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建议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5:51:25

对策建议

对策建议范文篇1

完善领导机制,强化组织建设。建议由民政部门牵头,集合文旅、交通、规划、测绘等有关单位力量,成立统揽全局、机构清晰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小组,对本辖区地名文化遗产进行常态化管理。对于工作小组的性质,不能仅停留在议事、协调和资讯互通的层面,而应争取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赋予其一定的行政管理职权,工作小组可将其设立于各级民政部门内。换言之,河南省县级以上政区中,都可配合民政部门的建制设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小组。对于工作小组的人员配备,组长可由本级分管民政工作的政府副职领导兼任,同时民政、文旅、交通、规划等部门正职领导应当兼任副组长,具体办事人员应当以民政地名管理工作者为主。

推进省内、省际的区域合作,整合线性、块状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河南地区最具备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名文化遗产并非点状孤立存在,不能按照当今政区进行人为割裂式的保护与开发,要注意打破区划壁垒进行跨区域协作。这里以黄河地名文化带保护为例,黄河作为带状地名文化带,既勾连起了省内重要的古都——洛阳、开封,也将上下游的西安、济南等历史名城相互沟通。在跨省域层面,建议由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小组出面,与陕西、山东两省的地名部门接洽,共同协商出台地方保护开发合作计划。同时,以县市结对子的形式,将洛阳与西安、华山与登封等建立地名保护姊妹城市关系,保护并利用好条状地名文化遗产。在省内层面,建议由郑州市地名保护小组出面,协调、组织省内黄河沿岸县市,进行区域地名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共同保护、开发。

重视地名材料搜集与基础研究,加强同高校、科研院所,尤其是非遗研究部门的合作。当前地名文化遗产工作的参与人群主要是地名工作者,他们的优势是熟悉本区域当代地名演进状况,但短处在于历史地名的整理、研究,同时在非遗保护层面,更是学识不及、力有不逮。鉴于此,建议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要积极加强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注意发挥辖区内高校、社科院(联)的作用。省级层面可以由河南省社科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派出历史地名、非遗保护专家组,在县市级层面,由当地院校及社科联派出专家组,重点强化地名志的编著、地名文化遗产的整理与研究。在非遗保护层面,要强化同各级文化部门中的非遗部门联系,向专门的非遗部门学习、取经,对地名文化遗产进行科学保护。

提高地名文化遗产选定标准,推进保护工作科学化。从浩如烟海的地名中恰如其分地选定地名文化遗产,需要从源头做到选定的科学化与标准化。建议由河南省地名遗产工作小组制定省地县三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文件,在符合民政部国标的同时,要结合河南省历史底蕴丰富、历史地名量大的特征,适当提高地名文化遗产的收录标准,将部分不恰当的地名文化遗产剔除出保护名单。同时参考非遗申报工作流程,将河南省地名文化遗产也分为省地县三级,按照分级管理、严格审定的方式,实现地名文化遗产前期搜集、整理工作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对策建议范文篇2

关键词:应用技术;上海电机学院;教师发展;SWOT;PEST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教师队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以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应用技术型院校的教师来讲,如何顺应时代要求,实现国家、社会、学校发展需要和教师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是首先要面临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运用PEST与SWOT分析工具,分析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发展的宏观环境和竞争态势,对教师发展提供了应对策略与建议。

一、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青年强则国强。中国制造要由大变强,成为技术高、精、尖的代名词,成为产品品质、品位、品牌的代名词,进而支撑国力日益强盛,实现富国强民的中国梦,需要依靠广大青年。支撑中国制造的升级,不仅要依靠综合性大学、科研型院校所培养的高端学术科研型人才,更要依靠广大应用技术型院校培养的大量一线应用技术型人才。国家也逐步明确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在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有需求必须有供给。大量一线应用技术型人才如何才能培养出来,就需要依靠众多转型的应用技术型地方本科院校,就需要依靠应用技术型院校的广大教师。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必然对担负培养人才重担的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新的、更高的要求的内化落实就必然需要依靠教师发展。(二)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发展的紧迫性。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高等教育培养人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人才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其将知识传递并转化给学生的教学过程也是一项需要专业化发展的技能。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高质量的教师。但是,应用技术型地方本科院校所引进的,按照学术型人才标准和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出来的“985”、“211”、“双一流”院校的博士毕业生,没有知识技能双结构,并不具备“双师双能”,能否“无缝对接”地承担起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重任呢?或者,占比很小的一部分直接从企业引进学校从教的高级技术人员又能否直接从事教学工作,顺利实现知识技能向学生的传递转化呢?答案均是否定的。这就必然产生“学术型”教师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和“非专业”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严重影响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也将无法支撑产业升级和制造业的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国家发展对应用技术型院校和应用技术型院校的教师发展提出了必须的、必要的和紧迫的要求,需要学校和教师加以重视并予以解决。

二、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发展的环境与态势分析———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

如上所述,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已经明确,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即发展内容和路径的问题。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典型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首先我们上海电机学院为例,要运用PEST工具,对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发展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了解外部环境,以便为我们的教师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一)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发展的宏观环境。如表1所述,我们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层面对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发展所面临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描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的要求,决定了对一线应用技术型人才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从教育政策和经费制度层面对应用技术型院校发展进行了加大力度地扶持,社会文化也对工匠精神和应用技术型人才重要地位的宣传引导提升了新高度。这些宏观环境对应用技术型院校和教师来讲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就是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就可以实现学校和教师实力和地位的提升。挑战就是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学校如何转型,教师如何发展以适应转型,如何在转型发展的同时凝练特色,形成自身独有的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些都是需要教师面对并解决的问题。(二)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发展的竞争态势。在对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发展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大体了解以后,我们还是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运用SWOT工具对学校所拥有的资源优势、资源劣势和外部机会和和外部威胁等各种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进行罗列综合,以便为我们的教师发展决策提供直接依据。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竞争的必然性。获取资源的多少将决定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如表2所述,国家和地方对应用技术型院校加大了扶持的力度,例如根据《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上海高校将按照“二维”分类进行管理,引导不同类型的高校错位发展,在各自领域追求一流,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应用技术型院校因综合实力较低而在各类项目和经费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问题,确保经费资源的持续投入。但是,根据分类体系,上海有17所应用技术型院校,全国来说更是多达数百所应用技术型院校,难免出现同质化办学的倾向,在部级和地方重要平台、项目和成果的竞争中,如何才能凸显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力呢?学校不能凭借“应用技术型”院校的“标签”而获取项目和资源支持,学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最终落脚点还是需要依靠教师实力的提升。学校所引进的大批学术型博士青年教师与其它高校教师在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上并无本质差异,要形成教师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凝练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就需要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成长发展上做好文章,解决好教师发展什么的问题。要发展什么才能凝练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认为必须要进行聚焦,要定位准确。众所周知,大学的功能主要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大学功能的多样化,决定了教师发展方向的多样性。但是,应用技术型院校生存和发展必须牢牢抓住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培养人才主要输送到区域经济和产业,科学研究主要面向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与区域企业联动发展,获得区域优势资源的支持。大学的功能需要教师人力资源去实现,去落实。因此应用技术型院校的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就必须围绕“应用技术”这一关键要素而构建,发展目标就是让教师具备能够培养企业所需应用技术型人才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素质能力和知识技能结构,也就意味着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必然为“双结构”型教师,即需要完成从学科学术型知识能力体系到知识技能双结构型知识能力体系的转化。

三、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发展的应对策略与建议

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为“双结构”型教师。如何发展,路径和策略是什么?应用技术型院校如何才能在教师发展过程中发挥资源优势,扭转资源劣势,利用潜在机会,化解外部威胁?对照上表中的SWOT分析,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如表3所示:(一)成长策略与建议:发挥优势,利用机会。学校最大的优势就是区位优势,地处经济发达产业集聚的上海,毗邻自贸区和制造业产业园区。因此,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实力增强,离不开发挥区位优势,必须要加强与区域、产业区、自贸区、企业的联系合作,为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承接企业技术课题提供平台渠道支持,让教师在企业实践中掌握理论转化为技术能力,提高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推动教师向知识技能双结构型转变。同时,学校要为教师向“双师双能”转变提供政策支持,在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只有教师成长为应用技术型教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技术型学生。(二)扭转策略与建议:利用机会,扭转劣势。学校最大的劣势在于本科新建发展历史短、综合实力较弱,是学院而未升格为大学,硕士点、博士点、部级成果和平台缺乏,领军人才缺乏。这些资源的劣势是学校发展的瓶颈,将极大制约学校资源获取和教师的发展空间拓展,因而必须扭转这些劣势。学校需要利用上海分类发展政策,在应用技术型高校中争创一流,升格大学,建设硕士点、部级实验室;利用临港地区特殊的区域人才政策,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同时支持青年教师落户留校;与产业区内的大型制造企业合作共同申报部级项目及成果,提高成功率。只有将学校的资源劣势一一扭转攻克,才能让学校的发展提升一个层级,为支撑教师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和更大平台。(三)内生策略与建议:发挥优势,化解威胁。学校自上世纪50年代建校以来,长期定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学校工厂合一,教学生产并重”的办学模式和蔡德泰教学法,在全国职业教育领域久负盛誉。学校升本以后,也一直强调“技术立校,应用为本”办学方针,在与企业校企合作,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兼职,选送教师企业挂职等方面的创新改革方面走在上海高校前列。大学的中心任务始终是育人。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顺应国家和社会需要培养合格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学校要继承和发扬办学传统优势,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全方位等与企业职业岗位做好衔接,推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坚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落到实处,实现全员全过程育人模式的顺畅衔接,才能培养出更高质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才能在全国众多应用技术型院校中脱颖而出。(四)防御策略与建议:化解威胁,扭转劣势。教师是一所学校主要的人力资源,是学校办学的主体,也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因此,教师是学校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决定者。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升将会推动学校实力增强,学校实力增强就会获得更多的成果,成果积累就会促进学校平台的提升,平台提升就会给老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促进教师进一步发展提升,循环往复,无限发展。化解威胁,扭转劣势,实施防御策略,最关键的就是要保持“稳”定:保持办学目标及学校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制定支持教师持续发展的政策与激励措施,稳步提升教师职业能力素养,为教师争取一切可用资源,提高教师实力,让教师有职业获得感,进而促进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夏建国,周太军.中国制造2025和应用型大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09):24-27.

对策建议范文篇3

关键词:福建省;乡村振兴;对策建议

推动新时代福建特色乡村全面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对福建“三农”工作要求的使命担当,是“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奋力推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内在要求。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以相关政策文件为依据[1],对福建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对策建议。

1福建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深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新进展,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2]。一是农业综合生产力稳步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粮食总产量连续保持稳定,7个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1万亿元。其中,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等5个产业的全产业链产值均超千亿元[3]。二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5年完成造福工程扶贫搬迁87.9万人,脱贫11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8%下降到0.02%。三是农村生态建设持续加强。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率先推行河长制,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森林覆盖率持续位居全国首位。四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社会更加安定稳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累计增长超过45%,收入增幅连续7年高于城镇居民。五是基本实现村村通硬化公路、安全饮水,4G网络和高速宽带全覆盖,偏远建制村“五通”问题基本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垦改革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改革有序推进。

2福建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困境

福建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转变,农业农村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福建省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发展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小生产与大市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不畅,优势特色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格局还没有形成,产品多而不优、产业大而不强、品牌杂而不亮。二是农产品阶段性供需不协调局面依然存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存在不少问题。三是农业生产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还比较突出。四是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滞后,建筑布局比较散乱,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五是农村党建等基层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人才支撑不足,乡村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六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仍较大,城乡之间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

3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建议

3.1统筹协调城乡发展规划布局。乡村振兴关键要保护好乡村。坚持“五个留”规划理念,引领乡村振兴沿着正确方向进行,确保振兴后的乡村“像乡村”“是乡村”。强化县域空间规划约束作用,开展“设计下乡”,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推动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三规合一”。结合村庄特点和资源优势,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提升农房单体个性设计水平,保护建设富有特色的“福建民居”,避免千村一面[4]。3.2加快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一是完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促进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二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完善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5]。三是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体系。着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强化产业园区载体建设,加快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要素跨界配置,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拓展外向型农业发展体系。发挥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闽台合作先行等优势条件,促进闽台“农业+”新型业态合作和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3.3加快打造清新美丽乡村新名片。一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形成“投入减量化、生产清洁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废弃物资源化”的农业绿色生产方式。二是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一革命四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把乡村家园建设得更清新、更美丽[6]。三是深入实施乡村生态保护和修复。完善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健康稳定田园生态系统,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促进农村产业提档升级。3.4加快推进农村文化繁荣兴盛发展。一是强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乡村精神风貌,全面建设新时代文明乡村,奠定乡村振兴的思想道德基础。二是弘扬八闽优秀乡土文化。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促进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融合发展。三是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围绕实现文化小康,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均衡发展,推动城镇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3.5加快开拓现代乡村善治新局面。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优化村党组织设置,深化推广“中心村”党总支、“跨村联带”“村村联建”党建模式,实现“强带弱”“大帮小”,推进组织共建、党员共管、服务共联。二是完善乡村自治体系。创新基层管理服务,完善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协商制度,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成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三是健全乡村法治体系。加快提升乡村法治水平,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四是重塑乡村德治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引导农民讲道德、守道德,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3.6加快实现乡村民生福祉再上新水平。一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做到脱贫“摘帽”不摘政策、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确保2020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二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投资建设效率和运营管护水平,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体发展。三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地方政府应将民生资源向农村倾斜,优先发展乡村教育事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乡村公共健康事业发展,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3.7加快构建要素双向流动新机制。一是推动八闽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激励计划,强化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培育壮大创新创业群体,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完善农村人才激励引导机制。二是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市场、要素,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制度性供给。三是畅通乡村振兴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形成多元投资格局。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11-09].

[2]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省统计年鉴[EB/OL].[2019-09-11].http://tjj.fujian.gov.cn/xxgk/ndsj/.

[3]福建省人民政府.2019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EB/OL].[2020-01-21]

[4]刘水强,王周火,刘雪婷.邵阳市域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43-48.

[5]陈锡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7):5-12.

对策建议范文篇4

关键词:自媒体;美容化妆产品;品牌营销;对策建议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不断趋于完善,用户的门槛也逐渐降低,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下,网络移动终端用户的数量呈现指数级增加的趋势,各种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兴起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自媒体时代。自媒体的特征较为明显,比如交流性,任何用户都可以借助自媒体平台进行交流;独立性,在自媒体平台上,用户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表达自己的观点;开放性,各自媒体账号、平台之间都可以通过分享、转发的方式对同一内容进行传播;社群性,自媒体平台可以将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群体结合到一起,形成具有共同话题的社群;智能化,通过大数据及人工纠偏等手段,自媒体平台可以精准地推送信息。文本以广西古黛美容有限公司为例,对其借助自媒体实施品牌营销问题进行研究,以提升其品牌竞争优势。

广西古黛美容有限公司简介

古黛创办于2009年,至今已有11年历史。“古黛”以打造中国轻奢美甲连锁第一品牌为愿景,以做“您身边的变美专家”为追求。古黛目前在广西四大城市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玉林市共有12家高端直营店,均布局在广西各城市核心且高端的商圈。古黛以美甲美睫美容基础服务项目为主,在这些服务获得顾客较好满意度情况下,不断地向更高端的科技美容、科技抗衰,高端塑型、整形类进军。近年来,古黛美甲美容在美容化妆行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覆盖能力不断增强,但其在品牌营销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自媒体为品牌营销提供了新的思路,所以古黛美甲美容要抓住自媒体时代的机遇,改进和完善其品牌营销策略。

自媒体时代美容化妆产品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对自媒体营销价值的认识不足

当前大部分美容化妆企业对自媒体营销价值的认识还不到位,认为这是一种不入流的营销方式,思想观念仍然较为落后。古黛美甲美容近年来在品牌营销方面,主要是以传统媒体为渠道进行宣传和营销,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媒体在社会大众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品牌营销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公司没有给予自媒体品牌营销必要的重视,甚至会阻碍自媒体营销活动的开展,进而限制了古黛美甲美容品牌营销的效果。

(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美容化妆行业,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由于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步伐较慢,这种同质化现象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古黛美甲美容虽然在美容化妆产品方面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也创立了高端品牌——“古荷里”,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古黛美甲美容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的难度不断增大,因此其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在自媒体时代,古黛美甲美容的产品同质化问题对其品牌营销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公司的创新性发展。

(三)缺乏专业化自媒体营销人才

古黛美甲美容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所开展的品牌营销过程中,还缺乏专业化的自媒体营销人才。一方面,公司没有对现有营销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其在自媒体营销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较低,难以借助自媒体进行有效的品牌营销,人才优势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另一方面,古黛美甲美容也没有从外部引进专业化的自媒体营销人才,外部的先进理念和技术难以为公司的品牌营销提供支持,因此难以发挥专业化人才团队的重要作用。

(四)缺乏完善的品牌营销规划

从古黛美甲美容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在借助自媒体实施品牌营销过程中还缺乏完善的营销规划,对品牌营销的目标不明确,没有从公司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制定品牌营销目标,同时对品牌定位不准确,虽然公司开始打造高端美容化妆品牌,但其所占比例较低,仍然是以大众化的中端产品和服务为主,因此使其品牌相对分散。另外,公司对自媒体时代品牌营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没有清晰的预测,也缺乏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而限制了品牌营销的顺利实施。

(五)缺乏完善的自媒体平台

自媒体时代,强化了社会大众之间的联系,深刻影响着企业的营销环境,要想借助自媒体完善品牌营销策略,则需要打造完善的自媒体营销平台以提升营销效果。目前古黛美甲美容在借助自媒体开展品牌营销过程中,还没有根据产品和服务的特征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构建完善的自媒体营销平台,在仅有的自媒体营销中主要是借助其他平台,因此在营销过程中显得十分被动,不仅导致品牌营销的成本高居不下,还难以提升其效果。

自媒体时代美容化妆产品品牌营销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对自媒体营销价值的认知

通过召开座谈会和现场调研等方式,在内部对自媒体营销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进行宣传,内部员工能够正确认知自媒体营销对公司美容化妆产品品牌营销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进而可以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支持品牌营销工作的开展,在内部营造出自媒体营销的良好氛围,为自媒体营销工作的开展扫除障碍,可以在公司品牌营销中最大限度上发挥自媒体营销的作用。

(二)打造特色产品及服务

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进而打造更加个性化的美容美甲产品和服务,使其市场知名度快速提升,使消费者对其认可度不断提升,为其在自媒体下的品牌营销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古黛美甲美容等美容化妆企业要打造特色产品及服务,还需要最大限度上减小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比如,古黛美甲美容可以在“古荷里”这一高端品牌基础上,继续探索新的高端美容化妆产品及服务,逐步迈向高端市场,赋予其产品和服务更高的品牌价值,进而可以借助自媒体对其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宣传,提升其产品的竞争优势和获利能力,最终提升美容化妆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三)组建专业化自媒体营销人才团队

注重营销团队建设,通过对现有的营销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其掌握自媒体营销的专业技能,提升其品牌营销的综合能力。在自媒体营销中,由于其涉及的内容较多,复杂程度较高,因此更加需要专业化人才团队。所以,古黛美甲美容等美容化妆公司在借助新媒体实施品牌营销过程中要组建专业化自媒体营销人才团队。同时,要从外部引进一批专业化的自媒体营销人才,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逐渐打造出专业化的自媒体营销人才团队,使其负责企业品牌营销的整体策划和实施,充分发挥内部专业人才团队对美容化妆产品在自媒体时代品牌营销的保障作用。

(四)制定完善的品牌营销规划

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自媒体营销的需要,制定了明确自媒体时代品牌营销的目标。比如古黛美甲美容可以将其品牌营销的目标设定为打造国内高端美容化妆市场的领导者,使其能够确保自媒体营销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同时,实施精准的品牌定位,通过品牌定位可以集中优势资源用于品牌营销,进而可以降低营销的成本并提升效果,比如古黛美甲美容的品牌定位就是高端市场。最后,要对品牌营销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应对,防止某一环节和步骤存在的问题限制了整个品牌营销工作的开展。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得美容化妆企业在自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有条不紊。

(五)构建完善的自媒体营销平台

管理层认识到自媒体平台建设对于品牌营销的重要作用,逐步构建完善的自媒体营销平台,为自媒体下的品牌营销提供有效的平台;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和设备,构建自身的自媒体营销平台,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管理,在此平台上进行品牌营销工作。另外,古黛美甲美容还可以强化与专业化自媒体营销平台企业的合作,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使其能够为企业的品牌营销出谋划策并提供相应的平台技术支持,确保其品牌营销工作能够在先进的自媒体平台上开展,进而提升品牌营销的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总结

与传统营销相比,自媒体营销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优势,其在美容化妆产品的品牌营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作为新兴事物,自媒体营销的应用还存在很多的盲区及问题,美容化妆产品在借助自媒体所实施的品牌营销需要进一步探索。从本文的研究来看,美容化妆产品需要从强化对自媒体营销价值的认知、打造特色产品及服务、组建专业化自媒体营销人才团队、制定完善的品牌营销规划、构建完善的自媒体营销平台等方面出发,全面完善品牌营销策略,以帮助美容化妆企业充分借助自媒体时代机遇,提升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张晓寒.自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策略分析——以美容化妆产品为例[J].品牌研究,2020(04):23-24.

[2]辛桐.后美容消费时代的营销策略[J].商业文化,2020(24):53-55.

[3]赵海鹏.基于自媒体的企业品牌营销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8(07):73-74.

对策建议范文篇5

1加强对农村文化振兴战略的认识

笔者认为,各级领导干部负有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主体责任,因此,要从四个关键方面提升广大领导干部的认识: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广大村民的文化修养是振兴农村社会,乃至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须条件。二是要深刻认识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当前广大农村“人”的转变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建设这样的事实,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三是必须让广大村民对“四个自信”认同的深远意义去认识。广大村民对我们党的红色政权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发展的高度认识,才能保证永远跟党走,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之基。四是从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高度去认识。广大农村形成了文明和谐社会局面,是社会真正发展进步的表现。

2构建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

目前农村户间、房族间相互攀比、讲排场、摆阔气,富瞧不起穷,大户、大族看不起小户、小族的现象仍较突出,各种封建迷信仍十分盛行,移风易俗,铲除陈规陋习的文明社会风气仍未形成。各种不和谐因素的存在,从辩证角度审视,与村民文化素养缺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确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是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笔者认为应当以党中央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农村生活、成产为需要的科学知识;民俗民风传统精华文化;文明礼仪知识;养生保健、应急救助知识;村规民约制度;本土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所形成具有正能量内涵的文化;现代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等为辅助,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容。同时,注意考虑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的差异,做到包容并蓄。

3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民自愿的原则

对策建议范文篇6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金融;“三农”发展;农村信用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要素,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基础的资金保障,担当着重要的使命。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激励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深耕“三农”领域,根据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基础建设需求,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支持乡村振兴发展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

为金融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乡村振兴战略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需要为之增加包括金融在内的多方面资源配置。金融业作为最基础的经济活动资源,着重从三个方面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持:一是增加对“三农”领域的资金供给,满足乡村振兴的基础资金需求,解决农业农村发展融资难的问题。二是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将金融产品与服务延伸融入“三农”领域的细枝末梢。三是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制定符合“三农”领域特点的各项金融产品及政策,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加大对“三农”支持的力度。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拓展了“三农”领域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层次,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农村金融发展拓展了新领域,激发了新的金融需求。二是乡村的振兴发展倒逼金融业加快创新步伐。三是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政府发挥统筹和监管职能,通过完善货币政策和强化监管手段促进金融业良性发展。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难点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当前,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金融行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缺乏体系化支撑,在解决“三农”发展的问题上,大多数银行机构没有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自身发展的方向,除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外,真正深入一线支持乡村振兴的银行机构少之又少,导致“三农”领域的项目很难获取金融信贷的支持。如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虽设有“三农”事业部,但经过股改之后,其在农村地区的服务网点却逐渐被撤销。除此以外,大多数银行机构提供的涉农金融服务比较单一,无法与“三农”领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农村现状抑制了对涉农金融的需求。首先,从资金投入的角度来看,我国农村地广人稀,资金投入的费效比相对较低,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资金投入偏少、基础设施缺乏或落后、资金融通缓慢等问题,导致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动力不足。其次,从人力资源匹配角度来看,农村地区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农村留守人员以老人和小孩居多,文化水平程度普遍不高,长期受到封闭思想和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加上与外界联系较少,对乡村振兴战略认知不足,该群体无法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人力资源,以致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从而抑制了对金融的需求。——农村金融监管机制不优。从政策层面看,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情况离不开金融监管机构的督导。当前大多数金融机构在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时流于表面,未深入到乡村一线,没有真正满足“三农”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监管。如绝大部分农村地区银行网点以办理资金储存业务为主,“只存不贷”的现象严重,金融服务普适性较差。——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度不高。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风险,如因风险承担机制不健全产生的不良信贷、发生某种程度的金融抑制等情况,农业生产经营因市场、自然灾害等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风险等。除此以外,农村征信系统建设落后于城市,农民信用意识普遍不强,金融机构无法在农村地区采集、管理和使用农户的信用信息,以致金融机构不愿意承担各种风险,面向“三农”领域的贷款意愿明显不强。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对策建议范文篇7

××县地处××市西部,辖3镇7乡1个国营农场,118个村居委会1633村民小组。现有国土面积3208平方公里,有耕地542978亩。2008年末总户数80406户,其中农业户数72440户,占总户数的90.1%,总人口336189人,农业人口308518人,占总人口的91.77%。2008年农民人均总收入41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82元。受现有金融体制和相关政策的局限,农民贷款难一直是制约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难题。当前为我县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而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只对企业、团体提供服务,不为农民个人贷款。为农民个人提供贷款服务的就只有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2008年底,农行发放惠农卡6411张,发放小额贷款3497万元(其中甘蔗种植3297万元、茶叶种植200万元);有46344户农户在信用社贷款,贷款总额13428万元。

二、农民贷款难的原因

(一)从金融机构本身分析

自从1996年以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全面撤出××,独家经营的农业银行也开始走商业化道路,将营业网点撤并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段,并将农行资金以农业为主转向了工商业并举,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城镇。农村信用社便顺理成章成了农村金融主力军。那么,农民能否从农村信用社取得贷款,满足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信用社的意愿和行为。

1997年人民银行颁发的《农村信用社管理规定》对农村信用社性质的表述是:“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这一定义体现了国际通行的金融原则,即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再加上一个非盈利性(不以盈利为目的)就完整了。这一定义同时明确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目标:主要为社员服务。这是合作制的初衷,也是合作制金融与商业金融的根本区别所在。《规定》还要求农村信用社“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宗旨”。这与主要为社员服务的经营没有冲突。然而,由于农村信用社相对独立运作时间短,积累的成功经验并不多,加之在市场经济环境尚未成熟的条件下,受地方意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制约,与按合作制原则进行规范差距较大,地方色彩在一定时间内依然存在,“商业化”倾向也日益明显,离“农民自己的银行”还十分遥远。出现农民贷款难的局面在所难免。主要表现在:

1、资金筹措困难。尽管脱钩以来我县农村信用社发展较快,存贷规模有效扩张,2008年存款余额达到42214万元,发放涉农贷款13428万元,发放惠农资金7112户3765万元,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鲜活的力量。但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在信贷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只有申请支农再贷款解决供求矛盾。然而,由于支农再贷款期限短(6个月至1年),逾期罚息过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支付问题。

2、农村信用社服务难以到位。除了前面提到的由于主观上缺乏利益驱动外,服务半径过大,交通不便等客观条件导致我县农村信用社服务难以到位,也是农民贷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除县城外,我县平均300平方公里左右才有一家信用社机构,服务半径一般在40公里左右,其中一个乡已没有信用社,最远的村寨距信用社达60多公里,加之信用社业务量大,员工少,办理存款业务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老百姓对信用社的认识理解不多,有的农民总认为与信用社的人不熟就贷不到款,因此不愿主动与信用社打交道。

(二)从农民自身原因分析

1、农户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在我县,由于广大农户受长期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质量不高的影响,很多农民都不愿意和国家正规的金融机构打交道。使得通过民间借贷来解决贷款问题的思想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根深蒂固。许多村民的中小额借贷款项都不去农村金融机构贷款而向亲戚朋友借款。

与此同时,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对缓慢,农民渴望致富却找不到好的项目。所需资金仅限于采购农资等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有的惠农贷款名额只被机关干部贷走挪作它用。

2、服务客体的信贷意识低,反弹作用力弱。由于受传统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户信用意识低,重贷轻还现象突出。据统计,2001年以来,全县不良贷款率曾高达23.39%,2008仍有9.12%。一部分信贷资金到农民手中就打了“水上漂”,造成了金融部门难贷款,农民贷款难的现象。

3、缺乏抵押物和担保,难以向信用社借到贷款。信用社为了防范贷款风险,农民贷款需要存款或房地产抵押,甚至惠农资金也要正式机关干部作担保,这无疑为广大农民群众设了一个高高的门槛。

三、对策建议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尽快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一)加大宣传力度,改善信用环境,坚定不移地走合作制道路

如果把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信用社合作化运动称为中国合作金融的“第一次革命”,那么,1997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大规模的整顿规范农村信用社工作应是“第二次革命”。尽管广大农民没有真正发动起来,但是,当局的目标选择是正确的。实践证明,继续维持农村信用社官办性质是不现实的,走合作制道路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行业管理部门必须加大教育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培育他们的合作理念,使民主管理组织真正能够履行应有的职责。同时对农村信用社职工也要加强教育培训,逐步消除“内部人控制现象”,接受外部社员的监督,营造良好的信贷环境。

(二)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农村信用社组织的合理布局

由于信用社服务半径过大,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信用社宣传、服务均无法到位,留下死角,多数农户从未与信用社打过交道,不了解信用社。因此,农村信用社的机构应因地制宜重新布局,以最大限度满足辖区内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为原则,在此原则下再考虑测算局部盈亏问题。

(三)按政策要求用好用活支农再贷款,补充信贷缺口资金

支农再贷款是中央银行加大对“三农”信贷投入,实行低利率扶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货币政策手段。其主要作用是支持和引导农村信用社通过扩大对农民的贷款投入,既支持农民增产增收,又支持农村信用社调整信贷资产结构,改善经营状况,达到支持农村、农业持续发展的目的。

最近,中央银行对支农再贷款的发放、管理又作出新的要求,要求各信用社正确认识支农再贷款的作用和目的,认真把握支农再贷款投向,进一步改进支农再贷款期限管理,加强支农再贷款规范化和科学管理,支持农民实现增产增收。这无疑为农民贷款又注入了一份希望。

(四)强化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服务客体的信贷意识

针对部分农民信贷意识低的实际,各级政府及金融部门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同时借鉴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按照入世面临的新要求完善信贷条规,增强信贷条规的约束力。只有增强服务客体的信贷意识,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贷款难、农村金融难贷款的问题。

(五)促进农村金融主体多样化,建立农业保险机制来降低贷款风险

众所周知,由于农业的低效产业属性以及由此决定的农业信贷的高风险、低效益,必然使农业信贷业务与农业银行的商业银行性质相矛盾,从而使农业银行越来越将业务重心移至风险小、收益高的非农金融领域。应该进一步明确农业银行的改革方向,改革应该是有限度的商业化。农业银行应更多为农村地区提供农业贷款,与农村信用社一起担负起农村金融建设的重任,促进农村资金的良性循环。

在形成农村金融主体多元化的同时,还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来增强农业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农民的还款能力,从而降低贷款风险,增强其贷款热情,消除贷款银行的后顾之忧。农业保险可以大大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系数,农民的违约风险也大大降低了,这样农村金融机构“惜贷”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得到缓解。

对策建议范文篇8

一、基本情况

(一)一些企业能够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主动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接受区直部门的指导和监督,踊跃参加救灾、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同时,认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积极探索企业管理新路子,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不断改进管理模式和方式,在努力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二)依照国家《劳动法》、《工会法》和有关政策招聘录用工人。一是与员工个人签订了劳动用工合同,明确工资标准、福利待遇和休假时间等,36家上规模工业企业基本上都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二是依照《工会法》成立工会并与工会签订集体劳动合同,支持工会工作,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促进生产中的作用,在36家上规模工业企业中有18家成立了工会,签订了集体合同,其中化工机械、宝莲印务、香精厂、益佰制药、钟裕汽车等企业的工会工作开展得比较好;三是积极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截止今年7月,36家上规模工业企业中,有31家企业参保,参保率达86.1%。还有一些上规模的商业、饮食服务业,如国贸、国美、雅园等企业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三)把关爱员工作为构建和谐企业、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建立和落实与员工密切联系的沟通机制,普遍的做法是设立"员工意见箱",定期召开"员工例会"。国贸广场规定每月12日为"员工投诉日",听取员工的意见和批评。雅园饮食每年要组织一次员工对部门经理、总经理的工作(含关爱员工)情况进行一次评议,评议结果作为公司考核管理人员的重要依据;二是努力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帮助租赁住房、迁移户口、子女入学、补助医疗费等。益佰制药、宏奇药业除按国家规定给员工办理医疗等保险外,还在内部建立了医疗基金,员工可报销10万元以内的住院治疗费。

(四)以“质量求生存、信誉求发展”,不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随意拖欠应付款项,使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我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中坚力量。

(五)以邻为伴,以邻为善,与周边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建立和保持友好关系,积极参加所在社区的三个文明建设,主动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与周边自然生态和睦相处,因地制宜地绿化、美化环境,努力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

(六)创建、丰富和谐企业文化。不少企业已在过去提出的较为单纯的经济发展方面的企业宗旨、理念、口号中增添了政治的、精神的和民主和谐的新内容,如提出"员工是朋友"、"员工是财富"、"关爱员工,构建和谐"、"共建和谐企业,共享幸福家园"、"让员工与企业一起成功"等新的企业文化理念。不少企业已由过去的家族式管理过渡到现代企业管理;由过去的家长式管理转变为民主管理,不仅扩大股东的参与面,而且让员工也参加企业的管理与决策;由过去单一抓经济建设转变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适时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和旅游等活动,着力增进员工友谊,增强企业凝聚力;由过去单纯学技术、学管理转变为学技术、管理与学国家法规、政策并重,使企业和员工都知法、懂法、守法和按政策办事。益佰制药还组织职工学习哲学基本知识,提高职工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客观事物的能力和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用工不规范。有的企业不及时依照《劳动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合同后不到劳动行政部门鉴证;鉴证后却不给员工本人留存,使员工投诉时无劳动关系证明,给劳动争议的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有的员工想往自由“跳槽”而不愿签订合同。一些企业不愿依照《工会法》成立工会,不签订集体合同。区域内企业有6147家,其中在区工商分局注册登记的有3670家,成立工会的仅有1052家。有的只是形式上成立了工会,没有正常开展工作。

(二)社会保险覆盖面小。截至今年7月,在区社保局给职工办理养老保险的企业有1233家,办理失业保险的企业为1216家,加上在贵阳市社保中心缴费参保的企业,给职工办理养老、失业保险的企业约占区域内企业的五分之一,占区工商分局注册企业的三分之一。

(三)劳动举报、纠纷案件时有发生。有的企业法制观念淡薄,对企业有利的法规政策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如延长工作时间不加工资、随意克扣工资等。有的企业只注重内部和谐忽视外部和谐,如排放污染物、有意拖欠债务等。有的员工随意辞工、“跳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对其无合法的约束手段。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首先应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主任的构建和谐企业协调委员会,明确一个部门具体抓开展构建和谐企业活动的各项工作;第二是根据区委《关于构建“和谐*”的实施意见》,制定开展构建和谐企业活动的实施办法,明确构建和谐企业的指导思想、活动原则、目标任务、措施办法和奖励政策等。

(二)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加强社保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迅速提高办事效率;二是要适当增加社保工作人员编制,加快计算机软件系统研发即“金保工程”建设,尽快实现社会保险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和便捷化;三是创新“低准入、广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现在实行的是养老、失业、工伤三个险种同时办理后方能办理医疗、生育两个保险的做法,使一些效益欠佳想先给职工办理养老、医疗险种的企业被拒之门外,应当改进和创新,哪怕是只给职工办理一个险种都应持欢迎和给予办理的态度。

对策建议范文篇9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德;党建

一、民办高校师德建设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理想理念作为支撑。“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使命与责任。教师不仅要做好本职知识、技能的教育工作,更应当重视学生的观念与思想教育。但是从目前来看,不少民办高校的教师缺少对学生有关思想与观念的教导,没有认识到这项工作是自身的重要职责,并认为这些工作应该由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来负责,缺乏有效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导致他们面对学生的违纪、违规现象视而不见,脱离了“育人”的根本,影响了高校形象的建立。(二)民办高校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从民办高校教师队伍角度来说,其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返聘的教师,其二是青年教师。这些教师都是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但是从体制与编制的角度来说,相较于公办高校较为丰富的福利制度,民办高校教师的福利制度缺少良好的保障。尤其是个别青年教师,只是将民办高校当作一种“跳板”。有的教师,会在自己主要职业基础上开拓第二份职业,并以此来弥补生活所需。这些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缺乏,其不仅无法有效投入教育教学中,同时也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在实际教育中往往照本宣科,未能真正从教师职责的角度去落实工作,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成长发展。(三)对于高校教师的师德关注较少。现今我国不少民办高校面临着师资引进难、留住难、提高难等状况,导致不少民办高校在教师的选择上大多从“量”的角度出发,很少从教师的“质”也就是师德角度因素进行考虑。同时忽视师德也体现在对于教师的培养、选拔、晋升的过程中。在实际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学校大多从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上考核,并没有制定系统性较强的师德、师风培养体系。虽然在日常的教师管理中,学校会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导,但是有关师德的发展效果不够明显。一些教师因为安于现状,常处于舒适状态中,未对自己提出高要求,从而制约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民办高校以党建促进师德建设的价值

(一)为教师师德观念树立正确的风向标。从实际角度来说,党建工作以其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在强化教师“内在”因素上有着非常强的功效,同时还可以将国家与社会的需求在其中融合,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国家的联系,并以此为教师良好师德观念树立正确的风向标。民办高校实施党建工作,符合时展需求,使在职教师受到正能量的感染,可以激发其责任意识,有助于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从而为提升师资队伍力量奠定良好基础,促使高校树立良好形象。(二)保障民办高校师德建设机制的长效性。从教育实力的角度来说,其实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师资队伍,而师资队伍的稳固发展核心在于师德建设。在民办高校中,教师师德建设往往没有专职部门管理,导致师德建设工作无法有效落实。而以党建与师德建设融合的机制,可以充分挖掘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党员模范作用以及党政齐抓共管,可以有效保障高校师德建设机制的完善与长效性。这对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能够使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与时展相符,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以党建促进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一)以党建为中心构建师德建设管理机制。从上述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问题来看,民办高校师德管理工作相对分散,因此想让党建工作推动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发展,必须以党建为中心,构建相关管理机制,设立专门师德建设机构。从实际构建的角度来看,民办高校可以考虑由组织部门负责师德建设的总体部署,并延伸其具体的规定制定、检查督促等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师德建设管理服务工作,并逐步落实到学校、院系、教研室三个方面,以此全面落实党建工作,使党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促进师德建设,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在建设管理机制的过程中,不能缺少师德建设考核与奖惩的机制。从考核的角度来说,高校不应局限于领导小组对教师的评定,还应当从学生以及教师群体之间的互评来保障考核的准确性。对于学生以及学校认可的优秀教师,给予名誉与物质上的奖励,对于评价结果不理想的教师,则应以教育、警告等形式来进行惩戒,并督促其进行有效的改进。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教师的工作状态,能够更完善地对教师进行考核,可以使各位教师产生积极上进心,避免有的教师怠慢工作,有助于推动高校师德建设。民办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立考核与奖惩机制,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以切实有效提升师德整体水平。同时,为了提高学校对于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视,学校还应当将师德考核纳入对教师的年度综合考核、职称评聘、职位晋升等工作中,以保障教师对自身师德建设的重视程度。此外在机制的构建中,学校还应当加强监督与问责的力度。学校党委应当就师德师风日常建设情况进行有效督查,并明确各级党组织在师德建设方面的责任,一旦在师德建设中出现不利或是失误,应第一时间启动问责机制,以及时纠正错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保障师德建设工作有效进行,从而逐渐提高学校的教学力量,为高效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使学生接受良好的素质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提升学校对外形象。(二)以教师党支部为基础,落实师德教育建设工作。首先,教师党支部应当重视教师的学习与反思,从思想层面促进师德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党支部不仅要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面对基层教师应有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通过交流讨论、集体备课、集体教研等形式,帮助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与道德,引导教师有效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以提升在职教师的思想素质,推动民办高校师德建设。教师党支部要做好领头羊,用先进的思想来引领教师队伍,给教师队伍传输正能量,以发挥出党建的作用,提升学校师德水平,从而促进民办高校办学竞争力提升。其次,为教师群体树立先锋模范,发挥榜样作用,促进师德建设。在教师党支部推进师德建设的工作中,不能忽视榜样的力量。要抓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引导教师党支部书记发挥好在团队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在促进党建和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的过程中,内化师德培育建设。教师党支部应当积极开展党建工作,通过党建工作促进学校师德的建立,以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三)重视教职工的需求,发挥基层教师的潜在能动性。群众路线,是以党建促进师德建设工作的关键,学校应发挥党员与基层教职工潜在的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应当重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党委应当发动基层教职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教职工的意见,帮助解决教职工的困难,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合理提升薪资水平,帮助教师做好职业发展规划,给教职工一份安全感与归属感,以便教职工发挥主人翁精神真正投身到学校的建设发展当中去。学校应当给予教职工合理的酬劳,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保证教职工的福利,以使其产生积极的工作动力,从而促进学校师德水平不断提升。二是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呼吁号召全体教职工参与到师德建设中去,开展自评自纠活动。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管理人员要对自己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进行自查自纠。发挥基层教师的潜在能动性,能够有效实现师德建设,有助于民办高校树立良好的形象,推动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总的来说,师德建设工作对于民办高校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应当重视党建工作与师德建设工作的有效融合,完善学校的师德建设机制,优化师德考核与奖惩机制,强化师德师风的培养培育工程,让教师通过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举.新时期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3):271-272.

[2]段曹钢,张中新.民办高校“工会+师德建设”路径探析[J].山东工会论坛,2019,25(06):68-73.

[3]关英辉.关于推进民办高校立德树人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中外企业家,2019(33):205.

[4]邱续荣.新时代民办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9(07):78-79.

对策建议范文篇10

关键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对策建议

采购工作作为政府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能够有效地提高政府公共财务监管工作质量,对于我国的社会市场体制改革与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辐射发内逐渐增大,实践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与漏洞也不断浮现。因此,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工作,对我国政府体制管控与财政部门预算、审计等进行改革创新,是实现政府采购工作的高效化与实践化的关键措施。

1.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建设相关理论概念

1.1政府采购基本概念与制度

政府采购也就是公共采购,是各级国家行政机构、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等团体,利用市场竞争、公开招标等方式,使用国家财政资金采取租赁、购买或委任等手段取得项目工程、货物或管理服务等举措,具有资金渠道公用性、主体固定性、经营非营利性、管理支出政策性以及实践管理规范性等特征,在社会经济改革开放体制下,能实现市场经济调控与政策宏观管理的双向结合。政府采购制度主要包含政采购的基本准则、目标、具体流程以及组织管理机构等,主要是对采购规划的审核、落实、拟定合同、采购落实、实践验收以及违规行为处理等进行规范,并制定具体的管理、纠纷等执行标准。当前,我国已经搭建了政府采购基本框架,以《政府采购法》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地方与中央协调统一的法律规范机制。

1.2内部控制基本概念与要素

内部控制从本质上讲是在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管理层、监督管理层以及全体职工在内的所有人贯彻执行的、用以实现政府采购预期目标以及管理措施的全过程。内部控制主要是用于确保政府日常经营管理的合理性与和合法性,从源头上实现政策财政管理安全性、审计报告等相关数据信息的准确完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的运转效率与安全稳定性。在实践管理中可以从内部管控条件、风险预期评审、共同控制活动、数据信息交流以及内部监督机制五大要素进行详细划分,能够实现对政府采购的全方位管控监督。内部控制是为了从根本上实现政府资金的效益最大化,这不是单纯一个部门能决定的事,需要包含采购部、财政部以及管理部等在内的所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

2.政府采购发展与内部控制现状

政府采购作为我国公共财务的重要构成,是加强政府财政管理的主要方式。从20世纪90年代上海试点工作,到21世纪初颁布的《政府采购法》法律制度,使得我国政府采购工作范围逐年扩展。相关研究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政府公共财务支出为8422亿元,而到2016年这一数字已经高达31090亿元,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社会政治等的长久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也暴露出众多的采购管理问题,由于采购人员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导致采购工作经常陷入僵局。另外,采购工作逐渐显露出采购工作中的任意性与重复性、供应商预期供货、货物质量过差以及售后服务管理等问题,很多采购人员存在“只买贵的”想法,导致采购工作欠缺公正透明性。现阶段,我国已经制定了众多法律规范条例,有助于政府采购部门构建成熟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3.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水平有限

受社会经济体制与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影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严重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在实践采购工作中导致绝大部分政府工作并没有独立存在,通常是将其规划到财务预算范围内,也没有编制针对性的实践项目。这就严重影响了政府采购相关部门的有效对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采购的成本费用与实践操作困难系数。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大多数单位将其规划到财政部门职责内,而忽视各部门的协调统一合作作用。另外,在编制中年初预算编制存在严重的随意性与粗糙性,部分单位并没有制定严谨的预算流程,导致实践采购工作与预算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性,出现采购年中增加资金投入规模,使前期预算缺少准确性与操作性,欠缺实践采购的强制制约性。

3.2招标文件欠缺规范性

招标文件主要包含评审资格、合同文件等,是高效招标的评审依据。在评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范条例,对招标文件的具体流程展开全方位审核,对于招标资质与供应商的筛选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部分区域政府在招投标过程中发生审查不严谨、增加限制门槛等情况,资格审核存在很大的主观性,甚至部分招标方出现控制数据信息公开程度、偏向部分供应商、收受贿赂以及泄露招标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招标的公正公开性。

3.3政府采购合同缺乏规范性

政府采购过程中需要同供应商签订购买合同,但我国并没有权威统一的合同法律制度,基本上是由采购单方面提供合同范本,采购管理工作部分供应商为了谋取暴利、获取优势竞争地位,使用恶劣的竞争手段等,在合同中对采购具体环节没有详尽的标注,损害采购方的正常利益,导致腐败行为的产生。同时,对产品服务质量等的验收、监督管理等工作存在严重问题,部分采购合同中表明需要采购人员自行进行产品服务的验收与监管等,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与监督管理机构进行全方位监督,导致部分权力人员形成暗箱权钱操作,严重损害国家与社会公众的权益,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

4.加强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4.1提高采购预算环节综合能力

政府采购工作通常是以预算规划为起始点,政府采购与传统的私人采购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为最大限度保证政府采购的高效化与成本最低化,确保整个政府采购行为时刻处于社会监督管控中。政府要创建独立的预算部门,并由专人按照国家政策法律规定与单位实践情况制定对应的预算计划,对采购的实际物品、资金渠道、数量规模等进行详细规定;填报相应的采购预算计划,并将预算工作并入到采购计划中;不能凭空或是片面性的进行预算编制,要进行实地调研,并将调研数据信息进行总结整理;对技术难度系数较大的业务,经上级同意后可以聘请该领域的专家学者等进行综合分析与重点关注;采购过程要有专人负责,真正做到责任落实到人,不能随意对预算进行更改。

4.2完善招投标环节

为了避免出现部分地方政府泄露标底、收受贿赂等情况发生,要保证招投标文件等公平性与公正性,制定相应的招投标采购管理办法,并组织相关招投标组织机构,采取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具有现代化信息管理框架的招投标采购体制,实现整个招投标管理工作的公开化与透明化,从根上提高采购工作的实践效率。在招投标文件设计完成以后,要经过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等的专门确认与审核,并采用会签表决、集体投票等方式,将制定与审核流程相区分,实现对招投标文件制定审批等各个环节的严格把控。制定合理的招投标信息公示机制,构建招投标数据信息的内部、外部公开体系,实现对招投标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管理,确保招投标环节的有效性。

4.3严格规范政府采购合同

政府采购不仅要满足单位实践需求,并且要同时满足《政府采购法》与《合同法》。首先,需要采购双方协同参与到采购需求的制定、审计、汇总、确认、制定文件,以及采购竣工等的全流程中,确保各个能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核与监督,在合同上要明确标明采购的货物规格、规模数量、到货时间、预期条款等具体情况。其次,合同在拟定前需要进行前期数据信息整合、记录以及各部门执行情况规范管理等,并将所有资料进行汇总整理,保证合同符合双方的实践利益与合同条款的准确性。再次,合同在审核修订过程中,必须保证合同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只能对需要修改或补充的单独条例进行变动,并及时上报上级领导。最后,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逐步完善合同履行责任追究机制,对合同的实际履行进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向上级回报,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将合同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府采购是一项用于规范相关采购活动的一系列政策法律规范机制体系,而提高政府采购内部控制能力,对采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改进,是确保采购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性保证与实践规范指导,能最大限度降低我国政府采购成本费用,建立风险腐败的长久预防治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刘佳昕.浅析政府采购业务内部控制[J].财会研究,2017(07):50-53.

[2]袁金龙.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研究[J].中国政府采购,2017(08):53-55.

[3]况玉书.政府内部控制理论框架构建及应用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