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构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9:14:51

道德构建

道德构建范文篇1

论文关键词:虚拟社会;道德;生长点;负效应

当今网络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净化网络空间,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想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网络对我们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它是由计算机、远程通讯等技术联结世界各国家、各部门及个人的高速信息交互系统。国际互联网又称为因特网(Internet)。目前全球约有194个国家和地区联人因特网,网民达1亿多人,并且每十个月翻一番。网络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及个人、各国、各地区联成一个新的社会组织形式,人们称它为“虚拟社会”或“网络社会”。

在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行为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的生存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如在经济方面,网络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商贸信息迅速传递和经济单位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广泛沟通,加强了生产的计划性和Et的性。在政治领域,网络使得“侯门不再深”,它有利于促进政府和民众之间密切联系,有利于扩大民主与增强政府运行的透明度,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在科教文方面,计算机网络为人们查询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科研合作,开展远程教育提供了条件。在生活方面,人们的活动方式和交往方式通过网络发生改变,如在网上购物、求职、旅游、交友、聊天等。

这样一种虚拟的生存方式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带来了如此大的变化,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虚拟社会自然也应该有自己的伦理规范。虚拟社会有哪些特点?对道德建设提出了哪些新的课题?我们必须跳出

“纯”技术的视域,对它作一番认真的探索。

虚拟社会主要是由电子空间所组成的。它不属于现实社会,但它与现实社会不是对立的。它以现实社会为背景,从中分化出来,通过因特网相互交往而形成。虚拟社会扩大了人的生存空间,但它和现实社会相互补充,形成了人类新的生活环境。虚拟社会的特点如下:①虚拟性。虚拟社会是以虚拟“实在”为基本的技术支撑。人退到了信息终端的背后,在现实交往中那些备受关注的特征如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都能借助虚拟技术得到充分隐匿。人们的行为也因此具有“虚拟化”和“非实体化”的特征。②自由性。网络自问世之日起便是一个以“无政府”为口号的公用网络。在这里,大众传媒逐步走向个体传媒。人们在网上自由选择信息,上载、信息,其间没有新闻审查和核实系统。在一人一机环境下,人们不必面对面直接打交道,从而摆脱了传统的“熟人社会”的道德约束即他律。网上没有国家和地域界限,现实社会中那种分域设卡、设点管辖和控制方式也不再起作用。虚拟社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时空”。③开放性。网上信息传播打破了国家地域的界限,把全球不同角落的人紧密联系起来。“诺亚方舟”变成了“地球村”、“电子社区”。人们不受时空限制,自由交往。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可能发生冲撞或相互融合。④非人性化。计算机网络虽为人的交往、沟通提供了方便,但毕竟以网络为媒体,通过人机对话实现,这样少了一些直接交往的温情,即人的交往成为非人性化的。

科学技术是历史进步的火车头,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道德的进步。计算机网络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快捷、方便。虚拟社会作为新的生存空间,它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生长点;网络的广泛应用积极地推动着道德建设的进程,产生了许多新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

(1)自由、民主精神。网络的核心是自由、开放。在虚拟社会里,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发言权,可自由表达思想,自由地进行选择、取舍,无须他人命令。可见,网络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使主体的自由、民主意识得到全方位提升,使道德主体能动性、创造性获得张扬。

(2)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的集合,它将世界上数以亿计的网络互联在一起,既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又相互独立,各自分散管理。它没有中心,没有领导机构,没有人比他人享有更多的特权,权力、阶层甚至地理位置、国家、民族都失去了意义。每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中心,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个体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强,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提高道德主体的创造性。

(3)自主精神。传统的价值观主要是他律,而虚拟社会的价值观主要是自律。网络是在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则下由网民自愿建立起来的。网民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必须确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自发地“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做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做网络的主体,因此更多地需要“慎独”,人的主体能动性和潜能得到提升。

(4)奉献精神。网民在网上所获的信息是免费的。资源共享就要求所有的子网和计算机要无偿地为网络提供资源。因此,没有奉献精神,没有资源共享意识,就没有网络。奉献精神是虚拟社会基本的价值导向。

(5)开放思想。虚拟社会的开放性,使人类的道德认识沿封闭——半开放——开放——全开放的路线不断上升。过去“老死不相往来”,终生难见一面的人们变成了近在咫尺的网友。在“电子社区”里,异质的宗教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都呈现在人们面前,经过频繁洗礼和自主选择,这些异质的东西在交往、学习、借鉴中达成共识、沟通和理解。因此网络强化了时代所需要的开放思想和开放意识。

网络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危害。“技术是一把锐利的双刃剑”,网络也类似于一柄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网络本意是从善的角度为人类服务,但却出现了异化。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德·J·汤因比所说:“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计算机网络当用于恶的方面时,就增加了恶的力量。

网络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幸福、实惠、享乐、希冀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失望、危机、忧愁、痛苦;在给人们带来信息丰富、交往便利、物质殷实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性异化、情感危机。时下信息污染、黄毒猖獗、计算机病毒、“黑客”的天马行空、金融犯罪等不断发生,这些给伦理道德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人类不得不正视。

网络带来的负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责任淡化。虚拟社会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人们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进入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新天地,从而往往有一种“特别自由”、“解放了”的感觉和想为所欲为的冲动,这易使人忘掉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的事情,这些事情明显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在网上发表个人意见,公布个人信息属个人言论和通讯自由,但其影响却是社会性、国际性的。也就是说,在有极大自由度的虚拟社会里,人们的责任范围超越了已有的范围,由此引起的道德失范问题愈来愈多,愈来愈严重。例如,一个人在网上散布假信息,或进行人身攻击,这就浪费他人时间、浪费网络资源。而在网上发表反动言论,进行煽动性政治宣传,则是违法的。

第二,道德冷谟。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双方都感受不到对方活生生的人的反应,使彼此忽略对方感情需要。在计算机既定程序左右下,人只能是被动的,而计算机程序编制是非人性的,这样使人在不自觉中患上了“精神麻木症”,失去了现实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力。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虚拟社会里,人可在家里办公,在网上上学、购物等,人们终日与个人终端打交道,具有可视性、亲和感的实际交往机会大大减少,导致人际关系疏远,个人也会产生紧张、孤僻、冷漠等情感。未来的人机系统高度自动化、精确化,但是,如果人在丰富多彩但往往又模糊不清的情感世界中也因为自动化、精确化而缺少人情味的话,则会导致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他人及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

第三,信息污染。网络社会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因而必须充斥着颓废无聊的信息、谩骂、黄毒,等等。有人称网络社会是空间垃圾站,是最肮脏的地方。在网络世界里,人们面临着类似环境污染的信息污染黄毒侵害。《光明日报》头版刊载了《一位母亲呼吁——摘自一封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举报信》,该文报告,一位母亲的儿子原来品学兼优,因黄毒所害,精神恍惚,行为怪异,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这是黄毒危害青少年的一个活生生的例证。

第四,个人隐私易遭侵犯。隐私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我国法律规定,只有专门机关才有权在必要的情况下对嫌疑人进行监视、调查、取证,对其他人,他的工作、生活各方面的细节是通过分散的方式予以保密的。很少有人能对个人生活细节进行汇总,个人的隐私不会赤裸裸地呈现在众人面前。但是,在网络社会里,人的生活成为“全盘的磁盘所记录的生活”。一旦个人的隐私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他人非法地获取,使个人的隐私权和自由权遭到破坏,构成对人的尊严的侵害。

第五,计算机网络犯罪。在网络帮助下,人的身份、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都可以被隐蔽和纂改。在现实社会中,合法与非法、罪与非罪较易判断,而在虚拟社会里,由于行为主体的隐匿性而导致模糊性,从而使问题变得相当复杂,他人难以有针对性地作出反应并采取制裁措施。近年来,制毒、侵犯知识产权、金融盗窃、敲诈勒索、计算机病毒、神奇的“黑客”等网络犯罪呈直线上升。

1999年4月全球60多万台计算机中毒,这种CIH病毒给全球的影响,让人心有余悸。扬州某银行被提走现金26万元,西安某银行遭黑客袭击,被盗80.6万元现金。

郑州两青年在网上散布“行长携巨款潜逃,银行支付困难”的谣言,致使郑州市交通银行营业网点出现“挤兑”现象,严重干扰了金融秩序,社会影响恶劣。黑客闯入白宫事件屡有发生。

但是,网上犯罪有隐蔽性,凡是可上网的地方都可以从容地进行犯罪;另外,网上犯罪还具有瞬时性,除了留下一闪即逝的电子脉冲外,常无迹可寻。这就向现有的科技、法规提出了挑战。从伦理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难题。

当然网络带来的负效应还有信息垄断,无政府主义泛滥,道德相对主义等方面的问题。

虽然网络给人类会带来的灾难,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放弃网络,而应正确看待它带来的正负效应。正如火药的发明者发明火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杀人,但后来火药却成了杀人武器一样,网络在人类应用中发生了异化。若对网络灾害不加以制止,未来就可能成为人类的敌人。可见,虚拟社会需要一套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和运行机制。当然它不是对传统道德的抛弃,而是在传统道德基础上,适应虚拟社会的新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和创新。

第一,建立系统的网络行为规范。针对传统道德规范约束的减弱,国外一些计算机和网络组织为其用户制定了一系列行为规则,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网络伦理声明中,指出了六种不道德的行为类型;美国华盛顿布鲁克林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了十条戒律。各国为防止计算机犯罪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遏制计算机犯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开发高技术防毒软件,以净化网络空间。清华大学成功地开发了“五行卫士”防毒软件。它能识别什么是黄色的。这样的技术开发和推广有利于网络伦理建设。

第三,采用高科技手段保障网络安全,如防火墙(Fivewal1),可以防止非法者闯入。还可建立国家安全信息机构,它可进行病毒检测和防治、网络安全紧急处理。可建立国家信息和“信息高速公路警察队伍”,以维护计算机安全,打击非法入侵者。

第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有公共秩序和安全问题。技术是中性的,其善恶在于其背后的使用者。因此,应对网络使用者进行网络伦理教育,要求每个网民都应遵守网络规则,维护网络秩序;要求每一个网民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增强自律,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网络伦理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的必修课,我们也可以借鉴。

道德构建范文篇2

本文作者:张向荣工作单位: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1.高校师德建设事关全民道德的培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作为高校教师,其一言一行和人格魅力都会深深的影响着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榜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一个人、鼓舞一个人,它给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对于学生来讲教师代表着知识权威,是正义的化身,因此,他们的知识才能、个性倾向、生活态度,极易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活实践中,注重道德修养,以德修身、以德立威,才能为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将来,他们踏上社会才能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我们通常用“桃李满天下”来赞颂教师的功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教师塑造的不是个别学生而是整个社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言:“在教师手里操纵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因此,高校师德建设事关全民道德的培育。2.高校师德建设事关学校未来的发展。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什么是大师?所谓“大师”通常指的就是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大家公认并且德高望重的人。由此看出大师是德才兼备者,正是这些大师们才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在生源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大高校要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扩大规模、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之外,更要在软件设施上下工夫,其中最核心的是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即专业技能要过硬,道德修养要高尚的教师队伍。拥有这样的教师队伍才能使学校在学术领域、专业领域和教学质量方面得到社会认可,所以高校师德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打造品牌高校至关重要,事关学校未来的发展。3.高校师德建设事关教师本人的素质和技能的进步。评价一个高校教师是否优秀不仅看他的专业技术水平,更要综合考察教师的德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很好的概括了教师必备的素质———师德和师能。师能是教师发展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高尚的师德是提高师能的前提,精湛的师能又是实践师德的基础。师德和师能密不可分。在师能普遍提高的今天,注重师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试想,如果一个教师对学生毫无责任感,毫无爱心,又怎么会不断更新和积累自己的知识,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呢?所以,教师注重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对提高本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至关重要。

从总体上来说,高校师德现状还是比较理想的,作为高级知识分子,高校教师沿袭了中国多年以来所形成的师德传统,以至社会外界经常以各种美好的词汇去赞美老师,我们常说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教师就是园丁,呵护祖国的花朵,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构筑心灵的高塔。长期以来,广大教师默默的耕耘和无私奉献,为教育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教师职业赢得了世人的崇敬和赞扬,人们给教师带上了光彩绚丽的“花环”,相当多的高校教师受到了学生、家长以及全社会的尊重,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在新时期高校师德也有很多不容乐观的地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冲击,具体表现为:1.一些高校教师更多的关注物质利益,责任心不强。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空间,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尤其是高校处在思想文化碰撞的最前沿,影响更加深刻。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金钱物欲的上升、理想情操的失落和道德水准的下降等师德滑坡现象。部分教师越来越注重功利和实惠,更多的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重视眼前的物质利益,阻碍了对更高价值目标的追求,不能平衡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利益取舍,以至在价值行为的选择上有时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底线。有些教师对收入状况不满足,进而不能安心自己的工作岗位,热衷于从事第二职业工作,仅仅把本职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本末倒置,备课不够认真、教学内容及方法陈旧,从而影响教学质量。2.教书育人意识淡薄、缺乏爱心,个别教师甚至师德失范。部分教师由于对教师职业的角色认知还不够清晰,没有真正体会到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感,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给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闻不问,甚至对学生缺乏爱心,缺乏应有的理解与尊重,不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而是简单粗暴,态度生硬。个别教师师德严重失范,主要表现为师表意识淡薄,缺乏自尊自爱精神。有的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上课接手机;有的仪表不整,着装不严肃,上课吸烟,举止粗俗;有的接受学生或家长心意,考试任意送感情分;甚至有个别教师自由主义思想泛滥,信口开河,借一些个人成见和怨气任意发牢骚或表露不满情绪,给学生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3.学术不端,严重影响教师职业的荣誉。学术科研是高校知识分子的生命线,但是只重视学术科研势必导致高校办学目标的偏离。当前高校普遍存在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而相对忽视教学和育人的问题。由于科研工作直接与教师个人的职称晋升、工作业绩考核等紧密联系,导致许多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精力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尤其是高校教职工职称晋升的考核标准很大程度上是学术考核,片面考察科研的数量,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名利的驱使下一味的和著作,造成只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局面,从而影响科研质量和水平,造成教师短期功利化的行为,进而违背学术道德规范导致学术腐败。严重影响教师职业的荣誉。

1.率先垂范,寓德于教。首先,教师自身要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铭记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把握时代的新变化和学生思想的新变化,“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良好的情操陶冶学生的情操。其次,教师要坚持科学求是、淡泊名利、严谨笃学、勤奋刻苦的精神,用自己严谨的学风、广博的知识、宽阔的科学视野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成长、成才。2.爱岗敬业,终身学习。教书育人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使高校教师的劳动价值无法用数量、时间和金钱来衡量。因此,教师不能以从事经济活动的心理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而应该以事业为重,以学生为重的宽阔胸怀,在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崇高境界,把幸福与快乐寄托于对教师职业的高度热爱和为实现教育目标而付出的艰苦劳动创造之中。高校教师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沉得下来,钻得进去,意志坚定,淡泊名利:要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要敢于挑重担,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上面作出表率,无愧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要对学生负责,要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要认识教学的特点、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握教育的规律、学习的规律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让全体学生健康发展。3.言传身教,以人为本。教师有一定的行为规范,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要起表率作用。要注重个人修养,以“德”感人,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体现人文关怀。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时刻记住自己的身份,把言谈举止、仪态仪表与内在的教养、涵养和修养联系起来思考,意识到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教师自己是一个人性丰满的人,有人文素养的人,才可能去影响学生。高尚的师德是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客观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在师德建设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坚定不移地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高校师德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和创新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教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

道德构建范文篇3

论文关键词:虚拟社会;道德;生长点;负效应

当今网络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净化网络空间,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想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网络对我们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它是由计算机、远程通讯等技术联结世界各国家、各部门及个人的高速信息交互系统。国际互联网又称为因特网(Internet)。目前全球约有194个国家和地区联人因特网,网民达1亿多人,并且每十个月翻一番。网络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及个人、各国、各地区联成一个新的社会组织形式,人们称它为“虚拟社会”或“网络社会”。

在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行为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的生存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如在经济方面,网络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商贸信息迅速传递和经济单位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广泛沟通,加强了生产的计划性和Et的性。在政治领域,网络使得“侯门不再深”,它有利于促进政府和民众之间密切联系,有利于扩大民主与增强政府运行的透明度,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在科教文方面,计算机网络为人们查询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科研合作,开展远程教育提供了条件。在生活方面,人们的活动方式和交往方式通过网络发生改变,如在网上购物、求职、旅游、交友、聊天等。

这样一种虚拟的生存方式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带来了如此大的变化,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虚拟社会自然也应该有自己的伦理规范。虚拟社会有哪些特点?对道德建设提出了哪些新的课题?我们必须跳出

“纯”技术的视域,对它作一番认真的探索。

虚拟社会主要是由电子空间所组成的。它不属于现实社会,但它与现实社会不是对立的。它以现实社会为背景,从中分化出来,通过因特网相互交往而形成。虚拟社会扩大了人的生存空间,但它和现实社会相互补充,形成了人类新的生活环境。虚拟社会的特点如下:①虚拟性。虚拟社会是以虚拟“实在”为基本的技术支撑。人退到了信息终端的背后,在现实交往中那些备受关注的特征如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都能借助虚拟技术得到充分隐匿。人们的行为也因此具有“虚拟化”和“非实体化”的特征。②自由性。网络自问世之日起便是一个以“无政府”为口号的公用网络。在这里,大众传媒逐步走向个体传媒。人们在网上自由选择信息,上载、信息,其间没有新闻审查和核实系统。在一人一机环境下,人们不必面对面直接打交道,从而摆脱了传统的“熟人社会”的道德约束即他律。网上没有国家和地域界限,现实社会中那种分域设卡、设点管辖和控制方式也不再起作用。虚拟社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时空”。③开放性。网上信息传播打破了国家地域的界限,把全球不同角落的人紧密联系起来。“诺亚方舟”变成了“地球村”、“电子社区”。人们不受时空限制,自由交往。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可能发生冲撞或相互融合。④非人性化。计算机网络虽为人的交往、沟通提供了方便,但毕竟以网络为媒体,通过人机对话实现,这样少了一些直接交往的温情,即人的交往成为非人性化的。

科学技术是历史进步的火车头,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道德的进步。计算机网络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快捷、方便。虚拟社会作为新的生存空间,它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生长点;网络的广泛应用积极地推动着道德建设的进程,产生了许多新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

(1)自由、民主精神。网络的核心是自由、开放。在虚拟社会里,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发言权,可自由表达思想,自由地进行选择、取舍,无须他人命令。可见,网络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使主体的自由、民主意识得到全方位提升,使道德主体能动性、创造性获得张扬。

(2)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的集合,它将世界上数以亿计的网络互联在一起,既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又相互独立,各自分散管理。它没有中心,没有领导机构,没有人比他人享有更多的特权,权力、阶层甚至地理位置、国家、民族都失去了意义。每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中心,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个体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强,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提高道德主体的创造性。

(3)自主精神。传统的价值观主要是他律,而虚拟社会的价值观主要是自律。网络是在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则下由网民自愿建立起来的。网民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必须确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自发地“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做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做网络的主体,因此更多地需要“慎独”,人的主体能动性和潜能得到提升。

(4)奉献精神。网民在网上所获的信息是免费的。资源共享就要求所有的子网和计算机要无偿地为网络提供资源。因此,没有奉献精神,没有资源共享意识,就没有网络。奉献精神是虚拟社会基本的价值导向。

(5)开放思想。虚拟社会的开放性,使人类的道德认识沿封闭——半开放——开放——全开放的路线不断上升。过去“老死不相往来”,终生难见一面的人们变成了近在咫尺的网友。在“电子社区”里,异质的宗教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都呈现在人们面前,经过频繁洗礼和自主选择,这些异质的东西在交往、学习、借鉴中达成共识、沟通和理解。因此网络强化了时代所需要的开放思想和开放意识。

网络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危害。“技术是一把锐利的双刃剑”,网络也类似于一柄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网络本意是从善的角度为人类服务,但却出现了异化。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德·J·汤因比所说:“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计算机网络当用于恶的方面时,就增加了恶的力量。

网络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幸福、实惠、享乐、希冀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失望、危机、忧愁、痛苦;在给人们带来信息丰富、交往便利、物质殷实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性异化、情感危机。时下信息污染、黄毒猖獗、计算机病毒、“黑客”的天马行空、金融犯罪等不断发生,这些给伦理道德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人类不得不正视。

网络带来的负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责任淡化。虚拟社会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人们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进入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新天地,从而往往有一种“特别自由”、“解放了”的感觉和想为所欲为的冲动,这易使人忘掉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的事情,这些事情明显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在网上发表个人意见,公布个人信息属个人言论和通讯自由,但其影响却是社会性、国际性的。也就是说,在有极大自由度的虚拟社会里,人们的责任范围超越了已有的范围,由此引起的道德失范问题愈来愈多,愈来愈严重。例如,一个人在网上散布假信息,或进行人身攻击,这就浪费他人时间、浪费网络资源。而在网上发表反动言论,进行煽动性政治宣传,则是违法的。

第二,道德冷谟。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双方都感受不到对方活生生的人的反应,使彼此忽略对方感情需要。在计算机既定程序左右下,人只能是被动的,而计算机程序编制是非人性的,这样使人在不自觉中患上了“精神麻木症”,失去了现实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力。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虚拟社会里,人可在家里办公,在网上上学、购物等,人们终日与个人终端打交道,具有可视性、亲和感的实际交往机会大大减少,导致人际关系疏远,个人也会产生紧张、孤僻、冷漠等情感。未来的人机系统高度自动化、精确化,但是,如果人在丰富多彩但往往又模糊不清的情感世界中也因为自动化、精确化而缺少人情味的话,则会导致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他人及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

第三,信息污染。网络社会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因而必须充斥着颓废无聊的信息、谩骂、黄毒,等等。有人称网络社会是空间垃圾站,是最肮脏的地方。在网络世界里,人们面临着类似环境污染的信息污染黄毒侵害。《光明日报》头版刊载了《一位母亲呼吁——摘自一封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举报信》,该文报告,一位母亲的儿子原来品学兼优,因黄毒所害,精神恍惚,行为怪异,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这是黄毒危害青少年的一个活生生的例证。

第四,个人隐私易遭侵犯。隐私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我国法律规定,只有专门机关才有权在必要的情况下对嫌疑人进行监视、调查、取证,对其他人,他的工作、生活各方面的细节是通过分散的方式予以保密的。很少有人能对个人生活细节进行汇总,个人的隐私不会赤裸裸地呈现在众人面前。但是,在网络社会里,人的生活成为“全盘的磁盘所记录的生活”。一旦个人的隐私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他人非法地获取,使个人的隐私权和自由权遭到破坏,构成对人的尊严的侵害。

第五,计算机网络犯罪。在网络帮助下,人的身份、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都可以被隐蔽和纂改。在现实社会中,合法与非法、罪与非罪较易判断,而在虚拟社会里,由于行为主体的隐匿性而导致模糊性,从而使问题变得相当复杂,他人难以有针对性地作出反应并采取制裁措施。近年来,制毒、侵犯知识产权、金融盗窃、敲诈勒索、计算机病毒、神奇的“黑客”等网络犯罪呈直线上升。

1999年4月全球60多万台计算机中毒,这种CIH病毒给全球的影响,让人心有余悸。扬州某银行被提走现金26万元,西安某银行遭黑客袭击,被盗80.6万元现金。

郑州两青年在网上散布“行长携巨款潜逃,银行支付困难”的谣言,致使郑州市交通银行营业网点出现“挤兑”现象,严重干扰了金融秩序,社会影响恶劣。黑客闯入白宫事件屡有发生。

但是,网上犯罪有隐蔽性,凡是可上网的地方都可以从容地进行犯罪;另外,网上犯罪还具有瞬时性,除了留下一闪即逝的电子脉冲外,常无迹可寻。这就向现有的科技、法规提出了挑战。从伦理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难题。

当然网络带来的负效应还有信息垄断,无政府主义泛滥,道德相对主义等方面的问题。

虽然网络给人类会带来的灾难,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放弃网络,而应正确看待它带来的正负效应。正如火药的发明者发明火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杀人,但后来火药却成了杀人武器一样,网络在人类应用中发生了异化。若对网络灾害不加以制止,未来就可能成为人类的敌人。可见,虚拟社会需要一套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和运行机制。当然它不是对传统道德的抛弃,而是在传统道德基础上,适应虚拟社会的新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和创新。

第一,建立系统的网络行为规范。针对传统道德规范约束的减弱,国外一些计算机和网络组织为其用户制定了一系列行为规则,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网络伦理声明中,指出了六种不道德的行为类型;美国华盛顿布鲁克林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了十条戒律。各国为防止计算机犯罪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遏制计算机犯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开发高技术防毒软件,以净化网络空间。清华大学成功地开发了“五行卫士”防毒软件。它能识别什么是黄色的。这样的技术开发和推广有利于网络伦理建设。

第三,采用高科技手段保障网络安全,如防火墙(Fivewal1),可以防止非法者闯入。还可建立国家安全信息机构,它可进行病毒检测和防治、网络安全紧急处理。可建立国家信息和“信息高速公路警察队伍”,以维护计算机安全,打击非法入侵者。

第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有公共秩序和安全问题。技术是中性的,其善恶在于其背后的使用者。因此,应对网络使用者进行网络伦理教育,要求每个网民都应遵守网络规则,维护网络秩序;要求每一个网民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增强自律,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网络伦理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的必修课,我们也可以借鉴。

道德构建范文篇4

官德体现社会道德整体水平

从地位和作用来看,官德既属于社会道德的范畴,又对社会道德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反映和体现社会道德的整体水平。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型社会,伦理思想深厚而广博,其中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最为深入和长远。从春秋时期直至近代的中国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逐渐转化为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以及民间礼俗的历史;儒家伦理道德作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规范,在国家控制力量中长期居于基础性地位。儒家伦理要求为官者加强道德修养,强调“为政以德”,“吾日三省吾身”,“公生明、廉生威”等,认为各级官员应比一般人具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与道德追求,这样才能“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因此,从历史上看,为官者的道德意识、道德水平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那个地区的社会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是那个时代、那个地区整体道德得以维系的基础;一个朝代是否能实现社会稳定、民风向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官员的道德操守是否端正,能否做到清正廉明。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不但在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们今天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是社会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这与封建社会把官员看作人民的“父母官”、将人民视为“子民”的观念存在根本区别,但我们党也继承和发扬了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合理成分,强调官德对社会道德的示范意义,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与任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官德引领社会道德发展方向

社会道德体系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要素组成。官德作为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社会道德的发展方向。在我国古代,处于社会道德体系的中心位置并引导社会道德发展方向的是以“忠君爱国”、“修己安民”等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为表征的政治伦理。在我国当代社会,政治权力依然是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源,领导干部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各级领导干部掌握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制定公共政策,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具有较高的要求和期待,不但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更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能够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为人民带好头、引好路。因此,官德作为规范权力行使的职业道德,对社会道德有直接的导向性作用,能够引领社会道德发展方向;社会道德风气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质和作风如何。我国古语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我们党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一贯注重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始终强调要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并就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安排部署,我们应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执行。

道德构建范文篇5

人们看到,全国城乡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北京开展“首都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上海黄浦区开展“法德伴我行、诚信在黄浦”的主题教育活动,南昌实施道德建设实践工程,重庆江津市组织农民道德评议……在互联网上,网民展开公民道德大讨论,广大干部群众为公民道德建设建言献策,形成了人人为公民道德建设出力,人人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责的良好氛围。

在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中,各地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人们深深地体会到,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公民道德建设才能取得实效。把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和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从小事抓起,从点滴入手,公民道德素质也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实践证明,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践还证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公民道德素质提高了,和谐社会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道德构建范文篇6

关键词:道德准则;道德规范;道德理念

道德,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同样,作为道德的基本原则和本质体现的道德准则也会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发生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也随之改变,我们己经不能完全用传统的道德准则来评判人们的行为了,而需要形成种种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因此,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是时展给我们提出的现实课题与客观要求。

一、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着眼点

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构建应当把握四个着眼点:一是着眼于“中国”,要正确处理道德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二是着眼于“当代”,要正确处理道德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三是着眼于“基本”,要正确处理公共生活和各种不同领域道德要求的关系;四是着眼于“多数人”,要正确处理道德现状和道德建设的关系。

道德必然反映人们的价值诉求,是人们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必须倡导或反对的价值要求。道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之分。前者适用于一切社会、一切时代、一切阶级,是人们普遍的道德价值要求,如:善、公正、诚实、自尊、谦虚等等。后者则与之相反,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或同一民族同一阶级在不同时代,往往奉行不同的乃至相反的道德规范。例如,在大多数国家,妇女都可以露出面孔,而应该遮住乳房和臀部,可是,在非洲的许多地区,妇女却应该裸露乳房和臀部。而在传统的阿拉伯社会中,妇女应该遮住全身,等等。m这就是道德的差异性,特殊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道德规范与准则除了遵循道德的普遍性之外,还应该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要求。

道德准则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经济关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当代中国,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这对人们树立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提出了现实课题。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独立和平等竞争,这对人们的道德价值标准提出了新要求,有利于形成讲求实效、公平竞争、发扬科学民主精神等新的价值观。其二,高新科技的发展冲击着人们的道德领域,带来了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克隆”对人伦关系冲击的争论,“安乐死”是否合乎道德,等等。其三,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展望,又是对人们道德价值的内在诉求,它必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道德观念。

社会生活存在方方面面,在公共生活和不同领域都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而基本道德准则是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准则。2001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既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的内容,也包含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的内容,同时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特点,是每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我国的道德现状如何?不可否认,从总体上看,中国的道德现状和道德建设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并有与时代进步相一致的发展趋势。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现实中的道德滑坡也是毋庸质疑的客观事实。“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种种现实已非常明显地折射出当代中国人面临的道德困惑与冲突,更折射出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当前道德现状与加强道德建设的关系,不断加强对道德建设的研究,扎实稳步推进道德建设,以改变道德滑坡和道德失范的现状。

二、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核心理念

当前,面对经济的转轨,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形成种种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先进的道德理念,并用于指导当前我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构建。主要包括:

1.公平和正义

所谓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它表达一种人类合理性的价值追求。自古以来,公正都被人们看作是人类社会普遍遵循的道德基本准则。公正就其实质内容来看,反映的是人们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关系。当前,确立公正理念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核心理念之一是社会主义伦理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不仅在法律和经济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政治文化、人的尊严与社会权益上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惠互利,互助友爱,平等待人。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也需要公正原则予以规范和调节。

2.权利和个性

在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里,其道德价值观的核心和根本导向是强调个体利益服从家庭、宗族和国家利益,反对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这种传统道德准则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对人的权利和个性重视不够。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之相适应的当代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必须体现人的主体性,重视个人基本权益的满足以及个性的充分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习市场经济肯定个人追求正当利益的合理性,这就要求我们从道德上肯定人们的正当利益,树立公正、竞争、效率和责任意识。同时,市场经济是一种充分尊重个性、展示个性魅力的经济形态。个性的充分发展有利于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而真正体现人的主体性。

3.和谐和共生

和谐,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协调、融洽、合作、共生等意义。因此,和谐和共生具有相同的含义。中国传统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主张人和自然和谐交融,亲密友善,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和“天人合德”这种不可分割的统一关系。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必须体现或着眼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和谐发展。

4.科学和文明

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还必须贯穿科学和文明的理念。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的基本道德准则。其中就明确指出要崇尚科学和文明,反对愚昧无知。当代人们在追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理念和科学的价值观,尊重科学、崇尚创新、遵纪守法、文明向上,克服过去那种无视人与自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只顾局部,不顾全局;只图眼前,不顾人类未来的狭隘意识和把科学技术用于战争的非理性行为,使科学技术真正为人类服务,从而不断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和持续和谐发展。

三、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种种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而大力拓展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万物是为人而存在的。因此,人类不断对自然进行无限制的索取和利用,结果造成了当前困扰整个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全球性危机”。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而是相互平等、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关系。因此,当代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必然包括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具体说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指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协调统一。

2.关于义利关系

我国传统的义利观以重义轻利思想为代表,并一直影响着国人的价值选择。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入以及西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逐渐被否定。因此,当前加强道德建设,首要的问题就是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义利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指出,……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可见,当前的新义利观,最根本的就是在对目前多样化的义利观“扬弃”的基础上,坚持“义利并重”,达到义和利的辩证统一。具体来讲,就是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但又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坚决反对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犯和损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实现个人和社会利益总体增进。

3.关于群己关系

群己关系,通常意义上又称为人我关系、公私关系。当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社会在群己关系方面,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利人利己互利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最低要求,也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中的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现形式。互利原则不仅从道德上肯定了经济人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以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关系,而且具体规范着经济人的市场经济行为,引导经济人严格按照等价互利的原则进行商品交换,反对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

道德构建范文篇7

【关键词】审计职业道德;道德自律;机制构建;实现路径

审计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活动,是政府工作透明化与人大监督具体化的制度安排。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与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必须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及时发现审计职业道德自律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审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构建与实现路径。

一、审计自律及其属性解析

审计自律也被看做是审计主体对自己进行的“行为立法”,属于内在要求和精神境界的范畴,具有以下属性:(1)延续性。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审计活动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而有不同的表现,但审计自律渗透到审计职业活动中,人们长期从事审计职业话动,重复着基本不变的审计职业行为,这样就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审计职业行为习惯和审计道德现范,形成了审计行业共同恪守的审计自律传统,在职业活动中世代延续持守。而审计自律正是审计职业延续发展的精神支柱。(2)自我约束性。任何职业活动都同时具有行业内的自律和行业外的他律,有职业工作者内心的自我约束,也有主体之外的外部约束。审计活动则更具特点,主要在于审计工作的专业性、独立性和审计活动的相对封闭性,致使外部对他的监督和制约缺乏直观、能力不足,由此导致外在强制性弱化,此时的任何审计主体倘若再不遵守审计自律,审计活动就会走向异端,审计的价值就可能丧失尽净。因此,审计的自我约束显得格外重要。(3)层次性。审计自律层次性可以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观察。从审计人员的自律性程度上观察,在整个审计工作队伍中,人们的审计自律性参差不齐,表现出高低不同的层次性;从审计工作岗位要求上也体现出层次性,一般情况下,对居于领导职务上审计工作者的审计自律要求高于一般工作人员,地位越高,其自律性就应该越高。

二、审计职业道德自律中存在的问题

(一)自律监管协调性缺乏

首先,一些审计机构缺乏统一行动的观念,部门和部门之间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彼此之间的沟通协调机会较少,使得一些审计人员感到相关检查过多、过频,容易在疲于应付中逐渐产生抵触或反感情绪。其次,审计人员的自律监管检查没有建立起成果共享机制,当不同检查组检查出来相关成果之后,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彼此借鉴和利用率不足,使得检查效率长期处于低位。最后,大部分审计部门的自律监管以手工现场检查为主,在审计手段方面相对传统,监管方式灵活性不足,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运行效果较差。

(二)自律激励机制缺位

除财会监管之外,很多审计业务部门在自律监管方面都由于激励机制的缺位而使得自律效果大打折扣。比如,很多审计监管人员都属于兼职而非专职,部分审计机构为了应付检查,临时找来很多监管员上岗,在没有进行任何岗前技能培训的情况下,使得监管职责界限不清,加之部分审计人员的自律意识较差,自我认识的深度不足,使得自律质量不高。此外,因为缺乏对自律监管实践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得奖惩措施无法到位,自律监管工作无法得到正常开展,无法调动业务部门进行自律监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对自律的认识存在偏差

首先,审计人员对自律监管的认识不足,未能将内部监管置于重要位置,存在“重业务、轻监管”的情况。一些审计人员认为审计工作的目标在于提升经营绩效,只要能够“不出事、不犯错”便实现了业绩目标。这种“无过就是功”的审计思想让很多审计人员将主要精力投向了业务经营方面,而对审计监管工作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其次,部分审计人员自律监管的主动性较差。部分审计部门在对自律监管工作的认识欠缺,缺乏主动监管意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对自律监管的制度要求和自我约束标准执行缺位,极大影响了审计绩效的提升。最后,一些审计人员以审计监督取代自律监管,以外部监管取代自我约束,这种思想的长期存在,极大影响了内外部检查的成效。

(四)自律质量有待提高

首先,部分审计人员(包括审计部门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自律监管方面依旧沿袭传统思维与做法,依旧是围绕如何让自律监管之合规性“达标”。这样,就将自律监管的有效性指标放在了次要位置,审计人员所做的工作大多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和审计以及监察部门的检查。其次,在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不愿监管、不敢监管、不能监管以及监管不严的情况。一些自律监管人员对上级的有关自律监管规定和要求,无法全面理解与掌握,这就让基层审计机构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发现之后也无法及时上报,让预期的自律效果大打折扣。另外,部分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较差,对自身自律监管成果的利用缺乏主动性。

三、审计职业道德的自律机制

(一)约束机制

自我约束被视为道德自律的基本方法,在审计人员的约束机制中处于核心位置。自律者唯有依据自律标准与规范开展实时的自我约束工作,达到“行所必行,止所必止”,才会实现对自我行为的约束,达到“制欲”之目的。实际上,审计职业道德自律便是审计人员的自我斗争和自我选择的过程,是一个人对“自我”和“真我”进行选择的集中表现。在这场自我斗争和自我选择中,需要依靠的是审计人员的道德信念、道德意志与行为习惯,通过自觉自愿的行动,使之内心和工作本身达成一致。倘若自律者之自律能力与道德修养达到特定水平,自律者就会开启“外律约束机制”,倘若自律者之自律能力与道德修养彼此相当,自律者就会开启“内律约束机制”,通过“内律”对自我进行约束。

(二)运行机制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审计职业道德自律在运行方面涉及到自选择能力、自组织能力与自控制能力等方面。其中,自选择能力涉及到自律运行目标的自我选择、自律运行方式的自选择。当然,自选择能力的标准作为目标的实现值会与预期值存在一定偏差;而运行方式自选择能力的强弱,在评价标准方面能够决定运行方式之效率。自组织能力涉及到从自律无序状态的有序状态、从自律不稳定状态的相对稳定状态、从自律之已经有序而稳定状态到新的有序而稳定的状态等不同情形。

(三)融合机制

审计职业道德的形成过程是审计从业者的在职业活动中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的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主体对象化、对象主体化的交互过程。就单个主体而言这一过程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亦即审计道德自律性不是自觉自然的过程,它是外在约束与内在约束、自律与他律融合的过程,自律不断从他律获得激励和鞭策,他律常常从自律得到纠正和调适。单有自律,往往难以持久,单有他律,无法形成真正的动力。只有建立他律与自律的融合机制,使审计从业者的道德实践处于环境激励和强化、内部接受和内化的良性循环,审计职业道德自律才可以持续长久,且不断得以提升。

四、审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实现

(一)提升审计独立性

提升审计独立性涉及到审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实现的制度因素,而审计行业协会对审计人员的约束和服务并非是按照政府要求作出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财政部门之间的挂靠关系不但对政府部门实现对审计行业的管理造成阻碍,还会提升政府不当管制的可能。这无法充分发挥审计行业的自律管制优势,还会让部分对本审计实务最贴近和对行业专门知识最了解的审计人员对自身职业发展与行业前提做出错误的预判。所以,应以独立、客观和公正为基本原则,包括中注协要按照建立行业自律管理体制之要求,优化内部管理制度。

(二)注重协会自律管理

当前,需要以现行行政许可为框架,通过落实行政法治,发挥审计业内协会的自律作用,以不违反依法行政原则为前提,发挥协会自律管理的作用与优势。对法律未明确规定的行业管理事项,要将其交由协会加以处理。依据这一原则,政府行政部门要重点完成对审计服务产品质量之管制工作。比如要全面收集和整理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的信息,尤其是日常监控信息,以便能够借助信息在两者之间的共享,提升职业道德自律的效果和效率。

(三)强化对权力的问责与约束

针对我国审计行业的发展状况,为了提升审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建设,需要在注重政府管制与行业自律的过程中,全面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审计监督机制与法律制度体系,关注对管制权力进行的问责与约束,对视作审计市场管制主体的政府与行业协会行为加以约束,以保证管制权力能够更加严格地受到法律的限制,已达到管制权力和职责对等的效果,让管制措施具备更理想的可操作性与威慑力。同时,为社会监督政府和行业协会的行为提供更有效的法律依据。而在搭建全方位和立体化的行业监管法律制度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规定管制机构之法定职责权限和管制主体之工作程序等。

(四)规避权力寻租

实践表明,权力配置不当,要么出现管制不足,秩序混乱,要么导致权力滥用,其结果都可能产生权力寻租现象,使整个社会对权力的公正性、正当性失去信任,政府诚信度因此跌落。为此,应保证政府具有侵略性与扩张性的权力得到约束,能够时刻处在法律的权威之下,即得到法律的授权也受到法律的控制和约束。第一,保证政府与会计师事务所都能够发挥其主体作用,政府干预审计工作的行为要符合经济实体法的要求,又要符合行政程序法的标准;第二,以行政法治原则为基础,保证政府能够严格依法办事,有权就有责、权力受监督,违法要担责。

参考文献:

[1]郑玉梅.我国民间审计发展中的自律与他律[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2).

[2]农行江西省分行课题组.新形势下二级分行自律监管与审计监督有效整合[J].企业经济,2016(8).

道德构建范文篇8

一、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着眼点

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构建应当把握四个着眼点:一是着眼于“中国”,要正确处理道德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二是着眼于“当代”,要正确处理道德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三是着眼于“基本”,要正确处理公共生活和各种不同领域道德要求的关系;四是着眼于“多数人”,要正确处理道德现状和道德建设的关系。

道德必然反映人们的价值诉求,是人们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必须倡导或反对的价值要求。道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之分。前者适用于一切社会、一切时代、一切阶级,是人们普遍的道德价值要求,如:善、公正、诚实、自尊、谦虚等等。后者则与之相反,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或同一民族同一阶级在不同时代,往往奉行不同的乃至相反的道德规范。例如,在大多数国家,妇女都可以露出面孔,而应该遮住乳房和臀部,可是,在非洲的许多地区,妇女却应该裸露乳房和臀部。而在传统的阿拉伯社会中,妇女应该遮住全身,等等。m这就是道德的差异性,特殊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道德规范与准则除了遵循道德的普遍性之外,还应该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要求。

道德准则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经济关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当代中国,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这对人们树立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提出了现实课题。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独立和平等竞争,这对人们的道德价值标准提出了新要求,有利于形成讲求实效、公平竞争、发扬科学民主精神等新的价值观。其二,高新科技的发展冲击着人们的道德领域,带来了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克隆”对人伦关系冲击的争论,“安乐死”是否合乎道德,等等。其三,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展望,又是对人们道德价值的内在诉求,它必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道德观念。

社会生活存在方方面面,在公共生活和不同领域都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而基本道德准则是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准则。2001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既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的内容,也包含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的内容,同时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特点,是每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我国的道德现状如何?不可否认,从总体上看,中国的道德现状和道德建设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并有与时代进步相一致的发展趋势。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现实中的道德滑坡也是毋庸质疑的客观事实。“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种种现实已非常明显地折射出当代中国人面临的道德困惑与冲突,更折射出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当前道德现状与加强道德建设的关系,不断加强对道德建设的研究,扎实稳步推进道德建设,以改变道德滑坡和道德失范的现状。

二、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核心理念

当前,面对经济的转轨,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形成种种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先进的道德理念,并用于指导当前我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构建。主要包括:

1.公平和正义

所谓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它表达一种人类合理性的价值追求。自古以来,公正都被人们看作是人类社会普遍遵循的道德基本准则。公正就其实质内容来看,反映的是人们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关系。当前,确立公正理念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核心理念之一是社会主义伦理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不仅在法律和经济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政治文化、人的尊严与社会权益上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惠互利,互助友爱,平等待人。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也需要公正原则予以规范和调节。

2.权利和个性

在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里,其道德价值观的核心和根本导向是强调个体利益服从家庭、宗族和国家利益,反对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这种传统道德准则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对人的权利和个性重视不够。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之相适应的当代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必须体现人的主体性,重视个人基本权益的满足以及个性的充分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习市场经济肯定个人追求正当利益的合理性,这就要求我们从道德上肯定人们的正当利益,树立公正、竞争、效率和责任意识。同时,市场经济是一种充分尊重个性、展示个性魅力的经济形态。个性的充分发展有利于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而真正体现人的主体性。

3.和谐和共生

和谐,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协调、融洽、合作、共生等意义。因此,和谐和共生具有相同的含义。中国传统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主张人和自然和谐交融,亲密友善,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和“天人合德”这种不可分割的统一关系。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必须体现或着眼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和谐发展。

4.科学和文明

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还必须贯穿科学和文明的理念。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的基本道德准则。其中就明确指出要崇尚科学和文明,反对愚昧无知。当代人们在追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理念和科学的价值观,尊重科学、崇尚创新、遵纪守法、文明向上,克服过去那种无视人与自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只顾局部,不顾全局;只图眼前,不顾人类未来的狭隘意识和把科学技术用于战争的非理性行为,使科学技术真正为人类服务,从而不断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和持续和谐发展。

三、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种种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而大力拓展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万物是为人而存在的。因此,人类不断对自然进行无限制的索取和利用,结果造成了当前困扰整个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全球性危机”。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而是相互平等、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关系。因此,当代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必然包括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具体说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指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协调统一。

2.关于义利关系

我国传统的义利观以重义轻利思想为代表,并一直影响着国人的价值选择。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入以及西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逐渐被否定。因此,当前加强道德建设,首要的问题就是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义利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指出,……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可见,当前的新义利观,最根本的就是在对目前多样化的义利观“扬弃”的基础上,坚持“义利并重”,达到义和利的辩证统一。具体来讲,就是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但又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坚决反对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犯和损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实现个人和社会利益总体增进。

3.关于群己关系

群己关系,通常意义上又称为人我关系、公私关系。当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社会在群己关系方面,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利人利己互利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最低要求,也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中的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现形式。互利原则不仅从道德上肯定了经济人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以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关系,而且具体规范着经济人的市场经济行为,引导经济人严格按照等价互利的原则进行商品交换,反对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

道德构建范文篇9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道德课堂: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课堂形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秉承道德的准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幸福,得到学业与身心全面发展。道德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家园。

课堂道德: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

道德课堂的本质:“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构建道德课堂就是在养心,是在养我们教育者的心,也是在养学生的心。

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学习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让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

道德构建范文篇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充满了对道德方面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又是我们奋斗的过程。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为基础,一方面要以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保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引导、激励、支撑、保证的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们经济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要求的反映,是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阶级、不同性质的社会有着不同的道德体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精神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处理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在处理关系、解决矛盾的时候,离不开道德的规范和调节。无论是处理和解决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还是处理和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或是处理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都需要人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明是非、辨真假、分善恶、知美丑、晓荣辱。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优良道德风尚的提倡和尊崇,以及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不良思想行为的反对和贬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鲜明、正确的道德规范。只有坚持这样的道德规范,才能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各种社会关系,包括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往往都表现为一种利益关系。要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必须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把个人利益亦即“私利”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这些“公利”统一起来;而当私利同公利发生矛盾的时候,则应私利服从公利,做到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直至大公无私。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坚持集体主义,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必须摆正个人与他人、利己与利他的位置,坚持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实现个人与他人的团结友爱、以诚相待、和谐相处,并在此基础上达到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共同实现、共同发展;而当利己与利他发生矛盾的时候,则应先人后己、克己为人直至无私利他。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科学世界观和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相偕相生、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也需要采取与人为善、克己为人的态度,爱护自然,善待自然。

社会是由一个个个人组成的,实现个人的和谐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实现个人的和谐发展,也需要正确处理个人在发展中的各种关系,特别是要解决好如何做人的问题。在人生态度方面,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在行为处世方面,要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在生活方式方面,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人的集合与扩展。人的作风决定社会的风气。把这些首先是对个人作风方面的规范和要求、同时也是对社会风气方面的规范和要求施行起来、扩展开来,就会形成个人作风与社会风气之间良性互动、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