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6:31:31

保护问题

保护问题范文篇1

关键词:澳门;文化遗产;科技保护

1引言

按照澳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界定,文化遗产涉及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动产(一切有价值的文物)和不动产(建筑物),考古遗产以至古树名木等。本文所述文化遗产系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外的所有文化遗产,既包括保存于澳门的各时代的重要实物所有文化遗产、艺术品、文献、手稿及图书资料等动产,又涵盖了古遗址、古墓葬、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动产以及历史文化城区,特别是《澳门被评定的不动产2021》所列62项纪念物、49项具建筑艺术价值的楼宇、11项建筑群和25项场所。文化遗产作为澳门可持续发展的特殊资源,使得澳门的城市定位在国家层面的规划中不断提升,不仅赋予了澳门在国家和区域层面的新高度,而且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为此,文化遗产保护已经上升到澳门文化战略的高度。由于文化遗产的多样性、脆弱性、不可再生性以及毁损原因的复杂性,决定了文化遗产保护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本文所说的文化遗产科技保护,就是将现代科学技术和已认知的传统技艺,施用于从认知到利用全过程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1]。澳门入遗以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日益凸显,然相较于国家文物事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及国际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趋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力量依然薄弱,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亟待提升。

2澳门文化遗产科技保护领域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从澳门经济、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文化遗产科技保护领域在科研平台、科技人才、成果转化、科技投入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2.1科研平台缺少,科技人才匮乏

在现代条件下,建立自成一体、相互协作的科研体系,以及形成一定数量与规模的科研机构,是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科研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然而,在澳门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的高水平的文化遗产保护科研平台数量极少,稍具实力的科技机构仅有澳门城市大学和苏州大学、葡萄牙埃武拉大学共建的“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澳门的科技人才匮乏由来已久,文化遗产保护科技人才在总量质量、专业结构、创新能力以及人才管理等方面,仍与现实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澳门缺少引进高层次的文化遗产保护科技人才(包括个人及团队)的有效政策。这一瓶颈问题,尚未得到扭转和解决。

2.2研发力量薄弱,成果转化欠佳

澳门文化遗产保护科技以自发分散研究模式为主,不仅科研硬件设施不足,科技开发能力薄弱,而且缺乏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合作纽带,未能形成合力。同时,普遍存在“唯项目”或“冇项目”的现象。囿于科技产出着重,或是“重技术研发、轻市场调研”,以及缺乏通晓专业技术知识且长于商业化运作的科技产业化人才,导致科研理论和成果未能从实验室转化到技术应用,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既缺少常规性的成熟适用创新性技术,又没有国际性或地区性影响的科研成果,科技含量及其对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支撑作用有待提升。此外,文化遗产管理部门与科研机构结合不密切,也是造成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结合不紧密的原因之一。

2.3科技投入偏低,资金配置不足

科技投入是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一个国家或地区GDP中所占比重,是衡量该国家或地区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准。遗憾的是,自2010—2019年澳门科技投入所占本地GDP的比重仅介于0.04%-0.23%[2],与国际上认定的1%的比例相距甚远。既显着低于中国内地平均水平(2019年内地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与GDP之比为2.23%,2020年上升至2.4%),又大幅低于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江门、中山、肇庆等中等城市。科技投入长期偏弱,势必给文化遗产科技保护资金配置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一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冲击,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易于引发经济剧烈波动,随之而来的紧缩性财政政策,或加剧科技投入整体不足的状况。

3澳门文化遗产科技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

本文围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开展科技保护交流与合作,促进科研理论和成果向技术应用转化,以及增加科技投入等方面的内容,对澳门文化遗产科技保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强化科研平台,优化揽才政策

针对澳门文化遗产保护科研平台数量不足的现状,首先应加强现有的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扩大科技部挂牌的“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规模,完善研究方向布局,聚焦岩土质文物风化、水盐侵蚀等主要病害形成机理和发展预测方法研究,为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其次,综合施策推动构建与本地文化遗产资源及保护利用任务相匹配的、可由双方或多方共同投资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人才是澳门的刚需,应进一步增加特区政府人才发展委员会的职能,负责研究更加开放的揽才政策措施及各类人才引进计划,执行人才引进政策,尤其是澳门紧缺的高层次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人才。同时,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文化遗产科技保护课程,加强科技人才的职业与管理培训,建立健全跨学科、跨领域的优秀人才培养以及高级专业人才跟踪服务机制,促进人才总量和人才素质的提升。

3.2加强科技合作,促进成果转化

澳门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位置和作为中葡桥梁的纽带作用,积极与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等内地机构、葡语国家以及世界遗产城市组织(OWHC)开展文化遗产科技保护交流与合作。如澳门城市大学与葡萄牙埃武拉大学的“欧盟重点实验室遗产科学分析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对澳门及南中国的文化遗产物质分析和保护研究,在推动遗产科学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应该有针对性地汲取优秀科技资源参与澳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采取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并重、学科交融与技术集成相辅、传统技艺和高新技术结合的科学方法,促进科研理论与发明成果向应用研究直至试验发展的转化。同时,文化遗产科技保护属于政府行为和公益性事业,也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文物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领域,具有不可忽视的边际效益。因此,应由特区政府文化局、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同制定并组织实施研究课题和工程课题,探索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提升澳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应用水平。

3.3增加科技投入,设立专项基金

增加科技投入是发展文化遗产科技保护事业的基础和前提,建议完善和发展澳门的科技投入政策,既要把科技拨款和科技投入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又要保障增加年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在本地GDP中所占比例。在此基础上,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增加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投入总量,尤其是在基础研究和基础建设领域的投入力度。同时,建立健全开放性、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丰富和完善社会捐赠等资金来源渠道。还可以在现有的科学技术基金下设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科技开发基金,由项目顾问委员会提供咨询意见,鼓励澳门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专题性的科学研究,有效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辐射以及带动作用。

4澳门文化遗产科技保护的前景

澳门是亚洲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行者。澳门回归之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葡国文化经典建筑为主,特别是1970—1980年代初,成为澳门文化遗产保护的繁荣期。然而,澳葡政府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的发展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既无政策规划,又无资源投入。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后,扩展了过去以葡式建筑遗产保护为重心的视野,且基于澳门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更加注重保护华人文化遗产资源,凸显了本地的中华文化特色及其主导地位。同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支持科技研发,通过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改善科研基础建设、合理制定科技政策、建立科研管理机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等政策措施,为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政策制定方面,2000年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布了《科学技术纲要法》,提高澳门科技水平和科技成果转移能力,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为提高本地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2011年又《科学技术奖励规章》行政法案,规范了对澳门科技工作者的奖励制度。2014年,澳门《文化遗产保护法》正式生效,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制基础。此外,特区政府集中资源为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推出一系列扶持措施,包括增加科研投入、促进科研合作、资助科研人员等。同时,中央政府也通过政策支持拓展澳门的科技发展空间。2018年科技部、财政部构建长效机制支持港澳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组织实施。自2019年开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先后面向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依托单位试点开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港澳)申请或联合申请资助,鼓励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成绩的爱国爱澳青年学者自主选择课题方向开展创新研究[3],近年来,广东省也推出多种措施加强与港澳地区的科技合作。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通力支持,加之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政策推动,成为澳门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在治理体系方面,2001年特区政府成立了科技委员会,统筹和协调科技事务。2004年又设立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负责对相关的教育、研究及项目的发展提供资助。2014年设立咨询组织文化遗产委员会,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15年,澳门文化局将所属文化财产厅改名文化遗产厅,负责协助制定和执行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被评定的不动产的修复计划,采取必要的措施应对可能危及被评定或待评定的不动产的情况。2020年,特区政府提出合并重组原经济局和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等单位,创设经济及科技发展局,进一步优化了科技治理体系。此外,2022年底澳门世界遗产监测中心投入运作,将有助于保障世遗建筑安全。目前,澳门特区政府已着手制定《人才引进制度》以及高端人才计划、优秀人才计划和高级专业人才计划,首先重点引进高新科技、文化体育、大健康、现代金融等优先发展的四大新产业以及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同层次人才。其中,高端人才计划不设定限额,由特区政府主动邀请和引进诺贝奖获得者等成就非凡的稀有人才;优秀人才计划针对专业行业中表现卓越的领军人物,高级专业人才计划则面向具有较高学历、专业技能或丰富专业经验的紧缺人才,采取定额、定向、定点的方式,作出科学估算,厘定引进额度上限。同时,设立人才引进审核及建议委员会,统筹人才引进工作,建立公开、公正、科学的评审机制,以及严谨、可行的审批程序。《人才引进制度》将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法律草案并交立法会审议。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澳门高等院校攻读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及工程学专业的本地学生人数持续上升,修读科技类博士课程、申请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方向博士后的澳门籍人士也在增加,为文化遗产科技保护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5结语

文化遗产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也是先辈留给后世的瑰宝,具有突出的普世价值。而文化遗产保护是塑造城市个性的过程,对于以旅游服务为主要经济支柱的澳门而言,既能促进澳门建立文化自信,又有助于经济多元化,推进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加强澳门文物遗产科技保护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澳门回归以来,文化遗产科技保护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仍滞后于内地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发达国家的快速发展态势。因此,应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以深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为主线,以强化文物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动力,改善文物科技创新生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发展辩证思考——写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之际[J].文物,2008(3):56,63.

[2]许洪彬,李嫣,封晓茹.澳门科技发展概况初探[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1(3):1.

保护问题范文篇2

一、认清中国国情,充分利用“绿箱政策”

所谓“绿箱政策”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会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计划和措施。主要包括由公共基金提供的一般性农业服务支出、为保障粮食安全而提供的储备补贴以及收入保险计划、落后地区援助补贴等十一项内容。由此可见此项政策运用起来有很强的伸缩性和灵活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国只是实施了其中的六项来进行国内支持,还有着很大的执行空间。

1、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推广力度,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带动农业发展。经费投入多少,资助强度低、科研条件差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科技性限制因素。世界各国政府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支持力度一般为其本国用于农业科研经费力度的3倍之多,而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传统的农业大国其投入量远远低于这一水平。建立完善相应的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定期组织专门技术人员到农村宣讲农业科研知识,并对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和指导;定期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发展无土栽培、新型灌溉等生产方式。

2、“先品牌之忧而忧”,顺应国际发展局势,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提高附加值,打造知名品牌。目前,国际市场上主要是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具有竞争力,因此要将绿色、有机、无公害理念融入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注重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关注土壤破坏的灾难性后果,并通过支付综合保护农业环境补贴予以保护;注重农业生产闲置资源补贴、落后地区援助补贴以及科技补贴的综合运用;在加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同时合理规划有限耕地的使用。

3、综合运用农业保险补贴和农民直接补贴,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建立更多的农业保险试点基地。近些年的农业发展证明,农业保险补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因此,对粮、棉、油等国际竞争激烈的敏感性大宗产品,以及畜禽、蔬菜水果等出口创汇产品进行保险补贴,即使国内农业生产受到自然灾害仍然可以保证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以及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目前,我国对粮棉油的补贴主要集中在流通领域,不得否认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通货膨胀,而且补贴费用真正到农民手里的是也是极为有限。

二、“蓝箱”政策在中国的充分利用

所谓的“蓝箱政策”,主要是指按固定的面积、产量(如休耕等)和牲畜头数政府所给予按基期生产水平的85%或85%以下的补贴,由于这些补贴跟农产品限产有关所以世贸组织并没有做出让成员削减的要求。在多哈回合框架中规定“蓝箱”支持量不得超过某一历史时期农业产值的5%,但是,并没有具体确定这一类的支持削减方案。根据“假设削减方案”的研究方法,“新蓝箱”不会对中国国内支持带来较大冲击,但是会对美国、欧盟的影响较大,所以美国、欧盟会因为“蓝箱政策”而调整国内支持政策,这必将会给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要想通过“蓝箱”政策保护我国的农业必须在以后的农业谈判中注意“蓝箱”封顶标准的递减性,在“蓝箱政策”使用范围扩大的情况下,对其总量进行逐步的削减;为避免高补贴成员国在“蓝箱”政策下得到更多的扭曲性支持空间,要对总体扭曲性支持(OTDS)进行总体削减而不是对各个部分分别进行削减或限制。

三、“黄箱政策”尚有很大的利用空间

所谓“黄箱政策”,是指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主要包括价格支持、营销贷款等方面的补贴。所以,这些政策对农产品贸易容易产生扭曲作用。由于“黄箱政策”具有支持效果明显、作用直接的特点,发达国家则大量运用,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政策远远低于WTO农业协议的规定。

1、在农产品流通环节要做好农产品最低收购价环节的工作,在市场价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对于差价部分政府对农民给与补。

2、在资金信贷方面,尽力解决相关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其提供优惠出口信贷,完善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体系,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建立完善对外政策,促进本国农业保护

当然,要想充分利用WTO规则进行对本国农业的保护,我们要在充分利用国内支持“三箱”政策的同时针对其他规定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农业保护。

保护问题范文篇3

代表着“朴实、传统、醇厚、清新”的田野和乡村却散发出越来越迷人的魅力,乡村古镇建筑文化也得到了大家的青睐。古镇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一般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集中居住的建筑群。古镇文化包括民居、宗庙、祠堂、服饰、头饰、歌舞、工艺、技艺、美食,以及生活习惯、风俗、礼仪等,它不但传承着数千年的乡村传统文化,还体现着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历史风貌,具有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建筑学等多个方面不可替代的价值。古镇及古镇文化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完成的,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具有唯一性。古镇是历史的见证,是实实在在的历史存在,也是我们现代人认识和了解历史的鮮活载体。古镇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性特征,拥有文物艺术等多方面的丰富价值。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古镇保护的核心内容。一方面,古镇的民众生活及其生存环境是活着的社会生态博物馆;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之间浓厚和谐的交融关系也是古镇文化底蕴之所在。

1.古镇的物质形态文化

古街区、古建筑以及其它物质遗存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物质形态文化的具体承载物,包括古镇中的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而成的整体文化风貌。例如:我国江南地区目前保存最为完整、迄今已有1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县城——慈城,在2.17平方公里的古县城内,明清古建筑保存完好,著名的古建筑有孔庙、甲第世家、福字门头、布政房、姚状元宅、符卿第、向宅、冯宅、俞宅等,都是保护得较好的物质形态文化。宁海前童村以古祠、旧宅和老街为主体,留下了黛青瓦、粉白墙的四合院157座,这些民居,在布局方面十分精巧别致,具有鲜明的江浙特色,整体上几乎完好无损地保留了明清建筑的风格,成为全国闻名的古村落。石浦老街,以全国罕见的明清渔村古建筑群而得名。石浦老街始建于明代,又名中街,清代繁荣发展,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由碗行街、福建街、中街、后街、延昌街等组成,有绸布庄、鞋庄、铜店、药店等100多家。

2.古镇的非物质形态文化

非物质形态文化的载体从学理上讲并不是有形的可触摸的物质,因而,古镇文化与书籍、字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以物质作为载体)不同,主要是指民俗、民间艺术、民情、民风等形式。但不论是物质形态文化还是非物质形态文化,都是古镇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一起构成了古镇的历史环境与文化韵味。例如慈城的稻米文化、慈孝文化、慈城庙会、吉带,宁海前童行会、龙舞、平调、祭孔舞、石浦鱼灯、石浦十四夜、海洋捕捞习俗以及元宵灯节、清明扫墓、端午龙舟赛、中秋赏月、重阳节登高等民俗节庆活动,都是典型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形态。由于非物质文化形态的载体不是有形的物质载体,它们在历史漫长的岁月中容易流失,因而对于古镇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现实紧迫性。

3.古镇的生态文化

古镇的生态文化是古镇自身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样也是古镇文化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一个城镇的形成与发展既离不开所在的地理环境,包括城镇周围的山脉、植被、地形地势、河流湖泊以及气候等自然因素,也离不开与之相应的人文环境,如行政区划、土地资源、民族、人口及农牧副业状况等,城镇的生态文化其实是这两方面要素相互交叉组合的产物,决定或影响着城镇的兴衰,因此保护古镇的生态文化是极其重要的。宁波自古为水乡泽国,东临大海,傍身于三江口平原,具有以水为主的和谐人聚空间,因而具有独特的生态文化价值,应给予大力保护。

二、古镇建筑文化保护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历史悠久,在广阔土地上有着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且数量众多,但由于受到频繁的自然灾害、风雨侵蚀、战争破坏以及城镇化过程中的过度开发,如今真正能够原汁原味地完好保存至今的古镇早已是凤毛麟角。宁波地区由于地处文化璀璨、经济发达、百姓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上名镇云集。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江南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江南的其它地方(例如周庄、乌镇等)一样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水乡文化,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水乡风貌独领风骚。然而宁波与全国的其它地方相似,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发展迅速,住宅、交通、文化体育设施大量兴建,城市面貌变化很大,一些古建筑、古街区甚至古镇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曾经遍布甬城南北的水乡城镇,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真正完好无损保存下来的少之又少。宁波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各级政府对古镇名村的保护也是十分重视的,如对慈城、前童、石浦等古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进行保护性开发,使其面貌焕然一新。但无庸置疑,也有许多寄托着宁波人无限“乡愁”,凝结着历史、艺术、文化价值的街区、镇村、古建筑也在城市改造中被破坏损毁了。正如市人大副主任邬和民所说,“当前宁波的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原有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受损严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不够妥当,保护资金不足,部门管理职责不够明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自然损毁或者自行改建现象较为严重,历史建筑的普查、确认、公布尚未实施。”宁波市人大城建环境资源委员会也认为:“宁波的鼓楼公园路、郡庙天封塔、天主堂外马路、郁家巷、月湖、南塘河、永寿街伏跗室、秀水街八个历史文化街区,目前仅有二个半保存完好。同时,随着农村的城镇化改造,目前一些仅存的古村落和古建筑已经或正在被毁坏,古村镇的原始历史风貌也面临消失的危险。”因此,宁波古镇文化保护规划有待完善,保护意识有待培养,保护资金有待增加,保护效果还差强人意。

1.古镇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过度负重

就生态环境而言,对生态资源的盲目开采和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难以承受。虽然还是“小桥流水”,由于旅游者众多和餐馆密布,古镇的河水不再清澈;由于古镇的经济发展,小作坊、小企业众多,废气废水乱排乱放,污染了宁波古镇生态环境。古镇为发展旅游业,镇中住户乱搭乱建建筑物,影响了古镇风貌。一些旅游者乱刻乱划、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也严重影响了古镇景观。久而久之,水乡古镇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原始风貌和韵味难以依存。

2.古镇的“空心化”现象比较普遍

水乡古镇神秘独特,到处都遗留着历史的沧桑味道,如果把古镇的生活风貌拍成一部戏剧的话,那么古老的建筑就是戏剧里的背景和道具的话,而人就是其中的主角。许多地方政府打着保护古镇的旗号,强行让原居民搬离出去。认为保护古镇文化就是保护古镇的建筑物,导致古镇只有物的承载者,而没有精神的承载者,这种失去了居民的古镇“空心化”,就像一出古老的戏剧里没有了主角。一幅完美的江南古镇画卷应该是人是主导者,物是陪衬者,而没有了“人”作为主角的历史画卷也是苍白无力的,难以感动人们的;同时,失去了原住民为古镇所营造的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特有的风俗民情,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与深沉的历史感染力,变成了死气沉沉的景象。另外,古镇民宅的“空心化”还表现在现古镇居民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人们来古镇旅游观赏,不仅看到的是物,也接触古镇居民,他们的一举一动,旅游者无不看在眼里。作为一个现代人当然不能完全回复到古代生活,但他们应具有强烈的古文化保护意识,对本镇历史传统,风土人情,遗人趣事都应当略知一二,否则一问三不知,会给古镇的精神风韵带来负面影响。

3.古镇旧建筑物的翻新与复古

一些古镇民居的设施落后,已不适应现代生活要求,原居民对建筑物的保护意识薄弱,或者随意改造,或者任其腐朽倒塌。镇上的许多古老建筑长期经受风雨剥蚀,且年久失修,面临着随时倾倒的危险。如果说,建筑是古镇的外部特征,那么,新翻修的古建筑无法再现原有古韵,会显得突兀或不伦不类,隔处在古建筑之中显得十分不和谐协调。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老宅翻新应该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运用原有的老材料,参考古时的建筑资料,老照片等,恢复原有的古朴的风貌。作为古镇生活中的主角的居民所作所为,无时无刻不影响到古镇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因而,他们需要有较强的古文化保护意识,在古镇建筑物的改造中要以大局为重,不能为自己的居住方便而修建有碍瞻观建筑物。

4.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亟待加强

古镇的灵魂在于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古镇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特有的民俗风情正在日益淡化,一些传统工艺品和技艺不断失传,如何让它们得到较好地传承,这是当前地方政府和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们除了给子孙后代留下青砖碧瓦,古道斜阳,小桥流水之外,还需展示和演绎祖先的一抹生活痕迹,民间的传统工艺、歌舞庙会等非物质遗产应与绿水蓝天,竞相辉映,使之世代相传,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5.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方法的单一

现在各地都瞄准了乡村文化旅游的这块大蛋糕,许多雷同的项目纷纷上马,东模仿一点,西模仿一点,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最后,搞成了千镇一面,千篇一律,不少独具特色的一流古镇,被“建设”成所谓的“现代化”城镇。如何不流于世俗化和庸俗化,如何搞出自己的特色,这是一个需要深刻思考和挖掘的问题。要挖掘当地与众不同的文化资源,既能吸引游人,又能独树一帜,既能好玩又要不流于俗套,并且要有后续资源和可持续项目,古镇旅游的强大动力来源于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对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应该尊重历史真相,坚守古镇的原有风格和特色,这是古镇魅力之所在。

三、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基本原则

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综合考虑古镇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等方面的承继和发扬。为了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发展科学观,遵循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整体性、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原则。

1.古镇文化发展应做到传承性保护与市场性开发相统一

在古镇进行保护与开发中,应将传统的文化特色、淳朴民风、优美环境、历史韵味、深层记忆等原真地保留下来,免受过度商业化的侵袭,因此,对于古镇的开发应该是以保护性为主的开发。在古镇开发过程时,需要兼顾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的互惠效应,使古镇能够真正得以保护性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为了短期利益,进行涸泽而渔式的过度或破坏性开发。特别是要综合权衡文化传承与商业利润之间的关系,要巧妙地设计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标志的旅游商品,旅游产品既要吸引眼球又要具有朴素鲜明的乡村文化标志,避免太浓和过度的商业化包装。

2.古镇文化发展应兼顾特色保护与整体开发相协调

古镇是古建筑物、古文化形态与原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体,其独特景观具有不可替代性。例如,石铺老街不但有明清建筑的街区、纵横交错的河流、古树和形态各异的桥梁,还有独特的习俗等文化形态,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古镇的独特文化场景,其中的每一项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中,既要保持原有的物质形态和特色,又要注重与整体环境的协调与统一。特色即是古镇文化底蕴之所在,失去特色就会失去古镇的真正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整体即是在古镇新的建设中产生的建筑物要与原有风貌相协调,这样才能使古镇在历史与现代的统一中既有良好保护又有开发创新,以形成浓郁的古镇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游人前来观赏品味。

3.古镇文化发展应坚持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古镇文化丰富多彩、涵盖百家,具有多样性特征。例如,前童的行会、龙舞、平调、祭孔舞,石浦的鱼灯,“十四夜”、海洋捕捞习俗等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古镇文化必不可少的元素,但这些文化元素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与独特文化意蕴。如龙舞作为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广泛流行于广东、浙江、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但浙江龙舞与广东的龙舞在表演形式方面有所不同,广东雷州半岛龙舞节奏鲜明,鼓点强劲,气势雄伟,催人奋进;浙江的宁波布龙舞小巧轻捷,动作套路变化丰富,舞蹈技巧精湛,舞龙速度很快,直接一气呵成;各地龙舞演出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有的在农历正月初一拜年,有的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有的在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时表演。因此,在对古镇文化进行保护时,要在共性的基础上,尽一切可能展现历史、地理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多样性。即既要保持古镇文化的共性,又要突出其个性。

4.古镇文化发展应注重现实性与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

古镇文化发展的现实性在于城镇化背景下,以市场机制促进古镇发展,就是说,在古镇开发中要考虑人们的现实可行性和市场性,注重古镇开发的经济效益,提高古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古镇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于开发中要注意保护环境生态系统和文化资源的长久发展与利用,绝不能盲目跟风开发,不顾自身能力和自身特色,急功近利,吃子孙饭,合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做到科学规划,循环发展。在切实有效地保护古镇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既要满足古镇与群众当前利益诉求,又要符合长远发展目标,以保护古镇文化遗迹为重,使古镇能够走上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四、宁波古镇文化保护的方法与对策

1.加强古镇文化保护的立法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古镇文化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在城镇化建设中导致一些古迹被人为毁损。新的房屋可以不断地建造,但古代物质遗产一经损坏,难以复原。因此,需要政府和社会形成共识,通过立法保护古镇文化。如宁波市人大在2015年2月通过了《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草案)》,这是一个十分及时与必要的立法,将对宁波古镇文化和历史人文资源保护起重要作用。《条例》虽然只是一个地方性的法规,效力不等同于法律,然而,我们毕竟可以对宁波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法可依了。

2.提高古镇文化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对古镇的规划、管理与开发中应当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一是古镇文化资源的调查。由于宁波城镇化建设速度很快,有些历史古迹价值的鉴定存在争议,哪些需要保护的,哪些可以重建的,规划部门与文化保护人士有不同的看法,还有些是房地产开发商为了使项目顺利进行,就不顾它的历史价值,随意损坏。目前宁波到底有多少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保护不是很清楚,因而需要当对古镇文化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既要对每个古镇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其历史、特点和现状,又要对个别的古代建筑、古树名木、非物质形态文化遗存等进行登记造册,为后期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重点古迹的特别保护。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各地古镇的保护现状差异较大。例如有的古建筑在历史上破坏十分严重,或者荡然无存,或者破败不堪,整体上已基本失去了保护价值,有的可以修复或仿造,有的历史工艺品、制作技巧可以通过找到传承人进行继承。总之,对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古镇文化要给予资金资助进行重点保护,不让它们在流失。三是古建筑物的集中保护。由于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一些因重大建设工程需要搬迁的古建筑等文物可以按原样搬迁到一个地方进行重建保护,被视为集中保护法。宁波在未来的古镇保护方面完全可以借鉴这一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文物遗产保护方法。

3.加强全民古镇文化保护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古镇文化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使后代能够领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精髓,但历史文化的保护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由于当前一些居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潜在性的价值认识还不够充分,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因此,需要通过媒体的舆论宣传、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手段,加强市民群众对历史文物保护意识,形成全民共同以保护古镇文化遗产为荣的局面。

4.拓展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多元化投资渠道

保护问题范文篇4

关键词:全球化趋势交流平台传统音乐保护

传统音乐的保护是当今我国全球化发展背景下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人们在经济大潮中向前大步迈进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我们身后的,甚至是身边的传统文化。经济政治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传统的缺失这一负面影响更加凸显出来,我国传统音乐的生存土壤正在逐渐减少并发生着不可更改的变化,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在全球化思潮的冲击下,该如何保护我们的传统音乐。

全球化进程与趋势的三个特点是:第一,它是一个多维度的进程。这不仅指全球化在多领域、多层面上发生,而且还指全球化的参与者是多元化的,既有国家、种族、民族、国际组织、国内组织、企业,还有各种各样的共同体以及个人。第二,它是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存的过程。全球化在理论上创造着一个统一的世界,但在实践上也为多样化与多元化的主体提供了实际上的参与机会和发展机会。第三,它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一个不断出现冲突的进程。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新旧事物和意识形态上的矛盾以及多种参与主体间的各种矛盾。它们体现为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民族国家与全球市场以及国内共同体间的冲突,不同民族、种族间的冲突,不同文化或文明间的冲突,个人与共同体间的冲突等。因而,这样一个客观进程所形成的交流平台,必然会存在着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拦,当我们置身其中的时候,便不可避免,或者是必须站在国际化而非个性化的平台上来与世界多种对象打交道。我们发现,这种平台正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以复杂的、充满矛盾和多维度的历史过程影响着我们,正如英语、欧洲古典音乐、西装、麦当劳、好莱坞、圣诞节、电脑硬软件,甚至经济管理体制、教育体制等代表不同国家民族特色的各个元素早在这一平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传统音乐也不列其外。因此,维护自己的文化,并使之成为全球化交流平台的一个因素,我们融入全球化交流平台的有效手段。

全球化交流平台是一个多元因素共同组合而成的集合体。可以把它看作是大的、多级的、“完形”的、动态的生态系统,而我们所讨论的传统音乐也始终没有游离在这样的系统之外。这个系统包含来自任何一个参与全球化交流的国家的多个因素。这些因素是不可能平等的,平台层次也不会是绝对平衡。所以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传统音乐在保存自身特点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地成为构成全世界音乐发展的元素。

虽然我们并不认为,保护传统音乐文化就要一定完全使其进入全球化交流平台中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平台就像一张网,它会把不符合全球化特点的东西筛选掉。而留在其中的东西,既可成为国际化视野下所认可的对象,同时也保留了自身特点,并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对我国传统音乐的保护,有学者从微观角度提出了很多见解。比如,树立对我国传统音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呼唤每个中国传统音乐从业者和传统音乐组织、传统音乐教育部门乃至整个中国音乐界的责任;加快中国传统音乐的人才培养;强调知识产权和遗产的保护;批判地吸收外来音乐元素,以促进传统音乐全球化等。但是,笔者认为,从全球化背景下,从宏观的角度考虑,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全球化交流平台与多元文化两者共存的背景下,传统音乐的保护存在重点与全面的平衡问题。

中国传统音乐种类丰富多样,其形成缘由与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这种丰富多样的各类音乐活动有其特定的文化属性与内涵,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音乐文化活动的实际交流与操作方面,确实存在“适应”与“存活”的问题。比如,落后生产力下繁多小局域系统个性音乐文化的极多代表与先进生产力下的大局域系统中相对集中共性音乐文化的较少代表,在“适应”与“存活”方面必将表现出不同结果。农业社会的产物在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中的适应与演变或消失,这一现象是无法阻挡的。我们一方面要尽量多地保留传统音乐的多种形态;另一方面也要针对目前社会环境来确定传统音乐的保护重心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跨越式前进,从而达到在多方面与国际水平相衔接,传统音乐的文化传承将会面临时间、空间缺失的问题。

全球化进程加快,虽然使我国快速进入国际同一平台,但是,仍存在着不全面的、不均衡的快速发展。其负面影响是,只能靠逐步传承的传统文化,无法像经济模式的直接借用以促进经济发展那样跳跃式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上都面临断层的危机,这在城市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生产方式与生活观念的跳跃式转变使传统音乐的发展失去了土壤与根基,或者不得不自我演变来适应新的土壤。笔者认为利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传统音乐文化腹地进行挖掘、整理、记录和研究,从而弥补时间、空间缺失的遗憾。

三、全球化的实现将强化各自成熟的特色文化,但同时也会弱化影响范围受到局限的局域文化。因而,传统音乐的保护不得不面临取舍问题。

小范围局域文化在全球化地球村的视野下趋于淡化消失。在我国,多数传统音乐形态存在于小局域环境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个别类型被发现并扶持发展,但终究是个别现象,不具有普遍性。我们在保护传统音乐问题上,面临时间空间缺失、人力物力不足、传统音乐生存土壤缺乏的多种不利因素。所以,只能集中精力,首先强化成熟稳定的传统音乐文化,然后尽量有选择地扶持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但真正全面保护所有现存传统音乐文化的这一理想化的目标似乎并不现实。

我们还清楚地记得这样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目前,在世界全球化领跑的状况下,如何保持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稳定发展,这是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而严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卫丽军.全球化与中国传统音乐发展战略[J].平原大学学报.2006(2)89-91.

[2]巴里.阿克斯佛德(美)全球化.文化研究网()2005-5.

保护问题范文篇5

1.要摒弃发展经济与保护耕地“对立”观点。有些地方片面强调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认为保护就抑制了发展,要发展就须占用耕地。因此,为了发展不惜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指导下大量耕地被占用来搞开发,造成耕地锐减。须知只有保护好耕地,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建设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对立的。

2.要克服“无所作为”观点。有些地方,特别是资源相对贫乏的地方,在处理土地供需矛盾时,不是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而是产生畏难情绪,消极应付,无所作为。这不但会耽误经济发展的时机,也不利于促进耕地的保护。因为经济发展了,实力壮大了,反过来又能保障耕地补充建设资金的落实,促进耕地保护工作。

3.宣传、贯彻、执行好党的方针政策。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和信息渠道,大力宣传党的一系列扶持“三农”的方针政策,力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宣传的同时要贯彻、执行好党的方针政策,包括土地长期承包不变的政策、两用地自主经营的政策、允许土地集约经营政策、种粮补贴政策、基本农田保护政策、耕地征用和补偿政策、失地职工的就业和生活保障政策等,以调动和激发职工经营好承包地的积极性。

4.大力开展“珍惜每一分土地”为主的思想教育。要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教育职工树立“珍惜土地光荣,浪费土地可耻”的观念。

二、必须切实解决现实存在问题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及实施滞后,影响了耕地保护宏观管理力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现了统筹安排用地、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保障耕地占补平衡等重要原则,是指导和规范本地区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等关系的根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滞后,严重影响了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的宏观调控力度。造成随意扩大耕地占用规模,导致耕地占补严重失衡。因此,应当以新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为依据,确立以土地供应制约和引导需求方针,尽快编制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耕地保护质量不变和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协调并平衡建设与吃饭之间的用地矛盾,使土地利用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落实新增耕地建设资金。目前,虽然我团在土地整理、复垦和保护、节约耕地方面都采取了积极措施,一是采用退耕还林等手段进行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二是大力推行农家肥和秸秆还田技术。三是加大中低产田改造。部分土壤、水利条件破坏程度较少的土地鼓励职工进行复耕;对一些未利用土地,投入资金进行改造、整理变为可耕土地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成效不明显,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资金不足或不到位。

3.建立严格、完整的保障机制。首先,必须严格按新《土地管理法》规定规范用地管理。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通过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限定建设可以占用土地的区域,对各项建设用地实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控制建设占用土地(耕地)的规模;占用耕地须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等,通过这些措施使各项建设占用耕地数量降到最低限度。只有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才有可能切实保护好人民的“饭碗田”。耕地保护工作应象抓计划生育和安全生产工作那样严厉的手段,将耕地保护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节约、挖潜用地上做文章,使耕地总量保持平衡基础上有所增加,在全社会营造“节约用地光荣,浪费土地可耻”,“增加耕地有奖,破坏耕地有罪”的社会氛围,真正扭转耕地保护力度不足的局面。另外,必须加强土地监察力度,及时巡查并制止侵占、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对出现问题处置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及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4.加大农业投入,提高职工收入是稳定耕地面积的重要途径。应加大农业投入,扶植农业发展,千方百计调动职工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避免丢荒弃耕行为的出现。同时采取降低土地收费标准,长期固定等从根本上解决职工的“减负”问题。

保护问题范文篇6

全球化进程与趋势的三个特点是:第一,它是一个多维度的进程。这不仅指全球化在多领域、多层面上发生,而且还指全球化的参与者是多元化的,既有国家、种族、民族、国际组织、国内组织、企业,还有各种各样的共同体以及个人。第二,它是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存的过程。全球化在理论上创造着一个统一的世界,但在实践上也为多样化与多元化的主体提供了实际上的参与机会和发展机会。第三,它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一个不断出现冲突的进程。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新旧事物和意识形态上的矛盾以及多种参与主体间的各种矛盾。它们体现为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民族国家与全球市场以及国内共同体间的冲突,不同民族、种族间的冲突,不同文化或文明间的冲突,个人与共同体间的冲突等。因而,这样一个客观进程所形成的交流平台,必然会存在着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拦,当我们置身其中的时候,便不可避免,或者是必须站在国际化而非个性化的平台上来与世界多种对象打交道。我们发现,这种平台正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以复杂的、充满矛盾和多维度的历史过程影响着我们,正如英语、欧洲古典音乐、西装、麦当劳、好莱坞、圣诞节、电脑硬软件,甚至经济管理体制、教育体制等代表不同国家民族特色的各个元素早在这一平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传统音乐也不列其外。因此,维护自己的文化,并使之成为全球化交流平台的一个因素,我们融入全球化交流平台的有效手段。

全球化交流平台是一个多元因素共同组合而成的集合体。可以把它看作是大的、多级的、“完形”的、动态的生态系统,而我们所讨论的传统音乐也始终没有游离在这样的系统之外。这个系统包含来自任何一个参与全球化交流的国家的多个因素。这些因素是不可能平等的,平台层次也不会是绝对平衡。所以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传统音乐在保存自身特点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地成为构成全世界音乐发展的元素。

虽然我们并不认为,保护传统音乐文化就要一定完全使其进入全球化交流平台中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平台就像一张网,它会把不符合全球化特点的东西筛选掉。而留在其中的东西,既可成为国际化视野下所认可的对象,同时也保留了自身特点,并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对我国传统音乐的保护,有学者从微观角度提出了很多见解。比如,树立对我国传统音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呼唤每个中国传统音乐从业者和传统音乐组织、传统音乐教育部门乃至整个中国音乐界的责任;加快中国传统音乐的人才培养;强调知识产权和遗产的保护;批判地吸收外来音乐元素,以促进传统音乐全球化等。但是,笔者认为,从全球化背景下,从宏观的角度考虑,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全球化交流平台与多元文化两者共存的背景下,传统音乐的保护存在重点与全面的平衡问题

中国传统音乐种类丰富多样,其形成缘由与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这种丰富多样的各类音乐活动有其特定的文化属性与内涵,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音乐文化活动的实际交流与操作方面,确实存在“适应”与“存活”的问题。比如,落后生产力下繁多小局域系统个性音乐文化的极多代表与先进生产力下的大局域系统中相对集中共性音乐文化的较少代表,在“适应”与“存活”方面必将表现出不同结果。农业社会的产物在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中的适应与演变或消失,这一现象是无法阻挡的。我们一方面要尽量多地保留传统音乐的多种形态;另一方面也要针对目前社会环境来确定传统音乐的保护重心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跨越式前进,从而达到在多方面与国际水平相衔接,传统音乐的文化传承将会面临时间、空间缺失的问题

全球化进程加快,虽然使我国快速进入国际同一平台,但是,仍存在着不全面的、不均衡的快速发展。其负面影响是,只能靠逐步传承的传统文化,无法像经济模式的直接借用以促进经济发展那样跳跃式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上都面临断层的危机,这在城市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生产方式与生活观念的跳跃式转变使传统音乐的发展失去了土壤与根基,或者不得不自我演变来适应新的土壤。笔者认为利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传统音乐文化腹地进行挖掘、整理、记录和研究,从而弥补时间、空间缺失的遗憾。

三、全球化的实现将强化各自成熟的特色文化,但同时也会弱化影响范围受到局限的局域文化。因而,传统音乐的保护不得不面临取舍问题

保护问题范文篇7

1.1大规模违规圈地,导致耕地资源数量迅速减少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客观上需要为工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保障;而主观上则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一些地方城市过度扩张、盲目设立开发区、乱批滥占耕地,在财政压力和政绩驱动下,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乱占滥用土地,把土地资源作为地方上“原始积累”和政府消费的财源,通过土地“农转非”这种土地使用形式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土地收益,大量获取土地资本增值收益,用于其原始积累,造成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尤其是耕地保护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1.2土地资源质量退化及生态破坏

(1)土地沙漠化。

我国现有沙漠及沙化土地面积达168.9万平方公里,比建国初扩大了34.4%,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7.6%。据报道:我国土地沙化的扩展速度,20世纪50-60年代为1560平方公里/年,70-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年,90年代为2400平方公里/年。目前,这一速度己经上升到2460平方公里/年。

(2)水土流失是土地退化、地力减退的重要原因。滥砍滥伐、过度垦殖,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8%,建国以来修建的8.4万座水库中的总库容已淤积了40%,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

(3)土地污染。

2积极推进政策调整,切实做好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工作

2.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

(1)调整产业政策,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等。经济较发达的特大城市的产业一般都处在“二、三、一”的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调整为“三、二、一”的结构,这是因为,就土地利用集约度和效益而言,一般是第三产业的利用集约度大于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又大于第一产业。

产业技术政策与产业布局政策的调整应是由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资源集约型的产业转化,促进技术结构的升级和布局的集中。在农业内部进行调整时,也应该向土地集约利用性的农业耕作方式和种植方式转化,鼓励发展各种土地节约型技术和项目。

(2)正确引导城市化进程,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时刻受到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约束,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应注意以下问题:

(1)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导地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质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土地资源进行再分配,应着眼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其基本核心是如何处理“吃饭”和“建设”的关系,规划方法应以“供”定“需”,并考虑当地的实际需求。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处于主导地位。

(2)控制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合理投入劳动、资本和技术,充分挖掘土地潜力,以获得土地最佳的综合利用效益。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要达到城市化水平的稳步提高和耕地数量压力缓解的双赢,其唯一的途径是土地集约化利用。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采取“高度”内涵式和“合理”外延式相结合的发展方式,严格控制城市空间的“摊大饼式”外延扩展,采用组团式发展。

(3)挖掘城市土地潜力,提高利用率与产出率。

确定以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容积率、产出率。不断调整区域城市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考虑城市、集镇相互协作,取消重复设置,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不必要的耕地浪费,

2.2加强对土地使用方式的管理,保护耕地资源的数量稳定

(1)以基本农田保护为重点,实施弹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

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是中央政府在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情况下,出于国际和国内粮食安全考虑做出的正确决策,目的是保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一直以来,中央以及各地政府在各种规定中着重于耕地的数量保护,对新开垦土地的质量标准要求模糊,更没有考虑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应当以这样的耕地总量指标作为实现动态平衡的目标,实施有弹性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

(2)严把用地审批关。

根据动态规划严把用地审批关,对改变用途的耕地加强批后实施监管,坚决纠正、收回各种违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用地。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对重点地区、重点城市、重点项目组织检查,强化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的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建设用地备案和批后核查制度,建立土地利用信用评价机制。

(3)全面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听证制度。

拟定或修改基准地价、编制或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拟定或修改区域性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拟定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方案的,应当告知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听证,为今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践行执政为民、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加速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提供较为完善的实体和程序保障。

2.3加强对土地资源质量保护,减少因质量下降而导致的资源流失

(1)实行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以及休耕为主的农地保护措施,保护土地质量。

实行农地保护可以减少土壤的侵蚀量,减轻水土流失。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休耕就是将容易发生侵蚀的地区的耕地转化利用方式为林地、草地或者休耕,用于更好的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从长远看,通过农地保护措施,可以维持和稳定粮食以及一些重要经济作物的生产能力。按照经济学家和农业专家的相关分析,农业有其自身的生产周期和生产规律,在这个生产周期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中心,提高土地生产力。

我国的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趋势明显,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保障生态退耕的顺利进行、有效遏制耕地质量的进一步下降,必须集约利用土地,提高耕地生产力,以中低产田上改造为中心,大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我国中低产田土比例大,投入增产效益明显,改造中低产田较开垦荒地、土地复垦投入少,用工省、见效快、效益高。因此,挖掘耕地生产能力应该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中心,荒地开垦和废弃地复垦要进行经济性研究。

2.4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在给农业带来了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障碍之一。①农药的使用导致抗药性虫害的出现。一种杀虫剂对某种害虫长期使用,害虫对农药就会产生抗药性,使得人类施药次数和使用量不得不增加,从而加剧了环境污染。②农药的使用导致农业生态体系中生物群落发生变化。多数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的益虫,中毒的昆虫被啄食,又害死鸟类,使害虫的天敌大量死亡,而天敌的繁殖能力远不如害虫,结果反而有利于害虫的迅速繁殖,破坏了天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化肥的使用也是如此。现代农业是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可持续发展为特征,而与此密切相关的肥料更是现代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物质基础。在肥料、种子和水等粮食增产三大可控制要素中,化肥的作用率己达30%-40%。但是肥料在我国的使用仍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肥料对粮食增长率的作用不断下降,即肥料利用率在我国尚处较低水准。而且,肥料的大量施用还带来环境污染等影响,这是肥料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所以,加强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在农药和化肥方面应该实施科学施用的原则。一方面,化学肥料的开发、生产和施用等诸多方面都应予以重视;另一方面,要科学施用化学农药,将农药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刘吉平.我国土地持续利用亟待研究的几个问题[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3).

[2]陈美球等.土地健康与土地保护[J].中国土地科学,1998,(4).

保护问题范文篇8

土地权利制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部分基层干部在流转土地的使用过程中,擅自改变土地的使用性质。部分流转土地的使用权仍属于农户,而村集体或流入的单位和个人只享受对该地的经营权,不经过农户同意直接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行为一方面严重侵害了流出土地农户的利益,同时也违反了《土地管理法》。

在土地流转和征用土地中,应当严格区分经营性和公益性两种不同用途农村土地只有在发生“公共利益”用途仅用于土地征用形式,相关部门“公共利益的土地”使法律做出有利的解释。甚至公共土地,也要注重引进市场机制,参照市场价格的征用土地价格的决定。

对于“经营性”非农业土地可以通过多种集体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形成一个新的土地开发的概念和新的利益关系一个是土地单位和企业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基于土地供应和需求变化和其他因素形成的市场价格来获得农民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当地政府主要是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第二个是已经进入了地方政府统一规划开发区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让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标准厂房、商业住房租金,“独立发展,根据股票红利”;进入当地政府规划面积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允许房地产开发。农民集体土地根据国家主管部门统一规划、房地产开发,不仅可以丰富的农民,但也可以大大降低房价,解决城市居民买房困难的问题。对此,关键是当地政府对农民的土地管理,开发大型城市概念转化成丰富的农民,人民受益的发展思路,这样农民集体土地开发和业务快速致富。

保护问题范文篇9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出现了较大矛盾,制约了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只有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此项工作现存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探索有效对策,才能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1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也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可淘汰一些落后产业,保留绿色环保行业,有效调整我国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并对其经济发展空间进行扩展,实现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1.2有利于改善生存环境

从原始社会,人类便与各类自然灾害积极斗争,并在长期的抗争过程中取得了一定胜利,但为了改变生存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也导致树木被肆意砍伐,环境出现恶化现象,尤其是近年来自然灾害、恶劣天气多发。而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可使森林面积、绿化面积增大,避免人为对环境造成破坏,实现对生存环境的优化[1]。

1.3有利于人民身心健康

环境污染会对我国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使其产生各类疾病,威胁生命。一些地区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会在未考虑环境保护问题的条件下进行印刷厂、造纸厂建造,导致当地环境严重紊乱,也影响到居民身体健康。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可避免随意破坏环境行为的出现,为人们提供良好生活环境。

2我国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就

我国在几十年前便已意识到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也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成绩斐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绿色工程建设。首先,从1978年起,我国各级政府积极进行了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后大大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我国于1985年便在各级政府工作议程中纳入了绿化荒山,之后逐渐在各省推广开来,使得荒山荒地得以绿化。其次,2000年之前,我国便已经启动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的相关工程,且现阶段此项治理工作已进入规模化、效益化阶段。同时国家也加强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使得生物多样性得到保障[2]。

2)出台环保法律。现阶段我国出台了多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等,并结合具体情况不断完善、修改相关法律,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形成了基本法律体系。同时近年来相关法律执法力度逐渐提升,环保监督力度较之前也有了大幅度增强,农村地区也积极开展了多项环保执法运动,严格按照相关刑法对环境犯罪活动进行打击。

3)加大农村环保投入。近年来我国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环保产业发展,使得农村地区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且提供了多个环保岗位。地方政府也采取多项措施来对环境保护基金筹资渠道进行拓展,如通过征收垃圾以及污水处理费,将这部分资金投入到生态保护建设中[3]。

3我国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现存问题

3.1生态污染日益严重

为了推动城市进一步发展,现阶段国家规定工业企业远离城市,一些企业为了能达到国家相关规定要求,便会选择在农村地区进行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这些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生产设备老旧,产品质量不高,现有管理人员文化素养有限,也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不愿投入过多资金防治环境污染,而这必然会导致农村地区环境受到破坏。可以说工业污染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最主要的一项污染源,通过对相关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农村工业污染程度十分严重,被其所伤害的耕地面积可占到中国耕地总量的17.5%,而农村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竟然占到了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

3.2农业污染现象严重

随着农业发展,施肥和使用农药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我国农业施肥量每年多达4000多万t,但若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问题,土壤养分出现严重流失现象,同时也有可能会对地表水造成污染[4]。此外,一些农户在施肥和施药的过程中,并未科学处理农业垃圾,甚至会有部分人员随意丢弃农药空瓶、化肥包装袋以及农用地膜,而这些物质在地下长时间不能得到分解,也会对耕地造成不良影响。

3.3生态灾难频繁发生

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而出现暴雨天气或山洪时泥沙会逐渐侵入周边农田,导致大量耕地被吞噬,同时也会使土壤的养分含量大幅度降低,农用土地生产力下降,部分地区甚至会成为荒地。此外,部分地区干旱天气持续,导致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冰雹、蝗灾等也会导致植物大量减产,同时泥石流、滑坡、地震、洪灾等灾害时常发生,近两年尤为频繁,而季节变化也逐渐缺乏规律性。

3.4水土流失加剧

我国人口数量较多,对于水资源需求量较大,淡水资源相对较为缺乏,人均使用量较少。水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必需物质,但因我国一些地区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土壤肥力无法得到保持,使得土地荒漠化,一些地区缺少耕种田地,当地农民经济来源较少,生活保障不足,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随着时间推移,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水分涵养能力降低,进而出现干旱现象,失去大量可耕种土壤,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5]。

4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出现原因

1)农村经济薄弱。环境保护工作需有足够资金作为支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没有足够资金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同时,因缺乏相关监督机制,导致本该用作环保的资金被挪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不容乐观,相关装备技术含量低,而这些问题都会对环保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6]。此外,我国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着缺乏专业环保机构和工作人员的问题,环境监测工作流于形式。加之优秀环保执法人员不愿去基层工作,现有人员都是从其他部门调配,综合文化素养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

2)监管能力缺乏。机构存在散乱、职责不明确等问题,加上一些部门存在着本位主义,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越权、抢权或是推诿的现象。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并未意识到农村环保的重要性,为了发展当地经济,采取对环境污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3)法律制度不健全。虽然近年来我国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付出了一定努力,也出台了多个环保性法律文件。但相对于农村地区实际需求来讲,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着内容滞后、未构成体系等问题。

5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有效对策分析

5.1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想要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保障,应树立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做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首先,农村各乡镇要积极做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专业环保人员,结合具体需求和人员实际加强培训工作,对其业务素质进行提升。其次,建立相关责任制度,将环境保护责任切实落实下去,挂钩质量考核业绩与领导政绩,使其能积极投入到我国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监督中,并支持此项工作。最后,还应加大对农村环保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政府要给予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一定的政策倾斜,还可通过社会集资、企业投资等多种方式来进行环保资金的筹措,一定要建立专门账户来进行环保资金保管,确保这部分资金能切实应用到环境保护工作中[7]。

5.2加强法治建设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实现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条件,因此应切实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切实落实下去,相关部门也要严格执法,对于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企业、个人进行追究,对于各类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绝不姑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农村地区企业要坚持生态保护原则进行各项实践决策,同时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执行下去。此外,还要对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立法进行完善,对已不符合实际需求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出台新环保法律法规时要赋予主管部门强制权力。除进行环保基本法律法规的完善之外,还应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标准进行地方性保护规章制度的制定,如农药、化肥、地膜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以提供相应的法律知识,推动我国农村环保工作顺利开展[8]。

5.3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各地区政府应加强污染防治工作。监督各地区农民的农药、化肥,兽药使用情况,避免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引导其科学使用化学农药,积极进行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同时引导农民对化肥使用结构进行调整。应进行化肥使用标准的制定,并鼓励农民严格按照相应标准使用化肥,同时通过复合配方等技术对化肥利用率进行提升。适应加强对生活垃圾以及畜禽粪便的管理工作,对其进行无公害处理,积极开发秸秆气化、沼气能源,严禁在自然保护区、铁路、干线、机场等地方进行秸秆燃烧,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环境质量。针对乡镇企业要从各环节严格控制环境污染问题,有效处理生产出来的废弃物。采取行政措施制止企业排放“三废”,同时要严格控制污染产生,积极推行清洁工艺,以减少生产污染排放量。切实有效落实排污收费制度,对于未达相关标准的企业,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征收排污费,使其能投入到污染源科学治理中。此外,还需对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对于污染量排放较少的产业投入一定资金,给予政策倾斜,推动其发展,以升级农村企业产业结构。环保部门应加强指导工作,从产品设计、生产、废物利用等方面着手,进行经济补偿机制建立,进一步加大资源开发力度[9]。

5.4加强环保监测

加强环境保护管理监督力度,切实将排污申报收费以及治理制度有效落实下去,对于污染物要集中进行控制和处理,统一监督管理“三废”以及噪声等污染。对于自然资源开发活动也要加强监督,同时做好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重大环境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对于所在地区较为严重的生态破坏或环境问题要积极展开调查与处理;所在地区环境统计报表应及时提供给上级部门。对于一些环境卫生工作薄弱的行政村取消其评先资格;对于一些环保工作较好的行政村给予表彰,树立典模,使各地区能将环保问题作为重要内容。此外,环保监测部门要进行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对环境保护工作以及清洁生产进行指导;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环境保护及监理工作,并在网上公布相应环保信息,不定期检查和监测农村环境,按照相应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检测,发现问题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10]。

6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将其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将环境污染治理防治作为重要内容,做好各项规划,加强环保意识宣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各项监管工作,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兰伏.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4):1814.

[2]贾旭.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包头市固阳县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6.

[3]高永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探索科学,2019(12):42.

[4]魏东凯.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4):14.

[5]唐学军,陈晓霞.秦巴山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四川省巴中市20个行政村数据[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5):70-78.

[6]胡晓峰.试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和治理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0):124.

[7]张盛,吴祚绅,朱峰.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1(2):172-173.

[8]汪来喜,朱子嘉.虞城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区域治理,2020(25):22-23.

[9]老世强.农村环境保护问题探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0,1(22):62-66.

保护问题范文篇10

1电流互感器接线问题及解决方法

1.1电流互感器接线问题

高压注水电动机的主保护通常为差动保护,其接线方式一般采用两相星形接线,如图1所示。根据纵联差动保护原理,同一相的两个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电流大小相等、相位反向180°,微机保护装置计算其相量和为零,在运行时保护装置不会动作。如果一次电缆相序接线错误造成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与一次相序不对应,则是同一相的两个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电流大小相等、相位不是反向180°,微机保护装置计算其相量和不为零,在投运时因为电流起动峰值的原因,会造成电流差大于差动整定值,保护装置会起动跳闸出口。如果一次电缆相序接线正确,而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极性错误,也会造成同一相的两个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电流大小相等、相位相同,微机保护装置计算其相量和,电流和大于差动整定值,保护装置会起动跳闸出口。

1.2解决方法

解决一次电缆相序及互感器二次接线极性正确性的问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一套实用的模拟检验方法,模拟检验法接线如图2注水电动机绕组阻抗较大,采用的调压器输入电流较小,大约十几安培左右。(1)毫安表显示为零,表示一次、二次接线相序极性正确;(2)毫安表显示一次电流除以变比的数值,表示互感器有一个二次回路开路现象,需要进行检查;(3)毫安表显示一次电流除以变比数值的2倍,且注水电动机两侧电缆一次相序不对应或二次极性接反时,需要调正。

2阻抗匹配问题及解决方法

2.1电流互感器励磁阻抗及二次电流电缆线芯阻抗匹配问题

2.1.1电流互感器的励磁阻抗匹配问题注水电动机回路中的电流互感器励磁特性匹配极为重要,通常会选择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生产的参数相同的互感器,但在改造时很难满足这一要求。2.1.2二次电流电缆线芯阻抗匹配问题交流电流回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现场实际工作中,高压柜和星点柜分别安置在不同位置,造成高压柜内的电流互感器距离继电保护装置较近。星点柜安置在注水电动机附近而离继电保护装置较远的问题,会出现星点柜“5LH”电流互感器二次电缆接至继电保护装置的长度远大于高压柜“1LH”二次电缆接至继电保护装置的长度。长电缆电阻大,会造成同相两端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不同,使电流互感器无法满足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和选择性,也会产生不平衡电流,有可能造成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

2.2解决方法

2.2.1电流互感器匹配问题的解决方法高压柜A、C相和星点柜A、C相分别是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产品,它们的励磁特性很相近,我们将高压柜和星点柜不同相的互感器进行调换,使同一相的互感器满足匹配要求。2.2.2二次电流电缆线芯阻抗匹配问题的解决方法(1)将原有的二次额定电流为5A的电流互感器更换为1A的电流互感器,增大变比,降低电缆压降损耗。(2)测量星点柜互感器二次电流回路电缆的直流电阻,计算电缆长度,将高压柜的电缆敷设长度与星点柜电缆长度相同,达到补偿电流的目的。电缆长度计算公式:L=(R·S/ρ)÷2(1)式中:L———需补偿的电缆长度,mR———需补偿的二次负荷,ΩS———电缆的截面积,mm2ρ———铜的电阻率(0.0175Ω·mm2/m)(3)在继电保护装置处带电缆测量电流互感器的励磁曲线,如图4所示。断开试验端子,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采用励磁特性测试仪在试验端子处分别测试它们的励磁曲线,然后进行比较,验证电流互感器的励磁曲线是否匹配。

3高压变频改造安装问题及解决方法

3.1高压变频改造时的安装问题

为了避免电动机起动影响电网的电压波动,目前很多注水变电站的高压电动机使用高压变频器。国标规定,2MW及以上的电动机应装设差动保护。通常,差动保护的电流互感器一组装设在开关出线侧,另一组装设在电动机中性点侧,而变频器装在开关和电动机之间,如图5所示。在变频工作条件下,差动保护一侧采集的是工频电流,另一侧采集的是变频后电流,因此差动保护会动作。

3.2解决方法

变频器起动时由低频开始,输出频率基本在50Hz以下,如果两侧的电流互感器都反映变频二次电流,可以满足差动保护要求。我们将高压开关柜侧的电流互感器安装到高压变频器输出端,解决了该问题。

4自动化仪表连锁问题及解决方法

4.1自动化仪表连锁问题

注水电动机自动化监控系统监控注水泵入口压力、出口压力、润滑油压力,以及电动机前后轴瓦温度、注水泵前后轴瓦温度和出口温度、定子绕组温度等,并将参数采集输入微机监控系统。发生故障时,PLC会对注水电动机电气系统进行控制,低油位、低水位、温度过高时,注水泵在值班室内的控制屏会发光、发出告警音响,控制屏内中间继电器闭合输出非电量信号,对注水电动机发出跳闸信号,保证注水电动机安全运行。

4.2解决方法

(1)注水泵入口压力、出口压力、高压注水电动机润滑油压力多选用智能压力变送器替代以往的电接点压力表。智能压力变送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把压力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将放大后的电压信号送至模/数转换电路,再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单片机处理,最后输出4~20mA电流信号至PLC控制系统。PLC判断后发出停泵指令,高压注水电动机停泵。PLC采集高压注水电动机前后轴瓦温度、注水泵前后轴瓦温度和出口温度,设置报警值和连锁停泵值,满足设定条件时,发出报警信号,停止泵的运转,实现对高压注水电动机的保护。(2)温度变送器的测温探头直接安装在接线盒内形成一体化的变送器,高压注水电动机使用热电阻温度变送器对高温进行测试、报警。

5结语

微机保护的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远高于继电器保护,可以对电流、电压互感器断线进行有效闭锁,降低保护误动几率,提高电动机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它上传信息报文准确、清晰,可实现长时间存储,降低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为变电所无人值守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