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习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4:47:23

初中物理学习

初中物理学习范文篇1

关键词:数学思想;初中物理;渗透

在学生的物理知识建构过程中,数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将数学思想的教学融入到物理课堂上,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意识,并主动采用相关思想和方法来处理和研宄问题。当然,数学思想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要讲宄方法和进度,务必要兼顾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接受能力,让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各方面素养都能得到成长。

一、初中物理教学框架下的数学思想

数学和物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放在初中物理的框架下,他们之间的关系有时候还显得不够紧密,比如学生刚刚开始物理学习时,教师一般不会放大数学思想在物理研宄中的地位,这一方面是该阶段知识比较浅显,不涉及到数学思想的应用,另外一方面,教师也是为了避免超过学生的理解范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初始阶段的物理学习。物理教师对整个初中的知识体系要进行细致而深度地研宄,深刻领会数学思想和哪些部分的内容有较好的衔接度,尤其是在具体问题处理过程中,教师更是要把握住相关思想使用的必要性,以便引导学生在及时地分析和总结中获得认识。初中物理中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数形结合的思想;(2)转化与化归的思想;(3)函数和方程思想;(4)分类思想。这些内容在对应问题的分析和处理中起到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值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细致品味。比如在物理研宂过程中,学生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分析,如果只是让学生针对繁琐的数据来分析隐藏在其中的规律,这将是一件效率很低的事情。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引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对问题进行研宄,可以让学生更快地得到结论。以“密度”的概念探索为例,教师一般都会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探索同一物质不同体积的质量特点,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一系列数据之后,如果要求学生自己发现这些数据中隐含的比例特点,这是非常困难的。这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以体积为横轴,以质量为纵轴,绘制坐标系,并将相应的数据以描点的方式呈现在坐标系中。学生会赫然发现,这些点竟然能够排成一条直线,而且还是经过原点的直线,由此他们形成结论:质量正比于体积。另一个问题也随即形成:比例系数是什么呢?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其他物质进行类似的实验,从而在相同的坐标系中,绘制出另外一条直线,学生发现比例系数应该对于物质的种类,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密度”的概念,这样的操作将有助于学生从本质上对概念形成深刻的把握。

二、引导学生形成应用数学思想的意识

就物理学习而言,很多学生是缺乏使用数学思想的意识的,在他们看来,数学也就是一种运算的工具,比如要求解某种物质的密度,只要用质量除以对应的体积即可。类似的操作不胜枚举,对学生来讲,他们对这些直接使用公式,通过一个步骤或两个步骤的简单运算就得到答案的问题,能够娴熟而轻松地解决。当然,这样的问题无助于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而且但凡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综合程度稍微强一点的问题都窬要借助数学思想来进行分析和研宄,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形成与之相应的意识,让学生一方面明确数学思想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从中认识到数学思想在实际应用中的便利。比如有这样一个问题:一杯水在冰箱的冷藏室中放置了一段时间完全凝固为冰,且冰面刚好与杯口齐平,己知杯子和冰的总质量为24g,在室温条件下,静置一段时间之后,冰完全融化,如果要让水面与杯口齐平,则需要向其中再加入2ml的水,试求杯子的质量以及容积。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学生倾向于用算术的方式来进行运算和求解,但是效率相当低。笔者认为,我们这里就要让学生从中领会方程思想的重要性,即让学生尝试设定未知物理量,并结合题目的含义将物理量的关系以方程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处理既可以让学生获取问题的最终解决,也能够学生学习到书写方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上述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学生一般会按照问题的要求先假设杯子的质量为m,然后表示出冰的质量为24g-w,再通过体积特点写出方程:问题即可得到答案:杯子质量为6g,继续计算可得杯子的容积为20ml。事实上,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学生已经具有了二元方程以及二元方程组的认识,因此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设定两个未知数,然后采用二元方程组的方式来完成对题意的解析,并最终完成问题处理。就教学而言,教师还要让学生对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便让学生能够明确相关方法的具体使用。比如上述问题分析过程中,怎样设定未知量,为什么可以将杯子的质量设定为未知量,并藉此来建立方程,如果围绕原有冰的质量来书写方程是否能够解决问题?。

三、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途径分析

数学思想是一种重要的研宄和分析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拘泥于方法本身而对学生进行硬性灌输,否则这就不是物理课堂了。笔者认为,只有将物理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在分析和探索中获取有效的感悟,这才是渗透教学的真谛所在,学生也才能从中获得提升和发展。就教学实践来讲,以下三种途径值得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尝试和推广。1.结合概念的探究来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在很多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重要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此类情形也不少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讲授式的方法来讲解概念,而应该让学生探宄过程中,对概念形成自己的认识,并深度领会蕴含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比如比值定义法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初中生认识密度、比热、速度等概念,都要借助这一方法。正如前文所述,我们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发现衔接二者之间的桥梁——密度,这样的处理能够让学生认识比值定义法的基本操作,同时也有助于概念认知难度的降低,学生也将由此而获得一种刻画物理概念的方法。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并领会其在概念建立过程中的作用,能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认知水平。他们将自发地结合数学思想来认识物理概念,从而排除一些混淆性认识。比如学生有比值定义法认识到“速度”之后,能够明确“运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对应“速度”的概念,它反映着“物体运动的快慢”,但是不能据此认为“速度正比于路程,反比于时间”;这一思路会延伸到学生“功率”概念的认识,即功率是“功与做功时间的比值”,它反映为“做功的快慢”,不能表达为“功率正比于功,反比于做功时间”。2.结合数学思想来优化实验探究过程。物理研究离不开实验,物理教学亦是如此。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结合数学思想来完成对相关过程的优化处理,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验探宄效率,并让学生在实验研宄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想的魅力。比如学生在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图象的方式来进行研究和处理。以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为例,学生能够在温度和时间的变化曲线中清晰把握晶体的温度变化特点,两相对比,学生的认识将非常清晰。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还要能够结合运算来完成对实验误差的研究和分析,以此来促使学生对实验形成客观而全面的认识。3.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总结数学思想的运用。就初中生而言,他们的逻辑思维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准,因此教师在组织他们结合实际问题来进行探宄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和解决,以此来强化他们的实际体验。数学思想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实际参与和体验中获得提升,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领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俊成.例谈数学思想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应用[J].物理教学探讨,2009(10).

[2]徐卫兵.高中物理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分类及渗透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19).

初中物理学习范文篇2

为什么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初中物理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怎样的实践意义?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接受,整个课堂显得枯燥而死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与学生间进行互动与交流,遇到了困惑还可以相互讨论和研究,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实际效果,肯定会在活动设计和内容选择上认真备课,教学内容大多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教学形式以学生活动为主,化枯燥抽象为生动具体,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能够长时间地维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2.帮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与人合作是通往成功的捷径,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应该激发学生与他人交往,展示自我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接近更完整、更正确的物理规律,体验规律和概念被发现的过程,感受到自己在学习小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生成与他人合作的强烈愿望,合作探究中与他人思维碰撞、摩擦生成新的智慧火花.从整个班级来看,小组内部的合作,组间的交流,让物理课堂更具凝聚力.3.关注每一个学生,客观评价每个学生的得失《左传》中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初中物理学习也是如此,受制于自身的先天条件和后天学习基础,所以全班每个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或要求每位学生掌握达到同样高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具有层次性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根据自己的身心发展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评价从学生各自的目标完成情况出发进行客观的评价.

二、注重“提出问题”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必须“限时讲授”,那么是不是我们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呢?设置情境和任务让学生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规律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问题不能都是由教师提出,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并生成新的问题,并将生成性问题作为课堂探究和是整个探究的基础,因为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我们教师怎么做呢?笔者认为应从物理学科特点出发,引导学生从实验角度进行思考,联系日常生活和一些自然现象,激活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知和表象,提出问题,并逐步学会提出问题,提出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例如,和学生一起学习浮力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同一盆水中石头沉在水底,而木头浮于水面上;给学生提供人躺在死海上看报纸等等.这些情境学生很容易接受,并提出问题:“浮力是否与什么因素有关?”再回到现象思考“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有关?”“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那么综合起来如何判断“沉浮”?学生提出问题后,顺着自己的思考越来越接近最为本质的规律.

三、放手探究,但要注意方法的引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学会放手,不过要积极巡视确保学生的探究更为有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规范性的引导,强调数据记录和证据收集的重要性.对于物理学习而言,对于一个问题如何进行实验探究,为什么要进行实验探究,不应该是教师灌输的,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出发猜想未知的多种可能性,再根据原有的探究经验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规律,实验前小组要分好工,确保实验有序开展和实验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常常会因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问题,遇到障碍,为了节约时间就反复地讲读和示范,其实这样是不对的,这样做缺失了探究味.学习是从未知走向已知的过程,我们要给学生勇气,给学生留下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广阔的空间,多尝试,多思考,失败了再试,因为科学家得到一个规律本身也是从无数次失败中走向成功的,学生多失败几次后获得成功会更兴奋、印象会更深刻.例如,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欧姆定律”,学生在改变滑动变阻器测出了多组电阻上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即使实验操作是正确的,由于初中学生没有学习“电阻定律”,也很难一眼看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正比关系.必须引导学生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用作图法要求高了一点,不过可以让学生根据U和I的数据线猜测是什么关系,然后去计算验证自己的关系,在学生完成了这一步骤后,老师可以用电脑载入数据直接画出过原点的直线,进一步佐证正比例关系,当然此时一定会有人提出问题:“如果电阻是变化的,结果又该如何呢?”此时进一步将问题的探究过程还给学生,通过滑动变阻器调节U不变,发现I与R之间的反比关系,再引导学生讨论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征规律.

四、整合教育资源,借助于媒体辅助教学

初中物理学习范文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他们不仅要完成基础教学,还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展开论述,对贴近生活、合作学习、运用多媒体技术三个措施进行简要说明。教师通过对教学策略的改变,能够让教学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一、从教材出发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驱动下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物理是一门贴近生活的课程,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加以解释。对目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这就需要教师在完成内容教授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兴趣加以培养。初中是学生最初接触物理的阶段,要在这一阶段让学生对物理感兴趣,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融入其中,引起学生的注意。主动参与是学习过程中最有效的动力,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学,让学生发现物理的乐趣,从而保证在物理学习难度加大之后仍然能够坚持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在学习蒸发、升华等知识点时,就可以从生活出发,例如洗完的衣服被晾干,灯泡的钨丝会变细等,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熟练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同时还能发现物理学习的乐趣。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述伟大物理学家的故事,例如牛顿、欧姆等,让学生从故事中学到知识,同时还能学到伟人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为自己的学习历程提供坚持的动力。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与其水平、接受能力相符合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兴趣

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交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兴趣得到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物理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要保证难度适中,并且还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对物理学习充满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有些问题,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很难解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引导,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问题的答案。初中物理教学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实验,正是因为实验的存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教师除了进行演示实验,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展开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物理实验,学生通过合作能够让自身才能得到展示,从实验中学到更多知识,并增强物理学习的兴趣。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对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更多物理知识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发现物理的神奇之处,同时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让枯燥的文字转变为图片、动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且还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非凡,是其初步建立物理知识框架的阶段,如果学生对其充满兴趣,就非常有助于下一阶段学习的开展。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时,要对其进度加以控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予以照顾,保证学生的思考速度与教师的教学速度相统一,避免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消极情绪。

综上所述,要想让初中生学好物理这门课程,就要让其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要想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就要注重教学策略的运用,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贴近生活、开展合作学习、借助多媒体技术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从而让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志辉.调动学生初中物理课堂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3(4).

[2]乔世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2(22).

初中物理学习范文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重视审题;重视积累;重视概念

1树立正确解题思路的重要意义

物理学科的学习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物理讲求实践性,且知识概念具有抽象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物理学科某些版块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特别是诸如力学、电学等知识点,教师大多采用传统解题思路讲解,这使得很多学生的解题思维从一开始就受到一定的限制[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进行训练,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业成绩、进一步增添学生探索物理学科知识的乐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初中物理学习中正确解题思路探析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正确的解题思路是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关键,也是进一步提升物理学业成绩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树立正确的解题思路,需要在审题环节重视审题、在分析环节重视解题技巧积累、在面对复杂难题的环节重视基础概念的运用。本文从以下三个角度分类阐述:2.1重视审题,避免经验错误。学生们在解决初中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审题环节是尤为重要的[3]。审题首先要读懂题意,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全面细致地对题目进行解读,对题目中的重点词句和重点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另一方面要确保读题的准确性,通过读题有效推测出该问题所涉及的物理概念、物理定义以及隐含条件,从而有效抓住问题的实质,进而提升解题的正确率。其次,要审清条件。学生通过读题对题目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接下来必须要审清除问题的脉络,弄清楚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明显的条件,哪些是隐含的条件。初中物理隐含条件的隐含形式多种多样,有可能隐含在题目给出的数据信息中,有可能隐含在题目的字里行间,也有可能隐含在题目给出的插图中,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针对物理知识概念的学习比较容易从“经验主义”思维出发,这种思维很容易在解题过程中被错误运用[3]。例如,在学习力学知识点“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时”,学生认为:桌子上的木板受力就开始运动,停止用力木板就会停止,于是就会产生“物体受力就会产生运动”的错误思维,这种错误的思维会对学生的解题产生误导。2.2重视积累,善用技巧解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能够听懂老师讲授的习题,但却不能独立完成习题训练,这就需要平时对解题思路进行有效的积累,从而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2.2.1利用主次思路解题。主次性的解题思路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从题目和题干中分析出的主干信息,抽象出需要研究的对象,从整个题目的内涵出发,深入分析题目中的主要和次要题设要求,利用主次思维高效地解题[2]。以初中物理“电路图分析”为例,学生在面对电路图题目时常常感到困惑,复杂的电路要求学生从整体出发,将复杂的电路进行简化,但很多学生对于如何简化电路图不够熟练,容易出错。若采用主次思路,对电路图采取由主到次的分析方法,弄清整个电路的主干和分支,这样就比较容易分清所要研究的对象,也能较好地分辨旁支电路。2.2.2利用模型思路解题。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模型思维非常重要。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利用模型的思路有针对性地解答物理题目[1]。模型思维要求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通过一类典型题目来实现对于同类或者相似题目的求解。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学生若能真正掌握模型思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电路题为例,电路分析过程中的一个典型“模型”,就是通过刀开关、滑动变阻器、灯泡等组成的典型电路,这种电路会因为各个变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物理量。这类题目的典型解题思路是通过识别电路、建立等式、求解三个步骤来完成,其中识别电路就是通过分析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的相关变量进行分析。这种模型思路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类题型,从而可以迅速掌握此类题目的解题技巧。2.2.3利用逻辑思路解题。逻辑思维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结论出发,通过思考所要研究的逻辑问题找到突破口[2]。例如,电路故障的判断类题目难度往往较高,电路故障一般分为电路故障和断路故障,但遇到较为复杂的连接时,学生常常会对故障的类型产生误判。可以通过逻辑思维对电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若用电设备采用串联形式,一个设备可以正常运行,而另一个设备不行,就会产生短路故障;若是发生在并联电路中,则可以判断支路发生了断路故障。2.2.4利用逆向思维解题。培养初中生的逆向思维尤为重要。学生们在解决初中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逆向思维来对问题进行反向推导[2]。先分析题目的要求是什么,随后分析要想得出这个结果需要哪些条件,最后看看该条件是否在题目中出现过。若该条件存在,可以直接代入公式计算,若不存在,则继续探寻求出这个未知的条件需要什么物理量,进一步推导,直至求出所需物理量,求解时所用到的公式应倒序求解。例如:一只空瓶的质量为100g,当将这个空瓶装满清水之后,瓶子和水的总质量是600g;现在在瓶子中换装另一种未知液体,瓶子装满之后,总质量是500g,求该未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在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公式为密度计算公式:ρ=m/V。未知液体质量m是未知量,但是由题目给出的条件可以推导出未知液体的质量等于总质量减去瓶子的质量,也就是m液=m总-m瓶;未知液体的体积也是未知量,但是当瓶子装满的时候,未知液体的体积和水的体积是一样的,也就是说V水=V液,V水可以利用公式变形求解。2.2.5利用数学思维解题。在初中物理习题的解题过程中,数学思维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数学方法都能在解题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例如不等式法、列方程法、假设法等[4]。例如,学生在解决力学领域中力的平衡问题时,就可以利用列方程方法来解决物理习题,利用“平衡条件”这个已知量来列方程。将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应用到初中物理解题过程中,不但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其物理成绩的提升[4]。2.3重视概念,巧解复杂难题。物理概念的掌握程度能够直接反映学生的物理学习状况,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种相关的物理概念。复杂的题目是由很多基础的物理知识点集合形成的,很多比较复杂的物理知识点,就是通过融合相对简单的基础知识,最终形成复杂的问题。因此,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比较重要的应用,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5]。以力学的受力分析类题目为例,这类题目一般较难,学生不容易掌握,但是从一般的概念出发,重视力的三要素分析,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入手,则可以相对容易地解决复杂的受力分析问题。同时,在进行受力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将单个类型的受力从研究对象中剥离出来,然后分析周围物体对它所施加力的大小、性质、方向以及作用点等,最终将复杂的多受力分析过程进行简化,从而实现复杂受力过程的解答。

3结论

本文阐述了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几类解题思路,这几类解题思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为了实现正确的解题目标,还可以采用诸如分组探讨的方式,或是采用探究性课题研讨会等形式,加深对于复杂问题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此外,物理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对复杂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剖析,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广玉.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正确的解题思路[J].学子月刊,2015(3):84.

[2]王海峰.初中物理解题中常用思维方法浅析[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5,22(10):67.

[3]刘月清.初中物理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探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6,23(24):75-76.

[4]黄淼.初中物理解题思维错误及对策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5):54-55.

初中物理学习范文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教育;学习方法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中学教育实业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对初中同学们的物理学习压力压在不断增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应随之变得更加灵活。但是新课标教育虽然已实行多年,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并没有相应的优化,其学习方式依然比较传统、死板。因此,浅要讨论几种初中物理学习必会的方法,使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方法灵活多变,更快更好地解决物理难题显得势在必行。

二、现阶段初中物理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方法,概念、原理理解混淆不清初中物理的学习主要是力学、电磁学两方面。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初中物理力学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并没有对概念和原理清晰掌握。有的甚至没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这些基本的概念,对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相关定理也相互混淆。在电磁学学习中,有些学生懒于思考、动手,不认真画电路图,之后反映电磁学难,不深入的理解、主动学习。多日之后,便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不善于归纳、总结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只是一味地死板的学习,做完一道题,正确的就不管了,错误的看一眼也不去细细思考,他们不善于思考、总结、归纳自己的错误,不善于将不同的题型进行归纳分类,更不善于归纳整理自己存在缺陷的学习方法,这样很大程度阻碍了他们物理的学习发展。

(三)创新能力不足由于社会的需要,新课标下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应有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但有些学生并不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思进取,不善于开发自己的思维,他们墨守成规,并不会亲自研讨,只等教师来讲解,并不愿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快乐的喜悦,不注重培养自身创新能力。

三、初中物理学习常用的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1.定义:控制变量法是指在物理学习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一些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重要性:控制变量法是在学习初中物理过程中的一个必会中重要方法,其在物理学习中具有很多重要的应用。作用这个方法,可以巧妙的探究声音的响度和音调、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理想倾斜试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等很多问题。

3.应用实例:在探究位移与速度、时间的关系时,s=vt这个公式可以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我们可以让一辆小汽车在路上匀速行驶,先控制时间不变,以4m/s的速度行驶3秒,记下位移12m;接着以10m/s的速度行驶3秒,记下位移30m,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在同样的时间里,速度增长了几倍位移就跟着增长几倍,因此位移与速度成正比。再用同样的方式探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二)转换法

1.定义: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

2.重要性:掌握转换法及其应用,有助于体会物理等效思想的内涵,有助于提高考生的科学素养,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终身的学习、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3.应用实例:例如我们通过马德保半球实验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利用雾的出现通过转换思想可以得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结论,利用指南针的南北指向可以得出地球存在磁场等。

(三)画图法

1.定义:画图法即作图法,是指在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画图的方式揭示事物的现象,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帮助的方法。

2.重要性:画图法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变的具体化、简明化,使学生们更轻易地接收、理解所学的知识;画图法在学生处理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具体化、变得一目了然,使学生们的做题效率,做题准确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这种方法对于初中物理学习来说,是一种具有极大帮助的方法。

3.应用实例:在学习受力物体运动的时候,我们应经常采用画图的方法,现对一个受力物体或一个受力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分析结束之后,就能很好地掌握这道题的关键所在,也就可以清晰的解答出答案。

(四)类比法

1.定义:类比法是类比推理方法的简称,指通两个对象在某些关系或者属性上相似性而推出在另一关系或属性上可能具有相似性的推理方式。

2.重要性:学生们在学习一个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新问题时,由于新知识、新问题的抽象化,不易理解。但是通过类比法,学生可以很轻易地将新的知识或问题与自己所熟悉的另一种事物或问题进行类比,找到他们的共通之处,建立起一个新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新问题的解答。类比法是解决初中物理乃至整个理科问题时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3.应用实例:例如学生在学习电流的时候,可以通过将电流类比为具有一定的规律运用的人流、车流等;再例如这道题:一个质量m的小虫在一个漂浮在水中的质量M的树枝上爬行,阻力不计,小虫直线爬行距离H后,虫和树枝相对水面移动的距离。学生们在解决这道题时,应该很轻易地将这道题通过类比法归类为人船模型,这样便能很好的解答。总之,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应该善于总结归类,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地解决物理难题,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作者:张跃龙 单位:河北省卢龙县潘庄镇中学

参考文献:

[1]潘益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研究与建议[J].科学咨询,2012(9).

初中物理学习范文篇6

一、设置问题

问题的设计同合作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围绕着一些问题进行的,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掌握。所以,教师对合作学习问题的设置必须要仔细。首先,要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以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电路图的设计,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了让结论更加普遍,我们需要对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怎样的改变?”通过讨论之后,学生就可以找出两个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其次,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不能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例如:在进行电压这堂课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神门相同点和不同点,虽然学生们在一起的讨论相当热闹,但是这一问题的答案都在书本上,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

二、有效分组

在进行合作学习教学时,分组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首先是要对全班同学的分组进行认真的研究。在进行分组时,不是将学生进行随机的分组,而是综合考虑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别、性格和脾气。对内,老师分配的小组需要每个同学能够在小组内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而且能够相互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对外,小组之间能够进行公平又激烈的竞争。然后进行适时分组。这里的分组就是要求一些同学负责收集资料,一些同学负责发言,每个同学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合理评价

合作学习中,评价工作要将小组评价和小组中的个人评价结合在一起。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过程中,对小组的评价主要是查看小组中的成员分工是否明确,学生的个人能力同分工是否相符;而评价个人时则是查看学生参加合作学习时是否积极,最后,查看探究是否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有关因素。与此同时,评价需要帮助同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总而言之,育人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合作学习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策略。但是,老师在运用这项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设置、分组和评价三个方面。

作者:广学博工作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汐子中学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开展互助性和促进性学习。这样的教学形式已经比较多地运用在实践中,我们意识到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在初中物理小组合作教学中存在以下误区。

(一)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景: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通常是教师的提问无人应答,教学进行不下去时),教师便会要求学生“几个人讨论讨论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这时,有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往往各抒己见。

(二)自由放任,缺乏监控。有些教师一开始上课便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则耐心等待,有的教师则在各学习小组间游走。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开始依次听取各小组的汇报。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可有可无,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缺乏监控的自由放任的状态。

(三)少数人学习,多数人休闲。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成为“多余人”,坐在那里静听;小组汇报时,真正发言的仍是那一两个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参与合作学习的只是少数学生,大多数学生游离于学习之外。

针对这些情况,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适时分组,获取最佳学习效果。在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往往不是贯穿整节课的始末,它常常和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诸如教师的演示、讲授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相结合。只有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科学分组,全员参与。为了有效开展合作学习,除了把握分组的时机外,还要进行合理的分组。

1.分组时应兼顾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做到“组内异质”。这里的差异应包括学生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比如在前面安排学生多方面搜集信息时,就要考虑到同学家庭的差异,否则同组的学生可能搜集到重复的信息,也就不能很好地进行组内交流。

2.分组还应做到“组组同质”,增强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如果小组与小组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综合能力较弱的小组就会失去兴趣,那么这样的竞争就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增强他们再次争取成功的信心。同时为了同一个目标还能促进组内成员之间更好地合作。

3.确定小组成员职责。小组对每位成员进行分工,主要有:组长、记录员、监督员、汇报员,每周换一次分工,以适应不同的角色。

合理评价,激发合作学习兴趣。评价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成果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一步主要是组织全体学生对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对各小组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价,学生对照他人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适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提出问题或猜想或说出他的实验方法后,教师说一句“你的设计真有创意”、“你说得很好,试试看”,甚至仅是点点头表示赞同,都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老师的评价能增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说出意见,勤于解决问题的信心。我对学生的每一种假设,每一个实验设计都给予口头鼓励,对优秀的有独创性的见解给予鼓励的掌声,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合作的信心。另外,发扬民主,引起竞争是鼓励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合作小组的科学组建和运行,加上公平合理的评价手段,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各类学生各尽其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合作小组四位一体,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员性,增强了探究活动的效果,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刘鸭华工作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第三篇:初中物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情况,通过一系列问卷调查和抽样调查发现,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对于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物理较为困难吃力;大部分学生缺乏明确清晰的学习方法,只有少部分同学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调查结果虽然暴露出目前大多数初中生缺乏学习物理的自主性,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但是初中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却在逐步觉醒,不断增强,从而说明当下正是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良好机会,从而促使我们马上行动,加快初中物理教学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

1.加强兴趣指导,激发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是学生对于事物形成的重要看法,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都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加强兴趣指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的魅力,注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如讲解杠杆知识中穿插实验,结合阿基米德名句“给我一个杠杆,我能撬动地球”,并结合生活中利用杠杆定理的实际事实,并让同学使用杠杆来完成一些简单的人物,并总结和归纳杠杆的概念和使用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对于物理问题和相关规律的理解,进而产生一定兴趣.通过介绍物理的相关发展历史,介绍相关的物理学家,如电压的教学之中穿插“伏打电堆”的发现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压等概念;通过介绍牛顿认真实验,废寝忘食的故事,使同学一方面在较为严谨的物理学中感受到轻松,另一方面能更深入地了解物理学;通过讲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他对和平的热爱,对原子弹的发明之后的后悔,一方面给学生种下和平主义的种子,另一方面使学生更为了解物理学家和物理学,从而有利于学生对于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用物理的相关知识联系具体的生活实际,如学习重力时探讨羽毛球的相关设计,为何是一端重一端轻,学习光学时了解近视眼镜等的设计,观察放大镜可以使一张纸燃烧,都能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亲近感;通过采取疑难设置等手段,还能以疑启思,激发学生对疑难问题产生探讨的兴趣,从而诱发思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2.正确运用评价,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但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具体评价的运用,教师要及时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收获,让学生及时感受到学习的喜悦与成就感.例如摩擦力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课前广泛搜集关于摩擦力的素材.例如鞋底的设计为何一般都不是平的,轮胎的表面有纹路等等,并不断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甚至教室周边的关于摩擦力的短小案例,并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此外,教师对学生还需要全面客观真实评价,从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参与能力

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师因地制宜,对于物理采用独特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学生对于物理学习产生全新认识,进而不断参与.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师生之间不断加强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并始终注重对于学生的自尊心的保护,有利于物理教学在一个平等和谐宽松的环境之中开展,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通过改革物理教学方式,改变过去单纯重视书本和题目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进行互动讨论式、分层教学式、“先学后教”式、“先做后教”式等不同形式、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在教学之中不断探索,逐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4.创设良好空间,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是促使学生不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条件.通过加强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进行自主学习并加强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能力;通过利用物理实验资源,如在电学中关于电流与导体方面,精心设置课堂实验,使同学亲自动手对不同的物体进行检验,判断其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等等,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动手学习能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物理与生活实际结合,从而为物理学习建议一个良好的氛围;通过“小组互帮”等制度,推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整体之间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之中,只有不断加强兴趣指导,正确运用评价,更新教学理念,创设良好空间,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地发展.

作者:陈永玲工作单位:江苏省建湖县上冈实验初级中学

第四篇:初中物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一、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做一个和蔼可亲的交际者,促进师生间、学生间互相学习,在学生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使他们在轻松自由中进入角色,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良好的心境。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能力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自己学习,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变成一个激发个人智慧潜能、获得经验和方法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高度评价了提出问题的意义:“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采取积极、热情、严谨的态度,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同时积极为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机会,增强他们提出问题的意识和兴趣。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对他们回答中存在的问题,要先肯定他们回答正确的一部分,再帮他们分析不足部分,或经过学生讨论共同分析学生为何错的那部分,而不是一概否定他的答案。这样,他们就有勇气回答下一个问题,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不懂就问,有问必答,既能大胆提问,又能积极回答,学习积极性就会更高。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据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具有自我学习的天然倾向,具有独立自主学习的巨大潜力。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物理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因此,要通过一些直观的教学手段,多联系生活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摩擦”和“杠杆”章节的讲授中,我利用教室内的相关物品让学生自己操作感受,并分析现象、总结规律,从而使他们的认知更加直观具体,同时,还感受到了获取知识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四、挖掘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每个物理知识都有它的应用价值,学以致用是教和学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如果学生体会不到知识的应用功能,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要强化学生“学物理,用物理”的意识,提醒他们留心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学会用物理原理与方法分析身边的事物。

作者:杨晓芬工作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

第五篇: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士音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能够推动人求知意愿的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趋近的倾向厂个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会对学习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有惊奇的感觉在学习中池能倾注自己的全部热情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学习完后他会有学习的满足感会觉得自己在学习中获得了启示并因此而心清愉悦。所以说,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老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老师要从生活现象入手由于物理学科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老师可以将物理学习从生活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蒸发一课时老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提出如:为什么湿衣服能够经过晾晒变干庄病打针时擦在皮肤上的酒精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变干平常洗完头发后湿头发为什么会自己慢慢变干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发学生对蒸发现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便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更能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

二、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理念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建设“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主体也同样是学生,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必须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自主学习。在进行第一堂物理学授课时,老师就应该向学生讲述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并不仅仅是依靠老师每堂课从头到尾的讲解启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教学物理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将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与之相结合凭借我们所学习的课堂知识去自主探究敢于对现象产生疑问,并对老师提出质疑。对于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学的初中生而言赴学生自觉主动去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是很困难的,因此老师不能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而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中去积极引导学生焙养学生独立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赴学生能在生活中解决一些物理问题赴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科的实用性,让学生愿意去学,主动去学。

三、通过物理实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初中物理学习范文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

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已经学会的知识,再通过独立思考,对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最后收获新的知识。本文就以对初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出发点,简单做一些相关阐述。

一、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学好物理。不管是学习理论知识,还是实验的操作,都是一样的,只有产生学习兴趣才会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而事实也证明,学生的思维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才会更加灵活,丰富想象力的同时,还能使其观察力更加敏锐,注意力也更持久。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坚强的一面,教师给予情感上的鼓励,让他们在情意结合中培养学习的毅力。

二、培养学生自学物理的能力

物理课本教材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初中物理课本中的内容较为丰富,其精准的语言文字,严谨的知识结构,将知识、科学、趣味三种性质融为一体,与中学生的阅读、理解与探索的能力都完全相符。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之前,应该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与理解,按照新教材的知识结构,首先应该阅读课前疑问与课题,对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向都要有所了解;其次,阅读教材中的小标题了解知识框架,其插图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学生的不足之处。新版的教材中增加了很多插图,又富有漫画生动形象的特征,具备较强的直观性,将知识与趣味融为一体,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本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解插图,引导学生分析插图时一定要结合课本上的文字叙述,认真分析插图的每一个细节所表示的意思、说明的问题以及它所表示的物理现象及其过程。学生会看课本中的插图,非常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及其概念的理解,它能把物理概念的抽象变得形象生动,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文字,掌握中心,对物理的每一个定义和规律的内容、物理意义、明确公式以及适用定律的范围及其条件都要认真的进行探究。如,P=gh的公式可以适用于液体的内部压强,却不能用于计算大气的压强。再如,牛顿第一定律,它的内容就是所有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一直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学生要掌握这一定律,就必须要认真做实验,到位的想象与推理,同时再配合文字进行消化与理解,明白什么样的情况能让物体保持匀速直线的运动状态,保持静止状态的时候又是什么情况。这一定律适用于所有的物体,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是其适用的条件,从而对这一理论进行真正的掌握与理解。

三、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与规范

课下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解题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解答理论类的问题时,可以按照讲道理、摆事实、得出结论三个步骤进行解答。如,人在游泳时,同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就能前进,这是什么原理?回答:“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讲道理),同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则水给人的力就是向前的(摆事实),所以人就能前进(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对此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就能有所掌握。另外,电学类的题目中,电路复杂通常都是因为接入了电流表与电压表而导致,还有就是电流表的内阻很小,电压表的内阻很大。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可以引导学生将电流表作为闭合开关的一段导线,电压表则为断开的开关,这样在简化电路的同时,还能找出电路的主干。如,物理题要同时解答时,应该规范并全面,还要符合要求。如首先画光路图时,用实线画出光线的传播方向,用虚线画法线和虚像;其次,问答题必须要用词准确,清楚回答问题,避免答非所问等;最后,计算题需要写文字说明时,应该写明公式,代入的数据必须要有单位,最后写明得出结果。因此,教师在教授新课时,除了知识点与概念要讲清楚之外,在例题讲解时还要重视解题方法与书写格式,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作业,通过归类讲解、认真分析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良好习惯。此外,教师还应该利用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而对于每一章节的内容,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在学完之后进行归纳与整理,帮助学生对本章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全面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与实践,帮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一套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程.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一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7.

初中物理学习范文篇8

一、物理学习兴趣的障碍分析

1、师生关系僵化,学生“恨屋及乌”。

“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校学生成长的乐园”,这“乐园”,道出了新时期教育的本质与真谛。但现实的农村初中教育中不、不合法的屡见不鲜:“奴性的约束”贬损了学生做人的价值与尊严;硬性的规定和的惩罚阻碍了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可怕的讥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践踏了学生的人格和自尊。这是素质教育的大忌,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它直接着农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农村特殊的教学背景直接或间接了物理学习障碍

农村学生从小到大生活在农村,所学的知识为教科书知识,从资料、报刊、网络上获取的知识甚少,的基础差,知识面窄,见识少,能力低。而物理课的某些知识点跨度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逐渐掉队,厌学情绪也慢慢聚集而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多数农村学生的家长,都普通的庄稼人,只顾忙于自家的农田,没也不懂得教育好的子女。更有甚者,有读不读书样的,有自家子女不聪明的,有重男轻女的。不、落后的思想和观念,使一学生从放弃了学习,即使原本基础好的学生也受到了的。

再者,农村初中的教师,感到教师职业的卑微,教师生活的低调,学校制度的不和理,也就难以产生职业的自豪感与幸福感。带着埋怨和忧郁的心情搞教学,怎能引领一代新人的茁壮成长呢?

3、课堂教学单调呆板、陈旧老化,号召力和感染力

课堂教学需要老师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涵养与及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还需要老师授课的技能、技巧、和方法。农村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试验器材教学的需要,好多老师就放弃了实验教学,而将现代的物理课改成对知识的灌输和对学生的卡压,即便是实验探究对学生的纸上谈兵,到头来物理教学仍然跳出传统教学的圈子。淡而无味,无技巧可言的教学,在学生的心中只能滋生出平庸之感,并会哀叹的运气不佳,进而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不爱听,不爱学。

二、提升物理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1、“以人为本,教育”,使学生爱屋及乌的程度

感人者莫乎于情与爱,教师,遇到样的学生,都要待之以真情,付之以爱心。课堂上给学生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质疑,将学生彻底地从传统教学中解救。对学生希奇的想法或怪异的问题,老师决主观武断的否定,更讥笑、讽刺与打击,应学生与学习,它们疏导与解释、激励与帮辅,与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对学生性的想法或独特性的解答,老师要肯定与表扬,既要挖掘学生的潜力,也要让学生的潜力。课后多与学生友好的相处,平等的交流,生活、学习上的帮助,的排忧解难,与学生深厚的师生感情,把的师生关系转化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

2、适度地把握好起点和坡度、障碍的设置,每个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都能的体验,让自信心和成就感物理学习兴趣的触发器

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农村初中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但并一开始就物理学习的兴趣。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感到新内容“高不可攀”而气馁,学生获取知识过于容易而自满时,物理学习的热情才漫漫下降。这两种,应当农村学生,按不同学生的发展,的实施课堂教学。

物理教师要摸清学生的知识与经验,能力与心理需要,以学生原知识、经验为起点,尽量使新知识与学生头脑里已知识和经验起实质性的,尽量使新旧知识之间精当的序列关系。让学过并的知识新的情景中应用,将知识连贯与迁移,以旧引新。例如,学生对家用电器工作时电流的大小不大,若将电流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电功率,既了问题的难度,使问题得以解答,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总之,教师要依托学生的知识经验,把学生的身心容入到物理学习中,学生去思考和探究,使努力,体验,自信。,物理教学既离开的知识、经验去强调发展能力,也把所知识都嚼烂后才喂给学生,要有的坡度,并分步设置障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思考的余地,想象的空间,让问题的每一环节都有进展,让每个学生都在分秒必争的学习,例如: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实验时,先让学生经验猜想并仿照课本中的实验方案验证猜想后,我了开放性的问题:“敲击桌子时听到响声,却看桌子在振动,可用方法证明桌子在振动?实验中应观察?如何记录实验?”使学生“跳一跳,摘”方法,让所有学生都能尝到了的味道。把学生带入学习、探究的,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3、农村,选择的教学手段,获取最佳的教学效益

物理学科相学科来说的难度,要在短短两年的里,获取最大的效益,就选择行之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物理知识,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

(1)让物理学习融入农村乡土资源,从自然、生产和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悟自然中的美妙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是生产、生活一年四季中的自然中,都隐藏着的物理知识,如农业工具中的镰刀、斧头、犁头、农药喷雾器包含了的力学知识;农业生产中的灌溉、选种、漂浮育苗,自然界中的风吹草动、雷霆闪电、云雾、霜、雪、水中月、镜中花等等,包含着力、热、电、光、声等物理、物理原理和物理规律,并且多数是学生耳闻目睹、亲生经历过的,只要资源物理教学,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并不高深可怕,而且很有用,学生就会地探究新知,满腔热情地学习。

(2)用日常生活用具做物理实验,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农村用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活中的用具做物理实验,能弥补农村实验器材的,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声时,用树叶合奏一首曲子,可以让学生感受发声体在振动、音调、响度与音色;表演人走鸡蛋,探究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筷子提米,证明摩擦力的;以小女生和大男生旋转啤酒瓶比赛,演示轮与轴的省力情况。不言而易,用农村生活用具做物理实验,学生的好奇心了,兴趣更浓了,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物理知识,会努力地学习物理。

初中物理学习范文篇9

1轻规范、重计算、

很多同学把物理当作数学来学,只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以至忽视了物理学科的特点。

例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应该是()

A.I=U/RB.U=IRC.R=U/ID.以上答案都正确

这是一道源于课本的习题,结果很多同学错填了D,这说明有些同学连课本上的基本规律都没有掌握好,只是单纯的把它当成一个数学公式,而忽视它的物理意义。

再如画力的图示时,不标方向,不取标度;回答问题时,只说结果不说原因;计算时不书写物理公式,计算结果不写单位等,考试中很多同学就因为不注意解题规范,丢三落四造成了失分。

2轻基础、重难题

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多同学往往忽视了对课本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学习,而把时间、精力用在解题上,特别是用在解难题上,结果是:难题解不来,基础题不会做。

例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这是一道选自课本的习题,但很多同学却填成“电子”、“自由电子”、“负电荷”、“自由电荷”等,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这说明有些同学对“电子”、“自由电子”、“负电荷”、“自由电荷”等概念混淆不清。

3轻课内、重课外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有以各种各样名目出版的大量参考书,实际上都是些习题集,有的同学不加选择地购买,再加上省、地、县各级教育部门编印的总复习练习题,结果使许多同学整日扎在“题海”中,作了大量的繁琐的无用功,相反,对课本却无暇顾及,对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演示实验、例题、习题等这些既基本又重要的内容却重视不够。

根据对近年各地中考试题的分析可知,其中源于课本或略有改动的试题约占70%,其中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简答题就属这类题目。

当然,我们也不反对在复习好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后,适当的做一些针对性较强的习题,但千万不能去猜题,关键是要有选择的去做题。

4轻理解、重死记

我们知道,物理概念、规律的建立,都是在对大量物理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的结果,这些物理现象有些是我们熟悉的,有些是不熟悉的,但是,有的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物理概念、规律、实验,一律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结果使学习物理如同嚼蜡,越学越难,越学越觉得没意思。

例要加快液体蒸发,可以采用三种方式。

初中物理学习范文篇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后,就会主动学习了。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教学中多做实验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动手,不但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更牢固。实验室不仅可以开设教材上的学生分组实验,还可以提供器材,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就他们感兴趣的实验进行探究,对实验设备做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价值,让学生真正体会实验的意义和乐趣。

二、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很多初中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我原来在与学生聊天时就“你为什么读书学习”对学生进行了提问,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是为了让父母高兴,有的说不读没事干,有的说其实自己不想读,是父母逼的,不读要挨打……对于这些现象,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和学生做朋友

“亲其师,信其道。”先让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再让他喜欢你教的学科。中学生一般都喜欢风趣幽默的老师,所以,上课时幽默的语言、夸张的动作都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有时一个小笑话也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喜欢上你的课。课余时间多关心学生,与学生谈心,倾听他们的想法,认识、关心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思想进行积极的引导,当学生把你当成朋友时,他们会觉得学不好是件很对不起你的事情,他就会“为你”学习。

四、加强课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