用资料,并实现信用资料全国共享,对所有人开放查询。

(二)国家应对普通邮政业务进行适当补贴

邮政业务由于资费偏低,一直低于成本,有些农村网点收不抵支。以前,邮政亏损主要靠电信盈利来弥补,1998年邮电分家后,国家向邮政提供财政补贴一直持续到2003年,这以后主要靠邮政储蓄盈利来弥补邮政亏损,2006年邮政资费有所上调仍不可彻底解决邮政业务亏损的问题。为了防止邮政集团公司挪用邮储银行资金,促进邮储银行的初期发展,国家应该对经营成本较大的邮政业务进行适当补贴。2006年我国财政收入超过了3.9万亿元,比2005年增加约8000亿元,这就为恢复对邮政的财政补贴提供了可能性。同时,邮储银行应该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形成股东相互制衡的局面,防止单一股东挪用邮储银行资金的现象。

(三)邮储银行应努力增加资本金

由于邮储银行的母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自身资本金较少,盈利较少,所以邮政储蓄银行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母公司增加资本金注入,必须依靠其他途径增加资本金。为了达到资本充足率规定目标,邮储银行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增加资本金:(1)邮储银行积极开展业务创造利润,通过自身积累将一部分利润转化为资本金。由于邮储银行缺少盈利模式,利润留成较少,这条途径将会遇到一定阻碍,影响资本金的增加。(2)引进战略投资者。目前存在着很多想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国外金融机构,它们具有资金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的优点,邮储银行应该利用这一契机,吸收战略投资者。这不仅能为邮储银行增加资本金,实现股权多元化,还能利用国外金融机构先进的管理技术来促进邮储银行发展。(3)上市融资。邮储银行应该进行股份制改造,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争取上市。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都在多地进行了上市,股价较高。(4)争取外汇储备注资邮储银行。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国家在2007年内将成立外汇投资公司,先前成立的中央汇金公司已经向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资450亿美元,邮政储蓄银行也应该向外汇储备管理部门申请注资。

(四)加强风险防范机制和内控机制的建设

邮政储蓄银行建立后,其面临的风险会增加,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风险将会影响到邮储银行的正常经营,所以为了保证邮储银行稳健运营,在其成立之初就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和内控机制。邮储银行对于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1)在银行内部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培养银行全体职员的风险意识,把风险管理思想贯穿到银行运作经营中的每个环节中去,把业务拓展和风险管理时时结合在一起,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拓展部门应及时交流沟通。(2)投入资金改善银行的硬件设备。目前许多邮政储蓄网点存在着安全隐患,特别是农村网点设施条件较差。邮储银行应该逐步投入资金,建立起安全保障和监控系统。(3)建立垂直、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总行、省行和分支行都应建立起风险管理部门,并且实现垂直领导,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4)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素质。过去邮政储蓄对风险管理重视不够,尤其是对新增的信用风险控制不力,所以要加强对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从社会招聘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补充风险管理队伍。

风险防范机制和内控机制联系紧密,内控是银行治理的关键,只有建立严密的内控机制才能真正地抵御金融风险的发生。邮储银行可通过以下途径入手建立内控机制:(1)建立新的规范可行的规章制度。邮储银行应该在过去建立的规章制度基础上,根据银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重新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2)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监测制度。对影响邮储银行经营的各种风险进行跟踪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运用一定的风险管理技术,收集业务资料,建立合适的风险计量模型用来测算风险,提供风险预警。(3)对银行各部门进行授权,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防止出现越权操作的行为,尤其是加强对银行高管的管理,杜绝银行高管的违法违规行为。(4)遵循真实性、规范化、谨慎性和监督性的原则建立严格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工作相互制约牵制,要经常对会计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检查。

(五)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员工业务素质

邮政储蓄人员素质比较低,缺乏金融专业知识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因此培养专业素质高的人才,提高人员的学历水平迫在眉睫。为了解决此问题,首先应该聘请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其他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对邮政储蓄人员进行业务和法律法规培训,使其掌握金融业务程序、风险防范方法和市场营销知识;其次应该利用其他金融机构撤并的机会,提供良好待遇,吸收其他银行的工作人员,弥补邮政储蓄银行工作人员的短缺;还可以公开招聘金融学专业大学毕业生,提高邮政储蓄银行员工的整体学历水平。

(六)发展社区金融,形成自身的特色

2006年3月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称邮政储蓄将改造成为社区银行。“社区银行是由地方自主设立和运营的商业银行,它从其运营的社区吸收资金并运用于该社区,而且不隶属于某一家银行持股公司。社区银行的特征是以私营为主、特定区域经营、规模较小、以特定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为服务对象”(注:徐鑫.关于我国社区银行定义的辨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1).)。按照这个定义,我国目前还没有社区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改造成为真正的社区银行首先面临法人结构的障碍,邮政储蓄银行是一家全国性质的银行,而改造成社区银行后,要把地区分行和支行一级变成独立的盈亏核算单位,邮政储蓄银行总行不再具有一级法人资格;其次,总行对地方分支行的控制力减弱后,地方分支行又缺乏风险控制能力,这样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因此,邮政储蓄银行不宜走社区银行之路。而社区金融是不同于社区银行的概念。“社区金融实际上是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一种模式,即以一定社区为中心,将银行零售业务向社区客户纵深拓展,进而辐射周边地区及人群。社区金融帮助银行细分市场,可以集中精力对某一细分市场中的客户进行了解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业务。”(注:徐鑫.关于我国社区银行定义的辨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1).)

邮政储蓄银行发展社区金融,自身的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邮政储蓄依靠借记卡“绿卡”为居民存取款、消费、转账结算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服务,特别是农村地区很多农民出外务工,子女上学都优先选择“绿卡”,邮政储蓄已经在居民中取得了良好的形象。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应该利用邮政的良好形象与社区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客户信用档案,提供灵活便利的金融产品,并不断开拓和培育新客户。二是拥有很多网点,农村网点比重较大,城市网点深入社区。因此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例如在居民小区设立ATM机。另外邮政储蓄银行应该重视社区中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金融需求,为个体工商户、养殖户、下岗工人等提供短期融资服务。由于国有四大银行重点对象是国有企业,中小企业贷款较困难,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应该发挥它的区域优势,调查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对信用较好的企业应该满足其贷款需求,同时还可以利用发达的汇兑、结算业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总之,邮政储蓄银行若要与工行、建行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竞争,必须以异求存,具有清楚的市场定位才能够立足。

参考文献:

[1]吴瑞玲.浅谈加强农村邮政储蓄网点风险的防范[J].邮政研究,2006(5).

[2]何小珊.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国际借鉴及启示[J].南方金融,2006(3).

发展出路范文篇6

2009年“开胸验肺”案以农民工张海超以悲壮之举让职业病备受关注,持续不断的农民工讨薪被打事件让农民工讨薪问题把帮农民工讨薪的年代拉回现实。这一切告诉我们,解决农民工问题和农民工问题一样,都在路上。况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老问题还没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新老问题交加,让农民工不能忍受被“边缘化”之痛,也让政府部门对农民工问题不敢小视。

从“盲流”到“农民工”,从“农民工”到“新市民”。伴随着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们称呼的改变,背后是一种人文的关怀和对农民工群体庞大力量的认识。事实告诉我们: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当代产业工人的主力军。那么解决中国农民工问题的困局在哪?出路又在哪?

问题一:城乡二元体制的人为壁垒

农民工没有低保,农民工没有失业保险,农民工受伤之后只能哀求企业给医疗费。农民工上班时间延长了又延长,农民工干的活又脏又累又危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要么不让进,要么要交“赞助费”,使得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对上公办学校只能想。为什么?为什么城市里的人享有的,农民工却没有?因为城乡二元体制,换句话说,因为农民工仍然是农民。

1958年,建立,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及配套制度颁布,为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提供了详细的制度安排。在此前的1954年,中国公民的迁移自由已经从宪法中被取消。从这开始,中国人步入了一个漫长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

这一制度的设立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密不可分。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时期所建立的基本是军重工业为主的国家工业体系。1956年,中国工业此时刚刚起步,由于中苏交恶,中国政府财政赤字大规模增加,基本丧失了扩大再生产能力,没有新增扩大再生产就没有新增就业,所以1959年政府不得不把进城的人向外迁移。此次的迁移对缓解当时经济危机的带来的社会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户籍制度从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并且伴随户籍制度的有一套完善的具体管理制度,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7项人口登记制度。这个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从此在中国根深蒂固。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上个世纪整个60、70年代自动流动的人口几乎没有。

50年过去了,在户籍制度基础上构筑的“农业户口”与“城市户口”在实际利益上的并不平等。两种户口的差别成为各种利益分配差别的的标签。各种政策的优惠,“城市户口”都要好于“农村户口”。

人们随之发现户口制度的背后还附加了从社会保障到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几乎所有公民权益的城乡化差异。城乡之间建立起一种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上的全方位不平等,由此也衍生了长期二元社会结构下城市市民的“一等公民”与农业人口的“二等公民”的社会地位。

进程务工的农民工除了能找到工作,这些工作好多事城市户口不愿、不屑于干的工作,他们享受不到城市居民可以获得的一切福利待遇。户籍制度、教育制度、保障制度、人事制度、医疗制度对城市户口、农村户口实行双重标准。正是这样,农民工只能游离于体制之外;也正是这样,农民工问题一直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问题二:文化水平低下的历史痛楚

农民工找工作只能找体力活干,农民工找工作时不知道要签合同,农民工权利被侵犯后部知道如何维权。“一个农民工是条龙,一群农民工时条虫。”这又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文化。他们,特别是老一代农民工,很多只有小学文化,还有部分是文盲。如果说农民工维权难的问题和政府关注有关、和法律保护有关、和企业的自律有关,这固然不错。但是由文化水平低导致的维权意识差无疑是釜底之薪。公务员之家

由于中国汉字的复杂性以及政府和知识分子对文化的垄断,我国农村的文盲率一向很高。建国后的简化字中国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历史积累下来的高文盲率仍然是发展的阻碍。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1988年2月5日,为了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农村地区开始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诸多的文盲到附近的小学接受简单培训,学会了用颤抖的手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当有的地方为全面脱盲大摆庆功宴时,却不知道调查数据所依据的测试不能准确衡量成年人的读写能力。农民特别是老一代农民读研能力几乎为零。造成农村文化水平仍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农村教育费用过高和进城务工的吸引力加大等等。

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经济让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放弃读书进程务工,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读书进程务工导致农村教育水平一直提不高,越来越多的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成为农民工导致了他们的维权意识差。

在教育改革大会上说要继续普及义务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公平,这对农民、对农民工来说是莫大的好事。

此外,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亟待解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后,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国内陆续几次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端午前夕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慰问,让新生代农民工成为焦点的同时,也让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成为焦点。新生代农民工的情感问题怎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没有眷恋情节造成的问题怎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力争当市民的理想与现实的困惑怎么解决?其实,说到底,这些问题其实还是在原来的障碍之内,都是城乡二元体制和文化水平低下产物,前者尤为根本。

发展出路范文篇7

关键词:储蓄银行;现状;前景;发展;战略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诸多挑战,如何把握机遇顺利完成从只存不贷的储蓄机构向商业银行的转型。这就要求邮政储蓄银行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及发展战略思考。

1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历史

邮政储蓄银行是由原来的邮政储蓄变身而来,期间经历了一段很长的发展历程。回顾邮政储蓄银行的历史,梳理其一路走来的发展脉络,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898.1.22—1949.10.31):成立邮政储金汇业局,开办汇兑业务及邮政储金业务。第二阶段(1949.11.1—1953.8.31):撤销邮政储金汇业局,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指导下由邮政系统接管并受人行委托办理个人储蓄、汇兑业务。第三阶段(1949,9.1—1986.3.31):1953年9月1日,邮政停办储蓄业务。第四阶段(1986.4.1—2006.12.31):全面开办邮政储蓄业务,由代办转为自办,经批准,着手准备邮政储蓄银行筹建事宜。前四个阶段取得诸多成果:业务经营范围不断扩大;系统改造工程取得多项突破;业务发展规模已位居全国第五位;经营模式由代办转为自办;适时调整经营战略,逐步向商业银行转型。第五阶段(2006.12.31至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邮政储蓄进入了商业银行发展阶段。

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是我国邮政体制改革取得的又一重大阶段性成果,也是在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就。2008年7月,邮政储蓄银行在全国的36家一级分行、312家二级分行、20089家支行已全部挂牌成立。

截至2008年8月末,邮政储蓄存款余额为19820亿元,是中国第五大存款机构,邮政绿卡发卡量达2亿张。成为中国第三大发卡银行机构。

2008年,邮政储蓄信息系统实现了公司业务与个人储蓄业务、外币系统与本币个人储蓄业务系统、汇兑系统与公司业务系统的互通,实现了储蓄统一版本的再次升级,实现了储蓄历史数据系统上线及物理大集中,为向功能全面的商业银行转型奠定了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

由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邮政储蓄银行是一家极具成长潜力的银行,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经营模式、产品开发、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邮政储蓄银行的信息化建设,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已建成全国最大的个人金融交易网络。形成全国网点面最广、交易额最高、交易质量最好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优势。

2邮政储蓄银行的现状分析

2.1邮政储蓄银行的优势

2.1.1渠道优势

邮政储蓄银行拥有得天独厚的网络优势,目前,提供邮政储蓄服务的营业网点有3.6万个,提供汇兑服务的营业网点有4.5万个,其中两万个网点可以办理国际汇款业务。巨大的网络遍布全国,沟通城乡。其中有近60%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成为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通过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建成了我国覆盖城乡网点面最广、交易量最多的个人金融计算机网络系统。真正实现了“绿卡在手,走遍神州”。

2.1.2资产优势

新组建的邮政储蓄银行,其邮政储蓄存款余额约占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的十分之一,并且没有不良资产,为全面拓展商业银行资产类业务打下良好基础。

2.1.3信誉优势

多年来,邮政储蓄所提供的基础金融服务已深入人心,享有“绿色银行”的美誉。在网络、产品、客户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成为重要的零售金融机构。通过长期不懈地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邮政金融树立了良好形象,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2.1.4成长期优势

该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领域逐步拓展,形成了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品种日益丰富的金融系列产品;二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力量。截至2008年8月末,邮政储蓄存款余额为19820亿元·是中国第五大存款机构;邮政绿卡发卡量达2亿张,成为中国第三大发卡银行机构。

2.2邮政储蓄银行存在的问题

2.2.1网点布局及网点建设尚待优化

在金融市场,城市金融资源一直是各家银行的必争之地。目前,邮政储蓄银行无论从网点布局还是网点的硬件设施,都不如其他商业银行,距真正成为城市金融行业中有一定竞争实力的零售银行、社区银行还存在较大差距。

2.2.2经营模式限制了其发展

出身于邮政企业管理的邮政储蓄经营模式与专业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自主运用资金能力不足,资产负债结构需要调整。营销机制仍主要为全员揽收模式,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些都限制了邮政储蓄银行高效的专业化运作。

2.2.3人力资源紧缺制约了其发展

虽然近年来邮政储蓄已在加强职工金融业务素质培训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但仍缺乏懂金融、会管理的专业人才。很难满足银行商业化发展的需要。

2.2.4尚未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自2006年邮政储蓄银行着手进行“内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推行,到目前逐步推行以“全员、全面、全流程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及风险合规部门的建立,都显示了邮政储蓄银行对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视。但尚未真正建立起符合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和商业银行运行管理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邮政储蓄银行一方面积聚了一定的网络和产品、品牌优势,也存在着诸如人员素质、网点布局及硬件、经营模式、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在未来企业的发展中,邮政储蓄银行如何定位,怎样发展,都要在充分考虑现有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战略选择。

3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战略

通过对邮政储蓄银行的成长脉络及其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有成长潜力,但自身优势又存在一定制约因素的企业。邮政储蓄银行要想获得稳健发展,应在充分借鉴同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结合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历史及自身特点。笔者认为。邮政储蓄银行在转型期可通过“三步走”发展战略来完成从一个只存不贷的储蓄机构到专业化现代银行的转型。

3.1探索适合农村的金融业务模式,走好支持“三农”发展这步棋

早在2000年4月19~21日的海口“全国邮政储蓄业务发展座谈会”上,当时的国家邮政总局就确定了大力发展农村邮政储蓄的战略。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仍然坚持“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发展战略,明确了邮政储蓄银行的这一社会责任。主要从两方面落实对“三农”发展的扶持。

一是依托网络优势,布局农村金融市场。设立农村金融服务部门,积极完善网络服务功能,面向“三农”开展业务。

邮政储蓄2/3的网点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邮政储蓄是当地居民唯一可以获得的金融服务。因此,从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础金融需求,发挥邮政储蓄在农村的网点优势出发,应不断完善农村网点功能,增加业务产品,进一步加大邮储资金支农力度,逐步扩大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尤其是要有针对性地逐步开办农户小额信贷、乡镇小企业贷款等业务,全方位地向“三农”和国家基础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立足城市,面向农村。

在2001年5月的全国储汇局长座谈会上,当时的邮政总局确定了加快城市邮政储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邮政储蓄银行转型初期,在战略布局上实行“立足城市、面向农村”的经营方针。在发挥长期以来形成的网络覆盖面广的业务优势,服务农村、城市社区和中小企业,实现城市、农村协调发展。这是对“依托网络优势,布局农村金融市场”战略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依托不断优化的信息技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建立起金融桥梁。

3.2把握城市和农村两大市场。完成由邮政储蓄机构到零售银行的转变

2006年,全国邮政储汇专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公司提出了邮政金融资产负债业务协调发展战略:继续做好做大传统负债业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审慎发展资产业务。这是邮政储蓄向商业银行转型的探索,更为成功转型打好业务基础。

邮政储蓄银行在成立之初便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邮政储蓄在前期努力做坚城市和农村两大市场的基础上,变革为专业银行,尤其是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及管理模式变革,要逐步以专业化的金融管理理念管理银行。同时积极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主要着眼于以下三方面:

3.2.1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在负债业务方面,要努力实现以储蓄存款为主,向储蓄和理财、结算业务、商务汇款、中间业务等方面并重的转变;资产业务方面。大力发展公司业务存款,循序渐进扩大贷款规模,以保证资产质量。

3.2.2实施错位竞争,服务中小客户,做强城市市场

目前,城乡一体化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业务在金融市场仍将长期处于绝对优势,更是各家金融机构的必争之地。在转型期间,邮政储蓄银行要加快城市网点建设,优化网点布局,改善网点服务设施,提高网点服务质量,提高城市网点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实施错位竞争。服务中小客户,要继续整合保险、基金、理财类业务,进一步开发适合高端客户的金融产品,努力探索私人银行发展模式,逐步进军城市高端客户市场。

3.2.3积极学习同业先进管理经验,逐步推行“流程银行”建设

2005年10月,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上海银行业首届合规年会上指出:“当前几乎所有中资银行的业务流程都存在着重大弊端,仍只是‘部门银行’而不是‘流程银行’,导致针对客户需求的服务、创新和风险防范等受到人为的限制,出了问题部门间相互推卸责任,难以查处。”这是国内金融界第一次明确提出“部门银行”、“流程银行”的概念。此后,“流程银行”理论逐步为国内银行业所接受并着手将其变为现实。

“流程银行”就是推行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再造,实现流程化管理的银行。是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在商业银行领域的实践,是一种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模式。具体而言,“流程银行”是指围绕客户的需求,通过根本性变革,建立贯穿前中后台,高效、灵活、创新的各类流程,变革组织架构、资源配置与考核体系,创新企业文化,体现核心竞争力,并能实现良好经营绩效的商业银行。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仍是“部门银行”的管理模式,而“部门银行”存在的诸多弊端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因此,要积极开展组织形态的创新,将“流程银行”从理念逐步演变成现实,通过优化流程来优化企业的组织形态,以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更有效地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当下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银行自身的成长都要求其变革为能适应现在竞争环境的“流程银行”。这也正是“流程银行”理念为众多商业银行认可并逐步推行的原因之一。

在此阶段,邮政储蓄银行需要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逐步增强参与金融市场竞争的能力,积累足够的贷款客户资源和商业化运作经验,通过建设“流程银行”,实现邮政储蓄银行的流程化管理。逐步建立起科学的、符合市场及客户需求的、能够稳健经营的专业银行管理模式。

3.3从零售银行转向全能的现代化商业银行,真正把邮政储蓄银行做大做强

从长远来说,邮政储蓄的最终选择将是现代化商业银行。

从邮政储蓄银行的实力看,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永远满足于“社区”银行和零售银行的角色定位,全方位经营的现代化商业银行业务将是其必然选择。只有商业化才能使邮政储蓄银行获得与一般商业银行平等的竞争地位和竞争环境。所以,从长期看,邮政储蓄银行将逐步形成参与金融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而为其最终的商业化奠定基础。在这一阶段,邮政储蓄银行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加大“流程银行”建设力度,全面推行流程再造·实现向现代化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的转变。“流程银行”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是随着企业战略目标的提升而不断优化和变革的企业管理模式。在适应银行未来发展趋势的道路上,“流程银行”建设是一个永久性话题。科学合理的流程结构是银行协调运营的保障体系,集约高效的流程运作是银行价值创造的综合实力,全面有效的流程管理是银行风险控制的有力武器,追求卓越的流程改进是银行持续发展的有效动力。

二是充分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发展经验,发挥网点布局优势,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结合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实际,将以收费业务为主体的中间业务作为行业业务结构转型的重点并加以推进。

三是借助经济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长足发展的历史机遇,拓展财富管理业务,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空间,完善自身商业化运作机制。公务员之家

目前,国际国内银行业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征,比较突出的是资本性、技术性两大脱媒,以及信息化生存、资本化运作、综合化经营、国际化发展四大趋势。这些将必然导致国内间接融资比例下降、批发业务比例下降、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贡献率上升三大结构变化。这些变化对各商业化银行的经营管理形成了巨大压力。

4结论

发展出路范文篇8

[关键词]民间借贷监测工作高利贷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古老的融资方式,长期以来活跃于基层金融市场,对居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资金短缺进行了有利调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迅速膨胀,并呈现出新动向。它所引发的一系列纠纷,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一、民间借贷的新动向及原因分析

一是借贷主体多元化。从调查情况来看,民间借贷的主体情况十分复杂,不仅包括农户、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而且涉及较多的企事业单位。部分私营企业由于资金需求大、获取银行贷款支持难,只好选择民间借贷这一融资方式.并且日益发展成为民间借贷市场的主角。二是借贷手续趋向书面化。过去民间借贷一般以口头约定为主,现在大多数要签订书面协议,协议条款包括担保、保证、借款额、归还期、违约金等。有的协议借贷金额条款将本金与利息合二为一,使人难辨利率高低。三是借贷手续规范化。农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因而在借贷行为上更为谨慎,借贷手续更为规范。大多数借贷行为有正式的字据凭证,有的还要求有中间人作为担保.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专门为借贷双方担保的经济人。四是发展势头呈现职业化。一些个体工商户进入食利阶层。由从事生产经营转为仅从事资金借贷,逐步形成“私人钱庄”,使风险更集中。五是借贷利率居高不下。年息一般在15%至30%之间,比同期银行利率高出2至4倍,极大地扰乱了金融秩序。

当前民间借贷迅速发展并呈现出的上述新动向有着深刻的原因:一是民间借贷手续简便、快捷。据调查,借贷双方一般为本乡或邻乡甚至是本村人。贷方对借方情况相对熟悉。借方如需要资金,通过中介人担保向贷方说明资金用途、借款金额、还款日期及利息,即可签订借款协议(合同),得到所需要的资金。相对于银行贷款,这一借贷形式比较灵活,符合农户季节性生产经营资金需求急的特点。二是部分农民理财意识发生转化。在当前存款利率较低,其他投资渠道较窄等情况下,部分农户把闲置的资金转向民间借贷以获得高收益。并且,随着人们社会信用意识的提高,民间借贷行为更趋理智化、规范化,从出借到归还.都采用书面协议这一合规方式进行。避免了不必要的争执,出借方的收益能够得到法律保护。三是农村个体营业户资金需求增大。据调查,某地区部分边远乡镇一般的种养殖、运输专业户,经营成本在2万元左右,其周转资金约为5000元。而农村金融部门对这些专业户的贷款额度较小。一般在5000元以下,且期限较短,不能满足农户生产经营所需。因而多数农村专业户只好进行民间借贷。四是银行贷款复杂,条件要求较高。从某乡部分农户那里了解到,农民向信用社贷款,先要由信用社信贷员对其家庭收入、资信状况、资金用途等进行调查取证。再找有偿还能力的中介人作担保,最后出具担保人、贷款人的身份证、印鉴,签订借款合同,方才能办理一笔贷款。相对严格的贷款程序,使部分资金需求者在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情况下,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五是金融机构集中收缩、信贷权限全面上收,造成金融融资功能萎缩,促使民间借贷日趋活跃。

二、民间借贷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民间借贷游离于国家宏观调控之外,借贷行为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较小,随意性特征明显。因此民间借贷存在着大量风险。这些风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经营性风险。县域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水平较低、人员素质较差、财务体制不健全、信用等级低等问题。同时,县域大部分民营企业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的收购和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低,这就注定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效能相对低下,赢利能力差。这也是正规金融信贷难以注入资金的主要原因。因此,随着民间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张,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民间借贷的主体,从而资金的风险系数增高,经营性风险因素也呈上升趋势。二是民间融资的高利率导致了资金成本风险。目前,县域民间融资的利率大多呈高升趋势,有的利率已远远超出了当地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借款方的实际承受能力,加重了资金借入方的成本支出,获取利润的空间被压缩或亏损;但对于资金的供给方来说,利率高,能够为其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然而过分追求资金的效益性,却忽视资金的安全性,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三是民间融资的程序简化导致了道德性风险。民间融资方式程序简单,且极不规范,决定了道德性风险的存在。民间借贷之所以被推崇,主要是受资金需求方无可供抵押或担保的标的物所致。同时,民间融资的供资方并没有一套类似于银行业机构的信贷管理办法,对资金的借人方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管,一旦借入方以此来诈骗钱财,将给资金供给方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四是民间融资的高利率导致了民间融资缺乏法律保障,存在制度性风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还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如果公民之间的借款没有约定利息,贷款方就无权收取利息。而当借款人决定不归还借款时,出借人往往也不依靠法律手段去解决。他们习惯于雇佣社会上的无业青年以暴力的方式逼迫借款人还钱。这种行为在不少地方出现了导致借款人死亡的情况。公务员之家

三、民间借贷的规范建议

针对当前民间借贷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了有效的规范其发展,笔者提出以下的建议:

第一,加大金融监管力度,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根据我国有关经济法规的规定,人民银行对全国的金融业有监管的职责。而对民间借贷进行有效的监管,则是基层人民银行的职责所在。当前对民间借贷监测存在的问题是,借钱者认为“借钱不光荣”,不愿意向外透露借贷信息,如城镇个体工商户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和信贷投入,而县域各国有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几乎没有发生,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后资金也非常紧张,因此只好转向民间借贷,但在实际选监测点进行监测时,监测到的户数极少。再如: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日渐突出,在银行贷款无门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自身发展,也加入到民间融资的行列来,而且资金额比个人借贷更大。但在深入企业调查时,明知企业有民间融资行为,企业却不予承认,所以也就无法统计。同时,债权人也坚持“财不外露”的思想,不愿向外透露借贷信息,实际监测大多采用侧面打听的方式,加大了监测的难度。对此,基层人民银行一方面应该耐心宣传国家政策,讲明监测与个人财产和借贷行为无关,并对个人资料严格保密。另一方面让群众明确在什么情况下民间借贷行为受国家法律保护,并且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政府部门应妥善处理好社会上的待业青年。当借款人不能返还借款的时候,出借人会把目光盯向这些青年,以暴力的方式逼迫借款人还钱。而在逼迫的过程中,很容易引发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因此,政府部门应尽力对这部分青年人做好就业安置工作。

第三,制定适应民问借贷行为发展的法律规范。明确民间借贷出借金额、管理机构.规定只要是有利息收入的,必须到管理机构进行登记,纳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间接待也呈现生机。如果规范得当,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融资方式会更加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规范不当,则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参考文献:

[1]王可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金融发展探索与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2.

发展出路范文篇9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现实人类实现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的必走之途。因为马列主义是科学,创造了人类发展规律的基础。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服务,大力指导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放光辉,照亮人类前进的路,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规律。马列主义永远没有过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途中永远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作用、意义和价值。随时放出真理的光茫和力量,照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造人类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马列主义是从人们利益出发,理论创新实践人类发展。动力系统人类现实生活追求的现代化科学观点。启示我们要有新时代科学理论观念标准,一切从广大人民利益主义,实事求是为人类解放斗争。马列主义人类发展中留下伟大真理的步伐,指导了我们学习研究列宁主义,在正确方向前进,为人类社会发展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开始,加快脚步创新内容。足进人类时代生活物质力量和精神文明。在时代科学理论发展创新,努力探索新内容,为现实人们生活加上物质力量,提供新认识。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掌握科学观念理论新时代内容。不断建立现代化实践出发点和现实目标,不断分析、研究、把握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垆持马列主义方向,为美好人们生活创新内容加标准。以新的视角,用新方法,实践人们生活的需要和要求。努力奋斗,从新观念理论实践时代先锋,在新学说内容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信息化时代。在实践新学说内容,坚持马列主义,发展时代精神。在解决人们现实生活问题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超越实现共产主义新时期追求目标。不断在构建新阶段时期追求新目标。要从严实践高效工作要求,而不能较言而过,要积极实行现代化社会主义新时期共产党目标。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为人类发展规律指明了出路和方向,路途要我们探究内容实践捕平大道,实现要求,改造世界,为人类探索研究造就新的光辉和温暖,一切要从人们利益出发和实行。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放出真理的光茫,指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照亮人类前进的出路。对人类发展不启示,有着无可代替的力量。人类发展规律基本原理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道路马列主义。我们必须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从理姓性思维方向究产生新时代内容学说,创新时代人类发展的新科学哲学内容。在共产党主义目的创造时代的伟大奇迹,成就实现新时期共产党目标提前到达。为人类进步努力,各自提出意见,学说新认识,在人类前进路上,捕平大道,加宽远道路,造就真理放出光茫。指明方向学说实践创新人类社会发展内容。马列主义就是指路明灯内容基础,我们从这个基础上深入探索研究新内容,创造新时代前进的指路明灯,内容是新的出路方向,极时实行努力奋斗成果。新时代实践必须建立新时代内容。新内容学说原理是从实际出发认识世界来改造世界。认识内容是客观世界事物的反映,制作利益人们的东西,进行发展过程就是改造世界的实践,利益于人们成果。实现认识的过程就是改造世界的动力。改造世界的动力就是人们生活的需要和要求正在实践着,物质世界客观的东西,实现人们实践需要。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人们社会实践过程运用的科学。在实践的运用马列主是了人类发展和深化。所以马列主义道路,是科学是人类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深化改造的原理基础。我们学习认识把握住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就建立新的力量实践人类发展。深化改造,为人类利益开劈新天地。创建人们追求向往的美好世界。这是共产主义目的,共产党的使命和担当;每个时代的人的任务和标志。更是当今时代我们实践追求的内容,不断解决现实人类存在的问题,时时实现理论创新。向人们美好生活追求建设共产党新时期阶段目标实现。从当今追求内容创造条件,实现利益人类社会发展和现实人们生活的需要。根据当今向未来为人类发展创新内容新认识,促进人们科学认识,研究科学,进展人们生活条件,不断在提高人们生活的水平。

我们要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坚持正确路线方针,努力探索新观点,新方法解决处理人们现实的问题。我们学习就是为了要解决我们时代实际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新思维规划。就从一切都不是从来就有的思想原理开始学习认识世界,掌握人类发展至今存在的东西。并向往人们追求和需要的东西,索出新的。人人都有好办法,个个都有世界观人生观,我们大家都要出意见,各献新认识。制约调整人们现实生活人们社会发展自由。学说认识新内容就是实践人类更高目标。学习就是认识世界来改造世界!至今发展目标努力实现,要向更高更难目标追求。实现人类更高更难发展目标就是人们时代新学说新认识成果,过程在不断的产生新事物。所以学习的要求就是要有新认识,新认识就是新事物产生。新观永远是科学,人类发展坚持科学创新。不断的创新理论发展人类。坚持马列主义,从实际出发,在学习和工作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新生的力量奋斗。

发展出路范文篇10

关键词:融资社区银行发展路径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国际金融业发展、变革与创新的角度看,我国银行体系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在2006年12月1日之后金融业对外资全面开放的形势下,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将空前激烈,如何迅速缩短我国银行的差距、增强竞争力成为理论界与银行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社区银行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将就我国发展社区银行路径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现实意义

目前学术界对社区银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ICBA)定义社区银行是独立的、由当地拥有并运营的机构,其资产从少于1000万到数十亿美元不等的机构。参照国外社区银行功能并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我国建立的社区银行是指资产为5亿元以下,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运作并为当地居民或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成本低、个性化金融服务的县域银行类金融机构。在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下,发展社区银行的意义重大。

1、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遭遇融资“萎缩”。具体而言,中小企业由于抵押物相对不足、财务报表不完备,加之容易隐瞒甚至制造扭曲的信息,导致大银行因不能了解其经营能力、经营状况及贷款所投向的项目的情况,对其贷款更加谨慎。而社区银行以服务社区为宗旨,与商业银行相比,其资产规模较小,组织层级也相对简单,信息反馈的期限较短,经营决策较灵活。此外,社区银行的运作都在本地,对区域内客户的情况更为熟悉,易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所以,根据信息优势假说(informationadvantagehypothesis),社区银行更易于解决贷款中的委托问题和了解客户收入变动、支出状况等有一定保密色彩的个人信息,这降低了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发生的可能性,因而,相比于大型商业银行,社区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中就有比较优势。比如,作为“准社区银行”的台州市泰隆城市信用社,一直以民营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努力发挥在地缘、人缘、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自1993年成立以来,“泰隆”累计发放贷款350余亿元,其中90%以上投向当地的民营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004年末,在“泰隆”有贷款余额的客户有3865户,户均贷款仅70.8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户有2745户,贷款金额合计6.73亿元,分别占贷款户总数及各项贷款余额的89.06%和24.61%。

2、促进金融服务水平和协调社区发展。发展社区银行可以刺激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市场化改革,增强竞争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同时,根据“共同监督”假说(peermonitoringhypothesis),在银行与客户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由于社区银行典型的区域性特征,为了区域内大家的共同利益,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间会实施自我监督,有利于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习惯,推动社会信用状况的改善。另外,社区银行强调对社区文化的融合,有助于实现社区发展的政府、市场及社会的自治互动,形成多方参与、共同管理的新局面。具体而言,社区居民和单位可以利用其在社区银行中的股东或是社员权力,通过社区银行的资金投放项目参与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服务项目开设、服务内容确立的集体决策,实现社区建设与管理中的群众自治性作用(王欣欣,2005)。因此,通过社区银行基于信用的产品设计以及对社区改善和发展活动的实践参与,可以推动社区信用建设和协调社区发展。

3、有利于优化银行体系结构,降低系统性风险。根据产业组织理论,CR4≤40%为低集中度,40%≤CR4≤60%为中集中度,60%≤CR4≤80%为较高集中度,CR4>80%为高集中度。从资产的市场集中度看,根据相关机构的数据可以算出,截至2004年,包含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CR15)的市场集中度为68.5%,其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169321亿元,市场集中度(CR4)为54.1%;而负债的CR15和CR4分别为68.4%和53.4%,也就是说,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不足,仍然处于寡头垄断状态。毋庸置疑,这种银行体系结构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和经济健康发展。而社区银行的适当发展将会有利于改善银行体系结构,进而分散来自经济与金融层面的冲击(王欣欣,2005),从而分散由于银行机构资金需求与供给的同质性所造成的系统性风险。换句话说,设立社区银行可以分流过度集中于大、中型银行机构的社会资金,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社区资金市场,进而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

4、为居民提供投资渠道与增值服务。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水平很低,加上有关的金融产品创新严重不足,造成我国居民的投资渠道比较有限,而居民手中的资金非常宽裕并且有较强寻求保值增值的欲望,迫切需要开拓创新投资渠道。从这一方面来看,社区银行的发展有一定的必要性。因为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与大银行的“大城市、大企业”的战略相反,除了主要为社区居民和社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外,在网点布局上更加注意拾遗补缺,填补大银行退出后的空白,多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发展。此外,社区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贷款时,很关注借款人的性格特征、家族的历史和家庭的构成、日常的开销特征等个性化的因素对还款能力的影响,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个性化服务,与此同时,社区银行实行多元化经营,它必将会吸引各种有利的资本进入以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断推行业务创新,提供特色化的金融服务,从而有利于为居民提供较好的投资渠道和资金增值服务。

5、可以有效地遏制民间非法金融的蔓延和发展。近年来我国民间融资有很大发展,对地方金融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原因除了一些地区市场化程度和利率市场化水平不高(以温州为例,据中国人民银行监测,在2004年10月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提高法定利率水平后,温州银行业2005年一季度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2004年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高于法定贷款利率0.27个点的上调幅度),民间融资有较大盈利空间外,关键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小银行,很大一部分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培育和发展社区银行,可将民间融资纳入国家正规的金融渠道之内,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提供一个比较现实的通道,提高民间金融的规范化、组织化和机构化,防止民间金融的边缘化,逐步消除金融结构的二元化,降低潜藏的金融风险。

二、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路径探析

20世纪90年代,欧洲掀起了一场"社区银行服务运动"(CampaignforCommunityBankingServices),主要有新设社区银行、共享分支网络(Sharedbranch)、利用分支机构和特许经营(Franchises)等渠道,而澳洲的社区银行主要采取分支机构模式、模式及电子银行模式。我国发展社区银行必须从当前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要途径有:

1、由民营企业资本组建新的社区银行。新组建股份制社区银行容易明晰产权,其公司治理结构相对比较完善,市场定位目标也比较明确,在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方面也会比较灵活。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社区银行,同时也要十分关注退出机制的建设,真正实现“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是,民营银行资本由于强烈趋利动机可能导致过度扩张,加大金融风险;股东控制社区银行容易发生获取关联企业贷款等问题,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以降低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尤其是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不尽相同,这就形成不同的发展社区银行的条件,必须区别对待以提高效率,一般来讲,应该先进行试点,然后再全面铺开。例如可以考虑将浙江省的温州、宁波、台州和福建省的泉州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作为试点,然后择机推广。一般情况下,允许达到法规规定的各项条件(如资本金额、股东人数、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合规的章程等)的自然人或企业法人组建社区银行(应宜逊,2005),考虑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资本金应在1000~5000万元为宜。

2、将现有小型金融机构改造为社区银行。以城市信用社为例,城市信用社在长期与中小企业接触的过程中掌握了充分的客户信息和决策经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贷款风险,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我们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对其实施规范改造,鼓励优秀民资入股,优化股权结构,改造成以所在社区的中小企业和居民为服务对象、按股份制原则进行经营管理的社区银行。另外,农村信用社由于市场变化正亟需要转型,可以通过适当的资本结构优化和机构整合,促进农信社重组,逐步改造为产权明晰、按市场化运作的社区银行(翟建宏、高明华,2005)。关键在于经营机制的转变、机构布局的调整和规模效益的实现。另外,由于各个信用社的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应该区别对待,最好是先进行改造试点,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推行改革,促进社区银行的健康发展。浙江省在这方面有所探索,2005年1月,经宁波银监局批准,浙江省第一家完成增资扩股、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城市信用社——象山县绿叶城市信用社正式挂牌运营。绿叶信用社改造后的资本金从过去的526.9万元增长到1.39亿元,资本充足率远远超过法定标准;在新的股权结构中,法人单位17家,均为民营企业,自然人32个,过去参与投资的行政事业单位全部退出,单体投资者最高占有股权比例为10.79%。公务员之家

3、在部分邮政基层机构基础上进行改造,组建社区银行。据邮政储汇局统计,到2006年3月末,我国邮储存款余额达到1.48万亿元,占居民存款总额的10%,在全国拥有3.6万个网点,其中县及县以下农村网点占2/3以上,而且,邮政储蓄65%的资金来源于农村,而几乎90%以上的资金都通过转存央行或者以协议存款的方式转存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途径,实现资金从农村大量向城市的逆向流动。这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农村金融发展,甚至有可能使得邮政汇兑业务畸形化,以服务于邮政储蓄业务的利益冲动(钟伟,2004)。随着《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的通过,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工作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因此,可以适当考虑基层邮政储蓄机构的社区银行化。具体思路如下:在民营经济较为发达、信用环境较好的地区,由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及邮政部门进行协商,将个别条件较好的邮政县支局作为试点,先由权威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然后,以公开、公平的方式对其资产进行招标出售,需要说明的是,管理部门必须对各招标单位或个人(一般为民营企业法人或独立自然人)先进行考核、选择,严格把关,“交接”之后,要进行适当引导、监控。

4、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成社区银行。根据央行调查统计司的调查推算,目前我国民间融资规模为9500亿元,占GDP的6.96%左右,在浙江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地下金融的间接融资规模大约相当于国有银行系统的1/3。另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的调查测算,2005年末的民间借贷资金规模为450~500亿元,作为一种自发的民间资金运作方式,温州民间资本规模超过了3000亿元,其原因主要是正规金融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不足。另外,有证据表明,与现有银行机构相比,一些地方从事资金交易的非正规金融的经营效率更高,并且对当地小企业创业贡献更大。所以,通过正确引导使非正规金融走上正规化、合法化道路;通过组建社区银行将民间闲散资金组织运营起来的意义将十分深远。两年前,温州成为全国性的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在农信社改革和利率浮动改革方面凸现了示范效应,如今,我们亦可考虑以其作为发展社区银行的试点,具体操作方式为:先试点设立1家,由市政府明确一个主管部门,组织、鼓励和引导市辖内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发起,采取股份制的形式,明晰权责,将民间资本纳入金融体系。在这一过程中,监管部门要首先对“发起人”进行很好的选择,一般选择经营良好、实力雄厚、社会知名度高、信誉好的企业,股份应当较为分散以防止因一股独大破坏“社区银行”的运营、管理。

参考文献:

1.IndependentCommunityBanksofAmerica,

2.应宜逊、李国文,“社区银行”:内涵、现实意义与发展思路[J],上海金融,2005,(11)。

3.翟建宏、高明华,中小企业贷款与社区银行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3)。

4.钟伟,中国民营银行宜走社区银行之路[J],上海金融,2004,(6)。

5.王欣欣,上海设立社区银行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J],上海金融,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