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21:06:27

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范文篇1

关键词:地理标志;精准扶贫;“输血式”发展困境;“造血式”发展模式

一、地理标志助推精准扶贫现状

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占比重较大的是农副产品。以湖南省为例,截止到2017年年底,在成功申报的72个地理标志产品中,初级农产品和加工品占66个,占比高达92%。而贫困地区往往处于山区或偏远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特色农副产品丰富但尚待充分的发掘与培育。依托当地地域优势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正应所需、前景广阔。实行地理标志品牌发展战略,对推进贫困地区提升自我发展本领、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帮助贫困人口就近就业、长期就业,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而在实际运用中,贫困地区地理标志使用意识弱且运用效率低下,“输血式”地理标志发展战略难以发挥助推精准扶贫的规模优势。

二、现存“输血式”发展问题

(一)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多数贫困地区拥有着丰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但由于这些地区人民受教育程度一般较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开发资源的意识不足,且客观上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由此导致生产力水平低下。在这种条件下,当地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而特色产业也恰是国家地理标志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农民实现增收、完成脱贫致富的庞大潜力所在。(二)国家地理标志知识普及和推广力度严重不足。“输血式”扶贫模式下,国家与政府单方面进行资金投入以期推动贫困地区的地理标志产品发展,而忽视对当地人民进行充分的教育与宣传。地理标志知识的宣传普及不到位致使贫困地区的政府、企业、协会与农民忽视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重点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并进行后期的申报与运营。(三)已注册地理标志存在着“重注册轻使用”的问题。一是竞争机制不健全。传统的自然经济的生产模式更注重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共同合作和分工生产在具体的生产流程中涉及较少。这种简单意义上的竞争机制只能带来重复生产和低效运营,无法发挥竞争在生产中的积极作用。二是传播渠道不畅通。一方面传播渠道狭小,过分依靠传统的大众媒体;另一方面传播形式单一,过多依赖硬性传播,缺乏展会结合、公关营销等手段,不利于扩大品牌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三是营销模式不成熟。在营销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利用地理标志产品的优势进行精准化的定位营销,同时营销的策略和手段都较为单一,没有着重突出品牌的个性和区域特色,不利于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四是保护机制不完善。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地理标志产品辨识力低、容易混淆的心理,对地理标志进行仿造甚至是伪造,影响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形象和美誉度。

三、“造血式”发展对策

(一)积极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严格培训实现规范化生产政府应积极引导贫困地区重点选择扶贫带动性强、辐射规模广、惠及农民多的产品,激励农户有计划有重点开展培育工作,以点带面打造出有特色、质量过硬、消费者喜爱、经济效益好的地理标志产品,形成品牌效应。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及有关组织应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对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农户和销售企业进行培训,促使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规范化生产经营,同时应积极完善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杜绝不合格农产品的出现。(二)打造全新的竞争与经营模式。运用现代传播学原理进行有效传播积极探求多种形式推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的途径和办法,彻底改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自然经济模式,使农户之间由简单的竞争关系发展为竞争与合作并进的关系,以促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发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同时,政府、企业与协会应运用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手段,着力宣传创造良好环境氛围。可利用融媒体平台让更多的企业和农户了解地理标志的真正意义所在,增强其做好地理标志产品发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其良性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应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门立法保护,通过科学系统的制度建构来解决现有问题,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打假工作,保持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和特色,不断提升和优化当地地理标志产品知名度和认可度。同时,中国要努力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实现制度上的有效对接,得到国际认可,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去奠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王树婷,张敏.武陵山片区特产资源的地理标志保护与特色产业扶贫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2,(12):119-124.

[2]傅显捷.生态旅游综合产业发展与地理标志产品研究——从武陵山片区酉阳县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说起[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6):21-29.

[3]熊晚珍,孙志国,胡再,黄莉敏,王树婷.大别山区信阳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山东农业科学,2012,(6):83-87.

地理标志范文篇2

第一条为规范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使用,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特色,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本办法所称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第三条国家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实行登记制度。经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农业部负责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登记工作,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审查和专家评审工作。

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的受理和初审工作。

农业部设立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专家评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委员会由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第五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不收取费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经费编入本部门年度预算。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利用纳入本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

第二章登记

第七条申请地理标志登记的农产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称谓由地理区域名称和农产品通用名称构成;

(二)产品有独特的品质特性或者特定的生产方式;

(三)产品品质和特色主要取决于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四)产品有限定的生产区域范围;

(五)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

第八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人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下列条件择优确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等组织。

(一)具有监督和管理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其产品的能力;

(二)具有为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提供指导服务的能力;

(三)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第九条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条件的申请人,可以向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并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人资质证明;

(三)产品典型特征特性描述和相应产品品质鉴定报告;

(四)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安全技术规范;

(五)地域范围确定性文件和生产地域分布图;

(六)产品实物样品或者样品图片;

(七)其它必要的说明性或者证明性材料。

第十条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之日起,应当在45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初审和现场核查,并提出初审意见。符合条件的,将申请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提出初审意见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相关意见和建议通知申请人。

第十一条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和初审意见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并组织专家评审。

专家评审工作由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评审委员会承担。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委员会应当独立做出评审结论,并对评审结论负责。

第十二条经专家评审通过的,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代表农业部对社会公示。

有关单位和个人有异议的,应当自公示截止日起20日内向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提出。公示无异议的,由农业部做出登记决定并公告,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公布登记产品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专家评审没有通过的,由农业部做出不予登记的决定,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长期有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证书持有人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提出变更申请:

(一)登记证书持有人或者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二)地域范围或者相应自然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

第十四条农产品地理标志实行公共标识与地域产品名称相结合的标注制度。公共标识基本图案见附图。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由农业部另行制定公布。

第三章标志使用

第十五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一)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二)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三)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四)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不得向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收取使用费。

第十六条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一)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二)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

第十七条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二)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三)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监督管理工作,定期对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地域范围、标志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

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或登记证书持有人不符合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由农业部注销其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并对外公告。

第十九条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第二十一条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

地理标志范文篇3

第一条为有效保护*玉地理标志产品,规范生产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任何生产、销售*玉及其制品的单位和个人及*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机构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玉是指以*地名命名,出产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玉石及其制品。

第四条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年第号)规定,*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辽宁省鞍山市*满族白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第五条禁止伪造冒用*玉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非*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或未按规定程序申请使用*玉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玉石及其制品,不得使用*玉名称。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违反本条规定的产品。

第二章监督管理机构

第六条成立*满族自治县*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公室(以下简称县保护办),成员单位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的管理部门、行业协会、法定检验机构等部门。县保护办设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七条县保护办负责*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工作,制定、专用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组织《*玉产品》标准的制定、贯彻和实施,组织*玉产品质量的评定工作,受理生产经营者提出的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申请,严格按照标准的规定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章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管理

第八条*玉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是指国家标准规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图案。*玉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使用程序为:由具备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行业协会等有关单位和组织向县保护办提出申请,经县保护办初审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并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查合格注册登记后公告,生产经营者的产品即可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同时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玉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由县保护办统一管理和发放。

第九条申请使用*玉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应向县保护办提交下列材料:

(一)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申请书;

(二)*玉产品标准;

(三)有效的营业执照、代码证书和原料采购证明;

(四)法定质量检验机构依据产品标准出具的检验报告。

第十条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使用人,经批准后可在其产品的鉴定证书、标签、包装、广告、说明书上使用*玉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第十一条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由县保护办指定印刷企业定量印制,可根据需要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同时必须采取防伪措施。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扩大*玉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范围,不得将专用标志的使用权转让给他人。

第四章生产、销售和管理

第十三条*玉及其制品的生产经营企业应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必备的生产设备,按标准要求组织生产。

第十四条*玉产品质量应符合其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及相应等级。产品的标识必须真实,符合标识标注相关规定。

第十五条对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玉及其制品,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定的有关法定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

第十六条销售的*玉及其制品必须有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经销商应建立并执行进货验收制度,查验产品合格证明和其它标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由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十八条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其产品质量不符合相应标准的,或在两年内未在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上使用专用标志的,由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相关程序注销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登记,停止其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并予以公告。

第十九条从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工作人员有弄虚作假、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泄露企业技术和商业机密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地理标志范文篇4

GeographicalIndications,即“地理标志”,包括货源标记和原产地名称。“货源标记是指表示一种产品来源于某个国家、地区或地方的说明标记,通常由名称、标记或符号组成”,例如“中国制造”等。“原产地名称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地方的地理名称,用于指示一项产品来源于该地,其质量或特征完全或主要取决于该地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目前,法律所保护的地理标志主要是指原产地名称,而不包括货源标记。TRIPS协议第22条第1款将“地理标志”规定为“表明某一货物来源于某一成员的领土或该领土内的一个地区或地方的标记,而该货物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实质上归因于其地理来源”。我国《商标法》第16条第2款将其定义为“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颁布的《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第4条第3款规定“地理标志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特定地方的地理名称,用于指示一项产品来源于该地,且该产品的质量特征完全或主要取决于该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人文背景等因素”。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第2条规定“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包括:①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②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从以上的各种规定中,可以得出“地理标志”主要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标示某一特定的地区、地域,具有指示性、地缘性。地理标志表明某一商品来源于某一特定的地区、地域或地方,既指示了商品的特定地理来源,又决定了只有属于商品特定地理来源地的才可以拥有地理标志,因此具有指示性和地缘性。

第二,表明商品与特定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相关,具有相关性、客观性。地理标志直接体现了某一商品的质量、声誉等特征,直接决定于其地理来源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等,因此具有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必须是客观真实存在的,虚构的标志不被视为地理标志,如“北京”空调,因而地理标志必须具有客观性。

第三,直接体现特定商品的质量、声誉等特征,具有价值性。地理标志指向一定的产品,并且直接表明该商品具有某种或某些区别于其他同类商品的特殊质量、信誉等特征,在竞争中就具有极大的优势,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其具有价值性。

第四,地理标志的产生基于商品的特殊品质、声誉等与某地区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相关联的事实,并非基于法律的规定,具有自然性,并且其存续也以此种关联事实的存续为前提,只有这种关联事实消亡才会导致地理标志的消亡,不因期限等原因而消亡,因此又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永久性。

2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意义

2.1有利于农民增收若农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对于该农产品的质量、信誉等具有巨大的宣传作用,促使农产品价格提升、市场需求扩大等,对于农民增收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一旦农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价格、巨大的市场需求,农民便会主动积极转向该产品的生产,同时为获得更大的竞争力,以企业为龙头、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必将随之发展起来,这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3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获得地理标志保护,能够极大地促进农产品的质量、特性等在国际上获得认可,树立农产品的特色,在相关农产品的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地位,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4为消费者的消费提供可靠的选择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一些生产者受利益驱使,置消费者的健康于不顾,生产有毒有害食品,增加消费者的消费风险,而受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直接表明其质量、声誉等,消费者完全可以基于对地理标志保护的信赖而做出选择,保障消费的安全。

2.5文化意义地理标志产品的特殊品质、声誉与产地的人文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地方特产由于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受到地理标志保护。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完善的地理标志保护,不仅能够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于宣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保护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

3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的构建

当今国际社会对地理标志的保护,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专门法保护模式,该模式通过专门立法对地理标志进行专门、全面的保护,法国在1919年颁布的《原产地标志保护法》,对于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较强,是采取该模式的代表国家;第二,商标法保护模式,是指将地理标志作为一种特殊的商标,通过注册为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进行保护,例如美国1946年颁布的《联邦商标法》,目前世界上的多数国家都采用此种保护模式;第三,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该模式并未对地理标志进行专门保护,仅通过打击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地理标志进行补充保护,例如德国1994年《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条的规定。

我国的地理标志保护起步较晚,但地理标志保护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商标法》规定地理标志可以通过注册为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受到保护,侧重于对地理标志本身的保护,200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侧重于对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保护并同时达到保护地理标志的目的,此外,还有《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都有关于地理标志保护的规定。由此可见,我国的地理标志保护主要为商标法保护和专门法保护两种模式,同时由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补充保护。这些模式对地理标志的保护途径、管理等存在诸多不同规定,在实践中已经引发了商标权与地理标志权冲突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的选择已经成为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对当今国际社会各种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我国可以采取专门法保护与《刑法》保护并行的双轨制,一方面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法》,另一方面在《刑法》中规定有关侵犯地理标志权的罪名。主要理由是:

第一,现实的需要。5000多年悠久的历史、96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以及多样的民族文化等决定了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也造就了大量极具地理标志保护价值的产品,如泾县宣纸、景德镇瓷器、云南普洱茶等,这些地理标志产品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价值,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全面、完善的保护。但是,我国的地理标志保护起步晚,相关制度建设很不完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保护需求,因此,我国必须加大对地理标志保护的力度。由于现有的《商标法》未就地理标志进行详细的规定,仅对作为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与其他注册商标进行相同的保护,这不仅难以体现地理标志的特殊价值和地位,更不能为其提供全面保护。同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作为一个单行法规,立法层次低、规定简单粗糙、缺乏足够的权威和保护力度,并不能够发挥专门法应有的保护效果。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之上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法》,同时在《刑法》中设立侵犯地理标志的具体罪名,对地理标志进行专门、全面、有力的保护。

第二,立法先例决定了建立双轨制的可能性。“在知识产权领域,同一标的取得两种以上权利,由两种以上法律保护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是由知识产权保护对象是抽象的信息这一特点决定的,因此,重复保护或说双重保护并不违反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理”。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不仅有专门的《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予以保护,更在《刑法》中有假冒注册商标罪、假冒专利罪、侵犯著作权罪等专项罪名予以保护,而这些权利正因为双重保护制度而获得了强有力的保护,实际效果较好,因此基于地理标志保护的特殊重要性,也可以采取专门法保护与《刑法》保护并存的双轨制。

参考文献:

[1]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322.

[2]张玉敏.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制度选择[J].知识产权,2005(1):14.

地理标志范文篇5

关键词:地理标志 知识产权 文化信息 资源信息 资源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1]提出推动地理标志与历史文化传承以及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目标。《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下称《地理标志“十四五”规划》)指出地理标志是重要的知识产权,是保护和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鲜活载体[2]。国家在把地理标志工作上升到新高度之时,对其文化价值的论断为这一宝贵资源的开发指明了方向。文化与信息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的关系[3],对某事物予以文化价值开发,实质是对其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文化信息资源开发是信息资源管理(IRM)学科的研究热点,目前研究对象集中在档案[4]、红色史料[5],以及少数民族[6]、地方特色文化[7]、非物质文化遗产[8]、传统村落[9]等方面,虽然部分内容与地理标志在客观上形成交叉或重合,但对地理标志的专门研究尚未纳入学科视野。上述事实反映了我国IRM学科与当前国家地理标志事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不协调、不匹配。另一方面,对文化信息资源的关注不能仅局限在精神层面的创造活动、表现形式与结果,还应扩展为人们具有价值和意义的生活方式[10]。地理标志正是一种两者兼具的事物,如借助地理标志可将原住民饮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11],地理标志饮食文化实质是社会政治价值观和秩序的反映[12]。因此,它应成为IRM学科重点关注的文化信息工具和对象。然而,我国大多数地理标志未能充分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并展现文化价值[13]。总体而言,我国地理标志领域面临文化信息资源全貌难以概览、文化信息资源开发缺乏模式、文化叙事挖掘缺乏整体图景依据等短板。因此,推动地理标志文化价值的实现需要对我国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属性及其信息资源概念等基本问题进行讨论。笔者利用“地理标志and文化”“地理标志and人文”“地理标志and信息资源”等检索词在读秀、中国知网数据库,利用“((證明標章or地理標示)and(文化or人文))”“((證明標章or地理標示)and(資訊or訊息))”等检索词在我国台湾华艺学术文献数据库,利用“geographicalindicationandcultureandChina”“geographicalindicationand(humanismorhumanity)andChina”“geographicalindicationandinformationresource”等检索词在Scopus和WebofScience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之后逐一筛选,归纳总结。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地理标志的文化基因,从信息特性和价值等方面讨论其文化信息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地理标志文化信息资源概念,并阐释其结构,最后提出我国地理标志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策略,并进行了案例分析,以为后续开发研究与产业实践提供参考。

1我国地理标志中的文化信息

我国地理标志具有文化基因,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并以人文因素为表征,向外界传播中华文化。本节对我国地理标志的文化基因进行分析,对地理标志人文因素与文化信息的关系进行讨论,据此对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特性和价值进行总结。

1.1我国地理标志的文化基因

目前国际上对建立地理标志制度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普遍共识,但“地理标志”概念尚未统一界定[14]9,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来源于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即:地理标志是指识别一商品来源于一成员领土或者该领土内一地区或地方的标记,该商品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主要归因于其地理来源[15]8。这一定义在于强调商品(特征)与地理来源之间的联系,但没有对“地理来源”的内涵作出阐释[16],无法解读出“地理环境”为何会影响商品的质量、声誉等特征。我国政府在解析“地理环境”时,将“人文因素”视作其核心内涵并写入地理标志的定义,这一举措属于我国地理标志制度的创新[17]1-3。“人文”即“文化”的现象[18]1064,文化才是根基。可见,我国政府在界定地理标志时,便将“文化”基因注入其中,为从文化层面开发地理标志资源埋下了伏笔。

1.2地理标志的人文因素与文化信息

地理标志是一种文化现象[19],体现了一个区域的文脉和生活方式,代表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是区域文化的具象符号[20]序言、[21]4。保护地理标志就是对它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好地理标志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好弘扬[22]123-124。从长远视角刊,地理标志保护的文化意义超过经济意义[23]223。文化的显性与延续需依托于人文因素这个“接口和窗口”。人文因素本身较难发生转变,质变所需周期较长,因而具有相对永久性[24]13。可以说,人文因素是地理标志的灵魂[25]。然而,目前地理标志领域对“人文因素”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相关讨论可以按照“概念化、具象化、活态化”3类进行归纳(表1)。从表1诸多观点中可进一步提炼出“人文因素”的特征:一是人文因素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密不可分,它从实践中总结再回到实践中发展;二是人文因素覆盖地理标志的全生命周期,涵盖生产和利用全过程;三是它是人的集体智慧结晶,但在形式上既可能呈现为无形的信息,也可能依托在有形的物品之上;四是它的诞生和获得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五是它带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六是它可以分为与技术相关的(如工艺、方法、诀窍)和与技术无关的(如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历史传统、宗教情结、文化个性、情感特征、思维方式[19])两类。对地理标志而言,人文因素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地理标志文化现象的外在表征。文化是作为信息而存在的,是特定信息的凝聚[3]。因此,“文化信息”是地理标志文化现象的本质。每一个地理标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内涵,并通过各不相同的人文因素对外呈现。

1.3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特性

一是与客体共生。地理标志制度一方面决定了其文化信息都与特定产品客体一一对应,具有鲜明的属地性[40];另一方面也决定了文化信息的发展和进化始终受对应产品客体的约束。这一互动关系可以用“文化因产品而流传,产品因文化而成名[17]46”来概括。二是须史料存证。在既有制度下,地理标志在申请和认定时须有与产品相关的历史发展证明材料,在其品牌塑造和传播的过程中更是需要人文因素资料的存证支撑。这里既包括历史人文证据,也包括现代人文证据。此外,对于已认定的地理标志应做好当展史的信息记录与归档,以为后世开发文化信息资源打下基础。三是在社会活化。地理标志文化保护的目标是成为“活文化”[41]。地理标志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方式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消费者选择什么地理标志产品反映其对地理标志中蕴含的相应文化信息价值的认可。另一方面,消费者反过来也会促使地理标志产品中的信息资源内涵及其形式迭代,如产品特性概念重心调整、叙事逻辑更改、价值取向革新、行为方式改造等按照当代文明进程做出必要且适当的调整。

1.4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价值

文化具有物质、精神和交往3种价值[42]64,文化信息自然继承了这些价值属性。在物质价值方面,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由于对应于地理标志产品实物,以及与其生产、使用相关的服饰、装饰、工具、道具、用品,乃至建筑、环境,因此与人们吃、喝、穿、用、行等密切相关,直接作用于人的物质需要。在精神价值方面,地理标志对保护区域文化心理至关重要[43],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身份认同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44]。我国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普遍蕴含求真、淳朴、向善、和谐等精神追求,如与茶地理标志关联的中国茶道“七艺一心”的内涵便是典型代表。在交往价值方面,地理标志作为高品质特色产品的信号,在更大的空间范围、更高的人际层级中流动具有独特优势,在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制度、礼仪、风俗、伦理,甚至宗教等形成和塑造过程中显示出独特的能量。依托于前述3种价值,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在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上扮演着五大角色:文化传播的内容、文化传承的依据、文化前进的根基、文化创意的源泉、文化旅游的内核。

2从文化信息到文化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可利用的信息[45]17。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必须资源化才能彰显价值,发挥效用。本节在对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初步界定,并从物质载体和知识内核两方面阐释其整体特征。

2.1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资源概念

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的、有序化的信息的集合[45]17,包括数据、信息、显性知识、各种来源、各种载体和表示方式、各种传递方式和渠道、各种使用场合和用途[46]15-16。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资源作为信息资源的子集可使用该定义进行总体界定,只是其内容聚焦在地理标志人文因素这个范畴之内。数智时代,数据已成为信息资源的主要形态[47]。在这一趋势下,数字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凸显。数字化不仅是地理标志文化信息资源形态发展的重要趋势,也将为地理标志发展,特别是人文因素的多元展现、沉浸感知、关联体验、多维交互等赋能。在此,对地理标志的文化数字信息资源进行界定,即:“把所有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与地理标志人文因素有关的文字、数据、图像、声音、动画等类型的信息存储在磁、光介质等载体中,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其他终端设备再现出来的资源。”它包括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记载的信息,是传统基于纸质或其他非纸质载体的信息资源在数字时代的延伸和发展。

2.2文化信息资源的物质载体

信息虽然是非物质的存在,但它必须借助物质载体来显示自身的存在、运动变化和发挥影响[48]85。信息资源可分为口语、体语、实物和文献4类[49]31,由于人体也是物质,而口语和体语均与人体有关,故也合称体载信息资源。因此,我国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资源物质载体可分为3种,即文献、体载和实物。

(1)文献信息资源:它是与地理标志人文因素有关的一切以文字、图形、符号、音频、视频等手段记录在特定物质载体上的信息资源。它是地理标志最基本、最常见的文化信息资源形态。与地理标志历史、文化有关的文献信息资源主要包括诗词歌赋、传说、轶事、传记、典故、方志、书法、绘画、剧本、碑刻、题词、新闻、报道、唱片、胶片等。

(2)体载信息资源:一部分地理标志产品与手工艺技术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密不可分。如“玉屏箫笛”、“牙舟陶”等均同时属于地理标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产品化过程中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手工艺技术,这些技术主要依托于技艺传承人而延续。此外,许多与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的民风、民俗、礼仪、歌谣、节庆活动、饮食习惯、烹饪方法等多以口头的形式代代相传,抑或以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所传承。如“口孜大蒜”有民谣:“口孜杨楼出大蒜,给个金马都不换”。

(3)实物信息资源:文化实物信息资源主要有地理标志产品本身,以及与其相关的传统村落、民族服饰、民俗仪式器具、技艺工具、古迹、建筑群、遗址等。其中遗址波及的范围更广,影响力也最大。如地理标志“自流井精制盐”背后是自贡地区的千年盐都文化,现存西秦会馆、燊海井、富顺文庙、荣县大佛等井盐历史文化遗址。这些实物信息资源与地理标志产品相伴相生,是地理标志产品发展史的物化映像。

2.3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内核

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资源具有知识内核,这里的知识专指传统知识,因为任何国家(文化)知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都是其传统知识[50]。当传统知识所生产的产品因某特别的地理区域而具有特定质量和声誉时,传统知识即与地理标志产生了联系[51]。传统知识与地理标志两者的特点是高度契合的[52],它们都保护一个特定地区累积的知识,都涉及一些传统知识信息[53]。从某种程度上说,地理标志是某一特定传统知识的凝聚,这是地理标志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54]。与此同时,有学者认为地理标志人文因素就是传统知识[28],甚至地理标志本身就是传统知识的一部分[55]178-179。也有学者认为人文因素与传统知识是相交关系,即一些人文因素本身是传统知识,而一些传统知识则构成了地理标志人文因素[38]。无论如何,人文因素通常就是通过本地区的人们运用传统知识融入产品的制造过程之中[56]。可以说,传统知识在人文因素呈现中占据了很重的分量,是人文因素中最精华、最有魅力的部分。所有传统知识都具有成为地理标志人文因素的可能,而从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条件是传统知识与地理标志有实质性的联系,即在地理标志(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任一环节,传统知识得到了创造、应用和延续。

3我国地理标志文化信息资源开发策略

3.1总体开发策略

信息资源开发主要是完成信息资源的发现、生成和管理工作[57]。在开发过程中,应深入资源的文化内核进行价值开发(开发目标),应抓住品牌运营这一价值升维要害进行合作开发(开发模式),应依托IRM学科实践进行高效开发(开发条件),应运用数字人文成熟技术进行深度开发(开发工具),还应借力元宇宙先进技术进行前沿开发(开发场景)。

(1)锚定文化内核推动文化信息资源价值开发。随着我国地理标志培育工作的推进,地理标志数量迅速增加,地理标志产品之间日益面临同品类,甚至具有相似使用目的的跨品类产品的激烈竞争。如众多大闸蟹地理标志,由于品牌定位上普遍缺乏文化特征,出现品牌形象重叠,难以区分,消费者精神需求难以满足的局面[58]。应认识到,地理标志的产地信息需要在文化以及历史的脉络下来理解[40]。时至今日,消费者对地理标志产品的识别和区分主要依赖其文化价值及象征意义,对文化信息的消费成为地理标志产品消费的核心。未来地理标志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将主要依赖于自身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强度和广度。开发强度高,地理标志产品形态可实现实物与虚拟二态相融合的状态,可以衍生出文创产品等周边产品。开发广度大,地理标志产品性质可不局限在物质产品上,还可以拓展到文化旅游和创意服务领域。

(2)立足品牌运营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合作开发。地理标志文化内涵在对外呈现和传播时需要通过两个步骤来实现:一是文化内涵的信息识别、确认及其可视化和可感知化,二是通过品牌运营使其深入人心,代代相传。走品牌化建设道路是地理标志及产品价值升维的必由之路。打造并运营地理标志文化品牌应整合多方资源共同参与,以为将来的文化消费打下良好社会认同基础。参与者至少应包括地理标志权利人、当地政府、地方史志专家、信息挖掘与分析专家、品牌营销专家和消费者代表。地理标志权利人是地理标志品牌运营的管理者和组织者,通常对持有的地理标志十分熟悉,可发挥牵头者的角色。由于地理标志对本土文化传播和地方形象塑造意义重大,地方政府应站在更高位来思考和引导对地理标志文化信息的挖掘与应用。地方史志专家要在可供挖掘的文化文献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撑。信息挖掘与分析专家则应完成对文化信息特征抽取、整合、凝练的任务。品牌营销专家从市场的角度对提取到的文化信息特征进行评估,并结合市场反馈进行优化。消费者代表从消费体验角度对地理标志文化信息特征进行感知并提供反馈,以帮助文化信息特征得到进一步确认和塑造。

(3)依托IRM实践实现文化信息资源高效开发。IRM学科不仅提供信息资源开发理论、方法与工具,还能依托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优势为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发提供实践经验。这是因为: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人文因素的内在属性都有“文化性”,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美术、技艺、医药以特定产品为载体可以成为地理标志的保护对象[59]。因此,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前期研究积累,为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发提供经验便顺理成章。此外,IRM学科针对少数民族、地方特色、传统村落保护等方向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内容与地理标志相关内容存在交叉的情况。加强对上述资源开发研究的关注,也有利于地理标志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少走弯路,提升效能。

(4)借力数字人文支撑文化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当前人文研究已进入数字时代,地理标志人文因素属于典型的人文研究范畴,借力数字人文提升资源开发效率恰逢其时。首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及其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为跨区域、跨组织、跨部门的信息交互带来了可能。例如将各国相同品类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进行综合研究、对比分析,找出共同之处,引发共鸣,为在全球传播我国地理标志文化找到着力点。其次,数字化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关联技术等强化了信息资源的网络化联结关系,为在更宽的边界、更大的尺度、更宏观的视角、更立体多元的维度上开展研究与提供服务带来了机会。如可在方志类书籍数字化基础上,利用元数据建模、实体抽取技术进行地理标志品牌文化内涵挖掘。最后,数字人文作为方法论实现了人文研究范式的变革[60]41,对人文因素的讨论拥有了更精细的颗粒度与更充分的证据。如朱锁玲等以地方志物产数字化资料为对象,通过文本挖掘方法识别了明朝至民国时期江苏地方稻种资源的命名文化特征[61]。此外,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资源通过数据化、情景化、故事化层层递进的路径[62],亦可实现由浅入深的开发局面。

(5)依托元宇宙探索文化信息资源的前沿开发。数智时代正向元宇宙时代演化。元宇宙具有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生态功能[63],地理标志也均具有,且地理标志的文化、生态和经济价值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64],因此两者功能高度契合。元宇宙的社会性本质需要文化的积累[65],反过来地理标志的文化发展与突破也离不开元宇宙的助力。当前数字孪生可以实现人文因素本宇宙与元宇宙之间的信息流动,虚拟数字人可以助力地理标志的文化传播,数字藏品可以推动地理标志文化产业创新,区块链技术可为文化产品交易提供信用与安全保障,虚拟场景可以增加受众对抽象文化场景的具象感知,AR/VR/MR与脑机交互技术可以为文化沉浸体验创造新的空间……在元宇宙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之际,对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元宇宙探索性实践,将有可能推动地理标志领域率先打造出元宇宙应用的“示范田”和“旗舰店”。

3.2《方志·物产》中地理标志人文信息挖掘案例分析

我国方志类书籍中记载了丰富的地理标志人文信息,对其进行信息挖掘对于传承和塑造地理标志文化十分重要。20世纪20年代,《方志·物产》由金陵大学农业图书研究部编制,该书辑录、整理国内8,000余种方志中的物产资料,涵盖我国所有省份,时间跨度从宋代到民国。李涛等利用数字人文技术对《方志·物产》进行地理标志人文信息挖掘[39],下文以此案例总结出地理标志人文信息挖掘路径。古籍信息挖掘的前提是对古籍进行数字化。之后对地理标志进行元数据建模,包括地理标志基础信息元数据和关联文化元数据。接着利用信息抽取技术进行地理标志实体抽取,主要包括地理标志产品名称、产地、贡区、时期、志书来源等基础信息,以及名人故事、诗词歌赋、典故等文化信息。表2是四川地理标志产品汉源花椒的信息抽取样例。数字人文技术使汉源花椒的基础信息和人文信息清单化、简明化、易关联化。表2信息既能帮助研究人员高效了解汉源花椒的人文情况,也为深度挖掘人文信息提供了线索。最后建立地理标志人文数据库,既为全面了解地理标志文化家底提供条件,也为后续地理标志文化量化研究提供工具。

4结语

我国地理标志的文化基因决定了其要发挥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2]的价值,对其进行文化信息资源开发是实现这一价值的必由之路。方向已然明确,但实施路径仍未明晰,实践细节仍需深入研究。本文对地理标志文化信息属性及其信息资源结构的讨论,可为下一步制定地理标志文化信息资源开发方案提供线索和思路。文中提出的信息资源开发五条策略,可为后续开发实践提供依据和侧重点参考。“十四五”时期是地理标志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地理标志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属于刚性需求,这对IRM学科拓展研究边界而言是一次重要契机。IRM学科应积极投入研究资源,推动地理标志实现“文化创意使能器”与“文化传承赋能器”的双重价值,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科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EB/OL].

[2]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的通知[EB/OL].

[3]肖峰.科学技术哲学探新学派篇[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

[4]胡艳华.文化旅游视角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J].山西档案,2016(4):98-101.

[5]铁钟,夏翠娟,黄薇.文旅融合视域下红色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化创新设计与实践[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1,11(4):33-39.

[6]李鸿雁.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现代情报,2011,31(8):58-61.

[7]吴玉华,徐雪琴,温婷.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整合架构与机理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9(9):49-54.

[8]李雨蒙.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分类——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为例[J].图书馆论坛,2020,40(2):56-63.

[9]岳艳明.“开平碉楼与村落”信息专题数据库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04):49-51.

[10]王丽华,赵清亮.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内涵与视域的拓展——基于雷蒙·威廉斯的文化观[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3):41-46.

[14]王笑冰.论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5]翟玉强,刘显彤.地理标志产品的综合价值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8.

[16]梁丽馨.浅析TRIPs协定中的“地理标志”概念[J].法制与社会,2008,(26):131-132.

[17]杨永.地理标志的文化价值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

[1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9]张耕.契合—冲突:民间文学艺术与地理标志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117-121.

[20]胡晓云.价值升维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化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

[21]张雯.地理标志产品知识问答[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22]张术麟.商业标记权的保护[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3]李桂玲,贾利光.博物馆与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5.

[24]李向楠,张彦敏,禹湘.点燃智慧之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

[25]韩玉龙.农产品地理标志人文因素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6):21-24.

[26]周方.知识产权法学原理与案例[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27]李尊然,兰立宏.知识产权法律实务[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9.

地理标志范文篇6

一、浙江在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中的地位2

二、关于地理标志的一般理论3

(一)地理标志的涵义和相关概念3

1、“产地标记”4

2、“原产地”4

3、“地理标志”5

(二)地理标志的法律特征7

(三)地理标志保护的重要意义8

三、地理标志模式研究9

(一)双重模式比较研究9

(二)不同模式的案例分析10

1.“金华”火腿案10

(1)商标问题11

(2)地理标志问题11

(3)商标和地理标志的纷争11

2.“龙井”茶叶案13

(1)相关争论13

(2)复杂的利益关系14

3.“绍兴”黄酒案15

(1)专门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起的作用15

四、关于商标权和地理标志冲突的思考与几点建议16

(一)模式一的再思考与建议16

(二)模式二的再思考与建议17

(三)双重模式共存的再思考与建议17

(四)建议归纳18

结论19

致谢20

参考文献21

[1]胡新光.原产地域命名产品保护制度与龙井茶[J].中国茶叶加工,2000,(2):1-3.

[2]周燕.完善我国产地标志保护法律制度的思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6).

[3]刘剑文.TRIPs框架下的中国知识产权制度[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地理标志范文篇7

关键词:农产品地理标志特征

近年来,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各地大力加强农业区域品牌建设。有关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研究,也得到了发展。目前,我国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以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和推广为主要手段的。据国家商标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5月份,我国国内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为171件,到了2010年12月31日,就达到了866件,增长4倍。在这些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中,90%以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种类涉及水果、茶叶、家禽、水产品、药材等各个方面。这些地理标志的注册使用,对推进农业区域品牌建设,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已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许多地理标志商标存在一注了事、管理粗放、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运用和推广,真正发挥农产品地理标志提升产品品质、推进生产的专业化和集约化、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功能,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的概念和特性,是科学运用和推广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基础,对实现农产品地理标志经济效用的最大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概念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该农产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农产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目前我国已注册地理标志中,90%以上注册的是农产品地理标志。我国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主要是以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的方式实现的。地理标志的产生就是为了保护那些有特色的地方产品,这些产品特色的形成多是源自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而农产品特色的形成也多是由于气候、土壤、水质等自然因素和特殊工艺、传统技术和加工方法等人文因素的培育。可见,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于农产品特色的形成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只是地理标志中的一种类型,实践中也有许多不以地名为商标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也不仅仅使用在农产品之上,瓷器、丝绸、酒类产品也可以使用地理标志以区别来源。

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特征与功能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大力推进地理标志的申请与注册,对原产地域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法律保护,对于推进和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加强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支持和促进农产品品牌战略都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但由于我国地理标志的历史较短,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研究大多从法律这一“传统视角”来研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问题,因此,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来探讨分析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虽以商标注册的形式,列入商标法的保护范围,但同一般的商品商标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性和功能。

1.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特性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特性主要体现在:

1.1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注册人是对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商品的特定品质具有监督能力的社团、协会、行业团体等组织。因此,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公共物品在市场运营中,最大的问题是效率问题。这就决定了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推广过程中,需要有稳定的公共投入。

1.2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使用人是符合一定条件履行相关手续的所有团体成员,是一个群体,其中的任一成员在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行为都会对其它成员产生效果。在经济学上,这种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效果的现象,称为“外部性”。因此,农产品地理标志具有外部性。这一特性提醒我们,必然重视这种“外部性“对地理标志使用人维护标志利益的积极性影响,建立一种有效的权益维护和增进机制。

1.3农产品地理标志所标示的主要不是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而是商品的特别品质或信誉,而这些特别品质和信誉源于该产地的特殊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因此,农产品地理标志天然具有地域品牌的特性。这种天然特性,一方面为品牌创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对转变区域内的居民或企业对地理标志的认识,实现许可使用带来困难,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管理机制。

1.4地理标志的使用如果缺乏有效管制措施,就会出现部分使用者向市场提供劣质产品,由于消费者难以在高质量产品与低质量产品之间做出判别,于是就倾向以较低价格去购买低质量产品,从而使高质量产品难以出售,从而产生“劣品驱逐优品”的现象,产生“柠檬市场”效应。这种特性决定了在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创建过程中,必然具有权威性的监管力量,严格许可条件,加强质量管理。

2.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功能

地理标志除具有以上特性外,还具有一些普通商品商标没有功能。

2.1可以有效提升品质

由于农产品地理标志要获得商标注册,必需对地理标志产品具备必要的质量检测能力和品质管理机制。因此,能够形成一种倒逼机,通过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

2.2可以克服农业经营的高度分散性

通过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打造区域品牌,实行统一的品牌的设计制作和注册、产品包装的设计与制作、品牌形象的塑造及其推广、品牌的管理与维护等,可以克服我国农业经营中非专业化、规模小和高度分散的难题。

2.3可以提高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

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打造区域品牌,有利于按照市场机制围绕某种商品生产,形成种养、产供销、服务网络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经营体系,做到每个环节的专业化与产业化相结合,使每一种产品都将原料、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制成最终产品,有利于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地理标志范文篇8

一、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基本概念

农产品商标,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农产品上注册和使用的商标。农产品商标属于普通的商品商标。

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地理标志既是产地标志,表明产品的地域来源;又标示产品具有特定品质。

二、依据商标法律保护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

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对地理标志进行行政保护。1995年开始以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的形式对地理标志予以注册保护。20**年10月,为了履行入世承诺,我国修改《商标法》,将地理标志纳入了商标法律保护范围,并对地理标志作了明确规定。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进一步对地理标志的注册与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20**年4月,根据《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工商总局对1994年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作了修改,予以重新。

三、保护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重要意义

(一)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的多样性,以及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决定我国具有众多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好地理标志就是合理利用与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二)贫困地区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相对比较复杂,形成许多独特的地理标志产品,这些产品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或者重要收入来源。地理标志保护对促进我国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尤其是对提高相对贫困落后地区农民的收入具有积极作用。

(三)地理标志既是产地标志,又代表了产品特定品质,其市场信誉是固有的、历史形成的,这是地理标志和普通商标的最大不同。保护地理标志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消费文化需要。

(四)在发展农业特色经济的过程中,通过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实施品牌化管理战略,有利于培育地方主导产业,形成地域品牌,不仅可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而且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加快地理标志的注册审查,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宣传和保护力度

(一)地理标志注册量快速增长。20**年以来,为发挥地理标志促进“三农”的作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将地理标志申请单独排队,加快审查。仅2006年和2007年两年就注册地理标志163件,是2005年底全国地理标志注册总量的1.2倍。截至2007年底,我国地理标志注册总数已达3**件,其中国内注册人的地理标志275件(涉及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40个县),占91%,外国注册人的地理标志26件,占9%。

(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进一步加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断加大对涉农商标(特别是种子、化肥、农机具商标等)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不法商贩坑农害农的商标侵权行为,净化农资市场,有力地维护了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人、广大农民以及农村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2007年1月,国家工商总局了《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在全国推广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进一步规范了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在国家工商总局依据《商标法》已认定的1,234件驰名商标中,涉农产品商标有290件,地理标志有14件。“安溪铁观音”、“绍兴黄酒”、“盘锦大米”、“泰和乌鸡”等地理标志相继被认定为驰名商标,从而加大了保护力度。

(三)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国家工商总局多次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国工商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上刊发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宣传资料以及地理标志注册名录,编写和大量印发《地理标志注册指南》,普及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知识,并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各地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促进农民增收取得的成功经验,带动和指导地方工作。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努力把商标工作的重点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大力宣传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法律规定。在农村,广大干部和农民的商标意识和商标法律观念有了显著的提高。2007年,为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国外市场注册商标,国家工商总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联合举办了四期“农产品出口企业商标及地理标志国际注册培训班”。全国有近1000家农产品规模出口企业、有关行业组织和地方政府的代表通过培训,加深了对海外商标注册知识的了解。

国家工商总局还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对外宣传。2005年以来,国家工商总局先后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举办了“战略性利用商标促进经济暨农村发展国际研讨会”和“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联合举办了地理标志保护研讨会,还多次组团赴欧、美、亚国家考察、交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工作经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我国以商标法律形式保护地理标志的法律制度与实践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和赞赏。2007年9月25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伊德里斯博士在会见出席第43届成员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时表示,中国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促进农民增收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非常有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在研究如何扩大与中国在这方面的合作。

五、使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

在商标监管与服务工作中,各地以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作为联系企业与农户的纽带,形成了“公司+商标+农户”的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对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规模小、经营分散、市场反映慢、无法形成品牌优势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新模式适应了当前农村发展的需要,对促进农民增收和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已经产生明显成效,对扩大国内消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江西“南丰蜜桔”地理标志注册后,据有关方面介绍,从注册前几毛钱一斤都销售难发展到现在2.4元一斤还供不应求。目前南丰蜜桔及其相关产业年总产值达6亿元以上,全县12个乡镇中有6个重点乡镇的农民主要依靠南丰蜜桔发家致富。农民人均年收入由1998年的2300元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元,其中蜜桔收入由原来的300元增加到现在的1000元。

地理标志范文篇9

一、一致看法,明白农业部分展开农产物地舆标记维护任务的主要性和紧迫性。

农产物地舆标记是标示农产物起原于特定地区,产物质量和相关特征首要取决于天然生态情况和前史人文要素,并以地区称号冠名的特有农产物标记。国度对农产物地舆标记执行注销准则,经注销的农产物地舆标记受司法维护。展开农产物地舆标记注销治理,关于我省农业财产晋级、农产物市场竞争力进步、农业增效及农人增收意义严重。各地要在深化进修和体会《农产物地舆标记治理方法》等相关律例的深入寄义的根底上,进步思维看法,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敏捷展开这项任务。

一是有利于推进农业财产开展。因为地舆标记维护对农产物及其出产进程有着严厉的标准,既可以起到优化种类、进步质量、添加效益的效果,更可以带动中介效劳,促进优势农产物出产、加工、发卖一体化的财产化运营,促进农业财产开展。二是有利于区域特征农产物财产带的开展。经过地舆标记的维护,可以充沛发扬区域资本的相对优势,调整农业构造;可以将涣散运营的农户和中小企业结合起来,完成规划运营,构成拳头产物,促进区域特征农产物财产带的构成,推进优势特征农业财产开展。三是有利于进步农产物市场化、组织化水平。履行“地舆标记+龙头企业+农户”的财产化运营形式,将农产物地舆标记作为联络企业与农户的纽带,可以极大地进步农产物市场化、组织化水平。四是有利于进步农产物竞争力。市场竞争已从价钱竞争、质量竞争逐渐走向产物品牌和文明竞争,应用农产物地舆标记,有助于构成以规范标准出产、以标记包管产物质量、以品牌促进发卖的良性机制,进步农产物市场竞争力。五是有利于保证农人权益。施行农产物地舆标记维护,可以进步农人的常识产权维护认识,促进农人构成现代市场经济观念,使统一区域内农户结合起来,运营特定产物,参加市场竞争,有利于保证广阔农人的权益。

其次,要明白展开农产物地舆标记维护任务是农业部分义无反顾的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产物质量平安法》和《农产物地舆标记治理方法》付与了各级农业主管部分在农产物地舆标记质量监管和标记治理上的法律主体位置。还,近几年的中心一号文件对加速履行农产物地舆标记也有明白要求,展开农产物地舆标记注销已成为农业部分的主要本能机能。因而,各级农业部分要仔细组织进修《农产物地舆标记治理方法》及其相关文件,特殊是一把手要带头学,地舆标记任务机构要深化学,具体精确地掌握其内容本质,进步履职认识,加强任务的责任感,充沛应用农业系统的资本优势,创始性地展开任务。

第三,要明白增强我省农产物地舆标记维护任务已火烧眉毛。

我省是农业大省,前史悠长,地区生态各别,具有分明地区特征和共同质量的农产物资本丰厚,享有“园艺之母”,“蜀土茶称圣”等佳誉,开拓潜力大,注销维护价值高。但我省当前已进行地舆标记注销维护的农产物仅有30余件,还有很多的特征优质农产物还没有进行注销维护,也没有专门的维护规划。据近期各级农业部分做的普查计算,全省具有开拓应用潜力的特征农产物有200余件,跟着农业科学的不时提高、优秀种类选育速度的加速,我省名特优农产物的数目还在递增,开拓具有地舆标记的农产物潜力十分大。

当时,我省地舆标记农产物的开拓和后期维护应用任务还较滞后,大大都地舆标记农产物和特征农产物基地规划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还不敷高,结构涣散,开展不服衡;一些地舆标记拥有者各自为营,单独运营,其品牌、包装、规范和治理难以一致。还,农业部分展开这项任务起步晚,跟一些兴旺省市比拟,当地当局和农业部分对地舆标记的看法还缺乏,应用地舆标记带动当地农业财产化和乡村经济还不敷,对出产者和社会的宣传发动不敷。因而,农业部分启动展开农产物地舆标记注销维护任务,将有利于创始我省农产物地舆标记维护的新场面。

二、树立决心,充沛发扬农业部分展开农产物地舆标记维护任务的优势效果。

固然农业部分在地舆标记维护任务方面起步较晚,但已制订有各类完美的配套准则,申报顺序标准简捷,整个任务起点高、开展迅猛。各地要充溢决心地迎接这项新义务的应战,充沛看法和发扬我们农业部分在展开这项任务方面的优势。一是具有对农产物地舆标记产物进行维护的技能优势。因为我国90%以上的地舆标记产物为农产物,治理对象数目大,农业部分熟习农业规范和农业技能,拥有检测伎俩和监测力气,对农产物地舆标记的前史构成、资本散布、中心出产技能和产地情况等状况熟习,在农产物地舆标记技能认定和质量监管等方面具有分明技能优势。从农业部到县农业局曾经拥有一支技能治理系统,包罗地舆标记任务机构、产地情况检测机构、托付的产物监测机构,以及组建的评审专家和反省员步队等,他们具有长时间开拓优质平安农产物、对“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农产物认证的任务经历,有监测和检测农产物的技能特长。二是具有对农产物地舆标记产物进行注销维护和应用的任务办法。各级农业部分长时间展开名特优农产物品牌建立任务已为展开地舆标记维护奠基了任务根底。我们施行过《优势农产物区域结构规划》,推进优势农产物财产带建立,商品粮基地、特征果蔬财产基地已陋习模;鼎力展开品牌建立,“三品”认证成效明显;以农人专业协作经济组织为依托展开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等,这些都为推进农产物地舆标记维护任务打下根底。还,施行农产物地舆标记维护的目标是要进一步推进这些农产物的规划化、规范化、财产化,完成最大效益,这就要求产物注销后农业部分还要进一步在基地建立、种类改进、技能推行等任务上加鼎力度才干完成。三是我省很多的当地名特优农产物为这项任务展开供应了丰厚的项目储藏,农业系统的全体资本为做好任务供应了有力的保证。因而,做好农产物地舆标记维护任务,既是各级农业部分的主要本能机能,也是农业和乡村任务的一项主要义务。

三、明白目的,尽快具体启动我省农产物地舆标记维护任务

上一年,农业部农产物质量平安中间已在一些试点省份展开农产物地舆标记注销治理任务,我省不是试点省之一,任务面对着工夫紧、要求高、义务重的场面,各级农业部分归去后要向当地当局报告请示好,一把手要亲身抓,落实任务机构,争夺财务保证,接纳有用办法,具体推进任务。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任务:

起首,要明白任务目的。往后一段期间,我省展开农产物地舆标记任务的目的是:充沛发掘我省农产物地舆标记产物的潜力,将我省一批契合地舆标记的名优特征农产物进行注销维护,添加维护产物数目;还,争夺投入,对地舆标记农产物进行有用维护与合理应用,构成首要以当局推进协会,协会带动企业,企业带动小我的形式,促进地舆标记农产物的规范化规划化,极大地拉动当地财产经济,促进农业增产、农人增收。

第二,要增强指导,完美任务系统。当前,各级农业部分大多在原无公害任务机构的根底上树立起了农产物地舆标记任务机构,下一步就是还要抓好职责落实、发明好任务前提、树立完美任务系统。

各级农业部分要积极自动向本地当局申报这一新本能机能的严重意义,明白农产物地舆标记是开展现代特征农业、施行品牌计谋的主要抓手;要依照《农产物地舆标记治理方法》规则,将农产物地舆标记维护和应用归入当地区的农业和乡村经济开展规划;要将农产物地舆标记治理经费编入本部分年度预算,明白农产物地舆标记注销是农业部分为出产者和消费者供应的、旨在证实当地优质农产物共同质量的公益性效劳,注销维护不收费;要积极争夺当地当局的指导和政策搀扶,把地舆标记注销维护任务和无公害认证任务一同列入当地各级人民当局的主要议事日程,并将任务目的归入当局审核目的。

各级农业部分要积极自动与工商、质监、常识产权等有关部分沟通协作。2004年,国度工商局和农业部结合下发了《关于增强农产物地舆标记维护与商标注册任务的告诉》,近期,我厅已与省质监局签署了协作备忘录,在地舆标记维护等方面将共同努力,出力培养和打造一批国度地舆标记维护产物。还,我厅已参与《四川省常识产权开展计谋大纲》的制订,规划农产物地舆标记维护的目的义务。

各级农业部分内部各营业部分要发扬本身的优势,对具有地舆标记维护价值的农产物要进一步在种类改进、规范化规划化出产、质量提拔和财产开拓等方面,整合伙源,通力协作,明白职责,制订响应的任务治理准则和施行细则,履职尽责地做好这项任务。

第三,要掌握重点,抓好落实。各级农业部分要根据我省的农业资本优势,容身优势财产和优势农产物,在做好查询研讨的根底上,鼎力宣传,搞好培训,做好规划,组织申报,尽快启动农产物地舆标记注销审核任务。

一要制订好规划和施行细则。各地要抓紧工夫,在查询资本的根底上,连系本地实践,制订当地区农产物地舆标记规划,省厅也将加速制订出表现四川特征,效劳于我省农业和乡村中间任务和总体开展的全省农产物地舆标记规划,树立省农产物地舆标记任务准则,明白任务要求,标准注销治理行为。各级农业部分也要树立申报农产物地舆标记注销维护的项目储藏库,制订任务方案,有重点、有步调地展开任务,要应用当局推进把此项任务做大、做强。

二要积极做好组织申报任务。要积极指导,以从事特征农产物出产运营的农业协作社、行业协会等专业经济组织作为申报主体,展开农产物地舆标记引荐申报和注销审核任务;以我省优势农产物财产带、特征农产物规划区和农业大县为重点,发掘、应用、维护和培养各类特征农产物。当前,各地有良多名特优农产物可以申报作为项目储藏,要订出工夫表,抓紧组织申报。

三要抓好宣传培训做好效劳任务。农产物地舆标记注销任务,量大面广,事关农业资本治理、农产物质量平安和广阔农产物出产者亲身好处,政策性强,任务责任大。各级农业部分要深化底层,靠前效劳,进步任务效率,依照科学严谨审核、快捷周密效劳的准则,一心一意地效劳乡村、效劳农业、效劳农人,用高质量的效劳,用获证产物发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导和带动各类经济协作组织积极申报农产物地舆标记注销维护。省厅已将农产物地舆标记注销初审任务归入当局做事公开栏目,承受社会监视;各级农业部分也要制订相关的做事公开准则,进行做事公开,进步效劳质量。

要充沛应用电视、播送、收集等大众媒体和简报等多种方式,普遍展开农产物地舆标记公益性宣传运动,扩展农产物地舆标记的社会影响。省、市农产物地舆标记治理机构要分期、分批培训专业人员,培养一支把握政策、熟习营业的专业步队,本次培训后,各市州要对各县审核人员进行培训,为具体启动注销维护任务供应人才保证。

四、持续起劲,圆满完成本年农产物质量平安目的义务

本年是不服凡的一年,经过人人的艰苦起劲,农产物质量平安任务历经了一次次考验。抗震救灾时期,我们将监督工作由常态转为了应急形态,制订了实在可行的任务方案,接纳了一系列监管办法,包管了在艰辛的重灾区没有发作一例较大的农产物质量平安变乱;我们在地动中从新昂起刚强的头颅,用我们出色的任务成果喜迎奥运会的到来,对供奥农产物,接纳从出产泉源抓起,派人员天天据守基地进行监管,包管了供奥农产物的质量平安。这一年,还剩最终三个月,我但愿同志们要鼓足劲头,持续起劲,严厉依照年头厅里的摆设,找准差距,圆满完成本年的目的义务。岁尾以前,重点突击完成以下任务:

一是要健全机构完美准则。到当前为止,由市州级编委正式下文,农业部分设置的农产物质量平安监管机构数合计17个,占全省市州级的76.19%。个中自力挂牌5个(个中成都会有2个自力监管机构),占23.80%。但仍有5个市州农业局无专门机构,只要从事农产物质量平安监管的兼职人员,质量平安任务仍没有牵头部分,资本涣散,治理结果差,责任追查难。由县级编委正式下文,农业部分设置的农产物质量平安监管机构数合计68个,占全省总县数37.56%,个中自力挂牌32个,按“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设置的机构数36个。有一多半没有成立监管机构。岁尾前,各地必需接纳实在可行办法,具体完成监管机构的树立。

到当前为止,经过省级“双认证”的市州级检测机构有15个(个中,成都会划入食物药品监视局,资阳、眉山建在畜牧部分),按年头要求是除甘孜、阿坝以外力争悉数经过省级“双认证”。当前,德阳、凉山已按要求经过了“双认证”,自贡、巴中正依照认证顺序在积极预备,争夺本年经过;、甘孜正在积极筹建;但广安、阿坝还没启动认证预备任务。

二是持续增强全程监管。从调研反省状况看,本年各地都接纳了办法增强农产物全程监管力度,上半年状况优越,增强了农业投入品的监视治理和抽查力度,整理和标准了农业投入品市场次序,增强了出产进程监管,从各地日常监管的《月报》以及前两次省级例行监测后果反映,产物监测及格率稳中有升,检测出来的高毒犯禁农药种类少数小。地动后,因为单个当地放松了监管,第三次全省例行监测又呈现了高毒犯禁农药种类增多的趋向,投入品市场也查处了高毒禁用农药。比来,呈现了河北石家庄的三鹿奶粉事情,已危及到人民群众生命平安,因而,质量平安这根弦任何时分都不克不及放松,特殊是最终这三个月,临近国庆、元旦和春节,节假期多,各地要增强各个环节的监视反省,对第三次例行监测后果要提出整改定见,确保地动后我省农产物质量长时间平安不变。

三是加快无公害农产物认证。我省无公害农产物认证任务近年有所放松,人人必需要对这项任务从新进步看法:无公害农产物认证的目标是保证农产物质量的根本平安,知足群众消费,是当局推进的公益性认证,具有强迫性,必需把它作为农产物质量平安的根底来抓。本年,省当局要求加大无公害农产物认证任务力度,并把无公害认证任务归入了省当局审核目的,各地要按年头的目的义务要求,立刻制订办法,确保全省目的义务的完成。本年内,准则上要求每个市州完成20%的县推进产地的全体认定,产地认定不低于全省均匀程度,力争全省认证产物100个,无公害农产物基地上积到达40%;要求加大无公害农产物的证后监管,产地证后现场反省量到达10%,产物证后监测量到达30%。当前,全省本年进行无公害产地认定任务有一个大的飞跃,申报面积比上一年翻番,认证经过后,全省无公害基地上积可达40%的年头目的。固然面积有大的增进,但仅有7个市州的11个县进行了产地的全体认定,全省几年来展开全体推进的县仅23个,此次会议后,但愿没有展开这项任务的市州必然要加紧研讨办法,争夺当局资金投入,加大无公害全体认定任务。还,要增强规范化示范基地建立,12个无公害农产物出产示范基地县、6个承当国度级农业规范化示范区的当地,要发扬基地的示范带举措用,指导农人采用规范化出产技能和标准,成为全省农产物质量平安示范的样板。

地理标志范文篇10

地理标志与前文所述进出口贸易中的商品原产地是相互邻近的两个概念,但两者却有很多不同,进出口贸易中的商品原产地是货源标志,而地理标志不只如此。地理标志的由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追溯到本世纪30年代的法国。本世纪30年代,法国出现葡萄酒生产过剩危机,市场上假冒名葡萄酒泛滥。为此,葡萄种植业者、葡萄酒酿造业者和法国政府于1935年组建了“全国特产葡萄名酒及烈性名酒研究所”,着手以原产地对商品命名的研究工作。“原产地”命名主要围绕土地品质、葡萄品种和人三个方面展开,即本地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能够为市场提供具有本地特色的独特产品。法国自1935年实行地理标志制度以来,以原产地命名的葡萄酒产品有400多个,以原产地命名的酒类产量达23亿升;以原产地命名的葡萄种植面积占法国葡萄种植总面积的52%。近几十年来,法国以地理标志命名的产品的范围已从酒类扩展到奶酪及其它产品如橄榄、核桃等。原产地命名注册的产品与一般产品相比较,具有知名度高、品质好、高附加值等特点,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以原产地命名商品的做法。1992年7月14日,欧共体第2081/92法令,明确规定保护食品和农产品以“原产地”命名及保护地理标志。1996年6月,欧盟为加强对欧盟农产品的保护,公布了农产品品牌注册名单,凡注册的农产品品牌,只有在“原产地”生产,并严格遵守有关标准的生产者才能使用。

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22条中的“地理标志”,指用来标示原产于某地区并具备由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为要素所确定的特定质量和特色产品的一种商业标记。这里的“某地区”可能是一个国家,如中国陶瓷、法国白葡萄酒,也可能是特定国家中的一个地区,如天津鸭梨、峨山矿泉水,还可能是一地区内更小的地方名称,如龙井茶、景德镇瓷器。地理标志作为一种商业标记,一般是由地理名称和产品通用名称组合而成,如新疆葡萄干,其中“新疆”是地理名称,“葡萄干”是商品通用名称。当地理标志的知名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只取地理名称便可实现整个地理标志的表示功能,如“香槟酒”习惯被人们称作“香槟”。地理标志有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地理标志是一种地理名称,但它不是一般的地理名称。一方面,地理标志是实际存在的地理名称,其涵盖的地域范围大可以是国家,小可以是省、市、县、镇、村。地理标志就是这特定地域内某种产品的生产、制造、加工者共同使用的一种商业标记。另一方面,地理标志是具有较高声誉的地理名称。一般的地理名称(即商品产地落款或货源标志)经当地某种商品的生产、制造、加工者的长期使用,其声誉不断提高,令消费公众对这种地理名称下的特种商品产生了稳定而又特殊的信任感,这时一般的地理名称就转化成了地理标志。其次,地理标志与其标示的商品的特定质量和特色密切相关。一般的产地名称之所以能发展成地理标志,关键是商品的特定质量和特色是由产地内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决定的。这里的自然因素是指产地内的环境、气候、土质、水源、物种以及天然原料等;这里的人为因素主要指产地特有的产品加工工艺、生产技术、传统配方或秘诀等。上述人文地理条件对地理标志形成的作用是一个历史过程,它可能表现为产地内世代生产者对生产加工工艺、所选原料等生产要素的规律性认识,进而形成稳定的产品质量和特色,也可能表现为消费公众对产品质最和特色的普遍认同,由此形成产品信誉,也可能二者兼而有之。再次,地理标志既是一种质量证书,又代表了产地信誉,因此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这种社会影响就地域而言,可分为世界性地理标志、全国性地理标志和地区性地理标志;就影响的社会主体而言,指达到一定数量范围的消费群体。地理标志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地理标志是产地内生产、制造、加工者共有的一项无形财产,是他们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有利手段。

地理标志的属性和功能与商标基本相同。它们都属工业产权的范畴,是商品生产经营者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都有商品来源区别功能。但二者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一是地理标志用来区分不同的产地,商标则用来区别同类商品或服务项目的不同生产经营者。同一产地的不同生产经营者可以使用相同的地理标志,但使用的商标却不同。二是地理标志一般只用于商品,而商标使用的范围即可是商品,亦可是服务项目。三是地理标志的质量信誉表示作用取决于产地的人文地理条件,而商标的信誉表示作用则取决于具体生产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一点需要说明,依照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规定,地理标志可以注册为“证明商标”。当然,注册为“证明商标”并非地理标志获得法律保护的唯一手段。

二、地理标志权

通过上文对地理标志涵义的分析,不难得出地理标志权的概念。所谓地理标志权是指产地内特定商品的生产者对其产地名称享有的专有性权利。其中“特定商品”是由具备产地的人文地理条件确定的特定质量和特色的商品,该商品符合真实、稳定的传统条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享有较稳定的信誉。“生产者”指从事特定商品的生产、制造、加工的单位或个人。关于地理标志权的涵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第一,地理标志权是一种专有权。如果地理标志被产地内的商会、机关或者团体依法申请注册为证明商标,则由该商会或团体享有该地理标志的专有权;如果地理标志未被注册为证明商标,则地理标志权表现为地方性共有权。地理标志权作为一种专有性的权利,其“专有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即原产地名称权既不能转让,也不能许可产地外的单位或个人使用。其理由在于,地理标志的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都会导致产品出处的混淆和消费者的误认,并丧失地理标志的本质特性。

第二,地理标志权是一种集体性的专有权。地理标志不能为某个人所垄断,即使被有关组织申请注册为商标,也要由注册人依法授权给合格主体共同使用;如果地理标志未被注册为商标,它就表现为一种共有权。这是因为,地理标志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是基于产地的特有自然条件和产地内世代劳动者集体智慧而形成的,它当然应当属干产地内劳动者集体所有。地理标志权的集体权利属性决定,产地内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只要其产品符合相应的传统条件,具有特定的质量和特色,均可使用该地理标志。与之相适应,产地内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一旦不能按规定的条件从事生产经营,就要丧失使用该地理标志的权利。地理标志所限定的地域范围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无论其生产经营产品的质量、特色是否与该地理标志的特定要求一致,或者是否使用与产地内生产经营者相同的原料和技术,都无权使用该地理标志。

第三,地理标志权没有限定的保护期,它取决于产地特有的人文地理条件。地理标志权具体表现为使用权和禁止权两个方面。作为使用权,它不受时效的限制,可供产地内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世代享有,即使某一地理标志在一定期间未被使用,也不能由公众随意使用;作为禁止权,地理标志权的权利主体可以排除产地内外一切不合格主体对其地理标志的非法使用。尤其地理标志的滥用或冒用,会淡化地理标志的识别性,降低其商誉含量,使地理标志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第四,《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将地理标志明确列入了工业产权的范畴。地理标志的特有功能使得它成为使用主体的一项宝贵的无形资产,成为特定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也正因为如此,地理标志成为假冒的对象,地理标志侵权现象时有发生。

三、加强地理标志权法律保护在名牌战略中的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实施名牌战略,启动名牌工程。一提到名牌,绝大多数人会想到商标,尤其是想到驰名商标,与之相适应,对名牌产品的保护,更多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会想到运用商标法来维护其合法权益。殊不知,名牌产品之名不只是商标的出众,其中还有商号、地理标志等所承载着的信誉。名牌产品的法律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地理标志保护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地理标志在名牌战略或名牌工程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关系上。一方面是地理标志与消费者的关系。消费者以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购自己的商品,这种挑选是对商品最公正的评价,是对商品生产经营者合理的报偿,其结果使商品生产优胜劣汰。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体现在“认牌购物”上,穿名牌、吃名牌、用名牌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而“认牌购物”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选择商标,其中还有地理标志。如西湖龙井茶、沧州金丝小枣、新疆哈密瓜、绍兴黄酒、赵州雪梨等,人们可能不知道或不太在乎其商标是什么,但对其地理标志格外垂青。可见,地理标志的依法使用是对消费者负责,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正是名牌战略或名牌工程的宗旨之一。另一方面是地理标志与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关系。商品生产经营者只有从维护消费者利益出发,提供的商品适合人们的实用水平和购买能力,比同行竞争者物美价廉、质量高而又富有特色,才能创出信誉,使自己的产品进入名牌的行列。地理标志之所以能从普通的货源标志演化而来,正是产地内特有的自然条件和世代劳动者的智慧使然,地理标志中凝结着较高的信誉,使其成为名牌的组成部分。反过来,地理标志又可以为商品生产经营者换取可观的收益。上文提到过的法国葡萄酒产品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当地开发农村地区潜力的有效手段,创出了一系列名牌产品,中国消费者所熟悉的人头马、轩尼诗、马爹利都是夏郎特蒸馏器酿制出来的葡萄酒。再一方面是地理标志与国家的关系。地理标志是名牌的组成部分,而名牌产品的多少标志着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显示国家经济实力。在进出口贸易中,我国许多名牌产品因地理标志享誉世界,如中国丝绸、中国瓷器等,它们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我国的商品形象。总之,名牌中的地理标志与国家利益、生产经营者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息息相关,它在名牌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地理标志在名牌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决定地理标志保护是名牌产品法律保护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搞好名牌产品的原产地名称保护,本章以下儿节将对地理标志侵权认定、法律责任、制度完善等问题作更深入的探讨,以期能对名牌产品原产地名称保护实践有所借鉴或参考。在此,只对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几个观念问题作初步讨论。

笔者以为,做好名牌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在观念上应当注意三个联系:

首先,把地理标志的意义同目前市场经济实践和经济体制改革联系起来。地理标志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将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理标志在市场上作为竞争手段的功能将进一步突出;为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国家将进一步健全市场管理法,原产地名品适合人们的实用水平和购买能力,比同行竞争者物美价廉、质量高而又富有特色,才能创出信誉,使I‘1己的产品进入名牌的行列。地理标志之所以能从普通的产地标忐演化而来,正是产地内特有的自然条件和世代劳动K的智慧使然,地理标志中凝结着较高的信誉,使其成为名牌的组成部分。反过来,地理标志又可以为商品生产经营者换取可观的收益。上文提到过的法国葡萄酒产

品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当地开发农村地区潜力的有效手段,创出了一系列名牌产品,中国消费K所熟悉的人头马、轩尼诗、马爹利都是夏郎特蒸馏器酿制出来的葡萄酒。再一方面是地理标志与国家的关系。地理标志是名牌的组成部分,而名牌产品的多少标志着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显示国家经济实力。在进出口贸易中,我国许多名牌产品因地理标志享誉世界,如中国丝绸、中国瓷器等,它们在一定意义L代表了我国的商品形象。总之,名牌中的地理标志与国家利益、生产经营者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息息相关,它在名牌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地理标志在名牌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决定地理标志保护是名牌产品法律保护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搞好名牌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本题将对地理标志侵权认定、法律责任、制度完善等问题作更深入的探讨。在此,只对地理标志保护的几个观念问题作初步讨论。

笔者以为,做好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在观念上应当注意三个联系:

首先,把地理标志的意义同目前市场经济实践和经济体制改革联系起来。地理标志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将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理标志在市场上作为竞争手段的功能将进一步突出;为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国家将进一步健全市场管理法,地理标志作为名牌产品的一种标志,在法律保护上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商品质量是地理标志信誉的物质基础,把保护地理标志权同自我监督商品质量结合起来,无论是对保护消费者利益,改善生产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还是从放眼未来,地理标志对生产经营者的回报来看,都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