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7:43:39

持续化范文篇1

一、2004年农业大幅度增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200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重大转机,粮食生产扭转了连续几年持续下滑的颓势,实现了年初4550亿公斤的预期目标。经济作物,如棉花、大豆、花生等,也获得了大丰收,产量远远高于去年。我认为,2004年农业增产,既有市场本身的因素,也与中央的支农政策分不开,还与风调雨顺的气候有关,总之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004年农民收入的情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季度,随着粮食的增产,农民增收幅度较大;但进入第四季度以后,由于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急转直下,农民增收发生重大困难。

为了扶持农业,国家大幅度调高了农副产品的价格。事实证明,国家对农产品涨价的政策是有效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关系起主导作用,当农产品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是难免的。那么,怎样使农民增受能够得以持续?

二、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

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不少经济学家指出,农民之所以贫穷,主要是因为从事农业的人太多。因此,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户均的土地经营规模在长期内不可能明显地扩大,因此国际经验中通常采取的一些提高农业效益的办法,如扩大农场规模、政府补贴、提高农产品价格等,我们大都难以采用,即使采用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应运而生。

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把不同环节组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把后续加工部门和种植业连在一起。在我国农村,发展农产品加工的市场潜力和空间都很大。相对于最终消费,农产品加工是农业的中间需求,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中间需求是不断扩张的。加工环节增值的空间很大,其中的商机很多,这个产业链及其丰富的程度,足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样,种植业就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只有少部分农民从事种植业;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吸纳在后续加工部门,可以分享后续加工部门不断创造的附加值。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既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可谓一举两得。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方式是“公司+农户”,也有“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

2、“公司+农户”模式,还需要农业保险来支持

“公司+农户”模式之所以能够存在下来,是因为公司和农户两者互有需求。正是这种相互需求的存在,构成了“公司+农户”的客观基础。

但是,该模式目前面临着农副产品市场多变性的外在压力,因为农民的风险转嫁给了公司,而公司的风险如果不能实现有效化解的话,长此以往,这种模式也就难以维持。

如何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笔者以为,给“公司+农户”模式上一道农业保险是个有效的办法。给“公司+农户”模式上农业保险,应对公司和农户区别对待:公司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加工,附加值较大,适合商业保险的经营形式;但是,对从事种植业的农户应采取政策性保险形式,国家应给予适当的补贴。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吸纳在农业产业化的后续加工部门,这样在农村真正从事种植业的农户数量就不是太多,而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链条中,种植业最辛苦,基本上靠天吃饭,但收入

持续化范文篇2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与自然农业受到冷落的处境不同,可持续农业思潮一出现,国际社会即刮目相待。许多国际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环境署、世界银行以及许多国际性农业研究机构都纷纷以此作为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有的国家政府或议会还通过相应决议与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发展与环境”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的宣言,成为一个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学术讨沦会”,1994年4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其中将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可持续性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同。强调农业的当前与长远的结合,重视持续能力的建设,这是具有重要理沦与现实意义的。当然,由于时间尚短,对于可持续农业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见仁、意见各异。可持续性究竟只是一种思路或农业的属性,还是一种策略与模式等问题尚在争论中。至于可持续农业的定义、内涵、技术体系等更是众说纷坛。一些西方国家专家简单地将环境保护技术或自然农业提倡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移花接木就作为可持续农业的技术内容,有的甚至以传统技术排斥现代科学技术,或只强调环境而排斥发展。这些观点招致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异议与批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农业的思路与战略,而不是一种具体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将某些西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续农业的头上。也有人认为可持续农业内容空洞难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粮农组织尽管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转而将农业与粮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让给了“新的绿色革命”。

至于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的认识是,这两者不是对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化是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可持续性强调了农业发展的态势与后续能力,弥补了原有农业现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农业现代化中有关物质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等各项内容。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今后的任务,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四、绿色革命思潮——发展中国家振兴农业之依托

本世纪六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绿色革命。这一思潮与行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推广高产新品种(如矮秆小麦、矮秆水稻、杂交稻)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但只改变品种而不改变生产条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形成了种子十化肥+灌溉三驾马车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称之为“肥水农业”。其实质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衍生与前奏曲。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弱、劳力多、规模小,因而与发达国家不同,其强调的重点不是机械化而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品种与化肥、农药等,水利对多数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绿色革命在亚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六十年代以来,整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快于发达国家。以1961~1965年作为100%,1992年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指数149,而发展中国家为238(中国280)。八十年代后期与195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发达国家增加0.86倍,而发展中国家达1.64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总产值之比也由2:1变力1:1。

可惜,作为一种思潮,绿色革命在七十年代后遭到厄运。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专家批评绿色革命造成了农村两极分化,贫苦农民困无力购置新品种种子、化肥、农药等而难以从绿色革命中得到好处。随后自然农业、可持续农业思潮又接踵而起,这样,绿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来。但是,这一思潮指导下的行动却在发展中国家继续开花结果。其中,中国与印度被认为是绿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纪以后,绿色革命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重新被提了出来。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联合国粮农组织并未将当前世界的热点——可持续农业——作为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主要手段,而将“新的绿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种、化肥、灌溉、农药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别强调化肥与灌溉是“新的绿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谓“新”主要有两点。一是绿色革命的四大技术手段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采取相应的政策与科技进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将绿色革命的各项技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也曾有人主张将新的绿色革命建立在生物工程基础之上,但鉴于来自生态保护主义的强烈反对与抵制,联合国粮农组织采取了十分审慎的态度。总的认为生物工程是有前途的,但它“是国际争论的焦点,发展中国家要在10~20年后才能理解到它的好处”。

五、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集约持续农业

以上四种思潮各有所长与所短,各有它的背景与适应性,农业具有极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的思路、目标、内容、技术体系都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谷物750公斤,肉类60公斤,而发展中国家却分别只有250公斤与12公斤。因此,前者已将关注的热点放在环境上,而后者仍将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最近的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与会的60位首脑中,来自发达国家的仅有一位,说明了立场与爱憎的分明。因此,我们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种农业思潮与理论精华的同时,一定要冷静地加以辨别,关键在于“中国化”。

1949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村生态环境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与改善。但是目前农业生产与环境形势也日趋严峻,怎样养活养好十多亿中国人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期间一位美国记者提出:“你认为中国真的能够达到粮食自给吗?”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如果我们真正去努力搞好农业,而且按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向道路去进行的话,做到粮食基本自给(95%)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农业发展的方向道路呢?

首先,我们要力争在30~5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内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尽管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不再将这口号作为他们的目标,因而国际学术界农业现代化的声音已甚为微弱,西方已将现代农业称之为常规农业,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仍有待于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在物质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现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它就谈不到农业现代化。第二,在技术上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高产化、良种化、耕作制度与农业结构优化、栽培技术规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节约化。第三,在经济上,用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指导农业,实现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土地或经营规模化、社会化。第四,资源环境良化。保护资源,减少污染,净化美化农田与农村环境。最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进行,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持续地提高生产力实现农村农民的富裕化。那种匆忙将农民真实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美元时就拔高为“小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持续化范文篇3

1文明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城市化

城市是一种文明,一部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但是,随着工业化、后工业化深入而不断发展的中国的城市化,正因其在走向可持续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给当代中国的城市文明①、当代中国的文明发展提出了种种问题:要不要确立城市文明发展的价值取向?如何以城市的文明发展来引导可持续城市化?如何针对可持续城市化面临的种种挑战来破解城市文明发展的难题?

今后10到20年,中国的可持续城市化面临八大挑战。这八大挑战也可以说是中国要确立城市文明发展的价值观、价值取向,走向文明发展所面临的八个难题。

1.1资源约束给可持续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土地资源约束。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贫乏国家,人均国土面积不到1公顷,且地貌复杂,山地、高原多,平原少。在土地资源总量中,农用地指数不及55%,垦殖指数只有10%,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沙漠、石山等面积较大,道路、居民点等就占据了国土面积的20%;草地数量虽然较多,但可利用面积不到75%。

水资源的约束。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水量为世界的1/4,是联合国列出的13个严重贫水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我国的水资源约束,又突出表现为缺水、污水、洪水的问题。50多年在全国七大流域的江河上筑起10万多个坝,但黄河断流、海河断流、黑河断流。统计显示,197条河流407个河流断面中,一到三类水质占49.9%,四、五类占26.5%,劣五类占23.6%。全国七大水系的水质,除珠江、长江总体水质良好外,松花江为轻度污染,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9大湖泊中的7个,水质均已为五类和劣五类。②

1.2城市空气污染对可持续城市化挑战

加拿大科学家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卫星数据绘制了一幅中国的空气质量与世界其他地方比较全球空气颗粒物污染情况的新地图,结论:中国东部工业区处于地图上红色程度最深的区域,表明这里的颗粒物浓度是最高的。在这张2001~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比撒哈拉沙漠还要高很多。③

1.3发展规划缺失给可持续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2006年,全球规划师联盟旗下的13个部级规划组织签署《温哥华宣言》,呼吁世界各地的规划界专业人士携手应对快速城市化、城市贫困化、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温哥华宣言》作出预测,2002年,全世界有30%的城市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变为45%~50%。

从欧洲城市发展规划理论和实践来看,欧洲之所以拥有独特的城市风格、辉煌的建筑艺术,就源自它们对城市发展整体规划的重视。欧洲的经验是:规划质量第一(即千年大计,规划第一),设计质量第二,建筑质量第三。规划首先是理念的规划,科学的理念(对城市本质、特色、演变规律和未来的洞察、理想追求)是规划城市过去、现在与未来,感受城市活力,展示城市魅力的基础。

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城市发展中,规划缺失表现有三:一是重都市物质形态规划(即重都市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轻都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规划研究,以至我国都市建设中的“标志性”建筑、“百城一面”、欧陆风情、“政绩工程”等短期行为一直难以避免。二是重项目建设规划,轻发展战略规划。因此,即使有的城市在做发展规划(如文化发展规划),最后形成的还是在哪里造剧场、艺术中心?哪里建城市标志性建筑等,而缺少对该城市30年、50年以至100年以后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结果,造完后,过些年就拆、就炸,造成极大浪费;如67米高的“西湖第一楼”,设计年限100年,结果只用了13年。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98米高,设计年限100年,只用了7年。三是重城市地面上的建筑设施规划布局,轻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规划;以至一到下大暴雨,几乎所有城市都会发生道路、街巷被水淹现象,这与巴黎等大城市的地下设施建设不可比。

1.4社会“公共空间”的缺失给可持续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西方马克思主义从社会正义的视角分析城市空间问题。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20世纪60年代初写的《公众领域的结构转换》一书中,提出了“公共领域”即“公共空间”的概念。城市公共空间是都市人共同生活、互相交往和活动的共享空间,是界定在与市民公共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中,“公共空间”的缺失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城市化进城中农民的失地、失业、失居现象;二是城市扩展过程中,伴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而出现的区域化、间隔化且呈相对固化的走势;三是贫富分化矛盾突出。为什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在不断提高,在世界上排在第2位,但近5年来老百姓的收入却下降了?2010年全国两会上,朱玉辰代表用三张图解读收入分配“三个失衡”:(1)30年间中国GDP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74倍和59倍,而农村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仅增长27倍和36倍;(2)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55.36%降低到2008年的41.42%;(3)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1990年的2.2倍扩大到2009年的3.3倍。④

1.5城市交通拥堵给可持续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越来越严重的拥堵,是中国快速走向城市化所面临的空间冲突、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缩影。其实,在拥有近500万辆汽车的北京,交通拥堵已司空见惯,成为全国的“首堵”。不只是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长沙等城市也深陷“堵城”困局……

客观原因:北京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线网总长度和密度远远低于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更重要的是,北京人均道路面积相当低——2008年北京市人均道路面积只有6.2平方米,而几个大的世界城市都达到了10.7平方米甚至28平方米。⑤

主观原因:城市规划的预见性不足,城市产业布局的失衡,实际上已经埋下了交通拥堵的“隐患”,而当实际的拥堵问题出现后,再去对已有规划进行改良,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交通问题不仅是交通规划的问题,更是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以及城市公共资源到底为谁服务的问题。城市规划被喻为城市第一资源,规划的失误将带来建设的失误,而建设的失误往往难以弥补。在交通状况日益恶化的今天看来,抓住这个“第一资源”无疑就是抓住了“牛鼻子”。这也给我们提出新的考题,在城市重要资源布局之初,必须经过严格的交通环境评价,以确保其设置的科学性。

1.6城市人口增长对可持续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在1900年前世界人口增长率一直很低。世界人口在1850~1950年的一个世纪里翻了一番,而在1950~1990年短短的四十年里又翻了一番多。在世界人口总增量中,发展中地区占88.8%,发达地区仅占11.2%。从人口增长率看,发展中地区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由1950年的67.9%上升到1995年的79.6%,而发达地区的比例相应地由32.1%下降到20.4%。⑥

中国的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快速增长。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原估计要到2015年左右才达到1800万,但2009年就已达到1850万左右;上海市的常住人口2008年就已达到1858万人,2010年估计在2000万左右;广州的城镇人口从2005年的601万人增加到1040万人,2010年全市总人口达到1290万;深圳市2005年提出,到2010年,人口750万,上限1000万;但是,到2009年,深圳常住人口已达到1300万左右。⑦

人口增长过快,除了带来城市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贫富分化之外,耕地面积也在不断缩小,人地矛盾将日益尖锐,粮食短缺将在2030年成为突出矛盾;同时,人口增长,会因呼吸、燃烧、工业发展等使排入大气的CO2、NOX、SO2增加,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等发生,中国的可持续城市化面临越来越严峻的人口压力和挑战。

1.7城市的“资本化”驱动对可持续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中国的城市化,离不开土地的资本化。在我国,最早的土地资本化就是城市土地批租制;1998年城市房地产改革则开启了“土地资本化”驱动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城市土地批租制使各级地方政府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出让金和用土地抵押的银行贷款,这成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最重要的一类资金来源,也不断推进城市版图的延伸。显然,当初要是不实行土地批租制,如今全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会有如此大的成就。

2000年以后,以“土地资本化”为主要驱动力的中国的城市化,日益演变成为全国各级政府的“土地财政”。一些地方政府不仅越来越依赖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而且还能获取包括建筑业、房地产业等营业税为主的财政预算收入,这些收入全部归地方支配。“土地资本化”(土地财政)驱动城市化的运作机制,使全国各级政府日益驾轻就熟地按照“征地—卖地—收税收费—抵押—再征地”的滚动模式,拓展城市空间,推动城市化。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地方政府不但是征地的大买家、土地出让的大卖家,还是收支的大账房。

但是,以“土地财政”为核心的城市的“资本化”驱动,凸显了以下四大悖论。

1.7.1以“土地财政”为核心的“资本化”驱动,导致可持续城市化的“目的悖论”

城市化、可持续城市化的目的是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为了让全体市民享受城市发展、城市繁荣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但是,试图通过“土地财政”来解决城市化、城镇化资金不足,进而实现城市繁荣、城市发展目的的城市化,实际效果是:在持续温升温的“卖地”“为民”、“卖地”为城市发展、“以地生财”的目标追求中,手段成为目的。近10年来,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迅速增长,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比重不断提升。资料显示,2001年~2003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达9100多亿元,约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35%;2004年,收入近6000亿元。2009年达到1.5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6%左右。在有些县市,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财政收入比重已超过50%,有些甚至占80%以上。⑧但是,这种透支后代人土地资源的“寅吃卯粮”的促进城市化的方式,民众不仅没有享受到城市繁荣、城市发展带来的实惠,反而因80%以上的老百姓买不起房而感到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幸福感也日益下降。显然,手段(卖地——获取城市化资金)与目的(获取城市化资金为了公共服务最大化,为了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被颠倒、被扭曲了。

1.7.2以“土地财政”为核心的城市“资本化”驱动,导致可持续城市化的“经济悖论”

第一,土地资本扩张加剧土地稀缺,设置了自身扩张的空间障碍。马克思说过,劳动力是资本的轻步兵,资本按自己的需要把他们时而调到这里,时而调到那里。但城市的空间分离使劳动力居住地趋向分散化,空间功能的分离和失衡使劳动力的知识和技术结构趋于片面化,交通问题增加了劳动力的流动性障碍,劳动力成本面临劳动者的居住和通勤成本增加。这样,资本扩张的要素需求,不仅可能面临数量上的减少,也将遭受质量上的下降。

第二,“土地财政”(土地资本)增加了资本的成本。不仅由于城市土地租金价格日益昂贵,自然资源稀缺问题以及由交通运输问题带来额外成本,而且,土地稀缺性和现有分布,使得“寻租”行为广泛存在,成为腐败高发的重要诱因,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增加资本的成本。

第三,土地财政(土地资本)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了产能过剩。政府掌握的大量资金投向哪里,对产业结构的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多年来,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主要投向城市建设,刺激了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大繁荣,带动了建材、民用电器、民用五金、民用化工等产业的发展,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这条产业链基本处于低端,过度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社会资源,与中央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方针背道而驰。

1.7.3以“土地财政”为核心的“资本化”驱动,导致可持续城市化的“社会悖论”

“社会悖论”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土地财政”模式下,难免产生高价地进而产生高价房,有悖于国有土地为全民所有这一基本属性;二是在高价地、高价房的推动下,就会导致住房不断向富人、富裕家庭集中,大多数市民百姓获得住房的能力减弱、机会减少,有损社会公平;三是城市扩展过程中,伴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而出现的区域化、间隔化,弱势群体难以享受教育、就医等公共资源好的空间。临近这些城市公共资源的,往往是强势群体的高档住区。也就是说,高收入阶层正逐步占据沿江沿河地带、近远郊森林附近、城市中心大型绿地周围等环境景观资源优越的区域,与城市社会阶层的分化相对应,城市的空间资源也被等级化。

1.7.4以“土地财政”为核心的“资本化”驱动,导致可持续城市化的“生态悖论”

过度的“土地财政”,资本无限制的扩张需求,贪婪地掠夺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城市空间,人口规模随着资本扩张激增,自然资源供应日趋紧张———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其蕴藏量是有限的。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通过土地财政、土地资本“机器”,变成废气、废水和垃圾排放出来,毒害生态环境。温室效应、水资源危机和城市垃圾危机越来越严重,生态链越来越脆弱,将人类的生存环境推向极限。

破解“土地资本”(土地财政)驱动城市化的重要路径选择是:组建“土地资本国资委”,改革集土地管理与土地经营于一身的行政体制,分离政府经营土地的职能,有效评估与监控“土地资本化”的规范运作;同时允许农民的“集体土地”、“私有土地”进入城市土地市场,通过市场机制运作,相关的收入可用于保障已变为市民的农民的长远生计,保障农民能真正得益;同时也有助于从源头上抑制土地财政的片面增长,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可持续城市化。

1.8难以破解的城乡二元结构对可持续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中国现有农民大约是9亿,是城市人口的2.25倍左右。美国是100万农民养活2亿1千万左右人口;澳大利亚是9.8万农民养活2亿8千万人口。扣除1.5亿农民工,中国差不多是7.5亿农民养13亿人口。不仅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新的“双重二元结构”又在生成。在城市化、现代化成为世界各城市普遍追求的情况下,已纳入全球化进程的中国的城市化,要不要降低城市化的速度?如何通过“可持续城市化”、“城市可持续现代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全面小康?

“十二五”时期,中国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必须以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为突破,统筹大中小城市发展。

第一,从“十二五”时期开始起步,用20年时间解决中国“半城市化”(土地城市化明显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问题。也就是说,今后20年,中国需要重点解决3~4亿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十二五”时期面临重要机遇,已经具备“让农民工成为历史”的基本条件,农民工市民化应该在短期内有实质性进展。但是“让农民工成为历史”有几个关键性问题:一是农民工市民化需要身份和待遇的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不仅仅需要身份的市民化,更重要的是生活和待遇的市民化。与户籍身份改变相比,获得市民待遇更为重要、更有实质意义。现在全国已经有14个省市宣布没有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之分了,但是进城的农民待遇没有变。结果,在城市里又构筑起一个新的城乡“二元结构”。因此改变教育、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待遇更为重要,户籍制度本身可以像计划经济时期的粮票一样自然消亡。二是不能以土地换社保,不能以土地换农民工的市民化。当前在不少城市采用的“农地换社保”虽是一条路径,但存在一定的法律问题。因为农民的土地权利是一种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是可以继承的;而社保本身不是财产权利,它是政府对公民提供的福利,同时也不能继承;社保和土地两者之间不是一个同等、同质的东西,不能互换。三是农民工市民化实质是城乡制度取得统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质是在城乡制度的统一上取得重大突破,“十二五”要实现就业制度、基本养老制度、公共教育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统一,使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和待遇。

第二,如何低成本发展小城镇。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目标决定了我们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什么是中国特色?如何避免“空城”的出现?参照国际经验,城镇发展的目的是解决人口转移,在此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低成本的发展期,纽约、旧金山等大城市,在过去的发展中都经历了外来人口以较低成本进城的阶段。

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是我国城镇化的主要方向,我们可以重点在大城市郊区选择一部分农民工集中居住的小城镇,改善基础设施,把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点向农民工居住密度较高的小城镇和村庄延伸,从而降低农民工的生活居住成本。上海宝山区罗店镇的开发或许为中小城镇开发建立了模板。在2002年至今的近8年时间里,罗店镇从遍布猪棚、牛圈和农田的6.8平方公里的郊区小镇蜕变为沪上独具北欧风情的宜居新镇。在新镇规划建设上,罗店突出“营造城市”的理念,不只是房地产开发、建镇卖房,而是将民居、现代服务业和生态景观“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围绕占地280亩的美兰湖,重新布局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格局,打造休闲旅游、会务会展、商业等现代服务产业。罗店镇集约式的整体开发模式走出了一条低成本发展小城镇、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新路。

2文明城市:可持续城市化模式的历史选择

10多年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践的跟踪研究使我认识到,文明城市作为回应当今中国可持续城市化面临的八大挑战、实现可持续城市化的一种新模式,也是人类城市范式演变的历史选择。

2.1城市范式与可持续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曾用“范式”来表明某一时期、某一科学“共同体”所公认的研究对象的概念框架、理论方法及其可仿效的科学范例、模式,并表征着某一科学发展的方向和研究路径。我们把“范式”移植到城市的概念上,以“城市范式”、“城市模式”指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影响,在人类城市发展史上所出现的具有不同的城市价值取向、城市形态与功能特征的城市样式、城市模式。

人类城市的变迁从“城市模式”的视角来分析,当原有的“城市模式”不能指导并解决现有的城市问题时,就会出现“城市革命”,发生城市模式的变迁。人类城市模式的变迁,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但又离不开人的客观历史的选择。当今中国的可持续城市化正面临这样一种历史选择的关键时期。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提出: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必须以“C模式”,超越以美国的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A模式”,防止陷入南美以及拉丁美洲的“B模式”泥淖。⑨

“A模式”,即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城市低密度蔓延、私人轿车为主导的机动化、化石燃料为基础、一次性产品泛滥等。其结果是:美国以占世界百分之五的人口消费了三分之一以上的世界能源。“A模式”无疑是造成现在地球的“三高”,也就是高油价、高排放以及粮食价格不断攀高的主因。

针对A模式给拉美带来的发展的陷阱,以至西方一些学者提出了“反增长”的B模式。塞奇·拉脱谢尔(SergeLatouche)等人提出“反增长计划”。该理论认为:为了增长而增长对生物圈承受极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因而是不可持续的,生态危机尤其是温室效应的持续恶化,使得反增长对缩减我们的经济规模而言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因此,应该用一种非增长的社会来代替目前增长的社会。

厄尔·库克在《人类、资源与社会》(Man,Energy,andSociety)(1976)一书中,回顾了能源的状态与历史,并提出了“持续增长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思议的”。库克预言在20年到30年之内,人类社会将分三步“退回低能量状态。”这种“反增长”的B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不现实、也不可行的。

由对城市化A、B模式的分析,仇保兴同志提出了C模式。“C模式”是坚持“发展”的前提下,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高效,又能低成本地补偿其负面影响的新型城市化模式。这种对A、B模式扬弃和超越的新模式,注定是一场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诸领域的深刻革命。

仇保兴同志提出城市化的C模式很有价值,也很受启发。但是,作为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城市化模式,它有以下缺憾:一是对“模式”本身缺乏界定,即“模式”是什么?二是对中国城市化、城市化的“C模式”缺乏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逻辑分析,即缺乏对中国城市化、城市化模式在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的揭示,缺乏对中国城市化、城市化现实与未来定位与走势的分析;三是对中国城市化、城市化模式的价值分析也不足。城市化、城市化一旦上升到“模式”的层面,它必然带有普遍的意义。

2.2文明城市作为中国可持续城市化新模式的历史逻辑

为了说明“文明城市”作为中国可持续城市化新模式的历史逻辑、历史选择,这里有必要先对“模式”的基本要素先作些分析研究。作为“模式”(model),在英文中还有“模型”、“原型”、“样式”和“典型”的含义。在《辞海》中,把“模式”亦称为“范型”,“一般指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式样”。作为术语时,在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涵义。“在普通心理学中,指外界事物贮存在记忆中的有组织的心理图像。在认知心理学中,指信息加工的过程,或事物的有组织的结构。在社会学中,是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和解释方案,也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在城市化、城市化层面研究“模式”,一般应有以下三个基本要素:(1)独创的“模式”“原型”;(2)具有普遍意义的“范式”(中文里的“样式”和“范本”与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的“范式”概念类似),当然,“范式”的普遍程度也具有相对性;(3)又是一种理论图式,或者说是一种内蕴着理念、方法、概念和基本观点的理论体系。

文明城市作为中国可持续城市化新模式的历史逻辑,这是中国或者说是人类城市范式演进的历史选择。从人类城市变迁的四种范式(模式),可发现文明城市作为当今中国可持续城市化新模式的历史逻辑、历史必然。

一是“商业模式”的城市。中国是城市最早产生的国家,但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城”和“市”是两个概念“城”是指有防御性围墙的地方,能扼守交通要冲,防守军事据点和军事要塞。“市”是商品交换之所。中国古代的城市其主要功能是维护“城市”的自然状态、城民的商业活动、日常生活,故而要在城内兴“市”,以便商品交换,筑“城市”以做好军事防御,保护城市市民的商品交换。古希腊的“城邦”,其最初功能也是如此。中国古代近代的城市主要是都城、商埠中心、海外贸易城市。中国的手工业中心城市是明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在西方,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也与商业、手工业和贸易相关。从11世纪以来,意大利的威尼斯就借海上贸易的便利,并经过几次十字军东征,成了沟通东方与西方的贸易中心,构筑了一个强大的海上商业王国。

古代与近代城市的“商业模式”,在本质上是与朴素的物质世界观相适应的;对物质世界的尊重,对城市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物质生活以及追求物质生活享受的世界观、人生观,客观上促进了“商业范式”的城市发展。

二是“工业模式”的城市。18世纪至19世纪西方国家的工业化,给西方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以最大的推动,既带来了城市的文明,又带来了污染、贫困、犯罪、拥挤、生态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些城市问题也可以说是最原始的城市问题的出现,是人对自然资源肆意掠夺的结果,也是盛行于17、18世纪的笛卡尔主义及牛顿力学(机械)世界观的产物。但是,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范式是以“工业”(发展各种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家在批判机械世界观指导下的“增长”模式的缺陷,在反思工业化给城市带来恩惠的同时却又破坏了城市人居环境的过程中,1904年,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开始广泛实践1902年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以实现城市的人本化、生态化回归。

三是“生态模式”的城市。现代物理学所展现的世界观的特色可以说是有机的、整体的、生态的,它也可以被称为广义系统论意义上的系统论世界观。生态危机唤起人类的觉醒,使人类开始反思工业社会所走过的路程,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开始钟情“生态城市”。如美国旧金山湾东部海岸的伯克利、巴西的库里蒂巴、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等,是目前世界上具标志性的“生态城”。

近年来,中国先后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城的目标,但是大都只考虑了生物生态、人工自然生态,却不重视社会生态。2009年中国和新加坡政府联合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则是要共同努力建设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努力实现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

四是“文明模式”的城市。20世纪末21世纪初,各国学者在反思“生态城市”的过程中,提出以新的思维方式认识“生态城市”,同时预言新的“城市模式”诞生。当代中国千百万民众在追求与实践的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城区)。文明城市内含着四大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思想,内含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文明城市作为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聚焦,它在根本上标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文明状态。文明城市是这样一种与21世纪人类城市发展趋势相吻合、体现科学发展理念的新范式、新模式,即“城市文明范式”、“城市文明模式”。

3文明城市:走向可持续城市化实践的新模式

文明城市的创建,不仅是当今中国千百万民众在参与、在追求的可持续城市化新模式,而且可以说是一种引导中国走向可持续城市化实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模式。

3.1“文明城市”新模式的命名

对该模式的特征我们暂且以“文明”一词汉语拼音的开头“W”为标志,命名可持续城市化的新模式。以“W”命名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城市化新模式,其优点在于:(1)它是对美国等国家A模式的“扬弃”,“W”也可看做两个倒过来的“A”;(2)“W”模式第一次找到了一种“城市化”、“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模式;(3)“W”模式是在坎坷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的。“W”模式既表证“城市”(城镇)本身是一个系统,或者说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又要求我们以系统的方法研究与揭示“城市”系统的演变。

3.2文明城市(“W模式”)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3.2.1文明城市的特质

文明城市的基本特点有三:即城市的形态文明、功能文明、素质文明。城市的形态文明是文明城市的形象,功能文明和素质文明则是文明城市的内在本质特征,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从不同的侧面展示文明城市的风采。

——形态文明。文明城市不能没有文明的形象,文明的形象是文明城市的首要形象。有人认为,文明城市的形象是城市文明的“形”和“象”在公众心目中的感受与反映;有的认为,城市的文明形象是“公众对一个城市的整体印象、整体感知和综合评价”;有的认为,城市的文明形象仅是个人对城市的感受,任何人不能全部感受城市的形象,因为城市形象具有综合性、复杂性、整体性和流动性;有的认为,城市的文明形象是一个多棱镜,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形象,并非每一形象都是文明的等。我们认为,文明城市的形象是公众在感受、体验城市功能与素质的过程中,对城市形态文明的一种认知、判断,其认知与判断虽是主观的,但它是对城市形态文明的一种客观反映。

——功能文明。任何城市都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功能。城市的功能文明,主要体现在城市的服务、管理和创新三个方面。城市应成为最适合人居的场所,不仅要有合理的空间布局,美好的生态环境,而且要给“人居”提供能满足“人居”需要的种种服务。当然,城市“人居”的需要也具有层次性和历史性。城市必须不断地从不同方面、根据不同对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规划与发展城市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人居”功能的需要。

——素质文明。城市素质文明可从城市的自然环境素质(质量)、城市基础设施素质(质量)、城市市民素质、城市发展素质等方面去分析。比如,城市基础设施的素质如何,对于聚集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中,大型桥梁、机场和地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当然,市民素质文明更重要、更关键,它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区分一个城市与另一个城市文明水准高低的指示器,是一个城市不断提升其功能文明、形态文明的根本保障。

文明城市特质回答的是文明城市自身的特点与功能问题,文明城市同时又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城市。

3.2.2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性质

《测评体系》是对城市文明以及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创建绩效的全面系统的测评。因此,《测评体系》的性质是一种过程性、工作性、结果性的指标体系。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评价性指标体系,也不同于工作性的考核的指标,它是上述三种特性有机统一评价与考核城市文明、市民素质文明的综合指标体系模型。

该系统模型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实践与绩效的系统状态、结构——功能的简化模型,它是开放式的,它是可以由计算机进行实验的模型,它可以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实践的需要与水平的提高而修正、完善,它引导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3.2.3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功能

为什么说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是一个具有系统结构功能的综合系统模型?因为该系统模型(或者说“W指标体系模型”),具有以下三大功能:

第一,第一次找到了一整套系统的、并被2005年、2008年全国第一、二届文明城市评选表彰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描述与考量文明城市创建绩效的量化方法。马克思说过,任何科学只有发展到能成功地利用数学时,才算获得了真正的发展。同样,对文明城市、文明城区创建绩效的评估,只有形成了系统的“量化”指标,并通过这种“量化”指标对文明城市、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及其绩效能够用数据计算与分析,用规范的语言从创建实践经验中提炼出可重复、可检验的科学陈述,才达到了“量化”的要求,才能成为全国各大城市最寄希望并感到最有应用价值的《测评体系》。“量化”方式在《测评体系》中的成功运用,不仅在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城区创建实践中是开创性的,而且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也可以说是第一次找到了一条以“指标体系”模型为“量化”方式运用于复杂的巨系统对象研究的途径,这在促进社会科学的“量化”研究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第二,“W指标体系模型”作为把握文明城市(城区)的一种模型,它旨在通过不同的指标来反映文明城市(城区)中提炼出来的概念,进而客观、全面地把握和反映文明城市、文明城区的创建绩效。“W指标体系模型”舍弃了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的许多具体环节和细节,着重于从本质上,从系统全面的意义上,反映和表达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的各种关系、环节;并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实践的需要与水平的提高而修正、完善,所以先后形成了2005版、2008版、2010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第三,“W指标体系模型”是对政府主导、政府组织动员市民百姓和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制度设计、制度规范。城市的文明和谐发展需要制度的保障。但是制度如何设计?如何规范?如何真正发挥制度对城市文明和谐发展的保障作用?从2002年开始研制《测评体系》到2005、2008年运用该体系模型测评文明城市的实践中我体会到,该模型又是对城市文明和谐发展的较成功的制度设计、制度构建。

为什么这样说?其一,该模型不仅对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设置了测评项目、测评内容,而且将一个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水平、质量等量化为测评标准;不仅明确城市形态文明、功能文明、素质文明的评价对象,而且都有负责分管城市形态文明、功能文明、素质文明的政府责任主体(目前,该体系已将中央文明办、中央综治委、中央纪委、公安部、住建部、教育部、文化部、民政部等42个部委办的指标纳入《测评体系》),这就保证了国家各部委办的指标要求,通过各城市相关的委办局主体,使城市文明和谐发展的要求得以落实。这是一种以“测评指标”为桥梁,整合国家与地方资源同创共建文明城市、促进可持续城市化的一种制度设计。其二,该模型作为一种制度设计,是与中国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运作一致的。如上所述,因为该指标体系模型在研制和修订的过程中,整合了国家42个部委办的指标,修改指标都要得到相关部委办的认可;政府能否扎实有效地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既是测评指标的要求,又是对政府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实效的检测,也是对政府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绩效的最好的检验,更是对政府推进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检测。

3.3文明城市——W指标体系模型,是全面系统引导城市走向可持续城市化实践的新模式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了更好地回应可持续城市化面临的八大挑战,突出对各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引导,突出对“五大关怀”的引导。

3.3.1突出对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践引导

今后10~20年,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载体和路径:将聚焦可持续城市化的实践。

《测评体系》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引导中国的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践,走出一条可持续城市化道路:一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目标:《测评体系》中设置的“人口与生活质量”、“社会保障”(城镇登记失业率、住房保障制度、社会救助体系等)测评指标,目的在可持续城镇发展过程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二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取向:《测评体系》中设置的“第三产业贡献率”、“单位GDP能耗”等指数标,引导全国各城市在可持续城镇化、可持续城市化的过程中,使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外向型向内生型转变;三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测评体系》中的“研发(P&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国际互联网用户普及率”等指标,引导各城市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四是减少发展代价:《测评体系》中设置的“公众对城市环保的满意率”、“节能减排”等降低碳排放的指标,引导各城市减少发展的代价,实现可持续城镇化、可持续城市化。

3.3.2突出对“公共空间”、“公共需求”、“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的关怀,提升可持续城市化品质,促进社会文明、社会和谐

文明城市的创建,通过突出对“公共空间”、“公共需求”、“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的关怀,提升城市宜居、可持续城市化的品质,促进公平公正的社会体制与机制建设。

第一,对“公共空间”的关怀。城市公共空间一旦我们赋予较多的人文情感、人文关怀,那么,城市将会使每个人感到更美好。那么,如何解决可持续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空间缺失”现象,凸现“公共空间”的人文关怀呢?

《测评体系》在借鉴西班牙巴塞罗那、新加坡等公共空间政策的经验的基础上,设置了“人均公共绿地”、“城市棚户区改造”、“公共场所道德”等指标,引导各城市将易于识别的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更新和扩展的目标。引导可持续城镇化、城市化要兼顾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的中性化、均衡化,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多元文化能在合理的空间配置环境中和谐共存共生,共享城市公共绿地,公共文明。

第二,对“公共需求”的关怀。可持续的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必须以“公共需求”的满足为基础。从城市需求关涉的人群来看,一般可分四个层次:城市居民的个体需求,城市群体需求,城市公众需求,城市公共需求。要说明的是:(1)在城市公众需求中,蕴涵着城市群体的需求,但小团体的需求就不是城市公众的需求;只有城市大部分群体的需求才是城市公众需求;(2)城市公共需求包含着城市公众需求,但只有当城市公众需求体现了城市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形成了大多数人的共同追求,展示了城市发展的一般趋势,才是城市的公共需求。对“公共需求”的关怀,要以弄清公众需求,强化公众需求的服务为基础,编织城市“公共需求”的大网络,并使城市个体、群体在追求和满足需求的过程中,兼顾集体和国家的需求和利益,兼顾长远发展的需求和利益。《测评体系》中有关“公共设施”、“公共图书馆”、“公交站点布局”、“市民对政府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利的满意度”等指标,就是引导城市在满足公共需求的过程中,提高城市的文明素质。

第三,对“公共服务”的关怀。党的十七大之后,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了改革的中心环节。传统的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其他改革为配套的改革思路,正在转向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改革思路。

《测评体系》中关于“政务公开”、“依法行政”、“窗口行业规范化服务”、“法律援助与服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以城带乡,联动发展”等指标,引导文明城市创建在可持续城镇化进程中,使“公共服务”凸显以下四大价值需求:①体现政府行政的“公共性”。在伦理价值层面,体现为公共部门的公正和正义;在公共权力的运用上,体现人民主权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在公共部门的运作过程中,体现为公开和参与;②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供给多中心治理模式,突出财政的公共属性,明确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责任均等化;政府在两个方面需重新定位:一是政府与市场关系,必须重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二是政府与公众关系,树立起“公众是委托人、政府是受托人”新观念,分步实施均等化;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体系的责任结构:一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规范性判断)、以及“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事实性描述);二是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社会组织的角色关系(地位差异、关系互动、互补);三是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都必须为其行动及后果付出代价或获得收益;④农村与城市的最大差异,在于农村很难享受到与城市相同的“公共服务”。所以,测评体系通过“以城带乡、联动发展”的指标要求,引导城市逐步解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第四,对“公共管理”的关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传统的社会管理正由新型的城市公共管理、社会治理所代替。《测评体系》关于“社区民主建设与管理”、“行业风气满意度”、“志愿者队伍建设”、“志愿服务领导体制”、“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等指标,引导全国各城市在可持续城市化进程中形成城市的社会发展和管理新模式,一方面要强调社会的公共事务,通过公众参与、倡导“公共”精神,寻求“公共领导”,以更好地实现对城市公共事业的公共管理。在这个意义上说,对公共管理的关怀,体现了城市多元主体(政府与市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等)互动的对社会的“善治”,体现了具有“公共精神”的“公共领导”对城市公共事务的“善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城市“公共领域”的管治、控制。对“公共领域”的变动、走势以及突发事件,要有预判、预警、预治,以保证“公共领域”的安全。

第五,对“公共安全”的关怀。公共安全是政府和百姓都特别关注的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公共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文明城市的创建还必须突出对公共安全的关怀,它是关系城市民生、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大事,建设文明城市的一项系统工程。

持续化范文篇4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可持续发展;影响;措施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良好的人口环境,将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88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压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制订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依据国际通行的标准,将60岁以上人口算作老龄人口,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7%的地区,即可看作是进入了老年型地区。2000年,我国步入老年型国家,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同世界其他国家大致相同,同时也呈现出自己的一些特点,如老龄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地域分布不平衡、高龄化趋势明显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本国家或地区完成工业化后,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因此,其对老龄化的承受力强。而我国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出现的,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而我国是“未富先老”。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必然会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导致老年抚养系数上升。人口老龄化意味着退出劳动岗位的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减少,老年抚养系数上升,即被赡养的人口增加。人口年龄结构预测表明,老年抚养系数从1970年起一直上升:1975年为12.9%,1999年为13.5%,2010年为17.4%,2030年为37%,到2050年则进一步上升为47.5%,劳动年龄人口与老年人口之比接近于2:1。(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页)尽管少儿抚养比有下降趋势,但由于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大大快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老年人口赡养费用也要比少年儿童抚养费用多得多,因此,劳动力成本会大大提高,这会降低产品的竞争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

2.影响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和数量。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人口的老龄化最终将导致劳动力不足和劳动力年龄结构高龄化。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靠的是科学技术,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较小。而我国属发展中国家,多是以体力要求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不同年龄劳动力在体力、精力和适应力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劳动力供给结构和数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影响扩大再生产。国民收入在分配使用额时分为积累和消费两大部分,积累资金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积累基金的增长,意味着必须压缩消费基金。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国民收入中用于老年人口的退休金、医疗费用和福利费用等消费基金的压缩极为困难,这不但消耗大量经济增长的成果、加重国家财政的负担,而且导致积累基金减少,特别是生产性基金减少,影响扩大再生产,降低经济增长率。

4.引起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有着许多同青壮年不同的特点。老年消费群体的日益扩大,直接会引起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第三产业尤其是生活消费服务业的水平比较落后,远远不能满足老龄人口的物质文化和生活的特殊需要。

5.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老年人口因其体力下降、智力退化,必然导致自我抚养能力的衰减,而加重对别人的依赖,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目前,我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照料老人的人力资源不足,大大弱化了家庭养老的能力。受经济基础和社会发育程度的严重制约,现阶段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完善,老年人经济自养能力不足,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基本上完全依靠子女,这将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随着老年人数的增加,给家庭经济收入和家庭消费水平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容易引起代际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制定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期人口发展规划。目前,我国总人口已达到13亿,庞大的人口基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必须认真执行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继续控制人口增长,保持总和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同时,在农村的总和生育率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城镇的总和生育率,使城镇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二胎,防止家庭结构“四、二、一”格局的出现,减缓城镇的老龄化速度,降低对老年人的供养系数。这既能控制人口增长,又可以防止老龄化速度过快,推进老龄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对人口老龄化的承受力。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提前到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极不协调。在2020年之前,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将始终处在60%以上,虽然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在提高,但在劳动力的总量上将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我们应充分利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期”,大力发展经济,使社会财富日益丰富起来,提高对人口老龄化的承受力,为适应老龄化的高速发展和高龄社会的到来奠定物质基础。为此,我们要做到:(1)加快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2)把老龄产业作为老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促进经济繁荣。(3)利用地域间老龄化程度的显著差异,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地域间的优势互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3.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安老体系。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应根据老年人的自身特点,逐步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老年照料服务体系、老龄政策法规体系,使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1)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健全老龄法规体系,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2)建立一个公平与效率兼顾、基金来源多渠道、城乡有别和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多层次的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养老保障体系,以保障老年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利。(3)发扬我国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文化传统,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在解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情感维系方面的作用。(4)加快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进程。针对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特点,大力发展社区服务,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将社区工作的重点转向为全体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护理、文化娱乐及其他精神慰藉的服务上。

持续化范文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可持续管理;创新;管理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国民生活与消费能力大幅度提高,各项制度也在不断完善。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与新能源开发技术的进步,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社会实际与近几年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等情况,水利工程的优越性与重要意义逐渐显示了出来。如09年的西南大旱。从2009年8月开始,持续了半年之久,影响了我国云南、贵州、广西、重庆与四川五个省区市,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物价上涨等严重后果。水利工程建设是关系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某一方面甚至可以决定该领域或该区域的发展未来。简单来说,它是一种以水库为研究对象的工程规划。不仅是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还可有效进行水资源的调度,满足缺水地区的需要,如南水北调工程等。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基础产业,必须保持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满足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

1.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

1.1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1.1.1工程周期长,前期准备具有盲目性。水利工程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较明显,其施工与建设方案往往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其次,施工的难度与对环境的测量都导致建设过程成本高的问题。工程时期过长导致了现在在建设和施工时出现的盲目。这部分水利工程项目应当在施工之前需要与周围的地理情况结合,并进行完整的设计与考量,这一盲目性导致了最开始的规划设计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工程的建设施工以及资金投入受到了很大限制,最终建成的水利工程设施可能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1.1.2后期运行管理不足。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正常情况下在5-10年期间内不会进行扩建。所以在后期的使用的过程中,当地的相关部门对该工程的管理与监督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某些地区存在没有专门人员对运行的设备进行检修或定期检查等问题。另一方面,缺少对水利工程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招收政策,导致在职的工作人员缺少培训与相关素养,年轻的工作人员难以招收,即便招收了员工,能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留下来的人数也极为少数。长期发展下来,会形成职员工老龄化,缺少专业素养的年轻人等问题。1.2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1.2.1水土流失。不同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或同一工程的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对环境影响的特点也是各不相同的。我国是黄土面积分布最广的国家,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如黄土高原地区的大规模黄土的流失。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往往建设在距离居民区较远的地方,因此水利工程往往伴随着移民安居,在移民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开垦毁林,这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1.2.2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水库在蓄水过程结束后会对周遭环境尤其是农业生产活动造成极大的影响:周围土地加速盐碱化,不适宜农作物的种植;由于在河道中的水流量大大减少,也会促使整个的水流流动趋势变缓,对于排入到河道中的污染物无法及时排除,逐渐在其中集合,会形成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导致对河流一带的农作物污染严重,若被人体食入会极可能造成食物安全问题,威胁人类的健康等。除此之外,水库淹没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修坝对水生生物特别是洄游性鱼类将产生直接影响,对水利工程施工地段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大,若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社会的重大问题。在建设水库的周围也会引起温度、湿度、风速等直接因素的变化,同理的,水域越大对库区周边的气候影响也越大。1.2.3对河流航运的影响。尤其是对多泥沙河流而言,在运行过程中水库回水的末端易产生泥沙并淤积起来,长期不处理的话会导致泥沙越积越多,不仅会减少水库的蓄水容量,严重时会导致河床升高,进而影响该行路上的航运状态。另一方面,可能会改变河流的流向,从而引发航路的改变等问题。

2.对水利工程可持续化管理的建议

2.1完善管理模式,提高安全意识。对水利工程实行可持续化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工程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可以长期的工作下去。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水利工程的监管力度,完善管理模式,建设过程中特别要处理好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的关系,新建工程与履行现有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与建设旱涝保收田的关系,点与面上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通过对有限水资源、有限投入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旱涝保收面积,推进农牧业协调发展。具体方面如下: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对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勘探与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与对周围环境造成可能影响的评估报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和分布的合理性,将对周围的影响降至最低;在工程建设完成后,结合当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同时提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要求,对管理工作和管理机构进行改革,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以此来促进可持续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如定时定期的对主要运作设备进行检修,保证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意外,对有问题的设备及时处理与替换等。以此来保证水利工程的功能可以高效,安全的实现。2.2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难度较大,还需考虑环境对建设可能造成的影响。对相关的技术方案进行改革创新,采用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工程设计理念与建设方案,在技术层面上加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可靠性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2.3相关部门加强对人力资源的考核。针对目前存在的一线工人缺乏专业素颜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进行一定的制度修改,加大对目前进入企业的工人的培训与考核力度,实行“不合格淘汰制”,在必要时可进行“996”工作制度,对自愿接受996工作制度的工人进行一定的薪资提高等。同时,要积极向外界吸纳优秀的青年人才,通过改革福利待遇,加大宣传力度,最大限度的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专业的人才队伍。2.4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仅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项关系到我国民生的重大项目。如三峡大坝的修建,在水力供电方面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项创举。因此,在其建设与后续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增加其资金投入,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保证。如指定更加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与责任到人制度,单独设立一笔资金用来处理突发情况,专门打造一支监督队伍,时刻监视着水利工程的运行状态,保证其稳定性与可靠性。

3.结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我国发展息息相关,虽然在目前水利工程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环境的破坏等因素。但笔者认为,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环境保护二者并不冲突,反倒是可以互相弥补的。在现在的发展中,我国的水里基础建设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大原因是源与对工程建设的盲目性与前期规划的不足,在后期的管理不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因此笔者建议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加大其管理监督力度,尽可能缩短整个工程的建设周期,以此来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洒腾腾.浅析水利工程的可持续运行管理.淄博市水利事业服务中心.

[2]富玉凤.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论述.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农村经济局.

持续化范文篇6

一、转变发展的价值取向,确立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观,实施生态发展战略

在推进林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要想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完成发展价值取向的转变及发展观的革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文明观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可以断言,本世纪是生态文明观居主导地位的世纪,从工业文明观到生态文明观,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大飞跃,同时也是价值观念的大转变。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确立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林业产业化进程中,将生存观与发展观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观为取向,在生态文明的意义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着眼于战略高度,把经济发展中的全局性利益与局部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从那种粗放的开发资源和发展经济的战略,转移到合理保护、集约式开发资源和发展经济的生态发展战略上来。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由于林业承担着中国21世纪农业、生态环境与整体发展的重大使命,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必须把林业发展置于基础产业地位,切切实实地在政策、投资、税收等方面将林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来办。将林业产业化与江河治理、水土保护及环境保护、扶贫攻坚结合起来,实行整体推进、综合发展的策略。

(2)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对林业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给予明确的界定,使林业生态环境资源资本化。在制度上,建立合理的生态效益的补偿机制,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林业产业化运动(因此说生态经济学是生态文明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和生存发展经济学)。

(3)在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实施区域发展诊断、实际效果的测定及发展程度的评价,在全国范围内分期分批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工程和示范区域网络,提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模式。

(4)对于森林资源、根据“生态利用”原则,采用“地域分工,分类经营,总体协调,效益最佳”的方针,建立森林资源的多项利用制度。从而实现在保持自然资源质量和持续供应能力前提下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不超越环境系统涵容能力和更新能力前提下的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5)加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及社区林业的建设。为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时空利用程度,从而提高复种指数和经营指数,在同一块土地上既生产农作物,又生产林产品或其它种植业或养殖业产品。实行乔、灌、草结合,充分利用上、中下层空间,林中放牧,林牧结合,以林养地、采叶养牛、羊、猪、兔,林地培养食用菌和名贵药材等,这也即是所谓生态林业或立体林业模式。所谓社区林业又称社会林业或乡村林业。它是通过杜区群众的积极介人和参与森林保护、管理等经营活动,建设森林资源,改善乡村环境,扩大农村社区就业机会,提供薪材及林产品。生态乡、生态村及生态县是以村、乡、县等为经营单位,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综合经营、良性循环的典型生态经济系统。

(6)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为保证环境质量和保证在收获与更新循环平衡基础上资源的持续产量,以及物种保护,要求进行自然保护,即保护整个生物界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的大自然—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实现自然保护宗旨的重要措施,它是指国家用法律形式确定的、长期保护和恢复的自然综合体。具体来说是在自然环境整体内划定一定空间范围,包括地域水域,在其所属范围内严禁开展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一切经营性、生产性活动。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管理和改造生态系统的战略基地。总之,产业化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即STES)协调发展问题。只有逾越学科界限,超越部门利益,跨越时空范围,把可持续发展概念从意愿变成行为,从口号变为科学,从政府行为变为各经济组织和群体的共识,变纵向为横向、联宏观与微观、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从技术手段、管理体制和观念行为人手,把经济活动严格置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控制之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原则.实施科技发展战略

在林业发展政策相对稳定和不断增加投人的基础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产业化进程中将起决定性的作用。要实现林业经济的犬发展,根本出路在于通过不断提高林业投人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的利益效率,进而提高林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与这一目标要求相比,我国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和林业科技工作还存在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在多出重大突破性成果,加速新品种、新技术更新和加快成果转化与推广方面,还远远不能适应林业生产和市场变化的形势;2.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适应林业大力发展林特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需求,组织引导更多的科技人员深人林业生产的主战场方面也还很不够;3.是在促进规模经营和种养加、林工贸一体化、加速林业产业化进程方面,还严重不适应林业形势和任务的需求,林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实施科技发展战略必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政府是推动国有科技发展的主体,各级政府切忌将科技发展战略变成口号战略。在科技发展战略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有:1.不断增加对科技的投人;2.制定详尽且切合实际的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3.制定各种政策,规范科技行为、引导科技方向,鼓励支持群众性的科技活动。其中,科技发展规划是核心,它主要解决“集中有限资金,集中主要力量,突破关键技术”,“解决部门分隔,各顾一头,不能形成合力,也形不成气候的问题,’;也可以调动和组织科技人员解决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科技问题等。通过科技发展规划把从科技发展考虑问题与从产业化发展考虑问题结合起来,围绕林业产业化的目标,在林业基础科学研究及应用研究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出现一批突破性技术,形成以高产优质高效为核心,能合理利用林业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的新技术体系。

(2)林业科技体制改革要有重大突破。要根据林业科研的特殊性建立林业科技与经济有效关联的新型林业科研体制,加速科技经济一体化及林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3)林业科技推广要有重大突破。首先是林业科技推广观念的革命,由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广大林农)为中心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其次是林业科技推广机制的转变,由单纯行政手段推广转变为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第三是稳定林业科技推广队伍,提高推广人员的科技素质和推广水平;第四,坚持林业科研队伍及机构、林业推广队伍及机构、林业经济组织及林农的密切协作,加快林业科技推广的速度。

(4)普及现代林业管理知识,提高林业产业化经营决策水平。人们已经把信息技术作为新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但往往忽略了林业经济管理和决策技术的发展和它对林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现代林业的实质是发达的科技型林业,墓本特征是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管理和现代农民,管理在现代林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林业管理技术包含了信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但内涵比信息技术更丰富,包含了经济决策科学和方法,例如从市场预测、产量预测、投人决策,到生产过程中的因地、因时、因品种的差别管理技术等等。所以加强软科学研究,提商软科学的地位,对实施林业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发展战略具有重大作用。软科学研究至少在四个方面起着决策参考作用:1.对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中科技问题提出政策建议;2.对林特产品需求和市场价格做出正确预测;3.对林业资源管理政策提出方案;4.对科技项目的立题、科技成果的推广从技术、经济、生产、生态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

(5)大力开展“让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活动。“让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活动起源于英美等发达国家,至今巳有100多年历史,许多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让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活动本质上属于一种广义的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扩散过程。它主要是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如期刊杂志、电视、电影、报刊及群众性集会上传播科学知识,报道科学技术的近况和新发现,宜传新产品中所包含的新的技术等。在推进林业产业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开展“让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各级政府、科研及技术推广机构应通过大量有效措施宣传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经营制度等,加快林业新技术扩散.不断提高林农及职工队伍的科学素质。

三、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实施人才战略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我国拥有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在21世纪中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掌握了先进技术及具备创新能力的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和国民素质的竞争。谁拥有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人才及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谁就将是21世纪的胜利者,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如果说20世纪仍然属于“财富源于物质资源”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完全进人“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端新的时代。林业产业化是世纪之交林业经营制度的重大变迁,它担负着发展山区经济、推动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的综合素质,实现广大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所以充分利用我们所拥有的人力资源优势,挖掘人力潜力,就成为推进林业化,实现林业可持续的重要战略之一。

(1)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宏观上能有效指导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复合型领导人才。它们懂法律、通政策、晓专业;能创造性的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情况;能牢牢把握发展的大局和正确方向,掌好舵。他们政治品质高尚、业务素质精湛,为人民服务信念坚定;这样一支干部队伍能够成为引导林业产业化,实现林区经济、社会及生态持续发展的中坚与核心。

(2)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林业产业化的核心是产加销、林工贸的一体化发展,因此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企业家是以企业资产增殖为经营目标,通过产权市场竞争的过程将自己的知识财产(即人力资本)与企业的物质财产结合在一起,从而在经营中占有企业的整体资产,独立、创造性的组织和指挥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流通、服务等商品经济活动,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专门经营者群体。以上定义具有以下四个的内涵。其一,企业家是先进生产方式的开拓者和创造者,因此,他们必须实际占有企业的全部资产,并承担由此产生的风险。如果企业家对企业资产没有支配权,那么,他们就无法主动按商品经济的原则去优化组合生产要素,也谈不上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其二,企业家是经营管理的专家,尤其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管理知识、技能、经验和能力。否则,他们就没有能力对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的革新,当然也就没有资格获取企业资产的实际支配权。其三,企业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具体组织者,他们的经营目标是实现企业资产的增殖、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四,企业家具有现代商人的本质,他们经营和发展企业的经营原因,一般在于追求超常收人这个利益动机。因而,他们是以自己拥有的知识财产权作为资本,直接参与企业剩余产品(净利润)的分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企业家队伍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建立一种能使“经营”能使人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并使他们的权益通过契约的形式予以保障,逐渐使他们成长为合格的企业家。其二,实行企业家的社会选聘制。企业家阶层是在竞争中形成的,靠传统的任命制或选举制,都很难产生合格的企业家,只能形成或单纯偏重国家利益(且主要又是地方或主管部门的利益)的“官员式经营”,或单纯偏重职工近期利益的“工会式经理”,无法形成“国家一企业一职工”三元制衡机制。当代合格企业家所追求的目标既不是“利润最大化”,也不是“产值最大化”,而是“企业增长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家必须从长远、综合及宏观的角度,作出正确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产品开发决策”及“收人分配决策”等。

持续化范文篇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城镇建设

当今世界,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声音,城市化发展也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城市的繁荣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标志,是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城市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

一、吉林省实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作为我国东北部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及边疆民族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与我国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人口数量较大,城市数量较少,城市供给比较短缺

截至2008年底,吉林省常住人口为2734万,其中城镇人口占53·21%,城市化水平仅超出全国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2007年我国城市化率为45%),与部分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如上海为85·76%、北京为75·6%、天津为60·09%),城市化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全省共有城市28个,副省级城市1个,地级市仅有7个,比甘肃省(12个)、云南省(8个)还少,县级市有20个。而经济发达的广东省有城市44个,其中地级城市就有19个,县级城市也达23个。

(二)城市低端就业市场日趋紧张,城镇失业率逐年增长

2000年以来,吉林省人口的城镇化进程得到了较快发展。2000—2008年,吉林省城镇化水平上升了3·6个百分点,8年内有120多万农民走进城市;到2008年底,全省城镇人口为1454万,城镇化率为53·21%。而城镇失业率却从2000年的3·7%上升到2006年的4·2%,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劳动力向省内城镇的转移。尽管到了2007年吉林省城镇失业率回落到3·9%,而且比当年的全国平均数低0·1个百分点,但与经济发达的广东省(2007年为2·5%)、江苏省(2007年为3·25%)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三)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威胁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目前吉林省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2007年吉林省水资源总量为346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1267立方米,仅仅为全国平均水平(2153立方米)的59%。而且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波动很大、保证率低的弊端。按国际标准来衡量,吉林省属于中度缺水地区。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9·7毫米,由东南山区向西北平原递减。其中辽源、松原属重度缺水区,长春、四平属极度缺水区。长春、四平、松原、白城四市同时还属于生态缺水区。另外在水资源方面还存在干旱加剧、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仅为28%)、工业和城市用水浪费严重等问题。

(四)工业不强,产业不大

吉林省的工业企业大的不多,小的又不强,行业集中度和关联度不够高。2007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仅有长春一汽、通钢、长春大成、中铁13局、吉粮和长春亚泰6家。

从产业结构层次水平来看,2008年吉林省的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为14·3%,高于全国当年3个百分点,与经济发达省份之一———江苏省(当年第一产业比重为6·9%)相比,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还是比较高;

而2008年吉林省的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为47·7%,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491·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8·6%。其中轻工业增加值638·58亿元,增长27·0%;

重工业增加值1852·69亿元,增长16·0%。

此外,民营经济弱小也是导致吉林省城市化落后的重要因素。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江苏省相比,2007年江苏省个体私营经济累计登记注册户数超过270万户,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总额13621·7亿元。而2007年吉林省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为1158亿元,不到江苏省的1/10。

二、吉林省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对策

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5%,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65%。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市建设中优化配置资源功能,积极调动企业在城市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科学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保持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科学而合理的城镇化体系结构。

为此,应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吉林省必须加快推进城市经济体制的创新,充分利用东北亚区位优势,通过对内、对外开放,广泛运用省内外经济资源,进一步壮大经济实力和城市功能。如长春市、吉林市和延吉市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大学城和开发区为支撑、加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柱、旅游业和生态农业为特色的科学城和生态园林城,从而提高城市首位度。

(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推动一批市场前景好、有一定基础的中小骨干企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中小企业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和龙头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的链条式配套服务和专业化经营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以“雪球”效应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充分利用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基础条件,鼓励中小企业进入,共享资源、降低成本、优势互补,发挥企业集聚功能,突出县域特色,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的发展格局。

(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我国旧的户籍管理制度把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在享受国家政策时有很大区别。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过去的“二元制”户口政策已经对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形成制约和障碍。凡在城市或城镇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要鼓励他们把户口迁入城镇,在就业、经商、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与原城镇居民享受同等权利。最近已有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12个省区取消了二元户籍制度,建议吉林省也尽快取消旧的户籍制度,以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

(四)尽快将失地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目前吉林省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阶段,这意味着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将被城市征用。经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1056平方公里,即158万亩,耕地减少615亩,由此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那么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已经成为目前吉林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应尽早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有基本的保障,在感受党和政府温暖的同时,会更积极地融入到城市生活和工作中去。2007年城市经济发达的江苏省无锡市将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发展城市经济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征地时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0周岁的农民,可纳入政府保养范围,按月发放保养金,标准为229元。

(五)构建吉林省大、中、小城市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体系

在市场牵引和政策引导下,统一规划,将资本、技术、土地和水资源等要素科学地配置到城镇化进程之中,并且要鼓励大中城市对口支持小城镇建设。根据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设想,可以将吉林省的城镇化体系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大城市圈。指以长春市和吉林市的市区为中心,再由周围的卫星城市和卫星城镇构成的城市圈。

二是区域中心城市,即行政区划的中心城市和周边的城市结合而成的城市群。如通化—白山城市群、延吉—图们—珲春城市群等。三是小城镇。

[参考文献]

[1]赵静杰.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及城镇体系的构建[J].经济纵横,2006(12).

[2]徐光远,陈松群.城市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持续化范文篇8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仅没有改善,而且有恶化的趋势,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贸易条件恶化论”。我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但贸易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而且有持续恶化的趋势。

1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

(一)我国的比较优势产业仍然处于劣势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仍然处于比较优势阶梯的下端,因此不能避免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普遍恶化的趋势。而且,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使得我国企业在出口时的一贯策略就是打价格战,结果导致了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使贸易条件更加恶化。

(二)外商投资企业进行企业内贸易的结果

企业内贸易指在同一企业内部所开展的国际贸易,即在跨国企业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的跨国贸易行为。就跨国企业而言,对于发生在内部各实体之间的交易价格,完全可以由企业按照整体规划来自主确定。跨国企业在我国采取高价进口机器设备和原材料而低价出口制成品的策略,来达到其减少企业税负、避开风险与管制、调拨资金和有效分摊费用的目的。而外资企业在我国贸易额中已占到1/2强,这使我国的贸易条件更趋恶化。

(三)我国鼓励出口的政策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鼓励出口的国策,采取了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出口退税和出口补贴使得很多企业采取“只外销,不内销”策略,因为出口意味着可以减少成本。同时,这种出口政策也造成了我国出口贸易条件的恶化,或者说是恶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强调扩大出口规模,有“一刀切”的现象。

(四)近年来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

我国出口产品中制造业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初级产品的比重有很大下降,而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近年来涨幅高于制造业产品价格。出口方面,产品技术含量高,劳动生产率高,致使某些产品大量出口,从而压低了国际价格。另外,从进口的构成看,对原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需求的大量增加,其占进口的比重也随之大幅上升。而这些初级产品的进口价格由于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在近几年一路攀升。出口产品价格下降,而进口产品价格上升,这也造成了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

2提升我国贸易条件的措施和建议

(一)发挥比较优势并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首先,需要加大产业转移力度,并在确保就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新材料、医疗、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知识经济的发展,从而使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更要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其次,需要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和资源丰富的优势,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再次,还应当扩充完善产业链,强化基础工业力量,大力发展零部件加工工业,以降低对加工贸易中零部件进口的依赖性,从而大量降低中间产品高价进口对出口效益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促使贸易条件的改善。

(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以促使外贸企业有序竞争

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使外贸企业有了更大的经营自主权,除了要继续放开外贸经营权外,还要促进外贸企业的规模经营,鼓励一些实力较强的大型外贸企业组建大型的贸易集团,避免“小而全”、“大而全”的重复建设状况,形成规模经营优势,使企业避免以价格竞争为主而采取综合竞争手段进军国际市场。在外贸体制改革当中不仅要大力扶持有竞争力的国有企业实业集团,同时也要为民营企业实业集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使外贸企业之间的竞争走上规范有序的良性发展轨道。

(三)完善反不正当竞争立法

以法律形式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同时要建立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跟踪、通报机制,我国进出口价格监督、监控机制。取消对三资企业的特殊优惠政策,逐步化解跨国公司内部化行为对我国市场的扭曲和利益侵害。应积极推进关税体制改革,优化关税结构。应当逐步取消不合理的减免税政策,并针对整个产业实施关税优惠政策;要给予国内外所有企业国民待遇,以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促进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

参考文献:

持续化范文篇9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措施

1增强农业机械化水平

1)增强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符合。根据目前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最后也将演变为技术性竞争。因此,我们应该把更多精力投入农业机械化建设,引领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1]。2)在农业发展之路上,农业的发展更加需要机械技术的支持,以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所以,拥有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和农业装备技术是我国农业成功转型的前提。我国要将农业机械化创新提上日程并快速发展,将最新技术持续应用到农业领域中,帮助农业完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现代农业转型,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改革发展之路。

2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1缺乏专业人才。目前中国的农业发展受到专业人才的限制,发展缓慢。同时,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激励机制欠缺,从而使农业专业人才有较多的流失,减缓了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速度[2]。2.2农业机械化补贴资金分配不平衡。农业内部机构的资金分配不合理,从而严重限制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虽然我国早在2004年就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但和其他领域相比比例不大,尤其是分配不充分不平衡,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导致急需补贴的农机具补不了,补贴资金沉淀。2.3管理体系不健全。中国的农业管理模式仍然采用传统模式,农业推广部门和科研团队没有默契的合作关系。即便农业科研部门研发了高新技术,推广部门也没有及时宣传,高新技术难以在广大的农村普及,机械化水平很难得到提升[3],导致农业机械化建设的难度加大。

3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措施

对于中国农业机械化建设现状,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和农业结构分析的方向,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建设重点。中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不断创新农业机械化水平,完成现阶段农业的转型,提升中国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所以,在现阶段我们要着眼于中国农业发展的趋势,确定最终目标,明确注重建设,充分利用最前沿的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从而使我国农业逐步实现高效、安全、高质量的目标。2)加大投资。没有资金的支持,农业机械化建设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必须增加资本投入比例。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各地形成以政府为导向,多元化的农业体系,使农业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效地将农业在各个地区联系起来,政府还应鼓励个体农业,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不同渠道的投资;二是加大农产品物流等农业配套设施建设,使农产品顺利流通,促进农业的发展。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人才一直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此,在提升农业机械化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培训力度,为农民提供更专业的技术指导和理论知识,形成具有专业技能的创新型团队。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步伐,为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4]。4)提高宣传和推广力度。在机械化进程中,要不断提高机械化的推进力度,在保证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加大机械化使用规模,帮助农民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掌握机械化的基本维护知识。在农民使用过程中,利用技术推广的方式,达到推进农业机械化使用效果,确保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5)完善政策促进农机化进程。我国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视逐步加强,各地政府部门逐步加大了对农机购置补贴的力度,应确保满足农民的购置需求,从而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关部门需要降低农业机械监管以外的收费,加强整治措施的指导,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建设过程中,有必要提高资金投入比例,规划建设目标和重点,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快中国现代农业的转型,促进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昌太.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2018(10):54.

[2]张朝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J].南方农机,2016,47(10):24+27.

[3]罗锡文,廖娟,胡炼,等.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1-11.

持续化范文篇10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措施

1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必要性

1.1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当今社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成为了时展的必然要求,同样也符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根据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情况分析,价格战以及质量战最终将转变成为技术战,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农业科技技术的创新,以促使我国农业迈进世界先进前列。因此,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农业机械化建设当中,引领我国农业完成现代化转变[1]。1.2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现代农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机械技术的支持以顺应时代的潮流。因此,我国农业要想完成现代农业的过渡,掌握农业科技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前提。在未来的农业建设中,我国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创新,不断把最新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中,协助农业完成产业化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现代化农业转型[2],从而开创一条带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改革之路。

2农业机械化建设的现状

2.1专业人才不足。毋庸置疑,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必须拥有足够的专业人才,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农业发展正是受到了专业人才的限制,各个环节的专业人才十分稀少,同时在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中没有制定诱人的奖赏机制,使得农业专业人才流动较为频繁,延缓了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2.2农业机械化机构资金比例不合理。农业内部机构资金比例不合理,大大制约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我国确实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建设中,但是相比其它领域,投入比例还是很少,远远落后于其它农业大国[3]。同时,农业各个机构的资金投入比不平衡,比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得基础研究一直停滞不前,机械化水平上不去。2.3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农业管理模式依旧采取传统模式,计划经济下完成农业机械化管理,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律相违背,从而影响着我国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过渡。农业推广部门和科研团队也没有形成一套合作体系,即使农业科研完成了技术上的创新,没有推广部门的宣传推广,科研创新技术也难以在我国农业普及下去,这就使得机械化水平难以上去,我国农业基础的推广方法也较为落后,不能合理的运用现代化技术,增加了农业机械化建设的难度系数。

3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措施

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机械化建设的现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农业结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3.1规划好目标和建设重点。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建设重点。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就是完成现代农业的转型,通过对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创新,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建设阶段,应重点考虑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找准最终的目标,划清建设的重点内容,利用好最前沿的技术,带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我国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使我国农业逐渐的实现高效、安全以及高品质的目标[4]。3.2加大投入力度。农业机械化建设必须得到资金的支持,应该加大对资金投入的比例,使得农业机械化水平不再受到资金的限制。因此,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形成以政府为导向,各个地方农业为分支的多元化系统,使得农业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使之能够有效的联动所有地区的农业,高效进行,同时政府还要鼓励个体农业,提供优惠的政策吸引不同渠道的投资;第二,增加农业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农业产品物流领域,使得农业产品能够顺畅的流通,将其获得经济投入到机械化建设中,这也间接扩大了资金投入比例。3.3加强专业人才培训。人才始终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所以在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时,需要注意专业人才培训工作,加大培训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指导和理论知识学习,进而形成具有专业技能的创新队伍,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脚步,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的人才队伍,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响应时展的号召。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比,规划好建设目标和重点,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从而加快我国完成现代农业的转型,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昌太.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2018(10):54.

[2]张朝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J].南方农机,2016,47(10):24+27.

[3]罗锡文,廖娟,胡炼,等.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