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3:06:27

地理

地理范文篇1

1995年第10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牛文元研究员的《面对21世纪的地理学》一文,其中提及地理学基本特征之一是“以人地关系的研究为指导,朝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互补等目标前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并指出在今后15年中,地理学应高举可持续发展的旗帜,为解决中国的一些问题贡献出特别的力量。

21世纪的中学地理教学当然要顺应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潮流——“教会学生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有两应两不应的要求:(1)受教育者不应死背大量知识内容,而应有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2)受教育者不应被要求什么都知道,而应知道如何寻求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如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指导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教会学生吸收信息、运用方法对知识进行加工组织的能力。

综上所述,对照新编高中地理教学大纲(1997年试用、2000年全国通用)规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要点(包括知识要求、智能训练要求与思想教育要求),它将作为编写新教材的依据、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依据。由此可见,21世纪初期,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可列出下列图式:

(附图{图})

对上图说明如下:

二、人地关系

以往的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也曾强调以“人地关系”为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然而实际上教材中的反映显得枯燥,不着实际,或者泛泛而论,缺少生命力。曾任国际地理学会主席的怀特撰文说:“由于忽视了人地关系的总体把握,地理学失却了应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全球问题的机会”。看来,整个地理学界都存在着人地关系思想如何具体贯彻的问题。最近我国新编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试图在此问题上大胆地进行探索,力求在地理教学上对人地关系的结合点能有所突破,这意味着充分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智力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德育价值和美学价值等等。学一点,用一点,从而显示出地理知识的生命力。

三、可持续发展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发表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很快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共识。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也提出:“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目前,世界各国针对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努力寻找一条如何实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因素相互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细观这五个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正好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所以,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点就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主旋律,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

四、高一年级《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

由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1)生态可持续发展、(2)经济可持续发展、(3)社会可持续发展、(4)人口可持续发展、(5)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主题。据此,剖析高中新地理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一年级《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要点,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三、二、一4个字。

所谓“四”,乃指教学大纲第一至第四单元,以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等四大环境取代了传统的四大圈层知识体系,构建一个新的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知识体系,这成为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它们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阐明四大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领域的生存空间和多样化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也展示出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或破坏浪费,并正在为改善环境质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总之,这四部分知识的本质,是在探讨什么是生态的不可持续发展、怎样才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三”,指新大纲第五至第八单元,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的旅游活动等,这四个单元涉及的知识,基本上是讨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的发展概况,一方面侧重“人与物”的共同发展,以及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旨在研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另一方面,也谈到“人与人”或“人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二”,指新大纲第九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和第十单元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两大问题存在着联动关系,造成全球性的粮食、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片面追求单一性目的发展经济所带来的苦果,也就是生态不可持续发展和经济不可持续发展酿成的后果。如果这些问题能获得很好地解决,那么,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都可以朝着协调和谐的方向发展。

第九、第十单元还是全书的归纳和总结,并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确什么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原则和实施策略,进而呼唤全球直至个人共同努力,为实施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所谓“一”,即指新教学大纲和新教材自始至终皆以人地关系为指导思想。

五、高中限定性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

高中限定性选修课程是指高中文科学生二三年级必选课程。也是文科学生高考的考试内容。

高二年级地理选修课,是以专题形式探讨人口与环境、城市的地域结构、文化与文化景观、领土与国力等人文地理内容,重点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突出社会可持续发展、人口可持续发展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

高三年级地理选修课,属于区域地理研究范畴。从空间维度考察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全球各地区—各国家—各省、市—各县、乡镇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均有不同,各自的区位优势也有差别,因而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和步骤就会因地而异,各具特色。

大纲以中国作为区域地理案例,了解中国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区域差异,以及在区域国土整治和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而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兼论发展观的演变(二)

人类历史是一部发展史,在每一个历史进程中,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进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和深度就会不断扩大和加深,导致“发展”的内涵愈来愈加丰富,人们的发展观也随之而不断地变化。

一、发展观的演变

1.产业革命前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活在纯自然环境中,采野果,打野兽,人们的生活、生存主要靠适应一定的地理环境;而自然环境本身则靠系统内部的平衡以及靠系统本身的功能调节来维持稳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人类选择了较优越的自然环境从事生产活动,基本上能达到满足人类最低的生活需求,加之农牧业本身的生存性与农牧业产品的可再生性,能使生态与生产实现自然循环。所以,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总体上是协调的。那时,还没有现代工业、农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不大,并不危及环境容纳、清除这种代谢产物的能力。

2.产业革命后——20世纪50年代以后

50年代,很多大国迈向现代工业发展阶段,人们唯一追求的是尽快实现工业化,认为环境是一种“公共财富”,是一种特殊商品,它能够供每个人消费,每个人都可以轻易获得和享用,只从短期利益着想,尽可能去多占用一些公共资源,多生产一些产品,认为:只要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能满足人类生活的较高要求,就叫做“发展”。这种经济奇迹掩盖了资源的耗减和“三废”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根本没有考虑环境资源是有限的,更意识不到环境的管理与保护问题。甲厂排放废物,乙厂也在排放,谁也不愿多花钱去清除治理环境的污染物。

60~70年代,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大规模地兴建了污染较为严重的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工业,现代农业也广泛使用增加型技术,如发展石油农业,大量投入化肥、农药、地膜等。此时,人类虽已进入现代化社会,但同时也进入环境严重污染的时代。大气污染、气候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人们逐渐觉察到经济高速增长的代价换来的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而且也认识到环境资源并不是无限供给的.于是不得不着手污染后的治理工作(即先污染、后治理)。导致人们误认为经济增长加治理污染就等于发展,并未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环境质量下降,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的。直到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才将“发展”看作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发展的过程。

80年代,人们进而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两大主要原因:一是人口过多过快地增长,直接增加了环境压力;二是植根于社会经济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经过众多的生态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潜心研究,才促进人类“环境与发展”这个问题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解决好环境问题要求把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从相反(掠夺式开采环境资源)转变为相成(既保证人类需要,又保护环境质量)方向发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也称为布伦特兰委员会),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这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90年代,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会议上,发表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很快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公认,也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里约宣言”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这一定义的进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时间维度,提醒人们注意:当代人对自然资源的主观要求和有目的的活动,不能削弱人类未来生存条件的基础,贻害后代人的生活质量。

如果说这一定义还有欠缺之处,那就是应当把空间维度也提到一定的高度上去把握。所以,1995年11月2日国际保护联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等三组织在一份特别报告中又指出:“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努力,国际的、地区间的、部级的、省级的以及最基层的。其成功与否则取决于这一战略与当地的实施机制及自然环境结合的程度。”这样,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维度就有了“质的规定性”,即:

1.部门持续发展例如,工业持续发展、农业持续发展、交通、住宅持续发展等等。

2.区域持续发展例如,区域间的、国家的、地区的、城市乡村的持续发展。

3.全球的持续发展

这样,把持续发展的一般原理与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发展战略密切地结合了起来。

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其特征

“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而满足其需要”,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总原则。可持续发展观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观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或实施持续发展的几个具体原则:

1.系统性一般将持续发展系统看作是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5个子系统有机的组合状态和协调发展的运作过程。可持续发展既然是由5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大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就必定会产生整体功能。

2.和谐性从表层状态分析,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的和谐协调发展;从深层次思考,可持续发展将促使人类的观念,从单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化为“与自然界协同发展。”以求人与自然互惠共生。

3.公平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类需求、改善生活质量,特别注重公平性原则,它包含:①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优先考虑缩小贫富差距,给全体人民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②代际间的公平——指明任何一代对环境、对资源都不能处于优先或绝对支配地位,要留给子孙后代以同样的公平利用资源和环境的能力和权利。③地区间的公平——既要满足本国、本地区人群的基本需求,又不对他国、他地区人群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4.持续性强调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资源的永续利用,便无从谈起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意味着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必须在后续时段中,使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至少不能低于目前的水平。可更新资源要使其增殖、再生;不可更新资源要能找到替代资源。

5.渐变性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同环境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达到统一,这是一个发展过程,由传统发展模式转化为持续发展模式也是一个发展过程;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建立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生活消费模式,这更需要一个渐变过程。所以,持续发展是渐进的,但必须是不间断的、高效的质的变化。

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行动纲领,涉及每个人的利益、后代人的利益。所以,需要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关心,积极参与。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很广,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发展、区域持续发展等等。以下将分别加以阐述。

[附注]本文及以下连载文稿,主要参阅《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国家科委科技司、山东师大、山东资源与环境学会主办)杂志上刊载各位学者、专家的论文中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论点、资料,进行整理汇编而成,特致谢意。

生态可持续发展(三)

生态可持续发展所探讨的范围是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即研究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寻求改善环境、造福人民的良性发展模式,促进社会、经济更加繁荣昌盛地向前发展。

一、人类生态环境

1.主体人类(活动)

2.环境要素环境资源既包括土地、水、矿物、生物等自然资源,也包括生存空间、容纳污染物能力的资源、充足的阳光以及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幽美的风景等(在日本,把后三者称为社会的最高财富)。

3.环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①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②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的结果。

4.人类与环境二者的相互关系图示为:

(附图{图})

分析上表,得出以下结论:人类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是需求与供应关系、排放与纳污关系、改善与被改善关系,这些关系最终都涉及到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容量)问题。

5.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定义: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阀值(或对人类活动支持能力的阀值)。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可以从环境对人类活动提供的物质、能量的限度方面加以衡量。有学者将它表示为:

人类经济活动(载荷现量)/环境承载力

此值>1,表明人类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索取,大于环境对经济活动的支持度,环境已严重超载。

此值=1,表明环境基本处于满负荷状态。

此值<1,表明尚未满负荷,允许进一步发展。

这里不能不提到环境承载力还具有“可调节性”特征,它可因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而发生变化。例如,跨流域调水,可使缺水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提高;滥伐森林也能使该地区承载力下降。

由此说明:提高环境承载力和调整人类经济发展行为是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两条基本途径。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环境系统(或资源生态系统)的稳定,取决于其物质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的流量等级和节律。它与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包括突发事件的出现)有关,更多地受人类活动强度的影响。当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和排放的废弃物没有超过资源生态经济及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时(即上述人类经济活动/环境承载力≤1),既能满、足人类对物质、能量的需要,又能保持环境质量,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加之,生态系统又能通过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环境自净能力,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正常运转。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不断地产生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就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反之,人类的干预程度超过资源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阀值(即超过承受极限或上述公式的值>1时),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也不再能起作用。于是,系统内的营养物质循环、生物小循环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大循环都受到严重的障碍,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处于破坏状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面临着自然界的惩罚,这种恶性发展,是生态的不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恶化、生态失调、对持续发展的挑战

近些年来,全球面临的四大问题已对人类生存条件构成了现实和长远的、直接和间接的、地区和全球的威胁。这四大问题的威胁是:

1.温室效应及气候变暖地球的气温在过去100年中上升了0.4~0.5C,导致海平面上升10~15厘米,致使沿海城市、港湾、工业区、农田,将可能面临“没顶之灾”,生物自身的生长节奏也被严重打乱,甚至出现部分物种濒临灭绝的危险。

2.臭氧层损耗及氟氯烃污染问题臭氧层被称为“人类核保护伞”。1995年10月10日的一次观察,南半球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已达两个欧洲大小,联合国环境署发表的报告不无忧虑地指出:南极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增大。它将打乱生态系统中复杂的食物链,导致一些生物物种的灭绝,地球上2/3的农作物会减产。据统计,大气圈中臭氧含量每减少1%,皮肤癌病例将增加10万人。

3.生物多样性锐减及森林死亡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指出:整个地球环境现已全面恶化,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24小时有150~20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全球森林以每年46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这意味着“大自然总调度室”将失去作用,森林“基因宝库”也将不复存在。

4.资源空心化、生态失调地球上的资源数量有限,自从人类进入高度文明社会以来,在200多年传统工业以及之后的现代农业促动下,人类按主观要求盲目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滥采、滥垦、滥伐、滥牧,更令人气愤的是有些发达国家采用了跨国资源掠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生态侵略”,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能源危机,“资源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人类不得不大声呼喊:“地球只有一个”,“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己”。

以上所述,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已构成对“可持续发展”的空前挑战。

四、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

环境是人类生态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物质资源,其所有者是生存于其中的全体人类,而使用者也是全球人类。因而实现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唯一选择和基本任务。

1.资源的永续利用资源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可更新资源再生能力的有限性,制约着人类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耗竭速率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增殖速率。如果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超过资源承受的阀值,人类需要通过投入必要数量的活劳动力及物化劳动来人工繁殖这些资源(如人工造林),使这些资源年更新总量的增长等于或超过其利用数量,才能保障资源的永续利用。须知资源永续利用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不可更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特征决定了资源利用要开源与节约。例如,加强勘探新资源、开发新能源、向海洋要宝、开发太空资源、寻找代替资源以及解决贫矿、伴生矿的采、选、炼技术研究和利用问题。总之,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2.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利用与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光利用不保护,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或短缺,光保护不利用,环境资源的价值无从发挥。保护是使资源增殖,保护是为了更好、更多地、永续的利用。破坏性的开发利用固然不对,但封闭式的保护观念也应改变。正确的理解,应当把保护资源与持续发展统一起来。例如,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采取了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的途径,已使258个种和种群、植物354种、6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

针对不同的资源可以采取不同的保护利用内容,对于可更新资源应合理有效地利用、促进更新充分利用;对于不可更新资源要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寻找替代资源。

3.环境保护与提高环境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环境保护包含自然环境与资源和防止污染及其它公害两大部分,前者上文已经说明。所谓污染即指将工业三废、农药、化肥和生活污水、垃圾等,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污染和毒化环境。为了防治污染,很多国家制定了环境立法,进行环境管理、监督,规定了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要求在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以及对环境的损害速率不能超过环境的纳污、同化、降解的自净能力。例如,中国政府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境保护政策和环保技术政策、环保产业政策等。

地理范文篇2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测绘;应用

过去在地理测绘过程当中,应用的传统地理测绘方式非常的繁杂,而且需要较大的劳动力投入,同时在测绘过程当中,对于自然地理要素和地表设施位置大小以及属性方面的测定效率非常低。而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测绘技术方式,在测绘工作实际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来有效的采集地理分布数据,并开展相应的储存管理以及分析与运算,可以很好的应对传统测绘手段存在的不足,保证测绘效率和质量,推动测绘工作的高效开展[1]。

1地理信息系统

1.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作为一种重要的测绘技术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测绘工作当中,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来获取地球整体与局部相应的地理数据以及资源,信息和参数等,借助特定格式开展数据分析与管理,而且可以根据人们的需求,及时的输出地理信息相关数据,信息图形等,使测绘工作效率大幅增强。地理信息系统目前已经成为现实空间世界表达模拟,分析处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更成为人们空间问题解决的重要资源[2]。古往今来,人类都是生存在地球上,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信息和人类密切相关,伴随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城市”与“数字地球”在人类生产生活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GIS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人员,在GIS当中,人员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人员应当对GIS被执行的各种任务充分定义,对处理程序进行开发,提高操作能力,能够使GIS软件存在的不足得到有效克服,而相反的情况就无法成立,再好的软件也难以把操作人员在GIS上的一无所知给弥补。数据,准确可靠的数据,对于查询与分析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硬件,硬件性能优劣,数据处理效果,和使用便捷性与相应的输出方式。软件,不仅含有GIS软件,同时还涉及很多数据库,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绘图等各种程序。过程,GIS应当明确定义,统一的方法来确保结果的正确性与可验证性。1.2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1)地理信息系统有着非常高的效率,与传统测绘形式相比,该系统是借助计算机系统来进行运行,使人力投入量大幅减少,能够更加精准高效的采集各种地理信息数据,有效控制和减少采集数据的时间和测绘时间投入,保证工作效率。(2)地理信息系统有着很强的时效性,过去测绘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都是利用人工手段来采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倘若地理环境发生改变,或者天气及其他原因造成改变的,通过人工手段不能及时的更新相关数据,对测绘结果造成影响,以至于测绘结果和出现偏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加全面的监控测绘地点,根据测绘地点环境条件改变,予以及时的更新和数据分析,确保测绘结果的精准性与有效性。(3)地理信息系统有着非常高的测绘精度,而且该系统,是一个相对完整而又独立的科学系统,可以实时的监控相关数据并进行更新,该系统在应用过程当中利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测绘制图、制表工作,和现实非常接近[3]。

2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功能

(1)采集管理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能够有效采集和录入特定的地理位置信息数据,而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精确检索有关数据,为决策者提供全面的地理信息数据参考。(2)转换和输出数据,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开展对比分析,对数据空间关系展开自动识别,同时进行数据建模以及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功能,地图绘制能力方面非常突出,能够依照测绘工作具体需求,对各种类型地理信息图进行绘制,打破了传统手工测绘制图,耗时、误差率高的问题,可以更加全面的构建地形图数据库。Managementandother(3)数据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可以对地理信息进行大量的编辑以及处理,并实现各种数据的转换,储存过程当中通过报表、图表形式来实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源,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加精准的地理信息。(4)空间分析作用,地理信息系统还具有空间模拟和分析作用,可以利用系统应用模型,对地理环境演化情况做出准确模拟,并指导测绘工作者通过最优的方案进行解决。

3地理测绘中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应用

3.1数据采集的应用。社会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采集海量的土地测绘信息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人力物力投入非常的大,由于相关数据的精准性直接影响测绘输出结果,所以测绘工作要求很高的数据采集质量,通过采集工作获得真实精准的数据。但是过去在测绘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采集数据时常受到天气、气候位置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将地理信息系统引入其中,能够使这些因素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精准的采集数据,这是由于系统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联系采集,还具有很好的储存功能。结合了现代很多高科技手段,如激光雷达、数字扫描仪等技术,数据采集速度非常的快,可以大幅提高数据精准性与可靠性,而且引入全球定位系统之后,可以对目标地理坐标准确确定,更加全面详细的收集相关数据,为指导测绘作业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2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实际应用。该系统软件是我国地质大学研究开发的一种通用型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具性作用非常的突出,在应用此类软件时,不但可以采集空间数据,同时进行相应的储存与检索,同时还可以把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图形形式展现出来,便于人们更加直观的理解。这一软件当中包括了MAPCAD全部的制图功能,而且应用过程当中,还能和实际充分结合,制作出更加复杂,更加高精度的地形图与地质图,除此之外,软件可以结合地形图数据和各种专业数据达到一体化的模式,并且可以更加精准的分析与查询空间数据,更好的指导测绘工作更加有效的开展,提高测绘工作针对性。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主要结构框架涉及开发平台与工具产品和最终的解决方案等几个层面。借助实际应用此类软件通过详细的分析判断可以获知,这种软件自身具有的开发平台,主要涉及服务器开发平台以及嵌入式开发平台和遥感处理开发平台等,集成应用这些开发平台,可以更好的确保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还能对各种开发平台开发类型进行有效满足,并且还可和合作伙伴,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专业领域应用水平,为测绘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3测绘应急数据快速处理技术的应用。在获取测绘数据过程当中,必须要对其开展相应的加工处理,有效转化测绘数据,合理的加工测绘数据,提高其识别性,并将应用图件投入其中,并通过应急快速制图和遥感影像一体化测图系统应用,与测绘专业软件充分结合。特别是遥感影像一体化测图系统,在应用过程当中,主要是基于摄影测量技术手段,在摄影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重现实物、大小、位置等有关信息数据,并对后续三维模型以及全景图等有关数据信息,开展相应的处理和分析工作,同时对图像进行拼接和有效融合影像,之后利用应急快速制图系统,发挥当前数据成果作用,并综合分析应急测绘工作当中有关信息数据,来提升后续快速采集关键实体信息数据,保证提取数据的效率,并将数据融合技术应用其中有效处理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应急的图件。3.4虚拟现实技术。这种技术手段作为一种新型的测绘技术手段,在测绘工作开展过程当中,主要是利用模拟虚拟三维空间,给使用者创造视觉,触觉以及听觉层面的模拟,确保更加动态的判断事物现状,在此阶段系统可以和测绘数据充分结合,采集,制作以及融合三维电子地图。而且在应急演练当中,此项技术可以对全新的模式进行模拟,如通过虚拟情景来模拟场地事故,通过人工手段对事故现象进行制作,确保演练工作人员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响应,将演练与培训功能充分体现出来,扩大和降低成本投入,该项系统可以对事件进行有效分析和模拟,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和室内定位系统以及GPS系统等技术手段充分融合,并通过虚拟现实情景模拟救援者的位置信息,更好的指导救援方案以及救援指挥。另外,互联网视频监控信息能够融合虚拟现实应急系统,彼此相互集成,可以通过三维场景,实时调用和查看视频信息,对现场具体情况进行掌握。

4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步入21世纪以后,逐步进入数字信息时代,多元化的信息和测绘结果,是测绘工作多维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地理信息系统由于其较强的科学性,和体系的完整性,和较强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在测绘工作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伴随测绘工作的日渐发展,测绘工作难度也在逐步增加,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地理信息系统未来发展也呈现出一体化方向发展,其其空间定位能力以及分析数据能力将会获得全面的提升与发展,数据获取之后能够有效的提炼相关信息数据,更好的指导测绘人员进行决策,全面的把控测绘工程,推动测绘工程的整体发展[4-6]。

5结语

通过这些分析和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领域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测绘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地理信息系统将会成为最重要的手段。在测绘工作当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方面是非常多的,不仅包括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同时还包括数据的处理以及管理,还有显示数据和数字制图等各项工作内容,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测绘工作当中,必将会使其工作效率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保证测绘数据更加精确和真实。因为强大的数字制图功能,为提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相信未来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相关配套技术将会更加完善,能使土地测绘工作变得更为高效和准确。

参考文献

[1]那晓东,段美惠.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52):99~100.

[2]展前进.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18(12):197~198.

[3]地理测绘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J].王利,陈英名.度假旅游.2018(12):223~226.

[4]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王健霞.科学技术创新.2018(19):121~124.

[5]地理信息系统中测量数据的管理探究[J].倪元龙,杨鲁.山西建筑.2019(04):568~970.

地理范文篇3

一个成熟且经验丰富的高中地理教师,总是会将每一堂地理课上得生动而有趣,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地理教材本身就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怎样将这些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素材恰当而有趣地引入,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的思维始终保持在一种兴奋而积极的状态,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运用教材中的一些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存在于现实中的乡土地理问题,从而让他们将所学的地理知识与挖掘本土地理资源、参与家乡建设结合起来,既巩固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大地理观”的学习理念。如讲到水资源利用时,可以让学生结合镇江本地水资源现状,去研究和探究如何加快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镇江市有过境水和当地水资源可以利用,受当地气候影响,虽然镇江年降雨量丰富,但蒸发量较大,因此产水率偏低;过境水利用主要是长江,伴随近年来工业企业的发展,废水排放成为水污染的主要因素,这使目前镇江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着诸多难题:如水资源短缺、地表水污染严重、水利工程逐渐老化、水浪费现象严重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能不能提出合理化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可以说这些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而探究的方向也与学生未来息息相关,因此他们对这样的课题十分感兴趣,通过对自己家乡的了解,结合地理知识提出了很多关于推行农业、工业节水措施、开辟新水源、加强水环境保护等多种可行性建议,积极地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二、将地理事物和概念“乡土化”,促进学生吸收

传统地理课堂存在的教学诟病,是教师习惯运用凭空讲解或者纯粹讲述,将知识枯燥化,尤其是地理知识中一些复杂而抽象的观点、概念和规律,很多学生会“沦陷”在这些知识的枯燥讲述中,觉得地理晦涩难懂,其实地理知识是与现实联系最为密切的知识,只要适当借助学生熟练的生活经验,将这些地理事物和地理概念“乡土化”,就能够帮助他们进行更为深刻的掌握与理解,促进知识的吸收与转化。如在讲到地球公转所蕴含的地理意义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熟悉的家乡地理环境,验证镇江地区在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高度角之间的关系;而讲到寒潮时,可以让学生以2013年2月份镇江市气象台的寒潮蓝色预警信号为切入点进行思考,寒潮是怎样形成的?蓝色预警与黄色预警有何不同?寒潮对当地农作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它对生态平衡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应当采取怎样的防范措施?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各种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都能够唤起学生的乡土情结,也正是这种乡土情结,恰恰是学生最为熟悉也最为亲切的经验,将这种经验与地理知识相结合,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和深刻。

三、组织多种“乡土考察”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土生土长”的高中生,简单而熟悉的乡土生活就是他们最为主要的生存空间,学生内心与生俱来的“乡土情结”会让地理教学更具人情味和亲和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这些乡土素材来让学生产生共鸣,而在课下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乡土考察活动,让这些地理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和真实。如讲到城市化相关内容时,由于城市化是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这个问题可能对于历史知识欠缺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所在城市的城市人口、用地情况以及城市扩建等多种数据进行收集、采集,并制作成图像,让学生通过这些不同时期的图片、数据、资料对城市化有一个直观体验,然后让他们从课堂走进城市,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城市扩充发展的印象,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城市化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如人口拥挤、土地荒废等问题,去思考城市化的“过度”现象会给人类生存带来怎样的后果。这样将学生始终置于一个社会化的地理学习氛围中,这些难以理解的地理概念会在乡土考察的活动中豁然开朗,融会贯通。

四、结语

地理范文篇4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乡土地理素材

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教学内容广,知识点跨度大并且兼有自然和社会两大属性的学科,对于学生学习来说难度较大。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为了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就需要完善教学辅助工具,将乡土地理素材运用于高中学生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

一、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虽然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整体教学水平,但是由于对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视力度不够,导致我国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教学问题,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推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首先就需要一线高中地理教师及时认清教学生活中所暴露出的这些教学问题,从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决。当然,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离不开学校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不仅要进行地理学科的学习,还要进行语数英等其他学科的学习,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容易因为学习而出现情绪化,因此教学问题的改善也需要从学生入手,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以及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1.教师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学习的指路人,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指路的工具,因此,只有当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时才能更好地扮演学生学习的辅助者角色,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课内外的学习。但是,我国高中地理教师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学生不能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到有用的地理基础知识。很多高中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总是过分依赖学校所的教科书,但对于即将面对高考的考生来说,仅仅学习书面知识是不够的。而且,很多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做到角色的转变,一直保持传统的教学角色,即学生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教学观念得不到转变,就会导致学生不能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不能自主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因此,为了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就需要转变教师教学方法,教师不能再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是学生巩固地理学习基础的重要途径。2.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总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面对新技能的学习时具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就能调动自身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投入相应内容的学习。但是,我国很多高中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较低,一方面是因为地理学科的学习难度大,学生由于没有具有良好的学习基础从而不能巩固好地理学习基础。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高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语数英的教学质量从而忽视的地理学科的教学,因此学生从高中生活的开始阶段就没有地理学科方面的学习理念。学生学习兴趣过低,就不利于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而且,新课程教学改革也十分强调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地理学科的教学作用。3.学校教学资源不足。学生之所以到学校进行学习是因为学校能为其提供学习资源。如果学校具有雄厚的教学资金来丰富教学资源就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由于很多高中学校对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视力度不够从而导致没有投入教学资金进行地理方面的教学资源的引入。学校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就不能学习到更多地理知识,就不能增大自身见识面,养成良好的学习基础。因此,为了高中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就需要学校加强对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视力度,及时丰富教学资源才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乡土素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就需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号召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如果高中教师仅仅认清高中地理教学现状而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就不能促进教学现状的改善和教学水平的提升。选取合适的教材运用于教学课堂中是新课程教学改革重要的理念之一,由此可见,将乡土素材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重要的途径之一。乡土素材的应用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完善教师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地理教学资源。如果高中地理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调用乡土素材不仅能够降低教师教学压力和学生学习压力,还能改善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素养。总之,乡土地理素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不可替代。只有引用相关的乡土地理素材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才能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能力,使得教学情景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景,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而且乡土地理素材的利用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凸显出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1.完善教师教学方法。为了转变教师教学模式,完善教师教学方法就需要重视乡土地理素材在地理学科教学的应用作用。如果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乡土地理素材进行教学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学习情境供学生自主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这个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只有在学生遇到学习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时才提供一定的帮助,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逐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学习的辅助者,让学生从学习的被动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因此,乡土地理素材的引入对完善教师教学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需要将乡土地理素材与高中地理教学课堂进行有机结合。借用乡土素材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先结合高中地理知识点选择一些同学们熟悉的或者较为兴趣的乡土地理知识点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也寓示了教学质量的提升。3.丰富地理教学资源。由于很多高中学校受到教学资金的限制而缺乏地理学科的教学资源,因此,为了丰富高中地理教学资源,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乡土地理素材的应用。通过乡土地理素材的引入,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课堂基础知识,还能学习到广泛的课外基础知识。学生学习知识面的拓宽就有利于提升自身地理学科学习素养。

三、结语

为了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确保高中学子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高中,需要将乡土地理素材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从而解决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周丹.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乡土地理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4,(19):127.

[2]李艳.浅谈乡土地理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2015,(8):34.

地理范文篇5

实践是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学科的学习方式。[1](P4)现代地理学研究主要采用野外考察与室内实验、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及生态提供地理学支撑,使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解决有了理论基础。实践作为中学地理学科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学科情境中,学习研究,认证强化,锻炼自我,提升学科素养。(一)地理科学发展的驱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要素和地理综合体的空间分异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及区域特征的学科。[2]从空间的视角,不论是探索大尺度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宏观规律,还是研究地方、乡土、校际等小尺度的区域具体细节,地理实践活动都具有特殊价值。从时间的视角,地理实践活动可以解释过去,服务现在和预测未来。从地理学本身的研究方法演变来看,当代地理学研究方法已经从勘察、观测、记录、制图等传统的研究方法向空间统计、对地观测、GIS、室内外模拟、建模、决策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转变,继承了地理学原有的传统优势,并逐渐走向综合性、定量化,最接近地球系统科学理念。[2]实践工具、交互平台、资源库、移动互联等的泛在性,使中学地理教学实践在全新的基础上实现建构,实践共同体的出现更为研究的展开创造了条件。2011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撰写了《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3](P18),围绕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空间重组及社会和技术的变革四个主题、十一个科学问题,深入探讨了地理科学在当今社会面临的机遇和贡献,地理科学为众多热点事象提供了研究方式方法,凸显地理科学重要的学科价值。《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版》也鼓励中学教师对教室内和教室外的研究及其应用时间和资源,珍视当前在地理教育领域的研究和知识建构。(二)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的改变。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技术等前沿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多元智能理论、情境化教学环境创建、具身认知理论、日常专家技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建构等研究成果,不断冲击、影响中小学教育教学。多元智能理论指出“真正的智能,不是记住一堆知识,而是解决问题或者制造产品。如果没有理解所学,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不能运用所学知识于具体情景,那就没有发展智能。”[4](P83)杜威认为要懂得经验或经验的情境的意义,必需想到校外出现的情境,想到日常生活中使人感兴趣和从事的那些作业。[5]情境特指真实行为赖以发生的社会网络和活动系统,具有真实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特征。[6]来自教学设计的情境理论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人的认知离不开环境,二者是一个相互建构的关系,建立一个生态系统,探索实践共同体的形成。来自学生身边的、学生自身获取的、学生感兴趣痴迷的、地理实践活动习得的地理环境素材,与教材一样,是构建情境课堂的重要资源组成。具身认知或扎根认知认为正式学习环境发生的学习脆弱肤浅,容易遗忘,并且在新的境脉中所需知识难以迁移应用,因此要把学习和使学习更有意义、更可用的经验整合起来设计学习认知环境。学习要先具有具身经验,然后学会想象该具身经验,最后当从符号性材料中学习时,想象该经验。日常专家技能框架是把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周边事物和人所进行的思考和行动作为教学设计的一种视角。首先将家里发生的学习和学校里发生的学习连接起来,然后再返回去和家里发生的学习相连接。[7](P234)实现实际联系理论,理论再联系实际的过程。顺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的改变,结合《课程标准(2017年版)》,未来的高中地理教学就是要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问题式情境教学,加强地理实践教学,寻求信息技术的支持[1](P31),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地理教学,教学要体现意义建构、交互表现和随机生成。[8](P162)(三)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当代学生被部分专家称为“互联网原住民”和“世界公民”,学习的场域发生了巨大改变。越来越多的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外部世界,了解到大量的互联网信息,所见所闻之多,信息占有量之大,足迹空间之广,潜在资源丰富。我们要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基于新的教育理念、资源、环境和需求等条件,关注学生多元智能发展,超越原有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创造和形成新的育人教学操作方式。

二、新版课标对地理实践力的阐释

几十年来,以地理观察、地理调查和地理制作为核心的地理室外实践活动,一直在谋求突破。从上世纪末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到2003年初颁布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再到2018年的《课程标准(2017年版)》,经历了将科学作为知识到将科学作为探究,再到将科学作为实践的转变。[9](一)从地理实践活动到地理实践力。从历史过程和学业角度,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由来已久,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多以地理课外活动和乡土地理教学形式呈现,目的是使学生习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服务对象主要是高中地理爱好者,以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兴趣。从1995年夏季开始,学校施行每周五天学习时间,学生有了更多课余时间,教学大纲提议的与地理课程内容学习的地理实践活动,有时间得到贯彻落实。2003年,实验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推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学科素养教学,对地理实践教学再次引起教师们的重视。但是受到安全等因素影响,教育行政部门一般并不支持学生走出课堂,收效甚微。总之,受教育理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传输手段、地理科学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纲及实验版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不具有强制性,难以操作,地理观察、地理调查和地理制作等地理实践活动成为地理教学的软肋,表现为内容不足、数量少、规模小、参与学生少、发展缓慢等。(二)地理实践力的内涵与表现。《课程标准(2017年版)》确立了旨在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明确了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地理实践力的认知,地理实践活动达到从未有过的战略层面的高度,成为高中地理日常教学的一部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附录1中,阐释了地理实践力的内涵为“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表现为“(1)能够用观察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有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2)他人合作设计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案,独立思考并选择适当的地理工具。(3)能够实施活动方案,主动体验和反思中学习,实事求是,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1](P57)在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地理实践力与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形成有机整体,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纲及实验版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地理实践活动为“地理观察、地理调查和地理制作”,《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地理实践学习方式主要指“户外考察、社会调查和模拟实验”,表面上看二者的差别不大,更多是表述上的严谨和完善,都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方式,但是内在本质却有很大的不同,培养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实践活动给予了更多的赋能。《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目标中,强调“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在室内、野外和社会的真实环境下,通过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活动策划、实施等行动能力。”[1](P4)课程标准也不再针对具体知识点进行实践“教学建议”,而是针对课程采用“学业要求”的方式提出宏观建议,使教学活动操作空间更大,选择的项目和机会更多,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教学呈现常态化,贯穿教学环节、课内与课外、校园与社会和线上与线下等。在必修课程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学业要求”有以下两点要求。必修1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景观图像、地理视频、虚拟技术、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和周边自然与社会资源支持教学,指导学生运用体验、观察、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践学习活动[1](P8);必修2要求教师注重社会调查等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实践能力。[1](P10)为落实学业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应该重视在地理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培养地理实践力的主要方式为地理体验、地理观察、地理实验、野外考察等。地理体验是在实践中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亲身去经历感知体察;地理观察是细察地理事物的现象、动向;地理观测是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进行观察测定;地理实验是设计检验地理原理或证实一种假设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野外考察是指野外实地观察调查;此外,地理绘图、地理制作、地理演示等也是重要的地理实践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在地理课堂和野外活动中进行的,不应局限在野外实践活动中。意志品质是地理实践力终极目标之一,是构成人们意志的诸因素的总和,主要体现在独立性(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坚韧性)四个方面。独立性(自觉性)要求目的明确、目的调节、目的行动,避免易受暗示性和独断性;果断性要求明辨是非、采取决定、执行决定,避免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自制性要求善于支配、控制行动,避免任性和怯懦;坚持性(坚韧性)要求坚持决定、克服障碍、完成目标,避免顽固执拗和见异思迁等问题。行动能力是地理实践力终极目标之二。行动是人们有意识的动作,人们观察认识环境,利用改造环境,创造人类生存家园等,都是人类有意识的行动。完成这些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就是能力,其总是和人们完成某项实践活动密切联系。“能力是一种性质,没有一个它从属的主体,它也就不可能存在。”[10](P8)离开具体实践主体,人的能力就不能表现及发展,培养地理实践力自然离不开真实、复杂的情境,情境创设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关键。行动的知识、行动动机与兴趣、行动意愿和行动评价与反思是行动能力的四个重要方面。[11](P19)

三、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

地理实践力培养,需要改进、创造和运用新的地理教学资源、基地、平台、技术、设计等,使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思想外显、具象化、可视化。(一)重构教学空间,引入校外资源。《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继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尝试实践教学、情境及问题教学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尝试思维结构评价和表现性评价。[1](P31)课堂和校内是学生主要活动空间,是日常地理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利用现有环境或完善教学环境,改变教学方式和育人方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普通教室、地理专用教室、地理园、观象台、气象观测站等都是传统教学空间,需要创设地理实践情境,引入户外图像图表资料、音像视频资料等情境资料,组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提出地理问题、收集信息、取证及分析并论证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基础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地理创新实验室建设是加强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空间。创建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海洋测量等专业实验室,对吸引学生参与和研习,使用地理专业工具和手段,研究和发现地理之道,体验地理学研究的前沿成果有重要意义。在校外资源课程化操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生习得的生成性经验、发展性经验和创造性经验。[12]信息采集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参加身边地理随手拍、我来讲、我来写等活动,培养学生行动能力,使地理素养得到提升。(二)丰富室外资源,完善实践基地。校外资源丰富,需要科学设计内容。参照中学生国际地理竞赛的命题经验,野外考察试题考查可以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利用室外空间,一次完成野外观察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制作地图图表、解决预设问题;第二种是在室外完成野外观察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制作地图图表,利用室内解决预设问题;第三种是在室外完成野外观察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制作地图图表,在室外和室内两个空间解决预设问题。[13]2017年的《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特别强调要积极开展实景体验式学习,为学生创造了更丰富、更具有实操性、更接近真实世界的体验。创建稳定的、长效的、有深度的实践基地,能够体验复杂、真实、身边的世界,提高地理实践活动效率,避免无关因素干扰,提升活动品质,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提升其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三)借助网络平台,强化交流互动。随着校园网的全面建设,来自互联网的信息成为教学情境的重要来源,使泛在学习成为可能。数字地球作为教师教学中普遍使用的增强教学感知的重要手段,能够使学生掌握在不同空间尺度下认知地理事象,能够把空间位置、分布、关系等通过图像语言表达出来,亲切可信,利于学生交互学习。互联网技术可以将真实的生活、生产和生态境脉呈现在学习环境之中。依托互联网、计算机、手机和相关软件,我们可以即时接收天气云图遥感影像、世界各地地震发生情况,由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阅读遥感和图像信息,提出问题、交流互动,表达思想,反思提高,这样的系统训练可以使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得到培养。在众多网站还有风景名胜区、城市聚落空间、工农业生产活动、交通通行状况等直播,还有不定期的日食或月食直播、天文大潮、非洲动物迁徙等直播,直播真实、可信、公众化,用好直播是地理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四)引入专业设备,突出虚拟学习教育信息化可以将世界上丰富多彩的教育文化带到同一虚拟空间,并且可以创造许多新颖的技术文化。[14](P125)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全息投影等技术产品的不断开发应用,可以将复杂多变的难以记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实现地理可视化,对地理教学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智能手机APP中,地理工具、地理成像、地理演示等技术已经日臻成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方向定位、地点查找、路线提示、交通状况等服务,为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创造极大便利,省掉了以往需要携带的地图、罗盘或指南针等笨重的地理工具;植物识别通过AI技术,使老师走出课堂后,植物识别时只需要用手机拍照植物,系统比对之后,就可以告知该植物的基本信息,教学实习中就可以避免携带厚重动植物标本图录,也可以避免为制作标本对珍惜植物的破坏;天气预报随时获取,不需要以往在规定时间收听收看,特别是日出日落时间与天气预报结合,可以准确得知能否看到日出日落美景;全息影像只需简单投影工具就可以展示全息3D影像、360°观察地理事象等。在专业的地理创新实验室,依靠完备的专业工具更是将地理工具的效能可以发挥到巨大。例如:地理AR沙盘可以完好展示等高线原理,地貌塑造过程,流水过程等现象,原理展示完美,学生动手操作参与简便;三维MR多层符合大数据智慧沙盘更是可以借助简单装备,再现虚拟和真实空间场景的组合,以城市或乡村为真实背景,将虚拟技术进行叠加,进行人性化的交互操作,效果震撼;数字星球依靠三维图像处理平台,将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转变为球面图像,动态立体地再现地理现象与过程等。(五)提升实践意识,开展综合实践目前,教师在地理实践指导的观念意识上滞后,教师间地理实践指导素养差异显著。[15]学生对地理实践活动不够重视,参与度不高。在现实情境中,学校对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高于地理学科实践活动。高中地理教师要研读课标,明确地理实践活动要求,提高地理实践活动意识,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融入地理实践内容,设计地理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的积极行为,提高学生参与的动力,[16](P68)以期使地理实践活动产生良好的效果。

地理范文篇6

关键词:地理标志;精准扶贫;“输血式”发展困境;“造血式”发展模式

一、地理标志助推精准扶贫现状

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占比重较大的是农副产品。以湖南省为例,截止到2017年年底,在成功申报的72个地理标志产品中,初级农产品和加工品占66个,占比高达92%。而贫困地区往往处于山区或偏远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特色农副产品丰富但尚待充分的发掘与培育。依托当地地域优势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正应所需、前景广阔。实行地理标志品牌发展战略,对推进贫困地区提升自我发展本领、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帮助贫困人口就近就业、长期就业,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而在实际运用中,贫困地区地理标志使用意识弱且运用效率低下,“输血式”地理标志发展战略难以发挥助推精准扶贫的规模优势。

二、现存“输血式”发展问题

(一)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多数贫困地区拥有着丰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但由于这些地区人民受教育程度一般较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开发资源的意识不足,且客观上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由此导致生产力水平低下。在这种条件下,当地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而特色产业也恰是国家地理标志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农民实现增收、完成脱贫致富的庞大潜力所在。(二)国家地理标志知识普及和推广力度严重不足。“输血式”扶贫模式下,国家与政府单方面进行资金投入以期推动贫困地区的地理标志产品发展,而忽视对当地人民进行充分的教育与宣传。地理标志知识的宣传普及不到位致使贫困地区的政府、企业、协会与农民忽视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重点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并进行后期的申报与运营。(三)已注册地理标志存在着“重注册轻使用”的问题。一是竞争机制不健全。传统的自然经济的生产模式更注重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共同合作和分工生产在具体的生产流程中涉及较少。这种简单意义上的竞争机制只能带来重复生产和低效运营,无法发挥竞争在生产中的积极作用。二是传播渠道不畅通。一方面传播渠道狭小,过分依靠传统的大众媒体;另一方面传播形式单一,过多依赖硬性传播,缺乏展会结合、公关营销等手段,不利于扩大品牌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三是营销模式不成熟。在营销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利用地理标志产品的优势进行精准化的定位营销,同时营销的策略和手段都较为单一,没有着重突出品牌的个性和区域特色,不利于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四是保护机制不完善。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地理标志产品辨识力低、容易混淆的心理,对地理标志进行仿造甚至是伪造,影响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形象和美誉度。

三、“造血式”发展对策

(一)积极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严格培训实现规范化生产政府应积极引导贫困地区重点选择扶贫带动性强、辐射规模广、惠及农民多的产品,激励农户有计划有重点开展培育工作,以点带面打造出有特色、质量过硬、消费者喜爱、经济效益好的地理标志产品,形成品牌效应。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及有关组织应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对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农户和销售企业进行培训,促使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规范化生产经营,同时应积极完善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杜绝不合格农产品的出现。(二)打造全新的竞争与经营模式。运用现代传播学原理进行有效传播积极探求多种形式推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的途径和办法,彻底改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自然经济模式,使农户之间由简单的竞争关系发展为竞争与合作并进的关系,以促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发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同时,政府、企业与协会应运用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手段,着力宣传创造良好环境氛围。可利用融媒体平台让更多的企业和农户了解地理标志的真正意义所在,增强其做好地理标志产品发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其良性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应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门立法保护,通过科学系统的制度建构来解决现有问题,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打假工作,保持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和特色,不断提升和优化当地地理标志产品知名度和认可度。同时,中国要努力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实现制度上的有效对接,得到国际认可,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去奠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王树婷,张敏.武陵山片区特产资源的地理标志保护与特色产业扶贫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2,(12):119-124.

[2]傅显捷.生态旅游综合产业发展与地理标志产品研究——从武陵山片区酉阳县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说起[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6):21-29.

[3]熊晚珍,孙志国,胡再,黄莉敏,王树婷.大别山区信阳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山东农业科学,2012,(6):83-87.

地理范文篇7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目前,很多学生普遍反映他们不愿学地理的原因:一方面它现在不是高考科目;而更为关键的另一方面则在于地理课没有将知识与趣味很好地结合起来,学习起来枯燥无味、缺乏生机。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增强地理知识与地理趣味的有机结合,而地理视听教学手段的运用为这种结合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地理视听教学由于其表现形式多样,表现手法新颖,表现情节、细节生动,极富趣味性,而且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原来比较抽象枯燥的地理事象,学起来不感到空洞乏味,有效防止了单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循环,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趣味。因此,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忱,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活跃,进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讲自然带这一节课时,讲授新课前先放一段景观录像——非洲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和亚欧大陆上的温带草原景观。非洲草原上点缀着散生的乔木,时有斑马、长颈鹿、羚羊等出没于草原中;而亚欧大陆的草原景观呈现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视听教学改变和增加了对学生感官的刺激信号,依托学生好奇与求知的心理特征产生一种探求和向往的激情。为什么不同的地区景观不同,同是草原而为什么又呈现各异的景观呢?使调动情趣和引发思维融为一体,提高了教学效果。

2.有利于培养学生智能的开发

我们都知道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经过大脑的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将理性认识作用于感性认识的不断往复循环中,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中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人的理性认识就不会升华和提高,人的智能就不会得到充分开发。传统地理教学手段,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只能利用文字和地图及一些简单的教具阐明地理科学内容,缺少大量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情材料加以佐证,给学习掌握和理解地理知识带来了难度。而地理视听教学则由于其形象鲜明、典型、动画造型逼真,使其内容具体直观,描写生动易懂,极富表现力。它既可以提供大量文字材料所无法达到的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直观形象地再现地理事象的时空运行和分布特征,又可以传播大量文字材料无法实现的科学信息。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使学生勤于思考,达到启迪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智能开发的目的。

比如,在讲“火山”之前,先放一段火山爆发时的奇景:乱石飞天、浓烟滚滚,十分壮观。学生就会见其形、生其疑、发其思、追其源、探其果。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分布有规律吗?火山爆发时毁坏家园,造成人员伤亡,那么,它只有其害而无益吗?等等。另外,地理视听教学还有助于学生左右大脑的协调发展。人的大脑由左右两个不同功能的半脑组成。左脑主管语言处理,进行抽象思维、集中思维和分析思维;右脑主管表象处理,进行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视听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两个半脑的综合开发,克服了传统教学普遍存在的只重左脑的片面性,从而全面合理、充分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智能。

3.有利于学生记忆能力的提高

地理科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是探求自然事象和人文事象空间分布、组合和运用规律的一门跨学科领域和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因此,需要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的一些常识性的基础知识很多,学生们常常为熟记这些抽象、枯燥、纷繁的地理名称、地理概念、地理常数、地理特征而苦恼,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学好地理的诀窍就是死记硬背,可见,提高学生地理记忆能力的重要性。地理视听教学由于其新颖、多样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并以其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眼看、耳听、脑动等多种感官共同运作,因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据心理学研究,对信息的储存来说,单纯朗读能识记10%,单纯听到能识记20%,单纯看到能识记30%,可见,视觉对人接受信息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而视听结合能达到65%。由此可见,地理视听教学,在提高学生记忆能力方面的作用非常之大,是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二、视听教学与地理教学手段现代化

地理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既涉及到复杂的自然事象又包含着纷繁的人文现象,特别是许多地理事象存在于遥远的地方和广阔的空间,发生于久远的年代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地理对象的这种复杂性、抽象性、广阔性、漫长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使人们不可能全部亲身经历或一一直接进行观察,这就给教师传授地理知识和学生认识、理解及掌握地理知识带来了很多困难。如何解决地理教学中这对教与学的矛盾,一直是地理教师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但目前总的来讲地理教学基本上仍然停留在粉笔、挂图加课本的这种传统教学手段上,并未使这对矛盾获得根本的解决。

然而,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工业技术产品和大众传播媒介技术产品的不断开发、应用和普及,极大地缩短了人们与现实世界的时空距离。现在人们借助于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和影碟机等发达的视听工具,在家里便可以周游世界各地,领略世界各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了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风云变换,重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展望未来世界和发展趋势等,使人们在观看过程中既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又学到了相应的知识,实现了寓乐于教。

现代化视听技术和产品的广泛使用和普及与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如何改进传统地理教学手段,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教学的现代化,弥补传统地理教学的缺陷,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乐趣和学习效果的目的,已经成为目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正是在这一背景前提下,将现代视听技术的电影、幻灯、电视、录音、微机等电气、声光设备,运用于地理教学过程中,把声、形、色结合起来,为地理教学服务的地理视听教学便应运而生。它以其形象、生动、逼真、直观以及各种媒体的合理组合与应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缺陷。

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地理教学中地理视听教学已被广泛的应用。运用地理视听教学不仅可以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强化记忆,大大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因此,地理视听教学已经成为今天地理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视听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三、地理视听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地理视听教学这一新手段、新方式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的不断提高,地理视听教学手段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得到普及和广泛应用。但是,我们在运用这一教学手段时,也必须认识到它并不是万能的教学手段,它也同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一样有其独特的优点,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地理教学中不分内容、不分形式、不分场合、不分环节地一味强调地理视听教学手段,那么不但达不到它应起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1.注意视听教学与传统教

学的有机结合

<

P>地理视听教学通过电影、幻灯、电视、录像、投影等多样化现代视听媒体手段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地理课堂教学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视听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否定,而是在现代技术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新发展。实际上各种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优势,它总是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相联系,而相对的表现其优势,只有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整体结构的目的,发挥媒体的特殊作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分突出视听媒体,甚至采用满堂灌,是不可取的。

实验表明:在一堂讲授课上适当地使用3件~7件幻灯片或投影片(复习课可以稍多些),或放映片长15分钟左右的电视录像、5分钟~10分钟电影,或听3分钟~5分钟的录音较合适。在一节课中选用一至两种媒体为好,媒体过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喧宾夺主,反而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再者,评价一节课效果好坏,并不在于我们用的是传统教学手段或现代视听教学手段,也不在于媒体运用的多少,而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所运用的教学媒体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是否相适应、相协同。只有在相互联系中遵循整体性、目的性、协同性、实效性、最优化等基本原则,实现各种媒体的优化选择与组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注重视听教材的合理选择

视听教材提供给学生的画面场景,既有声音,又有图像,还有色彩及动态,因此,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视听教材的选择不应单纯片面追求画面及内容的趣味性,而应摆好科学性、思想性与趣味性的关系。要按照科学性是基础,思想性是灵魂,趣味性是手段的原则选材。

地理范文篇8

“领土”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区域,包括领陆(陆地)、领水(水域及其底土)和领空(领陆和领水上空)等。

“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内水指国家领陆内以及领海基线(沿海国划定其领海外部界限的起算线)向陆一面的水域,指河流、湖泊、内海、封闭性海湾和港口等泊船处。领海指邻接一国陆地及其内水并处于该国主权下的一定宽度的水域。

“领空”指隶属于国家主权的领陆和领水上空,一般指领陆和领水上面的大气空间。

由于海洋面积占地表的71%,加上海洋所具有的无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和巨大的开发前景,各个国家都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海洋,海洋已成了各国竞争和争夺的焦点。1982年12月10日,100多个国家首脑云集牙买加的蒙特利贝市,在联合国起草的《联合国海洋公约》上签字,1993年经60多个国家批准,该公约正式生效,从此《联合国海洋公约》就成了世界海洋领域第一部国际法典。《联合国海洋公约》把世界海洋划分为国际管辖海域和国家管辖海域。

国际管辖海域包括:

1.公海;

2.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3.国际海底区域。

国家管辖海域包括:

1.内海,包括封闭性海湾、宽度不超过25海里领陆内的海峡、港口等;

2.领海,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

3.领海毗连区,领海以外不超过12海里的海域;

4.专属经济区,领海以外不超过领海基线200海里的海域;

5.大陆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的全部延伸部分,最大不超过350海里,若不到200海里可以扩展至200海里.

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一个四面环水在海水高潮时能高于水面的自然小岛,只要它可以维持人类居住或本岛的经济生活,就可以同领陆一样拥有自己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即使这个岛礁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经济生活,尽管它不能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但是也可划出自己的领海和毗连区。这样,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岛礁,也可获得1500多平方千米(相当于3个新加坡)面积的领海,4600多平方千米的毗连区,或者还可获得43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浙江省的4倍)面积的专属经济区。正因如此,海洋公约正式生效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日本在《联合国海洋公约》正式签订之初,即在教科书上将其国土面积由37万平方千米,说成400万平方千米。1987年1月起,日本耗资300亿日元(约2.2亿美元)用三年时间对其最南端的一个小岛——一冲之鸟岛(冲鸟岛)进行加固。该珊瑚环礁在琉球群岛以南,离东京1700千米,东西宽约5千米,南北长约1.7千米,由于海水侵蚀,该岛露出水面的岩礁正逐年缩小、降低,面临被海水吞没的危险。日本对冲鸟岛的加固,既为了试图得到这43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也是在“日本1000海里生命线”的西南航线上试图立下一个永久性据点。这些都足见日本政府的用心良苦。近年来日本一些极右分子一直觊觎并试图霸占我国神圣领土钓鱼岛列岛,此种狼子野心,当然要受到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坚决反对。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浅海大陆架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有大小岛屿6500多个。

这片广阔的海洋水域已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90年以来,国务院批准了13处部级海洋自然保护区,1992年2月25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联合国海洋公约》。

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我国拥有的内海和领海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归属我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面积近300万平方千米。这样我国的领土、领海和管辖的区域面积已达1200万平方千米,另外,由于我国已成功地研制出能潜入1000米深处的海洋机器人,联合国还为此在赤道附近南太平洋划出1000平方千米的海域作为中国的专属探矿区。

在新形势下,地理学界应该考虑用更为宽泛的概念来说明我国所有的领土、领海和国家管辖的区域,地理教学也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让我们的学生了解我国的领陆、领水(领海)、领空、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专属探矿区等“国域”(中国区域),从而激发他们更加热爱祖国、更加奋发向上,担负起21世纪建设、开发好我国“国域”的重任。

地理范文篇9

2思想教育渗透在具体章节中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差异大,在有关各章节教学中,都要根据国情,讲授国家的基本国策和法令,如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森林资源和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等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小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志向。

3思想教育渗透在每堂教学中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学生并不是全都很清楚的。为了不使学生盲目地、被动地学习本课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应特别强调学生学习地理时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是什么”“为什么”等等,还要多读、多看、多动手,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扩大地理知识信息来源。

例如1“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一段,老师问学生:“地球气温为什么逐渐变暖?”学生推断,现代工业燃烧煤、石油、排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被大气吸收而使气温变暖,危害:使两极冰川融化;使全球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平原与城市遭淹没;如何防止气温变暖?激发学生兴趣。例2“自然资源一节”

老师:举例说出几种可再生资源?

学生:森林、水、鱼、土地。

老师:举例说出几种非可再生资源?

学生:石油、铁矿、煤。

老师及时肯定学生答案后,再要求学生想一想,如果资源使用不合理,森林、水、鱼会不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学生很快说出盲目砍伐森林,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山区土壤渐渐变薄以致变成石山,树木不能长,森林消失,淡水、湖泊水遭受污染,不能饮用。鱼如无休止地捕捞,不让繁殖或不放养可使鱼灭绝。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例3“世界的人口问题”一节,引导学生看“苦难的母亲”漫画,指出全球人口己超过60亿,个个都要“母亲”来照顾饮水、吃饭、穿衣,这有多么难啊!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过快——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恶化,生产赶不上人的需求。

人口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社会经济负担加重,老年人口本身的问题。

人口如何发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相适应,教育学生对人口问题能有一个正确认识,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悲观。因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例4“现代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老师问学生有哪三种?

学生:1.科技移民

2.劳动力输出

3.国际难民迁移

地理范文篇10

月下旬,我们去了上海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实习,在这个星期中,我们在黄教授、胡教授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去了金山卫的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钢、上海通化了解企业状况、总体布局。还去了杭州湾、芦潮港、张华浜码头、外高桥保税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终身收益。我们考察的第一站是杭州湾—金山卫—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先去杭州湾,记得当时是酷暑,天热得要命,但我们还是急不可耐的冲到海边,好多同学连伞也顾不得打,听黄教授讲有关海湾的知识,这里的海滩是泥沙沉积冲蚀平衡的海滩,滩边都是粉沙,长江每年带来5亿吨泥沙,黄河16亿吨,往东水流很急,泥沙沉不住,成为侵蚀海岸,再往东是沉积海岸,海岸每年要向外伸出30米。然后看金山卫成品输出码头,这时有同学发现有个大烟囱,上面熊熊烈火在燃烧,黄教授笑着说:“这俗称“大蜡烛”,就是把剩下的有机化合物氧化掉,烟囱高1250米,高度超过了逆温层,有利于氧化物很快扩散掉。”同学们听了黄教授的解释,都恍然大悟。海边还有一些奇怪的生物,如海螺、寄生蟹,还有只有一只螯的龙虾,有趣极了。

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地处金山卫,有4万职工,商业设施、文化设施、教育设施齐全。1986年办学校——华师大第三附中,占地65亩,教学质量上乘。化工厂主要是炼油,原料来自黑龙江大庆油田,乙烯最多出产130万吨/年。格局也非常合理,有专业人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考虑到风向、气温、环境污染等因素。生活区离化工区较远,中间有三百里的隔离带,防止居民受受污染。还建了商业区,繁华的小城镇已在金山卫崛起。接着我们去了宝钢集团,宝钢建于1978年,投资42亿,1985年正常生产,职工要进修合格后才能上岗,大都是高级工程师,是一支很强的高素质队伍。矿砂一条线——高炉炼铁,我们参观了由铁到钢的铸炼过程,深深地佩服技术的先进和工人的敬业精神。我们还看了钢的成品展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我们平时用的一元钱硬币、易拉罐、家用电器,还有船板、汽车板、石油用管、大炮管等都是宝钢出产的钢。钢的种类太多了,如彩图板、汽车结构钢、焊接结构钢、热轧低碳钢、耐候钢、耐指纹钢、管线钢、1580热轧机组、1550冷轧机组……而且宝钢船用板通过法国船级社及意大利船级社认证,美国石油协会会标认证。彩板房还用于南极地区。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人才多,属于开放城市,所以吸引美国投资商来投资。美国投资了1.5亿美元,和中国合资建了上海通运公司,设备、技术也都从美国引进过来,XX年出产汽车5万辆,今年计划生产30万辆。

1998年12月7日,第一辆“别克”汽车在上海诞生,现在又出产了“赛欧”牌汽车,意思是赛过欧洲的水平,我们参观时见到了机器人焊接车外壳的情景,不由感叹科学的先进。我们还去了张华浜码头,这个码头占地30万平方米,可放2个大小箱,大箱40英尺,小箱22英尺,有框架箱、冷藏箱、危险品箱、油装箱等,作业日本、香港、东南亚、亚洲等地,有8台桥吊,3个泊位。他们的质量方针是“您放心托付,我精诚服务”。与它类似的还有宝山码头、外高桥码头。外高桥码头比较现代化,有发展的潜力,它可以两个箱一起吊,桥吊效率占第一位。考察的地方很多,不能一一详细叙述,还有像城市规划厅、金茂大厦等,这一趟考察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学到了不少知识,既弄清了某些地理现象的成因,也体会到了地理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和学习地理的重要性,特别是两位教授冒着酷暑带我们东奔西走,他们的精神是可敬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光在教室里上课是不够的,还应带着学生出去进行课外活动,尽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