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资源配置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23:50:50

出版资源配置

出版资源配置范文篇1

出版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出版资源是指构成出版经济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狭义的出版资源仅指与图书的编辑加工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信息和选题资源,本文所论及的出版资源均指广义的出版资源。由此我们可以把出版资源配置界定为“在出版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出版企业之间和出版企业内部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分配和组合以期最大的产出”。我们之所以关注出版资源的配置问题,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对出版业发展的约束。

出版资源配置与出版产业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从宏观层面分析,资源配置可区分为初始配置和再配置两个层次。资源的初始配置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社会的各种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分配:继初始配置之后,各种资源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流动和重组,形成资源的再配置。一般说来,某一时期内资源的初始配置形成该时期的产业结构,而资源的再配置则会调整后期的产业结构,也就是说,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分别是由资源的初始配置和再配置决定的。①

从微观层面分析,各出版资源要素是出版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出版人力资源构成了出版业中的从业人员队伍,他们充当着实施者的角色,以保证出版活动的有效实施和顺利完成。出版选题资源是出版活动的“灵魂”,为各种出版物的最终形成提供实质性内容。出版资本资源是出版经济活动的“血液”,资本的有效运行,促进出版业的良性循环。可见出版资源是开展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另外,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不同时期出版资源配置状况直接决定着当时出版业发展的速度、规模与结构,因此出版产业的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的配置问题。

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出版产业并非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局面,它也反作用于出版资源的配置。首先出版业为出版资源的生存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境,如果脱离了出版业,出版资源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出版业的发展水平、规模与结构也会影响出版资源的配置水平与配置结构,出版资源的配置总是与一定时期出版业总体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因此,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从根本上讲,依赖于整个出版产业的发展。

二、出版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影响

随着出版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出版资源的配置问题日益凸显。但由于历史原因的长期影响,目前我国出版资源的配置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出版资源拥有量并不富裕。尽管我国是出版大国,年出书品种达十几万种,居世界首位,但我国并不是“出版强国”,无论原材料、高新出版技术还是人才智力资源,在总量与人均占有量方面均难以同发达国家相比。2.出版资源配置很不合理。“出书滥”与“出书难”的状况同时并存,低水平印制能力过剩与高水平印制能力不足相伴而生,出版膨胀与发行滞后反差显著。②3.出版资源严重浪费。书、报、刊出版单位过多过滥,低水平重复出版大量存在,还有为数众多、质量平庸的内部报刊,构成了庞大的“隐形”损耗。4.出版资源意识薄弱。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国家专营的特殊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人们的资源忧患意识,导致图书选题互相撞车,出版资源严重浪费。

当然出现上述诸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出版产业自身的影响因素却是最主要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出版供需总量失衡。据统计(1980年以来我国印刷出版物实物消费情况表),③我国最近10年人均购书量一直在原地徘徊,而这期间,书报刊的品种仍然呈快速增长态势,这样当供过于求时,必然会导致总产品价值实现的困难,从而造成出版资源的浪费。

二是旧体制的制约。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单位的垄断性和出版专业分工所形成的无形“壁垒”严重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导致出版单位重复建设,削弱了市场竞争,行业内部的兼并、重组缺乏动力,生产要素不能实现优化组合,致使平庸出版物得以大量滋生繁衍,优胜劣汰难以实现,直接或间接地带来出版资源的浪费。

三是产业结构的内在矛盾,即指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和低度化。④同构化是指地域结构的高度相似性,全国各省市基本都拥有自己的人民社、少儿社、教育社、科技社等,彼此名称、性质、出书结构都高度趋同。低度化是指低水平重复建设,比如出版集约化程度过低,原有行业分工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书、报、刊等相关出版门类互不兼容,以致许多出版单位难以具备人才、资金和技术上的综合优势,难以发挥出应有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了出版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四是出版主体的素质缺陷。不少出版单位在市场机制转轨过程中,尚未真正找到自己的恰当定位,缺乏鲜明的主体意识和特色产品,有的仍然热衷于追求“泡沫文化”、“分散承包”,忽视决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认识到出版资源配置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我们还需进一步明确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以保证我们今后努力的正确方向。“优化”一词描述的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出版资源优化配置是出版资源配置最理想的运行状态,目的在于减少配置成本,提高出版资源的使用效益。

1.通过资源的倾斜配置,调整出版业的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区域结构。通过对出版、印刷、发行三大部门利润的合理分割,调整出版资源在三者之间的合理配置:调整教材在出版总量和利润总量中比例过高的产品结构,实现出版物内容丰富多彩、服务对象多层次、品种多样化的新格局;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出版资源,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打破地区性的贸易壁垒,引导出版资源的跨地区流动,在全国形成若干个能辐射区域市场的出版发行中心。

2.提高出版资源在出版产业组织配置上的集中程度,培育若干个超大型的出版组织。若干个超大型出版组织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联合与兼并形式来盘活存量资产,引导出版资源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流动与重组,实现出版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出版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出版产业的经济能力和经济实力。

3.增强出版业多媒体综合经营能力。其核心是:打破以往出版媒体间互相割裂的格局,把传统印刷型媒体与广播、电视、电影、音像、电子媒体结合起来,力图使出版资源多次开发,合力经营,有效实现出版资源在多种媒体间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版资源的内在价值,实现多种媒体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

四、优化出版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出版产业自身的缺陷,导致出版资源的配置存在一系列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依赖于我国出版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问题入手,结合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目标,我们似乎可以探索出优化出版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对出版产业的宏观调控,是出版产业化的要求,也是出版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出版业的产业化,既要求出版企业摆脱行政附属机构的地位,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时出版企业也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健康有序地发展。长期以来出版企业政企不分,严重违背了产业发展的经济规律,造成效率损失、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经济运行的不良循环。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即由过去的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宏观管理为主;以实物性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为主;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由政府行政机构配置资源为主,转变为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主,从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出版产业自身发展的经济规律相适应。⑤

政府对出版的宏观调控,是由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功能性缺陷以及出版产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调节资源配置起着全面的、主要的和基础性的作用,但单纯的市场调节只能解决微观平衡,对宏观平衡却显得无能为力。出版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独立的经济产业,理所当然要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之内。另外,由于出版业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舆论的导向,国家加强对出版产业的宏观调控,较之一般经济产业显得更为重要。

2.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出版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程度。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产业结构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大影响。出版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应加大出版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以克服出版资源的地区垄断与总量失衡,形成统一、活跃、有序的全国图书大市场。

由于我国的出版业政策,在出版单位的构成及数量发展上,形成各地均衡发展和“区域贸易壁垒”,造成出版资源总量失衡、图书重复出版及出版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从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看,必须打破目前均衡发展的局面,对原来重复建设,在人才、技术等方面不具备办社条件的出版社,应坚决予以淘汰,同时调整出版结构,鼓励以优势出版单位为核心的兼并联合,使出版资源向高素质、高效率的出版企业倾斜,走出版产业的集约化发展道路。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是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大型出版企业为“母体”,采取联合、兼并、内部拓展等形式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出版企业集团,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但在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时,要注意克服一种错误倾向。即以造大船、增加竞争力为名,按照传统的经济观点,以出版社有形资产的“大”“小”,搞兼并联合。须知在知识经济中,企业竞争力和利润的第一决定因素,不是它有形资产的大小,而是企业中高技术的含量、管理水平的高低、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的大小;在同等无形资产的条件下,出版业的兼并联合,增加有形资产会增大出版业的效益,有利于综合利用出版资源。然而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无形资产,盲目扩充有形资产,则会在资源的使用上造成更大的浪费和流失。⑥

3.积极参与国际出版活动,实现出版资源共享。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我国出版业面临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机遇与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出版资源的共享已成为现实,我们应加大版权贸易工作的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出版活动。

目前,我国出版业对外交往与日俱增,版权贸易逐年增长,出版物出口也不断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据国家版权局统计,2000年我国引进版权7343项,输出版权638项,⑦这与我国的出版大国地位是不相称的。同时也说明,我国的出版物出口潜力很大,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我们要注重抓好外向图书的生产与版权引进,加强与世界出版业的交流,加快我国出版业与世界出版业接轨的步伐,把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介绍进来,为我所用,发展自己,同时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多出优秀作品,并把中国文化介绍出去,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开发利用好国内外两种出版资源和两个市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不断开拓与国际出版业交流、合作的新领域,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为海外市场策划、制作一批选题,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入国际市场。

从产业自身来看,影响版权贸易的几个制约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力水平不高,缺乏既懂外语,又懂出版的外贸人才,缺乏世界版权贸易的信息,并且中国的版权机构的“水平”和“能力”也有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图书的选题开发、版权贸易人才、版权机构设置等方面下工夫,这也是调整出版结构的一个努力方向。

4.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高出版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以信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正迎面而来,知识经济浪潮的来临对出版业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出版业是高信息产业,由于世界范围的“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来临,出版业将迎来一个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出版业又是一个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的传统产业。就结构而言,它的知识含量不高,尚缺乏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与手段,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运用不够。表现在生产领域,出版业的技术含量不高,直接影响到出版产业效益的实现。为此,首先要以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用高新技术开发新的项目,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其次是运用高新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掌握以磁、光、电为特征的多媒体技术,实现从单一纸介质出版物向纸介质出版物与多媒体出版物并存、互通、互补、互动的转变,打破以往媒体间的相互割裂,使出版企业拥有尽可能多的媒体,从一业为主转变为多元经营,并形成出版资源多次开发、合力经营的格局,实现多种媒体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最后是在优化资本结构方面,以资产重组为契机,直接与高新技术产业联姻。这样做,既扩大了出版业的高新技术含量,又利用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改善了资本结构,并直接产生效益。

5.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并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济繁荣不仅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数量和增量,而且直接依赖于技术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应用,21世纪的经济将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现代出版业也只有和现代高新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出版从业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出版人力资源质与量的水平决定了出版产业化的进程,这也决定了作为科学技术载体的出版人力资源在今后出版产业化和出版市场国内外竞争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

目前,我国出版业人才结构缺陷突出,一是缺少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二是缺少既懂出版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加紧开展对出版从业人员的培养工作,岗位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应继续坚持,同时也不妨送出去、请进来,提高出版人才的综合素质,从而加快出版产业化进程,迅速增强出版产业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①何大安:《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当代经济科学》,1994(5)

②王丹方:《出版资源也需优化配置》,《出版发行研究》,1997(4)

③罗紫初:《出版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

④封延阳:《建立适度开放的出版产业体系》,《出版广角》,2002(4)

⑤龚莉:《中国出版业产业化初探》,《中国出版》,1998(6)

出版资源配置范文篇2

出版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出版资源是指构成出版经济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狭义的出版资源仅指与图书的编辑加工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信息和选题资源,本文所论及的出版资源均指广义的出版资源。由此我们可以把出版资源配置界定为“在出版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出版企业之间和出版企业内部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分配和组合以期最大的产出”。我们之所以关注出版资源的配置问题,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对出版业发展的约束。

出版资源配置与出版产业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从宏观层面分析,资源配置可区分为初始配置和再配置两个层次。论文百事通资源的初始配置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社会的各种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分配:继初始配置之后,各种资源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流动和重组,形成资源的再配置。一般说来,某一时期内资源的初始配置形成该时期的产业结构,而资源的再配置则会调整后期的产业结构,也就是说,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分别是由资源的初始配置和再配置决定的。①

从微观层面分析,各出版资源要素是出版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出版人力资源构成了出版业中的从业人员队伍,他们充当着实施者的角色,以保证出版活动的有效实施和顺利完成。出版选题资源是出版活动的“灵魂”,为各种出版物的最终形成提供实质性内容。出版资本资源是出版经济活动的“血液”,资本的有效运行,促进出版业的良性循环。可见出版资源是开展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另外,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不同时期出版资源配置状况直接决定着当时出版业发展的速度、规模与结构,因此出版产业的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的配置问题。

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出版产业并非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局面,它也反作用于出版资源的配置。首先出版业为出版资源的生存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境,如果脱离了出版业,出版资源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出版业的发展水平、规模与结构也会影响出版资源的配置水平与配置结构,出版资源的配置总是与一定时期出版业总体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因此,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从根本上讲,依赖于整个出版产业的发展。

二、出版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影响

随着出版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出版资源的配置问题日益凸显。但由于历史原因的长期影响,目前我国出版资源的配置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出版资源拥有量并不富裕。尽管我国是出版大国,年出书品种达十几万种,居世界首位,但我国并不是“出版强国”,无论原材料、高新出版技术还是人才智力资源,在总量与人均占有量方面均难以同发达国家相比。2.出版资源配置很不合理。“出书滥”与“出书难”的状况同时并存,低水平印制能力过剩与高水平印制能力不足相伴而生,出版膨胀与发行滞后反差显著。②3.出版资源严重浪费。书、报、刊出版单位过多过滥,低水平重复出版大量存在,还有为数众多、质量平庸的内部报刊,构成了庞大的“隐形”损耗。4.出版资源意识薄弱。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国家专营的特殊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人们的资源忧患意识,导致图书选题互相撞车,出版资源严重浪费。

当然出现上述诸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出版产业自身的影响因素却是最主要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出版供需总量失衡。据统计(1980年以来我国印刷出版物实物消费情况表),③我国最近10年人均购书量一直在原地徘徊,而这期间,书报刊的品种仍然呈快速增长态势,这样当供过于求时,必然会导致总产品价值实现的困难,从而造成出版资源的浪费。

二是旧体制的制约。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单位的垄断性和出版专业分工所形成的无形“壁垒”严重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导致出版单位重复建设,削弱了市场竞争,行业内部的兼并、重组缺乏动力,生产要素不能实现优化组合,致使平庸出版物得以大量滋生繁衍,优胜劣汰难以实现,直接或间接地带来出版资源的浪费。

三是产业结构的内在矛盾,即指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和低度化。④同构化是指地域结构的高度相似性,全国各省市基本都拥有自己的人民社、少儿社、教育社、科技社等,彼此名称、性质、出书结构都高度趋同。低度化是指低水平重复建设,比如出版集约化程度过低,原有行业分工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书、报、刊等相关出版门类互不兼容,以致许多出版单位难以具备人才、资金和技术上的综合优势,难以发挥出应有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了出版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四是出版主体的素质缺陷。不少出版单位在市场机制转轨过程中,尚未真正找到自己的恰当定位,缺乏鲜明的主体意识和特色产品,有的仍然热衷于追求“泡沫文化”、“分散承包”,忽视决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认识到出版资源配置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我们还需进一步明确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以保证我们今后努力的正确方向。“优化”一词描述的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出版资源优化配置是出版资源配置最理想的运行状态,目的在于减少配置成本,提高出版资源的使用效益。

1.通过资源的倾斜配置,调整出版业的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区域结构。通过对出版、印刷、发行三大部门利润的合理分割,调整出版资源在三者之间的合理配置:调整教材在出版总量和利润总量中比例过高的产品结构,实现出版物内容丰富多彩、服务对象多层次、品种多样化的新格局;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出版资源,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打破地区性的贸易壁垒,引导出版资源的跨地区流动,在全国形成若干个能辐射区域市场的出版发行中心。

2.提高出版资源在出版产业组织配置上的集中程度,培育若干个超大型的出版组织。若干个超大型出版组织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联合与兼并形式来盘活存量资产,引导出版资源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流动与重组,实现出版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出版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出版产业的经济能力和经济实力。

3.增强出版业多媒体综合经营能力。其核心是:打破以往出版媒体间互相割裂的格局,把传统印刷型媒体与广播、电视、电影、音像、电子媒体结合起来,力图使出版资源多次开发,合力经营,有效实现出版资源在多种媒体间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版资源的内在价值,实现多种媒体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

四、优化出版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出版产业自身的缺陷,导致出版资源的配置存在一系列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依赖于我国出版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问题入手,结合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目标,我们似乎可以探索出优化出版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对出版产业的宏观调控,是出版产业化的要求,也是出版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出版业的产业化,既要求出版企业摆脱行政附属机构的地位,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时出版企业也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健康有序地发展。长期以来出版企业政企不分,严重违背了产业发展的经济规律,造成效率损失、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经济运行的不良循环。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即由过去的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宏观管理为主;以实物性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为主;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由政府行政机构配置资源为主,转变为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主,从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出版产业自身发展的经济规律相适应。⑤

政府对出版的宏观调控,是由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功能性缺陷以及出版产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调节资源配置起着全面的、主要的和基础性的作用,但单纯的市场调节只能解决微观平衡,对宏观平衡却显得无能为力。出版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独立的经济产业,理所当然要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之内。另外,由于出版业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舆论的导向,国家加强对出版产业的宏观调控,较之一般经济产业显得更为重要。

2.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出版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程度。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产业结构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大影响。出版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应加大出版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以克服出版资源的地区垄断与总量失衡,形成统一、活跃、有序的全国图书大市场。

由于我国的出版业政策,在出版单位的构成及数量发展上,形成各地均衡发展和“区域贸易壁垒”,造成出版资源总量失衡、图书重复出版及出版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从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看,必须打破目前均衡发展的局面,对原来重复建设,在人才、技术等方面不具备办社条件的出版社,应坚决予以淘汰,同时调整出版结构,鼓励以优势出版单位为核心的兼并联合,使出版资源向高素质、高效率的出版企业倾斜,走出版产业的集约化发展道路。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是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大型出版企业为“母体”,采取联合、兼并、内部拓展等形式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出版企业集团,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但在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时,要注意克服一种错误倾向。即以造大船、增加竞争力为名,按照传统的经济观点,以出版社有形资产的“大”“小”,搞兼并联合。须知在知识经济中,企业竞争力和利润的第一决定因素,不是它有形资产的大小,而是企业中高技术的含量、管理水平的高低、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的大小;在同等无形资产的条件下,出版业的兼并联合,增加有形资产会增大出版业的效益,有利于综合利用出版资源。然而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无形资产,盲目扩充有形资产,则会在资源的使用上造成更大的浪费和流失。⑥

3.积极参与国际出版活动,实现出版资源共享。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我国出版业面临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机遇与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出版资源的共享已成为现实,我们应加大版权贸易工作的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出版活动。

目前,我国出版业对外交往与日俱增,版权贸易逐年增长,出版物出口也不断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据国家版权局统计,2000年我国引进版权7343项,输出版权638项,⑦这与我国的出版大国地位是不相称的。同时也说明,我国的出版物出口潜力很大,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我们要注重抓好外向图书的生产与版权引进,加强与世界出版业的交流,加快我国出版业与世界出版业接轨的步伐,把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介绍进来,为我所用,发展自己,同时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多出优秀作品,并把中国文化介绍出去,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开发利用好国内外两种出版资源和两个市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不断开拓与国际出版业交流、合作的新领域,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为海外市场策划、制作一批选题,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入国际市场。

从产业自身来看,影响版权贸易的几个制约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力水平不高,缺乏既懂外语,又懂出版的外贸人才,缺乏世界版权贸易的信息,并且中国的版权机构的“水平”和“能力”也有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图书的选题开发、版权贸易人才、版权机构设置等方面下工夫,这也是调整出版结构的一个努力方向。

4.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高出版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以信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正迎面而来,知识经济浪潮的来临对出版业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出版业是高信息产业,由于世界范围的“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来临,出版业将迎来一个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出版业又是一个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的传统产业。就结构而言,它的知识含量不高,尚缺乏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与手段,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运用不够。表现在生产领域,出版业的技术含量不高,直接影响到出版产业效益的实现。为此,首先要以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用高新技术开发新的项目,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其次是运用高新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掌握以磁、光、电为特征的多媒体技术,实现从单一纸介质出版物向纸介质出版物与多媒体出版物并存、互通、互补、互动的转变,打破以往媒体间的相互割裂,使出版企业拥有尽可能多的媒体,从一业为主转变为多元经营,并形成出版资源多次开发、合力经营的格局,实现多种媒体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最后是在优化资本结构方面,以资产重组为契机,直接与高新技术产业联姻。这样做,既扩大了出版业的高新技术含量,又利用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改善了资本结构,并直接产生效益。

5.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并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济繁荣不仅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数量和增量,而且直接依赖于技术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应用,21世纪的经济将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现代出版业也只有和现代高新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出版从业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出版人力资源质与量的水平决定了出版产业化的进程,这也决定了作为科学技术载体的出版人力资源在今后出版产业化和出版市场国内外竞争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

目前,我国出版业人才结构缺陷突出,一是缺少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二是缺少既懂出版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加紧开展对出版从业人员的培养工作,岗位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应继续坚持,同时也不妨送出去、请进来,提高出版人才的综合素质,从而加快出版产业化进程,迅速增强出版产业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①何大安:《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当代经济科学》,1994(5)

②王丹方:《出版资源也需优化配置》,《出版发行研究》,1997(4)

③罗紫初:《出版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

④封延阳:《建立适度开放的出版产业体系》,《出版广角》,2002(4)

⑤龚莉:《中国出版业产业化初探》,《中国出版》,1998(6)

出版资源配置范文篇3

出版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出版资源是指构成出版经济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狭义的出版资源仅指与图书的编辑加工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信息和选题资源,本文所论及的出版资源均指广义的出版资源。由此我们可以把出版资源配置界定为“在出版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出版企业之间和出版企业内部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分配和组合以期最大的产出”。我们之所以关注出版资源的配置问题,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对出版业发展的约束。

出版资源配置与出版产业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从宏观层面分析,资源配置可区分为初始配置和再配置两个层次。资源的初始配置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社会的各种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分配:继初始配置之后,各种资源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流动和重组,形成资源的再配置。一般说来,某一时期内资源的初始配置形成该时期的产业结构,而资源的再配置则会调整后期的产业结构,也就是说,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分别是由资源的初始配置和再配置决定的。

从微观层面分析,各出版资源要素是出版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出版人力资源构成了出版业中的从业人员队伍,他们充当着实施者的角色,以保证出版活动的有效实施和顺利完成。出版选题资源是出版活动的“灵魂”,为各种出版物的最终形成提供实质性内容。出版资本资源是出版经济活动的“血液”,资本的有效运行,促进出版业的良性循环。可见出版资源是开展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另外,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不同时期出版资源配置状况直接决定着当时出版业发展的速度、规模与结构,因此出版产业的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的配置问题。

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出版产业并非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局面,它也反作用于出版资源的配置。首先出版业为出版资源的生存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境,如果脱离了出版业,出版资源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出版业的发展水平、规模与结构也会影响出版资源的配置水平与配置结构,出版资源的配置总是与一定时期出版业总体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因此,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从根本上讲,依赖于整个出版产业的发展。

二、出版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影响

随着出版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出版资源的配置问题日益凸显。但由于历史原因的长期影响,目前我国出版资源的配置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出版资源拥有量并不富裕。尽管我国是出版大国,年出书品种达十几万种,居世界首位,但我国并不是“出版强国”,无论原材料、高新出版技术还是人才智力资源,在总量与人均占有量方面均难以同发达国家相比。2.出版资源配置很不合理。“出书滥”与“出书难”的状况同时并存,低水平印制能力过剩与高水平印制能力不足相伴而生,出版膨胀与发行滞后反差显著。3.出版资源严重浪费。书、报、刊出版单位过多过滥,低水平重复出版大量存在,还有为数众多、质量平庸的内部报刊,构成了庞大的“隐形”损耗。4.出版资源意识薄弱。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国家专营的特殊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人们的资源忧患意识,导致图书选题互相撞车,出版资源严重浪费。

当然出现上述诸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出版产业自身的影响因素却是最主要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出版供需总量失衡。据统计(1980年以来我国印刷出版物实物消费情况表),我国最近10年人均购书量一直在原地徘徊,而这期间,书报刊的品种仍然呈快速增长态势,这样当供过于求时,必然会导致总产品价值实现的困难,从而造成出版资源的浪费。

二是旧体制的制约。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单位的垄断性和出版专业分工所形成的无形“壁垒”严重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导致出版单位重复建设,削弱了市场竞争,行业内部的兼并、重组缺乏动力,生产要素不能实现优化组合,致使平庸出版物得以大量滋生繁衍,优胜劣汰难以实现,直接或间接地带来出版资源的浪费。

三是产业结构的内在矛盾,即指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和低度化。同构化是指地域结构的高度相似性,全国各省市基本都拥有自己的人民社、少儿社、教育社、科技社等,彼此名称、性质、出书结构都高度趋同。低度化是指低水平重复建设,比如出版集约化程度过低,原有行业分工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书、报、刊等相关出版门类互不兼容,以致许多出版单位难以具备人才、资金和技术上的综合优势,难以发挥出应有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了出版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四是出版主体的素质缺陷。不少出版单位在市场机制转轨过程中,尚未真正找到自己的恰当定位,缺乏鲜明的主体意识和特色产品,有的仍然热衷于追求“泡沫文化”、“分散承包”,忽视决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认识到出版资源配置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我们还需进一步明确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以保证我们今后努力的正确方向。“优化”一词描述的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出版资源优化配置是出版资源配置最理想的运行状态,目的在于减少配置成本,提高出版资源的使用效益。

1.通过资源的倾斜配置,调整出版业的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区域结构。通过对出版、印刷、发行三大部门利润的合理分割,调整出版资源在三者之间的合理配置:调整教材在出版总量和利润总量中比例过高的产品结构,实现出版物内容丰富多彩、服务对象多层次、品种多样化的新格局;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出版资源,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打破地区性的贸易壁垒,引导出版资源的跨地区流动,在全国形成若干个能辐射区域市场的出版发行中心。

2.提高出版资源在出版产业组织配置上的集中程度,培育若干个超大型的出版组织。若干个超大型出版组织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联合与兼并形式来盘活存量资产,引导出版资源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流动与重组,实现出版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出版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出版产业的经济能力和经济实力。

3.增强出版业多媒体综合经营能力。其核心是:打破以往出版媒体间互相割裂的格局,把传统印刷型媒体与广播、电视、电影、音像、电子媒体结合起来,力图使出版资源多次开发,合力经营,有效实现出版资源在多种媒体间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版资源的内在价值,实现多种媒体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

四、优化出版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出版产业自身的缺陷,导致出版资源的配置存在一系列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依赖于我国出版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问题入手,结合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目标,我们似乎可以探索出优化出版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对出版产业的宏观调控,是出版产业化的要求,也是出版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出版业的产业化,既要求出版企业摆脱行政附属机构的地位,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时出版企业也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健康有序地发展。长期以来出版企业政企不分,严重违背了产业发展的经济规律,造成效率损失、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经济运行的不良循环。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即由过去的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宏观管理为主;以实物性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为主;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由政府行政机构配置资源为主,转变为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主,从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出版产业自身发展的经济规律相适应。

政府对出版的宏观调控,是由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功能性缺陷以及出版产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调节资源配置起着全面的、主要的和基础性的作用,但单纯的市场调节只能解决微观平衡,对宏观平衡却显得无能为力。出版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独立的经济产业,理所当然要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之内。另外,由于出版业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舆论的导向,国家加强对出版产业的宏观调控,较之一般经济产业显得更为重要。

2.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出版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程度。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产业结构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大影响。出版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应加大出版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以克服出版资源的地区垄断与总量失衡,形成统一、活跃、有序的全国图书大市场。

由于我国的出版业政策,在出版单位的构成及数量发展上,形成各地均衡发展和“区域贸易壁垒”,造成出版资源总量失衡、图书重复出版及出版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从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看,必须打破目前均衡发展的局面,对原来重复建设,在人才、技术等方面不具备办社条件的出版社,应坚决予以淘汰,同时调整出版结构,鼓励以优势出版单位为核心的兼并联合,使出版资源向高素质、高效率的出版企业倾斜,走出版产业的集约化发展道路。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是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大型出版企业为“母体”,采取联合、兼并、内部拓展等形式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出版企业集团,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但在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时,要注意克服一种错误倾向。即以造大船、增加竞争力为名,按照传统的经济观点,以出版社有形资产的“大”“小”,搞兼并联合。须知在知识经济中,企业竞争力和利润的第一决定因素,不是它有形资产的大小,而是企业中高技术的含量、管理水平的高低、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的大小;在同等无形资产的条件下,出版业的兼并联合,增加有形资产会增大出版业的效益,有利于综合利用出版资源。然而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无形资产,盲目扩充有形资产,则会在资源的使用上造成更大的浪费和流失。

3.积极参与国际出版活动,实现出版资源共享。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我国出版业面临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机遇与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出版资源的共享已成为现实,我们应加大版权贸易工作的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出版活动。

目前,我国出版业对外交往与日俱增,版权贸易逐年增长,出版物出口也不断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据国家版权局统计,2000年我国引进版权7343项,输出版权638项,这与我国的出版大国地位是不相称的。同时也说明,我国的出版物出口潜力很大,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我们要注重抓好外向图书的生产与版权引进,加强与世界出版业的交流,加快我国出版业与世界出版业接轨的步伐,把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介绍进来,为我所用,发展自己,同时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多出优秀作品,并把中国文化介绍出去,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开发利用好国内外两种出版资源和两个市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不断开拓与国际出版业交流、合作的新领域,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为海外市场策划、制作一批选题,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入国际市场。

从产业自身来看,影响版权贸易的几个制约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力水平不高,缺乏既懂外语,又懂出版的外贸人才,缺乏世界版权贸易的信息,并且中国的版权机构的“水平”和“能力”也有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图书的选题开发、版权贸易人才、版权机构设置等方面下工夫,这也是调整出版结构的一个努力方向。

4.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高出版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以信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正迎面而来,知识经济浪潮的来临对出版业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出版业是高信息产业,由于世界范围的“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来临,出版业将迎来一个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出版业又是一个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的传统产业。就结构而言,它的知识含量不高,尚缺乏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与手段,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运用不够。表现在生产领域,出版业的技术含量不高,直接影响到出版产业效益的实现。为此,首先要以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用高新技术开发新的项目,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其次是运用高新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掌握以磁、光、电为特征的多媒体技术,实现从单一纸介质出版物向纸介质出版物与多媒体出版物并存、互通、互补、互动的转变,打破以往媒体间的相互割裂,使出版企业拥有尽可能多的媒体,从一业为主转变为多元经营,并形成出版资源多次开发、合力经营的格局,实现多种媒体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最后是在优化资本结构方面,以资产重组为契机,直接与高新技术产业联姻。这样做,既扩大了出版业的高新技术含量,又利用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改善了资本结构,并直接产生效益。

5.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并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济繁荣不仅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数量和增量,而且直接依赖于技术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应用,21世纪的经济将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现代出版业也只有和现代高新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出版从业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出版人力资源质与量的水平决定了出版产业化的进程,这也决定了作为科学技术载体的出版人力资源在今后出版产业化和出版市场国内外竞争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公务员之家

目前,我国出版业人才结构缺陷突出,一是缺少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二是缺少既懂出版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加紧开展对出版从业人员的培养工作,岗位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应继续坚持,同时也不妨送出去、请进来,提高出版人才的综合素质,从而加快出版产业化进程,迅速增强出版产业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①何大安:《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当代经济科学》,1994(5)

②王丹方:《出版资源也需优化配置》,《出版发行研究》,1997(4)

③罗紫初:《出版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

④封延阳:《建立适度开放的出版产业体系》,《出版广角》,2002(4)

⑤龚莉:《中国出版业产业化初探》,《中国出版》,1998(6)

出版资源配置范文篇4

出版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出版资源是指构成出版经济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狭义的出版资源仅指与图书的编辑加工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信息和选题资源,本文所论及的出版资源均指广义的出版资源。由此我们可以把出版资源配置界定为“在出版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出版企业之间和出版企业内部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分配和组合以期最大的产出”。我们之所以关注出版资源的配置问题,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对出版业发展的约束。

出版资源配置与出版产业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从宏观层面分析,资源配置可区分为初始配置和再配置两个层次。资源的初始配置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社会的各种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分配:继初始配置之后,各种资源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流动和重组,形成资源的再配置。一般说来,某一时期内资源的初始配置形成该时期的产业结构,而资源的再配置则会调整后期的产业结构,也就是说,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分别是由资源的初始配置和再配置决定的。①

从微观层面分析,各出版资源要素是出版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出版人力资源构成了出版业中的从业人员队伍,他们充当着实施者的角色,以保证出版活动的有效实施和顺利完成。出版选题资源是出版活动的“灵魂”,为各种出版物的最终形成提供实质性内容。出版资本资源是出版经济活动的“血液”,资本的有效运行,促进出版业的良性循环。可见出版资源是开展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另外,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不同时期出版资源配置状况直接决定着当时出版业发展的速度、规模与结构,因此出版产业的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的配置问题。

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出版产业并非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局面,它也反作用于出版资源的配置。首先出版业为出版资源的生存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境,如果脱离了出版业,出版资源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出版业的发展水平、规模与结构也会影响出版资源的配置水平与配置结构,出版资源的配置总是与一定时期出版业总体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因此,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从根本上讲,依赖于整个出版产业的发展。

二、出版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影响

随着出版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出版资源的配置问题日益凸显。但由于历史原因的长期影响,目前我国出版资源的配置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出版资源拥有量并不富裕。尽管我国是出版大国,年出书品种达十几万种,居世界首位,但我国并不是“出版强国”,无论原材料、高新出版技术还是人才智力资源,在总量与人均占有量方面均难以同发达国家相比。2.出版资源配置很不合理。“出书滥”与“出书难”的状况同时并存,低水平印制能力过剩与高水平印制能力不足相伴而生,出版膨胀与发行滞后反差显著。②3.出版资源严重浪费。书、报、刊出版单位过多过滥,低水平重复出版大量存在,还有为数众多、质量平庸的内部报刊,构成了庞大的“隐形”损耗。4.出版资源意识薄弱。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国家专营的特殊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人们的资源忧患意识,导致图书选题互相撞车,出版资源严重浪费。

当然出现上述诸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出版产业自身的影响因素却是最主要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出版供需总量失衡。据统计(1980年以来我国印刷出版物实物消费情况表),③我国最近10年人均购书量一直在原地徘徊,而这期间,书报刊的品种仍然呈快速增长态势,这样当供过于求时,必然会导致总产品价值实现的困难,从而造成出版资源的浪费。

二是旧体制的制约。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单位的垄断性和出版专业分工所形成的无形“壁垒”严重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导致出版单位重复建设,削弱了市场竞争,行业内部的兼并、重组缺乏动力,生产要素不能实现优化组合,致使平庸出版物得以大量滋生繁衍,优胜劣汰难以实现,直接或间接地带来出版资源的浪费。

三是产业结构的内在矛盾,即指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和低度化。④同构化是指地域结构的高度相似性,全国各省市基本都拥有自己的人民社、少儿社、教育社、科技社等,彼此名称、性质、出书结构都高度趋同。低度化是指低水平重复建设,比如出版集约化程度过低,原有行业分工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书、报、刊等相关出版门类互不兼容,以致许多出版单位难以具备人才、资金和技术上的综合优势,难以发挥出应有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了出版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四是出版主体的素质缺陷。不少出版单位在市场机制转轨过程中,尚未真正找到自己的恰当定位,缺乏鲜明的主体意识和特色产品,有的仍然热衷于追求“泡沫文化”、“分散承包”,忽视决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认识到出版资源配置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我们还需进一步明确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以保证我们今后努力的正确方向。“优化”一词描述的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出版资源优化配置是出版资源配置最理想的运行状态,目的在于减少配置成本,提高出版资源的使用效益。

1.通过资源的倾斜配置,调整出版业的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区域结构。通过对出版、印刷、发行三大部门利润的合理分割,调整出版资源在三者之间的合理配置:调整教材在出版总量和利润总量中比例过高的产品结构,实现出版物内容丰富多彩、服务对象多层次、品种多样化的新格局;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出版资源,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打破地区性的贸易壁垒,引导出版资源的跨地区流动,在全国形成若干个能辐射区域市场的出版发行中心。

2.提高出版资源在出版产业组织配置上的集中程度,培育若干个超大型的出版组织。若干个超大型出版组织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联合与兼并形式来盘活存量资产,引导出版资源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流动与重组,实现出版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出版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出版产业的经济能力和经济实力。

3.增强出版业多媒体综合经营能力。其核心是:打破以往出版媒体间互相割裂的格局,把传统印刷型媒体与广播、电视、电影、音像、电子媒体结合起来,力图使出版资源多次开发,合力经营,有效实现出版资源在多种媒体间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版资源的内在价值,实现多种媒体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

四、优化出版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出版产业自身的缺陷,导致出版资源的配置存在一系列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依赖于我国出版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问题入手,结合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目标,我们似乎可以探索出优化出版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对出版产业的宏观调控,是出版产业化的要求,也是出版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出版业的产业化,既要求出版企业摆脱行政附属机构的地位,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时出版企业也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健康有序地发展。长期以来出版企业政企不分,严重违背了产业发展的经济规律,造成效率损失、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经济运行的不良循环。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即由过去的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宏观管理为主;以实物性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为主;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由政府行政机构配置资源为主,转变为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主,从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出版产业自身发展的经济规律相适应。⑤

政府对出版的宏观调控,是由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功能性缺陷以及出版产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调节资源配置起着全面的、主要的和基础性的作用,但单纯的市场调节只能解决微观平衡,对宏观平衡却显得无能为力。出版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独立的经济产业,理所当然要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之内。另外,由于出版业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舆论的导向,国家加强对出版产业的宏观调控,较之一般经济产业显得更为重要。

2.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出版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程度。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产业结构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大影响。出版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应加大出版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以克服出版资源的地区垄断与总量失衡,形成统一、活跃、有序的全国图书大市场。

由于我国的出版业政策,在出版单位的构成及数量发展上,形成各地均衡发展和“区域贸易壁垒”,造成出版资源总量失衡、图书重复出版及出版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从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看,必须打破目前均衡发展的局面,对原来重复建设,在人才、技术等方面不具备办社条件的出版社,应坚决予以淘汰,同时调整出版结构,鼓励以优势出版单位为核心的兼并联合,使出版资源向高素质、高效率的出版企业倾斜,走出版产业的集约化发展道路。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是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大型出版企业为“母体”,采取联合、兼并、内部拓展等形式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出版企业集团,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但在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时,要注意克服一种错误倾向。即以造大船、增加竞争力为名,按照传统的经济观点,以出版社有形资产的“大”“小”,搞兼并联合。须知在知识经济中,企业竞争力和利润的第一决定因素,不是它有形资产的大小,而是企业中高技术的含量、管理水平的高低、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的大小;在同等无形资产的条件下,出版业的兼并联合,增加有形资产会增大出版业的效益,有利于综合利用出版资源。然而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无形资产,盲目扩充有形资产,则会在资源的使用上造成更大的浪费和流失。⑥

3.积极参与国际出版活动,实现出版资源共享。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我国出版业面临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机遇与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出版资源的共享已成为现实,我们应加大版权贸易工作的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出版活动。

目前,我国出版业对外交往与日俱增,版权贸易逐年增长,出版物出口也不断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据国家版权局统计,2000年我国引进版权7343项,输出版权638项,⑦这与我国的出版大国地位是不相称的。同时也说明,我国的出版物出口潜力很大,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我们要注重抓好外向图书的生产与版权引进,加强与世界出版业的交流,加快我国出版业与世界出版业接轨的步伐,把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介绍进来,为我所用,发展自己,同时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多出优秀作品,并把中国文化介绍出去,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开发利用好国内外两种出版资源和两个市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不断开拓与国际出版业交流、合作的新领域,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为海外市场策划、制作一批选题,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入国际市场。

从产业自身来看,影响版权贸易的几个制约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力水平不高,缺乏既懂外语,又懂出版的外贸人才,缺乏世界版权贸易的信息,并且中国的版权机构的“水平”和“能力”也有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图书的选题开发、版权贸易人才、版权机构设置等方面下工夫,这也是调整出版结构的一个努力方向。

4.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高出版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以信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正迎面而来,知识经济浪潮的来临对出版业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出版业是高信息产业,由于世界范围的“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来临,出版业将迎来一个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出版业又是一个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的传统产业。就结构而言,它的知识含量不高,尚缺乏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与手段,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运用不够。表现在生产领域,出版业的技术含量不高,直接影响到出版产业效益的实现。为此,首先要以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用高新技术开发新的项目,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其次是运用高新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掌握以磁、光、电为特征的多媒体技术,实现从单一纸介质出版物向纸介质出版物与多媒体出版物并存、互通、互补、互动的转变,打破以往媒体间的相互割裂,使出版企业拥有尽可能多的媒体,从一业为主转变为多元经营,并形成出版资源多次开发、合力经营的格局,实现多种媒体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最后是在优化资本结构方面,以资产重组为契机,直接与高新技术产业联姻。这样做,既扩大了出版业的高新技术含量,又利用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改善了资本结构,并直接产生效益。

5.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并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济繁荣不仅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数量和增量,而且直接依赖于技术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应用,21世纪的经济将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现代出版业也只有和现代高新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出版从业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出版人力资源质与量的水平决定了出版产业化的进程,这也决定了作为科学技术载体的出版人力资源在今后出版产业化和出版市场国内外竞争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

目前,我国出版业人才结构缺陷突出,一是缺少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二是缺少既懂出版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加紧开展对出版从业人员的培养工作,岗位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应继续坚持,同时也不妨送出去、请进来,提高出版人才的综合素质,从而加快出版产业化进程,迅速增强出版产业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①何大安:《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当代经济科学》,1994(5)

②王丹方:《出版资源也需优化配置》,《出版发行研究》,1997(4)

③罗紫初:《出版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

④封延阳:《建立适度开放的出版产业体系》,《出版广角》,2002(4)

⑤龚莉:《中国出版业产业化初探》,《中国出版》,1998(6)

出版资源配置范文篇5

出版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出版资源是指构成出版经济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狭义的出版资源仅指与图书的编辑加工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信息和选题资源,本文所论及的出版资源均指广义的出版资源。由此我们可以把出版资源配置界定为“在出版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出版企业之间和出版企业内部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分配和组合以期最大的产出”。我们之所以关注出版资源的配置问题,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对出版业发展的约束。

出版资源配置与出版产业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从宏观层面分析,资源配置可区分为初始配置和再配置两个层次。资源的初始配置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社会的各种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分配:继初始配置之后,各种资源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流动和重组,形成资源的再配置。一般说来,某一时期内资源的初始配置形成该时期的产业结构,而资源的再配置则会调整后期的产业结构,也就是说,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分别是由资源的初始配置和再配置决定的。①

从微观层面分析,各出版资源要素是出版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出版人力资源构成了出版业中的从业人员队伍,他们充当着实施者的角色,以保证出版活动的有效实施和顺利完成。出版选题资源是出版活动的“灵魂”,为各种出版物的最终形成提供实质性内容。出版资本资源是出版经济活动的“血液”,资本的有效运行,促进出版业的良性循环。可见出版资源是开展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另外,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不同时期出版资源配置状况直接决定着当时出版业发展的速度、规模与结构,因此出版产业的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的配置问题。

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出版产业并非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局面,它也反作用于出版资源的配置。首先出版业为出版资源的生存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境,如果脱离了出版业,出版资源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出版业的发展水平、规模与结构也会影响出版资源的配置水平与配置结构,出版资源的配置总是与一定时期出版业总体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因此,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从根本上讲,依赖于整个出版产业的发展。

二、出版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影响

随着出版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出版资源的配置问题日益凸显。但由于历史原因的长期影响,目前我国出版资源的配置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出版资源拥有量并不富裕。尽管我国是出版大国,年出书品种达十几万种,居世界首位,但我国并不是“出版强国”,无论原材料、高新出版技术还是人才智力资源,在总量与人均占有量方面均难以同发达国家相比。2.出版资源配置很不合理。“出书滥”与“出书难”的状况同时并存,低水平印制能力过剩与高水平印制能力不足相伴而生,出版膨胀与发行滞后反差显著。②3.出版资源严重浪费。书、报、刊出版单位过多过滥,低水平重复出版大量存在,还有为数众多、质量平庸的内部报刊,构成了庞大的“隐形”损耗。4.出版资源意识薄弱。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国家专营的特殊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人们的资源忧患意识,导致图书选题互相撞车,出版资源严重浪费。

当然出现上述诸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出版产业自身的影响因素却是最主要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出版供需总量失衡。据统计(1980年以来我国印刷出版物实物消费情况表),③我国最近10年人均购书量一直在原地徘徊,而这期间,书报刊的品种仍然呈快速增长态势,这样当供过于求时,必然会导致总产品价值实现的困难,从而造成出版资源的浪费。

二是旧体制的制约。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单位的垄断性和出版专业分工所形成的无形“壁垒”严重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导致出版单位重复建设,削弱了市场竞争,行业内部的兼并、重组缺乏动力,生产要素不能实现优化组合,致使平庸出版物得以大量滋生繁衍,优胜劣汰难以实现,直接或间接地带来出版资源的浪费。

三是产业结构的内在矛盾,即指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和低度化。④同构化是指地域结构的高度相似性,全国各省市基本都拥有自己的人民社、少儿社、教育社、科技社等,彼此名称、性质、出书结构都高度趋同。低度化是指低水平重复建设,比如出版集约化程度过低,原有行业分工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书、报、刊等相关出版门类互不兼容,以致许多出版单位难以具备人才、资金和技术上的综合优势,难以发挥出应有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了出版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四是出版主体的素质缺陷。不少出版单位在市场机制转轨过程中,尚未真正找到自己的恰当定位,缺乏鲜明的主体意识和特色产品,有的仍然热衷于追求“泡沫文化”、“分散承包”,忽视决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认识到出版资源配置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我们还需进一步明确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以保证我们今后努力的正确方向。“优化”一词描述的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出版资源优化配置是出版资源配置最理想的运行状态,目的在于减少配置成本,提高出版资源的使用效益。

1.通过资源的倾斜配置,调整出版业的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区域结构。通过对出版、印刷、发行三大部门利润的合理分割,调整出版资源在三者之间的合理配置:调整教材在出版总量和利润总量中比例过高的产品结构,实现出版物内容丰富多彩、服务对象多层次、品种多样化的新格局;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出版资源,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打破地区性的贸易壁垒,引导出版资源的跨地区流动,在全国形成若干个能辐射区域市场的出版发行中心。

2.提高出版资源在出版产业组织配置上的集中程度,培育若干个超大型的出版组织。若干个超大型出版组织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联合与兼并形式来盘活存量资产,引导出版资源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流动与重组,实现出版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出版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出版产业的经济能力和经济实力。

3.增强出版业多媒体综合经营能力。其核心是:打破以往出版媒体间互相割裂的格局,把传统印刷型媒体与广播、电视、电影、音像、电子媒体结合起来,力图使出版资源多次开发,合力经营,有效实现出版资源在多种媒体间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版资源的内在价值,实现多种媒体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

四、优化出版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出版产业自身的缺陷,导致出版资源的配置存在一系列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依赖于我国出版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问题入手,结合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目标,我们似乎可以探索出优化出版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对出版产业的宏观调控,是出版产业化的要求,也是出版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出版业的产业化,既要求出版企业摆脱行政附属机构的地位,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时出版企业也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健康有序地发展。长期以来出版企业政企不分,严重违背了产业发展的经济规律,造成效率损失、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经济运行的不良循环。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即由过去的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宏观管理为主;以实物性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为主;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由政府行政机构配置资源为主,转变为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主,从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出版产业自身发展的经济规律相适应。⑤

政府对出版的宏观调控,是由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功能性缺陷以及出版产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调节资源配置起着全面的、主要的和基础性的作用,但单纯的市场调节只能解决微观平衡,对宏观平衡却显得无能为力。出版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独立的经济产业,理所当然要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之内。另外,由于出版业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舆论的导向,国家加强对出版产业的宏观调控,较之一般经济产业显得更为重要。

2.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出版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程度。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产业结构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大影响。出版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应加大出版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以克服出版资源的地区垄断与总量失衡,形成统一、活跃、有序的全国图书大市场。

由于我国的出版业政策,在出版单位的构成及数量发展上,形成各地均衡发展和“区域贸易壁垒”,造成出版资源总量失衡、图书重复出版及出版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从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看,必须打破目前均衡发展的局面,对原来重复建设,在人才、技术等方面不具备办社条件的出版社,应坚决予以淘汰,同时调整出版结构,鼓励以优势出版单位为核心的兼并联合,使出版资源向高素质、高效率的出版企业倾斜,走出版产业的集约化发展道路。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是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大型出版企业为“母体”,采取联合、兼并、内部拓展等形式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出版企业集团,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但在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时,要注意克服一种错误倾向。即以造大船、增加竞争力为名,按照传统的经济观点,以出版社有形资产的“大”“小”,搞兼并联合。须知在知识经济中,企业竞争力和利润的第一决定因素,不是它有形资产的大小,而是企业中高技术的含量、管理水平的高低、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的大小;在同等无形资产的条件下,出版业的兼并联合,增加有形资产会增大出版业的效益,有利于综合利用出版资源。然而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无形资产,盲目扩充有形资产,则会在资源的使用上造成更大的浪费和流失。⑥

3.积极参与国际出版活动,实现出版资源共享。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我国出版业面临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机遇与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出版资源的共享已成为现实,我们应加大版权贸易工作的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出版活动。

目前,我国出版业对外交往与日俱增,版权贸易逐年增长,出版物出口也不断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据国家版权局统计,2000年我国引进版权7343项,输出版权638项,⑦这与我国的出版大国地位是不相称的。同时也说明,我国的出版物出口潜力很大,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我们要注重抓好外向图书的生产与版权引进,加强与世界出版业的交流,加快我国出版业与世界出版业接轨的步伐,把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介绍进来,为我所用,发展自己,同时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多出优秀作品,并把中国文化介绍出去,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开发利用好国内外两种出版资源和两个市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不断开拓与国际出版业交流、合作的新领域,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为海外市场策划、制作一批选题,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入国际市场。

从产业自身来看,影响版权贸易的几个制约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力水平不高,缺乏既懂外语,又懂出版的外贸人才,缺乏世界版权贸易的信息,并且中国的版权机构的“水平”和“能力”也有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图书的选题开发、版权贸易人才、版权机构设置等方面下工夫,这也是调整出版结构的一个努力方向。

4.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高出版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以信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正迎面而来,知识经济浪潮的来临对出版业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出版业是高信息产业,由于世界范围的“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来临,出版业将迎来一个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出版业又是一个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的传统产业。就结构而言,它的知识含量不高,尚缺乏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与手段,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运用不够。表现在生产领域,出版业的技术含量不高,直接影响到出版产业效益的实现。为此,首先要以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用高新技术开发新的项目,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其次是运用高新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掌握以磁、光、电为特征的多媒体技术,实现从单一纸介质出版物向纸介质出版物与多媒体出版物并存、互通、互补、互动的转变,打破以往媒体间的相互割裂,使出版企业拥有尽可能多的媒体,从一业为主转变为多元经营,并形成出版资源多次开发、合力经营的格局,实现多种媒体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最后是在优化资本结构方面,以资产重组为契机,直接与高新技术产业联姻。这样做,既扩大了出版业的高新技术含量,又利用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改善了资本结构,并直接产生效益。

5.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并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济繁荣不仅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数量和增量,而且直接依赖于技术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应用,21世纪的经济将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现代出版业也只有和现代高新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出版从业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出版人力资源质与量的水平决定了出版产业化的进程,这也决定了作为科学技术载体的出版人力资源在今后出版产业化和出版市场国内外竞争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

目前,我国出版业人才结构缺陷突出,一是缺少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二是缺少既懂出版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加紧开展对出版从业人员的培养工作,岗位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应继续坚持,同时也不妨送出去、请进来,提高出版人才的综合素质,从而加快出版产业化进程,迅速增强出版产业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①何大安:《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当代经济科学》,1994(5)

②王丹方:《出版资源也需优化配置》,《出版发行研究》,1997(4)

③罗紫初:《出版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

④封延阳:《建立适度开放的出版产业体系》,《出版广角》,2002(4)

⑤龚莉:《中国出版业产业化初探》,《中国出版》,1998(6)

出版资源配置范文篇6

出版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出版资源是指构成出版经济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狭义的出版资源仅指与图书的编辑加工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信息和选题资源,本文所论及的出版资源均指广义的出版资源。由此我们可以把出版资源配置界定为“在出版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出版企业之间和出版企业内部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分配和组合以期最大的产出”。我们之所以关注出版资源的配置问题,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对出版业发展的约束。

出版资源配置与出版产业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从宏观层面分析,资源配置可区分为初始配置和再配置两个层次。资源的初始配置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社会的各种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分配:继初始配置之后,各种资源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流动和重组,形成资源的再配置。一般说来,某一时期内资源的初始配置形成该时期的产业结构,而资源的再配置则会调整后期的产业结构,也就是说,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分别是由资源的初始配置和再配置决定的。①

从微观层面分析,各出版资源要素是出版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出版人力资源构成了出版业中的从业人员队伍,他们充当着实施者的角色,以保证出版活动的有效实施和顺利完成。出版选题资源是出版活动的“灵魂”,为各种出版物的最终形成提供实质性内容。出版资本资源是出版经济活动的“血液”,资本的有效运行,促进出版业的良性循环。可见出版资源是开展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另外,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不同时期出版资源配置状况直接决定着当时出版业发展的速度、规模与结构,因此出版产业的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的配置问题。

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出版产业并非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局面,它也反作用于出版资源的配置。首先出版业为出版资源的生存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境,如果脱离了出版业,出版资源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出版业的发展水平、规模与结构也会影响出版资源的配置水平与配置结构,出版资源的配置总是与一定时期出版业总体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因此,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从根本上讲,依赖于整个出版产业的发展。

二、出版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影响

随着出版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出版资源的配置问题日益凸显。但由于历史原因的长期影响,目前我国出版资源的配置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出版资源拥有量并不富裕。尽管我国是出版大国,年出书品种达十几万种,居世界首位,但我国并不是“出版强国”,无论原材料、高新出版技术还是人才智力资源,在总量与人均占有量方面均难以同发达国家相比。2.出版资源配置很不合理。“出书滥”与“出书难”的状况同时并存,低水平印制能力过剩与高水平印制能力不足相伴而生,出版膨胀与发行滞后反差显著。②3.出版资源严重浪费。书、报、刊出版单位过多过滥,低水平重复出版大量存在,还有为数众多、质量平庸的内部报刊,构成了庞大的“隐形”损耗。4.出版资源意识薄弱。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国家专营的特殊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人们的资源忧患意识,导致图书选题互相撞车,出版资源严重浪费。

当然出现上述诸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出版产业自身的影响因素却是最主要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出版供需总量失衡。据统计(1980年以来我国印刷出版物实物消费情况表),③我国最近10年人均购书量一直在原地徘徊,而这期间,书报刊的品种仍然呈快速增长态势,这样当供过于求时,必然会导致总产品价值实现的困难,从而造成出版资源的浪费。

二是旧体制的制约。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单位的垄断性和出版专业分工所形成的无形“壁垒”严重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导致出版单位重复建设,削弱了市场竞争,行业内部的兼并、重组缺乏动力,生产要素不能实现优化组合,致使平庸出版物得以大量滋生繁衍,优胜劣汰难以实现,直接或间接地带来出版资源的浪费。

三是产业结构的内在矛盾,即指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和低度化。④同构化是指地域结构的高度相似性,全国各省市基本都拥有自己的人民社、少儿社、教育社、科技社等,彼此名称、性质、出书结构都高度趋同。低度化是指低水平重复建设,比如出版集约化程度过低,原有行业分工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书、报、刊等相关出版门类互不兼容,以致许多出版单位难以具备人才、资金和技术上的综合优势,难以发挥出应有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了出版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四是出版主体的素质缺陷。不少出版单位在市场机制转轨过程中,尚未真正找到自己的恰当定位,缺乏鲜明的主体意识和特色产品,有的仍然热衷于追求“泡沫文化”、“分散承包”,忽视决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认识到出版资源配置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我们还需进一步明确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以保证我们今后努力的正确方向。“优化”一词描述的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出版资源优化配置是出版资源配置最理想的运行状态,目的在于减少配置成本,提高出版资源的使用效益。

1.通过资源的倾斜配置,调整出版业的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区域结构。通过对出版、印刷、发行三大部门利润的合理分割,调整出版资源在三者之间的合理配置:调整教材在出版总量和利润总量中比例过高的产品结构,实现出版物内容丰富多彩、服务对象多层次、品种多样化的新格局;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出版资源,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打破地区性的贸易壁垒,引导出版资源的跨地区流动,在全国形成若干个能辐射区域市场的出版发行中心。

2.提高出版资源在出版产业组织配置上的集中程度,培育若干个超大型的出版组织。若干个超大型出版组织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联合与兼并形式来盘活存量资产,引导出版资源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流动与重组,实现出版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出版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出版产业的经济能力和经济实力。

3.增强出版业多媒体综合经营能力。其核心是:打破以往出版媒体间互相割裂的格局,把传统印刷型媒体与广播、电视、电影、音像、电子媒体结合起来,力图使出版资源多次开发,合力经营,有效实现出版资源在多种媒体间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版资源的内在价值,实现多种媒体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

四、优化出版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出版产业自身的缺陷,导致出版资源的配置存在一系列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依赖于我国出版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问题入手,结合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目标,我们似乎可以探索出优化出版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对出版产业的宏观调控,是出版产业化的要求,也是出版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出版业的产业化,既要求出版企业摆脱行政附属机构的地位,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时出版企业也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健康有序地发展。长期以来出版企业政企不分,严重违背了产业发展的经济规律,造成效率损失、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经济运行的不良循环。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即由过去的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宏观管理为主;以实物性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为主;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由政府行政机构配置资源为主,转变为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主,从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出版产业自身发展的经济规律相适应。⑤

政府对出版的宏观调控,是由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功能性缺陷以及出版产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调节资源配置起着全面的、主要的和基础性的作用,但单纯的市场调节只能解决微观平衡,对宏观平衡却显得无能为力。出版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独立的经济产业,理所当然要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之内。另外,由于出版业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舆论的导向,国家加强对出版产业的宏观调控,较之一般经济产业显得更为重要。

2.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出版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程度。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产业结构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大影响。出版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应加大出版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以克服出版资源的地区垄断与总量失衡,形成统一、活跃、有序的全国图书大市场。

由于我国的出版业政策,在出版单位的构成及数量发展上,形成各地均衡发展和“区域贸易壁垒”,造成出版资源总量失衡、图书重复出版及出版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从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看,必须打破目前均衡发展的局面,对原来重复建设,在人才、技术等方面不具备办社条件的出版社,应坚决予以淘汰,同时调整出版结构,鼓励以优势出版单位为核心的兼并联合,使出版资源向高素质、高效率的出版企业倾斜,走出版产业的集约化发展道路。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是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大型出版企业为“母体”,采取联合、兼并、内部拓展等形式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出版企业集团,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但在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时,要注意克服一种错误倾向。即以造大船、增加竞争力为名,按照传统的经济观点,以出版社有形资产的“大”“小”,搞兼并联合。须知在知识经济中,企业竞争力和利润的第一决定因素,不是它有形资产的大小,而是企业中高技术的含量、管理水平的高低、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的大小;在同等无形资产的条件下,出版业的兼并联合,增加有形资产会增大出版业的效益,有利于综合利用出版资源。然而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无形资产,盲目扩充有形资产,则会在资源的使用上造成更大的浪费和流失。⑥

3.积极参与国际出版活动,实现出版资源共享。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我国出版业面临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机遇与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出版资源的共享已成为现实,我们应加大版权贸易工作的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出版活动。

目前,我国出版业对外交往与日俱增,版权贸易逐年增长,出版物出口也不断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据国家版权局统计,2000年我国引进版权7343项,输出版权638项,⑦这与我国的出版大国地位是不相称的。同时也说明,我国的出版物出口潜力很大,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我们要注重抓好外向图书的生产与版权引进,加强与世界出版业的交流,加快我国出版业与世界出版业接轨的步伐,把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介绍进来,为我所用,发展自己,同时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多出优秀作品,并把中国文化介绍出去,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开发利用好国内外两种出版资源和两个市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不断开拓与国际出版业交流、合作的新领域,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为海外市场策划、制作一批选题,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入国际市场。

从产业自身来看,影响版权贸易的几个制约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力水平不高,缺乏既懂外语,又懂出版的外贸人才,缺乏世界版权贸易的信息,并且中国的版权机构的“水平”和“能力”也有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图书的选题开发、版权贸易人才、版权机构设置等方面下工夫,这也是调整出版结构的一个努力方向。

4.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高出版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以信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正迎面而来,知识经济浪潮的来临对出版业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出版业是高信息产业,由于世界范围的“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来临,出版业将迎来一个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出版业又是一个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的传统产业。就结构而言,它的知识含量不高,尚缺乏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与手段,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运用不够。表现在生产领域,出版业的技术含量不高,直接影响到出版产业效益的实现。为此,首先要以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用高新技术开发新的项目,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其次是运用高新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掌握以磁、光、电为特征的多媒体技术,实现从单一纸介质出版物向纸介质出版物与多媒体出版物并存、互通、互补、互动的转变,打破以往媒体间的相互割裂,使出版企业拥有尽可能多的媒体,从一业为主转变为多元经营,并形成出版资源多次开发、合力经营的格局,实现多种媒体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最后是在优化资本结构方面,以资产重组为契机,直接与高新技术产业联姻。这样做,既扩大了出版业的高新技术含量,又利用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改善了资本结构,并直接产生效益。

5.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并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济繁荣不仅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数量和增量,而且直接依赖于技术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应用,21世纪的经济将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现代出版业也只有和现代高新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出版从业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出版人力资源质与量的水平决定了出版产业化的进程,这也决定了作为科学技术载体的出版人力资源在今后出版产业化和出版市场国内外竞争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

目前,我国出版业人才结构缺陷突出,一是缺少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二是缺少既懂出版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加紧开展对出版从业人员的培养工作,岗位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应继续坚持,同时也不妨送出去、请进来,提高出版人才的综合素质,从而加快出版产业化进程,迅速增强出版产业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①何大安:《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当代经济科学》,1994(5)

②王丹方:《出版资源也需优化配置》,《出版发行研究》,1997(4)

③罗紫初:《出版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

④封延阳:《建立适度开放的出版产业体系》,《出版广角》,2002(4)

⑤龚莉:《中国出版业产业化初探》,《中国出版》,1998(6)

出版资源配置范文篇7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人力资源配置是将资源配置的概念应用于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对人所起重要作用认识的深化。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无论是对企业的短期绩效还是长远发展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企业在完成人才招聘后,还应遵循人力资源配置的有关理论与方法,使人才达到人岗匹配,尽量做到事适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配,这样才能减少内耗,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对项目而言,人力资源就是所有与项目有关的人员的能力。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根据项目目标,项目活动进展情况和项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获得到的项目所需人员,采用科学的方法,将其融合到项目团队之中,或使其同项目团队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励并保持其对项目的热情,实现项目目标。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要完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出相应调整,通过培训最大限度地挖掘项目人力资源的潜能。

人力资源运用配置问题在有些企业运用的非常出色,但是在项目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上还存在相当多的不足,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和员工结构不稳定的内部压力,企业决策者越来越感受到进行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系统是十分有效的。所以基于本人所在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形式以及当前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仍不紧密的这一现状,本文通过对当前理论成果研究的吸收以及借鉴成功企业的各种配置经验、方法、理论,从创新,优化配置等方面出发,对XYZ公司的人力资源配置过程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提出具体的方案,方法以及策略。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文献综述)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认为项目管理就是为了满足甚至超越项目涉及人员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而将理论知识、技能、工具和技巧应用到项目的活动中去。要想满足或超过项目涉及人员的需求和期望,需要在下面这些相互间有冲突的要求中寻求平衡: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有不同需求和期望的项目涉及人员;明确表示出来的要求(需求)和未明确表达的要求。

项目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重大管理新技术之一,在此之前项目管理己广泛应用于许多事业领域,如工程建设项目和新产品开发,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它作为管理技术复杂的活动,以及需要多学科协作的活动的一种特殊工具的价值才完全被认识,其结果使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相对较新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和不断完善。

1957年,美国杜邦公司发明了关键路径法,使项目节省时间达到38%,经济效益显著。1958年,美国海军研制北极星导弹时,在关键路径法的技术基础上发明计划评审技术。它采用悲观工期、乐观工期和最可能工期三种情况估算不确定性较大的任务时间。这两种计划方法在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用网络图来表达项目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进度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网络中各项活动时间,确定关键活动与关键路线,优化网络,确定最短工期。

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各国大力开展新型网络计划技术的研究。人们把概率论引入到计划评审技术中,产生了图示评审技术。80年代初,人们将风险决策理论引入计划评审技术,产生了风险评审技术。其他的还有搭接网络、分级网络,模糊网络等,扩大了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功能和范围。一方面随着各种新型的网络计划技术方法的提出,计算的精确性大大的提高了,但另一方面方法的复杂性也增加了。

近几年来,国外兴起了一种新的进度计划方法-----关键链法。它将资源依赖提高到与任务前置、后继逻辑依赖同等的地位,同时在网络计划制定和实施阶段考虑项目组织及人的心理、行为以及时间缓冲区等。关键链法作为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方法,从诞生至今只有几年的时间,但发展却很快。然而关键链法某些地方还不成熟、不完善,目前在大型项目管理中用的也不多。

与项目管理发展的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人力资源素质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项目管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这里所说的人力资源素质是指人力所具备的一切有利于经济产出的因素,包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技术熟练程度、业务素质水平及观念、思想成熟度等等一切有利于项目经济产出的因素。在21世纪,世界资源开发的重心已经由物质资源开发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物质资源的竞争已让位于人才的竞争,智力的竞争。在此背景下,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是在项目管理中面临的新挑战。

3.参考文献

资料来源主要有书籍、期刊杂志和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运用配置的认识也在提高和加深。国内外许多学者先后对其开展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一以下一些:

[1]刘希珍.王梅.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

[2]姚裕群.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毕星.项目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项目管理协会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项目管理协会有限公司,2000

[5]小赛缪尔.J.曼特尔,杰克.R.梅瑞狄斯,斯科特.M.谢弗等,项目管理实践,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6]陈文晖.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

[7]戚安邦.项目管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8]J.H.M.TAH,CARR,Aproposalforconstructionprojectriskassessmentusing

fuzzylogic,ConstructionManagementandEconomics,2000

[9]唐坤,卢玲玲,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与全面风险管理,建筑经济,2004

[10]詹姆斯.P.刘易斯,项目经理案头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1]DavidBaccarini,RichardArcher,Theriskrankingofprojects:amethodology,Internation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2001

[12]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002

[13]程莉莉,项目管理仿真与软件应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14]DizaCF,Hadipnono,Nondeterministicnetworkingmethods,JournalConstructionEngineeringandManagement,1993

[15]LasloZ,Activitytime-costtradeoffsundertimeandcostchanceconstraints,

Computers&IndustrialEngineering,2003

[16]WilliamsTM,CriticalityinStochasticNetworks,JournalofOperational

ResearchSociety,1992

[17]DimitriGolenkoGinzburg,AharonGonil,Stochasticnetworkprojectschedulingwithnon-consumablelimitedresources,ProductionEconomics,1997

[18]赵曙明.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第三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5

[19]张文.人力资源总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0]韦恩F.卡肖著,王重鸣译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1]任淑美.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2]郑小明.人力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3]Barney,J.&Wright,P.OnBecomingAStrategicPartner:TheRoleofHumanResourcesinGainingCompetitiveAdvantage[J].HumanResourceManagement,1998

[24]Lepak,D.P.&Snell,S.A.VirtualHR:StrategicHumanResourceManagementinthe21stCentury[J].HumanResourceManagementReview,1998

[25]骆珣,王晓庆.项目风险评估的应用与展望[J].现代管理科学,2006

[26]李曙光,李建云.风险排序矩阵的项目风险管理[J].管理现代化,2005

[27]陈万明.张晔林.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现代管理科学.2004.8

[28]郑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合作.2004.7

[29]张德.主编.组织行为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0][美]斯蒂芬.罗宾斯.著.孙健敏.李原等译.组织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二、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论文主要从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分析、国内企业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运用配置现状分析和案例分析,并由此引申出一些对XYZ企业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配置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思考和对解决途径的探索,最后给出了对XYZ企业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运用和配置的一些建议。

1.分析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的运用---理论回顾

2.分析XYZ企业中项目管理人力资源运用配置的存在的问题

3.结合XYZ企业项目管理人力资源运用配置分析

4.给出XYZ企业项目管理人力资源运用配置的对策和建议

2.写作的基本思路

序言

一、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的运用---理论回顾

2.1项目管理的向管理理论

2.2人力资源运用配置问题

二、XYZ企业中项目管理人力资源运用配置的存在的问题

2.1XYZ企业的简介及现有人力资源运用配置的概况

2.2XYZ企业现有人力资源运用配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2.3XYZ企业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三、XYZ企业项目管理人力资源运用配置分析

3.1项目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

3.2项目对人力资源的岗位要求

四、XYZ企业项目管理人力资源运用配置的对策和建议

4.1XYZ企业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岗位的优化配置

4.2XYZ企业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招聘方案

4.3XYZ企业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结论

三、研究方案设计

1.完成论文(设计)的条件和优势

前期学者和专家们对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运用配置问题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相当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人对项目管理问题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资料搜索分析和铺垫性研究工作;同时本人在劳动人事科工作,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2.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体系,重在应用部分。主要是运用项目管理的有关理论知识,针对本人在劳动人事科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运用配置出现的实际问题,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在项目进度管理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20**年xx月xx日前完成开题报告

20**年xx月xx日前完成论文(设计)细纲的写作,并开始论文初稿

20**年xx月xx日前完成论文初稿,并开始对论文进行装订

出版资源配置范文篇8

一、出版资源配置与出版产业的关联性

出版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出版资源是指构成出版经济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狭义的出版资源仅指与图书的编辑加工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信息和选题资源,本文所论及的出版资源均指广义的出版资源。由此我们可以把出版资源配置界定为“在出版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出版企业之间和出版企业内部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分配和组合以期最大的产出”。我们之所以关注出版资源的配置问题,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对出版业发展的约束。

出版资源配置与出版产业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从宏观层面分析,资源配置可区分为初始配置和再配置两个层次。资源的初始配置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社会的各种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分配:继初始配置之后,各种资源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流动和重组,形成资源的再配置。一般说来,某一时期内资源的初始配置形成该时期的产业结构,而资源的再配置则会调整后期的产业结构,也就是说,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分别是由资源的初始配置和再配置决定的。①

从微观层面分析,各出版资源要素是出版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出版人力资源构成了出版业中的从业人员队伍,他们充当着实施者的角色,以保证出版活动的有效实施和顺利完成。出版选题资源是出版活动的“灵魂”,为各种出版物的最终形成提供实质性内容。出版资本资源是出版经济活动的“血液”,资本的有效运行,促进出版业的良性循环。可见出版资源是开展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另外,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不同时期出版资源配置状况直接决定着当时出版业发展的速度、规模与结构,因此出版产业的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的配置问题。

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出版产业并非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局面,它也反作用于出版资源的配置。首先出版业为出版资源的生存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境,如果脱离了出版业,出版资源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出版业的发展水平、规模与结构也会影响出版资源的配置水平与配置结构,出版资源的配置总是与一定时期出版业总体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因此,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从根本上讲,依赖于整个出版产业的发展。

二、出版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影响

随着出版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出版资源的配置问题日益凸显。但由于历史原因的长期影响,目前我国出版资源的配置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出版资源拥有量并不富裕。尽管我国是出版大国,年出书品种达十几万种,居世界首位,但我国并不是“出版强国”,无论原材料、高新出版技术还是人才智力资源,在总量与人均占有量方面均难以同发达国家相比。2.出版资源配置很不合理。“出书滥”与“出书难”的状况同时并存,低水平印制能力过剩与高水平印制能力不足相伴而生,出版膨胀与发行滞后反差显著。②3.出版资源严重浪费。书、报、刊出版单位过多过滥,低水平重复出版大量存在,还有为数众多、质量平庸的内部报刊,构成了庞大的“隐形”损耗。4.出版资源意识薄弱。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国家专营的特殊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人们的资源忧患意识,导致图书选题互相撞车,出版资源严重浪费。

当然出现上述诸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出版产业自身的影响因素却是最主要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出版供需总量失衡。据统计(1980年以来我国印刷出版物实物消费情况表),③我国最近10年人均购书量一直在原地徘徊,而这期间,书报刊的品种仍然呈快速增长态势,这样当供过于求时,必然会导致总产品价值实现的困难,从而造成出版资源的浪费。

二是旧体制的制约。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单位的垄断性和出版专业分工所形成的无形“壁垒”严重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导致出版单位重复建设,削弱了市场竞争,行业内部的兼并、重组缺乏动力,生产要素不能实现优化组合,致使平庸出版物得以大量滋生繁衍,优胜劣汰难以实现,直接或间接地带来出版资源的浪费。

三是产业结构的内在矛盾,即指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和低度化。④同构化是指地域结构的高度相似性,全国各省市基本都拥有自己的人民社、少儿社、教育社、科技社等,彼此名称、性质、出书结构都高度趋同。低度化是指低水平重复建设,比如出版集约化程度过低,原有行业分工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书、报、刊等相关出版门类互不兼容,以致许多出版单位难以具备人才、资金和技术上的综合优势,难以发挥出应有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了出版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四是出版主体的素质缺陷。不少出版单位在市场机制转轨过程中,尚未真正找到自己的恰当定位,缺乏鲜明的主体意识和特色产品,有的仍然热衷于追求“泡沫文化”、“分散承包”,忽视决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认识到出版资源配置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我们还需进一步明确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以保证我们今后努力的正确方向。“优化”一词描述的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出版资源优化配置是出版资源配置最理想的运行状态,目的在于减少配置成本,提高出版资源的使用效益。

1.通过资源的倾斜配置,调整出版业的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区域结构。通过对出版、印刷、发行三大部门利润的合理分割,调整出版资源在三者之间的合理配置:调整教材在出版总量和利润总量中比例过高的产品结构,实现出版物内容丰富多彩、服务对象多层次、品种多样化的新格局;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出版资源,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打破地区性的贸易壁垒,引导出版资源的跨地区流动,在全国形成若干个能辐射区域市场的出版发行中心。

2.提高出版资源在出版产业组织配置上的集中程度,培育若干个超大型的出版组织。若干个超大型出版组织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联合与兼并形式来盘活存量资产,引导出版资源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流动与重组,实现出版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出版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出版产业的经济能力和经济实力。

3.增强出版业多媒体综合经营能力。其核心是:打破以往出版媒体间互相割裂的格局,把传统印刷型媒体与广播、电视、电影、音像、电子媒体结合起来,力图使出版资源多次开发,合力经营,有效实现出版资源在多种媒体间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版资源的内在价值,实现多种媒体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

四、优化出版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出版产业自身的缺陷,导致出版资源的配置存在一系列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依赖于我国出版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问题入手,结合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目标,我们似乎可以探索出优化出版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对出版产业的宏观调控,是出版产业化的要求,也是出版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出版业的产业化,既要求出版企业摆脱行政附属机构的地位,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时出版企业也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健康有序地发展。长期以来出版企业政企不分,严重违背了产业发展的经济规律,造成效率损失、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经济运行的不良循环。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即由过去的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宏观管理为主;以实物性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为主;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由政府行政机构配置资源为主,转变为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主,从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出版产业自身发展的经济规律相适应。⑤

政府对出版的宏观调控,是由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功能性缺陷以及出版产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调节资源配置起着全面的、主要的和基础性的作用,但单纯的市场调节只能解决微观平衡,对宏观平衡却显得无能为力。出版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独立的经济产业,理所当然要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之内。另外,由于出版业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舆论的导向,国家加强对出版产业的宏观调控,较之一般经济产业显得更为重要。

2.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出版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程度。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产业结构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大影响。出版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应加大出版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以克服出版资源的地区垄断与总量失衡,形成统一、活跃、有序的全国图书大市场。

由于我国的出版业政策,在出版单位的构成及数量发展上,形成各地均衡发展和“区域贸易壁垒”,造成出版资源总量失衡、图书重复出版及出版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从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看,必须打破目前均衡发展的局面,对原来重复建设,在人才、技术等方面不具备办社条件的出版社,应坚决予以淘汰,同时调整出版结构,鼓励以优势出版单位为核心的兼并联合,使出版资源向高素质、高效率的出版企业倾斜,走出版产业的集约化发展道路。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是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大型出版企业为“母体”,采取联合、兼并、内部拓展等形式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出版企业集团,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但在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时,要注意克服一种错误倾向。即以造大船、增加竞争力为名,按照传统的经济观点,以出版社有形资产的“大”“小”,搞兼并联合。须知在知识经济中,企业竞争力和利润的第一决定因素,不是它有形资产的大小,而是企业中高技术的含量、管理水平的高低、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的大小;在同等无形资产的条件下,出版业的兼并联合,增加有形资产会增大出版业的效益,有利于综合利用出版资源。然而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无形资产,盲目扩充有形资产,则会在资源的使用上造成更大的浪费和流失。⑥

3.积极参与国际出版活动,实现出版资源共享。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我国出版业面临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机遇与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出版资源的共享已成为现实,我们应加大版权贸易工作的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出版活动。

目前,我国出版业对外交往与日俱增,版权贸易逐年增长,出版物出口也不断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据国家版权局统计,2000年我国引进版权7343项,输出版权638项,⑦这与我国的出版大国地位是不相称的。同时也说明,我国的出版物出口潜力很大,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我们要注重抓好外向图书的生产与版权引进,加强与世界出版业的交流,加快我国出版业与世界出版业接轨的步伐,把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介绍进来,为我所用,发展自己,同时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多出优秀作品,并把中国文化介绍出去,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开发利用好国内外两种出版资源和两个市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不断开拓与国际出版业交流、合作的新领域,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为海外市场策划、制作一批选题,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入国际市场。

从产业自身来看,影响版权贸易的几个制约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力水平不高,缺乏既懂外语,又懂出版的外贸人才,缺乏世界版权贸易的信息,并且中国的版权机构的“水平”和“能力”也有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图书的选题开发、版权贸易人才、版权机构设置等方面下工夫,这也是调整出版结构的一个努力方向。

4.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高出版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以信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正迎面而来,知识经济浪潮的来临对出版业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出版业是高信息产业,由于世界范围的“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来临,出版业将迎来一个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出版业又是一个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的传统产业。就结构而言,它的知识含量不高,尚缺乏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与手段,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运用不够。表现在生产领域,出版业的技术含量不高,直接影响到出版产业效益的实现。为此,首先要以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用高新技术开发新的项目,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其次是运用高新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掌握以磁、光、电为特征的多媒体技术,实现从单一纸介质出版物向纸介质出版物与多媒体出版物并存、互通、互补、互动的转变,打破以往媒体间的相互割裂,使出版企业拥有尽可能多的媒体,从一业为主转变为多元经营,并形成出版资源多次开发、合力经营的格局,实现多种媒体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最后是在优化资本结构方面,以资产重组为契机,直接与高新技术产业联姻。这样做,既扩大了出版业的高新技术含量,又利用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改善了资本结构,并直接产生效益。

5.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并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济繁荣不仅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数量和增量,而且直接依赖于技术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应用,21世纪的经济将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现代出版业也只有和现代高新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出版从业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出版人力资源质与量的水平决定了出版产业化的进程,这也决定了作为科学技术载体的出版人力资源在今后出版产业化和出版市场国内外竞争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

目前,我国出版业人才结构缺陷突出,一是缺少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二是缺少既懂出版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加紧开展对出版从业人员的培养工作,岗位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应继续坚持,同时也不妨送出去、请进来,提高出版人才的综合素质,从而加快出版产业化进程,迅速增强出版产业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①何大安:《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当代经济科学》,1994(5)

②王丹方:《出版资源也需优化配置》,《出版发行研究》,1997(4)

③罗紫初:《出版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

④封延阳:《建立适度开放的出版产业体系》,《出版广角》,2002(4)

⑤龚莉:《中国出版业产业化初探》,《中国出版》,1998(6)

出版资源配置范文篇9

我国的人口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着人口总量的严格控制,人口年龄结构却发生了峰谷交替的剧烈波动,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效益。从我国人口发展的这种态势来看,大城市平均领先于全国约25年[1,2],且其教育资源又集中了全国的大部分,因此,对大城市的人口控制同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研究就应及早提上议事日程。过去对此问题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研究[3],使人口控制和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协调。因此,在强调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今天,解决人口与教育的协同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我国各大城市与上海市在人口年龄结构上的相似性及其相位差

上海市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指标,长期以来在我国大城市中均属最低水平,1993年起户籍人口整体出现自然负增长(-0.8‰),率先跨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行列,其人口年龄结构如图1所示[4,5]。

注:以上数据以我国人口第四次普查及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发展的态势为依据近似估算得到。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各大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和发展态势基本相似,但存在着相位差,上海相对于其他大城市处于领先地位。

二、上海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分析

上海从1993年起,抚顺和沈阳从1999年起都已发生人口自然负增长,其他30多个大城市也将紧接着相继发生类似情况,因而相应的协同不但具有紧迫性和长期性,而且更有局部性和全国整体性。因此,有关政策的研究可在上海先行试点,而后逐步推广。

1.学龄人口数的峰谷交替对教育资源配置的重大影响

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峰谷交替,必然导致学龄人口数的峰谷波动。1982年前后,出生人口数出现了一个小高峰,每年出生人口数一般在15~20万人,但近几年出生人口数急剧减少,1995~1999年平均每年出生人口数只有6.61万人[5,8],形成低谷,对教育冲击极大。这样,1~3岁入托的人数和4~5岁入园的人数也就相应出现峰谷交替,因而原先适应15~20万幼托人数的教育资源严重多余。目前上海市的小学生源急剧减少,约为10万人左右,如图5所示[4]。而原有教育资源却能适应15~20万人的生源,从而也导致了严重的多余。但按照上海人口规模目标的要求,15~20年之后的生源又将逐步回复到15~20万人的等级,因此,对多余的教育资源又不该任意搁置与浪费,应予更加合理的调整和配置。

上海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挑战。由于80年代初上海人口生育的小高峰,大学学龄人口数的高峰期也将来到。而从上海市1993~1999年人口负增长的情况看,到2011~2017年,大学学龄人口数将急剧减少[8],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相应的教育资源也将难以得到优化的配置。

2.外来劳动人口增长对人口整体素质提高提出的新要求

外来人口的稳步增长是影响上海人口总量的一个重要因素。1993年至1998年5年间,全市常住人口由1403万增加到1464万人,其中增加量的80%为外来人口。每年在沪务工的外来流动人口约有200万人,90%以上是中青年,其中60%~70%的人处在相对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之中,已成为上海事实上的居民。外来人口子女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平均每年级人数约达1.5万人,在一些外来人口聚居的区域,会给教育资源的布局带来较大的压力[4]。

三、北京等各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分析

由于人口年龄结构上的相似性,北京等各大城市也会相继出现上海市目前所面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类似问题。抚顺和沈阳1999年已经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北京、大连、天津、长春和吉林5个大城市也将在7年之后紧接着步入负增长,形势也相当严峻;其他如哈尔滨、南京以及郑州等20多个大城市也将相继出现类似情况。同时,各大城市的资源配置又互有关联,并非完全孤立,运作得好,可以在地区上时间上互补协同,发挥更大效益;反之,相互之间会形成冲突和冲击。因此,我们应从全国整体上高度重视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

四、我国大城市教育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1.建立“中国人口与教育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尽快建立大城市的“人口与教育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跟踪人口控制的现状,及时掌握学龄人口数峰谷波动的情况,探索各地生源峰谷互补的可行性,发掘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可能性,强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开放的力度,提炼或制订相应的指导性政策和法规。

2.利用各种途径扩大和调剂生源

学龄人口数峰谷交替现象所导致的生源多余或缺乏已成为困扰各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普遍性难题。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的教育资源也可能会进入一些大城市,争夺部分生源,导致生源结构发生变化,将对教育事业形成新的机遇和挑战。各大城市可以利用人口年龄结构在时间上的相位差,充分发挥各地生源在峰谷上的互补效应,可以跨省市扩大和调剂生源。各类学校应相应地完善软件设施,强化内部管理,充分提高原有教育资源的效率和效益。

3.加大师资队伍培训和调整的力度

各类学校应利用生源在不同城市不同时期的峰谷现象,有序地加大师资队伍培训、调整和提高的力度;同时,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有责任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各类学校应针对老中青三代教师采取不同的方法,以确保教育队伍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4.强化教育资源的多元化运作——部分教育资源作为非营利性产业进行特殊运作

深化体制改革,强化教育资源多元化的运作方式,可有公办、民办、引进外资协办及混合办等多种方式,各种方式中的全部或部分教育资源都可作为非营业性产业进行特殊运作。

民办学校,在特殊运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认清民办学校的意义。要纠正“私立学校即贵族学校”和“私立学校即私有学校”等片面观点;(2)民办学校要同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进行运作,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单位;(3)抓紧政府立法,大力加强民办教育的法制建设;(4)政府应为民办学校提供适当的支持、资助和监督[9,10]。

对于公办、协办和混合办等学校,情况更复杂,既有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部分,又有教育资源的富裕部分,如何按照非营利性产业的方式特殊运作,相关政策应进行专项的研究。各大城市应把教育资源的配置提到重要的战略高度,使民办、公办、协办和混合办等学校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合理运作,使其在提高全民素质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特别强调:“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培养人才的基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度超前发展,走改革创新之路。”经过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显然,上海市在各大城市中很有超前性,由此引发的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与试点极具紧迫性。同时,各大城市的教育资源互有关联,并非孤立,存在着全国的协同效应。因此,对我国大城市人口控制和教育资源配置进行协同研究,对加快整个国民经济建设步伐、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2]蒋正华.全国和分地区人口预测[Z].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

[3]王浣尘.人口系统工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4]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内部资料)[C].2000.

[5]刘永良.上海人口负增长与计划生育[Z].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6]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人口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7]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8]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出版资源配置范文篇10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受益公平性;供给结构;固定效应模型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福建省2014—2016年建立的8个辖区3年的面板数据,厦门市因为无新农合参保比例被排除在外。其中,2016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作为福建省新农合制度的重要分界点,因此,文章选取了2016年作为研究界点,基于三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新农合制度(整合前)是否实现政策初衷以及整合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新农合受益人次、参合人数、卫生资源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年鉴》《福建省卫生统计年鉴》、福建省新农合就诊登记系统以及《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等。

1.2研究方法

现阶段住院服务依旧是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重点,也是影响参保人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因此,从住院费用和住院经济补偿两个方面分析不同卫生资源供给结构下不同层次卫生资源的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和费用补偿情况,以判定受益公平性。1.2.1聚类分析法聚类分析是一种探索性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如何将样本或变量进行分类[4-5]。按照分类目的分为两大类,Q型聚类和R型聚类,利用R型聚类能够初步探明卫生资源的层次结构[6]。而在本文的分析中,采用“类平均法”来定义类间距离,区间数据(interval)用组间平均聚类连接法(between-groupslinkage)进行聚类。研究中反映卫生资源供给的指标主要参见以福建省8个辖区为统计口径的每千人口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2实证结果与分析

2.1福建省基本情况

2014—2016年,福建省卫生资源总量稳步增加,其中福州、泉州、厦门的卫生资源总量基本居全省前三,从全省每千人口卫生资源配置量来看,福州市卫生资源配置居全省前列,以住院床位数为例,2016年福州市每千人口住院床位数达7.93张,而泉州市仅为3.53张,卫生资源呈现以福州、三明、龙岩等大城市为中心空间聚集的态势,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医疗保障体系方面,福建省形成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包括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种制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该医保体系也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多制度并存、分割管理的弊端不断显现,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矛盾和医疗保障受益公平性矛盾并存。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的公平性直接影响了参保居民的医疗服务行为、健康水平等,进而影响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7];而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服务利用的不公平,又反过来影响了医保保障的受益公平性,陷入“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和医疗保障受益不公平”的双向恶性循环。

2.2聚类分析结果

将2014—2016年福建省8个辖区的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每千人口床位数等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数据显示,福建省8个辖区卫生资源的配置状况大致可分为三类。见表1和图1。从2014—2016年三年的平均水平来看,福州市作为福建的省会城市,卫生资源总体配置水平较高,并且卫生资源水平居全省前列,三年均为高水平配置区间,省属大型三甲医院聚集中心。三明、南平、龙岩卫生资源比较相似,卫生资源的人均配置水平较好;宁德、莆田、漳州、泉州的卫生资源可分成一类,卫生资源的人均配置水平相对较差。见表2。

2.3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表3显示了新农合实际补偿率和受益率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在回归过程中,本研究也考虑了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并且Hausman检验结果拒绝了固定效应估计结果与随机效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原假设,这表明相比随机效应估计结果,固定效应结果更好。因此,本文重点关注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模型1列出了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对新农合实际补偿率的影响,其中,千人均注册护士数对新农合实际偿付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其他卫生资源配置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上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且模型整体检验效果也是显著的,调整R2=0.694。回归结果表明,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对辖区新农合实际补偿水平有正向的影响作用;从千人均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变量看,辖区范围内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规模越大,反而导致了新农合实际补偿率下降,平均而言,千人均床位数每提高1%,新农合实际补偿率会降低49个单位;同样,千人均执业或助理医师数配置增加1%,实际补偿率降低32%。模型2列出了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对新农合受益率的影响,但总体回归结果不够显著。对于该种现象,一种解释是因为我国新农合受益率还受到住院人次、参合居民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本文重点关注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等供方因素对受益公平的影响,因此未重点考虑医疗卫生服务需方的因素,这也是未来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对新农合受益率起到正向的效应,而卫生资源要素中,千人均护士数对新农合受益率的影响为负值(β=-0.295,P<0.05),说明同样可以从卫技人员的角度发现大型医院规模的增长达一定规模反而会导致农民新农合受益率的下降。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变量看,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对新农合实际补偿比呈现负向变化关系,这与我国医疗保障事业筹资的垂直公平原则相契合。卫生筹资的垂直公平指支付能力越大的家庭医疗保健筹资水平应高于支付能力低的居民。就垂直公平而言,当收入越高的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越大时,该系统被认为是累进的[8],实证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可支配收的增加,新农合实际补偿比下降,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占收入比例越大,符合垂直公平的累进制。

3讨论及建议

本研究考察了不同卫生资源配置水平下居民受益公平性的差异,并分析了新农合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必要性。研究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新农合居民受益公平性有正向的影响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保障待遇水平也稳步提高。李成军和刘惠生[9]的研究也发现,经济发展是促进医疗保障制度变革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决定医疗保障形式的本质原因;而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对新农合受益公平性呈负向影响,齐良书和李子奈[10]、周忠良等[11]的研究均讨论了不同收入水平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受益公平性的关系,本研究结果也说明,新农合制度对农民可支配收入与受益率之间的关系作用的确起到了正面效果,即可支配收入越高,新农合实际补偿率和受益率越低,卫生筹资实现垂直公平。卫生资源配置要素分析显示,千人均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对新农合实际补偿率呈负向影响,说明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越集中,地方新农合实际补偿率越低。目前中国卫生资源配置矛盾突出,大型医院配置极端化,导致居民卫生利用的不合理,继而影响了医疗保障受益的公平。其中,千人均床位数作为直观体现医院规模的指标对新农合实际补偿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即中国大型医院的增长,地方新农合实际补偿率却出现了下降态势;但是新农合基金受益率的回归结果总体上不够显著,仅千人均护士数对新农合受益率呈现负的变化关系,同样说明大型医院护士数等卫技人员的配置水平越高,居民受益率反而出现下降的情况。不同卫生资源配置水平下新农合居民的受益公平性存在差异,我国目前不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问题与新农合受益公平性的保障上存在相互影响,卫生资源供给机制不合理,导致很多纳入医疗保险的人群因为医疗资源配置水平的差异,而无法享受相同待遇水平或相近的医疗保障水平,无法使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得到较大改善,发挥医疗保障制度真正的“保障”作用。为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医疗保障制度的受益公平,首先,应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在卫生资源配置上,目前现状是不顾实际需求只注重加大卫生资源投入量,而忽略了卫生资源配置结构,造成卫生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因此,应该严格控制大型公立医院的过度膨胀,即调整辖区内卫生资源过于集中的结构,可以考虑往新区和医疗资源较为缺乏的地区举办分院等,增加医疗资源的覆盖和辐射面;同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以及一级医院等主要提供基础性卫生资源供给的医疗机构应加大卫生财政投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引导居民正确的就医选择,在保障居民基本的卫生服务利用基础上,真正发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作用。其次,为了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的受益水平,应继续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因为整合后百姓能够不再受城乡身份限制,且随着整合后基本医保统筹层次的提高,参保居民的就医范围也会相应扩大,能够有效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城乡居民能够更加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权益。

参考文献

[1]李海明,徐颢毓.医保政策能否促进分级诊疗的实现:基于医疗需求行为的实证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1):28-35.

[2]顾海,李佳佳.江苏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受益公平性研究:基于收入差异视角[J].学海,2009(6):81-85.

[3]徐玲,简伟研.中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受益公平性的实证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0,23(11):45-47.

[4]孙振球,徐勇勇.医学统计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14-319.

[5]杜强,贾丽艳.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88.

[6]李鑫梅,李跃平.医疗机构卫生资源供给结构与医疗费用增长关系研究:基于福建省数据[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35(10):793-797.

[7]刘欢,戴卫东,向运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受益公平性研究[J].保险研究,2020,41(5):110-127.

[8]孟庆跃.卫生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2-133.

[9]李成军,刘惠生.医疗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2(3):53-56.

[10]齐良书,李子奈.与收入相关的健康和医疗服务利用流动性[J].经济研究,2011,46(9):8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