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23:32:33

教学实践论文

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篇1

一、教学要从矛盾开始

教学从矛盾开始就是从问题开始。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位教师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在小学读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呢。那么,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二、设疑于重点和难点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如数列的极限概念及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概念比较抽象,是难点。如对于=1这一等式,有些同学学完了数列的极限这一节后仍表怀疑。为此,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插入了一段“关于分牛传说的析疑”的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1/2,老二分总数的1/4,老三分总数的1/5。按印度的教规,牛被视为神灵,不能宰杀,只能整头分,先人的遗嘱更必须无条件遵从。老人死后,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汁,却计无所出,最后决定诉诸官府。官府一筹莫展,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一推了之。邻村智叟知道了,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1/2可得10头;老二分1/4可得5头;老三分1/5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真是妙极了!不过,后来人们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怀疑。老大似乎只该分9.5头,最后他怎么竟得了10头呢?学生很感兴趣,……老师经过分析使问题转化为学生所学的无穷等比

数列各项和公式

(|q|<1)的应用。寓解疑于趣味之中。

三、设疑于教材易出错之处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丢三掉四,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思考。故在学生易出错之处,让学生去尝试,去“碰壁”和“跌跤”,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如:若函数图象都在X轴上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学生因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错解为a>0且,得出0<a<1,而忽略了a=0的情况。

四、设疑于结尾

一堂好课也应设“矛盾”而终,使其完而未完,意味无穷。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国章回小说就常用这种妙趣夺人的心理设计,每当故事发展到高潮,事物的矛盾冲突激化到顶点的时候,当读者急切地盼望故事的结局时,作者便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迫使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一堂好课不是讲完了就完了,而是词已尽意无穷。

如在解不等式时,一位教师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即采用解两个不等式组来解决,接着,又用如下的解法:

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篇2

一、认清教学误区,避免“专业教学”

(一)小学音乐课不等于音乐专业课

目前,小学的音乐课堂上仍然存在着把注意力集中在传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的教学上,给学生进行纯粹的音乐专业知识灌输式教学,要求学生背记来开展专业技能训练,禁锢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人为地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难度与负担,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了厌倦和害怕的心理。

(二)简单地成立几个音乐专业队(组)

为了参加各级各类的音乐方面的比赛、汇演,有的学校挑选少数学生成立几个音乐专业队组进行强化训练,排练几个文艺节目参演,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又能出效果。但这种只重视少数学生的训练,会将大部分学生拒之音乐教育的门坎之外,淡化了音乐教育的普及,音乐教育活动容易走向极端。

二、更新观念意识,承载教育重任

(一)树立大局意识

小学音乐教育是校园美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特有的育人功能,形成学校整体美育的教育合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二)强调发展理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学校音乐教育不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确定和调整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与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开辟各种途径,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进而影响和促进学生的素质形成及个性发展。

(三)注重主体观念

学生是学习、体验音乐的主体,也是音乐活动、创造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要改进中小学音乐教育方法与途径,变被动接受型为主动创新型,使学生将音乐教育内容与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音乐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真正成为音乐生活的主体。

三、改革音乐教学,强化创新能力

(一)提升音乐教学课堂

1.用激趣的手段。紧扣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恰到好处地播放与内容相关的课件、录像等,甚至光洁的教学用琴,配套的音像设备,生动活泼的教学挂图等,使音乐教室充满艺术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2.用游戏的手段。为他们营造一种、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不仅掌握知识又发挥他们的创新主动性。

3.用舞蹈的手段。舞蹈教学可以吸引少儿的注意力,增强少儿记忆力,促进少儿智力的发展。少儿舞蹈很符合少儿好奇心强、好玩好动的特点。在少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舞蹈动作,将这些有趣、形象的节拍和动作信息记忆到大脑中,并很快用身体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们的高度注意,而经常反复的训练使学生们养成了高度注意的习惯。

(二)激发学生的新潜能

1.从创编节奏着手。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它赋予音乐以活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创编节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美,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联系生活来创编节奏是学生最擅长的方式之一。通过联系生活来创编节奏这种形式,使学生体会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从而成为学习创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日常生活创编节奏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2.从创编歌词着手。创编歌词是学生创造性表达心中的情感及对音乐的理解的思维方式之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丰富的想象来创作歌词,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一首歌曲除了能用旋律表达感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表达方式就是歌词,从歌词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明白歌曲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感情。作为教师,何不让我们的学生也来创作歌词,通过学生的体验、感受来抒发他们的情感呢?

3.从创编表演着手。可以说表演是学生最为喜爱的方式之一。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常常为学生搭建展示他们表演才能的舞台。孩子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奔放的幻想激情和出色的表现能力。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去表演,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创造美。此外,鼓励孩子大胆当好一名出色的演员,教师也要当好一位热心的观众,并及时地给予评价。

总之,在教育改革新理念的指导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教材不应再是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的载体,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变换教学方式,使教材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不应被看作是没有求知欲望的机械的受教育者,教师应大胆地创新教学手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他们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融会贯通地理解音乐。这样,音乐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学生喜欢音乐、步入音乐殿堂的桥梁。

作者:盛丹蕾工作单位: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第二篇: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分析

一、教学观念落后,领导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对乡村小学的影响力度还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而且在农村小学,乡、校一级的基层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且本身艺术素质低,所以对学生音乐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因此,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就是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彻底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学观念,真正使乡村小学重视音乐教学。

二、专业师资匮乏

在如今社会,年轻教师不愿下基层,觉得农村学校教学环境没有城镇好,待遇没有城镇学校高。所以,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失,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要求是每星期上三课时,而我们多少个学校做到了这一要求呢?开展两课时已经是很好的了。面临实际问题,农村小学一所学校有一位专职的音乐教师,一位教师能按照一周每班三节音乐课的标准授课的话,那么,一周下来,该教师将以几时节来计算他的课时,所以基本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三、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的陈旧与不完善

农村的中小学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极不平衡,导致国家的音乐教育政策方针不能很好地在农村中小学实施。但对于艺术教育设施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有的学校甚至连音乐教室都没有,更别说要有钢琴以及其他的上课要使用的小型乐器。例如,每年教育部门都会组织以学校为单位的文艺比赛,作为音乐教师的我,有时候真的很苦恼,想排合唱没有音乐教室,想排舞蹈,没有专门的舞蹈教室。学生练舞只能在水泥地上练,如果在排练中舞蹈动作稍难,学生的膝盖和手臂都有可能会淤青。缺少音乐专用教室,真是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纵使专业音乐教师使尽浑身解数,也难以收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只能说:音乐教室、钢琴、功放音箱、多媒体……都只能是农村音乐教师的梦想。以上是个人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个人认识,简单描述了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总之,我认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是可观的,社会在发展,文化在发扬,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提高,现代人的生活中音乐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一定会有不错的成绩。我们要正确认识小学音乐教育,有针对性地去发展和创新小学音乐教育,让农村孩子打破传统的思想,高雅的音乐和民间的音乐离我们将不再遥远,让农村的孩子走进真正的艺术殿堂,充分去感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作者:董贝贝工作单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新前街道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学音乐综合教学研究

一、音乐与德育的结合

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养成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合作共处的集体主义精神。许多学校德育工作中都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懂得环保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环境保护必须从孩子抓起,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可以使学生在娱乐中思索,在思索后感悟,并真正化为行动,从小树立爱自然,爱环境的优秀品质。在教学自选课外歌曲《环保小卫士之歌》时,学生学会歌曲后,已经对环保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我让学生进行讨论:“就我们自己而言,我们还能为环保做些什么?”对学生回答再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白不光自己要注意环保,还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因为环保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这类的环保歌曲还有很多,如:《嘀哩嘀哩》,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环保意识。

二、音乐与文学的结合

从古至今,文学就和音乐融于一体,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曲,都可吟唱。许多歌曲的歌词本身就是一首诗,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快乐的节日》等还作为教材编入了语文课本。像这样的歌曲,先让学生来读一读,再配上旋律让学生来唱一唱,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涵,有利于在歌唱中情感的发挥。在教学《大树妈妈》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在学校高大的法国梧桐树下和在散发着清香的香樟树下玩耍纳凉的情景,然后再饱含深情地将歌词当成诗歌朗诵,那充满温情的语言立即使学生受到了感染。故事一直就对少年儿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将歌曲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向学生讲述,能使学生个个兴致勃勃,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音乐与“劳技”的结合

音乐教学中有机进行“劳技”教育渗透,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在教学“音的强弱、长短”内容时,我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了一些生活中音源材料。如:可乐罐、沙子、瓶盖和塑料袋等启发学生制作简易乐器来探索怎样使它们发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在课堂上每位学生都不亦乐乎,自制打击乐来亲自感受音的强弱、长短,并用自制的简易乐器为三拍子歌曲伴奏。通过动手、动脑,学生兴趣浓厚,不但轻松地掌握了知识点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音乐与美术的结合

利用音乐教学中的美术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到歌曲的美,更好地表现歌曲的美。教唱《闪烁的小星星》这首歌,在唱、动中学会之后,让学生在音乐中画出美丽的夜空,不局限他们所画的景物,这使学生产生了浓厚兴趣。最后,学生把自己“美丽的星空”图展现在黑板上,在自己的歌声中欣赏自己的“佳作”,其乐无穷。这样的课不仅使学生能唱会动,更使学生能画会创,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五、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舞蹈中动作的节奏常常是以音乐旋律的节奏为基础的,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地展现,因而,通过舞蹈能训练学生对音乐的听觉、节奏感,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对于民歌和民族音乐欣赏曲目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少数民族歌曲的风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上欣赏课《我是草原小骑兵》时,先教几个简单的骑马、勒马和放哨等蒙古动作,然后启发学生听着音乐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表演,学生们随着欢快的乐曲,手舞足蹈,有的做挥鞭子动作,有的做勒马动作……通过身体语言的表达,学生们情绪高涨,为歌曲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六、音乐与动画影视的结合

动画影视具有形象鲜明、画面丰富,音乐旋律轻松活泼的特点,尤其符合低段年级的心理需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的作用,把动漫影视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挖掘音乐内涵,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各个要素在音乐中表现的作用。在《动画音乐》一课教学前,我给学生欣赏《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孩子们热情高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扩大了音乐文化的范畴。

七、音乐与乡土文化的结合

南音,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民族音乐的根,华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让学生用最熟悉的语言演唱闽南语歌曲和南音,让同学切身感受闽南歌曲的韵味,再次体会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弘扬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作者:张庆发工作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祥华中心小学

第四篇:小学音乐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关注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基础之上。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局限于帮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只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进行思维训练,在探究中提高认知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将乐理知识全盘托出,而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研究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全程参与到探究教学中来,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构建。如大提琴独奏曲《天鹅》的欣赏课,教学伊始,我没有对课题进行过多的描述,而是提出:将要听到的这首曲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聆听。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认真地聆听,联系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对音乐作品展开了主动思考与思维,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拍、音色、节奏、和声等来感受作品所要表现的情感与意境,让学生在音色与作品之间建立直接联系,这样更利于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把握,更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

二、营造活跃氛围,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生是在一定的教学氛围中展开学习的,教学氛围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思维的积极性。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更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身心处于放松之中,这样更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实现学生参与学习主体性与主动性的结合。相反枯燥无味的教学氛围会抑制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点,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与情感,而不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主体性与思维的积极性。一方面,拥有一颗爱心。教师要从严师转变成慈师,要用一颗爱心来真诚地对待学生,要让学生看到教师脸上的微笑,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热爱,这样才能从心理拉近师生距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师生情朋友谊,教师以“大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来参与教学。另一方面,要拥有年轻的活力。

三、构建开放环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更能激发学生灵感,让学生运用多种手段与方式来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对音乐的理解。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也不要局限于一种教学方法,将学生封闭在固有的环境内,而是要为学生创造开性的教学环境,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让学生利用身边一切能够利用的材料来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并利用这些乐器来创编节奏;让学生为古诗词谱曲、加节奏;让学生根据对音乐的理解来创编舞蹈动作;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乐理知识来编歌词、谱乐曲等等。如此开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的舞台,使得学生的音乐天赋得以充分展现,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基本音乐知识的理解,同时更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作者:付晓梅工作单位:山东省昌邑市第二实验小学

第五篇:小学音乐中师生关系完善策略

一、师生合作,创设氛围,突出音乐教学的愉悦性

小学音乐学科不同于小学语文、数学,不属于应试科目,虽然现在的课程标准提倡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功利的学习观念导致社会对音乐学科的重视度不高,音乐教师的地位往往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师生关系尴尬。家长们重语数、轻音美的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乐学科以及音乐教师的态度。经常在学校看到,学生会主动问候语数老师,对班主任更是毕恭毕敬,而对音乐教师则可以视而不见。因此,音乐教师要学会合作、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愉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出“,正确的自我认知与良好的情感体验是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第一步。”钢琴之王李斯特曾指出“:音乐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学习音乐需要用心灵来体验。”因此,小学音乐教育不能够像语文、数学课那样,通过简单的规律性总结和讲解来获得知识,必须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建构。音乐教师在这种建构的过程中要充当好学生的“脚手架”,与学生在对话中构建活泼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浓郁的兴趣氛围中体验音乐之美。例如,在学习《动物狂欢节》一课时,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法国作曲家圣桑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和体验世界名曲的主题旋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提前制作好的各种“动物头饰”带领学生举办“森林音乐会”,让学生模拟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动作,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欣赏乐曲的动机。又如,为了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环境,我在课堂教学中用优美的音乐代替枯燥、生硬的指令,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进行常规训练。音乐课师生问好后,在钢琴上弹奏上行、下行的旋律提示学生起立、坐下,形象又生动;在集体活动时用节奏鲜明的钢琴曲进行指挥,学生会随着旋律的变化在音乐的指令下进行踏步走、对齐、拍手等,有时在音乐旋律中加入一些动作引导,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队伍排好,并能在音乐的指挥下变换队形。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则在钢琴上弹奏一段由强变弱的音乐,学生们就知道老师在提醒自己调整好上课状态了。这样做不但实现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还有效地避免了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为了课堂常规训练与学生对立的局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学会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运用优美的旋律创设学生喜爱的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使学生在激情中学习。

二、师生互动,注重沟通,突出音乐教学的和谐性

当前,我国小学关于音乐课程设置方面,与其他基础学科和非基础学科具有明显差异,每个班级一周只有一至两节音乐课。小学音乐教师一般都要面对跨年段不同教学班的几百个学生,教学对象多、接触时间少。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语言交流、思想互动和感情沟通的时间微乎其微,很多老师没有办法在短时间里认识几百个学生,叫不出大部分学生的名字。在师生接触机会和接触时间都比较缺失的情况下,师生之间的情感就较为淡薄,严重制约了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加强互动,注重沟通,突出音乐教学的和谐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特别希望家长、老师以及周围的人能够尊重他们,这种自尊心往往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表现出由衷的喜悦,自然而然就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尊重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尊重学生可以体现在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主动问候学生、对学生的问候要积极应答;认真地倾听学生正确或错误的发言;对学生的帮助表示感谢等。对于音乐教师来说,要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是相当有难度的,对于固定教低年段或高年段的老师还要面临频繁更换教学对象的问题,往往是刚熟悉学生情况又要换教学班级了。那么,音乐教师如何在有限的音乐课堂中运用音乐的特性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知道,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塑造音乐形象、抒发情感的,在音乐教学中,如果让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如视、听、动作等),就能更全面、更准确、更有效地把握学习对象。因此,为了快速记住学生的名字,我编创了姓名歌《你的名字叫什么》。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动作,这个动作是根据学生的名字特点自编的,这样富于个性的动作会让我和同学们很快互相记住对方的名字。当然,还可以画出音乐室的座位列名单表,每节课提问时对号入座教师可以温故而知新;课间候课时和学生多交谈;开展阶段性的小型班级音乐会,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表现;还可以利用音乐课的特点,用名字进行节奏接龙游戏;用歌唱的方法问候学生,如《师生问好歌》等。

三、师生交流,科学选材,突出音乐教学的创造性

小学音乐教学涉及唱歌、唱游、欣赏、器乐、识谱等内容,知识点较多,涉及的知识面广,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课程容量大,学生学习吃力,感受不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从而对音乐学科和教师产生了负面情绪。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增强文化体验,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教师需要克服课时量大、学生数量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统筹兼顾、科学选材,突出音乐教学的创造性。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效果。在充分研究教材和领会学期目标的基础上,我先拟定学期教学计划,对不同的题材重新进行调整规划,对不同的知识点有所侧重,再精心挑选一些与学期学习目标一致的备选教材内容,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与学生交流,由学生思考后提出意见与建议,师生经过慎重的选择达成共识,充分体现音乐教学中科学合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进行师生交流,学生的建议得到认可,既让学生明确了学期学习目标,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师生共建,延伸课堂,突出音乐教学的综合性

小学音乐教师面对几百个性格各异、音乐学习与认知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时,往往只关注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的学;关注音乐特长生,忽视音乐认知弱的学生,由于音乐教师缺乏正确对待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造成了音乐教学中师生关系失衡。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特点都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侧重点。”在学生中也是这样,诸如有些学生天生就唱歌跑调,缺少演唱的天赋。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就能够剥夺这些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机会。“全纳教育”理论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音乐教师尤其要注意不能只关注音乐特长生,必须以培养兴趣为主,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望就是受到赞美,学生需要老师的赞美来肯定自己的行为并树立自信心,真诚的欣赏是良好师生关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要学会用赏识赞美来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音乐教师可以通过精彩的音乐表演活动关注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的学生,及时给予赏识和赞美。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学生数量的影响,缺少师生互动的平台,因此,要师生共建,延伸课堂,对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进行拓展。例如,在学习《谁不说俺家乡好》一课时,可以实施“两段拓展”,即课前拓展与课后拓展,充实音乐课堂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均能够得到表现与教师赞美的机会。在课前,可让学生在网络收集四川民歌的资料,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底蕴。在学习完这首歌曲后,可组织学生参观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然后根据《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曲子进行“填词”活动,比一比哪些同学的“填词”最好,看谁能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师生共建,延伸课堂,突出音乐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使得每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每个学生都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体,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教师的“赞美”,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作者:黄敏青工作单位:厦门市槟榔小学

第六篇: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审美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于学生音乐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注重通过创设学习情境的形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音乐知识,去欣赏音乐的美,感悟音乐的美。例如在学习第六册中《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播放欢快的音乐,并让学生观看视频。通过视频教师给学生展示出一些美丽的山水风景,带学生到山上去玩。学生首先会被动人的视频吸引,陶醉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中,感受美的场景,接着产生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引入要学习的内容,学生会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去欣赏和学习新歌。歌曲中:“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冈”,“换上一把小镰刀,再换上几块棒棒糖”等生动的形象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再加上优美动听的旋律,学生会“沉醉不知归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欣赏到了音乐的美,看到了音乐的旋律和韵味。

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审美思维

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感悟美。每一个学生都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在沟通中会更加深刻地感悟音乐的美。例如在学习第八册中的《我们多么幸福》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去根据歌词讨论。通过第一段的讨论,学生会畅谈幸福的往事,勾起学生很多美好的回忆,感受到在祖国怀抱中愉快学习的幸福感;第二段学生会发现角度发生了变化,关注的是在教师培育下学生学习成长的欢乐,从而让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谈到第三段学生的心情会非常愉快,心里美滋滋地,他们会明白自己是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他们是幸福的一代,自己应该去努力,不辜负长辈的期望。在音乐的感染中,学生会在一种愉快的情境中,发散自己的思维,开阔自己的眼界,张开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幸福”是一个很好的字眼,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把它和一些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学生们通过讨论,就会把“幸福”和一些“美好”的事物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感悟和理解。在相互讨论中,学生的审美思维也得到了发散和展开,促进了学生审美情感的发展,实现了学生学生人格审美的完善。

三、变化表达形式,触发学生多重感官

音乐主要是靠学生的听来欣赏的,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听是完全不够的。教师需要启动学生多方面感官,让学生去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韵律。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欣赏到的音乐用学生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学习了第七册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用自己的形式去表达对于音乐的理解。学生的欣赏需要从歌曲的情绪、声音、声部的和谐等方面去思考。有的学生用诗歌、舞蹈、绘画、小组演唱、打击乐器伴奏、律动表演的形式展现出了他们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擅长写作的学生用诗歌诠释了音乐的美,擅长绘画的学生用图画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展现了音乐的魅力。音乐知识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音乐教师要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习,受到音乐美的熏陶,快乐地成长。

四、问题带动思考,调动学生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学生思考起来的时候,学生才能够在头脑中形成对于音乐知识的探究和思考。播放音乐,旋律的起伏跌宕会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以促进学生有一个思考的方向,让学生明白应该从一个什么方向去欣赏音乐。例如在学习第五册中的《只怕不抵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分析一下这首歌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应该用怎样的情绪去演唱呢?你能从歌曲中获得什么信息?有了问题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就知道了该思考什么,就会进行积极地探究。通过思考学生会发现歌曲以进行曲的节奏、平稳级进和跳跃交替出现的旋律,描绘了儿童团员们不畏强暴,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有了这样的认识后,学生自然也会掌握应该满含深情地去演唱歌曲。学生思考起来后,对于美的感悟会更加直接和深刻,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总之,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的。只有学生的大脑经历了头脑风暴后,学生才会提高自己的认识和审美。学生的心灵会得到净化,情操会变得更加高尚,对于音乐的理解也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音乐教师要变化教学方法,用教师的诚心、爱心、耐心将学生带入美妙的音乐世界,架起一座座美的桥梁,为学生的人生增添几分色彩。

作者:王小云工作单位:陕西省南郑县城关小学

第七篇: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一、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发现音乐

让音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换而言之就是把音乐教学与现实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让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音乐知识带到生活中去,以点缀生活、表现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将生活中美好的素材以音乐形式展示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欣赏、体会、学习生活中音乐的风格特点,来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教学中,适当降低识谱、视唱的难度,删去像音程、和弦这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发现生活中的音乐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从而让音乐伴随自己的人生,提高生活的质量。在欣赏方面,重在体验,把培养学生的乐感放在首要位置。在歌曲目的选择上,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适当加入具有时代气息的歌曲。

二、音乐教学设计应关注的重点

1.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活动和对学生评价等实施开放性原则。在音乐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主动学习,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对花》中,我让孩子们在聆听的基础上,生生互动,互教互学,并在唱会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展示。鼓励孩子进行创编舞蹈动作,创编歌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争取最佳教学效果。

2.参与情感体验孕育兴趣。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塑造音乐形象,抒发情感,并以此感染听众、教育听众。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着眼点,强调感受和体验,在感受、体验中引起情感共鸣,孕育学习兴趣,以达到音乐教育“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音乐课堂的快乐,使学生积极地投身到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活动的参与中去,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预期效果。

3.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地参与意识。每节课,我都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听、唱、跳、演等活动,充分享受音乐的美,感受音乐的魅力。例如在教《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我让孩子们进行课堂音乐剧的表演,节目有独唱、齐唱、朗诵、舞蹈等,整堂课其乐融融。

4.创新是开放性音乐教学的灵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参与活动、实践操作的过程,使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维,进行创造性学习,以便获得新发现,获取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音乐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开启学生的智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要善于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多变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置身于美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活动中融入自己的理想,培养创新能力。

三、师生合作,活动体验

要开放音乐课堂教学,利用音乐在空间及时间上的灵活性、学生思维活动的活跃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音乐课堂氛围。要强调学生的“六动”,使学生在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动心中进行体验,学会创新。在节奏训练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采用节奏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不同节奏类型。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因势利导,使学生配合积极,主动进行思考,不断参与活动。给学生较多的自由练习时间,以便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音乐素质得到了提高。总之,小学的音乐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音乐教育任重道远。要想改善学校音乐教学这个薄弱环节,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奠定他们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更好地完善素质教育,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激发、培养、发展音乐兴趣入手,从而提高他们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作者:魏君洁工作单位:城关区五里铺小学

第八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高措施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良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小学生的思想还没有成熟,在学习中还处于根据自己对教师的喜好来进行学习的阶段。因此,加强师生关系、构建平等和谐的交流平台,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对此,教师一定要多了解学生,不仅要明白他们对音乐的诉求,而且要了解他们的学习能力、受教育水平,甚至家庭情况,和学生成为朋友,构建一个平等交流、互相信任的平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学会利用现代化技术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所以,一定要不断地完善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将信息化设备引入音乐课教学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音乐授课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手段,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完善自我,学会使用新式设备。

三、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如今,传统的呆板教学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也不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教育方法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1.直观示范教学法

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设备,在讲授口琴、长笛、钢琴等乐器的时候,最好能够进行现场演示,如若不能,也可以带领学生到音乐教室,让孩子们看到真实具体的器材,从而扩宽视野,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2.情境模拟法

小学音乐课教学内容多元,涉及专业的音乐知识时难免有些枯燥,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情境的创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活动教学法

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本文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理论依据进行了论述,并且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前英语教学情况

大学公共英语一直实行自然教学班授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相同的教材,采取相同的教学进度。然而,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区,学生的个体差异也非常大,所以,尽管老师非常努力的试图照顾到每个学生,但因差生和优生的差异较大,结果总不尽人如意。上课睡觉,不认真听讲以及逃课现象时有发生。不只是英语差的学生,也包括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原因是差生听不懂,优生又觉得太容易,教学效果较差,每次考试的及格率以及英语三级、四级考试过关率也都让人失望。

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践

根据实际,我们学院决定试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2006年下半学期,新生入学伊始,我们系和教务处共同组织大学英语分级测试,并参考学生高考的英语成绩,按成绩把学生分为A、B、C三级,充分利用学院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把所有英语课都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授课。分级之后,C级学生使用《全国等级考试教程》第二级,B级学生使用《新时代大学英语》预备级,A级学生使用《新时代大学英语》第一册,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同时规定,期末考试也进行分级测试,并且根据成绩高低,实行滚动制,也就是说,C、B级学生如果考试成绩高,可以进入B、A级学习,而A级学生如果成绩差,再参考平时上课时的表现,进入B级学习。这样,可以激励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此外,2006年期末考试的成绩也充分证明了这一教学理念的可行性和优势。A、B、C三个级别学生的及格率都达到了80%以上。课堂纪律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几乎没有了上课睡觉、看小说的现象;迟到、旷课的更是越来越少,学生对老师的满意程度也逐渐增高。

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分级教学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并且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和进一步提高。

1.分级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存在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所有教授公共英语的老师都普遍反映,部分A级学生存在骄傲自满的情绪,学习上也存在浮躁的现象。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伤害到了部分B级和C级学生,尤其是C级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影响了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虽然他们只是英语成绩较差,但分级教学的现实结果让学生认为自己成了大家眼里的“差等生”。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比如,在06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周安排讲座,明确告知学生,分级教学的宗旨是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提高和进步。分级教学并不是老师准备弃置不顾,相反,C级教学恰恰是我们最为关心的,任课教师都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英语基础极为扎实的老师,有助于同学们的学习。另外,A级学生也要认清楚自己的实际情况,虽然底子比B、C级学生稍好一点,但如果不努力,成绩考不好,依然会进入B、C班级学习。这样,彻底消除学生的自满、自卑两种心理,充分发挥分级教学的优势。

2.分级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分级教学加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学生管理和排课两个方面。分级教学打乱了以往按专业编排的班级,这使学生管理工作变得分散,所以需要建立更加科学、有效、可查的学生资料挡案。在排课方面存在按专业排专业课和按英语水平排英语课的时间交叉问题,存在专业课和英语课协调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系里统一安排英语课时间,即先安排好英语课,然后各系再安排专业课。

3.学生单项能力存在差异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英语分级的依据只是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而没有考虑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单项差异。事实上,即使综合语言能力相近的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也肯定存在差异。在听说课上,听不懂,也说不出,所以上课消极被动,甚至失去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我们的多媒体教学资源,除了要练习我们课本上的听说任务,我们还可以采取欣赏著名英语影片以及经典英语歌曲的形式,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有声资料,为学生创造一个集文字、声音、图象为一体的多维英语教学环境,切实增强学生听说英语的兴趣,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

英语分级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明显成效,为学生营造了较为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普遍提高。所以分级教学是值得肯定的教学改革。但是教学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改进。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进行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使分级教学体制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篇4

(一)钢琴演奏的内核。完美的钢琴演奏效果需要钢琴演奏者与曲谱之间达到良好的共鸣性,将表演的状态以及信心延续到演员的生活中,要求演员与身边的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者要经过科学系统的学习锻炼、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态度、在创造艺术追求艺术的道路上精益求精。(二)钢琴演奏的延伸。钢琴演奏是一门综合学科,对学生的操作、形体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同时具有较强的基础功底,才能表达出钢琴演奏所想要表达的中心情感,才能更好地将观众带入到演奏故事情节之中。钢琴演奏的学习非常能够锻炼人的综合协调力和表达能力,一个完美的钢琴演奏离不开各方面人士的共同参与,同时对于表演者与创作者真实的生活经历与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钢琴教学基础概述

作为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学科,钢琴教学不仅是一种听觉艺术,更是一种视觉艺术,对于学生来说,音乐教育是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目前的钢琴教学由于学生课堂压力比较大,因此钢琴课和课外的音乐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钢琴教学课堂,可以带给学生审美能力增长的机会。学生在平常学生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影视音乐,电视音乐、网络音乐、音乐会等相关的音乐知识,但是这种音乐中所含的钢琴知识实际上并不具备非常强有力的教育意义,目前音乐环境比较错综复杂,“流行”音乐因为其刺激性新奇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正是在这种基础环境之下,学生如果想要得到纯正优美的音乐审美情操的熏染,就必须要更加重视学校的钢琴课堂教育艺术手段。

三、大学音乐钢琴课堂的特点概述

(一)创新活动性。音乐钢琴教学中是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的,音乐教师指导学生亲身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音乐技能,提高音乐表现能力。音乐教师组织学生听音乐会,参观乐器博物馆,在班级内组织一个小型的音乐歌唱比赛都是有趣味性的音乐活动。这些音乐活动的开展,使音乐课堂变成一个趣味十足的活动课,学生都是比较喜欢这些音乐活动的。由此可见,音乐的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给学生唱歌和鉴赏音乐,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亲身体验音乐的唯美。(二)自主开放性。大学音乐课堂是具有开放性的,音乐教学不像其它学科一样,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音乐课堂上学生是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可以自由的谈体会、说感受,感受音乐的意境,根据音乐节奏做出表演,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音乐的视频,学生就可以通过欣赏视频感受,感受音乐的唯美以及的独特魅力。

四、探讨钢琴课程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美。钢琴演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较高的思想境界与价值道德观,经过了多年的时代变革依然是人们喜爱的曲目,这与钢琴演奏本身体现出来的个人情感与奉献精神有直接关联。在音乐专业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钢琴课程元素引导学生学习经典钢琴演奏中的精神,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感与奉献精神的目的。(二)利于提高学生的创作才能。在我国当代的教育体系中,音乐专业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必须要有广阔的知识和科学的见解。培养学生鉴赏音乐、学习音乐从而创造音乐实际上是在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我国的钢琴演奏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经验,在音乐专业教学活动中,学生逐渐被我国钢琴演奏内容以及创作者的核心思想所征服,逐渐领会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艺术的道路上必须具备好奇心和创作能力,通过钢琴演奏艺术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学生开始逐渐借鉴钢琴演奏文化中的理论进行艺术创作,不断提高着自身的水平。

五、大学钢琴教学举措概述

(一)情境教学方法和游戏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方法主要是指音乐教师根据音乐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学习音乐。游戏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融入学生喜欢的游戏,学生在玩游戏中学习歌唱学习。情境教学方法和游戏教学方法都为大学音乐课堂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大学生在这两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真正提高了音乐的鉴赏能力以及技能。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引导。杜绝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而采用使大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了接受知识主体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安排任务时,应当给学生充分的反馈和应变的时间,不仅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教育工作,而且在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当给学生以适当的点拨。尤其是要注意在教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教学的环节中,学生应当以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拥有自己的音乐学习思维,使钢琴课程与音乐教学活动融合、对接。(二)教师讲解知识法和合作教学方法。大学音乐课堂上常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解知识法和合作教学方法,教师讲解知识法主要是教师根据每节的教学目标,带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然后带领学生学习唱歌,鉴赏音乐作品。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给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歌曲的练习和动作的练习。这样大学生就可以在小组中通过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认识到自己在歌唱和动作方面的不足,可以极大地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技能。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帮助音乐教师减轻教学负担,音乐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合作结束后,给学生进行教学的总结,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从一定程度上落实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强化钢琴教学。

六、结语

在音乐艺术教学中,让学生们在音乐的课堂里感受到,音乐之美,放飞想象的翅膀,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够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通过对于音乐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分析,找到合理的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路径,可以为全国各大中学的音乐课堂提供一条积极向上的奋进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淑萃.任务教学法在大学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357-358.

[2]马雯.新时期大学钢琴教学改革的构思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13:114-115.

[3]汪婧一.钢琴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研究-以黄淮学院为例[J].艺海,2015,09:102-104.

[4]解芳.大学钢琴教育教学方式探析[J].广西教育,2009,36:105+107.

[5]马润春.大学钢琴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构建[J].中国培训,2017,02:224-225.

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优化

《礼记•乐记》中描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音乐作为特殊的艺术门类,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唱为基本表现形式,直抒胸臆、陶冶情操。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起步阶段,对社会的认识与感知尚欠,思想情感还不成熟。班级合唱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现状

班级合唱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可观的实践意义,因而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新课程改革标准下,纵观我国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已取得了诸多成效,未来发展前景好。就客观角度分析,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依然存在不足,最终导致收效与理想状态差之甚远。班级合唱教学作为一项体系化工程,对音乐器材配备有着较高的要求。目前,在国家教育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虽有明显改善,但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滞后、闲置现象,其功能和价值未得到有效挖掘。从教学质量上来看,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禁锢,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内容、方法设置较为单一,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和体现不足,影响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二、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优化策略

作者基于上述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优化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一)优化教学选材。从教育的维度讲,创新与实践是其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在日常的班级合唱教学实践中,由于个性差异的客观存在,学生歌唱水平参差不齐,加之自身信心不足、存在畏难情绪,对合唱成功的体验不够,直接影响了他们对美的感悟和认知。对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从合唱歌曲选材上从简、从优,以学生兴趣为着手点,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并合理配置各声部人员,增强其存在感、荣誉感,继而引导学生感知音乐魅力。以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四课《动物说话》为例,原有单声部旋律简单,容易引起学生的枯燥感,而在编者的二度创编之后,其生动活泼性逐渐凸显,使学生演唱意犹未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自主学习习惯。(二)创新教学方法。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是一种团队精神风貌的表现艺术,其立足点在于培育学生音乐知识、声音技巧、情感认知等综合素养,这亦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单一形式的教学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应从不同层面提高学生合唱素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发展实际,在秉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上,制订科学合理的规划,协调好重难点配比关系,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小学音乐教师还可引入合作竞赛,即将学生群体分为几个合作小组,选定合适的合唱歌曲,由各小组分别进行演绎,并作出及时恰当的指导。如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演唱热情。(三)改善教学环境。物质环境及师资环境匮乏是现阶段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对此,学校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准确定位班级合唱教学的价值和功能,并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增加相关投入,购置足量、先进的音乐设备,以满足教学需求。同时,制订完善的教学资源分配制度,合理调配使用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学生发展服务。在师资环境建设方面上,学校需积极引入素质教育理念,进一步明确班级合唱教学目标及要求,并重新审视既有师资结构,善于发现其中的不足,继而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活动。在此过程中,学校可邀请业界专家及其他优秀教师等组织会谈,及时更新音乐教师认知,夯实其学识基础,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开展相关工作尤为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各小学音乐教育实践存在差异,本文作出的研究尚有不足。因此,作者希望学术界的大家持续关注小学音乐教育发展,深度剖析班级合唱教学的价值及现状,并针对其中隐存问题,提出更多有效优化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化功能,引导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作者:蒲玉凤 单位:甘肃省礼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王亚红.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7(4):175-176.

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篇6

一、课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活动

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以便找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实践案例;其次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分层安排实践体验活动任务,如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实践难度较大的体验活动;最后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将已经准备好的实践体验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引导学生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例如,教学“植物”时,教师可先弄清学生对各种植物的了解程度,以便找出符合学生实际及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案例,然后根据植物的花、叶、果实和种子的不同,结合教学目标确定学生的实践体验任务,如观察植物生长处的土壤及植物的花、叶和果实的结构等,最后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公园实地考察,以为后续的科学教学奠定实践基础。课前实践活动的这些指导及探索措施还可应用于“显微镜下的世界”和“植物的种子”的学习。

二、课中同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实践活动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同步进行,让学生有内容可研究,有知识可凭借。这样的活动,学生有兴趣,也不会感到困难。教师还要积极引进生活实践案例,因为缺少生活实践的科学课是乏味无趣的,也是纸上谈兵的。对此,教师应尽可能地挖掘与课堂同步的探索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例如,教学“绿色植物的繁殖”时,教师可就教学内容———扦插方法、植物繁殖时花的作用以及促进植物生长的途径等,直接带领学生到校园中的树林处,观察并实施教学中提到的方法,如“为树浇水,以促进生长”等,以实现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同步进行。又如,在教学“排除电路故障”时,教师可出示生活实例: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发现两灯均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判断电路故障。学生都能判断出电路为断路,但电路哪儿断路,怎样排除这一故障,学生无从下手。对此,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展开讨论。经过讨论,有小组提出电源接触不良或是已损坏,应更换电源。有的小组提出电流表接触不良或坏了,有的小组则认为某一导线断了……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究竟哪一个正确呢?又怎么一一解决呢?教师让学生讨论并动手实践排除故障,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三、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实践体验。课外与课前及课中一样,都是学生实践体验的好时段,所以教师不要用理论作业霸占学生课外实践体验的时间,而应是鼓励并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体验活动。其次,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外实践体验的时间和空间,课外实践活动教师不能过多干预学生;最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课外小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和操作,进而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最终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例如,上完《水的净化》一课后,可带领学生到自来水厂进行参观学习,这样学生既可联系生活实际巩固所学科学知识,又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在写字时不小心将圆珠笔油粘到衣服上或点蜡烛时不小心将蜡油滴在衣服上,由于学生有过课后实践的经历,所以他们知道应用“同一溶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这一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即用棉球蘸酒精或汽油可很快地将圆珠笔油和蜡油洗去。生活是丰富的、多侧面的,只要我们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内和课外的生活资源加以整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学生就能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搜集与整理,牢固掌握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正如专家所说的那样:“给孩子们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们一些机会,让他们去体验;给孩子们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们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宽松、有序的实践体验中得到能力提升与发展。

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篇7

一、教师教学的变化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课程仅仅被看成是各门学科的总和,教师唯一的任务就是教学,即教教材。他们无权更改课程,只能被动地进行教授。而新课程改革倡导课程与教学的整合,要求教师参与课程的制定,成为课程的主体,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在我们三闸中心学校,教师基本上由以前的教教材变为了用教材,改变了以前那种唯教材是从的心理依靠,在教材的选用、教授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自主权。在教学中,彻底改变了以往那种教师服务于教材、受制于课程的传统教学观念,逐渐形成了教材为教师所用的新教学观念。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教学观念引导并决定着教学行为,而教学行为又反映和深化着教学观念。因此,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必然发生变化,同时随着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观念也会逐渐得到巩固和深化。一般来说,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是否有效,则直接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则起着组织、指导、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作用。但我们无论怎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能淡化或忽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因为教学活动从本质上看是教师和学生在交往,但同时它也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交往,而未成年人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所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发挥、学习方式如何转变,最终取决于教师教学的转变。如今我校教师的教学行为已有了明显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坚决取消“一刀切”。在课堂上,教师乐意接受学生的不同看法,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踊跃回答问题。

2.师生关系也变得自由、民主、和谐和友善。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师生之间是主动与被动接受的关系,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教学沉闷。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我校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转变,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改善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气氛。

3.强调师生的沟通和互动,以达到相互理解和宽容。在我校,这种师生交流、沟通的场景或案例有很多。每个班交流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是利用每周的班会课,通过说心里话进行交流;有的利用互写评语;有的则是通过组织活动等形式进行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的交流。总而言之,通过目前的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行为逐渐得到了改变,从而为学生营造了民主、平等、开放的学习环境。

(三)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

观念的转变决定着行为的改变,行为的改变是观念变化的体现;而行为对观念也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借助于方法的运用。只有透过教学方法,我们才能明晰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而深化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成效。目前,我校教师教学方法已有明显的转变:

1.由“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了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中随处可见。教师的关注点由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转变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结合上。

2.由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合作学习式教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也尝试采用了分层教学方法。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的转变不仅体现在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上,同时还有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因篇幅有限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但有一点必须肯定,教学活动中的一系列变化都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我们三闸中心学校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在不断摸索和探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就教师教学中的不足具体归纳如下:

1.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得不彻底。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正因如此,我们就更应该不断努力,绝不允许有一丝的犹豫。但目前,部分教师还存在一些思想上的顾虑,面对新课程给了教师教学的最大自由空间,大家却显得犹豫不决。

2.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得不彻底。新课程改革实质上是一场学校文化的重建过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不能仅体现在课堂上,而应该渗透在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但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的确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但这种氛围还没有走出课堂,没有渗透到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中。

3.教师教学方法转变得不彻底。现今,我校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课堂活动搞得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处在了不断的惊喜和快乐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有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选用不当,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如一节数学练习课中某教师在黑板上排列了一些很规律的数学算式,让学生连续抄写三遍并计算。学生的做法是五花八门:有些聪明的学生根本不计算,根据规律直接写答案;有些学生为了提高速度,就先将被减数一竖行的写完,再写减数,然后再写减号、计算;有些学生则先算答案,然后再依次抄写二遍。很显然,在这堂数学练习课上,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很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同时也违背了数学教学的一些常识:抄写三遍显然有应试教育、题海战术之嫌;对这种有规律的数字排列没做引导和最后的说明,忽略了对学生数学逻辑和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法显然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二)建议

面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

1.加强教师的培训,采取国家培训、地方培训以及校本培训三结合的形式,彻底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消除教师思想上的顾虑,同时对教师的教学实践予以方法上的指导。

2.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为成为教育行动研究者而努力,从而为“科研兴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宏工作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中心学校

第二篇:生物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新课改背景下生物教师转变教学行为的重要性

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是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必要前提.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帮助学生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要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先要做出改变,要提供更丰富的探究活动,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为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资源,鼓励合作,奖励探究.转变教学行为是实施生物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支撑.本次课程改革中,在充分考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生物学科特点后,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1]理念是行动的灵魂,对教学起着主导和统率作用.然而,单靠美好的理念不能达成预期结果.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的实体部分,离开教学行为的支撑,再好的理念也是镜中花、水中月,失去意义.转变教学行为是生物课程改革成功的基本保障.历史上很多课程改革的失败并不是制度设计不合理,而是忽视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某些环节.由观念层次的课程转化为学生切实体验到的课程需要以课程实施作为支撑,而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教学.随着生物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是生物课程改革成功的基本保障.

2当前生物教师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2.1理解生物新课程理念有偏差

生物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理念.其本意是指对不同学生,“教师应赋予平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在学校都能有起码的条件接受生物学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1].然而不少教师却忽视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机会这个基本前提和提高科学素养的目标,片面追求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设计了很多与主题无关的活动:时而音乐欣赏,时而才艺展示,时而课本剧,花样繁多,层出不穷.表面看,学生主动性增强了,可很多学生实则“拔剑四顾心茫然”,并未真正投入到学习中.而且,由于教师对这些活动疏于指导,虽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却是教师丧失了主导地位,使课堂失控.再如,生物新课程反对传统讲授式教学,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强调生物科学不仅是事实和理论,也是探究的过程,强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2].然而,有些教师将其简单理解为将教学方式由“满堂灌”转变为“满堂问”,且片面注意问题的数量,忽视问题的质量,问题太简单或太难.提出的问题过浅,不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问题过深、脱离实际,学生又回答不出.这种“满堂问”不过是换了一种操纵方式,仍然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由于新课程理念在理解上有偏差,一些教师以为自己的教学行为符合新课程要求,以为达成目的,沾沾自喜;而实则却是重形式,轻本质,新瓶装旧酒,与传统教学差异不大.

2.2贯彻生物新课程理念不到位

对教学理念有正确的理解也未必有好的教学行为.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灌输———接受式教学中,教师教学讲求对课堂的绝对控制权,教师方法刻板,千篇一律,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死记硬背,缺乏学习兴趣.贯彻生物新课程理念,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完成由控制型向民主型、由隔离型向合作型、由守成型向创新型的转变,而这样的转变需要从细节着手.新课程理念内化为教师的基本素质需要一个过程.许多生物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新课程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2的“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教材设计本意是“用彩球代表雌雄配子,可以让学生体验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模型方法的应用过程”,通过实验“既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一般科学探究方法的意义,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在交流和碰撞中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方式”.[3]然而,有些教师却觉得“低龄化”的彩球游戏有些幼稚,因此备课时非常不重视这个实验,教学中往往只是不情愿地让学生照着课本做一遍就草草收场.这样的处理无疑使得实验中蕴含的“引导学生形成科学观点,树立科学精神”等潜在价值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生物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建议

3.1教学前立足于新课程理论进行教学设计

立足于理论设计教学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深入学习新课改理论.课程理念是需要教师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二是广泛学习新教学模式.由理念到实践不是坦途,需要课程专家、一线教师投入大量的心血进行论证、实践.而在探索把美好理念付诸行动的过程中,一系列好的教学经验被总结出来,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导学案教学开始出现.这些模式汇集了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汗水和智慧,是践行新课改的“捷径”.但是,每种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局限.一种教学模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要避免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套用的现象发生,教师需要系统学习各种教学模式理论,立足于新课程标准,因时制宜地开展教学.

3.2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自觉性

在实践中,教师需要自觉以新课标为依据,用三维目标指引教学.例如,在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教学时,教师对武松打虎故事进行了文化重构.围绕武松打虎的故事,教师设计了武松、科学家、商人、老虎等众多角色,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以穿越剧的形式完成教学.教学情境虽然有趣,学生要完成任务并不轻松.他们不但要解决角色认同的问题,还要解决如何引入生态学理论,如何阐释理论等问题.在这样的场景中,教师既要适时地通过讲解、鼓励等行为推动学习活动,也要通过沉默、评论等行为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引导学生做到知情意行合一.需要注意的是,别人的教学实践也是教师借鉴和提升新课程理论自觉性的重要资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要改变重理论学习,轻实践研究的态度,实现从“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良性循环.

3.3教学后增强教学反思意识,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的内容既包括对教学理念进行的理论性反思,也包括对师生互动、课堂管理等教学行为进行的实践性反思.通过教学反思还能觉察到自己在教学中是否存在生搬硬套新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实际感受等问题,及时关注教学实践与新课程理论是否脱节,避免“用讲述的方式传播课程理念”,“用讲解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等现象发生.此外,一名反思型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反思意识,还要有较高的反思能力.反思意识缺乏和反思能力不足都会导致反思的偏差和低效.反思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观摩优质课、教师相互交流、新课改理论学习等方式完成.在反思中,教师持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实际行动支持生物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作者:刘纪兴1刘丹2许晓丹3工作单位:1.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通化市第一中学3.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第三篇:教师生活实践研究

一、教师教学研究的异化:教学实践缺失

当下,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步骤。教师只有将课堂教学与研究联系起来,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才能够促进教师自我成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盛行一阵“科研热”“研究热”,“校校有课题、人人做研究”已经成为众多中小学的普遍情况。这固然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但是“研究热”的背后也存在问题。当下,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形态主要有课题研究(论文形式)和公开课。在课题研究中,教师遵循的路线大致为:专家的理论———教师的研究———教师的实践。他们时常模仿专业教学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方式,“按照研究规则,遵照学术标准,解释教学现象,建构教育理论”[3]58-61。作为一线教师,他们进行教学研究是将教育理论直接应用于教育实践,目的是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更加符合教育理论的要求。这种教学研究模式实质上是以专家的教育理论规范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无疑是让自己的研究变成为教育专家寻找实践的理论支撑。在这样的教学研究过程中,教师个体作为研究者的需要、价值和情感体验都丧失,教师仅仅成为理论的执行者。而作为研究结果的教育论文看似拥有深奥的教育理论,实际上不过是对教育理论的复制、粘贴,丧失的是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这种教学研究模式下,教育理论不再是帮助他们进行研究的资源,而成为控制他们的力量,教师成为教育理论的工具和奴隶[4]。有学者认为这属于典型的“定型化”和“形式化”教学研究,规制教师实践的自由与创造[5]。此外,在中小学中,公开课已经不再属于教师日常教学,而是教师教研的一部分。从形式上看,公开课比课题研究更加接近教师日常行动实践,但是教师在公开课过程中刻意迎合教育理论,用教育理论规范自身实践,因此公开课也属于教育理论在课堂中的简单移植。实质上,教师在公开课中并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而是参照时髦的教育理念,机械地运用到自己课堂之中,“表演”给专家和同事。由此可见,中小学教师不管是进行课题研究还是进行公开课讲授都游离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其结果都只是对教育理论进行移植[6]。

二、教师教学研究的基点:教学实践

(一)教师教学研究是基于生活实践的研究

首先,教师教学研究建立在实践体验基础上,主要经历“关注现象———发现问题———学习思考———实践探究”一系列研究过程[7]。教师在教学中对某种现象产生困惑,继而产生研究的源动力;在对困惑的关注中,进而产生疑问,使得教师的研究目标显现,出现研究问题;教师在对问题进行持续关注之后,学习思考各种经验,并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之后,教师开始运用反思结果解决自己的实践探索,解决问题。这整个过程都建立在教师的实践体验基础之上,从困惑到问题到反思再到探索都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体验。其次,教师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教师工作本身就具有情境性,学生、家长、同事、学校环境都是教师的重要情境。教师的教学研究也受情境性制约,教师只有融入情境,在情境中进行教学研究才是有意义的。最后,教师的教学研究是介入而非旁观。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也必须介入教学本身,而不能脱离教学进行无意义的研究[8]。而教师介入教学现场就是教师保持教学研究的实践性,在介入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理论专家的研究更多是“旁观”教育,对教育抱着“看”的态度,这也是教师与理论专家的本质区别。

(二)教师教学研究对象:教学实践“小”问题

在研究对象上,中小学教师不同于教育理论专家,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对象是教学实践中的“小”问题。首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教育困惑,这意味着教学事实与教师教学的主观臆想上存在冲突、矛盾和不一致。教师的教学问题源自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是产生教学困惑的源泉。如教师在备课中会预设学生出现一类回答,而事实上学生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样就产生了教学矛盾,这种矛盾本身就是教师的教学困惑。其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的教育问题,这是指教师在对教学实践中个别现象进行系统、持续关注之后,将其深化到教育问题。也就是说,上一种教育困惑还仅仅是现象,不足以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问题,当教师对教育现象进行关注后,才成为教育问题。如,教师在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与自己期许的发生矛盾时候,他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关注和研究,发现这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并对此进行探究,这就形成一个真正的教育问题,这也才是教师教学研究应该关注的对象。“尽管这些现象很‘小’并极容易被忽略,但却真实地发生在教师自身或身边,且时时牵动教师的神经,触动教师的心情。”[6]教师的教学研究指向自己的教育实践,发现实践中的问题,而不是指向教育理论,这从起点保证了教师的教学研究从教学实践出发,保证教学研究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真问题。当教师对这些真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后,教师的专业水平随着教学研究的进行也逐步提高,这才达到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三、回归生活实践的教师教学研究

教育研究有诸多研究方式或方法,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讲,主要有理论研究方式和实践研究方式。理论研究方式更多是教育理论专家运用的研究方式,而中小学教师更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的教学研究方式,即实践反思、行动对话的研究方式。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叙事体验研究方式。教师的叙事研究指教师“叙说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教育‘问题解决’和‘经验事实’,并在反思基础上来转变教学观念和行为。”[11]教师的叙事研究以自身的教学故事、教学经验为基础,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常见形式。教师不仅是叙事者,同时还是叙事的反思者,目的则是为了帮助教师改进自身教学,提升经验的理论化水平,促进专业发展。运用叙事体验的研究方式,教师不仅能够将自己的经验和行为描述出来,还可以拜托传统教育理论研究的禁锢。教师在自我的经验之中,分析、批判经验,开展教学研究,反思自身教学实践,增长教学智慧。其次,教师可以进行案例教学研究,解决教师实际教学问题。案例研究是将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用案例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的一系列思维加工过程。案例研究需要教师进入教学情境,走进课堂,亲身体验、交流访谈,获得第一手资料。而后,教师对这些真实的记录进行分析和批判,寻找到问题的根源,找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58-61。案例研究避免了理论研究者在教学研究中的规训,给予教师更多的实践自由,帮助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完成专业发展。最后,教师可以采用行动研究,帮助教师深入教学实践,解决教学问题。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持续对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积累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教育水平。行动研究的问题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景之中,研究进程也是从实际教学情境出发。行动研究目的是解决问题,希望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并形成教学经验,而不是简单运用教学理论解决教学问题。

作者:谢镒逊丁菡工作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报刊传媒集团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第四篇:教师教学监控三维结构研究

一、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的内涵解读

“概念的科学、周延的准确,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否则无论多么精致的研究都将误入歧途。”[2]因此,需要对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予以明确的界定。关于“能力”的概念,学术界尚无公认的、明确的界定。西方心理学认为,能力是指做一件事或者要完成某种任务所需要的心理能量或者心理能力。苏联心理学家斯米尔诺夫认为能力是指“作为成功地完成某些活动的条件的那些个性心理特征”[3]。鲁宾斯坦认为“能力是在个体中固定下来的心理活动系统”[4]。《辞海》从心理学的视角将能力界定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前者指进行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等。后者指从事某些专业性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绘画能力或飞行能力等”[5]。由此可见,能力是主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主体具备的完成某种任务或者处理某项事件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以一定的知识技能为基础,指向主体活动目标的达成。“监控”一词中“监”的意思是监视、监督、监察、反馈,“控”的意思是控制、指挥、调控、调节,“监控”就是监察反馈并予以调控。在《辞海》中,“监控”是指用来提高工作可靠性、在发生故障时自动保持正常工作的方式。从现代信息科学的角度而言,监控被认为是通过检查、考核、评比、总结等形式和手段,及时收集与被监控系统活动进展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按照计划采取措施纠正或消除目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使活动朝预定方向发展。[6]因此,监控的实质就是指主体借助活动中的反馈信息,对活动进行监测和调控,使其朝向预定目标发展的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是指教的行为,它是教师为了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发展,从而采取的一系列教的方式的总和。从内涵的角度而言,主要是指教师在特定的课堂时空中所使用的教的方式、方法和策略等;从外延的角度而言,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包括直接教学行为、间接教学行为、显性教学行为、隐性教学行为、课前教学行为、课中教学行为、课后教学行为等。教学监控能力是学者申继亮、辛涛在1995年提出的概念,他们认为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7]教师教学行为监控的实质即是为了教学目标顺利高效地达成,教师借助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反馈信息,对教师自身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调节、控制,使其朝预定方向发展的行为。因此,在对能力概念、监控概念以及教学行为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可以界定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教学目标顺利高效地达成,基于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地对自身课堂教学行为进行监察、反馈、调节和控制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的特征

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是教师在课堂情境中,为了保证教学目标高效地完成,从而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监测、评价和调控的能力的总和。首先,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作为一种力,它具有方向性和复杂性。其次,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是教师主体的特定行为,具有能动性和发展性。再次,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形成且运用于课堂教学情境中,具有情境性和迁移性。

(一)方向性与复杂性

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作为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力的特性,即方向性。教师教学行为监控总是以一定的目标为方向指引,这种目标可以是对教师自身心态的调整,可以是对教学节奏的变更,可以是对教学失误的纠正,但总目标是为了形成良好有序的课堂教学秩序,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从而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促进教师和学生健康地发展。复杂性主要是指教师教学行为监控对象的多元性和变化性,从而使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呈现出复杂性特征。首先,从共时性的角度而言,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监控不仅包括显性的行为,如教师的衣着打扮是否得体、教师讲课的语速是否恰当、教师板书是否清晰等。同时,也包括教师的诸多隐性行为,如教师感情的起伏、教师心态的变化、教师思想的波动等。其次,从历时性的角度而言,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的、机械的“问题———解决”式能力。相反,它是复杂的、非线性的、多维变动的能力。一方面,教师对教学行为的监控不仅要找出存在的问题,而且要分析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从而采取积极的调控策略。另一方面,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过程中,不仅关涉到教师自身的个性特征、处事能力,而且关涉到教学内容、学生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因此,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具有复杂性的特征。

(二)能动性与发展性

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的主体是教师。教师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作为“人”的教师本身具有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源于教师的主体性。教师主体具有全面系统的选择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反思能力。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的能动性体现在教师主体的能动性方面,即教师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是自主地选择监控对象、自由地监察和调控教学行为,而非在外界的压力和逼迫下被动地进行监测与调控。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特定的时间,教师会面临众多的选择、判断,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分析各种信息,从而能动地选择监控行为,及时有效地作出决策。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总是处于变化发展过程中。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是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它会随着教师阅历的丰富而不断得到提升。如参加教师培训、在职进修,或者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等均可能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通过各种教师培训和学习,可以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量,更新教师知识,为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技能培训本身有助于教师技能的熟练和完善,直接促进教师能力的提升。因此,通过教师知识技能的提升,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的发展。

(三)情境性与迁移性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特定情境。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是在一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形成的。正是复杂多变的课堂、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教学事件以及微妙的教学关系等呼唤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尽管教师能够通过各种培训学习等提升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但是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始终是依赖于教学情境,并作用于教学情境的。因此,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产生于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尽管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具有一定的情境性,但是也具有迁移性的特征。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一旦形成便内化为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作为教师的一种能力,它能够迁移到相似的教学情境之中,促进教学问题的解决。其迁移的可能性以及迁移的程度不仅取决于情境的相似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的熟练性和惯性。正是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具有迁移性的特征,才使得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成为可能,才使得教学名师的教学经验具备推广的价值。

三、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的结构

有学者将教师教育监控能力划分为四个方面:计划与准备能力,反馈与评价能力,控制与调节能力,反思与校正能力。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性的、动态性的循环性结构。也有学者依据古代“知、情、意、行”教育思想对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划分为课前阶段、课堂进行阶段和课后阶段。课前阶段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准备与计划,对教学设计过程进行反思和调节。课堂进行阶段主要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反馈、调控。课后阶段主要是指课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和评价。[9]这两种对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划分有其合理性,它从时间性和过程性的角度对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结构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但是,这种线性的划分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复杂性、多维性等特征。基于此,对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结构的分析必须依据合理的理论,并结合教师课堂教学实践。

(一)理论参照

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属于主体认知的范畴,必须以认知理论为依据才能揭示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的结构。同时,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是发生并作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的,因此,必须以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为逻辑起点,才能够更好地分析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的结构。认知建构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探讨教师的教学过程,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本质是一种认知活动。每个教师都存在着关于教学活动和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内隐理论”,这种理论决定了教师的课堂行为以及对其行为进行的自我调节。教师通过对自我认知的概括形成一种“自我图式”,它影响着教师对信息的加工和教师的情绪。元认知理论从元认知的角度来解释个体对自我认知活动的调节和控制的行为及能力。所谓元认知就是指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是个体把自己认知过程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它包括三种成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将元认知理论应用到教师的能力研究中,可以认为教师的元认知即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的认知。元认知监控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自我监察和调控。

(二)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结构

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主要是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得教学活动顺利地进行,教师必须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理性的监控,才能够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基于此,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结构的分析,重点在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合理分析。由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是复杂多变的,因此,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是教师诸多教学行为监控能力的总和。从课堂教学有效运行的系统性来看,教师教学行为结构主要包括核心教学行为、主要教学行为和辅助教学行为。因此,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三维结构,包括教师核心教学行为监控能力、教师主要教学行为监控能力和教师辅助教学行为监控能力。

1.教师核心教学行为监控能力

所谓教师核心教学行为监控能力是指该能力在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根本性作用。它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行为。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监控能力的课堂观察以及对教师的访谈发现,教师核心教学行为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反思性行为监控能力。监控本身是指监察、监测、调控等,本身具有反思的意味。教师反思性行为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监控的反思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监控的频率是否符合教学节奏、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监控的水平是否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等。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监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然而,在一定程度上而言,高强度或者弱强度的监控都不利于教师有效教学的实施。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高强度的监控会使教师精力分散,难以达到教学的“自由”境界。另外,弱强度的监控往往会导致教师教学率性而为,缺乏教学理性。因此,教师反思性行为监控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监测自身对教学行为监控的合理性。教师反思性行为监控能力决定着教师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它是教师教学在感性和理性、教学自由和教学规约之间的一种张力。

2.教师辅助教学行为监控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教学所必需的主要教师教学行为外,还有诸多的辅助教学行为。“辅助”并不预示着该教学行为不重要。相反,它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具体而言,教师辅助教学行为一般包括课堂情境创设行为、教师体态表现行为。因此,教师辅助教学行为监控能力主要包括教师课堂情境创设行为监控能力和教师体态表现行为监控能力。首先,教师课堂情境创设行为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自身营造课堂教学情境的监察和调控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通过课堂教学环境的布置和课堂教学情境的营造使学生进入最佳的教学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课堂情境创设监控能力则是教师对自身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的适宜性和最佳性的一种反省和调控。它有助于教师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尽早地进入角色。其次,教师体态表现行为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自身仪表(发型,衣着打扮)、眼神、表情、手势等的监测和调控能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的崇高性和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为人师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合理的体态行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对自身体态表现行为的监控是教师作为“人者”之师的关键,它有助于教师“教学美”境界的达致。

作者:彭桂芳工作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第五篇: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发展

一、课例研究的概念

课例研究理论最早出现于日本,后逐渐被推广到其他国家。课例研究与我国本土教学研究中的公开课、评课、课堂教学实录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在研究过程、步骤、方法等方面有所区别。自21世纪初,课例研究的相关理论被引入我国,由于其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越来越受到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课例研究的主要倡导者莱维斯(C.Lewis)认为,课例研究是教师共同计划、共同观察和讨论的课。它有以下五个基本特点:①研究课需要其他教师参与观察;②研究课是需要合作、长期计划的课;③研究课要把生活带到课堂中,要有宏观而长远的教育目标;④研究课是一种被记录的课;⑤研究课是一种需要讨论的课。〔2〕这一定义主要关注的是课例研究的特点,而对课例研究的目的和性质缺乏关注。有人倾向于将课例研究视为以同侪观课、课例检验与修正的周期循环为核心,旨在通过研究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促进专业化发展。〔3〕这一定义缺乏对学生发展的关注。我们认为,在课例研究过程中不但要关注教师的发展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有人将课例研究定义为教师对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所开展的合作性研究。〔4〕这一定义过于宽泛和笼统。有人认为,“课例研究”表现为教师研究如何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即“做课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问题,为了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研究。它有两个要点:一是以学科内容为载体(即以具体学科的某节课为研究对象);二是围绕某个小的教学问题研究如何改进(即研讨活动有一个聚焦的研究主题)。〔5〕我们认为,课例研究如果只关注课堂教学过程的改进是不够的,还应该更进一步关注课例研究对师生发展的影响。有人将课例研究看作是教师系统地合作研究课堂中的教与学行为,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经验的综合过程。〔6〕还有人认为,课例研究是教学共同体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引下,围绕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某一亟需解决的主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反复研究,提炼经验,改善教学,最终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7〕笔者从反思的视角将课例研究界定为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针对某一课堂教学主题或问题所开展的反思性实践,目的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改善课堂教学行为,最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具有积极的反思态度和意识,并将反思行为贯穿于整个课例研究过程之中;能够对课例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反思;能够全面地对课程与教学的不同要素进行反思;能够反思课例研究对师生发展的深层次影响。正是基于这种思考,文章对课例研究中教师教学反思的内涵进行了重新审视,并对当前课例研究中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课例研究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对策。

二、课例研究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内涵

教师能否开展好课例研究受很多因素制约,其中最根本的、最核心的影响因素无疑是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从课例研究目标或主题的确定,到课例研究的落实阶段,再到课例研究的回顾评价阶段都离不开教师反思能力的支撑和驱动。一般意义上的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具有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计划、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反思,并梳理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进而在往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促进教学和师生发展的能力。我们认为,课例研究中的教学反思能力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反思能力之外,还应具有如下内涵:①反思意识强,反思的主动性、自觉性较高;②反思贯穿于整个课例研究过程;③一般情况下,反思是由多名教师相互合作共同开展的;④它是针对某一课堂教学主题或问题所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性反思,反思具有一定的深度;⑤反思面较广,涵盖教学的不同维度;⑥反思关注师生的发展。

三、课例研究中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笔者从四个维度对26篇“课例研究案例”论文进行了分析(数据起止为2004年1月—2013年9月,我们以“课例研究”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上共计检索出169篇论文,再从这些论文中筛选出完整的、有一定质量和代表性的“课例研究案例”论文共计26篇),这四个维度分别是:反思维度是否全面,反思过程是否有依据、有逻辑性,反思意识和行为是否贯穿于课例研究的整个过程,以及反思是否是深层次反思。通过分析发现,当前课例研究中的教学反思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①教学反思视角不够开阔,大部分反思只是关注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两个维度,而对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反馈、师生发展等其他维度关注较少。②目前大部分课例研究中的教学反思都缺乏依据、趋向形式化、片面化和简单化。反思有依据,逻辑性较强的文章较少。③教学反思大部分都是一次性的总结反思,反思没有贯穿于课例研究的整个过程。④教学反思大多是浅层反思,只是对某些现象进行了复述与回顾,并没有对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和本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四、课例研究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当前课例研究中的教学反思存在反思视角不够全面,反思过程缺乏依据,偏向形式化、简单化,一次性总结反思以及浅层反思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进而推动课例研究整体质量和水平的发展。

(一)增强教师自觉的反思意识

教师的“反思意识”,即教师对自身意识的一种自觉和敏感。反思作为一种意识,就不再是发生在教育实践之外的,而是始终伴随着教师的教育实践。教师的反思意识越强烈,教师的教育意识就越清醒,教师的教育实践就越具有自觉性、主动性。〔8〕可以说,教师自觉的反思意识伴随着课例研究的整个过程。然而,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当前很多教师在课例研究中缺乏反思意识,教学反思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比如,在有的课例研究中,教师只是根据自己既定的研究目标和计划组织教学,整个研究过程几乎看不到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行为,似乎整个研究过程都是提前预设好的。这种缺乏反思意识的课例研究极有可能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得出一些不真实的、虚假的结论。因此,我们认为,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师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要多问为什么,始终保持一种自觉、主动的反思意识,并将这种反思意识渗透到课例研究的各个环节,以自觉的反思意识引领课例研究真实有效地开展。

(二)提升教师多维反思能力

当前课例研究中的教学反思维度不够全面,反思视野不够开阔。可以说,教师教学反思是多维的,它包括教育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反馈等多个维度,而不能仅仅关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两个维度。因此,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学反思应对不同的教学维度所产生的变化和影响进行全面分析,而不能片面地反思某个维度而忽略其他维度。比如,一个唐诗教学课例研究,教师可以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反馈以及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维度进行反思。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到多维反思呢?我们认为,一方面,教师要有多维反思的意识,尝试从不同维度进行反思;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在教学反思时才能做到视野开阔,游刃有余。

(三)关注教学反思的落脚点———师生发展

课例研究的根本目的无疑是探寻教育教学的规律,促进师生更好地发展与成长。课例研究中的教师教学反思的根本无疑要关注师生发展,这是教学反思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换句话说,教学反思最终必须关注课例研究对师生发展形成的影响。如果课例研究中的教学反思缺失了对师生发展的关注,那么,这种反思无疑只是关注了反思的“形”,而丢了反思的“神”。但是,当前课例研究中的教学反思对师生发展的关注不够,或者即便关注了,也是泛泛而谈、蜻蜓点水。因此,课例研究中的教学反思要加强对师生发展的反思,深入而全面地反思课例研究对师生发展的影响。对教师发展的反思,我们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等维度入手,而对学生发展的反思,则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思想观念、行为态度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着手。

作者:张勇徐文彬工作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第六篇: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优化策略

一、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的教育意蕴

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是教师对教学活动中伦理价值优先的稳定反应倾向与教师对教学活动中潜在伦理问题的觉察能力,是德性教学行为发生的逻辑起点。从研究视角和表现程度来看,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首先表现为外显层面规范伦理倾向,在这种语境下,研究者和教师将教学伦理理解为外在规约和社会规则,从教学中的“背德”现象和违规现象着眼来审视当前的教学过程,教师被要求遵从社会规范,这是被异化了的形式主义伦理,教师即使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教学伦理敏感性也是属于他律性的敏感。这种倾向多表现在教育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专家对教学伦理的分析和研究中,这也正是当前社会对于教学伦理所呼吁的层面。其次,表现为中间层面的专业伦理倾向,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浪潮中,“教师培训”被“教师专业发展”取代,教师被视为教育行业中专业的从业人员,教师专业伦理遂即应运而生,教师被要求必须服从教育行业特定的职业伦理规则,教师需要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在教师专业伦理的指引下完成教学工作。这种倾向多表现在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者对教学伦理的研究中,比外显规范层面的教学伦理研究更深一层。第三,表现为将德性实践行为内化的伦理倾向,在超越外显和中间层面的伦理敏感之后,教师将教学实践视为自我成长和幸福体验的源泉,在教学实践中增长实践智慧,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的合伦理性,此时德性教学伦理行为已然内化为教师的自身经验,逐渐内隐为教师的伦理价值观念,最终实现教师对教学伦理的自觉敏感,这属于自律性敏感,这种从实践取向出发的教学伦理研究并不多见[3]。

二、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的影响因素

按照预先制定的访谈提纲,采用半结构化的访谈方法,对随机选取的浙江省3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正式访谈,以研究影响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的因素。

(一)移情因素

移情和移情反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移情的研究比较多,但是移情反应的研究不多见。当前心理学中对于移情的理解主要从三个视角:第一,强调认知因素的移情;第二,强调情绪因素的移情;第三,强调认知与情绪融合的移情。移情反应则是由于个体的认知水平和情绪感知能力差异,而对具体情境的不同反应。移情反应主要是指个体出现情绪上的反应,但从现实意义上讲,移情反应更应该重视亲社会行为的倾向和反应。因此,本研究将教师在访谈过程中出现的移情反应界定为情绪反应与助人倾向,主要通过教师的外显表情和教师能否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去看待问题并产生相应的助人倾向来加以判定。[5]访谈结果表明,有26位教师(占83.8%)能够站在违背教学伦理事件的当事人立场去看待整个事件,交谈中这些教师也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安、愤怒等情绪反应。进一步分析教师的情绪和肢体语言,可以发现有11位女教师(占35.4%)伴随着强度比较高的自责与同情等情绪反应,有7位男教师(占22.5%)也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移情反应引起教师产生同情、痛苦、内疚、愤怒等情感反应,促动教师能够转换立场站在事件相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可以说,移情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的激发源。移情引发的愤怒情绪会促使教师关注教学行为本身的公平性与教学活动中的程序公正性。移情引发的内疚情感会促使教师关注教学行为的适当性,尽量去规避“背德”与违规现象发生,也有可能促使教师去弥补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或消除不良影响。移情引发的痛苦感受会促使教师减少“背德”行为发生的次数,增加积极教学行为的次数,以此来缓解痛苦的感受。

(二)角色卷入

当面对一个具体伦理问题的时候,个体因卷入当前伦理问题的立场和身份不同,一般会对这个具体伦理问题持不同观点和看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具体教学伦理事件的时候,通常以犯过者、观察者、受害者等不同的角色卷入到具体教学情境中去,当复杂的教学情境与卷入角色交互之后,情境之中的教师会因角色差异而得出对教学伦理问题不同的解释。[6]分析访谈结果可以看出,自我评价为具有较高水平教学伦理敏感性的教师有27位(占87.1%)。其中6位教师(占19.3%)称以旁观者的角色发现过教学过程中违背教学伦理的事件;有13位教师(占41.9%)表示曾以犯过者的角色卷入教学实践中违背教学伦理的事件;8位教师(占25.8%)表示以受害者的角色卷入教学生活中违背教学伦理的事件,他们表示学校管理者、同事或者学生家长处理具体教育问题时伤害到了自己。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具有立场-观点特异性,尤其是当教师以犯过者和受害者的身份卷入时,他们的对教学情境中的伦理问题愈发敏感,会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教学伦理敏感性。事实上,教师因卷入伦理情境中的角色不同而对情境中伦理信息的觉察频率和对伦理问题的解释产生比较大的差异。

(三)伦理图式

在自我评价为具备较高水平教学伦理敏感性的教师中,有19位教师(占61.2%)表示自己曾经经历过类似的教学“背德”和违规事件,表明这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会对违背教学伦理的行为保持相对敏感,也会尽力避免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出现类似现象。倘若一个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维持在相对高的水平上,该教师的认知结构中或许已经存在稳定而又精细的伦理概念结构,假如该教师在新的教学情境中觉察到类似的伦理特征,有可能就会瞬间激活其认知结构中存储的伦理图式。所谓伦理图式,是教师在社会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经验、习惯等进行加工而建构起来的伦理认知结构,它直接影响了教师对教学情境中各种伦理信息的识别、觉察、判断、评价和选择。教学情境中的伦理信息需要经过教师已有伦理图式的甄别、筛选才能进入到教师的内在信息加工阶段,在信息加工阶段教师要觉察教学伦理信息的呈现频率、对照以往经验的相似与熟悉程度、感知情境信息与教学伦理信息的关联程度,情境信息必须要经过类似过滤器的筛选环节,然后该信息才会被个体清晰地意识到。除此之外,伦理图式还会对意识到的教学伦理信息赋予已有经验的伦理视角解读,教师通过感知教学伦理情境、分析教学伦理价值、判定教学伦理事实、唤醒伦理情感,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并在此基础上继而同化、顺应或者回避原有伦理图式。可见,教师的伦理图式对教学情境中全部信息所发挥的过滤和解释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水平。

(四)学校伦理氛围

分析访谈结果可以看出,有17位教师(占54.8%)表示认同自己学校的伦理氛围,他们指出自己学校伦理氛围浓郁,言谈中亦流露出自豪感,他们自评教学伦理敏感性水平较高。有8位教师(占25.8%),表示不满意自己学校的伦理氛围,他们指出自己学校的伦理氛围不够明显,以致教师对某些违背教学伦理的现象并不敏感。学校伦理氛围是指学校师生对于什么是正确的教学伦理行为以及如何解决教学伦理问题的共同体验和认知,这种认知会影响教师对待教学伦理问题的态度、信念、动机,继而形成比较稳定且内隐的教学伦理敏感倾向并最终影响到教师和整个学校内部的教学伦理行为。积极正向且能被教师明确感知到的学校伦理氛围能有效地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亦能增强学校的伦理氛围,更便于教师用德性教学行为来处理教学伦理问题。反之,学校的教学伦理氛围消极负向、模糊不清,置身于此的教师很难准确把握教学伦理价值准则,即使教学伦理敏感性水平较高的教师也难以长期维持。因此,学校伦理氛围愈浓郁愈明确,对沉浸于中的教师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更明显,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水平才有可能得以提升。

三、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的优化策略

(一)道德叙事:激活教师的伦理图式

教师的伦理图式是由教师在整个教学经历中累积的伦理经验内化而来的,从访谈结果看出,教师的伦理图式对其教学伦理敏感性影响非常明显,因此可以从激活教师伦理图式的层面着手来提升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水平。教师伦理图式的激活则需要借助创设教师道德叙事情境,引发教师道德对话的方式来实现。常见的道德叙事方式是读(听)故事和讲故事。首先是读(听)故事(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的方法,教师通过读(听)故事,然后再提炼故事的伦理主题、分析故事的内在伦理价值并获得具体的伦理观点,强调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蕴含教学伦理元素的故事进行主体建构。这个过程中,教师最好能与指导者就故事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指导者基于教学伦理的适当性对故事内涵的正确把握,以及对阅读过程进行积极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一种方法是讲故事(书面表达、口头表达),也就是自我叙事,教师通过讲故事(书面、口头)的方式来对个体的伦理经验进行内部加工并且表达出来,教师叙述自己教学经验中伦理事件并以故事的形式表述出来,不仅可以开发教学伦理实践的素材,而且给教师以重新整理和诠释自己的道德生活的新方式,并对教师内部潜能进行挖掘,促进教师伦理图式的建构[9]。道德叙事中,故事的真实价值在于启迪、感悟和震撼,并不是规约与限制。道德叙事的关键不在于告诉教师“对”与“错”,也不是刻意阐明故事载体蕴含的伦理主题,更多是为了创造一种情境,促使教师能进入和理解该情境,以期教师能通过自我解构教学伦理情境中的各种伦理元素,继而建构关于教学伦理观念的伦理图式,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伦理图式,建立教学伦理观念与现实教学情境的自动化联结过程。

(二)价值浸润:创设良好的学校伦理氛围

学校伦理氛围是教师立足于教师专业与道德预期,对学校内部伦理情势所形成的共同体验与认知。学校内部清晰明确的伦理价值指向性会对教师产生持续、潜移默化的感染,并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与社会称许得以确立或强化。学校伦理氛围是否形成要看学校师生是否对于学校内部教学伦理特征形成一致的认知,而学校伦理氛围的塑造则是要寻找影响学校师生伦理认知的因素并加以强化,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学伦理敏感倾向,进而达到优化与改善教师的教学伦理行为的目的。学校伦理氛围不是简单的意识形态灌输或者角色安排,相反,它赋予教师能动性,使教师对外在因素进行适当诠释的同时,自主做出接受或拒绝的选择,彰显出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学校伦理氛围对教师的影响更多表现为教师的再社会化过程。教师个体的初级社会化在进他进入成年期后已经基本完成,即教师个人为扮演生活角色所做的自我认同初步建立起来,不过社会化的进程并不会就此停止,教师还会在相应的学校伦理氛围下不断找寻新的参照群体,完善其伦理价值观念。学校伦理氛围创建可以从物质性伦理氛围、制度性伦理氛围、精神性伦理氛围三个层面来着手。物质性伦理氛围载体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文化设施等,学校在规划建设和物理建筑方面应注重彰显关爱与和谐等伦理主题。制度性伦理氛围可以从学校发展规划、师生考核制度、师生奖励制度、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的制定过程和结果中体现。精神性内隐伦理氛围创设,首先需要学校管理者要坚持公平原则,只有在保证程序公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激发教师的组织公平感,也才能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诸如公正主题的伦理问题保持敏感性;其次是要重视学校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学校管理者的言行和工作态度会影响教师对学校伦理氛围的感知;此外,教师职业心态、教师德育能力等也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性伦理氛围构建因素。

作者:任强工作单位:湖州师范学院人文社科处

第七篇:网络学习中教师教学评价研究

1网络学习中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构建原则

要构建可行、科学的网络学习中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4个原则。①目的一致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一定为评价的目的服务,即由评价目的来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网络学习中教师教学评价为的是推动教师不断完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提高与网络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教师通过网络开展教学的积极性。对网络学习中教师的教学评价应从教学态度、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等多方面进行[2]。②科学性原则。应根据当前网络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来科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另外,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教学指导的有效性。③可操作性原则。各项评价指标分类清晰,内涵明确,有便于判断的观测点。另外,技术上也要能实现对各评价指标数据的采集。④针对性原则。网络学习的要求因课程、学生类型(远程教育类、全日制类等)、课程教学模式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评价等级标准中的临界值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恰当的调整[3]。

1.2评价指标体系

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确定后,接下来就是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评价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及观测点的临界值,即等级判断标准。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通过对网络学习中教师教学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某门课程的网络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其他课程的网络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自身要求和学习对象的具体情况,调整“标准”中临界值,即可得到。

2基于数据挖掘的评价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2.1数据挖掘的定义

数据挖掘,即DataMining(简称DM)指的是从大量、有噪声、随机的、不完备的各种原始数据中寻找出隐含的、潜在的、对决策有价值的关系和模式,并利用这些有用信息建立用于决策支持的模型,并提供预测性的决策支持方法、工具以及过程[4]。

2.2评价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要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网络学习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关键是根据系统网络日志来获取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数据,即每项评价指标的值和等级。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都会记录在网络日志中,所以可采用基于WEB的数据挖掘技术来获得各项指标的值,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各项指标的等级值。图1是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学习教师教学评价的信息收集以及处理模型。①评价数据的收集。要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首先要设法得到评价的原始数据。

3结束语

开展网络学习中教师教学评价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参与网上学习指导和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的积极性。要合理、有效地开展教师教学评价,必须构建科学的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网络教学评价的自动化、智能化。

作者:欧阳葵工作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

第八篇: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

1调查研究概述

1.1调查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之以个别访谈.问卷有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填空题.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数据的输入和分析使用Excel2003.

1.2调查研究对象及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选取了“国培计划———河南省初中数学教师培训班”的部分学员为调研对象,涵盖河南省郑州、开封、新乡、焦作、济源、三门峡、周口等市,共计44名初中数学教师.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培训班学员中,大部分教师教龄在10年以上,具有中学一级以上职称和本科学历,是所在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学骨干.

1.3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本次调研中一共发放问卷44份,实际收回44份,有效问卷44份,回收率为100%.

2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分析

本次调研内容包括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认识、意愿、方式和氛围等4个方面.

2.1教学反思认识基本到位

由表2可知,对于教学反思的认识,教师们认为教学反思是日常教学活动后的思考,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也是发现问题和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教师们已经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教学反思时集体或小组合作比较好,也可以个人独自进行;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学效果、教学方法、课堂上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效果、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个人学习经历、教学内容等方面;教师们主要通过写教学后记、写教学日记、写反思日志、师生访谈、师生共写随笔、写教学感悟、行动改进、教学案例研究、评析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但对于写教师博客等方式应用较少,尚不熟悉.

2.2教学反思氛围不浓

由表5可以看出,在业余时间想要学习或对教学进行反思,认为没有干扰和阻力的教师只有不到一半;虽然大多数学校要求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但大部分学校没有教学反思类科研奖励或鼓励措施;只有一半的教师认为学校数学学科有带头人,多数教师认为学校只有个别人做反思;大多数教师参加过数学教学交流活动或会议;约有一半的县里或学校组织过数学教育专家作报告.

3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水平提升和培训的建议[3]

根据以上对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结合笔者的培训尝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加强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培训和指导

加强对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培训与指导,是初中数学教师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

3.1.1创新培训内容

教学反思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数学教师必须了解教学反思的过程、方法,了解教学反思的内容、时机和步骤等[4].(1)在培训过程中,注重运用专家型教师的成长案例,展示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过程,让初中数学教师体会并深刻认识科学教学反思在专家型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5-6].(2)注重培训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科学方法,提高教学反思的科学性和深度.让学员认识到,科学的教学反思,必须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前人的教育教学反思成果.基于中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结合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意识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前人的教育教学反思成果[7],让学员体验和掌握科学教学反思的全过程,逐步提高教学反思的主动性、科学性,进一步提高其反思水平.(3)注重在实践中丰富初中数学教师反思方式.在培训中,有意识地让学员运用腾讯QQ和E-mail进行交流,在博客和BBS论坛上发表学习心得和反思成果,掌握运用网络进行交流的方式、方法,体验运用现代交流手段给教学反思带来的便利[8].

3.1.2改革培训方式

改变以前的单一课堂培训方式,进行开放式培训,让培训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有意让学员参与教学科研,全程体验科学反思的方法、步骤,初步积累科学教学反思的经验,逐步养成科学教学反思的习惯.

3.1.3优化培训者结构

注重优化培训者结构,增加一线专家型教师、优秀教研员的比例,充分发挥一线专家型教师和优秀教研员在数学教师教学反思培训中的引领作用,使培训更加贴近教师的教学实践,激发教师的教学反思积极性.

3.2营造浓郁、宽松的教学反思校园氛围

浓郁、宽松的教学反思氛围是初中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外部条件和重要保障.

3.2.1提供丰富的教学反思资源

教学反思资源是教学反思的重要基础,它影响着教学反思的深度和水平.学校图书馆要注意丰富和更新数学教学相关书籍、期刊,购买中国知网等电子期刊资源库.与高校相关专家、校外教学一线专家型教师等建立紧密联系,充分发挥校外专家在教学反思中的引领作用[9].

3.2.2提供宽松的反思环境

学校尽量为教师提供充余的反思时间和温馨的反思场所.初中数学教师每人带2个班的课,使教师有充余的时间反思.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提供茶馆之类温馨的教师交流、休闲场所,为教学反思提供宽松的环境.

3.2.3支持参加教学和科研交流活动

有条件的学校要注重支持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优秀和骨干教师参加全国、全省的教学交流活动,参加科研交流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给他们提供与全国、全省一流专家和教师交流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他们科学教学反思的认识和水平.

3.2.4制定针对教学反思的奖励和鼓励措施

学校应制定奖励和鼓励教学反思的相应措施,建立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注意保护教师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强调评价者与具体评价情况的交互作用,关注、支持与肯定具有教育价值的一切教学反思结果.

3.3加强横向交流,建立县内学校间教师交流机制

充分发挥县教研室的主导作用和功能,定期组织全县初中数学教师共同参与说课、观摩、评课和听报告等教学反思交流活动,或组织全县专家教师团或名师团进入各学校针对教师们在教学反思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交流,整体提升全县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10].

3.4加强纵向交流,密切高校相关专家与初中一线教师的联系[11]

高校相关专家对教育教学相关理论有比较系统的掌握,对教育教学前沿研究比较熟悉.初中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和经验.两者密切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各取所需.高校专家对一线教师的科学教学反思方法和过程的指导、系统教育教学反思理论的支持,为一线教师深入进行科学教学反思提供了重要保障.现代交流工具(如电子邮箱、腾讯QQ等)也方便了这种交流与合作.

作者:闫德明1马雪雁2工作单位:1.河南教育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2.项城市第一实验小学

第九篇:国外教师教学决策对比

一、教师教学计划决策的比较

决策模式是教师计划教学时采用的操作程序和行为原则。不同教师的教学计划决策过程存在着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和循环模式的差异。萨德(Sardo,1982)比较了新手与有经验初中教师的计划决策模式,发现新手教师常遵循泰勒理论的目标模式,即由特定的目标、选择学习活动、组织学习活动和特定的评价程序构成的线性过程。随着教师经验的不断增长,他们花费的备课时间会越来越少。尼尔等人(Neale,1983)的研究发现这种差异其实不存在。所有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计划时遵循的不是目标模式而是过程模式。他们对9名师范生、19名资深小学教师进行的对比调查发现,师范生和资深教师都表达了对目标计划模式的基本认同。但资深教师认为这一模式只对师范生有用处,对他们没什么意义,师范生则报告说只有他们被要求按照这一模式做计划时,他们才会采用。[6]英格(Yinger,1979)对一位小学资深教师教学计划的决策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资深教师教学计划的核心是一个不断循环的问题解决模式。这一问题解决模式由三阶段的计划构成,即问题的发现计划(发现循环)、问题的形成和解决计划(设计循环)和问题实施计划(实施循环)。[7]对教师教学计划决策的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到循环模式的揭示,说明随着教师教学决策经验的不断丰富,他们更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即使新手教师和有经验教师都可能采用过程模式进行计划决策,但有经验教师追求教学计划决策的螺旋上升,能够在每一次决策回路后不断总结反思。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与新手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教学计划决策有着决策策略丰富、注重长远教学目标和将课程单元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等特征,能够将“决策———实施———反思”的运行过程作为一个彼此促进的整体去思考。

二、教师互动性教学决策的比较

教师互动性教学决策是一系列即时决策的总和,是此时此刻必须做出、无暇多思的决策。默润等(Morine&Vallance,1975)研究了教师互动性决策的三种类型:一是课堂人际互动性决策,二是计划预设的互动性教学决策,三是计划外的互动性教学决策。[8]人际互动中的学生行为常常是计划外互动的主要动因,因此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关注与相应的教师教学决策成为研究教师互动性教学决策的首要方面,其次是对学生纪律问题与相应的教师课堂管理决策的研究。不同类型的教师在这两个方面存在着决策焦点的差异。教师的管理决策与他们每天的教学决策是不可分的。在面对课堂教学中的负面信息时,约翰森(Johnson,1992)研究了6名ESL(EnglishasaSecondLanguage)实习教师对负面信息的反应有选择性;对负面信息的应对策略不多。虽然教师在教学前和教学中都会考虑教学管理问题,但新手教师更关心课堂互动中的教学管理问题。他们往往认为只要学会如何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不配合和分心等问题就可以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库恩(Kounin,1970)的研究发现,被认为是有效和无效的教师,他们的差别不在于处理课堂管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的不同,而在于发现和阻止学生纪律问题形成、发展的能力。彼得森等人(1978)根据有效教师即他们所教学生的成绩好这一标准进行的研究发现,有效教师能够将学生的违纪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他们更多地因为学生的肯定性信息进行互动性教学决策;相反,无效教师不善于采取与教学预设不一致的调整策略。[12]

三、教师反思性教学决策的比较

反思性教学决策即教师对已经发生的教学决策的反思。它可以发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个阶段。课前的反思性决策与后续的教学计划决策往往融汇在一起,成为教师教学计划的重要构成;课中的反思性决策是教学行进中的思考,其实质是教师互动性决策的缘起,它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决策问题,是教师在做出决策时的自我监控,很多研究就将这些环节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穆阿利姆(M.Moallem,1998)对一位小学专家教师“课中”的反思性教学决策进行了一项人种志的研究。在互动性决策阶段,有三类事件会引起教师的反思:学生的需求、教师本人的表现和内容学习出现困难。这些都会引起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预设,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调整。[14]这一研究揭示了专家教师反思性决策的原因,或者说是引发专家教师改变教学预设的主要因素,但缺乏对不同专业水平教师的对比。“课后”的反思发生在两个阶段:一是课时教学后的即时反思,包括教学活动是否流畅、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和提问的内容是否恰当等;二是单元教学或一周教学后的延展性反思,包括课程内容的理解、教学方法的审视,重新定义自我的实践性理论等。伯利纳等人(Berliner,1988)分析了无经验、较少经验、有经验三类教师对同一个课堂教学短片的即时反思与评价。有经验教师聚焦于他们认为有教学意义的信息,能够准确地回忆与学生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事件,相反,许多较少经验和无经验教师更关注自身的表现,不能说出有价值的重要信息。[15]这说明有经验教师的反思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表面现象和教学细节,而且能够将对教学决策的反思与课程决策、实践性知识和教学理论的反思结合起来。不同专业水平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决策存在着学生中心还是教师自我中心、表面觉察还是深层思考、细节关注还是整体思维的差异。

四、研究启示和发展进路的分析

现在研究表明,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表现差异源于他们的决策差异。与新手教师相比,专家教师更加自觉主动进行课程决策,拥有更强的批判反思能力。

(一)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决策能力

决策是内部思考向外部语言和行为外化的过程,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其决策行为也应该体现专业水准。这种专业水准既体现在教师教学决策的专业性上,也体现在与教学决策相关联的课程决策的专业性上。有经验教师群体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课程决策的凸显。他们能够从课程目标、内容设置和课程实施要求出发设计教学的步骤和方法,在课程维度上思考教学的决策,在教学维度上对课程进行决策。但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只有教学意识,缺乏课程意识,教育变革所需要的课程决策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培养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决策能力是提高教师教学决策力的必然要求。

(二)从认知理性到生态理性:教师教学决策研究视野的拓展

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篇8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也属于基础知识,因此,要求学生掌握中学阶段的内容显得极为重要。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既要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又不能回避学生的升学问题,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尖锐的矛盾。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然而,因材施教一直是一个喊得很时髦的口号,鉴于各种主观及客观的原因,不少教师的因材施教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到实处。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2.分层教学的实施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接受能力不同的特点,笔者近年来在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教改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对学生进行分组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我在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便用一套难易适中的题目对所教班级进行测验,然后按照学生的测验成绩将各班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其中A组为最基础的小组,B组为中等成绩组,C组为成绩优秀组。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我在分组时便是这样对学生讲的,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同时我还用了另一种说法,就是A组为铜牌组,B组为银牌组,C组为金牌组。这样学生即使分在了A组也不会有什么自卑感。同时我对学生说,我们的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

2.2分层备课

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2.3分层授课

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点象复式教学。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的课室上课,因此,课堂教学时如何进行便是一个问题。以高二代数《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为例,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在给全班学生复习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之后,我便给学生讲解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题策略,便是将不等式进行转化,然后用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这时,我对不同小组的同学提出了如下不同的要求。

我对全班同学说,在今天的例子中,例1和例2是教材中的例题,对A组的同学必须作出要求,用另外的话说,也就是A组的同学对例1和例2必须切实掌握:

例1解不等式(见数学教材P23例3)。

例2解不等式(见教材P23例4)。

通过对例1和例2的解答,我给A组的学生指出,对于指数不等式,我们首先要看能否将它们化为底数相同的不等式,然后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得出指数间的关系。对于对数不等式,特别地给学生强调,对数的真数为正数这一条件,然后再根据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将其转化。

对于B组的同学,我除要求它们掌握A组的例题外,还要求它们掌握例3这种较为复杂一点的指数不等式问题。

例3解不等式。

我首先引导B组的同学分析例3中数字间的关系,9=32,4=22,6=2×3,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在讲例3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先将其变形为,然后可以假定A=用换元法将解出,最后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得出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对C组的同学我除了要求他们掌握B组的问题外,对C组学生的综合能力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我讲了例4,要求C组的同学切实掌握例4的解题思路及能力要求。

例4解不等式。

在解这个不等式的过程中,用到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还用到了数学方法中的换元法,更为重要的是,例4中含有参数a,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例4是培养优秀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好例题。

由于我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对各组同学的具体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根据自己的基础掌握不同的内容,学生便不会出现因听不懂例题的内容而在课课上睡觉现象。

2.4分层作业

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在对学生实施分层上课后对作业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还是以《解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为例,我是这样对学生布置作业的:

A组作业:解下列不等式:

(1)

(2).

(3)

(4).

B组作业:

1.解下列不等式:

(1)

(2).

(3).

(4)

2.求不等式在(0,1)上的解集.

3.求函数的定义域.

C组作业:

1.同B组1(1);

2.同B组2题;

3.同B组3题;

4.解不等式

5.解不等式

2.5分层辅导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后,在课外的辅导方面我采用了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导的办法进行学习辅导,即通过对口扶贫的方式进行辅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的办法是,我课外直接对C组的同学进行辅导,B组的同学由C组的同学进行辅导,A组的同学由B组的同学进行辅导,这样,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我对学生说,自己会做题还不表示你真正弄懂了一道题,只有你能讲解后别人能听懂则说明你自己真正懂了。另外,我给学生说,你们都是老师的助手,你们之间的相互辅导实际上也是在减轻教师的负担,因为两个班有一百多名学生,全靠老师一个人是照顾不过来的,更何况我在学校行政事务方面的工作无很多。作为办公室主任,我在学校还担任了学校行政办公室的全部工作,此外我还担任了学校的会计工作。事情之多是可想而知的,给学生讲明了这样道理,学生都极为配合我和支持我的工作。

2.6分层测验

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测验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我自从采用分层教学后,对学生的测验采用A、B、C三套不同的试卷,以使不同的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都能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在测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不同的试卷,即A组的同学可以选择B组的试卷,同样,B组的同学也可以选择C组的试卷。每次测验后各个组进步较大的同学可以上升一个小组,而退步的同学则的降到下一个小组。

3.收获与体会

我们学校是一个有近1500名学生,100多名教师,31个教学班的大校,我是学校办公室副主任,担任学校办公室的全部工作,同时担任高中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此外还担任学校会计的工作。工作之多可想而知,自从我采用分层教学之后,我教得极为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在全年级的六个教学班中名列前茅。我是在高一上学期中期考试后由于原数学教师的工作原因而接手的,我接手的是高一(3)、(4)班两个班的数学课。当时年级学生在学校中期考试中的情况如下表所示(考试由学校交叉命题,交叉阅卷,任课教师在学生分数出来前均不接触本级学生的试卷):

班级一二三四五六

平均分52.248.545.748.350.253.9

及格率55%50%47%49.5%52%58%

优秀率19%15%10%12%17%20%

综合名次246531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我接手前学生的成绩分别为年级的第四名及第六名。

之后又通过半年多的教学,在高一学年结束时由市教委教研室统一命题,全市统一考试及阅卷,学生的考试成绩为:

班级一二三四五六

平均分54.150.055.258.447.449.7

及格率52%48%54%60%40%42%

优秀率30%29%33%40%20%23%

综合名次342165

通过以上的统计不难看出,尽管我采用分层教学的时间还不到一年,但是学生的进步是显著的,此外,在全国希望杯数学邀请赛中,我所教班级有一个学生获全年级唯一一个全国三等奖。我在学校担任的工作相当于三个人的工作量(并没有多拿一分钱的工资和奖金),有老师和我开玩笑说我是能者多劳,其实真正使我受益的是我对学生采用了分层教学,并且很多工作都由学生帮我完成了。

总结分层教学中的一些得失,我有如下一些体会:

(1)因为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并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真正使因材实教落到了实处。

(2)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兼顾了低差生,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懂,听得明,作业做得会,这便是学习上的一种良性循环。

(3)在分组的过程中以A、B、C组出现,而不出现差生等词语,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此外,在课堂上,某些A组的同学能听懂一些B组的内容,B组的一些同学能听懂一些C组的内容,这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4)在辅导的过程中,让C组的同学辅导B组同学,B组同学辅导A组同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又减轻了教师的负责,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其它教学方面的工作。

(5)使用分层教学,在测验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试卷,学生不会因为自己的测验成绩过低而抬不起头,不少同学都愿意选择上一个小组的试题以显示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混合式学习;实践内科

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日后从事工作、照护患者时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及护理技巧,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是为医院培养新型护理人才的重要保障。以往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多是老师按照教学大纲施教、示范,教学效果中规中矩,学生的积极性也并不高,甚至缺乏对学生沟通能力、创新思维、求知欲、探索能力均受到影响。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BL)通常指将学习风格、学习环境、学习理论、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等进行综合应用并在教学工作中有效落实,旨在将数字化教学与课堂面对面学习这两种较为典型的施教形式有机整合,适应新形势下教学应用主要的发展趋势[1]。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混合式学习,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还可促进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并有效强化学生之间协作能力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合式学习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我院混合式学习法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提高。

1混合式学习发展趋势

混合式学习最早兴起与上世纪80年代,具有即可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启发、引导、监控等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也能将学生在学习过程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体现。施教原则在于根据不同教学要求、问题,采取相应方式将问题解决,在教学方面的体现是利用不同信息、媒体传递方式将问题解决,根本目的是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利益。国际教育界认为,混合式学习这种施教模式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知识、技能,也利于对其价值观及向上情感的培养。我们将混合式学习做为关键词进行文件检索,发现混合式学习已被一些高校应用,如2007年解文明等学者在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施教过程中依据混合式学习设计了相关内容并进行实践;同年扈志洪等学者探讨了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策略的构建;2008年何一茹在教师培训中采用了混合式学习。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整合正在广泛开展,在如此大环境下,构建具有特色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广泛应用于学校教学,对促进教育教学向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混合式学习的开展意义

内科护理学属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临床护理方面关键学科。既往国内学者在此项学科教学中运用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但仍是教师做主体的形式,相关的教学活动均围绕教师来进行,基础目的只是注重传授知识。但结合教学实践的经验来看,在教学中过分的强调以学生或者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均会存在一些弊端,进而影响教学效果[2]。而采用学、教并重的混合式学习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指导、改革对护理教学意义重点,主要可体现在下面几点:①促进教学改革将混合式学习所设计的内容有效运用至施教过程,能够提升护理教学的整体质量及水平,加快教学改革的脚步。②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学习,所涉及到更为先进的施教理念与新型信息技术,给施教人员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也要求施教人员必须从提高自身能力及知识储备做起,以能够将混合式学习有效贯彻。③促进施教目标实现,混合式学习有利于师生沟通,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思维,进而促进护理教学根本目的达成[3]。

3混合式学习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我院近年设立实验班,将混合式学习贯彻至护理教学,取得了满意效果,结合我校开展混合式学习的经验,我们将实践方法总结如下:①教学方法:内科护理学教学时间是1年,开展混合式教学班级的教学小组成员包括主讲教师1名,助教2名及技术支持人员1名。②课程导入:我们对内科护理学相关的学习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制定施教内容与学习目标,并利用合适的教学资源及模式施教;同时,教学小组成员需要明确各自职责,如主讲教师主要负责为学生介绍内科护理学学习方法及目标、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及评价方法,助教主要将课程学习目标、内容、形式、方法、任务、成果一一明确,技术支持则在教学全程给予信息技术方面支持。③活动组织:混合式学习并不局限于传统课上听讲与课后读书,而是将协作学习及课堂讲授相结合,利于多种形式积累学生的学习经验。我们主要采取课堂讲授、分析案例、小组协作、解决问题等四种活动形式,而组织形式则包括个体化、小组及集体学习三类。④学习支持:利用学校所开发的网络平台给予学生学习环境支持,具体包括及时将课程相关的各种信息及时在平台,并将一些课程相关重要资料发送至学生电子信箱,开通微信群、QQ群、微博,利用先进的通讯手段提供给学生查询资料、咨询问题的平台,要求学生咨询的问题在48h内予以答复。针对具体案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设计见习内容,以促进施教目标达成。登记疏忽造成错漏以及计算错误的问题,有利于实现护理的无纸化办公模式,节约日常办公开支。②Excel表格极便于存储,可分月度、季度和年度建立备份文件在电脑中长期保存,避免纸质登记簿保管难以查找、占用空间的弊端。3应用Excel制作护士绩效考核表存在的不足缺勤考核未使用公式计算由于请假的种类和天数不同,所扣除的费用也不同,而且每人每月的休假也会有变动,如果使用Excel公式计算,每月都要重新制作公式,反而事倍功半。因此,缺勤考核项为手工计算后填报到表格中。二次分配未使用公式计算二次分配是将每月缺勤是按照岗位系数、担任组长天数、考勤天数来计算,很难使用Excel公式计算。因此,二次分配项为手工计算后填报到表格中。

4体会

合理的绩效分配制度,客观公平地实施护理人员的绩效分配,可以提高其工作中满意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3-5]。我院使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绩效分配,取得良好的效果。Excel软件操作简单方便,在财务预算、账务核算、报表、计划统计等数据统计处理时,极为方便,其界面清爽,简单易用,在护理部能迅速推广应用[6]。Excel是由电脑编写和运行的一款电子表格软件,可用来更方便地处理数据,一般用于会计核算、财务预算、账单和销售、报表、计划统计等。其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易学易用特点,能够让护士、护士长在接受指导后很快掌握并熟练运用[6]。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纸质登记簿而言,Excel电子表格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明显改善了护理人员的管理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冰 孙广翠 单位:1.扎兰屯职业学院 2.扎兰屯人民医院妇产科

参考文献

[1]罗金萍,陈斌,王玉莲,等.Excel电子表格在普通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8A):2060.

[2]李秀凤,刘红玲,张俊萍,等.Excel电子表格在护理部管理工作中应用体会[J].护理研究,2008,22(9A):2427-2428.

[3]娄湘红,李萍.手外科病区护理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2,27(2):9-12.

[4]杨晶.我院护理人员绩效工资改革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50-51.

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分析化学任务驱动

分析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如药物分析等的学习起到了支撑作用。由于该课程理论知识多且杂,内容抽象,教学课时较少,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困难,教学效果有限。如何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实现有效教学,成为我们的关注点。数字化时代,信息化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与学习的习惯,也在深刻地推动着课堂教学的转型与突破。当学生和老师处在同一个信息环境中的时候,以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习题演练为主的传统课堂,与学生们持续学习的激情与向往渐行渐远,仅仅依靠在课堂吸引力、策略方法上做改进,已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运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开发大脑的潜能、学会透过知识获取智慧、学会有勇气面对未知世界的未知问题,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以药物分析课程重点内容色谱法概述为例,探讨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分析

第一,目标分析。色谱法是现代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应用非常广泛,在《中国药典》中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是课程的重点内容。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使学生掌握色谱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色谱法的理论基础;能进行简单的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第二,学情分析。授课班级的学生为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高职二年级,具有一定的理论学习的基础,动手操作能力强,有一定的团队协作意识。但是大部分学生学习方法欠佳,想学不会学,且很难随时得到帮助。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建立了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互动平台,依托该平台和网络学习环境,运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及手段,采用任务教学法,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力求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实施

“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为了使学生能学会自主思考,主动学习,根据本节课特点,并结合翻转课堂理念,我们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把任务和任务准备置于课前、评价拓展留在课后,集中宝贵的课堂时间解决最关键的问题。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支持。1.学习任务。为了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对本节课内容有具体了解,不浮于课本中的文字,需要有具体的学习任务书。因为首次介绍色谱法,学习任务的确定对以后教学的展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任务书需要考虑到学生基础,既能通过任务书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又不会出现因为太难不知从何下手的情况,便于学生具体操作。教师提前把任务书上传至课程的教学平台,督促学生按照要求开展自主学习,同时利用平台与学生就困难问题展开讨论。2.实施学习过程。第一,任务分解,学生分组。把本节内容分为色谱法分离原理和分类、色谱法基本概念、色谱法定性分析、色谱法定量分析4个学习项目。每10人左右组成一个小组,每组学生认领一个学习项目。第二,确定组长,分析任务。小组成员确定后,选出组长是关键。如果只是通过学生选举,通常组长都是综合素质较为突出的学生,承担组内的大部分工作,但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因此,教师综合每次小组活动情况指定组长,为每位学生提供锻炼综合能力的机会。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分析任务并初步制定学习策略,做好分工并详细记录上传至教学平台。第三,搜集资料,互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活动多是课堂上的老师教和学生学。色谱法理论知识多、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数字化教学资料的出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材内容成为完成任务所需的骨架,而所需要的血肉则需要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源搜集补充。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适时在教学平台上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料,比如企业液相色谱仪培训资料、重点内容微课、图库、案例库等,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自学理解程度;推荐的一系列优秀学习网站和图书资源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教学平台的手机版APP,保持师生间的有效沟通,随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对于各组的进度,教师也是通过互动教学平台及时了解。各组在规定时间上传学习进度,教师及时进行反馈,保证学生各司其职,都能得到锻炼。第四,准备课件,深入理解。课件制作,不仅督促学生深入研究关于色谱法的新知识,也是对可能涉及的旧知识的应用。学生在前期搜集到的各项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件的制作。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小组的讨论修改,学生都能在现有分析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做到直观形象、利于理解。例如,有的小组利用专业色谱网站上制作的动画,说明色谱法重要的基本概念的定义,摆脱了此前枯燥的文字介绍。对该节教学难点色谱法分离原理,学生利用PPT的动画功能自制了动画,演示了混合物在色谱柱中的分离过程,使原本通过描述不能理解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在眼前,突破教学难点。而色谱法的定量分析是色谱法的教学重点,学生通过DryLab软件模拟了用色谱法进行分析的实验过程,不仅突出了这一教学重点,而且启发了学生的思考。第五,课堂展示,总结提高。经过充分的准备,在教师的把关下,各组派出代表进行授课,展示本组的任务完成情况。第一组在分类的介绍中,通过思维导图软件清晰地列出了色谱法的几大种类,还展现了现代色谱的发展历史和重要作用。第二组结合实例,形象地介绍了各个重要概念。为了避免知识过于枯燥、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充分利用了搜集到的动画软件,模拟色谱原理,展开实时互动和现场讲解,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第三、四组把应用于药物的分析实例相结合,介绍了基本的分析方法,并通过模拟软件的辅助进行现场分析,使知识形象化。各小组的展示内容犹如一粒粒珍珠,需要教师的总结作为一根线把它们串在一起。在总结中教师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对不当内容如给予纠正,对忽略的内容进行补充,保证学生对色谱法基本概念这一节内容有完整清晰的理解。通过总结讲评,学生收获了成就感,提高了学习兴趣。第六,应用拓展,查缺补漏。学生有了前期运用信息资源自主学习的基础,教师进而提出具体药物的色谱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既让理论知识得到了延伸,又为相关专业知识的讨论做好了铺垫。学生通过在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发现色谱法在现代药品检验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细读相关论文,并撰写笔记上传到学习平台的讨论空间,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加强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有效衔接。学生在教学平台完成本节内容的测试,查找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巩固提高。而教师根据测试情况,对薄弱环节加强指导。3.评价学习效果。课后各小组上传课件和总结性材料,交流学习心得。最后,学生在教学平台上针对本小组成员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自动形成小组互评成绩;教师根据学生承担的任务和完成情况、自测成绩等给出教师评价成绩;教学平台自动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活跃度、电子资料学习程度等情况形成过程性评价成绩。这三者构成了本次学习的综合成绩。平台上的成绩排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性学习氛围。

三教学效果反思

分析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理论多而且抽象,学生学习困难。通过引入演示动画等多种信息化资料,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增加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实现了学习资料共享、师生和生生的实时互动和教学效果的多元高效评价,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经过实践证明,把信息化技术合理地应用于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吴志芳.依托慕课理念探索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5(21)

[2]刘飒.翻转课堂及其在中国应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6

[3]李爽,钟瑶,喻忱,等.基于行为序列分析对在线学习参与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7(3)

[4]朱宏洁,朱赘.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