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色彩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3:24:37

地方色彩

地方色彩范文篇1

中国民歌的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涉及中国音乐的基本风格,在音乐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已逐渐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课题。

所谓色彩,乃借用绘画术语,以通感之法,表达对音乐美感特点的整体体验。民歌地方色彩意味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方色彩”。

地方色彩的形成与诸文化要素密切相关。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地理悬殊很大,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导致各地在语言、风俗、审美心理和文艺传统上都形成了不同特点,这些文化因素综合作用于各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民歌形式,遂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色彩差异。

民歌色彩的形成由来已古,早在先秦汉魏时期中国民歌就有南音北音东音西音之别,以后更有楚声粤曲吴歌秦音之异。这种现象至今犹存,很象中国的方言文化,各地民歌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方言”,以此展示出其地方色彩。

中国民歌地方色彩之丰之美,为世界各国难与并能,它是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艺术体现,是民间音乐的重要属性和深受人民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稍稍懂得音乐的人都不难从听觉上模糊感受到各地民歌的色彩差异,但一般都只能停留于隔岸观花,雾中看月的状态。若欲作细致区分和准确辩认,并能说出一些依据和道理,达到理性的把握,即使身为专业研究的学者们也深感不易。其原因在于,人们对于民歌色彩所由表现的具体形式表徵尚未作比较专门细致的探究,缺乏理性分析的手段和方法。

本文拟围绕这个课题作些初步的理论分析,以期能对民歌的色彩特点既可意会,也可言传,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加深对民间音乐本质的理解。

民歌作为一种以乐音为媒介的艺术形式,我们对它的审美体验,首先经由一些形式要素的综合效应来具体把握。因而,若欲解开地方色彩的奥秘,势必先要条分缕析出民歌色彩的形式表徵。

二、民歌色彩的形式表徵

民歌是音乐与文学的综合艺术,民歌的美感体验和地方色彩主要表现于音乐形式要素的具体特点上,而唱词的特点,通常也可作为辅助性的分析因素。音乐形式方面,主要涉及音阶、结构、音调、音律、旋法等要素的特点,歌词方面,主要涉及方言词汇、衬词和声韵调等要素的特点。以上词曲形式中任一要素的特点,或多个要素特点的综合作用,都可构成民歌色彩的个性及其变迁,这些要素也正是辩析民歌地方色彩的理性依据。下面以两首民歌的分析为例,从中了解民歌地方色彩的具体表现和辩析的基本方法。

1、山西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此歌是体现“北音”色彩的作品,其具体形式表徵为:带变宫的六声音阶,宽羽声韵的音调结构623,对应性质的上下句体结构,旋法含有六度大跳,方言唱词“开”的韵母特点,为e,而不是ai,等等;

2、四川民歌《康定情歌》。此歌为体现南音色彩的作品,具体形式表徵为:五声音阶,四句体结构,窄羽声韵的音调结构612、356,级进为主的旋法,四川特有方言衬词“跑马溜溜的”等的运用。

这两首民歌分别体现了中国北音南音的地方色彩个性,在美感体验上,北歌有悠远高朗之美,南歌为柔和婉转之美,从以上简析中可以见出,南北民歌音乐的审美色彩差异并非玄虚而不捉摸的,它具体清楚地由音阶、结构、音调旋法和方言声韵衬词诸要素特点的综合作用而达成。我们完全有可能从词曲形式要素及其特点的细致分析中对之作出理性的分析和把握。

既论地方色彩,就离不开地理特点和地区范围这些参数。民歌地方色彩总是与特定地区范围相联系的,不同区域范围的民歌,其色彩表现的浓度有所不同,组成色彩的形式参数也有相应的复杂变化。以此而言,民歌色彩具体表现上具有多层性和多样性,需要因地而宜地作出具体分析,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在这些复杂因素的综合参与中,也仍有一定规律可循。

三、民歌地方色彩的区域性

中国有句家喻户晓的古话叫“乡音难改”,民谣有云:“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音”,“锣鼓不出乡,各是各的腔”等说法。可见甚至在不同乡镇之间,其方言和民歌也有不同色彩,这固是很极端的例子,但也表明民歌色彩是与地区结合而体现的,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为了说明的方便,本文只拟从大范围方面作些理论分析和探讨。根据地理面积的不同,民歌色彩可相应划分为多个层次的色彩区来加以体认。一般规律是,区域面积越大,民歌的个性色彩越鲜明,差异也越彰显;反之,则个性色彩越模糊,差异越细微。故地区面积与色彩浓度成反比例关系。相应的,在辩析不同区域民歌色彩时,所运用的分析参数会有变化。基本原则是,色彩区面积与分析参数呈反比关系,即色彩区面积越大,民歌色彩越彰显,分析中所用的形式参素就越少,分析方法越粗略;反之,分析参数增多、细化。

比如,从宏观层次看中国南北民歌的色彩,就只须考虑音阶、结构、音调三因素特点即可清楚辩认。北歌多为六声或七声音阶,结构为较规范的上下句体,音调多用大、宽音韵(135、512)。而从中观层面看南北方内部各省区之间的差异,则由于都用同样的音阶、音调和结构,就需要添加更多更细的形式参数如旋法、润腔等来作更深一层次的划分,才能找出其间的色彩差异。如此等等。

四、下面结合民歌色彩区的具体实例来体认其具体的形式表现要素,提出一些初步分析的技术和方法

(一)南北中的色彩差异(宏观层面)

从宏观层次看,中国民歌可划分为北方南方和中部三大色彩区域,各区色彩有很明显的差异,并具体体现于一些形式要素的综合作用上。

曲例3陕北信天游《三十里铺》是北音色彩的典型曲调,其形式特点为:对应性的三上一下四句体(二句体的变体),带FA偏音的六声音阶,宽宫声韵结构512,旋法多用五度跳进。歌词“我”的方言读音为E,曲情苍凉凄凉。

同样是体现北音色彩的信天游《红军哥哥回来了》一曲,其形态表徵与《三十里铺》雷同:上下句体,带FA、SI两个偏音的七声音阶,宽商声韵623,多跳进,旋法多用七度大跳。方言词汇有“鸡娃子,狗娃子”等;“了、来、咬”等字具有方言声韵的发音特点,如“咬”字读为“NIO”,“来”为“LE”。曲情开阔慷慨。等等。

再随手拈来一些南音民歌作品,其风格韵味和形式表徵就截然不同了。如江南小调《无锡景》为典型的南音色彩。其形式要素特点为:五声音阶,窄徵声韵561、653和小声韵123的综合运用。级进为主的旋法,连续发展、渐层下移的四句体结构,旋律修饰细腻华丽,曲风柔宛妩媚。

同样是江南小调的《码头调》,其色彩美感及形态特点略同上曲,兹不赘述。

到了南北中介地带的荆楚湖北,民歌色彩又另有一番意趣。湖北地处中国南北交界地带,其文化和音乐均有不南不北,亦南亦北的中性色调,由此形成其独特的个性。千里江汉平原潜江县的打麦歌《崔冬崔》,即是典型的中音色彩曲例,全曲以大宫声韵135三音腔及其各种转位、换序形态行腔,曲风明朗活泼,刚柔兼容。湖北宜昌山歌〈上茶山〉,亦具中音色彩,旋律音调与上曲大同小异,更添一股清新的山野风韵。

地方色彩范文篇2

中国民歌的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涉及中国音乐的基本风格,在音乐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已逐渐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课题。

所谓色彩,乃借用绘画术语,以通感之法,表达对音乐美感特点的整体体验。民歌地方色彩意味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方色彩”。

地方色彩的形成与诸文化要素密切相关。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地理悬殊很大,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导致各地在语言、风俗、审美心理和文艺传统上都形成了不同特点,这些文化因素综合作用于各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民歌形式,遂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色彩差异。

民歌色彩的形成由来已古,早在先秦汉魏时期中国民歌就有南音北音东音西音之别,以后更有楚声粤曲吴歌秦音之异。这种现象至今犹存,很象中国的方言文化,各地民歌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方言”,以此展示出其地方色彩。

中国民歌地方色彩之丰之美,为世界各国难与并能,它是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艺术体现,是民间音乐的重要属性和深受人民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稍稍懂得音乐的人都不难从听觉上模糊感受到各地民歌的色彩差异,但一般都只能停留于隔岸观花,雾中看月的状态。若欲作细致区分和准确辩认,并能说出一些依据和道理,达到理性的把握,即使身为专业研究的学者们也深感不易。其原因在于,人们对于民歌色彩所由表现的具体形式表徵尚未作比较专门细致的探究,缺乏理性分析的手段和方法。

本文拟围绕这个课题作些初步的理论分析,以期能对民歌的色彩特点既可意会,也可言传,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加深对民间音乐本质的理解。

民歌作为一种以乐音为媒介的艺术形式,我们对它的审美体验,首先经由一些形式要素的综合效应来具体把握。因而,若欲解开地方色彩的奥秘,势必先要条分缕析出民歌色彩的形式表徵。

二、民歌色彩的形式表徵

民歌是音乐与文学的综合艺术,民歌的美感体验和地方色彩主要表现于音乐形式要素的具体特点上,而唱词的特点,通常也可作为辅助性的分析因素。音乐形式方面,主要涉及音阶、结构、音调、音律、旋法等要素的特点,歌词方面,主要涉及方言词汇、衬词和声韵调等要素的特点。以上词曲形式中任一要素的特点,或多个要素特点的综合作用,都可构成民歌色彩的个性及其变迁,这些要素也正是辩析民歌地方色彩的理性依据。下面以两首民歌的分析为例,从中了解民歌地方色彩的具体表现和辩析的基本方法。

1、山西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此歌是体现“北音”色彩的作品,其具体形式表徵为:带变宫的六声音阶,宽羽声韵的音调结构623,对应性质的上下句体结构,旋法含有六度大跳,方言唱词“开”的韵母特点,为e,而不是ai,等等;

2、四川民歌《康定情歌》。此歌为体现南音色彩的作品,具体形式表徵为:五声音阶,四句体结构,窄羽声韵的音调结构612、356,级进为主的旋法,四川特有方言衬词“跑马溜溜的”等的运用。

这两首民歌分别体现了中国北音南音的地方色彩个性,在美感体验上,北歌有悠远高朗之美,南歌为柔和婉转之美,从以上简析中可以见出,南北民歌音乐的审美色彩差异并非玄虚而不捉摸的,它具体清楚地由音阶、结构、音调旋法和方言声韵衬词诸要素特点的综合作用而达成。我们完全有可能从词曲形式要素及其特点的细致分析中对之作出理性的分析和把握。

既论地方色彩,就离不开地理特点和地区范围这些参数。民歌地方色彩总是与特定地区范围相联系的,不同区域范围的民歌,其色彩表现的浓度有所不同,组成色彩的形式参数也有相应的复杂变化。以此而言,民歌色彩具体表现上具有多层性和多样性,需要因地而宜地作出具体分析,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在这些复杂因素的综合参与中,也仍有一定规律可循。

三、民歌地方色彩的区域性

中国有句家喻户晓的古话叫“乡音难改”,民谣有云:“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音”,“锣鼓不出乡,各是各的腔”等说法。可见甚至在不同乡镇之间,其方言和民歌也有不同色彩,这固是很极端的例子,但也表明民歌色彩是与地区结合而体现的,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为了说明的方便,本文只拟从大范围方面作些理论分析和探讨。根据地理面积的不同,民歌色彩可相应划分为多个层次的色彩区来加以体认。一般规律是,区域面积越大,民歌的个性色彩越鲜明,差异也越彰显;反之,则个性色彩越模糊,差异越细微。故地区面积与色彩浓度成反比例关系。相应的,在辩析不同区域民歌色彩时,所运用的分析参数会有变化。基本原则是,色彩区面积与分析参数呈反比关系,即色彩区面积越大,民歌色彩越彰显,分析中所用的形式参素就越少,分析方法越粗略;反之,分析参数增多、细化。

比如,从宏观层次看中国南北民歌的色彩,就只须考虑音阶、结构、音调三因素特点即可清楚辩认。北歌多为六声或七声音阶,结构为较规范的上下句体,音调多用大、宽音韵(135、512)。而从中观层面看南北方内部各省区之间的差异,则由于都用同样的音阶、音调和结构,就需要添加更多更细的形式参数如旋法、润腔等来作更深一层次的划分,才能找出其间的色彩差异。如此等等。

下面结合民歌色彩区的具体实例来体认其具体的形式表现要素,提出一些初步分析的技术和方法。

(一)南北中的色彩差异(宏观层面)

从宏观层次看,中国民歌可划分为北方南方和中部三大色彩区域,各区色彩有很明显的差异,并具体体现于一些形式要素的综合作用上。

曲例3陕北信天游《三十里铺》是北音色彩的典型曲调,其形式特点为:对应性的三上一下四句体(二句体的变体),带FA偏音的六声音阶,宽宫声韵结构512,旋法多用五度跳进。歌词“我”的方言读音为E,曲情苍凉凄凉。

同样是体现北音色彩的信天游《红军哥哥回来了》一曲,其形态表徵与《三十里铺》雷同:上下句体,带FA、SI两个偏音的七声音阶,宽商声韵623,多跳进,旋法多用七度大跳。方言词汇有“鸡娃子,狗娃子”等;“了、来、咬”等字具有方言声韵的发音特点,如“咬”字读为“NIO”,“来”为“LE”。曲情开阔慷慨。等等。

再随手拈来一些南音民歌作品,其风格韵味和形式表徵就截然不同了。如江南小调《无锡景》为典型的南音色彩。其形式要素特点为:五声音阶,窄徵声韵561、653和小声韵123的综合运用。级进为主的旋法,连续发展、渐层下移的四句体结构,旋律修饰细腻华丽,曲风柔宛妩媚。

同样是江南小调的《码头调》,其色彩美感及形态特点略同上曲,兹不赘述。

到了南北中介地带的荆楚湖北,民歌色彩又另有一番意趣。湖北地处中国南北交界地带,其文化和音乐均有不南不北,亦南亦北的中性色调,由此形成其独特的个性。千里江汉平原潜江县的打麦歌《崔冬崔》,即是典型的中音色彩曲例,全曲以大宫声韵135三音腔及其各种转位、换序形态行腔,曲风明朗活泼,刚柔兼容。湖北宜昌山歌〈上茶山〉,亦具中音色彩,旋律音调与上曲大同小异,更添一股清新的山野风韵。

(二)南方不同省区的色彩差异(中观层面)

中国南北民歌色彩的差异是明显的,那么,南方内部或北方内部各省区间的民歌,还有无色彩差异呢?当然也有,作为民歌色彩的亚层次体现,各地民歌色彩差异虽稍趋淡弱一些,但其间仍有理脉清晰可辩。现以四川云南两省为例作一简析。

两省地理紧邻,音乐文化共性颇多,民歌都具南音的最基本特点如五声音阶,以羽小声韵613为核心音调,四句体的典型结构等等。但两省民歌因具体旋法的偏爱不同,又形成了色彩差异。四川民歌多用曲折跳进式旋法,故带有几分泼辣情调,如流行全国的四川宜宾农村小调《绣荷包》,采用小羽声韵的换序曲折旋法631,乐汇多随方言语调走势成腔,如“缎子”等。方言衬词“衣儿牙儿哟、猪儿嘎、金刚梭罗妹”的大量运用,更加强了四川的地方色彩。而云南民歌则偏爱下行音阶式级进旋法,更显旖旎柔宛的风采。再加上其它音乐形式和歌词方言的特点,其色彩差异仍清晰可辩。如《放马山歌》,采用典型的羽小声韵下行音阶式旋法,3216,其在乐句尾固定地不断出现,给人强烈的印象。

(三)省区内部的色彩差异(微观层面)。

民歌地方色彩不仅体现于中国南北的不同省区,即使在同一省区内,也会因地理、方言声调及传统审美习惯的不同,而有微妙的色彩差异。兹以湖北省为例分析说明之。如果我们周游湖北各地,聆听当地的音乐,就可感到其色彩丰富,或具南方韵味,或带北方风味,或有西南巴蜀色彩,或染下江东吴音韵,境物变迁,音乐亦异其趣。真是五光十色,绚丽缤纷。据湖北民歌专家杨匡民教授研究,湖北民歌可划分为五个色彩区:

1.【鄂东南色彩区】今咸宁地区,以窄声韵音调[SOLLADO]、[LADORE]分布最多,旋法常作小六度、纯四度的跳进。2.[鄂东北]:今黄岗与孝感两地区,多为低丘陵,有江南风景之致。受江南文化影响较多,音乐风格偏于婉转优美。音调以“宽徵”声韵的[SOLLARE]为主。其与鄂东南只有一江之隔,但民歌的音调与旋法,却有明显的区别色彩。3.【鄂中南】:今荆州地区,号称千里江汉平原,富饶的鱼米之乡。地理上北近襄阳,南近洞庭湖。音调以“大宫声韵”为主。声腔华丽优美。4.【鄂西南】今宜昌与恩施两地区。全区山峦重叠,峡谷纵横,地势险要,交通不便,语言很统一,属西南官话区,与川东方言无异。音调“窄羽”声韵[LADORE]的旋律为典型样式。5.【鄂西北】今襄阳和郧阳两地区,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线略偏南,自然风貌兼有南北景色,当地人的生活与风习也兼有南北特点,音乐风格在兼容并包基础上略偏重于中原北方的风味,古人称当地人“多秦音、好楚歌”。民歌旋法强调四度跳进,曲风较活泼开朗,有北音风味。

地方色彩范文篇3

中国民歌的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涉及中国音乐的基本风格,在音乐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已逐渐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课题。

所谓色彩,乃借用绘画术语,以通感之法,表达对音乐美感特点的整体体验。民歌地方色彩意味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方色彩”。

地方色彩的形成与诸文化要素密切相关。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地理悬殊很大,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导致各地在语言、风俗、审美心理和文艺传统上都形成了不同特点,这些文化因素综合作用于各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民歌形式,遂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色彩差异。

民歌色彩的形成由来已古,早在先秦汉魏时期中国民歌就有南音北音东音西音之别,以后更有楚声粤曲吴歌秦音之异。这种现象至今犹存,很象中国的方言文化,各地民歌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方言”,以此展示出其地方色彩。

中国民歌地方色彩之丰之美,为世界各国难与并能,它是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艺术体现,是民间音乐的重要属性和深受人民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稍稍懂得音乐的人都不难从听觉上模糊感受到各地民歌的色彩差异,但一般都只能停留于隔岸观花,雾中看月的状态。若欲作细致区分和准确辩认,并能说出一些依据和道理,达到理性的把握,即使身为专业研究的学者们也深感不易。其原因在于,人们对于民歌色彩所由表现的具体形式表徵尚未作比较专门细致的探究,缺乏理性分析的手段和方法。

本文拟围绕这个课题作些初步的理论分析,以期能对民歌的色彩特点既可意会,也可言传,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加深对民间音乐本质的理解。

民歌作为一种以乐音为媒介的艺术形式,我们对它的审美体验,首先经由一些形式要素的综合效应来具体把握。因而,若欲解开地方色彩的奥秘,势必先要条分缕析出民歌色彩的形式表徵。

二、民歌色彩的形式表徵

民歌是音乐与文学的综合艺术,民歌的美感体验和地方色彩主要表现于音乐形式要素的具体特点上,而唱词的特点,通常也可作为辅助性的分析因素。音乐形式方面,主要涉及音阶、结构、音调、音律、旋法等要素的特点,歌词方面,主要涉及方言词汇、衬词和声韵调等要素的特点。以上词曲形式中任一要素的特点,或多个要素特点的综合作用,都可构成民歌色彩的个性及其变迁,这些要素也正是辩析民歌地方色彩的理性依据。下面以两首民歌的分析为例,从中了解民歌地方色彩的具体表现和辩析的基本方法。

1、山西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此歌是体现“北音”色彩的作品,其具体形式表徵为:带变宫的六声音阶,宽羽声韵的音调结构623,对应性质的上下句体结构,旋法含有六度大跳,方言唱词“开”的韵母特点,为e,而不是ai,等等;

2、四川民歌《康定情歌》。此歌为体现南音色彩的作品,具体形式表徵为:五声音阶,四句体结构,窄羽声韵的音调结构612、356,级进为主的旋法,四川特有方言衬词“跑马溜溜的”等的运用。

这两首民歌分别体现了中国北音南音的地方色彩个性,在美感体验上,北歌有悠远高朗之美,南歌为柔和婉转之美,从以上简析中可以见出,南北民歌音乐的审美色彩差异并非玄虚而不捉摸的,它具体清楚地由音阶、结构、音调旋法和方言声韵衬词诸要素特点的综合作用而达成。我们完全有可能从词曲形式要素及其特点的细致分析中对之作出理性的分析和把握。

既论地方色彩,就离不开地理特点和地区范围这些参数。民歌地方色彩总是与特定地区范围相联系的,不同区域范围的民歌,其色彩表现的浓度有所不同,组成色彩的形式参数也有相应的复杂变化。以此而言,民歌色彩具体表现上具有多层性和多样性,需要因地而宜地作出具体分析,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在这些复杂因素的综合参与中,也仍有一定规律可循。

三、民歌地方色彩的区域性

中国有句家喻户晓的古话叫“乡音难改”,民谣有云:“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音”,“锣鼓不出乡,各是各的腔”等说法。可见甚至在不同乡镇之间,其方言和民歌也有不同色彩,这固是很极端的例子,但也表明民歌色彩是与地区结合而体现的,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为了说明的方便,本文只拟从大范围方面作些理论分析和探讨。根据地理面积的不同,民歌色彩可相应划分为多个层次的色彩区来加以体认。一般规律是,区域面积越大,民歌的个性色彩越鲜明,差异也越彰显;反之,则个性色彩越模糊,差异越细微。故地区面积与色彩浓度成反比例关系。相应的,在辩析不同区域民歌色彩时,所运用的分析参数会有变化。基本原则是,色彩区面积与分析参数呈反比关系,即色彩区面积越大,民歌色彩越彰显,分析中所用的形式参素就越少,分析方法越粗略;反之,分析参数增多、细化。

比如,从宏观层次看中国南北民歌的色彩,就只须考虑音阶、结构、音调三因素特点即可清楚辩认。北歌多为六声或七声音阶,结构为较规范的上下句体,音调多用大、宽音韵(135、512)。而从中观层面看南北方内部各省区之间的差异,则由于都用同样的音阶、音调和结构,就需要添加更多更细的形式参数如旋法、润腔等来作更深一层次的划分,才能找出其间的色彩差异。如此等等。

下面结合民歌色彩区的具体实例来体认其具体的形式表现要素,提出一些初步分析的技术和方法。

(一)南北中的色彩差异(宏观层面)

从宏观层次看,中国民歌可划分为北方南方和中部三大色彩区域,各区色彩有很明显的差异,并具体体现于一些形式要素的综合作用上。

曲例3陕北信天游《三十里铺》是北音色彩的典型曲调,其形式特点为:对应性的三上一下四句体(二句体的变体),带FA偏音的六声音阶,宽宫声韵结构512,旋法多用五度跳进。歌词“我”的方言读音为E,曲情苍凉凄凉。

同样是体现北音色彩的信天游《红军哥哥回来了》一曲,其形态表徵与《三十里铺》雷同:上下句体,带FA、SI两个偏音的七声音阶,宽商声韵623,多跳进,旋法多用七度大跳。方言词汇有“鸡娃子,狗娃子”等;“了、来、咬”等字具有方言声韵的发音特点,如“咬”字读为“NIO”,“来”为“LE”。曲情开阔慷慨。等等。

再随手拈来一些南音民歌作品,其风格韵味和形式表徵就截然不同了。如江南小调《无锡景》为典型的南音色彩。其形式要素特点为:五声音阶,窄徵声韵561、653和小声韵123的综合运用。级进为主的旋法,连续发展、渐层下移的四句体结构,旋律修饰细腻华丽,曲风柔宛妩媚。

同样是江南小调的《码头调》,其色彩美感及形态特点略同上曲,兹不赘述。

到了南北中介地带的荆楚湖北,民歌色彩又另有一番意趣。湖北地处中国南北交界地带,其文化和音乐均有不南不北,亦南亦北的中性色调,由此形成其独特的个性。千里江汉平原潜江县的打麦歌《崔冬崔》,即是典型的中音色彩曲例,全曲以大宫声韵135三音腔及其各种转位、换序形态行腔,曲风明朗活泼,刚柔兼容。湖北宜昌山歌〈上茶山〉,亦具中音色彩,旋律音调与上曲大同小异,更添一股清新的山野风韵。

(二)南方不同省区的色彩差异(中观层面)

中国南北民歌色彩的差异是明显的,那么,南方内部或北方内部各省区间的民歌,还有无色彩差异呢?当然也有,作为民歌色彩的亚层次体现,各地民歌色彩差异虽稍趋淡弱一些,但其间仍有理脉清晰可辩。现以四川云南两省为例作一简析。

两省地理紧邻,音乐文化共性颇多,民歌都具南音的最基本特点如五声音阶,以羽小声韵613为核心音调,四句体的典型结构等等。但两省民歌因具体旋法的偏爱不同,又形成了色彩差异。四川民歌多用曲折跳进式旋法,故带有几分泼辣情调,如流行全国的四川宜宾农村小调《绣荷包》,采用小羽声韵的换序曲折旋法631,乐汇多随方言语调走势成腔,如“缎子”等。方言衬词“衣儿牙儿哟、猪儿嘎、金刚梭罗妹”的大量运用,更加强了四川的地方色彩。而云南民歌则偏爱下行音阶式级进旋法,更显旖旎柔宛的风采。再加上其它音乐形式和歌词方言的特点,其色彩差异仍清晰可辩。如《放马山歌》,采用典型的羽小声韵下行音阶式旋法,3216,其在乐句尾固定地不断出现,给人强烈的印象。

(三)省区内部的色彩差异(微观层面)。

民歌地方色彩不仅体现于中国南北的不同省区,即使在同一省区内,也会因地理、方言声调及传统审美习惯的不同,而有微妙的色彩差异。兹以湖北省为例分析说明之。如果我们周游湖北各地,聆听当地的音乐,就可感到其色彩丰富,或具南方韵味,或带北方风味,或有西南巴蜀色彩,或染下江东吴音韵,境物变迁,音乐亦异其趣。真是五光十色,绚丽缤纷。据湖北民歌专家杨匡民教授研究,湖北民歌可划分为五个色彩区:

1.【鄂东南色彩区】今咸宁地区,以窄声韵音调[SOLLADO]、[LADORE]分布最多,旋法常作小六度、纯四度的跳进。2.[鄂东北]:今黄岗与孝感两地区,多为低丘陵,有江南风景之致。受江南文化影响较多,音乐风格偏于婉转优美。音调以“宽徵”声韵的[SOLLARE]为主。其与鄂东南只有一江之隔,但民歌的音调与旋法,却有明显的区别色彩。3.【鄂中南】:今荆州地区,号称千里江汉平原,富饶的鱼米之乡。地理上北近襄阳,南近洞庭湖。音调以“大宫声韵”为主。声腔华丽优美。4.【鄂西南】今宜昌与恩施两地区。全区山峦重叠,峡谷纵横,地势险要,交通不便,语言很统一,属西南官话区,与川东方言无异。音调“窄羽”声韵[LADORE]的旋律为典型样式。5.【鄂西北】今襄阳和郧阳两地区,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线略偏南,自然风貌兼有南北景色,当地人的生活与风习也兼有南北特点,音乐风格在兼容并包基础上略偏重于中原北方的风味,古人称当地人“多秦音、好楚歌”。民歌旋法强调四度跳进,曲风较活泼开朗,有北音风味。湖北五个地区都流行一首《十绣荷包》小调,各地的唱词都一样,但因地方文化不同的影响,旋律形态如调式,旋法音调等都相应形成了不同样式

地方色彩范文篇4

民歌是音乐与文学的综合艺术,民歌的美感体验和地方色彩主要表现于音乐形式要素的具体特点上,而唱词的特点,通常也可作为辅助性的分析因素。音乐形式方面,主要涉及音阶、结构、音调、音律、旋法等要素的特点,歌词方面,主要涉及方言词汇、衬词和声韵调等要素的特点。以上词曲形式中任一要素的特点,或多个要素特点的综合作用,都可构成民歌色彩的个性及其变迁,这些要素也正是辩析民歌地方色彩的理性依据。下面以两首民歌的分析为例,从中了解民歌地方色彩的具体表现和辩析的基本方法。

(一)山西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此歌是体现“北音”色彩的作品,其具体形式表徵为:带变宫的六声音阶,宽羽声韵的音调结构623,对应性质的上下句体结构,旋法含有六度大跳,方言唱词“开”的韵母特点,为e,而不是ai,等等;

(二)四川民歌《康定情歌》。此歌为体现南音色彩的作品,具体形式表徵为:五声音阶,四句体结构,窄羽声韵的音调结构612、356,级进为主的旋法,四川特有方言衬词“跑马溜溜的”等的运用。

这两首民歌分别体现了中国北音南音的地方色彩个性,在美感体验上,北歌有悠远高朗之美,南歌为柔和婉转之美,从以上简析中可以见出,南北民歌音乐的审美色彩差异并非玄虚而不捉摸的,它具体清楚地由音阶、结构、音调旋法和方言声韵衬词诸多要素特点的综合作用而达成。我们完全有可能从词曲形式要素及其特点的细致分析中对之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把握。

二、民歌地方色彩的区域性

中国有句家喻户晓的古话叫“乡音难改”。可见甚至在不同乡镇之间,其方言和民歌也有不同色彩,这固然是很极端的例子,但也表明民歌色彩是与地区结合而体现的,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为了说明的方便,本文只拟从大范围方面作些理论分析和探讨。根据地理面积的不同,民歌色彩可相应划分为多个层次的色彩区来加以体认。一般规律是,区域面积越大,民歌的个性色彩越鲜明,差异也越彰显;反之,则个性色彩越模糊,差异越细微。故地区面积与色彩浓度成反比例关系。相应的,在辩析不同区域民歌色彩时,所运用的分析参数会有变化。基本原则是,色彩区面积与分析参数呈反比关系,即色彩区面积越大,民歌色彩越彰显,分析中所用的形式参数就越少,分析方法越粗略;反之,分析参数增多、细化。比如,从宏观层次看中国南北民歌的色彩,就只须考虑音阶、结构、音调三因素特点即可清楚辩认。北歌多为六声或七声音阶,结构为较规范的上下句体,音调多用大、宽音韵(135、512)。而从中观层面看南北方内部各省区之间的差异,则由于都用同样的音阶、音调和结构,就需要添加更多更细的形式参数如旋法、润腔等来做更深一层次的划分,才能找出其间的色彩差异。如此等等。

下面结合民歌色彩区的具体实例来体认其具体的形式表现要素,提出一些初步分析的技术和方法。

(一)南北中的色彩差异(宏观层面)

从宏观层次看,中国民歌可划分为北方南方和中部三大色彩区域,各区色彩有很明显的差异,并具体体现于一些形式要素的综合作用上。

曲例3陕北信天游《三十里铺》是北音色彩的典型曲调,其形式特点为:对应性的三上一下四句体(二句体的变体),带FA偏音的六声音阶,宽宫声韵结构512,旋法多用五度跳进。歌词“我”的方言读音为E,曲情苍凉凄凉。

同样是体现北音色彩的信天游《红军哥哥回来了》一曲,其形态表徵与《三十里铺》雷同:上下句体,带FA、SI两个偏音的七声音阶,宽商声韵623,多跳进,旋法多用七度大跳。方言词汇有“鸡娃子,狗娃子”等;“了、来、咬”等字具有方言声韵的发音特点,如“咬”字读为“NIO”,“来”为“LE”。曲情开阔慷慨等等。

(二)南方不同省区的色彩差异(中观层面)

中国南北民歌色彩的差异是明显的,那么,南方内部或北方内部各省区间的民歌,还有无色彩差异呢?当然也有,作为民歌色彩的亚层次体现,各地民歌色彩差异虽稍趋淡弱一些,但其间仍有理脉清晰可辩。现以四川云南两省为例作一简析。

两省地理紧邻,音乐文化共性颇多,民歌都具南音的最基本特点如五声音阶,以羽小声韵613为核心音调,四句体的典型结构等等。但两省民歌因具体旋法的偏爱不同,又形成了色彩差异。四川民歌多用曲折跳进式旋法,故带有几分泼辣情调,如流行全国的四川宜宾农村小调《绣荷包》,采用小羽声韵的换序曲折旋法631,乐曲多随方言语调走势成腔,如“缎子”等。方言衬词“衣儿牙儿哟、猪儿嘎、金刚梭罗妹”的大量运用,更加强了四川的地方色彩。而云南民歌则偏爱下行音阶式级进旋法,更显旖旎柔宛的风采。再加上其它音乐形式和歌词方言的特点,其色彩差异仍清晰可辩。如《放马山歌》,采用典型的羽小声韵下行音阶式旋法,3216,其在乐句尾固定地不断出现,给人强烈的印象。

(三)省区内部的色彩差异(微观层面)

民歌地方色彩不仅体现于中国南北的不同省区,即使在同一省区内,也会因地理、方言声调及传统审美习惯的不同,而有微妙的色彩差异。兹以湖北省为例分析说明之。

如果我们周游湖北各地,聆听当地的音乐,就可感到其色彩丰富,或具南方韵味,或带北方风味,或有西南巴蜀色彩,或染下江东吴音韵,境物变迁,音乐亦异其趣。真是五光十色,绚丽缤纷。据湖北民歌专家杨匡民教授研究,湖北民歌可划分为五个色彩区,湖北五个地区都流行一首《十绣荷包》小调,各地的唱词都一样,但因地方文化不同的影响,旋律形态如调式,旋法音调等都相应形成了不同样式,体现了五区的地方色彩,真是五音杂处,色彩缤纷。

民歌地方色彩是很复杂的音乐现象和论域,更深入的研究将涉及到音乐和文化的多方面因素,本文只是初步的进行探讨,希望能加深人们对民歌特质的理解,让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民歌,为有朝一日中国民歌走向世界尽一点绵薄之力。

地方色彩范文篇5

关键词:英语谚语;翻译;技巧

1引言

谚语民俗文化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火花。英语是一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欧洲多个民族语言的精髓。英语谚语更是博采众长,特别是从古希腊、罗马文化及《圣经》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英语国家的作家、思想家如培根、莎士比亚、蒲柏和富兰克林等更是为这座宝库增添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但是,英语谚语的主体还是来自民间。那些无从考证出处而又家喻户晓的谚语是一代代普通民众长期积累、流传下来的思想火花与语言经典。英语学习者通过英语谚语可以浏览英语国家思想与文化的精华,领略英语语言的精悍与传神。优美的译文不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英语谚语的含义,而且会带您走进一座智慧的殿堂、语言的宝库。

2英语谚语的特点

英语谚语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句,是人民智慧的结晶。英语谚语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适宜于用来比喻事物,因而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英语谚语有的意思明显;有的富予含蓄,意在言外,可引起丰富的联想;有的可能包含几个意思,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来明确它的意义。英语谚语既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同时其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不少英语谚语前后对称,音节优美,韵律协调。

3英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由于英语谚语具有这些特点,翻译时就应当尽量保持这些特点。英语谚语不仅大量出现在文艺作品里,在政治和科学论文中也同样经常遇到。英语谚语翻译的好坏对整个译文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如何处理英语谚语是翻译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译者除了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原文习语的形象比喻、丰富想象、修辞效果及其民族色彩和地方特色。英语谚语的语的英译汉有三种主要方法。

3.1直译法

“直译是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实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许渊冲,1984)即直译法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例如:

Afterastormcomesacalm.风暴之后是宁静。

Afterraincomesfairweather.雨过天晴。

Allthingsaredifficultbeforetheyareeasy.万事开头难。

Asyousow,soshallyoureap.自作自受。

Asamansows,soheshallrea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Thestyleistheman.文如其人。

Fishintroubledwaters.浑水摸鱼。

Theremembranceofthepastistheteacherofthefuture.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2意译法

“意译却是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许渊冲,1984)当直译有困难或勉强译出而读者无法理解时,一般应采用意译法。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原意。例如英语谚语Ahorsestumblesthathasfourlegs,若将其直译成“有四条腿的马会失蹄”,这自然会给听者的理解带来困难,甚至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对于这类谚语的翻译,应采取意译法,以完全不同的词语将甲方语句的寓意准确地传达给乙方。如果我们将上例Ahorsestumblesthathasfourlegs译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失为成功的处理方法,汉译后,其形虽变,然其意依存。以下各例谚语的翻译均体现了“形相远而意相近”的翻译的原则:

Beggarscantbechoosers.饥不择食。

Thebestfishare(或swim)nearthebottom.好鱼居水底。/有价值的东西不能轻易得到。

Thebestfishsmellwhentheyarethreedaysold.再好的鱼三天也要变臭。/久住招人嫌。

Buttertobutterisnorelish.千篇一律的东西令人生厌。

Carekilledacat.忧虑伤身。

Thechildisfatherof(或to)theman.三岁看到老。

ClawmeandIllclawthee.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Aclosemouthcatchesnoflies.口紧不招祸。

Thecobblershouldsticktohislast.各守本分。

Thedarkesthourisnearestthedawn.接近成功时最艰苦。

3.3同义谚语套用法

有的英语谚语和汉语同义谚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符合,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色彩,并且有相同的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对于此类谚语可采用“同义谚语套用法”。

Practicemakesperfect.熟能生巧。

Seeingisbelieving.眼见为实。

Putthecartbeforethehorse.本末倒置。

Diamondcutdiamond.强中更有强中手。

Giftsblindtheeyes.拿了手短,吃了嘴软。

Thereisnosmokewithoutfire.无风不起浪。

Anewbroomsweepsclean.新官上任三把火。

Dontbitethehandthatfeedsyou.不要恩将仇报。

Thereareplentyoffishinthesea.天涯何处无芳草。

Killtwobirdswithonestone.一箭双雕。/一石双鸟。

Speakofthedevil(andhewillappear).说到曹操,曹操到。

3.4增词加注法

有些英语谚语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地方色彩或具有典故性质,汉译时必须加注才能把意思交代清楚愿意,这种翻译法叫做增词加注法。例如,仅仅把CarrycoalstoNewcastle译为“向运煤,多此一举”是不够的,因为读者不一定理解“纽卡索”的含义,必须用增词加注法翻译为“向(煤区)纽卡索运煤,多此一举。”或加注,说明“纽卡索”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往那运煤,多此一举。

4结语

谚语作为一种以简单通俗的语言来表达深刻道理的语句,常为人们所引用。在国际交往中,人们喜欢引用本国或外国的谚语。例如美国前总统里根1984年4月访华时充满深情地说:Sincewearrivedthegraciousnesswithwhichwehavebeenreceivedhasbeenheartwarming.AChineseproverbbestdescribesmyfeeling:“Whenthevisitorarrives,itisasifreturninghome.(宾至如归)。同年11月访华的挪威首相Willoch在欢迎宴席上说道:AlthoughIhavetriedtofollowthedevelopmentsinyourcountryfromafar,IamveryconsciousofthetruthoftheChineseproverb“Seeingisbelieving(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因此,译者在翻译英语谚语时应用恰当的翻译技巧准确无误传达原文的含义意义重大。当然,掌握了以上四种谚语的翻译方法并不等于找到了一把可以翻译所有谚语的万能钥匙。有些谚语的翻译需要译员“转形解意”,而有些谚语的翻译宜“以不变应万变”,以保其“原汁原味”(梅德明,2008)。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2]许渊冲.翻译论集[J].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地方色彩范文篇6

关键词:沈从文;黄春明;乡土世界比较;文化价值选择

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过程中,两种文明的激烈冲突使人们获得了观照传统农业文化的新视野,昔日那个笼罩着温情诗意的田园便从烟雾迷蒙中浮现出来。乡土,一个凝固的静态的农业文明的缩影便成为思想家、艺术家关注的焦点,乡土文学也从此才真正具有了独特的意义[1]。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乡土文学都同样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两岸的乡土文学创作在汉文化的维系下互相碰撞、交融、发展。成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台湾乡土作家黄春明把沈从文当作自己“文学上的爷爷”,对比二者的创作,便不难发现两岸乡土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一、乡土的姿态

“故乡”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实有的地理空间,二是作家在离乡后回望家园,自发构建的内在心理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故乡因此不仅只是一地理上的位置,他更代表了作家向往的生活意义源头,以及作品叙事力量的启动媒介”[2]。

沈从文即使是在成名之后,也始终以“乡下人”自居。他说:“我是个乡下人。走到任何一处照例都带了一把尺,一把秤,和普通社会总是不合。”[3]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沈从文对于城市文明固执的偏见与厌恶。他以“乡下人”的身份来到城市,在这现代文明的滥觞之地却找不到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始终处于一种漂泊、孤独、焦灼的状态。于是转而面向乡村,描写故乡“湘西”,成为他创作的立足点。姑且不论这种选择是对传统文化的挽救与缅怀还是在都市遭受挫折后出现的人格退行,沈从文选择逃离城市,在乡村寻找“供奉着健全人性的希腊小庙”,无疑为他和我们找到了灵魂的归宿和诗意的栖居,结束了无根的漂泊状态。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为人们找到了灵魂的居所,同时也为正当少年的黄春明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的门。中学时代的黄春明特别爱写作,而这爱好又得自于他的国文教师王贤春老师的启蒙。她私下把沈从文的小说送给黄春明,鼓励他从事文学创作。沈从文的故事让黄春明感动不已,从而使他意识到了文学的力量。因此,黄春明说:“我有两个爷爷,一个爷爷是生我爸爸的,一个爷爷是沈从文。”[4]沈从文的乡土写作将黄春明带入了文学的世界,并作为一种资源影响着黄春明以后的文学创作。60年代到70年代初,台湾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现代工商经济的冲击下,农村自然经济解体,乡村处于整个台湾经济结构的底层。对于古旧、淳朴、率真的传统感到深深眷恋的黄春明陷于忧虑之中。另外由于台湾特殊的政治背景,“传统乡村”与“现代工商文明”的对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祖国文化”与“外来文明”的对抗。情感上亲近祖国家园,理性上却顾念到现代化带来的文明进步,这种两难的困境再加上台湾社会特有的“孤儿心态”使得黄春明更深地陷入了无根的惶恐之中。相同的困境,同为知识分子的身份,为家国忧心忡忡的心境,以及对于故乡的深厚感情使得黄春明对沈从文的创作产生了更深的认同感。于是,为了缓解这种惶惑,黄春明也将目光瞄准了乡土社会,将文学心灵扎根于自己的故乡“宜兰”。

由“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撞所带来的“文化无根感”将沈从文引入了“湘西”,而由社会政治的剧变带来的“现实无根感”将黄春明引入了“宜兰”。时隔30余年,两位作家不约而同地将文学之根、人生之根植入到故乡的沃土中,在乡土社会中寻找精神的家园。“故乡”在他们的笔下便不仅具有了地理意义,更具有了心理意义的层面——它是理想的载体,诗意的栖居。沈从文曾说:“不管是故乡还是人生,一切都应该美一些!丑的东西虽不全是罪恶,总不是使人愉快,也无令人由痛苦见出生命的庄严,产生那个高尚情操。”[5]他的这种“择美”而“遮丑”的观点在创作中得到了印证。他的“故乡”“边城”是一幅恬静写意的艺术风景画,“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6]。他在“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只小兽物”[7]的翠翠、夭夭这些“湘西世界”里的纯美小女子身上寄寓自己美的理想,在亲手放倒了六个敌人的虎雏身上寄托了对生命强力的赞叹,用美丽的梦幻构筑了与“现实人生”遥遥相对的理想宫殿。黄春明也同样是用满含赞美的笔调为我们描画出了一个充满田园风情又举步维艰的“宜兰世界”。阿明烤草螟猴的童真野趣、爷孙俩共扎稻草人的天伦之乐,让我们领悟到了乡民的快乐与质朴;青番公对土地近乎偏执的爱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自己一手创建的家园的骄傲和期盼;而阿盛伯对代表着现代文明的游泳池的憎恶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乡民的执拗与悲怆。这些“小人物”就是黄春明作品的主角,他们面对尴尬的生活境遇,却从不向命运妥协,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坚韧品格,“想一想他们的生活环境,想一想他们生存的条件,再看看他们生命的意志力,就会令我由衷的敬佩和感动”[8]。

美国小说作家赫姆林·加兰早在1984年写就的理论著作《破碎的偶像》中对乡土小说有精辟的理论阐述。他认为“地方色彩”对于文学至关重要,“艺术的地方色彩是文学的生命力的源泉,是文学的一向独具的特点”[9]。“地方色彩”是乡土文学的重要审美特征,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二人的文学创作中。沈从文的“湘西世界”由于地处偏隅,以中原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对湘西并不构成实质性的影响,酒神精神在这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扬,人们尽情地放纵自己的原始本能,在放纵中消弭人与人的界限与隔膜,获得人与自然的合一。因此,柏子的放荡不羁、吊脚楼女子的真诚妩媚、虎雏的尚武好斗、媚金与豹子的刚烈,也许有悖于儒家文化的规范,可将他们置于湘西的背景下就显得极为和谐。而湘西人过迎春节的热闹场面,用寸金糖封口的习俗,女人只同第一个男人相恋而与第二个男人结婚的婚嫁观念,以及他们内在的悲剧性气质无不显示了湘西世界的独特个性。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也因此更加鲜明起来。而黄春明笔下的“宜兰”由于位于台湾东北隅,更显示出了独特的地域风貌。黄春明的小说背景大都设置在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乡村文化韵味的小镇上,妈祖庙、茄冬树、木瓜园、番薯地等独具宜兰地方特色的风情景物随处可见。比如在《溺死一只老猫》中对清泉村祖师庙和痔疮石的叙述,在《青番公的故事》中对给村里人预报洪水的芦啼鸟的描写都彰显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另外,对风俗人情与民间活动的描写也是表现地方色彩的重要方面。比如黄春明在《瞎子阿木》中描写久婆用白饭、纸人、菜碗和梳子为秀英“招魂”的场景,在《放生》中叙述娶媳妇的传统审美标准:长着四正带翘的臀斗,可以致荫丈夫的圆下巴……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黄春明的“宜兰世界”别具一格,分外灵动起来。

在《乡土小说》一节中,加兰认为:“日益尖锐起来的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的对比,不久就要在乡土小说反映出来了。”[10]加兰的预言在乡土小说中得到了证实,作为“乡村”对立面的“城市”往往成为乡土作家们批判的对象。都市上流社会与绅士阶级的人生情状,是沈从文以都市为题材的小说的主要景观。人格缺陷或精神病态是这些作品中人物的共有特征。无论是《八骏图》里“八骏"们源于性压抑的人格分裂、《绅士的太太》中男女逢场作戏式的性欲横流,还是《大小阮》中大阮的不择手段、《道德与智慧》中大学教授同情心的缺失,都表现为人的本质的退化或缺失。而城市的缺失,却往往能在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中找到补偿。城与乡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成为了乡土作家的另一套笔墨。70年代以来,由于台湾当局长期依赖外国,致使“崇美媚日”的社会风气盛行,社会矛盾的焦点转移到都市。黄春明的创作背景也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他的笔触迅速集中于批判、嘲讽带有新殖民主义色彩的工商经济和买办意识。《苹果的滋味》揭露了美援带给台湾人的精神奴役,《我爱玛莉》批判了愈演愈烈的崇洋媚外的社会风气,《鱼》揭示了外来经济和精神侵袭之下民族宝贵传统的失落。作家开始反省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带来的弊害,以及精神生活的贫困,开始寻找民族文化传统之根。

二、不同的价值选择

尽管沈从文与黄春明都是以乡土文学而著称于世,但是二者的批判视角和价值选择却迥然不同,由此使得他们的创作面貌也各具特色。

苏雪林曾说过:“沈氏虽号为‘文体作家’,他的作品不是毫无理想的……这理想是什么呢?我看就是想借助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青起来……”[11]而此后沈从文也明确扬起了“重造经典”的旗帜。这所谓的“重造经典”,即民族文化的重构[12]。在他的创作中激荡着对“生命”和人性的褒扬,目的就是获取重造经典的思想文化资源。即如他在谈及《边城》的创作目的时所说:“在《边城》题记上,且曾提到一个问题,即拟将‘过去’和‘当前’对照,所谓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建,可能从什么方面入手。《边城》中人物的正直和热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了,应当还保留些本质在青年人的血里或梦里。”[13]“五四”前后的许多政治家、思想家都曾异常鲜明地提出过改造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的宏论,但在文学领域内,除了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张扬了生命强力以外,这种生命形式却一再遭到“阉割”。于是沈从文选择以另一种生命体验来唤醒这种生命情绪,用楚地民间文化的强悍来冲破民族的沉闷氛围。“边城”以及“湘西”正是他为楚地民间文化选择的文化载体。沈从文在一般意义上的乡土小说姿态之上,又赋予他的创作以文化寓言的身份。因此,沈从文的乡土小说是在文化批判的视角下对“乡土中国”的观照。

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沈从文的价值体系和认知方式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迥然不同。具有新人文主义特征的“自上而下”的“五四”人道主义精神,没有成为他唯一的价值尺度。他对于用楚文化重建民族文化、恢复民族活力的热切期盼,使得他对楚地民间文化有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再加上他“超越悲剧”的审美经验,因此他的创作表现出极为复杂的文化态度与价值选择。尽管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中也写湘西的贫困落后,也写农民在外来政治、经济压迫下的困苦、挣扎,但是他并没有凌驾于民间理性之上,用知识分子高高在上的启蒙态度去反映乡民的落后愚昧,以引起同情与疗救的注意,而更多的是站在民间理性的立场对他们这种隐忍的生存方式表示认同。这使得他的乡土小说更具有“平民化”的色彩。比如在《丈夫》中,沈从文向我们描述了一个让妻子去当妓女赚钱养家的丈夫的形象,并且丈夫认为这种方法“既不和道德冲突,也不违背健康”。这种方式可能无法为我们所理解。但是沈从文并未就此展开血泪的声讨,而是以一种泰然洒脱的“乡下人”视角来书写他们视为正常的生存状态,格调如此委婉,似乎充满了“勿抵抗主义”的意味。又比如在《柏子》中,水手柏子把漂泊两个月赚来的钱换来一夜销魂,然后再返回船上赚钱,周而复始。柏子的生存方式可能是消极的,但是这种率性而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却让沈从文表示认同。沈从文说:“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他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人截然不同!”[14]因此,沈从文从不用城市的道德规范和现代文明来比照乡村,而是努力发掘乡土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和民间理性的价值意义,还乡土社会的本真面目。

黄春明的创作更多的是以现实批判的视角来审视乡土社会,以悲天悯人的态度揭露“小人物”麻木尴尬的生存状态,以社会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外来政治、经济对农村的冲击。归根结底这还是启蒙的视角,是乡土写实派的典型风格。黄春明曾说过:“我的小说喜欢处理时代转变的过程,关怀人与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15]比如在《锣》中,黄春明塑造了一个在台湾社会转型期间丢失了传统职业的“打锣人”的形象,经济上的失落带来了社会地位以及人的尊严的失落,不断以自我的精神损害与心灵摧残来换取生命的平衡,活脱脱是一个阿Q的形象。而在《儿子的大玩偶》和《两个油漆匠》中,同样讲述的是在自然经济解体、消费社会形成的社会转型阶段,“小人物”窘迫的生活状态。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作者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以及担负的社会责任感,这与沈从文的民间立场大不相同。沈从文的笔下也不乏这些身处尴尬生存境地的人,但是我们在字里行间却看不到泛滥的悲悯情绪。不以人道主义为唯一价值尺度的沈从文看到了这种种卑微的生存方式存在的合理性。

黄春明的创作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赞美“小人物”、缅怀乡土传统社会的,代表作就是《青番公的故事》。但是,已经在情感上、理性上超越了乡村世界的作家不可能真正地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为他们言说,即使是在以农村为题材的作品中,作者的价值标准也已经发生了转换。乡土作家的民间不再是本源意义上的民间,其民间理性也经过了现性、现代哲学与文化启蒙的烛照,不再是本源意义上的民间理性了[16]。因此,民间理性与现性的冲突便会出现在作者的创作中,它在《溺死一只老猫》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反对修建游泳池的阿盛伯不是“英雄”,而与阿盛伯对立的市镇也不是“坏蛋”。于是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已经不再是一种正义、非正义的冲突,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式在此得到成功的消解,小说不再囿于非此即彼的道德对抗,而呈现出多声部的主题延伸[17]。黄春明认为,在新旧文化交接期,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多面的社会,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背后都蕴涵着多元的文化选择和丰富的阐释空间。而在沈从文的笔下城与乡的对立代表着两种文化的对立,城与乡矛盾的不可调和是为了方便表达作者关于民族文化的理想建构,因此在沈从文的创作中城与乡的对立模式不能被消解,城与乡是二元对立的。妓女形象是沈从文与黄春明创作中都曾赞美过的形象。黄春明在《看海的日子》中塑造了一个在艰难、屈辱中仍追求希望和尊严的妓女——白梅的形象。显然,作者为她选择了一条积极的人生道路,符合现代文明、现性的道德规范。而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人认为妓女是既符合道德,也不违背健康的职业。因此我们看到沈从文笔下的妓女总是安于现状的,不需要同情与可怜,也不用如白梅般体会重新做人的艰难。她们真诚、刚烈、妩媚、敢爱敢恨,恰如《柏子》中那个吊脚楼女子的形象。

在城市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交战中,乡土小说家们担心乡土传统会最终走向消亡。这种焦虑与忧思呈现在作品中,往往表现出浓重的悲情色彩。而由于沈从文与黄春明价值选择的不同,二者的创作表现出不同的悲情色彩。基于复杂的文化态度与价值选择,以及“超越悲剧”、“超越苦难”的审美经验,沈从文笔下的悲剧大都是命运悲剧。人物被命运牵引着,静静地等待着命运的审判,比如《边城》中翠翠与母亲的悲剧循环模式。人与命运是无法抗衡的,或者甚至没有反抗,因此沈从文作品的悲情色彩是冲淡的,淡漠了普通人那种对悲剧的惊讶。而黄春明由于采用的是现实批判的视角,因此他笔下的悲剧大都是社会悲剧,人与社会发生激烈的冲撞,死亡成为人对社会的最后一击,比如《两个油漆匠》中被社会逼上绝路的油漆匠。我们在作品中可以读到作者的愤懑与不平。黄春明作品的悲情色彩是浓重而忧郁的。

美国汉学家葛浩文说:“黄春明写的是台湾那里的家园,那里的风俗习惯,那里的不平,那里的美和那里的人——主要是写人,这方面他是无与伦比的……我认为即使他今天就停止写作,他已经用他的台湾乡土小说为现代中国的文学和社会史,留下了具体的贡献了!”[18]诚如葛浩文所说,黄春明的贡献不仅是文学的也是社会的。他以对乡土社会的观照,反映出了自然经济的解体给乡土社会带来的动荡。而当农村经济的动荡逐渐平息,社会矛盾集中于都市的时候,他便将视角投向都市。80、90年代,社会老龄化问题困扰着台湾,黄春明又将笔触伸向了老人问题。纵观黄春明的创作,他的转型期总是紧紧跟随着社会的转型期,他的笔触总是会伸向社会的敏感问题,他以现实批判的视角为我们勾画出台湾社会的情貌。黄春明的乡土创作,既赞美了坚韧生活着的“小人物”,又批判了滞重的落后乡风,既对传统文化的衰疲感到惋惜,又对现代文明寄予希望,体现了他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这与沈从文的文化批判视角是迥然有别的。

“乡土小说”之所以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因为它是对人类理想的生存状态和价值秩序的思索和探寻。无论是以黄春明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的乡土小说所持有的批判立场,还是以沈从文为代表的宁静舒适的“田园牧歌”,都是乡土作家们为寻找灵魂的归宿和诗意的栖居而做出的不懈努力。虽然二者的价值立场和批判角度不同,却以同样深厚的力度对“乡土世界”进行了多维观察与深入透视,展示了它温情脉脉却又藏污纳垢的风貌。

注释:

[1]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2]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5页。

[3]沈从文:《水云》,《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66页。

[4]、[15]樊洛平、黄春明:《我要做一个播火者——一个乡土之子的情怀》,《文艺报》2001年4月3日第4版。

[5]沈从文:《〈看虹摘星录〉后记》,《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48页。

[6][7]沈从文:《边城》,《沈从文作品精编》,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52、54页。

[8]黄春明:《屋顶上的番茄树》,《等待一朵花的名字》,皇冠出版社1989年版,第32页。

[9]、[10]赫姆林·加兰:《破碎的偶像》,《美国作家论文学》,刘保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4、92页。

[11]苏雪林:《沈从文论》,《苏雪林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00页。

[12]凌宇:《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价值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

[13]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作品精编》,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页。

[14]沈从文:《〈从文小说心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43页。

[16]周海波:《论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理性精神》,《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

地方色彩范文篇7

文学作品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在其创设出的虚构的世界中,任何戏剧性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并且通过英语语言艺术进行背景叙述、情绪渲染、形象塑造、思想鼓动,以满足人们的虚无、快乐、悲伤以及想象。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文字,而是通过文字承载起作者对于时事政治的批判、寄托哀思、分享欢笑、实现自我等等。所以,文学语言的意象性是最基本的特征。在十九世纪出现的意象派主义中,庞德当属领军人物。意象派所研究的是一种意象,并且通过简单平凡的意象来进行感情的寄托,或者单纯的是传达一种美。正如意象派大家庞德最出名的一首诗歌“在地铁站内”中所描述的一样:“人群中出现的鬼影/正如盛开在潮湿漆黑枝桠上的花。”寥寥数字,表现出一种决绝的美丽。意象派的诗歌创作原则有三,第一是单一意象,第二是用词简洁有力,第三是用音乐感取代传统的韵律节奏。这三种原则都与语言艺术相关。我们可以从以上那简单的两句诗充分体会到语言的形象性,即通过单一的意象———在人头攒动的地铁站内,这么单一的背景之中,这样平淡无奇的一个生活中的场景,而在庞德的眼中,却像是看到了漆黑而湿漉漉的枝干上盛开的花。英国诗人雪莱的著名诗歌“西风颂”中有两句话至今仍然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身处黑暗的人们:“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其实这首“西风颂”是一首长诗,分了五个小节来完成。在这首诗中,雪莱通过描写西风吹过平原山川、掠过大海、划过大西洋上空,之后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这首诗中,作者用非常激昂的文字来描写西风过境时万物的模样,落叶凋零,冬夜幽深冰凉像是坟茔,西风像是狂暴的精灵来扫荡万物生灵,连天空都在颤抖,大地也随着西风的愤怒而露出绝望的面容,海浪翻涌,惊涛巨响,雷雨倾盆。读到这首诗,就能感受到作者对于不羁和自由的向往,而他对于西风的艳羡全部都寄托在他所用的语言之中。在这首诗中,西风这一意象是一种自由的化身,它不仅摧毁了腐朽的过往,也同时将带来光明的未来。所以在诗歌的最后,诗人才会发自肺腑地呐喊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样的诗句,诗人使用非常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一切,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让人充满力量。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2英语文学语言的生动性

所谓语言的生动性,通俗点说是让整个文学作品更加“活灵活现”、“生动传神”,再通俗一点来讲,就是作者能把他的文学作品中所涉及到的一切虚构的世界内的东西写活了,让读者真正做到身临其境,亲身经历,如见其人。说到生动性就不由得要提起一些刻画形象十分出众的作家。比如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他所有的小说最著名的一点就是出众的形象刻画。比如,在狄更斯的名著《雾都孤儿》中,他成功的刻画了以下几个人物:凄苦悲情的孤儿奥利弗,唯利是图的窃贼团伙费金,谦谦君子布朗洛,好心的夫人梅丽。狄更斯通过使用非常出众的个性化的语言赋予他笔下每个角色不同的活力,孤儿奥利弗使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流氓使用行业黑话,好心人使用敬语。连他们的衣着打扮、面貌形象以及出现的场合都经过缜密细致的安排,已达到完美塑造人物的目的,使整个小说更富有张力。而最使人惊艳的是,狄更斯完全是使用文学语言来达到这一切目的的。他的语言朴实无华,充满意境,但又不容小觑,因为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哲理。可以说,在他的文章中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话都是为他的人物塑造埋下伏笔。在他的小说中,读者可以从生动传神的文学语言中感知到各种不同性格、不同职业的人物,以及他们所映射出来的,当时整个伦敦社会的风貌。除去刻画人物形象,使用生动的文学语言进行背景刻画的美国作家福克纳也是不得不提一个人物。在他漫长的写作生涯中,福克纳创设出一个小城,叫做Yoknapatawpha。在这个小城之中,有一个首都叫做杰佛逊镇,还住了几家非常有名望的贵族,甚至连贵族的邻居都会有相应的描写。很多故事都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样的人物中进行展开。有人说福克纳笔下创设出来的Yoknapatawpha是对于旧时代美国南方的缅怀,也有人说是基于福克纳的家乡而进行的构想,无论如何,在这样一片沃野之上,福克纳创作出了《喧嚣与骚动》、《献给艾米丽小姐的玫瑰》等一系列名著,而所有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这样的小城。福克纳用他的语言艺术将整个小城的地理特征、城镇风貌、风俗习惯、甚至是小城人民的日常生活琐事都描绘的细致入微,仿若它真的存在于世界的某地。这也类似于马克吐温所倡导的“本土主义”和“地方色彩性小说”,最出名的无疑是《哈克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而其实这两本小说的背景是相关的,并且人物也有一定的关联性。在马克吐温的小说作品中,虽然说讽刺是一大特点,但是最出名的还是地方色彩主义的应用。所谓地方色彩主义,就是在小说的初始阶段描绘出一座别样的小城,这座小城拥有自己的特色,不同的人文习俗、社会风貌、穿衣打扮、甚至是建筑构造,都让这座小城成为作者和读者心目中的唯一。马克吐温的这两部小说也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展开。使用这样生动的语言进行背景的刻画,不仅利于整个文学作品的发展,也利于读者更深的融入整个作品之中。这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3英语文学语言的情感性

不得不说,文学作品的出现就是为了寄托作者的思绪,无论是悲情、愁苦、空洞、虚无,还是快乐、狂喜、兴奋、激昂,这一切都是被寓于文学作品之中,并且通过文学语言代为表达。所以,没有任何一种文学语言是不带有感情色彩的,没有任何一篇英语文学作品是不寄托作者意图的。可以说,文学语言的情感性是对于语言艺术研究的重点。在这里不能不提到荒诞派作品以及诗歌。荒诞的作品,比如在感伤主义先驱托马斯格雷的作品《乡村教堂内的挽歌》中,读者只能读到苍白无力的怀古伤今的文字,仿佛那些文字是没有意义的。其实不然。这些文字一样寄托着诗人的情感,即虚无和空洞,这种虚无和空洞只能通过这种苍白的文字来体现。还有比如美国作家安德森的小说《小镇畸人》,作者在其中大胆通过精神病人的视角来观察整个小镇的生活,并且结合凌乱的文字,不区分大小写、甚至连标点都懒得使用的手法来表现整个小城镇的混乱和无助。而这篇小说正是通过这些文字进行讽刺,最终表达出小镇人们对于爱与被爱的向往和渴望。说到诗歌,弥尔顿所著的《失乐园》是为了表达诗人对于上帝的质疑,斯宾塞所著的婚姻颂歌《Areopagetica》是寄托诗人对于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沃兹华斯的名诗《独自云端漫步游》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济慈的《夜莺颂》揭示了诗人对于真善美的向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寄托在文学语言中的感情流露。丁尼生用一首《拍吧,拍吧,拍吧》寄托了对自己死去的挚友的思念,用一首《过沙洲》表明了自己对于生死的无畏;女诗人迪金森用《这是我给全世界的一封信》来表达自己无法与他人交流的焦虑感,通过在诗歌《我死去时听见苍蝇的嗡嗡声》中描述自己死去的场景来阐释自己对于生存的渴望;美国诗歌之父惠特曼用整整一本诗集《草叶集》来歌颂自我、歌颂自由平等、歌颂美国;新英格兰诗人佛罗斯特用一首《未选择的路》清晰地表明了自己坚定的信念,以及一首《雪夜林边驻足》来表明自己在死前的雄心壮志。这些诗人也许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平凡和普通,甚至无法与常人交流,无法对别人敞开心扉,但是在文学的海洋里,语言文字就是他们的挚友,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他们将自身的情感全部寄托在文学语言中,通过富有情感的文学语言来表达他们自己想要说出的话。

4总结

地方色彩范文篇8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构思创意与表现

一、旅游纪念品的意义、特点

旅游,作为现代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短期的特殊生活方式,尤其是在今天科技、交通与通讯发达的经济时代,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留下旅游者的足迹。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购买的、纪念性最显著、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最突出的旅游购物品,如旅游纪念品中北京的景泰蓝、景德镇的陶瓷、洛阳的唐三彩、苏杭的丝织品等。这些旅游纪念品大部分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或结束后购作纪念、欣赏、使用、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以便与他们共享旅游的愉快与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借以提高自己的心理地位和声望。

由于旅游纪念品是相对服务于旅游者的物品,注重的是地方的文化性、艺术性与民族性。更是旅游者基本生活需要满足后的更高要求。与一般旅游纪念品相比,既有一般旅游纪念品的实用性、经济性的共性,又有别于其特殊性(纪念性、艺术性、文化性、民族性、礼品性等)。因此,无论是品种、档次、造型还是包装上都有较高的特殊要求,成为树立旅游地形象的手段,是活生生的广告。许多著名的旅游胜地就是借其优秀的旅游纪念品以及其独特的外包装来展示推销自己,即代表了当地的文化品位和素质,甚至成为了当地的一种象征。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21世纪人类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世界的一大产业。尤其是旅游购物在创汇中所占的份额很大,日益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许多地方,旅游购物的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比如1997年中国香港旅游节上,丰富的旅游纪念品以其系列化的包装、斑斓而浓郁的地方色彩,尽情地展示了香港这个国际化的“大都会”,使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真正享受到被世人称之为“旅游购物天堂”的特殊风采。香港每年的购物收入就占旅游总收入的50%—60%。而我国内地旅游购物收入仅占旅游总收入的20%左右,相比之下相差甚远。可见,我国旅游纪念品这部分经济效益弹性很大,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需要我们在了解国际流行趋势、消费文化和地方民俗等因素的前提下,对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有更深化的研究。努力去发掘包装中一些独特内涵和一种更高的审美趣味,保持我们对传统文化、民族风格的关注和一种对自然、健康、环保的绿色追求,使我们真正为地方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出独具魅力的包装。

二、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构思与创意

包装设计中,贯穿于设计构思的设计定位是设计构思的依据和前提,同时设计构思有相对独立的一面,是一种有目的、预先策划的行为。既要根据旅游纪念品的个性,又要依据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和旅游购物市场产品间的竞争状况。在符合这些综合因素的前提下,发挥设计师的主观性,有目的地设计出具有创造性意义的包装作品,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并使其产生购买行为。

另外,就包装而言,构思还是一种强调想象和联想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在可供选择的设计元素中,把握好包装的整体形象,使旅游纪念品的内在气质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当然,现代包装设计的思考范围也在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但影响设计“创意”发挥的因素,不仅仅是来自这些客观条件的影响,而是更多地来自设计观念守旧、习惯和设计思想上的僵化等,以致出现一种依赖他人﹑张冠李戴等形式手法,久而久之形成缺乏创造性的局面。

所以,如何在设计构思中找到主题点?如何实现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新颖性?正是需要我们设计师重点研究以及必须认真考虑的课题。为此,关于设计中构思创意的展开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与探讨。

1.以旅游纪念品名称、标志为切入点:以旅游纪念品名称标志为主要设计形象展开构思。

2.以旅游纪念品的原貌为切入点:用开窗的直观形式来表现内容,以达到包装“开门见山”、一目了然的表述效果,或者用具象图形(包括摄影)直接体现旅游纪念品的本身形象和品质。

3.以旅游纪念品的原产地为切入点:引用具有地方特征的原貌风景、民风民俗、民族图案等。既体现旅游纪念品的异地风貌特征,同样也是吸引旅游消费者的最佳点。

4.以联想与旅游地的故事或传说为切入点:联想是构思的基本形式,可通过以此物联想彼物的特点,且每个旅游纪念品都有自身特定的本质内容,如一些旅游纪念品本身就包含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5.运用与本旅游纪念品相互关联的色彩(比如地域环境色彩﹑民族服饰色彩)等,同样也能达到人们对某种理想和愿望的要求。寓意包括比喻和象征的含义,此手法则用于一些不容易直接表现的旅游纪念品。值得注意的是,寓意所选择的表现形式在内涵上应采用为大众所熟悉或认知的形象图形。比如传统吉祥图案中的“龟、松、鹤”就是“长寿”之意,“有鱼”象征“有余”等,而红色则寓意着吉祥如意﹑喜庆等等。

6.以纪念品产地特有的自然形象(比如市花、市树﹑古建筑形象)等为切入点;借以旅游者喜欢的旅游地自然形象来展开构思。

7.以旅游纪念品使用对象为切入点:了解并准确掌握使用者的心理,寻求最合其意的构思,体现使用对象所需诉求点。比如女性的唯美、细致,年轻人的时尚、浪漫,中老年人的怀旧或自然等。

8.以系列化包装为切入点:这种手法主要针对大企业系列产品多的情况下,对于包装设计中的图形、文字、色彩、编排、材料的运用。既要考虑所有旅游纪念品包装的整体感,也要体现产品的多样性,产品的个性。

设计构思无论从产品的哪个方面去拓展,是如何地构思新颖,如何地体现个性,都要注意到包装设计的整体感,把设计中所运用的元素有目的地进行调整,使包装在突出旅游纪念品主题的前提下,能主次分明、井然有序。

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既是个探索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独特的思维方式则显得至关重要。这期间不管是用扩散的思维方式,采用多角度新视觉的想象,打破固有的设计概念和模式,创造出符合现代生活条件下审美意识的包装,还是用逆向思维构思方法去开拓旅游纪念品包装的新模式,适应多变的旅游消费者需求,或者是用借鉴思维的构思方法,以采用古今中外经典图形内容作为包装装饰设计的主题,这些思维方式方法都体现了一定的“创意”。所以构思中的“创意”极力于平淡中搜寻设计的不同“点”,按照新的方式方法把这些“点”组织成形,使独有的“创意”通过包装来帮助旅游纪念品在强手如林的竞争市场中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三、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表现

目前,旅游购物市场依然存在着一大特征——旅游纪念品包装的雷同性,特别是包装设计的抄袭像一种传染病在流行。当然,原因很多,其一是由于企业主观性所作用的。但不管怎么说,旅游纪念品在竞争中,犹如天空的星罗密布,要想闪耀其中,就必须在包装设计上独树一帜,有突出的表现。

1.突出重点,以少胜多

在这个讲究合理、有序的时代,由于市场千变万化,企业经营策略也必然随之而调整,产品包装的表现手法自然也具有多变性。因此明确了设计的构思目标和要求后,设定方案,在产品包装有限的展示空间内抓住产品最有力的诉述角度,突出其重点,注重把握住包装设计的分寸感与合理性,进而有主题性表现以少胜多。切不可画面上面面俱到而造成图形杂乱,引起视觉困惑。

2.突破常规,强化个性

包装设计要有明晰的形象与醒目的识别性表现,并有独特的“创意”个性化特征,才能使产品“第一眼”抓住消费者。例如,我国首届东方之星包装设计大赛中获奖作品《上海特产五香豆》系列包装,设计师采用生活中最常见的黑白灰报纸(印有突出上海特产五香豆名称以及有关的文字内容),作为该特产包装外观的表现图形与盒口上各种口味字意的有色小标贴结合,既有了明晰的形象与醒目的识别性表现,同时使整个包装产品独特的“创意”个性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3.创造情感,渲染情调

设计并不是在抒发情感,而是在创造情感。特别是有些礼品性极强的旅游纪念品,如果将其看作一件艺术品,那么感染效应就必定是它最基本的表现灵魂。只要消费者被它的情所打动,心灵深处某种朦胧的满足感就会被招之出来,情感得到抚慰、寄托或满足。

4.主题深化,图案装饰

将充满地方浓厚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深入刻画并融入设计包装中,可强化旅游纪念品的地方民俗文化的可读性与收藏性。比如广西旅游纪念品(绣球)的包装图形,在设计上就应考虑采用壮族的壮锦图案来表现,而如果需要表现主题深化的情节,借以家喻户晓的《刘三姐》传说来体现更是寓意深远。

图案以其高度概括而精炼浓缩的表现力,把万物变其为设计所用。无论是传统的纹样,还是民族的图腾,或强烈奔放或含蓄优雅或简洁单纯,都是设计表现取之不尽的源泉。

随着电脑技术与设计的结合,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更加随心所欲,然而,现代人对于大自然的亲近、追求人性温暖和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真实地反映了大众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一种回归本土化的包装设计备受消费者青睐。这说明,传统文化还需继承弘扬进而转换为市场销售上的卖点。造型独特、图案装饰风格鲜明而有浓厚的地域格调,更是设计师有待于开发的巨大资源,这些丰富的民间传统、民族素材是我们永久的设计基奠。

参考文献:

[1]赵长华主编.旅游概论,旅行团教育出版社.

[2]双阳子等.包装创意,辽宁出版社.

地方色彩范文篇9

关键词:汉语成语;直译;可行性

Abstract:AnidiomistheessenceofChinese,whichreflectsthefeaturesofChineseculture.Thispaperdiscussesthefeasibilityandperformancesofliteraltranslation,aswellasdifferencesbetweenliteraltranslationandwordforwordtranslationfromaspectsoftheoreticalbasis,connotationandfunctionsofliteraltranslation.Duringthetranslationprocess,literaltranslationmakesthetargetandthesourcetextsequivalentinform,contentandfunctions,conveyingChinesecultureatthesametime.ItisoneoftheprincipalandeffectivemethodsintranslatingChineseidiomsintoEnglish.

Keywords:Chineseidiom;literaltranslation;feasibility

直译(literaltranslation)是指不引起联想误会,在保持原文信息的前提下,力求使译文与原文在选词用字、句法结构、形象比喻及风格特征等方面尽可能趋于一致,译文和原文常用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且产生同样的效果。成语是经过长期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独特的固定短语,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具有鲜明的形象,适于用来比喻事物;它既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同时其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它使用广泛,言简意赅,内含丰富,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同时也是最难翻译的。为了保持汉语成语的鲜明个性,英译时最好采用直译的方式。直译法不仅能够传达成语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而且能产生较高的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同时还保留了汉语成语的民族色彩和生动形象,使英语读者能更好地感觉汉语文化。[1]这种直译法为英语输入了新的表达方式,丰富了英语语言文化。

一、直译的理论依据、内涵及功能

国内外关于直译的争论由来已久。在国内,著名的译者如鲁迅、瞿秋白,认为宁可牺牲原语的形式或结构也要保证译文在内容上的忠实;钱钟书则认为译文更应该考虑的是其流畅与否或而非与原语在形式上的对应。在国外,PeterNewmark则提出直译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翻译手段,只要其能保证词汇上的指称意义与语用意思,就应当尽量使用直译法。

直译的原因有二:一是原语与目标语的对等性和相似性。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由于各国在自然环境、社会发展阶段、社会活动等方面存在着相似性,造成了各国在文化的某些方面上产生了相似性。因此,不同语言间常存在着大量相同或相似的概念、词汇、习惯表达等。这就是直译法的基础所在。二是“忠实”翻译原则的要求。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了“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elegence)的翻译标准。人们认为这里的“信”既包括内容上的忠实,也包括对原文形式上的忠实,而这种理解正是直译法产生的原因。按照这个标准,似乎只有直译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直译(literaltranslation)法是指不引起联想误会,在保持原文信息的前提下,力求使译文与原文在选词用字、句法结构、形象比喻及风格特征等方面尽可能趋于一致,译文和原文常用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且产生同样的效果。

直译法不仅能够传达成语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而且能产生较高的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同时还保留了汉语成语的民族色彩和生动形象,使英语读者能更好地感觉汉语文化。直译充分传播了原语文化,扩大了读者的视野,更有效地促进了交流。这种译法为英语输入了新的表达方式,丰富了英语语言文化。

美国作家赛珍珠(PearlS.Buck)女士的英译作品《水浒传》(AllMenAreBrothers),深受英美读者欢迎。她希望把中国名著原原本本地介绍到西方,因此她尽量保持原著的风格,保留中国古代语言特有的表达方式和行文习惯。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最便捷的翻译方法就是直译。赛珍珠在翻译中尽量使用直译。比如她将成语“东奔西逃”直译为“raneastandwest”,“江湖好汉”直译为“agoodfellowoftheriversandlakes”。这一直译不仅既保持了原成语的形象比喻,而且又保持了原文两部分的对仗形式;既正确表达了原文的内容,又保持了原文的结构,一举两得。

二、成语直译的可行性及具体表现

直译成语的可行性及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各民族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活动有某些共同的体验,因而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思想和概念。这种思维和语言的共性,使汉语的某些词语可以在英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也占一定的比重。下例中的英文和汉语无论在用词、词组结构或是词序上都大致相等,这样直译即可。直译能保留汉语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

走马观花——torideoutonhorsebacktolookatflowers

有的放矢——toshootthearrowatatarget

见风使舵——tosteeraccordingtothewind

(2)有些汉语成语并没有形象的比喻意义,它们的字面意义也就是它们的实际意义。这些成语,当然可以按字面直译。例如:

牢不可破——tobesostronglybuiltastobeindestructible

攻其不备——tostrikesomebodywhenheisunprepared

一语道破——tohitthemarkwithasinglecomment

(3)直译保持了汉语成语的民族特色,使译文不至于过分赋予西方文化色彩。

成语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汉语成语英译的过程中,译者应注意不要用英语中具有鲜明民族地方色彩的成语硬套汉语成语,以免把英语的民族色彩强加到原文上,以致和原作的上下文语境形成矛盾,陷入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况。即使有恰当的同义成语可借用,在能确切表达原意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汉语成语的翻译还是应以直译为主,这样可以保持汉语成语的民族色彩和生动形象。例如成语“以卵击石”的字面意义是拿鸡蛋去碰石头,比喻意义是自不量力。[2]翻译时是用套用含有类似寓意的英语成语“tokickagainstthepricks”,还是直译成“tothrowaneggagainstarock”更恰当呢?众所周知,用鸡蛋碰石头只会粉身碎骨。因此,直译“以卵击石”不会造成误解,同时保留了原成语的形象比喻,取得了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又如“对牛弹琴”,虽可借用同义成语译成“tocastpearlsbeforeswine”。但这一成语来源于《圣经》,有显著的西方色彩,故最好直译成“toplaytheharptoabull”;“竭泽而渔”可以借用同义成语套译成“tokillgoosethatlaysthegoldeneggs”,但不如直译成“todrainapondtocatchallthefish”更生动、有新意;在处理经典著作和民族或地方特色较浓厚的作品时,更应当如此。

(4)由于汉英民族在人生体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方面有相通的一面,许多采用明喻修辞手段构成的汉语成语直译后,凭字面意义和人们的生活经验完全可以理解,这类成语可以直译。

例如以下由喻词“如”构成的四字成语,通过直译完整地保存了原词的形象比喻,使译文同原文一样富有感染力。

如获至宝——asifonehasfoundatreasure

守口如瓶——tokeepone’smouthclosedlikeabottle

了如指掌——toknowasoneknowshistenfingers

(5)当汉语成语的隐含意义很明显或很容易推断,读者可以通过字面领悟它的含义时,宜用直译。

如“瓜田李下”(来自“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直译为“Neitheradjustyourshoeinamelonpatch,noryourhatunderaplumtree.”读者只要用心体会,就会明白其隐含意义,不但保留了原文的形象,而且增加了阅读的趣味。类似这样的直译成语还有许多。例如:

悬崖勒马——toreininonthebrinkoftheprecipice

水涨船高——Whentheriverrisestheboatfloatshigh

旗开得胜——towinvictoryassoonasitsbannerisdisplayed

(6)上下文可以直译的成语被译语读者所接受。

例如:马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乃问范曰:“此何人也?”(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2回)

Thewomanwasdressedentirelyinwhitesilkandherbeautywassuchastooverthrowcitiesandruinstates…

“倾国倾城”用来形容女性的容貌,被直译成“tooverthrowcitiesandruinstates”生动有力。这里如果是一个孤立的成语,外国读者可能很难理解这种直译的英文。但借助上下文,读者既能理解原著的内容,又能欣赏原著的语言。这种直译的成语使读者耳目一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借用外国人用了千百年的比喻或成语翻译,反而还不到再现原作丰姿的目的。

以下成语直译后效果很好,外国读者结合上下文完全可以明白其中的独特比喻和隐含意义,进而体会出汉语成语的精妙。

再如:我就“天诛地灭”,你又有什么益处呢?(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

Evenheavenandearthdestroyme,whatgoodwillitdoyou?

“天诛地灭”被直译为“heavenandearthdestroyme”,英语读者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

三、直译和死译(deadtranslation)的差异

所谓翻译,说到底就是翻译“意思”。当代著名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A•Nida)说得好:“Translationmeanstranslatingmeaning.”为了把原文的意思完整而又正确地表达出来,如果基本上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词语、名词结构、修辞方法等),同时译出的文字又明白易懂、符合语言规范,这种翻译方法称为“直译”。[3]直译与“死译”有本质区别。前者是翻译的表现手法之一,后者有悖于翻译的根本宗旨—翻译意思,而不是再现原文的语言外壳。死译的译文看似忠实于原文,实则只是形式上的“忠实”,而不是内容上的“忠实”,即片面强调忠实于原文的文字,字对字、句对句地直译、硬译。这种死译的译文违背了原作的精神风貌,还有可能引起误解。鲁迅指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懂,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成功的直译,是在英语已有的词汇、语法、惯用法等基础上,即从尊重英语语言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不仅读得通顺,而且在具体上下文中不至于引起误解。如果译文使读者十分费解,即使与原作完全对应,甚至产生音韵对仗的效果,也是失败的,因为它成了“死译”。当然,直译也要注意到汉语和英语的差异。二者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表达方法上有很多差异,如在句法构造、修辞格律、用词等方面均有许多不同。译者直译成语时不可忽视这些文化差异,一味追求机械对等。

哪些汉语成语可以根据字面意义直译,哪些只能翻译其比喻意义呢?这完全取决于汉语成语的字面形式和比喻形象能否为译文读者所接受。当汉语成语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直译时,可以考虑意译(freetranslation)。意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重点在于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如“无孔不入”只可意译为“totakeadvantageofeveryweakness”,不可死译成“togetintoeveryhole”;“扬眉吐气”只可意译为“tofeelproudandelated”,不可死译成“toraisetheeyebrowsandletoutabreath”。如果只顾表面的忠实,认为直译就是找对应词,最终只会损害译文的内容,影响译文表达的效果,成为死译。再看下面的例子:

开门见山——tocomestraighttothepoint

死译:toopenthedoorandseethemountain

海阔天空——(totalk)atrandom

死译:withavastseaandaboundlesssky

例如;三番五次,留住宋江,就山寨里吃了一日酒。(第36回)

Threetimesandfivetimes,theydidtrytostaySungChiangandsohefeastedforadayinthelair…

成语“三番五次”被一字不漏地死译为“threetimesandfivetimes”。这里赛珍珠忽视了汉语成语的特殊性,字字对译的结果不但没有使译文接近原文,反而容易引起误会,好像在中国留客人吃饭必须有“三次”和“五次”一定次数的挽留。

四、结语

总之,汉语成语英译应首选直译。但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灵活的方法,能直译尽量直译,不宜直译时再采用其他翻译方法。汉语成语直译的好处,在于既能完整表达成语的意思,又能尽量保持其语言风格。切忌直译时,把汉语成语和英语逐字对号入座。如果不注意词义在上下文中的一致,仅拘泥于字面意义上的一致,望文生义,生搬硬套,只会使译文不通顺,不忠实,不达意,甚至引起误解,损害原意,成为死译。正确的做法是先看懂成语的意思,包括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再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词句,从语义到风格在英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汉语成语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地方色彩范文篇10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构思创意与表现

一、旅游纪念品的意义、特点

旅游,作为现代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短期的特殊生活方式,尤其是在今天科技、交通与通讯发达的经济时代,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留下旅游者的足迹。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购买的、纪念性最显著、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最突出的旅游购物品,如旅游纪念品中北京的景泰蓝、景德镇的陶瓷、洛阳的唐三彩、苏杭的丝织品等。这些旅游纪念品大部分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或结束后购作纪念、欣赏、使用、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以便与他们共享旅游的愉快与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借以提高自己的心理地位和声望。

由于旅游纪念品是相对服务于旅游者的物品,注重的是地方的文化性、艺术性与民族性。更是旅游者基本生活需要满足后的更高要求。与一般旅游纪念品相比,既有一般旅游纪念品的实用性、经济性的共性,又有别于其特殊性(纪念性、艺术性、文化性、民族性、礼品性等)。因此,无论是品种、档次、造型还是包装上都有较高的特殊要求,成为树立旅游地形象的手段,是活生生的广告。许多著名的旅游胜地就是借其优秀的旅游纪念品以及其独特的外包装来展示推销自己,即代表了当地的文化品位和素质,甚至成为了当地的一种象征。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21世纪人类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世界的一大产业。尤其是旅游购物在创汇中所占的份额很大,日益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许多地方,旅游购物的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比如1997年中国香港旅游节上,丰富的旅游纪念品以其系列化的包装、斑斓而浓郁的地方色彩,尽情地展示了香港这个国际化的“大都会”,使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真正享受到被世人称之为“旅游购物天堂”的特殊风采。香港每年的购物收入就占旅游总收入的50%—60%。而我国内地旅游购物收入仅占旅游总收入的20%左右,相比之下相差甚远。可见,我国旅游纪念品这部分经济效益弹性很大,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需要我们在了解国际流行趋势、消费文化和地方民俗等因素的前提下,对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有更深化的研究。努力去发掘包装中一些独特内涵和一种更高的审美趣味,保持我们对传统文化、民族风格的关注和一种对自然、健康、环保的绿色追求,使我们真正为地方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出独具魅力的包装。

二、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构思与创意

包装设计中,贯穿于设计构思的设计定位是设计构思的依据和前提,同时设计构思有相对独立的一面,是一种有目的、预先策划的行为。既要根据旅游纪念品的个性,又要依据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和旅游购物市场产品间的竞争状况。在符合这些综合因素的前提下,发挥设计师的主观性,有目的地设计出具有创造性意义的包装作品,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并使其产生购买行为。

另外,就包装而言,构思还是一种强调想象和联想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在可供选择的设计元素中,把握好包装的整体形象,使旅游纪念品的内在气质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当然,现代包装设计的思考范围也在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但影响设计“创意”发挥的因素,不仅仅是来自这些客观条件的影响,而是更多地来自设计观念守旧、习惯和设计思想上的僵化等,以致出现一种依赖他人﹑张冠李戴等形式手法,久而久之形成缺乏创造性的局面。

所以,如何在设计构思中找到主题点?如何实现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新颖性?正是需要我们设计师重点研究以及必须认真考虑的课题。为此,关于设计中构思创意的展开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与探讨。

1.以旅游纪念品名称、标志为切入点:以旅游纪念品名称标志为主要设计形象展开构思。

2.以旅游纪念品的原貌为切入点:用开窗的直观形式来表现内容,以达到包装“开门见山”、一目了然的表述效果,或者用具象图形(包括摄影)直接体现旅游纪念品的本身形象和品质。

3.以旅游纪念品的原产地为切入点:引用具有地方特征的原貌风景、民风民俗、民族图案等。既体现旅游纪念品的异地风貌特征,同样也是吸引旅游消费者的最佳点。

4.以联想与旅游地的故事或传说为切入点:联想是构思的基本形式,可通过以此物联想彼物的特点,且每个旅游纪念品都有自身特定的本质内容,如一些旅游纪念品本身就包含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5.运用与本旅游纪念品相互关联的色彩(比如地域环境色彩﹑民族服饰色彩)等,同样也能达到人们对某种理想和愿望的要求。寓意包括比喻和象征的含义,此手法则用于一些不容易直接表现的旅游纪念品。值得注意的是,寓意所选择的表现形式在内涵上应采用为大众所熟悉或认知的形象图形。比如传统吉祥图案中的“龟、松、鹤”就是“长寿”之意,“有鱼”象征“有余”等,而红色则寓意着吉祥如意﹑喜庆等等。

6.以纪念品产地特有的自然形象(比如市花、市树﹑古建筑形象)等为切入点;借以旅游者喜欢的旅游地自然形象来展开构思。

7.以旅游纪念品使用对象为切入点:了解并准确掌握使用者的心理,寻求最合其意的构思,体现使用对象所需诉求点。比如女性的唯美、细致,年轻人的时尚、浪漫,中老年人的怀旧或自然等。

8.以系列化包装为切入点:这种手法主要针对大企业系列产品多的情况下,对于包装设计中的图形、文字、色彩、编排、材料的运用。既要考虑所有旅游纪念品包装的整体感,也要体现产品的多样性,产品的个性。

设计构思无论从产品的哪个方面去拓展,是如何地构思新颖,如何地体现个性,都要注意到包装设计的整体感,把设计中所运用的元素有目的地进行调整,使包装在突出旅游纪念品主题的前提下,能主次分明、井然有序。

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既是个探索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独特的思维方式则显得至关重要。这期间不管是用扩散的思维方式,采用多角度新视觉的想象,打破固有的设计概念和模式,创造出符合现代生活条件下审美意识的包装,还是用逆向思维构思方法去开拓旅游纪念品包装的新模式,适应多变的旅游消费者需求,或者是用借鉴思维的构思方法,以采用古今中外经典图形内容作为包装装饰设计的主题,这些思维方式方法都体现了一定的“创意”。所以构思中的“创意”极力于平淡中搜寻设计的不同“点”,按照新的方式方法把这些“点”组织成形,使独有的“创意”通过包装来帮助旅游纪念品在强手如林的竞争市场中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三、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表现

目前,旅游购物市场依然存在着一大特征——旅游纪念品包装的雷同性,特别是包装设计的抄袭像一种传染病在流行。当然,原因很多,其一是由于企业主观性所作用的。但不管怎么说,旅游纪念品在竞争中,犹如天空的星罗密布,要想闪耀其中,就必须在包装设计上独树一帜,有突出的表现。

1.突出重点,以少胜多

在这个讲究合理、有序的时代,由于市场千变万化,企业经营策略也必然随之而调整,产品包装的表现手法自然也具有多变性。因此明确了设计的构思目标和要求后,设定方案,在产品包装有限的展示空间内抓住产品最有力的诉述角度,突出其重点,注重把握住包装设计的分寸感与合理性,进而有主题性表现以少胜多。切不可画面上面面俱到而造成图形杂乱,引起视觉困惑。公务员之家:

2.突破常规,强化个性

包装设计要有明晰的形象与醒目的识别性表现,并有独特的“创意”个性化特征,才能使产品“第一眼”抓住消费者。例如,我国首届东方之星包装设计大赛中获奖作品《上海特产五香豆》系列包装,设计师采用生活中最常见的黑白灰报纸(印有突出上海特产五香豆名称以及有关的文字内容),作为该特产包装外观的表现图形与盒口上各种口味字意的有色小标贴结合,既有了明晰的形象与醒目的识别性表现,同时使整个包装产品独特的“创意”个性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3.创造情感,渲染情调

设计并不是在抒发情感,而是在创造情感。特别是有些礼品性极强的旅游纪念品,如果将其看作一件艺术品,那么感染效应就必定是它最基本的表现灵魂。只要消费者被它的情所打动,心灵深处某种朦胧的满足感就会被招之出来,情感得到抚慰、寄托或满足。

4.主题深化,图案装饰

将充满地方浓厚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深入刻画并融入设计包装中,可强化旅游纪念品的地方民俗文化的可读性与收藏性。比如广西旅游纪念品(绣球)的包装图形,在设计上就应考虑采用壮族的壮锦图案来表现,而如果需要表现主题深化的情节,借以家喻户晓的《刘三姐》传说来体现更是寓意深远。

图案以其高度概括而精炼浓缩的表现力,把万物变其为设计所用。无论是传统的纹样,还是民族的图腾,或强烈奔放或含蓄优雅或简洁单纯,都是设计表现取之不尽的源泉。

随着电脑技术与设计的结合,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更加随心所欲,然而,现代人对于大自然的亲近、追求人性温暖和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真实地反映了大众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一种回归本土化的包装设计备受消费者青睐。这说明,传统文化还需继承弘扬进而转换为市场销售上的卖点。造型独特、图案装饰风格鲜明而有浓厚的地域格调,更是设计师有待于开发的巨大资源,这些丰富的民间传统、民族素材是我们永久的设计基奠。

参考文献:

[1]赵长华主编.旅游概论,旅行团教育出版社.

[2]双阳子等.包装创意,辽宁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