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0:56:49

东北方言范文篇1

1.1.平翘舌不分

这里所指的是z—zhc—chs—sh三组有对应关系的舌尖前音,又称平舌音。Zh\ch\sh都是舌尖后音,又称翘舌音。在东北方言中,平舌音和翘舌音都有,只是在使用上与普通话体系不相一致。普通话中的翘舌音比较多,而东北方言中则是平舌音比较多。东北方言把普通话的绝大部分翘舌音都发成平舌音,又把普通话的平舌音都发成翘舌音。概括地看,就是表现为二者混用。在普通话中,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是很严格的。东北方言将其混用,能造成很多歧义,容易引起语音混乱,出现交际障碍,如:市长——司长、诗人——私人、主力——阻力、终止——宗旨等。

1.2.改换r声母

在东北方言中,有些地方的语音系统中几乎没有翘舌音声母r,普通话中的r声母音节分别被n\l和y(零声母)声母取代了。n取代r只涉及一个字“扔(rēnɡ)”,l取代r的音节也不多,大都部分是r声母音节被y(零声母)音节取代的。东北方言区部分地方这种改换普通话r声母的现象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一般来说改换成n、l或y(零声母)这几个声母与韵母有关:普通话r与u、ui等韵母构成的音节,东北方言将r换成l,例如,儒生(rú)东北方言读儒生(lú)、花蕊(rǔi)东北方言读花蕊(lǔi);r与其它韵母构成的音节,r都被改换成y,例如,吵嚷(rǎnɡ)东北方言读吵嚷(yǎnɡ)、闷热(rè)东北方言读闷热(yè)、肥肉(ròu)东北方言读肥肉(yòu);当y遇到不能与之相拼和的韵母时,韵母则发生变化,例如,人民(rén)东北方言读人民(yín)。东北方言区没有r声母音节的地方虽然不多,但影响却很大,有些有r声母音节的地方也常常出现将r声母改换的问题。成系统的改换还比较容易纠正,个别音节的偶尔改换则就不容纠正了。

1.3.多加声母n

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绝大部分韵母是可以自成音节的,不用声母,所以称为零声母音节。只有-i(前)、-i(后)、onɡ、enɡ等4个韵母不能构成零声母音节。在东北方言区,有些地方零声母音节要少一些。普通话中的e、ɑi、ɑo、ou、ɑn、en、anɡ等7个开口称零声母音节,常常被加上个声母n,变成了n声母音节。例如,恶人(è)东北方言多读成恶人(nè)、癌症(ái)东北方言易读成癌症(nái)、棉袄(ǎo)东北方言中读棉袄(nǎo)、昂扬(ánɡ)东北方言读昂扬(nánɡ)等等,就连“俺(ǎn)”这个原产自东北方言的口语词也被东北人读成了nǎn。这类语音现象具有典型性。

1.4.个别字声母变换

在东北方言中,有些音节的声母发音与普通话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不是表现在一个音节对应的所有字上,而是反映在该音节所属的个别字上,有些甚至是个别字的个别词上。这类字往往都是一些常用字。东北方言对个别字声母的改换一方面是不成系统,另一方面是不严格对应,但也不是杂乱无章的。有些是将不送气声母发成送气声母,例如,同胞(bāo)东北方言读同胞(pāo);或将送气声母发成不送气声母,例如,扒手(pá)东北方言读扒手(bā);也有些是将擦音声母发成塞擦音声母,例如,机械(xiè)东北方言读机械(jiè);或将塞擦音声母发成塞音声母,例如,刹那(chà)东北方言读刹那(shà);或将塞擦音声母发成塞音声母,例如,解扣儿(jiě)东北方言读成解扣儿(ɡǎi);还有些是将塞音声母发成塞擦音声母,例如,来客了(kè)东北方言读来客了(qiě)。这类个别字声母改换问题,在东北方言区普遍存在,只是各地方所涉及的字的多少有些不同。

2.从韵母方面看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

在普通话音节的声、韵、调三大要素中,东北方言在韵母上同普通话比较产生的差异最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以e代o;二是iɑo代üe;三是多加鼻辅音nɡ;四是个别韵母变换。

2.1.以e代o的现象

在普通话中,双唇音声母和唇齿音声母直接与圆唇音的单韵母o相拼,不与扁唇的单韵母e相拼。而东北方言恰恰不是这样的,双唇音声母和唇齿音声母都只和e相拼,不和o相拼。东北人不习惯发圆唇音,甚至是把o给取消了,是东北方言语音特点中一个很普遍的特点。这种以e代o的现象是成系统出现的,而且是很显著的。

东北方言中没有bo、po、mo、fo音节,有的是be、pe、me、fe音节,例如,胳膊(bo)东北方言读胳膊(be)、衣服破了(pò)东北方言说成衣服破了(pè)、抚摩(mó)东北方言读抚摩(mē)、乐山大佛(fó)东北方言读乐山大佛(fé)。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指出的是普通话双唇音声母m可以和e相拼,就是在“什么”的“么”音节中可以与e相拼,构成轻音的me,而且这个音节只有这一个字。

2.2.以iɑo代üe的现象

东北方言区部分地方的语言系统中,少有或没有üe韵母音节,而是用iɑo韵母音节代替。由于普通话的普及使得这一特点在现在看来已经不是很突出了,只有一部分老年人体现的严重一些。就像我们在家里经常会听到隔辈人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xué)”,但是他们说出来的往往是“好好学习(xiáo)”,“学”这个字是最能体现出以iɑo代üe的这一特点的,此外常用的还有雀跃(yuè)东北方言一读成雀跃(yào)、疟疾(nüè)东北方言读疟疾(niào)、忽略(lüè)东北方言读忽略(liào)等等。由于普通话中üe韵母的音节本来就不多,加之普通话教育的开展东北方言的这一发音特点会逐渐消失的。2.3.多加鼻韵母nɡ的现象

普通话中有一部分零声母音节,其中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音节规定了用y、w隔音的办法,而开口呼音节在发音时没有明显的辅音特性的起始方式,东北方言区部分地方习惯在这类音节前面增加一个明显的鼻辅音来起始。在东北方言区,除一部分人习惯在开口呼音节前加一个前鼻辅音n外,还有一部分人喜欢在这一类音节前加一个后鼻辅音nɡ。这一特点很难通过一个词或是一个短语做例子来解释,它是东北人在平时说话中时不时表现出来的,甚至在这句中有所体现,在别的语句中就不明显了。

2.4.个别字韵母变换

在东北方言中,有些音节的韵母发音与普通话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不是表现在一个音节对应的所有字上,而是反映在该音节所属的个别字上,有些甚至是个别字的个别词上,而不是反映在该音节的所有字上。东北方言相对于普通话在韵母方面的变换是有规律的,也有一部分是没有什么规律的。

以ɑo带ou。东北方言中,双唇音和唇齿音声母b、p、m、f不与圆唇单韵母o相拼,由此,以o做韵腹的复韵母ou与双唇音声母和唇齿音声母相拼也为东北人所不习惯。于是,普通话中ou韵母与双唇音声母和唇齿音声母构成的音节在吉林话中就变成了ɑo韵母与双唇音声母和唇齿音声母构成的音节。例如:剖(pōu)东北方言读成pāo;谋(móu)东北方言读成máo;否(fǒu)东北方言读成fǎo。

丢掉韵头和改换韵头。普通话韵母可细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有的韵母三部分俱全,有的韵母只有其中的一部分。韵头是介于声母和韵母的主要元音(韵腹)之间的部分,所以又叫做介音。在普通话音节中可以用来充当韵头的有i、u、ü三个高元音。韵头的发音虽然较短促,但并不模糊,不是能忽略和改换的。而东北方言中,有些音节恰恰是把普通话音节的韵头丢掉或改换了。这种情况在东北方言区并不普遍存在,但却比较典型。例如:温暖(nuǎn)东北方言丢掉了韵头读温暖(nǎn);产卵(luǎn)东北方言丢掉了韵头读产卵(lǎn);挑衅(xìn)东北方言中改换韵头i为ü,读为挑衅(xùn)。

其他类型的韵母变换。还有一些字的韵母对于普通话韵母发生变换,但并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是由于长时间的习惯性使用而固定下来的,甚至有的字词是随意而言的。例如,剥皮(bāo)东北方言读剥皮(bē);胳臂(bei)东北方言读胳臂(bo);厉害(lì)东北方言读厉害(liè);塑料(sù)东北方言读塑料(suò);干啥(ɡànshá)东北方言读干啥(ɡàhá),等等。以上这些字词的改读从普通话读音的角度来看就是错读,但在东北方言口语的实际应用中是广泛被人民大众所使用的,这是经过历史的沿袭而日渐稳定下来的方言读法。

3.从声调方面看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

我们说话时,音节总是有些或升或降或平或曲的变化,这种贯穿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就是声调。声调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音节它可以没有声母、韵头和韵尾,却不能没有声调和韵腹。声调也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东北方言的声调和普通话音节的声调作用相同,调值系统也相同,其差别主要表现在调类的调值不尽相同和一部分字的调类不同。

3.1.调值不到位

与普通话相比,东北方言说出来显得平淡、含混,不够响亮、清晰,听起来缺乏起伏变化,不富抑扬顿挫。这种情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调值不到位造成的。

东北方言声调调值的基本形状与普通话声调相同,但每类声调的起止点却不同。普通话的阴平是高而平的“55”调值,东北方言的阴平调值一般只相当于“44”度;普通话的阳平是高升的“35”调值,东北方言的阳平调值一般只相当于“24”度;普通话的上声是低降升的“214”调值,东北方言的上声调值一般只相当于“213”度;普通话的去声是全降的“51”调值,东北方言的去声调值一般只相当于“42”度。总体看来,东北人说话有点高低、升降、长短不分明。

3.2.字调不一致

东北方言与现代汉语普通话除了在调值上存在差异,有一部分字的“调”也不一样,这就不仅是调值不足或太过的差别了,而是一种声调的改读:

普通话是阴平,东北方言是阳平。例如,剽窃(piāo)东北方言读成剽窃(piáo);普通话是阴平,东北方言是上声。例如,泼辣(pō)东北方言读成泼辣(pě);普通话是阴平,东北方言是去声。例如,氛围(fēn)东北方言读成氛围(fèn);普通话是阳平,东北方言是阴平。例如,猫腰(máo)东北方言读成猫腰(māo);普通话是阳平,东北方言是上声。例如,符合(fú)东北方言读成符合(fǔ);普通话是阳平,东北方言是去声。例如,愉快(yú)东北方言读成愉快(yù);普通话是上声,东北方言是阴平。例如,悄然(qiǎo)东北方言读成悄然(qiāo);普通话是上声,东北方言是阳平。例如,请贴(tiě)东北方言读成请贴(tiē);普通话是上声,东北方言是去声。例如,可恶(kě)东北方言读成可恶(ké);普通话是去声,东北方言是阴平。例如,卑鄙(bǐ)东北方言读成卑鄙(bì);普通话是去声,东北方言是阳平。例如,瞭望(liào)东北方言读成瞭望(liáo);普通话是去声,东北方言是上声。例如,开辟(pì)东北方言读成开辟(pǐ)。

狭义上的方言就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所以,东北方言的以上语音特点又与中国人性格的地区差异有关,性格差异无非源于地区的人文差异和自然差异。人文方面,东北曾是满人等少数民族崛起的地方,少数民族的粗犷豪放影响了这里的人民,他们继承了东北土著居民粗放的血统。自然方面,这里是中国最北的地域,冬季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在这里横冲直撞,气候恶劣,东北人坐在火炕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暴躁、干脆、粗放的语言也不足怪了。东北方言不讲平仄,语调中缺少抑扬顿挫,起伏变化不大,这也与东北人不拘小节、淡然处世的性格有关。

中国自古就是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进入封建社会后,经济上、政治上都不能保持统一的局面,这就在地域上形成分化,各地区使用的本来相同的语言,共同点不断减少,不同点不断增加,于是共同语就在各个地区形成了变体,出现了方言。汉语方言形成以后,社会仍然处于不充分统一的状态中,方言就一方面保持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又服从汉语共同语的发展趋势,东北方言也是遵循着这样的一个规律发展着。汉语方言的划分是根据语音上的几个重要的特点进行的,东北方言是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尽管这些年来东北方言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很广,影响也很大,甚至有很多吴、粤、湘、赣、闽方言区的人也有意识地学习东北方言、说东北方言,甚至把学说东北方言当成是一种时尚,但是,这场“东北方言热”是媒体宣传、演员演绎、人们喜爱的结果,而不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造成的语言统一。本文之前大篇幅阐述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就是要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形成比较,揭示两者语言上的显著差异,来说明东北方言虽然在近年来很有“市场”,但是它永远不可能取代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一方面,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这与北京自古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密不可分的,而东北一直是中国比较落后的地区;另一方面,解放后,党和政府为适应全国的空前统一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向统一方向发展,而东北方言只是在艺术家们的创作下得到的短暂繁荣。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方言是不能用人为的力量消灭的,它只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逐步缩小自己的作用,最后趋向消亡。研究方言,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不但对推广普通话有重要意义,而且为研究汉语言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摘要: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不同汉语方言的词语,用汉字写下来,差别不算大,各方言区的人大体上能看得懂,如果念出来,语音差别很大,相互之间就很难听懂了。东北方言隶属官话方言的分支,地域上的接壤使得东北人的说话腔调接近现代汉语普通话,其他方言区的人大体上能够听明白,这就为近些年来东北方言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提供了客观上的必要条件。同时,东北方言又不受普通话的“局限”,有其自己的语音特点,平直中有波澜,说话时尽显诙谐、幽默,加上赵本山、高秀敏、范伟等表演艺术家通过东北二人转、小品和影视作品等艺术形式的表现创作,将东北方言带上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形成了一场“东北方言热”。

东北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之一,从语言体系上讲,就是稍欠标准的普通话。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源于东北地区的人文差异和自然差异:满、蒙等少数民族的粗犷豪放影响了东北方言的形成;东北黑土地上丰肌醇厚的民风提供给东北方言豪迈的气质;气候的寒冷干燥感染了东北方言的粗豪风格。

经过对现有资料的阅读以及对东北方言的自我剖析,本文试通过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对比中,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主要方面做出细致分析,着重分析了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并指出东北方言和现代汉语普通话之间对立统一关系。说明东北方言虽然在近年来很有“市场”,但是它永远不可能取代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

关键词:普通话;东北方言;语音特点

如果对当今中国的方言剧作一番比较,毫无疑问,东北二人转首当其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它为蓝本的艺术形式无论小品还是影视作品,都将东北方言带上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近年来,在央视播出的方言电视剧中,大多数是东北方言剧,而能够每年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的方言小品,也非东北方言莫属。东北方言剧的走红并非是偶然的。一大批走南闯北的东北艺人为东北方言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赵本山、高秀敏、范伟为代表的东北小品明星,又将东北方言搬上了影视屏幕,《刘老根》、《马大帅》都成为眼下数亿观众津津乐道的影视大餐,全中国也由此掀起了一场“东北方言热”。虽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低俗的东北方言歌曲和据此改编的flash动画,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都为对东北方言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东北方言热”使我对我们东北人的共同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通过我对现有资料的阅读、以及对东北方言的自我剖析,我发现东北方言的语法系统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法系统差别不大,东北方言的词汇更是丰富多彩,不能穷举。因此,在这里我通过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着重分析了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共同语。这里所说的“北方话”是狭义上的北方话,即华北方言。华北方言是北方方言次方言区。其中东北方言又是华北方言的六个土语群之一。可见,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与现行普通话的语音特点十分接近有着深刻的地域优越性,这也着实令我们东北人兴奋激动了一阵子,更成为南下打工的东北人的“一技之长”。

东北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之一,从语音体系上讲,就是普通话不过不够标准。其差别虽然细微,但也是成系统的,无论是语音上还是语感上,都有一定的特点。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突出表现在声、韵、调方面,尤以声母最为严重,其次是声调,韵母问题较小些。大多数的差别富有规律性易于掌握,个别的差异是因东北人的长期使用而固定下来的,没有一般的规律可以遵循,只能死记硬背。

参考书目

[1]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

[2]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

东北方言范文篇2

东北方言是北方方言中的一种,其简洁、生动、形象、昂扬,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吻合。它是由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多元性文化现象。东北方言具有多元性,研究东北方言的形成,有助于我们了解东北方言中蕴含着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

1.东北方言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晶

东北是一个汉、满、蒙、回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多民族间300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东北地区独具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并保留下无数反映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如,东北方言中的“哈喇”(肉和油变质)、“喇忽”(遇事疏忽)为满语;松花(白色)江为女真语;吉林为满语,是“吉林乌拉”(“吉林”意为“沿”,“乌拉”意为江)的简称,因在松花江畔而得名;卡伦(边防哨卡)湖为锡伯语等等。

2.东北方言中的外来语吸收现象

东北方言中不仅融入了众多的满族等少数民族词汇,还融入了俄语等外国语。如,称下小上大的水桶为“畏大罗”、称面包为“列巴”(俄语)等。

3.东北方言中的正字误读现象

语言的发展是由中原地区向全国扩散的,尤其满族入主中原后关内汉族冲破封禁出关到东北地区谋生,俗称“闯关东”,还有清朝时大批流放人员来到东北,都给东北注入了中原语言和文化。但由于发展的不同步和传输手段落后造成的差异,有很多正字在传播中被误读,并约定俗成为方言。如,东北人常说的“母们”(我们)、“那嘎哒”(那个地方)、农村称呼老夫妇为“老姑姆俩”(老公母俩)、“干哈”(干啥)、“稀罕”(喜欢)都是误读而形成的。

4.东北方言中的一字多义现象

一字多义也是东北方言的一种形成方式。如“贼”,在普通话里是小偷,在东北方言里则有“非常”和“特别”的意思。“犊子”在东北方言里是贬义词,近于“混蛋”的意思。但是语言环境不同意思也有不同。如“扯犊子”不是扯混蛋,而是闲扯、不干正经事儿的意思。

5.东北方言中的有待考查现象

有一些东北方言很难找到它的出处和来历,外地人很难理解,但是东北人熟悉、认同、运用它。比如,“埋汰”(脏)、“整个浪儿”(全部)等。

东北方言与其它方言一样,其形成不是单一、孤立的,所以我们有必要顺着东北方言这条藤,挖掘蕴含着的丰富的东北文化现象。

二、东北方言蕴含的多元民族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域特色会形成不同的人文景观,自然会产生与之相随的民族文化。下面,我们从东北方言日常吃穿住行几方面了解一下东北方言中蕴含的多元性的民族文化特色。

1.吃——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东北的饮食文化也带有多元民族文化性。东北有很多特色食品,广为人知的像满族的“萨其玛”、“豌豆黄”,朝鲜族的“冷面”、“打糕”,但平时吃得最普遍的还是各种“饽饽”。在东北的一些农村,春天吃“豆面饽饽”又称“豆面卷子”,夏天做“玻璃叶饽饽”(或作“波罗叶”),秋冬时,往往蒸“粘豆包”,而且一般人家做得较多,冷天放在外面冻上,随吃随馏。此外,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苏子叶饽饽”,又叫“苏耗子”。做这些“粘饽饽”本是满族的风俗,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饥饿,便于外出从事射猎活动食用,另外,粘饽饽还是他们祭祀用的食品。现在,在东北这些饽饽家家都会做,很多人都爱吃。

由于清代山东人“闯关东”的较多,鲁菜在东北有较大的市场,再加上紧邻俄罗斯,与南北朝鲜交往频繁,亦受日本食风影响。“罗宋大菜”、“南韩烧烤”和“东洋料理”也传播到大部分城市,部分食馔也带点“洋味”。大酱应是山东人“闯关东”时带到关外的,就像山西人家家储备一缸陈醋一样,东北的农家多数有自制的大酱。农家中的大酱是有专人负责的,在晴天阴天雨天会有不同的保管方法。

2.穿——服饰文化

“靰鞡”是东北特有的一种鞋。“靰鞡”,也称“乌拉”,也有说是“兀刺”的音译。“兀刺”是女真四部落之一,“乌拉”,是来自女真族的语言。靰鞡鞋里要絮靰鞡草(也作乌拉草),靰鞡鞋即由靰鞡草得名。东北有句由此产生的歇后语,“靰鞡头子迈门槛——先进者儿”。“者儿”与“褶儿”谐音,以靰鞡鞋头的面褶多故。除了有“草”、“皮”、“棉”外,还有“鱼皮”。整个东北地区都有这种“靰鞡”鞋式的存在,充分体现出简洁实用的美感。

由于传统狩猎生活的影响,东北少数民族穿的服饰多数是用兽皮加工制作的,如萨满袍、赫哲人的鱼皮鞋和衣等,因此,他们加工兽皮的技艺高超。

3.住——建筑文化

东北有“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的俗语,说的就是满族的传统居室特点。

“地窨子”最早是指赫哲族人的原始居所,赫哲语为“胡日布”,主要在冬季寒冷时居住。它是1945年以前赫哲族的主要居所,现作为渔猎时的临时住房。

“马架子”曾经是鄂温克、赫哲、锡伯等民族旧时的一种传统居室,是在地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北现在还有一种称为“马架子”的简陋住房,多为看护瓜菜时的临时住处,也叫“窝棚”。

4.行——用具文化

“悠车(儿)”是悬在空中可以悠荡的摇篮,是满、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传统的育儿用具,在东北汉族农村地区也比较流行。摇篮的四壁都涂彩绘画,有的在悠车的绳上系着铃铛和玩具。这就是东北俗谚所说的三大怪之一“养个孩子吊起来”。

“爬犁”(雪橇)是东北林海雪原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有牛爬犁、马爬犁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赫哲人的狗爬犁。狗被赫哲人称为“金不换”,它不仅是猎人狩猎的助手,又是运输中拉雪橇的能手。赫哲人素有养狗之俗,清朝的一些书籍将赫哲族地区称为“使犬部”或“狗国部”。元朝和以后的明清之际都在这里设置“狗站”。狗橇一般载重约250公斤左右。拉雪橇的狗最多可达十几条,少则两条以上,“狗橇”是当时冬季传递信息、运输货物的主要交通工具。现在东北的一些地方虽然还可以看到狗爬犁,不过大多已经成为旅游景点中的一个特色项目了。

三、东北方言的发展和影响

东北方言本身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语言根基,也是一种情结,是一种社会需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这些年来,东北方言突破地域局限,逐步走向全国,说明东北方言有很强的感染力。小品演员赵本山就是在媒体传播东北方言的领军人物。1990年赵本山小品登上央视春晚,紧接着黄宏和宋丹丹的《超生游击队》与观众见面,东北方言通过春晚成为各方言中最让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小品《卖拐》获得2001年“我最喜欢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小品类一等奖。接着,东北方言剧《刘老根》在央视一套播出,立刻奠定了东北方言剧的万人迷身份,“忽悠”之后,全国一片“咋整”声……

这些作品体现着浓厚的东北文化底蕴,通过方言表现人物形象,给人以全新的感觉:东北人感到熟悉亲切,北方人感到新鲜有趣,南方人能看得懂听得懂。在文艺百花园中又多了一朵奇葩,也为民族语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融合、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壮大了我国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声势和影响,弘扬了地域特色,促进了文化交流,并进一步激发了民营节目制作机构的电视剧创作热情,极大地推进了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发展。

为此,展望东北农村题材小品剧和电视剧的健康发展之路,必须持之以恒地走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与时俱进,紧扣时代的脉搏,更密切地关注现实,更深刻地反映生活,在这一原则下,继承优秀传统地域文化,恰当融入东北特有的诙谐、风趣、幽默元素,这样才能多出精品,进而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回报。

著名学者钱玄同曾说:“方言的本身,是一种独立的语言;方言文学的本身,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它们自己发达,它们永远存在。”我们祈愿东北方言和文化能以其独有的魅力创出精品,继续为丰富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添砖加瓦,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让民族语言、文化之魂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马思周、姜光辉.《东北方言词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2]王尧.《中华文化通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4]韩耀旗、林乾.《清代满族风情》[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5]金启孮.《满族的历史与生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东北方言范文篇3

东北方言直接反应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发展及社会变迁和人们自身的不断变化发展,是最具有亲和力和表现力的语言。东北方言无论是表达情意还是叙事说理,都较少使用静态、抽象的词语;多使用生活中具体的、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是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的语言。由抽象的语言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语义明朗,表现力感染力极强,更带有丰厚的感情色彩。如,东北人爱老虎,东北话中含有“虎”字的词汇也多。他们通常形容一个人“虎”说明具有勇敢又鲁莽的个性,之后又被引申成为形容人不够精明。但东北人不喜欢熊,因此将欺负人叫做“熊人”,贬低人样貌或人品叫做“熊样”。东北方言既与普通话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其灵活多样的特点。例如,东北方言中语缀词很多,大部分语缀词字面都没有实际意义,但与词根搭配起来就有了特殊的意义或发挥了加重语气的作用。例如胡啦巴涂,眼泪巴扎,傻了吧唧,瘦了吧唧等。还有一种情况与这类相似却又有它自己的特点,如“花里胡哨”形容穿着五颜六色,花俏却不协调或说明事情花样多却不务实。“血赤呼啦”说明伤口鲜血直流,非常血腥。

二、东北方言的表现形式

巴赫金的狂欢诗学使我们了解到,方言可以成为一条寻绎主体身份的线索从而构成多重主题的对话;同时能够将流失的广场文化融入到影像的艺术规范当中使人们获得久违的语言狂欢。这种语言狂欢在某些艺术形式上表现特别突出,将某些方言变现的更加具有魅力与特色。东北二人转又叫做小秧歌,蹦蹦戏。它根植于民间乡土文化,是东北民间的一门说唱艺术;人们边唱边说,载歌载舞。二人转既不完全是戏曲,也不是完整的歌舞,更不是完全的小品。它是东北民间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民间的说唱艺术。说与唱都是二人转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在二人转中的地位尤其突出,而东北方言的使用不仅使二人转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将二人转人物的性格表现的更加鲜明,说口更具有幽默感、诙谐感。东北方言作为民间口头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更是一种异形的艺术。在普通话交流过程中夹杂着方言,使人在交流时更感到新鲜、亲切。而东北二人转并不是完全将东北话与普通话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将其化入关东人的性格当中,成为表达思想、表现鲜明人物性格的外衣,寓鲜明的个性于绘声绘色,声情并茂之中。使观众听完后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但由于民间艺人的文化差异,艺人们往往融入通俗易懂的土语将难懂的词汇进行更改并在更加宽广的语境当中传播开来,成为可观可听可懂的语言世界。而东北二人转中让人熟悉的方言与土话更好地给其注入的鲜活的生命力,更给东北人一种语境的回归感。二人转东北味十足的通俗唱腔时任何文化层次,任何地域的人都能听得懂,想得明白的,更使人们觉得东北人民亲切如自家人,东北话如家常唠嗑所用的语言。

三、东北方言的发展趋势

东北方言范文篇4

〔关键词〕东北方言;语言特色;艺术创作;发展语言

在不停地变化与成长,中国各个少数民族语言的生存是守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根基,中国的每种方言是区域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体现方式,同时也是普通话茁壮成长的资源和保证。方言又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延续中国千年的发展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普通话固然关键,然而人们却不能因而舍弃方言,遗弃方言文化。东北方言,即东北官话。是东北文明的主要构成,东北方言产生的历史原因主要是由本地各个民族语言文明彼此融会而形成的。东北方言的产生也有其认识原因,隐藏型东北方言和半隐藏型东北方言是通过人们的隐喻和转喻思想得以表现。东北方言与其他方言相比有些独特,是由历史的铸就和大自然的熏陶而产生的文化符号。东北方言拥有多样性,探究东北方言的构成,有助于体会东北方言其中蕴藏着的中华民族文明特性。

一、东北方言的语法特点

平舌音和翘舌音都存在于东北方言中,不过在使用上与普通话存在天差地别。总的来说,就是把两者混杂使用。东北方言不讲平仄,腔调中缺乏抑扬顿挫,起伏转变不够明显,其实这也和东北人大大咧咧、漠然处世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产生这类状况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调值不到位。东北方言的语言特征与中国人个性的地域差别也有关联,个性差别来自区域的人文差别和自然差别。人文方面,满族人曾经在东北兴起,少数民族的豪爽感染了东北的人民,他们承继了原始东北人们豪放的性格。另外农业经济在东北区域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因而家庭观念比较浓厚。自然方面,东北是中国最北部的区域,天气环境恶劣,东北人坐在火炕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急躁、爽快、豪放的言语也不足为奇了。

二、东北方言的形成及特征

中国自古就是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进入封建社会后,经济上、政治上都不能保持统一的局面,这就在地域上形成分化,各地区使用的本来相同的语言,共同点不断减少,不同点不断增加,于是共同语就在各个地区形成了变体,出现了方言。普通话是每个人沟通交流的工具,但是方言作为文化符号,蕴藏着浓重的民族特征,也应当守护方言的个性发展,两者并不冲突。某种程度上来讲,方言尤其体现区域文化特征,而且是普通话不能与之相比的。方言产生以后,社会依然处在不完全统一的状况中,方言一方面保留本身的特征,另一方面又遵从汉语共同语的变化趋向,东北方言经过这样的发展规律发扬着,变化着。方言作为一个地方的特征,对于宣扬地方文化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方言节目不仅使地区文化在本地区内宣扬,更开拓到地区外,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该区域内的原生态文化。以其独特的声、韵、调风格,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以及在这一风格上展现出的东北人豪爽、诙谐、幽默的独特魅力。在东北方言中,电影和小品中总是在陈述中运用押韵东北方言,小品往往呈现大众的家庭琐事,在日常聊天对话中运用押韵,从而使对话内容与方式不和谐,因而就营造出了风趣的气氛,东北方言愿意在小品中使用的押韵与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押韵并不一样,东北方言比较随性拥有自身特殊的押韵风格,能给观众留下活泼激烈和深切的记忆。东北方言使作品的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相统一,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同时传播了地域文化。在文化艺术创造中,东北方言作为民间艺术与区域文化散布的主要介质,具备活灵活现、幽默风趣、坦率浮夸、情感色彩浓重等语言艺术特点。

三、东北方言的艺术魅力及价值

最近几年小品、电视剧、电影中的人物越来越多使用东北方言来进行角色塑造,反映人物生活,这样的表演艺术作品频频刷新收视率。东北人又通过东北方言这一语言工具将其风趣诙谐的思想方法以及特殊的讲话式样展现得淋漓尽致,东北方言间接具有了风趣性的特质。凭借央视春晚这一节目平台,东北方言小品赢得了更多的观众的喜爱,同时,越来越多的东北方言电视剧和电影的播出,让东北方言越发大众化,东北方言的风趣感赢得了更多观众的认可并家喻户晓。小品作为一种喜闻乐道的艺术表演形式,每年都会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东北小品更是央视春晚小品节目的主力军,东北小品深受观众的喜欢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谈吐风趣是经过讲话,演员依照或违背协作准则而形成幽默效果,其大部分来自于演员讲话的方法和语句层面等要素。1990年赵本山首次登台央视春晚,之后《牛大叔提干》《红高粱模特队》等作品在舞台上异彩纷呈,引人入胜。这让东北方言通过央视春晚成为中国众多方言中最让观众喜闻乐道的一种。此后,东北方言小品开始独树一帜,独占鳌头,变成了每年各个卫视春晚上不可或缺的节目内容。这些年来,东北方言突破区域限制,逐渐走向全国,这就证实了东北方言有强大的感染力。小品中的段子常常把观众们逗得哈哈大笑,这很大程度上获利于东北方言的幽默性这一特征,并且东北方言小品的爆红也使得东北方言引起了更多观众的注意,东北方言被人们称赞为中国最风趣幽默的方言。真切的东北方言气氛使小品覆盖上了非常深厚的生活化色调,观众感受到小品不是效仿出来的,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东北区域实际生活中真实的表现,是东北真正的本土性的东西。通过方言表示人物性格,这些小品、影视剧、电影都展现着深厚的东北文化内涵。另外著名喜剧演员沈腾主演的诸多电影其中语言的风格也是带有强烈的东北特色,也就是有浓重的“东北味儿”。在电影《夏洛特烦恼》中沈腾多半的台词为丰富、生动的东北地方口语,语言节奏鲜明,十分上口,富有韵味,而且内含一种富有魅力的风趣感,一说话便绘声绘色,即使是最平常的话语让沈腾说出来也能创造出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深受老百姓的喜欢。电影票房大卖的同时也加强了国内喜剧题材电影的气势和感染力,推崇了地域特质,促使了文化交流,并且激勉了电影制片人对电影的创作激情,极大地推进了具有东北方言电影的产业化成长和市场化运作。

方言点缀着戏剧,让观众和演员若即若离,使得观众在理解上更加直观,当然要说得好,要说得明白,要说得清楚,则是演员的个人能力,体现演员的价值。因此注重方言是对演员本身的一项才能的培育。方言是一种历史文化,也是一种历史,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掌握方言是一门技能技巧,在戏剧表演中使用方言是拓宽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多元性是东北方言的典型特征,探究东北方言的产生,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东北方言中包含着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同时东北方言和文化能以其独有的魅力创造出杰作,连续为雄厚的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保驾护航,为推崇民族文化做出应有的奉献,让民族语言、文化之魂增添光彩。东北方言影视作品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资源,在影视作品中东北方言的使用,只要控制适当,与推行普通话并不冲突。瞻望东北文化题材电视剧、小品、电影的健康成长之路,必需锲而不舍地走现实主义的创造道路,推陈出新,紧密联系时代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贴切现实,更深入地反映生活,这一准则下,继承和发展地区文化,适宜地融入东北特有的风趣、滑稽、幽默元素,只有这样才会产生更多精品,继而得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回报。

参考文献:

[1]刘丽,高晓梅,王雯靖.东北方言词汇的特点及其成因[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5

[2]马倩.浅析“东北方言热”的原因[N].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东北方言范文篇5

东北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之一,从语言体系上讲,就是稍欠标准的普通话。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源于东北地区的人文差异和自然差异:满、蒙等少数民族的粗犷豪放影响了东北方言的形成;东北黑土地上丰肌醇厚的民风提供给东北方言豪迈的气质;气候的寒冷干燥感染了东北方言的粗豪风格。

经过对现有资料的阅读以及对东北方言的自我剖析,本文试通过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对比中,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主要方面做出细致分析,着重分析了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并指出东北方言和现代汉语普通话之间对立统一关系。说明东北方言虽然在近年来很有“市场”,但是它永远不可能取代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

关键词:普通话;东北方言;语音特点

如果对当今中国的方言剧作一番比较,毫无疑问,东北二人转首当其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它为蓝本的艺术形式无论小品还是影视作品,都将东北方言带上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近年来,在央视播出的方言电视剧中,大多数是东北方言剧,而能够每年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的方言小品,也非东北方言莫属。东北方言剧的走红并非是偶然的。一大批走南闯北的东北艺人为东北方言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赵本山、高秀敏、范伟为代表的东北小品明星,又将东北方言搬上了影视屏幕,《刘老根》、《马大帅》都成为眼下数亿观众津津乐道的影视大餐,全中国也由此掀起了一场“东北方言热”。虽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低俗的东北方言歌曲和据此改编的flash动画,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都为对东北方言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东北方言热”使我对我们东北人的共同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通过我对现有资料的阅读、以及对东北方言的自我剖析,我发现东北方言的语法系统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法系统差别不大,东北方言的词汇更是丰富多彩,不能穷举。因此,在这里我通过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着重分析了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共同语。这里所说的“北方话”是狭义上的北方话,即华北方言。华北方言是北方方言次方言区。其中东北方言又是华北方言的六个土语群之一。可见,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与现行普通话的语音特点十分接近有着深刻的地域优越性,这也着实令我们东北人兴奋激动了一阵子,更成为南下打工的东北人的“一技之长”。

东北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之一,从语音体系上讲,就是普通话不过不够标准。其差别虽然细微,但也是成系统的,无论是语音上还是语感上,都有一定的特点。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突出表现在声、韵、调方面,尤以声母最为严重,其次是声调,韵母问题较小些。大多数的差别富有规律性易于掌握,个别的差异是因东北人的长期使用而固定下来的,没有一般的规律可以遵循,只能死记硬背。

1.从声母方面看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

1.1.平翘舌不分

这里所指的是z—zhc—chs—sh三组有对应关系的舌尖前音,又称平舌音。Zh\ch\sh都是舌尖后音,又称翘舌音。在东北方言中,平舌音和翘舌音都有,只是在使用上与普通话体系不相一致。普通话中的翘舌音比较多,而东北方言中则是平舌音比较多。东北方言把普通话的绝大部分翘舌音都发成平舌音,又把普通话的平舌音都发成翘舌音。概括地看,就是表现为二者混用。在普通话中,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是很严格的。东北方言将其混用,能造成很多歧义,容易引起语音混乱,出现交际障碍,如:市长——司长、诗人——私人、主力——阻力、终止——宗旨等。

1.2.改换r声母

在东北方言中,有些地方的语音系统中几乎没有翘舌音声母r,普通话中的r声母音节分别被n\l和y(零声母)声母取代了。n取代r只涉及一个字“扔(rēnɡ)”,l取代r的音节也不多,大都部分是r声母音节被y(零声母)音节取代的。东北方言区部分地方这种改换普通话r声母的现象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一般来说改换成n、l或y(零声母)这几个声母与韵母有关:普通话r与u、ui等韵母构成的音节,东北方言将r换成l,例如,儒生(rú)东北方言读儒生(lú)、花蕊(rǔi)东北方言读花蕊(lǔi);r与其它韵母构成的音节,r都被改换成y,例如,吵嚷(rǎnɡ)东北方言读吵嚷(yǎnɡ)、闷热(rè)东北方言读闷热(yè)、肥肉(ròu)东北方言读肥肉(yòu);当y遇到不能与之相拼和的韵母时,韵母则发生变化,例如,人民(rén)东北方言读人民(yín)。东北方言区没有r声母音节的地方虽然不多,但影响却很大,有些有r声母音节的地方也常常出现将r声母改换的问题。成系统的改换还比较容易纠正,个别音节的偶尔改换则就不容纠正了。

1.3.多加声母n

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绝大部分韵母是可以自成音节的,不用声母,所以称为零声母音节。只有-i(前)、-i(后)、onɡ、enɡ等4个韵母不能构成零声母音节。在东北方言区,有些地方零声母音节要少一些。普通话中的e、ɑi、ɑo、ou、ɑn、en、anɡ等7个开口称零声母音节,常常被加上个声母n,变成了n声母音节。例如,恶人(è)东北方言多读成恶人(nè)、癌症(ái)东北方言易读成癌症(nái)、棉袄(ǎo)东北方言中读棉袄(nǎo)、昂扬(ánɡ)东北方言读昂扬(nánɡ)等等,就连“俺(ǎn)”这个原产自东北方言的口语词也被东北人读成了nǎn。这类语音现象具有典型性。

1.4.个别字声母变换

在东北方言中,有些音节的声母发音与普通话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不是表现在一个音节对应的所有字上,而是反映在该音节所属的个别字上,有些甚至是个别字的个别词上。这类字往往都是一些常用字。东北方言对个别字声母的改换一方面是不成系统,另一方面是不严格对应,但也不是杂乱无章的。有些是将不送气声母发成送气声母,例如,同胞(bāo)东北方言读同胞(pāo);或将送气声母发成不送气声母,例如,扒手(pá)东北方言读扒手(bā);也有些是将擦音声母发成塞擦音声母,例如,机械(xiè)东北方言读机械(jiè);或将塞擦音声母发成塞音声母,例如,刹那(chà)东北方言读刹那(shà);或将塞擦音声母发成塞音声母,例如,解扣儿(jiě)东北方言读成解扣儿(ɡǎi);还有些是将塞音声母发成塞擦音声母,例如,来客了(kè)东北方言读来客了(qiě)。这类个别字声母改换问题,在东北方言区普遍存在,只是各地方所涉及的字的多少有些不同。

2.从韵母方面看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

在普通话音节的声、韵、调三大要素中,东北方言在韵母上同普通话比较产生的差异最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以e代o;二是iɑo代üe;三是多加鼻辅音nɡ;四是个别韵母变换。

2.1.以e代o的现象

在普通话中,双唇音声母和唇齿音声母直接与圆唇音的单韵母o相拼,不与扁唇的单韵母e相拼。而东北方言恰恰不是这样的,双唇音声母和唇齿音声母都只和e相拼,不和o相拼。东北人不习惯发圆唇音,甚至是把o给取消了,是东北方言语音特点中一个很普遍的特点。这种以e代o的现象是成系统出现的,而且是很显著的。

东北方言中没有bo、po、mo、fo音节,有的是be、pe、me、fe音节,例如,胳膊(bo)东北方言读胳膊(be)、衣服破了(pò)东北方言说成衣服破了(pè)、抚摩(mó)东北方言读抚摩(mē)、乐山大佛(fó)东北方言读乐山大佛(fé)。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指出的是普通话双唇音声母m可以和e相拼,就是在“什么”的“么”音节中可以与e相拼,构成轻音的me,而且这个音节只有这一个字。

2.2.以iɑo代üe的现象

东北方言区部分地方的语言系统中,少有或没有üe韵母音节,而是用iɑo韵母音节代替。由于普通话的普及使得这一特点在现在看来已经不是很突出了,只有一部分老年人体现的严重一些。就像我们在家里经常会听到隔辈人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xué)”,但是他们说出来的往往是“好好学习(xiáo)”,“学”这个字是最能体现出以iɑo代üe的这一特点的,此外常用的还有雀跃(yuè)东北方言一读成雀跃(yào)、疟疾(nüè)东北方言读疟疾(niào)、忽略(lüè)东北方言读忽略(liào)等等。由于普通话中üe韵母的音节本来就不多,加之普通话教育的开展东北方言的这一发音特点会逐渐消失的。2.3.多加鼻韵母nɡ的现象

普通话中有一部分零声母音节,其中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音节规定了用y、w隔音的办法,而开口呼音节在发音时没有明显的辅音特性的起始方式,东北方言区部分地方习惯在这类音节前面增加一个明显的鼻辅音来起始。在东北方言区,除一部分人习惯在开口呼音节前加一个前鼻辅音n外,还有一部分人喜欢在这一类音节前加一个后鼻辅音nɡ。这一特点很难通过一个词或是一个短语做例子来解释,它是东北人在平时说话中时不时表现出来的,甚至在这句中有所体现,在别的语句中就不明显了。

2.4.个别字韵母变换

在东北方言中,有些音节的韵母发音与普通话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不是表现在一个音节对应的所有字上,而是反映在该音节所属的个别字上,有些甚至是个别字的个别词上,而不是反映在该音节的所有字上。东北方言相对于普通话在韵母方面的变换是有规律的,也有一部分是没有什么规律的。

以ɑo带ou。东北方言中,双唇音和唇齿音声母b、p、m、f不与圆唇单韵母o相拼,由此,以o做韵腹的复韵母ou与双唇音声母和唇齿音声母相拼也为东北人所不习惯。于是,普通话中ou韵母与双唇音声母和唇齿音声母构成的音节在吉林话中就变成了ɑo韵母与双唇音声母和唇齿音声母构成的音节。例如:剖(pōu)东北方言读成pāo;谋(móu)东北方言读成máo;否(fǒu)东北方言读成fǎo。

丢掉韵头和改换韵头。普通话韵母可细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有的韵母三部分俱全,有的韵母只有其中的一部分。韵头是介于声母和韵母的主要元音(韵腹)之间的部分,所以又叫做介音。在普通话音节中可以用来充当韵头的有i、u、ü三个高元音。韵头的发音虽然较短促,但并不模糊,不是能忽略和改换的。而东北方言中,有些音节恰恰是把普通话音节的韵头丢掉或改换了。这种情况在东北方言区并不普遍存在,但却比较典型。例如:温暖(nuǎn)东北方言丢掉了韵头读温暖(nǎn);产卵(luǎn)东北方言丢掉了韵头读产卵(lǎn);挑衅(xìn)东北方言中改换韵头i为ü,读为挑衅(xùn)。

其他类型的韵母变换。还有一些字的韵母对于普通话韵母发生变换,但并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是由于长时间的习惯性使用而固定下来的,甚至有的字词是随意而言的。例如,剥皮(bāo)东北方言读剥皮(bē);胳臂(bei)东北方言读胳臂(bo);厉害(lì)东北方言读厉害(liè);塑料(sù)东北方言读塑料(suò);干啥(ɡànshá)东北方言读干啥(ɡàhá),等等。以上这些字词的改读从普通话读音的角度来看就是错读,但在东北方言口语的实际应用中是广泛被人民大众所使用的,这是经过历史的沿袭而日渐稳定下来的方言读法。

3.从声调方面看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

我们说话时,音节总是有些或升或降或平或曲的变化,这种贯穿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就是声调。声调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音节它可以没有声母、韵头和韵尾,却不能没有声调和韵腹。声调也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东北方言的声调和普通话音节的声调作用相同,调值系统也相同,其差别主要表现在调类的调值不尽相同和一部分字的调类不同。

3.1.调值不到位

与普通话相比,东北方言说出来显得平淡、含混,不够响亮、清晰,听起来缺乏起伏变化,不富抑扬顿挫。这种情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调值不到位造成的。

东北方言声调调值的基本形状与普通话声调相同,但每类声调的起止点却不同。普通话的阴平是高而平的“55”调值,东北方言的阴平调值一般只相当于“44”度;普通话的阳平是高升的“35”调值,东北方言的阳平调值一般只相当于“24”度;普通话的上声是低降升的“214”调值,东北方言的上声调值一般只相当于“213”度;普通话的去声是全降的“51”调值,东北方言的去声调值一般只相当于“42”度。总体看来,东北人说话有点高低、升降、长短不分明。

3.2.字调不一致

东北方言与现代汉语普通话除了在调值上存在差异,有一部分字的“调”也不一样,这就不仅是调值不足或太过的差别了,而是一种声调的改读:

普通话是阴平,东北方言是阳平。例如,剽窃(piāo)东北方言读成剽窃(piáo);普通话是阴平,东北方言是上声。例如,泼辣(pō)东北方言读成泼辣(pě);普通话是阴平,东北方言是去声。例如,氛围(fēn)东北方言读成氛围(fèn);普通话是阳平,东北方言是阴平。例如,猫腰(máo)东北方言读成猫腰(māo);普通话是阳平,东北方言是上声。例如,符合(fú)东北方言读成符合(fǔ);普通话是阳平,东北方言是去声。例如,愉快(yú)东北方言读成愉快(yù);普通话是上声,东北方言是阴平。例如,悄然(qiǎo)东北方言读成悄然(qiāo);普通话是上声,东北方言是阳平。例如,请贴(tiě)东北方言读成请贴(tiē);普通话是上声,东北方言是去声。例如,可恶(kě)东北方言读成可恶(ké);普通话是去声,东北方言是阴平。例如,卑鄙(bǐ)东北方言读成卑鄙(bì);普通话是去声,东北方言是阳平。例如,瞭望(liào)东北方言读成瞭望(liáo);普通话是去声,东北方言是上声。例如,开辟(pì)东北方言读成开辟(pǐ)。

狭义上的方言就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所以,东北方言的以上语音特点又与中国人性格的地区差异有关,性格差异无非源于地区的人文差异和自然差异。人文方面,东北曾是满人等少数民族崛起的地方,少数民族的粗犷豪放影响了这里的人民,他们继承了东北土著居民粗放的血统。自然方面,这里是中国最北的地域,冬季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在这里横冲直撞,气候恶劣,东北人坐在火炕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暴躁、干脆、粗放的语言也不足怪了。东北方言不讲平仄,语调中缺少抑扬顿挫,起伏变化不大,这也与东北人不拘小节、淡然处世的性格有关。

中国自古就是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进入封建社会后,经济上、政治上都不能保持统一的局面,这就在地域上形成分化,各地区使用的本来相同的语言,共同点不断减少,不同点不断增加,于是共同语就在各个地区形成了变体,出现了方言。汉语方言形成以后,社会仍然处于不充分统一的状态中,方言就一方面保持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又服从汉语共同语的发展趋势,东北方言也是遵循着这样的一个规律发展着。汉语方言的划分是根据语音上的几个重要的特点进行的,东北方言是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尽管这些年来东北方言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很广,影响也很大,甚至有很多吴、粤、湘、赣、闽方言区的人也有意识地学习东北方言、说东北方言,甚至把学说东北方言当成是一种时尚,但是,这场“东北方言热”是媒体宣传、演员演绎、人们喜爱的结果,而不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造成的语言统一。本文之前大篇幅阐述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就是要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形成比较,揭示两者语言上的显著差异,来说明东北方言虽然在近年来很有“市场”,但是它永远不可能取代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一方面,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这与北京自古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密不可分的,而东北一直是中国比较落后的地区;另一方面,解放后,党和政府为适应全国的空前统一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向统一方向发展,而东北方言只是在艺术家们的创作下得到的短暂繁荣。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方言是不能用人为的力量消灭的,它只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逐步缩小自己的作用,最后趋向消亡。研究方言,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不但对推广普通话有重要意义,而且为研究汉语言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参考书目

[1]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

[2]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

东北方言范文篇6

关键词:东北方言文化传播文化传播媒介文化接受

东北方言隶属于北方方言,是我国7种地域方言之一。东北方言简洁,开放,生动,响亮,幽默,豪放和富于想象力。在中国,这种方言广泛用于艺术表演,如:小品,相声,评书,二人转。这样的表演在给观众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传播东北方言。越来越多的非东北人开始熟悉并接受东北方言,使东北方言上升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产生了大范围的“东北方言热”。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语言不只是忠实地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也反映它的各种娱乐,信仰和偏见…”本文主要研究东北方言的文化传播媒介以及文化接受。

1东北方言

东北方言是通行于的一种官话方言。据2005年的数据显示,东北三省面积为7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8.3%,人口1.06亿,占全国的8.4%。历史上,的汉语主要来自与的移民,以及其他地区的移民;并且受到东北当地的,的影响;形成。东北方言内涵丰富,最具活力和亲和力,并直接反映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晴、历史沿革、社会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变化。

东北方言具有幽默风趣、活泼俏皮、直白辛辣、语义丰富等特点。“刮鼻子刮脸”的北风,风趣地表明北风很大,使我的鼻子和脸很疼。即使是悲伤的哭泣,也说成“抹眼掉泪”、“掉金豆子”、“挤猫尿”、“漏粉儿”,说得轻松俏皮,满不在乎。贬义词“的色”,用在直白训斥别人做错事情时,可以理解为“瞎逞能”。“的”发四声,“色”轻声。举例:不在家呆着,上这儿的色啥?在东北话中,“贼”可意为“特别”。例如:他功夫,贼厉害。

2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媒介

东北方言主要通过跨区域人口流动,小品,歌曲,电影,电视剧,二人转及互联网等媒介在全国广泛传播。

随着沿海地区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的不足,东北农民大量短期或长期迁移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群体讲着纯正的东北方言,在与其他区域的人进行交流中,也推动东北方言的传播。

东北本土艺术家在推动东北方言传播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潘长江,赵本山和他的徒弟们。赵本山被评为“小品王”。他的央视小品创造东北流行话,如“马甲”,“太有才了”,“忽悠”。“忽悠”比“欺骗”更形象和反讽。赵本山创立本山传媒集团,该集团主要以展现东北艺术文化精粹为宗旨。本山传媒产业主要分四大块:演出业、影视制作业、电视栏目业和艺术教育业。《刘老》是赵本山拍摄的电视剧系列,生动地展现出东北文化现象的各个层面,如东北农民鲜活、可爱的形象及东北人处世之道。

雪村的经典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体现东北饮食文化、地域特产和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东北人喜欢以喝酒来展示好客和友好之情。“俺们那嘎”意思是“我们那个地方”。“高丽参”和“珍蘑”都是东北丰富物产中的代表。东北人冬天喜欢吃“酸菜”和“猪肉炖粉条”。

潘长江的电视剧体现东北农村的风土人情。他的电视剧同名歌曲《别把豆包不当干粮》也是一首东北方言之歌。“虽然我长得不咋样,但是我有副好心肠。”中“不咋样”和“好心肠”分别是“长得丑”和“心地善良”的意思。

在2004年,刘老根大舞台当选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2008年,赵本山当选为戏曲类东北二人转国家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在赵本山绿色二人转促进下,二人转不再被冠以低俗,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刘老根大舞台给二人转艺人创造了展现其才艺的舞台。公务员之家

互联网拥有丰富的东北特色娱乐资源。人们在网上可以很容易地欣赏或下载到自己所喜欢的东北艺人的小品,电视剧,电影或二人转表演等。.

(2)文化接受

东北方言特有的语言特征吸引了许多喜剧演员把它作为表演语言。这样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无数笑声。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也开始更多地了解东北方言。

赵本山在推动东北方言走出东北上,不愧为最杰出的代表。除夕之夜,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是与赵本山的小品一起度过的,从1990年的《相亲》,到2010年的《捐助》。每一部展现东北风貌的小品都获得极大成功。《刘老根》,《马大帅》和《乡村爱情》都曾是中央电视台播映当年的收视冠军,并取得了良好的整体效益。一些东北特色的经典歌曲,我们耳熟能详。

二人转是东北人的骄傲。绿色二人转天真,活泼,大方,优雅,但有点野性,得到了越来越多具有高雅品味观众的喜爱。人们开始对这一东北艺术文化精粹抱有更加积极、欣赏的态度。其他地域文化的人开始走进二人转剧院来欣赏,来寻找快乐。

东北方言范文篇7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东北二人转的修辞艺术特点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认识价值。东北的汉人,大都来自山东、河北等我国北方诸省。“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些原本就是慷慨豪迈性格的北方汉人,来到东北之后,在大风大雪的磨炼中,在本土各族人民的那种固有的勇武、剽悍、粗犷、豪放性格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勇敢、坚强、豪爽和大气。王肯《土野的美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东北有茫茫大草原,莽莽大森林,刮大风,下大雪,吃大块肉,喝大碗酒,抽关东大叶,花钱大手大脚,说话大声大气,待客大盘子大碗,吃了管添……总之,不大不过瘾。”大,就是强烈、痛快、火爆、豪放、粗犷……这确实是东北人性格的主导方面。东北人喜欢喝酒,为了调侃气氛,讲点荤段子,大伙乐呵一下,这就使这种语言文化的传播得到了一定的推进。东北民俗语言对二人转唱词、说口的语言特色形成影响巨大。与其他艺术作品的语言相比较来说,二人转的语言是独具特色的。二人转语言生动形象、诙谐幽默而又不失艺术张力,是东北人民语言智慧的结晶。这种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是其他艺术所无法超越的。而且在二人转艺术的带领下,其他艺术表演形式,如小品、戏剧、电视剧等,也深受其影响,将二人转的元素加入其中,使艺术形式的表演效果大大增强。二人转语言中夹杂着很多东北方言词汇,造成强烈的听觉效果。演员十分善于运用多种语言技巧如语音修辞(押韵、谐音双关、歧义等)、词汇修辞(熟语、歇后语的仿拟、引用,语音偏离与变异等),增强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感染力,带来幽默诙谐的表达效果。

二、二人转语言修辞艺术特点

二人转语言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语音、词汇等方面的修辞运用,带给大家不一样的娱乐感受。

(一)语音修辞特点

二人转特点之一就在于语音丰富,利用语音修辞出奇制胜,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个人的感受,获取不一样的效果。

1.和谐押韵语音具有音乐美。在二人转的语言中多注意节奏的匀称和音韵的和谐,听起来顺耳,同时也便于记忆。二人转演员经常会利用和谐押韵的语言,说出一些类似顺口溜的句子,例如:(1)“北国风光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齐心合力跨世纪,没有掌声真憋气。”———《崔七模仿秀》(2)“希望朋友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万事顺心,多赚美金;万事兴旺,多赚英镑;万事顺意,多赚人民币。总之就是一句话,愿你们多赚钱,少生气,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唐僧泡妞》例(1)中运用了“地”、“气”、“纪”等词为句末结尾词,节奏明快,富于韵律。不仅表达出了演员的心情,同时也获得了观众的掌声。例(2)是二人转演员说口中的即兴祝贺词,利用韵母“in”、“ang”、“i”押韵,朗朗上口,大快人心。和谐押韵的运用是二人转表演的一个显著特点,演员们利用词句的韵律性,表达出内心的想法与感情,并且与观众互动、说笑,形象生动,产生了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

2.谐音双关二人转经常利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表达,通常言在此意在彼。有同音同形和同音异形两种。例如,二人转的说口词:(1)“你全身上下都是电影。”“怎么说?”“你的眼睛像我们曾经看过的老电影———《黑三角》。鼻子也是一部电影———《无名高地》。嘴巴,一部故事片———《夹皮沟》。再下面,那就是一部战争片———《挺进大别山》。不像我们乐队键盘手的老婆也是一部电影———《平原游击队》。那么再下去也是一部电影———《大渡河》。再下去就是前段时间中国热播的一部电视剧———《黑洞》。”———《说电影》(2)“说一个人喝酒喝多了,手扶着大树,打一动物是啥?”“兔(吐)。”“又过来一个男的喝酒喝多了,打一动物。”“野兔(也吐)。”“又过来一个男的,扶着大树尿尿。”“流氓兔(吐)。”———《唐僧泡妞》上述二人转的说口词中利用谐音双关,把身体的各部位用观众熟悉的电影名称来描述,生动形象,虽然内容有粗俗的成分,但总体看来还是极具幽默色彩。第二个例子中运用“兔”和“吐”的谐音,对原有艺术偏离,同样也获取了幽默效果。二人转的说口、唱词中调动了大量的谐音双关修辞,用相同的话语表达不一样的效果。不仅形象逼真,更增添了幽默、诙谐的趣味。

3.谐音歧义谐音歧义是二人转语言中经常运用的修辞手法。一方面是对普通话中一词多义的误解,另一方面是由于东北方言的影响。例如:(1)“你都不理我,那我成狗不理了。”———《刘老根大舞台》(2)“我还是幼(肉)女呢!”“啥是幼女啊?”“浑身是肉的女人叫幼(肉)女。”———《小黄飞斯卡拉演出》(3)我们二人转演员多卖力,哪个上台不都得热一身汗下去啊?哪像那些大腕一来演出,说话都语无伦次的,说“黑山的朋友,你们好吗?耶(热)!”我杀他的心都有。热(耶),还没等唱呢,还热(耶)。你说哪旮旯凉快啊,太平间凉快你去唱吧,有一个鼓掌的都得吓死你。———《刘晓光黑山演出》例(1)将“你不理我”生搬硬套成“狗不理”,言外之意把“你”比喻成“狗”,既贬损了对方,又给观众带来出乎意料的笑料。例(2)中的“幼女”的“幼”一词,跟东北方言中“肉”的发音相同,故造成谐音误解,观众恍然大悟。例(3)“耶”在东北方言中跟“热”同音,也是利用方言的发音进行词语曲解,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由于东北方言的发音特殊,由此造成的发音曲解是二人转产生笑料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也是区别于其他戏剧表演的标志之一。随着网络流行语的泛滥,二人转也吸收了很多网络新词,如“我是帅哥———蟋蟀他哥”、“真是天才———天生蠢材”等,这些都是运用了谐音歧义的修辞方法。

(二)词汇修辞特点

二人转语言的修辞艺术丰富多彩,主要就是词汇修辞的运用,引用熟语、巧用俗语等方式,将所要描绘的事物体现得更清晰、更通俗,观众也在这种修辞运用中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

1.熟语的仿拟、引用二人转语言经常仿拟、引用一些熟语,或加以改造,将“雅”化“俗”,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趣味和感受。例如,二人转的说口词:(1)“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瓢崴(piáowǎi)。虽然我长得有点难看,东北话叫磕碜,但是头两天我已经隆重地开光了,说话老准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小黄飞斯卡拉演出》(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活着,他早该死了!”———《傻子魏三》例(1)中套用熟语“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用东北方言词“瓢崴”(piáowǎi)代替“斗量”,利用其相似的发音给观众带来极具幽默的趣味。而“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这是一句网络流行语,把它借用过来,使语言表达更加新颖,贴近群众生活。例(2)则是将诗文语句修改而成的口语化笑料。二人转语言在熟语的仿拟和引用上,不仅运用恰当有趣,而且还借古喻今,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巧用俗语、歇后语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二人转语言里借用俗语、歇后语的句子很多。例如:(1)这是我汗珠子掉床上摔八瓣,一瓣一瓣摔出来的啊!———《分手》(2)有一只乌龟,在它的背上盖了一栋房子———盖中盖。又盖了一栋房子———新盖中盖。又盖了一栋房子———巨能钙。———《大话西游前传》(3)“敢惹我?知道我是谁吗?不打听打听。”“你是?”“苞米面他爹———碴子。”———《我是社会人》例(1)中男二人转演员借用俗语“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作了简单的句改,说明自己从事“职业”的艰辛。既表明了身份,又增加了幽默色彩。例(2)中一连用了四个“自制歇后语”,结合媒体中的广告词语,不仅押韵和谐,结构整齐,更让人产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例(3)是巧用歇后语,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使人忍俊不禁。二人转语言中经常运用诸如此类的俗语、歇后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通俗易懂,极为形象风趣。但是如今的二人转中俗语的运用已经偏离了正轨。现在很多二人转中的“俗”是指二人转唱词中的“粗口”,也许有部分人会认为这是二人转的特色,如果摒弃了这种“俗”,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人转了。但是如今的二人转中语言越来越粗鄙低俗,我们应该摒弃其中的糟粕。二人转语言的节奏韵律、气势与形象性等表现极强,富于感染力,让人为之瞠目结舌。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其中的低俗成分,尤其是在东北农村,这种情况的存在很普遍。诚然,二人转作为一种民间戏剧,肯定会受到东北方言习俗与地域文化的影响,其中不免会带有一些粗野低俗的语言成分,但正由于此,人们才得以产生情感共鸣,达到精神宣泄,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1]。

3.语言偏离与变异的利用修辞学中有一种“偏离理论”。它是指在言语交际时,人们常常有意识地突破常规、运用特殊结构,以达到特定的修辞效果。如二人转演员小沈阳在演出时说:“我的英文名字是xiaoshenyang”,“xiaoshenyang”的发音类似于“小损样”,由此造成语音的变异与偏离,引起观众捧腹大笑。又如比赛时对参赛选手说:“加油!虽然油已经很贵了!”前一个“加油”是鼓励的意思,后一个利用语音的谐义双关,偏离到另一个语意上,即目前人人关注的油价上涨,就获得了出奇的语趣。而利用偏离手法,在二人转语言中可谓俯拾皆是。例如:(1)“你说我是不是太有才了,我上辈子是不是裁缝?”———《小沈阳二人转演出》(2)“我有今天全靠我身边的这个女人,没有这个女人就没有我的今天,就是这个女人改变了我的一生,就是这个女人谱写了我的人生,就是这个女人———害得我妻离子散啊!”———《擦皮鞋》(3)“我这辈子结过三次婚,第一个媳妇跟我结婚俩月跑了,第二个媳妇跟我结婚俩月也跑了,这是我第三个媳妇,结婚三年了她也不跑啊,这批货不跑,下批货就进不来啊!”———《刘晓光黑山搞笑演出》例(1)是对原有艺术形式的偏离,利用语音“才”和“裁”同音,使词语偏离变异到另外一个意义上去,笑料迭出。例(2)、(3)都是语气突然逆转造成的偏离,没有顺着前面句子的意思再说下去,而是陡然转向了意义的反面,故意让同一意义焦点的前后句之间发生语义转折,语气色彩也随之发生了偏离,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回味并引发他们的笑声[2]。除此之外,二人转语言还将多种修辞混杂在一起,夸张、比喻、对偶、停顿、重复、顶针、回环等,增强话语表现力,富于生活底蕴和语言艺术,使语言出神入化,产生诙谐幽默的趣味。这种幽默诙谐的趣味性还表现在二人转演员的服饰装扮上,演员夸张另类的艺术表演,带有体态、动作等多种修辞印记,配合着言语符号一起传递信息、传情达意。

三、二人转语言修辞艺术与东北方言的融合

修辞是一种技巧与艺术,其表达本体是人类所固有的。很多修辞用语特别是方言词,都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与民族特色。东北方言词语通俗生动、新奇时尚、俏皮有趣而又朗朗上口。传统意义上的二人转本身就夹杂着浓厚的东北方言,伴随着全国东北“二人转热”,东北方言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二人转的语言中,一些亮点词汇也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谈中,为人们津津乐道。东北方言词语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会意性等特点,其修辞色彩浓厚,是书面语极强的普通话与其他地方的方言词语所不可比拟的。从语音角度看。相比普通话和其他方言来讲,东北方言的儿化音数量丰富多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二人转语言。例如:真让我十冬腊月的萝卜———冻了心儿!……西北天,打响雷儿,打了响雷下小雨儿,下到地上泞咕唧儿,……”———《王美容观花》这段二人转讲的是道童杨二舍来化缘,王美容看见了,对杨二舍一见倾心,用了大量儿化音词语对其大为称赞,形象生动,流露出王美容对杨二舍一见钟情的感觉,烘托出愉悦的氛围。从词汇方面看。东北方言是社会变异语言的一种。它经过语言变体才得以进入大众传媒领域。东北方言热辣、感性,是一种充满暴力与狂欢色彩的语体,对情绪的感染力很强,因此,给观众带来一种新鲜、刺激的感觉。二人转作为一种东北民间传统戏剧,在语言运用上,所使用的东北方言相当多。例如,说某人傻用“虎了吧唧”,某人聪明用“精儿”;形容很有男儿气概称“尿性”,不男不女称“二椅子”;形容美称“带劲儿”,丑称“磕碜”。东北方言表达生动形象,感性色彩浓烈,让人听起来特别过瘾,同时给人一种亲切质朴的感觉。将东北方言融入到二人转语言中去,俏皮、形象,又有其本土特色,体现了东北地域文化特征和人文色彩。如,“得瑟”、“那嘎达”、“贼好”“虚头巴脑”等。语言直白质朴,通俗随意。语体风格朴实明快,同时为观众展现出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3]。

东北方言范文篇8

关键词:东北民歌;艺术风格;演唱特点;《回娘家》

东北民歌,其不仅展现了地域性这一特点,同时也与当地的人文生活相融合,在东北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衍生出的东北民歌别具一格。东北民歌作为东北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东北的传统文化,更是与人文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展现了东北人民直率爽朗的性格,同时也反映了东北的社会生活与风土人情,这也是东北民歌深受大众喜爱并得到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对于东北人而言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更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习惯,也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精神生活的必需品。

1东北民歌的发展进程

1.1东北民歌的文化背景。东北地区是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这3个省的统称,同属东北平原,山环水绕,土地肥沃,是我国重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的重要粮仓供给之地,在社会生活、风俗习惯、语言特点上大致相同。对于东北人而言,将不得不提到一词——“闯关东”,因为有很大一部分东北人是从河北、山东等地区闯关东过来之后留在东北的,在曹宝明《闯关东与东北性格的形成》的一文中对于“闯关东”是这样定义的:“道光咸丰年间,由于战争紧迫,加之中原地区天灾不断,迫使一些破产农人不顾清政府的条文规律,纷纷出关过边北上东进地闯入东北,而清政府此时也无心或疏于对边关的把守和管理,于是从那时开始数以千万计的中原人来到东北谋生,历史上被称为‘闯关东’”。[1]1.2当今东北地区主要的民歌类别。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片黑土地上孕育出的不只有东北人民的热情、直率、重情、助人的性格特征,同时在这片热土上经过时间的洗礼与文化的沉淀,演变出了独具东北地域文化色彩的民间歌曲。在庞大的东北民歌体系之下,又包含了汉族民歌、回族民歌、满族民歌、蒙古族民歌、朝鲜族民歌、锡伯族民歌、赫哲族民歌在内的多民族民歌,其中以汉族民歌居多,在这其中又包括号子、小调、情歌、诙谐歌曲、儿童歌曲、叫卖调等一系列类别。从东北地区实际的生产生活看,又衍生出大量的劳动号子,如码头工人号子、渔民号子等等。其次,小调这一种类别是东北民歌当中数目最为庞大的,也是流传以及传唱度最为广泛的一种曲目类型,一直到现在在东北地区的各地方剧院剧场,甚至是在街头小巷之中,依然可以听到东北小调蔓延在东北的各个角落,每逢节假日时分,那些有演出的剧场剧院甚至一度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除此之外,无论是上至七八十岁的老者,还是下到七八岁的孩童都可以或多或少哼上几句东北小调,由此可见,东北民歌在每一个东北人的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东北的民歌也是在众多各民族地区被继承与弘扬得比较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东北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曲式结构——以《回娘家》为例

东北地区的各民族民歌,其艺术风格均有着自己的民族色彩,但就其他地域文化风格而言,它有着东北地区自带的那种粗犷、奔放、热辣、豪爽的艺术特征。这也与东北的社会环境,以及东北人的直率幽默性格特点十分吻合。小调也是东北民歌曲种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类,其他耳熟能详、传唱度比较高的,还有如《放风筝》《小看戏》《月牙五更》等作品。如本文作为示例提到的东北民歌《回娘家》,就是一首非常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东北小调民歌,这首作品属于东北民歌中趣味性十足的一首,其歌词生动写实、诙谐幽默,它描写了一段在过完春节之后,姑娘姑爷一起回娘家的生动画面,其歌词描绘了一幅让人忍俊不禁的场景。这首作品反映了东北人民丰富的生活情趣与日常生活,是一首属于辽宁营口盖县的东北小调。东北民歌的特点固然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联,然而任何地区的民歌都与该地区的少数民族的风格存在一定的相互借鉴和相互交融,东北民歌亦是如此,它与周边的蒙古族、满族等北方少数民族相互吸取,从而形成了其特有的民歌风格。东北小调《回娘家》共有5段歌词,其曲式形式属于分节歌形式,2/4拍,节奏较为欢快明朗,调式调性属于D徵六声加变宫调式,[2]六声、七声调式是东北民歌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调式,反而用五声调式的较少,其目的性在于运用六声、七声可以加强旋律的力度,结构更加饱满。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2.1通过旋律展现其艺术风格。这首作品充分展现了东北民歌小调的特点,其旋律轻松活泼,曲调朗朗上口,展现了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质朴亲切,曲调优美,充分地体现了浓郁的东北地区的生活气息与艺术感染力。第一,就旋律而言,《回娘家》在跳进上,旋律上出现了六度、七度的大跳(见谱例1)。而这种大跳在东北民歌中是非常常见的,这种创作手法可以让歌曲旋律线条更加跌宕起伏、热烈奔放,与东北人民的爽朗、豪放、不拘小节的性格吻合。第二,方言特征也是较为重点的一方面,旋律中出现了多次的#do,这也是东北民歌常见的一种形式(见谱例2)。这里出现的临时变化音并非为转调,而是一种游离性的变化音,属于色彩性装饰音的范畴,纯粹为了演唱风格的色彩音,然而出现这种音乐形式,与当地说话的方言有着很大的联系,因为辽宁省的方言属于东北三省中方言变化最大、语调最为复杂的一个省份,可分为辽东、辽西、辽南、辽北地区,说话声调不尽相同,所以对民歌风格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丰富了旋律的色彩性。第三,装饰音的大量运用,旋律中也出现了多处滑音,使整首作品更加活泼俏皮、生动有趣,在演唱的时候也会有特定的唱法,也是属于东北民歌中色彩性的装饰音的一种。2.2通过节奏展现其艺术织体。也是采用了东北民歌多用的大切分的节奏型(见谱例3),除此之外,八分附点音符、四分附点音符、八分休止符加八分音符的节奏形式也是比较常见的节奏型,在这首作品中更被体现得淋漓尽致。配合东北方言,使节奏更富有跳跃性与趣味性,也更加符合东北民歌活泼俏皮的艺术风格。2.3通过歌词表达其艺术内涵。歌词的内容随性活泼,通俗易懂,诙谐幽默,为多段体分节歌的形式,歌词通常为三段体或五段体的较多。同时,歌词中运用东北方言的词句较多,因为本身东北的儿化音也较重,例如“串门儿”“大八件儿”“风丝儿”“杨树林儿”等等,在反映东北人民生活欢愉场景的同时,也更加充分地体现了东北民歌幽默风趣的特点。

3东北民歌的演唱特点——以《回娘家》为例

在旋律上,除了多次出现大跳创作手法之外,东北民歌中还运用了许多润腔,如花舌音、波音与滑音等,并用运用了丰富的衬词与衬句来营造戏剧化的氛围。如果说旋律、音级、调式、曲式等要素构成了东北民歌的架构,那么润腔就是东北民歌的灵魂。因为润腔的作用并非仅仅是对旋律而言的,它还渲染了情绪,更加表现了东北民歌的表现力和张力,可以更深刻地表现出东北民歌独树一帜的音乐特征。很多装饰音上会加入附点式唱法,即使谱面呈现的是没有附点,实际演唱时也要加入附点式唱法。除此之外,如上文提及的东北方言中的儿化音很多常常一带而过,但其音调通常是向上的,《回娘家》中的虚词“儿”字使用上滑音。这亦是润腔修整音调的功用。滑音作为润腔的一种手段,一方面帮助旋律唱腔表达了语调,对语调、儿化音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特定的风格韵味,后鼻音的表现既有浓郁的东北味,又能表现出《回娘家》的意境和情绪。正因为如此,在用民族声乐的方法演唱东北民歌时,虽不可能十分强调鼻腔共鸣,但在这些需要用滑音作特别装饰的时候,亦能表现出东北方言的特色以及东北民歌的情景气氛。所以在演唱东北汉族民歌时,除了要准确把握作品的整体风格之外,[3]演唱时的表情和动作对更好地演绎润腔也起到推动效果,如东北汉族民歌中的有些润腔表现出活泼、俏皮的音乐形象,在演唱中若能将歌曲人物的眼神、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配合东北语言和润腔来演绎,则能更好地诠释出东北民歌特有的地域风情。

4结语

东北民歌形象地展现出了东北地区人民的豪放、豁达和热情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是东北地区加强传承与发展的民族艺术形式之一。东北民歌不仅显现了一个民族和地区稳定的内在传统文化特质,同时对于东北民歌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准确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更要以此为根基,不断创造它更加独特的文化内涵,并将其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曹宝明.闯关东与东北性格的形成[N].协商新报,2007-12-25(00F).

[2]王凤贤.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辽宁篇)[M].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5.

[3]单丹丹.对东北汉族民歌润腔的思考[D].上海音乐学院,2012.

[4]刘艳玲.东北民歌演唱中润腔技巧的文化语言学解读[J].音乐大观,2012(01).

[5]宁彤.东北民歌的演唱技巧与风格[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

东北方言范文篇9

关键词苗文教育;问题;对策

苗族是我国南方地区一个主要少数民族,人口为894万(2000年),居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第四位,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重庆、云南、广西、海南等八个省、自治区、市。许多地区的苗族史诗和民间传说中称苗族古代曾有文字,一些地方历史文献也曾提及古苗文。&但是,迄至1905年英国传教士柏格理(SamuelPollard)等创制苗文前,苗族地区没有仍在使用的传统民族文字。

解放后,我国政府为体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和党的民族政策,先后帮助包括苗族在内的12个民族创制(或改革)了16种文字。1956年10月底和11月初,苗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议在贵阳举行。会议决定:苗语川黔滇、黔东、湘西三个方言各创立一种文字,并改革了1905年由柏格理编创的滇东北方言苗文(即老苗文#)。会议通过了苗语四个方言的文字方案(草案)。1957年7月29日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四种∃苗文方案%试验推行。从此,苗文开始在广大苗族地区在成人扫盲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运用。

一、苗文在教育教学中的使用历史和现状

苗文创制后,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主要用于成人扫盲教育。从1957年底开始,各地苗族聚居农村地区开展成人扫盲教育,举办了多个苗文扫盲班,众多苗族民众学会了苗文,也把苗文用于记公分、记录苗族歌谣等活动。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苗文广泛用于扫盲教育、学校教育和其他社会领域,苗文使用达到最高峰。仅贵州省黔东南州,从1981年至1993年,黔东南州共举办各种师资培训班138期,开展民族文字扫盲夜校(班)3104个,学习人数110571人,脱盲率为829%。在学校教育方面,到1987年3月,全州有136所中、小学的258个班级开展苗语文教学,参加学习的学生达8514人。在社会使用方面,黔东苗文广泛用于苗族地区报纸刊物、广播、电影、行政司法、卫生科普等领域。在川黔滇方言区、滇东北方言区、湘西苗文方言区,各地都开展了大规模的苗文扫盲和学校教育活动,苗文广泛用于学校教育、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苗文在学校教育中急剧萎缩,苗、汉双语教学班越来越少,苗文扫盲基本停止。至2006年8月,广大苗族地区仅有6所学校还开展苗文教学[这6所学校分别为贵州民族学院、台江县台盘乡台盘中学、台拱镇番省中心小学(黔东苗文),贵州民族学院、毕节市大南山民族学校、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德厚乡以奈黑小学(川黔滇苗文);湖南省凤凰县落潮井学区塘家桥小学(湘西苗文)]。在民间,只有极少数人用苗文来记录苗族民间古歌、故事,使用范围非常有限。

为了了解苗文教育的现状和探索苗文教育迅速下滑的原因,2006年8月,笔者就苗文在学校及扫盲教育中的使用现状做了实地调查。此次调查涵盖黔东、川黔滇、滇东北、湘西四种苗文,涉及三个省、八个州、五个县、十五个市县级单位,共选取了12个村寨和9所中小学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对象包括各地民委官员、教育部门官员、教师、学生、苗族村寨群众等群体,主要了解各地苗文教育现状,各群体对文教育的态度和看法,探讨苗文教育在新时期遇到的新问题和解决对策。

二、苗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人群对学习苗文的认识不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苗族地区因改革开放发生了巨大变化,苗族与外界、外民族的接触交流急剧增多。在经济、文化交流中,苗族群众对汉语文认可程度明显提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湘西和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由于苗文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用途不广,当地苗族群众对学习苗文的态度比较消极;在贵州省毕节市大南山、云南省文山等偏远苗族地区,苗族语言和文化传统保留较完整,人们对学习苗文的认同度普遍较高。不同部门(主要是民族部门和教育部门)对推广和使用苗文持不同意见。调查发现,民族部门普遍对苗文教育持赞同态度,但由于没有经费保障,无法对学校教育工作产生真正影响,对苗文教育有心无力#。教育部门对苗文教育不太积极,主要源于各地复杂的教育实际问题。首先,苗族学生就读的学校一般为多民族学校,仅为苗族学生开设苗文课很难实现;其次,开设苗文课需要专门的教材和教师,教育部门没有这方面的经费;第三,苗文不是国家规定升学考试科目,教师和家长都不太重视,在学校开设苗文课阻力大。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人群对苗文教学的认识不一,对苗文教育的定位与发展也缺乏长远规划,导致苗文教学工作难以真正实施。

(二)多种苗文并存影响了苗文的推行

目前,国内苗族地区实际上至少使用着7种苗族文字。包括我国20世纪50年代创制及改进的湘西苗文、黔东苗文、川黔滇苗文、滇东北苗文,80年代改进的规范苗文,80年代后传入的国外苗文和石门坎老苗文。如云南省文山县就有新创川黔滇苗文、国外苗文(老挝苗文)并存。在滇东北方言区内部,贵州省威宁县大部分苗族信教群众使用柏格里老苗文,云南省昭通地区大多使用1956年政府改进的滇东北新苗文,楚雄、昆明则使用规范苗文。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总人口不足900万的苗族使用这么多的文字形式是不科学的。因为任何一种文字只能在苗族地区的局部范围内使用。多种苗文形式并存加大了苗文推行的难度,这让一部分人学习苗文的积极性大打折扣。正如台江县一位苗族群众所言,地方苗文连在自己民族内部都行不通,不能与其他地方苗族交流,即使学会了,又有什么用呢?

(三)苗文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调查表明,苗文试点班的学生成绩普遍没有大大超出对照班,苗文教育的优势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很难令教育部门信服。因此,教育部门一直不愿意在苗族聚居区学校推广投入大成效小#的苗文教学。苗文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师水平问题。目前教授苗文的教师既有来自正规大、中专(中师)民族语专业的毕业学生,也有来自扫盲培训毕业的教师,还有自学苗文的教师。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差异较大,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目前开设苗文课的学校大都是偏远山区,任课教师很少有机会接受双语培训,在知识和教学技能上没有机会得到提升。二是苗文教学缺乏关群体的真正支持。苗文教学在学校中并没有得到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很多学校,苗文教学只是对外宣传的牌子,学校并没有对苗文教学做长远而具体的规划;在课程任务较重时,苗文课被占用来补习其它课;学生多是对学习苗文感到好奇,但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精力学习。

(四)苗文教育政策的单一、笼统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民族文字教育教学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给苗文教育指明了方向,对推动各地苗文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央政府的政策只是指导性的,很难顾及到全国各地复的教育状况,具体实施还是需要依靠地方政府配套措施。苗文相关的省(区)和地方政府虽也出台了一些关于苗文教育的政策,但这些政策是在国家政策框架下单一原则性的条例,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没有充分考虑苗族地区不同情况(如聚居、杂居等)。

(五)苗文成人教育推行工作未落实到基层

近几年,云南、贵州等省争取了一些经费用于苗文推行工作,主要开展编译小学、大学教材,资助出版一些苗文书籍,举办教师双语培训班等,但这些苗文推广工作主要停留在城镇地区。在实地调查中,目前仅有的6所开设苗文课程的学校属基层农村地区,都没有使用这些新出版的教材和读物。参加双语师资培训的其他学校教师回校后,由于所在学校没有开展苗文教学,双语培训没有发挥实际作用。由于苗文推广活动未深入到基层乡村,最需要学习和推广苗文的苗族学生及普通群众很难有机会学习苗文。从实地调查情况看,苗文推行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偏远苗区的农村小学和苗族社区。在偏远的苗族社区,几乎所有的苗族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都不会汉语,语言障碍突出,他们需要学习苗文来完成汉语。在苗族社区,苗文对传承民族文化有重要作用,苗族群众对学习苗文也有一定的积极性。比如在湖南省凤凰县勾良村,苗族青年们为表演苗族歌舞而积极学习苗文(该村正在搞旅游开发);民间老歌手在用苗文记录一些快要失传的苗族古歌和故事。这些事实说明,苗文推行的重点在基层农村社区,苗文只有在苗族聚居的乡村才能得到更好的使用和发展。

(六)缺乏专门的苗文管理机构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省、地、县、乡的民委工作部门都撤销了专门管理苗文的办公室。在现行的管理中,民委部门负责经费、政策管理工作,教育部门负责业务管理,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专业人员缺乏,苗文教育工作中的矛盾较多,管理不畅,在具体的苗文推行工作中缺乏长远、统筹规划和可操作的措施。

三、有关苗文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国家层面

1明确苗文教育的定位国家应根据目前苗族地区的新情况,出台基本政策,明确规定苗文教育的方向、范围、方式,让各地苗文教育管理部门有据可依,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苗文推行政策。调查表明,广大苗族地区社会经济、语言环境有很大差别。因此,国家政策应明确:在交通、经济、文化发达苗族地区,苗文教育可以作为民族文化保留与传承的主要方式,主要在民间和苗族社区推行;在偏远不发达的苗族聚居地区,苗文教育主要在小学和村寨社区教育开展;在杂居地区,可以通过学校开设选修课、村民自愿学习等形式进行苗文教育。

2考虑苗文统一问题

我国苗族使用7种苗文形式是苗文难以推行的一大障碍,统一苗文形式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方言差异不应成为拒绝统一文字的理由。并且,苗文统一有较强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据苗文专家研究,不同方言苗语有30-40%的同源词,这为统一文字提供了便利;各方言苗文均为拼音文字,语音、语法设计差异不大,这也为统一文字提供基础。统一苗族文字可解决方言苗文差异和苗文使用局限性问题,扩大苗文的使用范围,吸引更多苗族群众学习苗文。统一苗文涉及到多个省份,多个管理部门,只有中央层面才有能力组织研究力量进行苗文改革统一工作。因此,建议国家组织有关力量开展统一苗文的工作。

3解决管理体制问题

目前,苗文教育是民委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管理。在实际管理中,经常出现两个部门意见不一,难以协调导致苗文教育处于尴尬境地。建议苗文教育统一划归教育部门管理,从拨款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安排均由教育部门实施;民委部门对教育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与评估。这种权责分明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明确苗文教育的管理主体,解决当前苗文教育管理中的棘手问题。

(二)地方政府层面

1恢复苗文专门管理机构,制定适合当地实的苗文教育政策建议各级地方政府恢复民委系统中专门的苗文管理部门,增强管理力量,让专业人员根据各地苗族的居住分布状况和语言状况来制定符合当地实际、切实可行的苗文教育政策,对本地苗文教育发展进行长远规划和科学评估。

2在苗族聚居地区学校开展苗文教育,将苗文课纳入升学考试科目各地应在苗族学生集中的学校开展苗文教学。具体办法是:在学生母语是苗语的学前班和一年级开始开设苗文课,苗汉双语教学同步进行,在高年级开设苗文选修课;在杂居地区学校,学校课以选修课形式开设苗文课程,给学生提供学习苗文的机会。地方教育部门应把苗文课程纳入考试科目,在升学评价中占一定比例,甚至可代替外语成绩,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苗文的积极性。

3在苗族聚居村(寨)定期举办成人苗文学习班苗文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村寨。从苗文书籍无人看,苗文教师不教苗文,苗文培训班学无所用的现状来看,苗文生存与发展土壤只能是村寨。就实地调查情况看,大部分苗族地区的群众是支持在乡村开展苗文教育的,举办这样的学习班不必花费太多经费,还能取得较好效果。

(三)学校层面

1加强苗文教学管理与研究,体现苗文教育优势目前,苗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开展得不够扎实,使苗文教育的作用大打折扣。学校应对苗文课程进行科学设置,对不同学段(从学前班到六年级)应开设的课程和选用的教材要有一个长远、具体的规划。苗文课时必须得到保证,不允许随意出现其它科目挤占苗文课的现象,要避免苗文教学流于形式。此外,应为苗文教学研究者提供足够的经费和更多的教研活动机会让他们有条件开展苗文教学实验,以此提高苗文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东北方言范文篇10

关键词:高满堂;东北文化;叙事研究

一方水土滋养着一方百姓,本文所论及的“东北叙事”指的不仅是地理区域上的东三省,更是广袤辽阔黑土地上孕育的东北文化。由辽宁大连走出的编剧高满堂在其3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将故土东北文化作为发力点,创作出《闯关东》(2006)、《大工匠》(2007)、《北风那个吹》(2008)、《钢铁年代》(2011)、《我的娜塔莎》(2011)、《爱情的边疆》(2018)、《老酒馆》(2019)等一批体现东北文化的优秀电视剧,多次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的殊荣,其作品也堪称是东北社会人文风貌的万花筒。

一、游弋白山黑水:东北风土人文的真实影像展现

(一)东北语言文化与叙事视角。在高满堂作品中,方言俗语是地域文化的集中反映,它不仅是一部电视剧台词腔调上的点缀,更展现了高满堂作品写平民大众、写万家百姓的平民视角。高满堂作品中诙谐幽默、质朴粗犷的东北方言,令置身于年代背景中的人物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从而构成了其作品重要的叙事技法。《北风那个吹》的张大爷做忆苦思甜报告,给知青们“叨咕叨咕”吃苦饭的故事,“咱们穷人在旧社会,那遭老罪了!就说我吧,十冬腊月的,连双鞋都穿不上,那脚冻得啊龇牙咧嘴的”。女知青在出演京剧《沙家浜》的阿庆嫂时突然忘词,顺口说出“参谋长休装大尾巴狼。”东北方言的妙用增添了作品的生活趣味,在意蕴苍凉的现实主题中加入了一丝大碴子味的地道笑料,悲凉与幽默的对比在今昔时空中交叠,激起观众层层不绝的现实反思。在高满堂新剧《老酒馆》中,陈怀海一行六人刚来到大连好汉街,就听说了当地人的一句俗话:“盖上盖儿,明明是一锅杂拌鱼,掀开盖儿,弄不好就成疙瘩汤了。”高满堂巧借两道东北名菜就点出了大连生意场上的风波诡谲、鱼龙混杂,平易生动的生活化语言点出了电视剧抒写平民故事的叙事视角,东北方言或活泼逗趣或讽刺意味十足,与当时东北百姓的语言特征大致相符,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叙事。(二)东北民俗文化与叙事特色。东北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为电视剧叙事提供了值得依托的想象空间,东北农村的林海、雪原、火炕和烟囱,东北工业城市的工厂与庞大机器,人们戴的狗皮帽子、乘的雪橇爬犁、玩的冰刀雪仗、吃的酸菜高粱米,东北民俗文化遍布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而这些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意象符号都能在高满堂的作品中找到踪迹。例如《闯关东》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油炸冰溜子”,面对食客的上门刁难,朱开山二话不说上房檐掰下两根大冰溜子,裹上面粉下油锅炸出了这道东北民间传说里的菜肴。这一情节将东北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乃至地域性格与叙事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不见穿凿痕迹,却又让观众倍感新奇难忘。《北风那个吹》里每当月亮湾广播站“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的音乐响起,知青帅子就乘上自制的雪橇冲下雪坡往大队部奔去,那个在冰面上旋转着跳着芭蕾的他,那个“穿林海,跨雪原”模仿杨子荣念念有词的他,让人们在体味东北乡村之余,更看到了那个年代少年们的激情、理想与纯真,东北民俗文化符号也由此成为剧中突出的叙事特色。冰雪覆盖的广袤平原是东北地理环境下的典型特征,《北风那个吹》依托天然的地域环境完成场景的构建,再将人物富有生活气息的行为代入其中,底色与人文的应和,构成了一幅气韵浓厚的东北风情画卷,为叙事氛围的营建奠定了基础。(三)东北地理文化与叙事语境。高满堂作品中的东北文化并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地域所呈现的,恰好相反,他强调了东北开放包容的一面,注重把握东北与其他地区之间的文化关联性,并将其转化为极富戏剧张力的情节,以此作为电视剧独有的叙事语境。以大连为例,它是东北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佼佼者,那条融汇了近代东西方建筑特色的兴隆街,是传统与现代、中国东北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的有力见证。《老酒馆》中闷倒驴、贝莎点心、张记豫菜等,典型的大连记忆符号将一座城市的历史写得活色生香。对东北地方文化的艺术寻唤,是《老酒馆》播出后收视连续破“1”,高居献礼剧展播活动榜首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我的娜塔莎》《爱情的边疆》两部作品中,大学生文艺秋与苏联播音员维卡、抗联战士庞天德与苏联女教官娜塔莎跨越半个世纪的寻找与相守,让身处当下时代的观众重新开始思考爱情的定义。两部电视剧分别从抗战时期与建国初期的东北提笔,一直追寻到改革开放后人物的生活境遇,不仅是男女主人公爱情的史诗,更是横跨两代人命运、展现两个国家外交关系的风雨协奏曲。《爱情的边疆》中文艺秋为离爱人维卡近一点,放弃了前往大都市安家落户的机会,只身来到离边境最近的黑河市,终日在中苏界河之畔脉脉无语地守候着。爱情的边疆是那样深邃、宁静、悠远、苍凉,而身处美好爱情中的两颗心是那样荡漾、慰藉、舒畅、神往。静静流淌的河水与沙沙作响的白桦林,在《爱情的边疆》中构成了一幅独具东北风情的小城风光。高满堂用戏剧艺术点缀着东北的人文风光,创作出东北文化与异域情调交融的作品,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独出心裁的一笔。

二、抒写侠肝义胆:东北地域叙事下的典型人物速写

在3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高满堂将笔下的人物与情节化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作品中的人物行动不仅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更具备艺术审美层面的价值,那些带着东北质朴气息的角色与故事情节融为一体,他们的喜怒哀乐寄托着高满堂对东北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种种畅想。高满堂对于我国电视剧创作提出过这样的问题:“现实主义创作,不可避免地会反映社会现实问题,触碰到一些现实矛盾。如何在反映问题、触碰矛盾的时候,又能坚持正确的导向,让人通过矛盾和问题,看到未来和希望?”①而他又通过生花妙笔与镜头光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一)以“家”为本位的叙事结构。影视作品的叙事结构是由较为复杂的人物关系构建而成的,作为人物关系的基本单位,每个角色在电视剧中都承担着属于自身的叙事使命,都被赋予了表情达意的现实功能。高满堂擅于运用家庭、家族之间割舍不断的亲缘关系,去表现中国人对于故土乡愁的独有情怀,这是深植于任何一个平凡家庭的血脉牵系。比如,高满堂的许多作品虽然是以民国时期为背景,但观众仍可隔着久远的年代闻到故园岭梅香,万水千山无法隔绝的乡情似一缕精魂,在以家族为本位的叙事结构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高满堂作品中总有兼具胆略与威望的父亲形象,比较分析《闯关东》与《老酒馆》,尽管两部作品的时空背景各异、创作时间也相差10年,但核心人物朱开山与陈怀海却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出身贫寒、遭遇家庭变故、被迫离乡谋生、白手起家并最终投身爱国运动。波折多舛的人物命运推动着电视剧的叙事发展,让全家人的命运围绕着这一核心角色变得更加紧密。《闯关东》朱家的3个儿子,分别继承了朱开山出身庄户人家的踏实稳重、走南闯北的男儿血性、精明强干的商业头脑。务实而懦弱的传文最享受研究菜谱的安定日子,刚强坚毅的传武因不满包办婚姻而离家从军,机敏的传杰年纪轻轻便已当上掌柜,父辈与子辈命运轨迹的分流与交叠,让观众看到岁月流逝背后挥不去、斩不断的血脉相连。接着高满堂以时代背景下的人物抉择完成叙事的升格,法庭上朱开山对森田掷下耿耿誓言:“中国仍是我们中国人的,你们日本人根本无法在这里生存,回到你们那几个孤岛上去,在你们离开的时候,有些人必须永远留在这里。”全剧也以朱家宁可将煤矿炸毁也不愿将资源留给日本侵略者为结局,家国同构的宏大叙事慷慨深沉,突显了高满堂在谋篇布局上整体至上的宗旨。(二)悲欣交集的二元叙事基调。活泼与严肃的并存是高满堂作品叫好又叫座的重要原因,除了借助独具特色的地域符号表现东北人刚毅、坚韧、质朴的个性外,高满堂更将欣与悲、喜与忧、乐与哀的情感反差极细密地缝合在情节之中,借由人物绝望中的希望、悲伤中的欢笑来达到理想的叙事效果,以求贴民生活的本质,找寻属于东北这片土壤历尽劫难却依然欣欣向荣的内在原因。高满堂作品融入了众多的喜剧元素,他能够巧妙利用人物出身背景、身份职业的不同安插喜剧包袱。例如《北风那个吹》中帅子每晚在知青点串讲世界名著《红与黑》,还借机收取听众的“门票”和“贡品”,每当牛鲜花前来巡视,众人便鼾声大作,而石虎子却将《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误以为是“疙瘩汤”,这一情节在引得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实则暗合了人物内心的情感走向,更表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东北城乡青年在精神追求上的差异。《闯关东》中那文一板一眼地诵读陆游的《钗头凤》,传文却将“红酥手,黄酒”听成了“红猪手,黄的酒”而暗自陶醉,灵动活泼、充满生活情趣的叙事更突显了那文虽为皇族出身却也只能随遇而安的胸怀,对比多年之后传文沦为日寇走狗,那文坚决与他划清界限、甚至不惜大义灭亲的情节,一种追昔抚今的凄凉之感油然而生,往日的寻常喜悦更能勾起民族危亡背景下人们对家国离乱的感慨。笑中带泪的叙事基调在东北文化的特质中找到了合理性,而高满堂作品用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最能触动大众笑点与痛点的情节,写活了那些不应被历史遗忘的东北往事。

三、赓续民族血脉:平民视角下的东北近现代史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