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规章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22:06:57

出版规章制度

出版规章制度范文篇1

科研诚信是保证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科技期刊在维护科研诚信当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一直以来在学术界违背科研诚信的事件屡见不鲜。我国科技期刊的规范性建设与国际一流期刊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包括国家规章制度,以及期刊本身规范性的治理工作。因此作为学术期刊本身,规范性治理极其重要。可以说,学术期刊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媒介,也是监测和暴露科研诚信问题的主要平台[1]。同时,学术期刊是科研成果发表的第一环节,本身扮演着科技成果筛选者的角色,因此,学术期刊应当发挥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学术诚信把关,筑牢出版伦理底线,在端正学术风气、净化学术环境、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方面起到桥头堡作用。

二、我国的期刊规范性的相关文件和行业标准

期刊规范性治理是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对科技期刊和学术出版规范等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连续相关文件和行业标准,对科技期刊的功能定位、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等问题提出规范。2015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印发《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在文件中,给出了如何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功能定位。[2]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学术期刊管理和预警制度,学术期刊应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审稿质量,加强对学术论文的审核把关。[3]2019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174-2019),适用于学术期刊论文出版过程中各类学术不端行为的判断,有助于期刊建立更加合理、规范的工作流程和处理机制,标志着学术出版界首个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行业标准诞生。2019年9月,中国科协组织编写的《科技期刊出版伦理规范》正式。该书系统地总结归纳了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同行评议、编辑与出版者的伦理道德规范,为我国科技期刊对学术不端的认定和处理、防范学术不端的技术手段等方面提供了规范性指导和可操作的准则。[4]

三、国际重要科学组织的出版道德规范

目前,国际上有多个专业组织致力于推动科学出版伦理规范,并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下面对几个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出版道德规范进行解读和分析。(一)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成立于1997年,以促进科研及其出版诚信为使命,旨在定义科学出版伦理方面的最佳实践并以此帮助相关的作者、编辑、编委会成员、读者以及出版机构[5]。目前,其成员包括来自全世界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的编辑和出版机构。COPE目前已经出版了《期刊编辑行为准则和最佳实践指南》[6]《期刊出版机构行为准则》[7]等一系列出版伦理方面的指导方针。同时,COPE还了一系列流程图,为编辑处理各种期刊相关学术不端行为提供操作性极强的指南。《期刊编辑行为准则和最佳实践指南》从“行为准则”和“最佳实践”(实际行动)两个角度,对期刊编辑如何促进出版伦理规范进行了阐述。该指南首先概述了编辑的一般性任务和责任,接着从编辑与读者、作者、审稿人、编委会成员和期刊出版机构的关系这5个角度分别论述了期刊编辑的行为准则和最佳做法。接下来,该指南就“编辑和同行评审过程”“质量保证”“保护个人数据”“鼓励符合伦理的研究”“处理可能的行为不端”“保证学术记录的真实完整”“知识产权”“鼓励争论”这8个方面为期刊编辑提供行为指导;最后,该指南指明了期刊编辑在遇到“投诉”“商业考虑”“利益冲突”3种情况时该如何来做。《期刊出版机构行为准则》规定了期刊出版机构在维护出版伦理方面的一般责任和义务。该行为准则指出,期刊出版机构应当和编辑一同恰当地制定期刊政策,并努力满足这些政策;与作者、读者、审稿人沟通交流期刊政策;定期审查期刊政策(是否需要修改更新);保证学术记录的完整性;协助调查学术不端事件;文章的更正、说明和撤回;及时地内容。COPE还制定了一系列流程图,为期刊编辑处理可疑学术不端行为提供具体解决方案。流程图共有17个,对应17种具体情形。COPE目前已中文版流程图[8],文献[9]也对该流程图进行了详细解读。(二)欧洲科学基金会。欧洲科学基金会也在科学不端治理和科研诚信建设方面做了巨大努力,2000年率先颁布了指导性文件《研究和学术领域中的良好科研行为》。2008年《促进诚信:欧洲各国促进和保护良好科研行为的机构措施》的报告。2010年,欧洲科学基金会联合全欧科学院了其成员国共同认可的规范性文件《欧洲科研诚信行为准则》。[10,11]

四、信通传媒在期刊规范治理方面的实践

我国已的相关文件和行业标准,以及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出版伦理建设方面的规范性和指导性文件,为学术期刊的规范出版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指导。笔者所在的北京信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拥有目前国内通信领域唯一一个学术期刊集群,包括《通信学报》《电信科学》《电信技术》《JournalofCommunicationsandInformationNetworks》《物联网学报》《网络信息安全学报》《智能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等学术期刊。我们始终将维护科研诚信作为学术期刊的一项重要使命,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以及不断地与时俱进,在科研诚信治理方面发展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因此,下面给出学术期刊集群在科研诚信治理方面的实践方法和经验。(一)对于作者可能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监测和处理。目前学术期刊集群的投稿都是线上投稿,作者投稿之前,都会针对具体的每一篇文章,上传有单位盖章的“涉密声明”“学术不端声明”等。线上稿件在送审之前,首先编辑部会根据合作的系统对稿件进行重复率检测。对于重复率超过20%的稿件,编辑部会核查具体的检测报告,分析重复率过高的原因,进而予以相应处理。目前,采用技术手段检测重复率的方式已为大多数学术期刊所采用,但如何利用好检测结果则是期刊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编辑部不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高重复率的稿件进行退稿,而是需要对检测报告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出更有效的信息、做出更恰当的处理。重复率检测这一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发现剽窃、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但对于伪造、篡改、不当署名等行为,却很难通过技术手段检测到。这就需要编辑和审稿人进一步发挥作用。一方面,编辑会对作者进行背景调查(包括研究方向和最近的情况等),通过作者背景信息进一步判断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另一方面,编辑会向审稿人介绍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提高审稿人监测学术不端行为的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例如,编辑在送审时会特别提醒审稿人关注稿件原创性、实验结果真伪等问题。以上都是对于“问题”稿件的监测和处理。实际上,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学术不端行为才是更为重要的。笔者在编辑经验中发现,不少稿件涉及学术不端行为,是作者缺乏意识造成的。因此,期刊通过公布“作者须知”“道德声明”等途径,增强作者意识,正向引导作者遵守相关的学术规范。(二)对于审稿人可能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的防控。审稿人涉及学术不端行为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和作者存在利益相关或利益冲突关系,给出不公正的审稿意见;二是企图利用稿件内容或审稿人身份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例如盗用稿件内容、胁迫作者进行利益交换。首先,期刊从审稿模式和送审流程上避免审稿人可能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期刊采取双向匿名审稿,作者和审稿人相互不知道身份,这就几乎杜绝了审稿人因利益相关或冲突产生的不公正评审,也避免了作者和审稿人之间可能的利益交换。尽管是双向匿名审稿模式,编辑仍然会核对审稿人和作者的学习经历和工作背景,避开和作者有过同一机构工作或学习经历的审稿人。此外,作者在投稿时可以披露存在利益冲突的审稿人,编辑在送审时会避开这些审稿人。同时,期刊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促进审稿人给出客观公正的评审。期刊向审稿人提出了利益冲突披露及保密的要求,对审稿人起到一定约束作用,并增强了审稿人的相关意识;期刊设置了优秀审稿人奖项,将审稿客观公正作为一项评审指标,对审稿人起到了激励和示范作用;期刊开通了作者申诉渠道,作者如果认为审稿意见不合理,可以向编辑部提出申诉,编辑会介入处理,例如重新给稿件分配审稿人。最后,期刊已采用线上投审稿系统,保证审稿流程透明可追溯。稿件所对应的审稿人身份、审稿意见在系统上均有记录,对于审稿人的学术不端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证据,因此对审稿人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和监管作用。(三)对于期刊编辑可能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的防控。期刊编辑自身也可能涉及学术不端行为。对此,期刊出版平台和编辑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流程,采取了有效的规范性建设方案。期刊出版平台专门成立了研究中心,对期刊规范性治理这一课题展开研究,学习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调研国际相关组织的规范性文件,追踪国际知名出版商的相关做法。同时,信通传媒定期组织编辑进行学习,增强编辑自身的意识。出版平台还采取抽查制度,对稿件的处理流程进行抽查,保证编辑按照规范处理稿件。同时,在编委会上也将期刊规范性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议题,重申出版伦理,共同讨论更加合理有效的建设方案。

出版规章制度范文篇2

一、从抓廉政入手。

筑牢廉洁自律防线。学表编辑部作为高校的窗口”最直接服务广大教职工,1.抓思想教育。学报工作人们服务意识、服务态度以及服务质量的好坏都将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形象。因此,始终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狠抓廉政教育,通过组织政治学习、每周的例行学习等活动,使大家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部门上下工作积极、向上,自己带头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律。

努力打造“服务型”窗口。一年来,2.抓勤政廉政。始终坚持“严于律己,从严治刊”指导思想,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制定了学院学报编辑部版面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稿件登记和三级审稿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配合学校清理“小金库”工作,认真自查自纠,规范了版面费从签收、登记、开具发票、上账到日常检查的所以环节,严格了版面费减免的审批程序,即保证了作者的规格,又有效地控制了关系稿和人情稿的数量。

切实抓好廉政建设。教育是抓好廉政建设的思想基础,3.强化内外监督。制度是搞好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工作中我紧紧抓好“服务”二字。坚持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外树形像,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管理方面,严格执行了新闻出版方面的各项法律法规、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定以及编辑部的各项内部管理规章制度。通过落实以上制度,做到编辑部的每项工作都有制度依据,人人明确责任,并把责任落实到人,使学报真正反映我校的科研水平,起到窗口”作用。

二、以新上编辑系统为契机。严格岗位职责,认真做好各项本职工作

把严格岗位职责、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办刊质量当成工作的重中之重,1.完成了6期、148万余字的学院学报》采稿、审验、编辑、校对、出版、发行工作。2010年。工作中严格遵守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出版管理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报刊管理的意见》严格执行省新闻出版局和我校制定的各项管理规定,办刊质量稳步提升,影响力逐年增大,学报影响因子和差错率两项硬性指标都较去年有了突破。

经校领导批准,2.学报网络采编系统正式使用。2010年。学报网络采编系统正式立项,经过近半年的紧张工作,招标、采购,安装、调试,9月份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学报网络采编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报的工作效率和办刊质量,为学报规范化、网络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借此东风,部门组织全体人员又进行了集中学习和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各自的岗位责任,规范了工作程序。

部门全员参加了由省新闻出版局和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组织的河南省新闻出版系统编校知识大赛”并获得了大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下半年我还组织参加了省学报年度交流会。通过比赛和交流,3.加强了编辑业务学习和交流。2010上半年。全体编辑人员巩固了业务知识,规范了编辑流程,交流了办刊经验,回来后,又结合学报网络采编系统的要求,认真组织学习了相关编辑出版规范,为今后更好的完成编校工作夯实了基础。

出版规章制度范文篇3

关键词:多标一体化;体系共享;过程绩效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深化改革促发展道路上,强化落实各专业体系管理要求,先后建立13个专业管理体系。多体系、专业化的体系建设,是公司体系构建之初为强化巩固专业化发展,满足专业体系认证要求的阶段性经营策略选择。随着专业化监管的持续加强,更多的专业体系应运而生,专业体系独立构建、分散管理、并行运行的弊端也逐步显现。一是专业体系目标的单一性,使得相同要素或过程在不同体系文件中规定深浅不一,容易造成“两张皮”甚至“多张皮”现象;二是各专业体系对管理业务规范存在差异冲突,制度上“群龙戏珠”使制度的执行面临诸多困惑;三是多体系对共同要素管控、评审、检查重叠,不仅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也使基层单位疲于应付。为降低体系运行管理成本,优化提升企业管理绩效,公司致力于探索集约型“多标一体化”管理平台,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结构化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

一、“多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推动管理协同,提升经营管理绩效的需要

尽管公司目前各专业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过程呈现平稳良好的运行态势,但体系运行与管理绩效关系不明显,与过程管控能力提高相脱节,仍是制约体系管理创新及经营绩效提升的关键问题。“多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不是简单地将各专业体系文件汇总整合,而是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等各专业体系先进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集于业务活动本身,实现共有要素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形成专业体系管理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兼容的有机整体。通过体系要素的业务贯标,促进各体系管理协同效应不断增强,实现企业管理绩效的有效提升。通过执行一套制度、履行一项职责、开展一项活动、保留一套记录,可降低业务活动主体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二)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综合运营成本的需要

各专业体系要求组织确定体系覆盖范围、组织机构、管理职责,按照策划、实施、检查、评价改进的工作思路管理维护体系运行。分散的体系管理独立运行需要重复投入人力,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一是体系要求业务单位分别配备相应体系管理人员,同时因体系人员业务素质及视觉角度差异,专业管理的片面性、局限性突显,难以客观全面地反映经济活动全貌,为管理经营决策提供借鉴。二是为满足体系要求,同一业务因体系要素的差异性,其工作方式方法、文件记录有所差异。同时,内审、管理评审的独立开展造成重复劳动,资源浪费。通过多体系整合,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培养整合型人才,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系统性提升,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

(三)管理体系系统策划,实现体系共享的需要

尽管各专业管理体系关注的绩效目标不同,但都以管理承诺和目标管理为核心,强调过程绩效及过程职责分工。各体系在管理理念、运行模式及管理手段和方法上有诸多相同之处。一是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基本相同,均提倡“预防为主”“持续改进”。所有控制因素都不是末端治理,均遵循过程的方法和PDCA螺旋式上升过程循环运行模式,通过持续改进提高企业外部环境变化适应能力,提升企业综合经营能力。二是各体系标准结构及管理手段基本相同,均通过内外部环境分析、方针、过程识别控制、监视与测量、审核/评审、信息沟通、报告和记录等管理手段和工具保障体系有效运行。三是管理思路和原理相同,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要求组织建立适宜的方针目标,并精确地围绕管理方针和目标开展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减少或消除偏差。均强调员工意识提升和全员参与。综上所述,虽然各专业管理体系的关注点有差异,但其管理理念是相通的,这些相通之处,是实施“多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核心。

二、“多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思路目标和路径选择

公司开展管理体系优化整合重点是站在企业经营改革发展视角,改善现行管理制度体系存在的业务衔接交叉重叠、规范差异及真空断档现象;全面梳理管理业务流程,融合各专业体系认证要求,保障体系认证标准落地执行;全方位识别国家、监管机构法律法规,构建依法合规推进公司战略目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管理制度体系。公司管理体系优化整合,通过各专业体系认证要素的有效识别、业务嵌入,实现各管理体系专业管控要求与管理业务有效融合及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改进,规范统一固化标准,满足多方认证需求,构建可操作、可执行、可检查、可评价的“多标一体化”管理平台。

(一)畅通优化管理业务链流程,增进业务管理向战略目标绑定

管理业务实现规范化,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关乎企业盈利生存、支撑企业战略经营持续发展的命脉。公司管理体系优化整合,是以管理业务为主导,以提升业务绩效为目标,畅通优化公司大业务链流程,打破职能壁垒,系统构建业务模块化制度体系。全面贯彻流程化管理思维,明晰业务管理的两条主线“事”与“人”。“事”即管理组织、流程及方法;“人”即管理职责与权限。运用“3W1H”方法绘制管理业务流程图,明确谁(WHO),在什么时候(WHEN),做什么(WHAT),如何做(HOW)。明确输出成果物,保障业务制度的可执行、可检查、可评价,更好地支撑业务目标的高质量实现。

(二)识别解释专业体系标准,推进认证要素融合回归管理业务

满足专业体系标准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对标持续改进的目标与方向。它像一根指挥棒,指导着企业从全局性、统筹性、前瞻性角度优化管理流程,提升运营管控。“多标一体”管理体系融合,不仅要构建一整套满足各专业体系认证要求的制度体系,更要将体系的管控思想和方法嵌入管理业务,实现管理业务运行机制与体系认证要素的同步策划、同步规范、同步执行,促进体系认证要素融合回归管理业务。ISO9001:2005、ISO/TS22163:2017、ISO14001:2015、OHSAS18001:2007、ISO50001:2011、GB/T23001-2017、ISO10012:2003等作为多国界、多行业、多体制通用标准,为经营管控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方法。要深入理解体系实质内涵,充分贴合管理实际,合理转换实现方式,有效将体系认证要素融入业务制度源头策划,实现体系认证标准的有效落地。

(三)顶层设计、系统策划搭建管理制度体系框架

企业治理体系是一个系统性的循环系统,制度体系框架是整个循环系统的根本遵循和灵魂。制度体系框架搭建要坚持战略引领,聚焦业务协同,要从企业发展全局出发系统规划,实现管理运营系统的结构化、层次化、系统化,避免制度表面上面面俱到,而实际执行中的各自为政。公司以业务为主导,贯彻流程化思维,系统梳理可制度化的业务清单,深入调查研究、多方论证,顶层设计整合搭建“十六大业务模块”管理制度体系框架,推进模块内流程科学高效,筑牢模块间业务保障支撑,打造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制度保障体系。

(四)贯彻落实全方位监管要求,促进防风险、强内控、促合规

全方位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中车规章制度等业务管控要求,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对企业强基固本、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用,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管理体系优化整合要充分依托公司现有制度资源,系统梳理公司管理标准、体系程序文件、中车管理制度、风险指引及内控指南等制度规范。将国家法律法规、中车规章制度监管要求转化融入具体的业务制度整合编制过程,将内控活动主要流程及控制点风险、合规管理要求嵌入业务流程,促进依法、合规地开展各项经营活动。

(五)构建全生命周期规章制度管理长效机制

为确保制度文件受控且有效执行,强化规章制度的规范化管理,按照文件管理有关规定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规章制度管理长效机制,策划了涵盖制度立项、起草、评审、审核、审批、、宣贯执行、优化改进、废止全周期的管理流程。明确规章制度的编号规则,制度编号要易于区分业务模块,便于制度查阅,提升制度文件的可追溯性。系统性设计搭建规章制度机制,分级分层分业务模块目视化公司各类制度文件。新版规章制度经三级评审、系统性评估确认后,规范履行制度审批程序执行。搭建了公司规章制度信息化平台,动态公司规章制度。同时,收集汇集国家行业相关法规,组织做好公司规章制度对标国家、行业、中车管理要求的及时贯标及吸收先进管理理论经验的持续优化创新。(六)强化制度执行监督评价、持续改进制度的制定是基础,制度的执行是关键,管理制度体系的生命力在于贯彻执行落地。公司管理体系优化整合迈出了向现代企业制度体系建设的第一步,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去贯彻、执行和优化创新。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强化组织开展全级层、全范围的新版管理制度贯彻培训,推动新的管理机制组织模式贯彻落实,推动制度规范深刻融入员工行为习惯中,逐步形成公司特色制度文化。二是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监督考核机制,构建过程绩效与目标绩效相结合的制度评估体系,持续优化制度执行环境。三是采取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多轮次开展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效能监察。加强制度执行监督检查与绩效考评联动工作机制,从制度机制执行、管理履职、管理效能上设计绩效监视指标,提升公司管理业务执行力,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

三、“多标一体化”管理体系优化整合的效果

公司管理体系优化整合对深化公司制度体系改革,推动公司强基固本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促进业务执行体系更加规范。管理体系优化整合充分融合体系认证要求、内控合规要求,真正实现一套管理标准指导公司业务活动实践,支撑专业体系认证文件审核,推动公司基础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二是促进职能分工体系更加完善。管理制度三级评审为理清公司管理职能边界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切实改善制度设计中的职能错位、职责不清、管理缺位现象,促进权责清晰,权责对等。三是促进业务流程体系更加科学。管理体系优化整合制度编制,精选各专业领域业务骨干,思维缜密、逻辑清晰。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切实优化改善业务流程。公司管理制度由分段化,碎片化,实现全流程、全过程集成优化管理。四是推动公司管理模式转变。公司管理体系制度框架以业务为主导搭建,促进公司管理模式由职能推动向流程驱动转变,打破职能壁垒,改善执行不利痼疾,释放业务链职能部门潜能和促进积极性发挥,促进整体协同效应提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在新时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走深走实、落实落地,在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上取得显著成效,在提高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和效能上取得显著成效,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上贡献社会力量,既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责任,也是一项政治任务。深化管理制度体系改革是公司全面贯彻三年改革行动方案,部署改革行动的关键步骤,是贯彻落实中车精益化强基工程的战略决策,也是公司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公司借助管理体系优化整合及持续创新优化,进一步深化管理机制改革,全方位落实国家、行业、中车、体系认证等多维度监管要求,构建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的管理体系,以最大效能发挥企业制度优势,推进公司合法合规效力持续保持,管理协同效应持续强化,资源要素效率持续上升,风险防范能力持续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持续增强,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化委员会.GB/T15496-2017《企业标准体系要求》[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2]倪开锋.试析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建筑行业中的运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2):228-229.

[3]梁锦云.立足一体化管理体系构建企业标准体系[J].科学咨询,2002(8):22.

[4]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出版规章制度范文篇4

关键词:医学编辑;图书质量;编校质量;编辑素养

在转企改制的情况下,经营能力成为各出版社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在“趋利”的情况下把好出版质量关是出版社面临的新问题[1]。医学图书对医学专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医学科普类图书又关系着大众的健康,如何提高图书的质量尤其是编校质量是医学出版社每个人都应重视的课题。笔者结合近几年出版物市场情况,通过分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图书编校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总结解决对策,以期为图书编辑在出版工作中提供借鉴,提高出版物质量。

1图书编校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

医学图书有许多细分的学科,专业性强,其编校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2]。笔者根据本社图书编校质量情况,分析总结了医学图书编校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出版速度与质量的矛盾

随着出版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应对不断加的大的经营压力,很多出版单位通过增加图书的数量和种类来追求经济效益[3]。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编辑人员为了完成工作量,有时对图书内容质量的要求会退居次要地位,使得组稿质量参差不齐,而低质量的原稿会直接影响图书的编校质量;另一方面,图书品种快速增长直接导致出版周期缩短,长期处于高强度、超负荷工作状态的编辑人员无法对稿件精雕细琢,也难以切实保障图书的编校质量。

1.2编辑人员业务培训不足

医学图书出版对编辑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不少出版社的编辑人员为传媒出版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有比较扎实的出版专业知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医学编辑是医药、护理院校的毕业生,编辑出版知识相对薄弱。因此,对于编辑人员的职业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但以目前出版行业实际情况而言,出于效益优先的考量,新编辑入职后通常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传帮带和短期培训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手段。很多出版社的新编辑,因培训条件所限,脱产培训时间偏短,短期内较难适应高强度的工作要求,但又必须完成一定的工作量,这种情况使得出版物质量极易出现问题。

1.3质量管理力度不够

“三审三校”制度对保证图书编校质量有关键性作用,《出版管理条例》《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等法规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并提出了相关要求。很多出版单位也会根据相关规章制度,从选题管理、作者管理、书稿编写指导与协调、书稿验收、书稿三审、编辑加工、版式设计,到美术编辑、录排管理、校对制度、印装监督等制订各自的管理办法,但仍有许多单位落实不到位、执行有差距。例如,出版流程中有的环节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甚至流于形式。质量管理不到位,各环节人员的质量意识有待加强,应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措施。

1.4编辑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编辑是图书编校质量的把关人,其综合素养高低对编校质量至关重要。编辑应具备耐心细致的职业素养、强烈的责任意识、深厚的知识储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及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4]。但在编校过程中,仍有许多编辑人员因为种种原因出现差错,影响了图书的编校质量。例如,有的编辑凭“经验”处理问题,不认真核查而出错;有的编辑责任意识不强,快出书、赶进度,在编校工作上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而出错;有的编辑因不熟悉专业知识和现行的法规标准而出错;也有编辑因为缺乏足够的交叉学科知识而出错。要做好编辑工作,仅仅掌握编辑技能和本学科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优秀的编辑应掌握各方面的知识,面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时有相应的敏感性和判断力。因此,全面提升编辑的综合素养,是保证图书编校质量的重要一环。

1.5质量检查力量薄弱

书稿的质量检查应达到2个目的,一是协助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进行质量把关;二是通过质检人员的反馈,与文字编辑进行业务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由于人员有限,审读书稿只能采取抽查阅读的形式。质检人员也存在一定问题,有的质检人员知识储备不足,专业知识欠缺,有些问题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有些问题质检人员已经发现但不知如何处理,而编辑也未处理;还有一些问题,质检人员的处理标准不一致或本身存在错误。如此,就会存在漏网之“鱼”,如文稿存在错别字、文章排版出现错漏、名词规范不一致等情况,出版社需要及时将已经印刷或发行的图书召回并重新印刷,无形中加大了工作量,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企业形象。

2图书编校质量问题的解决对策

笔者结合图书编校质量问题的成因,建议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切实解决编校质量问题。

2.1做好年度规划,合理分配工作

针对编辑工作量大的问题,出版社应对出版物总量进行宏观规划,不过度依赖数量、品种增长的发展模式,合理配置出版资源,使编辑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优化选题、编辑加工、装帧设计上。出版社在做年度规划时,应将出版规模控制在与人力规模相适应的程度上,努力提高单本书的效益。出版单位要坚持抓好选题的总体规模和选题类型的结构比例,包括图书类型结构和专科分布结构。努力做到规模适当,结构均衡,比例合理,更重要的是减少重复选题。在目前的出版形势下,要做到选题不重复相对困难,但策划编辑要通过多走访书店、多渠道了解图书市场信息,大体掌握本学科范围已有图书的选题概况及市场效果,确保自己策划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不重复已出版的选题,少做与本社重复的选题,回避重复本社2年内已出版的选题,努力在内容重点、编排格式、文字风格等方面做出创新。策划编辑工作的重点,除了选好选题、选好作者之外,要把大量精力放在“中耕”工作上。编辑要把确定选题当作播种,把收到书稿当作收获,其间的工作就是“中耕”。策划编辑应与作者共同确定内容重点、编写体例、写作风格,仔细审读作者拟定的目录,特别是认真审读样稿,提出合理的反馈意见。出版社经常强调图书的“源头质量”,讲的就是要拿到高质量的书稿。

2.2增强业务培训,稳定编校队伍

编校队伍建设是出版单位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培养新的编校人员,让其尽快成长,是每个出版单位紧迫和现实的问题。笔者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新编辑培训。首先要落实好上岗前的脱产培训,进行各项标准规范、职业素养、工作流程、业务知识等的统一集中学习。例如,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有三大类:一是编辑出版规范,如选题管理规范、书号使用规范、封面标识规范、版权页标识规范、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二是语言文字规范,如数字用法规范、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汉语拼音正词规范、语法修辞规范等;三是专业规范,如量和单位的使用、医学名词和药名规范化等。其次,新编辑要在出版、校对和营销等相关部门进行流转实习,这对于培养编辑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使其成为“编印发一体化”全流程的编辑十分有益。上岗不久的编辑要指定专人帮带,并建立考核制度,以一定的形式进行编辑业务能力评估和反馈。这是让新编辑在短时间内真正成长的有效方式,也能充分利用本单位优秀员工的技能和经验,帮助新编辑尽快提高业务水平,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5]。帮带老师应对新编辑进行全面、专业地指导,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并认同单位的企业文化,从而有助于培养新编辑良好的职业素养。

2.3提高管理力度,加强流程意识

图书生产出版过程中涉及很多环节,需要出版社各部门、各角色围绕同一目标配合,共同实现出版目标。因此,出版流程的科学规范是保障图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应制定灵活的工作流程,提高各环节的管理力度,确保工作正常进行。图书出版环节有选题策划与组稿、书稿接收与“三审三校”、文字加工、美术与版式设计、录排与校对、图书印装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业务工作的具体步骤,也就是小环节,每个小环节的质量是大环节的质量基础,只有从每一个小环节抓起,才能确保图书的整体质量。

2.4提升编辑素养,树立责任意识

医学编辑除了要避免一般文字、逻辑等方面的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外,还应避免知识性和科学性的问题。这就要求不管是新编辑还是经验丰富的老编辑,都必须主动、自觉地加强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努力提高自己的编辑素养,使自己成为具备“工匠精神”的人。编辑要对科技文化进行选择、调控和传播,也要对出版物的质量进行全程把关。所以,编辑的责任重大,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才能激发我们加强质量控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把质量工作放在所有业务工作最突出的位置,采取一切措施提高出版物质量。2.5培养质检力量,精化编辑加工图书质检工作关乎出版社的出版品质,一种出版物在付印之前必须开展图书质检工作,以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或内容错漏,影响图书质量。对于出版社而言,要培养和造就图书质检复合型人才[6]。出版社要为质检人员创造条件,使其优化知识积累,拓宽知识领域,培养其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质检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够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对书稿的内容包括稿件的整体框架需要有充分的理解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耐心和细心,在工作中努力践行有利于质量保证的行为准则、管理规章、标准等。

3小结

国家对于出版物的总体要求分为2项: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社会效益是首要的。每个合格的出版物都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人文艺术的重任,而出版流程中的每一位编校、设计、出版印装人员都对出版物的质量负有重要责任。出版社要在保障基本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重视出版物的社会效益,利用好其广泛而深远的社会传播影响力,打造优秀精品出版物。医学专业出版社也应当向优秀人文出版社学习,如采取出版项目制,从宏观的内容导向把关、中观的内容质量鉴别、微观的编校印装优化方面保障图书质量[7]。医学编辑更应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狠抓环节质量,对书稿进行全面审读,并熟悉各种标准和规范,努力做好策、编、校、审各环节工作,切实提高图书的出版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俊卿.医学图书出版质量现状、症结及应对策略[J].科技与出版,2011(7):12-14.

[2]王益友.医药卫生类图书编校中常见问题的处理[J].出版参考,2020(11):76-78.

[3]刘夏夏.论出版物编校质量问题及成因与对策[J].新闻传播,2016(22):79-80.

[4]秦洁.浅谈编辑素质对出版物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0):252,260.

[5]朱丹.提升图书编校质量之我见[J].中国出版,2019(21):35-37.

[6]肖向阳.落实科学发展观呼唤图书质检复合型人才[J].出版科学,2009,17(1):45-48,28.

出版规章制度范文篇5

非常感谢集团党委给我参加这次竞职演说的机会。当前,我们集团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需要每位员工统一意志,加强团结,坚定信心,奋力进取。今天我来到这里,一方面是向集团汇报我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认识,同时也是希望能有机会为集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竞聘的职位是xx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xx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xx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xx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xx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xx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xx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十一五”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xx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xx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6、热爱学习,乐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有创新的激情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出版规章制度范文篇6

非常感谢集团党委给我参加这次竞职演说的机会。当前,我们集团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需要每位员工统一意志,加强团结,坚定信心,奋力进取。今天我来到这里,一方面是向集团汇报我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认识,同时也是希望能有机会为集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竞聘的职位是xx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xx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xx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xx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xx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xx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xx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十一五”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xx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xx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6、热爱学习,乐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有创新的激情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出版规章制度范文篇7

非常感谢集团党委给我参加这次竞职演说的机会。当前,我们集团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需要每位员工统一意志,加强团结,坚定信心,奋力进取。今天我来到这里,一方面是向集团汇报我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认识,同时也是希望能有机会为集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竞聘的职位是xx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xx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xx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xx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xx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xx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xx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xx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xx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6、热爱学习,乐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有创新的激情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出版规章制度范文篇8

非常感谢集团党委给我参加这次竞职演说的机会。当前,我们集团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需要每位员工统一意志,加强团结,坚定信心,奋力进取。今天我来到这里,一方面是向集团汇报我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认识,同时也是希望能有机会为集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竞聘的职位是xx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xx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xx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xx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xx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xx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xx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十一五”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xx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xx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6、热爱学习,乐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有创新的激情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出版规章制度范文篇9

非常感谢集团党委给我参加这次竞职演说的机会。当前,我们集团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需要每位员工统一意志,加强团结,坚定信心,奋力进取。今天我来到这里,一方面是向集团汇报我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认识,同时也是希望能有机会为集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竞聘的职位是xx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年*月至*年*月在省古籍办工作,*年*月进xx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xx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xx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xx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xx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xx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xx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xx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6、热爱学习,乐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有创新的激情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出版规章制度范文篇10

非常感谢集团党委给我参加这次竞职演说的机会。当前,我们集团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需要每位员工统一意志,加强团结,坚定信心,奋力进取。今天我来到这里,一方面是向集团汇报我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认识,同时也是希望能有机会为集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竞聘的职位是xx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xx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xx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xx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xx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xx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xx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十一五”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xx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xx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6、热爱学习,乐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有创新的激情和一定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