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危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5:42:43

道德危机

道德危机范文篇1

关键词:网络社会;道德危机;成因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为人们开辟了一个极大开放和自由驰骋的空间—网络社会,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但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严重的伦理道德问题。在当前的网络社会中,网络欺诈、网络色情、网络病毒、网上侵犯知识产权、网上侵犯个人隐私等不道德现象大量出现,严重影响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而且带来了人际情感冷漠、人性异化等问题,可以说,网络社会正面临道德危机。如何实现网络技术和网络道德的协调发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消除网络社会的道德危机,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社会,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探求网络社会道德危机的成因,是解决网络社会道德危机的基本前提。本文试从网络社会本身的特点、网络社会运行的现实背景、网络主体的人性心理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网络社会本身的特点来看

(一)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导致道德约束力的弱化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交往是现实的,交往面相对狭窄,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以家庭、家族、邻里、亲友以及充分放大了的家庭—国家的方式存在和维系着,在一定意义上说,人们是在一个“熟人社会”进行交往,交往的对象都是熟识的人。慑于道德他律手段的强大力量,以及长期形成的道德氛围,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遵守着既有的道德规范。而在网络社会这一虚拟空间中,网络行为具有了“数字化”或“虚拟化”的特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依赖现实的各种条件,也不再需要真实的身份,通过计算机终端,每个人都成为了一个个符号。人们上网进人网络社会就如同去参加一场假面舞会,“在这个舞会上,我所面对的‘你’和‘你’所面对的‘我’都消失了,我们都成了似曾相识的‘他人’”。在网络社会中,一个“在线交谈”中自称是妙龄少女的网络行动者可能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而与之交谈的“英俊少年”可能早已是不惑之人。

而且,一旦进入周围没有熟人的公共社会,那条由熟人的目光、舆论和人际情感筑成的防线便很容易崩溃。即使一些“私德”尚可的人,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也往往表现不出应有的公德。相反,“反正没有人认识我”这种意识,恰恰成为一些人无视公德的最好借口,似乎只要避开了对自己有实质约束力的监督、管理者的目光,干什么都可以。更有甚者,把网络社会视为“道德的真空”,认为“在网络世界里只有能力的高低,没有道德的善恶”。在网上,父子对骂、优秀的学生在网上行骗、语言粗俗等现象屡见不鲜。他们把人之为人的起码的“底线伦理”都抛弃了。

正是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类似于传统“熟人社会”中道德他律的种种“外力”,在网络社会中相当程度上失去了作用,导致道德约束力弱化,造成道德危机。

(二)网络社会的开放性结构易引发诸多伦理道德问题

网络社会的结构与现实社会结构具有十分不同的特点。现实社会采用的是一个由下往上机构逐渐减少而权力却逐级集中的纵向的金字塔式结构,每一个基层组织的运行都服从于更高一级的指挥和命令,总体的社会结构必须依赖于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中央机构。而网络社会采用的是离散结构,它是开放的、松散的,不设置一个国际性的中央控制设备或中心,所有的计算机都处于各自的中心地位。应该说,这种结构对于避免网络系统的崩溃,保证网络系统的良好运行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网络社会的这种开放性结构易引发诸多伦理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

1.网络的开放性使个人隐私保护更加困难。在网络社会,除非人为去封闭,不会有人生活在信息孤岛上,个人的姓名、性别、身体状况、家庭状况、财产状况、社会生活背景等有关个人隐私的各种资料在计算机及网络中都用一连串的符号来表示。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与这些符号的通用性的特点构成了对个人隐私保护权的严重挑战。甚至可以说,在一个如此开放的信息网络社会里,真正需要考察、真正难以做到的是:人们如何能够在必要时“封闭”起来,以保守真正属于自己的秘密。

2.网络的开放性使侵犯知识产权更加方便。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飞跃发展,使信息的复制、传播变得非常简单和便捷。又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的资源共享性,人们可以任意下载大量的信息和服务。于是,通过网络非法复制、使用他人的科技成果,侵犯知识产权等不道德行为随之产生。网络的开放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3.开放性使网络面临严峻的安全威胁。开放性是网络产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开放的网络却随时面临来自网络病毒、网络黑客的安全威胁。从理论上说,网络的安全性与其开放程度成反比,最安全的网络是自我封闭的网络,但这不符合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原则。

4.网络的开放性使道德冲突加剧。互联网是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任何意见。网络的开放性使人们很容易在网上交流,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各家各派的学说在网络上自由碰撞,使网络文化以几何级数的形式发展。在网络中各种各样的道德观相互并存、交互辉映。但网络的开放性也使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道德冲突加剧。

二、从网络社会运行的现实背景来看

(一)人们对网络社会的认识存在误区

1.人们对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存在误解。把虚拟混同于虚幻与虚无,因此对网络社会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现实社会,许多人还没有真正地把网络社会视为人类的新的生存空间,由此导致了人们对网络社会道德问题的不同态度。有人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的、非现实的,也就是说是虚幻的、想象的、不存在的,我们没有必要对网络道德问题大惊小怪。但是网络社会虽然是虚拟的,但并不是虚幻的,它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它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也是实实在在的,我们不可能漠视它。也有人认为,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它的虚拟性,因此解决网络道德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关闭网络,这样就一劳永逸了。但是,网络本质上是开放的,开放性是网络的根本特征,也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关闭网络意味着消灭网络,我们不可能因噎废食,不能为了网络空间的道德问题而拒绝网络,因为它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2.信息崇拜误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对信息的依赖与日俱增,他们的工作、学习甚至生活都越来越离不开信息,信息己成为现代人新的崇拜对象。网络道德危机的出现就与信息崇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谁对网络环境的破坏程度越大,人们越容易认为他对信息操纵能力强,水平高,从而推祟他、敬仰他。“信息崇拜”者使网络环境下的一些破坏行为反而成了英雄壮举。美国学者西奥多.罗斯扎克在《信息崇拜》一书中就曾全面、深人地揭示信息崇拜的负面效应。罗斯扎克在充分肯定计算机技术的积极意义的基础上,提醒人们警惕“信息崇拜”的负效应。他指出“信息被认为与传说中用来纺织皇帝轻薄飘逸的长袍的绸缎具有同样的性质,看不见、摸不着,却倍受推崇”。“如同所有的崇拜,信息崇拜也有意借助愚忠和盲从。尽管人们并不了解信息对于他们有什么意义以及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信息,却已经开始相信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我们周围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成为信仰时代的‘真十字架’:救世主的标志了。

(二)网络法律和制度不健全,网络管理困难

正如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形容的,“我们的法律就仿佛在甲板上吧哒吧哒挣扎的鱼一样。这些垂死挣扎的鱼拼命喘着气,因为数字世界是个截然不同的地方。大多数的法律都是为了原子的世界、而不是比特的世界而制定的。网络社会是一个与现实社会不同的新的生存空间,现有的法律和制度在网络社会很难发生效力。网络的非中心化、可匿名性特点,使得一些网民抱着“我是百姓我怕谁”的心态,在网络上尽情地放任自己,肆无忌惮地从事各种网络行为,而直面现实社会的法律和制度无所畏惧。同时,又因为适应网络社会的法律的制定面临许多新的难题,其中涉及到许多法律界定难以进行:一是法律主体难以确定。在网络社会,任何个人、单位、组织都可以以非真实的多个身份上网,“网上”、“网下”相去甚远,难以界定。二是法律责任及其程度难以界定。如,一个人利用网络上的黑客软件,轻松地窃取了有价值的信息,那么提供黑客软件的网站要不要承担责任、该承担多大的责任。三是法律规范难以统一。不同的国家对道德、犯罪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规定,互联网上很难形成通行的国际法规,网络管理也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法度。道德一旦失去了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网络社会的道德危机就有可能越来越严重。

(三)道德评价上存在双重标准

由于对网络社会的认识不足,或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过分崇拜,人们在对待互联网中的言论、行为时,采取了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伦理道德评价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网络道德问题的深化。比如在对待黑客与盗贼、电子公告版(BBS)与大字报等问题上。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社会的黑客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盗贼,他们往往在网民不知道的情况下进人网民的电脑(即网民的“家”),或大肆破坏,或任意盗取信息。但是在对待黑客与盗贼的问题上,人们却采取迥然不同的态度。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盗贼,人们恨之人骨,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对于黑客,人们却表现出太多的宽容,甚至是敬佩、崇拜。在现实生活中当某人遭受偷窃了,无疑会赢得众多人的同情,但在网络空间,当某公司的计算机系统被黑客闯入攻破时,社会的同情心有时并没有放在被害者身上,反而对黑客的行为报以敬佩。也正因为如此,黑客们乐于公开自己的黑客身份,并公开集会讨论交流。在互联网上,各种有关黑客的专门网站比比皆是,在众多的综合网站的BBS上,有关黑客的讨论也随处可见,以高学历、高智商人群为主的网民可以在此相互学习、交流破解他人计算机系统的方法,并且以自己高超的破解技术为豪。而与此相反的是,盗贼受到社会的唾弃,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拥有高超计算机技术的人决不会因自己是盗贼而自豪,更不要说是公开自己的盗贼身份了。

同样,人们对网络空间的BBS、聊天室与现实社会的大字报也持不同的态度和评价标准。BBS,聊天室号称无纸化的大字报,任何人都可以尽情地发表各种各样的言论。比起现实社会中的大字报,BBS、聊天室在许多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影响程度、广度、方便快捷的程度及隐蔽性均大大超过现实生活中的大字报。有些言论不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公开发表,但在互联网上却能发表并能长期地保存下去。由此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BBS、聊天室也给予了极大的宽容与放纵。并且,许多学校和网站都纷纷开辟出BBS、聊天室。众多的BBS,聊天室构成了网络社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人们对网络行为的宽容和放纵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络不道德行为的蔓延,既而导致道德危机。

三、从网络主体的人性心理来看

(一)人际交往的“伪装”心理

人际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生活在社会上必须与他人进行交往、交流。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类最难以忍受的就是孤独。而人们在交往中,受许多因素(诸如一个人的喜好、脾气、性格、文化程度、修养水平等)的影响,或多或少地都要对自己进行一些“装扮”,扮成能使他人喜爱的,使他人能够接受的一种心态、形象去与他人接触,以使交往顺利进行,于是人际交往就带有了“面具性”。网络化使得人类这种交往的“面具性”通过电子时空的放大而更具戏剧性、伪装性,从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网络道德问题。

(二)侵略和占有心理

现实中的人,同时具有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双重属性,这样在人性心理中就本能地具有侵略性和占有欲,只不过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碍于各种伦理道德规范,以及现实社会中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人们不便过于表露,而且总是不断地对自己进行修养来抑制人性中一些本能的需要和欲望。然而,在虚拟社会中,人们可以“相逢对面不相识”,可以不谋面而进行交流、交往,因而表现得非常自由,人性中那些本能的需要和欲望就显露出来,难以控制。这也正是网上“黑客”猖撅的一个主要原因。电脑“黑客”们利用自己丰富的计算机知识,突破系统设置的安全保护,在未取得授权的情况下擅自闯人别人的计算机系统,以实现自己的侵略欲望和自我满足的占有欲望。

(三)宣泄压抑的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宣泄压抑的心理需要,人只有把压抑在心里的一些需要、一些郁闷的情绪都宣泄出来,才能使人性得到健全的发展,才能使人心情愉悦,身心健康。对任何一个社会人而言,他在现实生活中都可能会遇到挫折,产生不满情绪而感到郁闷。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不可能随时随地发泄自己的郁闷心情。网络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安全地进行宣泄的场地,人们可以尽情地、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宣泄工作生活中带来的压抑。然而,网络社会的特殊环境很可能使人们更加肆无忌惮、赤裸裸地释放自己而不计任何后果,由此也带来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

道德危机范文篇2

一、道德认同的危机

(一)主我与他者的危机米德认为,自我在婴儿早期并不存在,是通过与周围的社会符号互动而产生,离开社会不可能有自我。自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不仅是个人的、心理的,而且更是社会的,自我发展离不开共同的符号系统。个人的力量来自个人与社会的相互确认[1],以自我身份感为关键内容的当代认同其实是用“主我”的眼光去审视“他者”,是以“我”为圆点去看待他者。一般而言,“主我”与其审视对象———他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个向度:一是涉及到“主我”与“客我”的关系;二是涉及到主我与非我的关系。前者是自我的一种深度感和向内感;而后者则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更多的是主我与他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而认同就是这些关系中的“我”的位置感和归属感。

(二)道德的表层危机

1.道德身份的丧失现代认同是以人的自我为轴心展开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在当代社会中,作为认同重要标志的自我身份感有逐渐丧失的危险。而人的社会属性在某种意义上直接体现为人的身份感。而道德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是指人们的道德资格和道德地位,即在道德领域中属于何种类型,如我是有道德的人、道德欠缺者、道德低下者、不讲道德的人[1]。当个体对角色期待成功时,他们作为道德行为者将体会到一种效能感,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就能获得自我认同。现代人们在沉思“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2],在寻找“现代人丢失的拐杖”。而现代认同危机则是人的自我身份感的丧失,是“自我价值感、自我意义感的丧失”[3]。自我身份感的丧失表现为个人的无意义感,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一个人感到无价值的倾向不断增强[4]。社会认同的直接对象是人的行为的普遍和客观的社会意义。当代认同是人的一种意义感,在对“我是谁”、“我在哪里”的追问中,真正的认同表现为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并在对象身上发现自己的身份和价值。

2.道德失范社会道德信仰危机通过道德失范呈现于现象界。社会既有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被普遍怀疑、否定。道德失范内在地隐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人们行为层面的不合某种道德规范;其二,人们内在精神世界中意义系统被破坏、动摇。道德失范就是对原有的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系统怀疑、动摇乃至否定,出现了规范要求的“真空”,是一种行为规范的空虚状态。这导致人们在道德行为选择方面出现困惑,具体表现为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其根源在于道德失范为道德价值标准多元化的存在和滋生提供了生存空间,人们感到无论哪一种标准都有一定的“合法性”。“一切向钱看”思想的滋长,造成了人际关系的冷漠,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蔓延污染了社会环境。

3.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不融合社会道德信仰危机虽然是一个价值判断,但它首先是一种现象性描述。按照黑格尔的认识,信仰“是对本质的纯粹意识”,“信仰的对象即是本质”[5]。简单地说,信仰就是对存在意义的主观直接确定性,是对某种存在方式或存在意义的认同。当代认同危机体现为对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程度的怀疑和动摇。在认同危机状况中,人们对某种主流意识形态的继续存在的必要性和合法性产生了危机。“以价值观为基础的认同给个人提供了意义、目的和方向。”道德焦虑表现在它所追求的道德价值观与社会倡导的主流道德价值观格格不入,实质就是“欲行恶而不敢,欲行善而不愿”。

二、学校德育管理变革的思考

(一)奉行主流道德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同一性的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传统的主流道德价值观念日益消解,影响力越来越小,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同一性的混乱,采取干预措施促进个体同一性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必要。青少年是社会变化的指示器。目前的研究是要以社区而不是学校作为切入点,青少年在这种场合下他们会把抽象的观念变成道德行为。基于社区的道德教育,早在亚里斯多德时代,就强调要引导成人和儿童积极参与法律和社区习俗活动。在近代,道德教育也被经常安排在家庭、邻里、工厂、教堂,这有利于积极同一性的形成。这就需要社会主流文化为青少年提供一套清晰、稳固而又一致的行为体系、期待和社会标准,共同来整合形成同一性。所以社会机构必须提倡一致的价值观和标准,从而和青少年的期待保持一致,所有成员必须参加社会有益活动。青少年道德教育计划需要联络父母、教师与邻里,应该让不同的机构有对话的机会,形成一套标准作为道德的指示器,这种共同的规范标准通过整个社会共同体来实现,在认识上须与青少年自我期待一致。因此,主流道德文化必须重视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成为有责任市民的道德核心要求,集中于共同一致的问题,从而把青少年导向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如诚实、礼貌、宽容和仁慈的追求[6]。

(二)价值定向的教学社会转型时期道德信仰危机的成功克服,关键在于重新寻得或重建一个与现代性社会相一致的存在目的,并以这个存在目的作为终极价值指向统摄人的存在。道德信仰就是这终极价值的目的与理想。正是这终极价值的目的与理想,给人的全部现实生活重新赋值。“价值定向”指青少年为确定自己在社会上的角色,选择自己所属的价值信念,以指导个人的道德行为。若个人对价值理念缺乏定向,将导致价值混淆,对自己和社会产生怀疑和不满,无法确定其生活意义,使自我迷失。如果一个人把一种价值生活方式看作他们同一性的必须,他们就会感觉到应该做出道德行为。青少年个体面临的危机就是同一性危机,在价值观冲突上表现为观念定向与价值混淆,如果个人对道德判断、宗教信仰、政治理念以至人生目标等有自己的立场观念者,其同一性较为成熟。知道自己是谁、欲往何处去并了解自己的生存意义,就会容易获得自我同一性,将带来“忠诚”的美德,使人忠于某种价值观或信仰。艾里克森将青少年期称为心理社会合法延缓期(moratorium)。这种“心理社会合法延缓期”,是允许还没有准备好承担义务的人有一段拖延的时期,或者强迫某些人给予自己一些时间。青少年利用这一段时间,可以触及各种思想、人生观、价值观,经过多次尝试选择,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艾里克森建议青少年拿出一段时间———“如果有钱,去欧洲旅行;如果没钱,就在国内转转。暂离学校,找一份工作;暂离工作去上学,休息一下,闻一闻玫瑰花香,以此达到自我了解”。因此,教育活动中,要通过自我观察来实现自我同一性的统合。如用自我陈述法,让学生联想我是什么样的人,要通过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来实现自我同一性的统合,如未来自我形象设计:“长大了,我将做什么?”,还要通过认识他人来实现自我同一性。

道德危机范文篇3

所谓信仰,是指人们基于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张力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对社会规范、个人理想的笃信与崇敬,并促使人们设定人生目标及付诸行动的情感动力。由此看来,作为目标的理想是信仰产生的前提,作为动力的情感是维系信仰发展的保障,作为方式的评价则发挥着坚定信仰的作用。而道德信仰在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评价这三个方面都出现了危机,具体表现为道德理想缺失、道德情感麻木、道德评价失真。(一)道德理想缺失。道德理想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并有可能实现的、对自身和未来道德社会发展的向往和追求。道德理想作为一种目标,在道德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正是基于个体对某一道德理想的坚持,道德信仰才有其发生的前提。在针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按照重要程度对个人理想的种类进行排序,居于前四的依次为:生活理想占比42.93%、职业理想占比23.52%、道德理想占比17.56%、政治理想占比14.14%。“从调查结果看,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竞争下,学生的个人理想更多的是‘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更趋向于务实和生活化,他们追求美好生活、渴望成功,这样使得处于理性层面的道德和政治理想追求在无形中淡化(均在20%以下),特别是对社会、国家、集体、舆论等正面积极倡导的崇高理想更是涉及不多。”[1]基于上述结论,我们发现就道德理想而言,其所占的比重虽然不是最低的,但处境依然堪忧。“窥一斑而知全豹”,由学校推及社会,情况大抵也是如此。当代社会的整体道德理想态势每况愈下,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一种无所适从的消极的处世和生活状态,表现为心灵空虚、精神迷茫,无目的、无追求,当下的网络流行词“佛系”就是道德理想缺失现象在当下社会的典型反映。(二)道德情感麻木。道德情感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估量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言行、处境时所产生的内心情绪体验,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出于满足自己的道德需要而生发的情感”[2]。道德情感为道德信仰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倘若没有道德情感的投入作为维系的纽带,道德信仰便难以为继。2011年10月13日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掀起了轩然大波,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了18个路人,但都对此选择漠视,最后在一名拾荒阿姨的帮助下,小悦悦被送往了医院。可惜的是,八天后,年幼的小悦悦终因伤势过重而离世。这一消息经媒体曝光以后,在社会引起了广泛讨论,人们对此次事件发表了不同看法,有对司机的谴责,也有对18个冷漠路人的谴责。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而这种理应出于本能的同情与怜悯的道德情感却在现代社会慢慢地被消磨。“小悦悦事件”涉及的不仅仅局限于法律层面,更多的则是道德层面的探讨,是对人性的拷问,对良知的谴责,揭露了当下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全社会都在关注、追问和思考‘道德冷漠’问题”[3]。除此之外,社会上还涌现了各种触及道德底线的无德行为和缺德事件,可见,人们的道德情感早已经陷入麻木与冷漠的状态。(三)道德评价失真。“道德评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为标准,对他人或自身的道德行为和品质作出善与恶的价值判断,以达到扬善抑恶的目的。”[4]个体所持有的道德信仰在与这种行为的相互作用下,会逐渐内化于心并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中表现出来,以坚定原有的道德信仰。随着自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上涌现了大批的“键盘侠”,这一群体依靠自身并不成熟的思维不计后果地妄加评论,给当事人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精神伤害。今年4月发生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的恶意砍杀学生事件,在微博上引起了社会群体的广泛声讨,在评论区,有部分网友恶意使用并转载他人的照片,声称是犯罪嫌疑人照片,来博取他人的眼球,混淆他人的判断,这种行为不仅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还应得到法律的惩罚。《人民日报》曾就这一普遍存在的网络乱象发表评论:“不假思索的‘键盘侠’未必可爱。”[5]文章中指出:他们在对某些突发性的社会事件进行评价时总是不结合具体的实际,而是只凭自己的猜想,这将会引起巨大的舆论压力与民众恐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滋生了某些不安定的因素,威胁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个体在道德行为中所受到的外界评价如果与自身既有的道德意识相偏离,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在外界评价的压力下实现自我否定,个体道德行为的主体价值也就难以得到确认。”[6]

二、道德信仰危机的原因

道德信仰危机是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但是总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即急功近利的道德环境、权轻责重的道德规范、趋利避害的道德主体。(一)急功近利的道德环境。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明确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长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7]当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使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急功近利的道德环境,在这一不良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往往推崇利益至上,追求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把道德放在身后,道德理想更是无从说起。因此,在面对某些道德现象时,人们不会再以客观公正的道德标准作为衡量尺度,取而代之的则是以个人的利益作为唯一的标杆,“于是,世俗取代了理想,功利取代了道德。从某个角度说,这股世俗化、功利化的大潮迅速泛滥为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是目前道德危机的一个根源”[8]。(二)权责失衡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对于道德主体来说,应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相统一的价值体系,但在目前的道德生活中,二者却呈现出不对等的趋势,人们更多的是强调义务和责任,过度地讲奉献,而忽视了基本的权利诉求,即正当的回报。而当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机制长期处于不对等的状态,抑或社会中大多数人都讲奉献而得不到回报,那么,无疑此时的社会是一个不公正的社会,是一个道德奉献与回报机制严重失衡的社会。做了善事的人没有得到褒奖反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做了恶事的人非但没有受到惩罚却可以继续为所欲为,这很容易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同时,这种不对等的道德规范极易挫伤人们的道德情感,这就使得道德失去了原本该有的感召力,导致人们对道德信仰逐渐丧失了信心。(三)趋利避害的道德主体。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治理方式,“其有效性的获得依靠社会成员在道德认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德认同感与责任感,而这种感性认同与理性认知均诉诸于道德主体意识的建构和完善”[9],在传统社会中,基于物质生活的匮乏和精神生活的贫乏,其亟须道德观念来规约人们的欲求以确保社会的长期发展,同时人们拥有大量的自主时间可以进行自我反省,对道德的需求极其强烈,道德信仰根植人心。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精神生活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在道德生活中也出现了多元的价值选择。在进行价值选择时,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等诸要素的影响,人们的主体意识会逐渐丧失其理性成分而使主体沉迷于物欲之中,使得人们对道德的需求急剧减少,道德逐渐失去其应有的社会规范作用而沦为个人的主观选择。这造成人们愈加物质化与功利化,每个人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尽可能地规避危害自己利益的行为,这使得道德评价失去了其本身具有的道德规约力,而趋向一种利益关系。同时,道德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奉献,意味着要有所担当,要为别人付出,但当人们都趋利避害的时候,道德信仰就会难以形成。

三、道德信仰危机的化解

道德危机范文篇4

诚信,无论对于投资者、债权人还是社会公众而言都有极大的意义。缺乏诚信将会导致经济秩序混乱,交易链条中断,一系列赊销、赊购业务难以进行,股票、债券及其他衍生金融工具无法发展。从美国的“安然”、“世通”到“施乐”、“默克”,从我国的“琼民源”、“红光实业”到“银广夏”、“ST猴王”,无一不是会计行业诚信缺失导致财务舞弊,在财务报表中多报利润,使投资者上当受骗。通过这一系列事件,会计行业应有诚信意识的觉醒,努力消除诚信危机,使整个社会经济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

解除诚信危机,关键是要加强会计行业职业道德建设。究其原因:一方面,从“人”的角度来看,诚信就是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同时兼顾他人的利益,讲求互利和双赢。落实到会计人员身上,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应当实事求是,如实反映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严密保守因工作关系而获取的秘密。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工作者在维护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的同时,实现自我利益和自我价值。由此,会计职业道德遵守的过程,就是诚信危机解除的过程,在利益主体上,二者实现了统一。另一方面,从“物”的角度来讲,之所以强调会计诚信问题,目的在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避免因会计人员失职而导致投资人利益受损事件的发生,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由此可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消除诚信危机的核心和根本所在。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需要运用发展的眼光和创造性的思维。在我国市场经济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要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使有限的经济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诚信就成了维护市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前提和基础,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基石。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如何抓住这一发展的契机,取得外国投资者的信任,争取更多投资机会,这需要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思维,以全新的视野观察问题、分析形势。从我国目前会计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因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而引发的经济案件屡见不鲜,其中既有从业环境的影响,也有会计教育的疏忽。面对这些问题,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塑良好职业风尚,依笔者之见,应从如下三方面进行。

一、净化从业环境

产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偏差和不良职业道德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不良动机,也有客观上的环境因素。

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竞争愈演愈烈,这使部分会计人员面临被辞退、下岗的威胁。任何职业都是个人谋生的手段,会计也不例外。有些领导就抓住了会计人员害怕失业、害怕丧失收入的心理,威逼会计人员从事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而会计人员为了保证稳定的收入,也不得不屈从,抛弃客观公正、坚持原则的职业道德观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均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一些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抢夺市场,扩大规模,都在会计上动起了脑筋。一些缺乏职业道德观念的会计人员,在利益的驱动下,与之一拍即合,把职业道德弃之脑后。

因此,如果公司领导的道德素质不高、从业环境不佳,其领导下的会计人员即使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短时间内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长此下去,也没有足够的物质保障去抵制领导的不良意图,难以履行其职责。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当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意识,让他们明白会计职业道德有哪些基本要求,以及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应当承担哪些责任。由于以往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对此重视不够,因而,有些素质较差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面对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往往就挡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落入犯罪的深渊。

结合我国现阶段高等会计教育实际,在高校中如何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首先,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进行正面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理论修养,其中教师应起到表率作用;其次,多了解一些违反职业道德的案例,通过反面教育,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违反职业道德对个人、企业、国家造成的巨大损失和危害,时刻警醒自己;再次,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定期聘请社会上卓有成就的人士到学校向学生传授经验,通过他们遵守职业道德的亲身经历,来激发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道德危机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网络社会;道德危机;成因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为人们开辟了一个极大开放和自由驰骋的空间—网络社会,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但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严重的伦理道德问题。在当前的网络社会中,网络欺诈、网络色情、网络病毒、网上侵犯知识产权、网上侵犯个人隐私等不道德现象大量出现,严重影响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而且带来了人际情感冷漠、人性异化等问题,可以说,网络社会正面临道德危机。如何实现网络技术和网络道德的协调发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消除网络社会的道德危机,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社会,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探求网络社会道德危机的成因,是解决网络社会道德危机的基本前提。本文试从网络社会本身的特点、网络社会运行的现实背景、网络主体的人性心理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网络社会本身的特点来看

(一)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导致道德约束力的弱化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交往是现实的,交往面相对狭窄,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以家庭、家族、邻里、亲友以及充分放大了的家庭—国家的方式存在和维系着,在一定意义上说,人们是在一个“熟人社会”进行交往,交往的对象都是熟识的人。慑于道德他律手段的强大力量,以及长期形成的道德氛围,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遵守着既有的道德规范。而在网络社会这一虚拟空间中,网络行为具有了“数字化”或“虚拟化”的特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依赖现实的各种条件,也不再需要真实的身份,通过计算机终端,每个人都成为了一个个符号。人们上网进人网络社会就如同去参加一场假面舞会,“在这个舞会上,我所面对的‘你’和‘你’所面对的‘我’都消失了,我们都成了似曾相识的‘他人’”。在网络社会中,一个“在线交谈”中自称是妙龄少女的网络行动者可能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而与之交谈的“英俊少年”可能早已是不惑之人。

而且,一旦进入周围没有熟人的公共社会,那条由熟人的目光、舆论和人际情感筑成的防线便很容易崩溃。即使一些“私德”尚可的人,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也往往表现不出应有的公德。相反,“反正没有人认识我”这种意识,恰恰成为一些人无视公德的最好借口,似乎只要避开了对自己有实质约束力的监督、管理者的目光,干什么都可以。更有甚者,把网络社会视为“道德的真空”,认为“在网络世界里只有能力的高低,没有道德的善恶”。在网上,父子对骂、优秀的学生在网上行骗、语言粗俗等现象屡见不鲜。他们把人之为人的起码的“底线伦理”都抛弃了。

正是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类似于传统“熟人社会”中道德他律的种种“外力”,在网络社会中相当程度上失去了作用,导致道德约束力弱化,造成道德危机。

(二)网络社会的开放性结构易引发诸多伦理道德问题

网络社会的结构与现实社会结构具有十分不同的特点。现实社会采用的是一个由下往上机构逐渐减少而权力却逐级集中的纵向的金字塔式结构,每一个基层组织的运行都服从于更高一级的指挥和命令,总体的社会结构必须依赖于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中央机构。而网络社会采用的是离散结构,它是开放的、松散的,不设置一个国际性的中央控制设备或中心,所有的计算机都处于各自的中心地位。应该说,这种结构对于避免网络系统的崩溃,保证网络系统的良好运行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网络社会的这种开放性结构易引发诸多伦理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

1.网络的开放性使个人隐私保护更加困难。在网络社会,除非人为去封闭,不会有人生活在信息孤岛上,个人的姓名、性别、身体状况、家庭状况、财产状况、社会生活背景等有关个人隐私的各种资料在计算机及网络中都用一连串的符号来表示。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与这些符号的通用性的特点构成了对个人隐私保护权的严重挑战。甚至可以说,在一个如此开放的信息网络社会里,真正需要考察、真正难以做到的是:人们如何能够在必要时“封闭”起来,以保守真正属于自己的秘密。

2.网络的开放性使侵犯知识产权更加方便。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飞跃发展,使信息的复制、传播变得非常简单和便捷。又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的资源共享性,人们可以任意下载大量的信息和服务。于是,通过网络非法复制、使用他人的科技成果,侵犯知识产权等不道德行为随之产生。网络的开放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3.开放性使网络面临严峻的安全威胁。开放性是网络产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开放的网络却随时面临来自网络病毒、网络黑客的安全威胁。从理论上说,网络的安全性与其开放程度成反比,最安全的网络是自我封闭的网络,但这不符合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原则。

4.网络的开放性使道德冲突加剧。互联网是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任何意见。网络的开放性使人们很容易在网上交流,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各家各派的学说在网络上自由碰撞,使网络文化以几何级数的形式发展。在网络中各种各样的道德观相互并存、交互辉映。但网络的开放性也使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道德冲突加剧。

二、从网络社会运行的现实背景来看

(一)人们对网络社会的认识存在误区

1.人们对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存在误解。把虚拟混同于虚幻与虚无,因此对网络社会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现实社会,许多人还没有真正地把网络社会视为人类的新的生存空间,由此导致了人们对网络社会道德问题的不同态度。有人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的、非现实的,也就是说是虚幻的、想象的、不存在的,我们没有必要对网络道德问题大惊小怪。但是网络社会虽然是虚拟的,但并不是虚幻的,它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它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也是实实在在的,我们不可能漠视它。也有人认为,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它的虚拟性,因此解决网络道德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关闭网络,这样就一劳永逸了。但是,网络本质上是开放的,开放性是网络的根本特征,也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关闭网络意味着消灭网络,我们不可能因噎废食,不能为了网络空间的道德问题而拒绝网络,因为它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2.信息崇拜误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对信息的依赖与日俱增,他们的工作、学习甚至生活都越来越离不开信息,信息己成为现代人新的崇拜对象。网络道德危机的出现就与信息崇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谁对网络环境的破坏程度越大,人们越容易认为他对信息操纵能力强,水平高,从而推祟他、敬仰他。“信息崇拜”者使网络环境下的一些破坏行为反而成了英雄壮举。美国学者西奥多.罗斯扎克在《信息崇拜》一书中就曾全面、深人地揭示信息崇拜的负面效应。罗斯扎克在充分肯定计算机技术的积极意义的基础上,提醒人们警惕“信息崇拜”的负效应。他指出“信息被认为与传说中用来纺织皇帝轻薄飘逸的长袍的绸缎具有同样的性质,看不见、摸不着,却倍受推崇”。“如同所有的崇拜,信息崇拜也有意借助愚忠和盲从。尽管人们并不了解信息对于他们有什么意义以及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信息,却已经开始相信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我们周围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成为信仰时代的‘真十字架’:救世主的标志了。

(二)网络法律和制度不健全,网络管理困难

正如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形容的,“我们的法律就仿佛在甲板上吧哒吧哒挣扎的鱼一样。这些垂死挣扎的鱼拼命喘着气,因为数字世界是个截然不同的地方。大多数的法律都是为了原子的世界、而不是比特的世界而制定的。网络社会是一个与现实社会不同的新的生存空间,现有的法律和制度在网络社会很难发生效力。网络的非中心化、可匿名性特点,使得一些网民抱着“我是百姓我怕谁”的心态,在网络上尽情地放任自己,肆无忌惮地从事各种网络行为,而直面现实社会的法律和制度无所畏惧。同时,又因为适应网络社会的法律的制定面临许多新的难题,其中涉及到许多法律界定难以进行:一是法律主体难以确定。在网络社会,任何个人、单位、组织都可以以非真实的多个身份上网,“网上”、“网下”相去甚远,难以界定。二是法律责任及其程度难以界定。如,一个人利用网络上的黑客软件,轻松地窃取了有价值的信息,那么提供黑客软件的网站要不要承担责任、该承担多大的责任。三是法律规范难以统一。不同的国家对道德、犯罪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规定,互联网上很难形成通行的国际法规,网络管理也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法度。道德一旦失去了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网络社会的道德危机就有可能越来越严重。

(三)道德评价上存在双重标准

由于对网络社会的认识不足,或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过分崇拜,人们在对待互联网中的言论、行为时,采取了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伦理道德评价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网络道德问题的深化。比如在对待黑客与盗贼、电子公告版(BBS)与大字报等问题上。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社会的黑客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盗贼,他们往往在网民不知道的情况下进人网民的电脑(即网民的“家”),或大肆破坏,或任意盗取信息。但是在对待黑客与盗贼的问题上,人们却采取迥然不同的态度。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盗贼,人们恨之人骨,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对于黑客,人们却表现出太多的宽容,甚至是敬佩、崇拜。在现实生活中当某人遭受偷窃了,无疑会赢得众多人的同情,但在网络空间,当某公司的计算机系统被黑客闯入攻破时,社会的同情心有时并没有放在被害者身上,反而对黑客的行为报以敬佩。也正因为如此,黑客们乐于公开自己的黑客身份,并公开集会讨论交流。在互联网上,各种有关黑客的专门网站比比皆是,在众多的综合网站的BBS上,有关黑客的讨论也随处可见,以高学历、高智商人群为主的网民可以在此相互学习、交流破解他人计算机系统的方法,并且以自己高超的破解技术为豪。而与此相反的是,盗贼受到社会的唾弃,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拥有高超计算机技术的人决不会因自己是盗贼而自豪,更不要说是公开自己的盗贼身份了。

同样,人们对网络空间的BBS、聊天室与现实社会的大字报也持不同的态度和评价标准。BBS,聊天室号称无纸化的大字报,任何人都可以尽情地发表各种各样的言论。比起现实社会中的大字报,BBS、聊天室在许多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影响程度、广度、方便快捷的程度及隐蔽性均大大超过现实生活中的大字报。有些言论不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公开发表,但在互联网上却能发表并能长期地保存下去。由此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BBS、聊天室也给予了极大的宽容与放纵。并且,许多学校和网站都纷纷开辟出BBS、聊天室。众多的BBS,聊天室构成了网络社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人们对网络行为的宽容和放纵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络不道德行为的蔓延,既而导致道德危机。

三、从网络主体的人性心理来看

(一)人际交往的“伪装”心理

人际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生活在社会上必须与他人进行交往、交流。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类最难以忍受的就是孤独。而人们在交往中,受许多因素(诸如一个人的喜好、脾气、性格、文化程度、修养水平等)的影响,或多或少地都要对自己进行一些“装扮”,扮成能使他人喜爱的,使他人能够接受的一种心态、形象去与他人接触,以使交往顺利进行,于是人际交往就带有了“面具性”。网络化使得人类这种交往的“面具性”通过电子时空的放大而更具戏剧性、伪装性,从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网络道德问题。

(二)侵略和占有心理

现实中的人,同时具有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双重属性,这样在人性心理中就本能地具有侵略性和占有欲,只不过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碍于各种伦理道德规范,以及现实社会中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人们不便过于表露,而且总是不断地对自己进行修养来抑制人性中一些本能的需要和欲望。然而,在虚拟社会中,人们可以“相逢对面不相识”,可以不谋面而进行交流、交往,因而表现得非常自由,人性中那些本能的需要和欲望就显露出来,难以控制。这也正是网上“黑客”猖撅的一个主要原因。电脑“黑客”们利用自己丰富的计算机知识,突破系统设置的安全保护,在未取得授权的情况下擅自闯人别人的计算机系统,以实现自己的侵略欲望和自我满足的占有欲望。

(三)宣泄压抑的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宣泄压抑的心理需要,人只有把压抑在心里的一些需要、一些郁闷的情绪都宣泄出来,才能使人性得到健全的发展,才能使人心情愉悦,身心健康。对任何一个社会人而言,他在现实生活中都可能会遇到挫折,产生不满情绪而感到郁闷。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不可能随时随地发泄自己的郁闷心情。网络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安全地进行宣泄的场地,人们可以尽情地、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宣泄工作生活中带来的压抑。然而,网络社会的特殊环境很可能使人们更加肆无忌惮、赤裸裸地释放自己而不计任何后果,由此也带来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

道德危机范文篇6

金融固然归根结柢是一种信用关系,但是“金融”这种信用关系所要求於一个社会的道德基础的条件却比一般信用关系强得多。托宾(JamesTobin,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为《新珀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撰写的“金融”词条里说∶一张借据,仅当它进入流通领域时,即被债权人拿来当做“信用”转让给第三方时,才具有“金融”的意义。在韦伯(MaxWeber)的论述传统中,金融,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股票カ场这样的金融活动,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大众参与”的过程。在这里,我把“大众”定义为超越了“私人联系”所能维系的竤体的规模。与托宾的定义一致,当我们考察一张借据能够成为一项“金融工具”的前提时,马上会注意到金融与“信用一般”之间的本质差异∶在传统社会里相当常见的借据,只要求借贷方对出据方的信任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而且经常仅仅依癠於私人联系(血缘、地缘、业缘);在大众参与的金融过程中,出具这张借据的个人的信誉,对多次转让以后的债权人而言几乎没有甚么意义。没有谁会因为不认识一家企业的老板而拒绝购买普遍被看好的该企业的股票(尽管许多人会因为认识那家企业的老板而购买该企业的股票)。金融过程所依赖的,不再是几乎每一个能够生存下来的社会的道德传统中都具备的人与人之间的“私人信任关系”(即建立在上述私人联系基础上的信任关系),而是必须依赖於“非个人”(super-individual)的、“超越私人联系”的,被哈耶克(F.A.Hayek)称作“抽象规则”(abstractrules)的那种制度。这种制度在韦伯那里被称作资本主义的“支撑体系”(suppportivesystem),包括独立的审计和会计系统、独立的司法与法庭抗辩系统,以及使“自由契约制度”(freecontracting)

得以有效的其他种种制度。事实上,当我们(跟著韦伯)如此重视资本主义制度的“可计算性”的时候,我们必须看到,如果不是因为这些“支撑体系”的超越私人联系的性质,如果不是因为这种“非人性”的制度里的“铁面官僚”的冷淡,无情地排除或极大地减弱了那些时刻包围著我们的、无孔不入的“私人联系”的影响,那么资本主义的“可计算性”就难以存在。

让我从股票交易中提出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上面的论点。在美国流行的网上股票交易商当中,明确地规定了所谓“跳一价位”(stickup)制度。就是说,当股票交易的委癠方向方发出交易指令时,如果指令是“卖空”,那么方只能在カ场价格从下降过程中停稳的某个价位再跳上一个价位时执行委癠方的指令。跳一价位的规定是为了防止股票カ场在高度不稳定期间被短期炒家炒到崩盘的地步,因为从理论上说,卖空股票的数量可以无限大地超出股票发行的总量。当股票从一个过高的价位下滑时,往往引发“雪崩效应”,手中执有股票的人会争先恐后卖出股票,而原本没有股票的人,出於投机,会大量卖空股票。跳一价位的规定使得卖空行为相对於原本持有股票而现在卖出股票的行为而言,处於劣势。例如当IBM股价一天之内从105美元下滑到100美元时,如果中间没有停顿,那么在跳一价位规则下,卖空方基本上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损(如果股价跌到100美元以下才停住并且反弹到100美元,那么按照“随行就カ”marketorder指令执行的卖空就会造成亏损)。

跳一价位规则也许或者肯定对社会整体而言利大於弊,但是它所要求於社会的道德基础是甚么呢?我还是想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要求。在跳一价位的规定下,委癠方事实上只有两个选择∶(1)向方发出“随行就カ”指令。在该指令下,委癠契约关系规定,方必须“尽最大努力”(besteffort)为委癠方卖一个好价钱;(2)向方发出“限定价格”(limitorder)指令(当然包括“止蚀限定价格”)。在该指令下,方要么不卖,要么只在委癠方限定的价格以上将股票卖出。对华尔街的许多股票及其期权(options)而言,价格在一天之内的变动可以大大超出1%的幅度,例如计算机业三巨头之一的Dell,其股票常常在一天之内变动10%左右。最近的例子是1998年1月11日,在一分钟走势图上显示,Dell从85美元几乎不停地跌至79美元,然后再上升到87美元。与此同时,Dell的期权价格,以一月份到期的85美元出售权为例,则毫无停留地从2.5美元上升到6美元再下跌到2美元,一天内的变动幅度几乎达到300%.熟悉香港股票操作制度的读者会注意到,这正是股票交易人谋私利做“老鼠仓”的大好时机。仍以Dell为例。如委癠人发出的指令是“随行就カ”购买一月份85美元出售期权,那么人完全有理由按照当日最高价格6美元为委癠人“买进”期权,而实际上自己以例如当日行价3美元买进再转让给委癠方,获利100%.如果委癠人发出的是卖空指令,那么在跳一价位规则下,人仍可以在当日的较高和较低两个价位上自己卖空,然后把那些在较低价位上卖空的股票“转让”给委癠人(即在低价位上买回并在同一价位上借出该股票给委癠人)。尽管有详细的规则禁止人这样做,但由於监督成本太高,委癠人事实上很难知道自己的指令是在哪一个价位上执行的,除非委癠人能够看到交易当天“场内专家”(specialist,或market-makers)的交易记录。我在香港曾经听一位交易所的朋友说,香港交易机构里几乎人人都有“老鼠仓”。这或许是夸大的,但离现实应当不会太远。另一方面,以我个人多年的经验,美国的网上交易员,至少那些著名的互联网交易公司,不太可能做“老鼠仓”。所以我相当放心地发出“随行就カ”指令,并经常於事后得知成交价格比我期望的更加理想。这个例子说明,跳一价位规则或任何金融制度,其事实上的有效性常常主要依赖於规则执行者的道德自律,在监督成本高昂的场合尤其如此。这也是诺斯(DouglasNorth,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所说的“第一方监督”(thefirst-partyenforcement)。

我曾在其他文章里详细介绍过,在成熟的资本カ场里,各大交易公司不仅为竞争客户而珍惜自身名誉,而且还要竞相为客户提供可靠和权威的信息谘询。后者比前者更加难能可贵,也更难以靠第二方(即参与契约的其他当事人)或第三方(即与契约利益无涉的仲裁者)来监督。由於技术上的原因,依靠道德自律以外的其他方式来监督人行为的成本高昂,许多原本对合作双方都有利可图的项目,在缺乏道德共识的社会环境里就无法实行。试想,假如我发现每一次我的“随行就カ”卖空的指令得到的结果都比我预期的价格低得多,我就不会继续使用这一指令方式,於是在未来的交易中,当カ场变化剧烈时(限定价格的指令往往无法执行),在我和我的交易人之间就做不成任何交易。

上面讨论的只是一个小例子.就我的理解而言,目前发生在亚洲许多地区的“金融危机”(货币动荡只是这一危机的表现之一),与上面这个例子的性质是一样的——信誉危机。在西方成熟的カ场经济里,所谓“坏帐”固然难以避免,但是出现与韩国政府贷款的坏帐比例(根据一份材料的估计,接近40%)类似的坏帐却是少见的。中国的银行向国营企业发放的贷款,坏帐比例即使已经高到不能忍受的程度,但也只有20%.8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经济开始从古典发展阶段(即珀特尔MichaelPorter所谓“要素驱动的发展阶段”)进入规模经济发展阶段(即珀特尔所谓“投资驱动的发展阶段”),从而需要建立大规模集资的机制。政府干预下的集资固然可大规模进行,如同韩国在1970-1990年期间所做的那样,但其社会弊端往往抵销了经济效果(例如由此而来的政治腐败和新的老的“财阀族”),即使经济上的效果,也未必有预期那么好(参阅人们最近几年对“亚洲奇迹”的批评)。但是,如果放弃政府干预这个手段,在互不相识的广大人竤之间如何实行大规模集资呢?“金融”做为一种特殊的信用关系,一种“大众参与”的信用关系,便在亚洲诸“非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这一特定阶段里凸显出来。这一“金融深化”公务员之家

(financialdeepening)过程与本土文化尤其是本土知识(localknowledge)的冲突性也便凸显出来了。

从亚洲各国在“经济起飞”(thetake-offstage)阶段所发生的社会变化来看,现代化过程在很强的意义上就是西方化的过程。例如在日本和韩国经济起飞的阶段,这两个国家的离婚率、自杀率以及犯罪率都有统计意义上非常显著的增加;人们对家庭的观念和社会对“个人主义”的态度也都有了很大改变。在传统道德意识不断弱化的同时,新的、与西方“资本主义”相适应的道德共识却难以在短期内形成。於是,这许许多多刚从“家”的牢笼里走出来进入“カ场”的陌生“个人”,开始体验到普遍的信誉危机。这在中国大陆尤其突出;那里正在流行的一说法叫做“杀熟”,就是亲友之间为利益金钱而展开的厮杀。道德基础在传统与现代两方面的缺失,这种“两处茫茫皆不见”的道德无政府状态,显然是难以为继的。而在这一社会转型期里的金融过程,显然也是难以为继的。当金融过程继续不下去时,在这些社会里,其实只有两个解决危机的办法∶(1)政府出面干预,并且面临著经济集中化的危险;(2)回到非金融化的カ场经济里去,放弃规模经济的好处。除非,社会有能力重构自己的道德基础,否则是不会有甚么长期意义上的“信用关系”的。

上面这些没有附加经验数据的论说,大体上只可以当成“判断”而不是学术性的结论。不过,当我们凭著对非西方社会行为方式的熟悉来想像,那些金融机构里的贷款分析员和监督人员是如何处理日常帐目往来的,他们以及他们的上级如何在评价投资项目时受到各种私人联系的影响以及如何在项目已经出现问题时试图隐瞒……;我们可以想像在一个被费孝通概括为“一个一个同心圆构成的”、以每一个个体为圆心的社会关系网里,个体是如何对待那些写在纸面上的、“超越了私人联系”的规章制度的;我们可以想像“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这句话对金融秩序意味著甚么。我可以在一种非常或过份彻底的意义上认为∶人们必须在商品“等价交换”公式的两端异化到非人的状态,异化到只服从抽象的金钱的驱使和抽象的、外在的法律约束的时候,才有资格像威尼斯商人那样(同时也不要忘记了莎翁笔下“夏洛克的那一磅肉”)来玩“金融”。

道德危机范文篇7

1.1生产劣质商品

经济活动中一些经济主体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惜生产大量的劣质、不合格商品,进行一些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经济行为。例如: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法者,他们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无所不用其极,或者生产、销售假、假酒等,或者制作“黑心馒头”,亦或者销售过期食品等等。这显然是他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这不仅损害了他们的信誉,而且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1.2违反法律,进行不法勾当

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仍不是很健全,仍有待完善。而此时,一些经济参与者为了尽可能地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惜去违反法律,进行一些不法勾当。例如:进行走私、偷运、偷税、漏税、抗税等。这些违法行为不仅使他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利益,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1.3迎合低俗趣味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拜金主义十分盛行,尤其对市场经济主体影响巨大,有些人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导致了他们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偏差,甚至是扭曲。为了获取利益,他们不惜去迎合某些人的低俗趣味而生产一些具有不良影响的产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以,这不仅使他们渐渐陷入了低俗化、急功近利的泥潭,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2市场经济下道德危机干预的重要性

2.1建设竞争伦理与合作的要求

竞争伦理在竞争中作用效果上看有利他性和互惠性。叶航把利他行为分为三种:亲缘利他、纯粹利他。在三种利他形式在竞争中都有体现,这三种利他形式都是从效果上讨论的。叶航还指出:“我们的模型说明,与亲缘利他和互惠利他一样,纯粹利他也是人类进化的必然产物”。这说明了利他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而“……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原始祖先的生产能力如此低下,以至于不依靠合作就无法生存下去。一个没有进化出亲社会情感的、完全自私的个体,将被大自然淘汰!”利他性和互惠性在竞争伦理中维系着合作秩序,竞争伦理中也包含了这种合作秩序的因素。可见建设竞争伦理与合作需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的道德危机进行干预。今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也涌现出了一批利益群体,他们都致力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他们或者会出现一些过度的、不道德的竞争,这需要建设竞争伦理与合作,加强伦理的规制,所以这需要加强对市场经济道德危机进行干预。

2.2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我们都知道经济发展存在着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它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按规律办事。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道,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的上层建筑,一定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并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并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显然,道德属于上层建筑,当出现道德危机,无法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我们要对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危机进行干预,使之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2.3道德有很大的作用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同时又是道德经济,加强市场经济道德建设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道德为人们在经济交换中彼此信任、开展合作提供基础,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和持久的动力源。道德对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具有调节作用,它能对经济行为进行规制,对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帮助经济活动参与者树立彼此间的信任,从而减少之间的交易成本;帮助建设诚信经济,降低市场经济风险,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可见道德是一种无形资产,更是市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市场经济下道德危机进行干预,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3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我们需要对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危机进行良好地干预,在此提供了一些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3.1政府适当加强宏观调控

由于市场调节并不是万能的,它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因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政府适当的宏观调控,我们需要把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要适当加强宏观调控,充分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运用好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的、损害消费者健康的经济行为,依法取缔进行不法勾当的经济组织,依法对违法者予以相应惩处。

3.2加快立法、司法工作

一方面,国家立法机构要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立法工作,加快立法步骤和修订调整步骤,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细化不道德经济的法律范畴,进一步明确经济主体的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加大对不道德经济的法律打击力度,加强对合法、道德经济的保护。另一方面,国家司法机关要进一步健全司法程序,做好相应的司法审判工作,使得每一个进行不道德、违法竞争的经济主体都受到相应的法律惩处,加强对经济主体经济行为的司法监督,以促使经济活动的规范化、合法化、道德化。

3.3经济主体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由于价值取向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导向作用,所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会使人们进行正确、道德、合法的活动,错误的价值取向则会把人的行为引入歧途。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一味盲目地去追求片面的经济利益,不能为了获利而去迎合某些人的低俗趣味,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应该是合法的、道德的。所以经济主体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进行合法、道德的市场竞争。

4总结

道德危机范文篇8

关键词:农村伦理道德体系;危机;重建;和谐新农村建设。

农村的伦理道德体系是用来调整农村社会行为规范的伦理思想综合体。生产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引起伦理道德观念的转变,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导入引起了这一体系的深刻变化。总体而言,我国农村的伦理道德建设不断完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原有的一些旧传统、旧道德、旧观念开始动摇,小农的狭隘观念和家长制观念被破除,消极、封闭、保守逐步向积极、开放转变,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市场观念、信息观念、时间观念、竞争意识、公平意识、效率观念、民主科学、平等互利等新伦理、新思想、新观念逐步形成,[1]并在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由于社会转型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整个大环境的变化是深刻而巨大的,农村社会也不例外,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农村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与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应运而生,诱发了当代农村伦理失范、道德滑坡和良好社会风气的不断弱化,如果这些问题我们不高度重视、及时解决,和谐新农村建设将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在面对农村社会整体的进步但农民的伦理道德体系却处于失范状态以及人文环境不断下滑的悖论,我们只有直面危机,剔骨疗伤,深入剖析,才能透过诸多的失范表象找寻问题的根源所在。

一、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伦理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体伦理道德价值的迷失。

(1)信仰缺失、理想淡化、精神空虚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村传统的信仰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强烈冲击,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再次造成了普遍的价值失落,加快了信仰在农民心中的缺失。农民既无思想体系的信仰,又无宗教的信仰,也没有对领袖人物的信仰,很多人处于“什么都不信”的无信仰状态。他们心中没有敬畏的对象和价值标准,不再热心政治活动,缺乏投身国家各种大型建设运动的信仰动力。由此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理想也随之淡化,许多农民不愿意设立长远的发展目标,不再对美好明天有过多的展望与期冀,更进一层地导致了精神世界的空虚与贫乏。

(2)利己主义、实用主义盛行随着农民的生产和经济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经营形式的多样化,再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放松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致使部分农民政策观念淡薄,对物质和金钱的占有以及享受欲望增长过快,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抬头,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而实用主义的盛行使得一部分农民过分注重现实、讲求实效,没有系统长远的发展规划,引发出“只顾眼前,不虑长远”的实用性的短期行为,往往造成其创业缺乏可持续的动力和操作性。

(3)诚信意识衰退在农村,传统的纯朴敦厚、诚实守信的民风逐渐退化了。

有的农民个体为了获取利益昧着良心买卖病猪、制造人造蛋黄的鸡蛋等,有的农民向信用社贷款了却不守信用逾期不还或赖账。而不少农村基层政府组织在诚信方面也没有发挥带头作用,村里的领导干部失职失信、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政府信用意识淡薄,政策朝令夕改,出尔反尔,往往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失。不言而喻,如果诚信危机不断上升,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2、家庭伦理的异化。

(1)孝道沦落。农村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家庭观念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弱化,孝道的沦落让许多农村老人生活状况令人堪忧。不少农村青壮年将养老义务视为一种经济负担,是小家庭致富路上的“累赘”和“绊脚石”。在一些农村家庭内部,由于子女多加之经济条件不一,对失去劳动能力的父母赡养互相推诿,导致父母的赡养无人过问,生活无人照料。另一方面,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更是冷漠,很少有子女对父母给予精神上慰藉的。这种亲情上的疏离让很多农村老人情感上得不到满足,感觉被子女边缘化。

(2)婚恋观异变。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转型以及农民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多元化,我国农村原有的稳固的且纯良的婚恋观念开始发生一系列的异变。“经济因素”重新成为择偶的首要条件,而且比以往更加赤裸裸,有房有楼、几大件、彩礼费成为一桩婚姻缔结的重要保障。有的农村青年一经介绍或自由认识未深入了解就非法同居,未到结婚年龄便以夫妻名义生活,到龄后不及时补办结婚证,生孩子也不领取准生证,一旦感情破裂便轻易解体。有的村民道德混乱,男人对家庭不负责任、女人轻易跟别人跑了逐渐成为农民由被动接受到习以为常的事情。甚至在外、包二奶、养情人不再成为隐晦,而是“有钱有本事”的象征。以上种种均说明,农民择偶观念、婚姻观念、家庭观念、性事观念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3)亲子教育缺失。在农村中,由于许多农民夫妇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在教育子女方面往往简单粗暴,不能给予孩子应有的平等和尊重,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与心理沟通更是缺乏。

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虐待、遗弃儿童的现象。而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而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更是不容小觑,多数留守儿童生活上缺少照顾,心理上缺少慰藉,学习上得不到很好的辅导与监督,逐渐演变成问题儿童。

3、财富伦理错位。

(1)拜金主义当道。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得农民对钱的关注度也空前高涨。在拜金主义的不断侵蚀下,一些投机取巧的不良手段成为某些农民追求更高经济收入的价值选择。各种造假村、乞讨村、诈骗村、卖血村等屡见报端;在一些农村地区,、等屡禁不止;[2]“笑贫不笑娼,笑贫不笑贪,笑贫不笑黑,笑贫不笑腐”逐渐成为村民们新的伦理价值观。

对于金钱赤裸裸的不择手段的追求已经不再受到道德批判和舆论谴责,相反,“钱衡量价值”使得有违伦理方式挣钱的人获得的是更多的优越感,而不需要面对伦理困境。

(2)消费主义流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增长,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走向了宽裕,腰包逐渐鼓了起来,但在消费主义的不良引导下,农民在财富的使用上缺乏必要的伦理审视,炫耀型、攀比型、跟风型、浪费型消费异化了勤俭节约的传统消费伦理。现在在一些农村,一旦遇到婚丧大事就大摆筵席,邻里之间互相攀比,讲排场,比阔气,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事事都要请客吃饭,处处都要送礼,还有些“经济能人”

外出挣了一些钱,回到农村就挥金如土,赤裸裸地炫耀自己的财富,通过毫无节制的消费来满足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助长了农村中的攀比之风。

4、村庄伦理失序。

(1)舆论控制失效。转型时期传统的舆论控制失效、伦理评价标准的失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农村社会也是如此,主要表现在村庄不再有共同的荣辱、是非、对错、善恶的判断标准,不再有地方性的共识、规范和伦理。往往是事情明摆着,但评判标准却隐匿了。村民越来越怕得罪人,他们越来越多的选择闭眼闭口,不妄加评议。而当舆论控制和伦理评判规范都不再发挥作用的时候,村民评价的参照系就处于极端混乱和暧昧的状态,如何评价往往只看个人的喜好以及与当事人的亲疏远近等。

(2)人际关系日趋淡漠。随着市场因素对传统农村社区的渗透,传统的“熟人社会”的民间特有交流方式已经退出村民的生活。原有的“走邻串户”的习俗已经大大淡化,很多村民各自忙于发家致富,接触相对减少,关系日趋淡化,彼此交往多限于点头之交,还时常因一些鸡毛蒜皮、流言蜚语等琐事闹矛盾。农户之间因经济利益发生的争执不断增多,邻里间一旦涉及债权、宅基地、田间地角的归属等问题,往往更容易产生矛盾。这一切都是和树立乡村文明风貌格格不入的,是营造和谐邻里关系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5、环境伦理缺失。

(1)生态意识淡薄。由于少农民往往容易受短期行为等市场经济道德缺陷的影响,生态意识淡薄,抛弃了传统的“三月不上山狩猎”、“四月不下网捕鱼”等生态伦理观,乱捕乱杀、滥砍树木、乱挖山石,开山挖矿,导致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3]或贪图方便乱排乱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提高收入。这种以恶化自然环境的沉重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速度或短期的致富效应,轻则引起发展的停滞,重者引起经济的严重倒退,而且会给子孙后代带来诸多灾难性后果。

(2)生产污染严重。我国农村长期以来是小农经济,农村的生产方式普遍比较落后,再加上城镇化进程中小工业小厂矿小化工小造纸小冶炼向农村转移,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逐年加重。[4]农膜、化肥、农药使用量的持续上升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有的破坏性具有不可逆转的危害。一些乡镇企业或家庭作坊式工厂设备简陋,没有净水系统,直接将工业污水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淤塞、水质恶化。

(3)卫生防疫意识低下。由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农民的公共环境意识淡漠,许多村民习惯随手扔垃圾,随处倾倒各式生活废弃物和生活污水,畜禽粪便等更是臭味远扬,有的地区“厕所养猪”甚至“人畜共屋”,成为损害农民健康的一大隐患。长期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环境意识防疫意识必然低下,再加上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公共卫生防疫工作也相对落后,必然造成村容杂乱无序、村貌破旧脏乱和农民卫生无保障。

二、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伦理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1、政治社会原因。

(1)农村社会转型引发观念冲突。在中国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在经济变革的助推下,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不仅在经济生活中给农民带来深刻的冲击,而且受经济基础决定的伦理道德体系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裂变。旧的伦理道德体系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不断瓦解,新的道德体系未能及时建构,广大农民群众的行为缺少了明确的价值引导和有效的内在规范约束,诱发了他们价值观、生活态度的嬗变,于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伦理道德链条出现松脱,在伦理道德层面出现了激烈的碰撞和冲突,表现为重农抑商、农本商末观念与发展市场经济观念的冲突,实用功利与信仰理想道义的冲突,封闭守旧与开放务实的冲突,平庸守旧与创新竞争的冲突,知足常乐、小富即安与富而思进、勤劳致富的冲突,宗法迷信与民主科学的冲突,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盲从与自由的冲突等。[5]这一系列激烈的思想冲突,形成先进与落后并存、封建与现代共生的复杂社会伦理道德心理,给农民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选择造成混乱。

(2)基层行政力量弱化与腐败。社会转型时期,部分农村基层党政建设领导班子软弱涣散,社会控制和管理能力相应降低,一般只能抓抓计划生育或治安工作,基层组织渐渐变成一个“空架子”,村级权力的弱化趋势十分明显。没能发挥好核心和领导的作用,诸如伦理道德教育、文化建设开展起来显得特别吃力。另一个情况是,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各种制度都不可能立即健全,加上基层组织监督不力、干部任免不科学、干部教育不当等原因,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任人唯亲、贪污受贿等权利道德腐败的现象在不少农村基层干部身上时有出现。这种权力道德上的腐败,将从更深层次侵蚀农村伦理道德体系,“带头人”和“指挥员”尚且如此,怎么能要求普通农民群众树立良好的伦理道德风尚呢?

(3)城乡制度壁垒与城镇化进程的冲突。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不断高涨的“民工潮”中,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或做生意。但是,城乡二元分割制度使农民被牢牢地固着在土地上,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农民很少有机会改变身份,也有效地限制了城乡人口流动,使得他们只能成为“人在城市、根在农村”的农民工。这样的二元化城乡制度壁垒在某种程度上对农民采取了经济吸纳与社会拒入的双重态度,他们的行为也受着“双重价值系统”的支配,[6]在质询社会合理性的同时必然给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质疑,并出现身份认同和角色意识的模糊及危机,容易向着极端的方式裂变。同时,失地农民更是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尖锐反映,他们成为介于市民与农民之间的边缘群体。一旦土地被征用后,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隐性失业或就业不充分的情况下,变成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这一群体的伦理道德价值与意义更是失去了载体,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在这种过渡性质的城镇化过程中逐渐出现明显的断裂,容易被扭曲化甚至带来反主流伦理道德的倾向,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4)封建旧伦理观念与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

我国是有几千年封建专制主义历史的农业大国,旧的封建传统和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影响深远,要清除旧的不合时宜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试图借思想文化交流之机,通过各种手段,向中国输入资本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各种腐朽没落文化。由于大多数农民从未接触过外来文化和外来的伦理道德理念,加之自身的分辨能力和抵御能力不强、从众心理等原因,往往轻而易举地便混淆了他们头脑中既成的伦理观念和思想,给以往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新文明新道德新风尚带来不小的颠覆。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崇洋媚外等思想和行为在一些农村地区、个别农民身上表现得较为突出。

2、经济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把双刃剑,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激励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有着它自身的负面效应,即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如果不加以控制,则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唯利主义风气和个人的利己主义冲动,[7]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功利化,把拥有金钱、商品的多寡作为划分人们等级地位的标准和判断人们的价值尺度,等等。这严重地阻滞了农民群众对伦理价值的追求,导致道德失范和伦理价值在社会生活中遭到贬低。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当前社会道德领域消极现象却同时在滋生、蔓延,信用的缺失、金钱意识的高度膨胀、企业社会责任感滑坡等,仿佛市场经济对社会经济的推动是以牺牲社会基本的伦理道德为代价的方式换取来的。

(2)农村剩余劳动力外移。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使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束缚了农民几千年的“有土即有财”的落后生存经营理念被抛弃了,这必然牵动着农民的伦理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的转变。在城市繁华生活的刺激下,自由的利益取向行为选择,思想与行为方式的多元化,都使农民感到没有一个确定可循的伦理道德标准。同时生活环境的剧烈变化,自然地刺激了物质欲望的增长,消弥了农民对求利行为的贬抑与道德谴责。而且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仍是体力劳动者,做的都是城市中脏、累、险的工种,但工资报酬与城市职工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居住权、子女受教育、医疗、社会救济等无法保障,进一步导致了两极分化和强化了身份等级观念,这必将对农民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冲击,为农村伦理道德失范的产生提供了“催化”。

(3)贫富差距拉大。

伴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贫富的差距尤其是城乡贫富差距扩大的速度过快,超出了农民的认可和承受的能力,摧毁他们心中原有的伦理思想和道德价值,取而代之的是震撼和对这个不公平世界的羡慕和不满,极端的还会导致强烈的仇富心理,从而做出有悖伦理道德和法律的行为。其次,那种通过各种辛勤劳动等正当手段积累财富的“常规”被打破,以致农民对致富手段的伦理正当的怀疑,强烈颠覆了他们的财富伦理观念,很容易地将原有的“取之有道”的观念打破,转而采用原始的、非伦理的方式来攫取物质财富和利益。

3、文化原因。

(1)思想道德教育落后。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思想道德教育专门机构的缺乏,农村正规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导致当前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无论内容还是形式,无论方法还是手段,都无法适应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在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诸多失误。近些年在农村先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奔小康教育,但却忽视了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忽视了加强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观念的教育,农民的伦理道德素质难以得到整体提高。在教育方法和宣传手段上,呆板、单一、陈旧,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重布置,轻落实,重形式,轻内容,未能很好正视和解决农村伦理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

农民一直是我国社会中最大的弱势群体,也是最大的文化贫困群体。很少乡镇把文化道德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对农村宣传文化事业投入总量相对较少,文化设施投入普遍不足,村里无文化站、图书室、农民活动中心。道德文化的宣传教育也越来越薄弱,没有贴近农民真正的精神需求,在内容、方式、手段上都显得十分空洞。由于缺乏积极健康的娱乐方式,农村出现了格调低下的文化娱乐活动,打麻将、打扑克、聚众、地下盛行等使得农村社会风气败坏,客观上造成了文化道德建设难以开展的局面。

(3)传播媒体多元化及错误诱导。

道德危机范文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伦理;道德风险

一、引言

金融伦理在现代金融市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并不是突然性,而是以无限制追逐超额利润、过度创新金融衍生品等行为导致的道德风险不断累积、最终爆发的结果。盲目投资,资金断裂,也映射了背后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的道德沦丧——当抛弃自律和不遵守行业自律时,公开信息的质量也就自然而然的得不到保障。由于伦理冲突和道德缺失导致的金融机构危机甚至破产的例子数不胜数,如巴林银行、包商银行的倒闭等。金融危机的爆发虽引发着人们对金融伦理道德问题的深思,但金融伦理道德在危机事件中发挥的作用还待进一步研究。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多元化发展,融资环境错综复杂,要想金融市场长久健康发展,就必须深入分析金融市场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在探索中重建金融伦理的新秩序。

二、金融伦理的相关内涵

经济与伦理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普遍存在又相互矛盾的存在。现阶段我国市场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虽在不断完善,但金融市场中的诚信缺失以及道德问题仍时有发生。亚里士多德曾指出,经济不是纯粹的财务工具,伦理的价值因素也应当包含在里面,交易应该建立在诚信与契约的伦理精神之上。纵观金融发展史,不难发现,金融伦理一直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在货币早期的借贷中,人们强调还本付息的交易规则,谴责不遵守公序良俗的人们的行为,重视对金融交往过程中的礼节等,都显示了伦理在金融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政府干预调节过程中,道德也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三、金融市场中的伦理道德风险分析

(一)金融市场上内部从业人员的道德缺失诱因

备受关注的恒丰银行蔡国华贪污涉案、安然事件与世通公司的丑闻事件等类似金融涉嫌贪污、偷盗案件,频频发生,这些典型案件体现了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缺失。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有相当一部分从业者道德水平低下,尤其是高级管理者乱用权利、利欲熏心更是给金融市场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形式为大额的金钱贪污,甚至与被监管者狼狈为奸,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等。金融从业者的活动不仅影响到自身,还会波及影响到其他金融从业者,甚至影响金融领域的整体形象。在现实中,从业人员不仅受到内部规范规章的约束,还应自觉接受内心的束缚,在工作中凝聚伦理精神。

(二)金融市场上外部人员的道德缺失诱因

金融市场上的外部人员主要指金融从业人员以外的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市场“经济人”。众所周知,经济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他们在进行债券融资时为了发行更多股份来获得资金的融通,会通过操纵利润报表、用做假账等形式欺骗处于信息劣势的投资者。这时候道德缺失问题就体现得很明显,因为外部人员所筹集到的或所借到的资金不是自身的资产,很容易滋生出责任淡薄,逃避债务的心理。再加上市场监管约束不力、自身对金钱的追逐以及自身对道德的漠视,造就了金融行业外部人员道德缺失的根本动机与诱因。

(三)金融危机爆发之伦理原因分析

1.金融业内部治理存在问题。苏格兰银行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亏损200多亿英镑,雷曼兄弟投资银行直接破产,这些案例都从侧面说明,金融机构在管理运营过程中是存在内部治理问题的。作为一个现代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金融业,要优化自身的管理模式,健全相关贷款制度,并且要加强管理层的责任。在金融危机中,有很多案例表明,即使高层管理层道德沦丧,在企业濒临破产之际仍会拿着高额的工资跑路,也正是因为这一制度的存在,职业经理人通常在任期内投资一些高回报、收益快的项目,很容易出现负面问题导致难以治理的伦理困境。2.金融市场外部存在道德风险。金融市场之中不同的企业主体间也会存在由竞争或过度竞争导致的道德风险。在竞争中,同级别的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为了拉拢投资者或者只是为了获得上层的关注,用不正当手段暗地里打压对手也是常常发生的事,它们会买通评级机构,给他们高评级,让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发生道德风险。3.金融制度环境存在漏洞。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做好事,这句话可见金融制度的重要性。金融领域制度,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累积出来的,是金融主体对客体的基本价值判断。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的制度一直被很多国家所推崇。然而,恰恰是最不可能发生金融危机的美国发生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是因为美国的金融制度缺乏诚信伦理精神的加持,使得制度成为一种功利性的工具,并根据信用大规模的放债最后导致资金链断裂。美国这种崇尚自由精神的金融制度,使得个体的欲望没有节制的约束,失信和欺诈行为就会充斥整个金融市场。同时,不仅金融制度环境本身存在漏洞,更存在着策略失误。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人们普遍相信金融巨头公司大而不能倒。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当政府政策没有倾斜性质的保护时,危机就爆发出来了。还有一些制度上的决策失误,比如市场和政府的过分干预,制度层面的干涉也会常常产生伦理危机。4.监管存在漏洞。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不是万能的,市场缺陷还需要监管和法律来完善。一旦监管也失灵,那么危机就很容易发生。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可以很容易看到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监管存在滞后性,而金融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政府政策的实施和落实有可能跟不上市场的变化,造成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不适应的情况;二是政府政策具有有限理性,在推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离伦理精神的监管缺失或监管过度的现象。只有当法律与监管同根同源,以德为主,以法为辅才能有效避免金融市场上的道德风险。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人们对金融伦理的转变

(一)对“经济人”与“道德人”的重新审视

在此次危机中,如果说经纪人是利己主义者,那么道德人就会考虑自己的恶行是否影响到他人,利己的同时也利他,显然道德人更加遵守伦理道德。这是因为金融伦理中存在两条界限,一是委托人不得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二是不得损害委托人关系外的第三方或者公众的利益。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英美等国纷纷以保护消费者为理由重塑监管体制机构,无论是专家的反思还是后续政策的都充分考虑到了金融伦理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二)由过度自由向相对管制的转变

以往人们很反感政府干预,认为市场会自动调节,政府干预只会影响市场效率。而次贷危机的发生之后市场上充斥的各种衍生金融产品,最终大部分风险还是转移给投资者承担了,过度自由显然是不合适的。为了维护市场的有效运行,维护市场各方主体的利益,适当合理的监管就显得很重要。

(三)开始加强对金融市场中弱势群体的保护

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及知识避雷的提高,中小投资者和委托人很容易亏自己的钱而成为金融市场中的“韭菜”。而大企业则凭借绝对信息优势对金融信息和产品进行误导性、低风险性的宣传。

(四)加强伦理与法律的双重调节

目前金融市场上注重法律制度监管,却没有足够重视伦理的调节。危机过后,人们意识到仅仅依靠法律和监管并不适合约束所有的金融活动,也难以约束那些不道德行为,因此各方呼吁应加强伦理在金融监管与法律中的调节作用。

五、我国金融市场中伦理践行的可行性建议

(一)实现金融伦理道德从业人员价值教育

价值伦理的规范和普及,应当先行教育。重塑金融市场价值,构建金融职业伦理道德体系,必须进行教育的普及。其目的是通过教育将个人具备的道德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个人习惯,使个体能够约束自己,使自己能够成为自己的法。同时,要加大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人们的市场经济行为与道德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金融从业人员作为现代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伦理道德的教育,有利于减少市场上操作风险的发生,保证市场交易安全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良好运行。

(二)构建良好的金融伦理环境

回顾金融发展历史,不难看出,我们的关注点主要还是聚焦于市场收益的大小、大盘走势的波动等方面,而忽略了能够可持续性的造福整个市场的伦理价值。对于外部环境的建设,需要体现金融伦理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原则。从手段上来讲,还需要制度与文化建设协同努力,因为制度伦理是道德在制度中的体现,在构建良好的金融伦理环境过程中,法律践行与诚信制度应相辅相成。

(三)健全金融道德风险防控体系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防范金融道德风险时保障金融安全和长久发展的前提,为防止金融道德风险的滋生,应该不断强化监管力度,全方位构建多方参与的监管体系。重点关注高层管理者这一金融风险高发群体,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让与其大型企业相互制衡,共同发展。

六、结论

金融伦理的践行与职业道德的遵守对金融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在实践中践行伦理规范,而金融伦理的践行基于整个社会的价值需求和实际需要,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金融伦理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相契合,注重德治与法治并举、加强从业人员的伦理道德教育,并以此为鉴防范道德风险的下一次的爆发,这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艳.伦理与金融[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74-79.

[2]王自力.道德风险与监管缺失: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中国金融.2008(20).

[3]王曙光《金融与伦理:在冲突中寻找和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12月.

[4]章蓉,蒋寒迪.论中国金融市场中的责任伦理[J].商场现代化,2007(11).

道德危机范文篇10

关键词:会计伦理;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基本含义

(一)伦理与会计伦理含义的界定

在我国,“伦理”是基于“道德”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的,最早出现在《礼记•乐记》,所谓“乐者,通伦理者也”。强调伦理的最初是以“道德”为基础的调整人伦关系的规范。在西方,“伦理”一词源于希腊语,被认为与“道德”含义基本相同的哲学概念,是人们对道德现象进行的理论思考。综其所述,伦理即在“道德”的基础之上,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内容,强调其在对社会道德现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社会个体间、个体与社会以及个体与环境等关系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般性规范,而在伦理学界往往会将伦理学具体分为“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两个部分。会计伦理属于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部分,具体指以会计工作职业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包括会计人员关系伦理、会计工作关系伦理、会计机构关系伦理以及会计行业伦理等各个方面,可以说会计伦理主要讲的是在会计工作环境下的伦理关系分析,其核心是将伦理置于会计环境中进行相关关系的哲学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其内部发展规律的研究。①

(二)道德、职业道德及会计职业道德含义的界定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从本质上讲是在社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部分,是将社会个体置于社会环境之中,调整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等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基本准则,是人本身的应然存在方式。职业道德是专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一般性道德规范,用以指导职业者与服务对象、职业者与行业、职业者与其他职业者以及职业者在利益抉择过程中关系处理的基本准则。会计职业道德就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面对和处理的与服务对象、会计行业以、其他从业者之间相关问题时所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三)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会计伦理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为基本内容,把相关价值观、道德观标准贯穿教育中,并最终促使专业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培养其忠诚的潜意识,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会计伦理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哲学基础

会计伦理的实质就是研究会计职业道德内在的逻辑关系,将会计职业道德需要解决的问题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出可以指导实务性工作的一般性指导意见。也就是说,会计伦理是会计职业道德哲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哲学基础,会计职业道德的科学性取决于会计伦理这一哲学基础的牢固性,会计伦理的变化决定着会计职业道德的随之变化方向。另一方面,会计职业道德对现实问题的指导信息反馈给会计伦理层面,推动会计伦理基础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一直以来,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往往仅涵盖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而忽略了相关伦理教育,是一个巨大缺失,而几年来来的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的出现并日益严重化无疑与此有着重大关联。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行业诚信危机,会计伦理逐渐被重视起来,也越来越多的教育主体把其选择为专业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和课程。

(二)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专业教育的保障

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专业教育及发展的保障也是会计行业发展的保障,是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准绳和职业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从业人员的职业选择和方向。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被日渐重视的今天,我们会计相关从业人员务必将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伦理的发展的科学性得以保障,方能使其更好地指导会计行业的发展和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实务工作中的价值抉择,才能够从根本过上保证会计从业职在从业过程中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更加科学地解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保证会计人员的从业得以有效地认可和普遍地接受。

(三)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解决会计行业诚信危机的主要手段

当今社会,会计诚信危机日渐严重,而这种危机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内因即指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其自身价值观等方面的缺失,具体指会计从业者在具体的从业中要么存在对职业道德准则的相关要求模糊不清、要么就是自身在面对利益抉择时选择了个人利益而放弃了集体利益,从而导致了会计职业人员的个体失信,诸多的会计人员个体失信的最终结果便导致了今天的行业失信局面,这是会计人员自律问题的最终体现,归根结底这是由于会计伦理价值观缺失导致的职业道德低下的表象。而所谓外因即指职业以外的相关法律法规、社会、政治、经济等整体大环境的诚信危机等问题的影响,极具复杂性。当前我国的《会计法》、《税法》、《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而这属于是会计诚信危机的他律问题;另一方面,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及经济的飞速发展都要求会计伦理以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内容、教育力度给予足够重视,要求加强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职业道德素养,即加强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综上所述,从我国会计行业及会计从业人员的执业现状出发,不难发现诚信危机给会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需要注意得是虽然人们日渐意识到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但是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谓会计主体教育机构的工作者,我们必须要把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放在职业教育的首要位置,甚至要优于专业知识的教育。

作者:赵婧一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婧一.在校大学生会计伦理教育工作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