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23:39:58

道德观

道德观范文篇1

对各法学流派观点的继承庞德在批判其他法学流派法学家的理论时也有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比如,他认为分析法学派的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明确了在立法性立法和司法性立法之间有着极为重要意义的区别,即立法性立法所指定的乃是一种适用于未来的规则,而司法性立法却不仅是一种适用于未来的规则,它所制定的法律律令既可以适用于过去的法律行为,又可以适用于未来的法律行为,而且它在制定这种规则的时候所直接依据的也是在过去发生的某种纠纷。又如,对历史法学家思想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使庞德对法律与文明的相对性理论有了启发。在其对法律与文明的相对性理论中,他发现,法律只与一时一地之文明相对存在,在文明的无限发展过程中,不存在普遍恒存的法律。而法律的使命除了维护现存的价值观和文明外,还要创造新的价值观,促进新的文明。再如,庞德认为自然法学预设了法律背后的价值准则,具有强烈的批判功能;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法律情感,形成法律的尊崇,塑造法律信仰;还有利于填补实在法的空白,纠正实在法的失误。

庞德的法律与道德观

庞德正是在对各大法学流派的思想进行批判吸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观。他认为,同为社会控制的手段,法律无疑需要道德的支持,但在许多时候,法律会失去这种支持而受到道德合理性的挑战。其一是法律的普遍适用性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法律的绝对适用性,而不能拿环境作借口,如许多情况下的义愤或过失杀人案件。但道德“则是要在围绕其运用的周围环境中受到检验并被描绘出来的。”这往往导致人们对依法做出的判决持有不满。其二是法律没有明确加以谴责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法律所赞成的,而这种东西往往并非道德上无关紧要的东西,如同性恋、见死不救等。还有是,法律往往要去处理那些必须在“好人”之间选择一个“倒霉蛋”的问题,即“法律不得不在双方当事人与道德上均无瑕疵的情况下处理损失归属的问题”,“法律就是要通过把法律责任强加给某个最初有能力承担这种负担并最终能够把它变成其所能提供的服务费用之形式的人的方式而将这种负担还给我们所有的人”。

道德观范文篇2

通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在我国环境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环境现实认识有误、观念滞后等情况。建国后,国家生产全面恢复,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带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受错误生态观的指导,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低效率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三江源的原始森林的消失,洞庭湖的水面积锐减等,这也没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落后的粗放的发展和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水土流失、污水横溢、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的快速消失等,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

首先,理论研究滞后,思想上重视不够,学科体系不健全。有关生态知识的教材缺乏,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的教学;各种教材中有关生态的知识太少,且不系统;各种考试中有关生态知识的,少之甚少;德育对象仅限于学校里,忽视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公民生态知识得不到普及,从主观上制约生态道德观的养成,难以用生态道德观自律。其次,从教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生态知识的缺乏,学校的德育师资也显得薄弱,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缺失,生态道德观的养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迫在眉睫。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生态环境虽然不容乐观,但一直居于次要的地位。结果导致了思想道德教育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忽视。因此,必须认识到培养生态道德观的重要性。

1.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他们必须具备契合时展要求的道德理念和道德素养。将生态伦理纳入德育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从而帮助他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自觉维护自然界的权益,并通过自己的表率行为带动公民生态道德的养成。

2.培养生态道德观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生态道德教育丰富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通过接受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懂得人类应该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尊重并维护自然界的权利,自觉维护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要形成对后代以及其他生命形式承担责任的道德价值观。不仅要让学生在行为上有所提升,还要在价值观念上有更新的认识,在道德情感上有更好的体验,在道德意志上更加坚定,从而促进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3.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高素质人才不仅仅是对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方面的要求,还是对个人道德素质的要求。首先,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越多的人,越需要以生态道德自律。其次,具有生态道德的高水平人才能影响公民道德的建设。高素质人才必须把生态道德行为从以前的仅仅是避免一些生态伤害性行为提升到促进万物和谐发展的自主行为。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象,只有比普通市民具备更高的道德素养,才符合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目标。

三、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策略。

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拓宽德育的教育范围,把全民纳入德育教育对象之列德育是全社会的工作,教育对象应该包括全体民众,不仅限于在校学生。生态道德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必须把全体公民纳入教育对象的范畴。不仅要重视法律建设,同时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积极地开展生态知识的教育与普及,提升公民的生态道德素养,树立生态道德的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达到全民关心环境、全民保护环境的效果。

(二)注重理论研究,完善学校的德育教育教学体系。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必须牢牢地抓住,不可懈怠。

我国目前生态道德观教育现状应该侧重两方面:一方面,就是要加强生态道德观理论的研究,建立生态道德观的学科体系以及相关的配套的措施,建立和完善适用于各类学校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道德观教育的教材及相关的生态知识的科普读本,这是提高全民生态道德观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要着力打造一支乐于生态道德教育、精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师队伍,这是实现生态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生态道德观培养要从教育对象的知情意行入手。

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就要把科学发展观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丰富教育对象的生态环境知识,培养教育对象对自然的敬畏情感,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入手,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协调、规范作用。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教育对象的生态道德意识。

一直以来,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中心主义占据着指导地位,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使人凌驾于整个自然之上。而人在对自然的挑战中取得的暂时和表面上胜利,则被当作人的独一无二性及地位高贵的明证。而整个自然环境,包括在这一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其他物种,根本就不具备与人平等相处的道德主体地位。因此,人类在与自然的交往中,除了毫无止境地索取,根本不必恪守任务道德义务。正是在这种自私的、缺乏长远眼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指导下,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毫无道德观念的束缚,为谋求暂时的利益而无所顾忌地破坏自然环境,结果陷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困境。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特定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思想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建立和倡导一种新的、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推卸的时代任务。

思想道德教育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引导教育对象树立人、自然及社会相统一、相协调的自然观,热爱和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树立全新的环境价值观,从而引导教育对象从强调天人对抗,转而关注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2.培养教育对象维护生态环境的自律能力。

思想道德教育要通过科普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科学知识竞赛等活动,使教育对象明白,地球上多样的生命形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地球现有状态既是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也需要生命活动的调节、控制来维系。要引导教育对象科学地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的包容。要使教育对象意识到,对地球上飞禽走兽、自然景观的珍视、爱护不仅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更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操。要使教育对象树立起生态道德善恶感、良知感、正义感和义务感,把保护生态环境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道德观范文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传统道德;融合;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具有内在的契合与相通性。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的传统道德也有近几千年的历史,二者在人道主义、公平正义方面具有相同的观点,二者融合能够很好地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在人道主义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人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价值,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强调仁爱,从而突出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其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者又是可以融合的。在集体主义原则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的是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消除私有制,实现人类的解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我国传统道德观中,强调的是“天下为公”,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在公平正义方面,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公平的重要性,坚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我国传统道德观中,孔子强调重义轻利,二者又实现了融合。马克思主义坚持人道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能够站在人的逻辑上思考问题,对人进行人文关怀,尊重人的价值,使人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在社会中做出更多的贡献,这些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是一致的。在孔子的学说中,主要强调的是人性,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用“仁”来统筹,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共生,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能够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古代道德思想强调以和为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强调和而不同的观点,这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相同的。在集体主义原则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批判,认为私有制完全是以价值来衡量的,完全磨灭了人性,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以金钱来衡量一切利益关系的,而且歪曲了道德衡量的标准,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强调的是全人类的解放,人类可以为社会做贡献,而且一切要以社会发展为主,一切为了集体,集体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当集体的利益实现了,个人的利益才能够得以保障。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中,有天下为公的思想,其要求以集体的利益为重,这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相互契合的。在公平正义方面,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强调对利益问题的正确理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强调公平正义原则,强调个人利益的必要性,同时强调社会利益和社会价值,强调社会利益要与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在孔子的学说中也坚持利益的重要性,但是,利益的获得要在义的基础上,这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相互契合的。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的局限性与超越性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对中国传统道德观的超越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的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原则,是一种站在无产阶级角度的道德观,其广泛地应用于中华民族的道德建设中,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与中国的传统道德观相比,具有更加科学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中国传统道德观强调要尊重自然,强调对自然的顺从,是一种被动的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念,是对中国传统道德观的超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都强调“天下为公”,但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所强调的“公”的范围更加明确,将人类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公”,而中国传统道德中“公”的概念比较模糊。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天下为公是维系在一定的关系上的,是在军权、父权的纽带下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能够全面地站在无产阶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为全人类的利益着想,能够从社会的生产关系角度去思考,从而能够促进全社会的发展,为中国建设和革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的中国道德思想也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其思想还是过于保守,其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因此,看待问题还是不够客观,从而制约了人的思想,使人的思想不能得到发展和创新,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而且,其在道德的深远度上远远不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因此,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对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超越。

(二)坚定价值引领,合理批判继承

我国一直都比较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将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我国的文化已经实现了发展与繁荣,公民的道德建设会作为一项比较重要的任务,因此,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更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作为我们的引导观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的批判,从中分析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可取之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可取之处的继承,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的提高。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是否能够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应用,很大程度上在于我国是否需求其引导,在于其对我国的社会道德建设的关键性,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摆在观念部分,使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能够在意识形态上达成一致。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时候,应该坚持唯物主义的观念,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我国现存的道德问题,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我国的道德问题,寻找到更好的出路,为建设我国社会道德寻找到更好的路径。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时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体现出人的主体价值,要充分站在人的立场去制定原则。人是社会的产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所以,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能够和谐。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并不是一味地按照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中的指示去做,而是要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实现文化的包容与共存,实现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朝着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吸取经验,对中国的传统道德进行合理的分析,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有先进的方面,同时也存在不足,应该结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促进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革新,使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内容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让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有力补充。

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宣扬不存在永恒的道德论,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还是比较保守,不够客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决定着社会存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和交换是两个必然的步骤,在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道德起到了约束的作用,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并对生产和生活起到规范作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并不是独立的,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其受到社会的制约,从而能够突破唯心主义的束缚。而且,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站在无产阶级的角度出发的,是将旧资本主义的道德观念进行革新,从而形成新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能够将资本主义中优秀的道德成果吸收,遵循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但是,也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拜金主义。无产阶级是在资产阶级的对立中成长的,其主要强调的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能够实现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利益。而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就存在一定的保守性,这种保守性制约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融合,在集体主义原则方面,中国还是沿用固有的血缘纽带,分析亲疏关系,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集体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公平正义,实现自由平等,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自由平等是有约束条件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平是一个历史问题,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封建社会时期,资产阶级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在于推翻封建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将私有制消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完善,人类将逐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将逐步地实现公平。中国的自由平等还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的等级,其自由是相对的,中国有着固有的等级观念,导致中国的自由平等只是相对的,导致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不能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在一起。

四、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过程中存在问题,最根本的还在于固有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强调的集体主义是比较全面的,其实现了社会主义,并且其目标是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的集体主义就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那是因为在我国的古代坚持的是中央集权制度,而且,我国在汉代经过了宗法制的统治,人们坚持权力至上,并且我国特别重视血缘纽带关系,这就造成了我国的集体主义是片面的集体主义,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下为公,人们在集体面前更加倾向血缘等亲疏关系,导致我国的集体主义原则还不能透彻地落实。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人道主义,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就把人道主义作为核心的理念,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强调的是民为贵、君为轻,将仁爱的观念进行拓展,从而能够实现人道,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坚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因此具有先进性。而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强调以和为贵,在《中庸》和《老子》中都强调和为贵的思想,这样的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并且强调和而不同的思想,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实现道德体系的多元化,实现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汉代时期,形成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强调万物之间都需要和谐共生,但是这种中庸的思想却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作者:刘佳宁 朱方长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文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3(01).

[2]周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合”与“分”[J].学术论坛,2013(07).

[3]王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研究述评[J].创新,2012(04).

道德观范文篇4

本文作者:林常颖工作单位:中共泉州市委党校

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实质是一种思想斗争

道德修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思想斗争"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儒家是很重视自我反省的功夫的,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其实就是依照封建道德准则检查自身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道德要求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思想斗争过程"刘少奇认为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实质也是一种思想斗争"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己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的意识和品质,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忠诚纯洁的进步的模范党员和干部;是为了人民、为了革命的实践"我们在思想意识上的修养,是一回什么事呢?我认为这在基本上就是每个党员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去同自己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进行斗争;用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去同自己的各种非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进行斗争;用无产阶级的、人民的、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去同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进行斗争"因此,刘少奇提倡在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展开积极的思想斗争,坚决肃清自身一切不正确的旧思想、旧习惯的残余乃至某些不符合共产主义利益的最微弱的萌芽"进行思想斗争要有参照的标准,对此,刘少奇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作为道德修养的标准"他说:把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一生的言行、事业和品质,作为我们锻炼和修养的模范"以之作为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标准是具有理想性和现实性的,一方面有益于引导党员的道德觉悟、道德境界的提高,另一方面又便于党员的学习和模仿"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思想品质都通过他们的言论、著作和事迹表现出来,以之为修养标准是具体可感而又现实可行的"刘少奇还阐述了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可能性"他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出发,说明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可能性"他认为人性是变化发展的,个人的品性不是先天被赋予,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经受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过程中产生和形成、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所以,只要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努力加强修养,就能养成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他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为例说明了这个问题"针对有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高不可攀、不可企及的观点,他指出不要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神秘化并与自己隔绝开来,只要具有无产阶级立场和世界观,坚持在革命实践中努力修养,是可以培养出他们那样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刘少奇认为应从各方面进行"他说: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修养,要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战略和战术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要有坚持党内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要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修养;要有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以及各种科学知识的修养等"也就是:第一,要具有大公无私的品质的修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第二,要具有坚定勇敢品质的修养,一方面要具有富贵不能淫,贫残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坚定性和革命气节,另一方面要具有勇于在真理面前改正自己的错误和为真理而献身的勇敢品质"第三,具有忠诚坦荡品质的修养,一方面要对一切革命同志、劳动人民表示无限的忠诚和热爱,另一方面具有襟怀坦白的品质,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管、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也能够慎独,不做坏事"第四,具有艰苦奋斗品质的修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第五,具有自尊心和自爱心的修养,一方面不因个人利益去卑躬屈节地屈从别人,同时又能为党的利益忍辱负重;另一方面为了党的利益而爱护自己,注意自身的完善,同时又能为党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方法问题上,刘少奇强调实践第一的观点,他重视社会实践对道德修养的作用,强调要联系社会实践"他说: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革命的实践,不能脱离广大劳动群众的、特别是无产阶级群众的实际革命运动"在他看来,联系社会实践是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最根本方法"首先,联系实践加强修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在道德修养领域的体现,它的要求是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刘少奇揭露了没落的剥削阶级道德的虚伪性"他说:在旧社会中,有许多人在受教育和学习的时候,认为他们所学的是并不需要照着去做的,甚至认为是不可能照着去做的,他们尽管满篇满口的仁义道德,然而实际上却是彻头彻尾的男盗女娟"剥削阶级提倡道德修养实际上是为了欺骗劳动人民,而共产党人奉行共产主义道德是为了造福于人民"为此,刘少奇要求共产党员言行一致,把学到的道德理论全部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在社会实践中加强道德修养"他说:我们共产党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我国历史上的一切优秀遗产,完全不能采取这种态度"我们学到的,就必须做到"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纯洁,不能欺骗自己,不能欺骗人民,也不能欺骗古人"其次,在革命的实践中加强修养,这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方法和其他唯心主义的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的修养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以前的一切旧伦理学都是脱离社会实践来谈道德修养,倾向于个人的内心反省,如儒家的内省和佛教的坐禅"虽然有的人也强调躬行践履、践行等等,但总的来说只是一种个人日常生活圈子内的活动,而不是服务于社会实践活动"相反,我们是革命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因此,刘少奇强调加强道德修养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之所以不能脱离社会实践,是因为:第一,社会实践是加强道德修养的目的"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目的是为了人民,为了革命的实践,它服务于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社会实践"第二,社会实践是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赖以进行的基础"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在个人与他人、社会集体的相互关系中认识哪些行为是善,哪些行为是恶,才能判断自身思想言行是否符合共产主义道德原则规范的要求"第三,社会实践为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提供动力"共产主义事业的社会实践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它每向前发展一步,都向主体的道德品质提出新的要求,促使主体加强道德修养以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第四,社会实践是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成功与否的标准"主体的共产主义道德修养水平如何,将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主体所承担的工作表现出来"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另一种基本方法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相结合"刘少奇认为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应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密切结合起来"他说:我们共产党员不能把理论学习和思想意识修养互相割裂开来"我们共产党员,不但要在革命的实践中改造自己,锻炼自己的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而且要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改造自己,锻炼自己的无产阶级思想意识"理论学习之所以是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是因为: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保证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正确方向"刘少奇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是我们观察一切社会现象、处理一切社会问题的武器"如果我们不能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器,我们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在革命斗争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就有迷失方向、背离无产阶级立场的危险,甚至可能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成为各种机会主义者,成为资产阶级的俘虏和应声虫"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方法"只有把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进行修养,才能保证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自我批评也是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一种基本方法"说: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自我批评是一种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过程中在主体内心深处所进行的思想斗争"作为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它是依据共产主义道德原则规范反省自身思想言行并评判其是非善恶的过程"刘少奇非常重视自我批评的方法,他说:为了增强党的团结,我们党不但不允许缩小党内民主和缩小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而且必须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展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在他看来,自我批评的目的在于克服和改正自身的个人主义思想,作为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它是一种防微杜渐和持之以恒的过程"为此,他要求党员注意防止滋长骄傲自满情绪和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思想,永远保持共产党员所必须具有的谦逊态度和自我批评精神"

道德观范文篇5

绝大多数人都承认市场制度在物质生产方面的巨大优势,但也为市场制度中利欲薰心、人情淡薄感到担忧。因为人们所追求的不仅是物质的丰裕,还有生活的安定、人身和财产的保障以及健康、友谊、和谐、创造和求知。这些虽然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但从本质上看,都是非物质的,或曰精神的,它们并不能用钱去买。于是人们产生了对市场经济的怀疑。或者更确切地说,人们对市场经济的道德前景有一种忧虑。

确实,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就是建立在一个“私”字的基础上。而我们今天看到的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究其原因似乎也是一个“私”字。这样看来,或者大家放弃“私”心,回复到物质享受医乏的状态去;或者我们容忍私心,继续追求物质享受,同时忍受道德沦丧的不幸。但依我之见,前景并非如此暗淡。市场经济完全可以做到物质上丰富、精神上同样丰富的理想境界。

私,原是人的本性。人类如果无私,不要说违背人的本性,而且无私的动物根本不可能存在。寻求食物,追求异性都出于私的本能。更不要说,动物之进化为人类,也建立在动物的自我保护及对自我生存的追求。所以说,私心运用得当,是完全必要的。市场经济中追求自身利益是完全顺乎自然的,而且自利是市场经济中最最主要的推动力。上面提到的飞机、彩电、计算机等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也是受利益所驱动,而不是出于追求什么崇高理想的结果。过去我们一度以为人去了私心就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大同世界。这个信念曾被我国从上到下的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全国人民甘愿牺牲个人的权利,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可是努力几十年的结果反而距离我们的理想越来越远,吃不上,穿不上,经济面临崩溃。倒是容许私心的市场经济挽救了中国。可见私心是不可以放弃的。

然而从历史看,人类社会中一切罪恶又都是私心造成的。所以有“存天理,灭人欲”之说。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哲学家把道德和私心对立起来,以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必须无私。去掉了私心,社会便没有了冲突,人与人得以平安相处。确实,这一信念不但过去被大家接受,甚至在今天,也还是阻碍大家彻底接受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意识形态上的障碍。

那以,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以前造成种种罪恶的私心,到了市场经济中变成了创造物质财富的巨大推动力呢?这个答案很简单,就是不仅承认自己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尤其要承认别人和自己一样,也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因此追求自身利益的界限是他人的自身利益。这种原则的基础是人与人在地位和权利上的平等。

市场经济出现之前,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所有的社会组织形态,人与人在地位和权利上从来没有平等过。古代氏族社会中有巫师和族长,在奴隶制社会中有奴隶与奴隶主,以后有地主和佃农,有帝王将相和平民百姓。不同的阶级享受的社会地位是不同的,表现为人身自由和财产所有权受保护的程度不同。时至今天这种差别仍旧存在着。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和一个山区农民在人身自由和财产所有权上得到的保障是不同的。

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中,有权有势的人想要获得物质享受,最方便的办法不是自己去创造财富,而是去剥夺别人已经创造出来的财富。所以人们争当有权有势的人,而不是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迫于生活,不得不劳苦耕作。但他们的劳动果实随时随地可以被官府或有权势的人用或明或暗的手段侵蚀。那时人类社会的历史基本上是统治者压迫劳苦大众和劳苦大众群起反抗的故事。穷人革富人的命,成功之后少数穷人成了富人,他们学习被他们革命推翻了的权势阶级,再去欺侮剥削穷人,然后再被别人革命,这就是历史的基调。至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侵略,剥夺,奴役和殖民,以及殖民地民众反抗斗争的故事。总之,为了一个利字,纷争不断。人们的聪明才智和时间精力很大一部分用在了人与人争斗的非生产性活动中。一旦战乱蜂起,几十年苦心经营的生产手段,夷为平地。绝大多数的年代里,人们颠沛流离,挣扎在死亡线上。有几年太平盛世,是历史上罕见的盛事。在这种不断动乱的背景下,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完全是痴心忘想。

欧洲从公元四世纪以后有政教分离的政治结构,在权力被分享被制衡所形成的空隙中人本主义有了生长的机会。到16世纪,欧洲出现了宗教改革,人本主义的思想开始产生影响并逐渐得到社会的承认。单独的一个人,只要他存在于社会之中,他的基本权利即被

承认并受到保护。在这个基础上逐渐产生出人权的概念。于是人类社会揭开了全新的一页,它不是乌托邦,而是一种可实现的平等社会。它是消灭了用人的权势地位去控制人、奴役人、剥削人的社会,它认为每一个人在社会中是平等的,而且没有例外。既不存在一个被压迫的阶级,也不存在一个可以凌架于别人之上,对任何人实施专政的阶级。在这样的社会中,“歧视”是最触犯众怒的词,而自由,平等是不可动摇的价值原则。双方所订立的契约不可能损害任何一方,因为受损的一方可以拒绝这样的契约。商品交换就是这种契约中最通常的一种。所以商品交换是使双方同时得利的行为,是使双方的财富同时有所增加的一种活动。或者更直接了当地说:交换创造出财富。市场经济中每一笔交换都使整个社会的财富有所增加。短短三四百年的市场制度创造出了超过过去几千年人类社会所创造财富总和的十倍百倍。不幸的是在这三四百年中,市场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特权经常侵犯市场,商人被诬为有害于社会的人,计划经济的思想几度取代了自由交换的市场经济,至今还有许多人认为市场经济的自利行为将导致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

确实,今天我们可以见到种种市场经济中的丑恶现象,并把它归结为由于人们追求自利而引起的。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冤案。市场经济中的丑恶并不是因为人们追求自利,而是因为一部分人因自利而妨碍了别人追求自利,是侵犯了他人的平等权利所造成的。强盗小偷自不用说,假冒伪劣、失信违约、贪污腐化、欺行霸市、特权垄断,都是侵犯他人权利造成的。今后我国市场制度之能否顺利建成,绝不在于叫大家放弃自利,而在于能否保证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保护、人在市场上的选择自由得到尊重、特权在市场中被抑制。说到底,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能否被尊重的问题。

人权原则的确立,正在使国际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炮舰外交、殖民主义正在退出历史舞台。过去凭战争掠夺的财产要逐项归还,过去奴役了战败国的人民要给予赔偿,以殖民和抢夺资源为目的的军事行动被全世界谴责,甚至被联合国派兵制止。当今世界上的国际冲突多数是因为仇恨、种族和信仰的不相容、领土或主权的解释不同而造成。这说明虽然否认人权观念所引起的物质利益的冲突已被排斥并正成为历史,但在种族、信仰、主权等方面尊重人人平等的概念还没有牢固地建立,尤其涉及到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的时候。

在经济上,这样一个权利平等的社会,必然发展成市场经济。因为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未变,现在通过侵犯别人得利的机会已经不存在,只有通过合作来获取利益。具有独立人格地位的人,可以自由地与他人订立契约,实现有利于双方的事情。具有独立人格的这种危险更大一些。

道德观范文篇6

[关键词]城镇化;城中村;思想道德观念“城中村

”是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由于其位于城乡结合部,有时也称城乡(郊)结合部社区”、“过渡型社区”。“城中村”中的农民作为失地农民,与传统农民相较而言,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经济收入相对较高,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发生新的变化。同时,作为周围城市社区存在明显的差异的村落中的居民,同真正的市民相较而言,“城中村”农民仍保留着明显的农村特征,由于长期处于城市管理的真空地带,其思想道德观念也存在一些问题。黔灵镇位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中心城区,地处城郊结合部,处于贵州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商业信息、交通中心。下辖11个村,其中9个村,在城镇化进程中均与城市相融,成为贵州省内典型的“城中村”。本文以黔灵镇下辖的沙河村、茶店村、东山村、西瓜村、云岩村、三桥村、改茶村、黔灵村、宅吉村9个“城中村”作为个案研究的分析对象,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思想道德观念,对农民思想道德出现的许多问题,作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并作出一个导向性的对策研究,以促进农民思想道德观念的良性发展。

1黔灵镇“城中村”农民思想道德观念现状

由于地处特殊的过渡地带,黔灵镇中许多村民就是靠出租自己搭建的房屋,成为食利者。许多本地“村里人”以及出租屋里的“外来人”居住在同一社区,传统的农业文化、移民文化及现代都市文化构成的多元文化的碰撞能让村内居民产生出多种思想状态。其思想道德观念方面有不少积极面。1.1黔灵镇“城中村”农民思想道德观念积极转变1.1.1村民的民主意识意识和法律意识有所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有所增强。表现在“村民对法律、法制的认识在不断发展、深化,趋于理解、认同、遵循和接受”。作为正在融入现代化的城市公民的一部分,“城中村”农民的对现代社会的主要规范——现代法律的关注增多。调查中,我们发现,面临“当发生纠纷时,您采取哪种方式来解决?”这一选项时,受访村民中有41%会首先采用法律手段,有30%倾向于首先找村干部评理解决,有26%选择直接找对方理论,仅有3%的受访者表示会找机会威胁、打击和报复对方”。这一数据表明他们对法律已不再陌生,而把法律作为解决纠纷和问题的手段有所增加。对于物权方面,由于村民都获得了房屋的产权,过渡型社区内居民的权利意识明显增强。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住房是其各项财产中所占比例最高也是最基本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居民的财产受到侵犯时,60%村民就会积极地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1.1.2新型人际关系开始在村民中形成传统的农村社会,农民的人际关系以亲缘关系为圆心,比较紧密,而城市社区,人际关系表现为冷漠疏远,以业缘为轴心。而城中村作为一个过渡社区,人际关系表现为明显的过渡性,即不完全松散。因黔灵镇地处城市,村民们居住方式相对封闭,居民之间直接见面的机会减少;而新媒体时代,电话,移动电话,网络等传媒日新月异,村民花费在与媒体上的时间有所增多,而花费在邻里交往上的时间有所减少。而“城中村”这样的过渡社区与城市社区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其大多由血缘关系、姻缘关系,以及世代居住在同一村落的传统地缘关系的居民构成,因此邻里关系还是比较热络、协调。但“由于他们原来的村落变为成片高楼,许多不同“村里人”以及出租屋里的“外来人”居住在同一个楼里,相互间又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出现城市社区居民间客套生疏的关系状况。”1.1.3农民的生活方式开始向文明、现代化方向迈进由于长期居住城市,现代城市文明影响农民的吃穿住行和精神生活,使农村生活方式向现代文明的方向迈进,很多农民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不断增强,出现“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的多元需求,休闲娱乐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调查中,30%村民表示会有除麻将以外的各种休闲风方式,其中35%选择电视、上网等媒体方式,看书、学习有11%的村民选择,旅游、购物也有8%的村民选择。黔灵镇所辖城中村作为城市中比较难治理的过渡地带,一直存在违章搭建多,社会治安难以监控,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居住在此的村民们在思想道德观念上也存在诸多问题。1.2黔灵镇“城中村”农民思想道德观念存在问题1.2.1崇尚金钱,热衷消费,素养不高商品社会,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原则,往往诱使人的价值取向发生扭曲,价值目标指向金钱。通过调查发现,“黔灵镇”村民一旦通过拆迁,获得大量拆迁款和多套甚至多栋出租房暴富之后,往往失去奋斗目标,开始追求物质享乐,热衷消费。这种价值取向和生活追求,在当今黔灵镇所辖“城中村”,已成为普遍现象。政治素养方面,黔灵镇村民普遍对政治反应平淡,90%的村民无党派,共产党员的比例仅为10%,还有少部分信仰宗教。这种情况导致其村民与城市居民相对而言,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比较缺乏精神追求。调查中,被问及村民的业余爱好的问题时,尽管也有少数居民会选择其他的休闲娱乐方式,但仍然有超过35%的村民回答是打麻将。而关于村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由于地处西南地区,调查显示,约80%以上村民是高中、初中以及以下文化程度。有41%的人至今没有进行任何形式和内容的学习。这种状况使村民很难融入所在的城市社区,严重制约过渡社区的发展。村民们不仅文化低,观念转变慢,还缺少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对市场经济相关知识和规律不甚了解,对如何参与更表现出无所适从。更会对村民带来发展、就业等多重挑战。甚至有村民出现“拆二代,富二代”没有就业技能,结果好逸恶劳、坐吃山空,沉迷,几年后败光家产的事例。1.2.2伦理道德观念迷失社会道德失范改革与社会转型,使部分村民特别是青年人出现道德迷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不清。局部社会道德失范,村民的道德水准下降,法制观念淡薄,社会治安状况堪忧。黔灵镇所辖“城中村”在“区域上属于城市,在管理上又属于农村社区,并且一些区域与城市居委会管理范围重叠,造成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失地村民搭建的出租屋价格低廉,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居住。因而,辖区内大部分均是流动人口,复杂多样的人口构成,五花八门的职业构成,监管难度很大。加之“城中村”社会管理相对薄弱,而村民自我监管的力度也不够的情况下,这些过渡社区极易成为社会不良现象的滋生地和治安事件的高发区,不利于社会稳定。在这次调查中,有25%的村民表示对社会治安状况不够满意,有50%的村民表示社会治安状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城中村”村民的这种状况直接制约了其融入城市化的进程。1.2.3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融入城市有一定难度黔灵镇下辖的9个村,作为贵阳市内典型的“城中村”,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造就了一批批失地农民,他们怀揣着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的拆迁补偿金和多套可以出租的房屋,开始了不一样的生活。他们成为了所谓的“农民收租阶级”,即从不参与劳动过程与就业,依靠房租收人就能维持基本生活的食利阶层。本地农民产生出多种心理状态,其消极的表现仍然保留封闭的小农思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成为食利者。这些失去了土地却一夜暴富的农民们有的沉沦、有的迷茫,不愿工作,或者工作没有热情,也没有把职业看成是需要长期性,持续性学习进步的事业。据调查,目前在业人数占70.1%。无业或下岗的人还是占了29.8%左右。对“您为了就业,最希望获得的帮助”的提问时,有55%的人回答是“各种技术培训”,有38%的人回答是“多渠道推荐就业”,其余的有7%是希望得到融资和借贷。

2黔灵镇“城中村”农民思想道德观念问题原因分析

2.1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相互渗透、冲突“城中村”处于城市社会的文化边缘,多重文化的渗透和融合。调查显示,黔灵镇所辖“城中村”农村户口占到85%以上,虽然其身居城市,受城市文明的影响,城中村村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已带有一部分城市文化的特征,农村文化仍然是其主流文化。但是因为其城市化的速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处于文化融合与冲突交汇之中,这种传统农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相互冲突和渗透,表现在道德状况上,社区内村民的总体道德状况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隐忧。“原有的道德价值体系发生了振荡,道德规范和价值系统有所错位,造成其道德发展的趋向呈现出两增两减的特点。两增,即道德选择的趋利动机明显增强,道德是非的辨析难度和评价难度比以前增大;两减,即道德的外在约束力和督力减弱,道德意志力和自律能力减弱。”2.2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思想道德素质难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当中最基础的一项,调查显示,黔灵镇9个“城中村”居民的文化程度82%以上为初中以及以下或高中毕业。总体说来,由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所受的教育有限,文化程度相对较低,阻碍了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与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市民在许多方面都难以产生认同感,造成沟通上的障碍。由于文化素质低,在城市的就业竞争力弱,接受新知识和新观念慢,制约了他们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不利于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和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3促进黔灵镇“城中村”农民思想道德良性转变的途径

3.1全面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加强其适应城市的能力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自明,充分发挥政府自上而下的影响力是促进黔灵镇“城中村”农民思想道德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方面,各级政府和村委会要帮助村民实现村民向市民的角色转变,积极稳妥处理好改制后的居民与原村财产的关系,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完成向市民转变。这需要政府和媒体进行积极的关注和引导,特别是改制后的社区居委会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来加快这种转变。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全面提高村民素质,进一步提升原村民的危机竞争意识,增强其就业能力。城中村改制后的社区,可通过开展定期的、长期性的文化学习班、技能培训班,增强村民们的就业能力,使其走上富裕之路,为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其适应城市的能力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根据黔灵镇农民怀揣大量补偿款却没有理财观念的情况,早在2008年,黔灵镇就积极为农民开设专门的“理财培训”,邀请理财专家、教授进村授课,为村民现场讲解理财知识,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同时黔灵镇还聘请电脑、保安、烹饪、水电管理等专业人员,为村民进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失地农民的劳动技能。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黔灵镇共开展各类培训60余期。其中,拆迁村民中已有350余人通过参与安置小区物业管理、未来方舟清扫保洁等实现就业。仅2015年,黔灵镇工会、妇联、共青团、科技宣教服务中心等组织以“主题活动”为主线,寓各种有益的思想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青少年开展“英语沙龙”、“禁毒小卫士”等假期主题活动10余次;春节期间,在各村组织开展“2015年春节文艺活动联欢会”3次;参加上级文化部门组织的共享工程与图书业务、公共文化体系、社会体育指导员、摄影、写作基础知识等培训5次;联合区妇联及教育局在雅关村学校开展了以“争做文明小贴士•美化乡村我参与”为主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倡议活动等。3.2创建制度环境,使村民在市场竞争中有可靠的保证城中村改制对农民来讲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要使村民在城市化过程中享有发展资源和参与机会的公平合理。这是城中村村民赢得发展机遇的重要的制度性前提。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公共政策(如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产业发展政策、媒体传播政策等)时,应自始至终体现社会平等意识,并使之主流化。其次,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城中村改制,农民没有了长期耕种的土地,可以说这是农民为城市化进程作出的最大贡献。由于城市改造进程加快,土地和其它资源流转的权益受到影响,当就业不足或失去劳动能力后,一切就难以维持。本次调查也显示,68%的村民认为将来最想依靠的是“社会保障”,希望社会保障水平与市场改革相适应。3.3突出针对性、增强时效性,灵活多样地引导村民树立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最好的方式就是“润物细无声”式潜移默化的方式,突出针对性、增强时效性,加大灵活性。需要以政府主导,从城中村的实际出发,通过家庭学校、基层单位多层次的社区文化建设,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比如,通过开设科技、烹饪、文艺、健身摄影等培训班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素质,学到相应技能,还可以把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教育、法律法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等相结合,使居民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在思想道德上受到提升。仅2015年,黔灵镇积极组织各村(居)开展“道德讲堂”相关活动200余次,邀请德师到辖区进行宣讲2场,同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相关活动;二是积极参与“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悬挂醒目的公益广告、宣传条幅、标语300余条,印发宣传资料10000余份,结合“多彩贵州文明行动”组织绿丝带志愿者1000余人次广泛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交通”主题活动,携手多家医院开展爱心义诊活动,进一步发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乡村”主题作用。

作者:杨若飞 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任映红.城乡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张晨.城市化进程中的“过渡型社区”:空间生成、结构属性与演进前景[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3]杨若飞.社会转型时期农民思想道德观念嬗变研究[D].贵州大学,2009.

道德观范文篇7

职业经理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观?

这个问题看来不是那么容易回答。刚刚结束的陆强华诉创维案,曾经在国内的企业界闹得沸沸扬扬,并由此引发了今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场关于职业经理人道德的讨论。争论过后,分歧依然。可以断言,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寻找和聘请,这种碰撞和争论也会随之增加。这种争论无法避免。

细细寻思,由于国内企业真正在市场中生活的时间实在太短,职业经理本身的存在尚不多,身份认同尚不清晰,企业自身(包括老板和普通员工)对职业经理的角色认定也还是模糊的。在这种状况下,又怎能企望大家能够对职业经理人的道德观保持一致呢?道德观的成熟和定型,其实是和这个群体的稳定和发展一致的。由此可以说,随着职业经理人群体的扩大和稳定,他们自身的职业定位渐趋准确,这一职业的基本道德原则会相对固定下来。

道德观范文篇8

职业经理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观?

这个问题看来不是那么容易回答。刚刚结束的陆强华诉创维案,曾经在国内的企业界闹得沸沸扬扬,并由此引发了今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场关于职业经理人道德的讨论。争论过后,分歧依然。可以断言,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寻找和聘请,这种碰撞和争论也会随之增加。这种争论无法避免。

细细寻思,由于国内企业真正在市场中生活的时间实在太短,职业经理本身的存在尚不多,身份认同尚不清晰,企业自身(包括老板和普通员工)对职业经理的角色认定也还是模糊的。在这种状况下,又怎能企望大家能够对职业经理人的道德观保持一致呢?道德观的成熟和定型,其实是和这个群体的稳定和发展一致的。由此可以说,随着职业经理人群体的扩大和稳定,他们自身的职业定位渐趋准确,这一职业的基本道德原则会相对固定下来。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道德观范文篇9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基本内涵

道德观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对一系列道德问题的抽象和概括。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中国特色的新道德观,是一种有助于社会整合、为选择不同的价值体系的利益主体——大学生所共识的能够协调其行为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第一要义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以和谐为第一要义,即大学生个体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形成人与人之间道德关怀的氛围、相互合作的和谐关系;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道德观。

(二)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

同志在2003年12月5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要通过对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对他们的利益的尊重,帮助他们确立起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系。它在和谐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举足轻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首先,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作为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当前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再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形成和谐道德观。

二、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道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道德素质和水平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而逐渐提高。近年来,高校也积极探索和开展了诸多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悲观主义,在一些大学生中有所抬头,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存在严重偏差。具体表现如诚信意识淡薄,论文抄袭、剽窃、考试违纪舞弊,助学贷款拖欠不还,缺乏正义感,是非观念模糊,行为举止粗俗,吸烟酗酒;一些大学生婚恋观缺乏道德责任感,寻求感官刺激;对互联网信息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往往陷入低谷,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患上“网络孤独症”、“网络成瘾症”;部分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将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上,将个人事业成功列在人生追求目标的首位,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用、实惠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倾向于索取与奉献并重,并以索取多少来决定奉献多少。当代大学生这些道德不和谐的表现及因素,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和谐全面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提出,是高校道德观教育不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化不和谐因素为和谐因素的新途径、新实践。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探索

从本质来看,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作为一种对道德规范认同与接受的过程,对个体生命而言,就是一种心智模式的提升,人生智慧的陶冶,个体潜能的发挥,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这一过程既不是简单的有关道德观知识的传授,更不是单纯的合乎价值主导的行为训练,而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灵魂震撼灵魂的体验。因此,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对学生行为的作用,改变过去单纯认为是理性因素决定学生的行为方式的观点。对学生始终要怀有深切的关怀与理解,关切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成为合格的具有高度理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一)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消除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不和谐因素

心智模式,是人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内在的对于外在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评价、一种判断。由于心智模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隐藏于人的内心,不容易被察觉或检视,但却影响个体道德观的形成。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利益格局不断变化重组,价值观念发生嬗变,一些长期以来被多数人接受的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德准则还没有确立,道德困惑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容易产生不利于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如道德人格缺失、价值取向偏移、理想信念迷茫等。

2.社会经济的转型导致部分家长道德观念滑坡、家庭结构不健全等,都不同程度地产生对和谐道德观抵触的心智模式,加之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往往被家长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宠爱,渐渐地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智模式,这使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道德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如道德认知模糊、道德观念错位等现象。

在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中,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主要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互动探询和辩论等方式,营造一种自由、平等、轻松的情境,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说出自己的见解,并有机会聆听别人的见解并进行反思和“自悟”。通过比较、学习、鉴别,每一个参加者都可以看清自己的心智模式对自己的道德观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改善、优化自身的心智模式,促进和谐道德观的形成。

(二)和谐互动,塑造大学生和谐道德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决定其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中的主课堂地位和主渠道作用。2006年秋季以来,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教学观念转变为先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认真分析思想政治领域的倾向性问题,努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通过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和案例式教学,建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适合代际交流、站在学科前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体系,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切实做到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间的和谐互动。这种和谐互动要求教师在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具体步骤如下: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研究,公布一些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选题点,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选题。

譬如确定大学生道德观研究这一个点,学生可以在教师组织讨论下自主选择有浓厚兴趣的题目,衍生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态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命伦理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爱情(恋爱)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消费道德观的调查研究等相关子选题。学生通过课后查资料、实践调查之后,形成论文观点,并做成powerpoint的幻灯片,以图、文、声三维的方式呈现。

这种和谐互动,不仅可以建立起师生之间和谐的信息沟通,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加以引导和分析,使德育内容真正触动学生,使学生能真正喜欢所学的课程,确立社会主义信仰,并且能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在思想多元化的社会中明辨是非,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一致,形成和谐道德观,而且还可以创造使学生潜能得以发挥的条件和机会使教师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讨论和对话的空间。结合个人优势、经验和研究心得等,最大限度地容忍差异和不同,容忍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充分展现“和而不同”的人性关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知识本位向人格发展的转化,由知识灌输为主向以价值道德观引导为主的转化。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武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一样就象一只受着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和谐互动,促进大学生求真求善求美,达到自身道德观的和谐。

道德观范文篇10

关键词:罗马共和社会传统道德观

道德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用于规范社会行为、进行荣辱评价、分辨善恶的准则,它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罗马在共和初期即已初步形成较为稳定的公共道德标准,其精髓是节俭、自律、勇敢和忠诚。也正因道德力量的强大支撑,罗马才由一个局促于台伯河边的墓尔小邦迅速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一、罗马共和国普遍认可的社会美德是勇敢、荣誉、克制、节俭、对神和祖先的虔敬及对国家和家庭的义务感。它是罗马人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

安贫节俭、勤劳质朴是共和社会道德的基本内涵。提倡公民不脱离生产劳动,过俭朴而自给自足的生活。传说中的辛辛纳图斯(Cincinnatus)是罗马推崇想公民形象,他身为独裁官却依旧在田地里干活。这种以勤劳、节俭为荣的风气一直持续到共和末期的加图时代。监察官加图为澄清风俗、弘扬传统道德,曾率先垂范,居住简陋房屋,“和他的奴隶、日工一道干活流汗”赢得了社会对他的普遍尊敬。李维非常推崇罗马安贫节俭的社会风俗,认为“从来没有任何国家……如此高度而持续地尊敬安贫和节俭”。

珍惜荣誉、廉洁自律、遵纪守法是罗马公共道德的具体体现。身为公职者以公共利益服务为荣,身居要职者注重发挥才能和维护自己的威望,不会因贪鄙而站污自己的荣誉。皮洛士以高官厚禄引诱罗马谈判代表非布利西阿时遭到拒绝。希腊史家波利比乌曾感叹道在罗马人中找一个犯侵吞公共财物这类错误的人相当困难。对此撒路斯提乌斯也赞美罗马人:“几乎不知贪欲为何物,在他们中间普遍存在的公正和善良,与其说是建立在法律之上,还不如说乃是出于本性。罗马军队纪律严明,公民遵纪守法,指挥官曼利乌斯处死虽战胜敌人但违背其命令的儿子的事件成为罗马军队纪律严明的范例。《十二铜表法》及以后一系列法律的颁布,表明罗马人深谙法律的意义,他们热爱并极力维护法律尊严,“无论什么人,被告还没有和原告对质,未得机会对控诉进行申辩就先将他定罪处死,这不是罗马人的惯例”。

忠于国家、勇于牺牲、尊重权威是罗马道德的核心。在罗马人心目中,国家至高无上,祖先家园神圣不可侵犯。在频繁的战争中,为保卫罗马不受侮辱,他们甘愿牺牲一切。豪拉提乌斯三兄弟的交战,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危险,而是“国家的统治和被奴役,国家的命运随后将是他们自己缔造的这种命运”尤其在汉尼拔战争中,罗马全境饱受蹂确,大批公民丧生,但罗马人从未丧失继续战斗的勇气并最终战胜了汉尼拔。罗马人敬畏权威、尊重传统,体现在对元老院元老的敬重上,正因有此基础,共和初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虽然激烈,但并未因此导致罗马集团崩溃,反而达到了空前团结与和谐。

二、罗马诞生于强敌如林的恶劣环境中,为了集团延续不得不凝聚力量,最有效的办法是用宗教维护家长法权,并由此培育了罗马人的基本道德观,奠定了传统道德的基础。

罗马人的宗教崇拜分为公共和家庭两个层次。公共宗教具有注重实用的特点,敬神目的是为了生前做事的成功。罗马人认为,罗马城是经神灵指引而建立的,自然会受到神的庇佑。神城一体,不可分离,这是他们“未来繁荣富强的神圣保证”。故神灵崇拜成为爱国主义源泉。罗马人认为外邦的神也会护佑罗马,神数量越多,罗马也就越稳固,同时也消灭了敌人复兴的机会。因此,他们“从韦伊得到了朱诺,从普雷涅斯特(Praeneste)得到了朱庇特,从法莱伊(Falerii)得到了米涅瓦,从拉努维乌姆得到了另一个朱诺,从萨姆尼人那里得到了维纳斯罗马人对守护神极其热爱,用生命来保护它不受损害。这是一种信仰和信心,神灵栖息于罗马并庇佑它,罗马与神灵联合会超越一切。人们的精神和肉体同受其控制,必须相信并服从神灵。在此理念下,人的身体和私生活同处罗马控制之下,它当然不允许任何人对其利益漠不关心,而民众也由对保护神的虔敬内化为对罗马管理者的尊重和对国家的绝对服从。故罗马的宗教不是为个人荣华富贵,而是为保卫罗马免遭侵犯、增其威力和使之繁荣服务的,在目的性上富于政治色彩。

罗马家庭宗教活动由家长负责,家家设有祭坛,祭坛常年圣火不熄。圣火代表祖先和户神,圣火永续,则祖先有后人祭祀,其灵魂就有寄托之地;圣火熄灭则家人必遭不幸,故圣火是家中的神佑。圣火信仰,是无可置疑的权威,是家庭中固定秩序、维持纪律的保证。在家庭宗教活动中,父亲点燃圣火并负责保护它,家庭和祭祀通过父亲而永存不灭。“根据那些古老的原则,圣火是不可分的……以古代法律的严格而论,儿子必须围绕在父亲的炉火前,即服从于父亲的权威……甚至婚后,已为人父了也仍处于父亲的权威之下。家内宗教使家庭成为一个小社会,有其首领和政府。父亲不仅是强壮的男人、一个可使别人服从的保护者,还是祭司、祖先的继续者、后代子孙的根及祭祀秘仪祷文的寄存者,他代表着权力、威严和尊贵地位,家庭成员对他的尊敬就如同对大祭司、对君主一样。家庭宗教使罗马人给家宅带上宗教神圣含义,对祖先神灵崇拜使父亲把对家庭的责任提高到神圣委托的地步,于是宗教情感与公民的义务感恰当融合。由于家庭宗教活动直接且责无旁贷,罗马人习惯于以认真执著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宗教信念。通过家庭宗教来保证家长权利,使家庭在公民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得以长存,充分发挥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核心作用。这种家长法权使罗马人找到了加强公民组织纪律性的绝好途径。对家长的尊重,意味着对祖先、传统、法制和秩序的尊重,由此引导出罗马人虔敬祖先、维护传统和遵纪守法的风气和习俗,并在罗马的各种活动中发挥巨大精神作用。

家庭教育在罗马道德观形成过程中举足轻重,它包揽了对青少年的全程教育任务。教育重点不在文化学习而在于品德培养,家长法权的威严和公民社会实践,是引导青少年发展为有用之才的基本手段。品德的初期含义是指男子汉气质,英勇为品德之首,这符合罗马初期急需军事人才的实际。但仅具英勇还难以全面承担齐家治国重任,何况勇武作为品德内蕴也太过于简单。因此罗马人在长期探索中总结出品德教育要培养的三大品格,即严肃、虔敬和质朴,这三者加上勇武,就是罗马统治集团理想的军政兼通的全才。罗马人的严肃指端庄稳重,处事审慎周到,力戒浮夸虚荣;虔敬即敬’神守法、尊重传统、模范执行纪律,胜不骄败不馁;简朴则在简单朴素之余还要清静坦荡,表里如一,讲求实效,脚踏实地。这就是罗马人设定的理想道德目标。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