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系统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9:32:31

监管系统论文

监管系统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系统论;中小企业;市场监管;措施

1系统论的主要思想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系统”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古希腊时期,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创立的。认为:复杂性、整体性、开放性、关联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特征。基于系统论的思想,我们把中小企业市场监管系统的构成元素理解为:一是中小企业生厂商。商品质量好坏与他们有直接关系。二是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地区消费者。他们是中小企业产品主力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偏好会影响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销商和销售渠道。它与消费者进行直接的对话。四是竞争者。它所采取的促销措施能够对当地的市场格局产生一定影响。五是政府,能够采取措施,营造和规范中小企业市场环境。

2中小企业产品市场消费特点

2.1存在多层次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我国地大物博,东西部地区市场规模和结构差异相差较大。东部地区绝大多数居民消费热点已经转向中档和较高档次的商品消费,消费结构升级显著,消费欲望强烈,但也存在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还存在追求实惠型商品。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热点呈现两级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相当一部分居民注重选择价格便宜的、实惠的产品,对低端必需品的消费较为强烈,近阶段还缺乏消费自由,整体上还是贫困型消费者,此外,还有一部分居民消费已经实现了从温饱型向小康型消费过渡,基本生活消费品较为丰富。2.2有明显淡季和旺季消费。城镇居民因平时上班和受到大卖场促销活动的实施,其消费行为主要集中在劳动节,国庆节、双十一、春节等时间,而农村居民因平时忙于外出打工和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对春节等假日消费、婚庆等事件消费较为突出,在农业生产比较繁重的期间和没有节假日和婚庆等期间,其消费受到抑制,整体呈现淡季和旺季。整体而言,大多消费集中在红白喜事、亲友往来以及春节、中秋等节日里。消费往往是积累一定时间,一次性大量消费,呈现离散型和淡旺季消费。2.3适合需求的产品还呈现部分不足。在城镇服装市场,服装供给渠道多样,产品丰富,价格适中,收入上等的城镇居民在激烈的商战中,能够较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但对于城镇中低收入的居民和农村地区的居民而言,购买衣服如果通过乡镇的集贸市场或者中低端的服装市场上购买,衣服整体价格便宜的同时,质量就难以保证,如果通过城市购物广场购买,质量上去了,价格也飙升不少,适合自己的服装存在不足,整体上还存在较大缺口。此外,对于城镇老年消费群体和农村居民群体而言,受到教育程度和收入影响,消费者很难短时间掌握操作复杂的电视机,同时,实用电视也往往集中到开机、暂停等常用功能,但目前大多电视机,功能繁多,对于该类消费者而言,存在功能过剩,较为不适用。2.4商品的品牌意识较为薄弱。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和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收入的影响,在消费商品上,注重选择价格便宜的、实惠的产品,很大程度上,更倾向于价格较为低廉的商品,甚至由于自身文化程度,导致购买劣质,假冒商品的购买,这种情况无论是在食品的消费还是农产品的消费都存在,这样的消费倾向,导致其对产品的品牌意识并不强。对于部分城镇和农村消费者,也存在部分商品,如电视、手机消费品牌意识较为强烈,但在休闲食品、大米的消费上品牌意识较为薄弱。

3中小企业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3.1监管机构分散且队伍建设提高。目前对商贸市场监管机构有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卫生部等多个部门。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部门也是理性的经纪人,即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使自己部门的利益最大化,最终导致他们的行为不是协调统一的。另外,一线监管队伍对于“六个垓桃”饮料、“康帅博”方便面这些用肉眼容易鉴别的劣质商品能够鉴别,对于服装的假冒劣质商品的鉴别能力缺乏足够的鉴别知识和能力。3.2商品流通溯源管理体系有待提高。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加大了商品的溯源体系的建设,不同行业的商品流通和溯源办法正在创新和使用,但往往是高端商品和超市渠道的商品的溯源制度和实施较为完善,城镇地区的城中村和农村地区的商品溯源制度和控制较为薄弱,商品溯源的附录单受到材质、录用完成性等方面的影响,出现监管难、信息存储量低的局面,在小型的普通餐厅、小型商超店等终端都无法提供准确、快捷的溯源查询服务。3.3消费群体消费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城镇中低收入和农村消费者因收入、生活环境的影响存有贪图便宜的想法,因知识水平有限、消费习惯等原因,对产品质量、商品标签的内容不太注重,消费时通常不会索要商品的消费凭证,更不用说要保存原始购货凭证的意识和行为了。还有,就是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往往维权意识弱,息事宁人的局面常常发生。

4中小企业市场监管措施分析

4.1加强行业等立法工作建设。首先,建议根据目前形势,更新部分行业立法工作,例如,对于关系到城镇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食品,以后尽量做到每4年定期1次大修,不定期1次小修。其次,建议国家在新的食品安全法的框架下,出台不同类型的食品专项监督管理细则。细则要覆盖生产、运输储藏、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在细则的框架下,各省市配套出台食品监管管理条例。在销售环节,将食用油等作为单独项目审核,落实经销商的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对经销商建立诚信信用档案。4.2加强监管机构和队伍的建。在监管的众多部门中,设立以食品药品监督局为领导核心的监管机构,其他部门要与食品药品监督局协调管理的模式。以食品药品监督局为核心地位建立专门的监管队伍可以采取大型城市和省会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分别不少于3人和12人,地级城市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分布不少于2人和8人,县级城市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分布不少于2人和4人。督查队伍首先要考取食品督查监管证,合格后再从业,杜绝无证执法上岗,在专业知识上要有新的制假贩假技术和方法的培训,增强其辨别假冒商品的能力。4.3加大商品的监管督察力度。坚持以国家、省、市、县四维一体,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开展制假贩假的专项工作,定期可以选取两年为单位进行督查。对于情节较轻的假冒生产者和销售额,除了给予高标准的经济惩罚之外,还要在媒体上进行曝光,使其精神受到损害;对于情节严重的,除了追究刑事责任外,勒令不得从事该行业生产和销售。各地要将对商品的抽检纳入食品抽检工作的重点,依法开展商品的抽样检验工作。加大对商品的检测的范围和频次,同时要加大对不合格商品的退市监督和查处力度。

【参考文献】

【1】常绍舜.从经典系统论到现代系统论[J].系统科学学报,2011,19(03):1-4.

监管系统论文范文篇2

关于质量安全的定义,目前还存在两种争议。一种理解是将“质量安全”视为一个“偏正式”组合词,语意重心是“安全”,其意思应理解为“质量方面的安全”,与“数量安全”形成一组相对应的概念(如英文中的safety和security),如JulieA.Caswell[1]将食品质量分为安全属性、营养属性、价值属性、包装属性和过程属性5个部分,安全属性决定食品是否直接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营养属性决定食品对于消费者的使用价值,而另外3种属性决定食品受消费者欢迎的程度等。另一种是将“质量安全”视为一个“并列式”组合词,其含义既包括“质量”又包括“安全”,相当于“质量与安全”的意思(如英文中的qualityandsafety),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该定义[2]。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问题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定义在不断发展变化。按照国际通行原则定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质量和安全的组合,而从我国工作实际和工作重点来定义就是指质量中的安全[2]。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定义为“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就涵盖了质量和安全两个方面的内容。钟真[3]等提出了“全面质量安全观”,认为“质量安全”可分解成品质和安全两大属性,安全属性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而品质属性具有私人物品的性质。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农产品市场的质量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问题,政府监管与规制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有效办法。乔治•阿克尔洛夫[4]最早分析了卖者和买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对质量信号的影响,提出了“柠檬市场”理论;阿克尔洛夫、斯蒂格利茨[5]认为,“柠檬问题”是因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质量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尼尔逊[6]对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的划分为正确认识食品质量信息传递提供了极大方便。国内学者王秀清[7]、周洁红[8]、王可山[9]等较早研究食品安全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的市场失灵问题;李功奎[10]等认为,农产品“柠檬问题”的存在造成高质量农产品市场的萎缩,高质量农产品市场难以形成;周开宁[11]等学者对农产品市场中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方法主要有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两大类[12]。AntleJM[13]讨论了治理结构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提出了有效食品安全管制原理;周德翼[14]等论述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信息管理的成本收益问题;陈小霖[15]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演化博弈模型;李长健[16]提出了运用系统论方法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的思路;郭晓东[17]等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宋英杰[18]等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扩散过程中政府管制的影响因素。

3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顶层设计及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相继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和与之相配套法规和规章,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明确了农业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职责分工,逐步建立了农产品质检体系、执法监管体系和标准化生产体系。“十二五”期间,构建和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风险应急和执法监管五大体系,改革和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一步明确了农业部门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职责,形成了部、省、地、县、乡五级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目前,我国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实践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法律法规体系、执法监督体系、农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定认证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缺陷[19-21]。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优化对策研究中,陈锡文[22]等从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科技支持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等方面开展研究,提出构建政府监管、企业监管和部门监管的“三管齐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孔翔玉[23]提出加强监管主体(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管工具(法律、技术等)、监管客体(食品生产和销售部门)和监管目标(食品安全无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优化对策。

4大系统控制理论在社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控制论较早作为系统科学的应用研究,1948年维纳(N.Wiener)出版了《控制论》,1954年钱学森出版了《工程控制论》,随后学者们进一步发展和拓展了生物控制论、经济控制论、社会控制论和人口控制论等。其中,经济控制论是控制论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它研究复杂的经济客体和把经济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管理,是以系统处理和系统分析作为研究方法论的基础[24]。在理论方面主要涉及和发展了大系统的建模与辨识、大系统模型的简化、大系统结构特性的研究、大系统稳定性分析与镇定、大系统的协调与优化控制等[25-26]。其中,大系统分散控制是社会经济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研究方法上出现了多种学科的综合,特别突出与神经网络信息系统等的创新结合[27-28]。我国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大系统理论及其应用。1977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国内第一篇“大系统理论及应用”论文。涂序彥[29]认为协调控制理论中的多变量协调控制理论和大系统协调控制策略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力、食品等系统;郭峰[30]运用大系统控制研究房地产预警系统;徐浩[31]运用大系统方法构建了动态的、自适应的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系统;王安华[32]等运用大系统多级递阶控制技术研究气田管网安全应急调度问题;杨运峰[33]运用系统控制理论研究矿业煤与瓦斯防治问题;李志刚[34]运用大系统控制理论研究天然气产运销系统控制模式;杨乾[35]运用大系统控制论研究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问题。

5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监管系统论文范文篇3

一、病魔非但没有摧垮身体,却锤炼了她更加顽强的意志

20**年1月23日,***同志患恶性乳腺肿瘤,到山东省肿瘤医院做了手术并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化疗。出院后,单位安排她在家休息些日子,可一直把工作视为生命的她没有在家里呆一天,就回单位上班。领导考虑到她的身体情况,将其调整到相对轻松的后勤岗位工作,但她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应该为单位干点实际工作,强烈要求回一线工作。在她的再三坚持下,局里将其调整到综合监管科工作。工作中,她亲自带队上山下乡,验收药店、规范指导、监督检查,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最佳的精神状态奋战在监管一线。为提前完成工作任务,经常加班加点,复查身体、康复治疗,都是利用节假日,没有因私事耽误一天工作。

二、强势面前不低头,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怕“得罪”人

20**年1月的一天,***同志在对某非处方药店监督检查时,发现该药店货架上摆放着大量处方药,这明显属于超范围经营!她当即查封了药品,并立案调查。办案过程中,她先后接到三个“说情”电话,当事人还找了她的亲姐姐。说实在的,在友情、亲情的面前,她的心里也斗争过,但看着一大堆查封的药品,正义感和责任感立即布满了全身,她顶住压力果断把案子办了。20**年6月的一天,她到某诊所例行检查,发现该诊所大批药品没有填写购进验收记录,该诊所负责人提供不出任何有效的票据和供货单位资质材料,经进一步调查取证,查清了该诊所非法渠道购进货值金额达5238.80元药品的事实,依法应给予没有违法购进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罚款的处罚。听到这种结果后,当事人恼羞成怒,扬言道:“**这么小,你不要做得太过分,否则找几个人收拾收拾你。”***同志没有因遭到恐吓而退缩,毅然毫不动摇地坚持依法办案,依法给予了处罚。因为秉公办案,过于“死板”,不好说话,她“得罪”了不少人。但她认为,办案子本身就是“得罪”的活,假如自己“得罪”几个人,能换来辖区百姓的用药安全,值!。

三、该办的事果断办、不该办的事果断不办,严守纪律不逾“雷池”一步

县级局承担着开办药品零售企业的初审上报职能,这部分工作由综合监管科负责,随着私人开办药店政策的放开,可以说,综合监管科在药店审批中的权力不小,但***同志坚持“数量多决不降低质量”的原则,按标准从严审核,果断把住药店“准入关”。20**年6月份的一天,在审查一家药店的开办手续时,她发现该药店聘请的药师是外地人,就非凡留心。在核实药师证时,发现证书制作粗糙,且钢印有点浅,随即提出质疑并发函到当地药监人事部门协查,经对方回函证实是假证,她立即将药店负责人叫来,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并责令其重新提交材料。当晚,药店负责人就托人带着购物卡到了她家,让她抬抬手儿放过去,她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并明确告诉来人,要开药店只有一条道,就是找符合条件的药师,想让我帮着作假办不到!***同志常说:“假手续我们发现不了是我们没本事,假手续我们发现了假装没发现,那是我们不讲原则,不讲原则的事果断不办!”。对守法的申请人,***同志是真心实意的帮扶。20**年12月,从淄博到**打工的李某预备开一家药店,资金、药师均已到位,因其是外地人,一直没有选好店址。***同志得知后,利用星期六,带着李某在**跑了一大圈,帮助他选好了经营地点,并在三天内就完成了药店的现场验收、材料初审上报工作。

四、刻苦钻研业务,监管机制创新争当“带头人”

监管系统论文范文篇4

审计市场作为供求双方实现对审计产品的出售和购买的实现方式,是一国商品市场的组成部分,具有一般产品市场的特点。在这个审计产品市场上,有以下市场要素:供给方,即会计师事务所;购买方,即需要向社会或有关利益主体提供经审计的会计信息的市场主体,或需要以审计后的会计信息作为决策依据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相关部门等;市场客体,即审计报告、鉴证报告等审计产品;供求关系,即供给方和需求方围绕审计产品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所造成的或业已存在的供给方和购买方之间的关系。供求关系以价格为调节手段,相关利益主体围绕价格进行竞争,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这种竞争又会随着基本市场环境的完善程度呈现出不同的竞争特点,例如,完全竞争市场的自由竞争,不完全市场的垄断竞争,以及寡占市场的竞争。当市场因为规则或其他原因而出现市场本身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便需要政府的监管,以弥补市场本身的缺陷。

同时,审计市场上,作为审计客体的审计产品是一种信息产品。作为一种信息产品,又具有一般产品所不具有的特点,即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审计师的审计报告在提供给一个使用者使用后并不减少其使用价值,即具有非排他性;审计信息可同时提供给无限多的使用者使用即具有非竞争性。正是由于审计产品的公共性的存在,使审计产品产生了外部不经济的经济后果,容易产生社会上的一些使用者“搭便车”,即使用审计信息而不付费,使实际审计产品供给量小于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的审计产品供给量,造成供给不足。这要求政府进行干预,以达到帕累托最优。

以上审计市场的两种特性,无论是作为一般市场产品,还是作为一种信息产品,都需要政府一定程度上的监管,以弥补市场本身的功能的不足;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难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同时,由于市场竞争中,以价格为核心的自由竞争机制是市场存在的优势形态,即相对于政府管制的经济来说是具有明显的优点,也就是说,政府的监管职能是作为市场功能的补充,而不能代替自由竞争的市场。

在商品市场中,到底自由竞争的力量和政府监管的力量各占多大的比重?或者说,政府的监管采取体积方式与自由竞争市场结合,能够使市场达到帕累托最优,使市场运行效率最大化,这便成为各国理性的市场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同样,审计产品市场作为各国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对审计产品市场而言,各国市场对审计产品的供给者,即审计主体提出资格要求,要求审计产品供给者必须达到各国市场对审计服务的最低资质,包括会计知识、审计知识、必需的法律知识、财务知识等,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既然是为了解决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而对审计产品产生需求,那么在审计市场的监管上,特别强调审计主体资格等信息的透明性。类似的,在监管过程中,必须有既定的,明确地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也就是说,必须有相当明确的监管规则,来对审计师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戒。而在一定的时期,审计市场的监管又必须考虑大的市场环境,例如一国的政治稳定程度,经济发展状况,法律完善程度等,来对审计监管的各种资源(包括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力量,政府中相关的部门,社会其他团体的相关监管力量等)进行整合,并对监管的力度、范围、方式等做出必要的调整。然而,这种调整并非监管者单方可以做出的,而是社会相关各方力量多次博弈达到的一种策略均衡。这种对审计主体资格的准入限制,对审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以及为达到监管目的而对监管的范围、程度、方法的调整,对监管的资源、对象、市场要素进行事例的系统,称之为审计市场管理机制。审计市场管理机制一般包括以下这些方面:对审计市场中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监管,对审计执业行为的规范,对违规者的惩戒。这些监管又由不同的机构来实施,具体包括行业自律组织,政府部门和独立监管机构。而监管的依据大致有法律法规、行业准则等。

从上面对审计市场管理机制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国的审计市场管理机制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属性:

1、是市场经济监管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会计信息市场监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自由市场竞争的一种补充。是为了促进和保证市场功能的发挥,而不是代替自由市场的基本运行规律。

2、对市场中审计产品的供需双方之间关系的协调是对审计产品供需双方与市场中其他相关主体(例如同业之间,事务所与合伙人,社会管理机构等)之间关系的协调。

3、是对相关的社会资源的一种动态的整合,是审计市场管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相储存的有机的系统。这个系统是对其他市场运行机制的支持,同时,这个审计市场管理系统又依赖于其他的社会系统,如法律、政治、社会文化传统等系统。也就是说,该系统自成一个系统,同时又是其他系统的子系统或母系统。这是我们分析审计市场管理时必须考虑各国的具体的经济、政治、历史等情况,又要将其放到国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的系统论依据。

这些性质表明审计市场管理机制不同于与其他管理机制的质的规定性,那么其外在的表现性有哪些呢?

首先,各国在进行审计市场管理时,无一例外都非常重视审计准则等市场规则的制定,通过制定明确的审计准则进行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并通过审计准则规定了进入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需要具备的资质条件,无一例外要求首先通过考试取得执业资格,并通过审计准则对审计师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其次,在进行行业自律管理时,无疑是发挥了注册会计师作为具有专门知识的专门人才的力量;在进行独立管理时,需要在独立机构中吸收专家的加入;在进行政府监管时,同样离不开熟悉注册会计师行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或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的参与。换句话说,审计市场管理离不开注册会计师的力量,离不开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或公会的参与。

监管系统论文范文篇5

广播电视工作承担的调研课题要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凸显其思想性、理论性、专业性、实践性、指导性。思想性。要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统领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调研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在承担精品创作生产这一课题调研时,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将“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作为新时代电视剧创作的重要遵循,把握电视剧创作的正确方向,着眼“从作品向产品转变、从产品向精品转变、从精品向传世之作转变”,打造了《有个地方叫马兰》《最美的青春》《远方的家》《太行赤子》等一批反映燕赵特色、体现中国精神的精品力作。理论性。理论性是做好调查研究的一根红线、一条主线,要贯穿始终。不管调研报告多长多短,都要有理论的光芒和厚度。每研究一个课题,都要按照系统论的要求,把课题放在一个理论体系里面,运用现代管理学理论指导立论,围绕理论体系寻找论据、进行论证。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在做加快媒体深度融合课题时,把它放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不是取代而是迭代关系”这一理论体系当中,坚持以融合为本,积极打造融媒产品,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和智慧广电建设。目前,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领导,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实行行业管理,河北省重点打造的第一家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型媒体集团——长城新媒体集团,负责建设了“冀云•融媒体平台”,现已构建出“云上河北”新闻+政务+服务大数据中心及覆盖全省、功能完备、互联互通、运行顺畅的网络公共信息云服务体系,成为河北省云服务的总入口、总平台。专业性。每一个调研课题都要联系课题所关联到的各个领域,这就是专业性的要求。对于广播电视人来讲,要在广播电视专业的语境下找到专业的表述方法、表述路径、表述数据,只有这样才具有专业色彩,才能提出专业问题,找到专业的解决办法。比如,河北省广播电视局邀请业内专家,为全省系统讲解行业热点的培训项目《广电大讲堂》,就是一个有益尝试。举办的课题讲座《顺应泛在网络趋势发展智慧广电加强行业监管的思考》《泛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媒体建设》等,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性。调研课题要具有实践性。理论来自实践,又用以指导实践,这是调研的生命线。作为本次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单位,河北省广播电视局通过调研和思考,把职能定位为“新、智、融、监”,即运用新思维、探索新模式、掌握新技术、培育新业态和创造新产业;汇集广电智力、建设广电智云、发挥广电智育、提升广电智能和打造智慧广电;实现信息内容通融、技术应用互融、平台终端共融、人才队伍交融和经营机制相融;开展音频监听、视频监看、信号监测、运行监控和行业监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来推动广电系统高质量发展和创新性发展。指导性。调研及成果呈现要具有指导性。要言之有物、有理有据,要具有可操作性、可参照性,而不只是单纯的学术论文。调研成果一旦形成,就要能够运用到具体工作当中,有用是做课题调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扶贫工作中,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探索了“片区+党的组织”工作方式,片区打破了过去的行政区域,比如自然村、乡镇建制。顺应了当地地域、产业形态、党员活动方式的改变,确定了把党的组织生活和片区的产业相关联,使流动党员能够找到党的组织,能够在所承担的新兴产业业态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这本身就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把党员推到了生产建设第一线,把党的关心、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二、做好调查研究,要掌握方法

提高调查研究的成效和水平,重点要把握三个方面。调研的过程就是学习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要有这么一个调查研究过程。河北省广播电视局“三个广电”任务的提出,是在学习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智慧广电会议精神和河北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讨班精神之后形成的思路。一方面要加快高清超高清电视能力建设,推进县级融媒体建设;另一方面要提升法治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同时还要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内容生产。在到秦皇岛、唐山等地调研时,受到打造魅力城市、创建魅力单位工作的启发,经对标对表,认为做好魅力广电,是要提供更好的内容产品的本质要求,最终形成了做优智慧广电、做强法治广电、做好魅力广电的的工作体系。调查研究要有一个哲学思辨。就是运用好反复、比较、交换三个环节,这是哲学思辨的过程。好的调研文章就是在不断比较中完成的。譬如,拿出一个提纲,大家从各个角度提出建议,对建议进行吸收,再进行加工,然后再反复查阅资料进行完善。弄清楚有关课题有没有人研究过,所提论点经没经过验证,其在思想性、理论性、专业性和实践性方面还有哪些不够完善,论点、论据、论证还有哪些不够严密等。这是同志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也是陈云同志“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讨论、反复、比较”的思想。一定把调研的过程作为理清工作思路的过程,作为坚定工作目标的过程,作为强化工作措施的过程,作为增强工作信心的过程,作为提高工作效率的过程。把整个流程走完之后,就是增强“四力”教育实践的过程。“脚力”有了,通过调查深入实际,就会深入到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方面;“眼力”有了,繁杂的事物就会看得清楚;“脑力”有了,经过大脑加工,分散的零碎的信息按照语言逻辑、哲学逻辑就会被理顺;“笔力”有了,体现为表达能力,就可以很精准地把信息、想法表达出来。

三、做好调查研究,要坚定信心

监管系统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社会保障;预算;经常性预算;建设性预算;公共财政

建国后很长时期内,中国一直编制单式国家预算,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通过几个支出项目表现出来。1992年开始编制复式预算,国家预算被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在经常性预算中反映。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是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初步形成,人们逐渐认识到为全面反映社会保障资金收支情况,还应编制社会保障预算,以便政府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收支规模、结构的变动情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并可根据需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以此为契机,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积极展开了包括社会保障预算在内的整个复式预算制度改革的全面研究。在迄今为止的10多年间,社会保障预算的研究逐步深入、逐步细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回顾中国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历程,可把它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保障预算的国外借鉴及中国的初步探讨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本阶段在介绍、借鉴国外社会保障预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中国社会保障预算并对社会保障预算的地位、作用或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此间只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时论及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并未有专门的论述。

王玉先在《外国社会保障制度概况》(工人出版社,1989)一书中谈到苏联国家社会保险的财务制度和管理时,介绍了苏联的社会保险预算。“苏联国家社会保险预算虽然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但它具有独立性,是严格按照专项用途使用的,其形成和开支的方式是独特的。社会保障预算的收入基础,是企业、机关和组织保险费。”“社会保险预算最大项的开支是不工作的保证金领取者的保证金。”“苏联社会保险预算是国家预算的一部分,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和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会议批准。但是,国家政权机关只管批准收入总额和支出总额。工会机关对预算经费作进一步分配。工会负责执行预算。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审核和批准全苏的社会保险预算,领导全国的社会保险事业,研究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服务,颁布有关社会保险法规的细则和解释。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拥有立法动议权,可以把一些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草案提交苏联苏维埃审定。”

徐放鸣、路和平等在《社会保障初论》(中国财经出版社,1990)一书中,将社会保障预算在国家预算中的地位和作用概括为:“社会保障预算是国家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宏观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搞好社会保障预算,可以对政府推行社会政策、合理分配社会财力、处理好社会保障基金分配中的各种经济关系起到重要作用。”

随后,向东、康天才等在《社会保障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一书中,先分析了将社会保障预算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的重要意义,认为它不仅关系到社会保障基金的合理分配,而且关系到财政本身职能的完善。而后又介绍了社会保障预算有两种主要方式,即一是将社会保障预算与政府的行政预算结为一体,二是将社会保障预算与政府的行政预算分开作为专项预算并分析了各自的长处和不足,最后还提出搞好社会保障预算必须重视社会保险税问题。

第二阶段: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专门论述和全面展开阶段。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改进和规范复式预算制度。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并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细则》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由于党和政府对社会保障预算问题的重视,掀起了全国范围的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热潮。有关研究文献骤增,研究的层面更宽更细,内容更为系统。

本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社会保障预算的概念、背景因素、理论依据、建立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总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及模式选择(或方案设计)、框架体系的设计、运作条件(或配套措施)等问题的研究。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肖忠清的《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1994)和《建立我国统一的社会保障预算的具体设想》(1995),王荣山的《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1995),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的《关于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初步设想》(1996),九江市浔阳区财政局课题组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保障预算》(1996),耿纪谦的《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初探》(1996),涂晓今、谢夜香的《略论社会保障预算的编制》(1996),杨良初等的《关于加强社会保障财政管理的若干思考》(1997),冯子标、靳共元的《建立我国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势在必行》(1997),桂馨的《浅议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预算体系的建立》(1997),叶振鹏、杨良初等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新论》(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朱柏铭的《建立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构想》(1998),李达昌等的《财政管理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等。

第三阶段:社会保障预算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建构及其进一步深化研究阶段。

以1998年提出建立公共财政为分水岭,此后至今构成了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第三个阶段。该阶段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第一,研究了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社会保障预算如何建立的问题。夏远湘在《论建立公共财政下的社会保障预算》(2000)一文中,分析了公共财政条件下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下社会保障预算的基本设想,具体包括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四个基本原则即全面性原则、专款专用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社会保障预算的两个组成部分———社会保障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障预算支出的构成要素等。

尹薇在《浅析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预算的关系》(2006)中,论述了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预算相互促进的关系。张献房在《建立公共财政下的社会保障预算》(2006)中,阐述了公共财政下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全面性原则、专款专用原则、公平和效率原则)及主要构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兴禧的《建立公共财政下的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制度》(2006),该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建立公共财政下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制度的一些问题,如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编制的原则、建立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总体目标、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模式选择、编制社会保障基金预算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等。

第二,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了地方社会保障预算建立的问题。李宝民、张跃进的《关于建立我省地方社会保障预算的思考》(1999)和杨玉娥等的《建立县(市)级社会保障预算的初步设想》(2000),论述了建立地方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分别提出了建立省级地方社会保障预算和县(市)级地方社会保障预算的基本构想,如预算科目的设置,预算编制的原则、基本内容、基本方法以及预算的组织管理等。而林治芬、段君明等的《辽宁省社会保障预算的目标模式与操作设计》(2003)和魏和宁的《吕梁建立社保预算的实践与思考》(1999),则分别结合辽宁省和吕梁地区试编社会保障预算的实际,指出了试编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构建地方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框架提出了建议和操作设计。

第三,社会保障预算国际比较研究的力度加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视野不断拓宽,如何学习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社会保障预算制度的成功经验,成为中国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国际社会保障预算的分析与借鉴》(林治芬,2000)、《美国社会保障预算同联邦预算的关系》(林治芬、于晓梅,2004)、《英国社会保障预算对我国的启示》(高文敏,2005)等。

第四,社会保障预算的研究更加深化和系统化。该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将社会保障预算的研究向纵深推进了一步,进而又提出了社会保障预算实施的可能性,社会保障预算的总体目标和近期目标;编制社会保障预算要考虑的因素;社会保障预算收支的具体内容(社会保障预算收支分类方法及收支体系的具体设计);社会保障预算的执行、调整和监管;社会保障预算与国家预算、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与财政投融资预算的关系及衔接等问题。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贾康的《建立中国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大思路》(2006),周顺明的《试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1999)、《积极试编,探索新路,全面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2000)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预算体系》(2001),丛树海的《社会保障预算化管理的探讨》(1999),林治芬的《社会保障预算:目标模式与操作设计》(2000),包丽萍、张晓红的《建立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设想》(1999),刘晓莲、许杰的《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1999),孙丽霞的《关于构建社会保障预算的建议》(2000)和《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预算》(2000),徐玉明的《关于构建社会保障预算收支体系的设想》(2000),冯瑞、王杏云的《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探讨》(2001),刘峻的《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2002),王琪、焦秋云的《对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几点看法》(2003),陈立的《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社会保障预算体制》(2005),杨晓波的《对我国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思考》(2006),亢永刚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预算体系的思考》(2006)等论文。

此外,在该阶段还公开出版了一些专著,如曾海水的《社会保障预算概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周顺明的《社会保障预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林治芬、高文敏的《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等。

总之,中国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经历了由浅入深、由简要分析到系统论述的历程,其中既有国外社会保障预算的经验借鉴,也有中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提出和探讨;既提出了建立中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条件和基本构想,也探讨和研究了地方社会保障预算建立的问题,还分析了公共财政框架下如何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问题。这些研究对下一步中国社会保障预算制度的研究、探索和创建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贾康建立中国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大思路[J]审计与理财,2006,(5)

[2]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关于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初步设想[J]经济研究参考,1996,(69)

[3]朱柏铭建立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构想[J]财政研究,1998,(2)

[4]王荣山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J]财经问题研究,1995,(9)

[5]李达昌,刘溶沧财政管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6]项怀诚中国财政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7]林治芬,高文敏社会保障预算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监管系统论文范文篇7

以郭复初教授的本金理论为基础,罗福凯(2003)提出了“从财务学内在逻辑发展的历史中描绘出科学财务理论所经历的三大逻辑转变过程,即财务学以本金、资本和价值为核心的三大逻辑”的观点。按照这种观点,“凡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都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因素。财务理论和实务的具体形态是价值资源的开发、配置、利用、增长和转变等价值创造过程。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综合性价值管理’或实现经济过程的‘价值均衡’成为财务管理的本质特征。”

另外,从西方财务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这种逻辑脉络也是十分清晰的。1958年,米勒与莫迪格莱尼关于公司资本结构无关论的研究论文的发表,标志着现代财务学的诞生。该理论是在融资与企业价值的命题下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的。在这篇论文中,米勒与莫迪格莱尼严格地界定了企业价值的概念,并严谨地定义了企业价值与企业风险、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以模型的方式明确了企业价值与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之间的相关性。MM理论出现后,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也证实了财务管理的本质是创造价值这一基本命题。后续出现的权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成本理论、信号模型等资本结构理论尽管在研究方法上各有千秋,但始终贯穿着融资如何影响企业价值及增加企业价值这条基本主线。如,詹森等在研究了公司治理中的股东与经营者、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委托关系后认为,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下企业价值最大。因此,从财务学发展历史来看,价值创造已经是研究各种财务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而且所有的财务理论与方法(包括投资、融资、股利分配理论与方法)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是企业财务管理本质的体现——创造价值。

二、企业的价值分析

(一)企业价值的来源

既然财务管理的本质是创造价值,那么就有必要分析一下企业价值的源泉。但是不同的理论对企业价值的源泉有不同的观点。如何看待不同的价值理论呢?罗福凯(2003)指出,价值是财务学的核心概念。对于价值学说,历来存在要素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等多种学派或阵营的斗争,至今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他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重点研究价值的产生、形成及其客观构成内容,揭露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及本质。另外,不论是要素价值、效用价值,还是劳动价值,都有其各自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运行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短缺经济时代已经结束,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时,企业越来越多地面临着产品价值能否实现的挑战,不仅要把产品生产出来,而且更要把产品出售出去。如何把产品卖一个好价钱成为企业运营的关键所在,这种环境催生了客户价值理论。

从不同的价值来源理论可以看出,至少在现阶段,企业价值的来源并非是单一的。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们之间不是相互否定的关系,只不过是顺应不同时代条件的产物。

(二)企业价值表现的层次性

企业不仅有不同的价值来源,而且企业价值的表现还具有层次性。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企业整体价值。它是企业未来收益的资本化,即现值化。企业价值是衡量企业绩效的最全面的标准。科普兰(1998)等认为,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可以精确、可靠地描述公司价值。他们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现金流量折现与企业的市场价值密切相关。关于这一结论,我国学者王建中以1997年12月31日至2002年12月31日之间,沪深股市上的31只样板股票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一层次的企业价值是一个长期、动态的概念。科普兰指出:“价值之所以最佳,全在于它是要求完整信息的唯一标准。为判断价值创造,必须具备长远观点,能够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上处理所有的现金流量,并了解如何在风险调整基础上比较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没有完整的信息,几乎无法作出妥善的决定,而其他的绩效标准,都不需要完整的信息。”

企业价值的另一个层次是指企业的价值活动,企业的每一项作业都将会产生一定的价值(其数值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如果为正我们就说价值创造,如果为负我们就说价值毁灭)。企业的整体价值是各项作业所创造价值的累积之和。为此,波特(1997)提出了价值链概念,而詹姆斯·迈天(1999)则用价值流概念来进行说明。这一层次的价值增值是一个静态概念。企业整体的价值增值是通过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来实现的,企业整体的价值增值是由长期的企业价值增值活动所决定的,或者说,是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结果的长期表现。

三、价值创造财务的理论基础

价值创造财务理论是建立在对传统财务理论的批判基础之上的。这一方面是客观环境发生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是财务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这并不能割裂价值创造财务理论与传统财务理论的联系,而且,建立和发展价值创造财务理论必须植根于传统财务理论的基础之上。价值创造财务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财务机制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初,郭复初教授首次提出了财务机制的概念,并对财务机制的一般理论以及国家和企业如何运用财务机制调节经济运行的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从而构建了财务机制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所谓财务机制,是由本金的投入与本金的收益活动等相互联结的部分所构成的财务活动体系,是社会再生产运行的自动调控系统之一,是经济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认为,财务是一种经济活动体系,具有对再生产运行的调控功能,具备了作为经济机制的基本条件,是一种经济机制,即财务机制。财务机制由三大部分构成——主体机制、动力机制和制衡机制。整个财务机制是由财务主体机制、动力机制和制衡机制所构成的有机体,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对再生产运行发挥着强有力的调控作用。

正如本金作为财务的本质蕴涵着财务的本质将会转为价值一样,财务机制理论也体现出了价值创造将是财务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同时,财务机制理论中的三大财务机制也为我们构建价值创造财务体系指明了方向。

(二)现代企业理论

企业理论与公司财务理论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公司财务理论构建于特定的企业假定基础之上,企业的不同界定和企业特征的现实变迁都会对公司财务理论构成决定性影响。由此不难看出企业理论对价值创造财务理论的构建所具有的影响。从现代企业理论的观点来看,企业的本质是一种合同关系。这种合同关系不仅是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合同关系,而且也是企业与供应商、顾客、债权人等之间的合同关系。企业实际上是利益相互冲突的个体通过这种合同关系形成的一种均衡状态。因此,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理解的话,这种均衡状态应该以一种最优的路径来实现。但是,在签订合同以后,各利益主体之间就形成了委托—关系,而且不论是委托人还是人都不能确保在成本为零的情况下,使人完全从委托人的角度出发来作出最优决策。按照詹森的定义,成本包括监督成本、管束成本和剩余损失,为三者之和。按照法玛的观点,控制成本是组织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关于问题的研究将会成为价值创造财务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问题的角度来看,为了创造价值,必须努力降低成本,为此我们至少可以有三个选择。1.构建有效的业绩评价和薪酬激励系统,因此笔者要将业绩评价理论作为构建价值创造财务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2.构建一个有效的决策系统。毋庸置疑,决策对于企业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离开科学的决策,而单纯地依靠简单的本金的投入和产出是很难实现本金的增值与保值的。这也正是财务的本质由本金向价值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来讲,企业的决策过程包括四个步骤:

(1)提出决策方案;(2)批准决策方案;(3)实施决策方案;(4)监督决策实施。一个有效的决策系统就是把不同的决策权力在委托人和人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当前比较热门的公司治理应该归属于该系统。3.构建一个畅通的信息传导系统。由于问题的本质就是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通畅的信息传导系统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降低成本。

由此可以看出,为什么EVA价值管理系统受到了普遍重视。这是因为:首先,EVA是一个合理的业绩评价指标;其次,由于在计算EVA时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这一重要因素,使得利用EVA进行投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

(三)业绩评价理论

前面已经提到了业绩评价理论对于价值创造财务理论的重要性。所谓经营业绩评价技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生产目的而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作出的一种价值判断。业绩评价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的,对企业的经营起着导向性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通常,业绩评价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成本指标业绩评价体系。这种业绩评价体系在初期仅仅是一种很简单的将本求利思想,具体指标也就是每码成本、每磅成本、每公里成本等等。尽管这些指标在现在看来过于简单,由于它们比较适应当时的生产经营环境,因此还是能够较好地起到评价企业经营效果的作用。

2.收益指标业绩评价体系。到了20世纪初,企业组织形态更趋复杂,而且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更加普遍。此时,单纯的成本指标业绩评价体系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了。于是收益指标业绩评价体系应运而生。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杜邦分析系统。不论是成本指标还是收益指标,它们的计算依据都来源于会计信息系统,因而具有数据获取容易、计算简便等优点。但是它们的一个致命缺陷在于其可靠性受到会计数据准确性的直接制约。

3.价值指标业绩评价体系。20世纪90年代,企业的经营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促使了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市场形势的瞬息万变导致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加剧。此时,基于价值创造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呼之欲出。1986年,阿尔弗雷顿·拉帕波特在《创造股东价值》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衡量公司业绩的新方法。他在考虑了现金流量、价值增长的潜在时期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七项因素的基础上,得出了评价股东价值的公式。1991年,斯特恩·斯图尔特公司提出了经济增加值指标。该指标的最大特点在于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因素以及对依据公认会计准则产生的会计数据所做的调整。另外,反响较大的还有卡普兰和诺顿所提出的平衡计分卡方法。两人对12家在业绩评价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后,发表了《平衡计分卡:良好业绩的评价体系》一文。后来,两人又发表了《平衡计分卡的实际应用》一文,专门介绍平衡计分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操作性问题。平衡计分卡提出之后迅速在欧美国家的企业中流行开来。因此,从业绩评价理论的发展历程同样可以看出财务理论向价值创造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性。

总之,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前进,财务理论的发展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而构建价值创造财务理论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认真总结。

【主要参考文献】

[1]罗福凯.财务理论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创造[J].会计研究,2003,(3).

[2]科普兰.价值评估:公司价值的衡量和管理[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3]王化成,刘俊勇.企业业绩评价研究回顾及科普兰和诺顿的理论贡献[J].财会通讯,2003,(12).

[4]张蕊.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变革[J].会计研究,2001,(12).

[5]郭复初.发展财务学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郭复初.王建中.资本市场与国有资本监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张谊浩.公司财务理论的企业基础[J].南开管理评论,2003,(4).

[8]EugeneF.Fana,Michael.C.JensenSeparationofOwnershipandControlJournalofLawandEconomics1983June.

监管系统论文范文篇8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目前山东省综合性公立医院承担社会责任的状况。方法以山东省2O家综合性公立医院为目标医院,设计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现场调查结果从组织结构、员工、病人、政府、环境及医保部门、社会责任认知度等层面分析显示,医院社会责任各层面的履行情况不均衡。结论当前公立医院缺少社会责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有必要社会责任报告和亟需构建公立医院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论文关键词]医院公立社会责任数据收集

随着社会责任理念和社会责任运动的深入发展,组织竞争已经从单纯的市场竞争阶段向全面社会责任竞争阶段转化,社会责任实践成为组织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u]。对于公立医院这样一个公益性组织来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实施社会责任战略,也是医院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形成有责任、有激励的机制。为了解当前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我们对山东省的三级公立医院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前经医院管理领域的专家建议,选取济南市、青岛市、潍坊市、济宁市、烟台市、泰安市、淄博市等地的20家公立医院为目标医院,每个目标医院选取从事医院管理工作的院级领导和中层领导各两名,以问卷调查为主,现场调查为辅,从组织结构、员工、病人、政府、环境及医保部门、社会责任认知度等层面对当前公立医院承担社会责任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2结果

2.1组织结构

有l6家医院目前并没有设立专职的社会责任管理部门,由此可见多数医院对承担社会责任缺乏战略规划和管理。对内部员工而言,工会是维护员工权益的组织,调查显示只有7O的医院工会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30的医院工会发挥的作用不大。共有4家医院设立了关注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组织机构,其中1家医院设立了公共关系部,1家医院设立了社会责任部,1家医院设立了环境管理部,1家医院设立了可持续发展部。

2.2员工层面

2O家样本医院中,9O%的医院为员工办理了社会保险和缴纳保险费用;8O的医院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定期体检以维护员工的健康;75的医院有完善的困难职工救助制度,并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鼓励科研创新;70的医院有合理的奖惩晋升制度,并能按时发放工资和奖金;但只有4O的医院的员工劳动时间合理,每周加班不超过12h,相对比其他类别比例偏低,这也与医疗服务工作的时间性、随机性和特殊性有关。

2.3病人层面

95的样本医院能严格按规定执行收费标准,合理收费;909/6的医院为病人提供规范的医疗服务,并保障病人的知情同意权;859/6的医院有相应的监督奖罚机制,能贯彻落实12项核心医疗制度,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80的医院建立了对出院病人的回访制度,能定期进行回访;75Vo的医院有合理、规范的药品使用和评价制度;70的医院采取措施缩短病人的平均住院日,为社会节约卫生资源;65的医院有针对贫困病人的费用减免政策;只有45的医院在科室奖金核算中将药品收入分离出来,没有将药品收入与医务人员收入挂钩。

调查显示,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率先实行单病种收费限价,并连续4年为家境困难的l5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实施免费手术救助,每年100例。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展“三百爱心工程”,即出资百万捐助山东省内100名先天性心脏病病儿、100名唇腭裂病儿、100名白血病病儿接受治疗。这两家医院在承担病人层面的社会责任上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2.4政府层面

100的医院能够按照政府要求,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提供医疗救助服务;8O%的医院能够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并进行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70的医院关注并参与公益捐助活动;60Vo的医院能提供社区医疗服务;只有209/6的医院能免费培训基层医疗人员。

调查还显示,医院公益捐款的用途由大到小依次为:救灾、扶贫、社区建设和保护环境,可见样本医院对于救灾和扶贫的认同度较高,对于社区和环境的认同度偏低。

2.5环境、医保部门层面

样本医院中有90能按照国家规定处理医疗垃圾,能严格控制医用放射性物质;但只有659/6的医院致力于绿色环保,减少环境污染;50的医院注重维持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推广无害环境的技术。909,6的医院能够按规定严格审核医保病人的相关材料,防止骗医保金的行为,但只有70的医院能合理使用医保基金,避免资源浪费和低效率。

2.6社会责任认知度

所调查的医院认为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包括:提供优质服务、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维护员工利益、保护环境、参与公益活动。其中对提供优质服务认知度最高,达到了100;其次是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认知,为90%;再次是公益活动,为85;但对保护环境和维护员工利益的认知度偏低,分别为70和55。

3讨论

通过本次现状调查和结果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公立医院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3.1缺少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可持续发展是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重要目标,医院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就是医院向可持续发展迈进的过程,公立医院发展战略的执行必须以履行社会责任为依托]。而目前绝大部分医院没有把承担社会责任纳入医院发展战略中,没有实施有效的责任型战略,没有过有关社会责任的报告书,这使得医院履行社会责任的内源驱动力不足,履行过程中目标不明,实施不到位,造成既不能反映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也不能充分体现医院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因此,我们要把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纳入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中,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履行社会责任。

3.2社会责任各层面的履行情况不均衡

通过现状调查,我们发现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各层面的履行情况很不均衡,某些应尽的社会责任没有得到重视:在员工层面,只有4O的医院能保障员工的劳动时间合理,每周加班≤12h;在病人层面,仅有45的医院将药品收入分离出来,实行医药收支两条线,仅有65的医院有针对贫困病人的费用减免政策;在政府层面,对基层医疗单位的扶持力度不够,且大部分公益捐款没有用于医院价值链的相关方面;在环境层面,没有意识到保护环境和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只有65的医院致力于绿色环保,减少环境污染,5O的医院注重维持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系统论,某一方面的社会责任缺失或不足,会大大抵消整个系统的总效应。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积极承担医院各层面的社会责任,避免厚此薄彼,以实现系统的最优化。

3.3积极探索并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报告

医院社会责任报告作为嫁接医院与社会关系的桥梁,在促进医院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医院的社会责任报告要关注包括员工、病人、供应商以及政府等许多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相应框架,内容上要包括医院价值观、医院治理、医院战略、医院运营绩效及医院文化等方面,列示诸如依法执业、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应急管理、财务与价格、后勤保障、医疗设备以及院务公开等具体信息,展示对医院社会责任的落实情况。编制时可参照并借鉴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结合医疗行业自身特点编写医院社会责任报告。

监管系统论文范文篇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以党的17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照,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本文试图探讨中国金融如何贯彻“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理论上理解科学发展观在金融领域的内涵,结合我国的金融实践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构想,为实现中国金融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金融;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同志在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的精髓。科学发展观明确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强调中国经济必须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我国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之成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金融是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出发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应该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以人为本的金融是金融业内在的本质要求,也是满足客观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

从人类思想发展史来看,以人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的我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就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以人为本被看成是建立和巩固霸王之业的根本原则。建立在科学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生产方式中的人。人应该向自身、向社会人复归。因此,“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出发点是人,归宿点也是人”、“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人为目的”、“使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金融领域人本主义是金融业内在的本质要求,也是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变化的客观需求。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使金融市场的众多参与主体的要求和行为更加复杂,对金融的需求越来越综合化和细化;金融服务既表现为多样化,又表现为全能化和智能化;金融服务的对象既要满足富人,又要兼顾穷人。满足这种不断变化的全方位的金融需求就是人本主义在金融领域实现的体现。

以人为本的金融之核心是对人的尊重。被人轻视“是一个没有任何人可以忍受,也是永远不能忍受的困境”。对人的尊重既要求金融业在进行金融交易和服务过程中,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客户,尊重客户的隐私,充分认识并尊重服务社区的文化和传统,通过合理的渠道供给金融资源从而使更多的人受益;也要求金融业内部创造宽松的人文环境,通过人力资源的价值提升来保证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以人为本的金融应该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开辟多种投融资渠道、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

商业性金融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它们无疑需要充分的利润诱因,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目标。同时,出于风险的防范,金融业在所开展的业务中需要规定硬性的进入门槛,比如贷款中的抵押物或者特殊的担保,“银行只愿意贷款给那些不缺钱的人”。银行的传统业务是如此,中间业务亦是如此,从金融机构推出的各种投资理财产品来看,也是为资产持有者进行风险规避和优化资产组合提供服务的,“持有资产是获得金融服务的前提”。所有这些,对金融业生存与发展来说似乎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金融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又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它在追求自身利益、防范风险的同时,不能不承担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对那些迫切需要借助于金融谋求发展的落后地区、弱势群体和急需发展的行业。但事实是后者往往由于不能满足金融部门的某些条件而被排斥于金融服务之外,这即是所谓的“金融排斥”。金融排斥存在于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根据英国金融服务局(FSA)2000年的调查,英国7%左右的家庭没有金融产品,20%的家庭只有银行账户,处在金融服务的边缘;在那些低收入家庭中金融排斥的状况更加严重。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排斥现象就更加普遍。研究表明,中国的金融排斥现象相当严重,尤其是在农村和西部贫困地区,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撤离,而其他形式的金融机构没有及时填补金融供给的缺口,农村、农民、农业的金融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其他诸如中小民营企业、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都是金融排斥的主要对象。而这种漠视贫困、漠视真实世界中人的痛苦与愿望的状况,被世界著名小额信贷专家尤努斯认为是经济学的最大失败。

金融排斥表现在贷款的发放就是贷款歧视。贷款歧视“是在贷款人没有道德风险、银行也不会面临逆向选择时,金融机构单方面凭借其他非合理因素限制金融资源分配的一种现象。”“馈款歧视是在过于理性当中的非理性选择”,是金融机构凭借其对金融资源的控制权,在分配金融资源过程中按借款者“身份”所实行的一种歧视。贷款歧视使经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缺少足够的途径或方式获得贷款,使他们在利用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这就导致金融领域的“马太效应”——穷者更穷,富者更富,其后果是金融资源供给的严重失衡以及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很显然,金融排斥以及贷款歧视是有悖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

金融排斥产生于金融机构对金融资源的控制,因而它们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时,遵循的是“供给推动”的理念。我国金融业要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在金融机构的设置、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和创新的过程中,注重“需求遵从”的观念,以满足各个层次的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为己任。

3以人为本的金融应该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金融性财产收入,并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投资利益和合法收入的金融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是财产主体拥有的财产增值的结果。如何使群众手中的金融资产增值,是以人为本给我国金融业提出的一个新的课题。

在增加和保护人民群众金融性财产收入中,金融市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要做到这一点,金融市场的层次必须多样化,金融产品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并保证金融监管有效。多层次的金融市场首先应该包括资金活动的一切场所: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其次是每一个市场都应有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子市场。而金融产品的创新就是要求金融市场尽可能增加交易品种,增大投资者可供选择的余地,使之实现金融资产的期限结构、风险结构和收益结构的最优组合。然而,金融创新不能离开金融监管。有效的金融监管是社会公众拥有金融性财产收入的重要保证。西方著名政治家、前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曾精辟地指出:“市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是一种合理的机制,应当予以肯定。然而,市场不是主管道德的机构,它不会致力于社会公正、克服失业,或者确立金融理性或财政理性。因此,市场需要一种由社会保障、税收和预算政策、金融和货币政策所构成的框架,需要一种竞争秩序,还需要种种安全条例,用于保护乘客、储户或环境,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还有一些重大的体制性、制度性和机制性的障碍需要完善。例如,在大力推进大型优质企业上市的同时,应加紧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的建设,为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在稳步推动固定收益类产品发展的同时,应积极稳妥地发展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即使更多群众取得金融性财产收入,也使他们有规避和防范风险的工具;在提高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承担能力的同时,应逐步形成行政监管、法制监管、自律监管和社会监管的监管体系,以保护广大投资者的投资利益和合法收入。

4以人为本的金融应该是加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全体职工全面、自由发展的金融

如果说前面所讲的以人为本是从金融服务的外部对象说的,那么,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则是从金融业自身说的。

以人为本不是一种简单的工作方式方法,而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它的基本要求就是依靠人、尊重人、解放人。金融工作要靠职工去做,客户的争取和稳定要靠职工去努力,金融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要靠职工能力的发挥。因此,我们应该依靠人(职工)。而依靠人的前提是尊重人,也就是尊重职工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尊重他们的独立的人格、权利、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依靠人是对职工现有的工作能力的肯定,尊重人是对职工现有地位的肯定,而解放人则是为了提高职工未来的工作能力和地位。解放人就是要不断冲破一切束缚职工潜能充分发挥的体制和机制,同时给职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进一步提高的机会,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要求。

二、全面协调的金融是深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改变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非均衡现象,使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在贯彻全面协调发展的精神时,不仅要做到金融内部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更要做到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对内经济与对外经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用系统论的观点看待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

所谓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可数或不可数)的元素或元素组合构成的一种集合。一个系统中元素的子集合形成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

从利益的角度说,元素或元素组合或子系统间的关系可以是竞争关系(它们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时),也可以是冲突关系(它们的利益相侵,或竞争达到尖锐化时),还可以是博弈关系(它们的利益既依赖又有矛盾时),更可以是合作或协调关系(它们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时)。一句话,它们之间是何种关系完全是以它们是否有一个共同目标,并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做出贡献为判断标准。

在协调关系中,各个元素或元素组合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的。第一,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是“金字塔式”的结构关系,即它们之间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次决定着第二层次,等等。第二,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实一虚的二象对偶关系,即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实”能为人所感知,它的运动产生“虚”;“虚”是“实”的存在形式。两者同生同灭。第三,二象对偶关系的两方面是非对称的,即它们的权重是不相同的,而这一权重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关系,而不是静态的关系。

用系统论的这些原理来分析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那么,首先应该看到金融是国民经济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它应该为实现国民经济的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既然如此,金融就应该促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在这里,实体经济是第一层次,是“实”,而金融经济是第二层次,是“虚”。其次,金融经济虽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子系统,但它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仅包含了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而且包含了各种各样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与服务。因此,金融经济内部也有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再次,从金融政策来说,也有一个全面协调的问题,例如,货币政策是由货币的数量政策(货币供应量)和货币的价格政策(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构成的,因此,货币政策内部也应该协调。在这里,货币数量政策是第一层次,是“实”,货币价格政策是第二层次,是“虚”。最后,人类社会是整个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金融经济也负有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责任。金融应该通过自己特有的工具,例如,货币、信贷、保险等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甚至太空。资和间接融资等的协调发展。这里我们着重谈以下几方面:

目前我国的银行资产占全社会金融资产的80%以上,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支配的金融资产又达到金融资产总量的60%左右。这种金融资产格局所带来的最大问题是间接融资比重过大,直接融资比重过小,使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失衡。央行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为1:99,到2006年为18:82。也就是说,82%的融资来自于银行贷款,而来自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融资也只有18%。而在我国的直接融资中也存在着不协调:股票融资大于债券融资,而债券市场上金融债和国债大于企业债(6%左右)。有资料显示,目前美国企业通过股票融资的比重正在不断下降,而公司债券融资已占企业外部融资的90%。

我国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不协调和直接融资内部的不协调使金融风险过分地集中在商业银行,从而影响着金融体系的稳定,同时,也限制了金融市场功能的发挥和市场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也不利于将企业推向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接受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监督。而对于非上市的中小企业来说,这种融资结构不仅使它们的间接融资受到约束,直接融资也受到约束。

我国不仅存在着东、中、西部之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就是在这三个地区内部,甚至在一个省(市、区)内部也存在着巨大的地区间的经济差距。而与此同时各个地区间的金融差距也是巨大的,金融差距甚至已经超过财政差距和经济差距。这表现在:金融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纷纷从农村撤退,将金融资源向城镇、向大型企业倾斜,使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三农”问题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商业银行将在中西部地区的存差纷纷调往东部资金富裕地区,使中西部经济的发展仍然受到资金不足的制约。

一句话,金融体系内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我国金融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金融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需要。

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是衡量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我国经济未来的、长远的、永续的发展。这就是说,科学发展观不仅要解决这代人的自由发展问题,也要关注,或者更要关注将来人的自由发展问题。与这一要求相适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金融可持续发展,而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金融的理论依据

传统的经济发展观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是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以资源掠夺式的开采和利用为手段,以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为衡量标准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把人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对立起来,造成资源的枯竭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最终使经济的发展不可持续。生态的破坏、资源的耗竭、能源的危机、人口的膨胀、环境的污染等等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不得不对传统发展观进行反思,可持续发展观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使经济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使人类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和能力。

很显然,我国金融的发展也必须以经济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与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同的是:金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我国的金融业能够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频繁的、严重的金融风险袭来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就考验了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

2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是以金融创新为基础的金融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源泉,大到一国的金融体系小到一家金融机构,都必须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才能适应各种外部环境和金融业竞争的需要,保持持续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能力。金融资源也是一种稀缺资源。所谓金融创新就是为提高有限的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而进行的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金融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提高金融业的竞争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

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的创新应该把握住事关全局的创新。以银行业为例,在利率市场化、存贷款利差缩小的背景下,国际银行业的利润增长点已经转移到中间业务上。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存款与贷款的创新的同时,应该把创新的主要注意力放在中间业务的创新上。虽然我国各家商业银行近些年来也非常强调中间业务的重要性,但是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的中间业务竞争力还比较低下。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的50--60%来源于中间业务,目前在华外资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50%左右,而中资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10%以内,平均为7--8%。

鉴于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一定程度的金融抑制,因此,制度创新对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要。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一直走的是政府主导的路径,在制度的供给上也是外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真正发自于金融需求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很少。金融制度创新不仅在于通过创新解决目前的问题,更在于建立一套富有创新力量的制度供给模式。在制度创新中要更多地考虑需求方的因素并有前瞻性,这样的制度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3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是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金融

金融的安全与稳定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虽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直线式前进的,金融业从本质上说又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因而,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始终是各个国家所关注的,是一国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尤其是规模庞大的投机资本在国际上迅速流动;衍生金融工具在避险的同时又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这种潜在的风险如果被人为地加以利用,就会演变为实实在在的风险;混业经营和跨国经营在有利于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监管的困难。所有这些都使得金融的外部性和脆弱性不断增强,使金融风险的传染性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厉害。因此,能不能化解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安全无疑应该成为金融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标志。而当前的金融监管必然涉及到国际协调问题。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国际社会提出了重构国际金融秩序、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问题。中国应该积极参与这一问题的解决,以促进我国金融业持续稳定发展。

4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应该是具有良好金融生态系统的金融

这里首先有两个概念应该加以区分。一个是金融生态系统,一个是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系统是金融体系与其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能量的交流、信息的传递等相互关系及关系调节的总和。因此,金融生态系统包括三个部分:生态主体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生态调节系统。金融生态的主体系统是金融体系本身;金融生态的环境系统是金融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如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等;金融生态的调节系统则是金融体系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调节机制。

金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系统。第一,从金融生态系统主体来说,既然金融资源是一种战略性稀缺资源,因此也存在合理利用、适度开发的问题。如果过度开发和滥用金融资源,破坏金融生态系统的主体,也就破坏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二,从金融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来说,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体系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经济发展一定的情况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主要是法制环境和信用环境。目前,我国的金融业之所以大而不强、结构扭曲、效率低下、风险隐患严重、发展后劲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与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有关:盲目追求数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动摇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诚信的缺失和诚信体系建设的滞后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扭曲;法制环境的欠佳使金融资源的正常循环失去了法律的保障。第三,灵活有效的调节系统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金融生态系统的失调可能引发经济或金融危机。而灵活有效的调节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金融生态系统的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着不协调,也可以迅速地矫正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它们良性互动,达到动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监管系统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港城一体化战略海陆经济一体化港口港口城市

在当前的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背景下,从港城关系研究入手,探讨港口与城市之间互动关系,开展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成为热点之一[1]。港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走向协调发展与一体整合,港城一体化的战略构想成为推动港口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港城一体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发展阶段

港口和港口城市是两个功能差异的系统,各自形成自己的理论,直接对港城一体化进行理论研究尚不多见,基本上是借鉴区域科学和经济学的理论。港城一体化的目标是整合区域要素和资源重组,协调各利益集团关系,提供一个和谐的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空间。港城一体化作为一个复杂的地域系统,必须以区域科学理论作为研究立论基础,以指导获得区域最佳的整体效益和个体(地区)效益的劳动地域分工[2]作为基础理论。

港城一体化研究肇始于1934年高兹(E.A.Kautz)的海港区位论,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1960年代,主要为海港区位的研究。主要研究包括1960年英国学者伯德(Bird)对港口区位工业化的研究、继奎因(Quinn)的有关中介区位的假想学说、胡佛的港口、铁路枢纽转运点,是发展工业的理想区位[3]的有关学说。第二阶段,1960年代末期-1980年代初期,主要为港口区域工业化的研究。自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soisPerroux)1950年代提出增长极理论以来,不断地被美国区域规划专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Fiedan)、瑞典经济学家谬尔达尔(Myrdal)和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schman)等加以丰富和发展。1970年代,沃纳·松巴特等人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点轴理论,认为在增长极形成后,人们会不断建设连接这些增长极的重要交通干线(铁路、公路等),形成新的有利区位[4]。港口作为增长极核,必须与区域的工业化结合来促进新的区域增长点的形成,港口区域工业化也就亦将形为这一时期港口与区域发展研究的重点。霍伊尔(Hoyle)和平德尔(Pinder)主编的《城市港口工业化与区域的发展》把港口发展、城市扩张、工业发展以及亚非等欠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全面地分析了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贡献[5]。维格里的《临海工业开发区结构演化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论文指出,工业化是1960年代以来港口国家实施的最主要的港口发展战略[6]。第三阶段,198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为港口和城市的协同发展研究。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源于1970年代赫尔曼·哈肯(HarmannHaken)创建的协同学(Synergetics),通过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个系统将形成一个整体效应或者一种新型结构,这个整体效应具有某种全新的性质,而在子系统层次上可能不具备这种性质[7],其理论核心是自组织理论。1980年代,协同发展理论逐步应用于港口和港口城市间的一体化研究中。霍希尔和希令编著的《海港体系与空间变化》探讨了港口、工业与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演变与时间演进变化。

二、港城一体化研究的相关领域和战略重点

1.港口与城市间的经济关系与矛盾冲突

港口对城市的影响效应首先表现在港口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8]。港口经济关联性极强,通过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可以带动城市内产业的发展。港口的发展需要仓储、运输、物流、加工、贸易、金融、保险、、信息、口岸相关业务的支持,产生经济效应。其次港口是调整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力量。港口作为海上货物运输和陆上货物运输的结合点,具有利用外部资源发展本地区经济的独特优势。城市对港口的贡献表现为:提供综合物流活动空间和内陆运输联接通道;在金融、管理咨询、技术援助、应用研究、信息通讯方面提供服务;支持港口的竞争;港口的发展离不开对城市的依托。

港口和城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在有限空间利益和目标不同的两个空间实体间被迫的共存。港口作为运输的一环,承担着经济、生产效率、市场竞争、产业规模和商业发展的职能;城市作为居民生活工作共同体,目标是不断提高市民的福利和生活质量,因此城市关心的是环境价值和居民期望。王丹阳对港城间摩擦从日常、空间和制度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9]。

2.港城一体化的内涵分析与空间概念

港城一体化的实质是根据港口和城市的内在联系,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将各自独立的经济实体整合为步调一致、相互共生的利益共同体的过程。徐质斌从经济资源配置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区域经济增长极核理论等角度,对港口的经济性、港城一体化发生的内在机理和模型、建设重点等做了理论分析[10]。他认为港城一体化概念的外延包括港口与相关城区项目一体化、港口与相关城区布局一体化、港口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港口与所在城市战略目标一体化,这是港城一体化依次递增的发展阶段。

港口空间的概念提出实际上是从空间领域对港城一体化的探讨。茅伯科[11]认为凡是大的港口所在的城市就是港口空间,港口空间就是具有港口经济特征的各类直接和间接相关业务活动所涉及的地理区域,并且港口和城市不可分离。港口空间为港口辅助业务和派生业务提供空间,也为依靠港口而产生的各类服务行业提供空间,包括临港保税区、开发区、经济区、加工区和物流园区等。港口经济的发展要求港口有更广阔的空间。目前我国港口多数在向第二代转变,主要表现承担大量能源运输,大力发展前港后店、前港后厂的临港经济,建设物流园区和加工基地,由此对港口空间提出新的要求。而港口空间的突破程度,决定着港口对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贡献度的大小。突破港口空间的核心策略是港城一体化,就是要改变港口与临港产业、临港加工区、保税区、开发区和物流园区在体制上的割裂状态[12]。

3.港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重点

港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重点研究集中在临港产业发展、物流化营运和健全港城整合机制三个方面。发展临港产业是“港城联动”的核心。临海(临港)工业20世纪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重工业为特征的莱茵河阶段、多种类型的工业和航海贸易功能综合的第二阶段、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的第三阶段,并在20世纪末期进入到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基础的第四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发展临港产业主要通过在港口设置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免税区等来实施的。

物流化运营是实现港城一体化的基本路径。国外对于港口物流的研究主要是从海洋运输的角度入手,认为港口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功能和等级影响乃至决定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港口的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区位条件,更需要经济活力充足、制度创新的腹地区域作为支撑。港口作为物流活动的主要汇聚地,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切入点(Skjött-Larsen,Tage;2003)[13]。但由于不同港口的功能、地位、经济水平、基础条件等在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其发展现代物流的途径也不同,因此存在着不同的模式,主要有:交通带动型模式,具体包括航港带动型模式(Prager,MichaelH.2002)[14]和铁路带动型模式两种;工业带动型模式和商业带动型模式。国内对于港口物流的研究比较多,但是目前还只是局限与就港论港阶段,只是针对具体的港口进行实证性地分析,还没有把一个港口具体放到一个区域进行研究,更没有把它们进一步放到更大层次的领域研究的先例。杨贵法等针对目前我国港区分离状况,以区港一体化作为港城一体化的切入点,强调建设港口保税物流园区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区港一体化的可行性、建设和运作模式及政策对建立临港保税物流园区进行了论证[15]。保税物流园区是以港口城市为依托的,这也是港城一体化研究比较重要的切入点。健全港城整合机制研究主要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区域合作机制、管理体制整合、运营模式重组和监管运营机制协调等策略实施。

三、评价与展望

港城一体化战略研究目前虽然在演进机制和战略重点等方面作了有效的探讨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表现为:理论上是对相关学科的借鉴;定量分析缺乏可信的数据采集策略;战略措施的实施也只是个案的研究,很难进行广泛推广。目前研究视角上着眼于经济发展战略较多,空间发展战略相对较少,系统论述的更少。战略重点中有关制度方面还处在摸索当中,需要不断去探索和寻求借鉴的新途径以至必要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韩增林等.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学报.2004,(10):183-190.

[2]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论[M].科学出版社,2000:13.

[3]华东师范大学等.经济地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28.

[4]许继琴.港口城市成长理论与实证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2):11-14.

[5]PollockEE.Freeports,freetradezones,exportprocessingzonesandeconomicdevelopment[A].In:hoyleBS,PinderDA(es.).Cityportindustrializationandregionaldevelopment[c]London:Belhaven,1981:33-45.

[6]DomenicoAmato.邢国江译.港口规划与港城关系[c].港口经济.2002(4):35-38.

[7]H·哈肯.协同学:理论与应用(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18.

[8]TheregionalandLocalEconomicImpactofthePortofLongview.Martin,O’ConnelAssociates[M].1991.

[9]王丹阳.大连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D].2006,4.

[10]徐质斌,朱毓政.关于港口经济和港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5):7-13.

[11]茅伯科.关于港口空间[J].中国港口,2005(4).

[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区港一体化——我国保税区转型政策体制设计[J].港口经济,2003.5.

[13]Skjött-Larsen,Tage;Paulsson,Ulf;Wandel,Sten.LogisticsintheÖresundregionafterthebridge.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Volume:144,Issue:2,January16,2003,pp.247-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