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17:36:21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范文篇1

本报讯(记者迟洪江)在喜迎党的十七大活动中,东北大学756个学生团支部将每个支部的活动总结、影像资料上传到校园先锋网的团支部博客中去,用鲜活的形式、生动的载体构筑了“辉煌的历程——党代会巡礼”主题团日活动的新亮点。

据了解,从9月开始,东北大学160多个团支部通过校园网开通的献花平台,抒发自己对党、对祖国的真诚祝福,260多个团支部通过先锋网络视频电视,收看关于十七大筹备工作的相关报道和回顾历届党代会的纪录片,还有40多个团支部集体走进社区开展服务、到企业参观考察,去直观感受东北振兴、祖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先锋博客”内也因此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

东北大学范文篇2

自汉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经历代统治者推广以来,整个中国社会都秉承了“崇文抑武”的价值观念,其典型就是宋、明两个文弱王朝。后人总结明朝灭亡教训时甚至提出“士人亡国说”,认为正是过分“重文轻武”导致明王朝军事实力薄弱从而不能抵御清军的攻击。鸦片战争后,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在鸦片大肆泛滥、忽略体育教育、社会经济生活落后等诸多原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人体质日渐虚弱,被外国人诬为“东亚病夫”。在国势衰微、强敌入侵的大背景下,中国先进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学者们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主张引进西学,近代体育也随着“西学东渐”的过程传入中国。

由于发轫于国势凋零的历史条件,故中国近代体育起初并没有浓厚的竞技色彩,而是带有强烈的“强兵强国”的政治色彩。洋务运动家首先将西洋体操引入军队,并任用洋教习带队练习,其目的正如张之洞所说:“体操学,关衰旺,人人胜兵其国昌”[1],从而达到“制夷”的目的。维新思想家梁启超从政治高度出发,盛赞西方注重体育教育,“锻炼强民之体魄”,主张中国借鉴西方之长,以体育配合智育,培养出具有“民德、民智、民力”的合格公民,将体育视为个人全面发展与国家兴旺的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先驱孙中山将体育提升到挽救国家危亡的高度:“今以提倡体魄之修养,此与强种保国有莫大关系。”[2]在他的倡议和推动下,革命派于1905年在绍兴创办了体育单科学校[CD2]大通师范学堂。清政府亦于1906年通令全国各省于省城师范学堂附设体育专修科,“以养成小学体育教习”。

由上看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已逐渐将体育当做救国的重要途径加以提倡,并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了初步实践。进入20世纪后,中国状况不但没有改观,其情势反而愈加急迫。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清廷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由此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沙俄(及其后的苏俄、苏联)与日本在东北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东北人民饱受凌辱,东北面临瓜剖豆分之势。

生于1901年的张学良在成长过程中亲身体会了被压迫者的切肤之痛。在与进步人士特别是与孙中山的交往中,张学良吸收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精华。“皇姑屯”事件后,他子承父业,作为东北的实际统治者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亡国危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张学良形成了他“体育救国”的理念,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点。

首先,“五育并重”、注重体育。由于地处一隅,加上清政府实行边禁政策,因此东北地区文化发展滞后,教育尤为如此,张学良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在梁启超“三育并重”的基础上,张学良提出德、智、体、美、群“五育并重”的教育方针,将教育看做救亡的起点与立足点:“诸生务须认明今日教育为救国方法之出发点,今日学生,为将来国家之主人翁,……必须养成完美人格,求得真实学问,方不负养士初衷,才可负救国重任”[3]672。针对中国当时整个社会忽略体育的现状,张学良感到百倍惋惜:“我们中国教育界,大半不肯注重体育,所以各处学生,多半体质柔弱,把他们的学业,间接耽误了”,“健全的精神,藏在健全的身体里面”,“如果没有好体育,就是有好学问,也恐无用了”。有鉴于此,张学良要求学生“个个特别注意体育,然后用健全的身体,研究精妙的学问,造成有用之才,方不负国家设学的本旨”[4]。在此,张学良纠正了历史上的理念偏差,明确指出: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健全的身体是智育的物质载体,更是“养成完美人格”、改变国人“东亚病夫”形象的重要途径。

其次,“抵御外辱、复兴民族”。作为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推崇体育,不仅仅把体育看做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将体育与挽救民族危亡紧密联系起来。“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为此,张学良主张在学校推行严格的军训制度,“夙日锻炼学生之体魄,灌输军事之知识,养成不屈不挠大无畏精神,为国家捍卫藩篱之干城”[5]。他要求青年学生不但在校期间重视体育训练,而且步入社会以后,也“必须长此保持这种生龙活虎的精神,造成铁骨铜筋的体魄,要作复兴民族最前线的有力斗士”[3]826。“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更使张学良“痛恨无已”,亟思救亡之策,最终答案仍归结于体育。“国家盛衰,不仅恃土地宏大,物产丰饶,并恃人民之强体魄真精神。健全之精神,恒寓于健全之身体,故体育运动,实不可忽视”[6]313,“倡导体育的最大目的是在造成复兴民族的生力”[3]825,张学良寄希望于通过体育锻炼人民的体魄,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铸成民族复兴的坚实根基。

第三,体育走进社会。“过去的运动,多是学生参加”,只是“学生的功课,学生的作业”[3]879。但救国不能仅仅依靠为数甚少的大学生,还依赖于整个民族身体素质的提高,故体育必须普及到民众,“凡是不违背业余运动规则的人都来加入”,“应确认国民体育必谋绝对普遍的发展,……那才能造成一个健康而有生气的民族”[3]825。秉着普及体育的理念,张学良于1930年11月国民党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注重体育以健全国民体格发扬民族精神》议案,列出了八条建议:①强化小学体育教育;②造就体育师资;③提倡平民体育;④奖励各项体育运动;⑤各地政府应尽力赞助体育事业……;⑥注重工商各界及公务机关工作人员于业务之外要有相当时间从事体育运动;⑦宣传体育之重要性,改正人民对于身体美的观念;⑧严禁早婚[7]214。这八条建议,既提倡先天优生优育又提倡后天培养,既注重宣传又注重务实,既要求人民主动参与又要求政府给予外在奖励,既注重学校体育又注重社会体育,阐明了中国体育发展的路径,集大成地体现了张学良的“普及体育”理念。

二、张学良的“体育救国”理念的实践

尽管近现代史上许多知识分子、思想家力图将体育付诸实践,但由于条件所限,并未取得可观的成就。而张学良作为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和东北地区的实际统治者,拥有各种必需的政治、财力、人力资源,加之他兼任东北大学校长,更使他的“体育救国”理念有了实践的场所。张学良的体育实践正是围绕东北大学体育发展而展开,本文也以东北大学体育发展为中心考察张学良的体育实践。

东北大学1923年创立之初,不具备完善的体育设施,也未格外注重体育事业的发展。“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被公推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东北大学校长。从此,在他的体育理念指导下,东北大学的体育事业发生了质和量的飞跃。

首先,东北大学制定了完备的体育发展规划。①重视学生体格。东北大学不但招生时规定新生要经过严格的医生体检,每学期学生入学后还必须进行体格检查,以“测知学生之身心发育上有无缺点,及姿势运动上有无须矫正之处,以便实施一种相当体育课程”,即根据学生具体身体状况,为其量体裁衣地安排体育项目。②学校将体育列为学校必修课,“一年级学生,每周授课二小时,二年级学生每周一小时”[8],并将体育成绩计入学分,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标准之一。③明确规定学校每学期必须举办各种规格的运动比赛,包括院际比赛、系际比赛、级际比赛和公开比赛等。

其次,完善体育设施。1929年,张学良出资修建了中国北部地区最大的体育场-汉卿体育场(通称罗马式马蹄铁型体育场)。该体育场可容万余人,除有标准足球场外,还有运动员预备室、沐浴室、休息室等,在“中国北部为一最大运动场”[9]。九一八事变之前,诸多赛事都在该体育场举行,极大地推动了东北地区特别是东北大学体育事业的发展。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南迁北平(今北京市),并设西安分校。学校在经济状况极度恶化的情况下,仍斥资修建各种体育场所,购置各种体育设施,并保障体育经费的充足。

第三,引进体育人才,组建各种运动队。张学良提出,东北大学在招生时必须注意招收体育较好的学生和运动员,破格录取刘长春就是典型一例。为了培养体育专门人才,在张学良的主持下,东北大学于1929年1月,在体育部和体育运动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体育专修科并招收了51名新生。同时,学校还聘请著名教授郝更生为体育专修科主任,吴蕴瑞、宋君复、申国权等为教授。在这些师生的人力资源基础上,东北大学成立了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田径等队,形成了一支系统的体育队伍。为了提高东大体育的整体技术水平,缩小与体育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张学良又高薪聘请德国田径队长、五千米世界纪录保持者步起(Bocher)担任东北大学田径队的指导老师。

在具备了物质条件、人力资源的条件下,以东大为龙头,组织参与了许多体育活动,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28年10月,张学良与冯庸共同主办了中法田径赛友谊联欢运动会。11月,东北大学篮球队出征旅顺、大连,战胜日本工业大学和日本青年篮球队。1929年1月,足、篮球队远征日本,在与日本高校对垒中,九胜二负一平,令人扬眉吐气。10月,张学良主办中、日、德田径对抗赛,日德选手均系出席世界运动会的国家队选手,东北大学以一校之才与之对抗,仅负于德国队而战胜日本队。此外,东北大学还代表东北四省先后参加第十四届至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并在十四届华北运动会上取得田径赛第一名;参加第四、第五、第六届全国运动会,获第六届全能冠军。为了“专一于东北的体育事业”,远东运动会后,张学良又创设了东北四省体育联合会,并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东北运动会。

三、张学良的“体育救国”理念的成就

张学良“体育救国”理念的最大亮点就是培养出了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深明大义、慷慨解囊资助刘长春参加奥运会是张学良体育业绩的最佳呈现面。

刘长春,大连人,因家境贫寒念完中学一年级后即辍学进入玻璃厂当学徒工。在其念小学时就显示出短跑方面的潜力。1928年1月,东北大学足、篮球队到大连参加比赛期间,发现了刘长春的体育成绩。经张学良同意,刘长春被“破格”录取,编入东北大学文预科第一班。1929年东北大学体育专修科成立后,又以“特事特办”的方法将其由文预科转入体育专修科,进行精心培养。

当时体育专修科的内堂课程有体育原理、体育史、各种运动规则、生理学、卫生学等近30门,外堂课程有球术、田径赛等。为了运动员技术的提高和积累实战经验,张学良聘请步起为田径队指导教师,并经常带队参与各种比赛。刘长春后来回忆说:“在东大期间,曾随东大田径队利用假期赴哈尔滨市训练与比赛。每星期六与俄侨对抗。归沈途中,又与长春市南满株式会社所属日侨进行比赛,一场场比赛激发了无限的民族感,求胜心极强。”[10]186

东北大学的精心培养,使刘长春在技术上突飞猛进,登上了远东短跑王的宝座。在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上,刘长春首次代表东北大学参赛,百米、二百米、四百米三项成绩均获第一,且创下了全国新纪录[11]。张学良得知刘长春的成绩与年龄后,勉励他说:“不仅要与国人抗衡,还要敢和外国人争雄”。刘长春在中日德三国田径对抗赛上又取得百米、二百米两个第二,仅败于德国选手,取得了当时远东地区的最好成绩。张学良又鼓励其要“更上一层楼,为中华民族争光”。1930年4月,刘长春代表辽宁队参加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再次取得了百米、二百米、四百米三个第一,并获得男子个人总分第一,四百米成绩创全国运动会新纪录[12]。张学良为了表彰刘长春的成绩,不但让他照常享受体育专修科的公费待遇,还每月给他特别津贴30元现大洋。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扶持清废帝溥仪上台,成立了伪满洲国,为了提高伪满洲国的知名度,达到分化中国的目的,对刘长春威逼利诱,并在其控制的报纸上宣称刘长春将代表“满洲国”出席第十届奥运会。此时,身处国破家亡、深受张学良和东北大学熏陶的刘长春,毅然发表声明:“我是中华民族黄帝子孙,我是中国人,绝不代表伪满洲国出席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0]188,并与张学良取得联系,要求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张学良毅然决定出资8000银元资助刘长春赴美参加比赛,并于1932年7月1日在东北大学第四届毕业典礼暨体育专修科第一届毕业生典礼会上公开宣布:“……为粉碎日伪阴谋,扬我民族精神,本司令决定捐赠八千银元特派应届毕业生刘长春和于希渭为运动员,……代表中国出席第十届奥运会。刘长春同学此次参加世界运动会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意义无穷。愿君(刘长春)用其奋斗精神,扬我民族正气”[13],并把刘长春请到官邸,嘱咐他说:“今天我们的家乡被日寇占领,国难当头,更需要有你这样的有志青年,到奥运会去为国争光”,“听说你这次出国遇到了很多困难,不要灰心,我支持你”[14]。在张学良及各界的支持下,刘长春终于赴洛杉矶参加了第十届奥运会,粉碎了日伪的阴谋。

张学良及东北大学培养出刘长春,使其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将中国的体育事业首次与世界最高级赛事相联结,不但极大促进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刘长春代表中国而不是违反国际法的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有力地宣称东北是中国的一部分,粉碎了日伪瓜分中国的阴谋,是体育战线上对敌斗争的胜利,也是张学良“体育救国”理念的完美体现,为中国体育事业揭开了新篇章。

四、结语

张学良的体育理念根植于近现代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是体育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一环。其理念与实践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体育事业特别是东北体育、东北大学体育事业的发展,使“东三省的体育,乃从阴郁的境域转向勃兴”[10]182,并开创了中国参与奥运会的先河。张学良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盛赞为伟大的爱国者、“千古功臣”,他的“体育救国”理念与实践是其爱国主义思想与爱国行动在体育层面的具体表现。

同志说:“爱国是东北大学的传统”,这一光荣传统正来源于老校长张学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迁往北平(今北京)、河南开封、陕西西安、四川三台等地,前后流亡长达15年之久。但东北大学不但弦诵不辍,反而在张学良的爱国思想引领下成为一所“抗日的大学”、“爱国的大学”。东北大学师生不但自觉地走在了“一二•九”运动的最前列,而且其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的活动更成为改变中国命运的“西安事变”的导火索。不仅如此,东北大学师生还在国家危亡之际前赴后继、投笔从戎,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中国驻印远征军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先后涌现出50余位英烈、12位共和国将军。

在和平建设新时期,东北大学继承了老校长张学良的爱国精神和“五育并重”的教育理念以及老学长刘长春勇于拼搏的奥运精神,并用新的形式将其发扬光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北大学践行“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努力创新,不但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教授,还重视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形成、人文艺术美学修养的提高,以此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东北大学还秉承学校重视体育的历史特色,极力发展体育事业,其体育师资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5人增加到现在的60余人,并培育出了国际级、部级裁判员。体育部不仅创建了辽宁省精品课程、优秀课程,还独树一帜地于1986年在体育教学中试行双语教学,创建并形成了“以滑冰课为特色,轮滑课为基础,双语教学为先导,其他项目为支撑”的体育教育新格局。东北大学还是教育部批准的“试办高水平运动员”的学校之一,学校组建了篮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五支代表队,在全国及省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得佳绩。2002年田径代表队在辽宁省第六届田径运动会上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并在全国高校第九届田径运动会上获得金牌。男子篮球队先后六次获得辽宁高校比赛冠军、首届中国大学生超级联赛常规赛北区冠军,并于2006年4月获第二届联通新势力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总冠军,使东大体育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张学良老校长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是东北大学的宝贵财富,是东北大学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80年来,东北大学在老校长爱国精神与拼搏精神的激励下,以国家兴旺为己任,将学校发展同国家长远规划相结合,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先后成为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并正朝着“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大步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树楠.张文襄公全集:第106卷[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13.

[2]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第八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27.

[3]毕万闻.张学良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4]张汉卿校长训话词[J].东北大学周刊,1928(53):59.

[5]畏.我武维扬[J].东北大学周刊,1929(85):39.

[6]张友坤,钱进.张学良年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7]王永祥,王爱光.东北大学体育八十年[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8]东北大学一览编辑委员会.东北大学一览(1936)[G].北平:东北大学出版社,1936:4-6.

[9]东北大学理工学院.东北大学理工学院概览(1930)[G].沈阳:新华印书局,1930:39.

[10]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70辑[G].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第十四届华北联合运动大会高级部男子田径赛运动结果[J].东北大学周刊,1929(77):41.

[12]樊广武.六年来之东大体育[J].东北大学六周年纪念增刊,1929(1):97-98.

[13]孙晶岩.中国奥运第一人(连载之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8-03(11).

东北大学范文篇3

关键词:张学良;体育理念;体育实践;东北大学

自1896年第一届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召开以来,世界各国-不论其政治立场如何-都先后加入,中国亦于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首次派运动员参赛。此次参赛的唯一运动员便是东北大学体育专修科学生刘长春,刘长春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能取得如此殊荣,固然是其努力奋斗的结果,但其成就毫无疑问与东北大学特别是东北大学时任校长张学良的精心培养与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值第二奥运会即将于北京举办之际,缅怀中国近代体育史特别是奥运史的大力推动者张学良将军,探析其体育理念、厘清其体育实践,对于进一步发扬光大张学良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张学良的“体育救国”理念的形成

自汉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经历代统治者推广以来,整个中国社会都秉承了“崇文抑武”的价值观念,其典型就是宋、明两个文弱王朝。后人总结明朝灭亡教训时甚至提出“士人亡国说”,认为正是过分“重文轻武”导致明王朝军事实力薄弱从而不能抵御清军的攻击。鸦片战争后,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在鸦片大肆泛滥、忽略体育教育、社会经济生活落后等诸多原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人体质日渐虚弱,被外国人诬为“东亚病夫”。在国势衰微、强敌入侵的大背景下,中国先进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学者们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主张引进西学,近代体育也随着“西学东渐”的过程传入中国。

由于发轫于国势凋零的历史条件,故中国近代体育起初并没有浓厚的竞技色彩,而是带有强烈的“强兵强国”的政治色彩。洋务运动家首先将西洋体操引入军队,并任用洋教习带队练习,其目的正如张之洞所说:“体操学,关衰旺,人人胜兵其国昌”[1],从而达到“制夷”的目的。维新思想家梁启超从政治高度出发,盛赞西方注重体育教育,“锻炼强民之体魄”,主张中国借鉴西方之长,以体育配合智育,培养出具有“民德、民智、民力”的合格公民,将体育视为个人全面发展与国家兴旺的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先驱孙中山将体育提升到挽救国家危亡的高度:“今以提倡体魄之修养,此与强种保国有莫大关系。”[2]在他的倡议和推动下,革命派于1905年在绍兴创办了体育单科学校[CD2]大通师范学堂。清政府亦于1906年通令全国各省于省城师范学堂附设体育专修科,“以养成小学体育教习”。

由上看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已逐渐将体育当做救国的重要途径加以提倡,并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了初步实践。进入20世纪后,中国状况不但没有改观,其情势反而愈加急迫。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清廷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由此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沙俄(及其后的苏俄、苏联)与日本在东北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东北人民饱受凌辱,东北面临瓜剖豆分之势。

生于1901年的张学良在成长过程中亲身体会了被压迫者的切肤之痛。在与进步人士特别是与孙中山的交往中,张学良吸收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精华。“皇姑屯”事件后,他子承父业,作为东北的实际统治者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亡国危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张学良形成了他“体育救国”的理念,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点。

首先,“五育并重”、注重体育。由于地处一隅,加上清政府实行边禁政策,因此东北地区文化发展滞后,教育尤为如此,张学良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在梁启超“三育并重”的基础上,张学良提出德、智、体、美、群“五育并重”的教育方针,将教育看做救亡的起点与立足点:“诸生务须认明今日教育为救国方法之出发点,今日学生,为将来国家之主人翁,……必须养成完美人格,求得真实学问,方不负养士初衷,才可负救国重任”[3]672。针对中国当时整个社会忽略体育的现状,张学良感到百倍惋惜:“我们中国教育界,大半不肯注重体育,所以各处学生,多半体质柔弱,把他们的学业,间接耽误了”,“健全的精神,藏在健全的身体里面”,“如果没有好体育,就是有好学问,也恐无用了”。有鉴于此,张学良要求学生“个个特别注意体育,然后用健全的身体,研究精妙的学问,造成有用之才,方不负国家设学的本旨”[4]。在此,张学良纠正了历史上的理念偏差,明确指出: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健全的身体是智育的物质载体,更是“养成完美人格”、改变国人“东亚病夫”形象的重要途径。

其次,“抵御外辱、复兴民族”。作为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推崇体育,不仅仅把体育看做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将体育与挽救民族危亡紧密联系起来。“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为此,张学良主张在学校推行严格的军训制度,“夙日锻炼学生之体魄,灌输军事之知识,养成不屈不挠大无畏精神,为国家捍卫藩篱之干城”[5]。他要求青年学生不但在校期间重视体育训练,而且步入社会以后,也“必须长此保持这种生龙活虎的精神,造成铁骨铜筋的体魄,要作复兴民族最前线的有力斗士”[3]826。“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更使张学良“痛恨无已”,亟思救亡之策,最终答案仍归结于体育。“国家盛衰,不仅恃土地宏大,物产丰饶,并恃人民之强体魄真精神。健全之精神,恒寓于健全之身体,故体育运动,实不可忽视”[6]313,“倡导体育的最大目的是在造成复兴民族的生力”[3]825,张学良寄希望于通过体育锻炼人民的体魄,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铸成民族复兴的坚实根基。

第三,体育走进社会。“过去的运动,多是学生参加”,只是“学生的功课,学生的作业”[3]879。但救国不能仅仅依靠为数甚少的大学生,还依赖于整个民族身体素质的提高,故体育必须普及到民众,“凡是不违背业余运动规则的人都来加入”,“应确认国民体育必谋绝对普遍的发展,……那才能造成一个健康而有生气的民族”[3]825。秉着普及体育的理念,张学良于1930年11月国民党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注重体育以健全国民体格发扬民族精神》议案,列出了八条建议:①强化小学体育教育;②造就体育师资;③提倡平民体育;④奖励各项体育运动;⑤各地政府应尽力赞助体育事业……;⑥注重工商各界及公务机关工作人员于业务之外要有相当时间从事体育运动;⑦宣传体育之重要性,改正人民对于身体美的观念;⑧严禁早婚[7]214。这八条建议,既提倡先天优生优育又提倡后天培养,既注重宣传又注重务实,既要求人民主动参与又要求政府给予外在奖励,既注重学校体育又注重社会体育,阐明了中国体育发展的路径,集大成地体现了张学良的“普及体育”理念。

二、张学良的“体育救国”理念的实践

尽管近现代史上许多知识分子、思想家力图将体育付诸实践,但由于条件所限,并未取得可观的成就。而张学良作为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和东北地区的实际统治者,拥有各种必需的政治、财力、人力资源,加之他兼任东北大学校长,更使他的“体育救国”理念有了实践的场所。张学良的体育实践正是围绕东北大学体育发展而展开,本文也以东北大学体育发展为中心考察张学良的体育实践。

东北大学1923年创立之初,不具备完善的体育设施,也未格外注重体育事业的发展。“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被公推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东北大学校长。从此,在他的体育理念指导下,东北大学的体育事业发生了质和量的飞跃。

首先,东北大学制定了完备的体育发展规划。①重视学生体格。东北大学不但招生时规定新生要经过严格的医生体检,每学期学生入学后还必须进行体格检查,以“测知学生之身心发育上有无缺点,及姿势运动上有无须矫正之处,以便实施一种相当体育课程”,即根据学生具体身体状况,为其量体裁衣地安排体育项目。②学校将体育列为学校必修课,“一年级学生,每周授课二小时,二年级学生每周一小时”[8],并将体育成绩计入学分,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标准之一。③明确规定学校每学期必须举办各种规格的运动比赛,包括院际比赛、系际比赛、级际比赛和公开比赛等。

其次,完善体育设施。1929年,张学良出资修建了中国北部地区最大的体育场-汉卿体育场(通称罗马式马蹄铁型体育场)。该体育场可容万余人,除有标准足球场外,还有运动员预备室、沐浴室、休息室等,在“中国北部为一最大运动场”[9]。九一八事变之前,诸多赛事都在该体育场举行,极大地推动了东北地区特别是东北大学体育事业的发展。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南迁北平(今北京市),并设西安分校。学校在经济状况极度恶化的情况下,仍斥资修建各种体育场所,购置各种体育设施,并保障体育经费的充足。

第三,引进体育人才,组建各种运动队。张学良提出,东北大学在招生时必须注意招收体育较好的学生和运动员,破格录取刘长春就是典型一例。为了培养体育专门人才,在张学良的主持下,东北大学于1929年1月,在体育部和体育运动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体育专修科并招收了51名新生。同时,学校还聘请著名教授郝更生为体育专修科主任,吴蕴瑞、宋君复、申国权等为教授。在这些师生的人力资源基础上,东北大学成立了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田径等队,形成了一支系统的体育队伍。为了提高东大体育的整体技术水平,缩小与体育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张学良又高薪聘请德国田径队长、五千米世界纪录保持者步起(Bocher)担任东北大学田径队的指导老师。

在具备了物质条件、人力资源的条件下,以东大为龙头,组织参与了许多体育活动,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28年10月,张学良与冯庸共同主办了中法田径赛友谊联欢运动会。11月,东北大学篮球队出征旅顺、大连,战胜日本工业大学和日本青年篮球队。1929年1月,足、篮球队远征日本,在与日本高校对垒中,九胜二负一平,令人扬眉吐气。10月,张学良主办中、日、德田径对抗赛,日德选手均系出席世界运动会的国家队选手,东北大学以一校之才与之对抗,仅负于德国队而战胜日本队。此外,东北大学还代表东北四省先后参加第十四届至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并在十四届华北运动会上取得田径赛第一名;参加第四、第五、第六届全国运动会,获第六届全能冠军。为了“专一于东北的体育事业”,远东运动会后,张学良又创设了东北四省体育联合会,并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东北运动会。

三、张学良的“体育救国”理念的成就

张学良“体育救国”理念的最大亮点就是培养出了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深明大义、慷慨解囊资助刘长春参加奥运会是张学良体育业绩的最佳呈现面。

刘长春,大连人,因家境贫寒念完中学一年级后即辍学进入玻璃厂当学徒工。在其念小学时就显示出短跑方面的潜力。1928年1月,东北大学足、篮球队到大连参加比赛期间,发现了刘长春的体育成绩。经张学良同意,刘长春被“破格”录取,编入东北大学文预科第一班。1929年东北大学体育专修科成立后,又以“特事特办”的方法将其由文预科转入体育专修科,进行精心培养。

当时体育专修科的内堂课程有体育原理、体育史、各种运动规则、生理学、卫生学等近30门,外堂课程有球术、田径赛等。为了运动员技术的提高和积累实战经验,张学良聘请步起为田径队指导教师,并经常带队参与各种比赛。刘长春后来回忆说:“在东大期间,曾随东大田径队利用假期赴哈尔滨市训练与比赛。每星期六与俄侨对抗。归沈途中,又与长春市南满株式会社所属日侨进行比赛,一场场比赛激发了无限的民族感,求胜心极强。”[10]186

东北大学的精心培养,使刘长春在技术上突飞猛进,登上了远东短跑王的宝座。在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上,刘长春首次代表东北大学参赛,百米、二百米、四百米三项成绩均获第一,且创下了全国新纪录[11]。张学良得知刘长春的成绩与年龄后,勉励他说:“不仅要与国人抗衡,还要敢和外国人争雄”。刘长春在中日德三国田径对抗赛上又取得百米、二百米两个第二,仅败于德国选手,取得了当时远东地区的最好成绩。张学良又鼓励其要“更上一层楼,为中华民族争光”。1930年4月,刘长春代表辽宁队参加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再次取得了百米、二百米、四百米三个第一,并获得男子个人总分第一,四百米成绩创全国运动会新纪录[12]。张学良为了表彰刘长春的成绩,不但让他照常享受体育专修科的公费待遇,还每月给他特别津贴30元现大洋。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扶持清废帝溥仪上台,成立了伪满洲国,为了提高伪满洲国的知名度,达到分化中国的目的,对刘长春威逼利诱,并在其控制的报纸上宣称刘长春将代表“满洲国”出席第十届奥运会。此时,身处国破家亡、深受张学良和东北大学熏陶的刘长春,毅然发表声明:“我是中华民族黄帝子孙,我是中国人,绝不代表伪满洲国出席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0]188,并与张学良取得联系,要求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张学良毅然决定出资8000银元资助刘长春赴美参加比赛,并于1932年7月1日在东北大学第四届毕业典礼暨体育专修科第一届毕业生典礼会上公开宣布:“……为粉碎日伪阴谋,扬我民族精神,本司令决定捐赠八千银元特派应届毕业生刘长春和于希渭为运动员,……代表中国出席第十届奥运会。刘长春同学此次参加世界运动会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意义无穷。愿君(刘长春)用其奋斗精神,扬我民族正气”[13],并把刘长春请到官邸,嘱咐他说:“今天我们的家乡被日寇占领,国难当头,更需要有你这样的有志青年,到奥运会去为国争光”,“听说你这次出国遇到了很多困难,不要灰心,我支持你”[14]。在张学良及各界的支持下,刘长春终于赴洛杉矶参加了第十届奥运会,粉碎了日伪的阴谋。

张学良及东北大学培养出刘长春,使其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将中国的体育事业首次与世界最高级赛事相联结,不但极大促进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刘长春代表中国而不是违反国际法的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有力地宣称东北是中国的一部分,粉碎了日伪瓜分中国的阴谋,是体育战线上对敌斗争的胜利,也是张学良“体育救国”理念的完美体现,为中国体育事业揭开了新篇章。

四、结语

张学良的体育理念根植于近现代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是体育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一环。其理念与实践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体育事业特别是东北体育、东北大学体育事业的发展,使“东三省的体育,乃从阴郁的境域转向勃兴”[10]182,并开创了中国参与奥运会的先河。张学良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盛赞为伟大的爱国者、“千古功臣”,他的“体育救国”理念与实践是其爱国主义思想与爱国行动在体育层面的具体表现。

同志说:“爱国是东北大学的传统”,这一光荣传统正来源于老校长张学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迁往北平(今北京)、河南开封、陕西西安、四川三台等地,前后流亡长达15年之久。但东北大学不但弦诵不辍,反而在张学良的爱国思想引领下成为一所“抗日的大学”、“爱国的大学”。东北大学师生不但自觉地走在了“一二•九”运动的最前列,而且其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的活动更成为改变中国命运的“西安事变”的导火索。不仅如此,东北大学师生还在国家危亡之际前赴后继、投笔从戎,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中国驻印远征军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先后涌现出50余位英烈、12位共和国将军。

在和平建设新时期,东北大学继承了老校长张学良的爱国精神和“五育并重”的教育理念以及老学长刘长春勇于拼搏的奥运精神,并用新的形式将其发扬光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北大学践行“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努力创新,不但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教授,还重视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形成、人文艺术美学修养的提高,以此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东北大学还秉承学校重视体育的历史特色,极力发展体育事业,其体育师资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5人增加到现在的60余人,并培育出了国际级、部级裁判员。体育部不仅创建了辽宁省精品课程、优秀课程,还独树一帜地于1986年在体育教学中试行双语教学,创建并形成了“以滑冰课为特色,轮滑课为基础,双语教学为先导,其他项目为支撑”的体育教育新格局。东北大学还是教育部批准的“试办高水平运动员”的学校之一,学校组建了篮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五支代表队,在全国及省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得佳绩。2002年田径代表队在辽宁省第六届田径运动会上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并在全国高校第九届田径运动会上获得金牌。男子篮球队先后六次获得辽宁高校比赛冠军、首届中国大学生超级联赛常规赛北区冠军,并于2006年4月获第二届联通新势力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总冠军,使东大体育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张学良老校长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是东北大学的宝贵财富,是东北大学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80年来,东北大学在老校长爱国精神与拼搏精神的激励下,以国家兴旺为己任,将学校发展同国家长远规划相结合,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先后成为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并正朝着“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大步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树楠.张文襄公全集:第106卷[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13.

[2]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第八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27.

[3]毕万闻.张学良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4]张汉卿校长训话词[J].东北大学周刊,1928(53):59.

[5]畏.我武维扬[J].东北大学周刊,1929(85):39.

[6]张友坤,钱进.张学良年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7]王永祥,王爱光.东北大学体育八十年[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8]东北大学一览编辑委员会.东北大学一览(1936)[G].北平:东北大学出版社,1936:4-6.

[9]东北大学理工学院.东北大学理工学院概览(1930)[G].沈阳:新华印书局,1930:39.

[10]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70辑[G].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第十四届华北联合运动大会高级部男子田径赛运动结果[J].东北大学周刊,1929(77):41.

[12]樊广武.六年来之东大体育[J].东北大学六周年纪念增刊,1929(1):97-98.

东北大学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政务;新媒体;品牌;建设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政务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姿态进入民众视野,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主战场也转向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高校权威信息、提供相关服务、进行舆论互动、塑造良好形象的主要渠道和平台。与传统媒体的“我说你听”突出媒体主导权的传播模式相比,新媒体传播更强调以受众感受为主导,“你愿意听我说”是新媒体寻求的传播效果。传播模式的改变对传播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但从品牌建设角度对高校政务新媒体的研究并不占多数,笔者将品牌概念引入高校政务新媒体建设领域,从品牌建设理论出发,立足高校政务新媒体的实际运营,探索高校政务新媒体的品牌建设及传播策略。

一、概述高校政务新媒体品牌

品牌的英文单词Brand,源出古挪威文Brandr,意思是烧灼,指在牲畜身上烙上标志,用以区分其所有者,人们用这种方式来标记家畜等需要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私有财产,起到识别和证明的作用。1960年,国际营销界最权威机构——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把品牌定义为“一种名称、一个符号或者一种设计,或者是上述三者的结合,用以区分不同竞争者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随着我国教育强国战略的稳步实施,高等院校在全社会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高校政务新媒体作为高校适应移动信息时展需求而建立的信息平台,是高校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重要载体,可以类比为高校的形象大使。在2017年中国教育政务新媒体年会上,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沈晓明给出一个重要数据:目前90%的省级教育部门和100%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开通新媒体平台,高校政务新媒体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开通只是第一步,如何运营好新媒体平台才是关键,因此在高校政务新媒体领域引入品牌概念,就是要通过系列设计、策划打造高校专属的政务新媒体品牌,提升高校政务新媒体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高校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二、高校政务新媒体品牌建设的定位与责任

高校因其传承的独特文化和大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政务新媒体的品牌建设定位和责任担当,综合发声、聚合、引领等效用,使高校政务新媒体品牌建设定位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大学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高校政务新媒体在发声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承载了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成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众所周知,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就在哪里,新媒体是当下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互动的主要方式,因此高校要适时开通政务新媒体,占领思想政治工作的制高点。三是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塑造形象的公众平台。高校政务新媒体是开放平台,对内凝聚在校师生,对外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大学形象,使人们更为关注和支持学校事业的发展。四是师生校友的网络社区与精神家园。高校政务新媒体立足师生校友的精神需求,积极打造汇聚师生情、朋友情的网络社区,成为师生校友相守相望的精神家园。五是权威信息的公众传播渠道。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新媒体凭借这些独特的优势成为高校权威信息的重要传播渠道。六是舆情管控应对和引导的关键媒介。得益于新媒体的媒介特征,高校积极利用政务新媒体开展相关舆情.9News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博士论坛管控应对和引导等工作,成为高校舆情工作的关键媒介和重要窗口。

三、高校政务新媒体品牌建设实践——以东北大学双微为例

高校政务新媒体应立足自身发展优势,积极开展品牌建设实践,笔者以东北大学官方微博、微信建设为例,展现高校政务新媒体品牌建设初探做法之“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权威,树立品牌优势。高校政务新媒体的核心优势是权威信息,这是其他新媒体无法企及的,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校政务新媒体的优势。东北大学每年都利用官方微博、微信第一时间高层次人才选聘任用、校内政策及通知、重大活动预告及展示、高考招生录取等信息,及时回复公众的关切点,每当涉及高校重要信息时,公众都等待高校政务新媒体的发声,等待其第一手资料,长此以往,权威成为东北大学乃至全国高校政务新媒体的品牌标签。

二是坚持服务师生,打造品牌形象。东北大学官方新媒体设立诸多实用功能,包括初识东大、聚焦东大和常用查询,师生用户通过手机就可以进行实时查询和观看,在师生心目中树立了较好的品牌基础。在此基础上,官方新媒体又积极打造亲民的品牌形象,建立伊始,通过在线征集形式为官方微博、微信设计了品牌标识,构成品牌的基本视觉要素。伴随新媒体的发展,东北大学又面向广大粉丝开展品牌形象设计的征集活动,并通过线上投票和专家评审等方式遴选品牌形象。目前,以东北大学校徽为设计原型的山水精灵——东东和贝贝已成为官方新媒体的品牌形象,并广泛应用于相关传播内容及活动。

三是坚持创新传播,凝聚品牌力量。新媒体创新传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容方面的创新,另一个是形式上的创新。内容创新方面,东北大学官方新媒体团队敢想敢做,创意层出,每年毕业季,新媒体策划#学神寝室在哪儿#话题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寻找学神寝室,激励学弟学妹逐梦,很多学神寝室纷纷照片及简介并@东北大学,众多学神寝室浮出水面,其中特别优秀的寝室还得到了多家校外媒体,甚至是香港《文汇报》、《中国日报》、新华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部级媒体的报道,话题策划活动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形式创新方面,新媒体善于利用视频、音频、动图、H5页面等多种新型传播形式,进行生动鲜活的报道,不断提升媒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品牌建设视阈下高校政务新媒体的发展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都在苦心经营新媒体,但是存在内容类同、表现形式单一等同质化现象,甚至抹去高校名称就无法分辨具体内容属于哪所学校。高校官方新媒体在集合高品位、教育性、学术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同时,承担着文化传播这一重要使命,只有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优势、校园文化积淀等纳入新媒体发展的整体内容布局中,才能更好地传播文化,为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高校官方新媒体需做好品牌建设的四要素:

一是明晰的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通过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独一无二的地位。依据品牌定位的内涵,高校新媒体可通过明晰的定位充分展现高校特有的个性和差异性,展示高校新媒体品牌的DNA。结合目前高校官方新媒体同质化严重这一现象,学校官方新媒体运营者要确立自家新媒体的定位,并依据这一定位展开后续宣传运营工作。

二是特定的品牌文化。如果说品牌定位是官方新媒体运营的内涵,那么品牌文化就是其内涵的一种外延,进一步突出官方新媒体的个性和差异性,可以使其得到长久发展。文化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因此高校官方新媒体在长期运营中要慢慢积累沉淀专属文化,通过各种有效的内外传播手段实现受众对官方新媒体的高度认同,持续关注高校官方新媒体的发展及动向。

三是适当的品牌延伸。品牌延伸是指利用现有品牌进入新的产品类别,推出新产品的做法。品牌延伸能够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推出新产品,它已成为企业推出新产品的主要手段。从品牌延伸角度看高校官方新媒体的运营,就是要在运营中不断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与时俱进。

四是互动中的品牌认知。品牌认知指消费者记忆中与品牌相关联想的强度,当消费者需要某种商品或服务时,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品牌认知度相对比较高的。人的习惯和认知习惯都是在生活过程中慢慢养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要想获得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必要的互动是不可缺少的。高校官方新媒体应积极组织各类线上线下的互动活动,开辟新颖的互动形式,不断给受众全新的体验和感受,使其养成对官方新媒体的品牌认知,并逐渐形成品牌习惯。

参考文献:

[1]黄合水.品牌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

东北大学范文篇5

[关键词]双语教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等教育;“一带一路”

一、汉英双语教学发展情况简介

以汉语、英语为代表的6种语言是世界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人数约有11.95亿人;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将近60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1]。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四号文件,提出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2-3]。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大政方针对中国外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面对党和国家对新时期国际化人才的新需求,高校外语教育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深化改革与发展,砥砺前行,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彰显大国力量、发挥大国作用,贡献更多力量。其中,同时以两种语言进行的外语教学,即所谓的双语教学,源自1960年加拿大的一项教改计划,不久便风行全球,如在美国双语教学主要用西班牙语授课,在新加坡主要使用汉语授课,在我国则主要使用英语讲授课程[4]。近年来,我国的汉英双语教学方兴未艾,已逐步融入国际大潮之中。

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中国双中国双语教学发展的要求。2000—2011年,新世纪标准化双语教育体系的建立健全,使得授课语言比重发生转变,体制机制不断健全。2012—2016年,新节点全面加快双语教育发展步伐。2017年以来,双语教学实行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相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相结合,培养与培训相结合,探索与创新相结合[5]。目前,国内对双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国外理论的介绍和借鉴上,尽管有不少学者对我国背景下外语教学需求分析的模型进行了探索,但尚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型框架。因此,梳理需求分析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化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内涵研究、构建中国背景下需求分析模型框架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5]。(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要求。生物医学工程(生医)是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主要运用工程学和应用科学的知识和技术解决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科学问题,充分研究生命系统及其行为,以及开发相关的生物医学系统和设备,最终让患者得到更好的照料,提高健康个体的生活质量。该专业对疾病治疗、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深远意义,成为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是一门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学科”[6]。生医工程师常同医生、治疗师共同工作,以解决临床问题。生医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前景广阔,是新时期各国争相发展的新兴技术[7]。生医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中国则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5年前后,我国生医市场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市场,但由于我国生医技术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市场常常供不应求,相应人才异常短缺[8]。为了更好地学习国外先进的生医技术,与国际接轨,扭转被动局面,该专业的双语学习迫在眉睫,双语教育刻不容缓,双语人才培养水平亟待提高。

三、相关研究综述

我们从大量生医汉英双语教学的相关文献中提炼出13个双语教学中常见的问题。1.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双语教学授课中的应用;2.考核方式:集练习、讲评、讨论和提问于一体的多样考核方式;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置;4.学生水平:因学生水平差异而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5.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6.教师水平:专业教师水平对双语教学质量的影响;7.补充语言:选择汉语作为补充语言便于理解;8.授课内容:精心设置授课内容,注重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协同;9.实例教学: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注重应用的介绍;10.科教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将所学知识与科研相结合;11.国内外学科发展:密切联系国内外学科发展,把握国内外学科动态;12.及时总结:教师和学生要及时总结授课与学习的方法和技巧;13.师生反馈:建立师生反馈制度,便于及时调整师生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方法。每个问题在文献中出现次数的具体统计数据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首先,受到最多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多媒体、考核方式、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四个方面,全部有十篇以上文献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前三个问题是针对教师教学方面情况而提出的,这说明教师教学质量对生医双语教学水平有重要影响。第四个问题是针对学生学情而提出的,这说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生医双语教学水平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总体来说,教师教学水平在整个生医双语教学过程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远高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影响。其次,因材施教、教师水平、补充语言、授课内容四个方面,全部有五篇左右的文献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这四个问题重点针对教师传授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说明学生掌握基础学科知识需要教师自我提升的同时注重授课的表达,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与时俱进地传授学科基础知识。再次,实例教学、科教结合、国内外学科发展、及时总结、师生反馈五个方面,平均有两篇文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前三个问题是针对教师授课内容的局限性提出的,说明教师的教学内容并非局限在课本上,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基础知识,教师应注重学科知识应用的介绍,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积极开扩学生眼界,让学生有放眼全球的大局观,从而与国际接轨。后两个问题是针对师生在授课与学习过程中反思与反馈情况提出的,说明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应根据彼此之间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授课与学习方法。综上所述,教师教学在整个生医双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质量、学科基础知识的讲解、学科知识应用三方面。总体来看,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来保证教学质量,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讲解,用拓展的眼光传授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学生在整个生医双语教学中主观意识的作用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能力、学生反思能力、学生学习专注度三方面。为实现良好的教育目标,学生应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反思自身的同时完成反馈制度,为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贡献一份力。二者相辅相成,学生与教师相互配合,方能实现生医双语教学的教育目标。

四、问卷与调研

为了从实际教学环境中得到第一手调研资料,本研究面向东北大学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医工学院”)2016、2017、2018级本科生发放调查问卷。东北大学是一所校史近百年的教育部重点、985、211、“双一流”高校,医工学院是东北大学唯一具有中外合作办学资格的院级单位,与英国、荷兰、日本等数十个国家地区开展学生交流合作项目,国际化程度极高,外语需求程度极高。问卷包含的问题分为三类,分别对应外语学习主动性、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情况三方面精心设定;选项分为A、B两类,A为有益于双语教学的选项及答案,B为不益于双语教学的选项及答案。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由表1显示的统计结果可知:1.在外语学习主动性方面,学生的答案大部分集中于A选项,即有益于双语教学的选项及答案,说明学生外语学习的主动性较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高,这为双语教学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因为以出国为目的的学生偏多,所以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外语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双语教学的开展。以兴趣为先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研究生医的主观能动性,使双语教学与国际接轨,进而让学生掌握国际一流知识,为出国打下坚实基础。这为双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2.在实际情况方面,学生的答案集中于A选项较多,即有益于双语教学的选项及答案(最后一个问题除外),这说明学生英语实际情况较好。93%的学生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等英语等级考试,学生有着良好的英语素养,为双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对象。学业成绩在前50%的学生平时应用英语的情况较好,这说明英语已经逐渐融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熟悉英语环境,学习英语很少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这大大促进了双语教学的开展。但学生仍未形成英语思维,对于参考书的选择以及复习备考阶段更倾向于汉语。这说明学生接触新知识需要以汉语作为补充语言,却很难跳出汉语的“舒适圈”,需要教师进行引导。3.在双语教学方面,学生的答案集中于A选项偏多,即有益于双语教学的选项及答案(第3、第7、第8个问题除外),这说明医工学院双语教学情况整体来看符合学生心理预期,难易适中。但教师和学生更依赖汉语教学和学习,为了保证学生更容易学习新知识,教师采用汉语为主的教学语言;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学生采用汉语为主的学习语言。学生普遍认为双语授课重点在于个人努力,但这与学生更加期待汉语为主教学语言相矛盾,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对此,93%的学生对双语教学表示担忧。综上所述,东北大学医工学院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使其走出汉语的“舒适圈”,原汁原味地理解国际先进知识,避免因一味迁就学生而降低英语在双语教学中的比例。从以上东北大学医工学院的调研结果来看,可以进一步总结并获得如下经验教训。(1)教师的授课语言应适当增加英语所占比例。(2)教师的教学讲义应适当增加英语所占比例。(3)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直接思维能力。东北大学站在21世纪新时代的起跑线上,于2005年成立医工学院并设立生医专业,前瞻性地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开启东北大学双语教学新纪元。东北大学医工学院旨在为尖端的医疗技术领域培养高端人才,贯彻落实双语教学基本方针。在双语教学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渗透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考试采用英文试卷等多种形式进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及应用。东北大学医工学子在双语教学的教学背景中,出国率高达50%。作为中国生医专业双语教学的一个典型缩影,东北大学医工学院在长期双语教学工作中积攒的宝贵经验,为相关高校、单位、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第一手实践资料,值得借鉴、学习、参考和推广。

五、总结与展望

双语教学这一举措积极响应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可以更好地实现生医的研究培养目标。目前双语教学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学预期:在教育对象方面,学生有较强的外语学习主动性,有出国意向并对英语感兴趣,整体英语素养较高;在教学方面,教师授课难易程度适中,在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下,学生基本可以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美中不足的是,学生在学习、复习知识时在语言的选择上更偏向于汉语,而教师为了教学内容更容易被理解,授课语言中汉语的比例较大。久而久之,双方对汉语的依赖性越来越大。通过对文献中双语教学重点问题的统计可得出,教师教学水平在整个生医双语教学过程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远高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应涉及学科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两部分的讲解:学科基础知识需要注重授课方式的表达,如多采用多媒体、因材施教等方式;拓展知识需要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与国内外学科发展相结合。此外,学生学习能力、反思能力和学习专注度决定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颖.美国华人社区的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D].南京:南京大学,2012.

[2]贺全国,杨玉林,杨云.生物医学工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224-225.

[3]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医学教育,2001(6):1-3.

[4]ArceJ.CulturalHegemony:ThePoliticsofBilingualEdu⁃cation[J].MulticulturalEducation,1998(2):10-16.

[5]徐飞,马之成.国内英语教学需求分析研究:回顾与启示[J].外语电化教学,2017(4):85-90.

[6]郭圣文,吴效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类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与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120-121.

东北大学范文篇6

关键词:学科评估;师资队伍;培养目标

东北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办学的定位是为冶金行业和相关制造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基于此定位的办学模式,同时,为适应教学评估的具体要求,本专业积极为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资源,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平台。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上主要立足于如下几方面建设。

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2012年,本专业招收的学生由四个班增至六个班。专业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计划中增加了认识实习。2015年,专业在2012级学生中组建了“卓越工程师班”(简称“卓越班”)。同时,由于各种原因,有的企业暂停接待本专业学生实习,有的减少了具体的实习地点。在此背景下,学院和专业积极组织教师利用各种资源,为本科生创建新的实践教学基地。2015年,材料与冶金学院积极与鞍钢鲅鱼圈分公司联系,建设了校外实习基地,解决了本专业2012级学生认识实习的问题。为拓展专业在有色金属加工方面的实习基地,本专业教师利用与中铝瑞闽铝业有限公司科研合作的条件,在该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卓越班”的实习创造了条件。2016年,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到无锡张家港地区调研,与四家企业洽谈,联系实习事宜,得到了企业和地方领导的大力支持。专业教师还与大连中车联系,使本专业的两个班的本科生有机会到该企业实习。由于学院的支持和本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使专业6个班的认识实习和6个班及“卓越班”的生产实习工作全部得到了落实,为本科生的校外实践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专业还与山钢集团、魏桥铝业公司和宁波兴业铜业公司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接触,这些企业都非常欢迎本专业学生到企业实习。

二、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为了贯彻落实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2011年,东北大学首次申请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有7个专业获得批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其中之一。专业在2012级和2013级组建了“卓越班”,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中遴选一个班参加“卓越班”的学习。“卓越班”在大三下学期组建,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卓越班”的遴选条件为二年级之前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成绩为良或以上或有参加过实践创新活动的证明。实行导师制,双向选择。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9—10位教师参加“卓越工程师班”的教学和学生指导,每人负责指导3—4名学生。学生大三下学期参加专业讲座,大四上学期有四门课程单独成班上课。组织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到航空、汽车、机械等企业参观实习,拓展他们的视野。在单独开课的几门课程中,任课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法,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加强教与学的互动。专业组织授课教师进行研讨,使课程内容更加结合实际应用。为了“卓越班”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专业分别组织联系了中航沈飞民机、华晨汽车研究院、中铝沈加、华龙新能源和沈阳东方钛业等企业。这些企业对“卓越班”的实习十分重视,安排多名技术人员接待,有的企业还由总经理协同各车间主管技术负责人一起与学生召开座谈会,介绍企业的现状与发展。“卓越班”在大四年级参加拓展的“材料成形工艺课程设计”和拓展的“毕业设计(论文)”。在经过安全教育和文献综述环节后,大四上学期即可进入实验室参加实验,做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课题。为了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专业为“卓越班”的学生组织文献综述陈述、课程设计答辩和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等环节,学生受到了更多地锻炼。学生的反馈情况表明,参加“卓越班”确实收获很大。在第一届“卓越班”毕业之时,专业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召开了研讨会,对第一届“卓越班”的经验和不足做了研讨和总结。在第二届“卓越班”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做了进一步的改进。

三、开发实践教学资源

东北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兼有钢铁加工和有色金属成形,涉及轧制、挤压、拉拔、锻造、冲压、铸造等多个成形过程,如能建立虚拟实践教学系统,将营造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使本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2014年,专业组织教师成功申请辽宁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东北大学“材料成形类专业互动式实践教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在实施该项目的过程中,成立了由教师和本科生组成的“互动式实践教学软件”开发团队,并与软件公司合作,共同进行教学软件的开发。共组织了三个学生团队,参加的学生有2011级、2012级、2013级和2014级的几十名学生。考虑到梯队的接续性,年级包括大二至大四三个年级。采用动态退出机制,保证学生时间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凭情趣、毅力、个人志向、自我约束能力及职业规划方向来自我调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分工明确,教师引导专业知识、图纸解析;企业辅导软件学习,制作细节、制作技巧及链接工作指导。学生制作负责具体模型制作、知识库建立、脚本撰写。按照进度计划的时间节点,教师、企业人员及学生进行会面协商,解决一些积累的问题,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布置下一期工作。工作开展得行之有效,平稳有序。这是一个全新的模式,是教学项目课题组一个新的尝试,学生也体会到了企业的管理理念,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从2014年开始组建团队至今,课题组已设立了四个子课题。已完成“轧制设备拆装仿真模拟”软件的开发子课题,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教学工具。开发的软件具有学习模式和组装模式双重功能,学生可以在学习模式中看到设备的组装过程,在组装模式中可以自己动手选择零件进行组装,从中理解设备零件的组成和结构。软件的投入使用会极大地方便教师授课时的讲解,方便本科生的模拟实践。该软件在“材料成形机械设备”课程中部分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计划中将设单独的学时为学生所用。基于教师的科研工作,课题组还完成了“冷轧工艺实践教学辅助软件开发”和“热轧带肋钢筋连铸连轧生产线工艺过程互动学习系统”两个子课题。目前,正在进行“挤压工艺流程及工模具互动式教学软件”子课题的开发。

四、组织专业创意竞赛

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本专业在2015年首次创办了“材料成形工艺创意竞赛”,旨在为本科生搭建展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和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平台。2016年,专业联系了东北大学创新与创业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主办了“东北大学第二届材料成形工艺创意竞赛暨沈阳市大学生材料成形工艺创意邀请赛”。竞赛由东北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第一次竞赛的题目为“轻质合金轮毂制备”,本专业有9支代表队参赛。专业邀请了资深的教师参加竞赛的决赛答辩,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了评委会的好评。第二次竞赛的题目为“新型手机壳体的设计及制备”,竞赛吸引了几十支代表队报名,其中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和辽宁科技大学的代表队5支。参赛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壳体的外观和结构、选用材料及制备工艺等方面提出了有特点的创意方案。线上评审,共有13支代表队进入决赛。由校内和校外评委组成的专家组为决赛队伍组织了答辩,学生们的精彩表现给评审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专家们一致认为此类竞赛有新意、有难度,确实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很有帮助,建议继续办好此类竞赛。

参考文献:

[1]邓萍,管静.浅议我国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J].科教文汇,2009,(12):45.

[2]王平.理工科大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7,4(17):91-92.

东北大学范文篇7

关键词: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探索;实践

一、国内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建设高水平大学思考与探索》对推动国家和高校各学科专业教育的模式进行了重点分析和关注,并且指出大学的功能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1]。这对高等教育的艺术类学科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出了具体方向和发展道路,并且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艺术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满足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与社会做好有效的衔接,为学生就业发展奠定基础;并且能培养业内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能够引领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这些研究对高校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二)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权威文献《走向文明艺术教育报告》是业内公认的最早讨论当代艺术教育的文献资料,在这项报告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对艺术教育的新探讨和新理论。列维史密斯的《艺术教育批评的重要性》,帕森斯和布洛克的《美学与艺术教育》等诸多艺术教育相关文献[2],都向我们重点阐明了以下信息:第一,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要和内在的发展规律达成和谐统一,方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第二,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对接受者关于美学的理解和启发,使高等艺术的社会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三,文献提出了要立足多学科,重点研究艺术教育规律,探讨多学科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第四,研究艺术教育,就要对不同价值观、价值取向进行研究,不断探索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二、理工科院校拔尖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文化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相对于经济的平稳发展,近年来,全国文化产业的增速更为明显,平均可达15%以上。文化市场愈加完善,文化产业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于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服务,这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文化产业的提升与发展,除在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实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十八大以来,在诸多场所明确了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3]。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应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4]。(二)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当代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目的在于发掘人的创造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并且能够面向未来。中国当前的诸多政策与国家战略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新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遇,也促进了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在世界文化教育中的新定位、新追求。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是培育符合艺术规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兼具理论基础知识与高素质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卓越高水平艺术设计人才。近年来,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目前,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发现问题并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解决[5]。艺术设计教育不应止步于理论与技艺的传授,它应该是对学生全面艺术修养的培育和启发,对自身潜力和创新能力的挖掘,并最终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三)卓越拔尖型设计人才培养的需求。国家教育政策和法规多次明确指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建设具有而核心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务必要打造和建立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具有特色和高效的艺术类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探索育人模式改革,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大幅度提高国家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国家建设急需人才,艺术人才的质量决定着艺术行业未来的发展,所以培养一批高质量的艺术设计人才则是关键。

三、理工科院校拔尖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艺术教育是现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素质教育,对培养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具有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理学侧重理论研究和科学培养,工学侧重技术应用,而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以审美观为核心的人文教育,系统培养受教育者全面感知、理解美的能力。(一)探索理工科院校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理工科院校培养需要在结合理工科院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教育的渗透与培养,找到适合两者的桥梁与纽带。系统而全面的艺术类教育管理制度,是确保艺术教育能够顺利开展、取得良好艺术教育效果的重要制度保障和基础条件。因此,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机构和制度,是高校艺术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所谓有效的组织机构,就是有一定自主权,权责分明、定位准确、规划长远,建立与理工科专业相互渗透、交叉的艺术科系或教学模式的机构。(二)探索科学高效的创新驱动型竞赛育人新途径。通过设计竞赛,能够真正激发起同学创新的热情,能使学生发现一个真正的自我,查找不足,取长补短,推动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反思,推动教育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使得教和学的效果进一步提升,推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进一步完善和总结,竞赛成果也将进一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使竞赛成果应用范围最大化,推动设计教学,循环增效。(三)探索拔尖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体系。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需要在理工科院校人才知识文化素质培养的基础上,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全面渗透具有影响力的艺术教育活动,确立具有专业色的艺术类课程在综合性院校艺术教育中的地位,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育人方式和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艺术教育对人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育人目标,即提高人的全面素养。通过竞赛的方式,使得以教带赛,以赛促教,能将教学效果最大化、具体化、实践化。(四)优化整合拔尖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新经验。首先,艺术教育也应当注重“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主要指接受教育的学生。从课程体系上来说,应力求使其更加合理、科学、中西融合;从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上,将专业特征和学生的艺术素养基础相结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艺术设计活动具有专业性、复杂性和综合性,这使艺术设计具有学科和专业的交叉性特征,所以具备包容性。以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合理设置艺术选修课的门类和学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拓展课程之外的第二课堂空间,通过诸多活动的举办营造高雅、活跃的校园艺术氛围,使理工科的学生也能轻易接受到艺术的熏陶和影响,潜移默化中提高对艺术作品的品鉴能力。

四、以东北大学为例探索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新尝试

(一)研究东北大学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学生在参与竞赛过程中,是一系列思考、创作、提升、凝练、整合与反思的过程。竞赛的开始、过程、结果的经验总结是一系列深入研究型的教学工作。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经过层层历练,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答辩应变反应能力、实践创作能力等,大大促进了学习与专业的提升。对于设计创作的手段和方法,作品创作的形式和内容,团队合作展开的工作思路,现场答辩的问题与对策,这些都是在竞赛参与过程中面临的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目的就是推动设计作品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够使竞赛成效最大化;对竞赛选题的深入思考和推敲,对设计作品修改和完善的思考和整理,撰写和,对赛后经验的总结和问题的反思,并进一步成为下一项竞赛的经验指导。通过竞赛的参与,推动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推动了教学改革方式方法的革新。(二)创新东北大学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从纵向角度来看,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和创意设计团队通过对国内外高水平设计竞赛历届优秀获奖作品进行分析与研究,获取设计的经验,把握作品设计的关键;从横向角度来看,通过研究各类竞赛的定位及性质,使得适合此条件的学生高效参与,充分激发其内在的能动性。通过竞赛的创新驱动,使学生不断发现自我潜能,弥补自身的不足,持续提高学生个人的艺术修养和作品表现力。(三)探索东北大学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通过高校及业内推广,增进交流、扩大影响,通过竞赛的方式助推的国际视野,培育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卓越设计人才,采取课上同课下相结合的方式,来使得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得出的结果,可以依托于中外国际设计交流展、日本电通公司的设计理念以及国际设计协会主办的国际设计竞赛等,来拓展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学习及展示渠道。(四)凝练东北大学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果。制定设计实践教学质量检验的高标准,对于竞赛驱动型实践教学质量检验标准,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个人层面,学生对竞赛的重视程度体现在学生发表竞赛相关的论文的数量多少、所投期刊的级别高低、学生比赛中所做作品的核心竞争力与奖项级别;竞赛层面,应做到邀请专业程度高、专业水平过硬的评委,选取级别高、权威性强的部门主办竞赛,扩大参赛学生规模,增加竞赛影响力,创新竞赛内容;教学层面,最终竞赛所获得奖项等级高低数量多少展现了教学的质量,获奖作品的多少及获奖作品的质量高低展现了教学的成果。从以上三个层面共同努力,使得学生参与度高,学生受益度高,学生热情高的效果,最终达到竞赛育人的目的[6]。

综上所述,探索理工科院校拔尖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卓越型、创新型、实用型和科学化的艺术设计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艺术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培养特色化和行之有效的艺术教育模式尤为紧迫。在研究理工科院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以东北大学为例不断研究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但惠及学校,更可以通过推广和普及惠及高校艺术类师生,起到抛钻引玉、创新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波.美国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秦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王宙川.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深层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7.

[4]张鹏.论艺术语言中的审美意识[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72-76.

[5]王海华.高校艺术教育的理论误区与思考[J].艺术家,2005(5):184-185.

[6]霍楷,李彦玲.基于创新平台竞赛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设计,2017(3):86-87.

[7]张家祺,张璇,张田雨.工科类院校的校园文化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设计,2016,29(6):131-133.

东北大学范文篇8

[关键词]中日药学;本-硕-博;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药学是一门科技含量高、学科范围广、技术密集、应用性强的科学,是高新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和世界经济竞争的焦点,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国家“十三五”规划及《中国制造2025》将制药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布局,对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分为本、硕、博三个阶段。以往的研究往往专注于某一阶段,对于三个阶段之间的关联较少涉及。从创新人才成长的角度看,三个阶段应是一个整体,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忽视本、硕、博三个阶段的连贯性与相互影响。在国外,许多著名高校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都非常注重三个阶段的协调,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分别选取日本日本东北大学药学院与我国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入手,通过对中日高校本、硕、博三个阶段的课程侧重及衔接情况的比较,分析中日高校三个阶段课程的不同衔接方式及对人才培养效果的影响,为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1]。

一、人才培养目标比较

[2-4]伴随着药学教育改革,日本日本东北大学药学院于2006年开始实施并设置4年和6年制的双轨教育体系。4年制的创药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药物研究和新药开发等人才,6年制的药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临床医学知识的医药复合型药剂师人才。创药学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博士课程学制为3年,其培养目标是在本科课程基础上获得从药物的制造到使用的坚实和宽广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分子药学专业和生命药学专业。6年制药学专业学生可以直接报考临床药学博士课程,学制为4年,主要培养具有独立的先进新药开发、临床科学研究能力的优秀研究型人才。与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相比,硕士和博士阶段更多强调在本科教育基础上的专门化发展,更多的是强调进一步学习和参与学科前沿的创新性研究。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本科设置了药学、药剂、中药、生物制药及制药工程(化学制药)五个专业,其中,药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物评价和管理等领域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使学生系统掌握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专业型及非全日制型研究生,学制为3年,其培养目标主要要求学位获得者掌握扎实而系统的药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现代药学的研究进展与动向;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和现代制药工艺技术,可以进行开拓性内容的研究工作,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及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胜任制药工程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博士阶段学制为3年,以培养研究生敬业精神、创新能力、人文素养为主要目标,掌握药学及相关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技能,具有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技能解决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科学问题的能力,能在科学和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专门人才,表明了本、硕、博三个阶段知识掌握和相关能力高低的递进性。

二、课程设置比较

[5]日本东北大学药学院本科生每年招生80人,其中创药学科60人,临床药学科20人,两种学制的学生在3年级上学期结束后分开上课,90%以上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10%的学生攻读博士学位。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以2018年为例,本科生招生240人,硕士研究生178人,博士研究生17人,升学率为31%。如表1所示,两所高校本科课程设置存在一些不同,在基础课程方面区别不大。在专业课程方面,浙江工业大学缺少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及临床医院、药局实习等相关教学。日本东北大学相较我国重理论学习,更倾向于实践教学。与浙工大设置的本科生16周毕业论文研究相比较,日本东北大学安排了三个学期即一年半的本科毕业论文研究,主要培养学生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硕士、博士阶段的有效衔接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与本科阶段比较,硕士阶段更强调专业化,重点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尤其在博士阶段淡化了课堂教学,学分要求并不是强制性的,博士生通过参与实验室的科研活动及科研项目可以达到学习和培养能力的目的,旨在培育药学领域的高端科学研究人才,强调对综合型、复合型、国际型领军人才的培养。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硕士、博士阶段课程学习,与本科阶段相比课程设置相似性较大,主要差别在学习深度上。

三、结束语

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是药学高等教育的三个层次,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的关键。经过比较研究发现,日本各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对于我国本硕博人才培养的药学教育来说,须以学术性教学的基本思路为指导,打破本硕博课程壁垒,消除本科与研究生课程重复问题,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本硕博的顺利、有效衔接并形成合力。其中,作为医药融合型人才的药剂师培养尤为重要,临床药学专业是唯一培养医药融合型人才的专业,目前我国药学教育侧重于药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临床药学专业的教学体系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便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大自主性和开放性。

参考文献

[1]林以宁,霍融,马世平.日本药学教育改革现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43.

[2]张裙玮,叶桦.日本高等药学教育改革简介及思考[J].中国药师,2007(3):277.

[3]徐晓媛,张洁菡,徐思远.中日药师型人才培养体系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5(3):142.

[4]林以宁,马世平.日本6年制药学教育的实习模式及特点[J].药学教育,2012(4):60.

东北大学范文篇9

大学科技园孕育了新经济。依托大学的智力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是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新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研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问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科技园的起源与发展

大学科技园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加州的斯坦福大学率先创办了大学科技园,以大学为依托,通过大学的研究成果与公司联姻,实行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在推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到目前,形成了有几千家企业,几百万名雇员,绵延150公里的高科技产业带,即美国“硅谷”。目前,斯坦福大学位于硅谷的中心地带,“硅谷”所创造的销售额中,50%以上是与斯坦福大学有关的公司创造的。“硅谷”孕育和推动了全球新经济的发展。由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硅谷”的成功,这种大学教学、科研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模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较快的推广,英国从70年代开始陆续在几十所大学周围创办了科技园。世界上涌现出一大批大学科技园,如美国的洛杉矶、印度的班加罗尔、英国的剑桥等。我国的大学科技园起步于80年代。从1983年开始,以东南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为首的一批大学先后以不同形式创办大学科技园。到1989年,东北大学正式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大学科技园一东北大学科技园,随后,哈工大、上海工大、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也正式创办了不同形式的大学科技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学园区的作用与意义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共识和支持。1999年8月,国家科技部、教育部选择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十五个不同类型大学科技园作为部级大学科技园的试点,在“十五”计划期间,正式建立了一批部级的大学科技园。

二、大学科技园建设模式及趋势

1.“官、学、产”联办与管理模式。世界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6种。(1)单所大学为主举办和经营:如斯坦福研究园、剑桥科学园及英国萨瑞大学主办的萨瑞科学园和赫里厄特一瓦特大学主办的科学园;(2)国家主办:如日本筑波科学城、韩国大德研究团地、前苏联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等;(3)地方政府主办:如北卡罗莱纳州三角科学园、马萨诸塞州的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4)企亚与金融机构主办:如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工厂;(5)国家与地方联合主办:如法国和巴黎市法兰西岛科学城、法国国家和尼斯地区合办的安蒂波利斯科技城;(6)官产学合办:如日本关西科学城等。它们有一个共同趋势,即官产学联合创办。由于大学科技园教育、科技、经济结合所代表的方向及各方参与度、依存度的增强,单纯的一方主办模式实际上已被多方参与的模式所取代。其中美国北卡罗莱纳三角园区的例子最典型,该区酝酿于1952年,几乎与硅谷起步相同,但真正起飞是在1959年。该区成立了基金会,1956年IBM进园,形成了大学一企业一政府,即“官产学”的互动机制。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首批批准的15个部级大学科技园试点单位中,10个是“一园一校”模式,5个是“一园多校”模式。东北大学科技园在校园内部、沈阳高新区、大连高新区分别建设5.3公顷、53.3公顷、164公顷功能不同的园区;东南大学科技园由功能不同的校内本部园区与校外浦口园区构成,在管理体制上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按照企业化运行和管理。“一园多校”的模式有很明确的功能分区,易协调,决策快。合肥大学科技园系“一园多校”模式,以中国科大牵头,合肥高新区配合进行运作,软、硬件条件较好,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但是,这种模式的难点就在于有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而以中国科大牵头难以协调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各大学,势必减缓合肥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的速度。2.资金筹措模式。高技术园区需要超强度的投人,主要为两部份:一为园区建设,二为项目发展。资金渠道可有多种,如政府拨款、企业资助、民间(私人)集资、风险投资、国外投资等。其中较成功的或代表了发展趋势的有以下几种模式。(1)“官学产”多元投资模式1995年,有关企业家建议利用北卡大学、北卡州立大学、杜克大学这三所被列人美国名牌大学的教育资源建立北卡三角研究园。该州州长很快采纳了这一意见,并成立了由政府为主、产业界和大学参加的基金会,其中每年至少可从个人、工业部门获资金200余万美元,北卡三角研究园由此得以蓬勃发展。(2)内涵发展模式。即在利用原有大学和科研机构地区资源的基础上新建或扩建大学科学园区。以上北卡三角园区即为一例。在动辄数十亿美元的园区建设时,若利用大学原有土地、设施资源继续扩建,费用可节省许多。(3)风险投资模式。高科技是一项高投人、高风险和高效益的未来型产业,其前提为高投人、高风险,风险与效益成正比例。“硅谷”是美国风险资本活动的主要中心,三分之一以上的风险资本公司集中在“硅谷”。1982年,投人在风险资本中的新私人资本超过14亿美元,是12年前的8倍。这笔资金在当时可开办2800家小型或350家中型高技术公司。

东北大学范文篇10

镁合金是世界发展史极短的一门工业材料科学技术,也是迄今为止在工程中应用的最轻质的金属结构材料。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它的浅显认识和加工技术的困扰,导致对镁金属的研究和应用大大地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尽管一些发达国家对它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有一定的成果,但由于镁的理化性能极不稳定,在实际生产中极难掌握其规律,因而形成产业化生产和达到一定的技术深度进展相当缓慢

公司早在2003年就与东北大学教授所带领的国家“863”、“973”、计划基础材料课题组进行合作,实行厂校联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生产实践,于2006年终于突破了镁合金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净化瓶颈及板材轧制难关,并掌握了生产镁铝合金板材的全套技术,已生产出0.1mm厚度的镁合金板材,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镁合金产品由于它的原材料储量丰富,产品性能优越,必将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取代其它金属材料的趋势不可逆转。它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高速列车,地铁,汽车轮毂及配件,印刷板材,3C产品等。

公司所处省市,开发生产该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原料优势。世界的镁资源矿藏70%在中国,中国的70%在,的70%在;第二,政策优势。被国家确定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地区,被确定为“五点一线”、沈阳经济区和沿海产业带的重要结点,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机遇千载难逢;第三,技术优势。公司是东北大学基础材料研究博士生实验基地,交通大学高速列车轻量化材料研究生试验站,省科技厅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利用的技术力量雄厚;第四,基础优势。经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公司具有批量生产的技术力量和工人,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第五,市场优势。由于公司每年有批量产品供应市场和科研单位,是中国镁协会员,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应用单位纷纷提出供货要求,致使产品销售渠道通畅。为了加快镁金属产业的发展,拉长产业链条,使该产业走在世界前列,公司愿与有识之士进行合资、合作共同发展。

二.企业简介

市镁铝合金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能生产镁合金板材及制品的新高技术企业,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金2000万元,原注册地址:市工业街向阳楼里22号。2009年镁合金生产技术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重视。

公司在市中小企业创业园区新征土地4.4万平方米,投资3亿元,对原厂进行扩产改造,改造后的生产能力将达到1万吨,目前公司占地53000平方米,厂房20000多平方米,座落于市中小企业创业园区,现有职工82人,其中技术人员13名。主要产品有镁合金AZ、ZK、AE系列棒、带型板材及系列产品,铝合金系列型、管、棒、带材。

公司所掌握的低频电磁铸造技术世界领先,1600x800x350(mm)大截面板坯居世界前列;半连续电磁铸造、触变成形加工、等径角挤压、等温轧制等核心技术居全国前列。高性能AZ、ZK、AE系列镁合金卷板,添补了国内空白。与交通大学合作,共同研发的全镁合金高速列车座椅、镁合金卧铺、镁合金蜂窝板,均属世界首创。

目前,公司是中国镁业协会会员单位、省镁合金工程技术中心试验基地、省企业博士后科研基地、东北大学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实验站、交通大学建设中国高速列车配套产品研发中心、省科技厅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镁合金发展应用联盟会员,宽幅板材承接单位。

三.合资、合作形式及出资形式

1.双方拟定可以在中国省市共同兴建“中国银河镁铝合金发展有限公司”,也可以到异地建厂。

2.风险投资;投资额1.5亿元。

3.投资入股;面议。

4.整体转让;面议。

利润分配和责任:双方在合资合作经营期间内按各自的出资比例分享利润和承担责任,其他形式再议。

发展方向和设计能力:开发、生产、销售金属镁、合金镁锭、镁板材及镁合金深加工。设计能力为年产1万吨板材、80万只轮毂。

四.产品市场预测分析

根据本公司近两年用户寻求订单情况和市场调查,2010年国内市场需求量在2000吨以上,其中富士康电子有限公司(台资企业)需求1200吨,到2015年将增到3000~4000吨,主要用于3C产品,业捷希公司(新加坡企业)需求1400吨,主要用于硬式碟盘。新加坡奂鑫集团已决定在昆山建厂,年需求量在1000吨以上。长沙合捷公司用于印刷蚀刻板年需量100吨。中信戴卡集团正在用公司的棒材试制汽车轮毂。一旦成功年需量8000~10000吨。

据交通大学权教授介绍,中国即将建设8横8纵高速铁路,急需轻质高强的镁板用于车厢制造。加上汽车、航空航天以及正在开发的其它应用领域的用量,可以断定此产品市场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