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分析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5:11

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篇1

关键词:体操案例;教学情境;认知理论

1教学案例分析法的定义

其定义是通过对现场的教学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讨论与分析,得出的结论能高效地应对教学问题的方法,并对之前结论加以补充完善。通过对体操教学视频的研讨,利用教学案例解决实际教学难题。体操教学视频是实际有效的,体操教学理论是有系统研究的,把体操作为个案研究来解决教学问题是有效可行的。

2教学案例研究的理论基础

2.1情境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有关学习和理解本身与人类的日常活动是分不开的。参与者在活动中进行的其他实践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习者为了获得有利于其学习的条件,会把环境、知识与其个人之间建立微妙的关系,便于快速习得有用信息。每到参与者在这种关系中时,学习的结果也就是参与者想要的知识经验了。体操教学案例分析通过获得特定的教学实际,进行具体的情境分析,在实际体操教学环境中进行研讨,获得相应的经验知识[1]。2.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就是按照榜样的所作所为去学习去模仿的过程。可以把榜样分为2种情况,第一种就是现实可触的榜样,比如新进教师随老教授进行体操听课就是活生生的榜样作用。第二种是符号性榜样,就是其通过相关的媒介来体现出的榜样行为。这种理论认为最符合人们学习的是间接性的学习,还提到替代性学习与自我学习、自我加强的重要性。体操教学案例分析可以通过观察与模仿老教授的上课情况进行自我加强的目的,根据有经验的教师授课情况记录其优势与创新,来完善自己与检讨纠正自己。2.3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参与者是活动的主体部分,在之前的活动与学习中早已根深蒂固一种应对形式和分析问题的思路,接收新的信息都会受到之前经验知识的影响与构建。正是因为每个人前期经验知识的不同,才会导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也正好是一种人们学习的资源,通过对每个人的看法与想法的总结与探讨,得出最全面的知识经验,供参与者进行互相学习与补充。2.4国外对教学案例分析的研究。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就产生了有关教学案例分析的研究,也叫“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并把它作为最早的教学案例分析的形式。还有古希腊的柏拉图,针对“问答法”做了案例分析,他是把日常经常可见到的一些规律与原理,并对应着简单易懂的小例子编写成著作,以供后人学习与借鉴。国外的案例分析有以下几个关键的节点:(1)1870年哈佛大学首次将案例分析作为法学院学习的一种课程;(2)“病例”首次出现在哈佛大学的临床科室里,当时为了教师教学方便高效,他们把以往的医治情况记录下来作为教学的资料,并进行探讨与互相学习;(3)1921年哈佛大学的商学院首次印刷了管理案例集,这是第一本有关管理方面的资料,为之后管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1920年哈佛大学首次把教学案例研究作为培养教师的手段,并取得良好效果,后来经过不断发展使教学案例研究成为培养教师重要的教学方法[2]。2.5国内对教学案例分析的研究。国内相关著作《管理案例教学研究》《管理案例学》《案例教学法简介》《以教学案例研究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课堂教学改革》等书籍的,使我国的教学案例研究不断成熟,并且越来越向教师培训中靠拢,使教学案例分析的研究逐渐成为我国教师发展的必修课,相关科研著作也越来越多,在实践中也取得优异成果[3-4]。

3体操教学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操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多媒体CAI技术教学是利用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通过直观的手段能使学生快速地建立正确的技术表象,掌握动作的重难点。多媒体进行体操教学的优势,可以将信息量大,单凭讲解与示范难以阐述清楚的技能,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准确地表达,使教学活动变得快速、有趣、高效。教学应抓住需求,改变观念,利用现代手段,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发展[6]。网络辅助和多媒体教学已经在高校得到认可,但是由于教师运用经验不足及教学设备的限制,导致多媒体教学实践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建议高校需要加强培训力度与考核办法,而且应该把重心放在网络辅助教学手段上,满足自主学习与远程教育的需要。因为社会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必须跟随时展的方向,使体操教学不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优化“讲解—示范—练习”的传统教学方式;也不倡导“一黑板一老师一张嘴”的说教式教学。体操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是趋势,而且已经实施取得了优质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大部分学校硬件设施的不足和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使得多媒体教学展现出其不足的一面,如何将第四媒体——网络、第五媒体——移动终端、体操教学,三者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也是解决当前高速发展下的社会对体操教学需求的关键。

4研究教学案例分析的实践价值

4.1践行教学案例,在实践中掌握实践智慧。从学校多年的教师培训实践中,大部分教师都感到所培训的内容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是脱节的。为了达到“内化于心、而外显于行”的效果,教师必须认识到:(1)实践教学是教师发展的必经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教学教师才能得到实际的进步与完善;(2)从众多的优秀教师与教授身上的调研,使他们进步最快的就是进行互相的教学案例分析与探讨,可以快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完成向一名合格教师的进化。4.2依托教学案例,在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相关的教学专家教授进行交流与探讨,可以促使他们快速以教师的角色去思考问题。依托教学案例分析,是以现实的教学素材作为讨论的对象,既有专家教授的知识经验传授,又有新进教师不同看法和新颖的思路,在案例上互相发言交流,彼此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关注不到的地方,学习运用教育学的原理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4.3分析教学案例,在反思中打通实践与理论的渠道。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没有运用教育学的相关原理,而是浅层次地应对教学的相关内容和教学学生,里面有很多教师以自己的个人看法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使之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2]。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程序,是教师自我完善最本质的方式,在这里运用教学案例分析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其一,这种形式会以一种便于接受的方式,使教师发自内心的自觉学习;其二,可以分析复杂的教学情境,寻找改善教学的捷径[5]。

5结语

践行教学案例,可以在实践中掌握实践智慧,依托教学案例,在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教学案例分析的应用多样性,分析教学案例,在反思中打通实践与理论的渠道。正是因为案例研究的优势,充分运用个案研究可以把体操教学的实地视频作为研究的案例,分析出体操教学案例的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探讨出更具特色的教学案例,因此对体操进行教学案例分析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贺世鹏,杨金兴.体育课伤害事故处理案例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4):149-150,172.

[2]闫旭虹.“体育案例分析型教学研究活动”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2):94,96.

[3]刘鑫鑫.案例教学法在体育院校篮球必修课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

[4]王浩磊.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裁判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5]王金之,丁明超,马继政,等.大强度间歇跑练习对健康青年男性静态平衡能力产生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2(7):44-49.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篇2

关键词:初中体育;素质;主体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程教育中拥有主动权的一方,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机会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的习惯。而体育教育也更要追随教育改革的步伐,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体育教育更是从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出发,帮助学生锻炼心智,加强体育锻炼,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训练和竞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一、初中体育课教学案例

1.跳绳练习。教学要求:分组式群体活动。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基础练习开始,按基础不同分组,设置不同的要求。第一组练习行进间跳绳,也就是边跑边跳;第二组练习原地换脚跳、编花跳或两人编花跳或两人一组一带一跳;第三组练习前摇双脚跳或前摇单脚跳;第四组由我亲自带领练习原地的跳绳、起跳、停绳。

2.案例分析。课程的安排体现的是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并且,这种自由结组的方式能够帮助加强学生间的各种沟通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到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使学生体验到靠个人的力量是局限的,让学生充分感受自主和合作的乐趣。这样平等、信任、民主的课堂,让学生的亲自体验胜过任何教师的单纯讲解。

二、目前初中体育的状况

1.目前学校的教育实施由于场地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体育器材不够完善,可能一些学校只能提供给学生简单的体育课程训练。一旦这些简单的游戏训练不能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追求时,体育教育就会停滞不前了。

2.学校忽略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一些学校体育课程的安排时间较少。通过查询,我们发现现在初中体育课程安排的学时过短,甚至有的学校临近期中期末考试时间,将体育课临时改换为其他主门课程,这样已经影响了体育课真实作用的发挥。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课可上可不上,也没有考试,最终也会变成其他课程的自习课。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给学生也灌输了一种“分数第一”的概念,而忽略了身体素质。

3.学校教师的教育过程较为松散。目前,一些学校的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育中是一种放养式教育,课前导入,让学生简单的跑圈、拉伸、热身,然后解散自由活动,体育课也就成了学生放松随意玩闹的时间。对于一些习惯足球、篮球的学生来说,是个练习锻炼的好时机,可是对于一些本身就缺乏运动神经或是不习惯运动的学生来说,身体素质锻炼的机会就相对于他人减少了许多甚至没有。

4.面对案例中的教学情况,也有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只是沉浸在游戏中,而忽略了教师提倡的在学习中不断加强自身锻炼,寻找学习方法的要求。

三、根据案例与目前学校体育教育状况相结合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1.教师首先要树立明确的体育教育理念,打破陈旧的教育观念,重视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增加体育器材,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学校也应该关心广大体育教师的生活,了解他们内心的需求,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2.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教育合理的认知,让他们意识到通过体育锻炼和训练,能促进人体结构的发展,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依据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今时代的体育教育应主动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自身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让他们了解体育对生活的重要作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3.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完善教学内容。师生间的互动是双向过程,对教学对象充分了解,教学工作也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逐渐趋于成熟,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又是各有各的想法。所以,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对症下药,像案例中所指出的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安排。

4.教育方式和教育知识的不断革新。社会发展不断进步,学生对追求新鲜事物的步伐从没有停止过。任何知识都有生产、发展、老化的过程,一旦教育方式和知识过时,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要求时,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所以教学过程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充分利用新时代的产物,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综上所述,我们要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体育教师也要根据科学社会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对体育教学进行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黎雄辉.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D].当代体育科技,2014(4).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案例分析

传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小学生各方面均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对于作文的创作思路并不清晰,教师为了能够让其具备应对考试的能力,只能为其讲解一些考试中常见的内容,很少会让学生接触到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直接导致了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停滞不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了这一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感知、体悟,成为了众多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在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案例分析,以此来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内容。

1.现今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小学语文作为教学的现状分析,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另一个是阅读积累能力较低。1.1学习积极性较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了现今许多小学生对于写作的积极性不高,他们认为写作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写作的必要。对于教师要求写的日常日记也是应付了事,每天写的日记大同小异,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将写作当作是一种负担,从而影响其写作积极性。通常情况下,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应该会产生很大兴趣,但是由于部分教师不合理的教学方式,导致了学生们对于写作的兴趣降低,直接影响到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比如,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口述的方式为学生大致讲解了写作方法与写作要求,然后就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题目进行创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爱好,使得部分学生会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就是作文批阅,有些教师由于班级内学生较多,因此在批阅作文时仅仅简单的将其分为一二三等,导致了学生们对于自己的写作水平没有清晰的认知,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问题会愈加严重[1]。1.2阅读积累能力较低。阅读是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很多学校都会安排专门的阅读时间,为小学生们提供一些经典名著进行阅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学生的阅读质量,但是,由于名著对于小学生来讲难度较大,他们难以从中获取到有用的信息,更不用说通过阅读累积词汇进行创作。而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由于学校没有给学生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经典名著尽管具有代表性,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难以理解书中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从而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率[2]。

2.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作为教学中案例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教师重点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很多学生都想写好作文,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然而学生写作水平越是不高其就越害怕作文写作问题,且一谈写作就开始逃避。针对这个问题,教师不可给学生灌输写作对提高自身语文水平的重要性,应正确引导学生热爱写作,找到自身写作困难的主要原因。结合案例分析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使学生对写作形成自身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对写作的欲望。通过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强化其对生活的探索能力,使其勇敢参与写作。2.1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想要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教师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语文写作的兴趣。基于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只有在其对写作产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够顺利的开展语文作文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以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想要学生在情感上产生认同感,就需要教师的正面影响,教师只有找准学生情感的突破口,才能够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走向,以自身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语文作文教学的兴趣[3]。例如在语文教材《口语交际———习作二》的讲解过程中,教材中要求学生选取自己的童年趣事进行描写,然后通过阅读书中的范文,进行写作。不难看出,这节课中的内容与学生们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能够有效提升作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将生活与教学进行有效结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答案。教师可以搜集班级内学生小时候的生活趣事,并且将其整合成视频的形式在课上播放,还可以将学生小时候比较有意义的玩具作为教学素材,这样能够明确学生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使得写作思路更加清晰。2.2构建教学情境情境教学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育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更能够发挥其正面作用。通常情况下,作者在写作前,都会先进行构思,对文章的大体脉络以及想要描写的内容有一个大致概念,但是由于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不足,使得他们无法在这一环节进行有效的思考,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通过情景,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与写作方法,并且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潜移默化间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4]。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纪录片与文字资料,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们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詹天佑的爱国情怀,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詹天佑等人设计的铁路,这样能够使学生切身的体会到他们建造铁路的不易。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了解到创新的重要性。2.3带领学生进行高效阅读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推动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的进步,教师可以在课后不定时的组织相关的阅读活动,带领学生品读经典名著,这往往会比学生自行阅读的效率高出许多[5]。以《三国演义》为例,教师可以在阅读开始前,为学生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思路与作者的生平趣事,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三国演义》这本书产生好奇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前半部分的阅读,这样能够帮助学生适应书中的语言表述方式,以便后续学生能够顺利的进行自主阅读。2.4发挥新媒体辅助作用当前是媒体网络时代,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到电子产品,因此对视频教学有着很强的亲切感,通过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培养其对写作的兴趣,这也是其写作的基础。只有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可给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内容,且节约了教师板书的时间,使得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高效与学生探讨写作技巧等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发挥对媒体课件的作用给学生展示可以探讨的情景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思考动画中两个小朋友于雪地相遇可能会出现何种对话,他们是何种关系?结合这些思维训练高效开展写作练习,之后在视频中加上外音,如此写作内容也变得更加真实且更为形象。2.5走出课堂,联系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接触生活素材,这主要是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生活的实体为素材进行写作,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后引导学生详细观察生活,为学生积累广泛的素材,如此学生才能在写作中游刃有余。结合生活开展写作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郊游,又或者到校园户外观察并参加公园活动,引导学生写一些身边细微的小事,让其将自己代入到具体的角色中加以分析,如此学生自然有话要说,也有话可说。2.6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使小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写作能力,以及写作过程中存在的客观性错误。教师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除了最基本的一二三等以外,还要对其文章结构是否正确、哪些句子运用合理、哪些句子存在错误等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在评价期间需要以客观的眼光看待学生们的作品,指出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进而加以改正。教师在评价期间需要注意不能一味的苛责学生,需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鼓励,避免其对语文作文产生厌学心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还能够让学生养成自我检查的好习惯,从而有效提升写作质量[6]。

综上所述,由于小学生的能力有限,因此在学习语文作文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阻碍,导致教师的教学工作也难以顺利进行。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作为着眼点,培养学生语文作文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教学评价工作,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加以改正,从而提升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友情.浅谈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6):71.

[2]李佳.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11):35-36.

[3]卓传莉.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抓住写作教学的规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9):641.

[4]郑佳兰.小学语文学习型教学模式探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4,(15):79.

[5]杨丽娟.浅谈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J].考试周刊,2019,(4).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篇4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对于掌握一门外语的迫切需要性,引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一堂成功的课,应该让学生自始至终掌握主动权,教师只是充当“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咨询者、”“参与者、”“引导者、”“顾问”等多种角色,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就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也就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

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上课铃响了,我匆匆忙忙地赶往教室,猛然发现自己只带了刚批好的作业本,而忘带了教课书、备课笔记和教学参考,心里不由一阵慌乱。回办公室去拿,岂不是要耽误时间?可现在两手空空,又恐怕要误人子弟。

师生问候完毕,学生在静静地等候我的下文,面对三十多双期待的眼睛,我一边暗暗庆幸备课时认真地钻研了教材,心中有一些底,一边脑子急速转动,想着对策。英语新课程标准不是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吗?我何不“偷”一回“懒”,让学生给我上一堂课。于是,我向学生坦白了我的尴尬处境,并与学生商量:“老师什么也没带,这节课你们来教我吧。”学生一阵惊愕,一片哗然,继而跃跃欲试。一堂师生角色互换、别具一格的英语课拉开了帷幕:

Teacher(故作疑惑):Whatwewilllearntoday?

Thestudentsansweredtogetherandloudly,Unit1<MyNewTeachers>PartALet’stalk.一学生上黑板写题目,一笔一画,极为认真,颇有老师的架势。

Teacher:WhocanhelpmereviewthewordsinPartALet’slearn?

学生们跃跃欲试,脸上抑制不住兴奋,他们也许为能帮助老师而自豪,也许为自己学有用武之地而快乐。我请了一位平时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只见他迅速地拿着自己的学生卡片来到讲台前,模仿着我平时的样子。先让同学们齐读一遍,然后将卡片的顺序打乱让其他同学猜下一张是什么?台下的同学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很多同学还自然而然地将单词和句子结合在一起使用如MyChineseteacherisstrongandkind.Wealllikeher.

师(迫不及待):Who’syourEnglishteacher?What’sshelike?Whocantellme?

Ss:MissBaoisourEnglishteacher.She’syoungandtall.She’sfunnyandkind.(异口同声)

Teacher:Whataboutyourotherteachers?TalkaboutyourMath/Science/…teacherswithyourfriends.

学生积极讨论,有的准备用对话的形式;有的准备用介绍的形式;有的准备用表演的形式,花样还挺多。

接下来的汇报让我一阵阵惊喜,也让我一次次震惊,我发现了许多原本该发现而没有发现的东西……

他竟然是位朗读高手。开学半个多月,他从未发过言,上课小动作还不断,我曾搞过突然袭击,可他总是一言不发。今天,他破天荒地举了手,我有些狐疑地叫他试试,没想到他不仅讲得正确、流利,而且还不时地模仿老师平时地动作、神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激动之余,我不由一阵汗颜。教师不该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应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课堂,应给每位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他们是表演的天才。

Let’stalk.课文下面准备地几幅图片都非常生动有趣。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排演成了课本剧,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演天赋,他们把课文中地对话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将新知和旧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演得惟妙惟肖,他们不仅依托课本运用了课本中的语言结构,还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语言。学生在轻轻松松的表演中,不知不觉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反思

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科德(Corder,1981)曾经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作为外语教师,我们知道,英语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它是一门实践课,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时间才能培养和提高的。因此,他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认知理论认为,英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应用的过程。而这种结合和转化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没想到,我无意中空手上的一堂课,却成了我与学生最快乐、最轻松也最满意的一堂课。原来,没有了教本、教案、教参,就没有了束缚。教师就不必随着教本亦步亦趋,学生也就不必随着教师预设的圈套乖乖就范。没有了束缚,就拥有了自由,师生就能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意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教师无所牵挂,心中只有学生,教师跟着学生的思路走,随机调控,灵感跌出。学生无所限制,思维自由驰骋,在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平等对话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的甜蜜,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空手进课堂的感觉真好,不过,这无疑对教师是个挑战,教师必须对课本烂熟于心,必须对教材钻研深刻,必须预先猜测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可能”,必须有灵活的应对能力。空手进课堂,决非容易,功夫还在课外。

参考目录: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篇5

关键词:数字传输;采样定理;仿真模拟

信号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它在时间上连续,在幅度上连续的特点,让其无法直接运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设备,无法有效的抗击噪声的干扰和影响,无法充分利用有限的信道和无线频谱资源。因此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采用数字传输提高信息传输性能,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模拟信号在数字传输时会遇到什么问题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一、案例展示

由图1可以看出模拟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的连续出现,噪声在传输过程中越积越多,传输距离越远失真越大,性能不好;而数字信号能通过中继再生减小干扰,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并且可以采用数字芯片高效高速处理,可以利用加密和编码技术提高保密性和可靠性,数字传输的优势非常明显。现实生活中通常的信号大都多是连续的模拟信号,模拟信号不适合远距离传递,也不适合高速的信号处理。因此有必要将其进行数字化,即发送端通过ADC对信号进行离散化,变成数字信号后进行数字传输;在接收端对其进行DAC后还原信号本来面目。但是问题来了:能保证信号在处理中不失真吗?

二、相关理论

在学习现代通信技术这门课时,我们会接触PCM这个名词,PCM又叫脉冲编码调制。经过时间上的离散化(抽样过程),幅度上的离散化(量化过程),数字序列的产生(编码过程)这三个步骤,最终实现信号的数字化。抽样又叫采样,一般通过等间隔采样实现信号在时间上的离散化。采样的过程特别重要,因为采样频率选择不合适,就会导致信息的丢失,信号的失真,信号的无法恢复。在采样时,理论上应满足抽样定理,也就是采样定理,要求抽样频率要足够高,至少为原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以上。也就是说只有采样频率足够高,才能保证采样不失真,信息不丢失,信号才能还原,受信者才能获得原始的消息。量化过程就是把采样值进行幅度上的离散化,常用的量化方式有两种,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均匀量化也就是在幅度方向上对采集样本进行的等间隔量化分割。非均匀量化可按照A率或μ率进行量化。非均匀量化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借助幅度的压缩和幅度的扩张来实现。编码过程就是用一串二进制序列表示量化后的数值。选择二进制的位数非常重要,例如量化电平个数为L时,二进制编码位数为n,就必须满足L小于等于2n。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编码就转换成了数字信号,在具备了离散型的特点后就可以借助数字手段来传输和处理了。

三、案例分析

(一)操作环境。为了更好的进行系统搭建和观测,采用SystemView仿真软件。通过模块化的系统搭建与连接,参数的设定与更改,时钟的添加与运行,可视化的进行系统分析。(二)模块搭建。信号源的产生:产生一个随机的带限信号作为原始模拟信号。设计时可以采用高斯噪声去模拟信号源,体现信号的随机性。由于信号大多是频带受限的,因此让产生的随机信号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例如设置其截止频率为10Hz,得到带限信号。压缩器的调用:在ADC之前加上压缩操作,改变原来信号幅值间的比例。压缩器与ADC一起构成了非均匀量化操作,使得对于小信号的量化噪声减小了。ADC的调用:在逻辑库下的MixSignal中选出模数转换器模块,对压缩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最终转换为数字信号。采样时钟的设置:采用周期性的脉冲信号作为采样时钟。因为要产生同步的脉冲信号,所以要控制脉冲信号的频率,脉冲信号的频率也就是采样频率。这是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影响了信号能够被不失真的还原。DAC的调用:DAC也叫数模转换器,将数字信号重新还原为模拟信号。它的参数设置要和ADC一致,例如转换位数是8位,就需要将模数转换器的8个数据位分别与数模转换器相对应的8个数据位相连。扩展器的设置:接收端需要一个和发送端的逆向操作器件还原信号。DAC后添加扩张器,参数的设置与压缩器基本相同。接收从数模转换器产生的经过压缩的模拟信号,通过扩展过程还原原模拟信号的幅值比例。仿真系统如下图2所示。(三)观测验证。情形1、设置采样时钟频率大于等于2倍原始带限模拟信号最高频率,观察能否还原信号(对比记录输入输出波形)?结果:能还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波形一致,如图3所示。说明:改变满足要求的频率进行多次验证,并观测记录波形。情形2、设置采样时钟频率小于2倍原始带限模拟信号最高频率,观察能否还原信号(对比记录输入输出波形)?结果:不能还原,输出信号相对于输入信号有明显的失真,如图4所示。说明:改变满足要求的频率进行多次验证,并观测记录波形。

四、总结

数字信号相对于模拟信号来说,有着很大的优势。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可以采用数字芯片高效高速处理,可以加密和编码提高保密性和可靠性。往往需要将模拟信号数字化后传输或处理,来提高系统性能。因此有必要将其进行数字化,即发送端通过ADC对信号进行离散化,变成数字信号后进行数字传输;在接收端对其进行DAC后还原信号本来面目。但是在信号处理的过程中,若要保证信号不失真,采样频率必须满足奈奎斯特定理,简称抽样定理,即只要对模拟信号的抽样频率fs大于或等于信号最高频率fH的2倍,即fs≥2fH,就能够无不失真地恢复原来的模拟信号。

【参考文献】

[1],编著.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2]张定祥.通信原理教学中引入SystemView仿真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6):45-46.

[3]别志松.信息与通信系统仿真[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篇6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学分析;教学实施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在高校中,信息技术创新了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信息化教学[1],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其主要特点是: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共享化、教学个性化、活动合作化、学习自主化等。在互联网环境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对各个教学环节和要素进行科学的安排,从而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近年来,信息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在高等数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就《逆矩阵及应用》这一部分内容,从教学分析、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特色四个方面介绍了高等数学中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1教学分析

1.1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教学分析的重要部分。首先是学习对象的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对学习目标的兴趣是决定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教学案例主要针对我院工科一年级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学生对数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明显降低,学习动力大相径庭。其次是学习准备分析,学习准备包括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知识准备是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准备是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态度。我们学校是文科院校,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薄弱,感觉数学课程枯燥乏味,畏惧纯理论的数学课堂教学。最后是学习原则分析,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以教育部提出的高职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1.2内容分析。《逆矩阵及应用》属于线性代数的内容,选自由学院老师针对本院学生的学习情况自编的“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工程数学》。1.3目标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源点和宿点。1948年波士顿召开美国心理学家大会上,大学考试专家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的思想。以布卢姆为首的委员会对教育目标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后,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2]。按照此教育目标分类的思想,我校将高等数学的教学目标分成以下三类,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通过《逆矩阵及应用》的学习,达到的知识目标是理解逆矩阵的基概念、性质,掌握逆矩阵的判别和求法;能力目标是通过逆矩阵的求解提高有关矩阵运算方面的能力,通过实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素质目标是培养踏实细致、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治学态度以及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科学精神。1.4重难点分析。《逆矩阵及应用》的重点是逆矩阵的两种求法及应用;难点是逆矩阵的定义、逆矩阵的求法和应用。

2教学实施

我们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提升。2.1课前准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要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课前必须下足功夫备课。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精心制作本次教学内容的引入视频、教学内容课件、拓展知识课件和视频,通过即时通讯软件QQ、微信传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按规定进行预习。当然备课不是单纯备教材、写教案,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风格,这些会影响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选择。同样学生在课前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收到老师的预习作业后,完成预习,思考所提问题,自学和拓展内容可通过查阅书籍、借助网络等方式学习。2.2课堂实施。课堂实施是教学实施的重中之重。一次优秀的课堂实施过程,可以使教与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本案例的教学内容,我们的课堂实施按视频引入、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练习游戏、总结五部分进行。首先是播放引入视频《数学的味道》,针对视频所提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逆矩阵及应用》。接着利用对比教学法由浅入深,由数的倒数,引出逆矩阵的定义,将逆矩阵与数的倒数进行比较,学生自然而然接受逆矩阵的概念,解决了本案例第一个难点——概念的引入。由逆矩阵的定义引出其性质及逆矩阵的判别和两种不同求法。在这部分理论教学中,本着“重应用,轻证明“的原则,要求学生只需记住相关的条件结论即可,几乎所有证明都忽略,感兴趣的同学可自行拓展。接下来进入重点部分案例教学:逆矩阵的求法和应用举例。例1要求用两种方法求解一个3阶方阵A=()221315323的逆矩阵。第一种解法利用传统教学方式,老师板书演算,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边思考边求解;第二种解法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课前准备中学生已经对云算子平台有了初步了解,课上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上的云算子平台来完成逆矩阵的求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了解线性代数其他相关内容如何利用云算子平台求解。例2给出了逆矩阵在生活中应用的一个实例求解:希尔密码解密问题。在课前准备视频中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希尔密码的由来和组成。通过这个例子让同学们看到了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真正体现了数学的工具作用。逆矩阵的两种求法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信息化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它们各有利弊,第一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演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可以应付各种升学考试,但过程繁琐,演算速度慢;第二种方法方便快捷,学生喜欢,但不适合各种考试。我们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分层次掌握。然后,学生开始自行练习和游戏。分组游戏:爱情密码。先以数学家笛卡尔的爱情故事作为游戏的引入,让学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也可以很浪漫,真正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再开展爱情密码游戏:现收到密文“RWNQ”,密匙矩阵A=1211,根据希尔密码理论为其解密,第一个解密者可获得信息发送者的一个深情拥抱?学生顿时充满兴趣,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最后根据课堂实施过程总结本次课的重难点、学生掌握情况,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可以是对老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评价,也可以是对自己掌握情况评价,也可以是对课堂氛围、课堂管理的评价,从而促使教学相长。2.3课后提升。课后提升是教学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有了课后提升,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课程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次课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延伸作业:(1)书面练习:课后习题。(2)进一步熟练云计算平台,自学如何利用EXCEL求解逆矩阵。(3)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查询用矩阵设置密码的其他方法。(4)软件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尝试用逆矩阵编一个加密解密小程序。

3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3]。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过程,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本案例采用了问题驱动法、对比法、案例教学法、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借助课件、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视频、云算子平台等多种教学资源,这些方法和资源的使用使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丰富饱满、气氛活跃、趣味性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多,学生愿意主动投入学习,也慢慢改变了对数学枯燥乏味的评价,看到了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到了数学的奇妙。借助学院教学评价软件,本次课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如下表:A:(优秀)5,B(良好)4.50,C(中等)4,D(合格)3.50,E(不合格)3。对教师评价分:4.87(总分:5)。针对学生对被你此课程的评价,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4教学特色本案例最主要的特色是真正遵循了高职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应用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通过传统与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结合,自然而然地进行了分层次教学,让每个同学在课堂中都有所得。

参考文献

[1]张一春.信息化教学设计实例精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篇7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为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需做好创业教育。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创业逐渐成为了国家结构性改革与实现创新战略目标的基本载体与重要推手。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需做到与时俱进。作为理论与实践相互整合的产物,案例是理论作用于实践的基础与保障,科学且合理的选择创业案例,遵循正确的案例教学原则,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餐饮食品店铺营销行业投资创业300例》一书是一本小额投资创业的锦囊。打开这本书,会看到有关餐饮行业创业近300个案例,书中所选内容具有前瞻性与代表性,项目投资均在2—10万元之间,符合当代大学生毕业之后快速创业的要求。将案例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分析中提高创业素养与创业能力。同时,书中不仅将近几年创业体系中盈利较高的餐饮类别告知给读者,而且还从细节入手,分别以不同的篇幅介绍了操作步骤、发展前景、利润与潜力、投资评估等,内容具有系统性与整合性,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决策。本书最大的亮点是打破地域差异,分析行业之间的平衡性,所列举的城市具有典范性,可供同类地区参考。案例是本书的灵魂,也是创业体系之中不容或缺的一部分,本书以案例的方式为读者呈现创业知识,新颖且独特,不仅对正处于创业阶段的应届毕业生有所帮助,而且对高校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在书中不仅概括了茶馆、茶店、咖啡屋、牛奶馆、果汁店等众多真实案例,同时,通过解读可以将案例选择划分为多个层次,即坚持本土化,兼顾时效性、系统性与风险性。其一在案例属地上要遵循本土化的原则,这是案例教学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因中国地大物博,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格局,本土化取材可以让学生倍感亲切,实现案例教学的生活化,此外,案例选择的本土化还可以拉近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之间的距离,给予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以此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促使案例教学具有感染力。其二在案例内容上要遵循时效性的原则,这也是本书所选案例的基调,因为案例是在实践中所产生的,会受到外部环境、事件、人员等所带来的影响,假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选择案例“时过境迁”,那么则违背了案例教学的初衷,所以在案例选择上要以新近发生的事例为主,提高案例的新鲜感,让学生产生共鸣。其三在案例编排上要遵循系统性的原则,这不仅仅取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而且更是从应届毕业生创业经验与教训中所得。教师所选择的创业案例要自成体系,要将创业教学的本质与理论加以概述,特别是在编排上要从全局出发,体现出重点与难点,或某一点理论知识引出多个案例,或一个案例进行多次裁剪加工,或单个案例进行组合与串联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案例的作用与价值。其四是在案例属性上要遵循风险性原则,因创业过程会受到多方面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不遗余力的对成功案例加以宣传,容易让大学生产生盲目乐观,所以要选择反面案例作为衬托,将创业中可能遇见的风险以及如何防控等以案例的形式告知学生,在警醒学生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此书中作者选择对比的方式分别阐述了茶庄、茶馆、凉茶店、音乐茶座、红茶店,其目的便是让读者对同一属性、不同创业类别的茶类进行全面剖析,了解其优势与缺点。毋庸置疑,创业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也是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教育,在为高等教育指明方向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挑战与教育,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创业案例可以分析创业者的失败与成功,于无形之中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与理念。同时,创业案例的选择可以帮助大学生对创业市场进行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成为新一代创业人才。在本书之中笔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为人们呈现丰富的案例,书中案例可以划分为励志篇、经验篇、实战篇,不同类型案例折射出了不同的创业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这是本书值得思考与探究的一点。其一是励志篇案例模块,因受到理论知识所带来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停留在肤浅层面,并且大多数学生希望自己以成功者的榜样激励所有人,所以在案例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励志案例,以此实现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刺激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使其带来心灵上的触动。比如可以选择贫困学生创业收获第一桶金的案例,或选择大学生熟悉或了解的成功创业者为例进行讲解,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正确认识创业。其二是经验篇案例模块,创业故事层出不穷,创业人物也越来越多,从马云到史玉柱,从张朝阳到俞敏洪,风云级别的创业者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的榜样,但是严格意义上分析,这些人物、案例距离大学生比较遥远,甚至会让大学生产生可望不可即的感觉,容易出现挫败感。对此,在案例选择上要以当地中小企业家、本校成功创业者、同龄人创业故事等作为典范,以此引起广大学生的共鸣。本书中作者将创业的步骤、基本的原则进行了详细论述,在创业教学之中,教育者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假如你是一名红茶店的老板,在开业之际你要做什么?”“隔壁新开了一家绿茶店,为提高营业额,你应该怎么做?”在学生发表自己看法与见解之后,教师还需选择同类案例再次进行分析,了解同样的情景下成功者是如何做的,如此可以实现案例教学的补充。其三是实战篇案例模块,实战是案例教学的落脚点,只要通过实践才能对学生的成果加以检验。

高校要针对性的成立创业基地,每年定期成立创业企划大赛,实施创业实战演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之中真正掌握创业的根源。通过三个模块可以让大学生对创业有更深的了解,在励志、经验、实践中实现当代大学生梦想、认识、接触的飞跃,但是需注意的是无论哪一个模块,在案例选择、案例展示、实践教学之中都要仔细推敲、反复琢磨,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创业教育新颖性且时代性的特色之处。有关创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众多,但是如果创业教育方式不正确,则无法发挥出案例教学的作用。在创业案例教学之中,教师要以引导者与评判者的方式存在,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案例之中的角色、了解当事人的处境,让学生深入角色之中,根据案例情景寻求最终的解决办法。依据实践分析与研究,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提高学生的情境性,让学生在分享资料与辨证分析的过程中真正进入到最后的决策阶段。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案例的融入是提高学生创业意识的关键所在,还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创业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业斗志。创业教育还需立足于实践,在案例中不断成熟与完善,让学生真正成为一名既有感性知识的传输者,又有实践能力的操作者。本书是大学生投资创业的必读书籍,且书中所列举案例均为小投资,符合大学生的创业要求,同时书中所提案例是目前较为火热的创业项目,具有时代性,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大学生或正处于创业的年轻人,都可以打开这本书,获得创业教育与创业道路上的“妙计”。

作者:谢艳丽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篇8

关键词:科学可视化;原子物理;教学探索

科学可视化(scientificvisualization)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创建视觉图像,过对体、面等的逼真渲染(包括动态成分)帮助人们理解科学技术概念。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原子物理部分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原子的内部结构、相互作用等相关规律,但有些物理过程在高中阶段无法进行实验展示,利用科学可视化的技术手段来辅助高中原子物理内容的教学,使得原子物理中的一些现象、过程可以直观、动态、交互式呈现,可以让学生对原子物理学的相关概念规律的理解变的更加容易。下面举例说明。

一、案例1:科学可视化辅助光电效应实验规律的教学

对于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教学,以往教师都是根据教材上的一幅静态的“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按照纯讲述的方式向学生解释光电效应的产生机理、发生过程和相关概念及规律。而通过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介绍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大多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确实存在一定困难。笔者利用科学可视化技术制作成动态交互呈现的演示电路,用以“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阐述,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图1所示,可以利用演示界面右边的控件来调整入射光的波长和强度;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两极间电压;点击电池就能正负极对调。“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动态交互演示具体操作如下。1.存在着饱和电流。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即在演示界面上保持波长和强度一定,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增加两极间的正向电压,我们可以看到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光电子运动变快、电流表示数变大(光电流增大),但当电流增加到一定值后,即使电压再增大,电流表示数也不再变大(光电流不再增大),即达到了饱和电流。在演示界面上保持波长不变,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后,再重复上述操作,可以得出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这一结论。2.存在着遏止电压。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即在演示界面上保持波长和强度一定,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最左侧(两极间的正向电压零),但仍有光电子到达阳极,电流表示数不为零,形成光电流。点击电池使正负极对调(两极间加反向电压),可以看到光电子减速,到达阳极的光电子减少,电流表示数减小,光电流减小。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增大反向电压,可以看到光电子减速到更慢,到达阳极的光电子更少,电流表示数更小,光电流更小。逐渐增大两极间反向电压至某一值时,所有的光电子都不能达到阳极,恰好形成不了光电流,此时电流表示数为零,此时的反向电压即为遏止电压。在演示界面上保持波长不变,改变入射光的强度后,再重复上述操作,可以得出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无论入射光强弱如何,遏止电压都是一样的。3.存在着截止频率。在演示界面上保持入射光强度一定,正向电压一定,改变入射光的波长,当波长增加到某一值时,无论光强和正向电压再变大,都不再有光电子从阴极逸出,都不会形成光电流。说明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发生光电效应。

二、案例2:科学可视化辅助物质波和概率波的实验验证教学

物质波和概率波的概念对于高中生来说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对于物质波和概率波的实验验证的认知则更为困难。因此,笔者利用科学可视化辅助物质波和概率波的实验验证教学,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其物理内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点击电子枪即可发射电子束,通过界面下方的控件可以改变电子束的发射速度。电子束穿过铝箔后在屏上形成衍射图样,枪、板、屏的视角可以通过拖拽界面进行调整,以便于观察图样的形成过程。点击电子枪即可发射电子束且形成波动,通过界面下方的控件可以改变发射出的电子数量。电子束穿过双缝后在屏上形成干涉图样。图2物质波的实验验证动态交互演示

三、结语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篇9

职业学校不同于普通高校,职业学校相较与理论知识更注重实践,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产业促进就业的重要抓手。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引导和支持学校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是持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安排,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履行管理职责的重要形式,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案例定义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在中职数学教学案例中,一般由背景、主题、反思这几个部分组成。数学案例中首先要交代背景,这节课要学习的理论知识,要学习的数学原理是什么。其次是主题,由背景展开细化到各个小的知识点。最后是反思,反思这堂课的主要内容,并查漏补缺,发现学生还有没不懂的地方。

3中职数学教学案例实践

以中职数学第一章集合为例:课题:集合-集合的概念(1)

3.1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3.2教学过程

3.2.1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2.2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集合的有关概念: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3.2.2.1集合的概念(1)集合;(2)元素;(3)常用数集及记法;(4)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N。3.2.2.2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

3.2.2.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互异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都是互不相同的;(2)无序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排列无顺序;(3)确定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不能确定的对象,不能组成集合。例如:某班个子高的同学,不能组成集合,到底多少身高才算高个子,没有确定的标准;某班个子高于180cm的同学,可以组成集合。关系:元素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读作“a属于A”);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读作“a不属于A”)。

3.2.2.4集合的类型

(1)由有限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有限集;(2)由无限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无限集;(3)由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数集。方程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集都是数集;(4)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集,记作N(最小的自然数0);(5)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或Ζ;(6)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7)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8)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

3.3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4结语

在中职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不但要有好的教案,还要做到语调清晰,教态得体,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中职学校各教师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凝练教育智慧,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在课堂上要有一双慧眼,要时刻想着捕捉学生点点灵光的闪现、挖掘学生的兴奋点、记录课堂上的亮点,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低起点的中职生改变学习态度,树立好信心和成才决心,成就他们精彩的人生。

作者:龙志芳 单位:铜仁市交通学校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83~392.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篇10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有效教学是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取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课堂是学习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采取一定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多、更深的知识和能力。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语文学习是国人接触本国优秀语言和文化的主要方式,其地位是重要且特殊的,但如今的教学现状却不是如此,尤以高中为甚。在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高中是一个学习科目最多、学科作业最重、学习压力最大的特殊阶段,他们面临的是公正且残酷的高考淘汰制度,各科目在课时、课外作业上展开激烈的竞争,数理化因其难度较大占得很高的地位,而随之受打压的就是我们都自认为相对简单不用花费太多时间的语文科目,因此,如何在各科激烈的竞争中以较少的投入取得有效的进展是高中语文课堂面临的最大问题。

二、高中语文课堂现状

教师授课形式单一死板。虽然新课改提倡高中语文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要坚持以生为本,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充教分调动其积极性,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高考繁重的教学任务压迫下,新课改成效并不明显。单一的“满堂灌”模式能完成教学任务,也能向学生传授知识,但这种模式下的教学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无效”的,往往时间浪费了,学生成绩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听课学习积极性低。大多数学生认为语文在高考的必考科目中难度相对较低,不用花太多时间学习,有的甚至说不听语文课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分给了数学、英语等其他科目,不仅在语文课上做其他科目的作业,课下也没有给语文科目空出点时间。这种状态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处于尴尬的境地,不仅不利于建设高效课堂,连最起码的有效性也达不到,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迫在眉睫。因此,我认为,学生固然很重要,但应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主动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三、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离开了科学性,艺术性便无从谈起;科学性脱离艺术性,很容易变成空洞的说教,很难收到上佳的教学效果。[1]高中教师,其专业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水平毋庸置疑,但如何把其拥有的知识和教材知识很好的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文化素养,则需要具有独特且娴熟的授课艺术。掌握好的授课艺术,便会使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达到完美统一,从而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分析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一)引起意向——教学导入要独特且富有吸引力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导入也是一样。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就像艺术表演中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最短时间内把学生注意力从课间的兴奋中转移过来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的最好方式,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会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个好的开头必须紧密联系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题、情感的色调、教材的基点等因素,并力求使其自然、新颖、形象、多样,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使后面的“好戏”顺理成章。[2]导入虽不是一堂课的重点,但却是一堂课成功的开始。例如,《鸿门宴》教学案例中的导入,这位教师并没有直接说:“上节课我们讲了……,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而是首先提问了两个问题:1、项羽之所以能够举办鸿门宴这场生日patty,最主要凭借的是什么?2、如果你是当年赴鸿门宴的刘邦本人或其他诸侯,通过你的观察和感受能告诉我们当时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事情吗?第一问语言鲜活、生动富有时代气息,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当时的形势是项强刘弱,凭借的就是“实力”,话语权、主动权和生杀大权全在于项羽,也与以后项羽兵败自杀的结局作鲜明对比。第二问是让学生在充分预习和阅读的基础上培养他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调动其身心感官进入到鸿门宴席特定的情境中,把文章情节的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给表达出来,这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也满足听的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心理期待看看是不是有一种渲染力能让师生进入忘我境界。这种提问式的设计理念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同时使学生能围绕问题,积极思考,主动地探求教材中的知识,从而完成了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的第一步。

(二)明释内容,调适形式——用恰当的方式阐释

教学内容明释内容是如何传授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调适形式是针对不同的课文形式、不同的学生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这节课的内容,包括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学习内容、教师结合教材与学生展开对话、教师循序善诱的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是一门开放性、人文性较强的学科,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各抒己见,其中穿插着教师的点评和总结,将会大大提升课堂的有效性。例如,2004年11月获韶关市中语会论文评比一等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课例:师:大家思考一下,感觉哪句写得比较有气势?可自由发言,能展开辩论更好。(约一分钟后,学生举手)生:第一句。你看“大、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几个词用得很好,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开篇就定下了这种高昂的气势。生:我不同意。我觉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更有气势。你看这三句分别从形、声、视等角度结合起来写,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写出了“赤壁”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画面。生:(略显激动)那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分写。第一句是总写,集中写。师:两位同学都很有见解,也讲得有道理,其实这两句都体现了本词“豪迈奔放”的风格。大家说对吗?生:(异口同声):对!生:老师,这里的“风流人物”与“浪花淘尽英雄”中的“英雄人物”相同吗?生:(忽的站起,大声说)当然不相同。要是相同就可以通用了。虽然它们都有“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的意思。但在这里苏轼所指的“风流人物”是周瑜,他年轻有为,文武双全,有胆有识,哪能与一般英雄人物相提并论呢?生:(反应很快)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你说来说去还不是在解释“英雄人物”,没有说服力。师:(微笑着说)那么,怎样才更有说服力呢?想一想,能否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生:(沉思了一会)啊,我明白了,下文不是写到了小乔吗?难道不是用来衬托周瑜吗?美人配英雄。也就是说,苏轼心目中的风流人物除了文武双全之外,还得懂点儿女情长,刚柔相济。(鼓掌)生:(点头,若有所思)噢,我明白了。师:你们俩的理解真透彻。没错,“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说的是周瑜文武双全,而“小乔初嫁了”则是写他的柔情了。同学们认为是这样吗?生:(对老师的说法不同意,大胆质疑)老师,在初中,我们学过的《沁园春•雪》,里面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里的“风流”也是说“柔情满怀”吗?师:(略作沉思后微笑着说)这是一种可贵的质疑精神,请大家想想,词里的“风流人物”能不能这样理解?给大家一段时间,回忆一下原词,认真对比一下是否相同。然后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约一分钟之后,学生举手)生:“风流人物”,不能都解释成一般理解中的“英雄人物”。毛词中的“风流人物”,当然不能等同于苏轼词中的“风流人物”,毛词中的“风流人物”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是指才能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在词中也一一列举历史上的“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说他们够不上“风流人物”,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人是“武”有余而“文”不足,只有武略而缺少文韬。所以,才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鼓掌)这种教师和学生对话式的课堂讨论法,不仅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们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思考和沟通的能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从而提升了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但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很好的掌控全局,否则会使课堂纪律乱如“一锅粥”。

(三)关注结果——有效的反馈是完整教学的完美收场

教学行为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落脚点在于让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各有所获,如果一味的追求形式上的出新、课堂氛围的浓烈,力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有些“虚假”的公开课,这样脱离了最初教学的意向性。[3]关注结果即这堂课即将结束,学生知道了什么、懂得分享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这才是完整教学的完美收场。例如,一位林庆章老师《窦娥冤》的教学案例: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必修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窦娥冤》,新教材节选了除了第四折之外的所有内容,篇幅很长,生字、词较多,有些语句距离学生年代久远,理解困难。如果按照以往的方式进行教学,那么这篇文章至少要用四课时,光阅读课文就会用一节课的时间,可能还不包括作相关练习的时间;而且这么做的话,学生很可能不感兴趣,无法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这一模块学习的是中外戏剧,每篇课文都是名家的经典剧本。于是我将学生分成四个活动小组,每组演一个部分的内容,正好平均分配,从楔子到第三折,每一组参演一部分,演哪一个角色自己报名;接着提出具体要求,不要求将文本材料背下来,但是要求将剧中语言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将较复杂的剧情加以概括;然后同学们再评选出哪一组演得最好。给他们两天的时间准备。这样一布置,学生立即就有了兴趣,下课之后,纷纷到课代表那报名参演,课下认真准备。等到上那节课的时候,各组的同学轮番上,通过表演的方式将剧情一一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而没有上场的同学在下面观看得津津有味。这样《窦娥冤》的戏剧情节就被同学们掌握了,在这个过程中,剧中人物形象也比较深入学生心理,以后进行下一阶段教学时,学生们就会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这种教学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反馈效果,学生不但对这种晦涩难懂的元杂剧文言文产生了兴趣,掌握了具体情节,而且对这篇课文所处的模块中的其他课文的学习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大大提升了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进程中,高中语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深入探究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4]因此,高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把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形式、关注结果三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其语文素养,从而使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得到提升。备注:本文所有教学案例均来自网络。

作者:郜培芳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释:

[1]沈龙明、陈玉根、王玉燕等编著:《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版。

[2]高帆:《拿什么吸引学生: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精彩细节》,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