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1:21:10

档案信息

档案信息范文篇1

模式实际上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既可以表现静态的结构,又可以进行动态的描述,并且以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存在。

最早的传播模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斯多德模式,它扼要地提出了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效果及场合。而在传播学上具有奠基意义的传播模式是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渠)。然而,五W模式忽略了传播的反馈要素,仅是一个单向线性传播图式,事实上人类的传播活动并不是一个被动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继承性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此后很多学者在五W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传播模式,如1954年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高度循环性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967年丹斯提出了著名的螺旋模式,为某些循环方式无法描述和解释的传播现象提供了最好的图解。

由此可见,传播模式有一个积累、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其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单向线性到双向循环,由要素性到结构性,由静态到动态,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分析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与结构模式的基础。

二、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成

广义的档案信息传播包括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和私人档案拥有者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偏向于公共组织传播,而私人档案信息传播则倾向于人际传播。本文所讨论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指的是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的交流传递过程。

档案信息传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传播,其传播活动本身既属于传播活动的大范畴,具有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它的传播对象——档案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其传播方式、活动规律无疑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因此,只有建立在共性与个性有机契合基础上的模式,才能反映出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档案信息传播结构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这里进行的模式分析主要是考察其传播过程中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足以形成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基本框架结构。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和反馈。这五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循环互动,共同构成了这样一个传播过程:

附图

1.档案信息源。即各种各样的档案资料,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通过档案馆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进馆。

2.档案馆。在档案馆中,经过整理、鉴定、加工等常规程序将档案信息有序化,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传播方式传递给相应的档案信息受众。

3.传播渠道。包括公共组织传播渠道和大众传播渠道。档案信息传播者可以决定档案信息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需要选择一定的传播方式获得相应的档案信息。

4.档案信息受众。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还包括主动或者被动接触到档案信息的人。

5.反馈。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反应信息反馈给传播者之后构成了一次传播流动过程,传播者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档案信息传播。

在上述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档案信息既可以进入大众传播系统转换为其他形式,从而进入人际传播、市场传播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也可以直接进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传播者在一般传播模式中主要是作为信息源的传播和报导者身份出现,而档案信息传播者既是档案信息的收集者、整理加工的把关人,更是承担市场及公共渠道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中介人。档案信息受众也比较复杂,既可以是大众传播的直接受众或消费者,也可以是公共组织传播的档案用户。不同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中的传播对象是复杂的、多元的,这是由传播途径的多元并存和传播对象存在的不同社会角色等方面因素决定的。受众的反馈活动是检验传播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的重要环节,一般是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三、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分析

1.传播的起点

一般的传播模式都以传播者(个人或群体)作为传播的起点,传播者将已经准备好的信息传递出去,笔者认为这种传播起点是不适用于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

近年来,档案数量的急剧暴涨与库房容量相对有限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档案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档案馆加大了鉴定工作的力度,并且提出了要介入文件管理流程进行前端控制,以保证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最多、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档案馆对档案信息源的鉴别、选择、收集工作成了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理应是档案信息传播的起始。如果把档案信息源置于档案馆之后,人们很容易误认为档案馆的传播任务只是将已经收藏的档案信息传播出去,而档案馆对分散在社会中的大量的档案信息的选择、收集这项基本功能就突出不了了。

档案馆馆藏的质量是传播活动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馆藏就不可能有好的传播效果。我国档案馆馆藏结构不合理是老大难问题,以这样的馆藏为基础进行的传播活动效果不理想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应当把档案信息源提前到传播者之前,强调档案馆的“把关人”作用,严格控制进入档案馆的档案资料的比例及质量,优化馆藏结构,为档案信息传播打好基础。档案馆一些中心工作的开展需要馆藏以外的信息,例如举办展览,光靠馆藏不够,必须搜集馆藏以外的信息作为补充。因此,档案馆深层次上的档案信息传播并不仅仅是将馆内有序化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样简单,其真正内涵应是将分散在社会中无序化的、有用的档案信息经过整序、加工之后传递给受众。

2.传播渠道

档案信息传播的渠道包括大众传播渠道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两种,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为主。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所公布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的作用及利用档案的规章制度,接触、了解、选择档案信息,清楚档案信息的出处,了解利用档案信息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亲自到档案馆,运用档案馆所提供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全宗索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目录等)查询馆藏内是否有符合自己需求的档案信息,并将查得的需求信息转换成信息代码,向档案工作者提出受传需求,档案工作者据此通过档案阅览、档案外借、制发档案复制件、制发档案证明或咨询服务等形式传播档案信息,也就是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由此可见,档案馆在档案信息传播中担任中介的角色,是档案信息受众与档案信息间联系的桥梁,在社会档案信息资源无限扩大与受众个性化需求之间建立起对应的关系。

此外,在一般传播模式中,整个传播方向是单向式的,即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对传播渠道是不具有支配性和选择性的,是完全被动的。而在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在传播渠道和受众之间的箭头标志是双向的,即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渠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档案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档案信息传递最终究竟是通过哪一种渠道进行,不仅传播者有决定作用,受众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是由双方共同决定的。

3.档案信息受众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也决定了档案信息受众具有数量众多、构成复杂、分布广泛、分散流动的特点,因为档案信息传播的信息是为大众提供的,大众的外延可以涵盖所有的人类社会成员,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从可能性上讲,在档案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大众即档案信息的受众。但是,从现实上说,只有当大众介入档案信息传播过程,采取某种主动行为,比如去档案馆阅览室阅览档案、看档案杂志、参加档案工作会议等,才能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受众。因此,严格地说,档案信息受众是指档案信息的利用者和接触者。

一直以来,档案界将档案用户视为档案信息受众的全部,事实上,档案用户只是在档案馆以阅览、复制、摘录档案信息或者制发档案证明等形式使用档案的直接利用者,而在档案公布、档案宣传、档案编研产品的发行、售卖工作以及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接触和阅读档案信息的人应当也是档案信息的受众,因为通过与档案信息的接触,接触者的态度和行为也可能会有所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因此,根据传播渠道的不同,档案信息传播的对象可分为大众传播的直接消费者和组织传播的公共利用者,具体来说,既有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也有观众、听众、读者、网民等等。

4.反馈

传播活动的最后结果就是受众接收到信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论是好是坏。但是,如果受众不把取得效果的信息回传给传播者,传播者就不知道自己的传播最终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因此,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信息机制。笔者在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也把信息反馈作为其中一个基本要素。

信息反馈是档案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信息回流,是检验传播活动效果的重要环节。由于传播渠道与受众的多元性,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活动同样具有多向性和复杂性,除了反馈到传播者——档案馆,还会反馈到传播渠道中的大众传播组织——报纸、杂志、电台等。相对来说,向大众传播组织的反馈一般是迟滞性的,而向档案馆反馈则是直接性的,一般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信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告诉档案信息传播者应该继续传播,也可以是要求档案信息传播者改变或者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然后再进行传播,或者是要求停止传播。档案馆根据相应的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进或提高原有的传播内容或方式,定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构建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是使档案信息传播研究适应传播现实变化的一种尝试,在帮助了解档案信息传播过程的同时,揭示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中获得对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宏观地把握和全面抽象。尽管本文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比较简单,但已抓住了问题的主要方面,突出了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反馈等档案信息传播的基本问题。通过这个模式我们能够简明又清楚地了解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和过程,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庆山《文献传播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

2.田野,张长海《传播学视野下的档案观念和档案工作》档案管理,2001(1)。

3.田野《档案信息传播的形态:利用,编研、宣传、公布》档案学通讯,2002(2)。

档案信息范文篇2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分类

2002年,国家档案局在《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积极推进档案数字化进程,加强对珍贵、重要档案的保护,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软件的技术和应用水平,尽快在全国推广应用相对统一、符合规范的档案管理软件,为保证档案信息交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自此,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都在努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的查询利用也从通过手工目录检索时代进入到计算机检索时代。目前,社会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档案也不例外。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本文将分析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化对高校档案分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促进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化发展。

一、传统档案与信息化档案保存和利用方式的区别

(一)档案信息化后档案信息如何保存与利用。档案信息化是在国家档案建设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的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和提供利用。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馆藏档案数字化程度以及档案管理系统的好坏是衡量档案信息化水平的两个重要指标。档案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学校管理系统中只有条目信息,馆藏档案数字化率很低,查询到的档案信息不完整,有时即使保存了需要的档案,也因标题中没有著录相关的字段而检索不到;档案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学校档案数字化率很高,查询时不仅可以通过标题而且可以实现全文检索,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和检索质量。档案管理模式从以档案实体保管和利用为重点,转向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提供服务为重心,从而使档案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化。档案信息化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系统整理、数据库建立、档案资源电子化、网络化、开发利用及档案技术保护等。档案信息化实际上就是档案变成数字化形式进行存储和服务。档案信息化后数据大都由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数据均保存在数据库中。数据库的出现和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存储技术和调用效率都得到大幅提高。无论高校采用哪种管理系统对档案数据进行管理,大多都通过关键字段进行档案查询利用。信息化程度较低的高校根据档案的件号或盒号到库房进行查询;而信息化程度高的高校,纸质档案基本上成了摆设,在查询利用中基本不用,而是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可以完成所有的档案查询利用业务。有的高校甚至在档案归档过程中开始逐步实行单轨制,即只收集电子文件进行归档。随着全文检索技术的普遍推广,无论是哪类档案,纸质档案的保管方式如何,都能在计算机上快速进行检索和利用。(二)传统档案的纸质档案如何保存与利用。传统档案主要指针对纸质档案进行管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明确将高校档案分为11类。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是通过对每类档案设置不同的档案对档案进行分类,查询利用时根据需求先找到是哪类档案,再在该类档案中依据盒号或件号查询,因此档号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档号一般包括:年度号、一级目录、二级目录、案卷号等,查询只能严格按照“年度号”“一/二级目录编码”和“案卷号”进行查询。

二、档案分类的意义

第一,档案分类方便了档案管理。一方面档案的分类将不同材质的文件资料等进行系统的分类,方便了档案的保存。如纸质文件和光盘文件有很大的差别,纸质文件在借阅过程中容易受损,保管时就必须按照纸质文件借阅的规定执行,认真查对档案借阅前后的区别,确保档案的完整性。而光盘害怕潮湿等环境的影响,而且有丢失数据等可能。因此,在保存中要注重档案的备份和档案保管环镜的监测。另一方面,高校档案的分类使档案保管更加系统化,减少了档案在查阅等活动的损坏风险,并确保了档案的正常使用和完整性。第二,档案分类为档案的使用销毁等提供了便捷,提高了档案使用效率,确保了需销毁档案的准确性。从目前来看,各高校依然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尽管档号编制方案各有千秋,但档案还是按照不同门类编制不同的档案,分别放在不同的库房进行保管。即使信息化程度很高的高校,纸质档案也按此模式管理。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还是实行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同步归档。现阶段,国家还是要求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同步归档,这主要是因为档案的原始凭证性这一本质属性是针对纸质档案而言的。究其原因:一是电子档案的依据性还有法律法规的支撑;二是人们固有的观念中还是觉得“口说无凭,立字为据”,纸质档案还是人们主要认可的对象;三是信息化后的档案数据即电子档案其安全性很难得到保障;四是档案信息技术还在不断完善;五是电子签章技术还未得到广泛认可。而且各个高校由于实际情况不一样,信息化程度层次不齐。很多高校只有少部分档案进行了数字化,或是只是对纸质档案的条目信息进行了著录,有些甚至还没有档案管理系统。信息化程度高的高校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在拓展管理系统功能,建立用户需求导向模式,提高档案服务的“交互性”以及提高档案数据的深层次挖掘与利用等方面,而信息化程度低的高校还在为档案数字化煞费苦心。这种发展的不均衡严重地制约了我国档案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以上各种因素,档案信息化中形成的电子档案在目前尚不能取代原始纸质档案的凭证价值和作用。档案信息化有效地提高了档案服务水平,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序的空间和信息环境,但经过计算机技术优化整合、电子化的产物,缺乏历史真迹,尚未能起到法律佐证的效力作用。鉴于档案实体资源与档案信息化资源的法律认可性,预计在较长时间内,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者还需共存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对纸质档案进行分类保存还是必须的。

三、档案信息化对档案分类的影响

档案如果全部信息化之后,在档案管理系统中虽然看似仍按照不同门类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但是档案信息实际上存储在同一个数据库中。这样通过全文检索查询利用时,只要档案里包含这一字段的信息,不管是哪个门类的档案都会被检索出来。即使还保存有纸质档案,也只是作为凭证,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用。档案分类已经变得无关紧要。档号只是档案管理的一种形式,即使不同门类的档案全部放在一起,哪怕只能按照流水号编制盒号和件号也可以。就目前来看,档案的单轨制管理已经被提上日程。有些高校已经开始试行。从长远来看,无纸化办公无论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是环境效益来看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档案的单轨制归档将随之而来,电子档案彻底代替纸质档案将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届时,档案分类将变成可有可无的形式,因为真正决定档案价值的最终还是档案服务的便捷性。

参考文献:

[1]张阳数.据库数据保存与调用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4(5)44.

[2]陈晓丽.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J].中国科技博览,2017(1).

[3]何永明.浅谈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兰台内外,2017(2):27-28.

档案信息范文篇3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优点

1)节约成本。进行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有助于为单位节省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在计算机信息化档案管理没有成为主要的工作模式之前,档案人员需要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纸张去进行档案资料的编写,在这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漏写或是漏记的部分,而最后查找需要从头到尾的查询,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资料的管理可以快速查询到所需的资料,在保存上相对简单,不易丢失和缺损。2)提高工作效率。运用现代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的电脑技术进行现代化档案的管理工作,以此作为从原有的纸质信息档案管理到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一个过渡。运用成熟的电脑技术为档案管理部门节约人力成本。比如说起初档案管理整理纸质文件需要二至四个人来完成这份工作,运用电脑技术就只需要一个人很好的完成这份工作。这就为整个管理节约了人力成本,在此基础之上也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现状

1)缺乏重视。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缺乏重视,不仅仅体现在管理部门当中,还包括信息管理人员自身。主要体现在管理部门的管理者遵循陈旧的管理模式,不与时俱进,在快速发展的电脑信息技术面前,管理者还没有跟上信息管理的步伐。另一方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长期以往的工作环境中,已经养成了一种工作习惯,要在让他们重新接受另一种工作方法,一时之间心理上难以接受,甚至是抵触不愿意做出改变。2)管理标准化不足。在进行档案管理上,没有完整齐全的管理制度和部门管理系统。比如,房产信息档案的管理,它应该是拥有专门收集房产资料的人员,分化各级职责,如资料的收集整理人员,其次是立卷检查人员以及档案保管人员。而如今大多数还保持着两三个人员管理信息档案的工作模式,管理人员之间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到位。也没有设置专门监督的责任机构和人员,造成档案信息管理总体的不足。3)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档案信息人员的素质较低表现在工作责任感不强,具体表现在有的档案信息管理者道德素养不够高,将档案资料据为己有,甚至是私自存放或是拒绝归档保管。档案信息人员素质低下还表现在服务水平不够高。以房产档案信息管理为例,房产所有者需要调动存档的资料进行复印或是作为他用时,管理人员不给予调档,甚至态度恶劣,给他人造成事务办理上的诸多不便。

三、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措施

1)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先决条件是完善应有的基础设施,没有这些必要的设备就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意义。建立现代信息化档案管理首先所需要的设备,计算机是最主要的,其次是复印机,专业的软件设备,打印机、扫描仪等等。而建立档案信息系统是最关键和最主要的部分,拥有一项完整的系统可以更加快速的进行档案的录入,以及档案的分类和档案的查询以及保管。2)重视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与传统保管。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固然很重要,是往现代化信息档案保管的一个重要过渡,它使得档案信息形成一项完整的保管系统,也是现代电脑技术运用在档案管理上的一次飞越。它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的工作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效益。但是传统的档案保管也不能完全的放弃,比如说房产资料文件的原件是作为房产拥有者所有权的一个证明文件,这些文件都是要作为纸质文件资料长期保存的。3)加强信息安全的管理。在建设现代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步伐之上,还必须得加强信息档案的安全性管理。在电脑科技发展的同时,一些人利用网络的便利性以及网络的漏洞,使用病毒或是黑客软件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攻击,造成信息档案管理资料的流失与损坏。在没有备份的情况下,这些流失与损坏的文件资料不能够还原,给拥有者以及档案资料管理部门增加损失。因此,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信息安全管理的预防与应对。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这里所说的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不仅仅包括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更加重要的是道德责任水平。首先是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需要他们明确的知道档案信息管理的具体内容以及保管措施以及自身职责的具体要求。其次是管理业务水平,我们知道一些档案管理需要我们妥善的保管一些纸质资料,随着时间的延长,纸质资料容易损坏或是陈旧,看不清楚具体内容,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修复能力。道德素养具体体现在自身的责任意识,强烈的职责使命感以及对自身的约束力。

四、结语

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时代,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这种发达的电脑信息技术运用到档案信息管理当中,完成从传统的纸质管理信息系统到现代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过渡。在本文中研究了运用现代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突出了它的作用,以及它在档案管理当中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此同时提出在建立现代信息化档案管理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怎样建立新型的现代化档案管理模式提供了可供大家参考的建议。

作者:刘洋 单位:天津市市区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

参考文献:

[1]陆贝贝.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探索[J].环球市场,2016,(20).

[2]戴永成.推进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卷宗,2014,(7).

[3]夏满君,黄瑶.浅谈电子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卷宗,2014,(11).

档案信息范文篇4

所谓的档案信息化就是指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采用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实现信息的共享,为档案应用着提供便利。同时做好档案的开发和整理工作也是现如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网络的高度发达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能够提升社会服务的意识,加强服务力度。在进行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应的制度,管理方式等进行高度重视,同时做好档案安全的防御工作也是一种企业或者是事业单位风险评估的重要表现。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时提升企业信誉程度,树立形象的重要因素。可见,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加强保证意识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2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技术环境和政策环境

2.1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技术环境

从档案信息化的进程上看,其技术环境主要是包括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及各种办公方式的优化,做好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存储和利用工作是实现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各个关节中都需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所以说,各种技术设备和方式的共同作用逐渐完善了档案信息化的进程。另外,还需要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实现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工作,同时保证档案信息传递的快速和便捷。

2.2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由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实现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较多的便利,因此,国家对这一问题加强了重视。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提到了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举措都是为档案信息化创设一个相对比较公平且开放的环境,使得档案信息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实现全国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另外,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特点也需要科学的政策环境作为背景,各级单位或者是机关等都应该充分应用网络的相关资源实现档案管理的高效性。不得不提到的是,档案信息的检索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保证应用的快捷性。

3电子档案信息管理存在的安全问题

档案管理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机构的机密或者是相应工作的进展。因此,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做好安全保证工作,能够有效的解决电子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众多问题。虽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众多,但是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比较严重,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物理安全问题

物理安全问题是档案信息化中最为主要的问题,所谓的物理安全主要是指档案信息存放的条件以及环境,档案信息多以电子形式保存,因此,保存的温度和湿度等都需要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内。尽量避免出现消磁,毁坏会这是盗窃的问题。从目前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上看,出现破坏的可能性主要有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计算机自身的软件和硬件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人为因素。可见保护电子档案的安全性需要做好辐射的防护,提升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等等。

3.2软件安全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软件的安全问题才能实现档案信息的正常运行,提升利用程度。软件和硬件都是比较重要的两个方面,要在运行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以及规定来进行,同时对软件的使用权限进行控制,同时还需要对电子档案进行归档和整理,避免黑客对档案信息进行拷贝和篡改。

3.3数据安全问题

数据安全才是档案信息安全的基本,电子信息的保护就是要保证信息不被泄露。同时在电子档案的软硬件共同作用的前提下,需要更加注重对数据安全问题的重视。为了保证安全问题,需要将档案信息进行备份处理。通过科学的介质来进行传递,提高其利用程度。还可以根据档案信息的使用频率来设置权限,这样才能保证档案信息的数据安全问题。

3.4网络安全问题

在计算机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网络节点的制约,形成一定的破坏性,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对于档案信息的安全程度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网络问题的出现也会造成其他问题的产生,所以需要根据电子信息档案的相关内容以及应用的特点来设置相应的防火墙结构,做好安全技术的推广,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严格地控制。在此过程中需要将网络监管工作落到实处,选择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这一工作。

3.4.1单位的安全防范意识要加强

改进服务的方式增加新的举措,提高创新性,在共享电子档案信息资源的前提下,要加强安全性防范,在共享电子档案信息的同时注意信息流失,除了给计算机各类用户提供计算机网络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在技术时上要加强管理,最终做到信息服务的最优化。

3.4.2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应用系统的维护

在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下,我们还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应用系统的维护。对那些突发性的灾难,在安全上要有积极的应对措施,并最终达到综合性和智能化的电子档案管理。

4结束语

档案信息范文篇5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医院信息一体化;融合策略

现阶段医院建设也有了新的格局,已经进入到“智能医院”时代,基于档案数据整合医院的相关信息数据,构建医院信息一体化平台,也是当前智能医院的发展重要内容和趋势。医院信息一体化平台,就是指以电子病历系统以及医院信息化系统为基础和中心的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还包括很多其他系统,比如,财务成本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医学影像传输系统、合理用药系统和实验室检验管理系统等,可以有效的把医院的各个管理软件实施整合,集中在一个平台上,是对不同架构软件和数据库进行的整合,可以有效的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对管理程序进行简化。

一、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

1.加强医院各类档案的信息资源整合。现阶段国内很多医院信息数据都不够集中,普遍存在分散问题,医院档案也分成不同的门类,比如,科技档案、病史档案、会计档案、文书档案以及人事档案等,很多档案的管理都不够集中,比如,人事档案管理内容就较为单一,交给人事部门进行管理,和医院的有关管理、业务、医疗工作有紧密联系的很多重要档案都是分散的,如,医院综合档案室相对来说较为集中,负责对很多档案进行保管,比如,行政档案、实物档案、党群档案、会计档案、设备档案等等,然而还是有一些档案没有包含其中,散存在一些部门以及人员手中,还有病史档案是医疗的重要依据,但是却交给业务部门实施管理。就整体上而言,医院档案管理还是不够集中,导致医疗科研以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信息数据在采集以及利用上会受到消极影响,效率不高,且相关系统的不集中,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问题。所以,对当前信息实施整合和统一管理就很重要,基于全面整合信息,可以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让档案信息得到更好的利用,充分发挥出档案信息的价值。2.推动医院档案工作与医院信息化建设融合发展。档案信息是医院整体信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具有特殊的功能以及作用,在医院管理、业务等相关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医院信息系统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对医院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也包含档案信息在内,这样就能够推动信息系统融合发展,所以,当前医院就要重视这项工作。然而就当前情况而言,很多医院档案工作还是独立的,并未和医院的相关业务工作进行结合,未和信息化建设实施融合,档案工作与医院重点工作以及信息化建设不统一,甚至在一些单位存在这些工作边缘化的问题,档案信息化落后,无法跟上医院信息化整体发展。所以,当前就要推进档案工作的同步发展,将其和医院信息化实施融合,促进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对服务以及管理空间实施拓展。3.推进数字档案室建设。近些年来,国内档案信息化在不断的发展,而数字档案室建设就是一个关键任务,也是医院档案工作的核心。其建设要积极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手段,改变以往的操作模式,对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利用都要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促进档案室工作水平的提升。其是基于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上发展来的,主要就是对纸质形式的档案进行数字化,还有接受管理电子文件,也就是增量档案电子化,只有加强这项工作,才能够满足档案信息化管理以及利用的要求,且信息化环境下还存在安全问题,做好这一工作,可以对相关信息系统中的电子档案安全性提供保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这对数字档案室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档案信息整合以及管理的发展,让管理实现统一化。

二、医院档案资源整合和信息化建设现状

国内档案部门一直在努力加强档案集中管理,对于档案资源的整合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这也为相关方面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比如,国内已经建设完成了几千个国家档案馆,在各地都有规模化档案信息集散中心,基于有效的整合,能够为档案的利用提供极大的便利。医院档案工作也一直在发展,在资源整合以及信息化建设方面都得到了发展。然而就整体情况而言,还是存在较多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和发展。1.对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充分的认识和重视,规划落后。当前医院系统中,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这方面的意识也不足,并未全面意识到档案的信息作用、价值以及意义,这就使得在这方面的投入不够,工作规划存在问题,无法满足工作发展需要。尤其是医院档案管理受到分散体制的影响,文件材料都是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比如,病史档案就是由医疗业务部门进行管理,信息化是专业部门实施归档,档案工作通常是行政办公室负责管理。在管理体制分散的背景下,一般没有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整合以及统筹规划。这就给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带去了影响,对于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容易被忽视。除此之外,办公自动化工作上也较为滞后,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当前国内还是有很多的医院没有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这就让我国医院办公自动化建设进程受到了限制,还处在初步阶段,限制了档案一体化的发展。2.档案部门的整体水平存在不足。档案管理部门是档案管理的主要部门,但是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却存在不足,并没有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对其工作能力也造成了限制。档案信息化是一种新的工作理念,要促进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就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实际情况是,部门中的计算机以及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现有的档案人员的知识比较滞后,虽然有培训,但是和档案信息化内容有关的培训内容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这些都对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带去了消极的影响,无法掌握话语权,在工作中并未深度的进行思考以及探究,无法提出有效的技术路线以及工作方案,甚至还没有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以及功能。很多档案部门以及人员的专业知识都不足,缺乏较高的业务素养,这就让他们的工作信心不足,进而出现不敢作为和难以作为的问题。有部分医院也意识到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一般都是让外包专业公司来负责,简单的照搬其他单位做法,或者是运用通用软件,部门并未积极的参与其中,让信息化建设和医院的情况不是很符合,导致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因此,要想对这一问题进行改变,就需要档案部门以及人员能够积极的学习和更新专业的知识,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促进管理的转型,进而促进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3.档案信息化技术选择存在不合理问题,功能滞后。当前信息化在高速的发展,然而档案信息化却要相对稳定,注重民效机制,这由档案工作特点决定,对投资效益提升也具有积极影响,由于档案管理需要面对大量的数据,如果在技术的研发以及运用上出现问题,就会对数据安全带去消极的影响。很多医院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设备、系统软件的研发以及选择不合理,运用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易出现过时问题,很难找到转换以及升级的有效方法;还有部分医院会直接照搬照抄,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因为仓促以及毛糙,这就会导致产生严重的后果。

三、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及发展的策略

1.提升思想认识水平,注重开展和促进医院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在医院也需要加强信息的管理和利用,这就需要促进档案以及医院信息化的融合建设发展。第一,要注重提升思想认识水平,这就需要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工作来实现,让相关人员能够认识到档案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档案是医院信息中的一部分,注重宣传档案和医院信息化融合发展,让各个业务部门、领导、医院内人员都能够提升思想认识,树立信息化发展理念,给档案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二,要对医院组织机制进行有效的改革以及创新,设置有效的组织管理机构,实现档案和医院信息化融合建设、文档一体化,或是清楚规定负责统筹协调的组织机构,进而将信息管理都集中到一起,形成管理合力,给工作提供有效的组织机制。第三,要注重构建信息一体化管理以及利用的技术平台,这关系到信息一体化的达成。现阶段已经有一些医院运用了信息一体化平台,然而对于信息的整合还不够全面,一般是对电子病历、医疗需要的信息进行整合,而档案信息则不包括在内,医院整体上档案信息被边缘化,并没有真正达成信息一体化。所以,现阶段就需要改变理念,树立信息一体化整合的总体理念,促进研发以及推进满足需求的系统平台,真正做到信息一体化,包含医院的主要业务信息,还要融合医院管理,特别是档案信息系统,让医院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实现高度聚集,可以做到相互间的共享和沟通。2.注重推动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数字化是医院档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通过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将之前的纸质档案实施数字化,形成的电子档案中的信息和原始档案中的信息都是一样的。这项工作是档案部门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信息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基础。要想促进档案数字化发展,就需要在工作中把握好重点:首先,要清楚了解档案数字化中的重点内容,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防止出现一刀切和大而全的问题,医院中具有大量的档案,每个类型的档案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工作中先有效的对档案进行筛选,选择出有重要作用的档案实施数字化,还需要合理的制定规划,依照重要程度分布开展工作,不要只看重数量而不注重效益。其次,要制定严格的标准,确保质量。通常都要让专业公司负责档案数字化工作,所以,要慎重的选择包公公司,挑选有资质、有责任心的公司。虽然将工作内容外包给专业的公司,但是也需要注重责任,要对工作的各个环节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要依据有关的标准,加强核查工作的质量,要注重把控档案扫描、数据挂接以及信息著录工作的质量,确保工作满足有关的要求以及标准。最后,需要注重对数字化数据的维护。要做好数据备份工作,条件允许的可以进行异地异质备份工作。还要对经常性数据进行核查,避免因为操作不合理导致数据发生丢失、损坏等问题。维护数据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提升工作的规范性以及效果,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提供依据,因此,需要对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清楚规定责任情况,通过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构建长效维护机制,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为档案信息的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3.提高人员素质水平,对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优化和健全。要提升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就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这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档案医院档案部门就需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以及知识能力,为有效的将档案工作加入到医院信息化一体化建设提供保障。对于档案部门信息化工作能力需要进行提升,首先,要提升整体人才水平,就需要积极的引入专业人才,包括信息化、计算机等专业人才,优化档案工作人员结构以及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能力水平,满足档案信息化发展需要。其次,要对现有的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培育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满足档案信息化的需要。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就国内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来看,要促进建设进程,就要构建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当前各个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存在分散的问题,没有统一的要求以及标准。因此,第一,要构建信息管理统一平台,为信息的交流以及共享提供途径,这对信息共享以及开发有重要意义。第二,应该出台有关的法规,为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规范依据。最后,医院要构建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提升管理的系统性以及规范性。要就法律法规以及制度层面上清楚档案信息化建设方向以及步骤,进而促进信息化建设发展。

综上所述,将档案信息化和医院信息一体化实施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促进融合建设和发展,就需要做到标准化建设,这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信息资源的整合就是基于各组织间合作以及协调,运用有关的方法以及技术,整合各个系统、分散存储及管理的信息资源,让管理实现一体化,科学的进行资源配置。融合建设工作可以把信息资源和档案、管理等系统实施整合,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统一标准,不然就会影响到系统的整合以及共享。因此,这就需要提升融合建设的规范性以及标准性,要强化档案信息系统自身的标准化,还有档案系统和医院信息一体化标准化建设。档案部门要积极的关注信息一体化建设规范,就系统架构、数据库以及软件等角度注重档案工作的适应性,满足一体化建设需要,进而促进档案工作和信息一体化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程华.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式研究[J].兰台内外,2020

[2]张红,沈亮.档案信息化与医院信息一体化融合[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

[3]黎莎.医院信息化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现状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9

[4]杨丹婷.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办公室业务,2018

[5]宋明春.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初探[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9

[6]金鑫.医院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初探[J].科技资讯,2018

[7]彭彦权.医院档案信息与数字化管理初探[C]//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2015

[8]程妍,李晓涛.新时期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创新[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

[9]刘晓方,时峰.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方向[J].西部医学,2004

[10]叶荣,郑中华.医院信息化与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

[11]李萍.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

[12]刘皓.计算机技术在医院档案室管理中的应用及对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J].兰台内外,2019

档案信息范文篇6

一、坚持全员搞宣传、调研、信息制。档案工作的宣传、调研、信息反馈是全局每位干部职工的重要职责之一,各股室确定1人为所在股室兼职信息宣传联络员,经常与办公室联系,提供有关信息线索和材料。全局干部职工都应重视信息工作,尤其是对重要信息应认真收集、整理,及时上报。各股室、中心平均每月报送信息不少于1篇,全年被采用信息不少于4篇;办公室平均每月报送信息不少于2篇,全年被采用信息不少于12篇,其中部级报刊、网络采用不少于4篇,省级采用不少于8篇。市信息报送按要求落实。

二、注重质量、报送及时。各股室、中心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拓宽宣传渠道,灵活宣传手法,着力提高稿件质量和媒体采用率。搜集筛选素材要客观真实,上报材料及时迅速。

三、认真审核。局内各股室对上报上级档案宣传媒体、政府门户网站或向外的动态性、一般性信息,由股室负责人把关后,到办公室统一登记上报,重要信息还须经分管领导审定报局长同意后再登记上报,防止错报、漏报,杜绝报送虚假信息。

四、局领导及各股室负责人应经常深入基层和服务对象调查研究,做到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情况熟悉,心中有数。各股室每年完成1—2个调研课题。

档案信息范文篇7

一、机构落实,人员责任到人,确保政府公开信息及时上网公布宣传报导

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云政办发[2007]274号)和《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事项的通知》(云政办发[2008]97号)精神,云南省档案局党组对认真做好本单位政府公开信息网上公布与网站建设工作高度重视,确定机构设置在保护技术部,指定一名副局馆长分管技术部工作,由一名技术部副主任专门负责管理日常工作。于2008年二季度开始筹建网站、培训与开设栏目的计划、上载内容的审定工作,开通了《云南省档案局政府信息公开网》,开设了信息公开指南、公开目录、最新公开信息、机构职能、党建、档案征集、服务承诺、政策法规、兰台论坛、发展规划计划、行政执法、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规章制度、公众监督等14个栏目,满足并保证本单位政府公开信息的及时宣传与公布。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9条的规定,我单位政府公开信息网对以下内容进行了主动公开:

1、《公开信息指南》栏:包括了云南省档案局馆政府公开信息的分类、编排体系、获取方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名称即云南省档案局馆保护技术部、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及电子邮箱等内容;

2、《公开信息目录》栏:主要介绍并链接了云南省档案局馆政符信息公开的14个栏目名称及内容;

3、《机构职能》栏:主要公开了云南省档案局馆机构设置、局馆领导班子及领导分工、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能、部门领导情况,并介绍了局馆体制、职能与馆藏概况;

4、《政策法规》栏:向社会和公众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云南省档案条例》、国家档案局、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并颂布施行以及云南省档案局馆制定的相关档案业务、档案工作等法规和规章,便于公众监督和各级档案部门依法行政;

5、《服务承诺》栏:向社会各界和公众公布了云南省档案局馆公开的六项服务承诺制;

6、《最新公开信息》栏:将本局馆及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动态新闻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公布报导;

7、《发展规划计划》栏:主要公布了云南省档案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计划;云南省档案局馆工作计划与年度总结等内容;

8、《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栏:主要向社会公众公布了云南省物价局、云南省财政厅《关于省档案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有关档案系统收费项目的具体规定,便于社会公众知晓与监督;

9、《行政执法》栏:主要向社会公众公布了《云南省档案系统推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便于各级档案部门依法行政,确保档案行政执法工作的落实与有效开展,对档案行政审批程序及范围等内容,将待省发改委正式批准审定后再行公布;

10、《档案征集》栏:主要公布并宣传报导了云南省档案局馆向社会各界征集名人档案的情况;

11、《党建》栏:主要公布了本单位机关党委工作情况、组织学习概况,学习《四项制度》,特别是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阶段组织学习、讨论、收获的情况;

12、《兰台论坛》栏:向社会公众公布了个人有关档案业务与工作体会经验的文章,旨在为档案工作者提供一个档案学术交流与业务沟通的平台;

13、《规章制度》栏:主要公布了云南省档案局馆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能范围的各项规章制度、业务建设的相关规定。

三、建立并完善云南省档案局馆公开信息网的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了十二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即:(1)云南省档案局(馆)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2)云南省档案局(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3)云南省档案局(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4)云南省档案局(馆)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5)云南省档案局(馆)政府信息公开考核评议制度;(6)云南省档案局(馆)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7)云南省档案局(馆)政府信息公开时限制度;(8)云南省档案局(馆)政府信息公开举报调查制度;(9)云南省档案局(馆)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协调制度;(10)云南省档案局(馆)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制度;(11)云南省档案局(馆)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12)云南省档案局(馆)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和救济制度等。为切实认真做好局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四、其它情况:

1、本单位无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2、本单位现未发生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3、本单位现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4、因工作职能变动,自2009年2月1日起,《云南档案信息网》和《云南省档案局政府公开信息网》的管理和信息由省档案局法规宣教处负责。

档案信息范文篇8

农业科研档案主要是农业科技研究者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科技价值和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的总称,主要包括课题从立项、申报、总结到成果鉴定等一系列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档案材料。农业科研档案如同其他科研档案一样具有专业性强、系统性强、形式多样等特点,同时,由于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农业科研成果还有重要的战略性作用,因此,农业科研档案比其他科研档案更具有重要性。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对农业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可以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实施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后,档案管理员可以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不再是单纯的档案保管员。

(2)可以提高整个部门的技术水平。农业科研档案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是发展的大方向,只有实现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才能和农业科研的发展相协调,才能将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3)提高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效率。有效的进行档案的收集工作,有效的为科研服务。

二、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目前绝大部分农业科研院所已使用了计算机管理档案目录,完成或开始了文件级的档案录入,使“案卷级管理”升级成为“文件级管理”。另有相当一批院所建立使用了“OA”系统。随着对信息化建设意识的加强,各农业科研院所还加强了档案信息化的制度建设,有的院所网站也陆续建立并开通。一般来说,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档案信息化建设较好,部属科研单位、省属科研单位档案信息化水平较高,而各类民办科研单位则尚未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有些甚至连计算机、扫描仪等基础设施都不配置。

三、加强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提高农业的科技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还能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性作用。因此,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建设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全局性原则。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纳入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与科研院所的信息化同步发展。二是标准化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有效的信息标准,以有效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三是经济性原则。本着与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原则,追求投入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四是安全性原则。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数字档案可靠和内存的真实。加强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可以从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基础实施投入和人才培养方面入手。

1.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农业科研档案作为科研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具有专业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双重性,即可为单位内部服务,又可向社会提供具有自己行业的各种服务。现阶段的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要转变档案管理意识,适应信息化时代对档案工作的要求,转变、扩大和调整档案工作的职能,努力探索现代化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意识,对内挖掘、对外开放,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水平。另外,要充分利用信息网服务,加快建立农业科研信息化的传播,尽快建立以现有档案部门为中心辐射周边农村的档案信息共享体系,用最快捷的方法进行信息传递,实现资源共享。

2.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加大投入、增配软、硬件设施等基础性资源。要加快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就要配置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软、硬件,引进资金加快更新改造的步伐。档案信息化的建设直接体现在办公自动化方面,是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它同时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扫描仪、刻录机、缩微复印技术和静电复印技术等现代化设备,这些基础设施的引进为建立现代化档案信息网络打好基础。

档案信息范文篇9

【关键词】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现状;对策

医院病历档案全面记录着患者就诊的详细资料,无论是从患者的层面来看,亦或是从医院的角度而言,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均在进行全面的信息化建设,医院病历档案自然也不例外。但从当前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质量受到影响。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一)管理制度存在滞后性。针对当前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医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仍旧沿用传统的病历档案管理制度,诸多方面都无法适用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相关要求,使得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欠缺规范性、统一性。(二)病历档案安全建设不理想。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但因为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医院对于病历档案安全建设的重视不足,没有针对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建立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使得病历档案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三)人才队伍素质参次不齐。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使得档案管理不再局限于简单地通过电脑实施数据收集与整理,而是需要综合利用多元化的信息技术针对病历档案进行处理,这就对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从医院病历档案人才队伍的现状来看,因为年龄结构方面的影响,各个人才之间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情况显然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的相关要求。

二、应对措施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病历档案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制度是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先决条件,针对当前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医院应当致力于建立健全病历档案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来促进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推进。具体来说,医院应当从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各个流程着手,分别从病历书写、信息收集、信息系统录入以及存储等诸多环节方面进行细致的规定,以此来针对相关操作进行全面的规范,使得规章制度更符合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二)加强病历档案管理系统安全建设。面对互联网中存在的诸多危险因素,加大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系统安全建设力度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综合利用网络监控技术、防火墙技术、检测入侵技术等,针对病历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通过技术手段避免各种非法入侵行为。与此同时,主动做好医院病历档案备份工作,综合利用多元化途径进行备份,进一步保障病历档案的安全性。针对人为危险因素的安全管理,医院需要主动做好相关人员的身份认证工作,全面加强内部人员的安全意识,从系统层面针对相关权限进行设置,分别给予各个层次的工作人员对应的权限,使其在自身权限下开展工作,进一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当构建病历档案安全保密制度,针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教育,使得他们能够严格按照保密制度、法律法规来开展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从制度层面保障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三)强化档案管理队伍培训与引进工作。当前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人才的竞争,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自然也不例外。要想保障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加强人才队伍培训教育工作是基础所在。基于当前我国医院病历档案管理队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首先,开展形式多元化的培训教育。针对人才培养的形式既可以采用在职培训模式,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档案管理专家、信息化技术专家针对现有档案管理队伍开展全面的培训教育,也可以采用委培的模式。其次,培训内容应当主次分明、覆盖面广。相较于传统的病历档案管理工作,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更为复杂,涉及的风险也更高,这就要求培训教育的内容应当全面涵盖档案管理、信息化以及法律等诸多层面,同时保证主次分明,使得培训更具针对性。最后,主动引入专业的档案管理综合型人才,发挥人才的带动作用,真正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专业能力强的病历档案人才队伍,促进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是一项系统、漫长、动态的工程,其必须要跟随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而进行不断的优化,才能够全面保障病历档案管理的质量。这就需要医院针对当前病历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针对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保障病历档案管理能够始终与时俱进,使得病历档案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劳颖琨.电子病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方法[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1):49-50.

[2]田红霞.浅析病历档案在电子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7(04):280-281.

档案信息范文篇10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档案管理;档案编研;利用服务;工作模式;管理策略

1档案信息化对档案工作各环节的影响

1.1对档案收集工作的影响。档案信息化对档案收集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新型载体档案收集方面。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档案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各种新型载体档案不断出现,数量逐渐增多,比例逐年增大,而传统载体档案的占比将逐渐减少。档案馆(室)档案载体将逐步改变纸质档案一统天下的局面,呈现传统纸质档案与各种新型载体档案“百花齐放”的格局。1.2对档案整理工作的影响。档案信息化对档案整理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档案的分类和组卷上。传统的档案分类,是把立档单位形成的档案,按其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等特征的异同,分成若干层次和类别,构成有机体系的过程。档案分类的目的是将一个全宗内互有联系的归档文件按一定方式排列后,便于查找和提供利用。档案组卷,即“立卷”,是将若干互有联系的文件材料编立成案卷的过程,是文件处理和档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档案分类和组卷的目的和意义都是“便于档案的查找和提供利用”。[1]档案信息化条件下,特别是档案全文检索功能的全面实现,需要什么档案,只用从档案管理软件系统中检索、打印出来即可,不用再频繁地利用档案原件,档案原件的保管只是为了保存立档单位的“原始记忆”。有的档案管理软件还有辅助立卷的功能,实现自动立卷,档案分类、组卷工作将不再是档案工作中的重点,甚至会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不进行档案的分类和组卷,档案只要有编号,就能快速地从档案管理软件系统中查找到,档案整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档案条目的输入和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处理工作上来。1.3对档案保管工作的影响。档案信息化条件下,新型载体档案不断出现,档案保管工作将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重档案实体安全,向重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信息安全双重保护转变;二是由保护传统纸质载体档案安全,向保护传统纸质载体档案安全和新型载体档案安全的双重保护转变。1.4对档案检索工作的影响。档案信息化条件下,手工编制的各种目录和检索工具已不再是查找档案的必须品和必备工具,档案查找一般都是按文件级目录来进行的,并且可以通过各种条件的不同组合来精确查找档案。1.5对档案编研工作的影响。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立档单位通常会做一些常规性的编研工作,如发文汇集和各种文件汇编等。档案信息化条件下,这些常规性的编研成果不再需要专门编制,通过档案管理软件直接查询打印即可。1.6对档案利用工作的影响。档案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的利用完全可以通过网上进行,利用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利用到所需的档案,档案借阅的审批手续也可在网上办理,档案利用更多是采用电子的形式,既给利用者提供了方便,也保护了档案原件的安全。1.7对档案统计工作的影响。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的统计需要对一本目录和台账进行手工计算,统计工作任务量巨大且易错。档案信息化条件下,强大的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可以完成档案数据的自动化统计。有些档案管理软件甚至可以实现与国家档案局档案统计年报的无缝链接,只要档案信息化工作做到位了,库存档案条目、人员、设备等信息都同步输入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统计年报数据就自动生成了,无需再单独进行人工统计。档案管理软件的统计功能还可以根据需要自主设计统计项目进行自动统计,完全可以替代繁琐的手工统计。

2档案信息化转型应对策略

2.1加大档案信息化投入。相比于传统档案工作,档案信息化的投入大,无论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都要很大的投入。要投入资金买硬件设备和软件,要相关技术部门的配合支持,要安排具有一定档案专业知识和电脑专业技术的专业人才,这些都是档案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需要各级领导的支持。[2]2.2强化现代管理理念。档案人员要实现从传统观念到现代观念的转变,在实际工作中,紧跟时代步伐,形成现代管理理念,积极迎接档案信息化对档案工作的冲击和挑战,将档案信息化作为日常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努力方向,努力提高重要档案、常用档案的信息化率,尽快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2.3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档案信息化条件下遇到的新技术、新情况、新问题,档案人员要善于学习、勇于挑战,通过各种途径,认真学习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学会安装使用档案信息化常用软件,尤其是文字处理、表格制作、演示文稿、扫描软件、档案管理软件的熟练使用,学会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等档案信息化硬件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此外,要认真学习国家、省市档案主管部门关于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和要求,做好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这在档案信息化工作中是个极为薄弱的环节,档案信息化不能只停留在原有档案的数字化上,要从根本上真正实现电子文件的自动归档,而不是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进行纸质档案归档后的数字化处理,这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是能真正减轻档案人员工作量、提高档案工作效率的档案信息化。[3]档案信息化对档案管理人员来说,不能只停留在粗浅的表面认识上,要改变档案管理人员的传统思维现状,就要让档案人员从表入里熟悉档案信息化工作方方面面的知识和工作流程方法,只有对档案信息化工作更熟悉,才能把信息化思维当作习惯性思维,才能摈弃传统的档案思维模式,树立信息化思维和工作新模式。因此各级档案主管部门要从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对档案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档案信息化培训不能只讲理论,更要结合实践;不能只是泛泛而谈,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要深入细致地讲解。2.4建立信息化工作新模式。档案信息化使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和检索、编研、利用、统计等工作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各级领导要接纳这种新变化,对档案的数字化扫描、档案信息共享、档案信息网上传输等不要有过多安全方面的顾虑,档案信息化过程中有各种安全制度和措施来保障,只要照章办事、按制度办事,就不易出现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安全的问题。各部门人员也要迅速适应这种新变化,尽快接受新的档案信息化工作和管理模式,同心协力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钱毅.智慧档案馆全域对象与建设层级分析[J].档案学研究,2019(04):109-115.

[2]刘永,庞宇飞,任妍.档案信息化发展指数研究之构建方法[J].档案管理,2020(0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