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2:22:08

反映范文篇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的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这充分体现了党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和时代要求。能否做到真实反映群众的愿望,关键在把握真实。

把握存在的真实与感觉的真实。群众有各种各样真实的愿望,一部分被我们感觉到了,得到了及时反映,一部分没有被我们感觉到,愿望被束之高阁,民意得不到正确的表达,矛盾因此不断积压和加深。把存在的真实转化为感觉的真实,需要我们真正坚持群众路线,把心空出来装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入生活,真诚倾听群众的呼声,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真情关心,及时反映群众的一切愿望。

把握局部的真实与普遍的真实。群众的愿望千差万别。不同区域的群众有不同的愿望。群众的共同愿望也不等于群众个体愿望的简单相加。对于群众的不同愿望,要实事求是地反映,既不能漠视局部和个别的真实,充耳不闻群众的困难与诉求,又不能误将局部和个别真实看作普遍的真实而扭曲群众的愿望,或者是将个别和局部的真实感受强加于人,制造不和谐的声音,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待群众的不同愿望,准确区别和科学对待,既正视局部和个别真实,给每个愿望以合理出口,又给普遍真实构建公共平台,准确反映出群众的共同愿望。

把握具体的真实与抽象的真实。没有具体就没有抽象。现实中,群众的愿望很实在,很具体,也很琐碎。经验反复证明,过多地关注具体的真实,则会影响对战略和方向的把握;经验也同时证明,如果抽象没有反映本质,则损多益少。既要掌握大量的具体的真实,善于超越鸡毛蒜皮,从具体的真实中跳出来,将表面的实质化、零碎的系统化、感性的理性化,又要防止因为我们的抽象和概括,使群众的愿望失真、变味和变调。把具体的真实转化为抽象的真实,必须做到不偏听、不偏信,不唯感情,遵循规律,在寻求人民性与党性的高度统一中科学反映群众的愿望。

反映范文篇2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文学活动既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类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1]文学活动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审美的精神活动。它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要素构成。而文学的一般性质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的话语活动。体现了文学与反映的关系。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表现了文学反映的受动性与能动性。马克思主义从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与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马克思所阐述的这种观点广泛应用于文学活动性质的解说。列宁首先用“反映”一词说明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列宁在著名的论文《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中说:“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会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3]其次文学反映的观点在那里,得到了更直接和更鲜明的表述。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4]“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5]把文学看成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认识。

二、文学反映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阐释

受动性指的就是作家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要受到其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他的创作一般不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能动性表现在,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作家还是可以根据其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趣味、生活经验,来选择他所要表现和能够表现的生活、主题、题材和体裁,还可以选择他所熟悉的艺术技巧和方法。

三、《藏獒》这一文章中反应的受动性

作者杨志军1955年5月出生于青海西宁,当过兵,务过农,上过大学,做过记者。1982年春天,杨志军大学毕业进入《青海日报》社当记者,与草原藏族牧民、草原灵犬藏獒共同经历荒蛮而温暖的草原生活,获得深厚真实的荒原体验,成为与荒原休戚相关、血脉相连的生命共同体。在《藏獒》序中,杨志军说:“一切都来源于怀念——对父亲,也对藏獒。”藏獒是由一千多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巨型古犬演变而来的高原犬种,是犬类世界唯一没有被时间和环境所改变的古老的活化石。它曾是青藏高原上横行四方的野兽,直到六千多年前,才被驯化,开始了和人类相依为命的生活。由此可见,这部小说是对一个特定群体的反映,它是源于现实生活的。

四、《藏獒》这一文章中反应的能动性

1、写作手法和写作风格在写作手法上,《藏獒》适应现代人的欣赏情趣,更流畅耐看。《藏獒》努力在狗身上做文章,狗上升为名副其实的绝对主角。外部环境、藏传佛教、解放军入藏、部落冲突、藏族习性风俗等,一切围绕藏獒划圈子,伸延婉转在藏獒运行的导轨中,突出表现藏獒的生命历程,人与环境成了辅助和衬托。因而《藏獒》闪耀的狗性、狗情,逼真人类,甚至比喻成人类的化身,恐怕一点不为怪不为过。在作者精心打造下,藏獒完成了形式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上演出一幕幕精彩瞬间和完整故事。

2、《藏獒》体现出的主题这本书的脉络,沿着一只叫刚日森格的狗和主人公“我”双线在展开。既有我所目睹的西藏草原原生态的种种高原雪域的浪漫与神秘,又有一只世界上最雄伟的狗——藏獒——争作獒王的传奇生涯。本书的思想上的主题是刚日森格要得到西结古草原獒群的认同,要获得属于自己的爱情,而不得不以自己的力量来挑战现任的獒王。而主人公?“我”也同样为了获得爱情,为了获得西结古的认同必须去向汉藏所存在的文化差异挑战。

3、《藏獒》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当今的社会由于现实和市场化,而使人的物资享受越来越好,越来越高,精神却处于相对孤独,相对寂寥的状态。《藏獒》中的“我”,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与现实中的我,似乎都一样,处在一个或者现实或者精神上的“荒原”,既在享受一种孤独,又在逃避一种孤独。《藏獒》中是靠我与刚日森格来完成,而现实中的我则既羡慕又崇拜。这本书的另一个特色,则是以艰苦的生活在催逼着我们去直观的看待穷困地区人民的生活。《藏獒》一书所描绘的孩子们,衣不蔽体。赤着双脚即使在雪山,又或者在满是石子的荒原奔来跑去。这本书不论主人公的境遇或危险,或安逸。他们却始终肩负着自己的责任,并且决不轻易的使自己随波逐流。

反映范文篇3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告;问题;对策

一、引言

会计系统的基本目的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财务报告是会计系统的最终输出信息,它的目的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资料。因此,财务报告的目的与会计核算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到来和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会计信息的期望与要求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也日趋为企业所顾虑、为所关注。2001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的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企业财务报告的“三表体系”遵循着特定的会计准则,采用通用格式进行编制;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等特点。但是,由于财务报告是由利益对立各方中的一方或其者所编制,受经济环境的和制约和财务报告本身所能反映的客观经济状况的局限,现行财务报告滞后于环境变化所显现出它的缺陷与不足,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本文拟从我国现行企业财务报告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谈谈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对策。

二、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会计一般原则中的客观性,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财务报告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其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正在逐步失去其相关性。

(一)财务报告信息含量不够完整

首先,完整性缺乏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的固有弊病。以交易为基础的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势必会对某些与交易无联系但却十分重要的期间价值变化不反映。可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企业对经营业绩的反映和控制难以令人满意。例如企业经营过程之中造就的竞争优势,因为不与企业的交易活动直接相关,因此在财务报表上得不到反映,但是这类事项或情况却对企业日后的经营业绩意义深远。

其次,现行财务报告的不完整性还在于它实际上是一种通用格式的报表,它提供给不同使用者以相同的会计信息,并将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予以程式化。然而,随着新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通用格式财务报表以外的、有利于特殊信息需要的“专用”财务报表。且由于使用者的目的和不同、被估价的资产不同、报告公司的环境不同、使用者的信息偏好不同,所以使用者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而程式化的通用格式的报表,实在难以满足上述需求。

再次,现行财务报告的核心是企业的有形资产,而对企业内生的人力资源状况和各种软资产如商誉、知识产权、企业文化等未能得到真实而公允的反映,一些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也在财务报告中长期被忽视。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软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据统计,1995年美国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高达60%,特别是根据1997年品牌价值报告,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高达479.78亿美元,中国第一品牌红塔山的品牌价值也达353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在一些高技术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然而传统的财务报告对此却无法充分反映,以至于导致当今类似英特尔、微软之类的股票上市后,其市场价值通常比账面价值要高出3—8倍,从而不能有效满足信息使用者基于无形资产的决策需求。

(二)财务报告信息反映不够准确

不可否认,在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中,估计和判断客观存在,“不确定性”贯穿着整个会计处理过程。事实上,只要现行财务会计模式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主,那么财务会计处理过程之中的估计和判断就不可避免。例如,坏账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年限和残值确定,无形资产经济寿命认定,职工退休金和递延所得税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再有,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不可掩盖地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重形式而轻经济实质。要使会计资料反映如实,那就必须根据其经济实质,而不是依据法律形式进行反映和核算。因此,当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发生背离时,会计核算应根据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尽管现代财务会计模式中不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的典型例子,但不可否认的是“法律形式”取代“经济实质”在会计处理中很有市场。例如,按现行财务会计,资产被定义为未来的经济利益,但是,究竟有多少资产是按照现值去计量?有多少成本属性对资产计量的结果与经济事实相符?再如,在进行有退款权的产品销售处理时,会计人员往往在交易发生时就完全确认为收入,但经济事实却是与该商品相联系的风险并未完全转移或排除。

2重成本而轻价值。成本、价格和价值是经济学中的三个重要概念,但具体到会计核算,要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却并不容易。譬如,对特定的会计主体而言,若以一定价格购进一台固定资产,当固定资产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后,原来支付的价格就体现为固定资产成本的一部分,在会计学之中,这时价格就转化为成本。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仅仅代表资产的存量特征,价值则代表了资产的流量特征,现行财务会计模式重成本轻价值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近些年来会计学者提倡重价值却是站在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立场或角度上的。因此,现行财务报告重成本轻价值是不适宜的。

3重利润核算而轻现金流量。现行财务报告力争体现资产负债观,而非收入费用观,但在财务报告中却并末始终如一地贯彻这一思想。例如:过分注重盈利的核算;过分强求收入、费用的配比而忽视资产计价;过分注意最终的利润数据。而对代表企业实际支付能力的现金流量状况长期忽视。但是,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是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时间,金额以及概率分布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有助于评估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偿债能力,并通过分析企业盈利数字和现金净流量的差异来调整投资策略。

(三)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1重定期报告轻实时披露。信息的最大特点在于时效性。随着竞争的加剧;的进步和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企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随时转换。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提供“实时”信息。为了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情况,现行财务报告采取了定期报告的制度。然而,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要求,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过时的信息往往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一案就是最好例证。因此,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提供更短期间的财务报告就成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共同心愿。

2重历史经济活动记录而轻对未来经济活动的及时预测。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财务报表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的汇总表。会计要素的定义应该包含现在和未来这两个时间点的交易和事项,事实却并非如此。在经济环境变化不显著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反映企业过去经营结果财务报告及其因果联系去推测企业的未来,但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不可能直接用过去的财务报告去及时推测企业未来,这就导致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大大降低。

(四)财务报告项目结构不甚合理财务报表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损益表上:

第一、损益表中未列出销货退回、折让和折扣。而销货退回、折让金额的多少可以反映客户对企业商品质量、规格的满意情况。由于未列出它们,管理者不能从表中了解客户对企业商品的评价。未列出销售折扣额,管理者就难以知道企业为扩大销售和减少坏账风险所用经营策略的实施情况。第二、未将非常损益与正常损益分开。非常损益是指非管理当局所能控制的损益项目,其性质特殊、具有偶发性,表内的营业外收支包含较广,非常损益仅仅是其中一部分。由于未将非常损益与正常损益分开,这就使人们对企业财务成果难以分清哪些是经营决策的结果,哪些不是企业所能控制情况下非经常发生的结果。从而不利对企业绩效进行正确评价和对现金流量作出正确预测。第三、缺乏极为重要的每股盈余项目。第四、将投资收益单列一项缺乏一定逻辑性。

此外,附注内容简单粗糙,财务情况说明书形式单一,缺失重要信息披露等等,也是现行企业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三、解决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对策

环境和信息使用需求的变化是推动会计的两大动力。随着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企业内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已摆在重要位置。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对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已势在必行。笔者认为,现行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扩展信息披露范围,适当增加报表附注。

按照财务报告的充分揭示原则,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亦即财务报告应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因此应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适当扩展信息披露的内容。不仅要有财务信息,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不仅要有定量信息,还要披露定性信息;不仅要有确定的信息,还要披露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有信息,还要披露预测信息;不仅要有整体信息,还要披露分部信息。因此,财务报告的内容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要增加对衍生工具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信息的揭示,将金融衍生工具纳入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报酬与风险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以配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第二、要注重知识资本、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软资产信息的披露。

第三、要重视对企业未来价值预测信息的披露。在保持有用历史信息的同时,要披露企业未来价值趋势,诸如企业投资、产品市场占有率、材料成本升降、新产品开发、上市公司提供每股收益的预测数据等。

第四、要重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信息的披露。如因环境因素而产生的或有负债、治理污染的成本以及其他环境风险损失等影响企业发展的相关信息。

第五、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股东权益稀释方面的信息。否则公司经营者易通过权益交换方式来降低利息费用,虚增企业利润,可能诱导投资者作出有损经济利益的决策。

第六、增加财务报表附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仍停留在以报表为主要内容的阶段。而发达国家会计报表附注长度几乎是报表本身的5倍,因而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增加有用信息的披露,是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也是充分体现会计信息全面性、相关性的有效手段。

(二)制定相应会计准则,创新会计确认、计量标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会计确认和计量必须创新,才能解决内容复杂,而纳入报告进行确认、计量有困难的难题。一是会计确认的范围要扩大,确认的标准要更新。二是计量属性须重新解释。要从广义上理解货币量度,不以货币量度为限,鼓励使用其他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补充。例如:衡量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可以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度量:(1)市场占有率可用百分比来量化;(2)顾客满意度可用“很满意”、“满意”、“不满意”等概念量化;(3)企业风险可用概率来量化。可见,会计在计量问题上若不跳出货币度量的框框,就很难在确认和披露上有所改进。三是要适当拓展计量标准的范围。由单一计价模式向多元计价模式转变,由历史成本计量向现行价值计量转变,同时要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解决诸如自创商誉等项目如何确认和计量的问题。

(三)缩短报告时间间隔,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当前,企业面临的现实是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衍生工具不断涌现,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日益显著,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期大大缩短。而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在时效上不能很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因此,首先必须建立一套能提供实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一方面,定期报告仍要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另一方面,编制实时报告作为有效决策的依据。为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及时性,我国中期财务报告可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在时间上采用季报编制形式,在内容上要重点突出,避免“小而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会计数据能通过机进行实时的处理与反映,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一完成,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生成报表。这就大大缩短了报告输出的时间间隔。其次,必须建立和完善实时财务报告系统。通过互联网企业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企业与用户沟通的重要手段。会计使会计信息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得到了大大拓宽,减少了会计信息产生、传播与利用的时间间隔。我们可要求需要外送财务报告的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实时财务报告系统,这样不仅给使用者获取企业财务报告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可以遏制一家企业两套帐甚至多套帐的做法。再有,职能部门可将查处的虚假财务报告问题在网站上公布,能以最快的速度将问题揭露,使会计信息的用户早做防范。

(四)调整财务报表结构,改进财务业绩报表

第一,调整财务报表结构。我们应该继承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核心部分———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应将这三张报表结构进行调整,将披露的会计信息划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部分。企业的核心业务,是指正常的或经常的交易或事项。例如,正常或经常性的经营活动以及经常性的非经营利得或损失。而非核心业务是针对于具体的企业来说是非典型的经济业务或偶发性的交易或事项。当然,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的划分是相对的,也是因企业而不同的。将企业的经营业务划分为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可以力保集中资源向使用者提供最能够反映企业经营趋势的会计信息。

第二,改进财务业绩报表。在改进财务业绩报告时,可以充分借鉴英国、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两张财务业绩报表的观点,即在保留现行利润表的前提下,增加一张与之同等重要的全面收益表,来更有组织地列示那些已经得到确认但直接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中进行报告的末实现利得项目。这种处理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保留使用者熟悉的利润表格式,避免因报告全面收益使现行实务发生太大的改变;二是增加了末实现利得项目对使用者的透明度,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和公司间报表的可比性;三是全面收益表根据现行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加工而成,编制成本可降至最低。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表,不仅必要,而且可能,这是因为:

首先,在现阶段推行全面收益表,对于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进而促使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十分必要。

其次,推行全面收益表有助于解决我国已经出现和未来可能出现的会计难题。我国已有不少利得项目绕过利润表直接进入资产负债中所有者权益部分,如外币折算差额、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利得等。随着我国金融业务的发展,政府部门也在抓紧制定衍生金融工具准则,如果以公允价值作为衍生工具的计量属性,那么就必须解决公允价值变动的确认和报告问题。可行的解决办法还是在现行财务体系中增加全面收益表。

反映范文篇4

一、提高认识,把反映社情民意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形式,关系到履行职能的方向性问题。反映社情民意包括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要真正做到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群众的疾苦急于一切,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就必须体察民情,善解民意,乐解民忧。政协工作必须深入了解群众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群众想些什么、希望什么,正确反映各界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呼声,把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代表好,从而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反映社情民意是广泛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关系到政协工作“两大主题”的有效发挥。促进团结与民主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主题,团结和民主的基础是民心、民意,只有真正了解民情、尊重民意、顺乎民心,才能实现团结和民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更深厚的社会基础,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提供更广泛的政治动力。反映社情民意是集中群众智慧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政协联系着社会各个阶层,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各界别人士联系着各自的群众,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想问题、提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要充分运用反映社情民意这种形式,准确地反映社会现实,从中了解到其他渠道不易掌握的信息和情况,听到不易反映上来的呼声和意愿,获得难以得到的建议和批评,为实现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参考。反映社情民意是发挥政协优势的重要途径,关系到政协工作的开拓创新。政协代表性强、人才荟萃,反映的社情民意层次较高、针对性较强;政协联系面广、位置超脱,较少受到部门或地方利益的局限,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各种情况和问题,所提意见建议更加接近实际;政协渠道畅通、上通下达,能够将来自各方面的意见直接反映到决策层,实现基层同高层决策部门的互相沟通。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政协的优势就能得到发挥,政协的工作就会活跃深入、增添活力。

二、拓宽渠道,不断扩大信息来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信息来源,要做好信息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多层次、多渠道地收集社情民意,扩大信息来源,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1、充分发挥委员在反映社情民意和信息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我们从二届市政协开始,要求每位政协委员每年至少提供一条社情民意信息,提出一条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并把反映社情民意的情况作为评选优秀政协委员的一个重要依据。每年全会前印发“社情民意用笺”给每位委员,及时收集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同时,市政协领导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走访约谈委员,直接听取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委员对社情民意的反映。这样,既扩大了信息来源,又丰富了反映社情民意的内容。

2、开辟政协例会反映社情民意的新形式。政协例会是委员参政议政最郑重的形式,同时也是委员反映社情民意最集中的场合。我们充分利用政协的各种例会,广泛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每年政协全会前,我们都专门通过政协专委会、联络组活动,要求委员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全会期间,专门安排各组联络员收集各界别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会后及时将委员们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分类整理成信息,报送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通过这一渠道,我们收集和反映了一些重要的社情民意信息。如《建议加快信息服务进村入户步伐》、《关注残疾人康复事业》、《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等信息,都引起了高度重视,得到妥善解决。

3、在政协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提炼社情民意信息。一是在调研视察和委组活动中捕捉社情民意信息。委员调研视察和委组活动,直接接触基层,面向百姓,容易收集到来自基层的社情民意信息。如我市行政中心工程是我市最大的市政工程,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的部分委员在视察过程中,针对群众议论颇多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我们及时整理成信息并报送市政府领导,得到了领导的批示,社会反响较好。二是在委员提案和大会发言中挖掘社情民意信息。我们针对委员提案和大会发言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先后整理了十几条信息,其中,《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及时报送省政协后,得到了省政府分管领导的批示,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三是通过召开各种座谈会收集社情民意。党委、政府有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活动及重要情况通报时,我们就主动出击,有的放矢地收集有关社情民意,使党政领导及时了解决策部署后群众的心态和呼声。

三、理清思路,切实加强和深化反映社情民意工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不同阶层、不同群众、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人对某件事情往往有不同的看法,一个政策、一项措施的出台也常常是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种种客观或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复杂多变的情况说明,切实加强、认真做好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切实体察群众情绪,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对党政领导研究情况、科学决策就显得更加迫切、尤为重要。一是把握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在一定数量的基础上必须把质量放在首位,也就是说,要多出“精品”,创政协的“品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握这样几点:首先要突出重要性。要站在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紧紧围绕党委的工作中心、政府的工作重点,使我们反映的社情民意具有更大的份量和价值,或给党政决策提供依据,或给领导以启迪。其次,要突出建议性。不仅要反映问题,同时要出谋献策,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针对问题的症结,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使每一条信息都具有参考价值。第三,要突出警示性。抓住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中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提出有前瞻性、预示性的意见和建议。要坚持宁少匆滥、多中选优、优中选精的原则,使政协信息具有“权威性”。二是把握好求深与求真的关系。“民意”不是指个别人的意见,存在的问题也有一个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关键是要在“深入”和“真实”四个字上下功夫。几年来,我们从来不走过场搞形式,把道听途说、不加核实的信息当成社情民意。而且对社情民意原汁原味地反映,不是“加工、润色”。三是把握好报喜与报忧的关系。各级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在反映社情民意的时候,一方面要做到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另一方面要有喜听喜、有忧听忧。既要反对报喜不报忧,又要反对听喜不听忧。报喜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报忧要“敢”字当头,抓住要害。只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忧”,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忧”,愿意听的要反映,不愿意听的也要反映,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基层的真实情况和民众的意愿就不能如实地反映上来,就达不到我们反映社情民意的目的,就体现不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的特色。各级政协在把社情民意和信息反映到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后,要继续抓好反馈工作,抓好反映问题的跟踪,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协助党委、政府抓好落实,努力使委员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这样做,既可以促使反映的问题尽快解决,又能使委员从中了解自己所反映问题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反映社情民意的积极性。

四、与时俱进,不断开拓信息工作新局面

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领导重视是关键,只有领导亲自抓,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才能上水平、上层次、出成果;政协委员是基础,只有充分发挥委员的积极性,政协社情民意工作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政协机关是纽带,只有机关热心服务,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时效,才能渠道畅通;党政部门吸纳政协谏言是检验标准,只有党政领导认真采纳委员建议,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才能富有成效。尽管我们作出一定努力,取得了点滴成绩,但站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切实履行政协职能的时代高度,我们的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还任重道远。1、进一步增强对社情民意和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随着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不断拓展,人们的认识也逐步提高,但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主要是对这项工作在履行政协职能中的重要作用,还缺乏认识的高度和深度。回顾我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和信息工作,我们感到,领导重视,抓一抓,社情民意和信息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明显的增多和提高;但工作松一松,数量就减少,质量就下降。因此,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形式,关系到履行职能的方向性问题;反映社情民意和信息是广泛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关系到“两大主题”的有效发挥。

反映范文篇5

第二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服务。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应抓住重点,体现特色,真实准确,讲求时效。

第三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个界别、各专门委员会、政协委员、各派和工商联成员及无党派人士,围绕国家大政方针,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办公厅内部刊物,向全国政协、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以及省直单位、省辖市党政机关有关部门反映重要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四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重要方式。政协委员要密切联系群众,重点联系本界别群众,深入了解民情,充分体察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

第五条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办公厅和各专门委员会的重要职责。办公厅和各专门委员会要在组织会议、委员视察、专题调研、委员提案等项工作中,收集、整理政协委员反映的重要情况和意见、建议。建立信息特邀委员制度。聘请若干委员为信息特邀委员。同时聘请若干名热爱信息工作的人士为信息员。

第六条积极为各派和工商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参加政协的各派、工商联组织和无党派人士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中的作用。

第七条加强与各市、县(市、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联系,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根据需要在市、县(市、区)政协设立若干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联系点。

第八条维护政协委员、各派和工商联成员及无党派人士依照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民主权利。同时支持特邀信息员的工作。

第九条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办公厅主办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内部刊物。

第十条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办公厅信息联络处是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专门工作机构,负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收集、编辑、报送、反馈,以及有关组织、协调、服务工作。

第十一条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办公厅与参加政协的各派省委会、省工商联,政协各市、县(市、区)委员会,以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联系点建立专门的信息网络,以保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传递渠道畅通、安全、快捷。

第十二条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办公厅要重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队伍建设,配备必需的人员和设备,同时加强信息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培训,为开展信息工作创造条件。

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办公厅重视并支持党派、工商联、市、县(市、区)政协信息工作。

反映范文篇6

关键词:美丽的美学艺术摹仿、表现、反映

在历史上,什么是艺术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人们关于艺术的定义也是多得无法统计。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正式给出美丽美学的艺术的定义之前,先来结合几种影响很大的艺术定义或关于艺术本质的看法,看看艺术不是什么。

要判定艺术不是什么,有一个方法很简单也很方便,这个方法就是可逆性方法。什么是可逆性方法呢?给艺术下定义就是规定艺术是什么。如果用数学语言来表示,给艺术下定义就是把艺术规定为x。所谓用可逆性方法来判定艺术不是什么,就是反过来看x能不能作为艺术,如果x不能作为艺术,我们也就可以确定艺术不是x,即使人们还不知道艺术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而只凭直觉来判定。

一、美丽的美学要否定的第一个艺术定义是艺术是一种摹仿

在二千多年以前,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艺术的摹仿说了,“直至今天,在人们的意识深处还常常持这种看法。”1但是不同意这种看法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这里试举几例。

丹纳曾经举过很多例子来说明艺术不是摹仿,“就拿雕塑来说,复制实物最准确最逼真的办法是用模子浇铸,可是,一件浇铸品虽好,却肯定比不上一个好的雕塑。又如另一艺术门类的摄影,它也是艺术,它能依靠线条和光影的浓淡把实物的轮廓与形体在平面上复制出来,这个复制品与实物完全相同,分毫不差。毫无疑问,对绘画而言,摄影是很好的助手,但是,绝不会有人把摄影与绘画相提并论。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肯定正确的模仿就是艺术的最高目的,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悲剧吗?最好的悲剧应该是重罪庭上的速记,因为,重罪庭上的速记把所有的话都一句不漏地记录下来了。可是事情很清楚,即使在法院的速记中偶尔能发现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词汇,那也是屈指可数。速记能给作家提供材料,但速记本身并不是艺术品。”2

黑格尔也反对艺术的摹仿说,他说,艺术“既以摹仿为目的,问题就不在于所应摹仿的东西有怎样的性质,而在于它摹仿得是否正确。美的对象和内容就被看成毫不重要了。”3“我们如果看一看各门艺术,我们就会发见绘画和雕刻所表现的对象虽然象是逼肖自然的或是基本上是从自然假借来的,而建筑(这也属于美的艺术)和诗却都很难看作自然的摹仿,因为这两种艺术都不限于单纯的描写。”4“因此,艺术的目的一定不在对现实的单纯的形式的摹仿,这种摹仿在一切情况下都只能产生技巧方面的巧戏法,而不能产生艺术作品。……尽管自然现实的外在形态也是艺术的一个基本因素,我们却仍不能把逼肖自然作为艺术的标准,也不能把对外在现象的单纯摹仿作为艺术的目的。”5“摹仿自然虽然象是一个普遍的原则而且是许多伟大权威人士拥护的原则,却至少是不能就它的这样一般的完全抽象的形式来接受的。”6“靠单纯的摹仿,艺术总不能和自然竞争,它和自然竞争,那就象一只小虫爬着去追大象。”7

我国的彭锋则说:“显然,我们很容易找到将艺术定义为摹仿的反证。一方面,存在许多毫无摹仿的艺术作品,如许多音乐片段、无对象的绘画和抒情诗歌等等,很难说它们摹仿了什么。另一方面,许多摹仿的东西又不是艺术作品,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摹仿行为,很少有人把它们作为艺术作品来欣赏。因此,把摹仿当作艺术的惟一的规定性是不够严谨的。摹仿既不是定义艺术的必要条件,更不是定义艺术的充分条件。”8

在人类的科学体系中,有一门科学叫仿生学,这门学科专门研究生物的特殊功能与原理,以便把这些功能与原理应用于其它人造设备上,使这些设备也具有与生物相同的功能。如蝙蝠借助于超声波可以在充满障碍物的空间里自由穿梭,借助于这个原理,人们制成了声纳等设备。再如,我们知道,轮船在水中航行时会受到很大的阻力,因此,为了减少轮船在航行中所受到的阻力,提高轮船的速度,人们就把轮船的外形设计成与鱼类外形相似的流线型等等。仿生学中的摹仿可以说是最科学、最本质的了,然而,仿生学难道可以称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吗?恐怕从来就没有人这么认为过。

二、美丽的美学要否定的第二个艺术定义是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这一说的代表人物也很多,如托尔斯泰、科林伍德等,但是,正如我国的彭锋所说的:“同将艺术界定为对现实的摹仿一样,将艺术界定为情感的表现也是一个极不完善的定义。我们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反证。许多艺术作品并不表现情感,而更多的情感表现不是艺术作品。”9他还说:“将艺术定义为情感表现还会带来一个棘手的难题:假使一个作品表现了情感,我们能说这种情感就是作者的情感吗?我们能够确定作者在创作时就处在这种情感状态之中吗?如果我们不能确定作者在创作时正处在作品所表现的情感之中,那么将艺术定义为情感的表现就是十分荒谬的。”10这个分析是十分有道理的。

苏珊•朗格也曾对情感的自我表现说予以有力的反驳,她说:“我现在已经确信,艺术品的情感表现——使艺术品成为表现性形式的机制——根本就不是症兆性的。……一个嚎啕大哭的儿童所释放出来的情感要比一个音乐家释放出来的个人情感多得多,然而当人们步入音乐厅的时候,决没有想到要去听一种类似于孩子的嚎啕的声音。假如有人把这样一个嚎啕的孩子领进音乐厅,观众就会离场,因为人们不需要自我表现。”11

三、美丽的美学要否定的第三个艺术定义是艺术是对世界的反映

我国当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钱谷融在《当代文艺问题十讲》一书中,就文学这门艺术说道:“文学当然是能够,而且也是必须反映现实的。但我反对把反映现实当作文学的直接的、首要的任务,尤其反对把描写人仅仅当作是反映现实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我认为这样来理解文学的任务,是把文学和一般社会科学等同起来了,是违反文学的性质、特点的。”12“把文艺的意义、作用,局限在反映生活这一点上,就等于是否定了文艺的存在的必要。因为,如果我们所要求于文艺的只是在于概括地反映现实现象,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的话,那么,科学会把这些作得更精确、更可靠的。这样,文艺就失却了它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特殊领域而存在的意义了。然而,人们却并不因为有了科学就不需要文艺,而文艺也并没有因为科学的日益发达而渐趋衰落,可见文艺一定是有它的特殊的、不是科学所能代替的任务的(这种任务,在高尔基看来,就是影响人,教育人,就是鼓舞人们去改造现实,改造世界,使人们生活得更好)。而且,假如我们把反映现实当作文学的首要任务,那么,对于那些杰出的抒情诗篇,以及从个人主观的热情与理想出发的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之如此为人喜爱,如此受人重视,就很难解释了。”13

那么,“形象地反映现实”能不能作为艺术的定义呢?首先让我们反过来来看这个问题。众所周知,我国已经能够用火箭把人送上太空,长征火箭那庞大的身躯、在发射时所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声音、耀眼的火焰、巨大的水气团以及它那令人不可思议的速度等都无不给人以形象的体验,同时,中国人用火箭把人送上太空这个事件也反映了许多现实的内容,如中国的科技水平、中国科学家们的智慧、中国科学家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信心与雄心等。然而长征火箭是一件艺术品吗?或者说用长征火箭把人送上太空这件事件是一件艺术品吗?显然我们不能这样认为。

其次,如果说用长征火箭把杨利伟等人送上太空,不是人“主动地用形象来反映现实”,而只是用于科学研究,因而,火箭或用火箭把人送上太空不是艺术,那么,人“主动地用形象来反映现实”是不是就一定能作为艺术的定义呢?让我们来看一看音乐这种特殊的艺术。

在张前所主编的《音乐美学教程》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周海宏对视觉形象在音乐中的表现情况的说明:“‘形象’的概念在我国以往的音乐美学中已经被过分地扩大了”14,“并非任何视觉对象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表现。音乐与视觉空间感虽然有三个纬度上的联觉关系(音高与上下——纵向空间高低、深浅的联觉,音长与长短——水平空间延展的联觉,音强与远近——深度空间远近的联觉),但音乐的时间感所对应的空间的延展感是单向的——只能从一个方向到另一个方向(如从左到右),而不是双向的。因此所有带双向空间延展的形状均不能与音响构成联觉关系。”15“声音的音高、强弱、节奏与速度、紧张度及发音状态等五种要素,与视觉感受中颜色的亮度、形状的大小、重量的轻重、力量或能量的大小、运动与变化程度的强弱、运动与变化的节奏及速度等具有联觉对应关系。凡是要用音乐来表现的视觉对象,必须在以上所说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与音乐音响具有联觉对应关系。对于视觉对象的识别来说,最重要的两个信息,即对象的轮廓和颜色的色调不能在音乐中得到表现”16,“由于音乐不能直接描摹视觉对象的形状轮廓,而形状轮廓是视觉对象识别中最重要的信息,因此,音乐对视觉对象的表现是很模糊的”17。

如果说绘画、雕刻、建筑等视觉艺术能直接通过形象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情况,而文学也能够通过创建形象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情况,那么鉴于有音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因此说所有的艺术都是通过形象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情况就不妥当了。音乐塑造形象的能力是很差的,而音乐却被许多人认为是一种伟大的艺术,这种巨大的反差是很难让人接受“艺术是形象地反映现实”或者是“主动用形象来反映现实”这些定义的,这些定义是不能通过音乐艺术这一关口的。其实,即使是对文学这种艺术,也还是有许多人对艺术的这些定义是表示怀疑的,如童庆炳就说过这样的话:“对于‘文学的根本特征就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这一类说法,我一直怀疑它的正确性。”18

实际上,任何人工制品(不仅仅是艺术品)都能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许多情况,甚至包括过去的与未来的情况,如一件文物就可以形象地反映过去的许多情况,而且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情况,还包括制作人精神方面的情况,因此文物有重大的历史价值与研究价值,然而,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文物都是艺术品。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经常要用到一些挂图、模型和演示实验,以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其中的原理与过程,这些挂图、模型与演示实验都能够形象地反映许多科学的原理与过程,而谁都知道,谁也不会把这些挂图、模型与演示实验称为艺术。因此,总之,一般地把艺术定义为某种内容的反映或是形象的反映是不正确的。

艺术不能定义为一种反映,我们还有一种充分的理由。科学就其目的和本质来说可以定义为一种反映,而艺术哪怕只就常识来看也都不能被看作一门科学,因为常识告诉我们,艺术中充满了夸张与虚构,如艺术中可以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丈,疑是银河落九天”式的夸张,也可以有斯威夫特关于小人国、大人国的虚构,甚至还可以有物体速度超过光速这种违背科学常识式的虚构。然而这些夸张与虚构在科学中却是绝对不允许的,是违背科学的精神与道德的,这正如在著名的《实践论》一文中曾经所说的:“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19如果艺术可以定义为一种反映,那么这些夸张和虚构是不应该出现在艺术中的,因为这些夸张与虚构严格来说是不准确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是会误导人的。

关于艺术与科学的区别,上田敏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得非常肯定:“科学与艺术是不同的。其差别,前者用理来分析,后者则用情来综合地味得。”20

也许有人会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来论述和证明艺术的反映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21在二千多年以前,亚里士多德得出这种思想与观点确实很伟大,但在二千多年以后的今天,这种观点就值得推敲了,因为在今天的自然科学领域,决定论已经受到了绝对有力的挑战。在量子力学中,有许多经典的概念和观点都得到了修正,如电子的轨道概念就被几率概念所代替等。在量子力学中,还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叫测不准原理,即位置与动量是不能同时被测准的,为此,上个世纪上半叶物理学史上还发生了一次著名的论战,一方以爱因斯坦为代表,坚持决定论,另一方以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玻尔为代表,坚持量子力学的非决定论。最后的胜利者是谁呢?不是爱因斯坦,而是玻尔!因此,尽管二千多年以前亚里士多德就教导人们要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来创作艺术,然而艺术中却仍然充满了夸张与虚构,充满了偶然性的内容。实际上,艺术之所以能够突破可然律或必然律,能够充满夸张与虚构,原因不是别的,这是因为人有无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而人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可以突破可然律或必然律,可以允许夸张与虚构,可以允许偶然性的内容存在,仅此而已。例如,在我国著名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一只猴子,然而这只猴子却会说人话,有七十二种变化,一个筋斗能翻一万八千里等等,很显然,这些都是明显的虚构,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然而有谁会因为这些虚构而拒绝阅读这部小说呢?当我们被这部小说所吸引的时候,我们会因为这些虚构而终止阅读吗?不会。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想象力与理解力完全允许这些虚构,仅此而已。

不把艺术的定义为一种反映,这是否违背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原理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或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或存在的反映,而艺术是人有意识创造的产品,那么说艺术是一种反映又有什么错呢?在这里,笔者首先要声明的是,美丽的美学并不违背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或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原理。美丽的美学认为,艺术能够反映客观现实的一些情况,因为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互相联系的。另外,一个人造事物总是含有人的目的的,而且总是用一定的物质构成的,因此任何一件人造事物包括艺术品就总是反映着制作人的一些情况以及与制作材料有关的情况如技术水平、时代背景等。但“能够反映一些客观情况”与“把反映客观情况作为艺术的定义”却是两回事(后者要求反映必须是艺术的本质属性,而前者就没有这个要求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或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原理是从哲学的高度及最一般的角度所概括出来的一个原理,这个原理概括地说明了所有人造事物都有一个共性——反映性,这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我们据此把所有的人造事物都说成是一种反映就不妥当了,因为任何事物都不仅仅是只有一个性质,而是有多方面的性质的,其中有的性质是本质的属性,而有的性质却是次要的性质,是非本质的属性。在所有的人造事物中,唯有科学才有资格被称为“反映”,因为只有科学才能胜任“反映”这一任务和职责,反映性可说是科学最本质的属性,而这一性质对于艺术来说就是次要的性质了,是非本质的属性了,如果把反映性当作是艺术的本质属性,把艺术定义为一种反映,那么这就是把艺术当作科学了,就是要用艺术来代替科学了,然而这是根本不现实的。另外,如果我们把艺术定义为一种反映,那么,因为一切人造事物都反映着许多内容,因此一切人造事物就都有理由申请成为艺术,而这是多么荒谬啊。总之,美丽的美学认为,艺术能够反映客观世界的一些情况,但反映性仅仅是艺术的一个次要的、非本质的属性,艺术不能笼统地被称为一种反映,我们也不能把艺术定义为一种反映。美丽的美学仍然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是不会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或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原理直接推论出艺术的定义。至于美丽的美学关于艺术的定义是什么以及“反映”这个概念在艺术中的作用与地位是什么,美丽的美学在后文中对这些问题都会有明确的交代,读者应该马上就能够看到。

那么不把艺术定义为一种反映与一种科学,这是否会减弱艺术的功能与价值呢?不会!科学因为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与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因而科学对于人类来说有着极大的功能与价值,但艺术不必仰仗科学来提高自己的地位从而来获得人们的尊重(当然,艺术可以利用科学,正如科学可以利用艺术一样)。在下一节我们将看到,艺术有其独特的与伟大的功能与价值,虽然艺术的功能与价值和科学不同,但与科学相比,艺术对于人类来说,其功能与价值是毫不逊色的。

注释:

1彭锋著:《美学的感染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09页。

2丹纳著:《艺术哲学》缩译彩图本,曾令先李群编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11页。

3、4、5、6、7黑格尔著:《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第55、56、56—57、56、54页。

8、9、10彭锋著:《美学的感染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10、211、211页。

11苏珊•朗格著:《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28页。

12、13钱谷融著:《当代文艺问题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第86、90—91页。

14、15、16、17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124、124、124、125页。

18、童庆炳著:《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3页。

19著:《实践论》,《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7月横排本,第264页。

反映范文篇7

企业资产的损失既包括直接损失,又包括间接损失,间接损失通常有两种情况摘要:一是损失前资产可变现价值和账面净值差额;二是预期的盈利。因间接损失确实影响到了企业的净资产,故而有必要对间接损失的确认、计量新问题进行会计反映。

一、实例及引出的新问题

已提完折旧尚未报废(还可使用)的固定资产遭受意外损害(比如火灾、水灾、地震等),从会计角度看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对盈利不会产生影响;但从其他有关方面的角度看则是完全不同的。其中会计人员认为:既然该项资产已提完折旧,该项资产的资本性支出已摊入有关成本费用,账面净值仅是残值,对当期和以后各期盈利没有影响,因此基本上是没有损失的。其他有关方面则认为摘要:可以为企业创造财富的资产却遭到了意外损害,丧失了资产的可变现价值和在未来创造的经济利益,因此是有损失的。这种情况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和自然寿命相差较大时更为明显。上述新问题虽不完全是个会计新问题,但和会计关系十分密切,如何能够从会计理论上对此做出合理解释,或是对会计理论有何影响?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新问题。

二、损失的涵义

上述新问题首先涉及到的是对损失的理解新问题。对损失的不同理解因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损失在《会计理论》(汤云为、钱逢胜著)中定义为摘要:“损失是某一个体除出于费用或派给业主款以外出于边缘或偶发性交易以及出于一切其它交易和其它事项和情况的权益(净资产)之减少。”上述定义也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损失的定义。而在《立信英汉财会大词典》(陈今池编)中则定义为摘要:“损失是指一项支出的发生或资产的耗用,并未提供相应的营业收入;或指企业在一定时期的营业费用超过营业收入;或指一项资产遭受未能预料的损坏或盗窃。”

两定义虽然表述不同,其含义大致是相同的,二者均指出了损失的本质──由丧失的无利益获得的资源而导致的权益(净资产)之减少。但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摘要:FASB的定义包含的范围较广。第二个定义并不包含上述负债由于利率(汇率)变动而带来利益丧失的第二方面,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这种由于利率的降低导致的按现值计价的负债价值增加,会使得权益(净资产)减少,但在现在和未来并不会导致资源的流出,是否将其列为损失值得思索。我们认为应将其作为损失,其原因在于企业理财的目标是企业财富的最大化,也就是股东权益最大化,而上述情况减少了企业净资产,影响了理财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企业构成一项损失。从上述可知摘要:FASB对损失的定义强调的是净资产的减少,但并不强调必须有资源的流出;第二个损失定义强调的是由确定的资源流出(费用除外)带来的损失。因此FASB对损失定义的范围较广。

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中,由于没有单独地将损失列为会计要素(一般将其归为费用中),因此对损失并没有给出明确定义。实质上损失是由外部和偶发性的事项所引起的,这些事项不经常发生,也不能预期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一定会发生。这些交易、事项和情况绝大部分来源于个别个体及其管理方面无力控制的外界因素。假如它们是收入获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则它们就应包括于费用当中。但损失往往并非“不可缺少”而是“毫不情愿”,因此并不能归入费用中。

尽管损失和费用同样均会减少净资产,但两者是有区别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第六号概念公告中将费用定义为摘要:“费用是某一个体在其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中,因交付或生产了货品,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的资产,或因而承担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费用的本质在于以获得更大利益为目的的资源丧失。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费用定义是个狭义概念。因企业不断进行的主要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耗费构成费用,而非主要经营活动的耗费或资源的流出则不构成费用。在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这种非主要经营活动的耗费被称之为损失(LOSSES)。

三、损失的分类及确认

损失的分类标准并不是唯一的,本文所采用的标准是按损失和事件的关系来分类,将其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由事件直接导致的净资产的减少;间接损失指的是由事件带来的、不易被立即察觉到的或在将来引起的净资产的减少。

确认损失的标准和确认期间费用的标准相似。它通常在某一资产能提供给企业的可能得益小于所记录的账面价值时予以确认。假如是非正常交易的资产出售以及因自然灾难所导致的损失,则在何时记录此类事项就是相当确定的。但假如价值的下降是在若干期间内逐渐发生的,那么就很难确定这项损失究竟是何时发生的,即很难确定应在何时记录损失。该项资产最终可能被出售或废弃。但假如该项资产的用处已丧失殆尽,那么将损失的确认推迟至资产废弃时显得很不合理,那么该项资产已失去了预期的价值且这种价值上的损失在未来也不可能恢复时,那么就应将其列作为损失。

从上面的叙述可知,目前会计上确认的损失为直接损失,对于间接损失是不予确认的。这也是理论上对前述新问题不做损失处理的根据,但这种解释是从会计角度而言。从经济学角度看,毁损的可使用固定资产是有损失的,因其在毁损前符合资产的定义,是一种经济资源,它的毁损理应为一种损失,笔者认为对其应加以确认。在目前的会计实务中,直接损失也并不是全部确认的。比如股票投资由于市价下跌而产生的损失;债券由于利率下降而带来的损失等在会计上并不做损失反映。

四、损失的计量新问题

具体来说,损失的计量应分成两种情况,对于直接损失应该说是轻易的,这在会计实务中有明确的做法;但对于间接损失的计量则相当困难。笔者认为间接损失应包括两部分摘要:一是损失前资产可变现价值和账面净值差额;二是在将来预期的盈利。假如范围再扩大一点,应包括对整个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所讨论的是前两部分。目前的处理和本文观点主要区别在于间接损失新问题。但间接损失的计量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在:

(一)资产可变现价值和账面净值的差异

在会计上对损失的计量一般是以其账面净值来进行的,而账面净值大多和历史成本有关,以这样的价值来计量损失是不准确的。应以可变现价值作为计量基础。既然以账面净值列为损失,那么应将两者之间差异进行调整,但这样做的难点在于摘要:第一,资产已经损失,其可变现价值的取得存在困难,而在此之前又很难对资产的价值进行经常评估。第二,若可变现价值小于账面净值将抵减损失,但这样是否欠稳健?

反映范文篇8

“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这一要求,不仅充分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而且为我们指出了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必须着力抓好的重要课题。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是为古今历史所反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倡导“民乐而乐,民忧而忧”,注意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正是由于无数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自觉地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从而历经风雨沧桑,依然像参天大树一样茂盛挺拔、生机勃勃。

毋庸讳言,在新的历史时期,确有极少数党员和干部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观念弱化,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态度不够积极、工作不够主动。有的不愿意深入基层摸实情、解难题,没有耐心倾听官兵的呼声,更不愿拿出精力体察基层的疾苦,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一种施舍和恩惠,甚至采取“躲”和“拖”的态度,不愿意做深入细致的艰苦工作。有的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只愿对上做文章,不愿对下做工作,做决策、干工作不管群众满意不满意,就怕上级不注意、领导不高兴。有的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时,片面强调矛盾复杂、精力有限、经费困难等客观条件,即使迫于某种压力不得不解决,也是避重就轻、简单应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凡此种种,都是与党的宗旨相背离的,损害党的形象,使党脱离人民群众。

党的十七大明确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切实改进党的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实际行动。党员干部应该自觉强化宗旨意识,端正对待群众的根本态度,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价值准则,自觉地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真正把官兵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官兵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设身处地为官兵着想,耐心细致地处理好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热情为基层排忧解难,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凡是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尽快解决的,尽快解决;解决起来难度较大的,应该克服困难、想方设法予以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应该及时客观地向上反映情况,决不回避矛盾,掩盖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应该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及时向群众说明情况,求得群众的理解,决不听之任之,撒手不管。

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还需要建立有效机制,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一套科学、完整的制度,应当对哪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做好了如何对待、没有做或者做错了如何处理等作出明确规定,并通过严格而有效的监督来保证制度的落实。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就要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考核干部、评价班子的重要内容之一,使各级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明确职责和要求、得到规范和约束,感到肩上有责任、身上有压力,从而自觉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躬身体察民意,竭诚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形成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的有力导向,促进各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反映范文篇9

知识技能

用实例表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或联系个人经历,比较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过程与方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古今中外的人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明白意识不光来源于物质还能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意识反作用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现代化建设中不光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培养学生积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思想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关于意识的三组类型

1、意识的第一组类型: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可由学生举例说明“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教师要着力分析错误的思想意识为什么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尤其要重点分析宗教观念。讲述时,可让学生提出问题,在议论与讲解中明确认识。要注意,教材仅限于从认识论的一个角度去分析宗教,不是从认识论根源上全面讲述宗教的产生,更不是专门分析宗教,必须注意控制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切不可展开论述。当然,在有神论影响教大的地区,如何展开论述,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2、意识的第二组类型: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这里首先涉及到第一组类型和第二组类型的关系问题。必须明确,无论是“正确的思想意识”还是“错误的思想意识”,它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都有“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的区别。反过来说,“具体感觉”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抽象思维”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教材偏重于对正确的思想意识进行说明,两个事例都是属于正确思想意识的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这一理解,教师要心中有数,课堂教学不要向学生主动讲解,否则容易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重点要抓住抽象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深刻的反映。讲解这个观点,应以基本事实为依据,多分析事实,把理论渗透于对事实的分析之中,无须讲述过多的理论。

3、意识的第三组类型: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对过去、现在、未来的认识,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教材仍然偏重于对正确的思想意识的说明,事例全属于正确的思想意识。要重点讲解对未来的正确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在分析时请注意,一是它根源于客观事物的过去和现状。二是它根源于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虽然哲学上的规律概念尚未学习,但学生学过的具体规律是不少的,使用规律概念可以接受要阐释的观点。从加强思想教育性来说,要特别重视第25段的教学。这是思想教育的一个难点,在此处应给予理论上的回答。应该教育学生认识到,既然人们能够做出关于自然界的科学预见,同样人们也能够做出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预见;既然我们相信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预见,也就应该相信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学预见。

二、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第一,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相对于意识对社会的反作用而言,较易理解,可在自学基础上稍加讲解。只要求用事实表明这种反作用“是什么”,不必展开论述“为什么”起这样的作用。

第二,意识对社会的反作用相对于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而言,这是重点,应多用些时间讲述。讲述中应充分利用历史知识,启发学生用历史事实进行议论,自己得出结论。应联系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实际,突出讲解第11段,以加强思想教育性。

要注意进行鲜明的对比。要抓住同一件事情,看看不同性质的意识各起了什么作用。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三、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方法论意义

1、结合事例指出方法论要求的内容是“要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其中包括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

2、重点分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尤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一般道理,可由教师讲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建议采取讨论的方式,在学生的争议中明确观点。

3、结合第25页的“议一议”,启发学生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要恰当选用反面材料,教育学生“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四、意识能否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原因

1、要正确运用比喻。应在学生阅读基础上进行讲解。使用比喻是为了便于对问题的理解,但比喻就是比喻,绝不可把比喻同要说明的问题等同起来。教师讲解时要注意,一方面要使用电视机呈现图象的比喻,另一方面要指出人脑对外界的反映与电视机呈现图象的过程有根本的区别。前者是一个物理过程,后者是一个生理和心理过程;前者呈现图象完全是被动的,后者作出的反映是一个社会的能动过程。

2、要指明教材是从“主观方面”分析“主要原因”的。关于获得正确认识的社会实践方面的原因的讲述,不是本课的教学任务。

3、关于“立场不同”这个原因的讲解。在观点方面要注意:要明确立场是指“利益立足点”,并非都是指阶级立场。要明确立场不同带来的认识差异,有两种情况:一是是否承认客观事实,二是对客观事实的评价。要突出讲解当前我国社会中人们立场不同可能带来的认识差异。讲解时要结合第19页的漫画和“议一议”。要让学生欣赏漫画,发表意见。通过看漫画和议论,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懂得立场为什么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二是懂得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4、关于“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这些原因的讲解。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但在本框内不是重点,教学中有所提示即可。但应使学生明白,讲得少,不等于不重要;讲得少,是因为整个教学都在解释这个问题,并由此引导学生学好哲学知识。

5、关于“知识构成不同”这个原因的讲解。要注意理清教材所述的观点。一是从知识的性质来说。原有知识是否正确,会影响人们新获得的认识是否正确。二是从知识的数量来说的。正确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也会影响人们新获得的认识是否正确。可以适当作些理论分析。人的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信息选择和加工的过程,选择什么与怎样加工,在与人们利害无关的情况下,首先就受到原有知识的影响。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原有的知识去接受新的信息,解释新的信息。因而,知识性质的正误和数量的深广度,就会影响对新的信息的认知。要着重指出知识结构中的错误成分所带来的有害影响,除讲述教材事例外,再启发学生举出新的事例,并做出一定的说明,以加深理解观点。按照“议一议”的要求,或分组讨论,或提问回答。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学习科学知识。因为,一个人掌握的科学知识越多,对新的问题取得正确认识的可能性就越大。热爱科学是思想教育的任务之一。

6、上述三个原因的讲解,总的来说应采取“对比分析,讲清道理”的方法。立场对比,世界观对比,人生观对比,思维方法对比,知识构成对比,它们的不同带来了认识的不同。在对比中恰当地选用事例,结合事例进行对比分析讲述道理,始终要强化一个观点:主观因素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

五、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这一部分内容比较多,教师在教学中总体要求是应做到:分清两个层次,突出三个重点问题。

所谓两个层次是把“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分作两层来讲解。第一个层次是讲人恼在产生意识中的作用。要明确,只有人脑才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在教学中,可结合“忆一忆”进行,不必花去太多时间。要强调动物的脑不可能产生意识,但不必细致讲解人的意识与高等动物心理活动的区别。第二个层次是讲客观事物在产生意识中的作用。要明确,“有了人脑不等于就有了意识”。要着力于说明,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只有客观事物通过实践作用于人脑,才能在人脑中形成意识。

所谓三个重点是指意识的三组类型。

六、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1、要强调实践的证明作用。实践证明了正确的观点,同时就驳斥了错误的观点。对世界可知性的证明,对不可知论的驳斥,虽然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但最有力的是实践。对中学生的教育,更应侧重于实践的证明。教学中应再补充些事例。

2、可适当做些理论分析。一是从客观事物的角度来分析。客观事物有其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它不是捉摸不定的,因而人是可以认识它的。二是从认识的基础来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过去难以正确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的发展,今天或明天就会正确认识它。三是从人的认识能力来分析。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主要是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也随着实践的发展处于不断提高之中,人的认识能力今天达不到的正确认识,将来会有一天能够达到。以上三点分析事实上已经蕴涵在教材的叙述之中,教师的任务是要把它抽出来。作这些理论分析时,要控制到适当程度,不必强求学生对这个问题有多么深的理解。

3、结合“想一想”小栏目,通过教学一方面直接使学生认识不可知论的危害,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坚定获得正确认识的信心,努力学好科学知识。

七、教学重点、难点

1、“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宗教属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因为:只有人类才有宗教鬼神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可以找到原形。宗教的原形并不是指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存在鬼神,是指人类在自然界和社会的压迫下,在对客观事物产生一种虚幻的、歪曲认识。因而,产生了宗教。

2、“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的具体感觉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触觉等器官接触到具体的事物,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人的抽象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分析而形成的。由此可以看出,人的抽象思维同样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基础上。所以说,抽象思维同样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只不过是间接的反映而已。

3、“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未来的事物并不是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因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往往认为可以凭空设想,不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然而,无论什么样的判断和预测都是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的。没有人们对过去和现存的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就不可能形成对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

4、“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是教学重点

这一点教材主要从主观方面分析了其原因。主要从: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人们由于站在不同的阶级利益立场上,因而必然会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阶级利益的不同导致在看问题的时候形成不同的看法。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同,导致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法,因而影响人们的认识。知识构成不同使不同知识层次的人对待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认识。

5、“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教学难点。

对于这一问题,教材只是用实践证明来解释,没有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人类的意识并不是象其他动物一样被动地接受客观事物,不同点在于它还能够主动积极地去认识和接受客观事物。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认识逐步在加深,能力也越来越强。

6、“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义是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关于这个含义主要把握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最主要的表现,也是人和动物的最主要的区别。人们总是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关于具体事物的图象,然后在这个图象的指引下,展开具体的行动。而这种在头脑中形成的图象就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基础上的意识。因此,我们所创造出来的各种事物,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指导下而获得的。7、“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论意义是教学重点。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它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主要是因为它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的反作用。着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原理。

教法建议

1、意识的本质:教师可以将人类的大脑同各种其它动物的大脑进行比较,说明动物虽然也有大脑但是它们没有意识,只有人类才有意识。然后结合对人脑的结构的分析,让学生明白我们的大脑在不断地接收外来信息并加工处理,因此我们的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

2、为什么说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书上主要讲到了三个原因,第一条教师可以列举一些正确的观念和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分析这些观念的来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观念。第二条教师可以针对一些具体事物的观念和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分析其来源。第三条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对过去的回忆、现在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憧憬,然后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想法,依据是什么?

3、意识能否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原因:教材上主要讲到了三个原因,教师可以以举例的形式,分别从这三个不同的角度列举事例并提出不同的人的不同看法,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

4、意识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反作用:教师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列举对某一问题人们的看法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说明不同的意识其作用是不同的。

5、现阶段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教师针对前几年我国只注重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所出现的问题列举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建议,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提出两手抓。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复习提问

(l)什么是意识?意识为什么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其主观原因是什么?

(2)意识怎样才能正确反映事物?

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二框题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个反映有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因而意识有正确反映和错误反映之分。

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但意识的能动作用更重要的还是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事物,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反要学习的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板书)

请大家看书P21第三段小字部分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已经学习了物质和意识现象。书上指的蓝图属于什么现象?(意识)

2、新型建筑物属于什么现象?(物质)

3、新型的建筑物为什么和蓝图一样呢?蓝图起了什么作用?(指导什用)

4、蓝图又是怎样变成新建筑物的呢?(指导并通过工人的劳动)

5、意识能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呢?比如我们能不能通过“想”这种意识活动,在黑板上写个“一”字呢?(不能)

那么意识是怎样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呢?

1.意识对客观事物反作用的基本含义(板书)

问:意识能否直接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

教师讲解:我们一想要盖大楼就能把大楼建成吗?一画出蓝图,就能把大楼建成吗?你一想让企业发达,企业就真能发达吗?李洪志一念咒(发功)地球就会爆炸或不爆炸吗?这说明,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单靠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任何,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想、只说,还必须去做,去行动,去实践。这点正如不能把“一”字“想”到黑板上去一样,蓝图也不能直接变成新型建筑物。

但是,意识却有一种本领,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地告诉人们,应该去做什么,怎样去做。无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或者人类社会,人们都有着自己的目的、意图,然后在这种意图的支配下采取适当的行动。这些都体现了意识的反作用,因此意识反作用的含义是: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议一议”,蓝图为什么不能直接变成建筑物?蓝图在建筑活动中起什么作用?

①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即意识本身并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它只能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而蓝图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映象,是意识,不是物质性的力量,因而不能直接变成建筑物。

②蓝图是意识,在建筑活动中起指导作用,这表明意识的力量仍然是巨大的。

通过前一节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因此,人们的意识必然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反作用是不同的。

2、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反作用不同。

(l)对自然界反作用的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板书)

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人类世代都在发挥着、并不断积累下来。其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它们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学生回答略)

事实表明,正确的意识在人们改造自然界中起着积极作用。错误的意识在人们改造自然界中起着消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有意识能思维。意识的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意识可以根据客观实际形成“超前反映”,在观念中构筑客观上尚未出现的事物,并经这一观念为指导进行实践活动,使意识反作用于客观目物,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制造成新的东西。动物虽然也会经自己的活动作用于它周围的毫物,引起周围事物的变化,但都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本能活动。以建筑活动来说,先有蓝图,后有实际建筑物,因为头脑中的蓝图是根据客观实际设计的,仍然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先在“头脑中建成”蓝图,然后才有建筑活动,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意识对自然界反作用的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

既然意识对自然界具有反作用,不同的意识对自然界有不同的反作用。那么,意识对类社会有没有反作用呢?如果有反作用,其结果是不是一样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2)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有利作用和阻碍作用。(板书)

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曾长期处于盲目状态中,但意识的指导作用仍然是存在的,改造社会就是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但由于人们基于不同的利益关系有着不同的思想,因而社会关系的改变就表现为不同意识的冲突。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都以各自的思想意识指导自己的行动,并试图来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阶级的意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反动阶级的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议一议”某一社会历史时期两种不同性质的意识是怎样冲突的?正确反映和歪曲反映各起了怎样的作用?(正确--促进;错误--阻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两种性质的意识为什么是相反的?产生两种不同性质意识的原因是什么?

(阶级利益对抗--两种不同性质的意识所起的作用不同)

科学理论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我们,正确的思想意识,科学的理论学说,对客观世界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总之,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板书)

(l)要重视和调动人的精神能量。(板书)

(教师讲解)语录:“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调动人的精神能量就会有力地推动社会和人自身进步。

P24语录“人们的社会存在......物质力量”说明了正确反映客观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句话侧重强调了正确的思想对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这两条语录都充分强调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只有调动人的精神能量,让人们主动而积极地去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才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板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①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则提供智力支持。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部分。而我们往往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却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力量,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应该两个文明一起抓,因为: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行的。人类进行活动,不但需要物质资源,而且需要精神资源。杜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的进步,也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

P24邓小平语录,说明了什么?

(请同学们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影响。物质文明是基础,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所以,我们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风气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经济搞上去了,要不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如果不抓思想政治工作,社会风气坏下去,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社会也会变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经济上去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能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第24页最后一段小字部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是什么呢?怎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越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否则,欺诈一旦横行无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会遭殃。

(3)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板书)

青年学生应该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也是不可推卸的义务:我们应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议一议”。(请同学们联系本校实际,分组讨论,回答时应运用理论说明问题,教师归纳。)

总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探究活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它受到种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件往往有着不同的看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调查,以次来明白人们的思想意识的不同。如:对污染问题、沙漠化问题、污水排放问题、下岗问题等进行调查。下面的表格是以当前存在的乱砍烂伐问题设计的,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参考。

观点

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

当地居民

当地政府干部

木材商人

环境专家

反映范文篇10

1法治理念

中国古代的法治理念萌生于春秋时期。进入春秋时代以后,礼崩乐坏,封建制开始解体,天下混战,国无定则。法家思想家适应这一时代的需要,提出了法治的主张,其基本理念就是扩张君权,以法治国。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于鼎”(刑即为法),开辟了公布法先河,向民众公布法律,使得民众也可按照这种明示的法律来解决社会争端。记载于《史记·商君列传》②的典故“作法自毙”中,即使是曾经受封商地十五邑的变法重臣也难逃国法制约,落得车裂而死的悲惨下场,法治理念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既商鞅之后,韩非子提出了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强调治国要有法治,赏罚都要以“法”为标准,主张“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例如,记载于《商君书》中的寓言:“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③,就是对法律“定纷止争”作用的生动阐释。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否则就是违背法律,要受到制裁。这则寓言通过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启示统治者,国家机器的有序运行离不开法律的制定和有效实施。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也不乏许多反映法治理念的精彩章节,其中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细节就反映了宋朝“民不可私杀牛”的相关法律。据有关学者统计,《水浒传》中颇多杀牛宰马的情节,加上吃食的情节,总共有140多处,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指明是牛肉。中国人早先是吃牛肉的,但到春秋战国,牛成了战略物资,用来耕地,不许杀来吃。秦朝时,杀牛是罪,少说也判一年半,牛老了必须交给官府,官府说能杀才可以杀。对于私自杀牛,官府还鼓励检举揭发。这条法律在封建时期一直维护得很好。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水浒传》中会如此频繁地出现杀牛吃牛肉的情节了:吃牛肉代表了造反精神。有身份的人不轻易吃牛肉,一般屠夫不杀牛,镇关西也不杀牛,只有极像强盗的人才杀牛,比如史进在家里杀牛,母大虫顾大嫂的黑店门口挂牛肉。由此可见,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常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特定时代的人们的法律理念。

2无讼理念

同样是春秋战国的礼崩乐坏,百家争鸣,除了崇尚法治的法家学派外,一个对中国文化影响更为深远的学术流派就是儒家。作为儒家思想创始人的孔子,同时也是“无讼”论的奠定人和倡导者,例如在《礼记·大学篇》中就记载着他的无讼理想:“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④儒家在正面宣扬无讼的益处和美好的情景的同时,也制造了为讼以害的反面舆论。例如:“讼,终凶”、“讼不可妄兴”、“讼不可长”。记载于《吕氏春秋·离谓》中的“邓析事件”就是中国最早的贱讼证据之一。

随着成文法的实施和诉讼制度的施行,以法律服务为职业的律师行业应时而生,邓析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以打官司为生计的法律人了。然而,他却因教人诉讼并收取费,成为千夫所指,最终在公元前501年的一场政治危机中被视为小人而被当权者杀害。在儒家学者看来,辩士和讼师的存在,利用逻辑推理的名辩方法,投机取巧,使得民风变得刁顽,人心不古,故而只有追求通过道德教化从而达到天下无讼大治状态的儒家思想才是上合天意、下合民心的。例如,战国大儒荀子就在他的著作《荀子·非十二子》中批评邓析“好治怪说,玩琦辞,其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⑤”。邓析,这位中国最早的律师无奈成为了贱讼思想下的悲剧人物。然而,中国古代人信奉“无讼”、“贱讼”理念,并非真正因为把诉讼当作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而鄙视诉讼本身,而是害怕诉讼。而这种害怕,我认为大都源于对个人、家族名誉的极端推崇和顶礼膜拜,正如孔子所宣扬的“子为父隐,父为子隐⑥”。所以,从古代文学作品中反映出的无讼理念是以自己的利害为出发点的,而并不以对诉讼本身的道德或价值评价为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