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2:55:56

表现教学

表现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钢琴教学;音乐表现力;教学研究

钢琴演奏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仅需要演奏者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能力,也需要演奏者能够对乐曲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转化为一种音乐语言传达给听众。而音乐表现的也是对钢琴艺术家的最高要求,需要钢琴演奏家能够将艺术、思维和情感进行融合,将乐曲流畅、有感情地传达出来,这样的音乐才是值得品味、能够给人启迪的。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只教授技巧,忽略了素养教育,从而降低了钢琴教育的质量。作为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基础课,教师需要正视这一问题,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和音乐曲目产生深层的碰撞,从而实现技巧和审美意蕴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音乐表现力教育的促进过程中,获得艺术审美感受以及演奏技能的双重提升。

一、音乐表现力的概念范畴

音乐表现力指的是演奏者能够通过钢琴的弹奏,将自己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倾注给观众,从而打动观众的心灵,它可以传递作曲家的精神与情感,是充满生命力的。[1]从基本要素上看,音乐表现力包括听觉、知觉和情感能力,通过三者的协同作用,发挥出音乐的动人力量。所谓听觉要素指的是演奏者需要能够熟悉音乐的音高、音色以及音长,把握乐曲的总体特征。例如,有的乐曲节奏明快,有的乐曲激情奔放,都需要演奏者能够敏感地挖掘乐曲的特性。为了能够能和乐曲合二为一,了解音色所希望传达的不同思想感情,这需要演奏者能够保证精神的高度集中,这样才能够将自己对音乐的想象和诠释高效地反应出来。所谓的直觉,能力指的是演奏者在内心深处,要将自己对乐曲的独特体验,运用音乐语言表现出来,这种知觉的能力可以转化为乐曲弹奏过程中的情绪以及弹奏的速度,从而更好地诠释出乐曲的整体风格。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通过对乐曲的知觉感受,将运用不同的力度以及音色将旋律传达出来,引起听众的共鸣,情感能力指的是一种音乐审美能力,首先要求演奏者能够理解乐曲所要传达的精神内涵,把握作品的特征,然后和自己的演奏以及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将声音作为符号,传达音乐这种无形的文化符号,实际上,所谓的情感能力,也是演奏者和乐曲之间进行对话的能力体现。

二、当下钢琴教学现状分析

(一)缺乏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为了更好地驾驭钢琴演奏,演奏者需要具有扎实的音乐知识和演奏技巧,在这方面,我国的钢琴教学中,教师对于手指力度和速度的练习较多,然而,过于注重技巧性的训练使得钢琴学习变成了一种技术,而不是一种艺术表达。实际上,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至关重要,而审美能力的背后,是学生的整个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对于音乐表现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更关注技巧背后的内容,并将这种音乐表现力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之贯穿于钢琴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很多教师在进行钢琴教育时在拿到一首曲子之后,并没有让学生先对曲子本身产生互动和联想,而是从技术的层面对该作品进行解读。实际上,钢琴演奏也是一种艺术创作,需要演奏者能够和作品之间产生共鸣,运用钢琴的音乐语言将这种情感的共鸣传达出来。然而,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一部分,没有通过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情感深处的激情,这也使得钢琴创作流于表面,无法真正打动人心,虽然在技巧上可能获得满分,但是无法在听众心中塑造出真正有灵魂的音乐。(二)缺乏对学生音乐表达欲望和表达信心的引导。为了更好的诠释钢琴乐曲的内涵,在演奏时,演奏者需要具备足够的自信心,才能够将乐曲所传达的内涵和观众进行沟通和互动。如果一名演奏者缺乏表演信心的话,则影响对作品的完美表达。然而,在当下的钢琴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表演时内在控制力的训练,很多学生在登台表演时,由于压力过大,并不能够轻松自如地完成整段演奏,无法和观众形成关于乐曲的积极沟通,实际上对于钢琴演奏的现场内控,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在表演之前通过呼吸以及心跳的控制,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稳中求进,演奏钢琴乐曲,将自己最好的精神面貌展现给观众。然而,这一块在当下的钢琴教育中却是缺失的。(三)钢琴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较为缺失。在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总是有一些差强人意的地方。[2]如钢琴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音乐表现力的教学有着直接影响,如果教师本身在音乐表现力方面缺少真知灼见,学生自然也无法获得相应能力的提升。这对钢琴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教学能力要求,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的表演经验,将钢琴教育看作一门艺术进行教学,而不是技术性的传授[3]。音乐表现力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只有演奏者自身具有扎实的音乐修养以及音乐感受力,才能够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将乐曲的内在魅力传达出去,教师需要注重对自己文化素养的提升,将复杂的钢琴教学转变为系统的理论教学模块,通过对学生听觉、知觉以及想象能力的相关培养,促进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形成。然而,在当下的钢琴教师队伍中,很多教师并不具备这方面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较为枯燥,教师自己对于音乐表现力的理解也不够深刻,从而限制了高校钢琴教学的质量,无法为学生提供关于音乐表现力的实质性帮助。(四)在钢琴考核方面缺少音乐表现力的考核。从当下的钢琴考试方式上可以看出,很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和考试模式,在考试时注重对理论的考核以及表演技巧的评价,没有将音乐表现力纳入到考核的体系中,只要学生能够连贯的完成乐曲,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速度,就能够获得高分。学生是否用心灵与乐曲进行沟通,并不在考核的范围中。这种考试的模式也限制了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发展,也是对高校音乐教学重点的偏离。钢琴教育工作者需要在现有的考试评价基础上,建立更为完善的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全方位考核和评价,让学生能够在高校音乐学习阶段真正有所收获,获得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音乐表现力的相关路径

(一)注重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内涵。钢琴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教学,意境和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4]钢琴曲曲目往往和作曲家的真情实感以及人生经历体会密切相关,所以在演奏时,演奏者只有准确的把握作曲家的情绪内涵,才能够将这种情感输出到作品的角色中,增强乐曲的感染力。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培养学生在钢琴演奏之前了解创作背景的学习习惯,所谓的背景了解,需要从作品创作的年代、作曲家的曲风以及人生经历入手,了解作品所寄托的真正情感以及内涵。了解这些背景知识之后,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而不是照本宣科的,进行音乐内涵的搬运。在对乐曲创作背景的理解上,并不是说所有的理解都是感性的,而且需要从乐曲的曲式结构等专业性特征入手,通过对乐曲曲式结构的分析,能够让钢琴演奏的练习更有目的和方向性,分析不同小节的伴奏音型以及调性色彩,再将这种乐曲的结构和乐曲诞生的年代流行的技法相融合,从而更好地理解乐曲,传达给听众审美享受。(二)注重演奏技巧的提升。为了更好的诠释音乐表现力,精湛的演技和技巧必不可少。有很多出色的钢琴演奏家刚开始学习钢琴演奏的时候都需要苦练基础的技术。[5]有些教育者错误地认为,对音乐表现力的理解是一种天生的乐感,技巧只是辅助项行为,实际上,音乐表现力的教育自始至终都和钢琴的演奏水平密切相关,只有演奏者具备扎实的演奏技巧才能够做到收放自如,诠释乐曲的表现力。如果演奏者在演奏时不能做到放松,则会让原本情意满满的乐曲变得生硬,音色也不够动听,所以这就要求钢琴教师需要重视技巧训练,通过技巧的打磨,让学生能够在表现音乐内涵时有更强的控制力,但是在进行演奏技巧训练时也应当注重教学的方法,避免学生在弹琴的过程中,被枯燥的理论学习磨掉兴趣。教师可以将技巧训练和想象力练习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在弹奏的过程中,想象自己在操控不同的乐器,从而将这种想象力融合在执法上,找到诠释节奏的新技巧。钢琴技巧的训练也包括耐力训练节奏和速度,关于节奏的训练直接影响着乐曲的表现力,作为乐曲的脉搏,弹奏需要将音乐本身的情感和我们说心中产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让节奏表现演奏者的内在风格,避免过快或过慢,而是将声音的表达效果作为考量节奏的标准。(三)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音乐表现力在钢琴演奏中并不是可以靠模仿就能完成了,虽然通过对他人钢琴演奏的模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自己的音乐表现力,但是这种缺乏内在基本素养的支撑的模仿,则是空洞、没有灵魂的,所以在进行钢琴演奏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数字的培养,增强学生对作品的处理能力,很多学生会由于音乐基础较为薄弱,在进行钢琴演奏时,对于音乐表现力的提升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或者在演奏时偏离了作曲的自身风格。对此,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曲目做起,让学生先弹奏短小的钢琴曲或者是儿歌,这些歌曲所蕴含的感情较为清晰,通过对《剪羊毛》《新年的钟声》等此类歌曲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掌握音乐表现力的基础诠释方法,在学生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之后,再去驾驭篇幅长、内涵丰富的钢琴曲则会更为简单。总之,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素养的训练是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以及钢琴演奏技巧的重要手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首先,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这里的听力不仅指学生需要通过聆听乐曲了解乐曲的内涵,还要让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能够倾听自己的琴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也要求学生在弹奏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才能够了解自己的琴声是否能够表达出作者希望传达的内容。很多教师在教学上演奏时会将学生弹错之后要求及回去重新读谱,久而久之学生会变的不善于倾听自己弹奏出的音符。实际上,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完整的弹完乐曲之后和正确曲子进行对比,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分辨能力。其次,教师要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诠释音符的音色[6]。通过对音色的控制传达乐曲的内涵,并将力度融入其中。在这方面,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手指力量的训练能够将力量传达到手指上,并通过控制速度以及触键的角度控制音符的音色,增加音符的穿透力而且需要学生在课下进行刻苦的训练让音色能够渲染情绪传达出乐曲所蕴含音乐形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钢琴教学时,教师需要注重技巧训练和音乐表现力培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在学习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了解将音乐感情输出的渠道,并展开想象的翅膀与乐曲本身以及听众产生情感层面的交流。对此,钢琴教师也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力,只有自身能够认识到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路径,并具有良好的音乐表现力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有效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以及水平,提高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孔德文.音乐表现力对音乐师范生美学修养的作用[J].当代音乐,2017,13.

[2]何姝瑾,卜莉.我国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与创新对策研究[J].当代音乐,2017,18.

[3]凌芷.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应用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7,24.

[4]金波.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音乐,2018,10.

[5]陈默默.探讨钢琴演奏技术训练的几个问题[J].当代音乐,2016,12.

表现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美术教学表现性

实际上儿童的这种自我表现意识是非常可贵的。它可以帮助儿童认识自我,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这种可贵的自信力将为儿童的心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他们在竞争的社会中得以生存。美术教学中引入表现性美术教学思想便可帮助儿童发展自主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情绪,投入美术活动,表现性美术教学引导儿童在绘画活动中以客观物体为引体,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并不断将其补充扩大,从而达到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发展儿童自我意识和培育完善健全人格的目标。

一、传统美术教学与表现性美术教学

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写实性的绘画造型能力。以专业美术人员的造型能力为目标进行的课程设计,对观察和表现都设定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比例、透视、体积、明暗、构图、质感、色彩等造型艺术的基本知识,还要做到能准确真实地描绘观察对象。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职业美术教育无可非议,它对造型能力的要求也是美术教育中必须要考虑的。但如果只是简单地,一概而论地把它移植到儿童美术教育上,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其中造型技能技巧的难度,是理解力还不强的儿童,特别是低龄儿童难以达到的。它容易把儿童已有的艺术直觉,潜意识的艺术创作活动压制下去,使儿童的艺术思维局限在某一特定的模式中。

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育思想,把儿童美术教育看作是针对全体儿童的基础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美术人员,而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和审美水平。培养他们的艺术性思维和最基本的美术造型能力。表现性美术教学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这一宗旨。其原则是借助客观形象,强调主观感受。表现性美术教学摆脱了单纯传授造型技能的教学模式和强调写实性的写生教学,它在教学中提倡发挥儿童的艺术直觉,在写生作业中,它要求学生不仅仅要观察事物的外在形象而且能联想到与观察对象相关联的其它事物及自己与观察对象之间的某种联系并把它在画面上表现出来。它鼓励学生在观察与表现中不拘泥于客观事物本身,学生可不受客观限制将观察视点扩展,进行超现实的表现。学生在创作式的写生作业中学习基本的造型技能。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了学生的艺术冲动,培养了审美能力。它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感受,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表达他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这种方法还可以用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从而使儿童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得以发展。儿童在这些活动中确立了自信心,这些活动中没有失败者,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艺术感受。表现性美术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审美素质、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最基本的造型能力。具备了这些品质的学生,无论将来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都应得益于这种美术教育。

二、表现性美术教学的实践

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学家罗恩菲德指出:“教师的目标是激发更多的思想,扩大参照框架,以便使儿童自己的经验内容变得更精确复杂。要做到这点只有向儿童提供更多和仔细观察的机会和用于标示和改善监别力的必要词汇,并能用发展新观念和观察能力的方式启发他们。而只用一种机械的方式指导他们画画是达不到目的的。”这是罗恩菲德在美术教学中提出的一个革命性观念。它把激发更多的创作思想作为教学目标,把发展新观念和观察能力做为教学目的,它表明用单一的美术教学形式是达不到这一目标和目的的。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为探求多种不同的美术教学形式,笔者对中低年级美术课中的写生课作了新的尝试,引导学生按表现性美术教学的要求,观察对象,表现对象。

1.以特征为主线的观察和表现

传统写生课的观察,要求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比例等客观属性。是一种以客观性为标准的被动的观察方式。其结果是在观察阶段就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而对描绘对象特征的变形夸张,则在绘画艺术中比比皆是。这种对事物主体特征的概括把握及在这一基础上对其进行的变形夸张等艺术加工,是艺术审美心理中重要素质之一。在美术教材第六册写生“仙人掌”一课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对原教材的教法做了新的尝试和改动。引导学生在观察仙人掌基本形态的基础上,继续观察它的特征——主茎上交错生出许多茎片,茎片上有一组一组向外放射生长的小刺。然后要求学生不拘泥现有的植物形象,充分运用仙人掌的特征,在画面构图上对仙人掌的形象进行任意组合。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了十分丰富多彩的构成组合。有的强调仙人掌生长的茂密拥挤,有的突出刺的尖利,有的把一盆花扩展成多盆花,有的则把盆栽的侧人掌“移植”到原始沙漠环境中。全班40个学生的画面形态各异,特征鲜明。这种教学思路是:只要求学生掌握对象的基本特征,不做其它方面的具体要求,留给他们更多的空间和表现契机,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直觉感受,任意组合植物生长的状态,置换植物的生长环境。这样的观察与表现方法把学生从纯客观、纯自然的观察与表现手法中解放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在观察中的主动性,学生不仅观察了解物体本身,还要意识到与它关联的其它物体与环境,从而延伸了学生的视觉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发生了质的变化。

2.联想性观察与表现

艺术作品的魅力之一就是通过艺术形象引起观赏者种种审美联想。绘画者在其创作过程中也会产生种种联想,并通过他的作品把这种联想与自己的审美情趣表现出来。儿童天真无邪的天性与好奇心,使他们在绘画时更容易产生各种联想。联想性观察就是要求学生在观察物体基本属性的基础上,逐渐忘掉物象的自然属性,联想它的情感或它与其它事物的相通之处,然后再进行艺术上的加工与发挥。

在“不同姿势的手”这一课上,笔者改变了过去仅引导学生观察手指、掌骨、手腕等解剖部位的做法。而是先用手做了几个不同的姿态让学生联想其代表的情感含义。攥拳头表示愤怒或力量,兰花指表示放松和优美;挑大姆指表示赞许。还通过做手影游戏,引导学生联想手与其它事物的联系。这使学生的思维表现得非常活跃,他们根据不同的手形,通过与其它事物的联想,将手表现为和平鸽,老鹰,大树,蛇群等。赋予手以艺术生命。正如杨丽萍的舞蹈,舞蹈者用人的形体动作来表现孔雀、大树,表现水与火。人体的各种姿态,通过观赏者的审美联想转化为其它形象的艺术再现。

什么样的观察将决定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如果我们要求学生的观察是建立在纯客观的基础上,就把学生引入一个以客观为尺度的现实世界,表现的结果将比较单一。如果要求学生的观察是带有主观联想性的,我们就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调动起学生发散性思维活动,使学生运用变形的手法完成对描绘对象的超额观表现。达到“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超脱常规的成习,去看待我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经验世界,发现组织和创造新的形象。”(摘自尹少淳先生语)的效果。使学生的对客观事物的自我感觉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绘画的表现形式进一步丰富,内心的情感表现与绘画能力同时进展。

3.超现实性观察与表现

这种观察与表现要求学生不满足于客观提供的条件,还要根据现有的条件将观察范围再扩大,再补充。比如“画眼睛”一课,可让学生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观察别人的眼睛。看眼睛是由哪些形组成的。然后再观察在瞳孔中看见了什么。进而联想眼睛看风景,看动物等时,瞳孔上会留下什么形象。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作业产生出各种各样的画面,有的眼睛里装着满天的乌云,有的眼睛里装着洁净的冬天,有的眼睛装着美丽的花朵。还有一名学生画出了眼睛中自己的形象及自己眼睛中映射出的外部世界,生动地表现了大眼睛小世界的特殊关系。超现实性观察用已有的形象作为框架,然后替换其中一部分,再加入还未发生或在异地已经发生的情景作为补充和夸张。作为眼睛的本体这时已经演变为一个具有引体和联想功能的特殊画框,恰似古代园林隔墙上的透窗,为学生的自由联想提供了新的空间。用美国教育学家罗恩菲德的话来说就是扩大经验范围,在新的经验范围内加进已有的旧的经验,使学生感到既新奇又不陌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把静态的形象变为动态的形态。把未来的和将要发生的意念变成现实。使思维跨越时间、空间达到超越现实的神奇意境。这种表现性的写生教学即有一定的写生意义又有大量的创作性活动。是以客观为引体,以主观为主导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参与化为学习的积极性。”(杨景芝)把学生游戏的天性迁移到绘画活动中。

4.不同视角的观察与表现

由于人们习惯了按部就班的生活规律,易对周围的物象感到平淡乏味。换个角度去观察和认识事物,可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乐趣,笔者设计了“餐具中的我”一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反射物里观察自己。如从墨镜里看景物,看自己,小小的眼镜装着大世界。学生会发现改变自然界某些事物的比例后会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奇特。从不锈钢的勺、叉、锅盖的表面看自己和周围景物的映象时,由于这些器皿表面凹凸不同,于是映象中人的某一部分被拉长、扩大和分离,学生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形象被改变了,他们开心地笑,尽情地画,生动地记录了那一不寻常的时刻。这一课使他们认识到通常的视角看到的仅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看物象,看世界还有更多的视角。换个角度,换个方式观看习以为常的经验世界则好似用三棱镜观看阳光,会分化出七彩颜色,使学生获得一种全新的感觉。寻找不同视角观察物象,特别是从那些非常规的角度去观察,就会获得新的感受,新的信息。使学生既掌握物体的常见形态,又知道物体在特殊环境中的形态,不断地扩大认知范围,积累经验,使心智与美术能力同步成长。

5.构成式的观察与表现

平面构成是现代美术的产物,它有意打破物象的自然秩序,按绘画者主观审美意识进行重叠组合,具有超然的装饰趣味。在这一思想指导上笔者改革了人物头像写生这一课。画人物头像较难,人的面部是学生最熟悉的同时也是最难画的。学生的观察易停留在局部,难以把握人物头像的整体和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改画完整头像为部分头像,让学生从不同形状的镜子里画自己脸的上半部、下半部、左半部、右半部。然后利用构成的方法把镜子和镜中的形象重叠排列在一起造成好似误入镜子商店,使画面中从镜子里到镜子外都流动着自我的影子。画面效果奇特有趣。这种方法不同于一般的写生,减弱了对形体整体把握的难度,把学生的表现能力转移到对局部形的基本认识和基本表现,强调的是构图上的形式美和思维上的超前,技巧的难度相对降低了,易于学生表现。其结果是构成的组合美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展示和发挥。构成式的表现与电影画面叠映与镜头切换的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处,又如有的连环画在单页画面上叠映了许多相关画面来表现同时发生的多个事件的表现手法。构成式的表现信息量大,加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学生可不受时空限制,任意组合画面,但又要遵循形式美的构图法则。

6.拟人化的观察与表现

儿童喜欢童话故事,喜欢看动画片。他们喜欢让静止的画面都有生命,都会动,会与他们玩耍。他们的思维常处于一种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之间。这种状态正是艺术表现的最佳状态。把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引人写生教学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并将这种想象力转化为艺术表现。在写生茶壶、茶杯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形状,观察比较和进行形状组合外,笔者还引导他们看茶具像什么,联想它们与人和动物等其它物体相似之处,思维的缺口被打开后,学生的创作思维异常的活跃,他们热情地将茶壶把变形为一条叉腰的胳膊,把壶嘴变形为伸出的另一条胳膊,壶盖也成了小帽子。还有的学生把茶壶变形成大象茶壶。茶壶会自动向水杯里倒水,水珠四溅,童真童趣油然而生。有了这样的启发引导,在画工具的写生课上上,学生便大胆地改变了物体的正常比例关系,钳子变成了一个硕大的拱桥,汽车从钳下通过。建造工程中的大桥没有一个工人,锤子、钳子、锣丝刀自动操作,塑造了一个奇异的童话世界。这种拟人画法在写生教学中的引入犹如发酵粉,使学生想象的细胞迅速膨胀,使他们有意识地把不同形状的物体连在一起,创造出崭新的形象。拟人化的观察与写生改变了过去画什么看什么想什么的单一模式。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看到的虽然是静态的物体,但要联想到它的拟人的动态表现及与人的关系,并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7.美术欣赏中的观察与表现

欣赏美术作品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提高培养人们文化修养的有效途径。在小学生中开展美术欣赏活动,不能照搬成人美术欣赏的模式,必须依照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生活经验进行设计,使学生在欣赏他人的作品时,把自己的情感情趣加入进去,与作品、作者、与自己的同伴交流,通过作品,引起联想,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对作品评头论足,使自己成为美术欣赏活动中的主角。

(1)参与性的美术欣赏

学生欣赏一幅作品时,要求他们不仅要了解作品的内容、主题还要看它有什么不足,需要怎样改动和完善。例:第四册教材第三页上的欣赏作品“破纪录”一画,画面上表现的是一个跳高运动员即将跳过三米高度的一瞬间,画面中远处的小观众睁大眼睛,屏住呼吸,紧张观看着跳高运动员的动作。欣赏这幅画时,学生们表示喜欢看人物的动态,当谈到画中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时,有的同学提出运动员跳高高度表现得不突出,应该在身后加云彩表示他跳得特别高。还有的同学说远处小观众表情都一样,“要是我害怕时就用双手捂着脸从手指缝里看”。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经历感受带进作品欣赏过程中。有了这样的引导欣赏,许多学生对名家名画也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改进意见,无形中增强了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艺术感受。

参与性欣赏调动了学生的主观性感受,让他们以其亲身感受和经历来体会理解作品,在补充完善作品的同时,完善自己的情感表现,达到与作品交流的境界,避免了以往欣赏课中的被动接受他人情感,而自己则完全是局外人的欣赏模式。教师在参与性欣赏活动中要注重鼓励学生了解作品,并敢于对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了解美术中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和欠缺之分。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建议大加赞扬。对有欠缺的想法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对一时提不出什么意见的学生也不要轻意否定。留给学生课外思考的余地,这样有助于维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自由我感受导入的美术欣赏

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活动中,常常有一些学生不爱发言。原因是当他们看到欣赏主体形象后,产生了思维定势,对欣赏主体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先入为主的理解。使进一步的赏析思维活动受到阻滞。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改变了以前先看作品后谈感受的作品欣赏模式,一开始先不让学生看原作品而仅把作品题目告诉学生,让他们讨论该怎样表现这一题目。以第六册第二页“大街上真热闹”为例,这部作品以过街天桥为主体,画面表现了天桥拥挤的人群,天桥下川流不息的汽车。课上先让学生依照题目根据自己的感受体验,从不同视角描述自己表现这一主题时的构图。有的同学描述三层立交桥互相交错,行驶着不同的车辆的热闹情景;有的描述从司机驾驶室里看汽车排队,看行人通过机动车间空隙过马路的拥护场面。待学生的想法基本成形后,再让学生翻开书看要欣赏的作品。让学生观察比较什么地方值得自己学习,什么地方自己的想法比原作品要好。这样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也能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加入到欣赏活动中来。

表现性要素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也是一种积极活跃的因素。它既能联结欣赏者与作者的情感,又能调动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情趣。它使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活动,从静坐观看的被动模式中解脱出来,使欣赏课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以自己的感受体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艺术欣赏活动。

在表现性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接受了学科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接受了自信心理的暗示,使他们敢于对名家的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认识到艺术作品中没有唯一的标准,在作者的笔下是结果,在欣赏者的眼中则还可以发展。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接纳他人意见和敢于提出问题的良好品德和学习态度。这也是罗恩菲德倡导的统整观念在艺术教育中的体现。

以上的教学实践是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在传统和写生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按照新的思路做的一些教学上的尝试。希望能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做一些具体的开拓工作。通过表现性美术教学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教师的教学目标要十分确定,目标的含义包括思维和技法两个内容。用最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学生内容感到既新鲜又不太陌生。能够做到这一点需要了解全体教学对象的文化背景。如他们喜欢看的书,电视节目,喜欢玩的游戏,喜欢幻想的事物等。以感受、情感、表现欲为先导,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路,为他们提供更宽更广的思维空间。

(2)在辅导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思路和构想,对他们的错误想法,也要想办法巧妙地化误为正,不要轻意地否定学生的构思,尽可能地发现其中可贵的闪光点,然后加以扩大,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不足,让他们全面了解自己作业的实际情况和将应怎样展开和整理画面;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再现、完善自己的表现欲。

(3)教会学生使用点、线、面、色完整地表达形象之间互相依托的关系。根据学生作品的实际情况分析画面上的主次、节奏。疏密、秩序、对比、和谐等艺术规律,帮助他们用一定的技法建立画面的整体关系,把美术知识要素与自己的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有所创新。

三、表现性美术教学和素质教育

表现性美术教学十分有益于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表现性美术教学不以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来要求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显示和发挥自己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学会不同于它人、不同于己的新的思维方法。学生在课堂内的体验,经过教师的启发,扩展延至课堂外。思维活动始终处于一种非常活跃的状态中,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还会分化、扩大和发展。使学生希望表现的原望得以实现,善于表现的才能得以施展。

表现性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对所要描绘的各种物象进行转换夸张。从而创作出新的形象。扩大了学生的经验世界,扩充和完善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培养了他们的自主能力。使他们在绘画中不仅获得了精神上的快乐。更是亲身经历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审美活动。

表现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艺术想象;笛子;教学;活动;表现

所谓的音乐艺术想象力指的就是在充分感知音乐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经过重塑、分解所形成的音乐艺术形象,这一过程常被称作音乐艺术想象。竹笛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主要从创造思维培养、音乐主题表现以及音乐意境拓展等各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从而提高笛子教学效率。

一、音乐主题表现在主题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音乐这一艺术形式极其抽象,作曲家在乐曲谱写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特定的音乐逻辑,并对其进行有效组织,形成完整的乐曲内容。教师在竹笛课堂教学环节,有必要对这些特殊的符号进行解释,利用笛子乐器将其转换为音响,使学生意识到竹笛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并学会运用竹笛,将特定符号有效组织,从而生成动听的音乐。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每个音乐符号的细节进行把控,并融化致音乐曲目中,对于音乐主题烘托具有重要作用,也利于学生掌握并消化音乐乐曲的含义。艺术并非是教学,是人们内心深处对美的情感,同时也是触发人们心灵的重要因素。文学主题与音乐主题两者间具有极大差异,音乐主题的作品高潮体现了人心灵深处最美的向往以及希望。教师在表达音乐主题时,通常均会发挥其自身的音乐想象力,通过不断的想象、创造,逐步形成演奏技巧,吹奏高昂飞扬的笛子乐曲,表达乐曲主旨[1,2]。比如在笛子教学课堂之中,教授《小河淌水》这一乐曲时,14-16小节可谓是音乐的高潮部分,此时教师需要发挥其自身的艺术想象力,充分的联想、创造,对歌词中所提及的三个“哥啊”所组成的排比句进行深度理解,首先意识到以上三个声音是发自内心的呼喊,体现了情感的繁杂性,声音层层递进,体现了对情歌深切的思念,从而表达乐曲主旨。如若长笛吹奏过程中,再有效利用花舌、揉纸以及打指等技巧,烘托良好的意境,还将升华乐曲主题,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下逐步掌握主力演奏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二、竹笛教学过程中发挥艺术想象拓展音乐意境

音乐想象的运动过程与人类其他意识活动有所不同,具有独特的规律,音乐想象的过程中需要经历感觉、记忆、表象以及艺术形象。竹笛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当首先通过演奏的形式使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初步接触,在此之后将会产生有效的情感,逐步将其转变为记忆,产生表象,通过艺术想象的发挥,最终形成艺术形象[3,4]。竹笛教学环节,教师将吹奏乐曲,这一过程中学生将会不断地欣赏音乐,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想象具体的场景,比如,月光下的夜色,情侣在聊天,也有学生通过想象听见了马蹄踏步的声音,这些超越音乐之外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无疑是对音乐鉴赏后所形成的音乐意境。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首音乐作品所产生的想象有所不同,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发挥联想将会使学生产生再造想象。假如教师在演奏某一部音乐作品时,虽说演奏过程已尽最大努力,并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但最终均为机械的工作、反复重复同样的动作。但是,如若教师意识到自己所进行的是创造性的艺术工作,并对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进行深刻体会,力求营造良好的演奏氛围,使学生意识到所听曲的音乐形象,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将会使学生牢记音乐作品。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加强手指动作、听觉以及视觉方面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音色想象力,通过音乐意境的营造,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潜移默化的将教师的创造性想象与学生的再造形象结合,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拓宽音乐意境的效果。不仅如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将教师与学生的想象有效结合,再将教师的有意想象与学生的无意想象结合,最后将教师的综合想象与学生的分解想象有效结合,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并提高学习效率。竹笛教学环节,教师可利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或是比拟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对音乐艺术充分想象,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将其转化为再造想象,与教师的创造想象结合,形成新的创作想象,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意境所渲染的情感,烘托主旨,表现音乐作品的主题[5,6]。

三、竹笛教学过程中发挥音乐想象烘托音乐美感

知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是思维发展的动力源泉”。如若缺少音乐这一重要的因素,那么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将会缺乏动力。众所周知,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智力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竹笛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发挥音乐想象,烘托音乐艺术的美感,并使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体会其中的艺术内涵。通过音乐想象这一方式,可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以及事物特点进行揭示,音乐想象通常均会经历想象、幻想、创造这一过程,发展精神力量。音乐的旋律将会直击音乐欣赏者的内心深处,唤起鲜明的想象,对于艺术培养以及创造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笛子教学环节,教师还应当烘托和谐、自由的氛围,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音乐作品欣赏以及音乐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参与到音乐情景创设之中,发展学生的艺术想象力,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对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充分体会,烘托音乐的艺术之美。比如,在某节笛子教学实验课程上,教师将故事作为有效的导入途径,而后通过竹笛演奏的方式,配合优美的声效,学生在音乐律动的渲染下将会自然而然的进入到教师所设置的情景中,将故事烘托得更加生动、鲜活,学生也仿佛置身于故事情境之中,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许多音乐教师在笛子教学过程中,都意识到情景创设的重要性,并将竹笛吹奏作为伴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用笛声模仿其中所出现的声效,令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提高竹笛教学效率。将笛声作为美感烘托的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也将意识到竹笛的魅力,纷纷跃跃欲试,提高学习主动性,发现竹笛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在竹笛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发挥其音乐想象力,使学生全面融入到竹笛乐曲所创设的意境之中,再通过创造想象的方式,烘托极具美感的环境,在此环境下提高学习效率,打造高效的竹笛课堂[7,8]。

四、在主题教学过程中发挥音乐艺术想象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黑格尔曾说:“最为重要的艺术本领可谓是想象,它对于创造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可谓是一个人生存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必备因素。”由此可知,艺术想象力对学生成长以及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在竹笛教学环节,需要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从而培养其创造能力,不断的启迪以及引导,使学生更具创新意识,发展及创新思维。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构思一幅幅美好的景象,体会音乐的艺术内涵,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使之更具艺术素养,为其日后的成长以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有所不同,也与日常思维有所差异,更加强调人的想象思维,从想象特征角度进行分析,更类似于宗教思维。艺术思维的培养,主要将情感作为动力源泉,并对人生进行透彻的分析,以艺术形式加以展现。与宗教思维不同的是艺术思维是无意想象与有意想象有机交互的过程,而宗教思维更加强调有意想象,将其作为主导方式。音乐想象是他律性与自律性矛盾而又统一的运动过程,竹笛教学环节,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与学生间建立平等的关系,给学生以更多的关怀,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使学生持着正常的心态思考问题,逐渐养成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不断的思考并审视问题,发现问题出现的根源,从根本上入手,妥善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则要进行正面引导,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不断的反思问题,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挥艺术想象力,欣赏音乐作品的内涵,逐步形成艺术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保证笛子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在竹笛教学环节首先意识到音乐想象力对于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提高其创造思维,将其作为音乐教学的基本目标,真正落实到实践中,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并提高教学水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正如笔者上述分析,竹笛教学活动的开展环节,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音乐艺术想象力,烘托音乐主题,使学生意识到音乐所具备的美感,并拓展音乐意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保证竹笛教学质量。教师在竹笛课堂教学环节,必须对教学节奏进行把控,对学生音乐艺术想象力的发挥进行有效引导,保证教学活动高效落实,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使竹笛教学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李汶轩.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学前儿童音乐教师的培养[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2]潘巧燕.基于想象力培养的高中诗歌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3]张洋.现代教育哲学理念在“樂学儿童音乐教育”中的体现[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6.

[4]杨月同.乌鲁木齐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6.

[5]王国东.面向青少年的西方古典音乐教育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6]林逾静.教师教育科研视角下的《中国音乐教育》(1989-2015)杂志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

[7]王明远.茶文化元素融入钢琴音乐教学中思考[J].福建茶叶,2017,39(12):164.

表现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舞蹈教学;提升;情感表现力;思考

一、前言

舞蹈是一门艺术,只有舞蹈技术,不融入情感元素,无法表现舞蹈的张力,因此,必须要通过丰富的情感来表达舞蹈的内涵底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舞蹈的灵魂就是情感元素。但就大学舞蹈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忽略了情感教学,对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养不足,只在乎对学生技巧和舞蹈技术的培育,这样无法传承舞蹈教学的精髓,也无法给欣赏者带来震撼,所以我们必须要强调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育,让舞蹈者通过自己的真情实感演绎舞蹈,以此来打动他人,实现舞蹈艺术的表现。好的民族舞蹈,除了来源于生活的感悟,还必须通过规范的动作展现舞蹈的风格、律动,同时通过对舞蹈本身的情感体验,充分将舞蹈的情感表现出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让观众得到一种美的感受。要想达到这种艺术境界,必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能力,才能将民族舞的艺术魅力展现出来。然而,就目前大学舞蹈教学现状而言,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要培养学生民族舞的情感表现力,必须注重对学生外部形态动作的培养以及内部情态感受力的培养,将情感与舞蹈技术融合。

二、舞蹈和情感的关系

舞蹈艺术是通过人体动作呈现的一种表演艺术,通过舞者的动作来传递感情。舞蹈,可以说是人类内心情感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抒发情感的重要渠道,也是人类情感的一种极致表现,舞者正是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来传递丰富的情感世界,与欣赏者之间达到一种心灵上的沟通。舞蹈和其他艺术不同,不能借助外界力量表现情感,主要是通过自身动作、眼神、呼吸等传递情感,要想达到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必须充分发挥舞者的情感表现能力。如何在民族舞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情感教学,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舞蹈与情感,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注重舞蹈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才能培养出具有丰富情感表现力的舞蹈艺术者。

三、民族舞蹈情感教学现状

在我国民族舞的教学过程中,对基本功训练的时间长,动作表演要求比较高,基本功的扎实学习无可厚非。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民族舞蹈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欣赏水平也不断提升,仅仅靠舞蹈编排和完美的动作无法打动观众情感教学的不到位,导致学生在舞蹈演绎中很难展现完美的民族舞。要知道任何一种舞蹈都是需要舞者倾注自己的情感在舞蹈之中的,过于形式的肢体动作只会给这样的舞蹈打折扣,观众也能从中感受到这不是真正的舞蹈。

四、培养大学生的舞动情感表现力的建议

(一)外部形态表现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外部形态表现力的培养,必须已掌握各种不同民族舞蹈的风格,对不同民族舞的律动、节奏把握有所了解。众所周知,作为一个优秀的民族舞蹈着,其表演动作融会贯通,如涓涓流水,如大海汹涌澎湃,动作间的转换连贯,富有内涵。在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养过程中,首先对学生进行动作的基础训练,民族舞的动作基础训练,一般是分三部分进行:首先是民间舞基本动作的练习;其次是在动作练习中节奏的把握;最后是将动作与节奉融为一体。在民族舞训练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市从民间舞的启蒙教起,然后再对每个动作一一示范、讲解、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众多民族舞当中提取那些特征明显的部分,组合起来进行教学。如舞蹈《手臂组合》,可以是傣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等,将多姿多彩的动作作为学生的常规训练,使学生短期内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特点,这对训练学生外部动作形态有着重要的作用。(二)内在情态感受力的培养。闻一多先生曾说:“舞是生命情调中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古往今来,舞蹈作为情感的表达是最直接、最优美的表现形式,引起人们心灵的感染是舞蹈的魅力,舞蹈的魅力来自舞蹈的内在情感,如果没有情感表达,舞蹈技巧再高超,动作再完美也是苍白无力的,没有生命力的。由于一些学生缺乏对舞蹈情感表现力的认知,辅导老师经常会安排学生在练习某个动作的时候能够在脑海里面想象相关的画面,并用语言描述这种情景下的自我感受.所谓“感于先者,莫先于情”,在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首先,我们必须被舞蹈中的情感所打动,这样我们才能给予情感的语言和行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交流。只有学生有舞蹈的情感,才能激发内心的情感,融入舞蹈动作,为舞蹈注入活力。其次,教师也应该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当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受到情境的感染和熏陶,加深对舞蹈情感的理解。如,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先介绍舞蹈的内容,让学生对舞蹈的内容和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行情感渲染,激发学生的情感。(三)融入个人体会感悟。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应是动作情感的完美结合,舞由情发,情系舞中,两者是相互依存、必不可少的统一整体,没有投入情感的舞蹈,就会失去生命力,成为一堆动作的叠加,舞者喊累,观者乏味,整个舞蹈毫无美感可言;而没有融入感情的舞蹈,就如同缺少了灵魂的主体无法表达自身的想法,无法和观众产生共鸣,毫无影响力,无法体会舞蹈所含有的情感。就比如前一阵上映的电影《了不起的菲丽西》中小姑娘菲丽西为了追寻自己的芭蕾舞梦不畏艰辛最终实现了梦想,其中必定艰难险阻重重,菲丽西碰到了非常有实力的对手,两人较量不分上下,但最终凭借自己对芭蕾舞的热情和执着赢得了掌声。最初的菲丽西并没有达到肢体上的解放,对舞蹈也仅仅是怀揣热情,在追梦的路上处处碰壁。但正是她对舞蹈的这份执着这份情感这份不放弃打动了她的恩师,并驱动她一步一步走向专业,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梦想,最终以自己无可挑剔的舞姿加上对舞蹈特殊的情感打败了所有对手,赢得了观众的掌声。想必每一场舞剧、每一个剧目、每一个组合甚至每一个动作,其中也必定掺杂着编导和作者复杂的情感牵绊,所以那么多舞剧最后会看到流泪、那么多舞蹈会感动着我们,情系着我们的人生,成为经典,流传百世。同时也教育我们后辈要用心感受、用情跳舞、用脑编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都是相容的包容的也是无可代替的。未来的道路上,还需要一波波怀揣梦想的青年传承舞蹈文化,不要把舞蹈的艺术只停留在肢体上,情感表达至关重要也必不可少。

五、结语

舞蹈是一种视觉艺术,心灵艺术和行为艺术,它虽包含着技术的成分,但人们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自己的思想情感时就会用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波动。无论是舞蹈的造型还是美的意境都包含着特有的情感意义,把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在民间舞蹈的每一个细节里,并随着自身的发展,添加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时而豪放,时而细腻,时而婉转,时而奔放,它的美不是直观语言所能描述的美,是渗透到骨子里的美。在蒙古族的舞蹈表演中,蒙古族人将自己的现实生活与自己的情感融入在一起,舞中有情,情中有舞,舞情结合,把无形的情感融合到舞蹈有形的动作当中,加入传统文化的色彩,让舞蹈在艺术的道路上大放异彩,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饶莉娜.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探究[J].艺术评鉴,2018(20):143-144.

[2]肖凡.浅谈在舞蹈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表现力[J].艺术评鉴,2018(15):140-141.

[3]任晓凡.高校舞蹈教学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研究[J].艺术科技,2018,31(6):274.

[4]李宇博,郭璐.探析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8(7):118.

[5]高娟.论舞蹈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5):21+23.

[6]涂元元.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分析[J].艺术评鉴,2017(21):135-136.

表现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舞蹈表现力;培养

所谓舞蹈表现力,是指在熟练掌握舞蹈技巧、领会舞蹈内涵基础上,将舞蹈动作形象的表现出来,能够让观众充分体会到舞蹈所传达内容的一种技巧,一种能力。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是现代高校舞蹈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应然要求。

一、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影响因素

(一)先天方面

我们经常说某人在某方面具有天赋,这是对先天条件的一种客观陈述,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先天条件对一个人学习某种技能的影响和重要,高校舞蹈教学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亦是同样道理。即影响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先天条件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1。有些学生天生具备舞蹈表现方面的才能,舞蹈知识一点就通,对于舞蹈节奏感的准确把握也相对轻松。另外,对于天生具备良好舞蹈身体素质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可能会更加突出一些,但在情感和技巧等的培养方面同样需要依靠后天努力。相比于这些有天赋的学生,他们从一开始就占据一定的优势,而这些优势对他们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舞蹈表现力。

(二)后天方面

后天方面主要是指学生生长的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学校师资力量、教师舞蹈教学水平以及学生本身努力程度等对学生在舞蹈学习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若学生家庭环境艺术氛围浓厚,父母有舞蹈基础或一直从事与舞蹈相关的事业,那么该学生在舞蹈表现力上往往也会做出较好的成绩2。学校舞蹈教师师资力量强大,教师教学水平高,那么学生舞蹈表现力培养也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学生本身努力学习舞蹈,长期坚持不懈相信也会使自身舞蹈表现力得到一定提升。由此可见,后天方面因素也会对高校舞蹈教学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产生巨大影响。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有效措施

(一)扎实基础,规范动作

扎实舞蹈基础、规范舞蹈动作非常重要,它是一切舞蹈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前提基础与基本保障。因此,高校舞蹈教师应充分重视起对舞蹈基础训练的强化,切实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舞蹈基础,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经常反复练习舞蹈基础,扎实舞蹈基础,并对学生舞蹈动作进行指导,纠正错误或不到位的动作行为,确保学生做出的每一个舞蹈动作都是标准的、规范的、正确到位的,以便为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3。舞蹈基础作为舞蹈基本功,对学生身体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以及思维敏捷性要求较高,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关节、韧带、逻辑思维锻炼的舞蹈训练项目,强调舞蹈动作必须要做到位,做到标准规范。通过长期的训练,相信学生的身体力量、协调能力以及反应能力等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舞蹈基础也会得到一定的加强,进而使舞蹈表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二)提升情感,丰富想象

舞蹈不仅是高校的一门课程,更是一种艺术,它需要学习者投入一定的情感,这样表演出来的舞蹈才会吸引人,才会富有生命力与韵味,才能达到良好的舞蹈表现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转变以往过于重视舞蹈技能培养的观念,加强对学生舞蹈情感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强化学生舞蹈作品内涵与作者情感理解训练,提升学生对舞蹈的学习情感与情感的投入,增强学生舞蹈内涵领悟鉴赏能力。对于舞蹈情感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对舞蹈内容的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舞蹈的内容才能领悟舞蹈所表现出的情感4。在这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经典的、优秀的舞蹈作品供学生欣赏解析,要求学生通过观赏提升舞蹈理解能力,在理解过程中发现舞蹈的魅力,进而产生对舞蹈的强烈情感。另外,丰富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容易对舞蹈内容进行理解。教师应加强舞蹈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应加强对生活的体验与观察,丰富自身的艺术想象力,将从生活中所产生的感受、情感体验融入舞蹈训练当中,丰富舞蹈表现力。

(三)把握节奏,深化表现

舞蹈与音乐是形影相随,相互搭配的,舞蹈表演离不开音乐,音乐有了舞蹈而更加精彩,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是舞蹈艺术魅力与情感表现的重要媒介,而节奏感则是音乐的灵魂所在。进行舞蹈教学时,教师应将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作为教学中的重要训练项目,选取一些音乐节奏感强烈明显的舞蹈作品对学生节奏感进行专项训练。在节奏鲜明、旋律悠扬的音乐伴奏下,学生可以尽情的表演舞蹈,尽致的投入舞蹈情感,通过对节奏感的准确把握,将舞蹈动作、音乐、情感有效融合起来,从而达到良好的舞蹈表现力5。事实上,关于音乐节奏感与舞蹈表现力之间的关系,大量实际教学案例证明,准确的节奏感把握能力可以促进舞蹈表现力的提升,因为学生能够对音乐节奏感进行准确把握会增加其对舞蹈学习与表演的自信,在自信的驱使下学生容易做出良好的舞蹈表现力,而且节奏感准确把握本身就会为舞蹈表现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强化音乐节奏感训练来深化学生舞蹈表现力。

三、总结

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舞蹈教学及舞蹈表现力培养应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以学生为中心,不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通过舞蹈表现力的提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专业人才,这对推动我国高校舞蹈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莫艳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注释:

1.王紫涵.浅析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2):208+157.

2.朱晓红,刘生贵.艺术表现力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培养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20):111+113.

3.宋萌.试析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29):213-214.

表现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教师;教学洞察力;课堂表现;情境性;实践性;向善性;好奇心;自相矛盾;教学机智

教师教学洞察力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实践。因课堂教学活动的多变性、教学环境的不可控性、学生发展的不同个性、学科知识点的不同等因素,使得教师对课堂教学管理不能完全诉诸于理论理性的解决,而应依赖更具活力、以善为最终目的的实践理性,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鉴于此,笔者探讨教师教学洞察力的特征及其课堂表现形式,以期给教师教学以启示。

一、教师教学洞察力的三维特征

“教学”一词可理解为一项特殊的活动,是教学主体基于经验载体的转换生成活动〔1〕。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认为,“实践表达着逻各斯,表达着人作为一个整体的性质。……制作是使某事物生存的活动……理论沉思是对不变的、必然的事物或事物本身的思考的活动。它是不行动的活动”〔2〕。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教学活动存在于不确定的教学实践中,可把它看作是一种与实践智慧相关的实践活动。教学活动是培养理性人的活动。我国传统教学活动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是一种技术性活动,教师与学生被看作是“教书匠”和“产品”,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现代教学活动是一种更为“理性”和“复杂性”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这就对教师处理课堂突发的应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是教师教学洞察力形成与发展的应然之义。教师教学洞察力的特征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对其进行阐释。其一,情境性。情境(Situation)是“人必须对其作出行动的各种具体细节的总和。”〔3〕教师教学实践以“情境特征”为起点〔4〕。教学洞察力作为教师实践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发展不能脱离具体的教学情境,这是教学洞察力形成与发展的特定场域。教师只有具身于复杂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才能够敏锐观察教学问题,洞察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等。为应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复杂性,一方面,教师要及时洞察教学情境中的各种重要信息,对杂乱无序的信息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整理,寻求教学活动的最佳决策点。另一方面,教师要反思洞察这一情境所依赖的教学立场本身的合理性,并依据与学生所处的关系作出合理的教学行动。其二,实践性。教学洞察力旨在解决实践问题,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而这种实践活动是不断变化的,具有偶然性,暗含机遇的因素。为应对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偶发性”“琐碎”等问题,教师须运用实践智慧,特别是运用教学洞察力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教师教学洞察力是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而形成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尽管他们能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数学、几何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但他们的教学实践智慧却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这是因为需要长期经验的积累才能形成实践智慧,而青年人缺乏长时间的经验〔2〕。因此,实践性是教学实践智慧生成的客观基础,是教学洞察力形成与发展的土壤。其三,向善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可为我们计虑达到每一具体目的的正确手段,并且这种计虑要以对生活的总体良善的周全考虑为坐标。”〔5〕教学洞察力作为实践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以“善”为教学目标并把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而影响教师教学行为。邓恩(Dunne,J)说过,一个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能够观察到情境的重要意义,想象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依据教学活动的伦理要求判断应该怎么做”〔6〕。亚里士多德认为,教学实践智慧由明智、道德德性等构成。明智是以生活的总体良善为依据,思虑达成具体目标的手段。德性行动依赖于情感的体验,“要在应当的时机,指向应当的目的,针对应当的人们,具有适当的动机,用应当的方式来体验情感,就是符合中道的,也是最好的,也是德性的特征”〔7〕。这就是说,教师运用教学洞察力采取教学行为时要“适切”,在应当、适当时机进行才能感受到解读特定情境意义所带来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进行实践判断时依赖于教师的情感体验。教师所采取的合理行为是教师情感体验的重要体现,而不是外在规范的驱动。可见,向善性是教学实践智慧形成的重要表征,是教学洞察力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教师教学洞察力的课堂表现形式

教师教学洞察力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实践。实际上,教学洞察力是教师解决实践问题时主体能力和教学情境的双向整合。教学情境不仅为教师教学洞察力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也决定了教师采取何种类型的教学洞察力。因此,解决教学情境问题的教师教学洞察力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洞察教学问题的好奇心好奇是建立在人们对物质世界在人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中形成反映意识的客观基础上,创造意识产生的认识和对待宇宙物质世界的一种态度。好奇不是目的,只是认识事物的开端,在好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追求才是保持好奇心的目的。好奇心是明确目的意识性运动的反映意识,是获取最广泛的、最深层的、物质整体的客观性基础。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对某些知识点或教学事件产生好奇,好奇形成的印象只是物质客观现象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中的反映。对这种反映意识的结果,好奇心表现出了极大的新奇、新鲜感和兴趣爱好。因此,学生因好奇心的驱使会扪心自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的反映意识和创造意识对知识点和教学事件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之后,不会就此无缘无故地停止意识活动,而会迫不及待地产生联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呢?而回答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不是反映意识而是创造意识。对这些问题答案的寻求和疑问解决,就是创造意识对这些物质客观存在本质的揭示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好奇心驱使学生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当教师洞察出学生对教学事件和知识点产生好奇心之后,须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洞察教学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洞察过程中须运用试验、实验、观察等手段深入事件背后的本质运动和变化的客观规律,真正认识到好奇心所反映的现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以解答好奇心的提问和探索的追问。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须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带着问题意识去洞察并解决这些为什么。其次,须具有敏锐的洞察意识,要求学生不应停留在因好奇心而提出问题的阶段上,还必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如果说好奇心使人类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反映意识具备了客观的映象意识基础,那么探索精神则对这种客观存在的映象意识提出了疑问。即为什么形成这个结论,为什么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现象、形式、结果,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对好奇探索的意识活动目的来说,并非说说而已,而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以实际的教学行动去解答学生好奇问题背后的原因。总之,在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点或教学事件具有好奇心,促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和教学事件背后的原因寻求答案,这种答案能否达到实现学习的目的,更深层次理解知识发展的规律,还必须要求学生具有不懈追求的精神,经过反复、多次试验实验、查询论证等探索,使学生头脑中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具有客观性。在不断的知识探索中,学生的创造意识大大提高,最终发现知识的发展规律,不断促进学生的创造意识和人类知识的进步。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好奇心,须有敏锐感知并对其作出判断与反应,进而引导学生探索好奇心教学事件背后的真相,探索追求知识真理。只有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对知识进行探究,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知识的发展与更新。因此,好奇心也是一种洞察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能力表征,是教师教学洞察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二)审思教学中的自相矛盾自相矛盾这一成语出自《韩非子•难一》,从成语意思来看自相矛盾表面上体现的是卖矛又卖盾的楚国人的逻辑混乱,实质上揭示的是人类社会的复杂、人类知行的矛盾、自身思维的混乱。自相矛盾是人类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深入研究后的深刻反思,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神经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发展,人类对自相矛盾有了更深入的发现,自相矛盾是人类自身演化的结果,也是人类自身最好的生存状态〔8〕。教学中也会出现自相矛盾,若教学观点出现前后不一致或者遇到不合理的观点时,就会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并产生质疑———“这肯定有问题”。这种质疑激发了师生探究知识的潜能。在教学中,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质疑,如“为何用毫米”以此来突出需要更精确测量的时候,不满1厘米就需要更小的长度单位。“就这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吗”让学生意识到尺上每一小格都是1毫米,等等。另外,学生对同学的问题也会验证质疑。在学生之间进行1分米的学习互相提问质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在相互质疑和交流过程中不断提高思维水平,掌握知识。当教师洞察出教学中的自相矛盾时,须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首先,用一种学科批判思维来检验自相矛盾的原理,检查上课所说的和所写的内容。如果洞察出课堂内容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就要仔细考察这些内容。判定这些内容是否能够予以解释或构成自相矛盾。若证明有矛盾,就重新审视此问题并接受合理的观点。其次,归谬思维也可以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对某一命题或判断作出真或假的结论〔9〕。归谬思维是指人们在处理矛盾冲突的情景中注意思维取向的思维方式。在运用归谬思维时,一是证明对方的理论或者观点与人们公认的正确理论或观点相违背;二是证明对方的理论或观点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即不能自圆其说;三是证明对方的理论或观点一旦成立那就必然会出现某种差错,造成损失或产生荒谬的后果。总体而言,教学中的自相矛盾能提高学生的洞察力思维,如果学生对学习中的自相矛盾的知识点持怀疑态度,将有助于其洞察到其他学生忽略的知识点,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看问题的视角。因此,面对教学中的自相矛盾,教师和学生均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并质疑,这样才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的发展,便于知识的创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处理突发情境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教师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出的能力。在教学中,有些教学洞察力尽管是经过精心准备获得的,但面对某些没有经过事先计划好的偶然教学事件时,教师一时没主见,需要某些机智突破。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遇到学生的“怪”问题、“怪”答案、“怪”动作、个别学生的差错或迟钝、学生突然提出的要求、教师的差错、突发事件(或情况),等等。面对这些复杂、偶发的教学情况,教师须迅速、敏感、准确地进行判断并采取行动,这是教师教学机智的重要表现。因此,教师须采取相应的教学机智来应对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首先,教师应以积极主动的教学态度去敏锐感知教学情境问题并对其进行识别。教师要积极观察学生的神态,如表情、眼神等变化来感知教学信息的细微之处,以此来洞察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方案。其次,在识别出教学情境问题后,教师还需要进行理性思维,即教师的理解,这种理解是瞬间的。实际上,面对偶发的教学情境,教师要立即采取具体的教学行动。然而,教师在行动前还需要对教学情境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理解与反思,以此洞悉偶发的教学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在此行动阶段,教师已获悉某些信息,但这些信息并不能形成后续的机智行动。那么,教师该如何运用教学机智把教学情境的理解行为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动?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机智、温和、轻松愉快的语言语调去感化学生,从而更有利于偶发事件的处理。范梅南认为,身体的动作就像语言一样,可以有力地将意义融入到情境中去,机智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自然地让学生进入到富有情感的情境中去。最后,教师在理解了相关情境后做出行动,但采取教学行动后的效果如何,这需要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给予判断:一是教师的行动有效地处理了偶发事件。在偶发情境出现之后,教师在情境要素之间建立了逻辑关系,后续行动所引起的情境变化以反馈信息的形式被教师接受,并且新的情境验证了先前的理解,这样,具体情境中的实践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二是教师的行动没有有效地处理偶发事件。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教师接受到的反馈信息对自己先前的理解提出了挑战,也就是说,客观的行动结果与自己的预想“不合拍”。这时,教师就需要将新行动所引起的情境当作新的偶发情境,并对其进行新一轮的识别和理解,然后做出新的行动,以此往复直至问题解决。可以说,教学机智是教师敏锐感知课堂教学中的偶发情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为价值取向,及时主动修订预设的教学设计,以契合突发事件的课堂教学情境进而采取适合的教学行动,也是教师教学洞察力的重要表现形式。然而,针对课堂中的突发教学事件,教师能否及时应对固然与教师敏锐感知教学情境的能力有关,但若不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不以“善”意对待学生,就不能冷静机智地处理问题。反之,如果教师能善待学生,即使面对十分棘手的偶发教学事情,教师也会进行“冷处理”,求得事情处理的缓冲余地,这也是一种明智的处理方式。(四)应对教学知识点之间的巧合。巧合事件实质上是指那些偶然间同时发生的事件。对巧合事件进行洞察,意味着已经发现了某些现象之间似乎有关联,但表面上这些事件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巧合的知识点或教学事件,能敏锐感知知识点之间具有某种内在规律或教学事件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这就是教学巧合。例如,教师能洞察出教学情境问题与教学知识点之间的巧合,教师能敏锐感知不同学科知识点具有某种巧合,教师对学生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巧合产生质疑,等等。然而,教学中的巧合事件并非能轻易发现并获得,教师须具有敏锐的教学洞察力。比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的巧合事件较熟悉,对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较为敏感。有时候,教师太过于敏感,自认为感知到了知识之间的某种联系,其实这种联系根本不存在。如果仅仅是注意到某种知识点之间的巧合,这不是教学洞察力形成的充分条件。要想真正掌握知识,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有能力注意到教学巧合背后所蕴含的重大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巧合事件都是那些有相关学科背景和教育专业水平的教师所判断出可能有某种重大意义的巧合。教师能敏锐感知到什么是正确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所以一旦出现不合乎常理的知识,他们就会考虑这是不是存在什么问题。为应对教学中的巧合事情,首先,教师须对巧合发生的知识点进行判断与反思,寻求教学事件发展的方向,发现其中的规律,找到事件的巧合点,为学生释疑解惑。教师在探寻巧合事件背后的规律时也会遇到困难、需要反复质疑。教师和学生在洞察知识之间的规律过程中,巧合如同猎人搜寻猎物的蛛丝马迹,往往能够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其他知识点产生兴趣之后,就会重新调整探究思路,扩大知识面。巧合的知识点和问题不同,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点和想法也不同,最终会慢慢引导其找到正确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发现巧合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可以说,在教学中巧合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具体行为。其中每一次教学行为改变,教师须以敏锐的洞察力去洞察每种模式并权衡去改变,而不是盲目地改变。其次,在洞察出教学巧合事件后,教师会利用现实中的教学情境来解释教学之间的巧合,以使学生具身性的理解和掌握巧合的知识点之间的规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改变预设的教学设计并最终达到教学效果。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发现巧合的教学事件作为教学洞察力的原点,以此引领学生进入到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去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要进一步洞察巧合事件背后的规律,培养教师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中的巧合并非一种纯粹巧合,而是蕴含了知识点之间的发展规律。在日常教学中实属常见现象,教师不能忽视它的存在,须以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它。综上所述,以教学实践问题为标准将教学洞察力在课堂中的表现形式划分为洞察教学问题的好奇心、审思教学过程中的自相矛盾、处理突发情境的教学机智以及应对教学知识点之间的巧合四种类型。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上述四种教学洞察力在课堂中的表现形式,实质上是教师运用教学实践智慧“权衡”课堂教学活动,力图营造出的一种和谐、高效、顺利的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林德全,徐秀华.教学论〔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6.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67-179.178-179.

〔3〕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69.

〔4〕赵艳红,徐学福.论教师洞察力〔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3):56-61.

〔5〕徐长福.实践智慧:是什么与为什么———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概念的阐释〔J〕.哲学动态,2005,(4):9-14+58.

〔6〕Dunne,J.&Pendlebury,S.PracticalReason〔A〕.InP.Gwayer,R.Smith&P.Standish(Eds.)TheBlackwellGuidetothePhilosophyofEducation〔M〕.Oxford:BlackwellPublishers,2002.194-211.

〔7〕亚里士多德.尼哥马可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4.

〔8〕甘德安.中国成语批判〔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4.246.

表现教学范文篇7

本文作者:冯现峰工作单位: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教育学生树立科学健康世界观

可以通过对教材中相关内容的发掘,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可以在《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一章的教学中,安排学生讨论“地球上一切生物都是由C、H、O、N等自然界最普通的元素所构成的,说明了什么?”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师生互动认识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均统一于物质这一唯物论原理。而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体会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事实。在《遗传和变异》的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偶然和必然的关系。教材中这样的素材数不胜数,引导学生建立正确唯物主义思考方法,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生物学发展历程中的思想斗争使学生免受各种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侵袭以及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如在学习《遗传物质的表达》一节中,通过对“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阐述,教育学生认识在个体发展中后天环境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和相互关系,让学生主动远离不良影响并努力进取,摒弃宿命论等消极思想。在学习中,学生通过认识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真善美和假丑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辨别决策能力。

充分利用课外教学资源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并不仅限于课堂,我们的校园、家庭、医院、工厂等等场所都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其中也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效果远好于我们刻意的课堂说教。高中学生已经具有相应的组织和自我管理能力,因而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我们组织学生给校园植物挂铭牌活动,在了解各种植物特性和用途的同时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爱护公物;组织学生调查本地区水体污染情况,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精神和热爱家乡的感情并表现为保护环境的行为;组织学生参观养殖场,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感情。我们身边这样的资源很多,值得我们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师去挖掘利用。实践证明,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优秀品质的同时能够激起学生热爱科学,努力探索的精神,他们往往更能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由于有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更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和潜能,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成绩也更好。

表现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小学;葫芦丝;技巧应用;情感表现

小学葫芦丝的最终教学目标不应仅仅是能够演奏一些曲目,为了能够为学生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就需要通过教学为其提供一个更具适用性、专业性的指导。在器乐演奏过程当中,技巧应用与情感表现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两大重要演奏要件。失去情感而单纯追求技巧,就如音乐作品丧失灵魂般变得索然无味。失去技巧也就大大降低了音乐作品情感的表现力,甚至可以说即使情感已内化于心,但也无法外化于声[1]。所以,在小学葫芦丝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善于引导与培养学生能够准确感知作品情感的基础之上,基于作品情感的需求应用技巧,基于技巧的应用来做以不同的情感表达。

一、教学现状及反思

新时期,在素质教育观念及模式的指导之下,小学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也逐步向着多元化、人性化方向发展。其中,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开展器乐类教学,比如葫芦丝教学,既有助于丰富教学的发展内涵,也有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结合现阶段小学葫芦丝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对于葫芦丝这项器乐怀有较为浓厚的兴趣,课堂学习氛围也较为活跃,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具备了对技巧的初步应用能力。但是,就大多数小学音乐教学而言,由于起步较晚,相关研究不够深入,相关实践不够成熟,导致器乐教学在具体推进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学生在进行葫芦丝曲目吹奏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技巧应用与情感表现的融合上还存在较大不足,单纯从技巧应用角度来看或许已经达到基本的操作要求,但是情感表现还较为欠缺。对此,教师往往寄希望于通过多练习以实现情感表现力的提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却不够,也并未进行科学化、系统化设计,致使学生即使反复练习,但由于未能接受到更为专业、及时的指导,结果也往往是事倍功半[2]。

二、小学葫芦丝教学中技巧的应用与情感表现

(一)气息技巧与情感表现。1.合理应用呼吸技巧。掌握气息运用技巧,是葫芦丝演奏的基础能力。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呼吸频率在16~18次/分,而此时的空气吞吐量也不是很大。然而,在葫芦丝演奏过程当中,由于需要对乐曲情感加以表现,一般情况下的呼吸节奏及空气吞吐量此时发生了变化。人体在一般情况下是通过鼻腔来完成吸气与吐气,而在包括葫芦丝在内的诸多器乐吹奏过程当中,伴随着或快速或悠扬的旋律,单纯依靠鼻腔并不能够有效达到气息运行要求。于是乎,吹奏者就需要口鼻同时来完成。对此,教师需要基于有效的训练来培养学生掌握并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以此来提升气息运用技巧并最终实现情感的传达。具体来讲,常见的三种呼吸方法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法。其中,就胸式呼吸而言,是一种主要在胸部完成呼吸的模式;就腹式呼吸而言,是一种主要在腹部完成的呼吸模式,其中也会有横膈膜的参与,所以腹部呼吸又被称之为横膈膜式,这种呼吸方法运用于人体自由呼吸和睡眠状态中;就胸腹式呼吸而言,是胸式与腹式呼吸模式的结合,也综合了二者的优点,极大提升了吹奏者对于气息的存储量,该方法也是包括葫芦丝等在内的管乐器吹奏过程当中所极力推荐的一种呼吸方法,尤其适用于乐句不太长、音量不太高的吹奏过程[1]。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葫芦丝气息的运用与其他吹奏乐器比较不同的是,葫芦丝吹奏过程中,越是高音气流就越弱,其中尤其是“5”“6”两个高音,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力度和强度,运用较短和较轻缓的气息来吹奏。2.灵活运用气震音。气震音,即腹震音,是葫芦丝吹奏当中一个较为常见且重要的应用技巧。通过气震音的有效应用,能够极大程度上实现音乐作品情感表现力与感染力的提升。该技巧主要是通过收缩腹部来形成颤动的气流,当然也有大、小、快、慢之分。需要注意的是,气震音的使用需要建立在足够音准的前提条件之下,同时还需要结合乐曲情感需要来灵活应用。一般情况下,气震音应用于长音的基础之上,讲究均匀流畅。比如在《金色的孔雀》这首乐曲当中,曲谱当中的“tr”表示颤音,颤音的演奏方法并不难,一般情况下是在本音上方二度音反复演奏,而当上方标记为3,那么就是在本音上方三度音反复。然而,其中需要注意的是,“3”的颤音要演奏成“35353”而非“34343”,一方面因为“4”这个音的指法较为复杂不易变换,而且通过葫芦丝吹奏出来听上去会有些不够实在。3.尝试循环吸气。虽然说小学生年龄尚幼,身体发展尚不成熟,但是基于培养学生应用技巧认知及提升未来器乐演奏能力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循环吸气的技巧原理并进行有效尝试。所谓循环吸气,指的就是在吹奏的过程当中,用掉三分之二的气,将口腔中所存在的气作为补充,通过腮帮将之逼进吹孔以实现继续吹奏,而此时鼻腔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吸气补充,以此来循环进行。当然,在此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循环吸气虽然能够实现音响的连绵不绝与长久不息,能够更好地满足一些急于用一口气来表达音乐情感及内涵的乐句吹奏需要,能够给人一种余音缭绕且不绝于耳的听觉美感,但是在使用频率与节点上一定要注重合理,既不能从头到尾不间断地使用该技巧,也不能在相关适宜的节点上发生不平顺过渡的现象。前种情况会让整首乐曲缺乏情感起伏变化,后种情况会给人一种突兀感,让人不自觉脱离乐器所描述的情感意境。教材当中的《赶摆》《牧歌》等歌曲都采用了循环吸气这一技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在进行曲目练习过程当中,起初可以基于自身的感觉来练习循环吸气,之后再按曲中标明处换气,待今后练习熟练掌握之后再按照曲谱来进行。(二)舌头技巧与情感表现。舌头技巧在器乐吹奏过程当中可谓是点睛之笔,舌头技巧的有效应用,能够将音乐的风格及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相反,如果缺乏舌头技巧,那么将会大大降低乐曲吹奏过程当中的情感表现力。一般情况下,在进行乐曲吹奏过程当中,比如形成于近代的单吐、双吐等,在抒情乐句的每个音开头,会用舌头轻轻吐出。在李春华编著的《葫芦丝巴乌使用教程》第155页的练习八和练习四就可做双吐速度练习,教师可以先组织引导学生来进行单吐的学习,因为吐单音相对来讲技巧更为简单,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基于乐句吹奏的需要,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双吐音的学习,以更好地满足乐句吹奏的速度及情感需求。(三)指法技巧与情感表现。指法技巧是学生进行葫芦丝吹奏学习过程当中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全面、娴熟的指法,搭配上文所提到的对“气与舌”的有效应用,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对乐曲的演奏能力,同时也更具及情感表现力[2]。举例来讲,比如倚音,在很多乐曲演奏当中都有所应用,常以装饰音存在,能够提升乐曲的味道。再比如滑音,有“指滑音”与“气滑音”之分,其中就“指滑音”而言,是通过手指在音孔上渐按或渐开放的一种指法技巧,而“气息音”则是通过控制与调节气息(比如口风的强弱急缓等)吹奏来发出的滑音效果。在具体吹奏过程当中,“指滑音”与“气滑音”一般以相互结合的方式共同存在,“指滑音”进行时,配合“气滑音”,由此能够使乐曲变得更加柔和,也有助于其情感内涵的表现。

表现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钢琴演奏教学;音乐能力提升;音乐表现力

钢琴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它不仅可以潜移默化,提升人们的欣赏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但是,如果在钢琴学习中没有掌握音乐的精髓,很可能会对学生学习钢琴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应该怎样实施有效的办法来提高演奏的音乐表现力,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一、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影响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对钢琴的学习,有很多学生在学校都会选择钢琴专业,尤其是大学中的钢琴选修课也是非常受欢迎的。种种趋势都表明了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的熏陶与修养,这就使学习钢琴的学生逐渐增多,而教师资源不能充分得到保证,所以钢琴演奏教学也会相应出现问题。在这样的外部因素下,学生的钢琴演奏以及音乐表现力方面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另外,会有少数不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教师无法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没有把握教学规律,从而造成学生对钢琴演奏的错误学习,无法顺利完成钢琴演奏教学,甚至会大大降低钢琴演奏教学质量,更谈不上提高演奏的音乐表现力[1]。(二)内部因素。除了外部因素会对学生演奏和音乐表现力产生影响,一些内部因素也会阻碍学生提升音乐表现力。钢琴演奏时的心理状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钢琴音乐的表现力,如学生在演奏时无法避免紧张感、教师所带来的压迫感等多方面原因,这些内部因素会制约学生对钢琴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正常发挥自己的演奏能力。这些内部因素的存在,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

二、在钢琴演奏教学中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有效措施

在教学中,所产生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会对学生音乐表现力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需要实施有效的措施去防止各种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2]。在钢琴演奏学习中,学生会遇到演奏过程不顺利、演奏效果不完美等问题,所以有效策略的实施会解决学生的问题并且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也会改善钢琴演奏教学的现状。以下是对有效措施的具体分析:(一)深入了解音乐内涵。首先,教师在进行钢琴演奏教学之前,鼓励学生积极了解钢琴音乐创作的背景、创作的来源以及创作的音乐风格。这是学生学习乐曲演奏前的首要任务。学生只有在对钢琴音乐内容深入的了解之后,才可以更好地去理解音乐,才能完美的展现出来,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也可以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去理解钢琴音乐,教师可以寻找同一时期的钢琴乐品,同一作曲家的作品,激励学生多听多看,深度研究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深入了解作曲家的情感变化,由此才可以真正了解钢琴乐曲的内涵,从而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这样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在进行钢琴演奏时融入作曲家的情感,还可以提升自己对乐表现力的理解。(二)钢琴演奏技巧需要熟练的掌握。学生在学习中,钢琴演奏技巧的掌握简单的来说就是手指的灵活度、动作的敏捷度、节奏的准确度以及弹奏的力度强弱变化等等。首先,学生应该牢牢记住钢琴乐曲的节奏,根据每一节不同的节奏调节自己的手指灵活度,在演奏过程中要保证手指灵活有力,从而加强演奏的效果。其次,学生在演奏钢琴乐曲时要控制好演奏情绪,把控好整个演奏过程中对乐曲风格的把握,将钢琴乐曲演奏得更有层次感。最后,学生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过度紧张一定会影响演奏的效果,甚至会在演奏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这就可能会对自己的音乐表现力有所影响。因此,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练习钢琴乐曲的演奏,反复练习应该掌握的技术技巧,对于简单的篇章需要仔细认真掌握,而对于演奏中的重点难点章节更是要反复熟练地弹奏[3]。(三)对乐谱进行充分研究。想要演奏完美的钢琴乐曲,离不开对钢琴乐谱的仔细研究。需要对钢琴曲子进行充裕的探究,这对于学生提升音乐演奏表现力有着重要作用,每首乐曲都有着不同的音乐织体、力度、旋律、曲式、调式等多种音乐要素构成。教师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乐谱的各种符号,并且要求学生反复、仔细研究乐谱中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力度记号,每一句音乐强弱起伏,每一个音乐表现术语等以及乐曲的情感等等,认真的读谱,全面地去理解乐谱。学生在掌握乐谱的总体结构后,再结合作曲家的创作背景从而才可以正确把握作曲家的情感变化,最终达到提升音乐表现力的目的!

三、结语

完美的钢琴演奏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总的来说,对于如何在钢琴演奏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钢琴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把握教学规律,并且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另外,学生需要深入了解音乐的本身内在含义、熟练掌握钢琴演奏技巧以及充分研究钢琴乐谱等。因此,在这样的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完美配合,学生可以有效地提升音乐表现力,进而提高钢琴演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喆.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J].戏剧之家,2019(24).

[2]朵智子.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方式研究[J].明日风尚,2018(20).

[3]刘玲.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对策分析[J].好家长,2017(46):246.

表现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钢琴教学;音乐表现力;培养

钢琴演奏是一种“演”与“奏”相互结合的艺术,由演奏家利用旋律来将个人情感予以有效表达,演奏者只有充分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与内容之后,再将丰富的感情投入到演奏中,唯有如此,方可演绎出令人惊叹叫绝的钢琴音乐作品,这实质上也就是音乐表现力。音乐表现力既是钢琴演奏的必然需求,又是钢琴教学的现实需要,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从目前来看,有相当数量的钢琴教师还不太重视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这对于钢琴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就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进行研究。

一、音乐表现力的基本要素

(一)音乐的理解能力音乐的理解能力对于音乐情感的传递极为关键,演奏者只有准确地理解音乐作品之后,才能够将作曲家的真实情感正确地表达出来,才能够更好地提高音乐的表现力。与此同时,观众也需要对音乐作品有更多的理解,才能够真正走到演奏者的内心,进而产生情感共通。

(二)音乐的想象能力音乐的想象能力对于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也极为重要,一首曲调优美的钢琴音乐作品往往能够给人带来无穷的想象,进而让人感同身受。当然,音乐的想象能力是来自于演奏者的内心,而并非空想得出。当前钢琴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力,让其成为音乐表现力“飞翔”的“翅膀”。

(三)音乐的感知能力音乐的感知能力实质上也是对于各种钢琴音乐作品特征进行妥善把握的能力,有些音乐作品的特征是奔放、热烈,那么音乐表现力要适当控制演奏尺度;有些音乐作品的特征是欢快、开朗,那么音乐表现力要适当控制节奏感。

二、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措施

(一)准确剖析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涵钢琴音乐作品往往是作曲家多年以来亲生体验和人生经历的写照,融入了大量丰富的真实感情,演奏者只有充分理解钢琴音乐作品的意境与内容之后,才能够对作曲家的真实情感予以深入体会,才能够让演奏出来的音乐作品带有强烈的感染力。由此可见,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离不开准确剖析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涵。首先,要让学生深入地了解钢琴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的人生经历,进而有效地掌握住其真实感情。其次,要让学生正确处理表现技巧与音乐作品内容、音乐风格之间的关系,例如:海顿、巴赫的钢琴音乐作品在演奏过程中速度要尽量缓慢、演奏力度适当地小一些;莫扎特的钢琴音乐作品在演奏过程中要做到声音流畅、富有颗粒性;贝多芬的钢琴音乐作品在演奏过程中则要做到雷霆万钧、气势恢宏,李斯特的钢琴音乐作品在演奏过程中要做到排山倒海,类似“交响诗”般的“王者风范”。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时代的作曲家的钢琴音乐作品会有不同时代的风格;即便是同一作曲家,其不同时期所创作出来的钢琴音乐作品风格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都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把握。当然,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与循序渐进。

(二)演奏技巧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基础钢琴的表现力与演奏技巧实质上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密不可分,切记不可出现“轻表现力重技巧”的情况,有相当数量的音乐教师错误认为钢琴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演奏技巧,而音乐表现力无足轻重,实际上并非如此,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始终贯穿于钢琴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初学者首先要重视基本功的练习,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尤其是在对连奏、断奏进行弹奏时,务必要多下功夫,方可演奏出好听的音色。第一,要练习手指技巧,演奏者的10个手指在演奏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准确、快速,要显示出干净利落、游刃有余之感,无论演奏速度过快,还是演奏速度过慢,都会对钢琴音乐作品的表达效果造成影响。与此同时,手指技巧还需要与其它的演奏技巧统一结合起来,钢壳将作曲者的真实感情和思想精髓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第二,要合理把握演奏力度,这就需要演奏者具有一定的耐力,尤其是在对最强和弦进行演奏时,需要在指尖凝聚全身力量,往往是在瞬间就将全身之力迸发,而且在整个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中都需要对这种力量进行有效维持,那么就不能单纯依靠耐力,更需要演奏技巧来协助。其次,当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演奏技巧之后,再对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进行培养,让演奏技巧成为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基础,当然音乐表现力还能够让学生感觉钢琴演奏“走心”原来能够焕发出如此魅力,无疑会让他们能够带着较大的热情去学习,也会让钢琴教学变得有滋有味。

(三)重视弹唱结合能力的培养能够让演奏出来的音乐作品抵达观众的内心,这往往就是钢琴演奏的最高境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重视弹唱结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逐渐养成边哼唱边弹奏的良好习惯,既有利于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音准高低进行准确把握,又有利于学生对于内心情感进行有效释放与表达,无疑能够大大增强音乐表现力。

(四)开展内容丰富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往往离不开开展内容丰富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既可让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参与到钢琴演奏过程中,又能够为钢琴教学提供最佳的实践环节。一方面,教师可大力开展钢琴艺术活动,尤其是要鼓励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参与到社区演出、学校文艺汇演等活动中,让学生的艺术修养能够在钢琴艺术活动中得到“锤炼”和“提升”。另一方面,学校要让学生能够有大量的舞台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以镇定、放松的心态来为广大观众带来较佳的音乐享受。

[参考文献]

[1]魏敏.聚合思维在钢琴教学中诠释作品的应用—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4,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