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6:26:11

反范文篇1

电路图如图1所示。在稳态工作条件下,为了简化分析,假设所有开关器件都是理想的;漏感Lr远小于励磁电感Lm;L2为变压器副边等效电感;电路工作在CCM模式。

电路共有4个工作模式,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

——模式1[t0-t1]在S1和S2开通后的t0时刻,输入直流电压Uin作用于Lr和Lm上,D1和D2关断,漏感电流iLr线性上升,则有

iLr(t)=iLr(t0)+[Uin/Lr+Lm](t-t0)(1)

D1和D2承受反压为Uin,而D3承受反压为Uo+(N2/N1)Uin,iL2=0,由滤波电容C向负载供电。

在t1时刻漏感电流iLr为

iLr(t1)=iLr(t0)+[Uin/(Lr+Lm)](t1-t0)(2)

——模式2[t1-t2]在t1时刻关断S1和S2,由于电感电流不能突变,感应电势反向,D1和D2导通钳位使S1和S2承受正压为Uin;同时D3导通,副边电流iL2形成。原边电流iLr线性下降,即

在t2时刻原边电流

iL2(t2)=(N1/N2[iLr(t1)]-(N1Uo/N2Lm)(t2-t1)]=0(5)

——模式3[t2-t3]在t2时刻D1和D2中的电流和漏感电流iLr下降到0,iL2达到最大。此后iL2线性下降,

iL2(t)=iL2(t2)-(UO/L2)(t-t2)(6)

在t3时刻

iL2(t3)=iL2(t2)-(UO/L2)(t3-t2)(7)

在此阶段D1和D2承受反压为,S1和S2承受正压为。

——模式4[t3-t4]在t3时刻开通S1和S2,输入电压Uin直接作用于Lr和Lm上,漏感电流iLr从0开始线性上升,

iLr(t)=(Uin+(N1/N2)/Lr)(t-t3)(8)

此时D3仍导通,给电容C充电和向负载供电,iL2(t)以更大的斜率线性下降,为漏感电流iLr减去励磁电感Lm上电流。

iL2(t)=N1/N2[ils(t)-(N1/N2)/LmUo(t-t3)](9)

iLr(t)=[Uin+(N1/N2)Uo]/Lr(t-t3)(10)

在t4时刻D1和D2反压由上升到Uin,iLr(t)上升到励磁电流iLm,iL2(t)=0,D3反偏,开始新的PWM周期。

由上述分析可知,双管反激变换器具有以下优点:

——续流二极管将漏感能量回馈给电源;

——有效抑制关断电压尖峰,使开关管电压应力为输入电压;

——不需要额外的吸收电路。

图3

2控制系统结构

采用峰值电流控制模式,如图3所示。由于引入电流反馈,使系统性能具有明显的优点[3]:

——具有良好的线性调整率,反应速度快;

——消除输出滤波电感带来的极点,使二阶系统变为一阶系统,稳定性好;

——固有逐个脉冲电流限制,简化了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

电流型也有缺点,在占空比>50%时,必须进行电流斜坡补偿,否则系统不稳定[1]。本文采用控制芯片UC3844[4],占空比<50%。

图4

3实验结果

利用以上分析结果,设计了一台机内稳压电源。输入360~450V;输出+15V(1A),-15V(0.2A),

+25V(0.2A)3路,+25V(0.4A);开关工作频率为100kHz,最大占空比Dmax=0.45;功率45W。变压器用铁氧体R2KBD,罐型GU30,按反激变压器设计原则设计[1]。主要波形如图4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功率管的电压应力等于输入电压,续流二极管两端电压和分析结果也相同。可见双管反激拓扑在高压输入场合有其独特优

越性。图4(d)中,原边电流有尖峰是由于副边整流二极管反向恢复造成。

反范文篇2

一、从计量装置和配电设施上堵塞窃电的漏洞

电能表计量异常包括正常计量回路元件故障和人为窃电,如何区分这两种情况,准确判断窃电是反窃电技术的关键。人为窃电一般采用改变计量回路二次接线等方法进行窃电,所以利用这些窃电方法所产生的电信号结果及特定的技术方法,可以准确捕获窃电的起止过程,实现防窃电。

1、装设防窃电的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瓷套管用特制的铁箱罩住,不打开铁箱的门,则无法挂线,且门锁可使用专门制作的一次性门锁。配电变压器与计量屏之间的引线用三相四芯电缆,防止将计量装置进出线进行短接窃电。保护好电能表的表尾零线,表尾中性点零线要在计量屏柜内引接,配电变压器的零线应和相线一起,封闭于电缆内、直接引入计量屏柜,不能在计量屏柜外引接。将防窃电装置的电流检测元件安装在配电变压器油箱内的低压侧出线瓷套管的下方,将测得的电流值与通过电能表的电流值相对,用以监视用户是否有窃电行为。

2、装设专用的计量柜、计量屏

因历史原因,目前有不少用电企业无专用计量柜,互感器至电能表之间的二次连线多处裸露,而我们调查发现,有不少用户就是在裸露的互感器端钮上将电流互感器进行短接或断线,造成电能表少计或不计。而且有些行业中不但用电量大,而且生产车间污染严重,计量电能表因无专用计量柜往往会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日积月累,将严重影响电能表的准确度,这种误差一般为负值,造成供电企业少收电费。因此,应全面清理无专用计量柜的企业,采用不同的手段,督促用户实现计量装置的规范化。一方面让窃电户无机可乘,同时也让电能表运行在一个比较适合的环境,从而确保误差在周期内的稳定性。这项措施对窃电具有防范作用,适用于各种供电方式的用户,是首选的防窃电措施。

3、封闭变压器低压出线端至计量装置的导体

这项措施主要用于防止无表窃电,同时对通过二次线采用欠压法、欠流法、移相法窃电也有一定的防范作用。

4、采用防伪防撬铅封

这条措施主要是针对私拆电表的扩差法窃电,同时对欠压法、欠流法和移相法窃电也有一定的防范作用,适用于各种供电方式的用户。

5、装设电量监视器

电量监视器又称防窃电装置,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对计量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在线监视。当窃电者采用改变二次回路,使接入电能表的电压、电流、相位角发生改变,它会自动记录发生的时间和漏计了多少电量。它能对三相电力用户的计量装置是否正常运行进行在线监测,能记录实施窃电的时间长短和被窃电量的数值,并能发出闪光、音响信号和调频无线电波,在距离电量监视器100米的范围时可用小收音机收到用户窃电的信号,有利于查处窃电行为。这种方式也有死角,如改变电流互感器变比,则不能识别。

6、选用具有防窃电功能的有功电能表

使用有双向计量或止逆功能的电能表。当窃电使电能表反转时,计度器不但不减反照常加码;若采用有止逆功能的电能表只可防倒转。这两种电能表只对窃电后表反转有防范功能,但对于电能表正向慢转或不转的窃电情况无能为力。

使用具有防窃电功能的电能表。它具有窃电时间记录、报警等先进功能,能有效防止窃电发生。

采用网络监控远程抄表。在每条配电线路的电源侧和用电侧全部安装具有远程抄表功能的电能表,同时抄表,由计算机统计计算同一时间段的供电和用电量,并与理论线损比较,如果发生异常,则存在计量问题,再针对性地排查。

7、合理选择计量装置电流互感器的倍率

如电流互感器的倍率选择得过大,当电流互感器工作在其额定电流的20%以下时,由于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电流占一次电流的比例较大,会使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增加,使负误差值超过允许范围。但电流互感器的倍率选择得过小也不行,因为当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超过额定电流120%以上时,由于电流互感器铁心磁化曲线的饱和,也会产生很大的负误差。对工业用户,一般可按长期的负载电流来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倍率,其负载电流值应在电流互感器一次额定电流值的30%-100%之间。

8、防窃电低压漏电保护开关

单相电流型漏电保护开关会自动切断电能表电源,直至窃电行为消除为止。

三相电流型漏电保护开关主要对以下窃电方式有防范作用:从电能表前接一相与地、二相、邻户零线供单相负载,在表后接单相负载,用变压器或变流器移相倒表。

9、用负荷管理系统实施负荷动态监测

实施负荷管理系统,是为了在电力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的情况下,达到限电、削峰填谷和提高电网负荷率。由于负荷管理系统采集数据是通过电能表485和脉冲接口而获得,与电能表计量的正确与否关系密切。因此,电能计量应与负荷管理积极配合,一旦发现某个用户负荷曲线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内赶赴现场、查明原因,消除隐患,把损失降低在最低限度。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为这一反窃电技术的实施提供了数据远传的功能,在用户计量回路中加入供电计量监测仪,实现计量回路窃电的在线监测,对有负控设备的用户可直接将数据引入负控RS232或RS485接口,将数据传回,对无负控设备的,则加一个数传电台和监测仪便可实现,以此组成的反窃电监测报警系统,可实现窃电信息自动报警,负控主站或调度中心集中监视,稽查部门快速查实。

10、四分管理

四分管理即分供电区、分电压等级、分线路、分电器元件开展线损的统计分析工作。当某线路或某台变压器的月(或季度)突然增加或突然减少;或当某条线路、某个配电变压器的线损率和设备参数、运行状况与之相类似的线路、配电变压器对比,线损率明显偏高,就不必进行理论线损计算分析,而直接查找用户有无窃电行为。

线损承包管理人面对所管辖的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的用电量、产品单耗、平均功率因数、负荷控制装置提供的用户负荷曲线等信息,来分析、判断、检查、确认用户的窃电行为。

11、分析企业产品单耗

产品单耗是以用户用于生产管理的总电量除以其单位产品总数量,即平均单位产品耗电量。它反映一个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当用户产品单耗下降很多时应该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分析;企业是否采用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而导致产品单耗下降;是否由于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否有窃电行为。

12、分析用户平均功率因数

首先从用户的历史用电量中掌握用户过去的功率因数变化情况,以及相似的厂家的功率因数。然后通过本次抄的有功和无功电量计算用户的平均功率因数,再与历史功率因数或相关数据比较。一般用户的功率变化都在10%以内。当月用户平均功率因数变化大于或等于10%时,应查明其原因。在检查用户功率因数出现异常时,要排除用户无功补尝装置故障的情况。

二、从管理上堵塞窃电的漏洞

1、依据相关规定严格清销“零”电量用户。根据《供电营业规则》规定零电量用户超过半年按相关规定给予清理,杜绝真假零电量用户的存在,堵塞漏洞。

2、要广泛深入的开展《电力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宣传,使窃电违法行为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利用媒体大力宣传《电力法》和反窃电的重大意义,营造一个强大的舆论氛围,借此引起各级政府对窃电违法犯罪现象的关注和支持。

3、依法打击窃电违法犯罪行为。开展用电检查,注重运用法律武器,凭借国家法律强制力,维护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供电企业网站并将窃电名单予以网上公布,提醒供电企业及相关部门注意,将窃电违法名单与建立社会信用档案同步实施,增强社会震慑力度。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并通过政府支持具有一定执法权限的专业反窃电队伍,维护供用电秩序。同时还应坚持查处取证与执法分开的原则,既起到互相监督,又避免出现舞弊现象,真正做到查处窃电公平、公正、公开。

5、加强监督,强化管理。供电企业的职工是供电企业的主人,然而个别职工却与用户勾结窃电,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有的职工工作不负责任,视窃电无睹,这是一种渎职行为。对于玩忽职守,以权谋私的人员要严肃惩处,决不姑息。不仅从行政上进行处罚,而且要报请公安机关从法律上予以追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加大对营销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发挥各环节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作用,完善用电营销监督管理系统。

反范文篇3

关键词:规避行为;反规避措施;反倾销

随着WTO框架协议的最终达成和关税水平的进一步下降,各国开始强化非关税贸易壁垒,作为其中重要部分的反倾销措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随着反倾销措施的强化,被征收反倾销税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以各种手段来规避进口国对其产品征收反倾销税,这导致反倾销税在相似产品的价格或数量方面的矫正效果收到破坏,于是各国又纷纷通过立法对此类规避行为进行限制和制裁。因此,有学者认为,“反规避措施是反倾销措施的延伸和深化,反规避立法是反倾销立法的补充和发展”。

一、反倾销中的规避与反规避

(一)反倾销规避行为

就目前国际贸易的实践来看,出口商规避反倾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进口国境内生产或组装。出口商为了避免其制成品在进口国被征收反倾销税,将产品的零配件或组装件出口到进口国,并在进口国组装后进行销售。第二种,第三国境内生产或组装。这是指在其产品被进口国课征反倾销税的情况下,出口国为规避反倾销税,将产品的组装或完成阶段转移到第三国进行,然后从第三国将制成品向进口国出口。第三种,产品的轻度改变。出口国对征税产品进行非功能性改造,如外观、形态的改变等,这些改变不影响产品的最终用途、物理特性和消费者购买的选择。第四种,产品的后期开发。出口商使用新技术对征税产品进行功能上的改造,使其成为一种在原反倾销调查期间不存在的新产品。

(二)反规避措施

“反规避是进口国为限制国外出口商采用各种方法排除反倾销法的适用而采取反规避的法律救济措施。”各国通常按照原反倾销调查中确定的反倾销税率,对与被征收反倾销税的产品有关的进口零部件或在第三国组装后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可见,没有对反倾销措施的规避行为,就不会有反规避措施的产生。

二、国际反规避立法与实践

在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过程中,关贸总协定组织把反规避问题列入了磋商议程,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反倾销守则》(草案),由于它是乌拉圭回合谈判总协调人邓克尔于1991年提出的,所以又称“邓克尔草案”。该文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吸收了欧美反倾销法中的反规避条款,但其只提及两种形式的规避:一是通过进口国组装规避;二是通过第三国组装规避。

邓克尔草案对反规避问题作了较为明确、客观的规定,它具有简单明确、易于执行的特点,并且大致涵盖了国际贸易中主要的规避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各国内反规避立法透明度不够的弊病,对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长期稳定发展是有利的,但它仍未能调和各国之间的分歧。

三、我国反规避立法现状及完善

(一)我国反规避的立法现状与不足

自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生效以来,我国已初步建成了反倾销法律制度,并于1997年制定了《反倾销与反补贴条例》,其35条规定:“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规避反倾销措施的行为。”这一规定表明了我国对反规避措施的原则立场,也赋予了我国在实施反规避措施时所应具有的弹性,具有相当大的经济意义。

入世后,我国在2004年3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对反规避措施作了原则性规定。该条例第55条规定:“商务部可以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规避反倾销措施的行为。”这一规定既未界定规避行为,又未规定可以对规避行为采取的措施,“似乎赋予反倾销调查机构广泛的自由裁量权,但其内容缺乏可操作性,实践中往往容易耽误时机,对外商把我国作为组装基地的规避反倾销的行为无法有效规制,也不符合WTO的透明度原则”。

可见,目前我国的相关立法仅对反规避作了简单、粗略的规定,立法上存在较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法律规定内容简单、原则,缺乏确定性与可操作性。我国现行的反规避立法未对“规避”的定义及具体的规避行为类型进行界定,此外一些措辞又过于模糊,没有明确的标准,这导致对规避行为的定性判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任意性,不便于执法者的实际操作。其次,法律规定缺乏一致性与衔接。我国目前缺乏具有操作细则性质的部门规章加以衔接和配合,使反规避条款无法得到很好的执行,从而使立法者的维护公平贸易环境、保护国内相关产业正当利益的立法意图落空。最后,缺乏健全的程序规则。我国现行反规避立法中缺乏反规避调查的程序性规范,这显然会对调查程序中的权利义务分配造成困难。

(二)完善我国反规避立法之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完善反规避立法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日益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必要和迫切的。而在日趋紧张的国际贸易关系中,要想加强在国际反规避调查中的竞争力,增强在国际反规避调查中的免疫力,必须在立足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尤其是欧盟、美国反规避立法的经验来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

首先,明晰反规避立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制定反规避立法时,应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对反规避措施的适用范围进行严格限制,防止不适当的扩大适用导致形成新的贸易保护措施。此外,还应与WTO相关规则接轨,坚持反规避制度的透明性和可预见性,在增强可操作性的同时合理控制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

反范文篇4

今天举行声势浩大的“反窃电、保安全、促和谐”的主题宣传活动,目的就是严厉打击窃电犯罪行为,依法维护用电市场秩序。刚才,县电力局、公安局都做了发言,下面我在强调几点:

一、统一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反窃电工作的责任感。

电力是关系国民经济、各项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产业,电力供应涉及各行各业,关系千家万户,是直接促进或者制约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十分重要的因素,一定要充分认识电力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高度重视电能及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目前,“电是商品、用电交费”的意识在个别单位、个别企业、个别人员的头脑中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违章用电、非法窃电行为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要积极参与,要站在“和谐*县、平安电力”的高度上,切实增强做好反窃电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各方面共同合作来促进反窃电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保障全县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三个到位”,切实解决反窃电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一是领导要到位。要成立反窃电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电力综合执法大队,要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强化领导,确保抓好此项工作。县电力局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性,将打击窃电工作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基层供电所、农电工的组织领导,定期实施对分管区域的用电检查,要建立信息及时反馈制度,及时表彰和奖励打击窃电有功人员;要重点打击盗窃电能的违法犯罪活动,整治违章用电、恶意抗交电费的不良用电行为。

二是措施要到位。建立警电联合模式,公、检、法要积极支持反窃电工作,对盗窃电能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要及时介入,侦察取证;法院等执法部门要加强配合,对盗窃电能的犯罪行为要尽快依法惩处,严厉打击涉电犯罪份子的嚣张气焰,震慑窃电犯罪行为。县直各部门、各乡镇要协调配合,服从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并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一级抓一级,狠抓工作落实,对涉电违法犯罪行为,不论是谁,都要一查到底,依法严肃处理。

三是管理要到位。电力企业是整顿电力市场的主体,必须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自我管理。要坚持立足自我、练好内功,提高电能保护工作的自防自卫意识。要不断提高反窃电工作水平,增强科技反窃电手段,坚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的方针,要把反窃电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基层、打基础上来,放到抓管理、促防范上来,从根本上预防窃电案件的发生。

三、强化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反窃电的良好氛围

反范文篇5

成于众人之力,反违章是遵守安规的体现。平安生产。毁于一人之手,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稳如山。平安生产是全局性的工作,所以反违章必需人人参与、人人为之负责。平安规程就明确规定:工作班成员必须“认真执行本规程和现场平安措施,互相关心施工平安,并监督本规程和现场平安措施的实施”可见,对于习惯性违章,每个员工都有权监督、制止。看见习惯性违章行为不劝说、不制止,自身就是一种习惯性违章的体现。

对之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也有局部员工认为,反习惯性违章旨在维护员工生命平安和国家财富平安。可一些员工认为“反违章是安监部门和领导的事情”与自己不相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管好自己就可以了还有员工觉得,领导又没有授权,不太好意思反“人的违章”于是对眼皮底下的违章视而不见。事实上,反违章人人有责,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

企业事故频发,反违章是员工收入增加的前提。平安就是效益。如果违章屡禁不止。经济效益上不去,员工个人收入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反之,企业连续平安生产,损失减小了经济效益就会提高,员工收入也会水涨船高。

而他人的违章却能对自己构成伤害。电力的特殊性和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反违章是保证自己不受伤害。一个人生存的首要前提就是要维护自己不受伤害。决定了员工时刻都在与平安打交道,因此,不只自己不违章,还要随时注意同事是否违章,否对自己的人身平安构成了威胁,随时做好不被同事伤害的准备。

自己定会抱憾终生。因此,反违章是保证同事生命健康。维护同事的平安是义不容辞的一种责任。如果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工作失误伤害了同事。工作中,要特别要注意危险源辨识,随时注意自己的工作是否危及同事的平安。同时要多留意观察周边的平安情况,时刻提醒同事,发现“三违”行为要敢于及时制止,不能碍于情面说不出口,不能有“只管自己门前雪,不论他人瓦上霜”念头。

反范文篇6

关键词:农村;反贫困;对策

Abstract:AccordingtotheactualconditionofChina,thepaperholdsthattheimplementationofthehumanresourcesproject,andanti-povertyprotectarevitaltoenvironmentalprotection,laborforcetransferinpovertyruralarea,improvingruralsocialinsuranceandaid,developinggovernmentalanti-povertyorganizations.

Keywords:ruralarea;anti-poverty;strategy

目前我国的扶贫开发已进入了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并存阶段,贫困群体处于一个更为弱势的地位,政府必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政策上要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倾斜,社会各界要给贫困群体更多地关心和支持。就目前我国农村的反贫困而言,可以说仍然任重而道远。为此我国农村反贫困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实施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

(一)推进“人的发展”的进程

反贫困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和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在反贫困的进程中注重人的发展,就是重视人在体力和智力方面的提高。从贫困者产生的深层原因看,注重人的发展应是消除贫困的重点所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的社会成员之所以陷入困境处于贫困的状态,是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如人力资本的不足、健康状况低下、社会的偏见等),使其失去(或被剥夺)了创造收入的能力或机会,因此,“能力的贫困”或“机会的贫困”是他们贫困的本质。

(二)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

贫困不仅仅是经济原因,社会因素是产生贫困的更重要的原因。因此在具体的反贫困中,送钱送物的做法只能称之为“养贫”而不是扶贫,其结果是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无法实现减少贫困的目标。扶贫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援助唤起或增强贫困者脱贫的意识,并使他们具有增加收入机会的能力。这就要通过增加教育设施的投资,切实加强初等教育和技术培训,重视对贫困者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人才是扶贫的关键,一切扶贫措施都要通过人去实施、去落实,农村消除贫困必须抓住人才这个根本,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提高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投资水平

农村开发式扶贫的最根本性措施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农村贫困人口由于收入水平低,导致身体素质不佳、受教育年限短、文化程度低,因而接受新观念、新技术的能力较差,使其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生产率较低,缺乏竞争非农业就业机会的能力。对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是减少贫富差距、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普及初等教育、职业培训,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就成为反贫困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施保护生态环境反贫困措施

(一)可持续发展措施

坚持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进步,它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地球生命的支持关系,在满足人类需要不断增长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求得人类与自然和谐为重点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求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在确保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和良好势头。可持续发展措施对贫困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发展生态农业

保护和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就要保护好基本生态过程与赖以生存的土地,不要造成生态失调和土地退化,这是自然环境保护最基本的目标。在贫困地区政府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正确制定阶段性农业科技规划,有计划地进行土地开发、土壤改良,在农业资源保护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开展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有序推进生态工程建设,促进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速贫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一)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必须将其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加以解决。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在提高其适应能力方面较为容易产生明显的效果,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还是从事体力劳动、手工业、加工工业、服务业中的普通行业,较短时间的培训可以迅速提高其适应性。

(二)推进本地区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建设

目前,贫困地区大多还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劳务市场,农民的流动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从而增大了农民流动的成本。积极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持续、有序转移的重要保证和长远之计。对于贫困地区的县级政府,应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完善和规范对本地区劳动力市场的管理,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三)加快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是我国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贫困地区要改变乡镇企业过分分散的局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力的吸纳力。

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

要建立面向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绝对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无劳动能力的人口。通过扶贫开发很难脱贫,只有纳入社会救济系统。到2015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势在必行。同时,要支持提高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强度和保障范围,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支出,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防止农户因病返贫和因贫失医。要尽快建立强制性的农民养老保险金制度,使外出务工的农民能在为输入地创造财富的同时,解除自身的后顾之忧,并增加社会参与感。

(一)调整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结构,重点转向扶持弱势群体和患者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尤其是民营医院的大量涌现,国家对卫生投入的重点应当从扶持卫生服务的提供方,逐步转向医疗服务的消费者。

(二)加强对卫生市场的监管,切实降低医疗费用

健康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引入市场机制,才能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然而,医疗服务和医药用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具有价值难以确定性、垄断性、消费缺乏弹性、信息不对称性等多种特性,因此,医疗和医药市场的有效运转离不开国家对其价格和服务质量的有效监管。

(三)加强公共卫生保健工作,完善公共卫生保健制度

预防保健面向全体人民,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公共卫生,投入低、效益好、成效显著,符合成本效益和公平原则,可以明显地减少病、残和死亡,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有效地保护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成为农村贫困地区健康保障工作的重点。

(四)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卫生扶贫工作

政府要把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卫生扶贫作为促进农村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这是发展生产,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需要。应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农村贫困人口,要实施医疗救助制度,把卫生扶贫纳入社会救助体系,把医疗救助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真正使贫困者得到救助,又减少了组织成本。

五、发展政府组织的农村反贫困事业

(一)大力发展“以工代赈”项目

贫困地区由于受资金的约束,可以通过大量使用劳动力替代资金,以工代赈,进行农业资本积累,服务农业生产,同时解决就业问题。在贫困地区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从提高消费需求和增加供给两个方面减轻贫困。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直接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也可以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从而间接增加就业机会,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还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工代赈是以救济为手段,以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为内容,以缓解和最终消除贫困为目的,通过采取投入实物和资金的方式,使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根本改善。贫困地区群众必须通过出工投劳来获得救济。以工代赈既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又可以促进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实施农村贫困户小额信贷计划

贫困地区农户的资金短缺现象十分严重,农户贷款难和农行、信用社放贷难的问题同时并存。建立可持续的小额信贷,是解决缺乏抵押担保能力的贫困人口获得金融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根据贫困户信贷需求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法,小额信贷机构可以在5年左右时间内基本实现自负盈亏,从而有可能长期地为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

(三)实施整村推进措施

2001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一次规划、两年实施、逐村验收、分批推进”的整村推进措施。对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不但完善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而且在综合考虑当地资源、生产习惯、市场需求等前提下,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或特色种植项目,改变贫困户的收入结构,拓宽增收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针对贫困户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发展生产能力差的问题,通过扶持和发展扶贫联合体的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扶贫联合体实行股份制经营,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建立资金资源共享和风险利益共担的运行体制。

(四)加强移民工作

许多事实证明,对人口稀少或自然环境极端恶劣地区的任何投资都是得不偿失的。不如将对这些地区的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改为移民投资。除整村搬迁以外,加强对这些地区的教育投资,使这些地区的人口具备自我迁移的能力,也是移民的一种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朱凤岐,高天红.中国反贫困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75-78.

[2]陆杰华.人力资源开发与缓解贫困[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168-172.

反范文篇7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贿赂的存在及其蔓延,近年来。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妨碍了公平竞争,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毒化了社会风气,滋生了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一大“公害”农村信用社作为资金密集度高、外部风险大的特殊领域,极易成为商业贿赂现象的多发地带。全社组织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对于推进我社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商业贿赂的认识

说到底其实是对公正的社会秩序环境的收买、亵渎,商业贿赂的本质。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大敌,更是社会法治、正义的大敌,而要彻底战胜它不仅需要从市场经济层面加强治理,更要上溯公共权力的源头,规范权力与经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真正实现公共权力从统治型向治理型、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的转型。应该说,国今天的商业规则形态还未摆脱两种商业传统的制约,一是脱胎于熟人社会的商业习惯,一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商业影响。熟人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商业交易的进行与完成过度依赖人情因素,而不是出于对公共契约的信赖与遵守,而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复杂,昔日基于地缘、亲缘上的人情关系又不得不借助行贿等手段来维持,也就是说,脱胎于熟人社会的商业规则中,商业贿赂是市场生存必不可少的法宝。而来自计划经济时代的商业规则残余则表现为,政府权力还掌握着多余的资源置配权,许多可以由市场来置配的资源,仍然须看权力的眼色行事,如此一来,通过向权力者行贿获取市场收益,就成了某些企业心照不宣的生财之道,这种商业贿赂的本质仍是以人情关系替代公共契约。也正因为商业贿赂存在着顽固的社会土壤,所以,虽然中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涵盖了对商业贿赂的制裁,但商业贿赂还是被许多人视为见怪不怪的行为。商业贿赂也就成为人情社会结出来的毒果子。

二、商业贿赂的行为危害

使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无法发挥正常作用,1商业贿赂行为从根本上扭曲了公平竞争的本质。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运行,从而破坏了市场的交易秩序。存在和发展,干扰了经营者间的公平竞争,使诚实信用经营的企业论为受害者,以致在现实竞争中出现了名牌优质商品敌不过假冒伪劣商品的奇怪现象,影响了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妨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形成国家、集体财产被私人大量侵吞的严重后果。2大量的商业贿赂行为使国家的税利大量流失。使国家和集体蒙受巨大的损失。

三、建立长效机制治理商业贿赂

从源头上治理商业贿赂。通过制定内控制度、违规处罚办法和建立内、外部制约监督机制等多种方式,一是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克服重发展轻管理、重业务轻内控的倾向,正确处理业务拓展和合规经营的关系,重建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从源头上遏制不当行为和贿赂案件的发生。

强化法规培训,二是提出合规文化建设。开展合规经营、廉洁从业和商业道德教育。着力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广大从业人员对商业贿赂直接导致不正当交易和动摇整个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危害性认识,制定诚信、从业人员责任和问责性等行为规范。

引导、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三是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银监会陆续出台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试行)商业银行外部营销业务指导意见》等监管规章。建设“流程银行”和“四眼原则”健全有明确而完备的反商业贿赂要求的内控体系。

反范文篇8

20*年初,全省唯一的反家庭暴力法庭在无锡崇安法院成立。昨天,这个成立刚满一周年的法庭称,去年共受理有家庭暴力的婚姻案件14件,最终法院认定有家庭暴力情节的2件。

虽然许多案件无法从法律上认定,但形形色色的家庭暴力导致的桩桩婚姻悲剧令人深思。

女子家中被捆10小时

20*年9月,锡城一小区内,一辆停在路边的私家车被“从天而降”的一对音箱砸中,车主立即拨打了“110”报警,民警和车主一起敲开了楼上居民陈某的家门,然而,眼前的一幕令两人都愣住了:一名中年妇女被捆绑在凳子上,全身上下有多处青紫淤伤。

“从昨天晚上到现在10多个小时了,我被老公用绳子绑在这里,他用棍子打我,还骂我不要脸,说我在外面有人,还说我和外面的男人合伙骗了他300万。”陈某的妻子林某向民警哭诉,要不是碰巧被人发现,还不知道陈某还要打多久,说不定就被他活活打死了!

被民警解救后,林某一刻没有停留净身离开了家,躲到女朋友家中,连手机号码也更换了。第二天,林某就在朋友的陪同下,来到崇安法院起诉离婚。

在得知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后,林某当即向法院提出了申请。法院也随即向公安机关和当地居委会发函称,法院已经裁定禁止陈某殴打、威胁林某,希望公安机关保持警觉,一旦林某再次报警,必须马上出警,履行保护义务。同时,当地居委会也应密切关注。如果警方不能及时出警,造成后果的,林某可以行政不作为,提出行政赔偿。

陈某曾因吸毒二次被劳动教养,当他来到法院,竟然提出因为家里的钱都由妻子掌控,林某5天只给自己吃3袋方便面,而且逢人就说自己得了精神病,加上怀疑妻子有外遇,于是决定好好教训一下她。

承办法官在和陈某的接触中发现,他的心理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尽管陈某提出拒绝出庭,要和妻子面对面调解,但法官生怕稍有不慎,双方面对面时,陈某的情绪会再度失控,于是决定采取“背对背”调解。最终,林某自愿拿出1.5万元,了结这段不堪回首的婚姻。

月入数千元只给零用50元

有着一头乌黑长发的吴小姐是一名钢琴家庭教师,结婚前,朋友都说她很懂得生活,经常召集大家吃饭、活动。然而,婚后不久,朋友们却发现她变了:非但不主动邀请朋友一起逛街喝茶,有时请她出来也常常被她找各种理由推辞。也许是生了孩子没时间吧!朋友们这么猜测。

直到去年年底,吴小姐一纸诉状向法院起诉离婚,大家才陆续明白了缘由。“我做家庭教师每个月有两三千元收入,我老公说我不会理财,让我把钱全部上交给他。他还说,我们跟我父母一起住,没什么生活开销,每个月只给我五十、一百元零用钱!我想要买衣服,他总会嫌这嫌那,不肯给我钱,有时候没办法,我只好向我父母伸手要。”

“这是典型的‘经济控制’!”法官说,或许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实行“经济控制”竟然以男方对女方居多。“在我们江南地区,传统的观念,模范丈夫都是把收入交给妻子保管。而事实上,现在有不少丈夫却掌控了妻子的经济命脉。有的以‘理财’为名,有的则索性不交钱就给脸色看,实行家庭‘冷暴力’。性格软弱的女方往往为了面子委曲求全。”

法官说:“经济控制”衡量的标准是,一方是否自愿将收入交给另一方管理?自己是否有支配权?支出是否受控制,是否要经过对方同意?如果一方对妻子共同财产和家庭收入严格控制,达到控制另一方的目的,摧毁了另一方的自尊、自信心和自我价值,那就应当认定是实行了“经济控制”。

“性暴力”取证很难

形形色色的“性暴力”也是导致不少婚姻终结的根本原因。不到30岁的小宁来到崇安法院起诉离婚,原因是丈夫小秦对她不管不问,甚至连家也不回了。然而,法庭上,小秦却语出惊人,“她以性生活来要挟我!要我帮她父母还房子贷款,我不答应她就坚决不让我碰。后来我也心灰意冷了,索性搬了出去。”

反范文篇9

一、建立监控系统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窃电手段更高明且更具隐蔽性,尤其是一些大用户窃电,给供电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无论犯罪份子的窃电手段如何高明,其根本的窃电途径只有私动计量装置和外接电源两种。建立反窃电监控系统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对计量装置和用户负荷情况的时时监控,从根本上切断窃电途径。二、监控系统的组成环节

反窃电监控系统应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利用负荷管理终端对用户用电负荷进行时时监测,周期性数据采集。

2、通过WEB服务器对采集回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绘制负荷曲线图。

3、经分析后发现用电异常的用户由主台人员对其进行长期监控,利用负荷曲线图找出其用电异常的时间段后,以异常报告的形式通知用电检察人员做进一步的分析调查。

4、用电检察人员根据用户的变压器容量,现场用电设备情况,用户的用电性质,用电负荷高峰期等实际信息,参照负荷曲线图来确定用户是否存在窃电现象。

5、经查实确无窃电行为的用户,检查人员需针对该户的负荷曲线图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向主台人员提供一份详细的报告,解释负荷曲线异常的原因。

三、系统在技术上存在的缺点及改进方法

1、对双电源供电的用户,若负控终端电源采用单电源接入,那么在该用户的主供线路检修或发生故障情况下,用户由主供电源转为备用电源供电,此时终端失去工作电源,就失去了对用户用电负荷的监控。改进方法: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对双电源用户的负控终端加装负荷管理终端自动切换装置,实现终端的不间断供电,其原理图如下:注:当电源取自用户PT时:继电器J1,J2型号为JTX—100V/5A当电源取自低压220V时:继电器J1,J2型号为JTX—220V/5A以高供高计,两线路PT为例,如下图:终端电源取自PT:A1,C1为1#PTA2,C2为2#PT继电器J1,J2型号为JTX—100V/5A如图所示:

(1)双电源用户正常供电情况是:1#变压器供电,2#变压器备用,1G合上,2G拉开。1#线路PT提供终端电源,A1,C1有100V,J1继电器动作,通过J1的常开接点5—6,9—10向终端RTU供电。

供电技术

(2)用户使用备用电源供电时,既2#变压器供电,1#变压器备用,2G合上,1G拉开。2#线路PT提供终端电源,A2,C2有100V,J2继电器动作,通过J2的常开接点5—6,9—10向终端RTU供电。

(3)用户热备用情况,既两个线路PT都带电时,考虑到此种情况,故在继电器J1线圈回路串联J2常闭接点,同理,也在继电器J2线圈回路串联J1常闭接点,实现相互闭锁。这样只有先投入的PT向终端提供电源。例如:1#PT运行时,J1常闭接点断开了J2的启动回路,J2不动作,2#PT的电压就不会送至RTU,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短路。

(4)在热备用运行状态下,当一个PT的一次或二次保险熔断时,该装置会自动将终端电源切换到另一PT,确保终端不间断供电。徐州供电公司从2004年至今,凡加装“负荷管理终端自动切换装置”的用户都没有因为PT断线和倒闸操作而影响终端供电的现象出现,实践证明该装置完全能解决此问题.

2、由于目前负控终端都装在变压器二次侧,单纯依靠对电能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窃电情况,如果在电能表前面窃电,电能表无法采集数据,也无法判别窃电行为。因为负控仅有二次侧的曲线图,它采用二次侧的这一时段与上一时段的负荷曲线相比较或历史数据比较,因此绕过电表的电量,损失无法通过二次侧的供电负荷曲线进行比对。同时由于不能采集一次侧的数据。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根本没有误差参照值。仅靠二次侧这一时段的数据和前一时段或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做不到实时上报,耽误抓获窃电现场的时机。

改进方法:在一次侧加装无线采集器,使其直接套/串接在电力变压器一次侧电力线上,通过电力线的感应电流取电,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其原理是负控终端与无线采集器通信,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成一次侧的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功率S1,同时通过RS485总线读取多功能电能表的数据并转换成二次侧相应时间内的平均功率S2。由于设备损耗和管理损耗等种种原因会造成一些可以容忍的电能损耗,在负控终端的微处理器里面预先设置好一个宽容值。当S2加变压器的变损值和宽容值的总和仍然小于S1时,现场服务终端则判别为异常。

四、系统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1、缺乏足够的维护人员,故障的终端不能及时修复。目前只有四名负控终端维护人员,负责城区上千户的终端维护工作,并且终端大部分是分散装在各用户配电室内,这使得维护人员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了路上,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目前的配送制使新终端在数量上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改进办法:将用户按窃电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对那些存在窃电嫌疑或有窃电前科的用户进行重点监控,当主台人员发现这类用户的终端故障时,必须迅速与维护人员联系,要求维护人员当天将故障排除,确保不出现监控盲区。同时要求用电检查人员加大对用户的巡视频率,尤其是加大对那些存在高窃电风险的用户的巡视力度。

2、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容易出现监控盲区。现行的营销系统和负控系统没有实现完全对接,而负控中心与计量中心之间缺乏沟通,这就导致负控人员不清楚当天究竟有多少用户更换计量表计,同时计量人员与负控维护人员在职责权限上有着明确的划分,所以计量人员一般在更换用户的计量装置后不接负控线,也不会主动通知负控主台人员,最后都是由负控主台人员发现无法召回数据后,通知维护人员前去处理,这就使得负控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工作。改进办法:实现负控系统与营销系统流程对接,使系统自动提醒主台人员当天流程内进入换表环节的用户,同时协调计量中心将每天的换表计划通知负控中心,计划有变动时及时告知负控中心人员,尽可能使两部门之间的工作节奏保持一致。

反范文篇10

贫困文化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相对性。今天,市场经济中的社会结构更加开放,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新旧意识形态不断裂变整合,这加速了整体性和同质性社会的解构与重组,社会分化趋势凸显。而当多数人均处于中等及以上生活水平时,仍有一部分人固守田园、思想守旧,脱离了社会的主流,从而在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出了贫困文化。而资本主义以前的时期,虽然很多原始部落和群体对土地很崇拜,在物质上也极为贫困,但由于社会分化不明显,他们并未脱离社会生活的主流,因此不属于贫困文化。

但贫困文化并不能与传统文化简单地划等号。台湾学者林松龄认为,在多数普遍存在着绝对贫穷的传统社会,却很少具有贫困文化的非物质文化特性。他更倾向于将贫困文化视作现代社会的一种亚文化。我们认为,传统文化虽然是历史的结晶,具有遗传性,但也往往表现为强烈的现实性和变易性,并不是所有在历史上出现的文化都可称为传统文化。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国情,尤其是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格局等,使得传统思想意识影响深远,尤其在贫困地区,贫困文化更多地受到传统价值观影响,表现出传统文化的特色。而在发达国家城市“贫民窟”中出现的贫困文化,则不具备本国传统的主要价值及其相关特性。

美国社会学家赫兹拉认为,文化起源于个人与社会生活的迫切需要的满足。刘易斯也认为,贫困文化实际上是穷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穷人对自己低下的社会地位的反应。对长期处于贫困的人们来说,面对父辈们辛勤劳作却无法摆脱贫困的事实,会产生一种“难逃贫困”的预期,并以此构建他们的思维和价值体系。就如包尔生所言:“在极其贫困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不会具有获得和占有的欲望。他们的愿望超不出日常需要的范围,或者即使表现出了某种超出常需的愿望,这种愿望也不过是一种痴想,永远不会发展成为强烈的意志力量。”这样,在预期贫困的内外部环境很难或根本不可能改善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只能是降低贫困标准,即依据自己过去的经历和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确立自己的贫困标准,并进而执著于这种自认为有理由珍视的生活。于是就出现了“你认为我穷,但我不认为我穷”的主观不贫困现象。通过贫困文化的调节,贫困者满足了自身的心理需求和所谓的做人尊严。但同时,“当这种状态变为一种习惯,人就会变得没有远见,满不在乎,苟且度日”,形成一种不求进取的价值观念,使贫困者陷入“自我设限”的藩篱,从而扼杀了其行动的欲望和潜能,使贫困长期存在乃至出现代际传导。也正因为这样,在贫困者的价值观念即贫困主体的精神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单纯靠向贫困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办法难以完全消灭贫困现象,很容易发生贫困回归。

虽然贫困文化作为贫困人口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偏离了主文化价值,且有时由于受其影响,贫困者可能与社会其他群体产生隔阂甚至相互敌视。但一般来说,贫困文化的价值、信仰、规范,并不直接与社会的主文化对抗和构成威胁。况且,贫困文化对社会秩序具有一种保守的力量,因为贫民们不希望维持其生存的脆弱平衡被破坏。只有当这种平衡遭到外力严重破坏,且无法恢复的时候,他们才是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和反对者。也只有在这个时候,贫困文化才可能是一种反文化。因此,任何反贫困政策必须适当考虑贫困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既要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地维持其独立性,又要逐步地引导其变迁和转型。

贫困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念和心理机制,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文化效应场。特别是其中的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的辐射和遗传力。它常常表现为一种内控自制的惯性运动,使贫困者从自卑到自贱进而自足,并外化为愚昧的信仰和习俗,形成抱残守缺的固定的心理习性,产生各种不同的社会特征和效应。

1生活方式陈旧而单一。在许多具有强烈自然经济倾向的贫困地区,仍然延续着数千年沿袭下来的土里刨食、自给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在一些贫困农村,“吃一顿苞谷饭得婆娘坐月子”,冬春季节,村民根本就不吃菜,而是馍馍就咸菜打发日子。这一现象固然与经济状况不佳有关,但更主要的是村民认为在副食上花钱是种浪费。此外,人畜共居在部分村落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生活状况不仅使得许多村民营养不良,生理素质较差。一旦生病,将可能导致许多家庭倾其所有。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极容易导致传统上的满足,使人形成消极无为、安贫乐道、不求上进的精神观念,从而泯灭了他们追求新生活方式的欲望,排斥了他们的创业冲动,在生产发展中形成体力和精神的双重乏力感。很显然,贫困主体这种仅仅求之于维生、满足于温饱的心性,将使贫困地区的发展失去其内在的动力。

2婚育观念落后,陋习流行。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引述了赛·兰格的一句话说:“贫困在达到引起饥馑和瘟疫的极限以前,与其说会妨碍人口的增长,不如说会促进人口的增长。”在贫困地区,由于劳动力是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上传统的多子多福思想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很难对村民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约束力,致使有的地方超生严重。多胎往往使本已欠佳的生活状况更加恶化,最终又形成“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轮回。而通婚圈的狭窄和亲缘间的通婚则集中体现了其优生观念的落后。自然条件的限制,使贫困山民的婚娶交往一般不会超出村落和邻村的范围。更重要的是,由于婚娶往往要消耗一个贫困乡民一生累积的大半财富,而近亲婚姻不仅可以省去这笔钱,且有利于增强亲属网络在生产生活上的合作。所以,“姑家女,舅家娶”的“亲上套亲”现象屡见不鲜。狭窄地理内的通婚是人口素质退化的重要因素,而亲上加亲更是加剧了这一程度,造成痴呆畸形现象的增多,有的因此而陷于更深的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