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21:06:25

出版业

出版业范文篇1

一、电子出版物的现状

伴随着网络和电子书硬件的普及,电子出版物将步步蚕食现有出版物的市场。环保、方便保管、易传播、信息存储量大、价格低、适合交互电子出版物似乎一出生就带着无数的光环,将传统印刷出版业远抛在了身后的阴影中。但它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着成长期的烦恼。

1.价格居高,硬件销售与内容的销售脱钩虽然电子书籍的价格比传统印刷书籍要低,但要阅读电子书仍有较高门槛,即先期购买阅读器的费用。Kindle3Wifi和3G在北美的售价分别是$139元和$189元,折合人民币920~1250元。在中国,苹果的iPad从2888元起售,这个价格也许对于美国消费者不算什么,而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便高了。汉王是国内电子书阅读器销售的佼佼者,但从广告攻势中可以看出,其电子书硬件是作为“技术新颖,内容丰富的IT产品”来销售的,主打的是礼品市场,虽名“电子书”,却非因书而卖,做的是“一锤子买卖”。提供了硬件却缺乏内容,即便读者打算付费购买内容,渠道的欠缺将读者赶进了盗版市场。

2.平台众多,难以整合;硬件相对脆弱,阅读的地点受限从Windows兼容机到苹果电脑,到iPad,到电纸书,到手机的Symbian,Android,WindowsMobile,各种阅读平台林林总总,出版公司若想打通平台则需要付出以往数倍的努力。各种平台用户的习惯和需求不同,出版公司也需招纳人才做出应对。众多的平台所使用的加密技术不同,厂商各自为政,信息的流动受到了影响,更增加了用户购买的难度。受电子纸技术的限制,电子纸材质的电子书虽在阅读体验上接近于纸质书籍,但在一些方面仍有不足。屏幕脆弱怕摔怕碰,机器不防水,用户携带出行需增加额外的保护,降低了用户体验。既名为“电子书”就说明需要用电,用户需要操心电量的问题。电子纸材质的电子书现在可做到一周甚至两周一充,而苹果iPad须一天一充才能满足用户中等强度的使用需求。

3.图书种类有限,流行类图书居多,受众有限购买电子书就是为了读自己喜欢的读物,然而现在电子读物十分有限。即便找到了,也可能未出现在自己所购买的阅读平台上。打开很多文学网站,会赫然发现大牌作家签约本站的告示,但实际仔细研究一下网站的销售排行榜就能发现:榜单上少有这些名家的书籍,而畅销读本大多是按照章节销售的连载书,相当于评书联播的网络版,以码字的方式在网络上讲故事。网络作家给电子出版带来了繁荣的假象,受众却始终有限,电子图书市场主力读者还远未登台。

4.版权法律法规不完备,版权交叉等问题凸显数字出版的法律关系更难以界定。首先是版权问题,作家表示将原创作品直接通过网站发表,这是简单的网站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但若在互联网发表之外,再进行电子版或网络版等数字出版,就牵涉到了原来出版社的权利与义务、合同规范与约定的法律关系,更牵涉到出版社的竞争与利益关系。另外是授权问题,当今数字出版技术不断进步,内容服务快速发展,数字作品大量传播,带来大量作者身份不明晰或匿名作品,而出版业者追求效益与效率,往往不愿意花时间找授权,导致电子出版物在音乐、电影、视频、图片、摄影、文字作品等方面的侵权。

二、电子出版业的策略

从趋势来看,电子出版物取代传统出版物似乎是历史的必然,但电子出版业要取代现有的传统出版业的地位绝非易事,需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1.增加文化修养,培养民众阅读习惯据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抽样调查”数据,中国民众有读书“习惯”的人大概只占到5%左右。每人每年平均阅读量只有4.5本,远低于美国人每年50本的平均数量。提升中国民众的阅读量,不仅是电子出版业,也是传统出版业均需面对的问题。当前处于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虽多却充斥着垃圾和泡沫。书籍向来是人类知识的结晶,读书能够极大地提升民众的素养、社会发展水平,因此加强阅读需要国家和民众双方面的努力。

2.加强研发,降低阅读器价格,提升阅读器质量信息是把双刃剑,既会促进使用者的迅速发展,也会拉大使用者和未使用者的发展程度。接受信息的人越多,对信息技术的开发能力越强,反之亦然。“数字鸿沟”在不受干预的条件下会越拉越大,加剧贫富分化。降低阅读器价格便是缩小数字鸿沟的善举,一次投资、多年受益的模式也更加适合于底层民众。国家和阅读器设备厂商均应看到电子出版物的美好“钱”景,一方面加快产品研发和出品速度,用规模化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提升产品质量,使阅读器的适用范围更广,力争在电子出版的时代中占得先机。

3.建立内容联盟,加强平台互通行业标准不统一的现状使得各个出版企业加密的产品无法与合作方平台顺利对接,用户面临着平台的选择,也增加了电子出版物普及的难度。此时,行业的发展呼唤一个高水平公共服务支撑平台的出现。在这个平台上,提供当前主流格式的内容加工、加密、产品交易、透明结算等功能,各家出版企业可以放心地在平台上销售自己的产品,开展版权贸易,实现透明化的管理,这对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和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促进立法进程,完善版权制度面对版权瓶颈所造成的尴尬局面,无论是电子阅读器行业还是传统出版行业,均需转变思维,积极应对。政府需加快在电子版权方面的立法和法律修订进程,在法律订立或修改的过程中,努力征求出版业者、读者、信息从业者等人群的多方意见,尽量使法律紧跟社会发展形势,满足时展的需要。

三、传统出版业的策略

数字出版是一个包含内容提供方(包括作者/内容提供商)、技术及格式平台、阅读器、电子销售商、读者五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出版企业不是产业链的必然环节,却可以是这个链条几个环节整合的产物,依照公司能力其所涉及的环节可多可少。传统印刷出版业的内容加工平台与阅读器是合二为一的,即印刷环节。在传统的印刷出版业中,掌握了印刷和销售便掌握了书籍的定价权;在数字出版的过程中,印刷被分为技术及格式平台、阅读器这两个同样重要的环节,再加上重新搭建数字销售渠道的困难,数字出版大大增加了控制产业链条的难度,也影响了传统出版企业的转型。随着传统印刷出版行业市场的萎缩,转变观念与经营方式,成了出版方所必然面临的难题,对此,有如下道路可选:

1.扩展公司主业,打通产业链条,掌握定价权电子出版商业不仅开发了便携的阅读器和平板电脑,且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平台和销售平台。读者买一台他们的阅读器,就可从他们的内容平台上付费下载到自己所需的电子书或软件。电子内容的较低定价和电子阅读器的强大功能为平台吸引到了大量人气;反过来,平台上大量人气又吸引了内容提供者,两者互为促进。

2.控制产业链之中的若干环节,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盈利对于规模有限或者无力掌控全产业链条的企业来说,在产业链条的一两个环节上精耕细作也不失为一种精明的策略。利用其他企业提供的产业链条的其他环节,适当让出利润,实现共赢格局。对于走这条道路的企业,增强议价能力是其发展的重中之重,议价能力的提高将铺平其之后数字出版的道路。

出版业范文篇2

1数字出版技术的基本概况可以说数字出版涉及出版的方方面面,作者版权、出版发行、销售支付平台以及最终具体进行的服务模式等都可以通过对传统资源的依托,使用数字化的现代化先进工具对出版物进行全方位立体的宣扬和传播.

从实现方式来说,数字出版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进行:

一是出版社根据实际的需求情况,要求开发商为本社开发一个针对性较强的技术平台;一是专门开发数字出版软件的商家,根据市场情况与出版社在技术方面的普遍要求开发一些技术平台.

从行业特色来看,首先,数字出版是属于出版行业的范畴的.

由于出版行业的特殊性质,出版物不但是精神文化产品,也是一种商品.出版的商业性质决定它必须通过高效的经营活动去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润,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它也必须承担起传播社会主义文化的责任.其次,数字出版又是一种全新环境背景下产生的新兴产业,其在运营模式等方面都呈现出全新的特点.

现代的数字出版产业具备产品形态的同时还具备媒体形态,表现出一种"二象性".从产品形态方面来说,其盈利模式可以分为有形的形态和无形的形态两类.纸介质的、半导体存储等就属于有形的形态,是离线的,而手机、互联网等在线出版就属于无形的形态.媒体形态的收入支持主要是广告.

数字出版是一个仍处于发展初期的新兴产业,其依靠最终出版产品的个性特征与媒体特性进行合理、有效的结合,并在结合过程中实现其日常的运营,在运营过程中不断获利,实现最终的经营目的.

2数字出版技术推动传统出版流程的发展随着现代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互联网、远程通讯等新兴的技术在出版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出版行业的信息采编、排版、印刷、发行等流程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其一,现代数字出版技术使得传统出版的选题和组稿等流程更加快捷灵活.数字出版大量使用到互联网技术,使得出版题材的选取、稿件的组织等流程都可以实现高速的数字化,减少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其二,现代数字出版技术使得传统出版的编辑流程实现更丰富的个性化与多样化.数字出版技术以其网络化与超文本化等特色,来实现图文并茂、声像兼具的多媒体信息出版,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传统的出版编辑流程,使编辑更复杂,也更多样化与个性化;其三,现代数字出版技术使得传统出版的印制流程得到完善.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等都使出版行业能传播更丰富多彩的信息,而数字出版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字复制技术则可以使出版的印制工艺得到极大程度的完善,提高了出版产品的质量与出版效率.其四,现代数字出版技术也使出版的营销流程得到改善.与传统出版有所区别的是,数字出版不再完全是经过多级批发商及零售商,再向消费者销售,而是开始推行以网上书店为典型的现代数字出版营销技术.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出版的营销流程.数字出版还在电子商务技术与数字版权的保护技术协助下,使出版实现了无发行出版、直销出版物等现代营销形式.

3现代数字出版推动了出版行业的内部产业链重组在出版行业内部,其产业链以出版的价值链为基础,现代数字出版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整合出版行业的资源,实现更为方便的跨地区经营与多媒体兼营,集中行业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集中发展优势集团,并加强与其他媒体的融合互动,形成一条拓展性极强、实现资源系统化配置的全新产业链.

出版业范文篇3

出版业是一个具有双重性的产业,既肩负着提供公共精神产品的职责,也肩负着生产不同层次物质商品的职责。为体现文化的属性,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科学的引领;作为商品的属性,就必须占领市场,必须使这种产品增值,必须使它发挥最大的作用。出版业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出版业是文化产业,传播的内容是精神产品,既包括意识形态部分,也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所以出版业具有文化属性,更具有非意识形态性质。而作为其产品的出版物本身就是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统一,其使用价值具有文化属性,而运行过程具有产业属性。所以说,产业属性是出版业的自然属性,而其传播的内容形成了出版业的社会属性,即出版业的文化属性。文化属性是出版业根本属性,是出版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殊属性。

1.出版物具有双重形态和双重属性

所谓出版,就是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过程。出版业是精神产品的生产机构与传播机构,而意识形态的内容又依托于物质形态的载体得以传播。出版物的使用价值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它总是在向消费者表达一种认识、思想、文化、价值观。同时,出版物又表现为物质形态。出版物的这种特征,使之同时具备另一种特征,即文化与商业双重属性。它包含着生产制作者的价值观念,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于消费者的精神世界,对消费者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

2.出版物传播的内容具有文化属性

无论是传统的图书、期刊、报纸等纸介质出版物体,还是新兴的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互联网出版物,尽管它们外在形态互不相同,但都具有共同的内在形态,即承载的内容都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为目的。这些文化内容是整个出版业及出版物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果缺乏这个核心组成部分,就不可能有出版业,更不可能有出版文化,人类的文化建设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正是从这个层面上说,出版业是文化的载体,是以内容为主的文化行业,具有深刻的文化属性。

3.出版业的运行过程具有商业属性

出版活动是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以“出版资源”的形式加以选择、开发和利用,使其“物化”为出版物并公之于众、广泛传播的社会活动。经过“物化”后的出版物具有商品属性,在“物化”的每个环节都受市场规律的制约与调节。这不仅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出版物资源的配置方式与手段是通过市场调节的,还体现在出版物的传播过程中,要通过市场的流通和交换来体现出版物的社会价值。出版活动是追求合理经济效益的过程,商业属性是出版活动的重要属性。

二、我国出版业行政管理的现状

出版业行政管理的概念是指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对出版活动进行管理的行为。我国出版业行政管理的根本任务是:保障公民享有出版自由的权利,保障和规范合法的出版活动,培育和规范出版物市场,惩处违法出版行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业的健康繁荣和发展。

1.我国出版业行政管理的体制

从建国开始,行政管理就一直占据着我国出版业管理方式的主导地位。我国出版业行政管理的主体主要是中央和地方两级出版管理部门。(1)出版管理机构的建立与改革。1973年7月,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成立,统一管理全国的出版、印刷、发行、物资供应以及印刷的科研、教育等部门的工作。1982年5月,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国家出版局划归文化部,改称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1986年,为提高出版管理能力,国务院恢复国家出版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为加强对出版业的管理,1987年1月,国务院决定成立新闻出版署,音像出版的管理职能也逐步交给新闻出版署。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出版行政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2001年新闻出版署升格为新闻出版总署,出版行政管理的职责进一步强化。(2)出版管理与出版经营单位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由于历史的原因,“”后组建的出版管理机构,基本上是事业编制,既从事出版管理工作,又承担出版经营的任务。党的十四大以后,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把新闻出版局与出版总社在编制、机构上进行区分,新闻出版局脱离事业单位纳入政府部门。2000年以后,随着各地出版集团的纷纷建立,新闻出版局与出版社、新闻出版局与出版集团或出版总社分开的进程加快,到2008年,全国大多数省级局完成了“局社脱钩”,实现了政企分开。(3)出版微观管理体制改革。出版微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988年以前为第一阶段,出版社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社长、总编辑负责制。经过近10年的运转之后,这种管理体制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改革不适应,因此1988年5月、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布了《关于当前出版社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党委领导下的社长、总编辑负责制已不适应当前出版改革的要求,要逐步实行社长负责制。社长是法人代表,党组织起监督保证作用。社长全面领导出版社的编辑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根据中央的精神,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提出:“出版集团属于事业性质,实行党委(党组)领导下的管委会负责制,党委(党组)书记兼管委会主任。”2002年中央又提出出版社也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社长(总编辑)负责制的体制。目前,多数出版社实行的仍然是社长负责制。

2.我国出版业行政管理的机制

加强出版业行政管理,关键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十四大以来,国家在出版业行政管理方面已经建立了若干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一,出版业行政管理宏观调控机制。我国对出版业行政管理的宏观调控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①预报机制。我国建立了“三个网络、两个制度”用于预报机制。“三个网络”包括部分大中城市书刊音像市场动向监测网络、图书音像出版编目管理网络、新书和新的音像制品出版信息网络;“两个制度”即选题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和重大选题备案制度。预报机制的建立可以帮助国家及时掌握和分析各种出版信息,增强出版管理工作的预见性。②引导机制。引导机制主要用于及时传达中央精神,通报和分析值得注意的问题,力争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引导出版工作健康发展。③约束机制。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三级审稿责任制度、“三校一读”制度、图书印制和音像制品复制许可证制度,出书后的评审制度,出版、印制、发行单位年检制度。④监督机制。监督机制主要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的监督作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实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民众举报非法出版活动。⑤奖惩机制。奖惩机制包括对各出版社对优秀出版物给予的资助补贴,国家对优秀出版者、出版单位的奖励,以及对违法行为的惩处。⑥责任机制。责任机制包括主办主管单位负责制,出版单位社长、总编负责制,以及各个出版单位具体岗位实行的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等。第二,以准入制为基础的出版业管理体系。①企业(法人)准入是由政府对企业进入图书出版领域进行的审批,也是出版单位“改制”后对图书出版企业的设立及营业实行的审批。②市场准入是企业(法人)准入后,政府对其从事图书出版生产经营活动的类别进行审批,如中小学教材、地图、辞书专项资质准入等。③职业准入是随着我国人才评价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后逐步确立的职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人们择业的“通行证”。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是国家对出版从业人员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必备的素质和能力的认定,包括在图书、非新闻性期刊、音像、电子、互联网出版单位承担内容加工整理、装帧和版式设计等工作的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以及在报纸、新闻性期刊出版单位从事校对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建立科学、高效的出版业行政管理机构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出版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已经开始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在职能作用及内部运作上,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改革成效,还需在以下方面改进。

1.理清出版行业各项管理内容的管理机构

由于出版、印制、发行是一个整体系统,如果分由不同行政部门管理会使工作效率低下。鉴于此,对图书、期刊、音像、电子和互联网出版的出版、印制、发行都应该统归新闻出版总署和各级新闻出版部门管理。其他机关只能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实行监督。科学划分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间出版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保证建立全国出版行业行政管理的统一。新闻出版总署应主要负责全国出版业的宏观规划、管理;省级新闻出版局负责根据国家出版产业政策和本省出版资源,制定本省的出版业发展规划;地、市、县级出版管理部门则根据国家和省级出版行政部门的规定,针对本辖区内的出版单位具体管理。

2.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

我国出版业长期作为文化事业来经营,出版社与新华书店也一直作为事业单位来管理,这与我国出版业的实际发展不协调。一方面造成对国有企业管得太多太死,限制了其发展;另一方面,对非国有企业缺乏管理,造成了出版业的某些“痛疾”、“顽症”。目前我国出版社与国营书店都在进行改制,这时出版行政部门不再直接管理企业,退出了企业经营,实行政企分开。正在进行的出版改革中,应该逐步减少出版行政部门对出版与发行企业的行政干预,取消出版企业的行政级别,彻底退出市场,真正做市场的“裁判员”。出版行政机关通过培育市场体系、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加强事后监管等措施来实施对企业的管理,禁止利用行政权力干涉企业的微观管理与人事改革,使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自由竞争,共同发展。

3.加强地方,尤其是基层出版业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

我国地域辽阔,现有的出版行政执法队伍不适应出版行业的实际情况。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应该加强地方,特别是某些市、县一级出版执法机构建设。第一,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独立的执法队伍,扩充人员和装备。在出版业发达或非法出版活动猖獗的地区应加大出版执法队伍的建设速度和力度。第二,建立出版物稽查队伍,加强出版物市场监管。对出版物市场的监管不能仅仅依靠每年集中的“扫黄打非”运动,而应该从加强市场的日常监管入手,强化对印刷、出版物经销市场的管理力度,保障出版物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

出版业范文篇4

1当下新媒体的优缺点

新媒体是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互联网给了新媒体更加广阔的发展渠道,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息资源,还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现代人在繁重的生存压力之下开始追求刺激性的阅读内容,有了比较强烈的猎奇心理[2]。新媒体完美契合了观众的这一需求,因此有了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另外,通过新媒体,观众还可以和信息的者进行交流互动,这一改传统的单向性传播方式,具有变革性意义。在这样的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和扩散不再面临技术上的阻碍,而成了一夕之间的事情。这都是新媒体的突出之处。然而,尽管如此,新媒体还是有无法遮掩的劣势所在。这方面主要是针对人类个体精神的发展而言的。新媒体发展迅猛,未来前景难以估量,然而也会在人类难以呈现个性化的未来面临一定阻碍。当前,人们迅速浏览信息,逐渐失去了二次思考的能力,表面的视觉冲击或者猎奇心理逐渐消失之后,新媒体就像一道闪亮的流星一样忽闪而过,人的内心也无法留存更多的东西。新媒体助长了这种阅读方式,也让人无法获得自己应有的信息营养,变得浮躁,失去了安静思考的能力。这一点是新媒体无法给与的。

2新媒体环境下出版业的发展现状

1)受众缩减。上文已经阐述了新媒体带来的信息的迅速传播,也让人可以随时随地知道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因此也吸引了一大批受众的关注[3]。或者说有的时候人们并没有主动选择新媒体这种方式,但是技术的支撑已经让人们在无形中被动选择了新媒体。相对而言,出版业也就失去了一大部分受众。人们原本依靠报纸、杂志等获取知识,了解信息,而如今,一个简单的手机就可以轻松查阅,很多人也就放弃了较为繁琐的购买程序,被动或者主动接受了新媒体的推送。而且,传统出版业的发展速度和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是不相匹配的,处于落后状态,新媒体也迎头赶上,获得了更多的受众。2)信息资源少。传统出版业信息的获得比较有限,一般需要的时间周期比较长,经过筛选之后,受众可能很久才可能获得信息。相比而言,新媒体在这方面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获取信息,还能带动身边的人随时传送自己知晓的信息[4]。这样,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所有的信息都能以新媒体的方式传播出来。出版业则无法拥有这么庞大的数据数量,也不能大范围地涉及,只能有选择性地。新媒体还有效地利用了消费者,通过技术支撑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获得关注。这一点出版业则难以做到,或者说做到的话需要花费的时间,付出的代价是远远高于新媒体的。3)时效性滞后。当信息的时候,出版业获得信息之后还要进行一系列操作,对信息的利用程度比较低,而且的时间周期也比较长,相比而言,新媒体则弥补了出版业这一缺陷,以信息的及时性为突出特点,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另外,新媒体有坚实的技术能力,还可以构建平台,这样,消费者通过平台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从而更加信任新媒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业未来的生存发展堪忧,只有充分借鉴新媒体的长处,其才能有新的生机。

3新媒体技术影响下出版业的出路

1)寻求优质资源。根据上面列举的新媒体当下的发展迅猛程度,以及出版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可以发现,在信息的及时性或者是资源的丰富性等方面,出版业在没有足够技术支撑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和新媒体相抗衡,因此,其就要在其他方面获得突出优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媒体极其缺乏的优质的资源,以及高品质的内容。新媒体信息驳杂,受众需要在其中自己筛选信息。而出版业则可以根据这个情景,搜集优质资源,出版出具有高品质的书籍,赢得用户的关注。只要内容足够吸引当下快节奏中需要宁静的人群,就能获得用户黏着度,提升生存度。新媒体虽然吸引了足够多的用户,但是还有待时间的检验。而出版业则能提供与新媒体质量相比更加突出的内容,吸收稳定用户。和新媒体相比,传统出版业具有无可比拟的历史优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出版业在人才、文化内容方面的积淀是新媒体无法拥有的。因此,充分利用自身的历史优势,挖掘高端人才,从中获取更加引人关注的优势内容,是一个不能错失的发展途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出版业的历史优势发挥出来,也能从时代的长河中吸收一些颇具亮点的资源,让当下的受众获得新奇的体验。这样一来,就算新媒体的冲击再迅猛,获得的成就再斐然,出版业也能在历史根基的维护下屹立不倒,释放出独有的光辉。2)借鉴新媒体技术优势。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日新月异的技术支撑。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令人瞠目结舌的革新速度,让新媒体一跃成为当前的主流方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前的手机无线网络让人们随时可以通过网络查询信息;电子阅读器的普及,也让人们可以通过电子仪器获得读纸质书的感觉;数字出版技术的变革,甚至开始引领出版业的发展,而且信息更加便捷,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肩的技术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出版业要想推陈出新,或者在技术的冲击下有立足之地,就要积极借鉴新媒体在技术方面的优势。比如在出版纸质书籍的同时,根据用户的喜爱程度和关注程度,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突出的书籍进行电子呈现,从而拓展传播的渠道,让更多观众知晓书籍的存在,在接受书籍的同时进而关注纸质出版。数字技术让书籍的传播呈现信息化排列的方式,出版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方式,将自己的书籍信息进行搜集整合,建立一个系统的信息平台,这样用户在线下也可以展开纸质书籍的阅读,并且和线上信息相结合,这样更加全面,也提升了用户体验[5]。3)融合新媒体全面发展。如果一直恪守传统的传播方式,不顾及当下的时代状况,传统出版业不会有更长久的生机。因此,要想发挥自身在文化传承方面的责任,出版业就要学会和新媒体相结合,吸收借鉴,融合新媒体在各方面的优势,进行全面发展。这时候出版业已经不能单单将目光着眼于书本的出版,还要构建出系统的人才发展战略,要有一个完善的体制平台,这样才能有不断创新的活力,才能有基本的保障。新媒体的冲击是多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出版业要从整体下手,在产品方面调整策略,加快技术方面的研发,完善服务,以突出自身特点。新媒体时代,出版业只有摆正自己的姿态,看清当下所处的时代位置,意识到和新媒体融合的必要性,才能够在各方面实现变革转型,和新媒体一起,构建出更加完善和谐的文化平台。此外,出版业也不能自暴自弃,而要挥舞旗帜,把新媒体的技术能力吸收,为我所用,改善自身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劣势,调整自身方向,向更加稳定的平台发展。

4结束语

新媒体虽然有技术的支撑,在当下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但是出版业也不能就此偃旗息鼓,而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看清当下的发展现状,从各个方面借鉴新媒体的突出优势,巩固自身发展。当前,新媒体不可能一直保持一家独大的位置,出版业始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培育健康全面的发展理念,顺应当下的社会动态,采取各种方式将自己和新媒体进行融合,这才是出版业正确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磐.媒体融合时代新媒体技术对图书出版业的影响[J].新媒体研究,2016,2(23):120-122.

[2]余静宜.新媒体对出版业的影响[J].新媒体研究,2017,3(17):79-80.

出版业范文篇5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向深层推进,传统出版业进入快速转型期,真正意义上的出版产业逐步形成。2009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我国出版业的改革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深刻认识出版产业化的时代新内涵

出版产业化就是把出版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所属产业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面向市场实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运作,实现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之成为强质产业的过程(于友先,2003)。出版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些学者就此进行过有益探讨(黄阿妮,2005;龚莉,1998),概括地说,其具体内涵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1出版物商品化。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版业的文化核心属性依旧,但出版业生产的产品要拿到市场去销售,接受消费者的选择,因而其商品的属性尤为凸显。出版物商品属性的确认是出版产业进入市场经济的准人证。因此,出版单位必须面对市场,实现产业化运作。

2出版机构企业化。转企改制、重塑新的市场主体,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重点。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资本运行机制,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3经营集约化、集团化。计划经济时代出版业所形成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布局分散,市场分割,资源无法合理流动并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和集约化经营效益。出版产业化要以提高出版产业集约化程度为重点,优化出版资源配置,加大行业兼并重组力度,打破地区和行业限制,实现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

4效益最大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版业强调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不是不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适应出版市场的竞争,强化经营意识,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促进出版产业健康繁荣地发展。

5资本结构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单一性和国有资产的有限性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出版产业资产的扩张能力,资本实力不足,难以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在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坚持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把握编辑权和经营权的前提下,应加大出版产业的融资力度。同时,积极探索与非公有资本项目的合作,多渠道解决制约出版发展的融资问题。

二、科学把握出版产业化的时代新要求

1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出版业的国际化进程正在加快,中国出版业自身和外部生存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全球化带来出版产业的全方位竞争:国内出版企业间展开了包括在选题、作者资源、综合实力、人才、营销、读者、管理制度等各方面的全面竞争;国内出版企业与国外出版企业以及港澳台出版发行企业的竞争在广度和深度上日渐深入,包括“人员大融合”、“信息大融合”和“意识大交汇”的趋势不断加强(吴赞、杨闯,2009)。另一方面,全球化对我国出版产业和价值链产生了巨大影响。具体表现在对出版产业的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替代品等五种竞争力量的影响以及在图书市场中对传统出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应对国际同行的挑战。这些影响推动了我国出版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包括出版企业价值链重构、渠道价值链的重构和一体化的价值链的重构等(肖蕾,2005)。因此,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应该是市场化、企业化、国际化和信息化。

2数字化、网络化出版。数字化、网络化出版已成为信息化时代出版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已经并将继续深刻改变出版业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是现代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促进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国家推动出版产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目前,国际上大的出版传媒集团十分注重高新技术的应用,通过收购高新技术公司而建立成熟的技术平台,加强同业并购扩大数据库内容并提供增值服务,取得了可观的效益。近年来,国内业界对数字出版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许多出版单位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在数字化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截至2008年底,我国的数字出版产值已达530亿元,是2007年的两倍多,已经与传统出版平分秋色(柳斌杰,2009)。但数字出版在我国仍然属于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和阻力仍然不少。传统出版单位内部信息化程度比较低,数字出版的产业链与商业模式、内容监管、版权保护、管理格式、行业标准等问题以及技术壁垒等,直接制约着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产业转型(严云锦,2009)。因此,国内出版业应将信息化、数字化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紧紧抓住产业升级的机遇,运用高新技术创新出版生产方式,推进出版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实现传统纸质形态和数字形态融合发展的转变,培育出版新业态。拓展出版价值链,努力占领出版业发展的制高点(晓田,2009)。

三、积极应对出版产业化进程中的新问题

1出版产业与文化体制改革。出版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以及自身实力的增强,依赖于出版物文化价值取向的正确定位和坚守。我国出版业走市场化道路,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发展出版产业,就必须进一步清除制约出版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培育和重塑市场主体为中心环节、以打造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出版企业为目标,积极探索出版产业化、集团化发展之路,增强企业微观组织和运行机制的活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

2出版产业与高新技术。出版产业是知识密集、科技含量高的集约型产业。它既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又在科技进步中发挥巨大作用。只有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出版生产方式和基础设施,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出版传播渠道,并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外出版产业先进的运营模式和经营方式,才能实现我国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

3出版产业与信息化。随着现代通信技术、数字印刷技术、网络技术的加速发展和电脑的普及,未来出版业的创作方式、编校方式、生产方式、发行方式等也必将被网络出版的全新模式所改变。因此,出版单位要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加快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保持在未来产业竞争中的发展先机,推动出版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4出版产业与国际化。出版产业能否面向世界,走出国门,能否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关系我国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大事。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全球性大竞争背景下,出版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域越来越广,我国出版业应当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要求,求生存、求发展,认准融入国际市场的最好途径就是实现高度产业化发展(杨丽君,2005)。

5出版产业与信用构建。在市场经济中,维持市场秩序的两个基本工具是法律和信用。法律的规定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需要信用来加以补充,信用是用来规定法律没有规定或难以规定的状态。在我国目前出版市场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诚信对于构建和谐出版产业链显得尤为重要。

四、加快推进出版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1更新思想观念。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改革的前提。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新闻出版系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我国先后组建了24家出版企业集团公司,246家图书出版社成为新的市场主体,1000多家报刊走上了市场,30个省级新华书店系统完成了转制,出版、报业、发行等上市公司达11家,净融资240多亿元。转制到位的资产增值、销售利润和职工收入都成倍增长,企业充满了活力(柳斌杰,2009)。但是,新闻出版系统在思想观念、创新意识、体制机制、行政管理能力以及队伍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突出问题,特别是出版单位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资源行政化配置造成的出版资源过于分散,结构趋同和地区封锁,出版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十分突出。我国出版业总体上还处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快发展的攻坚阶段,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推动出版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出版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出版业的生产力。

2转变政府职能。我国现有国有出版机构大多还是政企不分,市场化程度低,政府职能转变已明显滞后于市场化进程的要求。因此,要加大行政体制改革力度,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新闻出版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真正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公信力,提高出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

出版业范文篇6

一般而言,国外的大型出版媒介集团都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发展,经过大浪淘沙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资金经雄厚、规模巨大、拥有高额市场占有率、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引领着世界出版媒介发展的潮流。

我国出版集团的组建是为了顺应世界经济竞争的趋势,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在符合我国特色的新闻出版体制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大致来讲,我国出版业集团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1]:

第一阶段: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跨地区出版组织的松散联合体。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政府推动企业集团建设拉开了序幕。1988年11月,花城出版社等11家出版机构联合成立了“地方文艺出版社联合发行集团”。1989年4月,华东六省一市成立“华东省级新华书店发行集团”。这一阶段的出版联合体严格来说不能称为出版集团,因为联合体成员之间既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也没有资本纽带关系,仅仅是为了出版物的市场销售而形成某种协议,主要是为了互通信息、协调关系、壮大声誉而所作的一种“联合行动”。但这一行动透露出的信息是,市场规律要求出版业实力壮大,呼唤出版组织与机构整合优化。

第二阶段: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由地方政府批准成立出版集团。1992年4月,新闻出版有关部门提出加强出版行业的联合,进行出版、印刷、发行企业集团的试点。此后一批省级试点出版集团诞生,例如山东出版集团总社、广州新华书店总社等。出版业的集团化建设被提上日程,全国部分省市进行了试点集团的运行。这一阶段,出版集团主要是依靠行政隶属关系组建,但同时也开始逐步探索企业集团运营机制的一些深层次问题。1996年3月,在全国新闻出版工作局长会议上,国家体改委有关人士作了《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报告,介绍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走势,报告涉及到出版业的结构调整和集团经营化的问题。代表们经过讨论,认为出版业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组建出版集团。但要积极审慎,大力推行。1997年,和新闻出版署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综合考虑了全国各地出版市场的环境、出版单位的实力等情况,确定推广出版集团试点工作,并确定将组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五家出版集团的思路。

第三阶段:由中央政府批准成立以资产为纽带的国家试点集团。1998年2月,新闻出版署了我国《新闻出版业2000年及2010年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扶持有影响的党报实施兼并、重组,建立起以党报为龙头的报业集团……到2010年,报业集团要有较大的发展,经营规模上亿元的报社要达到总数的10%。”1999年2月24日,我国第一个国家试点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挂牌成立。此后,北京出版集团、广东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等纷纷亮相。在出版集团中,有的是以出版业为主业的专业出版集团,如北京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的则是编、印、发一条龙,以出版为主业,科工贸一体化的综合性出版集团,如辽宁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等。此外,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批准的一些出版集团也不断组建亮相,集团化建设一时成为我国出版界的热门现象。

上篇:我国出版业集团化的主要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出版业实行严格的行政管理,因此出版业形成了以资源垄断、专业垄断、地区垄断、行业垄断为显著特征的基本格局。而现代化的企业集团则要求在公开、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强者脱颖而出、强者吞并天下。因此,当我国出版业呼唤做大做强之时,现实的出版组织却是划地为池、各自为战,并且大多数缺乏市场的适应力、生存力、搏击力与可持续发展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产权分割严重阻碍了出版资源的整合。因此,依靠国家行政力量进行第一步的推动与组合便必不可少。因为依靠行政力量的组合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版业国有资产的流失,但是这种组建方式却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出版产业的市场规律,必然带有某些弊端。

从国外的出版集团组建方式来看,一般都是通过市场大规模的收购兼并、协议或者股权的方式,通过以资本为主的多种联结方式而形成的。由此形成的集团,主要特征是:大规模、多功能、跨地区经营;多法人与股权分立;产品与业务多元化;子公司数量较多并拥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等。

比较而言,我国依靠行政力量组合形成的出版集团具有如下的特点:产权互相缠绕,不太清晰;业务比较单一,经营地区比较集中;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资产的规模比较小,母子公司间多是“物理变化”,缺乏“化学变化”等。但可喜的是,随着我国出版业改革力度加大、发展速度加快,一些具有较强实力的出版组织或者通过内涵式的自我扩张,或者以市场为纽带,组建资本联合体,正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积极向集团化的良性方向发展。因此,本文力争将观察的视角不仅仅局限于行政力量推动联姻形成的出版集团,而是按照经济学的集团概念来进行分析与预测。如此看来,当前我国出版集团形式大约有如下几种:

(1)国家行政批准组建的集团

它们是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在充分考虑各个出版组织的个性特征、地区特色、品牌形象等基础上,运用行政力量组建的集团。思路是先联合做大,再整合做强。即先在规模上得以扩大,然后再进行资源整合,努力取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截至2002年5月,经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全国先后成立了数十家集团。包括26家报业集团、7家(图书)出版集团、4家发行集团、1家期刊集团,以及部分目前正在筹建、组建的其他类似的集团。

报业集团主要包括: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北京日报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大众日报报业集团等。

出版(图书)集团以成立的先后顺序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中国科学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等。

发行集团主要有广东发行集团、江苏发行集团、四川发行集团、上海发行集团等。

家庭期刊集团于2002年1月25日在广州挂牌,成为经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家期刊集团。

由国家部委党组或省市党委及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其他集团,主要有中国少儿新闻出版集团、中国体育书报刊社、重庆发行集团、江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社等。

(2)以市场为纽带形成的股份联合体

主要指的是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共同的利益关系,出版组织与其一个或者数个合作伙伴,以市场为纽带联姻结合而形成的股份公司或者其他资本联合体。联合体成员间的关系由于结合的方式不同而不同。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政策障碍,具有非常强的市场适应力,可以认为是出版集团新的潜在生长点。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成立股份上市公司。例如博瑞传播股份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成都商报社通过合约关系,成为该公司的实际“股东”之一,双方合作建立了四家子公司:博瑞广告公司、投递公司、贸易公司、印务公司。事实上,这4家子公司的经营性资产已经全部注入了博瑞传播股份公司。其他通过变通或者曲折的方式与出版业合作的上市股份公司还有赛迪传媒、诚成文化、强生控股等近10家。

也有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开展合作的。例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共同出资组建“北京东方幼狮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进行青少年文学读物、心理读物、助学读物、时尚读物、道德教育等领域的选题开发,试图办成国内知名的集选题策划和编辑制作为一体的出版传媒公司。

除此之外,在跨媒体的合作与探索方面,利用市场纽带结合的其他资本联合体也显露出勃勃生机,比如某些电视台与出版社、报刊社联合进行出版项目的长期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旦政策法规完善,这一领域也将会具有无限潜力。

(3)走内涵式扩张的出版组织

一些出版组织经过多年积累性的发展,实力规模达到了一定程度,由市场配置,自我内部不断膨胀,在改革发展的思路与方式上采取了集团化的运作模式,低成本扩张产生了系列子报子社。虽未号称出版集团,但事实上它们正在以集团式的方式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效益,初步呈现出集团化的雏形。如外研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中国青年报社、北京青年报社、读者期刊社等。他们借鉴国际运作惯例,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政企分开、调整组织结构、健全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的一批实力派出版组织遵循有关精神,积极开始“异地设分社”。试图在跨地区、跨领域经营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这种形式的出版组织已具有了出版集团的雏形与实际操作的潜力,相对于行政审批的出版集团而言,其决策更为迅捷,市场反应能力更强,更容易形成合力。目前,只要解决融资、地域保护等一系列政策限制,相应的法律法规一旦得到完善,产权得到明晰,它们将会迅速成长为生命力极强的出版集团。

中篇:集团化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出版界所关注与探讨的出版集团,主要是由国家行政审批组建的出版集团。但我们认为,根据国外出版集团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从我国出版业改革的方向来看,我国的出版集团发展趋势将是:依靠行政力量组建出版集团仅仅是出版业改革过程中的历史现象。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改革的深入,国家对出版业的管理方式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用不了多久,以市场为纽带形成的出版集团以及依靠自我力量内涵式成长起来的出版集团将会成为出版业的重要力量。从经济学的角度,出版集团的构成大概有三种模式:

(1)横向平面组织联合。出版组织间的联合,无论多少个出版组织都可以加入,但产品不会发生变化,仅仅是规模扩大。这是出版集团的初级形式,它符合我国目前出版业的特色,容易和现行法律规章制度接轨,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和规模经营。

(2)纵向产业链扩张。实现纵向联合,将一种产品生产过程的环节、所需材料、销售渠道全部或部分纳入“链”内。可以组建出版、印刷、发行一体化的大集团,三者相关,优势互补,减少边际利润的外溢,产生倍放效应。

(3)多样化混合辐射。多种相关产品的互补开发、立体销售。从地域而言,可以组建跨地域的人民、教育、科技、少儿出版集团,因为企业自我的持续扩张并不容易,此种形式体现了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依托,通过联合、兼并而组建的集团规模。从媒体而言,首先可实现同类跨媒体的组建、书报刊的资源共享,比如社刊、社报工程;其次可实现异类跨媒体的组建,比如通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整合、平面媒体和立体媒体的整合,最终形成出版集团。

由于我国出版业的历史管理方式原因,目前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实现出版组织的集团化联合,既符合历史现实,也符合我国国情。但是,我们并不避讳,通过如此方式形成的出版集团,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比如在已成立的出版集团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个地区内,把所有的出版社人为地并入集团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排斥了市场竞争,把本来的活水变成了死水;集团的规模与效益不成正比增长,成立集团之前,平均利润率为10%,成立出版集团后的利润率仍为10%或低于10%,表面上,蛋糕做大了,但并未体现出集团的规模效益。在集团的纵向发展方面,也是步履维艰,“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传统思想,使得众多出版社在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上无所作为,少数集团仍是在省局的管理下重组总社,换一块牌子就是集团,并堂而皇之地对外宣称这就是以资本重组为基础的集团样子。

组建出版集团不可盲目跟风。一个集团的产生应该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不是人为的“拉郎配”。因此组建发展出版集团一定要从本地区、本身特色出发,切忌领导拍脑门决策。一定要做好前期的调查,顺应媒介发展规律,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才可充分发挥行政的推动力量。

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对我国一段时间流行组建企业集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说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任何完整意义的兼并都做不到,大鱼吃不了小鱼,小鱼不觉其小,快鱼吃不掉慢鱼,慢鱼不觉其慢,各有所倚,各有所得,只要银行有贷款注入,亏损再多也没有关系。主要是体制问题,产权不可以交易,政府干预太多,越是国有企业,只要有一口气喘,就不会让你吃掉。[2]当然,由于我国出版业的特殊性,目前还没有建立市场淘汰机制,所有的出版机构,不管经营状况多么糟糕,也仍然依靠短缺的资源可以生存。买卖书号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

中国出版科研所出版发行集团研究课题组经过深入调查,认为当前我国的出版集团主要存在六大问题[3]:一是如何明晰产权,为集团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产权保证。二是集团如何与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实现政企分开、自主经营。三是如何在出版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为我国大多数的出版组织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在事业单位与企业化管理之间要建设有效的运作机制的平台。四是如何确立母子公司的体制,并进行适当的集权与分权。五是如何迈出跨地区、跨媒体、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步伐。六是在积极进行试点出版集团建设的同时,如何大力推进内涵式集团的发展与壮大。这六大问题分别从产权制度、行政管理、企业制度、公司体制等方面入手,确实指出了目前我国出版集团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然,出版集团在组建与运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引起了出版管理部门的重视。2001年,在全国新闻出版局局长会议的主题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加快试点集团的建设是当前出版业改革的重点,并提出了今后试点集团工作的部署:首先,控制数量,优化质量。试点集团既不搞一家垄断,也不搞遍地开花。其次,政策倾斜。要给予试点集团必要的绿灯放行。比如明确提出:“经批准,可允许某集团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开展组稿和编辑等方面的业务,但要坚持集团(或总社)的终审权;试点集团应逐步创造条件,使之具备较强的多种媒体综合经营的能力,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与电台、电视台合作开展业务。”再者,要在多渠道利用社会资金方面取得进展。试点集团的母公司目前只吸收宣传文化系统的国有资本参股,试点集团所属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电子出版单位可吸收国有资本参股,但本单位国有资本必须控股。社会法人资本可以进入到出版单位进行具体的项目合作,但出版单位必须严格履行三审程序,终审权不能转移。这一次会议,为出版集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走向的依据,进一步解放了束缚出版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2002年10月27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广电部部长徐光春、副部长李文军在做客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纵论我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思路与趋势。他们都谈到了未来我国出版业的改革与发展将以集团化的建设为突破口,力争尽快理顺行政管理部门与出版组织的关系,加快出版集团的产权制度落实,促进出版集团内部的“化学变化”。管理部门将会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出版集团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以此带动我国出版业尽快驶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这预示着我国出版业集团化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

目前,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新闻出版业正在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改革,积极推进集团化建设,把集团做大做强。在有的领域,比如,在政企分开、产权规范、跨地区经营、融资渠道、市场整合、出版物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等方面,都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出版业集团化建设将会呈现如此趋势:出版集团的建设将会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随着媒体之间相互的渗透,出版集团将进一步出现跨媒体的融合;逐步形成真正以资本为纽带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出版集团将普遍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出版市场垄断趋势将会加强,市场格局将由几大集团主导并分割;依靠自身力量内涵式发展的出版集团将爆发强劲的后力;出版格局将会在重新洗牌后渐趋明朗。

下篇:对出版集团化的反思

出版集团化的历程在西方已经进行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尤其20世纪70年代以来,集团垄断的趋势前所未有地加强,同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已经引起人们的担忧。一些西方学者经过调查发现,在美国,几十家传播机构、出版集团,五十几个媒介人物,已经控制了美国社会的大部分新闻出版舆论机构,从而形成了人们对新闻出版自由的严重威胁,这种趋势已经改变了传统新闻出版业的性质与规模。在其他新闻出版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似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几家或者几十家的垄断新闻出版集团把持和控制了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大众信息流通渠道。

因此,有人尖锐地指出,出版集团化的直接后果是使舆论的多样化逐渐减少。同时集团化的倾向更是强化了出版业的商业性,出版业的垄断和兼并的发生,追求的就是利润的最大化。报纸和刊物为了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都在吸引富裕者的眼球,根本不管社会大众的立场。出版物日益丧失其本来具有的政治文化功能和社会价值取向,所刊登和发表的仅仅是一些没有思想、空洞无物、平庸媚俗的材料而已,集团化会加速这种趋势。出版集团垄断的加剧,带来的政治后果就是妨碍了出版物发挥其民主舆论的论坛作用。

德国的一位学者说,对出版业中的集团化现象保持沉默或者美化它,都是毫无意义的,与此相适应,图书交易业集团化了。大公司在出版和书市两个方面都存在着垄断的危险。这样,中小公司就难以生存,文化和科学上的百家争鸣也受到威胁。[4]因此,为了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防止人们的思想和观点受极少数的人控制,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以限制报业集团的发展规模。瑞典在这方面做得特别成功,20世纪60年代,该国政府专门通过法律,来扶持和帮助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小报渡过难关,从而保证了报业的多样性。[5]我国的出版组织面临同样的问题,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杨牧之先生强调认为,在出版社建立集团实行改革的过程中,大、中、小都是有用的。大有大的好处,可以与国际出版商抗衡,可以起导向作用,可以更好地跟国外合作,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小有小的优越性,小的运作灵活,便于掉头,大船进不了港湾,小船就可以自由出入。但是我们当前特别要强调要造大船,强调要搞大型航空母舰,因为我们缺少大型航空母舰,我们缺少能与贝塔斯曼、时代华纳相抗衡的出版集团,所以我们要积极组织和建设。但是,不能因此就忽视中的和小的出版机构的建设。在国际经济界,70年代有一个说法,“小的就是好的”,70年代认为小的机动灵活,所以提倡小的。现在经济全球化,加上计算机网络化等等,又提出“大的就是好的”,出现了组建大公司、大集团的潮流。大的也好,小的也好,都是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来,不能一搞大的就不要小的。[6]

因此,我们在发展出版集团,壮大我国出版实力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出版组织的多样性,对有生命力的中小出版社、专业性的学术出版社,一定也要在政策上实现倾斜,以保持出版物的多样性与层次性。深入领会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对于组建出版集团的指示,控制数量、优化质量,既不搞一家垄断,也不搞遍地开花,吸收西方资本主义集团化的经验教训,促进我国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国出版集团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出版参考,2002(5)

2罗长海.企业文化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国出版集团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出版参考,2002(增刊)

4[德]埃尔哈德·海诺德著.何云峰,王晓峰译.书和书籍出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出版业范文篇7

一、我国出版业的发展走向

我国的出版改革和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现阶段,就出版领域而言,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五大战略:精品战略、集约化战略、科技兴业战略、“走出去”战略和人才战略,作为推动出版业发展的重点。中国要由一个出版大国尽快向出版强国转变,需要大发展,发展才是积极的生存。目前,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态势:

1.精品战略带动出版发展。精品力作是带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在商品社会里就是品牌意识。品牌从树立到转化为品牌资产,需要不懈努力去打造。中国文化悠久,出版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广阔,我们只有组织出版具有自主品牌,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俱佳的优秀出版物,才能为中国出版走向世界开辟广阔前景。

2.“走出去”战略检验出版实力。现今是一个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开放的、竞争有序的市场统一的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在开放的环境里进行文化竞争,我们必须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发展。从产业发展来看,就是行业的跨越。从经营地域来看,走出去,就要跨省、跨境,还要跨国,开拓国际市场,放开经营,把经营做大做强。我们可以在同行业之间融资,可以进行社会融资,也可以和国外进行合作,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放开投资渠道,支持出版业的发展。在广阔的世界大市场,我们的精品力作能否走出国门,进世界市场,这是检验我们实力的根本。

3.科技创新推动出版发展。科技创新是出版发展的重要动力,出版技术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会引领出版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出版业内数字化进程的加快,适应数字化媒介的出版物也随之出现了多样化,出版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数字技术作全方位的支持。随着宽带技术畅流化、因特网普及化的趋势,以及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和数字印刷出版等数字化技术本身发展的日益完备,将会对出版物生产和经营模式产生较大撞击,并进行较大的结构调整和全面的技术提升,以提高出版物的出版时效,适应人们对文化产品不断日益增长的多样丰富的需求,催生出版经济的繁荣。

二、应对挑战的核心竞争力建构

企业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并获取丰厚利润,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个想在未来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企业,必须明确应怎样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面对我国加入WTO给出版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面临全球化浪潮和海外传媒的冲击,探寻我国出版业的改革、创新与发展之路,必须建构和培育我国出版业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适应国际市场挑战的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我国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观念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先导。民族进步、国家兴旺离不开创新,出版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创新。发展需要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其他方面创新的先导。要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新观念,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摒弃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在市场经济基本机制框架下,用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规则指导我国出版及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利用出版资源,既要积极“引进来”,也要大胆“走出去”,利用优势,务求实效。创新是出版业进步的灵魂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地进行观念创新,才能带动体制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人才创新和科技创新,从而形成和巩固我国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

2.人才优化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出版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知识密集的智力型产业,随着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对人才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将更加多样化。面对国外出版集团强大的资本优势、激励机制优势和我国相应方面存在的某些弊端,应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尽快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竞争的人才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会集机制。只有广纳群贤,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业务精、懂管理、善经营并且有全球眼光和应变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是形成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3.品牌延伸是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国际上成功的出版集团,无一不是以一个或几个国际知名出版物作为立业之本、扩张之基。我国出版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必须精心打造自己的品牌,努力塑造自己的市场形象。加入WTO后,国际文化交流与日俱增,读者眼界日渐开阔,认同名牌出版物,引领新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我们只有培育品牌,深度开发品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提升自己的规模和技术,利用品牌效应,跨行业经营,多元化滚动发展,才能使我国出版业具有持久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预见,开展多元化的跨传媒经营,就是品牌延伸。公务员之家

出版业范文篇8

据悉,重组将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明确产权关系和经营责任,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对大学出版社进行资产评估的基础上,高教社通过投入资金成为大学出版社出资人,并享有相应的权益;重组后,大学出版社仍保留独立的法人地位,并按公司化的模式进行改造,形成规范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高教社将扶持大学出版社在相关学科专业做强做大。重组协议中规定,在重组中,高教社出资51%,合作方出资49%,组成董事会管理重组社,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重组社将成为高教社的控股子公司,将来由子公司和其他企业组建高等教育出版集团,高教社是集团的核心企业。

高教社与大学出版社的并购重组,在出版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对于该起并购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此暂做一粗浅探讨。

一、高教社并购案的性质界定:准兼并

对该起并购,电子工业出版社社长王志刚认为,能否叫做国有资产并购或重组,还很难说。我们的分析就从这里开始:这次并购是否属于真正的并购?

与并购最相关的词有两个: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ion)。所渭兼并,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按某种条件组成一个企业的产权交易行为。而收购是指一企业以某种条件取得另一企业的大部分产权,从而居于控制地位的交易行为。兼并与收购的区别在于前者指一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为一体,而后者则仅仅是一方对另一方居于控制地位。但收购也是广义兼并的一种,学术界和实业界都习惯将兼并与收购合在一起使用,英文缩写为M&A,中文简译为“并购”。本文也采用这种用法。并购大都发生在资本市场,或者以资本市场为主要的参照系统。并购的实质是产权的移转和流动。

考察高教社并购案,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特点:第一,就兼并主体来说,无论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还是中山大学等三个大学出版社,都属于国有的事业单位,其资产都属国有。这就是说,兼并中的产权转让是在同一个最终所有者为背景的情形下发生的产权转移。第二,兼并是有偿的,这就又有别于最近盛行的行政性合并(无偿的)。第三,高教社与中山大学等大学出版社并不属于同一个主管部门。高教社属于教育部主管,大学出版社则属于大学的下属单位,该大学才是教育部的直属机构。

具备以上这些特征的高教社并购案,其实在国有企业领域早已经出现。有学者为其取了一个比较恰当的名称:准兼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准兼并”假说。该假说的内容是这样的:公司兼并的实质,在于通过所有权的有偿转让,取得对公司的全部或部分控制权。而在我国,从理论上说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国有企业的产权转让是在同一个最终所有者为背景的条件下发生的产权转移。这种情形不能视为严格意义上的兼并。但是,由于企业的主管部门、当地政府、企业管理层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公司实际上拥有某种意义上的产权。所以,在这种利益格局下,中央政府若想再对企业作无偿的调拨和分配,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为区别于典型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产权有偿买卖和交易,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权无偿调拨和转移,将上述产权转移称做“准兼并”。假说认为,形成“准兼并”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有经济中的利益主体事实上各自拥有或多或少的国有企业产权,从而已变成拥有或多或少产权的产权主体。国有企业准兼并行为反映了目前国有企业“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的原则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

所以这里的结论是,高教社并购案的性质是准兼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兼并。

二、出版业准兼并的原因分析及弊端

准兼并现象在国有企业产权交易中早已出现,随着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国有企业改革而拉开帷幕,时间大致在1984年前后。出版业不同于一般的行业,为何现在也出现了准兼并现象呢?

准兼并现象的出现,可以说是我国加入WTO,出版市场开放后产生的一个连锁反应。中国加入WTO后,出版市场将逐步对外开放。我们的开放承诺是:逐步开放出版物的发行和印刷市场。具体来说,就是在入世1年内,外资可以以合资的方式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和青岛,以及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进行图书的零售;入世2年内,中国所有省会城市和重庆及宁波将对合资的零售图书企业开放,同时外资可以控股;入世3年内,允许外资服务提供者从事书报刊的批发,且在控股、地域及数量方面没有限制。出版市场开放后,国外出版企业特别是大出版集团必将进入中国这个大市场。与国外出版企业相比,国内出版企业在竞争力上有很大差距:国外出版企业在上百年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已经积累了远甚于国内出版企业的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他们一旦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出版企业将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于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出现了集团化热潮。比较普遍的观点是,通过组建出版集团形成规模经济,可以延缓国外出版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占领。从1996年新闻出版署批准广东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开始,我国组建了一大批的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和报业集团。到目前为止,经和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成立的试点出版集团有10家,分别为中国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广东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北京出版集团、科学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浙江出版集团、江苏出版集团和广东《家庭》杂志出版集团;全国试点的发行集团有5家,分别为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和安徽新华书店发行集团。目前国内还有一批省级单位正在筹组出版发行集团。国内出版集团组建高潮无疑也刺激了包括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在内的其他单位进行规模扩张的欲望。

再看组建集团的途径。目前组建的出版集团,基木上都是通过行政性合并实现的。通过行政性合并,可以在短期内实现资本、人才等各种资源的集中,而且企业无须付出代价。这种行政性合并,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合并的成员单位在合并前都同属于一个主管部门。比如中国出版集团,由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音乐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东方出版中心和新华书店总店、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等13家大型企事业单位组成。这些单位原来都直属于新闻出版署。再如,江苏出版集团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科技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江苏少儿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等98个单位组成,而这些单位原来都由江苏省新闻出版局主管。

但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能否也通过行政性合并达到组建集团的目标呢?答案是否定的。第一,经过仔细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前面的出版集团,基本上属于地区性的集团(中国出版集团和科学出版集团例外),而高教社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的直属出版单位不多,除高等教育出版社外,只有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语文音像出版社、中国教育报刊社等几个直属出版单位,也就是说,教育部下属的出版单位并不存在与其他区域出版业类似的同构问题。因此从宏观的产业布局来说没有合并的必要。第二,通过行政性合并虽然可以快速组建成一个一定规模的出版集团,但是,这样并没有很好的整合教育出版资源。因为在高教社之外还有众多的大学出版社,这些出版社和高教社一样是以高教出版为目标的。要整合资源,应该首先整合大学出版社系列,而不是教育部直属的出版机构。第三,如果要整合大学出版社系列,根本不可能通过无偿方式实现。因为大学出版社是直属大学而不是教育部。这中间的部门利益必须通过相应的有偿方式才能调整妥当。

准兼并的出现虽然具有其必然性,但无疑也具有相应的一些弊端。第一,行政干预过多。被兼并企业单位的资产也属于国有,因此,兼并必须取得各级主管部门的批准。这种干预虽然是正常的行政程序,但与市场化的兼并相比,已复杂得多。再者,兼并很可能损失某些部门的利益,因此,行政干预很可能会带上一些无理要求。第二,交易费用偏高。前面已经谈及兼并可能损失某些部门的利益,而这些利益,有很多都具有不可转让性,也正是因为这样,兼并过程中交易谈判、签订合约等活动会反反复复进行,大大增加了交易费用。

三、准兼并的未来

笔者以为,准兼并是目前国内出版集团较为现实可行的一种战略发展途径。

首先,准兼并可以实现出版集团的跨行业发展。从国际传媒集团发展的战略轨迹看,其业务都不局限于图书出版。但我国目前已经组建的出版集团,其业务都存在单一化问题。究其原因,是我国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业一直实行分业经营,有较严格的行政审批制度。加入WTO以后,政府主管部门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在政策上也开始有所调整。如中共中央办公厅17号文件鼓励各类集团进行多媒体经营:广电集团可以兼营报刊、图书、音像电子出版和电影生产;电影集团可以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与电视台合办电影频道;鼓励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实行强强联合。政策放开以后,跨媒体经营在实际操作上还存在一个策略选择问题。比如,出版集团如果想进入广播电视领域的话,是自己设立新的单位,招募人才,还是通过行政性合并途径?新设单位由于经验的缺乏,很容易受到原有的广播电视企业的强烈抵制,在短期内难有作为。而行政性合并原来产生于同一个主管部门(新闻出版局)中,如果两个合并单位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新闻出版局与广电局),相互之间就存在着不同的部门利益(同国有企业一样,可以称作控制权收益)冲突。利益享有者不可能通过行政性合并这种无偿的形式失去其控制权。因此,行政性合并在不同的行业间进行是非常困难的。

相比较而言,准兼并是一种较佳的跨媒体经营途径。首先,准兼并是有偿的,以一定的资金或股份作为代价交出经营管理权,有关的部门比较能够接受。其次,准兼并进行的产权交易实质上是经营权的兼并,也就是说准兼并前后企业的产权都属于国有,没有发生变化。这样,舆论导向的问题也不会受到影响。其三,准兼并具有普通并购的一般效果,即可以降低进入壁垒和企业发展的风险。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先控制该行业原有的一个企业,则可以绕过资金、技术、渠道、顾客、经验等一系列的壁垒,以此作为进入该行业的桥头堡,继续扩张,实现企业在新的行业中的发展。可见,通过准兼并的实施,出版集团的跨行业发展将不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

其次,准兼并可以实现出版集团的跨地区发展。过去我国出版业的布局是:各个省市区都有人民出版社、教育出版社、文学出版社、科技出版社等等,也都有新华书店的省级发货点、新华印刷厂,这种同构现象导致了出版业严重的地区封锁、贸易壁垒。但是,目前以产业重组为出发点的出版集团组建,以条条、块块为基础的,要想进一步发展,依然受到条条与块块的制约。显然,以各个省为单位形成的出版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出版业诸侯割据、画地为牢的局面。有些集团现在垂青于通过出省设置分支机构的方式力图实现跨地区经营,但笔者以为,这种方式未必有效。在新的地区抢夺的无论是作者资源还是销售渠道,都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而且其结果很可能是一个混战的局面。公务员之家

出版业范文篇9

1.1交易风险

国际贸易中的外汇交易风险是指企业运用外币进行账款收付时可能产生的风险,其主要表现为因具体协定或其他因素导致在款项交易完成之前汇率发生突然变动的风险。如在进行图书出口、版权交易等事项时,以外币计价的款项已经谈妥,但由于某些因素导致交易无法立即执行,待真正执行时由于汇率变动使出口方蒙受损失。这样的风险是较为常见的,比如我国某出版社向美方文化公司购买某一科技图书的中文翻译与发行权,决定使用美元进行交易,初步确定了购买规格、数量和违约条款。但由于中美双方的法律和行业协定等原因,双方难以立即执行该交易,需要等到双方行政监管部门进行批复之后才进行款项的支付。在中美双方交易初步意向达成时,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1∶7.6,但到实际进行款项支付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成了1∶7.8,此时中方的出版社就要面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带来的超额支付风险,即其需要支付更多的人民币才能按照约定达成这笔交易。

1.2折算风险

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是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和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由于企业涉外业务产生的收入、费用、利润等科目以不同币种计价而带来的汇率波动风险。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图书对外贸易公司会经常进行涉外的文化贸易业务,一些特大规模公司甚至还在海外设置了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等分支机构来加强市场开拓和业务扩展。但是,这种经营模式必然会面临多种货币计价的问题,且企业的涉及范围越广,多货币计价的问题越复杂,在进行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管理过程中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难度就越大。例如,某公司是一家国资背景的上市传媒集团公司,其不光在国内进行图书出版、影视制作、网络开发等业务,还在美国进行电影、电视剧的国内引进,在欧洲进行华人杂志、华裔影视作品的制作与推广,在东南亚和非洲进行中国电视剧和电影的出口与推广等工作。由于该企业业务遍及美洲、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国外业务大都以当地货币计价,因而在进行财务报表编制时,会由于汇率变动产生月度、季度、年度报表的差异。

1.3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项目与合同的期限较长,在汇率变动时给企业自身利润、现金流等带来的风险。通常一些跨国的联合出版项目需要进行多方协调,可能会经历较长的项目周期,由于谈判成本、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因素,一些合同可能会签订较长的周期。较长的项目或较长合同周期虽然有利于我国出版社与国外机构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但是跨国业务面临着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汇率的变动就会对出版社的经营带来影响,其中有些影响是有利的,有些则是负面的。例如,2008年,中国某出版社和美国某科研基金会共同设立了为期10年的社会科学研究出版基金项目,旨在加强中美双方人文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双方约定每年各自出资10万美元对两国科研工作者进行资助,出版发行后所获得的利润双方平分。但是,在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遭遇到大幅度下跌,而中方出版社仍然需要进行支付10万美元,这对于以国内业务为主的公司来说,无疑是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与负担。

2我国出版业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2.1成本最小化原则

外汇风险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风险防范与利润保障业务,其并不直接产生利润,反而还会产生一定的风险管理成本。在进行出版业外汇风险管理过程中,控制管理成本十分必要,即在既定的风险管理任务和决策之下,尽可能通过最小的成本来达到相应的目标。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应当对多种风险管理方法予以考察与比较,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通过长期的风险管理,不断降低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边际成本。伴随着外汇风险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外汇风险管理方法也不断增多,我国出版企业应当积极结合自身的目标和成本进行综合研判,选择成本最优的管理方案。

2.2主动管理原则

出版业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风险,这种客观性要求出版社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应当主动管理,即应当主动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可以采用风险自留、风险转嫁、风险对冲等管理形式。风险自留适用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且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也不大的情况,此时出版企业可以将风险进行自留,因为具备对这种风险的承受能力。风险转嫁是指将风险转嫁给其他机构,一般是保险公司,当风险发生导致企业损失时,企业可以按照约定要求保险公司对该部分损失进行补偿。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期货、期权、远期、互换等创新型金融工具对汇率风险进行对冲,从而发挥该类金融工具的避险保值功能,稳定企业的收入与利润。

2.3灵活调整原则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变化莫测,受到世界上各个经济体的政策、环境、事件等内容的多种影响,潜在的外汇风险很容易在不断变化中产生。因此,在进行出版社外汇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当坚持灵活调整的原则,跟随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灵活地调整企业的应对策略与管理方案,尽可能地应对各种潜在的外汇风险,并从风险中把握发展趋势,帮助企业在市场开拓和业务布局上获得先发优势。

2.4预测先行原则

伴随着出版业跨国业务的不断增多和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不断增加,外汇风险日益复杂,对于外汇风险的管理已经不能仅停留在对历史数据和当下数据的分析,而应当积极进行外汇风险预测和汇率波动研究。当下国际竞争处于多极化的局面,各个新兴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坚持捍卫自己的地位,国际金融市场会在国际竞争中产生更加频繁的变动。此时,为了避免汇率变动所带来的外汇风险,应当加强对外汇风险的研究与未来市场的预测,对企业所涉市场的币种汇率进行精准的预测与判断,并采取多种措施对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事先预防与多重管理,切实保障企业的利益。

3我国出版业外汇风险的管理策略

3.1交易风险的应对策略

面对出版业在进行国际贸易过程中所产生的外汇交易风险,应当采用净额结算、配对管理和结汇时间调整等策略来加以管理。净额结算是指在交易进行过程中选择以净额作为结算的额度,可避免未来的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我国出版企业在与外方签订合同时,约定以某一具体的汇率所计算的外币进行交易,如果汇率发生变动,则仍然依据之前约定的汇率进行。这就可规避企业双方所面临的风险,并且达到了双方的目标。配对管理是指企业在进行外币收入与支出时,应当学会对外币的持有量进行管理,尽量保障外币的收支平衡,以化解由于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变化而带来的风险。配对管理主要包括自然配对和平行配对两种方式。结汇时间管理是指在交易发生之前,企业预期汇率的波动会给自身带来不利影响时,应当采用提前结汇或延迟结汇等方式来降低由于汇率波动而产生的损失。该种方法如果运用得当,还能为企业带来因汇率变动所产生的套利收益。

3.2折算风险应对策略

为了应对出版业所面临的外汇折算风险或会计风险,出版社或跨国出版集团公司应当进行多元化海外布局,运用金融工具降低风险。多元化海外布局是指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和海外贸易时,应当不断扩大自身在全球范围的规模,分散投资集中度,从而降低由于某一具体投资或贸易市场变化而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出版业而言,应当根据全球不同市场的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海外布局,例如对于欧美应当关注其科技型文化产业,对于非洲和东南亚应当进行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对于华人聚集地区应当进行中国文化产品的出版与推广。运用金融工具是指运用保险、期货、期权、互换、远期、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期限进行风险管理,积极借鉴成熟跨国公司在利用金融工具管理外汇风险的经验,聘请专业化的金融人才或财务咨询公司为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科学指导,从而保障外汇风险管理工作的进行。

3.3经济风险应对策略

为了应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外汇经济风险,出版社应当采取经营多元化和融资多样化的策略。经营多元化是指出版企业在产品类型、经营结构、产业布局等方面应当多元化涉足,不断拓宽企业在国外的品牌数量和业务范围,从而能够在汇率波动和外汇风险发生时,通过分散化的布局降低某一具体方面的冲击给整个企业层面带来的影响。我国出版业可以不断增加产品类型,在图书产品之外增加音像制品、附属装饰品等;还可以增加与当地企业的合作,雇用当地员工,从而减少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此外,还可以涉足体育、影视、游戏等泛文化产业,以实现多元化布局。融资多样化是指企业应在投融资方面以多种方式来促成目的的达成,降低对某一形式或具体金融机构的融资依赖,防止在外汇风险发生时由于过度的融资依赖从而产生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出版业应当积极与国内外银行、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拓展合作关系,尤其是要增强对外汇风险防控的合作,分散融资渠道,增加融资途径,以保障资金量的充足。

作者:李丽 单位: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乾任.出版业如何借鉴电影业的风险管控[J].出版参考,2013(12):53.

[2]江鸣.出版业跨国并购的风险防范和管理分析———以凤凰传媒收购美国国际出版公司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6(12):88-90.

[3]何宇.企业信用销售风险管理研究———以出版企业为例[J].经济视角,2013(9):74-75.

出版业范文篇10

【正文】

2005年7月8日,首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开幕。本届博览会以“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主题,由“中国数字出版趋势与技术高峰论坛”和“中国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展览会”组成。会上,技术、设备提供商急于分享市场的热情,与大部分传统出版社谨慎怀疑的冷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刊约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传统出版单位和技术提供商三方的有关人士就此主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意在理清概念,扩展思路,分析数字与传统出版之间相互消长的关系,找寻二者成功对接的端口。

一、数字技术,给出版业带来了什么

20世纪90年代初期,数字化技术开始在出版业得到广泛应用。数字化光盘的出现,使音像出版业由以模拟存储载体为主开始向以数字存储载体为主转移,特别是数字光盘播放机的快速普及,促进了音像出版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音像出版单位320家,年出版音像制品近3万种,发行量约7亿盒(片),销售额达30亿元。

进入90年代中期,由于电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不断扩大,从而催生了以数字多媒体为表现形态的电子出版产业,特别是一大批传统书刊出版单位利用电子出版物这一载体,实现了传统纸媒体向数字媒体的延伸,跨媒体经营渐成潮流。到2004年底,我国已设立161家电子出版单位,年出版品种达6000多种,出版量达1亿多张,销售额约15亿元。

我国互联网出版始于1995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在互联网上推出的电子版,成为中国第一份中文互联网杂志,由此拉开了互联网出版的序幕。经过10年的发展,互联网出版取得了长足进步。

互联网出版是信息时代数字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应用不断普及的产物,已经成为数字出版业中影响力最大、成长最快、应用水平最高的主流媒体。互联网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编辑和数字化制作,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多人同时在线浏览、阅读、使用或下载的传播行为。互联网出版一般可分为简单出版、多媒体出版和混合出版。

简单出版(Simplee-publishing)——指以文字、图片形式为主的出版形式,包括各类文章、文学作品、学术研究著作,以及短信、贺卡等。这类出版形式具有易于检索、阅读浏览方便、传输占有带宽少、技术要求不高等特点。

多媒体出版(Multimediae-publishing)——指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互联网出版,包括各种音像出版物、动漫游戏作品、多媒体广告、彩信等。

混合出版(Consolidatede-publishing)——指将简单出版、多媒体出版和服务结合在一起,形成不可分割的互联网出版形式,比如,游戏社区服务、聊天记录、实时信息等。

互联网出版物主要分为8类:学术文献数据库、网络期刊、网络图书、网络游戏出版物、网络文学读物、网络教育读物、网络音像出版物、网络动漫作品。

据统计,2004年互联网出版总销售收入已达35亿元,年均增幅达50%,带动相关产业(如通信、IT、传统媒体、教育等)增加产值约250亿元。

目前,互联网出版呈现出不均衡的发展态势,突出表现为“两头热”,即学术文献出版热和大众化的出版消费热。

网络学术文献出版主要是指将在报刊和图书上发表出版过的各类学术专著、论文、文献等,以及未经公开发表出版过的各类学术研究成果和文献等,通过集成和数字化加工制作成数据库。

长期以来,传统学术著作出版由于印数少、成本高、发行难、查阅不便等原因,一直是学术出版界的老大难问题。而互联网出版具有集约程度高、存储寿命长、分销环节少、平台开放、检索快捷、阅读自由、收费低廉等特点,极大地促进了学术文献的传播利用。

目前,网络学术文献出版已找到较好的赢利模式,形成了学术研究、信息采集、资源建设、网上服务、产权保护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其中,尤以网络学术期刊出版发展最快。据最新统计,截止到目前,网络学术期刊出版总数已达7486多种,总字数达1300亿字,99%的学术期刊已经实现了网上出版。

网络游戏出版热是网上大众化出版消费热的突出代表。网络游戏出版物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使用计算机应用程序,将图、文、声、像等游戏内容经过编辑加工、制作后,通过互联网、公共信息网等,发送至电脑、电视、手机、游戏机、电子阅读器等用户终端,供多人同时在线浏览、阅读、交互使用或者下载的游戏出版物。

与以光盘(CD-ROM、DVD-ROM)为载体的电子游戏出版物相比,网络游戏出版物在内容形态、软件研发、使用方式等方面没有根本区别,只是满足了多人同时在线互动的要求,是电子游戏出版物在互联网上的延伸。

网络游戏出版始于2000年,被誉为互联网出版业的“经济发动机”。目前,网络游戏出版的产业链已日益完整,产业链上的开发商、出版运营商、分销商、电信运营商等已经形成了相互独立并相互支撑的体系。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网络游戏玩家达2025万人,实际销售收入达24.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47.9%。预计到2009年,实际销售收入将达到10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7%。

二、数字鸿沟,传统出版业无法回避的挑战

我从事出版管理工作21年,前14年主要跟图书出版业打交道,应该说对传统出版业有着深厚的感情。最近,大家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传统出版业已经危机四伏了吗?其实,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我愿意在这里谈一点儿我个人的看法,跟大家来共同讨论。

首先,要承认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其次,数字出版特别是互联网出版已经形成强大的发展势头,正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消费结构和认知取向,这些变化给传统出版业造成的巨大影响和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无论承认与否,危机确实存在,危机来源之一是传统出版业所面临的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

[page_break]数字鸿沟之一,实力之争

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谁经济实力强,谁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而经济实力的大小主要表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上,以及企业是否具有长久的、巨大的效益增长空间。

有一个数字对比可以或多或少地说明这个问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计财司的一个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573家图书出版单位的资产总额是504.4亿元人民币。我从网上查到7家涉及互联网出版业务的网站——新浪、搜狐、网易、盛大、九城、TOM、腾讯——这7家网站均为中国内地在纳斯达克和香港上市的公司,其中前5家已经取得了总署颁发的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根据最新统计,这7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是73.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13.4亿元。而这7家上市公司的“年龄”加在一起还没有商务印书馆一家的“年龄”长。上述两组数字的对比虽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有一个事实是确定的,这7家网站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成长,得到投资者和市场的追捧,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得益于对互联网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

数字鸿沟之二,控制力之争

信息时代“内容为王”,谁掌握了内容,谁就是胜者。但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内容为王”有了更深层的含义——谁对内容资源具有更强大的集约整合能力,谁就拥有更大的市场控制力,谁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内容之王”。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彻底打破了传统出版业条块分割、地区垄断、渠道不畅、资源和经营分散的状况。它的自由开放、海量存储、传输快捷、检索方便等特点决定了在网络环境下,那种一个出版社一年靠几十种或几百种图书就可以过“小康生活”或“独霸一方”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以电子图书出版为例,目前四大电子图书出版商——北大方正、书生公司、超星、中文在线——由于它们较早进入电子图书出版领域,已形成了较强的对图书资源的数字化整合能力。虽然它们都不是传统出版单位,也不具有图书资源的原始积累优势,但却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将全国560多家图书出版社、120多万种图书资源进行了数字化整合集成,成为中国电子图书出版的主导力量,已经占据了全国电子图书市场90%以上的份额。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图书出版社在这个图书资源数字化整合集成过程中,扮演的只是电子图书出版资源的提供者,而非控制者。

数字鸿沟之三,平台之争

平台之争也是品牌之争,互联网信息产业的竞争规律是,30%甚至更少的企业将拥有70%以上的市场。互联网出版产业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通过不断地、残酷地竞争之后,只有极少数企业生存下来,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网络平台,并成为互联网出版市场的主导。

以网络期刊为例,目前全国有纸质学术期刊7000多种,分属上千家科研院所、学校、期刊社和出版社,但遗憾的是,真正占据网络期刊出版平台统治地位的并非传统期刊社,而是三家科技公司——清华同方、万方数据和重庆维普。

数字鸿沟之四,人才之争

互联网出版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关键是人才。目前,在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出版业人才结构不合理,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比例很少,而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人才少之又少的情况日益突出。这无疑进一步扩大了传统出版单位与新兴数字出版企业之间的竞争差距。

诚言,传统出版单位在编辑人才方面与新兴数字出版企业相比有其明显优势,但一些传统出版单位并没有在已有优势的基础上,紧跟数字技术的发展步伐,不断更新观念,大力培养和吸收适应数字出版需求的新型复合人才,而是满足现状、自得其乐,就如同一只断翅的鸽子,永远飞越不过眼前的数字鸿沟。

三、数字革命,你准备好了吗

目前,互联网的数字出版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的发展空间相当巨大,已知和未知的商机还相当多。这得益于互联网应用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也得益于宽带的进一步普及和3G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与此同时,互联网应用终端也将重新整合,这些都将极大地刺激互联网信息产业,包括互联网出版产业新一轮的竞争和发展。

这里,我想介绍与此相关的一些软硬件发展趋势和数据。

网民和宽带用户数

上网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已成为衡量一个现代人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每个角落,上网的地点也经历了由单位、学校、网吧向家庭转移的路线,特别是宽带进入家庭后,人们不用再走出家门就能享受到网上“冲浪”的无限乐趣。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04年底中国的网民数为9400万,今年底将达到1.2亿。预计到2006年中国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拥有网民最多的国家。2004年底,中国的宽带用户已达到2580万,居世界第二;2005年底将达到3400万;预计到2007年有可能达到5700万户。网民数量和宽带用户数的快速增长,是互联网出版产业全面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前提。

网站数量

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是互联网出版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据统计,2004年底,我国网站数为66.89万个,涉及互联网出版的网站约占20%,由这些网站编辑出版的作品信息量占总的网页信息量的40%以上。特别可喜的是,一些传统出版企业正积极地与新兴的网络科技公司合作,共建网络出版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这可能为下一步互联网出版产业发展探索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应用终端

互联网应用终端即个人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是连接互联网出版者与消费者最重要的桥梁和工具。这些工具五花八门、品种繁多,如电脑、电视、手机、MP3、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电子阅读器、光盘播放器、游戏机等,用户只有通过这些终端产品才能实现对网络出版物的在线浏览、阅读、使用或下载。因此,终端的发展是互联网出版应用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也是扩大市场需求的重要推动力。

种类繁多、功能不断更新的个人网络应用终端,确实让人有些眼花缭乱,但它确实让人看到了由于软硬件的改进形成的巨大市场需求空间。如何整合这些终端产品,不仅是IT界的使命,众多网络内容提供商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的整合。

我认为,随着宽带和3G技术的全面应用,这些网络应用终端将在三个空间上得到更有效、更合理的整合:

一个是以家庭空间为主。随着宽带进入家庭,一个以家庭数字系统为核心的终端将整合现在各自独立的电脑、电视、游戏机等家庭电子产品的无缝连接,这将极大提高家庭信息数字化的应用水平。

另一个是以移动空间为主。在3G技术的主导下,各种移动电子应用终端,如手机、笔记本电脑、PDA、MP3、手持电子阅读器等,将被整合为功能强大的掌上综合移动信息终端,现在很难说它叫什么名字,或者姑且将它称之为“人类最贴身的朋友”。

第三个是以办公商务空间为主。PC仍将是互联网信息应用的主角。

上面叙述了这么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网络技术创新、网络应用终端等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其实我想说的就是一句话:“数字革命已经到来,你准备好了吗?”因为现在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而是需要每个人都大胆投入和开拓的关键时期,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今天的数字梦想都将变成美好的现实。

链接:

◎2004年底,我国PC的拥有量已经达到5299万台,居世界第三位。预计2007年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PC拥有国。

◎2004年底,我国电视机的保有量近4亿台。根据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全面完成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变,这将为高品质、个性化、互动性的网络电视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

◎2005年1月,我国手机用户已达3.4亿。据预测,随着3G技术的应用,手机的多媒体应用将出现爆炸式增长,用手机读小说、听音乐、玩游戏、看电影电视都将变得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