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变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2:31:40

标准变化范文篇1

本文通过收集方音资料和实地调查,整理出沈阳市三十八类方音特征,并设计出体现这些方音特点的字、词、句的取样样本。调查分析发现各类方音的变化不是同步的,从上图中也可看出,有的方音特征向普通话靠拢的百分比高,有的向普通话靠拢的百分比低。另外,可以看出语言环境越正式,方音变化越明显———在朗读语境中,采集语音的对象各类方音特点向普通话语音靠拢的百分比均高于对话语境,说明人们在正式场合使用普通话语音多,使用方音少,交流语境越正式,方音向普通话语音靠拢的百分比越高。这也充分印证了美国语言学家W•Labov关于讲话人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言语注意程度不同的理论,语言环境越正式,言语注意力越强,语言表达越标准,方音变化越明显。反之,方音越稳定,变化越小。

2方音特点变化的原因分析

按照社会语言学的观点,语言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来自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取决于内部自身的演变,是原发性的音变,是纵向的、历时的,即方音变化遵循发音机制的省力原则。但这不能诠释方音逐渐向普通话靠拢的变化现象,例如:沈阳方音中将韵母读作(例字“粽”)、介音[u]脱落等方音特点较之普通话发音更省力更方便。可见,某些方音特点向普通话靠拢的变化趋势是与发音机制的省力原则相违背的。由此看来,方音特点的变化并不完全是语言系统内部发音机制所致,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外部力量的推动。

2.1方音特点变化的主要外部动力———普通话

任何语言的历时变化总是有某些社会原因作为该变化的启动力量,对方言而言,语音的变化主要受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影响。调查中发现,方音特点的变化受外因的影响较大。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普通话推广工作成绩显著,普通话对地方话的影响较大。由于大力推广普通话,以及在中小学开展普通话教育,加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耳濡目染,使得方音向普通话语音靠拢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2.2方言间相互接触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促使多种语言、方言彼此融合。这样的语言使用环境给地方话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其发展方向有两种:一是外地人入乡随俗,学习使用地方话,地方话顽强地保持其优势地位;二是选择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社会共同语,即普通话,使地方话向其靠拢。

2.3语言态度对方音变化的影响

语言态度是社会语言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语言学家认为,人们的语言态度制约人们对一种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制约人们在不同环境中对方言中的语言变项的选择使用。通过调查发现,沈阳市内多数语音采集对象表示学好、用好普通话可以为自身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方便。语言态度使得方音正向普通话的方向演变,而这种演变是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这种语言态度的具体体现就是语言环境越正式,人们使用普通话的愿望就越强烈,方音变化越明显。

2.4语言渐变现象对方音变化规律的影响

语言中的渐变现象是普遍的。语音作为语言的一个要素自然要受到语言渐变现象的影响,因此方音的变化也是渐进的,也就是说在一个方音特点发生变化的同时,另一个方音特点可能还未发生变化,或者变化的速度较慢。这就是各类方音特征变化不同步的原因之一。

3不同社会群体人的方音变化规律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群体人方音特点的变化规律:

3.1方音变化与年龄成反比。

调查发现,年龄越高方音变化的百分比越小,方音越稳定,偏离方音越少;年龄越低方音变化的百分比越大,方音越不稳定,偏离方音越多,距离普通话越近。

3.2女性方音向普通话靠拢的百分比要略高于男性。

男性方音特点的变化百分比较小,偏离沈阳方音少;女性方音特点的变化百分比较大,距离普通话近。女性方音向普通话靠拢的百分比要略高于男性是由于不同性别群体人生理、心理的差异造成的。

3.3方音的变化与文化程度成正比。

不同文化程度群体人方音向普通话靠拢的百分比由低到高分别为:初中→高中→大学,大学文化程度与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群体人方音变化差别不大。文化程度越高方音变化的百分比越大,偏离沈阳方音越远;文化程度越低方音变化的百分比越小,偏离沈阳方音越少。

3.4方音的变化与职业密切相关。

调查中发现不同职业群体人方音向普通话语音靠拢的百分比有较大差异,其规律表现为:工人的方音变化百分比最低,教师和学生的方音变化百分比较高,职员和医护人员的方音变化百分比居中。不同职业对掌握普通话的要求程度不同。1994年10月,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广电部联合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要求在教师、师范生、主持人、播音员等七类人员中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并逐步实行持等级证书上岗的制度。

4方音变化对案件言语识别与鉴定的影响

标准变化范文篇2

关键词:机外静压测试工况额定值

国家标准GB/T19232-2003《风机盘管机组》已于2003年7月1日颁布,2003年12月1日起执行。国家空调设备的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风机盘管机组的检测已开始采用国标规定的试验方法,对机组的性能指标也按照国标规定的额定值进行判定。

国标与已废止的JB/T4283-91《风机盘管机组》相比较,从型号规格、名词定义及技术参数、安装方式等都有了一些新的规定。对暗装机组测试要求的变化更多一些,而暗装机组在应用中又比较广泛,本文着重对暗装机组在测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1.术语、定义

1.1标准中按出口静压将风机盘管机组明确分出了低静压型和高静压型。高静压机组是指机组在出风口静压不小于30Pa的机组。低静压机组明确规定不带过滤器和风口时出口静压为12Pa.出口静压指在额定风量时克服自身阻力后,在出风口的静压,单位为Pa.

1.2额定值是指在标准规定的试验工况下,机组应达到的基本值,即产品铭牌和产品样本标注的值。以往对机组的性能判定是依据标准规定的名义值,对铭牌值和样本值不做判定,机组的铭牌值和样本值一般都比名义值好,甚至好很多,这给设计单位和用户在选型时只依据样本值,会产生偏差;在GB/T19232标准中规定当铭牌值或样本值优于标准规定值时,按铭牌值进行判定,这样就控制产品质量,避免某些企业夸大宣传,这一点生产企业在编写样本和产品铭牌时应引起重视。

2.测试方法的影响

2.1按原标准以往在检测卧式暗装机组时,一般出口静压都是在零压状态下检测,而暗装机组检测时均不带风口和过滤器,因此应在出口静压12Pa下检测。国标中增加了有出口静压要求的机组的有关参数,是符合市场需求。

2.2对于有静压要求的机组检测,在检测高、中、低三档参数时,首先要确定在机组三档出口的静压值,建议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按高、中、低三档风量比例或风量计算

P=(L/L)P,P=(L/L)P

P=LP,P=LP

式中:P、P、P——高、中、低三档的出口静压,单位Pa;

L、L、L——高、中、低三档风量,单位m/h;

L、L——中、低档比例。

例如:当高、中、低三档风量按标准推荐的比例1:0.75:0.5时,机组出口静压分别为12Pa、6.75Pa、3Pa;如三档比例为1:0.8:0.6时,机组出口静压分别为12Pa、7.68Pa、4.32Pa.

(2)按噪声测试方法给出高、中、低三档风量时的出口静压值。

3.卧式暗装机组按标准规定出口静压检测产生的影响

我们对不同生产企业两种型号盘管进行检测,将卧式暗装机组按出口静压0Pa和国标规定的12Pa时检验结果进行比较,机组的风量在出口静压12Pa比0Pa减少6%~11%左右,而功率减少2%~4%,见表<1>、表<2>,这说明为什么机组安装在工程后出现风量不够的原因之一,非常值得生产企业引起重视。

表1FP-6.3型机组对比数据

项目机组号

出口静压1234567

风量

(m/n)0Pa756816939809780760873

12Pa672737873733696713793

差值84796676844780

功率(W)0Pa66635252627053

12Pa64625150606852

差值2112221

表2FP-10型机组对比数据

项目机组号

出口静压123456

风量

(m/n)0Pa12131194118610411178975

12Pa1136110110799491086913

差值7790107929262

功率(W)0Pa10610291959383

12Pa1039989919080

差值332433

4.国标对有静压机组噪声的测试方法及安装要求

4.1测试时需按标准要求在进风口连接实验风管,调整所需的机外静压(见图1)。

4.2在半消声室检测时,测点距反射面(地面)要大于1米;

4.3机组与连接管段应严密无漏风,确保检测的静压值准确。

图一有出口静压的机组噪声测量

5.根据GB/T19232的规定机组在检测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5.1由于以往标准中没有对机组三档风量的比例提出要求,而国标中有静压要求机组必须明确三档风量时的静压值。企业在电机选型时,出现三档风量的比例关系没有调整好,有的机组甚至三档风量几乎没有差别,有的则高、中档没有拉开或低档太小,这些都是不符合用户要求的。

5.2为满足在出口静压12Pa时的风量要求,单纯加大电机功率,造成虽然风量达到指标而供冷量却达不到额定值;

5.3有的机组为使供冷量达标而未对表冷器进行改进,风量超过标准的要求值过多,造成噪声值远远大于标准规定值,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5.4选用劣质电机,在检测有静压要求的机组噪声时,电机发出轰鸣声;

标准变化范文篇3

1.1标准中按出口静压将风机盘管机组明确分出了低静压型和高静压型。高静压机组是指机组在出风口静压不小于30Pa的机组。低静压机组明确规定不带过滤器和风口时出口静压为12Pa.出口静压指在额定风量时克服自身阻力后,在出风口的静压,单位为Pa.

1.2额定值是指在标准规定的试验工况下,机组应达到的基本值,即产品铭牌和产品样本标注的值。以往对机组的性能判定是依据标准规定的名义值,对铭牌值和样本值不做判定,机组的铭牌值和样本值一般都比名义值好,甚至好很多,这给设计单位和用户在选型时只依据样本值,会产生偏差;在GB/T19232标准中规定当铭牌值或样本值优于标准规定值时,按铭牌值进行判定,这样就控制产品质量,避免某些企业夸大宣传,这一点生产企业在编写样本和产品铭牌时应引起重视。

2.测试方法的影响

2.1按原标准以往在检测卧式暗装机组时,一般出口静压都是在零压状态下检测,而暗装机组检测时均不带风口和过滤器,因此应在出口静压12Pa下检测。国标中增加了有出口静压要求的机组的有关参数,是符合市场需求。

2.2对于有静压要求的机组检测,在检测高、中、低三档参数时,首先要确定在机组三档出口的静压值,建议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按高、中、低三档风量比例或风量计算

P=(L/L)P,P=(L/L)P

P=LP,P=LP

式中:P、P、P——高、中、低三档的出口静压,单位Pa;

L、L、L——高、中、低三档风量,单位m/h;

L、L——中、低档比例。

例如:当高、中、低三档风量按标准推荐的比例1:0.75:0.5时,机组出口静压分别为12Pa、6.75Pa、3Pa;如三档比例为1:0.8:0.6时,机组出口静压分别为12Pa、7.68Pa、4.32Pa.

(2)按噪声测试方法给出高、中、低三档风量时的出口静压值。

3.卧式暗装机组按标准规定出口静压检测产生的影响

我们对不同生产企业两种型号盘管进行检测,将卧式暗装机组按出口静压0Pa和国标规定的12Pa时检验结果进行比较,机组的风量在出口静压12Pa比0Pa减少6%~11%左右,而功率减少2%~4%,见表<1>、表<2>,这说明为什么机组安装在工程后出现风量不够的原因之一,非常值得生产企业引起重视。

4.国标对有静压机组噪声的测试方法及安装要求

4.1测试时需按标准要求在进风口连接实验风管,调整所需的机外静压(见图1)。

4.2在半消声室检测时,测点距反射面(地面)要大于1米;

4.3机组与连接管段应严密无漏风,确保检测的静压值准确。

图一有出口静压的机组噪声测量

5.根据GB/T19232的规定机组在检测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5.1由于以往标准中没有对机组三档风量的比例提出要求,而国标中有静压要求机组必须明确三档风量时的静压值。企业在电机选型时,出现三档风量的比例关系没有调整好,有的机组甚至三档风量几乎没有差别,有的则高、中档没有拉开或低档太小,这些都是不符合用户要求的。

5.2为满足在出口静压12Pa时的风量要求,单纯加大电机功率,造成虽然风量达到指标而供冷量却达不到额定值;

5.3有的机组为使供冷量达标而未对表冷器进行改进,风量超过标准的要求值过多,造成噪声值远远大于标准规定值,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5.4选用劣质电机,在检测有静压要求的机组噪声时,电机发出轰鸣声;

5.5机组选用的风轮尺寸过大或过小,而达不到静压要求,尤其是小风量机组叶轮的选用更应慎重;

5.6对高静压机组,在装配时螺孔、板缝、接水盘、表冷器铜管与侧板连接处漏风问题严重,有的机组在高静压时,漏风量达20%之多,建议生产企业在装配时,注意机组的密封问题。

标准变化范文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贸易规则

低碳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各个国家经济决策的制定。作为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倡导者,欧盟将低碳经济作为自身21世纪主要竞争优势之一;美国将生物燃料等新能源作为增长经济的重要途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低碳经济实现弯道超车,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国际规则的竞争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国际规则的内容直接决定各国家的经济效益,而国际规则由谁主导就决定谁在经济竞争中获得最大优势。环保、低碳已然成为各种国际经济大会的重要主题,可持续发展思想也获得国际社会一致认可。我国需要及早重视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规则中的重要性,积极实现从规则接受者向规则参与者、规则制定者的转变,以实现我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一、WTO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态度

全球气候大会的争论、观点都影响着WTO对低碳经济的态度。自由贸易无形中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影响,反之,气候的变化也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直接改变一些国家的贸易地位,改变世界贸易格局。因此,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互相影响,WTO也表示气候变化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而国际贸易领域要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合理措施,在实现环境保护的同时发展世界经济贸易。贸易的开放合作使得世界资源能得到有效配置,可以帮助国际社会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各个国家分别应对气候变化采取新的措施就会影响国际贸易,WTO需要对各个国家变化的规则进行检验,监督成员国在WTO规则下的权利和义务。WTO针对应对气候变化措施提出了一些规则:禁止成员国征收高于WTO规定的关税;非歧视原则;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相关的规则等。

二、低碳经济对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影响

低碳经济对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影响不容小觑。多哈回合谈判后,有些WTO成员国由贸易自由化转向双边和区域性贸易协定,还将WTO没有涉及的一些新的经济问题纳入进来。例如韩国和东盟在2005年签订的自贸协定中提出“在双方同意的条件上,寻求环境技术和政策的合作”;2004年,墨西哥与日本在签署的加强经济伙伴关系的协议中提到“促进能力建设和机构建设来繁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的《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这些都是在贸易协定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具体例子。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欧盟的核心利益,是国际经济社会中的主题。欧盟还在TTIP谈判中将环境问题作为底线问题,也就是说环境问题是欧盟各部门及非政府组织的看重点。但是美国对于环境变化的问题参与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欧盟对此很有看法。欧美之间关于低碳经济的协定签署对国际贸易有着重大影响。

三、低碳经济对国际自愿性贸易规则的影响

气候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不能仅仅依靠某个国家就能解决,这就要求国家之间展开合作,要求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展开合作。目前,已经有许多非官方组织自愿参加到气候变化的应对中来。为了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各行各业,各组织制定了自己的标准规范,以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非政府组织制定温室气体核算方面的自愿性工具。目前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多是由非官方机构制定的,而温室气体核算体系是目前影响最大的,在全球温室气体核算方面该种核算体系被广泛使用,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在检测企业的碳排放量时,主要是测算以下三个方面的碳排放:企业直接控制或拥有的排放源所产生的排放,即企业的直接排放;企业自用的外购电力供暖和供冷等产生的排放,即企业的间接排放;还有价值链上游和下游排放。价值链上下游的排放不是强制性要求,但企业要想减少整体碳排放,就要同时降低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和包括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链上游排放。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企业大概率会对价值链上游的供应商提出低碳要求,要求他们核算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而当供应链属于国际供应链时,就会直接影响国际贸易。2.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气候变化和能源相关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负责制定了关于气候变化和能源效率的一系列标准,并且还有大量相关标准正在制定中,其中包括涉及低碳、太阳能、风能的标准。作为重要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不是政府组织,但却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力。WTO也支持各国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来制定自己国家的标准规范。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国际标准和基于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标准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国际贸易发展。3.企业的低碳供应链要求。企业在低碳规则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通过价值链和供应链来实现参与意义。很多大型的零售企业会通过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要求供应商在产品上贴碳标签等做法来凸显自己的低碳发展理念。这样价值链上游的低碳要求就会成为实际有效的国际规则,影响出口企业的发展。

四、中国的对策

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得传统国际规则不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经济发展,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如何制定新的国际规则将对我国外贸发展产生直接且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国要积极参与并影响国际规则的制定,争取有利于我国的规则,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1.积极参与WTO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多哈回合谈判里有许多议题都涉及到低碳经济贸易,这些议题达成协议都会对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积极参加了环境产品清单谈判,环境产品的关税减让会直接影响清单产品的国际贸易。欧盟将环境服务纳入环境产品谈判范围,还着重探讨非关税壁垒问题,对WTO多边贸易规则产生重要影响。基于这种情况,我国要结合国内低碳行业发展现状,考虑国情,仔细研究,争取利于我国的规则。我们要认真对待贸易产品和服务清单,尽全力将我国有竞争力的环境产品和服务,以及有潜力的环境产品和服务全面地纳入清单之中,另外我们要防止环境多功能产品以低碳产品名义自由进入我国市场,影响我国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重视农业谈判、非农谈判中涉及低碳的贸易规则,及时了解WTO对非关税壁垒的可能调整,明确我国在环境服务方面的利益,保障我国的竞争优势。除了以上内容,我国还要关注新能源行业的贸易壁垒规则,从WTO规则出发,研究可再生能源行业的补贴政策。我们可以多多学习借鉴农业补贴中的绿箱政策,制定合理的补贴规则,方便我国新能源产品贸易争端的解决。2.关注区域性贸易协定中低碳相关规则的发展。在区域性和双边自贸协定快速发展的背景里,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区域性贸易协定中的重要考虑因素。我们要仔细研究欧美国家在参与的区域性贸易协定中对环境问题的考虑,关注低碳相关规则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我国要善于利用双边和区域性贸易协定,在区域性贸易协定中融入低碳发展,提高我国低碳经济竞争力。于此,我国可以根据区域性贸易协定,统一和协议成员国关于低碳行业的标准,稳定和扩大市场,但我们不能忽视且要着重考虑签约合作国的特点,具体结合实际采取对应措施,减少关于低碳经济合作的差异。我们还可以借助区域性贸易协定推广我国低碳标准,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市场的扩大,也为世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3.积极参与低碳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低碳领域的国际标准通常会对企业或产品产生直接影响,影响着世界贸易的发展。为了增强我国产业和出口竞争力,我国需要积极参与ISO、IEC等机构国际标准的制定。要想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还需要我们培养标准制定的人才,并积极支持国际标准制定的开展,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可。国际标准的制定涉及多国的利益,因此需要制定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协商能力。但在实际需求中,我国对标准制定人才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可以先慢慢放开国内标准制定,鼓励专业队伍参与到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中来,为培养标准制定人才提供平台。国家还可以设置相关基金来支持标准制定人才的培养,为国家储备专业人才。影响我国参加国际标准制定的因素还有,我国目前多是专门的标准机构人员接受国家经费出国参与标准制定会议,如果会议次数多了,参与人员安排不过来,其次外部专家又得不到经费支持,经济压力大,就导致有些会议中没有中国代表参与,使得中国声音无法传达,影响我国在国际标准中的利益。因此,我国需要放开对外部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经费支持,保障我国意见的表达传递。4.重视国际范围内的私营标准及供应链中的低碳规则。即使非官方的私营标准和低碳规则在法律层面上没有效力,但在用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仍会影响到企业的实际运营。这些规则、标准没有被WTO明确涉及,但的确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要高度重视这些标准,并为企业提供信息支持和培训管理。激励国内民间机构积极参与到非官方的私营标准和低碳规则制定过程,发出自己的声音。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就列举了国际上已经存在的多个非官方标准,其中就包括非官方的低碳标准。为了方便标准后续的推广,指定机构会向公众征求意见。因此我们鼓励各企业、组织紧跟国外标准制定情况,积极参加到标准的制定过程之中,为我国贸易发展争取更多有利的条件。

五、结语

低碳经济是顺应时展要求的,有广大的发展前景。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国际贸易规则带来了冲击,要求我们必须应对实际情况制定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贸易规则。我国要抓住低碳经济发展契机,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标准的制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边永民.应对气候变化可能怎样影响国际贸易规则.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年会,2009.

[2]陈红娜.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13.

[3]黄河,赵仁康.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规则的重塑.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5).

[4]施用海.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国际经贸探索,2011(2).

[5]王谋.碳关税命题辨析及其国际治理模式.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4).

[6]MichaelFriisJensen,LevelingorMiningthePlayingField?Im-plementationProblemsofCarbon-MotivatedBorderAdjustmentTaxes,WorldBankPremNotes,2009.

标准变化范文篇5

一、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

(一)经济效益可行性标准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要确保项目可行,就必须保证当风险投资的所得和所费具有相同量时,其效益可行性标准为:纯经济效益>0或经济效率>1。

(二)经济效益择优标准

风险投资经济效益优化,也就是要从多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或一组投资方案,以便保证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或满意化。基本的择优标准如下:

1.纯经济效益最大化标准

投资方案的总体效果最优是这种标准所追求的目标,它能使投资者得到最大的实惠,在资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适用。从当前我国经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资金少、效率低、效益差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进行项目投资择优时,一方面要考虑总体效果,另一方面要考虑单位效果,注重单位资金的效率。

2.经济效率最大化标准

这一标准主要是追求投资方案的单位效果最优,能够反映高效率,对企业走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有积极意义,在资金较贫乏的情况下适用。总体而言,采用这种标准,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十分有益的,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有限资金发挥较大的效益,进而能够全面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然而,这种标准难以兼顾单位效果和总体效果、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

3.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最大化标准

这种标准的主要特点是兼顾纯经济效益和(纯)经济效率的择优标准,其一方面能够使投资者获得较多的实惠,另一方面能使其得到较高的效率。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因为纯经济效益最大化标准和经济效率最大化标准都是单目标优化,但是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最大化标准是多目标优化。所以,采用这种标准才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和优化项目投资。

4.经济效益最大化标准

这种标准所追求的目标是纯经济效益和(纯)经济效率均为最大,也就是要保证投资的总体效果和单位效果都达到最优。具体来说,就是在对多个风险投资方案进行比较选优中,如果用标准1和标准2所得结论一致,就足以说明纯经济效益与纯经济效率达到了统一;如果所得结论相悖,那就必须重新设计投资项目,实际上也就是进行方案的再创造,以便能够保证纯经济效益与纯经济效率达到最佳结合,最终顺利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

二、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价方法

(一)改进型平衡点分析

1.对现行平衡点分析的评价及改进

所谓的平衡点分析其实就是对风险投资不确定性与风险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成本、产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求出风险投资项目的收人等于支出,也就是不盈不亏的平衡点。一般来说平衡点越低,风险投资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也就越大,抗风险能力也就会越强。

(1)由静态平衡点向动态平衡点的改进。现行平衡点分析方法不会对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研究,会忽略资金的时间价值,只会分析某一年的收入和支出关系,因此,其是不能全面地反映风险投资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不确定性与风险的。为此,就需要进行动态平衡点分析。

(2)由单一产品平衡点向多品种平衡点的改进。平衡点分析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单一产品,如果是进行多品种的平衡点分析,还是需要基于假设产品品种结构不变的基础之上。不过,市场需求是发展变化的,这就意味着品种结构不变的假设,与市场需求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进行效益分析时必须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尤其是结合当前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优化产品结构等客观要求,对多品种平衡点分析及其优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多品种平衡点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的变化肯定会导致产品结构发生变化,而产品结构的变化,就会直接影响平衡点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大小。因此,以多品种平衡点为分析方法的途径,就必须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便能够根据市场结构的变化,及时优化产品组合,在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风险。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上看,最佳的产品组合,也就是要使计划期获得的利润最大。由于计划期的固定成本相对固定,而利润总额等于边际贡献总额减去固定成本,因此,利润最大就等于边际贡献最大;如果是再从降低风险、提高经营安全串和降低平衡点的角度上考虑,以综合法为例,平衡点开工率就等价于固定成本除以边际贡献总额,又由于固定成本不变,所以,要想降低平衡点,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边际贡献。

(二)改进型敏感性分析

1.实现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改进与多因素相比,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主要是基于假定某一因素变动,但是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的,风险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不确定因素变化对风险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是交叉地、综合地发生着,所以,进行多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势在必行。

2.合理设计不确定因素这主要是指根据可能发生变动的可能性,确认不确定因素。当然,必须要明确的是,不确定因素必须是直接因素,而非间接因素。比如说,因为成本是间接因素,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和固定成本这三个直接因素决定它的大小,所以假如以成本作为不确定因素那就不合理。此外,为了更简洁一些,在不确定因素的选择上也应该简单些,比如说不宜选择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工资等,这些成本要素作为不确定性因素。

3.实现一般规律的研究只对具体的风险投资项目通过计算,是现行敏感性分析的主要方向,其主要是分析不确定因素的敏感性大小,也就是说,只是针对不确定因素的特殊规律进行研究。但从规律探索的原则上看,假如我们能在把握特殊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一般规律的研究,那就可能更好的把握所有风险投资项目的不确定因素变化的普遍规律,这就会对风险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带来更大,更有利的影响。

4.平衡点分析与敏感性分析相结合对于风险投资项目而言,平衡点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都是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因此,可以保留把它们融为一体,这样就很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准变化范文篇6

土工试验规范规定土的含水率是试样在105—110度下烘干到恒量时所失去的水质量和达到恒量后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含水率试验主要以烘干法为室内试验的标准方法。在野外没有烘箱设备或要求快速测试含水率时,可以依据工程情况分别采用酒精燃烧法(适用于简易测定细颗粒土的含水率),比重法(适用于砂类土)以上两种试验适用于(泥炭,腐植质及其他)含量不超过干质量5%的土,当土中有机质含量在5%—10%之间,仍用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但需要注明有机质含量。在工程施工过程往往是野外,试验条件有限,而且高强度施工进度要求及时提供试验数据满足工程质量要求,所以利用现代科技研究一种快速、简单的而且不影响土的工程性质的含水率测试方法,是每一个试验工作者所研究的目标,笔者在省内某大型水利工程工地对粘土的含水率进行数百组微波炉法测试。并对可行性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1、试验用土的物理力学性指标

1.1粘土物理力学复查指标

项目

统计组数

比重

液限

塑限

塑性指数

颗粒组成百分数(%)

击实

砾粒

砂砾

粉粒

粘粒

最大干密度

最优含水率

Gs

wL

wp

IP

粒径以毫米计(mm)

pdmax

wop

%

%

20~2

2~0.5

0.5~0.25

0.025~0.075

0.25~0.05

0.05~0.005

<0.005

g/cm3

%

A区

12

2.71

38.1

22.4

15.3

2.09

1.61

1.99

11.57

56.89

25.85

1.68

19.48

B区

11

2.7

36.5

22.3

14.3

2.59

3.02

3.48

10.43

50.18

28.45

1.72

17.9

平均值

11.5

2.71

37.3

22.35

14.8

4.01

2.32

2.74

11

53.54

27.15

1.70

18.69

[作者简介]:刘小伟(1967年)女,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工程师

1.2有机质含量小于2%

1.3水溶盐含量小于3%

1.4PH值小于7

2、试验仪器

2.1三星牌型号:N8C77微波炉额定电压220V_50HZ1250W

输出:2450MHZ700W

2.2、LG牌型号:WP700(MS-2030T)微波炉

产品号:(mc-2030tw)额定电压:220V-50HZ

输出功力:700W

2.3、烘箱型号

2.4电子天平型号ES-2000A和EX_2000A感量0.01克

2.5试验用的容器,瓷制带盖的坩埚质量在50ML100ML质量在40_60克和90_100克内

3、试验取分50克以下、50—100克100—150克三组

4、试验时间

4.1微波炉时间为20分钟30分钟40分钟

4.2烘箱时间是8_10小时

5、试验温度

5.1烘箱温度控制在105_110度

5.2微波炉温度采用中波

6、试验数据汇总

在土坝施工现场取表观含水率变化均匀数量充足试验样,对所取试样分别采用微波法和标准试验方法烘箱法做对比试验,为了尽量减少试验误差,两种试验所用计量天平和盛土容器,取样数量相同,烘箱法采用规程规定的时间9小时,及其规定的取土质量进行试验,微波法采用调整时间和调整土样质量,调整微波炉品牌的方法进行对比试验。

6.1微波法时间变化,试样质量不变,微波炉型号不变

微波炉型号

温度

时间

试验组数

天平型号

所用试样质量

容器规格

平均含水率%

备注

LG牌WP700

中波

20分

10

ES-2000A

45克

50ml

19.5

随着时间变化,含水率的平行差小于0.5%

LG牌WP700

中波

30分钟

10

ES-2000A

45克

50ml

19.6

LG牌WP700

中波

40分钟

10

ES-2000A

45克

50ml

19.6

LG牌WP700

中波

20分

10

ES-2000A

90克

90ml

18.4

随着时间的变化含水率的平行差大于1%,说明中波20分钟不可取

LG牌WP700

中波

30分钟

10

ES-2000A

90克

90ml

19.5

LG牌WP700

中波

40分钟

10

ES-2000A

90克

90ml

19.6

LG牌WP700

中波

20分

10

ES-2000A

110克

90ml

17.0

随着时间的变化含水率的平行差大于1%,说明中波20分钟30分钟不可取,取40分钟.

LG牌WP700

中波

30分钟

10

ES-2000A

110克

90ml

18.0

LG牌WP700

中波

40分钟

10

ES-2000A

110克

90ml

19.5

烘箱型号

温度

时间

试验组数

天平型号

所用试样数量

容器规格

平均含水率

备注

105度

9小时

10

ES-2000A

45克

50ml

18.9

含水率平行差变化平稳。

105度

9小时

10

ES-2000A

90克

50ml

18.9

105度

9小时

10

ES-2000A

110克

50ml

18.8

6.2微波法时间不变,均取(30分钟)试样质量变化,微波炉型号不变

微波炉型号

温度

时间

试验组数

天平型号

所用试样数量

容器规格

平均含水率

备注

LG牌WP700

中波

30分钟

10

ES-2000A

45克

50ml

19.6

随着土样质量的变化,含水率平行差增大,

LG牌WP700

中波

30分钟

10

ES-2000A

90克

90ml

19.1

LG牌WP700

中波

30分钟

10

ES-2000A

110克

90ml

17.7

LG牌WP700

中波

40分钟

10

ES-2000A

45克

50ml

19.8

随着土样质量的变化,含水率平行差变化平稳

LG牌WP700

中波

40分钟

10

ES-2000A

90克

90ml

19.6

LG牌WP700

中波

40分钟

10

ES-2000A

110克

90ml

19.6

烘箱型号

温度

时间

试验组数

天平型号

所用试样数量

容器规格

平均含水率

备注

2020型

105度

9小时

10

ES-2000A

45克

50ml

18.9

2020型

105度

9小时

10

ES-2000A

90克

50ml

18.9

2020型

105度

9小时

10

ES-2000A

110克

50ml

18.8

6.3微波炉采用三星N8C77型,烘箱型号电子天平型号其他条件与6.1,6.2的试验条件相同,含水率变化与6.1,6.2相似,所以其数据略.

7、试验数据分析

7.1采用两种不同品牌的,型号相同的微波炉,对45克土样,分别用中波20分钟、30分钟、40分钟烘干,做同等条件下用烘箱标准法做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45克土样,微波法烘干20分钟,30分钟,40分钟,与室内标准试验(烘箱法)对比含水率平行差变化不大0.7%在规程允许范围内(规范要求1%)。

7.2采用两种不同品牌的,型号相同的微波炉,对90克土样,分别用中波20分钟、30分钟、40分钟烘干,做同等条件下用烘箱标准法做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90克土样,微波法烘干20分钟时未烘干到恒重,故舍去,30分钟,40分钟,含水率平行差变化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与室内标准试验(烘箱法)对比含水率平行差变化不大0.8%在规程允许范围内(规范要求1%)。

7.3采用两种不同品牌的,型号相同的微波炉,对110克土样,分别用中波20分钟、30分钟、40分钟烘干,做同等条件下用烘箱标准法做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10克土样,微波法烘干20分钟,30分钟时未烘干到恒重,故舍去,40分钟,含水率平行差变化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与室内标准试验(烘箱法)对比含水率平行差变化不大0.8%在规程允许范围内。

7.4采用两种不同品牌的,型号相同的微波炉,烘干时间在30分钟时,土的质量分别为45克,90克,110克时所测含水率与室内标准试验(烘箱法)对比,45克土样含水率平行差为0.7%,满足规范要求。90克土样含水率平行差0.2%,满足规范要求。110克土样含水率平行差1.1%。不满足规范要求。

7.5采用两种不同品牌的,型号相似的微波炉,烘干时间在40分钟时,土的质量分别对45克,90克,110克时所测含水率与室内标准试验(烘箱法)对比,45克土样含水率平行差为0.9%,满足规范要求。90克土样含水率平行差0.7%,满足规范要求。110克土样含水率平行差0.8%。满足规范要求。

8、试验结论

笔者通过对比试验,并通过对省内大型水利工程中的应用,3年来试验数据稳定方法可行,得出以下结论:

8.1不同品牌,型号和功率相同的微波炉,在中波条件下,其试验结果与标准试验(烘箱法)试验结果对比,平行差满足规范要求,微波炉法比标准法高0.7%_0.8%,说明微波炉的品牌对试验结果无影响.

8.2当土样质量在<50克时,采用中波烘20分钟的试验结果与标准试验(烘箱法)对比平行差满足规范要求,可取.

8.3当土样质量在50_100克时,采用中波烘30分钟的时样结果与标准试验(烘箱法)对比平行差满足规范要求,可取.

8.4当土样质量在100_150克时,采用中波烘40_60分钟的时样结果与标准试验(烘箱法)对比平行差满足规范要求,可取.

标准变化范文篇7

《气候公约》明确提出,各缔约方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发达国家缔约方应率先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气候公约》同时也要求所有缔约方制定、执行、公布并经常更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履行《气候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政府特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本方案明确了到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方案》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气候公约》第四条第7款规定:“发展*家缔约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承诺,将取决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是发展*家缔约方的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与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积极开展有效务实的合作,努力实施本方案。

第一部分*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近百年来,许多观测资料表明,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政府通过实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建设以及实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一、*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关*气候变化的主要观测事实包括:一是近百年来,*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从地域分布看,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从季节分布看,冬季增温最明显。从1986年到20*年,*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二是近百年来,*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年平均降水量在*世纪*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但1991年到*年略有增加。从地域分布看,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0~40毫米,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20~60毫米。三是近50年来,*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四是近50年来,*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五是*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

*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科学家的预测结果表明:一是与20*年相比,2*0年*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年将升高2.3~3.3℃。全国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递增,西北和东北地区温度上升明显。预测到2*0年,西北地区气温可能上升1.9~2.3℃,西南可能上升1.6~2.0℃,青藏高原可能上升2.2~2.6℃。二是未来50年*年平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年可能增加5%~7%。其中东南沿海增幅最大。三是未来100年*境内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四是*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性加重。五是*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六是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型冰川将消失。

二、*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19*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0.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为36.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0.7亿吨,甲烷为7.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为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据*有关专家初步估算,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6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约为5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0.7亿吨,甲烷约为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约为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从19*年到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19*年的76%上升到20*年的83%。

*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很低,且人均排放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1950年*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0万吨,仅占当时世界总排放量的1.31%;1950~20*年间*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9.33%,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61.7吨,居世界第92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20*年*化石燃料燃烧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65吨,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33%。

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同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数据,19*年*单位GDP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5.47kgCO2/美元,20*年下降为2.76kgCO2/美元,下降了49.5%,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下降了12.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下降了16.1%。

三、*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家,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21世纪议程-*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从国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作为*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年*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为26.9:41.3:31.8,20*年为12.6:47.5:39.9,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电信、旅游、金融等行业,尽管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但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机械、信息、电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较大的节能效益。1991-20*年*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10.2%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约为0.5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确立了节能在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相关法规,制定节能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鼓励节能的技术、经济、财税和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能源效率标准与标识,鼓励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引进和吸收先进节能技术,建立和推行节能新机制,加强节能重点工程建设等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万元GDP能耗由19*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20*年的1.43吨标准煤(以*年可比价计算),年均降低4.1%;工业部门中高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也有了明显的下降:20*年与19*年相比,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由每千瓦时427克标准煤下降到376克标准煤,重点企业吨钢可比能耗由997千克标准煤下降到7*千克标准煤,大中型企业的水泥综合能耗由每吨2*千克标准煤下降到157千克标准煤。按环比法计算,1991~20*年的15年间,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如按照*19*年每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2.277吨计算,相当于减少约1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的比重由19*年的76.2%下降到20*年的68.9%,而石油、天然气、水电所占的比重分别由19*年的16.6%、2.1%和5.1%,上升到20*年的21.0%、2.9%和7.2%。

到20*年底,*的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1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3%,年发电量为4*0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6.2%;户用沼气池已达到1700多万口,年产沼气约65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1500多处,年产沼气约15亿立方米;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00万千瓦,其中蔗渣发电约170万千瓦、垃圾发电约20万千瓦;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约1*万吨;已建成并网风电场60多个,总装机容量为126万千瓦,在偏远地区还有约20万台、总容量约4万千瓦的小型独立运行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的总容量约为7万千瓦,主要为偏远地区居民供电;在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总集热面积达8500万平方米。20*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已经达到1.66亿吨标准煤(包括大水电),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左右,相当于减排3.8亿吨二氧化碳。

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20*年的18.21%。除植树造林以外,*还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林业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与此同时,*城市绿化工作也得到了较快发展,20*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7.9平方米,这部分绿地对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专家估算,1980~20*年*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16.2亿吨二氧化碳,减少毁林排放4.3亿吨二氧化碳。

第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一直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根据联合国的资料,*的生育率不仅明显低于其他发展*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年*人口出生率为12.40‰,自然增长率为5.89‰,分别比19*年低了8.66和8.50个千分点,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通过计划生育,到20*年*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口,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的全球人均排放水平估算,仅20*年一年就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亿吨,这是*对缓解世界人口增长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政府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20*年国务院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0)》(草案)。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年2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政府、企业和用户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包括总量目标制度、发电并网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费用分摊制度、专项资金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年12月,国务院了《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年8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这些政策性文件为进一步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第六,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政府成立了共有17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在研究、制定和协调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为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指导。为切实履行*政府对《气候公约》的承诺,从20*年开始,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的编写工作,并于20*年底向《气候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正式提交了该报告。近年来*政府还不断加强了与应对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综合管理,成立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进一步强化了对能源工作的领导。为规范和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的有序开展,20*年10月*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经修订后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第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及能力建设。*政府重视并不断提高气候变化相关科研支撑能力,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等,开展了国家攀登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等研究工作,完成了“*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等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开展了“*气候与海平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的研究”等重大项目研究,并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为国家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和参加《气候公约》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政府有关部门还开展了一些有关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项目。

第八,加大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政府一直重视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教育、宣传与公众意识的提高。在《**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加大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知识讲座和报告会,举办了多期中央及省级决策者气候变化培训班,召开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等大型研讨会,开通了全方位提供气候变化信息的中英文双语政府网站《*气候变化信息网》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部分气候变化对*的影响与挑战

受认识水平和分析工具的限制,目前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价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现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造成了沿海海平面上升、西北冰川面积减少、春季物候期提前等,而且未来将继续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还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相对较弱的发展*家,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居民用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

(一)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较重。

*气候条件相对较差。*主要属于大陆型季风气候,与北美和西欧相比,*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季节变化幅度要比同纬度地区相对剧烈,很多地方冬冷夏热,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为了维持比较适宜的室内温度,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多分布在夏季,且地区分布不均衡,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气象灾害频发,其灾域之广、灾种之多、灾情之重、受灾人口之众,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

(二)生态环境脆弱。

*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家。20*年全国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18.21%。20*年*草地面积4.0亿公顷,其中大多是高寒草原和荒漠草原,北方温带草地受干旱、生态环境恶化等影响,正面临退化和沙化的危机。20*年*土地荒漠化面积约为263万平方公里,已经占到整个国土面积的27.4%。*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濒邻的自然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6500多个,易受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的一次能源结构以煤为主。20*年*的一次能源生产量为20.61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所占的比重高达76.4%;20*年*一次能源消费量为22.3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所占的比重为68.9%,石油为21.0%,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为10.1%,而在同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只占27.8%,石油36.4%,天然气、水电、核电等占35.8%。由于煤炭消费比重较大,造成*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

(四)人口众多。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年底*大陆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达到13.1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4%;*城镇化水平比较低,约有7.5亿的庞大人口生活在农村,20*年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3.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使*面临巨大的劳动力就业压力,每年有1000万以上新增城镇劳动力需要就业,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目前每年约有上千万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由于人口数量巨大,*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20*年*人均商品能源消费量约1.7吨标准煤,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20*年*人均GDP约为1714美元(按当年汇率计算,下同),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左右;*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20*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约为2877美元,而西部地区只有1136美元左右,仅为东部地区人均GDP的39.5%;*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1美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97美元,仅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31.0%;*的脱贫问题还未解决,截至20*年底,*农村尚有2365万人均年纯收入低于683元人民币的贫困人口。

二、气候变化对*的影响

(一)对农牧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对*的农牧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春季物候期提前了2~4天。未来气候变化对*农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二是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四是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草原面积减少。气候变暖后,草原区干旱出现的几率增大,持续时间加长,土壤肥力进一步降低,初级生产力下降。五是气候变暖对畜牧业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某些家畜疾病的发病率可能提高。

(二)对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对*的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近50年*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21%,西藏冻土最大减薄了4~5米。未来气候变化将对*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森林类型的分布北移。从南向北分布的各种类型森林向北推进,山地森林垂直带谱向上移动,主要造林树种将北移和上移,主要造林树种和一些珍稀树种分布区可能缩小。二是森林生产力和产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森林生产力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将增加1%~2%,暖温带增加2%左右,温带增加5%~6%,寒温带增加10%左右。三是森林火灾及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增高。四是内陆湖泊和湿地加速萎缩。少数依赖冰川融水补给的高山、高原湖泊最终将缩小。五是冰川与冻土面积将加速减少。到2*0年,预计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左右,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六是积雪量可能出现较大幅度减少,且年际变率显著增大。七是将对物种多样性造成威胁,可能对大熊猫、滇金丝猴、藏羚羊和秃杉等产生较大影响。

(三)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水资源分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近40年来*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等六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量多呈下降趋势,北方干旱、南方洪涝等极端水文事件频繁发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地区为海河、滦河流域,其次为淮河、黄河流域,而整个内陆河地区由于干旱少雨非常脆弱。未来气候变化将对*水资源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是未来50~100年,全国多年平均径流量在北方的宁夏、甘肃等部分省(区)可能明显减少,在南方的湖北、湖南等部分省份可能显著增加,这表明气候变化将可能增加*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的几率。二是未来50~100年,*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宁夏、甘肃等省(区)的人均水资源短缺矛盾可能加剧。三是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情况下,未来50~100年,全国大部分省份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但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大。

(四)对海岸带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对*海岸带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近50年来*沿海海平面上升有加速趋势,并造成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使珊瑚礁生态系统发生退化。未来气候变化将对*的海平面及海岸带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是*沿岸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二是发生台风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几率增大,造成海岸侵蚀及致灾程度加重。三是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损害程度也将加大。

(五)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热浪频率和强度的增加,由极端高温事件引起的死亡人数和严重疾病将增加。气候变化可能增加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机会,增加心血管病、疟疾、登革热和中暑等疾病发生的程度和范围,危害人类健康。同时,气候变化伴随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引发的气象灾害的增多,对大中型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加大,气候变化也可能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对某些区域的旅游安全等产生重大影响。另外由于全球变暖,也将加剧空调制冷电力消费的增长趋势,对保障电力供应带来更大的压力。

三、*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一)对*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人口基数大,发展水平低,人均资源短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相关关系。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必然达到较高的水平,世界上目前尚没有既有较高的人均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先例。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二)对*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的国家,在2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仅占27.8%,而*高达68.9%。与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相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使用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约36%和61%。由于调整能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源结构的制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面临着技术和资金上的障碍,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对*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落后是造成能源效率较低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方面,*目前的能源开采、供应与转换、输配技术、工业生产技术和其他能源终端使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均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重点行业落后工艺所占比重仍然较高,如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与小型企业相差200千克标准煤左右,大中型合成氨吨产品综合能耗与小型企业相差300千克标准煤左右。先进技术的严重缺乏与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并存,使*的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约低10个百分点,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左右。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最终要依靠科技。*目前正在进行的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存在,这对*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严峻挑战。

(四)对*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一方面需要强化对森林和湿地的保护工作,提高森林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植树造林和湿地恢复工作,提高森林碳吸收汇的能力。*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保护林地、湿地的任务加重,压力加大。*生态环境脆弱,干旱、荒漠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等仍相当严重,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五)对*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不仅是世界上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地区,各类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农业生产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也是一个人均耕地资源占有少、农业经济不发达、适应能力非常有限的国家。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减少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降低生产成本,防止潜在荒漠化增大趋势,确保*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六)对*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一是促进*水资源持续开发与利用,二是增强适应能力以减少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确保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发挥好河流功能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河流生态系统,对*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七)对*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沿海是*人口稠密、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沿海地区大多地势低平,极易遭受因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各种海洋灾害威胁。目前*海洋环境监视监测能力明显不足,应对海洋灾害的预警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已不能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沿岸防潮工程建设标准较低,抵抗海洋灾害的能力较弱。未来*沿海由于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河口海水倒灌等问题,对*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第三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

*将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履行《气候公约》相应的国际义务,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指导思想

*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的贡献。

二、原则

*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以下原则: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这既是国际社会达成的重要共识,也是各缔约方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选择。*政府早在19*年就制定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于1996年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20*年*政府又制定了《*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将继续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遵循《气候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发达国家应带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向发展*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是发展*家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发展*家履行公约义务的程度取决于发达国家在这些基本的承诺方面能否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

──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广大发展*家来说,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挑战,而适应气候变化则是一项现实、紧迫的任务。*将继续强化能源节约和结构优化的政策导向,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并结合生态保护重点工程以及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的原则。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涉及到经济社会的许多领域,只有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这些政策更加有效。*将继续把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等政策措施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将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节能新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和各种适应性技术的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步伐,为应对气候变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尽管各国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应对手段尚有不同看法,但通过合作和对话、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是基本共识。*将积极参与《气候公约》谈判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相关活动,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在清洁发展机制、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合作,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三、目标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到2*0年,*将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充分发挥以市场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到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年降低20%左右,相应减缓二氧化碳排放。

──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等措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到2*0年,力争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包括大水电)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煤层气抽采量达到100亿立方米。

──通过强化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氧化亚氮排放治理等措施,控制工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年,力争使工业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稳定在20*年的水平上。

──通过继续推广低排放的高产水稻品种和半旱式栽培技术,采用科学灌溉技术,研究开发优良反刍动物品种技术和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加强对动物粪便、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加大沼气利用力度等措施,努力控制甲烷排放增长速度。

──通过继续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农田基本建设等政策措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到2*0年,努力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0%,力争实现碳汇数量比20*年增加约0.5亿吨二氧化碳。

(二)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通过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调整种植制度、选育抗逆品种、开发生物技术等适应性措施,到2*0年,力争新增改良草地2400万公顷,治理退化、沙化和碱化草地5200万公顷,力争将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

──通过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监管,继续开展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建设,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促进自然生态恢复等措施,到2*0年,力争实现*%左右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和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达到16%左右,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200万公顷。

──通过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和推行节水等措施,到2*0年,力争减少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基本建成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提高农田抗旱标准。

──通过加强对海平面变化趋势的科学监测以及对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监管,合理利用海岸线,保护滨海湿地,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不断加强红树林的保护、恢复、营造和管理能力的建设等措施,到2*0年左右,力争实现全面恢复和营造红树林区,沿海地区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最大限度地减少海平面上升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三)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通过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基础研究,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研究分析方法,加大对相关专业与管理人才的培养等措施,到2*0年,力争使气候变化研究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有效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政策,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技术转让等措施,到2*0年,力争在能源开发、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等方面取得进展,农业、林业等适应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提高公众意识与管理水平。

──通过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加强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培训,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到2*0年,力争基本普及气候变化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意识,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通过进一步完善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建立企业、公众广泛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机制等措施,到2*0年,建立并形成与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相适应的、高效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第四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一方面抓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一方面抓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将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手段,大力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适应能力,加强科技开发和研究能力,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完善气候变化管理机制,努力实现本方案提出的目标与任务。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

(一)能源生产和转换。

1.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

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减缓由能源生产和转换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法规。根据*今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能源供应与服务体系的要求,尽快制定和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并根据该法的原则和精神,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相应修订,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

──加强能源战略规划研究与制定。研究提出国家中长期能源战略,并尽快制定和完善*能源的总体规划以及煤炭、电力、油气、核电、可再生能源、石油储备等专项规划,提高*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

──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制定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制定国家和地方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将可再生能源发展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考核指标,并通过法律等途径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

2.加强制度创新和机制建设。

──加快推进*能源体制改革。着力推进能源管理体制改革,依靠市场机制和政府推动,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价格改革,逐步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形成有利于促进能源结构优质化和清洁化的进出口结构。

──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通过政府投资、政府特许等措施,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国家电网和石油销售企业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收购可再生能源产品。

3.强化能源供应行业的相关政策措施。

──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把发展水电作为促进*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做好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水力资源,加快水电开发步伐,重点加快西部水电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资源。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亿吨。

──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把核能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提高核电在*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重,加快经济发达、电力负荷集中的沿海地区的核电建设;坚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引进技术、推进自主化的核电建设方针,统一技术路线,采用先进技术,实现大型核电机组建设的自主化和本地化,提高核电产业的整体能力。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5亿吨。

──加快火力发电的技术进步。优化火电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的小火电机组,适当发展以天然气、煤层气为燃料的小型分散电源;大力发展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大型联合循环机组等高效、洁净发电技术;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和热电煤气多联供技术;加强电网建设,采用先进的输、变、配电技术和设备,降低输、变、配电损耗。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亿吨。

──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将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作为加快煤炭工业调整结构、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止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甲烷排放。主要鼓励政策包括:对地面抽采项目实行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减免政策,对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及其他综合利用项目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煤矿瓦斯发电项目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的鼓励政策,工业、民用瓦斯销售价格不低于等热值天然气价格,鼓励在煤矿瓦斯利用领域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等。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以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为重点,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粮食主产区等生物质能源资源较丰富地区,建设和改造以秸秆为燃料的发电厂和中小型锅炉。在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等建设沼气工程,合理配套安装沼气发电设施。大力推广沼气和农林废弃物气化技术,提高农村地区生活用能的燃气比例,把生物质气化技术作为解决农村和工业生产废弃物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努力发展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制定有利于以生物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政策和激励措施,促进生物质能源的规模化生产和使用。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0.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积极扶持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大规模的风电开发和建设,促进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实现风电设备国产化,大幅降低成本,尽快使风电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在偏远地区推广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或建设小型光伏电站,在城市推广普及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建设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和太阳灶;积极推进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推广满足环境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地热供暖、供热水和地源热泵技术,研究开发深层地热发电技术;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发展潮汐发电,研究利用波浪能等其他海洋能发电技术。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6亿吨。

4.加大先进适用技术开发和推广力度。

大力提高常规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煤炭高效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重型燃气轮机、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超临界大型循环流化床等高效发电技术与装备,开发和应用液化及多联产技术,大力开发煤液化以及煤气化、煤化工等转化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技术、二氧化碳捕获及利用、封存技术等。

──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重点开发复杂断块与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低品位油气资源高效开发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重点研究开发深海油气藏勘探技术和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综合技术。

──核电技术。研究并掌握快堆设计及核心技术,相关核燃料和结构材料技术,突破钠循环等关键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建设和研究。

──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研究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技术,开发大型风力发电设备,高性价比太阳光伏电池及利用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开发利用技术。

──输配电和电网安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技术和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与装备,间歇式电源并网及输配技术,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大规模互联电网的安全保障技术,西电东送工程中的重大关键技术,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高效配电和供电管理信息技术和系统。

(二)提高能源效率与节约能源。

1.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健全节能法规和标准。修订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完善各行为主体责任,强化政策激励,明确执法主体,加大惩戒力度;抓紧制定和修订《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节约石油管理办法》、《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等配套法规;制定和完善主要工业耗能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机动车等能效标准,修订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制定建筑物制冷、采暖温度控制标准等。

──加强节能监督检查。健全强制淘汰高耗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制度,依法淘汰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完善重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对不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不准销售和使用;依法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高耗能行业及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等公共设施用能情况的监督;加强对产品能效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行业设计规范执行情况的检查。

2.加强制度创新和机制建设。

──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实施GDP能耗公报制度,完善节能信息制度,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及时各类能耗信息,引导地方和企业加强节能工作。

──推行综合资源规划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将节约量作为资源纳入总体规划,引导资源合理配置,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节约电力。

──大力推动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的实施,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克服节能新技术推广的市场障碍,促进节能产业化,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

──建立节能投资担保机制,促进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

──推行节能自愿协议,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节能积极性。

3.强化相关政策措施。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合理布局。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把区域经济发展与能源节约、环境保护、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主体功能区划要求,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促进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规模,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低能耗的信息产业,制定并实施钢铁、有色、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制定并完善国内紧缺资源及高耗能产品出口的政策。

──制定节能产品优惠政策。重点是终端用能设备,包括高效电动机、风机、水泵、变压器、家用电器、照明产品及建筑节能产品等,对生产或使用目录所列节能产品实行鼓励政策,并将节能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对一些重大节能工程项目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给予投资和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研究制定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和绿色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

──研究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和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择机实施燃油税改革方案,制定鼓励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发展的产业政策,制定鼓励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取消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各种限制,引导公众树立节约型汽车消费理念,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比例,研究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政策。

4.强化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

──钢铁工业。焦炉同步配套干熄焦装置,新建高炉同步配套余压发电装置,积极采用精料入炉、富氧喷煤、铁水预处理、大型高炉、转炉和超高功率电炉、炉外精炼、连铸、连轧、控轧、控冷等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

──有色金属工业。矿山重点采用大型、高效节能设备,铜熔炼采用先进的富氧闪速及富氧熔池熔炼工艺,电解铝采用大型预焙电解槽,铅熔炼采用氧气底吹炼铅新工艺及其他氧气直接炼铅技术,锌冶炼发展新型湿法工艺。

──石油化工工业。油气开采应用采油系统优化配置、稠油热采配套节能、注水系统优化运行、二氧化碳回注、油气密闭集输综合节能和放空天然气回收利用等技术,优化乙烯生产原料结构,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乙烯裂解炉,大型合成氨装置采用先进节能工艺、新型催化剂和高效节能设备,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推广一段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氨加快以天然气替代原料油的改造,中小型合成氨采用节能设备和变压吸附回收技术,采用水煤浆或先进粉煤气化技术替代传统的固定床造气技术,逐步淘汰烧碱生产石墨阳极隔膜法烧碱,提高离子膜法烧碱比重等措施。

──建材工业。水泥行业发展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积极推广节能粉磨设备和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对现有大中型回转窑、磨机、烘干机进行节能改造,逐步淘汰机立窑、湿法窑、干法中空窑及其他落后的水泥生产工艺。利用可燃废弃物替代矿物燃料,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和尾矿。玻璃行业发展先进的浮法工艺,淘汰落后的垂直引上和平拉工艺,推广炉窑全保温技术、富氧和全氧燃烧技术等。建筑陶瓷行业淘汰倒焰窑、推板窑、多孔窑等落后窑型,推广辊道窑技术。卫生陶瓷生产改变燃料结构,采用洁净气体燃料无匣钵烧成工艺。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以及优质环保节能的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密封材料,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比重,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交通运输。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汽车,加快发展柴油车、大吨位车和专业车,推广厢式货车,发展集装箱等专业运输车辆;推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的实施,从源头控制高耗油汽车的发展;加快发展电气化铁路,开发交—直—交高效电力机车,推广电气化铁路牵引功率因数补偿技术和其他节电措施,发展机车向客车供电技术,推广使用客车电源,逐步减少和取消柴油发电车;采用节油机型,提高载运率、客座率和运输周转能力,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油耗;通过制定船舶技术标准,加速淘汰老旧船舶;采用新船型和先进动力系统。

──农业机械。淘汰落后农业机械;采用先进柴油机节油技术,降低柴油机燃油消耗;推广少耕免耕法、联合作业等先进的机械化农艺技术;在固定作业场地更多的使用电动机;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通过淘汰落后渔船,提高利用效率,降低渔业油耗。

──建筑节能。重点研究开发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供热系统和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和设备,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装备,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建筑节能技术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和标准。

──商业和民用节能。推广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及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规范节能产品市场。推广稀土节能灯等高效荧光灯类产品、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及电子镇流器,减少普通白炽灯使用比例,逐步淘汰高压汞灯,实施照明产品能效标准,提高高效节能荧光灯使用比例。

5.进一步落实《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积极推进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确保工程实施的进度和效果,尽快形成稳定的节能能力。通过实施上述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预计“十一五”期间可实现节能2.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5.5亿吨。

(三)工业生产过程。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工业领域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工业产品基本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水泥、石灰、钢铁、电石等产品的使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强化钢材节约,限制钢铁产品出口。进一步贯彻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鼓励用可再生材料替代钢材和废钢材回收,减少钢材使用数量;鼓励采用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工艺;组织修订和完善建筑钢材使用设计规范和标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降低钢材使用系数;鼓励研究、开发和使用高性能、低成本、低消耗的新型材料,以替代钢材;鼓励钢铁企业生产高强度钢材和耐腐蚀钢材,提高钢材强度和使用寿命;取消或降低铁合金、生铁、废钢、钢坯(锭)、钢材等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限制这些产品的出口。

──进一步推广散装水泥、鼓励水泥掺废渣。继续执行“限制袋装、鼓励和发展散装”的方针,完善对生产企业销售袋装水泥和使用袋装水泥的单位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政策,继续执行对掺废渣水泥产品实行减免税优惠待遇等政策,进一步推广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措施,保持*散装水泥高速发展的势头。

──大力开展建筑材料节约。进一步推广包括节约建筑材料的“四节”(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建筑,积极推进新型建筑体系,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大力推广应用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积极开展建筑垃圾与废品的回收和利用;充分利用秸秆等产品制作植物纤维板;落实严格设计、施工等材料消耗核算制度的要求,修订相关工程消耗量标准,引导企业推进节材技术进步。

──进一步推动己二酸等生产企业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等国际合作,积极寻求控制氧化亚氮及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等温室气体排放所需的资金和技术援助,提高排放控制水平,以减少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

(四)农业。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逐步建立健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若干法律为基础的、各种行政法规相配合的、能够改善农业生产力和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制定农田、草原保护建设规划,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毁坏草地和浪费土地。

──强化高集约化程度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通过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推广化肥、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全面提升地力,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

──进一步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利用力度。选育低排放的高产水稻品种,推广水稻半旱式栽培技术,采用科学灌溉技术,研究和发展微生物技术等,有效降低稻田甲烷排放强度;研究开发优良反刍动物品种技术,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降低畜产品的甲烷排放强度;进一步推广秸秆处理技术,促进户用沼气技术的发展;开发推广环保型肥料关键技术,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少(免)耕技术,增加农田土壤碳贮存。

(五)林业。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快林业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和清理工作。制定天然林保护条例、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条例等专项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体制,加强执法检查,扩大社会监督,建立执法动态监督机制。

──改革和完善现有产业政策。继续完善各级政府造林绿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部门绿化责任制,进一步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民义务植树的多种形式,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义务植树和部门绿化工作的深入发展。通过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推动植树造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增加森林资源和林业碳汇。

──抓好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防护林体系、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抓好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通过有效实施上述重点工程,进一步保护现有森林碳贮存,增加陆地碳贮存和吸收汇。

(六)城市废弃物。

──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使管理的重点由目前的末端管理过渡到全过程管理,即垃圾的源头削减、回收利用和最终的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地规范垃圾产生者和处理者的行为,并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根据新形势要求,制定强制性垃圾分类和回收标准,提高垃圾的资源综合利用率,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量。严格执行并进一步修订现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填埋无害化评价标准》等行业标准,提高对填埋场产生的可燃气体的收集利用水平,减少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量。

──加大技术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利用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提高国产化水平,有效降低成本,促进垃圾焚烧技术产业化发展。研究开发适合*国情、规模适宜的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技术和堆肥技术,为中小城市和农村提供亟需的垃圾处理技术。加大对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利用的支持力度,加快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步伐。

──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通过实施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推行环卫行业服务性收费、经济承包责任制和生产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等措施,促进垃圾处理体制改革,改善目前分散式的垃圾收集利用方式,推动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发展。

──制定促进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建设和使用填埋气体收集利用系统。提高征收垃圾处置费的标准,对垃圾填埋气体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的上网电价给予优惠,对填埋气体收集利用项目实行优惠的增值税税率,并在一定时间内减免所得税。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一)农业。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着力搞好田间工程建设,更新改造老化机电设备,完善灌排体系。继续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在粮食主产区进行规模化建设试点,干旱缺水地区积极发展节水旱作农业,继续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建设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加大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盐碱和渍害治理力度,加快丘陵山区和其他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

──推进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扩大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种植,促进种植业结构向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三元结构的转变。调整种植制度,发展多熟制,提高复种指数。

──选育抗逆品种。培育产量潜力高、品质优良、综合抗性突出和适应性广的优良动植物新品种。改进作物和品种布局,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

──遏制草地荒漠化加重趋势。建设人工草场,控制草原的载畜量,恢复草原植被,增加草原覆盖度,防止荒漠化进一步蔓延。加强农区畜牧业发展,增强畜牧业生产能力。

──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发展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力争在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生物技术、病虫害防治、抗御逆境、设施农业和精准农业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继续实施“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搞好大宗农作物、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二)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

──制定和实施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法》,制定湿地保护条例等,并在有关法津法规中增加和强化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条款,为提高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供法制化保障。

──强化对现有森林资源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对天然林禁伐区实施严格保护,使天然林生态系统由逆向退化向顺向演替转变。实施湿地保护工程,有效减少人为干扰和破坏,遏制湿地面积下滑趋势。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提高自然保护区质量,建立保护区走廊。加强森林防火,建立完善的森林火灾预测预报、监测、扑救助、林火阻隔及火灾评估体系。积极整合现有林业监测资源,建立健全国家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加强森林病虫害控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及防灾减灾体系,加强综合防治,扩大生物防治。

──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研究与开发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技术,研究选育耐寒、耐旱、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提高森林植物在气候适应和迁移过程中的竞争和适应能力。开发和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技术,特别是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修复、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等相关技术,降低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加强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包括森林环境、荒漠化、野生动植物、湿地、林火和森林病虫害等监测技术,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体系,提高预警和应急能力。

(三)水资源。

──强化水资源管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治水思路,在加强堤防和控制性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退田还湖(河)、平垸行洪、疏浚河湖,对于生态严重恶化的河流,采取积极措施予以修复和保护。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以流域为单元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改变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建立国家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和水权转让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利工程投融资体制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建设南水北调工程,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联通,逐步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加强水资源控制工程(水库等)建设、灌区建设与改造,继续实施并开工建设一些区域性调水和蓄水工程。

──加大水资源配置、综合节水和海水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力度。重点研究开发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机制和优化配置技术,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人工增雨技术等。研究开发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技术,开发灌溉节水、旱作节水与生物节水综合配套技术,重点突破精量灌溉技术、智能化农业用水管理技术及设备,加强生活节水技术及器具开发。加强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

(四)海岸带及沿海地区。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结合沿海各地区的特点,制定区域管理条例或实施细则。建立合理的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综合决策机制以及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及时处理海岸带开发和保护行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综合管理示范区。

──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技术研发,主要包括沿海红树林的栽培、移种和恢复技术,近海珊瑚礁生态系统以及沿海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技术,降低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加快建设已经选划的珊瑚礁、红树林等海洋自然保护区,提高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能力。

──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增设沿海和岛屿的观测网点,建设现代化观测系统,提高对海洋环境的航空遥感、遥测能力,提高应对海平面变化的监视监测能力。建立沿海潮灾预警和应急系统,加强预警基础保障能力,加强业务化预警系统能力和加强预警产品的制作与分发能力,提高海洋灾害预警能力。

──强化应对海平面升高的适应性对策。采取护坡与护滩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提高设计坡高标准,加高加固海堤工程,强化沿海地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防护对策。控制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对已出现地下水漏斗和地面沉降区进行人工回灌。采取陆地河流与水库调水、以淡压咸等措施,应对河口海水倒灌和咸潮上溯。提高沿海城市和重大工程设施的防护标准,提高港口码头设计标高,调整排水口的底高。大力营造沿海防护林,建立一个多林种、多层次、多功能的防护林工程体系。

三、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

──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与协调。深化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努力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指导方针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提出的要求,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健全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机制,完善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在各地区和各部门的整体布局,进一步强化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气候变化科技资源的整合,鼓励和支持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应对和解决气候变化方面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推进*气候变化重点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加强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与不确定性、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成本效益分析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选择与效果评价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加强*气候观测系统建设,开发全球气候变化监测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等,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履行国际公约的能力。重点研究开发大尺度气候变化准确监测技术、提高能效和清洁能源技术、主要行业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固碳技术及固碳工程技术等。

──加强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建立人才激励与竞争的有效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学术环境和氛围,特别重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够引领学科发展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加强气候变化的学科建设,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整合力度,在气候变化领域科研机构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提高*科学家的研究水平和*主要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具有*特色的气候变化科技管理队伍和研发队伍,并鼓励和推荐*科学家参与气候变化领域国际科研计划和在相关国际研究机构中担任职务。

──加大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大政府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相对稳定的政府资金渠道,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使用高效,发挥政府作为投入主渠道的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吸引社会各界资金投入气候变化的科技研发工作,将科技风险投资引入气候变化领域。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对气候变化领域技术研发的投入。积极利用外国政府、国际组织等双边和多边基金,支持*开展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四、气候变化公众意识

──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各级政府要把提高公众意识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要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决策者的气候变化意识,逐步建立一支具有较高全球气候变化意识的干部队伍;利用社会各界力量,宣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利用图书、报刊、音像等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各阶层公众进行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活动,鼓励和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倡导节约用电、用水,增长垃圾循环利用和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等;在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中纳入气候变化普及与教育的内容,使气候变化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就有关气候变化的各种问题,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开展专题培训活动,组织有关气候变化的科普学术研讨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充实现有气候变化信息网站的内容及功能,使其真正成为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一个快速而有效的平台。

──鼓励公众参与。建立公众和企业界参与的激励机制,发挥企业参与和公众监督的作用。完善气候变化信息的渠道和制度,拓宽公众参与和监督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增加有关气候变化决策的透明度,促进气候变化领域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积极发挥民间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促进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气候变化公众意识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借鉴国际上好的做法,完善国内相关工作。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出版物、影视和音像作品的交流和交换,建立资料信息库,为国内有关单位、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等查询、了解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提供服务。

五、机构和体制建设

──加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工作的领导。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经济社会、内政外交,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总理担任组长,曾培炎副总理、唐家璇国务委员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将研究确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办事机构设在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抓紧制定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建立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体系。建立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管理机构,贯彻落实《国家方案》的相关内容,组织协调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协调本地区各方面的行动。建立地方气候变化专家队伍,根据各地区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同时加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协调,促进相关政策措施的顺利实施。

──有效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根据《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政府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收取一定比例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额”,用于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并通过基金管理中心支持气候变化领域的相关活动。*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的建立,对于加强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工作,提高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保障《国家方案》的有效实施,缓解气候变化领域的资金需求压力,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五部分*对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

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其影响已波及全球。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广泛合作。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并落实本方案,*愿与各国加强合作,并呼吁发达国家按《气候公约》规定,切实履行向发展*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承诺,提高发展*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一、*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面。《气候公约》附件一缔约方国家应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率先采取减排措施。发展*家由于其历史排放少,当前人均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比较低,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家,将根据其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措施,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二)适应气候变化。

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过去,适应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根本改变。国际社会今后在制定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文书时,应充分考虑如何适应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问题,尤其是提高发展*家抵御灾害性气候事件的能力。*愿与国际社会合作,积极参与适应领域的国际活动和法律文书的制定。

(三)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

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应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转让,使全球共享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惠益。应建立有效的技术合作机制,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研发、应用与转让;应消除技术合作中存在的政策、体制、程序、资金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障碍,为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提供激励措施,使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在实践中得以顺利进行;应建立国际技术合作基金,确保广大发展*家买得起、用得上先进的环境友好型技术。

(四)切实履行《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

《气候公约》规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原则和承诺,《京都议定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了发达国家20*-2*2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各缔约方均应切实履行其在《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的各项承诺,发达国家应切实履行其率先采取减排温室气体行动,并向发展*家提供资金和转让技术的承诺。*作为负责任的国家,将认真履行其在《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的义务。

(五)气候变化区域合作。

《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设立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体法律框架,但这绝不意味着排斥区域气候变化合作。任何区域性合作都应是对《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替代或削弱,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各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推动务实的国际合作。*将本着这种精神参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区域合作。

二、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需求

(一)技术转让和合作需求。

──气候变化观测、监测技术。主要技术需求包括:大气、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观测技术,气象、海洋和资源卫星技术,气候变化监测与检测技术,以及气候系统的模拟和计算技术等方面,其中各种先进的观测设备制造技术、高分辨率和高精度卫星技术、卫星和遥感信息的提取和反演技术、高性能的气候变化模拟技术等都是*在气候系统观测体系建设方面所急需的,是该领域技术合作需求的重点。

──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技术。*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重大技术的需求十分强烈。主要技术需求包括:先进的能源技术和制造技术,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高效交通运输技术,新材料技术,新型建筑材料技术等方面,其中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技术,大型水力发电机组技术,新型核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建筑节能技术,洁净燃气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燃料电池和氢能技术,高炉富氧喷煤炼铁及长寿命技术,中小型氮肥生产装置的改扩建综合技术,路用新材料技术,新型墙体材料技术等在*的应用与推广,将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产生重大影响。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主要技术需求包括: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工业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技术,工业与生活废水处理技术,居民生活节水技术,高效防洪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育种技术,新型肥料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林业与草原病虫害防治技术,速生丰产林与高效薪炭林技术,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洪水、干旱、海平面上升、农业灾害等观测与预警技术等。如果*能及时获得上述技术,将有助于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二)能力建设需求。

──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主要需求包括: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减缓和适应的政策分析、信息化建设、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人员培训、国际交流、学科建设和专业技能培养等能力建设。

──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主要需求包括:开发气候变化适应性项目,开展极端气候事件案例研究,完善气候观测系统,提高沿海地区及水资源和农业等部门适应气候变化等能力建设。

──技术转让与合作方面。主要需求包括:及时跟踪国际技术发展动态,有效识别与评价气候变化领域中的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技术转让与合作的对策分析,提高对转让技术的消化和吸收等能力建设。

──提高公众意识方面。主要需求包括:制定提高公众气候变化意识的中长期规划及相关政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宣传教育网络和机构,培养宣传教育人才,面向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利益相关者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引导公众选择有利于保护气候的消费模式等能力建设。

标准变化范文篇8

一、实施电算化审计的必要性

电算化会计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在会计基础,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传统的财务审计在新的条件下就显得很不适应,必须进行改变、补充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人员变化的需要。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多元,审计人员只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无法胜任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

2、审计内容变化的需要。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并没有改变,但由于电算化的特点,审计的内容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由于会计事项由电算化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诸如手工会计系统中因疏忽大意而引起的计算或过账错误的机会大大减少。但如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人为非法篡改,则电算化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式处理有关的会计事项,错误的结果将不堪设想。会计电算化系统也可能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这些舞弊程序大量吞没企业的财物。

3、审计技术变化的需要。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与传统手工会计系统相比,在许多方面发生变化,必须采用新的审计技术方法才能适应这种变化。例如,传统的记账方法是每登记一笔账,便可以从账上看到相应一笔记录,而电子电算化却不能每登记一笔记录就打印一笔记录,供工作人员阅读,一般是经过一个阶段,于一个月或一日打印一次。平时,记录输入到电算化以后,在尚未打印以前,若想看这些记录,只能凭借机器阅读,倘若想同时在几笔记录中对照查看,则很难做到。又如,传统的手工记账一般可以从字迹上辨认出登记人,从而明确责任,但是电算化只能提供统一模式的输出资料,没有记录人的笔迹,无法从记录上辨认登记人,这可以使在电算化的记录中建立、更新、消除一切资料而不留半点痕迹。

4、审计标准和准则变化的影响。审计界已建立了一系列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审计人员标准、现场作业标准、审计报告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等。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审计对象和审计线索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的技术和手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审计标准和准则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电算化会计的审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5、审计线索变化的需要。实施了会计电算化,审计线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中中断甚至消失。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传统的账簿没有了,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消失了,由存储会计信息的磁盘和磁带取而代之,因此,肉眼所见的线索减少。此外,从原始数据进入电算化,到财务报表的输出,这中间的全部会计处理集中由电算化按程序指令自动完成,传统的审计线索在这里中断甚至消失。传统的查账方法,对电算化的会计主体已不完全适用。

6、审计作业手段变化的需要。在手工会计系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一般都是手工操作。但是,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如果仍用手工操作的方式来进行审计,是很难达到其审计目标的。

二、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审计

由于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对电算化会计系统并不太熟悉,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电算化审计准则,大部分地区的审计工作仍停留在手工审计阶段,这种现状妨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应从以下方面提高电算化审计的质量:

1、增加审计审核窗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核心就是会计软件,会计软件程序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会计电算化系统整体水平的高低,审计的重点是会计软件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程序的纠错能力和容错能力,应增加审计审核窗口,可采用通过计算机审计的方法及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数据转换功能的方法来完成。同时,为了能够有效地审计电算化的会计主体,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时,必须注意审计的要求,使系统在处理时留下新的审计线索,以便审计人员在电算化条件下也能跟踪审计线索,顺利完成审计任务。

2、提倡事前系统审计。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电算化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另外,当一个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后,要对它进行改进,这比在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进行困难得多,代价也要昂贵得多,系统的处理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安全可靠,都与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有关,这是在传统的手工审计中所没有的。除了要对投入使用后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外,应提倡在电算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阶段,审计人员要对系统进行事前和事中审计。

3、改变审查取证方法。随着电算化会计的应用和发展,对证据进行检验和审核的方法也必须相应的改变,这就需要:一是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职责的划分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二是审计人员的作业手段也应由手工操作向电子电算化转变,即审计人员应掌握电子电算化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把电子电算化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

标准变化范文篇9

一、实施电算化审计的必要性

电算化会计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在会计基础,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传统的财务审计在新的条件下就显得很不适应,必须进行改变、补充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人员变化的需要。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多元,审计人员只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无法胜任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

2、审计内容变化的需要。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并没有改变,但由于电算化的特点,审计的内容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由于会计事项由电算化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诸如手工会计系统中因疏忽大意而引起的计算或过账错误的机会大大减少。但如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人为非法篡改,则电算化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式处理有关的会计事项,错误的结果将不堪设想。会计电算化系统也可能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这些舞弊程序大量吞没企业的财物。

3、审计技术变化的需要。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与传统手工会计系统相比,在许多方面发生变化,必须采用新的审计技术方法才能适应这种变化。例如,传统的记账方法是每登记一笔账,便可以从账上看到相应一笔记录,而电子电算化却不能每登记一笔记录就打印一笔记录,供工作人员阅读,一般是经过一个阶段,于一个月或一日打印一次。平时,记录输入到电算化以后,在尚未打印以前,若想看这些记录,只能凭借机器阅读,倘若想同时在几笔记录中对照查看,则很难做到。又如,传统的手工记账一般可以从字迹上辨认出登记人,从而明确责任,但是电算化只能提供统一模式的输出资料,没有记录人的笔迹,无法从记录上辨认登记人,这可以使在电算化的记录中建立、更新、消除一切资料而不留半点痕迹。

4、审计标准和准则变化的影响。审计界已建立了一系列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审计人员标准、现场作业标准、审计报告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等。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审计对象和审计线索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的技术和手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审计标准和准则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电算化会计的审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5、审计线索变化的需要。实施了会计电算化,审计线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中中断甚至消失。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传统的账簿没有了,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消失了,由存储会计信息的磁盘和磁带取而代之,因此,肉眼所见的线索减少。此外,从原始数据进入电算化,到财务报表的输出,这中间的全部会计处理集中由电算化按程序指令自动完成,传统的审计线索在这里中断甚至消失。传统的查账方法,对电算化的会计主体已不完全适用。

6、审计作业手段变化的需要。在手工会计系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一般都是手工操作。但是,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如果仍用手工操作的方式来进行审计,是很难达到其审计目标的。

二、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审计

由于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对电算化会计系统并不太熟悉,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电算化审计准则,大部分地区的审计工作仍停留在手工审计阶段,这种现状妨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应从以下方面提高电算化审计的质量:

1、增加审计审核窗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核心就是会计软件,会计软件程序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会计电算化系统整体水平的高低,审计的重点是会计软件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程序的纠错能力和容错能力,应增加审计审核窗口,可采用通过计算机审计的方法及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数据转换功能的方法来完成。同时,为了能够有效地审计电算化的会计主体,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时,必须注意审计的要求,使系统在处理时留下新的审计线索,以便审计人员在电算化条件下也能跟踪审计线索,顺利完成审计任务。

2、提倡事前系统审计。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电算化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另外,当一个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后,要对它进行改进,这比在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进行困难得多,代价也要昂贵得多,系统的处理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安全可靠,都与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有关,这是在传统的手工审计中所没有的。除了要对投入使用后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外,应提倡在电算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阶段,审计人员要对系统进行事前和事中审计。

3、改变审查取证方法。随着电算化会计的应用和发展,对证据进行检验和审核的方法也必须相应的改变,这就需要:一是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职责的划分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二是审计人员的作业手段也应由手工操作向电子电算化转变,即审计人员应掌握电子电算化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把电子电算化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

标准变化范文篇10

1.成本预算编制缺乏动态调整

全面预算制定过程本质上是采油厂有限资源不断优化配置的过程,是一个实时动态调整的过程。而在采油厂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从对其年初编制完成预算后的实际运行效果来看,往往出现不能做到根据地质环境、生产工艺、产量结构调整的变化及时调整预算的问题,难以适应采油厂不断追求精细管理的要求。

2.成本核算未考虑石油产品类别

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在目前成本核算过程中,并没有考虑采油厂生产石油产品多样化的因素。由于现在的核算体系缺乏产品类别的区分核算,难以评价各类石油产品的开采效益。

3.成本管理缺乏统一标准

在成本管理方面,各企业有其不同的做法,没有统一、标准的管理模式去执行。另外,由于成本管理过程没有标准的工作指标作为其评价依据,对于工作质量、工作结果,甚至产生的经济效益都无法进行客观的评价。

4.成本管理工作不连贯

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成本管理前、后,管理方法不一致的现象,成本政策无法延续,业绩评估缺乏说服力。另外,随着人员岗位的调整,工作内容的变化,同时每名员工个体存在着工作思路的不一致性,也使管理工作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5.分析深度不够,考核依据不足

目前存在仅靠简单的数据对比,进行查找影响成本的因素的问题,虽然经过了艰苦的工作,但很难查找出深层原因。另外,由于采油厂的各项效益指标的考核没有标准量化,使考核激励缺乏有效依据。例如,单井能耗、单井作业费等。

二、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内容

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推行是基于ERP财务核算系统,将成本预算、核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以标准成本为目标,运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方法,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实施监督与控制的管理。该体系涉及到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是一个贯穿于采油厂生产经营整个过程的闭环式管理模式,具体包括标准预算体系、标准核算体系、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标准评价体系。

1.标准预算体系

标准预算是以采油厂生产石油产品为预算载体,根据产品的数量标准及价格标准,计算得出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的。即: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数量标准×价格标准。(1)确立标准成本。数量标准可以根据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确定。在生产技术、工艺未发生重大变化时,数量标准一般不会变化。价格标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难以控制,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一般采用近期的平均市场价格进行计算。(2)确立基础标准。建立完善的标准成本预算,必须确定基础标准。基础标准,即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基本的消耗水平。基础标准的确定方法有3种,一是根据历年来生产管理实际,确定定额标准。二是现场测量,得出基础标准。例如:油井电费消耗、单车燃料消耗。三是通过国家、行业、公司规定,确定标准。例如:税费、财产保险费等。(3)确立修正指数。若发现对某项成本费用变化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时,则还需确定影响因素及修正指数。修正指数是指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地质工艺、自然递减、产液结构等影响因素,制定出对基础标准进行修正的系数。经过修正指数的调整后,不同生产状况下的各家单位之间就有了统一标准进行对比,无论是成本差异绝对值还是相对值的对比都具备了可对比性。油田企业地质条件复杂,工艺流程标准化程度差异较大,成本受自然因素影响严重,影响成本的因素较多,可选取对基础标准的调整幅度较大的因素为影响因素。例如,选取对基准的影响幅度达到5%以上的因素为影响因素。

2.标准核算体系

标准核算体系是将成本标准融入到作业的全过程,通过细化石油产品成本核算,与制定好的产品成本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的核算系统。标准核算要按照各类石油产品来分类归集实际发生成本。(1)对成本中心进行合理的划分。目前,ERP系统为采油厂的标准核算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集中核算、便于对比分析的平台。建立标准核算体系,应根据不同的石油产品划分成本中心,同一行政编制的责任单位可依据不同的石油产品划分成几个成本中心,以此实现按成本中心来归集核算不同类别产品发生的成本费用。例如,××采油厂采油×队—稠油、××采油厂采油×队—稀油。(2)对成本费用的归集。石油产品发生的直接成本费用应根据实际成本中心归属进行核算。能够直接归集到成本中心的成本费用,则可直接归集到稠油类型的成本中心上。如,稠油发生的作业费、青苗赔偿等费用。不能清楚区分归属的成本费用,可以根据产量、产液量等较合理的标准进行分摊归集。如,人工成本、材料费用、排污费用等。(3)产品成本的对比分析。月度核算结束后,ERP系统自动计算得出石油产品实际成本,将实际成本与该产品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及时发现超出标准成本的费用项目,分析具体超支原因。

3.标准成本管理体系

标准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控制,它是通过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成本管理,使各项成本指标达到预期标准的一种控制措施。(1)实施预算动态调整。根据环境、生产技术、地质工艺的变化,以及材料、劳务等市场价格的变化等,及时调整标准成本预算,从而客观实际地反映出成本节超情况,体现标准预算管理的快速、有效传递。(2)加强重点成本项目控制。应以综合效益为出发点重点加强成本项目的控制,实行要素精细节点管理,力争实现“让每一分钱都花出效益”的经营目标。对成本支出进行必要性分析,可将成本项目分成几类。必不可少的支出项目,如:人工费、电费等;十分必要的支出项目,如:作业费、材料费等;保障性支出项目,如:修理费、科研费等;弹性成本项目,如:基层建设、青苗赔偿等;非必须支出项目,如:罚没款、管理费等。根据成本支出的必要性制定控制措施。对于重点支出项目的控制措施是:首先,按照功能、类别等标准将成本项目进行细化,分解成多项费用要素。例如,将材料费分解成常用材料、三脱药剂、三采药剂、作业材料等几项费用要素。然后,针对各种费用要素找出成本控制的工作节点,针对每一工作节点,结合生产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对保障性和弹性成本项目,通过采取精细挖潜措施,将挖潜指标层层分解到各业务部门、各基层单位和责任人,强化挖潜工作效果。对于非必要支出成本项目,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运行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发生或者减少发生。(3)强化全员参与成本管理。激励全员参与成本管理,促进企业更好地实现标准成本的目标管理。采油厂将审查批准后的标准成本预算指标逐级分解,层层下达,最终落实到每个岗位和员工,让每位员工从思想上重视成本控制,关心采油厂经营,把节约成本作为自觉行动。(4)倡导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施“科技降低成本”战略。油气资源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储层年代,其储藏特征有很大差别,油气勘探开发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油藏特点,选择不同的工作方法,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大幅降低油气成本,从科技角度实现标准成本管理目标,促进采油厂经济效益的提升。

4.标准分析评价体系

标准成本管理模式下的分析评价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标准成本与同行业成本对比、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采油厂内部单位成本对比。(1)标准成本与同行业成本对比。选取其他采油厂中的先进指标进行对比评价,可包括总成本的对比、分项目成本对比以及单位石油产品成本对比等项目。通过对比,评价出本采油厂制定的标准成本与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制定出下一步实现目标的措施。(2)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在采油厂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受产量结构变化、数量变化、市场价格变动等因素影响,导致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出现差异,通过对比,可以准确找出成本超支环节。及时修订标准成本,确保其各个环节标准制定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具体分析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超支的环节原因,制定落实控制措施。因产量结构变化导致超支的环节,分析产量结构变化前后对成本的不同影响因素,根据经济效益实效,评价产量结构变化的合理性。(3)采油厂内部单位成本对比。经过差别系数的调整,各单位之间有了统一对比标准。无论是成本差异绝对值,还是相对值的对比都具备了可对比性。由于有了标准成本作为评价业绩的尺度,为采油厂内部各单位业绩的客观公平的评价,提供了有效依据。采油厂对设立的差别指标标准进行考核奖惩,充分调动各责任中心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三、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

采油厂的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制定与实施是一项十分系统、庞杂的工作,需要财务、生产运行、工艺、地质等多部门的参与配合,需要巨大的数据基础做支撑,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等等。该体系的实施是一个“从复杂化到简单化”“从量化到流程化进而标准化”的运行过程。实施标准成本体系一般分以下几个实施步骤。1.制定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制定单位产品标准成本是关键步骤。采油厂做预算时,制定出每吨稀油(稠油、凝析油)产品的标准成本,在年度中间还要根据生产条件、地质工艺、市场价格等变化,对标准成本进行实时动态调整(见表1、表2)。在这一步骤中,单位产品的标准单价难以控制,确立标准需要分情况而定,为了便于确立标准,在此采用近期的平均市场价格。采油厂的标准单价价格的获取途径主要有:定额价格、ERP物装模块材料单价、市场价格等。2.根据实际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根据ERP系统录入的实际产量和上一步骤确立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系统自动计算得出采油厂实际生产的石油产品的标准成本。3.汇总计算实际成本每期末,ERP系统依据成本核算数据自动计算出采油厂实际发生的生产成本。4.计算成本总差异采油厂实际成本减去标准成本得出成本总差异。总差异=(AP×AQ)−(SP×SQ)AP:实际价格AQ:实际用量SP:标准价格SQ:标准用量5.分析成本差异的发生原因,制定整改结果(1)成本差异主要包括:消耗差异和价格差异。消耗差异=标准价格×(实际消耗−标准消耗)价格差异=实际消耗×(实际价格−标准价格)负差为有利差异,正差为不利差异。通过差异分析对比,可以查找出导致成本超支的环节,或是消耗量超支,或是价格超支。(2)根据差异分析结果,制定整改措施。一是标准不够准确造成的差异。要继续加以修订成本标准。二是生产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差异。要协同相关责任部门一起分析具体原因,制定下一步控制措施。三是产量结构变化导致的超支。要通过效益评价分析,进一步确定合理的措施。6.向成本负责人提供成本分析报告定期进行经济分析,揭示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成本负责人提供成本差异分析报告,提出合理化成本控制建议和意见,为采油厂制定正确的成本控制决策提供依据。

四、采油厂推行标准成本管理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是一个集预算、核算、管理、分析评价、信息化于一体的经营管理体系,能够发挥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堵塞管理漏洞的优势功能,是比较适合现代企业经营的一种管理模式,在采油厂推行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制定好各类产品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的产品载体多样化(稠油、稀油、凝析油等),采油厂要健全标准核算体系,要以每一种石油产品的标准成本为基础,这就需要采集大量的财务数据及生产经营技术指标,分门别类计算出标准成本。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与核算系统里各类产品的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的无误。

2.做好标准成本动态调整工作

要想制定行之有效的标准成本指标,就要做好实时动态调整工作。在制定过程中,不仅对投入的各项劳务、各种材料都要逐一制定价格标准和数量标准,而且还要根据市场价格、地质工艺、生产技术的变动等因素不断调整修订。

3.建立好成本控制决策

要做好采油厂生产经营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工作,就要建立以全面预算控制和全员目标成本管理为主体的成本控制决策体系,执行“预算→立项→承诺→支出→分析→控制”的不可逆决策体系,对实施过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

4.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标准成本体系的具体实施需要大量的、多元化、精细化的生产经营数据资料。例如,单井用电计量数据、单井作业核算数据、单设备油料消耗等。这就要将信息平台作为技术支撑,以满足采油厂进行标准成本管理的要求。

5.做好监督检查纠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