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2:38:15

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范文篇1

文献综述

1.国外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现状研究在国外高校中,以美国、英国和日本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较具有代表性。罗颖(2008)提出,美国的传媒教育经历了重术轻学到强化理论研究又向重视专业技能回归的趋势,近年来开辟了新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传媒通才教育,打破各专业课限制,在选修课的设置中把专业课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并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实践平台;英国更注重传媒人才的“学徒制”在职培训,而大学传媒教育概括来说是重术轻学,而日本则重学轻术,偏重于大众传播的基础理论教育。马淑丽(2009)强调,国外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与“术”的平衡,坚持“开放”与“沟通”的培养思维,保证通识课和专业课的融合,加强传媒教育的合作开放。2.国内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现状研究国内高校的传媒教育呈现出规模迅速扩大,办学层次涵盖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四个层次,开设的专业有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学、广告学等多元专业方向,传媒学科地位显著提升等特点。同时,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系统、师资匮乏、学生缺少实践等问题,从而导致培养的人才特质与传媒行业所需不吻合的尴尬境地。因此,部分学者提出改进措施,马淑丽(2013)提出,要从传授创新知识、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三个方面改进;郑德梅(2010)提出,高校要传播与时俱进的传媒观念,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打造学生高尚的传媒品质,锤炼过硬的专业素质;彭绪娟(2007)从培养理念、通识和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六个方面提出国内高校应该借鉴和参考国际知名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成功经验。

我国高校传媒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不足之处

1.我国高校传媒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我国高校传媒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国内10所重点高校中开设了传媒经营管理类相近专业研究生教育为例,其共性表现为:一是课程体系框架基本趋同,即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学位课以及选修课三个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以政治、英语为主,专业学位课则是以新闻学、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课程为主。二是在培养目标上也基本一致。首先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其次,使其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具有现代传播理念和国际化视野;再次,学生能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读懂专业的外文资料;最后,培养目标上都希望培养学生能够独立从事新闻传播相关实务工作或从事传媒产业的管理研究与实际工作。然而,各高校根据传媒经营管理研究方向所属的一级学科点的实际情况又有所不同。一是部分高校是属于传媒经济学,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而有的是属于传播学的研究方向,例如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还有部分高校是属于新闻与传播学或者是广告与公关学等,仅有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开设了专门的媒介经营管理专业。清华大学的媒介经营管理与传播战略专业最为特殊,其属于对有1~2年媒体工作经验者的定向培养专业。二是课程的侧重点因所属一级学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传媒经济学类学校从经济学角度对传媒产业的运作进行分析,开设有传媒经济学、传媒经济实务研究等课程。而广告与公关类学校则更多地侧重广告学、消费者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专业课程的授课。新闻学或者传播学类学校在选修课上结合传媒产业,从传媒产业的政策与法规、战略、调查、广告、管理等方面,结合管理学课程开设课程。

2.我国高校传媒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不足之处

(1)学与术的失衡。我国目前的培养方案在理论和实务方面有所失调。在培养方案中,学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没有过多强调。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学术能力培养方面,学院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媒体实践平台。(2)新闻学与管理学科的失衡。交叉学科的设置更利于培养高层次的人才。管理学和新闻学分属不同的一级学科,要培养同时熟练掌握这两门学科知识技能的高级人才是对高校的严格考验,两门学科之间课程设置的分配也很容易出现失衡的情况。(3)资源优化配置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师资资源方面。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教师学术能力强但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从政策环境方面看,高校对教师工作的激励中往往对科研成果更重视,而轻视了实践教学的环节,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太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于改进高校传媒经营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对策建议

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对于学与术的失衡问题,部分高校意识到该问题的存在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如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将实务实践学习直接列入课程体系中,浙江大学新闻研究生则必须要求到新闻单位或者与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至少6个月。而对于实务性强的传媒行业而言,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知道传媒产业的发展,为此,韩从耀(2010)提出,学校要建立“校内—假日—专业”3个类型实践梯级,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笔者建议,传媒经营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要提供系统的管理学理论,同时为学生创造观察和参与媒体实践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能够检验和提升自己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新闻学实务课程和管理学理论课程相结合

在新闻学课程的设置方面,高校应以让学生掌握新闻采写、编辑的基本方法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新闻素养。而管理学是一门更偏重于理论性的学科,所以建议管理学课程的设置既要考虑实用性,又要讲究系统性。开设如运筹学、管理决策模型和方法等有利于实证研究的课程,力求让学生能掌握系统的管理学方法,具备用管理学的方法对新闻学科的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的能力。

3.实现校内外各类教学资源共享

创新型人才范文篇2

关键词:智能制造;创新型人才;现状分析;培养对策

1创新型人才内涵

1.1创新型的定义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或创造型人才以来,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术论文不胜枚举。但对于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取得创新成果,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创新贡献的人。国外关于创新型人才概念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吉尔福特的《创造性才能》和《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新论》两本著作的问世开始。之后,创新型人才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美国《创新杂志》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定义是: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并能将其付诸实践,取得新成果的人。由此看出,我国教育界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或创造型人才的。这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只要专门培养人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便可大功告成。虽然也有个别专家的定义、解释涉及到了基础理论知识、个性品质和情感等因素,但并没有形成主流。

1.2创新型人才的特征

图1为江苏省企业技术改造协会给出的智能制造“四维”人才的培养方案总体构架。不难看出“专业知识”“能力结构”“素质修养”“创新创造”这四项能力为智能制造人才的素质与能力列出了清单,更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齐严教授一文《基于扎根理论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特征分析》,通过分析提炼可以得到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主要素质特征是:丰富的知识储备、创新和实践能力、乐观积极的态度、关心帮助别人、灵活敏捷的思维、沟通和合作能力以及顽强拼搏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六个方面。大量的实践和理论支持,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具体有以下几个特征:(1)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2)有很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能力;(3)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5)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同时要求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人格、智能和身心三方面基本要素。

2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2.1专业开设情况

以江阴市域内高职院校为例,目前全市共有普通高校1所。2021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1432人,在校生5870人,毕业生1138人,开设专业数39个;按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关联性进行归属,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工业机器人专业、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以及服装设计、药品生产和物联网技术等相关产专业,都悉数开设。

2.2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由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增多,传统一线操作工的需求量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的操作、编程、维护和调试等方面的人才。高职院校也在不断地调整自身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将新设的专业和专业方向朝着智能设备安装、编程调试等方面倾斜。因此,鉴于适应产业发展需要,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从事智能制造产业装备的使用与维修保养;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在课程体系的配置上,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获取中级甚至高级等职业技能证书。

2.3师资与实验条件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地方政府也相应对职业教育也进行了很大的扶持,在师资配备上,都能满足教学与科研要求;另外职业院校的硬件条件逐年上升,相应的实验实训条件都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地方的企事业单位也为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以江阴某学院装备制造大类所含专业为例,其拥有数控维修实训室、柔性制造实训室、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室、模具拆装实训室、机制工艺实训室、CAD培训中心、数控仿真实训室等十多个校内实训室以及机加工实训中心,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获中央财政支持,拥有价值数百万的五轴加工中心、3D打印机、三维数字扫描仪、数控线切割、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等先进设备,总资产近3000万元。伴随硬件水平的提高,教师的软件条件还需要逐步加强;企业的高新设备、尖端技术、进口装备都急需相应的人才对接,这都需要一线的专业教师传道授业。所以,专业教师队伍务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的同时,也要掌握培人育人的方式方法。

3高职创新型人才的问题

2022年有上千万本专科毕业生步入社会,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要从一线甚至学徒干起,经过若干年的徒弟生涯才能成为企业的骨干或创新人才,那么缘何高新企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无法在职业院校内直接无缝对接到企业,我想总的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吧!

3.1育人思想相对保守传统

按以前的传统教育观念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考取相应资格证书,顺利毕业进入企业工作;这种按部就班的培育模式过程可谓说并无错误,但产品生产线式的培养同时也断送或忽视了很多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思维的养成。单线追求毕业率就业率导致我们以学业为主线,而非以学生为主线。所以在重视专业同时,一定要因材施教,差异教学,让学生能做到术业有专攻,具备甘为儒子牛的爱岗敬业精神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上有创新,能力上有钻研的热爱劲头。

3.2教育环境软实力还有所欠缺

首先师资队伍中具备创新型实力的教师占比太少,同时多数老师在教学岗位上受各种考核限制,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束缓了教师教学的初心,减少了教师对教育的热枕之情。其次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实践磨练,导致学生对爱岗敬业、文明生产、钻研精神等素养认知不足,如合作共事、对企业的管理、沟通、科学分析、自主学习等许多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力都有待提高;另外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创业创新课程学习机制,缺乏实训与创新的深度合作,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爱,教师授课依然采用纸上谈兵,学生学习停留在理论接受吸收,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度不够高。

4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纲领的提出,展现了企业发展需要人才引领,体现了人才是驱动产业发展的内驱力,而创新型人才无疑是为企业发展增添了翅膀。高职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需要从哪些方面图1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案架构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工程技术技能系统集成现场实施安全规范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开发设计改造革新创造创业结合国家战略与地方产业发展特色的专业方向人文课程认知实习项目参与管理讲座科创项目挑战杯创业项目各类比赛教师科研项目管理课程讲座创业项目校企实训基地实验平台专业课程数字化设计/西门子Nx,三维建模工具;电子电路设计/NI;信息化制造/Teamcenter;智能制造应用软件;智慧物流系统;工业4.0综合实验平台专业知识能力结构素质修养创新创造智能制造与装备机器人无人机机械电子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智慧物流系统……工具集与平台机械设计|制造|自动控制自动化|通信系统|电子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等工业4.0实验平台智能工厂实训基地智慧物流实验系统着手呢?鉴于上文各方原因的存在,我认为高职院校在其培养对策上要寻找一条可行之路需做好以下几方面。

4.1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要与时俱进、思维创新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同时也要升级,岗位设置不但要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等操作性要求,同时也要能服务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升级的需求,与时俱进,制定适应现阶段产业结构性人才目标。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主要举措之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一定要重视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4.2构建课程体系,深挖专业内容

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有效的课程体系和具体的专业课程来践行,这样才能培养出需要的人才。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方案的制订,一定要结合产业结构需要的人才素养与能力设计全方位的课程体系,首先围绕“知”“行”“心”三维创新人才的潜能模型(如图2),开展包含“科学人文”的知识与能力、“发明创造”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三个核心要素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以此构建创新型人才课程框架。另外落实专业课程,深耕专业内容,以此来完善课程体系。

4.3搭建创新型人才实践平台

《江苏省“十四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中有关建设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提到,利用园区与院校分管负责人角色互换,推行科教、产业部门人才双向交流制度,发挥高校院所“身份”优势和地方服务优势,大力推进落户在高校、创业在园区的“双落户”制度。建立经常性的技术对话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定期邀请科技企业家参与科研规划、成果论证、学生培养等相关工作,共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统筹推进各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可见,政府为人才实践平台的搭建在产业和院校之间架起了互通互帮的桥梁。而作为产业结构人才生力军的高职院校更要走出去,把学生输送到生产一线熟悉前沿技术,掌握专业技能;也要请进来,把企业能工巧匠、行业领头人请到课堂、实验室为学生现身说法、耳提面命、亲手指导。通过竞赛、职业体验、创业孵化等各种形式的实践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有效途径,构建实践性高、操作性强的创新教育实践平台。

4.4借助兴趣,发展专长,助攻钻研创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简而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要学生在岗位上、在职业生涯上持续不断的创新,不但需要老师情境激励,营造创新氛围,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探究性地学习,让学生爱上钻研,喜欢创新。图3是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在其一系列关于人格与职业关系的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六种基本的职业类型,即: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证实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霍兰德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并划分出六大兴趣主题。本测评基于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开发,并对职业兴趣主题进行了细分,每个兴趣主题对应着更精细的若干兴趣单元,形成六大主题28个单元的理论模型;不难看出有智能制造背景的众多职业都与兴图3以兴趣划分的评测模型趣有着紧密联系。

5结语

创新型人才范文篇3

关键词:科技人才,创新,典型特质,培育政策

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自主创新是我国当前的战略举措。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虽然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近4000万,但高层次科技人才十分短缺,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亟待加强。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的十六字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对我国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育目标是明确的,即要以培育一批创造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成就,催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的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科技领军人物为首要目标。同时培养大批各个层次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学术和技术梯队中形成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和符合科技创新需求的人才结构,以推动科技活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创新实践。

一、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界定及背景特点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人才的定义是: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就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据此,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并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为了了解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特质,我们选取符合以下标准(谭立刚,2004)之一的84名典型创新型人才进行分析(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样本选自于《跨世科技创新人才》,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一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二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奖励项目的主要研究者,长江学者和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的第一、第二完成人;三是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术带头人;四是承担国家“863”、“973”、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或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主持人;五是在高科技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高科技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科技创业者;六是在国际上公认的权威期刊上发表有价值论文的第一作者。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均为各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其中两院院士26人,长江学者9人,共获得319项科技奖励,包括部级三大科技奖励58项,国际科技奖励15项,是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典型代表。

本研究样本的人口统计数据具有鲜明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趋势。(1)中青年学者比重大。在84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中,中青年学者比重最大,有40人处于40~49岁的年龄阶段,占48%;其次是60~69岁的年龄阶段,共有18位,占21%;再次是50~59岁和70~79岁这两个年龄阶段,分别有9位和8位,占11%和10%;80岁以上的有3位,占4%;40岁以下的有1位,占1%。在40~49岁年龄阶段中,40~44岁的青年学者居多,共有26人,具体为40岁(1人)、41岁(7人)、42岁(7人)、43岁(7人)、44岁(5人);45~49岁的中年学者为14人,包括45岁(4人)、46岁(3人)、47岁(1人)、48岁(2人)、49岁(3人)。从中可以看到,中青年学者正逐渐成为我国科技领军人物的中坚力量。(2)华东地区学者比重大。按照全国地域划分标准,我们把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籍贯按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等七大区域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区域差异明显,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密切的关系,来自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明显要比东部地区的少。籍贯在华东地区的学者共有36人,占43%;其次是华北地区,共有12人,占18%;再次是东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分别有5人,各占6%;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有4人,各占5%。(3)拥有博士学位的学者比重大。在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中,有52名学者具有博士学位,占62%,其中4名学者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其次是本科学历的学者24名,占29%;硕士学位的学者8人,占10%。中青年学者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更大,在50岁以下的学者中34人具有博士学位,占该年龄段总数的83%。(4)无行政职务的学者比重大。在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中,仅有10人担任各类行政职务,其中作为研究机构或企业行政负责人的有3人,作为部级实验室负责人的有7人,而没有担任任何行政职务的学者共有74人,占总数88%。

二、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特质

特质是指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一系列心理品质,包括动机、自我认知、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等,文魁等(2006)认为,创新型科技人才除了具备一般人才的特点外,还具有另外三大特质:首先是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这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区别于一般人才的根本点;其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从科技创新活动本身的要求出发,快速掌握所需的知识;三是具有强烈的成就欲望,创新成果的社会经济效应越大,越能激发科技人员的成就欲望,科技创新动力越强。

对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并结合50位学者对科技人才特质的看法,经过频次处理,提炼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55种关键特质。结果发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科技综合能力、深厚的专业知识、洞察力与观察力、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好奇心、富有创造力、独立性强、科学实践能力等特质出现频次最高,如表1所示。

总体看,创新型科技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创新意识源于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每一个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都善于质疑,敢于质疑。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能面对困难,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遇到挫折时保持乐观的态度,时刻保持符合科学思维规律的创造力。其次,具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并且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这是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做出创新贡献的基本条件。第三,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尤其作为科技领军人物,优秀者总能高瞻远瞩,引导并促进本领域内的科技人员实现自主创新。第四,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

三、影响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的政策与环境因素

科技创新政策是指国家和地区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而制定和推行的有关引导、激励和支持创新活动及其成果应用的行动准则和公共政策措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科技政策的首要内容都是创新。在此处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具有经济意义的新的创造,即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贡献。其次是建设能够促进创新的国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包括很多创新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如制定创新政策的政府部门,与国家创新相关的R&D部门,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的R&D部门等。这些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资金、法律和政策、信息、技术和科学以及人才流动等方式来实现。

基于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对政策环境因素的看法,归纳了影响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15种政策环境因素。按照各类因素出现频次的高低顺序,创新型科技人才关心的政策环境因素有: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重视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政策、激励机制等,具体情况见表2。

组织环境因素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育也具有重要影响,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载体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组织内资源配置、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分析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对组织环境因素的看法,影响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组织环境因素有10种。按照各类因素出现频次的高低顺序,组织环境因素中科技人才关心的有:对科技人才的培训教育、企业文化的影响、领导的支持与影响、企业发展的空间、公平公正的选拔晋升机制、科研经费的投入、薪酬待遇的影响等,具体情况见表3。

表3影响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组织环境因素及频次分析

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育方式

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既是国家实施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也是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分析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对培养方式的看法,主要存在15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育方式。按照各种方式出现频次的高低顺序,创新型科技人才重视的培养方式包括:对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创新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多渠道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加强跨学科教育、学校教育要尊重个性、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结合等,具体情况见表4。

五、政策建议

实现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要求在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塑造支持创新、鼓励创新、持续创新的条件环境。政府必须通过相应的政策,调整创造以下环境。

塑造有利于创新的教育文化。引导我国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培养出一个创新型的科技人才,需要从小抓起,从社会创新氛围抓起,因此,在政策方面要加强基础教育中的能力教育,培养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继续教育,提高科技人才培养质量。

发挥科技评价体系的创新导向作用。遵循“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要求,科技人才评价工作要分类构建科技人才评价标准,通过多元化的科技人才评价方式选拔、评价创新型人才,实现鼓励原始性创新,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和培育优秀人才,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防止和惩治学术不端行为。

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机制。在吸引海外人才归国或来华工作方面,我国已经制定了积极的政策措施给与其工作、生活上的保障,但前期人才需求分析和后期的人才监管工作远未到位。在“共享全球人才资源”的前提下,我国应该坚持“政策引导、建设环境、强化法制、规范程序、分类监管”的原则,大力引进、使用全球科技人才资源。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营造良好的国际人才引进、使用氛围,引导各类微观组织引进、使用人才,并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引进、监管战略性高精尖人才。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要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创新各类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激励和管理机制,大力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各类科研机构要加强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科技人才教育培训要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形成以本专业为主的多知识、多技能的综合性体系。通过组织内外部的进修培训,形成统一规划的各层次科技人才培训体系。同时,随着科技创新逐渐由个体创新行为转变为团队创新行为,对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要充分发挥科技团队中互相交流、互相补充的优势,通过具体的科研项目,面向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提高不同层次的科技人员素质,在组织内部建立起学习型组织。

创新型人才范文篇4

关键词:智能制造;创新型人才;现状分析;培养对策

1创新型人才内涵

1.1创新型的定义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或创造型人才以来,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术论文不胜枚举。但对于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取得创新成果,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创新贡献的人。国外关于创新型人才概念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吉尔福特的《创造性才能》和《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新论》两本著作的问世开始。之后,创新型人才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美国《创新杂志》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定义是: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并能将其付诸实践,取得新成果的人。由此看出,我国教育界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或创造型人才的。这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只要专门培养人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便可大功告成。虽然也有个别专家的定义、解释涉及到了基础理论知识、个性品质和情感等因素,但并没有形成主流。

1.2创新型人才的特征

图1为江苏省企业技术改造协会给出的智能制造“四维”人才的培养方案总体构架。不难看出“专业知识”“能力结构”“素质修养”“创新创造”这四项能力为智能制造人才的素质与能力列出了清单,更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齐严教授一文《基于扎根理论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特征分析》,通过分析提炼可以得到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主要素质特征是:丰富的知识储备、创新和实践能力、乐观积极的态度、关心帮助别人、灵活敏捷的思维、沟通和合作能力以及顽强拼搏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六个方面。大量的实践和理论支持,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具体有以下几个特征:(1)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2)有很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能力;(3)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5)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同时要求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人格、智能和身心三方面基本要素。

2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2.1专业开设情况

以江阴市域内高职院校为例,目前全市共有普通高校1所。2021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1432人,在校生5870人,毕业生1138人,开设专业数39个;按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关联性进行归属,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工业机器人专业、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以及服装设计、药品生产和物联网技术等相关产专业,都悉数开设。

2.2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由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增多,传统一线操作工的需求量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的操作、编程、维护和调试等方面的人才。高职院校也在不断地调整自身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将新设的专业和专业方向朝着智能设备安装、编程调试等方面倾斜。因此,鉴于适应产业发展需要,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从事智能制造产业装备的使用与维修保养;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在课程体系的配置上,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获取中级甚至高级等职业技能证书。

2.3师资与实验条件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地方政府也相应对职业教育也进行了很大的扶持,在师资配备上,都能满足教学与科研要求;另外职业院校的硬件条件逐年上升,相应的实验实训条件都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地方的企事业单位也为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以江阴某学院装备制造大类所含专业为例,其拥有数控维修实训室、柔性制造实训室、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室、模具拆装实训室、机制工艺实训室、CAD培训中心、数控仿真实训室等十多个校内实训室以及机加工实训中心,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获中央财政支持,拥有价值数百万的五轴加工中心、3D打印机、三维数字扫描仪、数控线切割、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等先进设备,总资产近3000万元。伴随硬件水平的提高,教师的软件条件还需要逐步加强;企业的高新设备、尖端技术、进口装备都急需相应的人才对接,这都需要一线的专业教师传道授业。所以,专业教师队伍务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的同时,也要掌握培人育人的方式方法。

3高职创新型人才的问题

2022年有上千万本专科毕业生步入社会,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要从一线甚至学徒干起,经过若干年的徒弟生涯才能成为企业的骨干或创新人才,那么缘何高新企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无法在职业院校内直接无缝对接到企业,我想总的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吧!

3.1育人思想相对保守传统

按以前的传统教育观念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考取相应资格证书,顺利毕业进入企业工作;这种按部就班的培育模式过程可谓说并无错误,但产品生产线式的培养同时也断送或忽视了很多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思维的养成。单线追求毕业率就业率导致我们以学业为主线,而非以学生为主线。所以在重视专业同时,一定要因材施教,差异教学,让学生能做到术业有专攻,具备甘为儒子牛的爱岗敬业精神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上有创新,能力上有钻研的热爱劲头。

3.2教育环境软实力还有所欠缺

首先师资队伍中具备创新型实力的教师占比太少,同时多数老师在教学岗位上受各种考核限制,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束缓了教师教学的初心,减少了教师对教育的热枕之情。其次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实践磨练,导致学生对爱岗敬业、文明生产、钻研精神等素养认知不足,如合作共事、对企业的管理、沟通、科学分析、自主学习等许多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力都有待提高;另外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创业创新课程学习机制,缺乏实训与创新的深度合作,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爱,教师授课依然采用纸上谈兵,学生学习停留在理论接受吸收,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度不够高。

4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纲领的提出,展现了企业发展需要人才引领,体现了人才是驱动产业发展的内驱力,而创新型人才无疑是为企业发展增添了翅膀。高职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鉴于上文各方原因的存在,我认为高职院校在其培养对策上要寻找一条可行之路需做好以下几方面。

4.1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要与时俱进、思维创新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同时也要升级,岗位设置不但要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等操作性要求,同时也要能服务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升级的需求,与时俱进,制定适应现阶段产业结构性人才目标。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主要举措之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一定要重视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4.2构建课程体系,深挖专业内容

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有效的课程体系和具体的专业课程来践行,这样才能培养出需要的人才。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方案的制订,一定要结合产业结构需要的人才素养与能力设计全方位的课程体系,首先围绕“知”“行”“心”三维创新人才的潜能模型(如图2),开展包含“科学人文”的知识与能力、“发明创造”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三个核心要素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以此构建创新型人才课程框架。另外落实专业课程,深耕专业内容,以此来完善课程体系。

4.3搭建创新型人才实践平台

《江苏省“十四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中有关建设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提到,利用园区与院校分管负责人角色互换,推行科教、产业部门人才双向交流制度,发挥高校院所“身份”优势和地方服务优势,大力推进落户在高校、创业在园区的“双落户”制度。建立经常性的技术对话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定期邀请科技企业家参与科研规划、成果论证、学生培养等相关工作,共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统筹推进各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可见,政府为人才实践平台的搭建在产业和院校之间架起了互通互帮的桥梁。而作为产业结构人才生力军的高职院校更要走出去,把学生输送到生产一线熟悉前沿技术,掌握专业技能;也要请进来,把企业能工巧匠、行业领头人请到课堂、实验室为学生现身说法、耳提面命、亲手指导。通过竞赛、职业体验、创业孵化等各种形式的实践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有效途径,构建实践性高、操作性强的创新教育实践平台。

4.4借助兴趣,发展专长,助攻钻研创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简而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要学生在岗位上、在职业生涯上持续不断的创新,不但需要老师情境激励,营造创新氛围,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探究性地学习,让学生爱上钻研,喜欢创新。图3是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在其一系列关于人格与职业关系的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六种基本的职业类型,即: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证实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霍兰德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并划分出六大兴趣主题。本测评基于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开发,并对职业兴趣主题进行了细分,每个兴趣主题对应着更精细的若干兴趣单元,形成六大主题28个单元的理论模型;不难看出有智能制造背景的众多职业都与兴图3以兴趣划分的评测模型趣有着紧密联系。

5结语

未来,以智能制造为主的工业化生产依然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投入到生产开发和研究中去,据人社局数据统计,到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900万人,人才缺口将达到450万人,承担人才输送的高等职业教育任重道远。为此高职教育要与时俱进,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完善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充分利用校企合作途径,全方位搭建实践平台;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能动性,提高创新兴趣,倡导学生养成刻苦钻研的精神,为智能制造业提供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齐严,刘佳佳.洪清玲基于扎根理论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特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3.11,78-80.

[2]周静.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4):79-83.

创新型人才范文篇5

一、加强载体建设,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平台

1、积极推进各类科技园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在推进燕大港城创业中心、河北信息产业基地、火炬大厦等各类园区建设方面,结合存在问题,制定新的举措,力争使一些瓶颈、制约问题得到解决,实现工作突破,为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搭建平台;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发机构、创新基地建设以及重点科研项目,集聚和培养人才,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科技局)

2、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根据已有政策,扶持一批企业研发中心、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科研实践基地和文化产业创业基地,加强项目、人才等信息沟通,帮助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为各类创新人才提供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组织部、人事局、科技局、发改委)

二、创新政策,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

3、开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加强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紧缺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深入落实委、政府《关于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健全完善各项配套措施,采用特事特办的方式,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开辟绿色通道。人事局负责调查了解相关服务单位近期人才需求信息,根据企事业单位急需人才要求,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帮助。

4、开拓海外引才新渠道。以我需求为导向,由侨联牵头组织,创造条件,进一步拓展海外人才联系渠道,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开展国际项目合作,强化留学人才、科技项目与我企事业单位需求项目的有效对接活动,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参与承接项目,提高海外留学人才资源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积极鼓励国内各类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采取柔性流动的方式,到我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合作、技术入股和投资兴办企业。加强与“大院名校”的合作与交流,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其他企事业单位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互相聘请客座教授、客座研究员,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人事局、科技局)

三、加大培养力度,开发和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

6、加强对紧缺人才的培养。针对我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加大对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通过举办讲座和培训班、挂职交流、学习考察等方式,以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紧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对创新型人才进行开放式培养,鼓励科技工作者经常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及时汲取先进的创新理念和最新的科技知识,从而加快培养造就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全各大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要对符合一定条件参加高层次紧缺专业学习研究的本单位工作人员给予必要的资助和鼓励。(组织部、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科技局、农业局、工业经济运行局等单位)

7、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以提升管理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知识型企业家的培养。引进先进培训项目和培训专家对企业进行培训,并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资源鼓励企业开展自我培训,积极培育知名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经营管理人才。(工业经济运行局)

8、注重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紧密结合场需求,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完善行业企业为主导,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企业培养主体地位,同时指导职业院校、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走与企业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模式。创新技能人才交流制度,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

四、优化人才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氛围

9、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在全社会进一步破除因循守旧的陈旧思想,培养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的优良传统,努力形成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全民共识。继续开展并完善杰出人才奖、青年科技奖等各类创新型人才奖的评选活动。以今年5月“人才工作宣传月”活动和杰出人才奖表彰为契机,大力宣传表彰科技创新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让广大群众了解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引导全社会树立创新光荣的价值观,使科技创新成为全社会尊敬的工作和活动。各单位、各部门要了解创新型人才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不畏挫折失败,允许他们在学术上发表新见解新主张,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创新型人才范文篇6

关键词:社会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作用

建设创新型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依赖创新教育来实现,大学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关键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大学的重要使命,是社会对大学的要求,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目标,因此创新教育应该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而这种互动行为良好的连接点和载体就是社会实践。笔者认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是实现创新教育、人及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实现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因为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统一的。创新教育通过人的培养来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并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在创新教育和社会与人的相互作用中实现和发展的。创新教育必须适应青年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要求。

修身成材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修身成材的重要方式。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与更好的了解社会。社会实践尤其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施加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能起到加速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作用。

建设创新型社会,正是要建立起社会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机制,使社会实践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创新型人才推进社会发展,并由此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使社会形成需要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并进一步推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由此实现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

二、有利于创新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

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体现了教育与人、社会、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内在联系。而这种网络的交互作用和联系的很好载体也必然是社会实践。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灵魂,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发扬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创新教育是指对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创新精神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怀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创新能力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责任心、进取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即:创新人格的培养。这三方面的培养是融会贯通、相互促进的。公务员之家:

三、有利于与时俱进地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和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是大学不能回避的严峻现实。这种现实表现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市场上需要的人才企业招不到,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找不到。笔者认为社会实践对缓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如下作用:

1.有利于与时俱进地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社会实践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良性互动的载体和桥梁。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也是大学理想和使命的具体体现。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有依可循、有据可查,更重要的是必须符合社会现实和时代的要求。因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中就应当体现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客观要求,创业能力是当前大学生人才素质要求的必要条件。社会实践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同样具有创新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契合度,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试想,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中有5%一6%的人具有自主创业能力,而每个创业者如果可以平均吸纳20一30名大学毕业生就业,那么大学毕业生的待业问题基本上就可以得到缓解甚至解决。

参考文献:

[1].薛天详:《高等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创新型人才范文篇7

知识经济时代的实质就是让企业与个人能够达到共同进步,并且达到“双赢”。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具体体现就是注重凝聚集体的聪明才智,想要最大程度地显现一个人的创造力和主观动手力,前提是这个人要有创新的意识。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影响力凸显地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人才项目”及相应的管理方案,创造出靠招聘引进人才、赢得竞争岗位、收入靠能力,人才可进可出、岗位可升可降、有能力的人留下、没有能力的人淘汰的竞争氛围,为了让优秀人才有展示的平台,可以采取跨部门、跨专业的合理调动人才。

1.努力学习和培养修养

“学习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实质体现,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应对日新月异的新社会和不断更新的新事物。学习是创新意识的来源,想要提高创新意识,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敢于尝试新方法,专注研究,关注时事新闻和新的理论、技术信息。想要冲出传统思维定势的重围,只有不断学习,重建思维模式,敢于怀疑,验证新想法,提高抓捕有用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要培养人才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抢抓政治思想素质。

2.保持创新的积极性

打破传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理念是创新的重点。创新是没有前人的例子可以参照的,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冒险。在我们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和企业都没有绝对的优势,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作为电力企业员工,为了不被新的制度改革和增效减人等重大举措所淘汰,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到底,努力上进,善于创新,不断提高个人的情感品质,在顺境中成长,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从始至终地提升自己。

3.改善绩效考评制度

绩效考评机制也就是说,测验、考查的制度。区分人才与庸才的方法就可以采用测验、考查的形式。筛选和确定是否为创新型人才的途径也可以是测验、考查的制度。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合理的、确定性强的工作岗位责任制,对员工进行周期性的测验和考查。至于测验的侧重点应该选择创新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等方面,考查的测重点是员工工作绩效和创新性的成果。最后根据测验和考查的成绩决定员工的谁去谁留。

4.分配制度配套

信息的更新速度、知识技能储备、智商高低和悟性的高度,决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富的重新定义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为了让员工为电力事业发展各尽其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对那些在企业中做出突出业绩的员工不仅要珍惜、委以重任,还要根据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加大对优秀员工的按“知”分配力度。除此之外,在保证基本工资的前提下,增加对创新型人才的现金奖励制度,逐步改善住房、医疗保险等福利机制,一步一步解决业绩和工资所得有差距的问题。

5.尊重人才,尊重知识

员工自身要不断提高,同时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和企业领导,也要时不时地和员工进行思想的交流,掌握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状况,主动提出帮助给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使员工能够在企业中有存在感;对于员工中典型的优秀事迹和人物,为了让这些人才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要通过企业或社会的宣传工具和会议等形式进行积极地表扬和宣传,从而更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与成功欲望。

二、加强培训,塑造人才

1.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高智商、综合型、创造型和团队协作型人才是现如今知识经济所追求的新型人才。为了避免知识老化和迎合更新速度飞速增快的新局势,学习将成为人类的第一需要,甚至是终身需要。需要企业员工自觉意识到不论之前学历的高低,在以后的工作中都还有再学习、再提升的过程,只有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需求,不停地学习、填充有关知识,改进自己的知识体系,构成自身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技能存储,全面发展自身的素质,近而不停提升本身的创新能力,迎合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懈追求。

2.树立智能教育理念

“授鱼不如授渔”,要想让固定死板的知识转变成为可以灵活运用的技能,可以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从而让外在的理论学习内化为职工素质,更好地发展、发掘职工潜在的自我学习能力。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职工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需求,不停地学习、填充有关知识,改进自己的知识体系,构成自身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技能存储;另一方面,职工要通过学习创造性,进而锻炼自己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不断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知识生产能力,做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能力涉及范围广,练就成为可以灵活掌控知识经济的通用型人才。

3.多交流合作和多教育培训

首先要对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在每年固定的时间要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内容有针对性的、有使用价值的、先进的专业继续培训教育。继续教育的重点是要补充新的专业理论知识,从而让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更加游刃有余的完成工作。其次是对经营管理阶层的人员在全面普及工商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外语、计算机、金融、法律等知识的培训,进而提高管理人员市场应变能力,争取培养一支具有开创能力的综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团队。

4.培养创新带头人

电力企业培养一定的年轻化学术技术创新带头人是迎合当今知识经济的必然趋势。目前,电力企业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应对市场严峻考验的同时,还要抓住“两网”改造和农电体制改革的大好机遇。为了实现新世纪电力事业目标,我们必须从两方面出发:一、加强创新带头人培养;二、加强后备人才管理。根据《国家电力公司“九五”及2010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纲要》,我们必须合理制定创新带头人和后备人才的选拔条件,妥善落实其工资待遇,实行动态管理机制,使其尽快投入工作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善用人才,挖掘潜能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他们在完善制度、应用先进科学手段和方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人才各自的优势、招贤纳士、使人才的利用率达到最大。为了达到知识经济规律的要求,以前的用人观念要得到及时纠正,对创新人才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为了使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优化配置人才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型人才的才能。在一个满竞争的国度,企业充满活力,要竞争就必须创新,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就要激励他们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取得创新的成果。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要努力改革过时的竞争上岗制度和改善交流轮岗制度等,只有这样我们使创新型人才创造制度环境的利用率达到最好。以上制度,不仅可以用开阔的视野选拔优秀人才,扩大用人范围,使人身上存在的弊端尽可能避免,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平等竞争的环境和氛围中发挥自己应有的长处,如果能够在实力、贡献上做好,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是一个能者上,庸者下的社会,人才管理机制才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我们要勇于打破常规机制,重点选拔创新人才和有能力的人才。改变旧时的用人理念。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挑战新的知识时代,电力企业就一定要充分利用知识,多选用有能力的人才。在这个追求个性、向往自由的经济时代,企业宁愿用暂时没有发挥最大能力的人才,也不用能力发挥到极致的人才,要发挥人才的潜力。改变过时的用人观念,从多方面利用优秀人才,看能力、不看学历,看视绩、不看资历,不求德才兼备,只求各取所长。我们要大胆中用优秀青年,因为它们的绩效考核成绩优秀,给他们足够的压力,让他们早日成才,尽量根据实际情况,交流轮岗理念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把握用人技巧。我们都知道,青年成长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可能长期保持在一个水平上。我们要选拔人才,就要充分利用创新型人才使用的时机,在它们的能力处于最旺盛的时期利用他们,为其创造更多的平台。另外,人人能力都不同,接受的教育程度也不同,另外,个人的修养也有差异,要利用人才,就必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取长补短,尽可能发挥创新型人才优势,避免人才滥用;小才重用,耽误事业。

四、结语

创新型人才范文篇8

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侧重于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来自哪里?它们来自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能力结构金字塔中,处于最基层的是一般能力,而顺序往上的是竞争能力、关键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能力。所谓关键能力,是指基础技能加上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关键能力的提出拓宽了职业技术培养的能力范畴,使人才培养职业能力有了更宽泛的范围、更立体的结构。在关键能力基础上延伸出创新能力,即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在创新同时能够带来核心竞争力的能力就是核心能力。在学生能力金字塔的顶端就是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的打造是在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目的是培养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出发点,创新型人才是核心能力的具体体现。培养高职创新人才要从核心能力入手,这样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因此,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核心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核心能力培养模式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实践能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能力培养不能纸上谈兵,而是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实践过程中学到的,实验实训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中重要的环节。以德国的双元制来讲,大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是同时进行的。大学实验室没有时间规定,随时开放。除了学校的实训场所,双元中的另一元“企业”也是学生的学习场所,这样学生就有了更多的动手操作和实践场所。有些学校甚至严格要求学生的实验室学习时间。这种“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以及“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代表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二、国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特点

1.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对接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标准的确立由课程委员会负责制定,政府部门有监管审批职责。课程委员会结合学生就业率、社会调查、用人单位反馈等因素,寻找社会最认可的核心能力,并围绕此核心能力制定相应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的课程与能力之间是多重对应的关系,既包括显性课程,又包括隐性课程,从而建立知识和能力的立体交叉体系。

2.课堂教学围绕学生核心能力。课堂教学采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模式。国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较多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课程的内容也是以案例分析为主,更多以任务驱动、项目管理、情境管理等内容来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培养核心能力。教师可以设计项目和任务,但是在课程进展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主动探索精神。教师的角色在于协助和纠偏、统揽全局、质量监督等等。

3.实训课程培养核心动手能力。国外实训平台立体化建设,既有全校共用的公共教学管理平台,也有专门针对某门课程比如ESL英语培训系统。公共管理平台提供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联系纽带。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课程选择、课程介绍、课件、作业提交等等师生互动都可以在此平台上完成,也可以进行在线学习。英语培训实训系统则更多地体现了专业教学实训功能,ESL对应于IELTS从零起点到八级,各层级专门设计动态实训系统。实训体系中包括入门测试、自主练习、升级考试。各级培训有其针对性,学生完全可以在实训平台上自主学习。我们在实训中心看到的英语培训井然有序,平台上有标准的发音、听写和测试练习,学生自己人机对话即可完成。教师重点在于阅读理解和英文写作方面的培训。

4.多元化促进核心能力培养。除了学校自己开发的实训平台,校企合作、应用与开发研究课题也充分体现了二元化甚至三元化教学模式。学校、企业、培训中心(三元化)共同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学习与提高的平台,鼓励学以致用,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情境。某些学校将校内设施承包给专业学生经营,雇佣学生实习生打工并由学生管理,同时成为实验教学的现场,学生实训的场所。这种一举多得的方法,集培训、实习、校内打工为一体。同时还有更多的校企合作课题、企业委托学校科研开发项目等等。这样的学校教育方向明确,与社会行业联系紧密,形成了良性的教育生态圈。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国内有些专业设置脱离社会实际需求,或者不知如何寻找自身所学与社会需要的切入点,无疑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中外合作办学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合作办学过程中双方互相学习,各取所长。选取本校和外国院校的合作办学为例,其中有如下三点应该特别引起重视。

1.课程体系设置应该全面考虑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学生培养方案中特别设有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与知识分析表,集中体现对于核心能力的要求以及课程之间的交叉对应关系。设立课程体系前期、中期和后期市场反馈分析表。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课程体系总体上采用了外方的课程体系,同时也提倡根据国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调整,没有走教条主义。

2.设置实训教室与实训教师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专业。实验实训课程比重较大,学生动手能力强。比如国际物流专业课程当中有关APICS的几乎所有课程都在实验实训教室进行。在物流专业课程当中,SAP、APICS、E-Business等相关课程都要求配套相应的实验实训课程。而在国内由于教学条件所限,相关的课程设置以理论教学为主,课堂教学往往纸上谈兵,脱离实际。

3.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无一例外地穿插实践实训。课程的内容也是以案例分析为主,更多以任务驱动、项目管理等内容来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在理论课程中穿插实验实训课程的学习,既可以较快掌握理论知识,不至于使课堂过于严肃、枯燥,又能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检验理论,践行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辩证学习方法。

四、我国高校培养人才核心能力的几点建议

1.核心能力的定位要契合社会需要。学校要走出象牙塔,与社会和企业全方位接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专业方向分析、职业要求分析、核心能力分析,从而确认核心能力的定位。提倡咨询专家顾问团,做好专业可行性预测。社会需求预测要力求准确,确保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有三类。基础核心能力包括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能力。拓展核心能力包括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创新创业等能力。延伸核心能力则包括外语应用、身心平衡、领导执行力等能力。这些能力的要求统一以市场召唤为标准。核心能力的标准从市场需求中提炼而来,并且回到市场中经受考验成功而定。

2.核心能力的细化要结合课程标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根据实际专业岗位群人才规格标准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修订。培养方案制订的依据、方法和常规内容要紧紧围绕学生核心能力的构成。课程体系设计要完善,要求成立学院课程管理委员会,对课程体系进行认证和监督。同时结合行业专家委员会对课程标准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意见。学生培养方案中特别设有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与知识分析表,集中体现对于核心能力的要求以及课程之间的交叉对应关系。课程体系以能力提高为主体,尤其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核心能力的主导要依靠师资力量。教师实力水平要提升,作为知识传输的载体,教师的个人能力和知识背景很重要。教师不仅要具备双师素质,还要主动深入到企业一线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师除了有丰富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具体的实践工作经历,理论课的教学要与实践实训结合起来。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更多以任务驱动、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内容来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手段要多样化。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课堂教学应该设计核心能力培养逻辑路线并以此确认所有的细化目标,从而实现核心能力培养在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和实现。提高师资力量的另一举措是聘请行家里手教学,有些学校直接邀请相关校企合作单位的某些关键部门设置在学校内,同时聘请该企业培训师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或者客座讲师。这种做法也是一种教学创新,并且可以一举多得,同时获得真正具有实战经验的师资力量和本校教师的提高培训场所以及学生动手实践场所。

创新型人才范文篇9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CDIO理念;本科生创新型人才

“十三五”开局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举措———《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该战略部署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及提升其发展水平奠定了长远的战略基础。“双一流”建设要求我国高校致力于培育高质量本科生创新型人才。但现有的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因此,引入全新的教育理念培养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本科生教育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

一、“双一流”建设对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一)“双一流”建设战略引领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发展在。建设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制定长远战略目标与规划和可行性强的具体人才培养实施计划,并协调诸多因素支持配合,以指导高校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发展。其共性特征聚焦于“使命”、“价值”、“卓越”、“研究”和“质量”等关键议题上。[1]因此,高校在统筹构建新型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循“双一流”建设的战略规划,另一方面还要把握其总体目标,最终科学地落实到新型的本科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之中。(二)“双一流”建设资源配置影响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针对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区别于其他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最根本的能力。涉及教育培养资源的统筹配置和组织优化等相关问题,高校应慎重加以研究和处理。因此,高校需要做到相应的物质方面的保障。“双一流”建设影响了教育资源的流向与配置,对学科组织的运行、学科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导向作用。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校的必然选择是整合现有学科发展现状,集中资源投入到最具有潜力实现一流标准的高水平学科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平台上。(三)“双一流”建设推动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提出了高校培养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学科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以高校基础学科建设为根本,强化高校自身特色学科,确定“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本科生培养战略目标,为本科生人才培养个性化,解决院校、院系与学科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奠定基础。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在高校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结构调整和内涵转变的前提下推动其转型建设,支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重大战略。[2]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于CDIO理念的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建立基于CDIO理念的本科生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CDIO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强调让本科生在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项目过程中来学习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各种能力的教育理念。在分析了其在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适用性的基础上,构建基于CDIO理念的本科生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CDIO课程体系根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深度结合高校现有课程资源,对本科生课程计划和标准进行修订,进而对课程结构与课程安排顺序进行设计,基于此,优化现有本科生课程内容,引入CDIO理念设立以强化创新实践科研能力的校企合作项目课程和现有课程形成互补,进而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本科生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最后根据本科生学习效果反馈,对课程计划和标准不断完善。将分散、孤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项目带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完善,让其有一个完整的经历,从构思开始,到最终运行,都参与其中。课程体系主要根据CDIO理念即构思、设计、实现、运行,将本科生创新型人才课程细分为七个模块,分别为构思阶段的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设计阶段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和专业拓展能力模块,实施阶段的创新拓展训练模块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训模块,以及运行阶段的毕业顶岗实习模块。这七个模块完整地反映了根据CDIO理念构建的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本科生初期学习阶段重在“构思”,该阶段的两个模块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对于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使其能够学习了解到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创新点、时事热点及创新方向,具备牢固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专业创新方向的前瞻性。基础专业学习之后,本科生进入“设计”阶段,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扩展能力模块将专业的核心技能和前期的基础专业知识通过项目的方式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集教学、专业领域研究、创新能力开发为一体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专业核心内容以及应用方向。在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能力培养后,本科生进入“实施”阶段,创新拓展训练模块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训模块促使本科生具备学术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综合创新能力,并通过实训不断强化。后期学习,本科生进入“运行”阶段,对前三个阶段的创新能力学习进行实践和展示,不同于本科生的要求,本科生重点针对毕业顶岗实习模块的实践学习。通过校企合作设计的项目课程,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通过毕业顶岗实习模块,尽早进入实际工作中,应用自身创新实践能力。(二)构建基于CDIO理念的本科生创新型人才教学模式。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遵循CDIO理念的两大核心理论,即“做中学”理论和“基于项目教学”思想,突出本科生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尤其强调本科生在校学习课程与实际工作以及科研方面所需的一致性。1.做中学教学模式。针对行业和岗位的特点,设计创新核心课程的学习实践情境与专业教学内容,明确学习行动领域,尽可能多地让本科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参与其中,达到真正的“做中学”,设立助教岗位,优秀的本科生担任,不仅可以使处于助教岗位上的本科生锻炼和提升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反馈能力,也可以让不同年级不同领域的本科生互相促进产生新的创新视角和想法。除此之外,一定程度上缓解的教师的压力,增强了本科生与授课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让教师更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因材施教。2.企业项目导向模式。教师通过基于项目教学方法的实施,一方面将关联性较强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课程资源并且对知识结构有整体的把握,同时对核心技能有综合性的训练;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设计开发合适的课程项目和多种辅助手段,有效构建“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情境教学模式,引导本科生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使其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与项目开发的能力,更能提高本科生的实践水平,使其综合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以学院承接的横向项目或学院设计的模拟企业项目为载体,采用引导或指导本科生的形式,以本科生自主实践为主,利用课程体系中的毕业顶岗实习模块,从具体的项目和工作过程入手,系统性地培养和检验本科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3.课堂与实践地点一体化模式。通过由校内构建的基于CDIO理念四个阶段的七个模块课程体系,创新课堂与本科生实践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企业岗位的实际情境浓缩进课堂,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企业,深化培养本科生在实践过程中迸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达到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该模式有利于帮助本科生更加敏锐地了解到国际学科的发展态势,解决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中与该学科相关的企业实际难题,紧密结合社会和市场需求,提高自身创新全局意识。(三)本科生创新型人才环境建设。1.硬件环境。硬件环境需要学校更多物质方面的投入,主要包括投入创新项目经费、完善基础教学设施以及建立创新实训、竞赛类基地。基于CDIO理念的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运行重点硬件环境需要进行有实力的校企合作并建立创新实训基地,以保证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实施。2.软件环境。软件环境主要从营造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创新学习氛围、完善的创新组织机构、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四个方面进行建设。随着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深入展开,主要依赖于完善的组织机构。目前,我国大部分创新型人才培养还没有建立正式的专门机构,导致其管理过于分散,因此就不能形成全面且深入的发展局面。所以,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的较高层次的专门管理创新型人才的部门机构,加强高校本科生创新教育的统一规范化管理。以此为中心,在学校提供政策支持,舆论导向,设施保障的条件下,发挥其职能,形成一个由高校、企业、社会、政府四方结合的良性互动式的本科生创新教育生态网络。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学制度能够保障培养模式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参考文献:

[1]蔡文伯,高睿.“双一流”建设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7,27(1):41-47.

创新型人才范文篇10

关键词:实践基地;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生

伴随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大批具有较高专业知识背景、具备较强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广西大学为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实施了“五有”领军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五有”领军型人才是指具有社会责任、法制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人才。实践基地的教学活动是高校学生走向社会之前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等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1]。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与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互促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实现在相互促进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科研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2-4]。

一、实践基地建设与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相关性

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为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实践基地建设的质量[5]。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实践基地规模化的建设,既使得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量扩大,又使得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提高。(2)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的研究,既使得实践基地配套设施获得较多投入,又使得实践基地管理制度更加规范。

二、实践基地建设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

通过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践基地,高校制定了一系列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使用管理条例和规定。根据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高校与企业建立了深层次合作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整合完善开放共享、多学科交叉的校内实践基地,探索出了适合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模式,从而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等综合素质。(一)对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基地建设和现场实践教学的内涵进行研究。产学研结合是利用学校与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等综合素质为重点,实现理论教育、生产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育模式[6]。要达到的目标是增加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生产实践和科研能力,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工作环境,领略单位的文化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未来的就业岗位,缩短学生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进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7]。走与单位深度合作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既符合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也符合单位发展的利益需求,还为毕业生就业实践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是一个三赢的教育模式。(二)对结合实践教学制定相关教学管理制度进行研究。要管理好实践教学,必须有章可依、有规可循。教学管理制度是实现实践教学的重要规章制度,是实践教学正常运行的保障。好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仅规定了学生实践的基本义务,也应保障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权利。这样才能使教学管理让广大师生所接受,继而认真执行。但是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不能脱离实际,没有结合实践实际情况所进行的管理都不是优化的,实际的管理情况也不是最理想的。因此,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要与实践密切结合。一个切实有效的学生实践活动,必定要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制度以及强有力的执行标准。(三)对实践基地提高本科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的作用及其意义进行研究。我国大学生的教育模式逐渐打破传统教育的壁垒,向着具有国际视野的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配套设施完善的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单位、行业和社会的桥梁。配套设施完善和先进的实践基地一般应在相关领域中拥有较新型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完备领先的管理流程、能代表着相应研究领域的发展水平。实践基地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等综合素质。(四)对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开展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教学进行研究。在实践基地进行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要求指导老师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必须了解本行业的最新研究动态。高校普遍重视理论教育,而实践教学投入不足,往往忽视了实践指导教师的选择与培养。由于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考核压力大,担任大学生实践工作的指导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增强自己实践指导能力、提高实践管理水平,因此难以对学生进行实践动手、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有效指导[8]。而企业方面指派的指导人员限于理论水平不高、对理论教学和学生知识储备等方面情况了解不够,因此缺乏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使实践指导缺乏创新性和时效性。因此,为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实行学校和单位共同配备指导老师的双导师机制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

三、实现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与科研创新型人才

培养相互促进的方法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如何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下面的方法可以实现两者相互促进:(一)搭建基于项目驱动的大学生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平台。在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依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教师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实施,对基地试验仪器和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提出要求,搭建基于项目驱动的大学生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让实践基地在大学生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中实现宣传平台、学习平台和研究平台等多重功能,使实践基地更好地为大学生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服务。(二)制定实践基地开放共享的使用条例和管理规定。为了使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教师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师生方便地使用实践基地进行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必须制定实践基地开放共享的使用条例和管理规定,让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都可以进入实践基地开展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实现实践基地不分学科和专业、收费优惠和透明的真正意义的开放共享。(三)实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双导师指导方式。对于校内实践基地,可采用专业教师和实验室老师相结合的双导师指导方式,由专业教师主要承担研究方法、创新精神和国际研究动态的指导,而实验室老师主要承担仪器实操、实践手段和基地管理制度的指导。对于校外实践基地,可采用校内教师和单位指导老师相结合的双导师指导方式,其中,校内教师主要承担专业理论、实践内容和团队协作意识的指导,单位指导老师主要承担技术要求、行业动态和管理方法的指导。实行双导师指导方式,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基地进行的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中获得不同于课堂学习的双重收获。

四、结语

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与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为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而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提升实践基地建设的质量。通过对实践基地建设教学改革的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实现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与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方法,并经过长时间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仅促进了我校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还扩大了学生受益面,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广西大学“五有”领军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朱亚先,洪炜,吴丽晶,等.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之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6(10):24-30.

[2]王宗善,邹丽新.探索新形势下高校理工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形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150-153.

[3]黄玮,孙小平,孙文志,等.地方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创新性设计与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2):214-216+257.

[4]刘晓红,蔡敢为,曾冬梅,等.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就业实践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14-117.

[5]曾蔚,游达明,刘爱东.“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以C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9,22(02):63-70.

[6]赵阳,管利萍,李海燕.大型科研仪器平台参与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3(1):218-223.

[7]李琳,陈京京,王杰.面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究,2013(1):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