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信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1 07:01:28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篇1

关键词:农林院校;GIS原理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33-02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地理数据以一定的格式输入、编辑、存储、更新、显示、制图、综合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处理空间数据的能力,如图形数字化、地理数据的空间分析、地形数据的三维模拟、虚拟场景、地图输出等[1]。自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 Tomlinson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术语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地理数据的编辑、存储及传输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从简单的基础信息管理转向更复杂城乡规划与管理及城市交通、水力水电等的实际应用,逐渐成为人们解决复杂空间辅助决策的工具,促进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形成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GIS向产业化方向深入和发展,GIS技术已经渗透到包括农业在内的许多领域。在县域的资源环境的管理和调查中,地籍管理、城市的管网建设与维护、自然资源调查、流域管理、生态环境的建设与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IS技术发展的起源就是要解决林业资源清查、农业土地调查等任务而提出的,这就需要了解或掌握农业领域的相差知识与理论,高等农业院校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GIS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水平也反映出该地区农业管理与发展的水平,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农业知识或理论的GIS应用型人才来实现。近年来随着GIS技术发展和应用,其在解决农业领域的一系列问题具有很强的优势。农业院校许多专业的研究领域都与地理空间有关,如:农作物估产、精确农业、景观生态学、水土流失治理、土地管理、地籍调查与管理、环境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农业区划等,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因此GIS技术作为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在农业及林业领域将得到普遍应用和迅猛发展。

一、农林院校GIS课程内容体系

1.GIS理论教学体系。由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地理数据结构及文件组织、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空间数据库、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建立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各专业领域的应用8部分构成。①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形成与发展,GIS技术的应用。②地理数据结构及文件组织:包括空间信息的概念及描述方法,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栅格和矢量数据编码方法及其相互转换和空间数据库的特点、结构以及数据库模型。以ArcGIS10.0软件为例,利用coverage数据格式与shape数据格式的农业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如土壤数据、土地数据以及农作物信息数据等,剖析数据结构及文件的组织形式。③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包括空间数据的采集方式,空间数据的压缩处理方法,空间数据质量及元数据。以农业领域中的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特点与方法为例,如土壤信息,作物信息等加以详细介绍与举例。重点讲述已有图形的录入和CAD、MAPGIS及MAPINFO等数据的转入。④空间数据库的建立:重点介绍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和常用平台软件采用的数据模型。⑤空间分析:包括GIS中模型的概念,空间查询与量算的方法,空间分析原理及方法。⑥GIS产品输出:包括空间决策支持与专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电子地图的特点及制作过程。主要以作物施肥专家系统、耕地评价信息系统等为例加以介绍。⑦GIS设计与建立:GIS系统定义、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系统测试及维护等的方法、步骤、工具以及GIS设计项目管理与质量保证的相关理论方法。⑧GIS应用:GIS在区域规划管理、农业信息管理、环境监测、道路交通管理、地震灾害和损失估计以及军事等方面的应用。

2.GIS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GIS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理论和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更多的实践学习,培养自己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获取地理信息、运用地理信息、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做技术上的准备。从学生知识结构和学习规律出发,在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在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设备操作能力、软件应用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专业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进行空间数据的输入、处理,设计空间查询、分析量算及统计程序,掌握各种空间分析的原理、步骤、插值处理及空间信息分类的方法,空间数据的输出等。

二、GIS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空间教学,资源,共享

 

前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推进,信息技术与语言课程教学的整合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领域,校园网、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局域网、卫星电视等都有效地、科学地、系统地整合到外语教学中去,对语言教学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适时将职教新干线空间教学引入课堂,对教学资源实行有序管理和充分共享,推动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促进了教学现代化进程。

职教新干线世界大学城是一座网络虚拟城市,依据六度分隔理论、XML、Ajax等理论和技术设计并以网络交互远程教育为核心、综合了远程教学、网络办公、及时通讯、商务管理、全民媒体、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等功能的一座既虚拟又真实的大学社区平台,是全民终生学习的校园。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迅猛增长,人们不可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而获得一辈子的知识和技能。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远程教育将贯穿人的一生,以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这就是终身学习。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主要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形成。教师每天利用空间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学生每天利用空间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与教学就自然而然接近整合了。

1信息化下的空间教学涵义及特点

所谓信息化下的空间教学,是指在教学领域开发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教学信息、教学环境、教学活动的数字化,对教学资源实行有序管理和充分共享,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革毕业论文怎么写,促进教学现代化进程,是学院适应信息化社会新要求的一系列过程。

从教学实现过程上讲,信息化下的空间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1教材多媒化

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空间教学具有多媒体集成、跨平台资源共享、个别化学习、交互和远程教学等许多特点。它可以将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把难以理解不易讲清或不宜用语言及板书表达的内容生动直观地表达出来,这种展示手段非常适合知识容量大,信息琐碎的语言课程教学,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以及多媒体的交互功能为查找和利用信息资料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方便。

1.2资源全球化

网络汇集了全球范围内的语言学习的有关专业信息资源,其网络终端无论延伸到何处,连接终端的用户都可以自由地利用信息资源,使信息资源机构有了丰富的资源保障。信息化为上网查寻信息的用户提供了指引和帮助,挖掘、发现一些专业学科的信息资源,通过分类、标引、组织,建立索引动态链接等为信息用户提供查询服务,对自主性学习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语言学习者通过上网不仅能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还能感受到文化差异,体验跨文化交际,从而提高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同时,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流思想,不但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还能培养多视角、立体式的思维方式cssci期刊目录。再次,信息化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为多媒体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参与机会,而且学生对课件活动参与性应该得到关注、鼓励和倡导。

1.3 教学个性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学院目前提倡的空间教学,就是一种随时随地的学习方式,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自主掌握学习进度。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较快地进入下一课时的学习。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则可以反复学习或查看更多例子和说明。个性化教学往往使课程显得更有趣,适应性更强,通过学习者自己的选择更能感到内在的学习动力,从学习中获得满足,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1.4 管理自动化

利用计算机管理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学习资源的,学习计划的安排,学习任务分配毕业论文怎么写,计算机化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等功能。

2. 信息化下的空间教学意义

空间教学为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机遇,开发共享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人机交互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空前的意义:

2.1 提供丰富真实的语言材料,弥补师资、语言学习环境及教学环境的不足。课件的形式以文本、图表为主,在视觉、听觉上给学生一种舒适的感觉,可以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

2.2 学习者在空间系统中能有效地进行协作式语言学习,是语言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动态的开发系统,交互随意。通过大量具有真实交际语言的活动激发学生使用语言的潜能,这更有助于学生有效地习得所有语言。

2.3 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名家指导(BBS,音频,e-mail,视频),同时,教师也获得直接反馈和提升。

2.4 满足学生个体差异,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自由获取所需信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专业兴趣,自由选择语言学习材料、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自由掌握学习进度。

2.5 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促进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学生搜索、选择、归纳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了交流和分享共同获取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研究性学习中的分工与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共同生活(1earn to live together),学会求知(1earn to know),学会做事(1earn to do),学会发展(1earn to be),这种合作学习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语言学习的本身。

3 信息化下的空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教学内容要素基本相似。调查中发现空间资料有重复利用现象,有的空间内容庞杂,只是堆砌罗列材料,片面追求博客发表数量。个人空间网站开发要“量身制作”,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扬长避短,开发出真正实用的个人空间网站,避免重复,浪费人力、物力和资源,空间网站才会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3.2 硬件投入,建设和完善校园网。网络教学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推行空间教学毕业论文怎么写,必须要有充足的设备资源,据粗略统计,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外事0931班、外事0932班、外事1031班、外事1032班、涉日1031班、涉日1032班六个班为例,共计253人,目前62人拥有个人电脑,占总数的24%,图书馆1000台电脑可以供学生免费上网,但全院有在校生1万8千多人,电脑的拥有率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空间学习的需求。

3.3空间建设的维护发展。调查中发现部分互动交流板块只是访问者的留言和疑问,看不到管理者针对这些疑问的反馈和解决方法。实现教师、学生双方的互动,技术上实现这个功能并非难事,难点在于对这些互动交流板块的维护和更新,需要定期整理、反馈,并提出新的讨论话题,使得空间互动交流良性循环发展。

3.4 学生对空间教学的适应能力。学生生源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比较陌生,不能适应新的网络教学。还有的学生自觉性比较差,缺乏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加上网络中的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很容易使学习者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如网络游戏、网络交友和一些不健康的网站。

4 信息化下的空间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信息化下的空间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化教学的要求。我认为,当前教师最需提升以下几种能力:

4.1驾驭PPT的能力

制作多媒体的工具软件有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即:媒体素材处理类(Photoshop、Premiere、CoolEdit等)、素材整合类(PPT、Authorware、Direct、Flash等)cssci期刊目录。制作一个精良的多媒体软件,最少要熟练掌握3—4种软件(处理图片的、声音的、视频的、整合的),这些对于一个教师来说难度较大,但是对于配合课堂讲授的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实际上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熟练掌握Powerpoint,普通教师就能制作出效果不错的课件,贵在用心设计。

4.2空间操控的能力

空间教学,教师需要且必须学会使用网络,利用网络为教学服务,通过网络实施教学,比如: (1)学科专业网站的使用,如何、浏览、搜索所需的教学资源? (2)如何发表博客文章?如何网上开博? (3) 如何在自己空间左侧栏目下创建分栏目?(4)如何建立自己的群组?实现群组交流? (5)如何在自己的空间上传视频?如何转换视频格式?(6)如何使用屏幕录制软件快速制作视频课件?(7)如何在文章中插入MP3、Flash等音频文件?(8)如何在文章中插入图片、实现图文混排?(9)如何用空间进行交流和沟通?(10)如何在空间发Flashpaper?(11)如何在个人空间建立自己的相册并上传照片?这些空间操控能力是每个教师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

4.3信息搜索、挖掘的能力

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学生在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上具有平等性毕业论文怎么写,教师能从网上获得的信息,学生也能。教师应提升利用互联网、内网等平台搜索、挖掘信息资源的能力,应学会使用Google、百度、内网搜索等搜索引擎。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的工具。

5 信息化下的空间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5.1 利用网络掌握新的知识技能。

5.2培养良好的自学、自控能力。

5.3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网络信息时代,终身学习已成为每个人不被时代淘汰必须坚持的选择。

结束语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 信息化给语言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使学习活动从传统的课堂步入网络环境中。网络是一张巨大的知识信息的资源网,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平等、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够很好地控制信息、改变信息组合过程,从而更能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语言教学的信息化必将引起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同时也为语言学习客体自主学习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

将空间引入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快学习资源在学生中的传播,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自身素养的有效途径。将学生自学、教师辅导与空间教学三者结合,进一步扩充课堂知识容量,开阔视野,同时兼顾师生情感的交流,使空间教学与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相结合,做到摒弃不足、优势互补,从而实现高标准、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以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养,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海才,陈明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

[2]刘可里.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探析[J].丽水学院学报,2005

[3]王湘玲,宁春岩.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英语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2

[4]顾超.论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语言学习[J].教育理论,2009

[5]万惠玲,曾玉.论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J].教学研究,2006

[6]范姣莲.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模式的思考[J]. 教学研究,2006

[7]陈诗颖,苏桂兰.英语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定位与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03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篇3

关键词:信息时代;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创新分析

引言:人文地理学主要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从历史数据上增加人文活动的范围,对人文地理的思维进行分析。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与人文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和规律,是人文地理学与地理学的纽带。

一、信息时代地理学的主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研究了人地关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很多学者对信息技术人文地理学从深远的角度来分析,包括对信息产业和技术以及地理关系。以信息时代为背景,以人文地理学的创新为依据进行分析,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联网信息和地理学,地理学的思维创新与人文地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主要路径。

二、信息时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研究的创新

(1)空间分析的框架和思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文地理学已经从流动空间的信息技术延伸到地理空间的领域[1]。主要是以空间分析和框架结构为依据,将传统的人文地理知识与自然界的地理学为基础。人文地理学能够以新的信息技术为基本概念,从而促进了人们形成新的流动时空和流动区域的形成。新的流动范围将围绕自然科学预地理学作为重点的基础内容,将社会经济与人们的生活相互结合。对城市和区域空间结构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将流空间从单一的要素向网络分析转向虚实空间的互动,还能向耦合结果的流动空间转变,以空间分析为主要框架。并且将流动空间能及时从移动信息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信息时代向现代方向转变,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空间和时间的距离维度上相互融合,流动空间的本质是信息时代的活动内容。也是对公共场所的一种建设,从而实现了远程控制的技术的发展,这一技术的出现将重新塑造城市与空间区域的结构,对范围的集聚和扩散变化程度进行整体的补充,也能促进城市形态的变化和感观形式的出现。所以,流动的信息时代技术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研究分析的主要方法是以理论依据为主导,具体如(图1)所示。

(2)新型的人地关系的变化

随着新型的人地关系的产生,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地理學,主要强调人地系统生存和发展的优化过程,科学系统的人地关系构成和综合实践以及动力学模拟都是根据3S技术的新方法和手段为开发依据,这种新的开发技术将不断应用到人地系统的研究领域[2]。在处理人地关系的问题上,主要是针对人文地理的理解从理性的的角度分析人的情感关怀,并且向地理学的角度去延伸来认识自然环境和资源共同组合,逐步转向对要素流动和地域创新能力方面扩展,对时空关系从不同的角度都有新的认识。一些新的人地关系主要是以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为理论依据,还能以人地关系的协调作用来促进人文地理与自然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提倡绿色生态建设的动态感观意识。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信息时代将改变了传统的现状,以新型人地关系为目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人文地理关系的实现,主要强调城乡空间的协调发展,将人文地理关系和地理学相互统一。通过科学技术的实现来解决城市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索在高新区域内协调和城乡相互融合的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逐步向智慧城市的阶段跨越,新城市的建设对处理人地关系的相互协调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物联网和移动技术以及新型的信息手段来维护将传统数据相结合。充分实现精确的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经济的模拟,并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相结合,以此来展现高层次的人文地理关系的协调和发展作用,为构建信息时代的新型人地关系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3)创新研究方向

首先,创新能力的提高与人文地理格局的发展过程之间是相互雇佣的关系,主要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结构,将系统全面的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大数据来定性人文地理学的创新研究方向。其次,要运用信息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内容,观察地理文化的流动和变化情况,避免对产业组织和地域空间的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充分将地理空间的距离和交通网络以及自然环境以网络空间的形式定性。信息技术的实现提高了空间地域的流动性和变化规律,并且增强了地域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将人文地理学重新规划和调整。也实现了创新研究的发展方向,而信息时代的功能与结构是实现理论创新的基础。将流动空间的框架为指导依据,信息时代加快了地域发展的空间流动性,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地域空间的生活和实践影响。创新是信息时代的情感搭配,并且与地理空间的互动模式为新理论基础。深入挖掘和展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情感的分析进行深入探讨,对空间布局和空间数据以及变化规律进行演变,评价出不同的地域发展状况。最后,还要加大对数据的分析,结合传统的方法对新型数据整体总结,构成人文地理与创新研究的体系。

结束语:信息时代的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创新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依据,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还需要结合新技术来实现。这就需要摆脱传统的信息技术,用科学的方法来实现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相互作用,对新技术的实现将是一次重大的挑战。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人文地理学有了新的内涵,同时还能更好的实现地理学的创新过程和研究。

作者:刘进波

参考文献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篇4

计算机理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多维信息空间探析

虚拟现实技术综合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感器技术、显示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它在多维信息空间上创建一个虚拟信息环境,能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具有与环境完善的交互作用能力。并有助于启发构思。为了建立起和谐的人机环境,需要采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构造虚拟环境的多维信息空间,确立在此空间中处理问题和提高认识的信息处理原则,人的感知系统、认知系统、人类以往的经验与知识以及虚拟现实系统就成为VE多维信息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

1 多维信息空间

人类是依靠自己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全方位地获取知识,在多维化的信息空间中认识问题。而通常在计算机中信息的处理只是在数字化的单维信息空间中处理问题,这就造成了人类认识问题的认识空间与所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空间不一致的矛盾,产生了人们难以理解计算机的处理结果。更难以把已有的感知经验或认知经验与处理结果发生直接联系。因此。需要突破计算机处理单维信息的限制,而把它扩展成具有处理多维信息的能力。

2 基本构成

近年来,人们由于使用了计算机,大大加速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进程。但同时也开始对现有的、用计算机来表示和模拟物理世界的方法表示疑义。例如:当需要对一个较复杂的物理情景进行实时的模拟,并且还希望得到大量直观的模拟结果时,我们立即发现其计算量将大增,即使使用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也只能缩小被模拟的物理情景的规模或减低对直观性的要求。客观的需求迫使我们思考一些问题:“是否应当改变我们表示和模拟物理世界的方法?”“这种一切依靠单维的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方法是合理的吗?”“怎样在人对物理世界已有的感知和认知的体验和经验上进行信息处理和加深认识?”事实上,由于人类是依靠自己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全方位地获取知识的,是在多维化的信息空间中认识问题的,而现行的信息处理工具(尤其是数字计算机)只具有在数字化的单维信息空间中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产生了人类认识问题的认识空间与所用工具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空间不一致的矛盾,也就产生了人类较难直接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处理结果,更难以把自己已有的感知体验或认知经验与处理工具的处理结果发生直接联系。因此,人们迫切地希望突破现有数字计算机只能处理单维的、数字化信息的限制,而把它扩展成具有处理多维信息的能力。换言之,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人类希望自己在一个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中去处理问题和提高认识。我们把能在这种多维信息空间中进行信息处理的工具或环境称为VR系统。人的感知系统、认知系统、人类以往的经验与知识以及灵境系统都是构成多维信息空间的组成部分,

为了说明多维信息空间的构成,不妨把它与传统的单维信息空间作一比较。在数字化的单维信息空间内,信息处理工具(或环境)是计算机,人与计算机是通过键盘、二维鼠标和显示屏幕等发生联系的,人类以往的经验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在数据库内的。在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内,信息处理工具(或环境)是VR系统,人与VR系统是通过各种先进的传感器和人机接口系统发生联系的,人类以往的经验与体验(全部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都是理解问题、寻求解答和提出新概念的基础。

人是通过传感器把自己的经验和体验传送给以计算机为核心的VR系统的,而VR系统通过作用器把处理结果输出给人:人基于过去已有的对该物理情景的经验、人在该物理环境中的现时体验以及VR系统的现时输出,在VR系统的帮助下,经过综合集成获得了对该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提高,VR系统对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同步的增长。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计算机理论通信网络结构在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敬请关注!!

计算机理论通信网络结构在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1 概述

3 发展前景

客观而论,目前VR技术所取得的成就,绝大部分还仅仅限于扩展了计算机的接口能力,仅仅是刚刚开始涉及到人的感知系统和肌内系统与计算机的交互作用问题,还根本未涉及人在实践中得到的感觉信息是怎样在人的大脑中存储和加工处理成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过程。只有当真正开始涉及并开始找到对这些问题的技术实现途径时,人和信息处理系统间的隔阂才有可能被彻底地克服了。只有到那时,信息处理系统就再也不只是一个只能处理数字化的计算装置或信息处理装置了。它将是一种具有对多维信息处理功能的机器,将是人进行思维和创造的助手,它将是人对他们已有的概念进行深化和获取新概念的有力工具。要特别强调的是:即使到那时,人仍将是这个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的主体。

VR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它包括信息技术、生理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种学科。目前宣传媒介对这一领域大肆渲染,把它的功能描绘得天花乱坠,甚至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这个领域的技术潜力是很大的、应用前景也是很广阔的,但目前尚处在它的婴儿时代,还存在着很多尚未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尚未克服的技术障碍。

参考文献

[2]郭四稳多维信息空间的动画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09)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篇5

【摘  要  题】专题探讨

【关  键  词】信息理论/三个空间/网络空间/信息空间/思想空间/思维空间

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图书馆学界基础理论建树,曾有过重要的影响,而九十年代初托夫勒的《大趋势》对整个信息界的撞击,人们至今还记忆犹新。而今,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企盼着新的更高层次的信息理论的出现。近年来,国外有不少理论研究显示了一定的成熟度,其中三个空间的理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三个空间是指网络空间(Cyberspace)、信息空间(Infosphere)和思想空间(Noosphere)。美国海军研究生院的约翰·阿奎那(John  Arquilla)与其合作者们自1991年开始进行了关于未来军事事件、社会矛盾及犯罪、信息策略等研究,并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的报告与著作,如1996年的《网络战争的来临》、1999年的《历数新的边界》、1999年的《思想政治的出现》、即将出版的《战争中信息作用的转换》等。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的出现》一书中,阿奎那等全面地概述其理论基础:三个空间的理论,为这一研究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1 网络空间(cyberspace)

这是三个概念中最常用的一个,指全球范围的因特网系统、通讯基础设施、在线会议体系、数据库等一般称作网络的信息系统。该术语最多的是指因特网,但也可用来指具体的有范围的电子信息环境,如一个公司、某武装部队、某政府和其他机构组织等的信息系统。

该术语可用于解释信息的电子存贮和信息流、该信息系统的服务商和用户、及其与之相连为一个领域和系统使之成为如同政治学、经济学那样明确的特征的技术。理想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用户应该能够通过硬件软件进入并运作这一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发展最快、是世界上势力与所有权范围最新的领地。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都是当前最大的项目之一,网络空间这一术语也成为最流行的词汇之一。

该术语比信息空间和思想空间具有更趋向于技术的一面。但在这个术语里,人们看到网络似乎比看到技术更多些,从William  Gibson  1984年用Cyber-punk来说明交感幻觉(Gibson,1984),直到如今人们用Cyberspace用于说明建设创造思想的全球模型,加强人们精神上的联合,这种观点实际上预示着网络空间与思想空间的部份重合。

网络空间比信息空间或思想空间更受限制些,表现在其主要表示网络(这一似虚而实的事物)。但有些定义也跨出了因特网的范畴,如那些与网络空间有关的,影响重要基础设施的公共电话网、电力网、石油天然气管道、远程通讯系统、金融票据交换、航空控制系统、铁路编组系统、公交调度系统、广播电视系统、军事和其他政府安全系统等。策略性的信息战争大部份在于保证国内的网络安全,并发展对系统里其他势力弱小的国家的剥削能力(Arquilla,1999)。

2 信息空间(infosphere)

明确了网络空间概念在空间和技术上的局限性后,一些分析家提出信息空间的概念。这两个术语间的区别并不十分清楚,常被交替使用。如最近有人定义:信息空间是将世界通讯以网络、数据库、信息源连接到广大的、内联的、参差不齐的电子交流系统的捷径,信息空间有着将所有的人和所有的知识集中到一起(Vlahos,1998)的潜力。然而这从某种角度上看不正是网络空间的定义吗?

实际上,信息空间比网络空间要大得多,它可以包括后者的全部内容再加上可能没有被包括进网络信息系统的内容。在民用范围内这经常包括广播、印刷等媒体以及一些机构,如公共图书馆等,其中还有相当部份信息内容还没有被电子化。在军事范围内,信息空间还可能包括命令、控制、通讯、谍报、监视、侦察系统——这些战场之外、但与战争相关的军事信息环境(Aquilla,1999)。

像网络空间一样,信息空间正作为真正的全球信息基础和环境在显现出来,传统的对空间和时间的认识在这里已不能说明问题。该术语因其聚焦于信息环境广义地定义,而不是仅考虑基于计算机技术和设施,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优势;同时又因其是人物空间的中介,即信息空间是基于信息的一个明确的领域,但又与我们同时所居住的地球的其他部份密切相关,因此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法国哲学家Paul  Virilio也曾提及信息空间这一概念:信息空间,信息所处的领域,将会将其强加于地理空间。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缩小了的世界上,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能力将把我们的世界挤压到所剩无几。事实上,已经出现了速度污染,使我们的世界减小到零。在最近的将来,人们将会感到被圈在一个小环境内,他们会觉得被快速传播的信息的力量关在这个已到忍受到极限的世界上。如果让我来提供一个结论性的想法,那么内联互动对真实世界就像放射性对大气层一样(Der  Derian,1996)。

3 思想空间(Noosphere)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篇6

关键词:心理空间理论;语用预设;认知视角

【中图分类号】 H03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356-02

一前言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心理空间理论可以用于解释各种语言现象,如可能世界的语义,会话中的歧义、翻译现象、语用预设等。Fauconnier在其著作《心理空间》中专门用一个章节探讨了心理空间理论与预设的关系,认为心理空间理论可以对有关预设的一些问题提供直接的回答。许多学者也研究了心理空间和预设的关系,认为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语用学中的一些传统问题,但是心理空间理论究竟如何解释这些问题,仍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研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心理空间理论对英语语言中的语用预设问题作出解释,挖掘预设的生成机制、作用以及可取消的特点,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英语语篇。

二心理空间理论概述

1.心理空间理论内涵。

心理空间里理论由Fauconnier提出,它是一种虚拟的心理空间来解释词际、句际语义关系的认知语言理论。心理空间理论认为,话语的形成和理解涉及一系列心理空间的连续层级构型,这些构型随着话语的展开而不断调整,并受到语义、语用和认知等多种因素的约束。话语的构建首先起始于发话人的基础空间,然后随着话语的不断展开,不同视角或焦点的心理空间将随之建立起来。Fauconnier认为,一个心理空间部分包含了说话人所感知、记忆和想象场景中的实体和关系。说话人构建心理空间是为了把话语的信息分隔成一系列简单的认知模式,空间之间的连接显示了两个空间成分之间的关系。

2.心理空间理论与预设。

Fauconnier认为,语言触发一系列复杂的认知过程,其主旨是在使用语言时,人们不断地构建心理空间,心理空间不是语言的形式结构或语义结构的一部分,而是其相关信息的临时性容器。Fauconnier把触发构建心理空间的语言单位称为空间构造词。通过空间构造词,人们可以把现实空间构建成另一个心理空间。

预设也叫前提或先设,是指以隐意的方式存在于句子或句子之间的信息。预设最先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于1892年提出,最初在哲学和逻辑学领域使用,随后进入语言学和语用学研究范畴。斯特姆认为,“一个命题S预设一个命题S1,并且仅当S1是S具有真值或假植的必要条件”。Levinson认为,预设和会话含义一样都是一种语用推理,预设触发语是预设的语言表征,是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表明存在预设的信息。从预设的语用角度看,预设是指交际双方共有的知识和背景知识。从认知角度看,预设是在交际中表明为交际双方互明的认知环境,或者是说话人对语言环境作出的设想。Vennemann认为,语篇中得预设限定语篇的后续语句的范围,也就是说,预设可以决定一个句子或语段在某一个特定语篇语境的适宜性。从动态角度看,语言交际是发话者和受话者为进行信息传递时而切磋共有场的互动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交际双方共同构造一个语篇世界,发话人根据自己的假设将共有场中的信息以隐含的方式表述为假设命题,并以此为信息传递背景信息,以保证语篇信息流得以畅通无阻。

尽管语言学家对预设的认知看法不一,然而他们却对预设的特征达成了共识,即:预设是暗含在语句内部的信息;预设是交际双方设定的共有知识;预设是语句可理解、有意义的先决条件,交际中的语句有被交际双方所理解的实际意义。一般而言,语句真,则预设真,语句假则预设仍真,若是预设为假,则整个语句无意义。

(1)预设飘浮。

Fauconnier使用了符号标记方法来说明心理空间和预设的关系。根据心理空间理论,命题可分为断言A和预设P两个部分,体现其语义项在空间中得各种关系。预设在语言合成过程中处于流动状态,预设关系受到规则的制约,在不同语境中,预设在空间之间的漂浮情况不尽相同。

(2)预设转移。

与预设飘浮不同,预设转移指比较特殊的情况,预设虽然与心理空间M有联系,却在母空间,即现实空间R中有效,而不是在空间M中。

(3)预设可取消性。

预设可消失性是预设的重要特点之一,一些学者从认知语境、关联理论等角度解释预设消失现象,现象的研究心理空间理论为预设消失现象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预设可以被各种情景信息,包括大家共知的背景知识所取消。在有空间构建词的句子中,预设同样具有可取消性,而且在不同空间的可取消性不尽相同。

三从心理空间理论角度分析语用预设

1.语用预设的认知视角。

语用预设的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语用预设指说话人对言语的语境所作的设想;第二,语用预设是实施一个言语行为所必须满足的恰当条件,或是使一句话具有必要的社会合适性所必须满足的条件;第三,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称背景知识。同时,语用预设有合适性和共知性两大特点。

2.语用预设的心理空间理据。

(1)预设触发语与心理空间。

预设是一种推理关系,它可以话语中的某些词语、某些句式为基础进行推理,这些能作为预设基础的词项或表层结构形式就叫做预设触发语。Karttunen收集了31种预设的语言表达形式,Levinson在其《语用学》一书中介绍了其中的13种。但是这些预设触发语给人的印象好像是由语言本身产生的,而预设是说话人的预设,不是句子本身具有的预设。从心理空间的角度来讨论此问题,心理空间的构拟依赖空间构造词语。

(2)预设的转移与心理空间。

预设的转移,与预设的一般流向不同,它指的是在相当明显的情况下,预设很显然与心理空间有关,它可以不在心理空间里有效,而在现实空间里有效。

(3)预设的投射与心理空间。

预设的投射有三种方法,谈的都是怎样在简单预设句的基础上决定复杂句的预设问题:1)联合法:致力于寻求在简单句高频率动词、连接词、副词的投射特征的基础上为计算复杂句的预设提供清楚的解释;2)取消法:因Gazdar的研究工作而闻名。从语法上去定义潜预设,允许它们作为实际预设出现,假如它们不被一个不相容的含义所取代;3)程序法:Morgan,Schiebe,Dinsmore把话语看作是“创造”预设能够达到的世界。这样的话,预设的投射问题就等于决定哪些预设可以被转移到“实际”的世界中去。

四结语

心理空间理论为语用预设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分析不同心理空间的飘浮,转移等现象能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预设的生成机制、作用以及可取消的特点,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英语语篇。不过,心理空间理论尽管大致勾画了自然语言中意义的生成与理解过程,但是具体的心理工作程序依然不清晰,而且意义的生成与理解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文化、个人经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石安石.语义研究[M].语文出版社,1994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篇7

[关键词]图书馆空间;共享空间;空间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9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6)05-0048-04

现代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在全球信息化发展浪潮中逐渐树立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开始了由传统图书馆的文献服务到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知识服务,进而到泛在图书馆的空间服务的发展历程。无论哪种服务,都离不开具体的服务空间和场所。受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第三空间”理论和用户服务理念的影响,基于信息技术的推动,随着“以学习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变革兴起,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和服务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共享空间服务成为现代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未来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定位和主要内容[1]。

1图书馆空间变革与空间功能的发展

空间是建筑的主角,从古至今,图书馆建筑外形特征都是社会文化和精神审美的物质反应,而图书馆空间则是用户需求和服务功能的客观表达,图书馆空间布局和空间功能随着读者服务需求和技术的发展不断调整和重组[2]。

1.1 图书馆空间布局的变革演进

在传统的认识中,图书馆空间是一个有着固定尺寸和建筑外壳的物理实体,一个被动、刻板、静止的“容器”[3]。随着空间场域、空间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空间无论是有形的物理实体空间还是虚拟的网络空间,已慢慢发展为供读者学习、互动和交流的特殊社会空间。

纵观图书馆的发展历史,近现代西方图书馆空间布局的演进经历了复古思潮、功能主义、理性主张和审视创新四个时期[4];我国图书馆经历了从古代藏书楼向共享空间的转变。

藏书楼是中国古代供藏书和阅览书籍的建筑,一般建于宫廷之内或庭院之间,建筑与外界隔绝,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以藏为主,阅览为辅,实行封闭式管理。

中国近代图书馆建筑内部主要以书库为中心,相应形成藏、借、阅、文献整理加工四种类型的闭架式物理空间布局,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20世纪30年代,美国麦克唐纳提出“统一柱网、统一荷载、统一层高”的模数式建筑思想逐渐在图书馆建设中体现,使图书馆呈现出物理空间藏、借、阅合一的大开间布局新服务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应对用户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元化服务的需求变化,图书馆建筑和服务空间依据现代空间理论和服务观念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规划。图书馆空间设计秉承打造学习中心、知识中心、文化中心、社会中心的设计思想,正经历着一场以读者为中心、以协作式学习为导向的由物理到虚拟、由场所到服务空间的大变革。

1.2 图书馆空间功能的进化发展

随着图书馆空间的变革演进,空间的功能定位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传统图书馆以藏为主到后来的藏阅结合的文献服务,其核心功能是开展书刊借阅的借阅服务,因此其空间功能分藏书空间、借阅空间、办公空间等。现代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其核心功能是要满足用户的信息和知识需求,并成为除生活、工作之外最佳的社会空间。所以空间功能在藏书空间等基础上,增加了用于服务的空间,如学习空间、休闲空间、交流空间、展示空间等。这些空间提供的服务,会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新亮点。

大学图书馆空间作为校园的公共服务空间,在学校的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学校的信息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下面以中型院校图书馆为例,探讨图书馆空间的功能分区。

以上空间,虽然形式上没有提到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等,但事实上类似服务内容已经包含在学习阅览空间、交流讨论空间、视听空间里,而且这几个空间的利用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些空间的服务可能将成为图书馆的核心服务。

2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新模式――共享空间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数字资源的快速增长和教学模式的巨大变革,“空间服务”成为了图书馆服务的新内容和新趋势。在数字化信息环境和课堂之外协作式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推动下,国内外图书馆进行了空间服务的探索,而“共享空间”是顺应潮流产生的图书馆新的空间服务模式。共享空间实质上就是资源共享理念下的图书馆空间服务,有效地优化整合图书馆的服务空间,给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资源服务和学习研究场所。

1992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图书馆“信息拱廊”的开放可以看做是最早的共享空间的起源,到目前为止,图书馆共享空间服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演变,发展成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和研究共享空间(Research Commons)等多种模式,标志着图书馆空间服务从单纯的信息共享,向为综合性的学习与知识创造提供支撑转变[5]。

2.1 信息共享空间服务

信息共享空间是图书馆共享空间发展的最初模式,信息技术革命、开放获取运动和共享式学习的大背景催生了这一新的服务模式。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新的高度整合的信息空间服务,以用户为核心,基于合作共享的理念,为用户提供一个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协作学习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信息共享空间产生之后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世界许多大学和研究所都引进了这一服务模式,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的图书馆都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信息共享空间,我国第一个信息共享空间是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的“信息共享区”,开放于2006年。在信息共享空间,用户可以便捷地使用信息工具查询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交流和学习。目前还有学者提出将大数据引入信息共享空间建设,运用大数据手段整合和扩展各类资源做数据IC,运用大数据技术打造新型平台做成智能IC[6]。

2.2 学习共享空间服务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自主学习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推动和影响下,一些学校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加入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活动和内容,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全面支持,鼓励个性化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共享空间模式,即学习共享空间。其目的是打造一个全面支持学习、指导学习的环境平台,以促进用户协同式学习目标的实现。

学习共享空间是在信息共享空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空间服务模式,它的参与主体不仅仅是图书馆,还加入了学校的其他部门,如网络中心和教务服务部门等,并通过他们的支持和参与来帮助用户完成学习活动。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学习共享空间有:加拿大皇后大学于2005年开放的学习共享空间,由图书馆、学习策略中心、图书馆助残服务中心、写作中心和学校IT服务中心五个部门共同合作建设,不仅满足用户信息资源获取的需求,同时全面支持协同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开放于2010年,比较有特色的是融入了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参与,还建设了E图淘宝、学研交流、网上报名系统等虚拟服务平台。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适应了自主学习、协同学习、开放学习等趋势,使图书馆空间服务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3 研究共享空间服务

研究共享空间是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是为了满足学术研究的需求而构建的新空间服务。它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科研人员、教师和学者对图书馆学术信息资源和服务的需求增加;二是数字图书馆、开放获取理念以及共享空间模式的迅速发展和成功实践,有了用户的需求,又有了成熟的条件,研究共享空间服务逐步发展起来了。

自2007年起,世界各地开始陆续出现研究共享空间,不少大学都有了成功的案例,如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共享空间,设有个人研讨室、小组讨论室、视频会议室、报告厅,空间中还加入了开放存取指南、SPSS软件等研究工具,另外还专门聘请学科专家为用户提供研究和协作技巧、演讲技巧、课题项目申报等培训课程。研究共享空间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数据服务、学术交流途径、技能培训服务等,迎合了大学科研用户的学术研究诉求,是共享空间实践发展的新方向。

2.4 我国共享空间服务发展现状

目前,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和学习共享空间服务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中正在热火朝天地创建,但据李秀丽《我国八所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现状调查研究》对已提供此类服务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利用率不是太高,服务效率不理想[7]。比如有些图书馆的研讨室和小型视听室很少有人预约,这可能与宣传不到位、开放时间过短、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有关。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在建设之初就根据各个馆的特色及用户的特点来构建设施完备、适宜方便的信息共享空间,组建协作服务团队,加强宣传力度,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研究空间和有效的集成服务。

在我国,研究共享空间的构建目前还在探索和研究阶段,笔者以“研究共享空间”为篇名或关键词,在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检索结果总共只有7篇,表明在国内对此开展的相关研究较少,且没有开展实践。但是机构知识库作为研究共享空间的一种简单形式,已经在国内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兴起,如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清华大学机构知识库等。研究共享空间已经成为了当前共享空间发展的新热点,在不久的将来,研究共享空间和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将形成互补优势,共同满足学习性用户和研究性用户的不同需求。

3图书馆共享空间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

图书馆空间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形式是供读者学习、活动和交流的社会空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图书馆空间服务将会呈现以下趋势。

3.1 分众空间服务的开展

现代图书馆的核心功能是满足用户的信息和知识需求,面对不同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采取分众空间服务的模式可能会更切合不同特点用户群体的需求。如上文已经介绍过的学习共享空间服务,其用户主体一般是学生;研究共享空间的用户基本上是科研人员、教师和学者;目前正在全球图书馆流行建设的“创客空间”,是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的一种空间服务,其用户是一切有着动手和创造欲望的人群,可以是团队也可以是个人,图书馆选取馆内未被充分利用的空间,引进新兴的软硬件资源及人力资源,提高用户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还有多媒体新技术体验和服务等空间服务,是图书馆为用户搭建一个新技术体验和学习平台,培养用户对多媒体资源加工制作的能力,如美国的YOUMedia空间是一个帮助年轻人利用技术和资源进行数字媒体创造的文化创意和交流空间。

这些分众空间服务都是共享空间发展的模式,既相互关联也相互补充,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同时在实际利用上,各类空间设备资源可以互用,如研讨室的利用适合各类空间服务。

3.2 虚实结合的知识共享空间服务

随着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深入,用户获取信息和资源变得容易起来,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在众多信息中进行选择的巨大困难。知识服务理论的出现与共享空间服务的融合促进了知识共享空间模式的产生。知识共享空间,它所共享的是知识,国内最新的有关知识共享空间的定义认为知识共享空间是一种交互式网络虚拟空间。但当前泛在环境还没形成,知识共享空间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图书馆和用户都需要有一个共同的活动空间来完成知识加工和创造活动,因此这一时期的知识共享空间服务要依托图书馆内设立的共享区域和创建的虚拟知识平台。

图书馆不仅是一个有着丰富藏书的建筑实体,更是有着文化内涵的知识空间,应发挥其空间场所价值,同时利用技术延伸服务,推进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互相依赖促进作用下的知识共享空间服务。

4结语

图书馆向第三空间的演变可以认为是图书馆历史上的一次空间革命,共享空间服务作为图书馆在此演变过程中提供的一种新型服务,应更加注重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提供一种环境与空间资源,无论是硬件资源还是软件资源,实体空间还是虚拟空间,最终的目标是满足用户的知识和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郭海明.资源共享理念下的图书馆空间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7):1―4.

[2]张春红.新技术、图书馆空间与服务[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47.

[3]段小虎,张梅,熊伟.重构图书馆空间的认知体系[J].图书与情报,2013(5):35―38.

[4]罗惠敏.近现代西方图书馆空间布局的历史演进[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4):48―53.

[5]刘细文,贾苹,王保成.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阵地服务的转型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13(9):6―10.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篇8

【论文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它的基本功能,列举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对国内外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进行阐述,并提出发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和建议。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是收集、存储、管理、综合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它是gis 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延伸。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的主要功能有:

1、基本功能包括对空间和属性数据的输入、存储、编辑,以及制图和空间分析等功能。编辑功能允许用户添加、修改、删除点、线、面或修改其属性信息;制图功能可以灵活多样地制作和显示及输出各种专题地图,如污染分布图、水功能区划图、环境规划图等等,地理要素可放大缩小以显示不同的细节内容,并能够测量地图上线段的长度或指定区域的面积。

2、空间统计分析是指对空间数据库中的专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各种属性数据的集中特征数、离散特征数及其分类分级统计等。

3、叠加分析功能允许两个或多个图层在空间上比较各空间要素和属性,分为合成叠加和统计叠加。合成叠加得到一个新图层,它将显示原图层的全部特征,交叉的特征区域仅显示共同特征;统计叠加可以统计一种空间要素在另一种空间要素中的分布特征。对不同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从而获得各种感兴趣信息。

4、缓冲区分析是gis 的基本空间操作功能之一。例如,某地区有危险品仓库,要分析一旦仓库爆炸所涉及的范围,这就需要进行点缓冲区分析,结合与居民地图层的叠加分析,可以获取需要疏散的人口数等等。

综上所述,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核心,空间统计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分析等功能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环境分析功能与广阔的应用空间。随着其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将为环境各部门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空间信息服务和管理工具,成为各部门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手段。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和管理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可以应用在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如区域环境规划、环境监督管理、区域环境监测及环境评价研究等;二是它可以广泛应用在国家、省、市等不同层次的管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具体应用。

1、电子地图使环境管理工作变得轻松直观

由于采用空间数据和数据库挂接,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地图由传统的静态纪录变为信息丰富多样的动态的电子地图,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它使环境主管部门对各种环境要素的管理变得直观、简单和轻松。如通过直接对地图要素进行查询,可以获得环境监测点位、污染源等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敏感区域的空间关系等信息。可以对各种环境数据进行综合的统计并分析以及采用直观的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进行展示,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快捷的支持。

2、强大的环境规划手段

区域环境规划是egis 应用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基于egis 的环境规划模型还处于深化研究阶段,将环境应用模型与gis 集成为一体,可以为环境规划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手段。由于应用egis 能够更好地考虑和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3、危险物运输管理

借助gis 的运行路径选择功能,可以对危险物转移运输线路进行优化选择,能避开人口集中居住区、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制定运输计划。并可以通过gps对危险物的运输线路进行实时监控。

4、环境模型模拟分析

环境模型在环境决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可以通过模型模拟出污染事故发生后各个时间的扩散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常用的模型主要有大气扩散模型、1 维水污染扩散模型、2维水污染扩散模型等等,实现各种模型的模拟结果的生成、2维和3维的显示等功能。

5、为数字环保提供技术平台

数字环保是最近提出来的终极环境管理系统,它是继数字地球概念提出以后,环保领域提出的新概念,它将是未来十年环保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终极方向,egis 作为数字环保的基础平台,将能够为用户提供实时动态环境信息服务,也能够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逐步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发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探讨和建议

随着国外egis 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条件开始逐渐成熟,而且将成为我国发展gis的重点领域,从gis在我国近几年的发展领域也可以看出这种趋势。

发展egis 应当采用“统一规划、注重基础、紧密跟进、高起点开发、协调发展”的发展策略。

1、统一规划。

为了降低空间数据资源采集和管理的成本,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多方部门的参与下,统一规划和构建egis 的发展框架。

2、注重基础。

在统一规划的思路和明确的发展框架下,不断加强基础空间数据库和基础环境数据库的积累与建设。

3、紧密跟进、高起点开发、协调发展。

在技术上紧密跟进国外先进的gis 技术,高起点进行系统开发,与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速度相协调,共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egis。

当前我国各地许多部门虽然已经开展了egis的研究与开发,但这些开发均是出于本部门的需要,很少考虑到将来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共享,加上没有全国性的egis 发展框架和数据标准,数据的通用性将成为影响egis 开发的关键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开展egis 发展体系和框架标准的研究。

四、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是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已经从早期的矿产资源管理拓展到与空间地理相关联的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在环境领域,原有的多种环境信息处理技术(环境模型、环境规划分析) 正在与地理信息系统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强大功能并具有环境特征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即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egis) 。它将成为各个环境管理部门日常信息处理不可缺少的新工具。它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可以说它是环境管理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

参考文献:

[1]张清宇、田伟利、沈旭,环境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王萌,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管理办法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篇9

一、 网络空间与虚拟生活的本质

关于网络空间的本质的讨论不能仅停留在所谓客观化的层面,即我们在第二章曾经讨论过的"世界的信息化展现"的视角,这一视角固然揭示了网络空间涉及的知识权力结构等政治经济特征,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网络权力结构的异化及其消解等问题,但它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仅将信息视为抽象的符号,将网络空间视为单纯的信息容器,而忽略了人这一能动性主体的存在。为此,应该进一步从人(主体)的角度思考网络空间的本质,从主体的意向,主体间的交往和社群共同体的文化需求等层面,全面理解信息和网络空间的本质。

进一步揭示网络空间的本质有助于深入剖析虚拟生活。从主体在世界中存在(在世)的角度看,网络空间与虚拟生活由于主体"在网络中存在"而同时出现和发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是相互赋予意涵、必然关联的两个方面。两者的联结点就是主体的意向和想象,一方面,虚拟生活的实质可以理解为,主体在其意向和想象的作用下,不断地在网际寻视各种信息,并对信息作出回应的过程;另一方面,这种基于意向和想象的信息寻视,又决定了网络空间的存在,规定了网络空间的"空间关系"。换言之,网络空间是虚拟生活的"场所"(场域),虚拟生活实践即意味着网络空间的构建和拓展。主体意向和想象在网络空间和虚拟生活中的基础性作用表明,网络空间决不仅是可以客观量化、价值中立的信息容器,而负载了主体的精神旨趣和价值诉求;同时,虚拟生活也不单是被动的信息处理过程,而必然有主体意志(主体性)渗透其中。

与人在真实世界中必然与他人共在类似,作为主体的人不仅"在网络中存在",而且每每"在网络中(与他人)共在",即"虚拟生活"也常常是与他人一起生活。由此,网络空间不仅受到单个主体的意向和想象的影响,更为共同体的意向和想象所左右。由此,对网络空间和虚拟生活的讨论从主体性层面进入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层面。

有鉴于此,本节将从主体在"在网络中存在"(在网)和群体"在网络中共在"(网际共在)两个层面探讨网络空间的本质,并冀图以此把握游牧部落式的虚拟生活的实质,为虚拟生活的伦理反思奠定哲学基础。

1. 从信息容器到主体意向空间

在进入本小节的主题,即从主体在世界中存在的角度诠释网络空间之前,先讨论关于信息的两种隐喻。这不是一种无关紧要的讨论,正是对信息的不同理解,会导致我们对网络空间的不同看法。然后,我们从海德格尔的"在世界中存在"出发,从主体性的层面分析网络空间的本质。

关于信息的两种隐喻

关于信息的隐喻主要有两类。其一为信息的传输隐喻,这一隐喻所持的基本立场就是所谓的客观化视角。依据信息的传输隐喻,信息即通信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失去的那部分。由此隐含的一个前提是信息是一种客观性的实体,其客观性要求信息传输尽可能地准确和快捷。在此隐喻下,由于主体受到忽视,信息被视为反映世界变化的客观量,而主体只是这种客观性要求的执行者,他们如同"信息的佣人",不得不为保障信息的客观性而努力。如果信息的传输隐喻完全替代信息本身的涵义,作为信息传输平台的网络空间无疑仅是信息容器意义上广延形式,我们不妨称之为网络空间的信息容器隐喻。这相当于牛顿经典物理学中的欧氏空间。

其二为信息的习俗隐喻。要克服客观化视角的缺陷,就必须找回被信息传输隐喻所遗忘了的主体及其价值等确定信息意义的内涵。从主体的角度来看,被客观化视角遗忘了的内涵就是信息是有意义的符号集合,而意义惟有主体才能赋予。在客观化视角中,为了掩盖信息背后潜藏的现实利益,主体被抛开,信息被描述为客观的消息流动。但在生活世界中,信息的意义不仅反映现实利益关系,而且还具启迪想像和表达象征的功能,后两个方面是不断重建生活世界的基础,离开了主体完全无法运作。从文化的角度来,信息的符号意涵所表达的是文化习俗(ritual),即使一个共享的文化得以创生、调适和流布的程序。据此,我们可以获得关于信息的习俗隐喻。由这一隐喻我们看到,传播(communication)不仅仅意味着消息的传递,更体现出文化的创造、陈述及其表达共同的信仰的方式[i]。也就是说,信息不只是信息量的流动,其中更蕴涵着历史情境,是需要主体去书写和解读的文本。

对信息的习俗隐喻的分析引导我们重新思考网络空间的本质:我们必须从主体在世界中存在这一事实出发看待网络空间。

从"在世"到"在网"

现象学大师海德格尔认为,人这种存在者即此在(Dasein)的存在方式就是"在世界之中存在"[ii](being-in-the-world)。对于其中的"在之中"的本意,海德格尔认为,其意涵不是某些现成的存在者搁置在另一个之中的意思,即"’在之中’不意味着现成的东西在空间上’一个在一个之中’","反之,’在之中’意指此在的一种存在建构"[iii]。海德格尔通过词源学考证指出:"之中"(in)源自innan,意指居住,逗留,"an"意味着我已住下,有我熟悉、我习惯、我照料之义,故在世界之中存在就是居住和依寓于世界之中。

由此,人的存在方式首先是要有所作为,与其他事物"遭遇";人把他物作为自己生存的环境而联系在一起,"世界"的概念才得以形成[iv]。换言之,只有通过人(此在)的存在方式,他物才能得以显示,作为世界中的存在者(世内存在者)。海德格尔力图证明,像"事物"、"整体"、"空间"、"联系"等概念,都是与人的行动和存在相关的显现物。因此,世界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其他事物向人显示的结构。"在之中"的方式形形色色:"和某种东西打交道,制做某种东西,安排照顾某种东西,利用某种东西,放弃和浪费某种东西,从事、贯彻、探查、寻问、考察、谈论、规定,诸如此类。"[v]海德格尔将这些人与事物"打交道"使事物得以显示的方式称为"烦忙(烦、操心、操劳)"(concern)。由人的"在世界之中存在"这一存在方式可知,人的本质取决于他的存在过程,所有的事物与人的生存及其环境不可分割。

依据"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思想,人(此在)不是现成地摆在那里的东西,世界像此在一样也根本不是一件现成的东西。世界使万物及自身出现:世界不是附加到已经现成存在的万物之上的;相反是世界的出现使万物有一个世界并从而存在者才能如其本然地显现、存在[vi]。因此,世界不是一个空的容器,人也无需被放置于其中,因为人已经在世界之中,世界是存在的敞开。海德格尔指出:"对我们来说,’世’根本不是存在者,也不是任何在者的领域,而是在的敞开(litchung)。只要人是站出来存在的人,人就在,而且就是人。他站出来,站到敞开的状态中。在本身,作为一种抛出,把人的本质抛入"烦",也就是此一敞开。人就是以这种方式被抛出来而站到在的敞开’之中’。" [vii]

由此我们可以从"烦"和"敞开"等概念来理解信息和网络空间。信息是什么呢?信息就是人(此在)当下"烦忙"和"操劳"的东西,我们可称之为关注,而关注的核心是信息的意义,这与信息的文化习俗隐喻是一致的。什么是网络空间呢?鉴于人与世界的不可分割性,我们只能作出描述性的说明:网络空间是我们与键盘、显示器、鼠标、光缆、工作站、网页、他人等打交道时所面对的一种"敞开",人在网络空间中是其"在世界中存在"的一种形式,我们在网络空间中为信息而"烦忙"和"操劳"。

网络空间的"空间关系"

那么网络空间究竟是如何建构的呢?即网络空间如何具有某种"空间关系"?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空间概念的原型──物理-几何空间。在笛卡尔看来,空间是纯粹的广延,是与物无关的无边无际的容器。在康德看来,空间是感性直观的先验形式之一,我们关于外部事物的并列、靠近、远近等位置关系的先决条件,其实质仍是欧氏几何描述的具有统一尺度的"容器"空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则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观:空间与物质(引力)不可分,物质的分布决定空间的曲率,不同点的尺度(度规)是不同的。这种空间需要用黎曼几何描述,在这种空间中,远近关系仍然存在,但不再以统一的尺度衡量,即"短程线"与物质分布有关。这是一种缠绕性的空间,在隐喻层面上与"在世界中存在"的共通之处是"异质性",即空间不再是纯粹的各向一致的广延。由此联想网络空间这种人所面对的"敞开",我们不难想到网络空间中的"空间关系"也不可能以客观统一的尺度去测量。

我们再回到海德格尔对空间性的论述[viii]。他认为从存在论(ontological)的角度来看,空间上的"切近"与存在者是否可以用手把握有关,人(此在)对"在近处"的事物的操劳就是寻视:找寻"待上手之物"(又译应手之物、上手事物)(ready-to-hand)。换言之,寻视是操劳对待上手之物的揭示方式。不断的寻视就导致了空间性:人(此在)通过操劳寻视使向来存在着的东西到"近处"来照面,"在之中"或操劳寻视由此具有空间性。从某种角度来讲,操劳寻视意味着旨趣和关注,其空间性具有双重性质,一重是"去远",另一重是"定向"。

所谓"去远"意指去其远而使之近。其中的远近并非指测量距离,乃由人(此在)的关切决定[ix]。海德格尔举例说,我们在人行道行走时,脚就触到街道上,但较之二十步开外的熟人,它却相去甚远。因此,空间之远近是由操劳寻视的逗留之处规定的,逗留所行使的即是去远功能。所谓"定向"就是向着一定的场所接近的意趋,它使人在接近之前就寄寓于某个空间而存在:"毋宁说,我们始终是这样穿行于空间的,即:我们通过不断地在远远近近的位置和物那里的逗留而已经承受着诸空间。当我走向演讲大厅的出口处,我就已经在那里了;倘我不是在那里的话,那我就根本不能走过去。我从不仅仅作为这个包裹起来的身体在这里,也即已经经受着空间,而且只有这样,我才能穿行于空间。"[x]"去远"和"定向"意味着世界和空间是被创造的而不仅仅是被揭示。

至此,我们再来看网络空间。由海德格尔对空间关系的分析我们看到,如果我们不再把信息看成某种客体(objects)而视为事物(things)[xi],空间就不再是同质的广延容器,而是异质的创生性敞开。在网络空间中,海德格尔对"手"的重视得到了印证:当超文本网页上的一个链接受到我们的关注时,鼠标箭头移向哪里,旋即箭头变成了"定向"的"小手",然后点击鼠标──"去远",进入感兴趣的网页,这样"待上手之物"不断涌现,网络空间由此形成。因此我们可以说网络空间是由旨趣创造的空间。这样一来,我们就根本不必为网络空间的"地球村"效应而大惊小怪,因为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完全是两回事:网上冲浪完全由关注决定驻留和漫游,一个提不起兴趣的网站即便在隔壁也不是访问的理由。

在此想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网络空间中的邻近关系与网络漫游时遇到的障碍是什么关系呢?很多人希望在网络中设置一些障碍以阻止人们接近那些不好的网页,但实际上无法克服的一个理论问题是网络空间中的场所并非物理空间中的场所,除非建立一种全景监视机制,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止人们的键盘输入和鼠标点击──所操心的对象。不论是切断逻辑通路还是信道拥堵,都不可能改变的"去远"和"定向"的意趋。从本体论意义上来讲,其一,我们与关注同在,在没有看到我们关注的网页时,我们已经关注到了;其二,我们在进入目标空间时遇到的障碍反而会使我们对目标空间进行对象化思考[xii],将它们假想为不能到达的"场所",这无疑会加剧我们的操心;其三,网站之类的"场所"与逻辑地址并无必然关系而与人的关注密切相关。总之,网络空间的邻近关系与物理通路无关。

也正是在"去远"和"定向"的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图形用户界面(GUI)、多媒体、万维网(WWW)、超文本(hypertext)和搜索引擎等技术对于建构网络空间的意义。GUI和WWW所采用的图符将几何空间关系移植到了电脑界面,这虽然是一种维度不清的空间关系,但却使我们能够更方便地烦忙寻视;超文本链接本身就是对烦忙寻视的一种无计划的预先设计和处理;搜索引擎无疑兼具"去远"和"定向"双重功能。结果,它们带来的是更加"烦忙"。

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网络空间有别于其他空间的地方何在?[xiii]答案至少可以指出两点:其一它是由纯粹的寻视指引而不断敞开的空间。其中的非此在存在者主要是视像符号,即便在虚拟实在中,触觉也是由视觉指引的"赝触觉"。其二它是空间的空间。所有的空间──几何空间、物理空间、文本空间、社会空间、想像空间等──都可以向网络空间"投影",网络空间中的超级链接伸出的虚拟小手最终只受到一个因素的制约──点击者的想像力。正是这些特点,使虚拟生活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形式。

一言以蔽之,作为在世的网络空间乃是一种生长性的人(此在)的意向空间。

2.共在、交互主体性和网络空间

本小节的核心论题从主体和他人共同存在的视角理解网络空间和虚拟生活。讨论的缘起是直观的:在网络空间中,可以形成各种主体际共同体(community)。共同体意味着共同存在、共同参与和共享意义,其先验生存论和社会本体论基于共在和交互主体性。有鉴于此,我们先简述共在、交互主体性和共同体的概念,再从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层面讨论网络空间的特质。

共在、交互主体性和共同体

海德格尔一方面将"在世界中存在"作为人(此在)的存在方式,并指出此在就是我,其目的在于强调个人如何在与他人交往时保持自我独立性和独特性;另一方面,他又强调他人与此在本身具有同样的存在方式,此在的存在是"与他人共在"(Being-with-Others)[xiv]。

海德格尔认为,"共在"是此在的本质规定性[xv],是一种把自己与他人同时显现出来的存在方式。他把人(此在)与他人打交道而使共在得以显示的方式称为"烦神"[xvi](又译操持,solicitude),并将其分为非本真和本真的两类。非本真的"共在"方式有二:一是混同常人,使自我消失在他人之中,二是越俎代庖,以自我替代他人。而本真的"共在"方式则是超脱(leap-ahead)地对待他人,使他人自己去烦忙和操心,让他人的此在自由地涌现。这样,自我既保持了与他人的距离,达到了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平衡;同时又能够以我为主,回应他人[xvii]。无疑,实际的"共在"方式是这三者的混合。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篇10

关键词:地下空间 人防工程 开发利用 数字档案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c)-0138-02

当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兼顾人防要求的地下交通工程、地下商业工程、地下市政工程、地下仓储工程、地下停车场、地下过街道、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普通地下室等已有相当规模,据有关资料表明,除人防工程之外的其他地下空间工程,全国约有1.5亿平方米,但这些工程,资料分散,权属各一,没有纳入人防部门的档案管理,实属战争潜力资源浪费。人防部门有义务对已建的地下空间工程进行全面普查,对在建和规划建设兼顾人防要求的地下空间工程进行前置把关,后置管理。 本文对包括人防工程在内的地下空间工程的档案管理有关技术问题进行探讨,为防空袭斗争提供工程保障。

1 数字档案管理的逻辑框架

地下空间工程的档案管理应涵盖那些范围?我们认为,应当是城市规划区内地表以下具有一定防护能力、战时可资利用的地下空间工程。按其功能类型可分为人防工程,普通地下室,矿井岩洞及其他地下空间工程。人防工程指人防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配套工程;普通地下室指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地下工程;矿井岩洞指可用于战时掩蔽人员、物资的地下空间;其他地下空间工程指地下交通工程,如城市地铁,交通隧道,地下过街道,地下停车场;地下储藏工程如地下粮库,地下油库,地下盐库等;地下商业建筑如地下商业街、地下购物广场;地下公共建筑如地下博物馆、地下图书馆、地下游乐场、地下体育馆、地下医院等。地下市政工程

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等;上述工程一旦为防空救灾和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即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综合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这种新型的国土资源,是解决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的重要措施,是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地下空间工程档案管理的逻辑框架见图1。

2 数字档案管理的主要功能

科学的地下空间工程档案管理系统,应实现数字化管理,涵盖以人防工程为主的地下空间工程,为战时防空袭斗争的工程保障提供技术支持。应当具备以下功能:一是工程的规划管理功能。可与地理空间信息友好接口,嵌入工程规划的全部管理信息,指导、控制各类工程建设按比例协调发展。二是已建工程的宏观管理功能。我们嵌入包括人防工程在内的地下防护空间工程基本信息,把已建的具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地下空间工程和兼顾人防要求的地下空间工程纳入人防部门的信息管理,提高城市的人员掩蔽率。三是在建工程的宏观管理功能。管理者可随时查阅形象进度,实现建设阶段信息的动态管理。四是完整的档案信息管理功能,档案信息按设定程序,自动校验,自动切换,自动生成卷内目录,保护实体档案信息完整。五是自动归档功能,只要选取和输入竣工时间,即可将在建工程信息自动归档,自动切换到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六是海量的数据分析功能,自动生成各种工程统计表,自动生成各种工程统计图。七是快捷的档案信息查询功能 ,即可查询档案动态信息,也可查询档案静态信息,即可进行单项信息查询,也可进行多项组合条件查询,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高。

我们认为,还要进行对地下防护空间管理的适应性研究。一是对国家档案管理体系的适应性,适应国家专业档案管理体系条目检索要求;二是对战时工程保障体系的适应性,技术要先进,设计要合理,操作要快捷,为未来的防空袭斗争提供可靠的工程保障信息。三是对管理信息数据分析的适应性,要紧贴各类防护工程的类型分类统计、状况分类统计、数据比较统计、开发利用统计、维护管理统计等,通过整合架构,数据关联,快速自动生成所需要的各种统计图、统计表。

根据具体业务需要,可以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行政审批、信息和文件签发等系统拓展功能。

3 数字档案管理的关键技术问题

3.1建立工程信息数据集成模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数据信息数亿个,涉及到每个工程信息的声、文、图、像等,根据不同的统计和分析,需要动态调整信息的组成网络。为了更好组织和管理这些信息,必须建立了一种具体、完备、可行的地下防护空间工程信息集成模型。为此,我们基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结合应用工程的实际情况,设计可靠的数据集成模型。

3.2 建立工程信息分层管理模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信息管理,应结合地下空间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分层管理的构想,包括应用层、逻辑层和数据层。应用层包括人防工程、地下交通工程、地下商业工程、地下市政工程、地下仓储工程以及其他地下空间工程等,数据层包括地理空间信息和实体工程的属性信息,应用层和数据层通过逻辑层实现数据无缝集成。系统分层结构图见图2。

3.3 设计MIS、OA与GIS的接口技术

传统的MIS(管理信息系统)和OA(办公自动化系统)系统是我们日常办公与管理的主要手段。但不具备空间信息的分析功能。人防部门对地下防护工程的管理,主要依赖于对图形的空间定位,管理系统的MIS、OA如何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关联起来是设计的关键。因此,必须设计接口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专门存放MIS数据与GIS数据的关联信息,同时开发相应的GIS功能接口模块,建立人防工程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之间的索引关系,通过架构重建、平台整合、数据合成等工作,形成功能更为强大的城市地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

3.4 权限控制算法保密设计

系统采用先进的权限控制算法,运用多项安全保护措施,进行多级加密保护,对用户进行多级授权管理,解决单机及网络的安全保密问题,达到了人防部门对该系统的安全保密要求。

权限管理。系统权限管理采用限制登录用户权限保密措施,系统管理员根据登录用户身份不授予其对系统不同的使用权限。管理员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特点,进行权限的变更和任务的分配。

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库的备份、系统数据的导出及合并,通过对各级系统数据库进

有效管理,保证了系统数据及数据交换的安全。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结论为三点:一是已建的地下空间工程已有相当规模,是一笔宝贵的战争潜力资源,应纳入人防部门管理。今后几年内地下空间开发将进入一个鼎盛时期,研发一个具有强大分析功能的信息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将是今后人防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三是数据无缝集成、信息媒体分层管理和先进的接口数据库是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