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交流材料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5:28:19

教学交流材料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篇1

《量一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第四单位《面积》里的第二课时。本课旨在让学生体验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感受到1厘米2、1分米2、1米2等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建立“面积”的空间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认识了厘米、米、分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在本单元第一课时也认识了图形面积的含义,学会了用不同方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为本课学生的自主构建“面积单位”奠定了基础,但教学中考虑到:对形象思维突出的小学生来说,面积的定义和面积单位的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实现由“线”到“面”的飞跃,力求做到:1、让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自主地去构建知识,并力求让能力和情感得到和谐发展;2、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数学生活化、活动化两个显著特点,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行、比较中感知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概念,体验、思考、构建“面积单位”。

二、学生分析

学生学数学的过程是一个自己“做”数学的过程,而有效“做”数学的前提必须做到:1、以学生已有经验出发;2、过程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3、有利于“三维目标”,甚至“多维目标”的实现。基于这一考虑,我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学生已有的经验:这里主要从知识和生活两方面来阐述。知识经验:在此之前学生已认识了长度单位,会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在上一课时学生知道了什么是面积,会用数格子等方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面积。生活经验:学生生活中有丰富的认知体验,例如:知道学校操场面积比教室面积大得多,大约有10多个教室面积大等类似的情感体验。知道表面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的有大拇指指甲、衬衫纽扣、作文纸的格子,表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的有电脑软盘、一张修正纸等,表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的有地砖、磁性黑板等。

2、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要建立正确的“面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不能靠纸上谈兵,也不能靠幻想,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求我们必须以学生自己的空间知觉和体验为基础,必须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活动来为载体,所以教学设计中设计了“量、比、估”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在“做”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了实处。

3、教学的重难点:结合上面两点分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教学难点是面积概念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形成的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探究形式的学习方式,构建了一节有价值有突破的课。

三、学习目标

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学情的把握,确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形成正确的表象,会应用常见的面积单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等活动,使学生体验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感知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5分钟)

1、师出示两张纸。(一张长方形,一张正方形,面积一样大)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张纸面积谁大谁小?

生1:我觉得长方形面积大一些。

师:为什么?

生:感觉它应大一些。

师:有什么不同感觉吗?

生2:有可能正方形面积大!

师:(笑)光凭感觉能判断吧,有科学一点的方法吗?

生3:可以用重叠的方法。

师:你来!(请该生上台将其重叠在一起,马上发现了问题)

生齐说:这种方法也不行。

生4:我还有办法,可以用我们准备的方格纸来量一量。

师:这个办法不错!为了节约时间我们请男生用自己的方格纸量长方形,女生量正方形。

生:进行了测量。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让学生一开课就进入了思考,想出了不同办法来比较这两张纸,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且在学生不断的思考中感受到了数学的严密性,同时也为产生矛盾、激发探究欲望奠定了基础。]

2、学生汇报,产生矛盾。

师:都量完了吧!谁来说说你的测量结果。

生:长方形面积有6个大、有7个大……正方形有4个大……

师:噫,结果五彩缤纷呀,量了后能知道谁面积大、谁面积小了吗?

生:摇头。

师:为什么还不能看出来?

生:因为我们的小正方块大小都不一样,量了也无法比。

师:那怎么办呢?

生:找一样大小的小正方块来量才行。

师:看来,要度量大小,必须要先统一标准。这个标准国际上已经有了,叫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学生在用自己的正方块测量后发现还是无法比,矛盾引发了疑问,是什么原因?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出了“面积单位”,让学生感受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构建、认识平方分米,“创造”平方厘米、平方米(22分钟)

(一)探究“平方分米”(提供大小不一样的正方块)

1、师提问:既然我们知道了统一标准的必要性,下面请同学们在袋子中找一个比较合适的正方块来测量这两个图形,并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请学生再一次用选择的正方块测量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①学生动手测量

②汇报:发现长方形里有8个小正方形,正方形里有9个小正方形,正方形面积要大一些。

3、学生研究小正方块的特点,发现其边长是1分米,师指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面积是1平方分米。

5、估一估:教材封面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设计意图:当学生知道需要统一小正方块的时候,教师提供了大小不同的小正方块让学生选择,并说选择的理由,让学生感受到测量不同大小物体面积时需要用不同的面积单位。而当学生比较出正方形与长方形面积大小,在感受成功的时候,教师将研究推向深入,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了1平方分米,并且在说一说、估一估活动中加深了认识,建立了空间观念。]

(二)创造“平方厘米”、“平方米”

1、认识“平方厘米”

⑴、提问激起矛盾。师:认识了平方分米,老师这儿有一个不足1平方分米的物体,怎么测量?

⑵、学生讨论认识到要用一个比平方分米小的单位。

⑶、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的知识想一想比平方分米小的单位是什么?

⑷、说一说:1平方厘米应有多大?怎样准确描述它?

⑸、找一找:在袋子里找出1平方厘米

⑹、比一比:1平方厘米和什么物体大小相近?请举例

2、认识“平方米”

⑴、师提问:如果要你们用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的正方块来测量我们这间教室面积,你们说好吗?为什么?你觉得应怎么做?

⑵、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准确表述1平方米。

⑶、出示1平方米,之后平放在地上,学生估一估大约可以站几个小朋友?然后验证,体验估算成功的乐趣。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再加上上一环节对“平方分米”的研究,这里的活动让学生在矛盾引发思考,提出了平方厘米、平方米,在思考后讨论表述,讲清楚了什么是1平方厘米、平方米,然后通过找、比等活动建立了正确表象。设计中概念由学生引出,概念的认识由学生自主发现,并且仅仅联系生活实际来强化应用,整个过程集趣味性、探究性、应用性为一体。]

(三)、巩固学习,深化认识。(8分钟)

1、填一填,选择合适的单位。

2、听故事,找错误。

3、结合学过的知识思考:1平方米里有多少个1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1平方米里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并说说理由。

(四)、全课总结,课堂延伸。(5分钟)

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习题设计

题1:练一练:用适当的面积单位(cm2、dm2或m2)填空。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

(3)练习本的面积约2。

(4)单人床的面积约2。

题2:听故事,找错误

吃饭时,马小哈一家三口坐在1平方分米的方桌上吃午饭,要一不小心,咬到了一粒石子,马小哈那颗表面约1平方米的大门牙被碰掉了,鲜血直流,马小哈忙掏出1平方厘米的手帕,捂住嘴往医院跑!哈哈哈,你信吗?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篇2

要说自己觉得最满意的地方,也有几许,那就是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在逐步提高。这缘于我们课前2分钟的训练。虽然时间短暂,但精彩无处不在。

我们课前的训练,就和电视台的节目一样,有总策划,每堂课前都有不同的主持人,主持不同的节目。

比如:成语接龙。成语接龙组就有3个人策划,两个学生负责找成语,然后制成幻灯片,其间包括对生僻的成语的解释。一个学生负责训练。现在孩子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成语,如果你发现一个孩子随口说出一个成语,并不稀奇,说出一些你闻所未闻的成语也不足为怪,因为那是我们还没涉猎的,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孩子们是我的老师。

欢乐“动动动”栏目,是孩子们在积累了成语之上自己创建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肢体语言猜成语,他们有自己的口号:好像是“欢乐动动动,你动我也动。”结尾还有手舞足蹈的操。所有的东西都是他们自己策划的,我只是给了点意见而已。具体是每组派两个代表,一人表演一人猜,猜出的就为小组得一分,而且每天累计。孩子们的表演让人啼笑皆非,但的确活灵活现,小主持人也蛮幽默的,每次到这个时候都让人余兴而归。

演讲,是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捷径。我们有一节课前安排的是演讲节目,每天安排一个人。主持人前一天让孩子们做了准备,要求把重点部分写在黑板上。看了他们的演讲真是各有千秋,有的孩子不敢抬头,有的孩子紧张地总是重复,还有的孩子背的很熟练但是不能吸引学生,所以我就建议他们演讲完之后做些评价,先说优点,委婉地提出建议。这样孩子乐于接受。没想到孩子们的评价也颇有见地,原来他们心目中也有完美的标准。学生对他人提出的建议有:请用眼睛看着我们,并微笑;如果能用肢体语言协助效果会更好;演讲开始的语言要自然,贴近大家生活。我无意听了一个孩子的演讲,她的开头是一个脑筋急转弯。说:一个毛毛虫,想过一条很宽的河,请问它是怎么过去的?孩子们马上纷纷举手,可答案都不对。然后她告诉大家:是化蛹成蝶后飞过去的。原来她讲的主题是:遇到困难不退缩,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困难一定会踩在脚下。我听后眼前豁然一亮,那个在前面侃侃而谈,幽默风趣的不起眼的小女生就是我的学生吗?我高兴地第一个鼓起了掌,那一刻,我感到很欣慰。

还有很多节目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有根据教材编排的有关质数、合数、偶数、奇数的游戏,有大家喜闻乐见的歌曲等。所有的主持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他的学生随时可以竞争,优胜者留任。新节目的产生或招聘,都有总负责人计划和宣传。我就成了幕后者,看到问题后及时给他们指出,以保证他们的活动步入正轨。

每堂课前的两分钟,给了孩子们展示的平台。让他们不再惧怕当众讲话,与人交往的能力会逐步提升。而且,丰富了学习生活。各位老师,您还觉得这两分钟是您的负担吗?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篇3

一、培养学习兴趣,新知教授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学习英语课程,应采用各种形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这样学生才会有快乐、喜悦与自豪的学习英语的情感。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表现教材中内容,引导学生去体验情景、感知形象,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讲课思路愉快地跌宕起伏,从而促使学生对所习内容的吸收和掌握。此外,教师应在教学新知时及时进行道德情感教育,而不是机械地学习完新课内容后再来一通无味的说教,情感渗透应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同时进行。如在三年级下册Unit2MyFamily中教学家庭成员的新单词时,我在教学单词、唱英语歌曲、小组组竞赛等活动中都不停地用语言示范并配合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告诉学生:Ilovemyfather.Ilovemymother.Ilovemyfamily.让学生在学习完新课后不仅学会了新单词,还具有了热爱父母、热爱家庭的积极情感。

二、借助情感中介,运用多种形式评价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敢于开口说英语,更要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可以激发学习成功的动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对问题回答得好的学生说:“Verygood”、“You’reveryclever”、“Great”等,有时还可借助同学们的掌声进行鼓励,对于回答得不好的学生说:“You’llbegoodnexttime”、“Tryagain”等。在学习评价上也应力求形式多样,通过不同层面的考察,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尽量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之处,而不要依据书面考试的分数来判定学生的水平。

三、创设课堂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我们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并学习语言,了解西方文化,并在情境自如运用所学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得以提高。在高年级教学中,我们可利用每节课的前2-3分钟,让学生用英语进行freetalk。这样既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英语交际氛围,也帮助学生巩固了已学的英语知识。在学完课文对话后,又可再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对话情景,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熟悉所学语言。在真实自然的课堂情境中,学生习得了语言,还感知了文化,智力和情感因素得以协调发展。

四、改进教学,体验积极成功的情感

英语教师应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每个班40多个学生的英语水平,总是有高有低,参差不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这点,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但一堂课只有40分钟,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个学生。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人小组、四人小组或男女组,根据小学英语教材每一课都有适合学生会话表演材料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运用逼真的动作,夸张的表情,充满真情实感的示范表演,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说,学着做,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表演欲望,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学习操练的基础上,上台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能表现自我,体验成功。我在每节课中安排适量的表演机会给学生,让英语学习小组发挥作用,学优生带动学困生,一起说一起练一起演。在讨论中交流情感,在互帮互助中增进友谊,在表演中培养协作精神。促进学生自我完善所学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的英语水平和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充分展现。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篇4

一、强化目标意识,制定行之有效的中考工作方略

1.战略目标凝人心。在第一学期第一次全校教职工会议上,校长就向大家阐明了**中考工作的中心任务——实行“两个聚焦”战略,即聚焦尖子生,聚焦学困生。聚焦尖子生,力争08年中考考取重点高中并轨生指标“保30人,争40人”,使大家对进重点高中人数有清醒的目标,为提高老百姓的“口碑”、扩大学校的声誉而不断努力。聚焦学困生,使大家对中考的平均分有清醒的目标,不抛弃,不放弃,为提升**的整体素养、提高**的整体实力而不断努力。定目标有方向,此举措及时地凝聚了全体教师的目标,凝结了大家的干劲,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细数起来,我们在“两个聚焦”上抓了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前60名促尖保尖,保优秀率;二是抓前200名,保考取高中率;三是抓差补差,保合格率平均分;四是抓思考教育保稳定,保良好的迎考心态;五是抓家校配合,保紧密联系,齐抓共管;六是抓方法指导,保提高学习效率;七是抓复习策略,保巩固复习效果;八是抓质量监控,保实现目标。

2.分解目标聚人气。在分解目标上,我们因班制宜,分别采取“确保、力争、合推”之策,设法让每一位学生都成才。三个实验班每班上滨中并轨生“确保”10个指标,“力争”12个指标,“合推”是关键,三个实验班在“聚焦”“前20人”的目标上寻突破,共同研讨方略。为了变压力为动力,初三老师远打算,近要求,常分析,勤调控,通过排队摸底、分类指导,聚焦优秀生的培养,依次推进,奋勇争先。初三年级全体成员能上下一心、团结协作,把个人成就感与年级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分管校长薛天明同志和年级主任李功流同志,能洞察秋毫,及时指导,适时整改,做好服务性和管理性工作;初三年级各备课组内部能精诚合作、资源共享,营造和谐、协作、共赢的教研组文化;不同学科之间能协调合作,相互鼓励,相互借鉴,决不过重地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班主任老师与科任教师之间能加强交流,加强沟通,共同督促学生尽快提高;各科任老师能有的放矢,认真分析学情,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还能主动与学生沟通,指导学法,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3.落实目标激人志。中考目标的最终完成,取决于教与学两方面的因素,光激发教师群体的积极性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追求激情,要把学校的整体目标落实到学生人头上。一是班级制定阶段目标。班主任和全班讨论制定期中目标、期末目标、中考目标,并在学校橱窗里及时张贴,在交流中监督,在监督中前进。二是口号激励。每天课间操期间,由值日领导组织学生进行口号呼喊,在口号中激发激情,在口号中激励斗志,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和备考思想的培养。三是誓词宣誓,每周升旗仪式上,尤其是百日冲刺大会上,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宣誓,使学生们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迎接中考,义无反顾,迎接挑战,书写人生的灿烂辉煌。四是张挂学习明星像。把每次大考中出现的优秀生的照相都张贴在橱窗里,通过学生展览和事迹介绍,让学生学有榜样。

二、强化质量意识,构建“三全”型的质量管理模块

1.组织保证有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初三年级一盘棋,初三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所有初三班主任和学校领导拧成一股绳,起早贪黑,与学生一起并肩战斗到最后。一是根据我校以往的成功经验,本届初三开学之始,校长室就决定成立初三年级工作领导小组,由唐于海同志任组长,薛天明同志任副组长,徐伟、徐永盛、嵇为民、李功流四同志为成员组成初三年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初三教育教学工作,以中考目标为动力,以责任状为压力,增强信心,集思广益,齐心协力,荣辱与共,并以此贯穿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集体协作促进各项工作长足发展。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为中考的再度辉煌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细化中考目标责任制。学校与年级组签订“**年中考目标责任状”;年级组与班主任签订“班级中考目标责任状”,明确各班级的中考目标和任务;与科任教师签订“学科教学质量目标责任状”。全体教师以中考目标为动力,以责任状为压力,增强信心,并以此贯穿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全体教师能围绕教学和中考目标而努力工作,能有大局意识,克服各种困难,服从学校整体工作安排并圆满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是做好服务工作,实施早晚餐免费制。学校为有早读、晚自修、值班任务的老师和领导提供免费餐点,虽不丰盛但有温情,虽不昂贵但有人情,使“**是我家,质量靠大家”的意识深入人心。

2.团结保障合力。初三年级组细化教学质量管理,一着不让,走精细化管理之路,把常规管理变为管理常规。一是坚持教学常规工作周查制、学情调查制、学生评议制,向教学各环节要质量。从把好教师备课关做起,包括新授课、习题课及试卷讲评课的教案,特别是理科的新课教学中的习题课,要以基础知识巩固和知识点的归纳为起点,进行适当提高,面向全体学生,拾遗补缺、弥补疏漏。二是师生同用教学案。一轮复习开始后,我们发扬传统,在授课中使用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案由某个教师具体准备,上课前要上交到年级主任李功流同志处,经审查后符合要求方可使用。这样保证了课堂精讲。三是周周练促提高。从第6周结束新课后,初三进入周周练阶段。要求周周练必须为综合训练,不得照抄资料,要根据材料进行“二度”加工整理。这样通过教师的努力保证了学生的精练。四是质量分析求反馈。为了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学校要求课任老师在每次考试后3日内必须将成绩报到李主任处,各班班主任及时做好每次考试成绩的汇总工作,保证每位学生每周都能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同时,每次考试后,年级组都对每班级的目标生进行跟踪分析,如果有的目标生出现较大的退步,年级组要同相关教师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制定并实施促进的措施,全体老师要充分认识到提高目标生的薄弱学科成绩对于完成08年中考任务的关键作用,把目标生的薄弱学科成绩提高的责任落实给相关学科老师。相关学科教师能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切实履行帮助、促进的职责,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目标生的薄弱学科有较大改观。公务员之家: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篇5

一、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上应创新

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主要是指:实验方法创新、实验手段的创新及实验设备的创新。

1、实验教学方法创新,教师首要的是转变教育观念,要破除“学科中心”与“教师中心”的教学,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转移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上来。不能让实验成为只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不能让学生成为教师表演的“道具”。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当把握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运用实验启示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相关信息得出结论,对实验进行评价,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在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都体现合作精神。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点:

①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协同实验,甚至学生表演实验。现代的教学观把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帮助者及品德的示范者。演示实验不是教师的专利,变教师实验为学生演示实验,即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如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一节中,在学生们了解了蒸发的意义以后,提问:蒸发快慢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同时在讲台上摆放一杯水、两个小碟、吹风机、滴管,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与温度有关,有的说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也有的说与空气的流动有关,我让每种想法的学生都上来一名,亲手试验,去验证他们的猜想,每当他们的猜想被确认,就兴高采烈,情绪高涨。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更好地掌握物理规律。

②将部分学生实验中的测量、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真理的探索比占有更加宝贵。”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所谓验证性实验,即是让学生尝试和利用实验手段,对已知的现象和规律进行检验的一种实验方法。所谓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并付诸实践,根据实验现象或实验结论进行严密推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实验方法。

分组实验以往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学生只须按步操作就行。这样虽可保证实验的成功率,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基本无须思考,更不需要创造性的探索。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由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有控开放。实验前教师先介绍光具座的结构,并说明什么是物距、像距。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烛焰的焰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要在同一高度?当烛焰靠近透镜,使u,移动光屏,光屏上能成烛焰的像吗?直接用眼睛通过透镜观察烛焰,你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多次改变物距,通过对成像情况的反复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像规律。这个学生实验,从教学主体的角度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创造中感受成功的体验,在成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实验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也要不断的创新,这就要求实验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机地整合,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因为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提供与实验相关的生活与社会背景材料。在实际上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播放录像。如:针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播放磁浮列车的录像;在原子核一章中核能的利用可播放核电站的有关录像等等;这些现代媒体的运用,能对物理实验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②用投影或摄像的方法,强化观察主体。如各种电表的表盘刻度学生很难观察清楚,可利用投影等方式,使观察主体在银幕上形成放大的像,使学生能方便地观察到各仪器的实验细节,增强了实验效果。

③用制作课件的方法,再现或模拟实验现象。将一些在课堂上实验现象不明显、学生很难观察或受气候的原因不便做的实验,制成课件,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大气压的测定的实验,由于水银这种液体有毒,而且做这个实验的时候由于管比较细长,不易操作。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做成多媒体课件,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物理教学的内容。

3、实验设备的创新,这就要求所有的设计都来源于教学的需要,而所用的器材都是取自身边的物体。如:在验证大气压的存在的教学过程中,课本上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半球对在一起,然后用抽气机将中间的空气抽出,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里面的空气也不易抽净。因此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取身边的一些实验器材,如注射器、饮料瓶、塑料挂衣钩,利用空的饮料瓶做的一个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在瓶子的底和盖上各钻一个小孔,然后把瓶子装满水,用食指堵住上面的小孔,把它提起来,这时水不流出,而把食指松开时,就可以看到水从小孔流出,再堵住,又不流了,再放开,水又流了出来,这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大气压是很大的。利用身边熟悉的物体演示物理教学抽象的内容,使学生容易理解,还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活跃。

二、在新课程标准下应着重加强对学生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

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教师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做到一边讲,一边做,并在黑板上画出实验草图,一边写下与实验有关的现象、结论,并分析原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演示实验,教师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应注意科学性。在教学中,对每一个演示实验,教师都要认真加以分析,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实验做一些必要的讲解,介绍实验所需的一些必备知识,强调学生观察的注意事项及实验操作方面的规范要求,并适当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思考。讲解既可以在实验前进行,也可以配合实验同时进行。实践表明,讲解的作用不仅限于弥补学生准备知识的不足,同时对学生认清物理现象的本质、达到演示实验的预期效果也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做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在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操作,以利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①在实验的准备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实验目的要求,能根据实验意图制定实验方案,并通过想象“预演”实验的整个或部分过程。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正确地选择实验仪器,掌握各种仪器的精确度、量程及正确的使用方法。能自己设计方案,拟定实验步骤。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及时观察有关实验现象及变化,能及时记录实验所得的现象和数据。

③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所得的实验现象,对所得的数据加以处理,然后进行误差分析,找出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这样既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又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促进技能的形成和提高。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把实验中所获得的新知识,通过总结和提高,纳入已有的物理知识体系,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丰富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

三、在新课程标准下对新教材实验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实验教学和知识教学的关系。从教学实践看,新教材的演示实验安排很不均衡,在课堂教学时存在完成演示实验和完成知识教学任务的矛盾,因此,合理分散实验,尽量使每一节课形成由实验带来的兴奋点和兴趣点,是教师应探索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就应科学分配课时内的教学内容,合理分散演示实验,以求达到最佳实验和教学效果。

2、处理好实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在师生间的关系上,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新课程的演示实验操作。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容易把自身处于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参与性,演示实验的教学基本上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然后师生共同结论。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这包含着思维的积极参与,也包含着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教师应该注意实验的启发性,在实验前多设疑问,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多创造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篇6

物理实验是物理中考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为了提高初中物理实验内容复习的效果,下面谈谈自己实际教学中摸索出来的几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重视基本仪器,落实操作练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注重基础的知识,则难以对更加深奥的知识进行掌握。物理实验复习中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至关重要。能够正确熟练的使用基本仪器是探究创新的重要基础。初中接触到的基本仪器有:刻度尺、温度计、量筒、天平、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这8种。这8种基本仪器各有正确的使用方法,学生需要了解每种仪器的工作原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此仪器使用方法、要求等一糸列可能碰到的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还应该尽可能的创设出实际操作情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实际操作练习机会,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及时予以当面指导和督促。

二、准确把握试题类型,精选习题

在中考物理复习中,实验题的选取对于物理实验的复习十分重要。我们作为教师,要多辛苦点,让学生更加轻松点,因此应该多下功夫准确把握中考试题类型,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复习,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分析,主要有以下的几种物理实验题型:(1)根据探究课题,提出猜想;(2)根据探究课题,选择器材;(3)根据探究课题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和记录表格;(4)根据图表或图像信息,分析总结结论;(5)根据实验探究,对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6)综合类实验探究题。针对这些题型应该据考试标准精选试题进行练习,并和学生一起总结出解题的方法争取做到让学生考试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并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突出物理实验中的重点与难点

从近几年的中考物理实验题中能够看出,考察的实验基本都是教材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因此教材中出现的实验以及实验探究的七大环节都有可能会在中考试题中出现,为此需要注意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全面的温习教材中所包含的实验,并且还需要温习实验探究的七大环节......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二篇:音乐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一、边听音乐边作画

音乐与绘画有许多相容之处。据说有许多画家在作画时喜欢听音乐,一听音乐就缴发了创作灵感,从音乐中得出新的创意。我在教《粉刷匠》这首歌曲时,也让学生进行了边听音乐边作画的尝试。我说:“你们听了这么欢快的曲子,打算怎样作画呢?”一个学生忙说:“我想象的房子应该建在树上,粉刷匠正往上爬呢!”另一个学生说:“我想象粉刷匠右手拿着刷子,左手拎着油漆桶,站在架子上正刷房子,房子应该是粉红色的。”还有一个学生抢着说:“我要画的房子是大蘑菇房,上边还有好多漂亮的花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丰富的想象力好像插上翅膀在翱翔。我这时地引导他们说:“你们的想法都很好,那就动手画吧!”话音刚落,孩子们就高兴地说:“太好了!”大家按分好的小组边讨论边分工:“你画房子,我画粉刷匠,他画梯子。”只短短的几分钟,孩子们就在欢乐的和谐气氛中完成美丽的图画,每个人都沉浸在愉悦之中。通过边听音乐边作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不仅仅得到情感的体验,还培养和增强了实践能力。

二、通过表演和自编舞蹈体会音乐作品

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发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怎样让孩子去实实在在地感受音乐,不妨寻求一种良好的载体。于是,我就让孩子们将学过的歌曲,通过小组的合作自编成舞蹈。这样既缴发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也使他们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深刻内涵的魅力。自古以来,歌舞就是一对孪生姐妹,载歌载舞,更能体现艺术的真谛。我依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及具有强烈表现自我的心理,按照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音乐教学的规律,将学生分成小组,指导学生边唱歌边表演,或将歌曲集体创编为舞蹈。例如:在学完《快乐的布谷鸟》这首歌之后,我借了一盘录相带,让学生观察小鸟出壳、飞翔、捉虫的声相,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将观察听到的用动作表现出来。我说:“小鸟出壳,是一下子就钻出来的吗?你能表演一下吗?”学生们争着说:“小鸟一下一下把蛋壳啄破,才慢慢挣扎出来的。”说完还歪歪扭扭地学起来。我说:“听一段音乐,音乐中有小鸟啄壳的描写,谁听出来了谁就跟着做,看谁表演的最像。”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都尽情地做着动作表演,有的做出壳的动作,有的作飞翔的动作,有的学捉虫的样子。通过听音乐学表演,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发展,同时也更深地体会了音乐作品。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我还指导他们将《粉刷匠》这首歌创编为舞蹈。我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边唱边跳。开始,每组都站成一排,跳同一动作,没有什么创新的队形。后来,我引导他们可以让跳得好的同学担任领舞,队形也进行灵活多样的变化。如:可前面一个人,后面五个人,组成一个三角形;也可图成一个圆圈,还可俩人对跳。我最后说,现在可以比一比,看哪个组编排得最好,老师将有“金五星”奖励。在教师的鼓励下,他们大胆地创编动作进行展示。真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创造潜能发挥得这样好,有的组排着队挥舞着刷子,按着节拍点得意地走进来,然后又变换成三角形翩翩起舞。还有的组准备了道具,从家里拿来刷子和小塑料桶,头上戴着帽子,四个人搭着肩随着音乐跳进来,那种认真劲和活泼劲可爱极了。每个小组编排的舞蹈都具新异,表演也很到位,老师一一给以肯定和表扬。我深深体会到小组合作式的创编舞蹈更能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指导学生练习作曲和创编音乐剧使其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力是直接影响

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与活动密切相关,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因此,我认为音乐教学的设计应该多以活动为主,把学生组织起来,使其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我重点开展了作曲和创编音乐剧活动。

我根据小学生求知欲望强,不满足于现状的心理特点,大胆地让他们练习作曲。六年级学生已能吹奏不少名家名曲,在进入音乐意境的同时,自己也往往产生作曲的冲动。为了让学生练习作曲,老师首先将自己谱的新曲做示范,再教学生利用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巧进行模仿练习,再用级进、小跳等音乐......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三篇: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思想政治课中材料的选用要注意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前者一般指教材理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形式的完整性与和谐性;实践的现实性和指导性。后者指教材相关联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漫画诗歌,成语典故,大政方针等,如果能延的趣味典用外型材料激活教材内涵知识,形成浓烈的教学氛围,让课堂活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对单纯的抽象理论教育,是可以大胆而适度引用材料,对教材进行“二度”处理,是可行的。因此,我提出一个观点:“诚拙不如巧饰”。

根据心理学原理和认识规律,意识的反作用在过于抽象的理论前会降低感知的敏锐性。因而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与鲜活材料的补充是客观必要的。如何恰当地引用材料对教材内容进行辅助装饰,要讲究一个“巧”字,要重视一些相关的规则。

一、要重视装饰材料的精要性。精,即精密。贴切教材而简洁。要,即必然。在教材中概括性极强的概念,原理和严肃的理论,若教学处理不好或处理未到位,必然形成理解不透或教学气氛枯燥,导学“失位”后厌学情绪连锁产生。此时精妙的外延材料就是“补位”的必备的措施。它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成为学生学习的“软化剂”和课堂氛围的“调节器”。如我上高一年级个人所得税中的“累进税率”时,学生无法理解。我适时引人入计算姚明收入该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并适时演算。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了,学生懂了,会算了。

二、严格把握材料的“度”。所谓“度”,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教育,一个字,“纯”,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二是教材体系,也是一个字,“实”,即契合教材实际。所选用材料要简明易懂,切忌冗繁深奥,晦涩罗嗦。如我上高三年级教材:对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教学,适时插入一幅载在《参考消息》上收集的反映美国的中东政治策略的漫画<水煮诸国〉,客观形象而深刻的揭露和讽刺了作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典型代表的阴谋手段和险恶用心,很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要重视材料的准确性,切入点和时代感。准确是求“真”。这是引用材料的基本原则。切入点是求“善”,要求要找对对接点,要自然贴切。这是材料引用成功与否的关键。时代感是求“趣”,着力追求材料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达到以点代面,举一反三,增加社会知识,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如我讲高一年级:现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代途径和方法之二,提高管理水平时,我适时引进海尔oec管理模式,在短短的两分钟时间内展示了海尔的管理理念,经济成就和“日清日高”,“每天进步百分之一”的精神时......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四篇:课堂高效教学经验交流报告材料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可以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通过一些学习,我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思索,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高效课堂重视课前的备课

(1)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效课堂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我认为:

(1)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五篇:教师两纲教育教学经验材料

大部分人认为在教学的文科教育教学中,两纲教育容易渗透吸收,而在理科教学中却很难体现出来,但是结合我个人的工作经验来说,我认为经过专家指导、理论学习、查阅资料和初步尝试,还是会有很多内容能结合“两纲”教育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主要是研究数学知识规律、教授数学知识和解数学题,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和归纳总结,并在此过程中,运用哲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有时还会涉及数学史中的一些内容,也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由于个人的阅历、知识结构有限,“两纲”教育的责任意识不强,想起什么就“信口开河”讲什么,没有计划,备课时也不会想那么多,教育的层次不是很高,对学生的教育也多半是顺便而已,教育的内容也不是很完整。我个人经过学习思考认为“两纲”教育进数学课堂大致有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种,我们以数学课本中的某些特定内容、知识为载体,使学生能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世界;通过古今中国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数学问题的发生过程和解决过程的教学,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踏实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案例一:拓展课:研究“杨辉三角形”

以有关“杨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为载体,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探究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最终“升华”为民族精神的教育。

【教学目标】

1.探索两项式展开各项系数的规律,形成知识网络;

2.通过探究杨辉三角,增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培养创新能力;

3.了解我国古今数学的伟大成就,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1.复习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2.探索两项式展开各项系数的规律

▲设计意图

二项式(a+b)n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当n依次取1,2,3…时,列出的一张表,叫做二项式系数表,因它形如三角形,南宋的杨辉对其有过深入研究......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六篇:高中教育教学经验材料

我县高中这几年来,之所以事业能够稳步发展,质量能够逐年提高,有很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普九”后,基础教育的重点之一是大力发展普通高中。对此,我县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都有清醒的认识,千方百计加大对普通高中的投入,加快普通高中发展的步伐。博中、王中、三中、实中等城区学校,为了满足人民群众送子女读优质学校的愿望,千方百计挖掘潜力,扩大招生。龙中、文中等学校通过举办校庆的形式,多方筹措资金,硬化、美化了校园,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启德中学、光明中学等民办学校,自筹资金,不断完善校园硬件设施,提高办学水平,为我县高中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二,大力弘扬博白教育人艰苦拼搏的精神。近几年来,我县高中困难比较多,如师资紧缺,办学经费不足,教师待遇不高,但我们的高考成绩多年来一直处于全市先进行列,有些项目还进入全区先进行列。我们这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就是靠不甘人后、艰苦拼搏的精神。博中、王中、三中、实中等城区学校由于这几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资严重不足,许多教师都是超负荷地工作。乡下高中的许多教师在艰苦、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虽然没有取得过什么骄人的成绩和荣誉,但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因此,我县普通高中的快速发展和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样有他们一份功劳。

第三,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在这方面,博中、王中、三中做比较好,做到校本培训有制度,有成效,有特色。博中以“科研型教师队伍”为目标,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以科研处牵头,通过优秀课评比、课题研究、学科沙龙等形式,全面加强对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仅今年一年,博中就有9个课题立项,其中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7个。王中特别重视对班主任队伍的培养。他们坚持王力师道,大力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培养目标是四个“转变”:一是从“保姆”型向“导师”型转变;二是从“威严”型向“民主”型转变;三是从“学校”型向“社会”型转变;四是从“专业”型向“全才”型转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建立健全班主任考核评估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为了给校本培训......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七篇:教师教育教学经验材料

我和在座的许多老师一样,都是从事班主任工作,不敢说有什么经验,但体会颇深。今天借此机会仅谈一点:我在工作中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来教育学生,管理班级。

我们都知道,学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可能的。而且素质教育要求让每一个学生的巨大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生动的发展,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建设过程中学会善于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内动力,开发学生的巨大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工作中,我运用了哪些激励方法呢?在这里略述一下:

一、目标激励,使学生明确前进的方向

目标激励的作用非常重要,就象人海中航行的船,有了目标,船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迅速的到达彼岸。如果没有目标,船就会随波逐流,不知飘向何方,甚至会触到暗礁。班集体目标就是集体成员前进的方向,要想发挥目标激励的作用,就要让每个学生明确目标。我每接一个新班的时候,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远的不说,就说我现在教的三年六班,刚接班的时候,我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利用班会的时间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的目标。我是这样说的:“你们是三年级的学生了,你认为三年级哪个班最好?为什么?”有的学生说:“某班好,因为它班纪律好;某班的学习好;某班的卫生好等等。”我又接着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有的学生说:“是听学校的广播;听家长说的;听别人议论等等。”我又问:“你们也是三年级的学生,并不比他们差,你们想不想超过他们?”学生说:“想。”我鼓动学生的情绪接着说:“老师有办法让你们超过他们。”学生都瞪着眼睛看我,我借机把班级的奋斗目标向同学们说了,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但班级的奋斗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些抽象,我又与学生一起制定了一个具体的近期目标。我问学生:“你们看过的电影、电视、书等,你最佩服谁?”学生说:“最佩服冠军、科学家、解放军等等。”我又问:“你为什么佩服解放军呢?”学生说:“因为解放军坚强、勇敢,尤其是看十一阅兵式的时候,解放军的排站得最直,步伐走得最整齐。”我说:“那好,我们就树立一个目标,看谁在走路、站排、上课,表现得最好,最像解放军,就给谁一颗星。”学生们当时就来激情。我还利用班级的环境布置,如:红花台、光荣榜等,使学生把目标变为行动,时刻受到激励,坚持下去,善始善终,学生就会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二、活动激励,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之一,是好胜心强,不甘落后,若班主任能够因势利导开展一些活动来满足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就会起到一个有效的激励作用。而这里的活动可以是班级开展的,也可以是学校开展的。如去年为了配合课改,我在班级中搞了一个活动:看谁上课最自信,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上课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大胆的发言。活动的形式是以积分卡的形式,谁积的分多,谁就上班级的光荣榜。我是这样对学生说:“你上课答错了不要紧,你还有纠错的机会,如果你不回答问题,你连纠错的机会都没有,所以答错了老师也给加分。”在我的表扬声中,学生上课发言的热情非常高。我还特别重视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实践证明,学校开展的活动如运动会、比赛、竞赛等活动的成功,给学生带来的喜悦和激动是非常强烈,大大增强学生的集体......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八篇:中学教师教学经验材料

前苏联卓越的教育家杰克任斯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爱才能教育孩子。”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因此,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只有爱学生,才能使教育行为达到预期目的。那么怎样爱学生呢?

一、首先应该关心、爱护学生

关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情感和行为的具体表现,学习上的关怀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尤其是素质教育的今天。每接一个初一班,我都要在前几天详细了解每名学生的各科基础,以便对症下药。94届我班一名男生,英语基础特别差,26个字母都不会,我就说:“我们两人一起学习,看谁学得快。”他一听,挺新鲜,就同意了,通过实践,他喜欢上了英语,每次考试都80分以上,我也因此学到了很多英语知识;有一些学生在小学知识贫乏,升入初中也没有信心,我仔细观察他们的爱好,在班级举行各种比赛,有一次举行绘画比赛,公布结果时有意表扬学习差的几名同学,并说:“你们的画画得这样棒,其他学科也一定能学好。”这就激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能稳定班级纪律,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

生活上的关怀会滋润他们的心田。我班一名男生,家境贫寒,他十岁时母亲被歹徒杀害,母亲被害场面是他亲眼所见,经常处于恐慌状态,胆小,看人的眼神很特别,心理畸形,总说莫名其妙的话,总认为继母对他不好,要打他,了解这些情况之后,我就在日常小事上关心他。有一次,冬天刚下过雪,初二劳动扫雪,他只穿一件薄毛衣,冻得直哆嗦,我把自己的棉袄给他穿上;有一次他被自行车撞了,腿上有一个很深的口子,我赶紧取来纱布和酒精给他擦拭;他偶尔拿刀上课,科任老师找我,我说:“把刀给老师,你这样你妈妈会难过的。”就这样,他很信任我,把不让任何人看的、写满可怕语言的日记交给我保存。现在他已经是一个较好单位的工作人员,经常带着女朋友来看我,我也为挽救这样一名学生而感到欣慰。

生活上的关怀也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我班一名男生家境贫苦,父亲酗酒,母亲,孩子成天进游戏厅。我首先教育他的母亲,告诉她一个母亲的责任是多么重大,劝诫她一定要配合我管教孩子。一天,突然接到电话,时间是晚上10:30分,这名学生出了车祸,我赶紧到医院,买了许多水果。孩子出院时已经耽误了20天课,家长提出休学,可孩子说:“休学后就怕碰不到这样的好老师了。”从此以后,他刻苦学习,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作为一种潜在的动力机制对人的言行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重要功能。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地,任你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因此,班主任必须注意以情育人,充分发挥情感在班级管理中的感染、激励作用,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除了爱护学生之外,还要宽容学生

在管理过程中,适当的宽容往往能够感化受教育者,还能增进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情谊。学生犯了错误,只要承认错误,就要宽容;与学生发生矛盾,有理也要宽容。上届我班有一名女生,在小学时就有一些坏习惯,喜欢与外界交往,重视打扮,并能组织一伙人,但她喜欢演讲、写作、主持节目等,了解情况之后,我就给他创造了许多表现的机会,比如:家长座谈会、演讲会、作文比赛等,两年来关系相处可以,可是在一次英语课上,她给另一名女同学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全是攻击、漫骂我的话,我一看很气愤,可转念一想,如果发火,前两年的努力就白费了,走进教室,我不动声色,就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这以后,她很不好意思,中考后,她考上了中专,开学前,她带了礼物来看我,流着眼泪说:“老师,谢谢你,那次仅仅是因为你让那名同学换下高跟鞋。”我一笑了之。

没有厉声的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而学生的心灵却受到触动,错误却得以改正,这就是“宽容”,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当然,宽容决不是放纵迁就,而是以严格要求为前提的。该严的要严,该宽的要宽,宽容的目的是给学生机会,使其改正错误。因此,班主任不但要注意批评......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九篇: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你们好,今天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交流,我十分荣幸,过去的几年中,在领导的支持和老师们的帮助下取得了点滴的进步,06和0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区优秀教师,08年4月和12月两次参加区语文优质课评选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多篇论文获省市区级奖,多次被评为乡优秀教师,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区乡前列,下面我就将自己在工作中的一点做法向领导和老师们汇报一下:

一、加强修养,塑造良好“师德”形象

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一定做到,答应学生的事也一定会落实,没有特殊事情我从不会耽误学生一节课;在教学中,我坚持以自己的一颗爱心去教育学生,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的概念,学生一时成绩的好坏并不能决定学生的一生,差生也就是我们说的后进生,到了社会上反而适应能力更强,有很多我们教着时认为是差生的,毕业后却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所以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爱护学生,自然会得到学生的爱戴,只要学生喜欢这个老师了,那么即使这个老师课讲得并不好,学生也会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也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老师,必须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尤其是语文老师,知识的涉及面要更广,因此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于是我在课余时间参加了中文专科学习,为了每一科的考试,我每天都要学到晚上10点,雷打不动,通过努力,我很多学科都考到了80分以上,有时我也把我自考的经历讲给我的学生,很多学生都受到了我的影响,知道了学习需要付出努力,学生也逐渐热爱上了我这一学科的学习,平时我也经常读一些教学刊物和各类文学名著,来提高自己,通过学习,在知识丰富的同时,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比如在教学文言文时,由于自己在参加自考时曾对古代汉语颇下了一番功夫,所以对于文言文中的一些字、词、句,能够准确的给予解释,一些课外文言文也能轻松的翻译出来。学以致用,受益良多。

三、研究考试动向,进行针对性教学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篇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已成为所有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有识之士的共识。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的振兴,关键在于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关键又在于教师,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一所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的关键。而在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壮大更是决定一所学校成败的关键。

我校现有23个班级,1358名学生,教师70人,其中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42人,占教师总数的60%,在这些青年教师当中,他们大都经过专业培训,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可塑性大,教学热情高。学校领导一班人充分认识到,如果忽视了对这支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学校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因此,建立和创新培养青年教师的有效机制,是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保障,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一、师德建设,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前提“教育是爱的艺术,爱是教育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真谛,更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1、组织学习,引领心理导向。当今社会,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巨大变革的时期,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旧的意识仍在一定范围内延续,社会生活不断商业化和急功近利的价值观,人心浮躁的社会心理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青年教师的行为。近年来,我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新教师充实到我校教学一线,这些教师尤如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早日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成了我们学校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每年新学年,我们都要对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不间断、多方面、多渠道的师德师风教育,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教育青年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激励他们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勇于追求,乐于奉献。同时我们又把热爱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作为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求他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任何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关心,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均衡教育的权利,以此教育全体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以及新颖的教育教学观念、态度和远大理想,提高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水平。

2、关爱并行,发展情感牵向。现在教师的生存状态,潜伏着一定的思想危机,社会、家庭要求教师在人格上要成为完人,在教育行为、教育方法上对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和负担。青年教师由于所处的年代不同,承受外来影响的能力不强,他们长在红旗下,少风雨侵袭,因而,当他们在工作中碰到难题、遇到挫折,就容易产生气馁,或者失去信心,甚至导致出现一些不应出现的过激心理或行为。作为学校的领导,此时就要更加关注青年教师的思想行为和发展势态,在行为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疏导,在工作中给予人文干预和应有关爱,使青年教师实现生存困惑向发展的转变。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重要的是要关注他们工作状态和成长历程。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实现学校价值目标的载体,学校对所有青年教师的关注,往往是通过制度的实施和对工作成效的评定来完成的,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清楚地发现,这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学校制订了一个谈心工作计划,由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分工负责,通过个别接触谈话和交流谈心,让青年教师了解社会对教师的希望,家长对教师的愿望,学生对教师的期望,使他们明确社会责任,讲究职业道德,勉励他们尊重事业,尊重自己,尊重学生,懂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塑造新时期的教师形象。我校有一名青年教师,由于一些原因,对自己的工作缺乏信心,教学上方法不当,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特别是学校领导的几次听课,使他对自己显得很不自信,一度时期情绪十分消沉,发现这个苗头后,学校指定专人找他谈心,与他促膝交流,互通想法,帮助指导并鼓励他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知难而进,并经常不失时机地在有关场合肯定他工作中的亮点和成功之处,使他重新找回了自信,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空前高涨,近两学期他所任教的学科在平行班中有明显的进步。

二、精研业务,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关键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经济日渐迫近,日益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大潮,要求每个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必须精研业务,掌握本领,提高能力,努力使自己尽快成为教学业务上的合格者和成功者,我们具体做法有:

1、校本培训,为青年教师夯实理论基础。为了有计划的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校本培训,学校依据教师的需求和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认真制定培训计划,把那些工作上积极主动,教学上知难而进,有一定钻研精神、业务素质高,教学效果好,能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与建设的青年教师集中起来,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博览名人专著,阅读有关教学经验文章,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举力多种形式的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并从师德规范、专业水平、教学技能等方面综合评价,确定一批青年教师骨干,让人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工作体会为其他青年教师说教,以此推动和带动所有青年教师一道成长。

2、集体研讨,为青年教师提供自我提高的途径。互听互评,开展“每周一课”的教研活动,在我校已经坚持长达16年之久,一直未曾间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多年来,我们高兴地看到,一大批青年教师在我校经过这样活动的锻炼和洗礼,收获很大。现任无锡市滨湖区中心小学校长、无锡市青年教学能手,无锡市语文教学青年骨干教师,无锡市十佳优秀教师钟友军同志,1994年由南通师专毕业分配到我校工作,曾担任过中年段的班主任,任教语文,开始时他工作很一般,甚至连语文课怎么上都不太懂,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下,特别是每周的语文教研活动,让他收益非浅,经过内部和外部共同的努力,钟老师很快入门,在他工作后的不久,学校就让他为全镇的作文教学研讨活动开课,这使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信心,也为他今后的成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直到现在,在钟老师与我们的交流中,仍然十分珍惜那一段岁月,乃至于还把我们学校的这种好做法带到他现在所在的学校。事实上,我们“每周一课”这样的教研活动也曾经被不少兄弟学校所借鉴。到现在为此,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我们已经从起初的每周一课发展到每周两课,直到现在的每周三课,研讨学科不仅仅只是语文和数学,而且扩大到了英语、写字等其他学科。勿庸置疑,这对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更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起了推波助澜的效果。近几年来,学校明确要求,每周的教研活动要多安排青年教师上课,尽可能地给青年教师提供各种方便,让青年教师经常获得展示的机会和场所。

3、组织竞赛,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学校要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发挥,以增强对自己工作的自信心和勇气。去年上半年,学校顺应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组织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以《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为主题,在全校展开全面大讨论,不少青年教师在这场讨论中,观点明确,思维清晰,有理有据,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个人的看法,写出了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好文章,学校教导处从全校征集的38篇论文中,公正、客观地评出一、二、三等奖18篇,并将获得此次征文比赛一、二等奖的11篇文章整理汇编成册,供全校教师学习讨论。为了进一步鼓励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各科教学的带头人,学校又于07年下半年组织开展了《学课标、研教材、上好课》的课堂教学擂台赛,全校19名青年教师参加角逐,经过比拼,最终产生了擂主一名和一、二、三等奖共15名。通过此次活动,我们高兴地看到,一大批青年教师不仅在活动中展示了风采,提高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而且增强了自信心和敢于战胜自我的勇气。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学校组织各种活动,为教师构建锻炼的平台,这既为青年教师创造了展示的机会,同时也给青年教师施以了一定的压力,在双重作用下,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都要求他们必须去认真准备,认真执教,认真参评,既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同进也让青年教师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4、互通信息,为青年教师更新理念构建交流的平台。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接受信息,拓宽自己的视野。学校一是想方设法挤出资金,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取经,获取信息,学师的教学风采,鼓励教师与大师交流对话,向他们虚心请教教学中的疑难和困惑;二是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和本市以及省内外的专家、同行对话交流,互通信息,接受教育界专家领导的教诲和指导。凤凰语文”网站是我们国内知名的小学语文教研网站,上面汇集了全国众多知名专家和一线名师的文章或经验之谈,早在去年5月份,我校的青年教师在该网站上创建了教研专帖“南亭听‘语’——临城中心小学教研专题”,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有了更深、更广的发展空间。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该帖的点击率已达15000次之多,许多青年教师在与专家、名师近距离的交流中获得了许多教诲。去年底,我们在“凤凰语文”上建立的“读书点燃智慧——兴化市临城中心小学读书会”经“凤凰语文”网站专家、领导的审核,被确认为会员单位,成为我市首家读书会员单位。

四、建立激励机制,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保证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引诱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当一个人发出行为动作时,他必须受两方面条件的控制,一是个体需要,二是外来刺激。“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的至理名言,但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却更加相信“成功是成功之母”,因为成功能激发人的信心,成功能提高人的自信,成功能激发人的动力。

1、树立典型,以榜样激励青年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方面组织教师学习名师,大师和特级教师取得成功的经验,追寻他们成长的轨迹和历程,分享他们取得成功的快乐,研究他们取得业绩的秘决。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学习身边的榜样。近年来,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许多青年教师,已经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有数十人,他们中有的担任学校的校长,有的担任学校教导主任,有的已经成为学校的教学业务骨干。我们组织青年教师展开讨论,号召全校教师向这些教师学习,以此激励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篇8

一、丰富的学习资源--让教学涂上生活的本色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挖掘身边素材,让学生轻松学习。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教师充分挖掘了学生熟悉的物品作为学习的资源,例如:出示“恐龙、鲸鱼、轮船、直升飞机”等大宗物品,让学生感受到用原来的千克作单位太小了,必须要用一个大的计量单位来表示,那就是“吨”;再出示“鸡蛋、奶牛、纯净水、绵羊”等小宗物品的重量,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估算或计算,深刻理解1吨的概念,最后再出示一组吨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马路的承载量、起重机的额定载重量、电梯的载重量等,把数学活动和生活应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教者在尊重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和改造。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求最佳切入口,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用。

2.运用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每一分钟都在孕育着创造,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已由完全地预设不断地走向动态生成,时时在彰显着课改的多彩魅力,演绎着课改的新理念。而这精彩的生成,有的在我们预设之中,有的在我们的意料之外。这就要求我教师要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例如,在感受吨在生活中的运用时,教师出示了电梯的载重量1t,盖住了可承载的人数,让学生猜猜应该是多少人?学生的回答是:“二十几”、“20”、“25”、“30”、“27”,教师面对出现偏离预设的生成,没有强行把学生的思维拖回预设的轨道,而是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深入思考,这时第六个学生站起来说:“应该是13人,刚才他们说的是小孩,应该是大人。”教师蹲下身子看孩子的世界,故意反问“那小朋友应该是33人,那我们是不是该写小朋友33人?”这时学生想象着33个小朋友进电梯的情景,突然有同学醒悟:不行,虽然33人的重量没超过1吨,但是33人电梯里面是装不进去的。这时教师再请33人站起来,问道:“如果把这33人装进电梯里,情况会怎样?”学生看着这么多同学,一下子就明白了电梯里面为什么不写小朋友33人了。教师放慢脚步,与孩子同行,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从熟悉的地方显出新的风景,创造出了精彩的瞬间。让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走向大气,走向洒脱,走向睿智;学生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全面、健康发展,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心灵共舞的家园。

二、亲历过程,主动建构--让学生在体验中亲近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一描述,明确了小学数学的内涵,即数学是一种过程。数学的学习,应努力让学生亲历这一完整的过程。

然而,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偏重于学生“眼看、心记、耳听”的现象,孤立、机械地强化抽象概括,狭隘、生涩地解读方法理论,忽视了小学生“操作中体验、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建构”的认知规律,使数学逐渐变成一门被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的课程。以前在教学“吨的认识”时,我们一般都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袋大米重25千克,请学生算一算4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接着就得出1吨=1000千克,随后的任务就是做很多的巩固练习。从中显现出来的教学方式为:单纯观察----机械记忆----克隆模仿,这是典型的接受式的教学方式。

1吨是个既重又抽象的概念,如何能让学生在头脑中正确建立1吨的观念?本课可谓独具匠心。教师让学生亲历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触摸数学鲜活生动的生命脉息,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得到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课堂中,通过学生的“猜测、验证、操作、感受”等活动,1吨的大小在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中生成。

1、充分感知,建立表象

学生现有的数学经验是学生学习认知的起点,也是探索、建构新知识的“支架”,吨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对“1吨的大小”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40袋每袋25千克的大米重1吨;每个同学平均体重30千克,33个共重1吨;每头奶牛重500千克,2头奶牛重1吨;每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吨等,共10组,有了这么多素材积累,学生在头脑里建构了丰富、科学的1吨表象,为后面几吨物体的重量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2、开放的活动,丰富表象

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探索、交流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估计、交流、想象等活动,经历1吨大小建立的过程。课堂上,老师安排了3个层次的活动。⑴通过搬一袋重25千克大米,体验25千克的感受,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有感而发:“太重了”“特别重,实在搬不动”、“我觉得有点象运动会里的举重”……丰富而又真实的感受,接着老师追问:刚才一袋大米重25千克,得要多少袋这样的大米重1吨?进而推出要40袋,教师再问:如果把这40袋大米转到一个大袋子里,你可能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根据刚才搬25千克大米时的感受,想象着可能会有的感觉,自由地谈论着:“重死了,根本搬不动”、“压扁了”“还没搬起来,浑身的力气都没了”、“我浑身都散架了”.,通过搬一搬、说一说、想一想等体验活动,初步建立了“吨”的表象,初次感受到1吨的大米对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重了。⑵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老师让学生猜猜在坐的同学的体重有没有1吨?多少个同学的体重接近1吨?最后让33个同学起立,让大家看一看、想象一下33个同学的体重,这大约就是1吨的重量。⑶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老师首先出示一组图片: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班级内交流汇报。然后教师又出示图片:

由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物品,想想需要多少个这样的物品重1吨?

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主动在头脑中积极建构的过程。这里通过四个开放的活动,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已经形成了丰富的表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吨的认识。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篇9

音乐与绘画有许多相容之处。据说有许多画家在作画时喜欢听音乐,一听音乐就缴发了创作灵感,从音乐中得出新的创意。我在教《粉刷匠》这首歌曲时,也让学生进行了边听音乐边作画的尝试。我说:“你们听了这么欢快的曲子,打算怎样作画呢?”一个学生忙说:“我想象的房子应该建在树上,粉刷匠正往上爬呢!”另一个学生说:“我想象粉刷匠右手拿着刷子,左手拎着油漆桶,站在架子上正刷房子,房子应该是粉红色的。”还有一个学生抢着说:“我要画的房子是大蘑菇房,上边还有好多漂亮的花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丰富的想象力好像插上翅膀在翱翔。我这时地引导他们说:“你们的想法都很好,那就动手画吧!”话音刚落,孩子们就高兴地说:“太好了!”大家按分好的小组边讨论边分工:“你画房子,我画粉刷匠,他画梯子。”只短短的几分钟,孩子们就在欢乐的和谐气氛中完成美丽的图画,每个人都沉浸在愉悦之中。通过边听音乐边作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不仅仅得到情感的体验,还培养和增强了实践能力。

二、通过表演和自编舞蹈体会音乐作品

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发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怎样让孩子去实实在在地感受音乐,不妨寻求一种良好的载体。于是,我就让孩子们将学过的歌曲,通过小组的合作自编成舞蹈。这样既缴发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也使他们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深刻内涵的魅力。自古以来,歌舞就是一对孪生姐妹,载歌载舞,更能体现艺术的真谛。我依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及具有强烈表现自我的心理,按照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音乐教学的规律,将学生分成小组,指导学生边唱歌边表演,或将歌曲集体创编为舞蹈。例如:在学完《快乐的布谷鸟》这首歌之后,我借了一盘录相带,让学生观察小鸟出壳、飞翔、捉虫的声相,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将观察听到的用动作表现出来。我说:“小鸟出壳,是一下子就钻出来的吗?你能表演一下吗?”学生们争着说:“小鸟一下一下把蛋壳啄破,才慢慢挣扎出来的。”说完还歪歪扭扭地学起来。我说:“听一段音乐,音乐中有小鸟啄壳的描写,谁听出来了谁就跟着做,看谁表演的最像。”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都尽情地做着动作表演,有的做出壳的动作,有的作飞翔的动作,有的学捉虫的样子。通过听音乐学表演,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发展,同时也更深地体会了音乐作品。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我还指导他们将《粉刷匠》这首歌创编为舞蹈。我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边唱边跳。开始,每组都站成一排,跳同一动作,没有什么创新的队形。后来,我引导他们可以让跳得好的同学担任领舞,队形也进行灵活多样的变化。如:可前面一个人,后面五个人,组成一个三角形;也可图成一个圆圈,还可俩人对跳。我最后说,现在可以比一比,看哪个组编排得最好,老师将有“金五星”奖励。在教师的鼓励下,他们大胆地创编动作进行展示。真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创造潜能发挥得这样好,有的组排着队挥舞着刷子,按着节拍点得意地走进来,然后又变换成三角形翩翩起舞。还有的组准备了道具,从家里拿来刷子和小塑料桶,头上戴着帽子,四个人搭着肩随着音乐跳进来,那种认真劲和活泼劲可爱极了。每个小组编排的舞蹈都具新异,表演也很到位,老师一一给以肯定和表扬。我深深体会到小组合作式的创编舞蹈更能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指导学生练习作曲和创编音乐剧使其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力是直接影响

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与活动密切相关,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因此,我认为音乐教学的设计应该多以活动为主,把学生组织起来,使其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我重点开展了作曲和创编音乐剧活动。

我根据小学生求知欲望强,不满足于现状的心理特点,大胆地让他们练习作曲。六年级学生已能吹奏不少名家名曲,在进入音乐意境的同时,自己也往往产生作曲的冲动。为了让学生练习作曲,老师首先将自己谱的新曲做示范,再教学生利用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巧进行模仿练习,再用级进、小跳等音乐技巧就结合成一条旋律,或者让学生哼唱一首旋律,由老师代为写出旋律,并进行指导。通过多次练习,绝大多数同学放下作曲难的包袱,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能谱写简单的小曲。

为提高学生作曲的兴趣和综合能力,我还指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创编音乐剧。经过调查,我根据全班每个学生作曲水平高低,节奏感强弱,有无舞蹈基础,语文写作水平高低等,按男女生的适当比例把他们分成六个等质小组,选取本组中音乐最好的同学做组长;音乐水平中等但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同学为副组长,让每个小组共同合作创编音乐剧,并在班上公开展示。例如:一个小组九个人,他们把每个学生的作品筛选后,选出一个学生创作的乐曲作为小组代表。让三个同学吹奏乐曲,再让三个学生根据这首乐曲的主题编排舞蹈,两个学生找适合本曲的打击乐做伴奏,一名语文好,朗诵水平高的学生创编这个主题的描述调和每一情境的串词,最后大家合作创编成一个可展示表演的音乐剧。通过合作创编与展示,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发散性思维得到最大开拓,提高了其审美能力和自信心。

四、变教师评价为师生共同评价

以往音乐课的考评都由老师来评价。评价手段和内容都很单一,每个学生只要唱会一首歌曲,或者会演奏一种乐器就行,至于表情,动作,表演,台风则没有要求。考评时,只有台上的学生有事干,台下的学生因无事可做,免不了做些无关的小动作,考评往住在松懈的气氛中结束。这其中的关键,是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考评中来,只是教师唱独角戏。其实,学生同样是考评的主人,他们同处于一个年龄段,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和情感体会,有他们参与评价,不仅可弥补老师单一考评的缺陷,还增强了集体的亲和力,从长远角度看,也培养了他们将来从事各项工作的参与合作意识。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篇10

建国后,历次的教学大纲都强调口算的重要性,指出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例如:1956年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中指出: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他可以发展儿童的思维、机智、注意力和记忆力。它是笔算的基础。因此,发展儿童口算的技巧具有重要的意义。1963年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中指出:笔算和口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计算的时候笔算和口算往往结合着运用。1978年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四则计算中,笔算是重点,口算是笔算的基础。要使学生先学好20以内口算加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要求准确、熟练。2000年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重视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口算,每分钟8-10题三位数的加减法,每分钟2-3题。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什么样的计算叫口算呢?口算和笔算有什么区别?口算就是不借助计算工具,不用书面表达方式计算过程,依靠记忆,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一般来说,口算和笔算有三方面的区别。(1)形式上的不同。用笔在纸上列出竖式,并写出计算过程进行计算,这叫笔算。不借助任何工具,直接说出或写出计算结果,这叫口算。(2)运算方向不同。笔算是由低位到高位,而口算一般是从高位算到低位。(3)思考方法不同。笔算是严格按照计算法则进行。而口算则可依据数据的性质和特点,应用不同的思考方法进行。可见,口算能使算法多样化,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理解力。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是没有办法学好数学的。空中楼阁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只是一种幻景。一年级学生的口算是最基本的,口算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占的比重很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因从娃娃抓起。再说一个人的能力和他的思维习惯有很大关联,一年级正是学科教育的起点,所以我认为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必须从一年级开始。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呢?

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试验。

一、数形结合,理解算理。

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从数一数开始就十分重视直观教学。课堂上我让学生借助摆小棒、看图片、数手指、看实物等建立数感。在学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过程中,我在黑板上用吸铁石摆,学生在下面摆小棒或铅笔等,小组玩扑克牌游戏对口令等,学生在看、做、听、想等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了10以内的组成和分解,为10以内的加减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为了能让学生理解“凑十法”,我引导学生动手摆小棒,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了形,再结合数,从而达到了数形结合。学生在做加减法的时候,可以闭上眼睛在大脑里面想摆小棒从而计算出结果。

形式多样,强化训练

根据儿童心理学,学生学习知识是螺旋式上升的。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但是单一的口算题枯燥无味,学生练了一段时间之后必能会厌倦。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开展了各种活动。例如:开火车、找朋友、夺红旗、闯关、送信等。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提高了口算能力。

二、错误归纳,对比练习

学生容易把3看成8,把6看成9,把加法做成减法,把减法做成加法。书写错误,书写不端正,写完了连自己都不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以下策略。布置学生书写0、1、2、3、4、5、6、7、8、9和运算符号+、-。要求学生书写端正,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速度明显提高了。不但写的端正,而且写的快。对同一种类型的题目,我不满足一种解题方法,而是引导学生尝试多种算法。同时比较各种算法的优缺点。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制定表格,口算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