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利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4:06:47

持续利用范文篇1

1济宁市水土资源概况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和影响最广泛的因素,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同时,水土资源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因而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保障。

1.1济宁市水资源现状

1.1.1济宁市水资源总量

济宁是山东省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微山湖水面1,260km2,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储水量达30亿m3。另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淡水资源占全省的1/6。济宁市属南四湖水系,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50km2以上的河流共91条,总长度1,516km,均流入南四湖。

济宁水资源总量平水年为49.98亿m3,其中地表水33.71亿m3,地下水天然补给量16.26亿m3;可利用水资源总量30.37亿m3,其中地表水17.44亿m3,地下水12.93亿m3。降水保证率为50%年份、75%年份、95%年份水资源总量分别为46亿m3、35亿m3、26.2亿m3。天然水资源与可利用水资源的单位面积拥有量、人均占有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08m3,不足全国水平的1/4,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占有量1,000m3的警戒线。济宁市水资源相对联合国规定的人均水资源量人口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相对山东省人口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见表1)。

表1济宁市各县市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情况表

1.1.2时空分布不均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84.4mm,但时空分布不均(见图1),南部地区较为丰富,中部地区缺水严重,年际差异较大,连丰、连枯年份和区域性缺水现象时有发生[1]。

1.1.3地下水开采失衡

济宁市各县市区的水源主要取自地下水,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加。每年抽取地下水量近20亿m3,远远大于14.7亿m3的多年平均可开采量。过量开采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了大面积的降落漏斗。为控制地下水的持续超采,保障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水的可持续供给,促进水资源良性循环,全市投入近大量资金,大力推进工农业节水,加强引水回灌补源工程建设,但几个较大的漏斗区地下水位依然持续下降,并由此形成了地面沉降,在某些地方已出现了地面裂缝、建筑物沉陷等环境地质灾害。

图1济宁市亩均水资源分布图

1.1.4水污染不断加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及城市生活废污水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全市每年排放废污水2.8亿吨,市区日排废污水超过10万吨,邹城市和兖州市超过5万吨,其余县市区均在4万吨以上。每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8.5万吨,年使用农药990多吨,这些污染源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流入河流、湖泊,严重污染了地表水体。污染的地表水体下渗导致地下水水质逐年恶化,并在河流两侧形成地下污染带,使沿岸农田被迫污染灌溉,又导致了污染物的大面积地表沉积扩散,使农产品品质下降,有害物超标[1]。

1.1.5水资源浪费严重

济宁市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6%,万元产值工业用水量为100m3,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供水远未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管道漏失率在15%以上。农业灌溉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近80%,是名符其实的用水大户。虽然已推广了管道输水和防渗措施,但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先进的“三灌”面积所占的比例还很小,大部分灌区还是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左右[2]。

1.2济宁市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

1.2.1土地利用构成

全市土地资源总面积1,068,490hm2,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13%,人均用地面积0.13hm2。耕地面积600,000hm2,人均耕地面积0.073hm2,林地面积12,305hm2。

1.2.2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济宁市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缺乏土地保护和治理的有效措施,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日益严峻,原因如下:一是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今后对土地的总需求会更多,诸如农村宅基地、城镇房地产开发、陆上道路交通占地、工矿企业占地等;二是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南四湖蓄水位抬高,滨湖地带地下水位也会相应上升,对湖堤外距离约25m以内的约670hm2农田造成不利影响;三是济宁市地下煤炭资源丰富,采煤业及煤化工业是济宁市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这必将使大片农田发生沉陷而形成广阔的湿地水域或涝洼地。每片塌陷区面积小则上千亩,大则上万亩,分散分布,互不相连。目前全市因采煤而造成的地表下沉面积已有16,700hm2,预计以1,400hm2/年的速度增加;四是为了保证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国家在南四湖区建设若干处人工生态湿地,也将减少一部分耕地。

据济宁市水土保持普查统计,近10年全市山丘区土壤流失面积2,367km2,占山丘区总土地面积的82.7%,每年流失土壤问题约950万t,相当于山丘区近2,700hm2耕地30cm厚的表层土壤被剥蚀,被带走的氮、磷、钾等元素,约折合标准化肥4.8万t。

2济宁市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分析

本文从水土资源总量及匹配的动态分析入手,运用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分析市域尺度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程度及其空间差异性,为评判济宁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提高济宁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农业发展的科学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农业水土匹配系数是反映特定区域农业生产可供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时空适宜匹配的量比关系。其测算模型为Riwl=wiα/Li。式中:Riwl为i市域水土资源匹配系数,wi为i市域水资源量,Li为i市域耕地面积,α为市域农业用水比重[3]。

基于济宁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耕地面积及农业用水比重统计数据,运用测算模型,得出济宁不同市域(不包括市中区)尺度的水土资源匹配系数(见表2)。

表2济宁市各县市区水土资源匹配系数

根据Ri值的集聚与离散的差异特征,将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划分4个等级:A.匹配程度较优(1.10<Ri≤3.49);B.匹配程度良好(0.55<Ri≤1.10);C.匹配程度一般(0.38<Ri≤0.55);D.匹配程度较差(0<Ri≤0.38);由图表2可以看出:济宁市平均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为0.67,匹配程度良好,高于全省0.23的平均水平。其水土资源匹配的总体特点是:南部匹配系数最高,北部一般,中部最差。其中匹配程度较优的是微山县和鱼台县;匹配程度良好的地区包括金乡县、曲阜市;匹配程度一般的地区包括兖州市,汶上县,梁山县;匹配程度较差的地区包括嘉祥县、泗水县、邹城市、任城区。

以上分析结果与现实基本吻合。济宁市南部的微山县和鱼台县、金乡县地处湖泊分布区地,水资源比较充足,耕地相对较少,所以水土资源匹配系数较高;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在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工业和城市用水占用了农业用水,所以水资源匹配较差,农业水资源短缺是中部地区粮食生产乃至农业发展的硬约束,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济宁市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根据分析济宁市的水土资源匹配状况,济宁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角度出发,分别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合理的方案,全面改善水土资源的利用现状。

3.1合理利用水资源

科学利用水土资源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定额以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水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水肥耦合效应,通过减少灌溉水量和化肥施用量,提高土壤中养分的积累,改善土壤结构,减轻日益加剧的农田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搞好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在工农业生产中,用水规划应以利用地表水为主,超采区范围内坚决禁止新打自备井,以保护有限的地下水资源。邹县电厂四期、运河电厂一期续建、济宁电厂扩建等重点项目,用水都实行了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汛前枯水期以地下水为主,汛后以地表水为主[4]。

2)加快实施引水回灌工程,充分利用雨洪资源。由于降水集中,大雨以超渗径流的形式迅速排入河湖。为保证河湖大堤的安全,需及时将大量积聚的水体排泄掉,地下水漏斗得不到充分回补,雨洪资源大部分被浪费。在地理、地质条件适宜的漏斗区建设回灌沟渠和节制闸门,调集汛期洪水回灌不仅可以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还可以降低下游河湖的防洪压力[5]。

3)加大节水治污力度,实现污水资源化。大力推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加快工业节水技术改造,使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继续因地制宜地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在经济发达区和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大力推广高标准的“三灌”工程,逐步扭转大面积浪费水的现象。要加大治污力度。按照水体的纳污能力,严格控制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和扩大。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决关闭一些治污无望的企业,加强点源面源治理,减少工业污染,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污水资源化[6]。

4)开展矿井水回收利用,目的是减少水资源浪费,缩小矿井水对环境的污染。将回收的矿井水经过处理、达到回收利用标准后可广泛用于矿区洗浴、绿化、井下降尘、发电冷却等生产、生活各方面。采煤塌陷是煤矿开采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利用矿区塌陷的大坑和电厂水源,以及坑口排放的水发展水产养殖业(鱼、虾、蟹)。必备的条件是:塌陷大坑离发电厂要近,而且矿坑排水是经过消毒过滤处理的,消除了有害物质后(谨防水产的二次污染)可以便利引到坑中,但塌陷的大坑要做处理。可以就地取材,利用粉煤灰颗粒细腻的特点,将大坑底部和周边做防漏灌浆处[7]。

3.2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1)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一定区域制定土地用途分区,明确土地用途限制内容,实行土地用途变更制度,对土地资源用途采取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进行控制监管。一要控制用地总量,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同时要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并要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动态检测。

2)加大对土地的法律管理力度。对农业用地,特别是良田耕地要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建立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并落实到地块,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工作应纳入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镇和县级非农业产业的发展(包括开发区),不能规划和配置在农田保护区内。

3)特别指出的是,济宁市存在大量的采煤塌陷地。在地下水位不太高的塌陷区域、积水较浅或季节性积水的塌陷地建立排水系统,达到重新利用土地的目的。对地下水位较高、塌陷较深的常年积水区,采用将积水区继续挖深来充填塌陷地周围的浅塌陷处,建立水产、养殖、农业和环境并举的经济环境基地。在地面沉降未稳沉之前,利用经充分论证无二次污染的采矿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和河湖淤泥等物充填,将塌陷地整平、复垦,进行土地综合治理。

在已治理的塌陷地选择适当的利用方式,形成景观好、稳定性强、经济效益高的植被,综合设计农、林、渔、畜等生物链,形成稳定、高效的生态系统。在复垦的土地上种植农产品以外还规划种植花草树木,在水域内发展养藕、养鱼等产业,适合济宁—兖州—曲阜—邹城组群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区。

持续利用范文篇2

论文摘要: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

一、土地的沙漠化

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产生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我国北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

二、沙漠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北方的土地沙漠化过程按其发生性质可以分为沙质草原沙漠化、固定沙丘(沙地)活化和沙丘前移入侵

三种类型。历史时期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和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河流沿岸或深入到沙漠内部的河流下游地区。现代的沙漠化土地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以1560km2的速度在蔓延。通过大范围野外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更以年均2100km2的速度在加速扩展,这样,整个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350000km2,其分布和蔓延主要在以下3个地区:1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如河北省坝上及内蒙古后山的草原农垦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从50年代末期占农田面积的3%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3%,80年代后期的25%;2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36.5%,如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期占草原面积的20%,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 53%,80年代后期的77.6%;3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23.0%,主要表现在固定沙丘的活化,如弱水下游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占该地区面积的5%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22%,80年代后期的36%。

相同时期内凡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的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范围有所减少,据遥感数据分析测算,约有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

选择一个时段的遥感资料(1987年和1993年TM数据)对毛乌素沙区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在1987~1993年的7年间,由32586km2(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67.5%下降到30496.7km2(占面积的63.5%),减少了1936.3km2,总体上处于逆转过程中,平均每年约有276.6km2土地得到了治理。

但就整个北方而言,进入90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势,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形势更为严峻。

三、土地开发与沙漠化的关系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人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在大部分的人类文明历史时期,自然资源与环境决定着人类的土地利用。但在现代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增加和科技进步,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之需求的增加成为必须和可能,因而逐渐在人地关系中提升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调控力。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人类在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进步。但也时常因不合理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资源环境的变化过程,引起乃至控制着资源环境的不良渐变或突变,如温室效应气体增加,大河断流、火灾、库区地震、水土流失等,而土地沙漠化则是更为明显的一例。

中国北方地区历史上由于气候干旱、自然资源贫乏,利用困难等原因而成为古代经济落后的地区,是许多游牧部族先后活动的场所。他们利用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来适应由于气候波动、降水变化的自然过程。如牧民利用天然牧场,逐水草而居;农民则实行农田轮作制等。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段内,牧民通过游牧,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多样性和季节性的临时积水,使牲畜及时获得食物,这样也避免了草场的过度放牧。而农田轮作制或曰游耕制,则充分利用了天然草场的再生能力和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恢复能力,协调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原始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尚未超越自然资源的负荷限度,在天然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的调节下,生态系统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环境相对稳定。但自18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北方地区的人口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而迅速增长。50年代以来,又经历了合作化、和“”期间的几次拓荒高潮,使人口的年增长率达2.5%~3.0%。

人口的增长和社会需求的扩大,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也破坏了传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草原被进一步开垦,也使草场面积锐减,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以放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土地利用的强度也逐渐加大,轮作制由往常的十几年间隔减为几年或隔年,甚至连年耕作;倍增的牧畜又集中在逐渐减少的草场,加大了放牧的负载;日常生活所需燃料的增加也使樵采活动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导致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四、沙漠化的防治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根据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五、小结

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导因素,这不仅使环境恶化并造成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合理的土地利用在沙漠化防治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全国不同地带的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样板。

参考文献

持续利用范文篇3

关键词: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确保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在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作用下,土地资源才能够实现持续利用,而在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中,也会使得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得到相应的转变。可以说,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

1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元素

1.1生态圈

所谓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就是由人工掌控的土地经济系统与土地生态系统两者结合构成的。地球是由生态圈所构成的,其生态圈总共分为5个部分,在地球的表面,各个区域的气候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土地是生态系统的一种,其中子系统主要包括林地、矿地以及园地等。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土地生态系统位于较高层次。从人类出现开始,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就是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资源,人们就开始人为的对土地资源实施利用和干预。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农业以及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类活动相应的增加,对土地资源形成了过分的利用,导致水土流失状况的出现,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生态问题,土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2经济产品

现阶段的土地生态系统已经被破坏殆尽,原有的纯粹土地生态系统已经不复存在,土地自然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之间是通过的生产、消费以及分配等方式来构成相应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在劳动力劳动的作用下,可以将相关的资源和物质输入到土地自然生态系统中,从而实现资源和物产的循环,最终演变成为经济产品,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然而,在土地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后,就使得这些经济产品的生产量也逐渐的减少,从而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相应的下降。

1.3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将土地生态经济当做是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石。通过土地经济系统和土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循环往复,不断的实现能量的转换以及价值信息的传递。土地生态系统相对土地经济系统来说,其排在首位,而且有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要想使得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之间可以实现有效的连接,就需要合理的针对土地资源实施开发和保护,人们对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是推动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有效结合的最佳动力源泉。所以,要准确和合理的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在保障土地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确保土地资源可以实现更为合理的应用,从而更好的提高土地经济系统的生产率,使得土地生态环境能够得到高效的改进,进而最终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终极目标。

2概述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关系

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预设的目标就是保障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可以实现正常的运行。所谓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正常运行就是指代的合理的针对土地资源实施有效的配置,使得土地价值得以增长,保持人与土地能够实现良性的循环。一般来说,土地资源的配置的有效性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土地资源的配置率。土地经济系统中包含很多的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源、劳动资本以及技术等。这些生产要素均需要大量的资产投入,在明确资产主客体的基础上,实施分配,可以使得土地经济系统的生产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土地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将价值增值率作为主要的目标,但是就目前的人地关系来看,两者的关系不断的恶化,人类对土地滥用的行为越来越严重,人类的开发活动已经严重超出了土地的承受极限,环境质量大大下降。因此,就要合理的对人地关系进行改善。而人地关系的改善和调整应遵守自然法则,并运用社会经济法则及土地制度改革与建设逐步完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标志是土地生态经济结构处于动态发展中且具有协调性和稳定性,生态效率持续稳定上升,物质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以及物能转化率均呈增长趋势,经济效率稳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均呈上扬态势,土地利用的社会公平目标与社会整体利益得到持续实现和提高。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的维持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运行动力,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是指以土地资源及其环境为基础,利用一定技术措施投入相应数量与质量的社会经济资源。在土地利用过程中把土地自然生产力转化成土地经济生产力,以获得人们生产和生活日益需要的产品的持续能力。人口干预及外界经济资源的注入可引起土地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通道、方式与效率的变动。此时土地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结合转换成土地经济生产力,土地经济系统物质和能量在循环转换中亦凝结在土地生态系统中并转换成土地自然生产力,其循环转换过程即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实现过程,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的演化经历了原始生产力、传统生产力和现代生产力3个阶段,体现了人完全依赖于自然、人与自然相对抗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应。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阶段的演化呈梯度推进的特征,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涉及土地自然生产力,土地经济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等范畴。在土地生态经济循环中相互转换和交织,但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层次性较明显,土地自然生产力是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基础,社会生产力制约着土地经济生产力。土地自然生产力与土地经济生产力相交织耦合为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同时土地经济生产力也向土地自然生产力转化,且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反过来影响和决定社会生产力和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维持延续不断的开放循环。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形式也就构成了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形式,在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上,土地资源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而在未来的发展中,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会更加的深入,各种相关研究项目的建立也会越来越多,在合理开展对相关的土地生态经济评价的基础上,能够更加高效的实现对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监督和管理。

作者:姜楠 单位:黑龙江省泰来县国土资源局

参考文献

[1]沈芳淼.石门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持续利用范文篇4

1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面对全球资源问题的重要举措,而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该战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我国也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合理的相关策略。林业资源本身也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不仅是优化环境关键,同时还为人类的正常生产活动提供更多的再生资源,所以保护与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对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另外,有针对性地制定与实施保护措施,还能为推动林业资源多样化与多功能化发展提供助力。所以,实现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2当前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已经为实现林业资源保护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措施。但就当前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依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缺陷,林业资源正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林业资源中的鸟类资源所遭受的破坏与影响最为突出,而大量的生产噪声等是造成鸟类资源破坏的主要原因[1]。对于林业资源本身来说,当前的过度放牧形式导致林业资源被大量破坏,生态平衡发展受到威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鸟类栖息地,进一步对林业资源中的鸟类资源造成影响。另外,相关部门在进行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时,所依靠的观念理论依旧处于发展初期,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或相关措施的开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部分政府部门在开发与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仅依靠经验或模仿,过度重视该工作经济效益的体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忽略了与实际情况结合的重要性,过度或不合理地开展资源开发工作,不仅导致实际工作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偏离,同时还使该区域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部分林业资源管理部门在开展相关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时,没有严格遵循相关制度与标准,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导致实际工作开展存在一定的混乱。另外,我国当前的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林业、农业、畜牧业三个部门共同参与管理来实现工作的,这不仅可能会导致管理工作的互相推诿而造成的管理缺失,同时还会增加管理工作的混乱程度,对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限制。此外,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往往单方面注重经济效益,没有切实地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生态平衡,导致工作效益低下。

3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相关措施

3.1建立与完善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制度

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本身的承载力有限,生态环境较为薄弱。所以,为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不断加强对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制度建立与完善,并加强相关工作的管理层建设。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从法制规定方面来实现,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规章制度,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与工作实施人员的工作约束,提升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2]。同时,制度制定还能对合理化规范实际的工作操作,避免由于工作混乱而导致的工作效益不高。此外,还应当在制定制度时加强管理水平的提升。只有不断从意识提高、工作程序规范以及管理工作等多角度制定相关的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顺利开展。

3.2加强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宣传力度

只有不断加强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宣传力度,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对该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投入力度。同时,在宣传工作落实的过程中,首先要扩宽宣传面积,不仅是针对政府相关部门与工作者进行工作宣传,同时还要将宣传深入到该地区的普通民众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重视程度,从而加大工作投入力度。同时还要鼓励该地区的普通民众积极参与实际工作当中,还应当提高宣传内容的丰富性,将宣传工作作为实现工作合作的重要方式,由外吸引技术与资金的进入与支持,更加全面地实现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3]。

3.3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与旅游业的结合并解决两者矛盾

当前的林业资源利用的主要形式是发展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行业,实现在合理利用林业资源的基础上显著提升经济效益。但就当前的旅游业发展来说,由于旅游业的过度发展,为促进该地区的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不加节制地开发林业资源,导致了当前的自然保护区旅游与林业资源保护存在一定的矛盾,不利于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为进一步实现两者的合理结合,并合理解决矛盾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制定“限量旅游计划”,限制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加强生态旅游事业的开发,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

3.4不断创新林业资源开发形式

实现林业资源保护是发展林业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林业资源也是实现资源效益与生态平衡发展的重要措施。所以,加强林业资源开发形式的不断创新十分重要。这要求在开发资源前首先要全面评估相关资源,这涉及该区域的气候环境、动植物状态等[4],并在保证以上因素不受影响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开发方案,并在实际开发中严格按照相关方案开展工作。

4结语

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措施的制定,能有效促进我国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加强相关措施的研究与完善十分重要。首先,相关部门应当明确实现林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并深入分析当前的措施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积极从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与完善、进一步提高工作宣传力度、加强该工作与旅游行业的不断结合以及不断实现开发形式创新等方面,制定保护与利用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林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效益的显著提升,最终促进我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实现。

作者:贾化梅 单位:青海省玛沁县林业局

参考文献

[1]胡祥宇,于淑华.谈林业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9):35.

[2]李松.关于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J].福建农业,2014(9):167.

持续利用范文篇5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方法分析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与土地资源并不协调,许多地区存在地下水位下降和河流干涸现象,可能进一步导致国家水资源短缺,对社会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水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加强水资源保护,但我国水资源保护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本文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进行详细介绍,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1.1水资源有限且可再生

水蒸气与空气中的尘埃或微粒结合,在光合作用下,当水不能承受重力时就会产生降雨。地表水体在地下水中循环一段时间,有利于地下水的净化和再生。

1.2水是不可替换的

水既是地球上生命的维系,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源泉。一旦水资源遭到破坏,就很难在短期内对其进行清洁和再生。如果水资源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就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3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中国国土面积大,气候带差异大,降雨的时间、空间不同。随着时间推移,我国降水分布有明显变化:6-9月降水量明显增加,其余月份降水量较小。中国北方的季风比较温和湿润,夏季的雨量比冬季大。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年降水量相对分散,我国水资源大多分布在南方地区。

2水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水资源通常是指人类社会的淡水资源。根据相关统计,陆地淡水资源量只占地球总水量的2.5%,而真正可用淡水资源只占水资源总量的0.26%[2]。所以,水资源对于人类来说是稀缺的,需要加以保护。水资源的问题常常是污染和浪费。当前,污染是对水资源的最大威胁,一般来说,水源受到污染时,不能直接进行过滤,而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往往超出了水本身的成本。所以,保护水资源是每个人都必须认识到的安全问题。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这跟空气一样重要。从宏观角度来看,目前,世界淡水危机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这是与水资源管理相关的威胁。就全国而言,我国人口数量庞大,水资源相对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这一阶段,有必要提高用水效率来推进水资源保护,缓解城市缺水问题,而城市生活污水的利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污水处理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工作。

3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3.1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机制不健全

我国对于水资源的保护立法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但是,目前,水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不力、缺乏保护与监督、滥用行政权等问题十分严重。

3.2水资源管理模式亟待完善

虽然水污染控制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我国水污染监测系统仍存在许多漏洞,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水利部门、自然资源部门、生态环境部门等都有各自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彼此缺乏有效的协调与合作,部门间的矛盾和政策冲突频繁,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导致水资源监测不能顺利进行,不利于扩大水资源监测范围,进一步完善控制方法。

3.3部分地区水资源破坏或浪费严重

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十分粗放,江河湖泊水资源开发不合理[3]。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了严重后果,尤其是江河湖泊水资源长期无限制开发,严重破坏了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从表1可以看出,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万元产值取水量高,居民人均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经分析,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造成水资源严重污染和环境恶化;有些居民节水意识不强,造成水资源浪费;农业用水措施不完善,造成农田灌溉水用不足。

4水资源保护的有效方法

4.1加大水资源保护投资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必须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此,国家必须从国内水资源保护现状出发,建立健全长效保护体系,加强水利设施的保护与建设,实施水资源合理建设政策,扩大基金的适用范围,完善水资源利用市场,建立多元化的水资源开发体系。

4.2不断创新水资源保护思路

当前,要积极推广和改进水资源管理方法,进行水资源综合治理和有效利用,加快防洪体系建设,避免水资源短缺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严格执行用水规划,普及水资源保护理念,加强水资源保护。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水资源管理更要依靠科技进步。因此,必须加强对雨水资源利用的研究[4]。一是完善雨水过滤和截流方式,有效截流,收集雨水,进行综合利用。二是改进屋顶雨水收集与利用方式,提高用水效率。

4.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国家要规范工业用水管理,实行定额制度,避免不合理地使用水资源。用水量大的行业要推广和应用节水措施,尽量提高用水效率。就农业而言,要采用管灌、滴灌等高效的灌溉方法。城乡居民要树立节水意识,转变观念,使用节水装置。各功能区要合理定位功能,明确水质标准,严格监管达标情况,改变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的现状。在节约用水的同时,要科学规划,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建设,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5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

5.1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为对水资源的分配、获取和转让进行有效管理,国家必须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只有制定适当的法律和政策,才能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利用。水资源管理部门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用户的水资源使用权。水资源交易需要立法保障[4]。只有科学地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才能促进水资源交易顺利进行,保护水资源交易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5.2优化水资源定价机制

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合理运用经济手段完善水资源定价机制,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受水资源需求影响,水价波动不可避免,固定价格不符合市场规律。阶梯式水价的参考收费标准如表2所示。当前,我国要加快水价改革的步伐,综合利用经济杠杆,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和利用率,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3加强居民的节水意识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形势严峻,要想缓解水危机,需要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和综合对策。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宣传和贯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提高全社会的水资源保护意识,促进水资源管理。可对水资源进行标准化管理,鼓励节约用水。农业方面,应逐步完善灌溉制度,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节约用水。工业方面,要用现代技术取代老旧技术,鼓励清洁生产,推广先进的水污染控制设备,提高工业用水的回用率,创新工业生产节水技术[5]。

6结语

水资源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要切实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减少水污染,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外,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问题,以实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生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肖走良.基于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智能城市,2020(7):163-164.

2周桂林.水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9(9):292.

3曹智超.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刍议[J].科技风,2017(24):110.

4邓海肄.水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4270.

持续利用范文篇6

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生态就是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的持续利用观

资源就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物质。这里有必要做两点说明:首先,按国际惯例,目前讲资源是指自然资源,不包括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其次,自然界是指客观世界,而资源则是指人可能利用的自然界的部分,因此,资源将随着人对自然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而发生变化。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亿万种,从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观来看,可以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海洋资源、物种资源、气候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大类。这里又需要做两点说明,首先,能源与多种资源互融,但按国际惯例列为一种;其次旅游资源则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分类学上有交叉。同时,从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来看,对资源又有一个意义重大的分类,就是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对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分类又有其相对性、可变性与多重性。相对性表现在如煤、铁和石油等矿产在人类经济发展的长周期内(如10个世纪)是不可再生的。可变性表现在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而生物资源的根源物种资源迄今为止又是不可再生的;然而在未来人类又可能克隆已经灭绝的物种。多重性表现在水资源中的大气水、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是可以再生的,而深层地下水又是不可再生的。上述按类别和性质的分类为人类可持续利用资源提供了认识基础。(见下表)

不可再生可再生

土地资源整体的不可再生性局部的可再生,如围海,围湖造地

海洋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物种等资源其余部分

森林资源森林→草原→荒漠蜕变,在相当长时间内的不可再生性林木可再生,主要依赖于水资源

草原资源森林→草原→荒漠蜕变,在相当长时间内的不可再生性可再生,主要依赖于水资源

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新材料科学高技术,可能替代材料

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水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和生物能等

物种资源不可再生随着高技术发展克隆灭绝物种的可能性

气候资源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化的不可逆性可再生

旅游资源自然与人文景观破坏的不可等价恢复性综合高技术可修复

从表中可看出,决定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十大资源,大都具有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两重性。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我们应以如下观点认识资源。

1、资源的系统性

自然资源千类万种,千变万化,必须把人类已经和可能利用的自然资源看成一个系统,以系统分析的观点来配置资源,才有可能使不同类型的资源互补,才能使资源可持续利用,才能实现资源拥有代际均衡(即当代人必须给下一代留下不少于自己拥有的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2、资源的辩证现

资源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传统工业经济所依赖的稀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开发的自然资源是无限的。既要对目前稀缺自然资源有足够的忧患意识;又要相信人类通过知识创新利用无限自然资源的光明前景。

3、资源量与质的统一

任何一种资源都是量与质的统一,没有量当然谈不上质,没有质也同样谈不上量,例如超五类水量再大也不是我们目前可用的资源。因此为了持续利用必须实行质与量的统一的管理。

4、资源的层次性

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在层次上是由浅入深的,从大块到小块,从分块到分子,从分子到原子直至原子核,随着高技术的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层次是知识经济利用资源的基本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利用。

5、资源总量的动平衡

资源要利用,也要保护;如何实现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呢?就是保持总量的平衡。一部分耕地被城市占用,应该相应地开垦荒地;一部分耕地被用来开矿,应该抓紧采矿后的复垦。而且,应该使开垦地和复垦地达到被占耕地的质量。

6、资源的开放性

许多资源都是可以在区域之间以至国际之间交流的,如矿产资源和作为木材的森林资源等,因此树立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观念是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但也有许多资源是难以或不可能交流的,如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对这类资源就要立足自有,倍加珍惜。

二、环境的保护观

环境就是自然资源的状态。更为确切地说,就是人类利用了自然资源以后,自然资源状态改变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并产生影响的状况。目前国际上共识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环境污染,其污染基本上可分为五大类: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与核污染。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把资源以错误的数量,在错误的时间,放到了错误的地方。例如营养物质本来是人类需要的,如果你在污水中排掉,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就把资源变成了污染。因此从可持续发展来看,应有如下的环境观点:

1、发展是硬道理

人类要发展就要利用资源,利用资源就要改变其状态,人类不可能在一开始就以百分之百准确的数量,把所有利用的资源都在百分之百准确的时间放在百分之百准确的地方,因此要发展就要有污染。我在1999年4月中美环境与发展研讨会的后续会议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上讲:“没有发展,就没有人类的今天,就没有今天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用环境问题来非议发展中国家是没有道理的。问题在于如何在发展中以更高的认识和更大的努力来防止和治理污染。”得到在座美方专家的鼓掌拥护。

2、标本兼治,防重于治,发展生态型产业是根本

从环境污染的产生原因可以清楚地看到,污染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把适量的资源,在准确的时间,放到正确的地点,这一准确度提高的过程就是污染防治过程的主体。从生产来讲应该从产品设计(包括材料选用)开始就考虑到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使用过程和产品废弃时的污染问题的防止和解决,逐步改变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的传统产业模式,转化为资源循环的高技术生态产业模式。

3、污染的治理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程度

由于目前的生产不可能做到完全合理的利用资源,污染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已经产生的污染必须防治,然而如何防治必须从实际出发,国际经验和国内情况都表明,只有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2000美元时,才能实现真正的污染治理。以最近调查的某地小铁矿为例,铁精粉的价格在1998-1999一年内从280元/吨降至185元/吨,而生产非人工成本达140元/吨,也就是说要在一年之内把已经处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的人工成本和薄利压缩68%!因此,非但企业自身无力添置环保设备,即使国家提供设备也难以运行,因为运行电费都在必须压缩之列,这样的厂家不能寄予希望于治理,只能根据地区情况和国家投入关停并转调整产业结构。

4、系统分析,统一治污是大势所趋

“谁污染、谁治理”,在防治污染初期起过积极作用,然而科学治污应该是在适当的大系统内做科学分析,合理配置,选择技术,统一治污。统一治污有如下优势:

(1)理顺监督者与监督对象的法律关系,

(2)符合资源的系统规律,一个厂家的废物可能是另一个厂家的资源,可以形成资源循环,

(3)治污系统化可以大大提高治污效率,并大大有利于采用高技术治污。

三、生态的动态平衡观

生态就是自然界中各种自然资源之间的依存关系。生态研究的对象是自然资源系统中的平衡,而这种平衡是动态平衡。生态概念的核心是系统,联合国有关组织从生态学的观点把地球自然界分成岩石圈、土壤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5个子系统,专门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的研究课题和机构,把人也纳入了生态系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应有如下的生态观点:

1、维护生态平衡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应该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也要求维护生态平衡。实践证明对于现有生态平衡的强扰动,强冲击,大改变,大破坏,只可以带来暂时的经济利益,而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区域、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和古墨西哥的玛雅文化的衰落或毁灭都极可能是由于经济的过度发展破坏了生态平衡而造成的。

2、生态学及其理论的不完整性

与物理学和化学等传统学科相比,生态学还是一门在本世纪才兴起的,很不完善的学科。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是生态平衡,然而对于一个地区,其生态平衡究竞在何处?各种自然资源的大致分有应该如何?还都是生态学尚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生态系统属于超复杂巨系统,甚至比市场经济系统更复杂,目前是计算机无解的,然而,我相信随着人类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生态系统的计算机解析是可能的。

3、生态系统变化的不可逆性

生态系统的变化是不可逆的,只要变化了,就不可能逆向恢复,这已经被科学理论和人类实践所证明。因此提出“恢复生态平衡”是不正确的,它不可能恢复;而且如前所述,人类并不知道过去和现在的生态平衡点在哪里?你如何恢复。

4.对生态系统定量分析的必要性

然而,以上观点并不是宣扬生态系统不可知论,只是强调人类应该对认知生态系统的现状有自知之明。对于生态平衡的认识应强调其科学性,原始生态平衡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国内外城市中都发生砌衬河道或运河是否破坏生态平衡的争论。问题的解决要做定量分析,城市中有百分之几的河道砌衬是不会影响生态平衡的。国外许多人工运河都做了砌衬,因总量很小也不会影响生态平衡。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同样是可持续发展的、为了进一步认识生态系统,当务之急是生态系统分析的定量化,所有科学家都应为这一努力做贡献。联合国有关系统在这一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如确定地表水资源折径流探150mm为生态缺水的下限;对于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区域25-50%为适宜的森林覆盖率等等。当然,这些都是粗线条的经验,不是理论计算值,也不能认为折合径流200毫米就不缺水,因为缺水还取决于蒸发量等多种因素。森林覆盖率也不是越高越好,人类正是由于森林退化,古猿人需要直立行走而产生的;当然,当务之急是森林锐减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5.生态动平衡的维护观

显而易见,人类不可能不发展,生态不可能不改变。生态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复,只有树立生态动平衡维护观才是科学的,才能为可持续发展实践服务。所谓生态动平衡的维护观,一是指人类发展要维护现有生态平衡状况,如占了耕地就应另行开垦补充;水资源的利用要考虑供需平衡,保证生态用水等等。二是指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不要过大,不对平衡产生强扰动。大规模改变现有生态状况的工程措施的实施,应经过全面论证,科学选证,周密计划,争取使不利的生态影响减到最小。

四、科技、教育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

全面地探讨可持续发展,应该是探讨人、自然和科学技术各自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限于本文题目,由于人的发展是三者中最复杂的,也由于我对人的发展没有深入的研究,在这里只简单地探讨科技、教育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

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证明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既使人类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生产,促进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进步;另一方面西方传统工业经济生产模式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生产目的,掠夺性地耗竭自然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因此人类只有发展主要依靠智力资源投入,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努力开发富有自然资源替代稀缺资源,变传统工农业生产为生态工农业的知识经济,来改变主要依靠稀缺自然资源的耗竭,以传统工业为第一支柱,用技术来破坏生态平衡、造成高资源消耗和高污染的工业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未来,高科技将可能解决目前重大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其实,能源问题的最终解决也要靠受控热核聚变技术和太阳能技术的产业化,但是有两点要特别注意,一是相关高技术产业化尚未实现之前,而稀缺自然资源即将耗尽之时,世界有可能处于一个多种资源极端匮乏期,给世界的政治、经济以至文化都带来巨大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从战略上高瞻远瞩,防患未然。二是高技术产业尽管其扩大再生产不以稀缺自然资源的消耗等比增加和环境污染等比加剧为条件,但也有在知识产权保护、科学道德和伦理观维护和高技术破坏(如毒、病转基因作物扩散)等不可忽视的问题。

人口是对资源、环境与生态必须考虑的,离开了世界与我国处于人口重压的现实来考虑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是无法得出正确结论,从而也不能制定正确政策的。正是人类活动使许多原始生态不缺水的区域变成了缺水区,而人口的增加又加剧了这种情况。展望21世纪,人、自然与技术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制约因素,一是人多,而且人的素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二是水少,而且水的时空分布不均造成供需失衡。解决这两个问题一靠教育,通过教育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二靠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科学的、统一的管理;而这种提高和管理的实现则依靠知识创新,这三者的结合就是今天已见端倪的21世纪知识经济。

然而,通过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建立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资源开发观和物质消费观是解决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没有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有多少资源也不够消费,有多高的技术也无法根本地解决问题。

五、水、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

水具有滋生万物的能力,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和土地一起构成地球上十大自然资源的母体资源,水是水生物种和旅游等多种资源的载体,又是土壤、森林和草原等多种资源的保证资源。水资源影响到气候资源。水本身又是能源。国际上有“19世纪争煤,20世纪争石油,21世纪可能争水”和“21世纪国际投资与经济发展,一看人,二看水”的说法,说明水可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资源制约因素。

同时,水还是少有可能为害的资源,深层地下水还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些都是水资源不可忽视的特性。从可持续发展观点来看,水资源的核心问题是水的供需平衡。水环境是指江、河、湖、库等水体必须能根据功能区划分对合理排污有自净能力。水生态是指在一定的生态区域内必须保持一定量的空中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而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必须具有涵养这些水源的能力。

为保证可持续发展,水给人带来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洪水威胁;二是水资源供需失衡;三是水生态蜕变(包括水环境污染、湖泊萎缩和湿地干涸等)。

针对上述问题,用水资源持续利用的观念为指导,提出以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科学保护水环境,维护水生态平衡的十项措施。

1、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指导思想,用生态系统的观点,补充新指标(例如人口压力系数、生态压力系数等),修订指标体系,对全国水资源进行全面勘察,综合评价,搞好各地区的水平衡分析。以此为基础,做好水资源的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如大西北开发利用规划,应以水资源规划为基础,全面、科学、周密地制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

2、以流域为水生态系统,制定有关法规,依法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进行统一管理,做到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厉行节约、全面保护。针对洪水威胁、供需失衡和生态蜕变三大水资源问题,与有关部门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形成合力,采用经济的、生态的、技术的、行政的全面措施,把上述三大问题作为有机的整体提出阶段目标逐步解决。

3、洪水是可持续发展中的突变,是非常规情况,洪水威胁和地震、战争一样,是国际公认的国家安全问题,应该由国家按照紧急状态应对为主,包括动员军队。同时也应该考虑采取生态和经济措施,增强流域生态和经济系统应付突变的能力,如加强水土保持,建立切实有效的蓄滞洪区等。

4.水资源供需失衡是资源配置问题,说到底是经济问题。水资源的供应包括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污水资源化,有条件的地区还包括区域间调水和海水资源化;水资源的需求包括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维持水体自净能力的环境用水和维持生态平衡的生态用水。考虑水的供需平衡除了充分利用大气水,合理利用地表水,科学利用地下水外,还必须考虑努力使污水资源化,科技海水淡化和科学调水等开源措施。而需求必须保证环境和生态用水。为保证供需平衡,必须在供需系统内实行配水、取水和测量的监督管理和“谁受益、谁负担,谁受损,谁得到补偿”的原则。

5、水环境污染的根源是传统产业生产中把资源以错误的数量,在错误的时间放到了错误的地方。污染问题的根本是经济和生产问题。因此科学利用资源,建立资源循环的生态产业是治污的根本;在没有条件改变产业结构的情况下,必须对现有污染进行治理;在治污时应该对经济和技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采取不同的对策,按“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尽可能在适当范围内采用高新技术统一治理。

6、水生态蜕变是生态问题。应该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依靠国家宏观调控,在系统分析和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逐步解决。应该科学分析现状和未来对区域生态平衡进行系统分析,订出科学规划,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水生态平衡,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

7、节约用水是水资源的关键问题,节约用水不仅改善供需平衡,还减少污染,其本身也是水源涵养。节水应根据产业技术经济情况建立标准与规定,通过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净使用量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逐步建立节水型产业和节水型社会。节水应本着“谁节约,谁受益;谁浪费,谁受罚”的原则,节约用水单位可以有偿转让节约用水量的水权,缺水单位可以购买水权,国家可以根据缺水单位的节水情况予以补贴。

8、水价是调节用水的经济杠杆。水价应经过系统分析,适时、适地和适量地调整,如城市水价应至少调到国际工资等比价,逐步调到国际价位。制定水价应按资源和经济规律实行优质优价。水价的收入应流向水资源费、供水成本和利润、污水处理回用和节水技术开必等4个方向,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流向比例,鼓励各行各业和各个部门的节水积极性。

持续利用范文篇7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工业可持续利用

1我国城市水资源利用状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m3,居世界第6位,按13亿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仅为2251m3,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是世界上公认的13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之一。从城市的状况看,由于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用水需求过度集中,人均拥有的可利用淡水资源量就更加稀少,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平衡,西北内陆、长江以北、长江以南3个区域水资源量的比例大致为5∶15∶80,长江以南地区大中型以上的城市较少,长江以北地区却较多。这种水资源分布格局与城市分布不相适应,加剧了我国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城市用水主要包括城市工业用水、城市农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和城市生态用水。我国城市工业用水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用水量迅速增加,到1999年工业用水量已达到1159亿m3,占全国用水总量的20.7%。我国工业取水量一般要占全国水利设施供水量的11%,占城市总取水量的60%~80%。城镇生活用水分为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设施用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对供水投入的加大和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城镇生活用水也将迅猛增长。

2我国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问题

2.1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21世纪全国新增的用水量将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未来30年内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对水资源和水环境最大的挑战,也是对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挑战。1997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是30%,城市人口为3.7亿,用水总量约630亿m3。据预测,到2010年和2030年,城市人口分别为5.5亿和7.5亿时,相应的需水量将分别增加到910亿m3和1320亿m3。

我国经济现在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工业用水大幅度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各国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对水的需求急剧增长,而且废水的排放量也会相应急剧增长。目前,工业取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20%,工业排放的废水量约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9%。废水排放量的增加,势必加剧水环境的恶化。

2.2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并存

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城市缺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缺水范围在不断扩大,缺水程度日趋严重,城市缺水问题逐渐加剧。据统计,目前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10个严重缺水,日缺水量达1600万m3,年缺水量60亿m3。由于缺水,据粗略估计每年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大约为2000多亿元。

在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同时,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存在着严重的浪费,且用水效率极为低下。由于工艺设备和管理的落后,我国工业用水量远远大于发达国家,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0m3,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我国的主要工业行业用水效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许多工业产品的单位产量需水量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用水量,工业节水的潜力很大。城市生活用水同样存在浪费,城市生活用水跑冒滴漏现象十分普遍。多数城市仅供水管网及用水器具跑冒滴漏损失率超过20%。

2.3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加剧

目前,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30%,二级处理率为15%,许多城市至今还没有污水处理厂。大量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使我国城市水环境质量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据统计,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环境普遍恶化,流经城市的河流水质78%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地下水50%以上受到严重污染,其中水源受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有98个。另外,沿海城市的海岸带污染也十分严重,局部地区城市水环境还受到酸雨的威胁。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程度,也使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出现了污染型水资源危机。

2.4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部门切割式的管理,由此造成水务管理中政出多门而又缺乏协调,因而人为地增加了市政管理的难度。没有人对供需平衡负责,难以真正实现节水,无法有效地控制污染,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法规,难以定出合理的水价,必然不能产生高效的水资源管理效益。“多龙管水”的水权体制已成为实现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极大障碍。

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人为地将完整工程按部门利益分散化,违背了基本建设程序和规律,导致种种问题;地下水、地表水、城市污水等各类水资源的管理不统一,各种水资源费的征收部门和标准不一致;城市用水水质、水量、供水和防洪管理权属不统一;政府水行业行政执法的部门分散,而且有的企业具有行政执法资格。

3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3.1全面厉行节水,建设节水型城市

工业节约用水要以技术进步型节水和结构调整型节水并重。工业用水是城市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用水一般约占城市用水的80%左右,用水量大而集中,通过循环回用、重复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历来就是工业节水的重点。随着工业节水的不断发展,未来工业节水的重点将是通过更新生产设备,改造工艺流程,降低工业用水定额。伴随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要鼓励企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和节水方式,推广闭路循环用水和清洁生产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将会大大降低工业用水定额;发展低耗水量、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促进工业取用水量逐步趋于零增长或负增长。

城市生活用水要以节水器具型节水和强化管理型节水并重:要全面推行节水型用水器具,尤其是在公共市政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量大的洗涤、冲厕和淋浴方面重点采取节水措施,提高节水效率;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技术改造,降低跑冒滴漏损失;建议城市水价每年进行不断调整,采用按水量累进计价。3.2污水处理和回用相结合,加快污水资源化进程

按照污水处理和再生回用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污水资源化进程,是防止水质继续下降和增加可用水量供给的重要途径。据统计,城市供水量的80%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中,收集起来再生处理后70%可以安全回用,即城市供水量的一半以上,可以变成再生水返回到城市水质要求较低的用户上,替换出等量自来水,等于相应增加了城市一半供水量。我国城市和工业用水已超过1100亿m3,废水排放量约为600亿m3左右,即每天进入河道的废水已接近1.6亿m3。这些污水如加以处理,使污水资源化,既可增加水资源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又可起到治理污染的作用。通过污水处理提高水的类别以使其资源化,以处理后的污水回用代替处理后的污水排放,污水处理回用于城市绿化、农业灌溉、工业冷却以及生活非饮用水,进而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3大力开发替代水源,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我国缺水城市缺水的原因不同,解决缺水的途径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加强节水治污的同时,开发水资源也不能忽视。开源不仅要立足于当前水资源,也要重视替代水资源的开发,其中包括海水利用、雨水利用、跨流域调水等多种途径。①沿海城市可以用海水替代淡水用于工业冷却水以及特定行业的生产用水,通过海水淡化间接利用海水资源,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局面;②城市还可以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采用雨水渗透和雨水储留技术蓄积雨水,从而把雨水资源化作为防洪和缓解水资源危机的一种措施。雨水利用技术在我国北方一些缺水城市已经开始推广,其他地区可以效仿;③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将多水地区的部分水量调往缺水地区,增加区域可利用量,是解决我国北方城市缺水的重要战略对策。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将较为丰富的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入华北和西北,此工程的实施可以解决北方地区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缓解南方水害和北方旱灾以及改善北方水生态环境。

3.4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与布局,重组空间结构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市用水量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工业中重工业的发展与产业布局过于集中,使区域用水更为紧张。为保障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城市要率先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中的节水型产业结构调整,即依据城市的水资源条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限制高耗水产业的发展,着力培植极低耗水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密集型产业;调整工业空间结构和布局,以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应适当限制高耗水工业,但基于国家整体工业化的需要,耗水的重化工业,如北方地区的钢铁、化工、电力等行业仍需要有一定的发展,解决的途径之一是调整空间布局结构,选择新的区位。随着实际收入增加、通勤费用下降带来的人口郊区化、高速公路体系发展带来的制造业郊区化、追随消费者以及汽车的普及带来的零售业郊区化和信息高速公路突飞猛进带来的办公就业郊区化的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用水量大而集中的供水压力将会有所减缓。因此,可以考虑向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近郊区和远郊区适度转移,或者向区内相对富水区进行必要的调整。

3.5完善法规政策,改革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法规政策,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体制,健全水资源的执法监督机制,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我国应尽快制定城市水资源管理的有关法律,对城市水资源管理主体、执法主体及其机构设置、职责权限、管理体制与机制等作出规定;特别要对水资源的所有权和调配制度,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以及相应的科技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经费投入制度、对水资源费的征收和管理制度,对水价的确定、征收和管理制度等作出统筹、具体的明确规定,弥补现行水资源法律的空白。

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首先要建立城市水务统筹管理体制,对水的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任务和权限进行严格分工,形成城市供水、用水、节水和污水处理以及水资源保护集成化管理,保证城市用水的健康、循环和安全;其次,要健全城市水资源管理市场,借助市场的力量和经济的手段,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的水资源运行机制,制定合理的水价,调节水资源的供需关系;采取措施有条件地实现水权交易,逐步建立水权交易市场体系,使水的利用从低效益的经济领域转向高效益的经济领域,从而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刑福俊.加强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1(3)

持续利用范文篇8

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有限的水资源在时空、地域上分布不均,且与人口、耕地和工业布局极不相称,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土地面积占全省的35%,而水资源量占全省的71%;秦岭以北的黄河流域,土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29%。其中在全省社会经济中占有主导地区的关中地区,人均占有水源量285m3,每亩耕地平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15m3,仅为全国水平的1/6和1/8,是全省最缺水的地区。

长期以来,缺水不仅影响农业发展和工业生产,同时制约着城市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成为我省实施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挑战

2.1水资源供需形势将日趋严峻

经过多年建设,陕西省累计建成了20多万处水利工程,其中建成水库1097座,具有灌溉和城乡供水能力的百万方以上水库158座,总库容41.2亿m3,形成了在中等干旱年86亿m3的供水能力。但由于全省的水源工程不足,现有水源工程调蓄能力差,尤其是流径我省主要江河干流上都没有控制性工程,目前的水源供给难以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据统计,现状年缺水多达26亿m3,其中农业缺水18亿m3,城市和县城缺水5亿m3,工业生产缺水近3亿m3。从全省水资源总体供给状况来看,地处黄河流域的关中及陕北地区水资源供给形势更为严峻,普遍存在城镇与农业争水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引起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导致地面下沉、地裂缝加剧,造成地下管线等一些相关市政设施的损坏;另一方面,由于抑农保城、保工,不可避免地造成农业损失。

根据全省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预计到2010年,全省需水将达到168亿m3,随着全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省对水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尖锐。

2.2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难度较大

从传统概念上,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着眼,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仅仅依靠挖掘现有水利工程自身潜力,以及加大全省节水力度,仍难以解决问题,因此必须同时考虑对水资源开发的研究。根据规划,拟通过以下途径加以解决:修建主要河流上的控制性工程,如黄河大柳树枢纽、东庄水利枢纽、南沟门水库等工程;建设两江(嘉陵江、汉江)联合调水及国家西线调水工程。但这些工程由于规模大、涉及面广,不仅开发成本高,且开发难度较大。

陕西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一方面破坏了植被,降低了植被的涵养水源能力;另一方面导致水库淤积,降低了水库的供水能力。据统计资料,由于泥沙淤积,全省水库库容以每年4000万m3速度减少。此外全省水污染程度日益加重,每年排入河流、水库、渠道多达6.98亿吨,其中以黄河流域地表水污染最为严重,如渭河局部河段在枯水季节,河水基本为污水废水,难以利用。

2.3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普遍,且比较严重

陕西省水资源约70%以上用于农业,其余则用于工业及城镇供。就全省农业用水而言,由于长期以来传统落后的大水漫灌和水利管理的粗放经营,造成跑水、漏水损失严重,加上灌区工程老化失修,配套不全,带病运行,不仅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影响灌区生态环境。工业及其它非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产品单位耗水量较大,污水处理回用率低。

2.4水资源统一管理急待加强

长期以来,在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时,存在着多头管理的现象,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管用水矛盾比较突出。尽管通过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必须通过加强管理,促进全省水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

3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3.1用系统的观点看待我省的缺水问题,确立目标,明确思路,全面规划,从长计议。

从传统观念上,一般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来解决用水问题。在多年来陕西省的水利实践中,根据这一治水思路修建的工程设施,对于解决当时的缺水问题,适时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与环境关系的日趋紧张,目前,所面临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已不能简单地用开源和节流加以解决,它已成为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已不仅仅囿于传统意义上的工程措施,而是逐步演变为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它具有全局性,高效性,前瞻性等特点。因此制定有关措施及对策时应着眼于系统的观点。

在制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时,要按照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对水源的需求,以提高全省综合实力为目标,结合实际,立足大局,着眼长远,全面规划,统筹考虑,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3.2突出开源,加大水资源开发力度

陕西省缺水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现有工程蓄水能力低,主要江河无控制性工程,以致对有限的水资源利用不充分。若要缓解目前的缺水状况,兴建一批大中型水源工程势在必行。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虽然大中型水利工程开发难度较大,投资高,但其一般具有供水量大、保证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便于大规模的高效农业区、也便于集中解决城镇和工业开发区的供水问题。

3.3加速国民经济向节水型转变

根据以上分析,陕西省水资源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要提高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加大节水工作力度。农业方面,通过加强现有灌区的更新改造,推广先进的节灌溉技术,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减少水量损耗,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工业及城市用水方面,通过先进的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能力,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3.4加强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治理

目前,陕西省水污染普遍存在,局部地域水污染程度非常严重,使全省缺水状况雪上加霜。虽采取了一定的治理措施,但仅限于局部地域,全省总体水污染程度有所加重,基本表现为由干流向支流、由城市向农、由地表水向地下水发展的态势。因此,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水资源。水资源保护一方面要与山川秀美工程结合起来,通过水保措施逐步改善水质和减少水库淤积;另一方面要加速城市污水的处理与再利用工程,减少城市污水直接流入江河的数量;此外,要结合实际情况,可通过调度现有水利工程,增加水域的稀释自净能力。

3.5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管理

持续利用范文篇9

[关键词]:流域管理,水资源保护,水权交易,《长江法》

近年来,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现状令人担忧,已经出现了因不合理开发利用长江流域水资源而严重影响整个流域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建议制定《长江法》,如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的马骧聪先生曾撰文呼吁应“研究制定专门的《长江法》,对流域的开发、利用、保护作出全面系统的法律规定”。1999年末,《半月谈》等多家新闻刊物先后登载了“全国人大正酝酿制订《长江法》、《黄河法》,以保护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的消息。2002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水法》进行了修订,明确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流域管理的地位和职责,进一步为《长江法》的制定提供了法律及理论基础。

一、长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立法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既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又是生态和环境的基本要素。长江流域地处亚热带,降水充沛,是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之一,良好的水资源条件为长江流域的发展提供了自然物质基础,长期以来,长江流域的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可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仅指长江流域水资源作为生产资料的开发、利用、节约、管理,还包括作为环境价值的水环境保护,防治污染,防治水害等。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长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长江流域水资源面临严重危机:

一方面,长江流域水环境状况恶化,并且影响人均水资源量下降。长江流域受水体污染与水面积缩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削弱了水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日益脆弱。主要表现为:区域性、阶段性缺水严重,湖泊萎缩,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水土流失严重,航运船舶和工厂企业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质更使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由于流域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水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的威胁,使得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出现水资源紧缺,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制约性因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增加,水量丰沛的长江流域人均水资源量呈减少之势。2003年《公报》显示,去年长江流域人均水资源量已降至2100多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长江水利委员会的调查表明,长江流域有59座城市存在水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

另一方面,长江流域中、下游平原区洪、涝灾害频繁。由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地面高程普遍低于洪水位数米至十数米,每当大汛来临,防御洪、涝灾害的形势十分严峻,遇大洪水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水灾,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在本世纪内就发生过1931、1935、1949、1954和1998年5次严重的洪水灾害,每次洪水灾害人民生产财产都受到巨大损失,灾区的生态与环境遭受严重的创伤,往往数年还难以恢复元气,长江中下游洪灾已成为我国心腹之患。1998年1月1日起施行的《防洪法》,虽然不够完善却也为1998年抗洪提供了重要保障,也让我们看到了立法进行事前防御的重要性。

中国入世以后,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也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中国入世和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势必会加速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上游的开放和开发,如国家重点建设的西气东送、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重大工程,从长远和整体上看,对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肯定是有利的,但每一项重大工程都会给长江流域带来新的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必须有法可循,通过建立法律、法规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配置,优化调度,高效利用是极其重要而又有效的措施,法律以其特有的规范性、概括性、普遍性、强制性发挥着其它手段和措施所不具备的作用,成为国家保护长江流域水资源的有力武器。

(二)关于国外水资源流域管理的立法经验及对我国借鉴的必要性:

自然界水循环的突出特点是流域性,其形成、运动和变化具有明显的流域规律性。水资源的这种流动性和流域性,决定了水资源按流域统一管理的必然性,依据水资源的流域特性,发展以自然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模式,正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和采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流域立法经验具有代表性,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以美国为例,田纳西河是美国东南部俄亥俄河的最大支流,长约1450km,涉及美国7个州。在实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之前,该河流域淤沙沉积,土地严重沙漠化,生态资源被盲目掠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为了开发和保护田纳西河流域,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推行促进国土开发的新政时期,将治理和开发该河流域作为其新政府的一项重点工程,于1933年颁布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成立了流域管理局。实践说明,建立精简、有效、权力大、有独特运行机制的流域管理机构,是实现大河流域水资源有效保护的关键因素,该法很好的解决了流域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及其运作机制问题,对组织、协调田纳西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起到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作用。

日本水法体系中最基本的是《河川法》,其立法基本精神,一是强调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规定全国水资源由一个部门主管,协调多个分管部门。二是强调了防洪与水资源利用的协调。立法目的在于以流域为单元对河流进行综合管理,防止河流受到洪水、高潮灾害影响并维持流水的正常功能,在国土整治和开发方面发挥应有作用,以利维持公共安全、增进公共福利。自1964年颁布以来,多次修改,有效保障了日本的河川管理,很值得我们借鉴。

类似的还有美国的《下科罗拉多河管理法》,西班牙的《塔霍-赛古拉河联合用水法》,英国的《流域管理条例》等。另外还有大量流域管理的规定分散在各个有关的水法规中,如1968年欧洲议会通过的《欧洲水宪章》、英国的《水法》、法国的《水法》、西班牙的《水法》等。

以上国外有关水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的立法经验,特别是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全国水资源由一个部门主管,防洪与水资源利用的协调,流域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及其运作机制等,值得我国长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立法时借鉴。

(三)我国水资源保护立法的状况和长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立法的必要性:

我国现行的有关水资源保护的法律主要有五部:《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配套法规条例如《防汛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2001年10月25日作为行政法规颁布的《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比较具体规定了流域管理机构对长江干流采砂管理的管理与监督职责,但目前为止,尚没有针对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形成具体完善的法律体系,国家只是在《防洪法》与《河道管理条例》等单项法律、法规中从各自的侧面明确了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2002年新修订的《水法》的最大成就,是强化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确立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奠定了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对于加强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

以淮河治污为例,在污染已极其严重的情况下,国务院颁布第一部流域水污染防治法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其法律地位高于地方性法规,它从全局利益出发打破条框分割管理,把流域管理纳入法治体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长江流域而言,应该吸取淮河流域水污染事后立法的教训,积极进行事前立法防御。目前,我国有关水资源保护的立法中,有些法律规定还不具体,很少引进市场机制,特别对水利经费的征收,规定的还很不够。基于长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流域内水资源管理实际与可持续利用的需要,建议国家尽快考虑制订长江法,形成一个完善的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

二、对长江水资源保护立法的构想:

(一)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构建:

根据长江流域水资源的现状和要求,建立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即长江法的体系可设计为:第一层级以《宪法》为指导,《宪法》第九条规定:“……水流……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宪法》是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立法总依据;第二层级以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环境保护法》、《水法》为龙头,前者侧重水环境保护,后者侧重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和水资源是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另外还包括《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等从水质、水管、水土、防洪方面具体维护水资源的法律。第三层级即是体现流域管理的《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法》(或称《长江法》),还包括有关长江流域森林保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长江利用生态保护等其他方面综合的流域开发利用保护,这里仅讨论长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立法保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原则。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无论是程序上还是力度上都要比淮河流域更高、更大、更深,故建议此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以示其重要,之后由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制定《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实施细则》,各地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也可以依据《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实施细则》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地方性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法规,形成比较完整的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

关于《长江法》的结构,可以借鉴日本的《河川法》,它是分为总则、河川管理、关于河川的费用、监督、河川审议会及都道府县河川审议会、其他细则、罚则和附则八部分。有学者建议分为总则、监督管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保护、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律责任和附则六部分.我们认为,《长江法》还应该具备的内容有:单设一章规定流域机构权利和职责范围,理清流域机构与区域水行政主管机构的分工。后文将具体谈到这个问题;专章规定长江流域的防汛与抗洪。体现贯彻《防洪法》和长江防汛抗洪的特殊性;我国也应该像《河川法》那样,对关于长江的费用进行专章规定;另外,我国尚未明确承认水资源交易市场,现实中存在着“黑色水市”,建议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保护这一章中进行试点规定,构建水权交易市场,达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二)制定《长江法》相关法律规范的建议:

1、实行流域管理为主,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明确权责。

新《水法》修订颁布前,我国实行的是以行政区域为主的管理体制,只是在《防洪法》与《河道管理条例》等单项法律法规中从各自的侧面明确了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新《水法》明确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是水资源管理体制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

长江的流域机构为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长水委”),作为水利部的派出机构成立于1950年2月。目前现状是由于流域水管理权力几乎已被区域分割完毕,流域管理机构的位置不得不在区域和行业的夹缝中寻求。因此,流域管理机构只能被以后的法律、法规限定在特定区域(如重要河段、边界河段)和特定标准内(如取水许可的限额以上)。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都在为流域机构找活干,而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调控起不到实质性作用。尽管流域机构还承担了规划管理、省际水事纠纷调处等职责和一些单项授权的管理职责,但流域机构的地位并没有本质的改变,无法承担对流域水资源进行全面管理的职能。另一方面,与水相关的利益相关者没有能力参与相关决策,这种决策不能充分反映区域的、他人的、行业的和用户的利益,也难以避免在缺乏有效监督下的趋利性,因此流域决策自然失去了执行的权威,从而也驱使区域和用户进行自主决策。脱离区域利益的国家权威从来就不可能有效率,所以要使长水委具有管理权威,关键是要兼顾区域利益。一个可行的观点是,把长水委定位为区域的流域管理机构,而非国家的下派机构,以各区域为基础形成一个区域利益共同体,这样就能较好地整合区域利益,使流域整体利益以及区域利益在流域管理机构的决策中得到平衡。

根据日本《河川法》规定,一级河流的管理权限在中央政府,由建设大臣负责。在建设大臣指定的区段(“指定区段”)内,可按照政令规定,交给所在的都、道、府、县知事办理。一级河流的支流为二级河流,其管理者为管辖该河流区段的都道府县知事。日本的二级行政区划分为都道府县,相当于我国省级行政区。二级行政区以下再分为市、町、村三级,相当于我国的市(县)、乡、村三级。

流域与区域在水管理职责上的最佳结合点应是流域管理机构代表流域水环境资源整体公益,履行宏观规划、决策、分配、监督、协调职权职责,其目标是实现流域整体利益最大化,重在公益。区域政府代表区域利益,履行区域范围的规划、决策、分配、执行、处理、协调、监督职权职责,其目标是在实现区域水环境资源利益最大化,基于水环境资源利用的经济利益最大化,重在私益。二者必须同步协调实施,使事务管理权与财力支配权相对应。由于我国区域内的各层级行政区域间有隶属关系,上级政府可以通过行政调拨等非经济手段导致不同区域在用水上的不平等,保障微观用水权利也须借助流域管理机构。在大多数水资源管理效率高的国家,一个共同特点是:区域用水管理由区域承担,资源配置和水环境保护等职责由反映流域整体利益的部门承担,经营职能由企业承担。

由此长水委的主要职权应有:对地区性水利设施进行指导监督服务,负责制定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规划和计划、总量控制计划、污染防治计划、供水计划、防御洪水方案等,定期做流域水质检测,对取水、排污等有许可权,对跨行政区的水污染纠纷、用水纠纷等有处理权,应尽早确立必要的行政强制权和行政处罚权,另外还有依法收费(税)用以养水的权利等。21世纪的长江水利委员会应该结合中国国情并借鉴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委员会(TVA)的一些职能体系:强有力的行政管理体系;坚实的基础事业体系;高水平的科研、咨询体系;多层次的金融、财政物质支撑体系;完善的工程立项审查、建设管理、质量监督体系;对灾害的预测、预报、监测、评估和抢险救助体系等。

2、建立健全水资源的市场机制,促进长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长江法》应当贯彻水量与水质管理并重,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政策,可在《长江法》中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这一章对现有水权制度进行一些创新。我国水权制度存在很多缺陷,限于篇幅这里无法系统阐述,仅论述一下构建水权市场的问题,尤其在南水北调中具有重要意义。

水资源的短缺除了自然原因,更主要的在于对水资源的开发管理的低水平和水资源的市场机制不健全。我国宪法虽然规定了水资源的所有权以及与用益物权相似的非所有人对于水资源的使用权、收益权,但并未将这种权利明确定性为用益物权,更未见使用和界定“水权”这一法律概念。多数学者认为,按照现代各国水法的一般规定,水权即为依法对于地面水和地下水取得使用或收益的权利。根据此定义,一方面,水权是独立于水资源所有权的一项法律制度;另一方面,水权是水资源的非所有人依照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所享有的对水资源的使用或收益权。我们把水权定位为用益物权,为一项财产权,可以在市场主体之间进行交换,也可以依法作为抵押、入股、出租的标的。如此一来,就为利用市场价格和竞争机制实现水资源分配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一举打破了水资源禁止流转而造成的市场禁锢。

我国中央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在垂直的企业管理模式中配置水资源总量已经过分庞大。国家(这个超级企业)配置水资源的效率已经非常低下,我国水权制度变迁的方向应当是由市场配置水资源,国家只负责初始分配。2000年11月24日,浙江省东阳市同意以人民币2亿元一次性把东阳横锦水库的每年4999.9万立方米的永久用水权转让给义乌市,义乌负责向东阳供水方支付当年实际供水0.1元/立方米的综合管理费,形成了一个双赢的局面。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根据每个城市的需水量按比例确定相应的股权进行投资,说明我国在加强水资源经济管理上加大了力度,向市场化迈出了一大步,但立法上相对于实践却显得滞后了许多。

对于合法完善的水权市场而言,政府只须规定相应的交易规则即可,就我国现状来说,目前只能是一种过渡时期的“准市场”,表现在:水价不可能完全由市场竞争来决定,多种水功能中只有能发挥经济效益的部分才能进入市场,不同地区、不同用户之间的经济差别很大,难以完全进行公平竞争等。因此构建水权市场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为确保水权市场的正常运行,长江水利委员会需要应用法律、法规、条例等形式对水权交易主体、水权分配制度、交易制度、价格制度加以保证,负责制定整个流域的水权分配方案并采取一定方式将水权分配或出让给各个供水经营单位;水权分配完成后,负责制定各水权交易主体进行水权交易的规则,负责改善流域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提供有关水资源信息,组织各供水公司之间的水权转让和交易,并负责监督交易的执行。随着水资源市场的完善,长水委可以进一步减少对水权交易的干预。

3、加强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特别是船舶水污染防治。

关于水污染防治,现有的《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河道管理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较详细的规定了排污收费制度、水资源费征收制度等,《水利产业政策》提出了建立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各流域水污染状况有自己的特点,应以流域为单位进行治理。以长江流域为例,长江是横贯我国东西水上运输的大动脉,其航运业十分发达,但也给长江水域和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据保守估计,长江船舶垃圾每年生产量达18.4万多吨,长江上每发生的一次海损事故往往就是一次严重的水污染事故。

目前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将船舶水污染事故处理的权利授予了航政部门,而航政部门的处理仅限于船舶本身,对水资源污染的影响范围,水质跟踪监测,事故通报以及其他应急处理措施都还没形成一个有效机制,既没有建立必要的程序,又没有建立处理经费渠道,因为沉船对船主的损失已经很严重,其根本无法独自负担处理费用。建议此类流域性污染,《长江法》应作出全面的规定,明确长江水利委员会对事故的管理权限,长水委和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可以利用流域水质监测网络进行监视监测,采取应急措施,另一方面,参考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通过营运船舶共同交纳事故保险费用来保证事故处理费用。

<>4、开征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水利经费,解决流域水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经费问题。

目前,在国外对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大都征收有关水利经费,专门用于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费用。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费用由国家统一拨付。由国家单向解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费用问题,不能满足今后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问题。《长江法》中可效仿日本《河川法》进行单独规定水利费用的征收是很有必要的。由于河流是公共财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在公共财产使用中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因此建立相关赔偿制度至关重要,这也是我国水法规中最为欠缺的地方。

在这方面,我国台湾《水利法》有关水利经费的规定,也可值得我们借鉴。台湾《水利法》规定了水利经费的征收,包括“征收水利权费、河工费、防洪受益费三种。”同时规定经费的具体征收办法即:“水权费即向水权人按年征收之费,水权费的征收,农业工业用水以每分钟1立方公尺的供水量为起点,水力用水以每秒钟1立方公尺的供水量为起点。水权费的征收期间,公共给水、工业用水、水力用水及其他用水每年一次,农业用水视生产物的收获,得每年分为两次。”1河工费即向来往船舶按季或按次征收之费。河工费的征收期间,登记的船舶全年通行的按年定期征收;非全年通行的,按季定期征收。防洪受益费即向防洪受益人分期征收之费。政府因办理及维持防洪工程,得向收益者分别轻重征收防洪受益费等。2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制定《长江流域水利经费征收办法》,对利用长江流域水资源获得利益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水利经费,包括长江水资源使用费、船舶通行费、防洪受益费等,《办法》应具体规定征收水利经费的情况、征收范围、数量、时间、用途等。水利经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须专款专用,专门用于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事业,解决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经费问题。对于长江流域的管理费原则上由国家负担,长江所在区域也需根据情况进行缴纳贴补。

5、完善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法律责任。

持续利用范文篇10

关键词:土地资源;整理;可持续利用

1前言

近年来,我国对待各方面发展的要求都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而资源又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由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导致很多农用耕地被大量占用,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我国应对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土地整理工作,展开充分的调查和统计,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国家土地使用现状,采取经济调控、法律规范、技术支持等必要手段,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重新分配土地资源,从而提高土地使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促进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

2我国土地资源情况概述

据完全统计,截止2015年末,我国的农用地面积近65000万公顷,其中农用耕地面积近11350万公顷,约21亿亩,田园用地近1440万公顷,林地近25300万公顷,牧草地近22000万公顷;建设用地近3900万公顷,包含城镇、乡村矿产用地近3150万公顷。

3土地整理内容分析

3.1土地整理的工作内容

根据多年来积攒的土地整理工作经验,大致可将现有的土地资源整理工作程序可分为五个部分,即选择土地整理区域、规划和设计土地整理工作内容、经法律程序批准后开展土地整理、组织进行土地整理以及完成土地整理全部工作[1]。

3.2土地整理存在问题

第一,土地整理缺乏理论指导。土地整理最早隐含在我国国土资源部2003年颁布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中,土地开发整理包含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及土地开发。所以,土地整理在我国开展的时间相对较短,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土地整理体系,缺乏理论指导,相关研究较少。第二,各级政府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由于各级政府一味追求功绩,导致土地整理流于形式,仅仅考虑土地整理的数量,忽略土地整理的质量,出现面子工程,致使当地农用耕地质量严重下降。第三,土地归属混乱,整理工作难进行。长久以来,土地归属都是各地政府比较头疼的问题之一。由于土地制度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大部分农用地的土地所有权存在争议,占有者和登记拥有者不一致,还有些土地存在无产权状态,这无形中增加了土地整理的难度,甚至在开展土地整理是常发生工作人员与当地居民相互冲突的现象。第四,土地整理缺少资金支持。由于土地整理是一项跨地域、时间长的西永兴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予以支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国家专项资金大多数转换成政府行为,资金流向不明,导致土地整理工作缺乏资金支持,难以有效实施。第五,土地整理缺乏有力依据。土地整理工作内容包括对土地类型、数量、用途等方面进行调查和整理,还包括对不同权属单位的土地置换,需要对土地权属展开新一轮的调整和相关补偿,这些都需要完整的政策法规予以依据。

3.3加强土地整理的解决措施

首先,要做好土地整理的宣传工作[2],使社会明确土地整理的重要性。在开展土地整理前,应加大地方宣传力度,为土地整理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增强农民参与土地整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便顺利实施土地整理工作。其次,积极落实土地整理责任。建立健全的土地整理责任制是开展土地整理的有力保障,目的是使地方政府和村支部等机构明确自身土地整理的责任和权利,使土地整理有序进行,具体要做到分级、分部的将各单位的土地整理职责落实到实处,调动各级部门的积极参与[3],以此加强各权属部门的监督管理质量,推动土地整理工作有效进行。最后,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的积极参与。公众是开展土地整理的基础,社会各阶层直接参与土地整理,可以充分了解土地整理的全部内容以及进展情况,并针对实施情况给与评价和建议,补充前期规划工作的不足,增加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从而达到土地整理的最佳效果。

4土地整理这对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意义

土地整理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保障。目前,我国仍处在人多地少的尴尬境地,只有对土地资源进行宏观调配,优化整合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方式才能满足不断增加人口对土地使用需求,才能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实现生态保护的远大目标。土地整理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最佳途径[4]。目前,我国适宜耕地的备用土地资源大多数分布在西北和东北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在这两个地区实施土地资源整理可以有效控制备用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降低开发土地在备用耕地中的占有率,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此外,土地整理也可以为农村改善居住环境提供更多可能,对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土地整理对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土地整理不仅是补充耕地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明确土地使用权、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作者:李铁铮 单位:吉林省国源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朱彤.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9):8350.

[2]郝克龙.加强土地整理工作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6(2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