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信仰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3:43:52

道德信仰

道德信仰范文篇1

关键词:道德信仰道德信仰危机道德教育道德信仰重建

一、道德信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道德信仰的涵义

信仰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与人类存在着须臾不可分割的联系,历来为人类所关注。道德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重要形式,指人们基于道德对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以及对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的认识而产生的对道德价值、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的笃信和崇敬,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并付诸以道德行为,以此张显其道德信仰。

(二)道德信仰的必要性

首先,道德信仰不但赋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而且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坐标。道德的存在是一种信念的存在,只有出自内心自愿即出于道德信念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善”。其次,道德信仰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人们的道德人格。最后,道德信仰不但是道德行为的动力,而且是人生路上的“指向灯”。道德信仰是道德行为的可靠的动力之源,为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道德信仰的可能性

道德信仰是必要的,同时受到人类自身的结构特征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人类社会的特征以及社会历史性的影响。

1.人生的有限性、未完成性、可创造性使道德信仰成为可能

首先,道德信仰是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恩格斯曾指出:“即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这是说包括迷信在内的各种信仰都是基于人类永恒的本性,人类力图通过对某种高于客观现实的无限性的追求,以弥补由存在本身的有限性带来的不满足感和不安全感,从而实现其独有的生存价值。其次,道德信仰是对人的未完成性的现实规定。人类在各种可能性中发展使自己日渐成熟与完善,这正是人生未完成性的逻辑发展。人生的未完成性又一次呼唤人必须有一种道德的生活与信仰来塑造自己。最后,道德信仰是人生创造性的实现。创造性为人类信仰创造了条件,而合理的创造性使信仰成为必需。道德信仰沟通着有限与无限,自然与必然,使道德最终成为人的行为规则,有了其终极的价值功能,这正是道德信仰生成的人生根据。

2.道德信仰可能生成的社会基础

首先,社会的未完成性使道德信仰生成成为可能。社会的发展需根据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正是在社会的未完成性中,才给信仰留出了地盘,使人可能面临未完成性的社会建立起美好的信仰,从而不断地完善它,形成相应的道德信仰。其次,社会生活的外在性为道德信仰生成提供了现实条件。社会对人而言具有先在性,任何具体的个人都只能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和活动。社会的外在性使道德成为人现实存在的历史前提。最后,社会的可塑性使道德信仰的生成成为必然。社会跟道德与人的活动具有互动性,同时个人离不开社会,从而使社会具有可塑性,为社会和道德的生成创造了可能性,这是道德信仰生成的社会逻辑基础。

3.历史与道德信仰的共时性决定了道德信仰是可能的

从道德的发生可以看出,它随着人类的生成而生成,信仰在历史长河中赋予不同的历史内涵。道德信仰的孕育、发展和成熟,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独立且单独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不同阶级的道德从不同角度为道德信仰的生成提供了条件,这一过程是道德信仰展开的历史生成过程。

二、道德信仰的作用

道德信仰作为已被主体内化的一种道德认识实践活动,一形成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其作用体现在:

(一)道德信仰的凝聚功能

道德信仰是人们对某一道德体系的极度信服和尊重,是人的各种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的整合。由于个体的经济状况、人生遭遇等个体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其生存方式都会作出不同的行为选择。而这种差异若不产生认同,则势必形成巨大的离心力危及社会的存在和个体的生存,所以需要人们用已有道德认识去接收各种不同的道德现象,在主观上趋向于他所信仰的道德模式,使人的精神世界凝聚为一体形成共同的信仰。

(二)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

个体道德发展一般包括三个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他律与自律统一的阶段。个体道德信仰的形成就是经过这三个阶段,实现道德上的自我超越并最终确立这一信念,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过程。它和道德境界是密切联系的,其中介是道德理想目标,道德信仰确信某道德理想目标,通过调动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敦促、激发人们去追求和达到它所确信的道德理想目标,从而使道德真正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要求,使个体的道德境界得以逐步提升。

(三)道德人格塑造功能

“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人们通过道德生活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地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内在规定性。道德人格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的集结。也可以说道德人格是人的位格、性格、品格的统一”。它的形成与道德信仰的人格塑造功能分不开。道德信仰使道德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的同时,使人越来越远离动物界,塑造更为高尚的道德人格。

(四)道德信仰的激励功能

道德目标对道德信仰者来说是一种使命与责任,它对个体信仰者具有巨大的激发力,拉动着个体不断地向道德目标迈进。而在每一道德信仰体系中都有一些德行的典范人物,德行通过行为者的活动被信仰者实体化附着于一定的个体身上,对信仰者的榜样力、感召力和激励力将大为增强,从而发挥道德信仰的激励功能。

三、当代社会吁求构建道德信仰体系

(一)当代社会出现的信仰危机及其危害

当代中国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今天,“德”与“得”的矛盾尤为突出,道德信仰呈危机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道德理想目标的丧失和道德规范的缺失。道德理想目标的丧失和道德失范密切相关,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原有的作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怀疑、动摇乃至否定,但又没有新的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来取代原有的,因此出现了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的“真空”。

其次,道德情感的麻木、缺失与道德人格分裂。从构成道德信仰的基本要素看,道德情感是对道德理想目标和道德规范体系的敬重、忠诚、虔诚、向往

等强烈的情感。而在道德信仰危机的发生过程中,人们的这些情感逐渐淡化、消失甚至走向反面。人的精神世界在道德危机中分崩离析,使人生丧失追求的价值目标。

最后,道德选择无序化,道德评价功能弱化。由于任何一种价值选择似乎都可以获得一种价值观的文化支持,从而使道德主体在多元化情境中无法恒久的作出相对稳定的道德选择。道德观念上的冲突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最终表现为道德选择的无序化。由于社会的客观因素以及道德主体的主观原因,有些人对道德失去了信心,以至于出现了道德信仰危机。

(二)当代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道德教育在防止道德信仰危机方面发挥效力但在全面转型的中国,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道德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以及教育方式上。

首先,道德教育存在对主体的偏离。在传统文化中,道德信仰对政治信仰的依附使道德信仰获得了社会政治的强权保护,决定了我们整体价值取向重社会而轻个人。一直以来我们道德教育的课堂上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使道德行为主体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自觉,扭曲了道德教育的真正使命,摧毁了人们追求道德信仰的信念,消解了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

其次,道德教育存在对本体认识的扭曲。道德教育包含三方面内容,道德理想目标、道德理想目标的论证和义理上的说明及在可操作层面上的道德信仰具体化的道德行为规范。今天的道德教育危机之一就在于我们仅仅着眼于生活日常行为规范的确立,反复的道德行为训练成为我们的主要工作,强调道德规范的灌输却从不思索道德规范依赖的信仰是什么?这些最终导致德育实效性的一低再低。

最后,道德教育在方法上存在道德灌输,导致道德权威的失落。目前道德教育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不信”造成的。针对当前问题,我们应以改革开放现实背景为立足点,把握好教育者的角色,坚持以人为本,以对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反思为基础,以具体的道德实践为手段,培养自觉的道德行为,使道德教育实现教育的目的。

四、重建道德信仰的途径

道德信仰的重建“不是简单的回复既有的道德信仰,而是如何建立起一种新的与现代性社会存在方式相适应的具有现实必然性的道德信仰内容。这是研究转型期道德信仰危机的最要紧之处”。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以培养自觉的道德主体为目标,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所以,我们应该从社会和主体出发,坚持“内外结合”的方针并通过实践的校正和检验,全方位、多层次地塑造适应当前社会的道德信仰。

(一)从道德信仰的社会性出发重建道德信仰

首先,促进经济发展,为重建道德信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性的存在。从伦理学的视域看,人们能否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主义中国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广大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深入改革、完善和创新经济体制,使市场经济向更为有序地发展,为重建道德信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建设是重建道德信仰的有力法律保障。斯宾诺莎认为“如果某一个国家比别的国家邪风更猖撅,犯罪更普遍,那一定是由于这个国家谋求和睦不足,法制不够昌明,而且未能建立起完全的国家权利之故”。法律是协调社会关系中的有力保障。当今社会大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将它同道德信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道德他律引导人们的道德价值选择,提高道德自律意识。

再次,健全道德制度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制度保障。道德制度是社会道德的规范化、法规化,即把社会成员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道德选择、价值判断标准和道德约束通过道义和法规上的程序进行确定的制度。它在现实生活中指导和评价人们的行为,为人们的行为设立了合理的价值标准。只有营造一个良好、公正的社会环境,道德信仰的危机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克服。

最后,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现代社会由于多元文化的冲撞与压挤使现代人对道德的信仰充满了矛盾和冲撞。因此从道德文化角度来说,要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中符合现代化社会的道德观念;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精华;剔除西方及中国传统文化及宗教中的消极因素。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从主体性出发实现道德信仰的重塑

1.加强主体性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一个社会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社会成员实现道德影响培养德性的过程,是道德信仰重建的核心途径。它是一种理想教育,以提升和培养塑造人为目的,使人具有德性和良心。道德教育的方式上要充分突出主体性,反对灌输,使道德主体自觉地履行道德规范并为道德行为承担责任;采取开放的姿态,抛弃旧的道德观点接受新的道德观点,促进和发展主动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激发人们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的愿望。

2.强化内心信念

道德信仰是人们通过接受道德教育而形成的个体化的理念,强化人们内心信念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内在支撑,它包括“扬善”和“去恶”两大内涵。扬善是从正面人手,弘扬善良的道德信念,按照道德的“绝对命令”行事,坚定人们遵守道德信念的决心;去恶是从约束的角度看,要求人们约束自己的言行举动,克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的冲动,主动放弃单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强化内心信念应当立足于吸收继承传统道德中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良心的理念,从人本身出发,构建反映人性的道德,才能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道德信仰。

3.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抓住道德信仰危机所带来的重塑道德信仰的机遇,确立一个符合历史必然性的选择,必须建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上从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它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建构真正合乎人性完善和发展需要的道德信仰,实现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辨证统一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

4.注重道德示范作用在道德行为上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类作为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高级动物,能够以自己的好恶取舍本能的推想出他人的好恶取舍。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时尊重对方的利益,把他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形成一种源于由自身的需要和感受出发,产生的将心比心和推己及人的精神自律。同时教育者的道德善恶很大程度影响着民众,所以要发挥积极向上的道德示范,树立民众对社会道德的信心。

(三)在实践中检验和校正道德信仰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道德信仰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是由道德所追求和达到的目的和社会条件来决定的。然而,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旦信奉某种道德,往往就直接根据这种道德的规范或要求来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德,而不管这些道德规范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所以,如果这种道德本身不合理或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丧失了其合理性,人们就应该根据道德实践的效果对道德信仰本身加以审视。

综上所述,重塑道德信仰乃是拯救道德危机的良药,重塑道德信仰的实现,应建立在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基础的深刻认识和信仰上。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律的支持、政策的导向和制度的保障,但更离不开发自人们内心的道德自愿和道德自觉,只有建立在道德信仰基础上的道德行为才能克服虚伪的道德行为,才能克服个人利益因素和外在因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才能克服道德行为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道德信仰危机问题。道德信仰问题既是哲学问题,又是心理学问题;既是理论性问题,又是实践性问题;它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无论是理论还是现实都要求我们不能忽视、轻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还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6O:651.

[3][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3,16.

[4]唐凯麟.伦理学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17.

[5]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94.

[6]章海山.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28,

[7]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J].伦理学2001,(10):45—52.

[8]任建东.道德信仰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185.

道德信仰范文篇2

一些人经不起利益的诱惑,令人遗憾的现实生活中。做出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当前,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加强诚信教育中,应高度重视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没打借条。不多年,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朋友去世了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但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受,笑道: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诉我有这事。蔡嶙说:借条就在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父亲知道我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如此相信我又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该故事发人深思之处在于蔡嶙所言,借条、契约、合同等外在法律性约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诚信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上的慎独”自律,就可能去钻外在法律的空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义务于不顾。

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就是人们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要解决的应该怎么做?问题。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该怎么做事?二是应该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对怎样做人的设定,对理想人格的设定。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值。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中国传统文化中。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所说的诚”真实无欺的意思。天是真实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使人感动。荀子也重视“诚”认为“诚”所有德行的基础。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道德信仰范文篇3

论文摘要:道德信仰是信仰的一种基本模式,与人类的发展密不可分,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信仰条件论证了信仰的内涵和当前的形势,分析了信仰丢失的复杂原因,从道德信仰哲学特点开始,集中道德信仰主体,实践三个角度,讨论了道德信仰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道德信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道德信仰的涵义

信仰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与人类存在着须臾不可分割的联系,历来为人类所关注。道德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重要形式,指人们基于道德对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以及对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的认识而产生的对道德价值、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的笃信和崇敬,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并付诸以道德行为,以此张显其道德信仰。

(二)道德信仰的必要性

首先,道德信仰不但赋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而且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坐标。道德的存在是一种信念的存在,只有出自内心自愿即出于道德信念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善”。其次,道德信仰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人们的道德人格。最后,道德信仰不但是道德行为的动力,而且是人生路上的“指向灯”。道德信仰是道德行为的可靠的动力之源,为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道德信仰的可能性

道德信仰是必要的,同时受到人类自身的结构特征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人类社会的特征以及社会历史性的影响。

1.人生的有限性、未完成性、可创造性使道德信仰成为可能

首先,道德信仰是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恩格斯曾指出:“即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这是说包括迷信在内的各种信仰都是基于人类永恒的本性,人类力图通过对某种高于客观现实的无限性的追求,以弥补由存在本身的有限性带来的不满足感和不安全感,从而实现其独有的生存价值。其次,道德信仰是对人的未完成性的现实规定。人类在各种可能性中发展使自己日渐成熟与完善,这正是人生未完成性的逻辑发展。人生的未完成性又一次呼唤人必须有一种道德的生活与信仰来塑造自己。最后,道德信仰是人生创造性的实现。创造性为人类信仰创造了条件,而合理的创造性使信仰成为必需。道德信仰沟通着有限与无限,自然与必然,使道德最终成为人的行为规则,有了其终极的价值功能,这正是道德信仰生成的人生根据。

2.道德信仰可能生成的社会基础

首先,社会的未完成性使道德信仰生成成为可能。社会的发展需根据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正是在社会的未完成性中,才给信仰留出了地盘,使人可能面临未完成性的社会建立起美好的信仰,从而不断地完善它,形成相应的道德信仰。其次,社会生活的外在性为道德信仰生成提供了现实条件。社会对人而言具有先在性,任何具体的个人都只能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和活动。社会的外在性使道德成为人现实存在的历史前提。最后,社会的可塑性使道德信仰的生成成为必然。社会跟道德与人的活动具有互动性,同时个人离不开社会,从而使社会具有可塑性,为社会和道德的生成创造了可能性,这是道德信仰生成的社会逻辑基础。

3.历史与道德信仰的共时性决定了道德信仰是可能的

从道德的发生可以看出,它随着人类的生成而生成,信仰在历史长河中赋予不同的历史内涵。道德信仰的孕育、发展和成熟,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独立且单独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不同阶级的道德从不同角度为道德信仰的生成提供了条件,这一过程是道德信仰展开的历史生成过程。

二、道德信仰的作用

道德信仰作为已被主体内化的一种道德认识实践活动,一形成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其作用体现在:

(一)道德信仰的凝聚功能

道德信仰是人们对某一道德体系的极度信服和尊重,是人的各种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的整合。由于个体的经济状况、人生遭遇等个体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其生存方式都会作出不同的行为选择。而这种差异若不产生认同,则势必形成巨大的离心力危及社会的存在和个体的生存,所以需要人们用已有道德认识去接收各种不同的道德现象,在主观上趋向于他所信仰的道德模式,使人的精神世界凝聚为一体形成共同的信仰。

(二)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

个体道德发展一般包括三个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他律与自律统一的阶段。个体道德信仰的形成就是经过这三个阶段,实现道德上的自我超越并最终确立这一信念,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过程。它和道德境界是密切联系的,其中介是道德理想目标,道德信仰确信某道德理想目标,通过调动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敦促、激发人们去追求和达到它所确信的道德理想目标,从而使道德真正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要求,使个体的道德境界得以逐步提升。

(三)道德人格塑造功能

“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人们通过道德生活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地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内在规定性。道德人格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的集结。也可以说道德人格是人的位格、性格、品格的统一”。它的形成与道德信仰的人格塑造功能分不开。道德信仰使道德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的同时,使人越来越远离动物界,塑造更为高尚的道德人格。

(四)道德信仰的激励功能

道德目标对道德信仰者来说是一种使命与责任,它对个体信仰者具有巨大的激发力,拉动着个体不断地向道德目标迈进。而在每一道德信仰体系中都有一些德行的典范人物,德行通过行为者的活动被信仰者实体化附着于一定的个体身上,对信仰者的榜样力、感召力和激励力将大为增强,从而发挥道德信仰的激励功能。

三、当代社会吁求构建道德信仰体系

(一)当代社会出现的信仰危机及其危害

当代中国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今天,“德”与“得”的矛盾尤为突出,道德信仰呈危机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道德理想目标的丧失和道德规范的缺失。道德理想目标的丧失和道德失范密切相关,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原有的作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怀疑、动摇乃至否定,但又没有新的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来取代原有的,因此出现了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的“真空”。

其次,道德情感的麻木、缺失与道德人格分裂。从构成道德信仰的基本要素看,道德情感是对道德理想目标和道德规范体系的敬重、忠诚、虔诚、向往等强烈的情感。而在道德信仰危机的发生过程中,人们的这些情感逐渐淡化、消失甚至走向反面。人的精神世界在道德危机中分崩离析,使人生丧失追求的价值目标。

最后,道德选择无序化,道德评价功能弱化。由于任何一种价值选择似乎都可以获得一种价值观的文化支持,从而使道德主体在多元化情境中无法恒久的作出相对稳定的道德选择。道德观念上的冲突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最终表现为道德选择的无序化。由于社会的客观因素以及道德主体的主观原因,有些人对道德失去了信心,以至于出现了道德信仰危机。

(二)当代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道德教育在防止道德信仰危机方面发挥效力但在全面转型的中国,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道德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以及教育方式上。

首先,道德教育存在对主体的偏离。在传统文化中,道德信仰对政治信仰的依附使道德信仰获得了社会政治的强权保护,决定了我们整体价值取向重社会而轻个人。一直以来我们道德教育的课堂上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使道德行为主体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自觉,扭曲了道德教育的真正使命,摧毁了人们追求道德信仰的信念,消解了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

其次,道德教育存在对本体认识的扭曲。道德教育包含三方面内容,道德理想目标、道德理想目标的论证和义理上的说明及在可操作层面上的道德信仰具体化的道德行为规范。今天的道德教育危机之一就在于我们仅仅着眼于生活日常行为规范的确立,反复的道德行为训练成为我们的主要工作,强调道德规范的灌输却从不思索道德规范依赖的信仰是什么?这些最终导致德育实效性的一低再低。

最后,道德教育在方法上存在道德灌输,导致道德权威的失落。目前道德教育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不信”造成的。针对当前问题,我们应以改革开放现实背景为立足点,把握好教育者的角色,坚持以人为本,以对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反思为基础,以具体的道德实践为手段,培养自觉的道德行为,使道德教育实现教育的目的。

四、重建道德信仰的途径

道德信仰的重建“不是简单的回复既有的道德信仰,而是如何建立起一种新的与现代性社会存在方式相适应的具有现实必然性的道德信仰内容。这是研究转型期道德信仰危机的最要紧之处”。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以培养自觉的道德主体为目标,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所以,我们应该从社会和主体出发,坚持“内外结合”的方针并通过实践的校正和检验,全方位、多层次地塑造适应当前社会的道德信仰。

(一)从道德信仰的社会性出发重建道德信仰

首先,促进经济发展,为重建道德信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性的存在。从伦理学的视域看,人们能否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主义中国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广大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深入改革、完善和创新经济体制,使市场经济向更为有序地发展,为重建道德信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建设是重建道德信仰的有力法律保障。斯宾诺莎认为“如果某一个国家比别的国家邪风更猖撅,犯罪更普遍,那一定是由于这个国家谋求和睦不足,法制不够昌明,而且未能建立起完全的国家权利之故”。法律是协调社会关系中的有力保障。当今社会大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将它同道德信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道德他律引导人们的道德价值选择,提高道德自律意识。

再次,健全道德制度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制度保障。道德制度是社会道德的规范化、法规化,即把社会成员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道德选择、价值判断标准和道德约束通过道义和法规上的程序进行确定的制度。它在现实生活中指导和评价人们的行为,为人们的行为设立了合理的价值标准。只有营造一个良好、公正的社会环境,道德信仰的危机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克服。

最后,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现代社会由于多元文化的冲撞与压挤使现代人对道德的信仰充满了矛盾和冲撞。因此从道德文化角度来说,要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中符合现代化社会的道德观念;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精华;剔除西方及中国传统文化及宗教中的消极因素。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从主体性出发实现道德信仰的重塑

1.加强主体性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一个社会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社会成员实现道德影响培养德性的过程,是道德信仰重建的核心途径。它是一种理想教育,以提升和培养塑造人为目的,使人具有德性和良心。道德教育的方式上要充分突出主体性,反对灌输,使道德主体自觉地履行道德规范并为道德行为承担责任;采取开放的姿态,抛弃旧的道德观点接受新的道德观点,促进和发展主动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激发人们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的愿望。

2.强化内心信念

道德信仰是人们通过接受道德教育而形成的个体化的理念,强化人们内心信念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内在支撑,它包括“扬善”和“去恶”两大内涵。扬善是从正面人手,弘扬善良的道德信念,按照道德的“绝对命令”行事,坚定人们遵守道德信念的决心;去恶是从约束的角度看,要求人们约束自己的言行举动,克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的冲动,主动放弃单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强化内心信念应当立足于吸收继承传统道德中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良心的理念,从人本身出发,构建反映人性的道德,才能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道德信仰。

3.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抓住道德信仰危机所带来的重塑道德信仰的机遇,确立一个符合历史必然性的选择,必须建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上从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它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建构真正合乎人性完善和发展需要的道德信仰,实现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辨证统一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

4.注重道德示范作用在道德行为上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类作为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高级动物,能够以自己的好恶取舍本能的推想出他人的好恶取舍。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时尊重对方的利益,把他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形成一种源于由自身的需要和感受出发,产生的将心比心和推己及人的精神自律。同时教育者的道德善恶很大程度影响着民众,所以要发挥积极向上的道德示范,树立民众对社会道德的信心。

(三)在实践中检验和校正道德信仰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道德信仰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是由道德所追求和达到的目的和社会条件来决定的。然而,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旦信奉某种道德,往往就直接根据这种道德的规范或要求来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德,而不管这些道德规范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所以,如果这种道德本身不合理或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丧失了其合理性,人们就应该根据道德实践的效果对道德信仰本身加以审视。

综上所述,重塑道德信仰乃是拯救道德危机的良药,重塑道德信仰的实现,应建立在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基础的深刻认识和信仰上。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律的支持、政策的导向和制度的保障,但更离不开发自人们内心的道德自愿和道德自觉,只有建立在道德信仰基础上的道德行为才能克服虚伪的道德行为,才能克服个人利益因素和外在因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才能克服道德行为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道德信仰危机问题。道德信仰问题既是哲学问题,又是心理学问题;既是理论性问题,又是实践性问题;它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无论是理论还是现实都要求我们不能忽视、轻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还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6O:651.

[3][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3,16.

[4]唐凯麟.伦理学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17.

[5]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94.

[6]章海山.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28,

[7]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J].伦理学2001,(10):45—52.

[8]任建东.道德信仰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185.

道德信仰范文篇4

关键词:道德信仰道德信仰危机道德教育道德信仰重建

一、道德信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道德信仰的涵义

信仰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与人类存在着须臾不可分割的联系,历来为人类所关注。道德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重要形式,指人们基于道德对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以及对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的认识而产生的对道德价值、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的笃信和崇敬,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并付诸以道德行为,以此张显其道德信仰。

(二)道德信仰的必要性

首先,道德信仰不但赋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而且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坐标。道德的存在是一种信念的存在,只有出自内心自愿即出于道德信念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善”。其次,道德信仰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人们的道德人格。最后,道德信仰不但是道德行为的动力,而且是人生路上的“指向灯”。道德信仰是道德行为的可靠的动力之源,为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道德信仰的可能性

道德信仰是必要的,同时受到人类自身的结构特征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人类社会的特征以及社会历史性的影响。

1.人生的有限性、未完成性、可创造性使道德信仰成为可能

首先,道德信仰是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恩格斯曾指出:“即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这是说包括迷信在内的各种信仰都是基于人类永恒的本性,人类力图通过对某种高于客观现实的无限性的追求,以弥补由存在本身的有限性带来的不满足感和不安全感,从而实现其独有的生存价值。其次,道德信仰是对人的未完成性的现实规定。人类在各种可能性中发展使自己日渐成熟与完善,这正是人生未完成性的逻辑发展。人生的未完成性又一次呼唤人必须有一种道德的生活与信仰来塑造自己。最后,道德信仰是人生创造性的实现。创造性为人类信仰创造了条件,而合理的创造性使信仰成为必需。道德信仰沟通着有限与无限,自然与必然,使道德最终成为人的行为规则,有了其终极的价值功能,这正是道德信仰生成的人生根据。

2.道德信仰可能生成的社会基础

首先,社会的未完成性使道德信仰生成成为可能。社会的发展需根据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正是在社会的未完成性中,才给信仰留出了地盘,使人可能面临未完成性的社会建立起美好的信仰,从而不断地完善它,形成相应的道德信仰。其次,社会生活的外在性为道德信仰生成提供了现实条件。社会对人而言具有先在性,任何具体的个人都只能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和活动。社会的外在性使道德成为人现实存在的历史前提。最后,社会的可塑性使道德信仰的生成成为必然。社会跟道德与人的活动具有互动性,同时个人离不开社会,从而使社会具有可塑性,为社会和道德的生成创造了可能性,这是道德信仰生成的社会逻辑基础。

3.历史与道德信仰的共时性决定了道德信仰是可能的

从道德的发生可以看出,它随着人类的生成而生成,信仰在历史长河中赋予不同的历史内涵。道德信仰的孕育、发展和成熟,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独立且单独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不同阶级的道德从不同角度为道德信仰的生成提供了条件,这一过程是道德信仰展开的历史生成过程。

二、道德信仰的作用

道德信仰作为已被主体内化的一种道德认识实践活动,一形成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其作用体现在:

(一)道德信仰的凝聚功能

道德信仰是人们对某一道德体系的极度信服和尊重,是人的各种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的整合。由于个体的经济状况、人生遭遇等个体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其生存方式都会作出不同的行为选择。而这种差异若不产生认同,则势必形成巨大的离心力危及社会的存在和个体的生存,所以需要人们用已有道德认识去接收各种不同的道德现象,在主观上趋向于他所信仰的道德模式,使人的精神世界凝聚为一体形成共同的信仰。

(二)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

个体道德发展一般包括三个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他律与自律统一的阶段。个体道德信仰的形成就是经过这三个阶段,实现道德上的自我超越并最终确立这一信念,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过程。它和道德境界是密切联系的,其中介是道德理想目标,道德信仰确信某道德理想目标,通过调动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敦促、激发人们去追求和达到它所确信的道德理想目标,从而使道德真正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要求,使个体的道德境界得以逐步提升。

(三)道德人格塑造功能

“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人们通过道德生活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地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内在规定性。道德人格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的集结。也可以说道德人格是人的位格、性格、品格的统一”。它的形成与道德信仰的人格塑造功能分不开。道德信仰使道德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的同时,使人越来越远离动物界,塑造更为高尚的道德人格。

(四)道德信仰的激励功能

道德目标对道德信仰者来说是一种使命与责任,它对个体信仰者具有巨大的激发力,拉动着个体不断地向道德目标迈进。而在每一道德信仰体系中都有一些德行的典范人物,德行通过行为者的活动被信仰者实体化附着于一定的个体身上,对信仰者的榜样力、感召力和激励力将大为增强,从而发挥道德信仰的激励功能。

三、当代社会吁求构建道德信仰体系

(一)当代社会出现的信仰危机及其危害

当代中国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今天,“德”与“得”的矛盾尤为突出,道德信仰呈危机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道德理想目标的丧失和道德规范的缺失。道德理想目标的丧失和道德失范密切相关,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原有的作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怀疑、动摇乃至否定,但又没有新的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来取代原有的,因此出现了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的“真空”。

其次,道德情感的麻木、缺失与道德人格分裂。从构成道德信仰的基本要素看,道德情感是对道德理想目标和道德规范体系的敬重、忠诚、虔诚、向往等强烈的情感。而在道德信仰危机的发生过程中,人们的这些情感逐渐淡化、消失甚至走向反面。人的精神世界在道德危机中分崩离析,使人生丧失追求的价值目标。

最后,道德选择无序化,道德评价功能弱化。由于任何一种价值选择似乎都可以获得一种价值观的文化支持,从而使道德主体在多元化情境中无法恒久的作出相对稳定的道德选择。道德观念上的冲突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最终表现为道德选择的无序化。由于社会的客观因素以及道德主体的主观原因,有些人对道德失去了信心,以至于出现了道德信仰危机。

(二)当代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道德教育在防止道德信仰危机方面发挥效力但在全面转型的中国,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道德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以及教育方式上。

首先,道德教育存在对主体的偏离。在传统文化中,道德信仰对政治信仰的依附使道德信仰获得了社会政治的强权保护,决定了我们整体价值取向重社会而轻个人。一直以来我们道德教育的课堂上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使道德行为主体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自觉,扭曲了道德教育的真正使命,摧毁了人们追求道德信仰的信念,消解了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

其次,道德教育存在对本体认识的扭曲。道德教育包含三方面内容,道德理想目标、道德理想目标的论证和义理上的说明及在可操作层面上的道德信仰具体化的道德行为规范。今天的道德教育危机之一就在于我们仅仅着眼于生活日常行为规范的确立,反复的道德行为训练成为我们的主要工作,强调道德规范的灌输却从不思索道德规范依赖的信仰是什么?这些最终导致德育实效性的一低再低。

最后,道德教育在方法上存在道德灌输,导致道德权威的失落。目前道德教育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不信”造成的。针对当前问题,我们应以改革开放现实背景为立足点,把握好教育者的角色,坚持以人为本,以对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反思为基础,以具体的道德实践为手段,培养自觉的道德行为,使道德教育实现教育的目的。

四、重建道德信仰的途径

道德信仰的重建“不是简单的回复既有的道德信仰,而是如何建立起一种新的与现代性社会存在方式相适应的具有现实必然性的道德信仰内容。这是研究转型期道德信仰危机的最要紧之处”。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以培养自觉的道德主体为目标,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所以,我们应该从社会和主体出发,坚持“内外结合”的方针并通过实践的校正和检验,全方位、多层次地塑造适应当前社会的道德信仰。

(一)从道德信仰的社会性出发重建道德信仰

首先,促进经济发展,为重建道德信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性的存在。从伦理学的视域看,人们能否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主义中国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广大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深入改革、完善和创新经济体制,使市场经济向更为有序地发展,为重建道德信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建设是重建道德信仰的有力法律保障。斯宾诺莎认为“如果某一个国家比别的国家邪风更猖撅,犯罪更普遍,那一定是由于这个国家谋求和睦不足,法制不够昌明,而且未能建立起完全的国家权利之故”。法律是协调社会关系中的有力保障。当今社会大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将它同道德信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道德他律引导人们的道德价值选择,提高道德自律意识。

再次,健全道德制度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制度保障。道德制度是社会道德的规范化、法规化,即把社会成员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道德选择、价值判断标准和道德约束通过道义和法规上的程序进行确定的制度。它在现实生活中指导和评价人们的行为,为人们的行为设立了合理的价值标准。只有营造一个良好、公正的社会环境,道德信仰的危机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克服。

最后,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现代社会由于多元文化的冲撞与压挤使现代人对道德的信仰充满了矛盾和冲撞。因此从道德文化角度来说,要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中符合现代化社会的道德观念;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精华;剔除西方及中国传统文化及宗教中的消极因素。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从主体性出发实现道德信仰的重塑

1.加强主体性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一个社会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社会成员实现道德影响培养德性的过程,是道德信仰重建的核心途径。它是一种理想教育,以提升和培养塑造人为目的,使人具有德性和良心。道德教育的方式上要充分突出主体性,反对灌输,使道德主体自觉地履行道德规范并为道德行为承担责任;采取开放的姿态,抛弃旧的道德观点接受新的道德观点,促进和发展主动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激发人们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的愿望。

2.强化内心信念

道德信仰是人们通过接受道德教育而形成的个体化的理念,强化人们内心信念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内在支撑,它包括“扬善”和“去恶”两大内涵。扬善是从正面人手,弘扬善良的道德信念,按照道德的“绝对命令”行事,坚定人们遵守道德信念的决心;去恶是从约束的角度看,要求人们约束自己的言行举动,克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的冲动,主动放弃单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强化内心信念应当立足于吸收继承传统道德中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良心的理念,从人本身出发,构建反映人性的道德,才能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道德信仰。

3.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抓住道德信仰危机所带来的重塑道德信仰的机遇,确立一个符合历史必然性的选择,必须建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上从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它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建构真正合乎人性完善和发展需要的道德信仰,实现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辨证统一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

4.注重道德示范作用在道德行为上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类作为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高级动物,能够以自己的好恶取舍本能的推想出他人的好恶取舍。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时尊重对方的利益,把他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形成一种源于由自身的需要和感受出发,产生的将心比心和推己及人的精神自律。同时教育者的道德善恶很大程度影响着民众,所以要发挥积极向上的道德示范,树立民众对社会道德的信心。

(三)在实践中检验和校正道德信仰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道德信仰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是由道德所追求和达到的目的和社会条件来决定的。然而,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旦信奉某种道德,往往就直接根据这种道德的规范或要求来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德,而不管这些道德规范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所以,如果这种道德本身不合理或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丧失了其合理性,人们就应该根据道德实践的效果对道德信仰本身加以审视。

综上所述,重塑道德信仰乃是拯救道德危机的良药,重塑道德信仰的实现,应建立在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基础的深刻认识和信仰上。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律的支持、政策的导向和制度的保障,但更离不开发自人们内心的道德自愿和道德自觉,只有建立在道德信仰基础上的道德行为才能克服虚伪的道德行为,才能克服个人利益因素和外在因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才能克服道德行为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道德信仰危机问题。道德信仰问题既是哲学问题,又是心理学问题;既是理论性问题,又是实践性问题;它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无论是理论还是现实都要求我们不能忽视、轻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还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6O:651.

[3][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3,16.

[4]唐凯麟.伦理学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17.

[5]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94.

[6]章海山.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28.

[7]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J].伦理学2001,(10):45—52.

[8]任建东.道德信仰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185.

道德信仰范文篇5

关键词:道德信仰道德信仰危机道德教育道德信仰重建

一、道德信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道德信仰的涵义

信仰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与人类存在着须臾不可分割的联系,历来为人类所关注。道德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重要形式,指人们基于道德对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以及对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的认识而产生的对道德价值、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的笃信和崇敬,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并付诸以道德行为,以此张显其道德信仰。

(二)道德信仰的必要性

首先,道德信仰不但赋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而且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坐标。道德的存在是一种信念的存在,只有出自内心自愿即出于道德信念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善”。其次,道德信仰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人们的道德人格。最后,道德信仰不但是道德行为的动力,而且是人生路上的“指向灯”。道德信仰是道德行为的可靠的动力之源,为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道德信仰的可能性

道德信仰是必要的,同时受到人类自身的结构特征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人类社会的特征以及社会历史性的影响。

1.人生的有限性、未完成性、可创造性使道德信仰成为可能

首先,道德信仰是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恩格斯曾指出:“即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这是说包括迷信在内的各种信仰都是基于人类永恒的本性,人类力图通过对某种高于客观现实的无限性的追求,以弥补由存在本身的有限性带来的不满足感和不安全感,从而实现其独有的生存价值。其次,道德信仰是对人的未完成性的现实规定。人类在各种可能性中发展使自己日渐成熟与完善,这正是人生未完成性的逻辑发展。人生的未完成性又一次呼唤人必须有一种道德的生活与信仰来塑造自己。最后,道德信仰是人生创造性的实现。创造性为人类信仰创造了条件,而合理的创造性使信仰成为必需。道德信仰沟通着有限与无限,自然与必然,使道德最终成为人的行为规则,有了其终极的价值功能,这正是道德信仰生成的人生根据。

2.道德信仰可能生成的社会基础

首先,社会的未完成性使道德信仰生成成为可能。社会的发展需根据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正是在社会的未完成性中,才给信仰留出了地盘,使人可能面临未完成性的社会建立起美好的信仰,从而不断地完善它,形成相应的道德信仰。其次,社会生活的外在性为道德信仰生成提供了现实条件。社会对人而言具有先在性,任何具体的个人都只能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和活动。社会的外在性使道德成为人现实存在的历史前提。最后,社会的可塑性使道德信仰的生成成为必然。社会跟道德与人的活动具有互动性,同时个人离不开社会,从而使社会具有可塑性,为社会和道德的生成创造了可能性,这是道德信仰生成的社会逻辑基础。

3.历史与道德信仰的共时性决定了道德信仰是可能的

从道德的发生可以看出,它随着人类的生成而生成,信仰在历史长河中赋予不同的历史内涵。道德信仰的孕育、发展和成熟,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独立且单独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不同阶级的道德从不同角度为道德信仰的生成提供了条件,这一过程是道德信仰展开的历史生成过程。

二、道德信仰的作用

道德信仰作为已被主体内化的一种道德认识实践活动,一形成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其作用体现在:

(一)道德信仰的凝聚功能

道德信仰是人们对某一道德体系的极度信服和尊重,是人的各种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的整合。由于个体的经济状况、人生遭遇等个体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其生存方式都会作出不同的行为选择。而这种差异若不产生认同,则势必形成巨大的离心力危及社会的存在和个体的生存,所以需要人们用已有道德认识去接收各种不同的道德现象,在主观上趋向于他所信仰的道德模式,使人的精神世界凝聚为一体形成共同的信仰。

(二)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

个体道德发展一般包括三个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他律与自律统一的阶段。个体道德信仰的形成就是经过这三个阶段,实现道德上的自我超越并最终确立这一信念,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过程。它和道德境界是密切联系的,其中介是道德理想目标,道德信仰确信某道德理想目标,通过调动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敦促、激发人们去追求和达到它所确信的道德理想目标,从而使道德真正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要求,使个体的道德境界得以逐步提升。

(三)道德人格塑造功能

“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人们通过道德生活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地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内在规定性。道德人格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的集结。也可以说道德人格是人的位格、性格、品格的统一”。它的形成与道德信仰的人格塑造功能分不开。道德信仰使道德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的同时,使人越来越远离动物界,塑造更为高尚的道德人格。

(四)道德信仰的激励功能

道德目标对道德信仰者来说是一种使命与责任,它对个体信仰者具有巨大的激发力,拉动着个体不断地向道德目标迈进。而在每一道德信仰体系中都有一些德行的典范人物,德行通过行为者的活动被信仰者实体化附着于一定的个体身上,对信仰者的榜样力、感召力和激励力将大为增强,从而发挥道德信仰的激励功能。

三、当代社会吁求构建道德信仰体系

(一)当代社会出现的信仰危机及其危害

当代中国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今天,“德”与“得”的矛盾尤为突出,道德信仰呈危机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道德理想目标的丧失和道德规范的缺失。道德理想目标的丧失和道德失范密切相关,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原有的作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怀疑、动摇乃至否定,但又没有新的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来取代原有的,因此出现了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的“真空”。

其次,道德情感的麻木、缺失与道德人格分裂。从构成道德信仰的基本要素看,道德情感是对道德理想目标和道德规范体系的敬重、忠诚、虔诚、向往等强烈的情感。而在道德信仰危机的发生过程中,人们的这些情感逐渐淡化、消失甚至走向反面。人的精神世界在道德危机中分崩离析,使人生丧失追求的价值目标。

最后,道德选择无序化,道德评价功能弱化。由于任何一种价值选择似乎都可以获得一种价值观的文化支持,从而使道德主体在多元化情境中无法恒久的作出相对稳定的道德选择。道德观念上的冲突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最终表现为道德选择的无序化。由于社会的客观因素以及道德主体的主观原因,有些人对道德失去了信心,以至于出现了道德信仰危机。

(二)当代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道德教育在防止道德信仰危机方面发挥效力但在全面转型的中国,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道德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以及教育方式上。

首先,道德教育存在对主体的偏离。在传统文化中,道德信仰对政治信仰的依附使道德信仰获得了社会政治的强权保护,决定了我们整体价值取向重社会而轻个人。一直以来我们道德教育的课堂上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使道德行为主体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自觉,扭曲了道德教育的真正使命,摧毁了人们追求道德信仰的信念,消解了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

其次,道德教育存在对本体认识的扭曲。道德教育包含三方面内容,道德理想目标、道德理想目标的论证和义理上的说明及在可操作层面上的道德信仰具体化的道德行为规范。今天的道德教育危机之一就在于我们仅仅着眼于生活日常行为规范的确立,反复的道德行为训练成为我们的主要工作,强调道德规范的灌输却从不思索道德规范依赖的信仰是什么?这些最终导致德育实效性的一低再低。

最后,道德教育在方法上存在道德灌输,导致道德权威的失落。目前道德教育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不信”造成的。针对当前问题,我们应以改革开放现实背景为立足点,把握好教育者的角色,坚持以人为本,以对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反思为基础,以具体的道德实践为手段,培养自觉的道德行为,使道德教育实现教育的目的。

四、重建道德信仰的途径

道德信仰的重建“不是简单的回复既有的道德信仰,而是如何建立起一种新的与现代性社会存在方式相适应的具有现实必然性的道德信仰内容。这是研究转型期道德信仰危机的最要紧之处”。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以培养自觉的道德主体为目标,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所以,我们应该从社会和主体出发,坚持“内外结合”的方针并通过实践的校正和检验,全方位、多层次地塑造适应当前社会的道德信仰。

(一)从道德信仰的社会性出发重建道德信仰

首先,促进经济发展,为重建道德信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性的存在。从伦理学的视域看,人们能否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主义中国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广大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深入改革、完善和创新经济体制,使市场经济向更为有序地发展,为重建道德信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建设是重建道德信仰的有力法律保障。斯宾诺莎认为“如果某一个国家比别的国家邪风更猖撅,犯罪更普遍,那一定是由于这个国家谋求和睦不足,法制不够昌明,而且未能建立起完全的国家权利之故”。法律是协调社会关系中的有力保障。当今社会大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将它同道德信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道德他律引导人们的道德价值选择,提高道德自律意识。

再次,健全道德制度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制度保障。道德制度是社会道德的规范化、法规化,即把社会成员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道德选择、价值判断标准和道德约束通过道义和法规上的程序进行确定的制度。它在现实生活中指导和评价人们的行为,为人们的行为设立了合理的价值标准。只有营造一个良好、公正的社会环境,道德信仰的危机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克服。

最后,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现代社会由于多元文化的冲撞与压挤使现代人对道德的信仰充满了矛盾和冲撞。因此从道德文化角度来说,要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中符合现代化社会的道德观念;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精华;剔除西方及中国传统文化及宗教中的消极因素。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从主体性出发实现道德信仰的重塑

1.加强主体性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一个社会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社会成员实现道德影响培养德性的过程,是道德信仰重建的核心途径。它是一种理想教育,以提升和培养塑造人为目的,使人具有德性和良心。道德教育的方式上要充分突出主体性,反对灌输,使道德主体自觉地履行道德规范并为道德行为承担责任;采取开放的姿态,抛弃旧的道德观点接受新的道德观点,促进和发展主动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激发人们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的愿望。

2.强化内心信念

道德信仰是人们通过接受道德教育而形成的个体化的理念,强化人们内心信念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内在支撑,它包括“扬善”和“去恶”两大内涵。扬善是从正面人手,弘扬善良的道德信念,按照道德的“绝对命令”行事,坚定人们遵守道德信念的决心;去恶是从约束的角度看,要求人们约束自己的言行举动,克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的冲动,主动放弃单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强化内心信念应当立足于吸收继承传统道德中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良心的理念,从人本身出发,构建反映人性的道德,才能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道德信仰。

3.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抓住道德信仰危机所带来的重塑道德信仰的机遇,确立一个符合历史必然性的选择,必须建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上从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它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建构真正合乎人性完善和发展需要的道德信仰,实现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辨证统一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

4.注重道德示范作用在道德行为上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类作为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高级动物,能够以自己的好恶取舍本能的推想出他人的好恶取舍。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时尊重对方的利益,把他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形成一种源于由自身的需要和感受出发,产生的将心比心和推己及人的精神自律。同时教育者的道德善恶很大程度影响着民众,所以要发挥积极向上的道德示范,树立民众对社会道德的信心。

(三)在实践中检验和校正道德信仰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道德信仰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是由道德所追求和达到的目的和社会条件来决定的。然而,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旦信奉某种道德,往往就直接根据这种道德的规范或要求来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德,而不管这些道德规范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所以,如果这种道德本身不合理或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丧失了其合理性,人们就应该根据道德实践的效果对道德信仰本身加以审视。

综上所述,重塑道德信仰乃是拯救道德危机的良药,重塑道德信仰的实现,应建立在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基础的深刻认识和信仰上。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律的支持、政策的导向和制度的保障,但更离不开发自人们内心的道德自愿和道德自觉,只有建立在道德信仰基础上的道德行为才能克服虚伪的道德行为,才能克服个人利益因素和外在因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才能克服道德行为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道德信仰危机问题。道德信仰问题既是哲学问题,又是心理学问题;既是理论性问题,又是实践性问题;它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无论是理论还是现实都要求我们不能忽视、轻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还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6O:651.

[3][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3,16.

[4]唐凯麟.伦理学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17.

[5]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94.

[6]章海山.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28,

[7]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J].伦理学2001,(10):45—52.

[8]任建东.道德信仰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185.

道德信仰范文篇6

关键词:青年;道德信仰;道德教育

一、青年确立正确的道德信仰的意义

道德信仰是对道德本身即道德原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等道德价值判断的信仰。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变革给人们的道德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青年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期,形成正确的道德信仰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道德信仰构成青年的精神支柱。道德信仰在价值观念中居于支配、决定的地位,其他价值观念处于从属地位,所以说道德信仰构成人的精神支柱。青年确立正确的道德信仰,不仅为其生存、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而且也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德信仰是青年道德行为选择的价值坐标。道德信仰是人们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信念的整合。对青年来讲,他们一旦确立了某种道德信仰,就会自然地形成与此道德信念相适应的道德导向,这一导向为青年的道德行为选择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道德信仰是青年实现其社会价值的保证。道德信仰作为一种高级的需要,表现为人对人格尊严、荣誉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渴望。青年确立正确的道德信仰,能够使其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意义,并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去实现这一意义和价值。通过这一过程,使他们充分体验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并保证其社会价值的实现。

二、当代青年道德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当代青年道德信仰存在的问题

首先,价值定向作用弱化。道德信仰的定向作用是实现道德职能、发挥道德作用的有效途径,它为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物质水平不高、法制建设不完善、道德主体认知能力不强等方面的原因,一些青年对道德失去了信心,产生了道德怀疑主义心理。

其次,道德情感缺失。道德情感是对道德理想目标和道德规范体系表现出的忠诚、虔诚等强烈的情感。当前,许多青年缺失了对传统道德价值的崇敬感,表现为善恶是非分不清、价值标准多元化等,这些现象会淡化青年的道德情感,出现规范要求的“真空”。

第三,道德行为失范。道德行为失范是对自己原有的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系统怀疑、动摇乃至否定。市场经济下,金钱成为人们追逐的直接目标。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很多青年就会在道德行为选择上出现困惑,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还会造成人际关系的冷漠、社会风气的败坏。

(二)当代青年道德信仰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青年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其价值的多元化,使道德信仰出现偏差。在社会的转型期,青年的心理发育和身体发育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他们的身体发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思想发育相比之下却发展缓慢。很多青年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这些都严重动摇了青年传统的道德信仰。

其次,市场经济对青年道德信仰确立的负效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较多地看到了“市场”积极、正面的作用,而忽视了它在思想道德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轻视道德精神价值,过度重视物质财富价值,过分追求最多量的金钱,极易诱发青年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

再次,道德判断缺失,导致道德精神动力缺乏。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青年的思维方式与道德信仰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如果还像以往那样过分强调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忽视个人的自由,就会把理想和现实割裂开来,造成道德判断的缺失和道德精神动力的缺乏。

最后,家庭伦理道德的缺失和学校道德教育功能的弱化。家庭教育对青年的道德教育和确立具有启蒙作用。在我国,部分家庭中的父母过度溺爱自己的孩子,使子女极易产生“自我中心主义”思想,自私自利,缺乏社会责任感。受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的道德教育往往只注重于书本,与社会世俗道德现象相分离,使青年对道德信仰教育产生厌烦或逆反心理。

三、加强青年道德信仰教育的途径

(一)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形成一致的价值认同。

一个人只有确立了正确的道德认知体系,才能由此来规范引导自己的行为不会在纷繁芜杂的道德现象中失范,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所以,青年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加强道德教育,促进道德价值的一致性。一方面,要改进道德教育的方式,使其更具科学性和深刻性。另一方面,加强青年的实践教育,让他们在亲身的体验中认识到道德的意义。

(二)健全道德教育体系,重塑青年的道德信仰。

构建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信仰体系,是当今道德建设急需解决的基本问题。这种新的道德体系既要融合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也需汇入当今社会优秀的道德文化。它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仅在于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更在于把这一道德品质通过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为人们提供行为的方向,使人们能一以贯之地从善。也就是说,道德信仰使一个人的道德人格、道德理想得以实现。所以,我们应加强青年的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塑造其完美的道德人格。

(三)完善道德评价系统,建立道德奖惩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价值逐渐隐退,原来社会中普遍的社会道德规范也日趋消失。这就需要我们把道德与法律这两种规范社会行为、稳固社会秩序的手段结合起来,既充分运用法律规范的权威性与强制力,又注重提高青年的道德自律意识,不断地完善道德评价系统,建立全社会的道德奖惩机制,把青年的道德实践活动同法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严格执法引导他们的道德价值选择。

(四)发挥舆论的导向功能,保证舆论监督的顺畅。

加强社会的舆论监督,一方面,政府要保证舆论监督的权威性。既要引导青年明辨是非,又要使他们重视道德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保证舆论约束途径的畅通。这就需要积极调动青年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热情,增加政府行政工作的透明度,不断强化青年生活共同体的意识,充分发挥道德舆论的力量,使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得以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秦红林.德育视野中的道德信仰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道德信仰范文篇7

所谓信仰,是指人们基于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张力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对社会规范、个人理想的笃信与崇敬,并促使人们设定人生目标及付诸行动的情感动力。由此看来,作为目标的理想是信仰产生的前提,作为动力的情感是维系信仰发展的保障,作为方式的评价则发挥着坚定信仰的作用。而道德信仰在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评价这三个方面都出现了危机,具体表现为道德理想缺失、道德情感麻木、道德评价失真。(一)道德理想缺失。道德理想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并有可能实现的、对自身和未来道德社会发展的向往和追求。道德理想作为一种目标,在道德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正是基于个体对某一道德理想的坚持,道德信仰才有其发生的前提。在针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按照重要程度对个人理想的种类进行排序,居于前四的依次为:生活理想占比42.93%、职业理想占比23.52%、道德理想占比17.56%、政治理想占比14.14%。“从调查结果看,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竞争下,学生的个人理想更多的是‘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更趋向于务实和生活化,他们追求美好生活、渴望成功,这样使得处于理性层面的道德和政治理想追求在无形中淡化(均在20%以下),特别是对社会、国家、集体、舆论等正面积极倡导的崇高理想更是涉及不多。”[1]基于上述结论,我们发现就道德理想而言,其所占的比重虽然不是最低的,但处境依然堪忧。“窥一斑而知全豹”,由学校推及社会,情况大抵也是如此。当代社会的整体道德理想态势每况愈下,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一种无所适从的消极的处世和生活状态,表现为心灵空虚、精神迷茫,无目的、无追求,当下的网络流行词“佛系”就是道德理想缺失现象在当下社会的典型反映。(二)道德情感麻木。道德情感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估量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言行、处境时所产生的内心情绪体验,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出于满足自己的道德需要而生发的情感”[2]。道德情感为道德信仰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倘若没有道德情感的投入作为维系的纽带,道德信仰便难以为继。2011年10月13日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掀起了轩然大波,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了18个路人,但都对此选择漠视,最后在一名拾荒阿姨的帮助下,小悦悦被送往了医院。可惜的是,八天后,年幼的小悦悦终因伤势过重而离世。这一消息经媒体曝光以后,在社会引起了广泛讨论,人们对此次事件发表了不同看法,有对司机的谴责,也有对18个冷漠路人的谴责。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而这种理应出于本能的同情与怜悯的道德情感却在现代社会慢慢地被消磨。“小悦悦事件”涉及的不仅仅局限于法律层面,更多的则是道德层面的探讨,是对人性的拷问,对良知的谴责,揭露了当下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全社会都在关注、追问和思考‘道德冷漠’问题”[3]。除此之外,社会上还涌现了各种触及道德底线的无德行为和缺德事件,可见,人们的道德情感早已经陷入麻木与冷漠的状态。(三)道德评价失真。“道德评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为标准,对他人或自身的道德行为和品质作出善与恶的价值判断,以达到扬善抑恶的目的。”[4]个体所持有的道德信仰在与这种行为的相互作用下,会逐渐内化于心并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中表现出来,以坚定原有的道德信仰。随着自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上涌现了大批的“键盘侠”,这一群体依靠自身并不成熟的思维不计后果地妄加评论,给当事人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精神伤害。今年4月发生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的恶意砍杀学生事件,在微博上引起了社会群体的广泛声讨,在评论区,有部分网友恶意使用并转载他人的照片,声称是犯罪嫌疑人照片,来博取他人的眼球,混淆他人的判断,这种行为不仅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还应得到法律的惩罚。《人民日报》曾就这一普遍存在的网络乱象发表评论:“不假思索的‘键盘侠’未必可爱。”[5]文章中指出:他们在对某些突发性的社会事件进行评价时总是不结合具体的实际,而是只凭自己的猜想,这将会引起巨大的舆论压力与民众恐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滋生了某些不安定的因素,威胁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个体在道德行为中所受到的外界评价如果与自身既有的道德意识相偏离,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在外界评价的压力下实现自我否定,个体道德行为的主体价值也就难以得到确认。”[6]

二、道德信仰危机的原因

道德信仰危机是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但是总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即急功近利的道德环境、权轻责重的道德规范、趋利避害的道德主体。(一)急功近利的道德环境。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明确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长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7]当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使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急功近利的道德环境,在这一不良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往往推崇利益至上,追求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把道德放在身后,道德理想更是无从说起。因此,在面对某些道德现象时,人们不会再以客观公正的道德标准作为衡量尺度,取而代之的则是以个人的利益作为唯一的标杆,“于是,世俗取代了理想,功利取代了道德。从某个角度说,这股世俗化、功利化的大潮迅速泛滥为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是目前道德危机的一个根源”[8]。(二)权责失衡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对于道德主体来说,应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相统一的价值体系,但在目前的道德生活中,二者却呈现出不对等的趋势,人们更多的是强调义务和责任,过度地讲奉献,而忽视了基本的权利诉求,即正当的回报。而当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机制长期处于不对等的状态,抑或社会中大多数人都讲奉献而得不到回报,那么,无疑此时的社会是一个不公正的社会,是一个道德奉献与回报机制严重失衡的社会。做了善事的人没有得到褒奖反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做了恶事的人非但没有受到惩罚却可以继续为所欲为,这很容易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同时,这种不对等的道德规范极易挫伤人们的道德情感,这就使得道德失去了原本该有的感召力,导致人们对道德信仰逐渐丧失了信心。(三)趋利避害的道德主体。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治理方式,“其有效性的获得依靠社会成员在道德认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德认同感与责任感,而这种感性认同与理性认知均诉诸于道德主体意识的建构和完善”[9],在传统社会中,基于物质生活的匮乏和精神生活的贫乏,其亟须道德观念来规约人们的欲求以确保社会的长期发展,同时人们拥有大量的自主时间可以进行自我反省,对道德的需求极其强烈,道德信仰根植人心。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精神生活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在道德生活中也出现了多元的价值选择。在进行价值选择时,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等诸要素的影响,人们的主体意识会逐渐丧失其理性成分而使主体沉迷于物欲之中,使得人们对道德的需求急剧减少,道德逐渐失去其应有的社会规范作用而沦为个人的主观选择。这造成人们愈加物质化与功利化,每个人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尽可能地规避危害自己利益的行为,这使得道德评价失去了其本身具有的道德规约力,而趋向一种利益关系。同时,道德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奉献,意味着要有所担当,要为别人付出,但当人们都趋利避害的时候,道德信仰就会难以形成。

三、道德信仰危机的化解

道德信仰范文篇8

关键词:信仰;信仰教育

一、信仰之内涵

提及信仰我们都不陌生,头脑中会迅速跳出信仰这一词汇,问及含义以及对信仰的理解,能够深刻剖析者却寥寥数人,我们仅能对信仰一词作模糊理解,那么信仰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

但丁在《神曲?天堂》中说:“信仰乃憧憬之物的实质,也是未见之物的见证,我认为这就是信仰的要旨。”作为人精神活动的核心,信仰唯一表征着人类的终极关怀,对人生的价值追求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对信仰一词做如下定义: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和指南。信仰,作为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表示对人生某种目标的选择,指人们对于某种思想、学说、主张、宗教或个人的信服与仰慕,并用以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指导。在西方哲学当中,信仰主要有两方面的涵义:第一,信仰,可译为“信念”,在普遍意义上指的是一种相信、信奉、不怀疑的心理状态;第二,信仰是一种在宗教意义上当人超越问题领域达到神秘领域时产生的态度和行动。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信仰是由一个观念或意象加上一种感到对的情感所构成的,在信仰中,主体对某一对象的极度相信占核心地位。信仰属人所特有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复杂的结构,是人们对其认定的最高生活价值——终极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移的依赖和执著不渝的追求,是人对自身生命存在有限性的一种观念超越。

谈到信仰必言及宗教。宗教,无论人们怎样去规定它,它在现代文明中顽强的生存着的事实已经不允许我们轻视它了。只要人类还可以自由地驾驭那些统治着他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还有些不能从思想上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人类就需要某种形式的信仰,就难免会有宗教现象。宗教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既可以是一种意识形态,又可以是一种社会仪式或者社会组织,同时也可以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是就宗教和信仰这二者而言,我们可以肯定信仰是比宗教更为根本的东西。现代人趋向宗教不如说趋向信仰更为妥贴,当人们在从事某种宗教或者迷信活动的时候,他们的精神意识状态处于一种信仰的状态。因此宗教活动本身只不过是人类精神意识信仰状态的一种外在形式,而不是它全部外在或必然形式。信仰并不以宗教为自己的特质和必然走向,然而,宗教却以信仰为特质,没有信仰,宗教将失去自己的规定。因此,我们研究信仰必须解剖宗教,解剖宗教又必须从信仰入手。

就个人而言,社会生活具有偶然性,事事的变化会让人产生一种生命变换无常的心态,要想心理安定,必须有稳定心理的一剂良药,信仰就是稳定心理的那剂良药,它能使人的精神活动以最高信念为核心,形成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并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之服务。信仰为人生树立了价值目标,当人获得信仰时,人生就有了立命安心之所,信仰由于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而成为人类精神的家园。

例如,儒家文化之于中国,伊斯兰教之于阿拉伯地区,基督教之于中世纪的西欧。正如诗人歌德所言:“所有信仰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对当代人和后代人都是光辉灿烂、意气风发和硕果累累的;人是需要信仰的,信仰是人类永恒的本性,但是人有什么样的信仰,又是离不开现实和实践的,正如人格的形成一样,先进科学的信仰是不能离开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而自然养成的。”

二、信仰教育之现状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信仰危机的问题开始凸现。一些人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整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一些人的信仰走向极端,导致脱离实际的狂热、信仰领域里的迷茫和困惑;一些共产党员甚至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怀疑……对于现代人的信仰危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但是无论何人都应有信仰。恩格斯认为:“中世纪的强烈信仰无疑地赋予这整个时代以巨大的力量,虽然这种力量处于不自觉的萌芽状态”,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成为人放弃信仰的理由。“洞察现代人的性格结构和现代社会就会看到,现代缺乏信仰已不再具有历史上缺乏信仰所曾有过的进步性了。过去反对信仰,是为了解脱精神枷锁,是反对非理性的信仰,它表现了人对理性的信仰,表现了人根据自由、平等、博爱原则,建立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能力。今日缺乏信仰则表现了人的极度混乱和绝望”。恩格斯针对中世纪以后的状况明确地指出:“信仰逐渐削弱了,宗教随着文化的日益发展而破产了,但是人还是不了解,他在崇拜自己的本质,把自己的本质神化,变成一种别的本质。人处在这种不自觉而没有信仰的状态,精神上就会感到空虚,他对真理、理性和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

对于现代人的缺乏信仰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但是无论如何人都应有信仰。问题在于,人需要理性信仰。正如弗洛姆所言:“人不能毫无信仰而生活。

摆在我们这一代和今后几代人面前的严肃问题是,还是基于对我们自身生产性活动之体验的理性信仰”。

就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来看,信仰危机的实质并不是人们缺乏追求,而是人们没有明确稳定的追求,即理性信仰。重新审视信仰危机,不难找出导致危机的深层次原因:首先,人们没有认识到理性信仰的重要性,因此缺乏对理性信仰的自觉主动的追求;其次,对主流信仰缺乏深刻认识,不能将其作为终身追求的奋斗目标,一旦有风吹草动,马上见异思迁。信仰危机的后果是严重的,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会导致人们思想混乱,迷失前进的方向。

三、正确引导人们的信仰教育的做法

1.人的信仰的确立必须借助于道德和教育的作用

无论何种信仰,其内在支撑只能是道德内核。道德是信仰的根。“离开道德而言宗教,则宗教会变成邪魔歪道。”穆罕默德也说过:“道德之于宗教,就如精神之于身体。”“我是被派来完成道德的。”信仰凭借了道德的力量,因为信仰中的道德规劝不仅造就了不同的信仰人格,而且引导着信仰者走向精神的彼岸。

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与自我以及与其他各种关系的社会规范,对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道德与别的学科不同,它是关于生活的学科,道德生活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随时都在接受着道德的调整,但是道德并不仅仅体现为规范、束缚,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人实现自我超越。人们正是在对道德追求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从而展现出人之为人的卓越风范。荀子认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正是因为拥有了道德,人才能够成为万物之尊。相反,如果没有了道德的内在支撑,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有的人甚至还会危害社会,走上自我毁灭与毁灭他人的道路。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一系列有着深刻内涵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正是这种道德的力量,使得中华民族拥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它一度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冷落,使得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一度出现了混乱。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品质是中国人的根,也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世界文明中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应成为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信仰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给学生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认识到道德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对道德的敬仰和追求。没有对道德的信仰,纵然掌握再多的道德知识也是枉然。因此将道德信仰教育纳入信仰教育,并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2.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信仰教育内容是化解信仰危机的关键所在

信仰教育的内容直接关系到信仰教育的效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信仰应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深刻的科学内涵。只有激起学生对信仰内容的强烈渴望,信仰教育才有可能取得实效;只有立足本国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信仰教育才能与时俱进,永远保持旺盛的活力。

3.自我教育是通向信仰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道德信仰范文篇9

师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它既要从法律上、制度上、校规校纪上保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真正实施,又要通过全体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师德规范要转化成教师自觉遵守的行动,一方面,需要法律、制度和经济政策等支持,这是外在的制约力量;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的支撑,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主要是师德信仰。师德信仰是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的源动力。信仰是道德之本,同样也是师德之本。师德的理论本性决定了师德离不开信仰的支持。首先,师德具有现实约束性和理想导向性相统一的特性。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2]”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出道德的现实性基础,即人们不可能超越现实生产状况去构筑一个子虚乌有的道德王国。师德属于道德中更高规范和要求,必须立足现实,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带有现实化色彩的约束和规范。同样,师德又必须高于现实,具有理想导向性,即它必须依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提出的一种高于现实,带有较强理想化色彩的激励和倡导。师德的现实约束性和理想导向性二者是有机统一,缺一不可的。师德这种高于现实的理想导向性内在地要求信仰的支持。失去信仰的支持,教师不可能去自觉追求一个崇高的理想目标。其次,师德具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相统一的特性。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师德也不例外。如果失去功利性的特性,师德也就失去了其为教师所追求的魅力。但师德更体现为一种为人品格与思想境界,反映出教师对真善美的完整追求。这正是师德源于现实并高于现实的集中体现。没有功利的纯师德是虚假、梦幻的,而仅仅为了功利而进行的师德行为又只能是庸俗、丧失理性的。在源于现实的基础之上,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的师德才是现实可行的师德。师德对功利的超越本性,引导着人必须超越功利的现实,而超越功利的师德要求若没有信仰的支持也是难以实现的。再次,师德具有他律性与自律性相统一的特性。师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它对教师行为的限制与约束有其特有的方法,如师德评价、师德监督等。师德需要他律,需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否则不能立足。但师德规范若不能转化为内在的师德自律,师德与法律的区别就失去其意义,正如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3]”完善的道德只能是自律与他律的内在统一,师德也不例外。实现他律向自律转化的一个根本条件就是信仰,只有获取信仰的支持,这一转化才能最终实现。若无对师德的追求与信仰,没有对师德的敬畏之心,师德的防线只能一触即溃。由此而言,师德不仅是对现实教师要求的简单描述,而且高于现实,引导现实,这就决定了它必须依托于信仰的理论本性。失去信仰的支撑,师德就成为无源之水,不可能上升为教师自觉的追求。而有信仰支持和保证,就会使得师德有了真正动力,因此坚定师德信仰是加强师德建设内在的源动力。

二、高校教师师德信仰存在的问题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师德从狭义上是指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等。教师需要坚定师德信仰,才会从内心、灵魂深处有所追求,有所敬畏。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师德定位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它还应是一种信仰,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体系的灵魂和具体化。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的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笔者认为,师德信仰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把此作为其行为准则,是师德建设的精神源动力。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师德状况总体是良好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部分教师中出现了师德信仰危机,这不仅威胁着其道德水平与专业发展,更威胁着国家和民族的教育和未来,迫切需要高校加以重视和解决。第一,部分高校教师信仰缺失,价值观迷惘。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人们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目前,有的教师在物欲横流、浮躁喧嚣的现实社会中出现自我价值迷惘和师德信仰危机,导致其人生理想功利化、价值标准实用化,行为选择偏重眼前利益,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使得他们缺乏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没有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仅把教师当做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未看作是承担着传承人类智慧、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第二,部分高校教师知与行脱节,缺乏自律意识。师德信仰作为一种道德约束力,对教师行为发挥着规范和引导作用。若高校教师不能保持坚定的师德信仰,势必丧失对教师职业操守的信念,缺乏律己意识,放松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致使其师表意识淡薄,缺乏敬业精神,过分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教学工作中懈怠,用心不到位,敷衍塞责;教学手段单一,不重视课堂质量;不求上进,热衷于利用第二职业挣钱;甚至弄虚作假,不讲学术诚信等。第三,部分高校教师育人意识淡薄。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部分高校教师缺乏师德信仰,对教师的职责内涵没有全面的认识,以至于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给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只满足于课堂专业知识的讲授,缺乏育人理念,甚至缺乏基本的教育理念。古人云“经师易遇,人师难求”,“教”仅是形式,“育”才是本质。他们没有认识到第一课堂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重要阵地,反倒认为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心理素质培养,是学校领导和党务政工干部的事,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有的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准则的行为,极大地降低了高校教师的职业声望。第四,社会师德监督和高校师德建设机制不完善。当前,社会舆论存在着对少数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表面上重视、实际上漠视的现象,缺乏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少数高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时,仅仅注重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的提高,缺乏对教师师德的规范、管理和考评,导致其师德建设机制不健全。同时,部分高校对如何坚定教师师德信仰缺乏系统的思考,相关教育措施孤立不成体系,教育方式方法落后,导致高校教师师德信仰教育的有效性不高。

三、坚定师德信仰,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坚定师德信仰是保证师德规范被自觉自愿执行的基础。在师德信仰淡化或部分丧失的今天,要想重塑高校教师的师德信仰,从社会角度看,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好这样一些工作:

第一,加强师德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道德最终能否为社会所接受,最终能否转化为社会成员的道德信念和道德实践,关键固然在于它能否反映社会道德关系的本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但这种道德究竟能够在多大范围、在何种程度上为人们所信奉和遵行,归根到底则取决于道德教育的成效如何[4]。因此,教育是师德信仰生成的基础。弗洛姆说:“过去反对信仰,是为了解脱精神枷锁,是反对非理性的东西;它表现了人对理性的信仰……今日缺乏信仰则表现了人的极度混乱和绝望。[5]”因此,将师德信仰教育纳入到现行的德育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使具体师德规范的践行同最崇高的人生信仰追求结合起来,才能赋予师德行为以价值感、神圣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师德教育对象的学习、践行动机。在师德信仰教育工作方面,注重师德理论联系教育教学实际,构建集理想性与现实性于一体的科学信仰系统。同时,寻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信仰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改变以往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让教师真正地体悟到师德不仅是一种约束、一种牺牲、一种奉献,而且能从中得到幸福和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从而使道德信仰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二,建立师德奉献与师德回报的社会机制。在当前商品经济和市场化格局下,仅仅诗化师德是不全面的,不强调回报的师德奉献,只会让教育者和受教者产生受损感受,必然导致道德评价与道德赏罚的不公,导致义务与权利、奉献与补偿、德行与幸福的二律背反。久而久之,在师德生活中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状态,讲师德成了有德之人的重负,缺师德倒成了无德之人的通行证。因此,要想坚定师德信仰,只有让师德得到现实回报,建立师德奉献与师德回报机制,才会形成普遍意义上的师德意识,成为高校教师普遍奉行的价值原则。其实,德行统一、善恶报应理应是师德信仰的题中应有之义。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完全走出用集体主义消除个人利益的误区,因而常常把集体和个人利益对立起来。实际上,师德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相统一的特性,决定了既不存在没有义务的师德权利,也不存在没有权利的师德义务。个人对自己的利益、幸福的关注与追求(以不危害他人利益和幸福为前提)以及对德福统一(好人有好报)的向往与对师德的信仰是不相冲突的。建立良性的师德奉献和师德回报机制,也应是我们集体主义原则的一种体现。作为承受奉献并倡导师德精神的社会,有义务对奉献者予以回报,使履行师德义务的人、做出奉献的人,在这种回报中客观上获得他所应有的道德权利。当然,回报的形式既可以是精神奖励,也可以是物质奖励。比如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师德楷模,通过社会媒介的赞颂,使教师的社会形象大放光彩,使之感受到做有德者的高尚光荣;也可以为师德高尚者设立相应的奖励基金,或为他们提供一些特殊的有利其自身发展的机会和便利。另外,在选贤任能、评优、待遇等方面,注意优先考虑那些师德高尚之人。总之,建立此机制的目的只有一个,即要使教师在师德公正的环境里感受到做有德者高尚、做奉献者光荣,真正体现出履行师德义务的价值。

道德信仰范文篇10

高校传统德育理论在认识道德的功能时存在着把道德功能等同于政治功能的倾向,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把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混为一谈的现象。

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说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知道,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人是生物性动物、社会性动物和精神性动物的有机统一体。人的这三个特征使人具有三种基本需要即生物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为了满足这三种需要,就产生了人类的三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即:为满足生物性需要而生产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性需要而生产社会秩序的政治活动、为满足精神性需要而生产观念意识的文化活动。这三种活动既统一又相对分离。其统一性主要表现在,经济活动是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基础,政治活动为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提供秩序保证,文化活动则为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这里说的思想保证,就是指文化必须为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提供合理化的解释或价值依据,使外在化的经济和政治秩序内化为人们的认知或精神。但是这三种活动又是相对分离的,各自有其特定的运作方式和特殊功能。

道德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道德是主体间关系的人性化要求以及人们对这一要求的认知和践行”[1](207页)。与政治一样,道德的主要功能在于整合社会,规范人际之间的交往行为。但与政治不同的是:第一,政治是依靠国家的权威来运作的,而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自省来实现的;第二,政治的价值取向始终是指向现有社会秩序的,即以维护现有社会秩序为最大价值和根本任务,或者说,政治只具有单一的维护功能,而道德不仅具有维护现有社会秩序的功能,而且还有对现有社会秩序进行合理化评价、审视和矫正的功能。道德对现行社会秩序进行评价所持的依据是至善至美的人性要求,这一要求具体表现为人们总是存在着一种不满现实并力图超越现实的心理期盼。正是在对这种期盼的无限追求中,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这就是说,道德是是然和应然的统一。当它指向是然时,它发挥着维护现有社会秩序的功能;当它指向应然时,它则发挥着对现行社会秩序进行评价、审视和矫正的功能。而后一种功能的发挥,必须以道德和政治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张力为条件,否则,把道德与政治混为一谈,不仅道德的评价功能或矫正功能不能发挥,而且政治也无从进步。尤其是当政治因其他原因而出现重大变革时,与其高度一致的道德就将失范,道德危机就不可避免。

在高校传统的德育理论中,道德仅仅被看成是人们处理相互之间交往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其功能也仅在于维护现有社会秩序并为其提供一种道义解释。这样一来,道德内容和道德要求就变成了用道德语言来表述的政治内容和政治要求,道德教育也就变成了政治教育。严格说来,即使是对同一社会秩序进行解释,二者的任务和所持依据也根本不同。道德教育的任务是对现有社会秩序进行价值判断,为现有社会秩序提供一种合理性证明,并通过这一判断将规范人们交往行为的外在之“道”内化为人们的心灵之“德”。但是,道德教育在对现有社会秩序做价值判断时,既要立足于现实对现有社会秩序作出合理性的解释,又要根据现有社会秩序同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之间存在的差异指出现有社会秩序的不合理性或不完善性。而政治教育则既要对现有社会秩序作出有关合理性的价值判断,又要对现有社会秩序进行逻辑判断,并为其提供一种必然性证明。但是,政治教育在对现有社会秩序进行价值判断时,所持的依据往往是特定阶级特别是统治阶级的现实利益或价值取向,而不是人作为类来追求的那种至善至美的价值目标。因此,按照统治阶级的现实利益和价值取向来设计的现行社会秩序,在政治教育中必然被视为合理和完美的秩序。这就决定了政治教育仅仅具有维护现有社会秩序的功能而不具有对其进行评价和批判的功能。因此,不区分道德和政治的功能,就会在教育实践中把道德教育混同于政治教育,产生忽视道德评价和道德批判功能的倾向。如果这样,就既会使现行社会秩序因缺乏变革的道德动力而僵化停滞,又会造成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的严重重复,妨碍了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了德育教育和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利己动机究竟是不是人的原始动机,这是高校道德教育常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也是伦理学期争论不休的话题。其实,作为为人们提供价值判断标准的伦理学,其研究重点不是研究“人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而是研究“人应该怎么”的问题。当然,对“人应该利已还是利他”的判断,又往往难以完全避开“人究竟是利己还是利他”的问题。但是,无论人的本质是利己还是利他,都不会影响伦理学做出“人应该利他”的道德判断。

经济学没有直接研究“人是利己还是利他”的问题,而是首先把“人是自利的经济人”作为自己的理论假说。从这一假说出发,经济学用自己的逻辑说明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古朴道理,从而使其假说得以证实。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利已是人固有的原始动机,正是在追求个人利益动机的驱使下,人才有了为改变自身生存处境的奋斗行为,也才因此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正是为了使每个人谋求个人利益的动机能够有效地实现,才产生了人际之间按照一定经济政治秩序进行交往和合作的必要,因而也才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所以,利己动机在历史上发挥着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的动力作用。

与利己动机不同的是,道德的本质是利他的。如前所述,当道德作为一种规范发挥作用时,其功能在于调节人际之间的交往关系,为人们争取个人利益规定其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行为边界,其所指对象是人们的道德实践即是然。但道德同时又是一种伦理价值。作为一种伦理价值,其功能在于满足人追求至善至美人性境界的需要,因而它把利他视为善和美,激励人们在实践中努力超越自我,向至善至美的人性境界发展,其所指对象是人的道德理想即应然。然而,道德提倡利他与人的利己动机并不矛盾,因为道德的产生正是以人具有利己动机这一事实为基础的。正是因为人具有利己动机,而且这一动机的过度张扬会影响社会其他个人的利己动机的实现,才形成了限制和约束利己动机过度张扬的道德规范。所以,道德不仅不否认个人的利已动机,相反正是为了保证使每一个人的利己动机都能得到有效的实现。在这里,道德作为是然和应然的有机统一,其意义就在于向人们证明利己和利他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从而为人的利他主义行为提供一种精神支持和价值解释。

高校传统德育理论不承认人存在利己动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把人的自利动机视为人的一种罪恶,要求人们摈弃利己动机,做一个纯粹的利他主义者。这实质上是混淆了道德实践和道德理想的界限。如前所述,道德提倡利他,这只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努力追求的道德理想,并不是要求每个人在道德实践中都必须按照利他主义的原则来行事。在这里姑且撇开这种要求同人的利己动机之间的矛盾不说,仅就这一要求本身的逻辑而言,也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因为利他主义的要求是以人存在利己动机为基础的,消除了利己动机,何谈利他?当然,作为一种道德理想,利他主义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然而,也正是只有作为道德理想,利他主义才具有这种价值和意义。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人具有利己动机使人在道德实践中难以做到利他,人才有了超越这种现实的追求和理想。但是决不能把道德理想和道德实践混为一谈。如果把利他主义的道德理想作为道德规范来要求,不仅会使这种要求因脱离人的道德实践而难以实现,而且也会因道德理想和道德实践的高度一致而使道德理想丧失其对道德实践的引导和提升作用。因为如果否定人的利己动机和人们争取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性,道德规范就脱离了人们的道德实践,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人们认可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完美性,但却缺乏实践这一标准的利益保证和动力支持,结果必然助长知行不一的所谓“两面人”现象,从而导致人们道德人格的扭曲。同时,如果社会成员个个都按照利他主义的原则来行事,人际之间的交往不仅不会因每个人的高尚行为变得和谐和容易,反而会因此徒增烦恼和困难,甚至不能实现。这一点在我国清碟文学家李汝珍笔下的君子国里可以得到证明。从逻辑上说,两个利他主义者之间是无法进行正常交往的,因为一方的利他行为必然给另一方造成利己的结果。所以君子国里两个当事人之间的交往必须借助第三者的介入才可完成,而且第三者促使这一交往实现的条件是:要么第三者必须是利己主义者,要么第三者处理这一交往关系所遵循的原则是非利他的。

当然,说利他主义是一种道德理想,并不意味着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可以完全不按照利他主义原则行事,更不是说在道德教育中应放弃利他主义教育。如上所述,作为一种道德理想,利他主义在道德教育中具有永恒的价值意义。同时,即使在道德实践中,利他主义在某些场合也具有道德规范的意义和作用。这就是,“当不同社会成员在处境和能力处于不完全对称的情况下,强势人群对弱势人群施与利他主义行为就显得十分必要”〔2〕(46页)。因为,第一,强势人群为弱势人群作出的利益牺牲往往小于弱势人群由此获得的利益,这是一种能增加社会总福利的“正和”效应,与道德旨在保护社会成员正常个人利益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经济动机是完全一致的。第二,伦理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这种境界以社会的和谐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幸福为特征。强势人群对弱势人群的利他行为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因而是值得称道和提倡的。

总之,利他主义作为道德规范来发挥作用是有一定条件和边界的,决不能无限扩展和泛化,更不能用来否定和限制个人正常的利己动机。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鼓励人们为争取个人正当利益而努力奋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道德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道德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体现。因此,摒弃否定个人利已动机的传统德育观念和把道德理想混同于道德规范的德育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与个人自利动机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和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高校传统德育理论由于一味贬斥个人利己动机,因而在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时,自然就会把整体利益看成是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东西,主张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

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认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整体利益的性质和其存在的意义。整体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和得以增长的条件保证。正因为如此,整体利益才具有存在和维护的意义。可见,整体利益是以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属点的。但是,整体利益又具有经济学上所说的公共物品的性质。整体利益是一种公共利益,它不能被社会某个成员或某部分成员单独享有,其消费具有典型的非排他性特征。也就是说,整体利益一经形成,它就必然要惠及个体社会成员而不管其中的某些成员是否为此利益的形成作出过贡献或付出过成本。由于整体利益有此性质,这就必然使具有利己动机的社会成员产生“搭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即不愿为整体利益的形成做贡献而只愿分享整体利益存在所带来的好处。正是因为如此,整体利益的供给总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也才因此使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既然整体利益存在的意义是为了保证和增加社会所有成员的个人利益,那么,由社会成员暂时放弃的部分个人利益所构成的整体利益,实质上是社会成员为进一步增进个人利益而付出的一种成本。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当利益还可因扩大成本而进一步增加时,扩大成本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反之,当利益空间不随成本扩大而扩大时,减少成本才是增加利益的理性选择。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也就是说,整体利益的增加带来个人利益的增长是有条件的,即社会成员面临的个人利益空间可以进一步扩展,而且这种扩展不可能由分散的个人来独立完成,必须集中社会成员的共同力量才能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牺牲部分个人利益来增加整体利益就是社会成员的理性选择。否则,整体利益增加不但会减少每个社会成员目前的个人利益,而且还会使人们增加未来个人利益的预期落空。例如,加强国防建设,这是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人们为此牺牲部分个人利益是完全必要的,因为一个强大的国防为人们提供了安居乐业和进一步扩大个人利益的保证。但是,如果国防的强大程度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进一步增加国防建设费用(即整体利益)反而会减少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

在高校德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倾向: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来研究和传授,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单纯的信仰来灌输。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是源于传统德育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偏差。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无产阶级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科学学说,本身就是科学认识和科学信仰的统一。在探索人类社会现实与未来的关系时,马克思主义确立了以实践观点为基础的理性与信仰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它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而且也揭示了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科学地回答了现实与未来、已知和未知的一般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人类不仅能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和改造已知世界,而且也能通过人类连续的实践活动不断地认识和把握未知世界。它始终坚信,人类立足于现实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科学认识以及据此所揭示的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一定能够通过人类无止境的实践来证实。对已知世界的科学认识以及坚信人类能够利用自己的实践去探索和把握未知世界的信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这就表明,马克思主义既是关于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的观点和方法的学说,又是一种关于现实与未来相互关系的信仰体系。没有科学的认知体系,马克思主义就只是一种美好的空想,就会失去它对人类实践的指导作用。反之,没有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成为鼓舞无产阶级争取美好未来的精神支柱。

然而,在高校传统德育理论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与科学信仰相统一的特征被忽视了。尽管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提出了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信念的要求,但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都存在重理论介绍、轻信仰培养的倾向。其表现就是,以追求知识的系统性、结构的完整性和理论的逻辑性为唯一目标,忽视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信仰来培养所必须强调的东西,如如何在善与恶、是与非、现实与未来、理性与情感、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等关系中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这些都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可缺少的精神条件。有的同志认为,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关键在于要使学生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因为只有科学的真理才能被人们接受和信仰,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就在于通过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来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核心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信仰是人对人生最高价值和社会最高理想的反映、追求和评价。信仰产生于人的精神需求。无精神需求,也就无所谓信仰。但任何人都有精神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信仰具有普遍性特征。人与人之间不存在有无信仰的差别,只存在信仰什么的差别。信仰的差别主要源于人的精神需要的差异。同时,信仰的形成又与人所处的文化背景有关。这种文化背景包含了一个社会普遍的价值判断,如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的判断等等。因此,信仰既是一种缘于人的内心世界的精神渴求,又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判断。作为一种精神渴求,它并不唯一的决定于人的理性,甚至不主要决定于人的理性。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它也只有是与非、善与恶之分。因此,某种信仰是否形成与这种信仰本身是否科学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或者说,虽然信仰本身可以用逻辑判断来验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但信仰的形成却不能用逻辑判断来验证。我们说共产主义信仰是科学的,是因为这一信仰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这决不等于说共产主义信仰的形成就仅仅因为它是科学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决不仅仅要求学生弄懂共产主义的原理和它的科学性,而关键在于在弄懂原理及其科学性的基础上,把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精神追求。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价值观念以及学生所处人文社会环境状况与接受共产主义信仰之间存在的精神障碍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研究,从多种视角、多个方面来构筑培养这一信仰所必需的精神条件。而传统的高校德育的缺陷就在于,把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变成了单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活动,把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的过程变成了用理论逻辑来验证共产主义是否科学的过程。其结果是培养了一些能熟背共产主义原理却缺乏共产主义信仰的人。

同时,在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中,传统的高校理论教育还存在把共产主义与现实割裂开来的倾向。其表现就是把共产主义当作一种预成的理想状态加以设定,不是把共产主义看成一种植根于现实的历史运动,而是看成一种单纯的历史结果,然后用一套固定的理论模式来演绎这一理想状态的历史必然性。这种做法的实质是把共产主义信仰片面地终极化。而且,在演绎这一理想的必然性时,也不是把这种必然性看成人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逐步改变的量变过程,而是把其看成是现实与未来之间突发的质变性。这就斩断了共产主义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共产主义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因此,尽管人们力图在理论上证明这一理想的科学性和必然性,但因自身对共产主义认识的偏差,其解释往往陷入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当今高校存在的学历层次越高、理论知识越丰富的学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度反而越低的现象,不能说与这种教育的失误无关。而对学历层次较低的学生而言,由于这种教育赋予这些学生单纯从理论上来演绎共产主义必然性的思维模式,因而一当他们无法用自己的理论知识来解释现实中某些与未来不一致甚至是背道而驰的现象时,他们的信仰就会动摇。所以,当今青年学生中出现的所谓信仰危机,实质上是一种教育危机。这种危机既与现行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与科学信仰割裂开来有关,又与其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偏差有关。

总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化日趋频繁和深刻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转轨、政治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生活的转型,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正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与此相适应,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秩序也正处于调整和重建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以及作为这一工作理论指导的学校德育理论也只有顺应时代要求,摈弃陈旧过时的僵化观念,改革单调枯燥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发挥其固有的教化作用。

首先,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和强化反思意识,将道德教育置于不断反思的基础之上,不断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使德育理论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高校德育教师决不能仅仅充当单纯的“传道”角色,而必须同时肩负起“弘道”和“创道”的责任。高校教师虽然是受社会委托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专职人员,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既定的道德理论应不加思考地一味接受,因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是推动社会道德进步的重要力量,而不应该只是被动的“道德容器”。促进德育理论深化和发展的前提是对德育理论的反思。反思不仅是德育理论发展的前提,“也是道德与道德教育原本应有的本质特征。没有反思,就没有德性的进步,没有反思,也没有学校道德教育的进步和学校德育理论的发展”[3](104页)。因此,高校德育教师必须不断研究和把握社会期待与学生道德需求的真实变化,努力探讨与弄清既定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之合理性程度,不断促进道德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其次,高校德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德育职能观,变“德育训导”为“德育指导”。长期以来,我们对学校德育职能的基本定位是使学生树立服从社会道德规范的意识,养成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行事的习惯。按照这一定位,德育教师的职责就是向学生灌输既定不变和不容怀疑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并以此要求和评价学生,使他们在思想上墨守成规、言谈上谨小慎微、行动上循规蹈矩。这种“训导式”的道德教育不仅窒息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学生的理性,而且还会因道德取向、道德规范同不断变化的社会道德实践之间的脱节而使学生形成“知行不一”的道德习惯。其实,作为高校道德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是一个对社会意识和各种道德及价值观念已经产生强烈选择愿望并具有一定选择能力的特殊群体,他们的道德取向和价值取向的确定并不完全是教师“训导”的结果,而更多是他们自身比较、鉴别和选择的结果。因此,高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职能应当是“指导学生在对各种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比较与鉴别的基础上,教会学生自主地、合理地选择个人所应确立或所应改变的道德取向以及所应遵循或所应拒绝的道德规范,并形成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和时代要求的道德品质”[3](100页)。按照这一要求,高校德育教师就必须重新调整自己与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变“德育训导者”为“德育指导者”,变“道德法官”为“道德顾问”,变“道德说教者”为“道德躬行者”。

最后,高校德育教师必须树立在道德教育中弘扬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观念。近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是伴随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精神。“人文精神的实质在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的理性和主体性,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社会主义人文精神是一种既继承了前人进步的、合理的思想文化内核,又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时代要求的文化精神。这一精神主要是指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公正平等的理性精神、崇尚自由和道义的人道精神、自主创造和自我完善的主体精神、超越自我的理想精神”[4](124页)。高校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说来就是要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自然、社会和自我,把握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使他们既要正确地以理想方式关怀人生终极意义,又要以实证态度处理个人当下生活欲求与理想之间的关系,从而确立正确的行为选择导向意识。这些要求和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在道德教育中弘扬社会主义人文精神,要求教师必须克服道德教育智育化的倾向,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真切关怀上来。因为人文精神的着眼点是人的思想体悟、观念内化和精神升华,其对道德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倡导科学精神而非传授科学知识,张扬人道主义而非阐述伦理概念,推崇理性精神而非辩识理论观点”[4](131页)。

当然,道德教育与智育之间并没有天然的鸿沟,道德教育理所当然也包含着知识的传授,但知识传授只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通过教师认真的说理、耐心的劝导和真切的关怀,达到使学生思想体悟、观念内化和精神升华的目的。因此,以制度化身和社会正义代言人的身份对学生进行训导固然不行,而以科学权威的口吻对学生单纯进行知识灌输也难以收到入脑入耳的功效,用知识考试的指挥棒强迫学生死记硬背道德规范更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所以,道德教育反对居高临下的道德说教,崇尚的是把道德理性、道德关怀、道德实践、道德示范统一为一体,富有人情味和趣味性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曼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2]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3]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大陆学校道德必须实现的一种根本转变[J].二十一世纪学校德育发展路向[C].香港:田家炳基金有限公司出版,1999.

[4]庞学铨,李军。人文精神与面向新世纪的思想教育[J].二十一世纪学校德育发展路向[C].香港:田家炳基金有限公司出版,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