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业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9-13 17:35:56

环境工业设计

环境工业设计范文篇1

工业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而执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通过视觉美感、技术、训练和经验等对产品的材质、形态、颜色、构造和表面加工进行设计上的确认、创新和提升。工业设计的内容范围非常地广阔,有外观造型设计、色彩设计、表面装饰设计、使用方法和功能设计等很多方面的设计。它巧妙地将技术和艺术融合起来,成为了连接技术与市场的桥梁。由于工业设计的领域不断扩大,而各领域又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其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工业设计进行分类。按照艺术的存在形式的角度可以分为一维设计;二维设计,即平面设计;三维设计,即立体设计;四维设计,如舞台设计。从人、自然和社会出发的角度,可以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传播设计。按照工业设计的概念和界定的角度则可以分为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和装帧设计。

2工业设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1工业设计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

好的工业设计能够带动和促进产品的销售,刺激消费,进而带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2.2工业设计能促进企业的改革创新,促进产品的多元化,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工业设计的核心是创新,因此对产品的造型、材料和功能等方面进行新开发,满足人们的新需求。它将增强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促进企业的转型,并且加速企业新产品的开发。这样便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3工业设计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日趋国际化的经济背景下,工业设计的高低关乎经济发展的快慢。只有充分发挥工业设计的优势,才能在激烈国际市场竞争中获胜。

2.4工业设计能够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

其实工业设计就是人通过自我的感官和感觉对产品进行加工、改造和设计,可以让人更舒适地工作和享受生活。这既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又能够刺激消费。

2.5工业设计对环境效益具有促进作用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工业设计已不单单是狭义上的产品设计,而是逐渐地发展为对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态环境的设计。以前人类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极大地污染和伤害了地球,使得我们的家园变得千疮百孔。人类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工业设计注重对产品的材料、功能等方面进行创新,做到“以自然为本”。

3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现状

3.1我国的工业设计没有足够完善的教育体系

近年来,在高校开设工业设计这一门专业的也越来越多,但大部分是在近十年才开设的。这些高校普遍存在着办学条件低下,缺乏专业教师教导,师资力量不雄厚,教学质量不好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学习工业设计这一门专业的学生从学校毕业后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才真正地走上了工业技术这一岗位。

3.2我国的工业设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这种不重视,既有来自国家的不重视,也有来自部分企业的不重视。由于国家对工业设计的认识不充分,政府相关部门提出要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设计,但是依然未重视起工业设计的人才,也没有制定较好政策来辅助工业设计发展。部分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也较浅薄,花巨大的财力去引进外国的技术来照搬和模仿,却不愿意将这一笔巨款用在自己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上。这令我国很多的设计人员失望不已。

3.3我国的工业产品技术不够高

在全球,中国制造的东西涉及生活各个方面,“中国制造”无处不在。可是从总体上看,大部分的“中国制造”都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劣产品,没有创新意识,价格较低廉,市场竞争力弱。大部分企业对产品创新设计不够重视,没有提升产品的品牌意识,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的大环境下,变得危机四伏。

4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途径

工业设计是技术与市场的桥梁,能有效地优化产业结构,并且增强企业的区域竞争力。我国的工业设计基本上还属于产业化的初级阶段,应该在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上下功夫,更好地发挥工业设计对产业创新的支柱作用。

4.1普及和推广工业设计教育,提高工业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

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在残酷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要想使工业设计得到好的发展,针对我国目前工业设计教育的现状,应普及工艺技术这一门专业,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让学习工业技术的学生更多、更精,将他们培养成具有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工艺技术人才。

4.2国家要制定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完善管理制度

国家要重视起工业设计,制定好工业设计发展的长期规划,积极宣传和普及工业设计的思想,制定好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为工业设计的发展做好垫脚石,进而为工业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完善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避免企业内部出现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还应多鼓励从事工业设计的人才,为杰出贡献人才设置颁发奖项。这些举措对工业设计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4.3增强企业工业设计的积极主动性,加强设计行业间的交流

企业应积极转变思维,重视工业设计对企业的影响作用,不要再将过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在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上,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产品的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其中,由于中小企业在产品开发新技术中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与其他的一些技术公司相互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相互进步。

4.4加强工业设计创新的力度

创新是工业设计的核心,也是产品设计的灵魂。照搬、照抄和模仿都不是创新。国外也有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但终究不是我国自己的技术。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某些设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认真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但一定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索、改革和创新,以达到自主创新的设计理念。特别是在设计和技术上进行创新,这是重中之重。

5结语

环境工业设计范文篇2

1.文化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文化对工业设计的影响极其深远且范围广泛。从宏观角度去看,主要包括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物质方面是指区域环境、历史背景、气候变化、社会发展水平等诸方面对工业设计的影响。精神方面是指风土人情、政治文化、内在修养等诸方面对工业设计的影响,这一系列文化方面的差异不仅会促使工业设计的风格与形式发生变化,而且会促使人们对工业设计的评判标准产生差异,进而推动工业设计的思维、风格、造型等方面出现迥异,当然以物质为基础的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民族精神等也对工业设计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产品竞争更加激烈,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也愈来愈多,面对当前的发展形势,我国的工业设计产品要想在国际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及时的把握国际文化的方向与潮流,将国际文化与民族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使我国的工业设计产品既能拥有稳固的国内需求,同时还要很好的顺应国际需求。

2.工业设计对文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设计对文化所产生的价值与影响越来越得以显现,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方式。从本质上分析,工业设计作品的色彩、风格、造型、材料以及流派等是文化的一种折射与反映。优秀的工业设计不仅能让人们耳目一新,更能美化人类的生活,促进和谐社会生活环境的构建。工业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类,宗旨即是构建一个更为合理的人类生活方式。工业设计将人类的创新性思维融合在了设计产品之中,并通过各种各样的设计产品提高人类在物质方面的生活方式,而这些物质方面的生活则正是文化的核心载体。精神文化最终体现在人类的生活方式之中,换而言之,工业设计在创造物质财富与生活的过程中,也同时在创造着全新的文明与文化。

3.文化元素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现状

文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累积而成的能够反映各个民族风格与特征的一种文明形式,其实民族思想观念、民族精神的综合性体现。在现代化的工业设计中,不管是物质方面还是文化层次的应用,无论是材料方面的筛选还是颜色的择取等,都是设计产品是否迎合人们需求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经济、社会、技术等多种客观原因的影响,我国的工业设计依然处在模仿的阶段。所以,处理好文化元素与工业设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工业设计的重中之重。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与不断深入发展,现代化的工业产品设计教育与开发已经建立,但从实际发展情况去看,针对工业设计观念方面的规划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多数设计者的知识储备与设计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国际工业设计的水平,尤其是面对当前各种产品的国际化激烈竞争,我国的工业产品设计要想在国际工业设计舞台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就必须大力开拓设计的创新性发展。因为我国的工业设计起步晚、基础薄弱,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借鉴国外的优秀设计思想,潜心挖掘我国文化的内在精髓,充分吸收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与养分,推动国外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构建具有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工业设计风格与理念,促进我国的工业设计产品走向全世界。

二、文化元素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途径

1.汲取文化思想精髓完善工业设计理念

产品的根基即是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而我国传统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发展历程,其文化思想精髓博大精深。如果将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科学合理的应用到工业设计之中,将会有力的推动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与进步。例如,儒家思想所推崇的仁、义、礼、忠、孝等思想,道家主张的“逍遥齐物、顺应天道”等思想,佛学倡导的“慈悲为怀”等思想。深入探究华夏民族文化的思想精髓,有助于工业设计更为丰富的向前发展。然而,辩证性的汲取国外文化的思想精髓,不仅会拓展我国工业设计产品的发展空间,更能彰显其包容性、兼容性与多元性,比如,西方文化中的“大胆、开放、夸张”等文化思想可以为我国工业设计所用,注重国内外文化的有机统一,推动我国工业设计走的更高、更远。

2.采用图形符丰富工业设计产品的外观

文化元素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将工业设计产品的功能与特征相结合,更为深入的提炼出符合产品本身的文化与内容精髓,进而开展设计创作。从设计产品的外观来讲,需要在了解与掌握民族文化内在意蕴的基础上,对民族传统的图形与符号加以运用并深入挖掘,并使之与产品的各种外部元素相融合,这样既能增加设计产品的文化底蕴,同时又兼具时代潮流感。例如,我国白酒的高端产品“水井坊”的包装设计,其不仅选用了国人深爱的“红色”,而且采用了“狮子”形象,非常巧妙的将现代风格与古典风格柔和在了一起,使得产品的外部包装设计十分喜气、典雅、高贵且不失时尚,尤其是地球仪状的酒瓶设计,更是彰显出了“水井坊”走向国际市场的辉煌之路,这一产品的图形符号设计极具代表性的意义。

3.利用生态绿色观提升工业设计的健康和谐发展

环境工业设计范文篇3

关键词:工业设计;生态设计;产品;全生命周期;供应链

百年来,工业设计不断地为人类创造新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也加速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工业设计与供应链管理关系密切,从工业设计角度研究绿色供应链建设是事半功倍的,可使供应链成员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核心能力,合力开发绿色产品。

一、工业设计的内容与现状

工业设计是综合运用工学、美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对产品的功能、形态、结构、表面等进行协调优化处理的创新性活动,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它是多种学科、技术和审美观念的综合,不仅致力于研究产品的实用功能、性能,而且还研究其形态、色彩等美学问题。工业设计的商业价值已得到企业界较为广泛的认同,甚至成为了创新的商业战略。企业通过工业设计开发出创新的产品和系统,因为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生活品质而受欢迎,企业与消费者均从中受益。虽然工业设计面对的是一款款具体的产品,但每款产品可能会生产百万件,人类现代生活的物质基础正是由数不清的工业产品构成的。传统工业设计往往只关心设计是否具有创意,成本是否低廉,往往忽视了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生态设计(绿色设计)是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工业设计赋能企业供应链绿色升级研究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活动[1]。中国现阶段的生态设计水平从整体上看处于初级水平,还有长期发展的空间。《2016中国绿色设计报告》中把绿色设计水平划分为七个阶段,中国没有地区进入前四个阶段。有5个地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的绿色设计水平处于第五级“微绿”阶段,2个地区(甘肃、新疆)的绿色设计水平处于第七级“初绿”阶段,其余地区的绿色设计水平均处于第六级“渐绿”阶段[2]。

二、国内供应链建设现状

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3]。制造企业几乎不可能独自掌握经营所需的一切资源,而是需要与供应链上的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效率,放大竞争优势。市场竞争不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而各自供应链的水平显得更加重要。绿色供应链是综合考虑企业经济效益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安全要求的协调统一的供应链系统。绿色供应链能将环保要求传导至上下游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4]。

(一)国内绿色供应链发展现状

最新公布的2020年CITI指数前10名上榜企业名单里中国品牌只有1个,相比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方面的成就,国内品牌处于劣势地位。制造业通常被认为是国家和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其对于增加就业、发展工业、发展科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放眼世界,中国制造规模与消费规模都排在前列,但中国企业在推进供应链绿色升级方面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是不协调的发展状态。

(二)宏观政策与导向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引导经济绿色发展、推动供给侧改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期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建设环境更优美的新发展格局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企业应从发展绿色供应链入手实现提质增效,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构建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

三、工业设计与供应链管理环环相扣

1996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提出:绿色供应链要将环境因素整合到供应链中的产品设计、采购、制造、组装、包装、物流和分配等各个环节中[6]。产品设计作为绿色供应链中的第一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一个子集,是狭义的工业设计。牛文元研究员创制的“绿色设计贡献率函数”围绕着绿色设计的本底度(基础维)、推进度(发展维)、覆盖度(空间维)设计,从宏观上表征各地区绿色设计的基础水平、发展潜力和选择策略[7]。本底度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绿色设计的基础能力,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GDP质量指数,而GDP质量指数对于判断绿色供应链的整体建设水平也具有重要价值。推进度表征对区域绿色设计状态施加的影响,其中的重要因子是污染物排放与能源消耗量的关系,这也是绿色供应链建设重点关注的环节。绿色设计覆盖度表征区域内绿色设计产业的分布情况,其中重要统计数据是各地区工业节能和清洁生产企业的情况统计分析,这也是与绿色供应链研究直接相关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绿色工业设计与绿色供应链的密切关系,是环环相扣的。

(一)设计工作须在合作交流中进行

工业设计作为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不能是孤立工作的,绿色产品创新中的合作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具有更高层次的复杂性和新颖性,需要集成多个知识库。通过合作,企业可以获得不同的知识资源,对提高企业的绿色设计能力很重要[8]。设计部门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合作交流是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与管理、研发、装配、销售、售后服务机构等部门跨职能合作,提升绿色产品设计开发的能力。新技术、新材料以及环境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供应商,与供应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是最重要的。全链条合力开发绿色产品是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意识强化使然,核心企业要整合供应链上不同单位的生产资料、知识、技术、规则等,共同为绿色产品设计开发所用。工业设计工作所需的交流与合作见图1。工业设计的最终产物是消费者手中的产品,所以顾客需求应该被视为设计的重要依据,收集客户的反馈是重要的调研工作。当前的产品往往都集成了多种功能,对于其中客户需求量较小的功能可以取消以节约成本,对于消费者期盼的功能则应加入或加强。客户除了在产品的功能和价格上有所期望外,对产品的环保属性也有想法,例如喜欢油耗更低的汽车、工作更安静的破壁机等。一些企业没有自己的设计团队,完全依靠工业设计公司提供设计方案,然而设计公司对于行业和企业的了解深度有限,不能很好地把握设计的重点。在企业中设置工业设计部门与专业设计公司合作是较好的做法,既充分立足于企业实际,又能得到设计公司的新鲜理念和专业服务。

(二)工业设计在绿色供应链建设中处于“源头”地位

越来越高的环保标准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压力:如何使产品具有卓越的商业价值,又具备绿色属性?通过工业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是事半功倍的,因为工业设计是在正式生产活动实施之前的系统规划,处于供应链的“源头”。处在起点环节的工业设计能够将绿色发展改革动力传导到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带动上下游协同推进环境管理,高效地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工业设计赋予产品新的结构、材料、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等属性,其中每一项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工业设计在供应链中所影响的环节见图2。工业设计工作应基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思考,对整个供应链上的各相关环节进行系统设计,将链条上的重要因素综合进设计工作中,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产品生产和售出之后的问题。例如什么样的材料既性能好又有回收价值;什么样的造型既艺术又能清洁生产;什么样的表面处理既显品质又无毒害;什么样的配置既能保证功能又节能环保;什么样的构造容易维修替换;哪些保养、维护可以通过设计降低工作难度等。

四、基于绿色供应链视角的工业设计工作内容

从工业设计角度研究供应链绿色升级是行之有效的创新路径,综合考虑环境、功能、美学等设计原则,进行多方面权衡,做出最优化的设计决策。使产品在应有的功能、性能、品质、美观和经济性的基础上,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更低。通过工业设计尽量减少产品所需的物质和能源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报废产品及零部件具有再次使用、循环利用的价值和可行性。对工业设计各个环节进行系统优化,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制造加工、可拆卸性、绿色包装、物流、回收利用等。此外,还可从多用途产品设计、长寿命产品设计,以及引导消费者的环保意识等方面开展工作。基于绿色供应链理论和相关规范文件建立不同类型产品的生态设计评价模型,是指导和评价设计的有效方法。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功能属性、美观属性、资源属性、能源属性和环境属性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各项指标会涉及到产品生命周期中不同的阶段,包括生产阶段、使用阶段、废弃阶段。对设计方案各项进行打分,达到预定分数则视为合格的绿色产品,达不到分数则继续修改设计。基于绿色供应链视角的工业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一)工业设计与供应链前端(售前)

1.材料:绿色材料不仅要满足产品功能和性能的要求,并且有较好的环境兼容性,具有环保优势。相比普通材料,绿色材料对资源消耗更小、生产过程所需能耗更低,材料制备和加工过程中的废气、废料、废水等排放指数更低。设计产品时可根据上游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数据、证明文件和声明等做出选择。减少矿物和化石等非再生材料的使用,提高使用再生料或可再生料的比例。例如塑料部件尽量使用热塑性塑料来代替热固性塑料,因为前者具有更好的回收利用价值。在设计时除了选择原材料的类型之外,还应注意减少所使用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实施减量化设计。2.结构与工艺:通过可拆卸的模块化设计,能使产品更方便装配、维修和拆卸。每个模块都承担一定的功能,模块间可以灵活地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从而简化产品的生产流程,缩短开发周期。模块可在产品族中替换或重用,提高产品、零部件和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产品回收利用成本。在外观设计方面既要美观时尚又要尽量避免高污染工艺,尽量用机械方法、物理方法代替化学和电化学方法进行表面处理。使用可去除的有机涂料进行表面处理,用可回收的金属、塑料等材料进行装饰。提倡“少即是多”理念,简化外观设计也是避免污染的有效方法。3.生产加工:生产过程控制是整个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污染的排放问题集中,对环境的影响大。生产阶段的污染类型主要有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声光污染等,污染物的排放从参数上应低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生产加工与工业设计方案有直接关系,不同的设计有不同的生产要求。在符合产品功能和外观的基础上,运用设计手段能降低产品生产过程的环境危害性,避免需要高污染、高消耗生产的设计。4.包装与运输:包装应遵循减量化设计、可多次周转使用的原则,而且优先选择可回收利用的或易降解的包装材料。包装设计与产品设计都属于工业设计范畴,两者也具有因果关联,例如可折叠的产品、可叠套的产品会大大节约包装的使用量。可拆装的家具产品可使用平板包装,显著节约包装和物流成本,降低运输环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二)工业设计与供应链后端(售后)

绿色供应链是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的,产品交付消费者之后的环节企业则难以掌握。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后半阶段,脱离了企业的控制,往往成为绿色供应链的缺憾。产品是否耐用、是否容易维修、淘汰后的处置方式等都是在消费者手中发生的问题。然而通过工业设计可以提前考虑到这些状况,尽量保障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属性,从而完善绿色供应链。1.用户使用:设计时通减少使用或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采用新技术方法等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用户使用阶段的污染类型主要有空气污染和声光污染,污染物的排放从参数上应低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新科技和巧妙的工业设计都可能会降低用户使用阶段的能源消耗和有害物质排放。通过工业设计延长产品的使用期限能切实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压力。将工匠精神引入产品设计与制造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有助于实现产品品质的突破。精益求精的态度开发出的产品是功能完善且可靠耐用的,产品不易损坏,从客观上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的延长。产品采用易用性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用户会更乐于使用产品,从主观上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设计体现出卓越的设计感和美学价值让用户心生喜欢,不易被淘汰,也能主观上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2.维修与服务:减少维修与服务所需的人力、物力是供应链绿色升级的重要入手点。模块化设计和易拆卸结构设计有助于降低产品的维修难度、保养难度和升级难度,甚至一些工作可由用户自行完成。简化这三项工作不仅可以节约劳动时间,而且节约物质材料和所需费用。模块化设计有助于快速锁定问题所在,对于损坏模块的更换十分方便,避免破坏其他结构。通过设计可简化产品的保养工作,例如产品内部清洁、润滑和更换耗材等。对于某些产品而言,可以方便地替换原有组件实现产品的升级,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无需更换整机。3.回收利用:再制造与制造新品相比,节约成本50%,节能60%,节材70%,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9]。通过工业设计赋予产品回收价值,有助于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高循环经济质量。企业可以选择由生产企业承担回收处理工作,整合资源。也可将相关业务交由专业从事回收处理业务的公司,专业化协同。工业设计师通过对材料的选择、结构和工艺的设计,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资源的价值。通过设计可降低废弃物的处理难度,提高回收利用率,降低回收处理成本。根据报废产品的损坏程度和残值不同,首先考虑重用产品或零部件,而后是材料再利用,最后无重用价值的部分则采用环保方式处置。还可实现产品或零部件的功能转换,丧失了原有功能的产品可能会成为装饰品、容器、工具或玩具等。

(三)新时代的新思路

环境工业设计范文篇4

1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名牌意识

河南人口众多,有名的品牌产品却少之又少,与东部地区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河南应重视工业设计,创造出较多的河南名牌产品。所谓的名牌产品包含:适度的产品功能、美观的外型、协调的用户-产品关系、先进的工艺技术和适中的价格这几个条件。因此,工业设计要想创立出名牌产品就需要从产品的性能、外观、内容、工艺和信誉等综合考虑,通过对材料、造型、技术和色彩方面的把握创造出功能适度和外型美观的产品,通过对产品的操作和维修保养方面的考虑创造出和谐的用户—产品关系,通过对材料和技术的使用确定合适的价格。[1]总之,工业设计要在产品还没有问世的基础上,就从创意上构思出质量较高的产品,在创意萌生之时就要引起顾客对产品的好感,使得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先地位。不难发现,推动名牌产品需要满足的条件很多,最根本的在于用技术创新来引领工业设计,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将创新理念纳入到经济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是河南树立品牌意识、推动品牌企业发展的重要法宝。当前条件下,河南应该紧跟国家先进创新技术,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出更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品牌企业,推出大量消费者认可的名牌产品,最终会成为名牌产品大省。

2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

提高产品附加值,一是通过先进的技术,而是依靠精良的设计。先进技术可以让产品在具备一些物质功能的基础上,或者创造出其他功能,或者提高功能的等级,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然而很多时候,大部分技术只停留在一般水平,创造出来的产品附加值效果并不明显。工业设计却不相同,小到铅笔,大至航天飞机的制造,无不都凝聚着设计师的聪明才智,其文化内涵也丰富浓郁。而精良的设计可以赋予产品更多的内容,更加重视人的主体性、情感、个性,不仅尊重了人,同时也突出人的个性和情感。[2]这些都有效地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产品附加值的增加无疑提高了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而河南的产品曾因技术和设计跟不上,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处于较为劣势的地位,近些年虽有一定改观,但依然问题重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对产品的工业设计重视度不够。因此,应该从技术和设计两个方面注重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赋予产品更有价值的功能,只有这样,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走的更远更好,才能提高其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市场竞争力。

3重视人才培养,建立科研基地

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归要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力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核心部分,因此,河南各个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为发展河南经济提供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队伍。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等院校均开设有工业设计专业,然而目前发展尚未成熟,高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相对较匮乏,这就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说均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在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河南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投入,引进先进的师资队伍,强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还应该为工业设计人才建立相应的研究基地,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研究空间,比如企业可以与各个高校加强相互合作,共同建立供工业设计人才需要的科研机构中心,交流研究先进的工业设计理念,为工业设计提供充分的前提条件。

4坚持绿色设计,强化环境承载力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随之相伴的是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过往的工业设计虽然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美好生活,但由于缺乏对环境和资源的考虑,给地球带来了一系列恶劣影响,资源越来越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发展河南经济时,必须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改变过去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的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需要将河南的环境承载力纳入绿色设计范畴之内,尽可能地降低经济发展给地球生态和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破坏和污染。绿色设计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减少工业设计中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现象,结合环境的承载能力寻求经济良性发展,要求人们科学合理使用自然资源,要以当地的环境承载力为出发点,坚持绿色设计,打造出具有中原特色的经济体系。[3]绿色设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循坏经济体系的设计。坚持绿色设计,就是坚持走循环经济的道路,着重解决经济发展造成的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等,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学衡量测算河南的环境承载力,推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当地政府应该加大投入研发并推广节能环保机器设备,强制淘汰能源耗费高的设备,坚持绿色设计,走循环经济道路,为河南环境承载力开拓出一条康庄大道。

总而言之,近些年来河南省各地政府都做出了一些尝试与努力,在工业设计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绩。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河南省的工业设计依然存在一系列不足与问题,需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只有足够优秀的工业设计才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帮助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切实推动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陈晨 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国豪.工业设计市场运行机制及其对河南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环境工业设计范文篇5

关键词: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应用;研究

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制造是对我国现阶段先进生产力的具体呈现,在信息化大环境下,工业设计不断完善的同时机械制造产业迅速发展,要在实践探析的基础上深化认识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联系,在融合、改进、创新过程中灵活应用到工业生产各环节,提高工业生产效益的同时充分展现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二者应用价值。

1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概述

1.1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1],集多个领域专业知识于一体,比如,工学、美学。工业革命发生以后,企业对工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工业设计和时展深度联系,工业革命早期,产品实用性是工业设计的重心,设计者注重产品、人二者有效匹配,随着时代不断变迁,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们对产品的审美要求也在提升,工业设计的重心发生变化,设计的产品要具有较高的实用性、美观性。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感是工业设计呈现的特点,早期人们大都将工业设计和冰冷的机器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工业设计技术不仅是设计不同类型的工业产品,还能通过工业设计,高效解决工业产品生产中呈现的各类问题,工业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各类工业产品设计效果方面,工业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工业设计变化建立在时展基础上,在新时代下,绿色、环保、节能等是工业设计的主要方向,有着较强的时代感,呈现的产品能够有效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1.2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深层次发展,不断应用到各类机械产品生产各环节,产品整体性能和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水平紧密联系。机械设计制造涉及多个环节,产品设计、产品机械加工制造、产品销售,现代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同时有效应用到机械设计制造中,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应用其中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对产品设计进行优化[2],提高了机械产品的生产速率、自动化水平以及生产效益。此外,我国自主研发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要在自主研发、优化创新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更好地助力机械产品生产,全面提升机械产品的自动化以及精密化程度。

2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联系以及应用探析

2.1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联系。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二者具有一定的联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工业设计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多种科学技术,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包含其中。从某种层面来说,科学技术是工业设计、机械设计的首要前提,各类产品设计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注重有效利用技术。在工业设计过程中,机械设计制造技术起到关键性作用,应用工学、美学等专业知识的同时将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应用到产品外形、结构、色彩等层面设计中,在设计、技术完美结合基础上让产品更加实用性、美观性。此外,在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发展过程中,工业设计也起到关键性作。从人、环境、机三大层面入手,深化研究的同时不断创新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使其更好地在机械产品生产中发挥优势作用,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3]。站在时展的高度,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二者融合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2.2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应用。2.2.1工业设计中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在信息化大环境下,工业设计信息化势在必行,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会不断应用到工业设计中,和工业设计紧密联系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程度也会大幅度提高,对设计者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等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设计者要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深化把握工业设计新变化、新要求,考虑人、机以及环境三方面的要素[4],高效学习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现产品形式、产品色彩等方面。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应用能力,将理论知识、机械设计制造技术高效应用到工业设计各环节,包括机械设计理念、机械设计原则,在理论知识、生产实践有机联系过程中充分发挥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强大的功能,促使设计的各类工业产品具有较高的使用性能、美观程度,满足人们在工业产品上呈现的个性化需求,呈现工业设计新高度的同时将工业化发展推向更高的阶段。2.2.2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发展中工业设计的应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二者大力发展的同时有着较广的应用范围,工业设计不断渗透到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发展各方面,促进了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深化发展。具体来说,和工业设计紧密联系的人体工学理论知识被应用到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发展中,包括环保、绿色等现代工业设计理念,和现代机械设计理念相互作用,高效处理人、技术设备、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更新、升级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促使设计以及制造的各类机械产品具有鲜明的人性化特征,提高产品实用性[5]。2.3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在科技发展浪潮中,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设计各具优势以及缺点,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二者融合发展具有必要性,共同发展的同时优势互补,高效应用到产品设计以及制造中,不断促进生产企业经济利润增长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在打造品牌效应过程中持续提升行业市场竞争力。在这一背景下,针对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二者应用情况以及发展趋势,从政策、资金、人力、技术等层面入手,对不同规模的工业生产企业进行一定的扶持,大力支持各类型工业生产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自主研发的同时创新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将现代化工业设计理念渗透到各类产品生产中,在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过程中高效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等,增加产品科技含量的同时降低能耗,将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无缝衔接,在节能、环保、绿色等理念落地生根过程中更好地信息化、智能化、可持续等方向发展。此外,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二者高效应用以及融合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要通过不同渠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满足二者在应用、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最大化提高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二者应用效果,为提升工业生产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深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力量。

3结语

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设计相互作用,多层次、系统化了解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二者应用现状以及发展情况,不断探索合理化的方法、对策,创新工业设计的同时改进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有机联系、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提高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二者应用效果,共同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助力我国新时期工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小明.浅谈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5):3982.

[2]彭霄霄.关于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研究[J].环球市场,2019(23):373.

[3]孟雨平.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价值[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8):135.

[4]沈晟.浅谈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3):109.

环境工业设计范文篇6

关键词:造型设计;谋事设计;设计思维;工业设计

一、造型设计、文化与工业设计

(一)造型设计思想与文化的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给文化下了如下定义:“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为了以一定的方式来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①。一代代的造型设计活动,一年年的制造积累,从手工艺时代到现代工业文明,极大地释放了人的个性,人类文明也随着造型设计的积累而筑起了文化的大厦,然而传统造型设计思想对于其切断人的内心世界与传统文脉之间的关联而带来的文化脆弱同样不可忽视。现代设计发展的过程,恰好对应着一种现代工业方式猛烈冲击着文化整体性的过程。人类从来没有停止对造型设计的冥思苦想。自古以来,造型设计思想下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共同组成了人类文明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机械生产和人文艺术不断地尝试融合,在最初阶段就是人为介入下的设计活动即工业设计。它是在工业生产的基础上满足人类审美需求。在技术手段上,造型设计思想所带来的物质财富是任何时代的文明都无法比拟的;在审美精神上,造型设计思想又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代的工匠文化精神,使得人类的创造力和文化精神得以发展。如图1所示,设计、文化、思维、生产之间出现了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设计体现了人类思维活动,同时思维活动和文化、制造之间又有着内在联系。人类的社会、生产、文化发生了巨大变革,一种强调无疆界、抽象化方式的造型设计理念在推进生产方式现代化的同时,也将人类的文化、历史带入到另一种情境中,从而激发了现代工业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现代设计的行为和成果成为了人类社会近现代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同时又以产品设计的形式反映了文化的需求。

(二)造型设计思想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造型设计”最早见于庄子的“伟乎哉,造物设计者”,随着时间推移“造型设计”一词用来表示具有创造性的活动②。张道一先生在《设计艺术十论》一书中将中国传统工艺、古代手工创作和现代工业制造在内的一切和“物”与“工具”相关的功能、造型以及审美都纳入到造型设计的范畴中,使得“造型设计”等相关概念被设计师广泛使用③。中国古代的造型设计方式主要强调手工匠的个人技术,其技艺多服务于王公贵族。现代意义上的“造型设计”概念出现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期间,其含义不仅包括了艺术家头脑中的创作思维,还包括设计师的造型设计思想。工业设计对于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满足其生活物质需求所作出的贡献毋庸置疑。从工业革命到德国包豪斯设计理念的确定,工业设计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为普通社会阶层制造大批量的生活产品,而不仅是为王公贵族服务。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变革让造型设计为社会大众服务成为了可能。事实上,造型设计思想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影响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概括为“手工作坊生产向机器化批量生产的转移”。无差异生产的工业技术使得延续数千年的手工生产方式第一次转向“抽象化”,这种抽象是由技术的抽象与经验的抽象所导致的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去人性化”。第二阶段是“设计环节与工业生产过程的分离”。德国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后,造型设计思想衍生的设计行为已经成为独立的工作环节,造型设计的过程更加地细化,设计不再是造型设计过程很小的一个环节。粗制滥造的造型设计理念向精细化造型设计理念的转变为创造独立的设计思维与完善的设计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阶段可以称为“职业化的设计制度与传统造型设计观的剥离”。随着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职业化的设计师开始追求个性化与定制化的设计模式,与传统服务社会大众的造型设计观开始相剥离。正是这种设计思维转化中,作为精神个性体验方式的设计与作为普遍心理集合方式的市场需求之间出现对立与矛盾。与此同时,经济获利性的造型设计理念被放至最大。第四阶段则是“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己任的转变”。传统造型设计理念强调社会物质的丰富化,如“有计划的废止制度”就是最典型的造型设计观,让人们最大限度地追寻物质层面的享受。而过度的造型设计必然会带来生态环境的不平衡,因此社会明确提出设计应当为普通民众提供更可持续性的生存环境,一种重新检视设计走向的新思考正在逐渐形成。

二、工业设计在新时代遇到的问题与转变

新时代的工业设计必须成为一种创新的、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交叉学科,对人类真正的需求负责。设计作为生产关系,一直在发挥着催化、引导、调整人类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巨大作用。因此工业设计应成为推动社会科技、文化和社会结构转变的集合创新粘合剂④。但是从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开始,工业设计一直在强调大批量的造型设计和追求外观设计的花哨,在社会上制作了很多不安全、不当或者基本无用的产品。因此,创造人类合理的生存方式不仅在于发明新技术,而且还要形成合理的设计观,以调整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然而,当前经济全球化、消费个性化、资源匮乏,工业设计带来的物质生产过剩现象正影响了人类可持续的生存方式。工业设计的研究方向必须要开始转变,要多关注产品服务系统,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围绕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以及可持续的生存方式。

(一)从“产品功能”到“产品服务系统”

20世纪后期,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在美国兴起,从知识创新和产业服务化转型到新经济对工业设计的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知识加工替代物品加工、以服务替代制造的新产业主流范式越来越清晰,加速了服务型社会的形成。“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口号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不仅要享受产品功能,还需要体验产品一连串的服务体验和后续运营维护等。工业设计的价值开始变成由企业或组织与用户的共创行为来实现。如图2所示,基于产品服务系统,产品的价值由实体产品向使用导向、结果导向和服务导向开始转变,产品功能系统向产品服务系统转变。工业设计在经济变革中所起的作用是从专注于物到专注于价值,对于产品制造企业而言,依托产品功能制胜的制造商开始向依托全链路产品服务系统转型。例如德国知名机械制造商喜利得,在过去它向建造公司提供动力机械,后者会买下和维护他们的工具以便在项目需要时可以使用。这种所有权、物流和资产最大化的责任对建筑公司和员工而言都是一种负担。现在,他们构想了新的服务模式,即在他们需要时及时到达现场为他们提供工具,不仅卖出的是产品还有整套完整的服务体验。从生态的角度看,产品功能到产品服务系统的转变在资源上的成效是事半功倍的,因为好的服务体验模式通过提高产品使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让产品变得更加耐用,以便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做到价值最大化从而避免更多的闲置和损坏。

(二)从“以设计师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

工业设计从本质上来看,其产品和服务最终都是面向用户的,但在现代工业设计实际的发展历程中,尤其是在卖方市场的场域中,对用户的关注十分有限,而主要聚焦于产品本身。虽然产品是经设计师之手为用户所用,但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的还不够。这一现象是工业设计初期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在未来的工业设计中需要转变的思维方式。随着消费时代的快速来临,产品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必然会受到市场的青睐,这些变革都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设计师为中心的工业设计理念正悄然地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转变。

(三)从“过剩制造”到“可持续设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能源匮乏、环境污染和人口激增等问题,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传统造型设计理念下的工业化大生产造成了物质需求过剩的现象⑤。工业设计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关注生态环境的平衡,在工业产品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问题。设计师在产品设计时尽量采用可回收材料,抛弃矫揉造作的奢华外观造型,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使产品形式更加简洁,并且把重点放在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上。同时,工业设计不应该仅仅遵从“有计划的废止制度”这类商业模式,通过外观款式的变化诱导用户过度消费,使整个社会需求处在一种过度制造的层面。生产制造过剩必然会带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生态的不平衡,工业设计在社会发展之初强调大批量的产品设计制造是符合当时的社会需求的,随着时间推移工业设计在新时代遇到了资源匮乏和环境破坏等问题,设计聚集点也会发生转变。工业设计思维从“过剩制造”到“可持续设计”的转变也反映出现代社会对设计价值的评价标准也在改变。

三、由谋事设计思维探究新时代工业设计思维方式

设计不仅是对“造型设计”的诠释,更是对“谋事设计”的演绎,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工业设计领域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最先提出了“事理学”方法,强调设计过程需要进行分析、归纳发现设计对象的本质,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所谓“设计事理学”就是把“谋事设计”作为设计的重点,从最初的“造型设计观”到“谋事设计观”反映了设计的思维方式也在转变⑥。如图3所示,从广义来看,“设计事理学”从“人”“物”“事”三个纬度去探讨设计的方向,发现三者之间内在的联系,运用设计学思维打破三者之间的壁垒,提出基于设计事理学的概念设计思路。而传统的造型设计理念下的设计观更多地关注于“物”这个概念。忽视了“人”和“事”在设计中的作用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如设计的产品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重视功能忽视服务、过度设计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

(一)造型设计思想与谋事设计思想的结合

当今社会,我们的生产和消费对人类生存所构成的威胁似乎比战争更大。对此,设计师正在探索前瞻性和回溯性的设计策略。造型设计思想与谋事设计思想的结合是设计师在探索设计策略中的一条可行性思路。如借助设计事理学中对“人”和“事”关联性的分析,设计师需要进行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析,从中他们不仅研究设计发挥作用的社会化背景,而且研究材料和制造方法的选择所产生的更广泛的影响。这些分析成为设计事理学研究的一部分,在可行性研究中设计师提出实施他们计划的最佳方法。通过上述分析得知,谋事设计的核心应该从“人”和“人的活动”入手,围绕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系统性地结合内部因素和外部限制条件。而造型设计思想是从“人为物本,物因人用”的角度出发。特别是在中国古代的造型设计思想中,不仅注重物的实用性即功能性原则,还强调“寄情于物”的设计价值观,使造型设计活动成为精神和物质需求的双重载体⑦。因此造型设计思想中的“寄情于物”中的“情理”层面就是对单个物以外的因素进行的思考,涉及到人类的情感、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但是造型设计中对此部分的强调相对弱化了许多,将目光更多地聚焦于对产品功能性的思考。当今社会设计的对象不再是简单的物化层面,更多的是关于“事”的理解,就是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设计策略。这里的发现问题就是用户研究方法学,分析问题强调的是通过设计思维的介入来解决问题。

(二)谋事设计对新时代工业设计的影响

谋事设计强调,设计活动开始前要尽可能充分研究人的需求、使用环境和限制因素等,从人的使用场景、使用过程、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来确定最终的设计思路,这个过程就是研究“事”的过程。因为“事”指的就是人与人、人与物和人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和行为互动,所谓“理”指的是遵循社会科学发展规律。而自工业革命以来到20世纪中期的工业设计都忽视了“事”和“理”的研究,它们一味的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和“设计商业化”等设计原则。在这过程中并没有把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规律纳入到工业设计考虑的范畴中,把社会学和设计学割裂开来研究。实际上对人类生活方式的研究是对工业设计本质的认识,因为工业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设计人类更合理的生存方式。随着“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推波助澜,工业设计的造型设计理念在20世纪中期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工业设计服务于商业经济,以功能的迭代加速设计作品的更新换代。因此,在20世纪中后期社会环境生态问题、文化冲突、资源匮乏都伴随着社会发展而越发激烈。谋事设计在新时代下对工业设计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路,工业设计不应该简单地把“功能”和“形式美”作为设计的唯一评价标准⑧。谋事设计对工业设计发展最大的影响就是把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利弊纳入到工业设计评价体系中,并且是重要的评价标准。追根溯源,工业设计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的,那么谋事设计强调的“合理的生存方式”设计就是工业设计应该思考的问题。从社会层面对工业设计的再思考必然会带来设计教育的变革,从手工艺人到产品功能造型设计师再到产品服务创新设计师,社会对设计师的定位和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谋事设计思维对现今社会中工业设计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把“谋事设计”的思考方式融入到工业设计造型设计理念中,寻找更加符合人类生活方式的设计策略。

四、总结

工业设计已经成为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重要方式。工业设计已然越来越接近其本来的意义,为人类更好的生存方式而设计。设计思维的转变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从传统的造型设计思想到现代工业“造型设计观”的转变让工业设计变得更加贴近制造层面,再向“谋事设计观”的转变更加贴近人和社会层面。然而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善其事”,“利其器”只是手段,因此造型设计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谋事设计。从价值观层面而言,工业设计将重新聚焦于服务人类的福祉和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层面上,特别是从谋事设计的角度关注人类活动、生态变化、社会关系等方面。从设计领域方面看,工业设计逐步从产品造型、功能叠加、形式美拓展到对产品系统的设计、服务产业链的设计、信息互动的设计、组织关系的设计等。从工业设计教育方面看,设计教育者不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更加注重让学生成长为工业设计的管理者,让学生去理解谋事设计观在设计思维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这样设计的思路才会被真正打开,创新性的想法才能涌现,才能更好地让工业设计驱动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张道一.DESIGN:返回起点再出发——《设计艺术十论》序[J].设计艺术,2006(12).

[3]李砚祖.设计的民族化与全球化视野[J].设计艺术,2006(2).

[4]柳冠中.设计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唐林涛.设计事理学理论、方法与实践[D].北京:清华大学,2004.

[6]许平.潘琳.绿色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7]柳冠中.急需重新理解“工业设计”的“源”与“元”[J].艺术百家,2009(01).

[8]舒湘鄂.设计事理学与非物质设计的比较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3).

[9]〔美〕NathanShedroff.DesignistheProblem:TheFutureofDesignMustbeSustainable[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6.

环境工业设计范文篇7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工业设计;高端综合设计服务

新旧动能转换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经济发展动能正在失去原有的效能,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正经历着深刻变迁,培育和扶持新的发展动能成为引领新常态的关键因素。工业制造业不仅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席卷全球的工业4.0变革正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型是世界上诸多制造业强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成功经验。相比之下,工业设计的理念与教育体系虽引入中国有40年左右的历史,但长期以来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未能够把工业设计作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系统体系进行推动发展,济南市的工业设计同样也面临上述窘境。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势必勇立潮头,肩负起新旧动能转换的艰巨历史使命。济南市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是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1济南市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的必然性和实践探索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工业设计也必然要以外观设计为主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的趋势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纵览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发现,人类设计的发展阶段性明显。综合──分化──再综合通常被认为是工业设计发展的三大阶段。手工设计是设计发展的最初阶段,在此阶段,设计师往往是设计、制作和销售的综合体。全球工业革命的浪潮使劳动分工愈发细密,设计师逐渐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职业。20世纪50年代是生产的年代,60年代是研发的年代,70年代是市场营销的年代,80年代是金融的年代,而90年代则是综合的年代[1]。20世纪90年代,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技发展极大地促成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工业设计再度成为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人类步入21世纪以来,科技迅猛发展,社会消费观念不断变化,工业产品不再仅局限于传统的机械产品,机电一体化和信息电子产品等科技含量高的工业设计成为当今工业设计的主流。这一趋势促使工业设计新产品的开发愈发把产品创新、外观造型舒适宜人、生态环保等综合性因素考虑在内,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成为必然的趋势。2)工业设计的属性决定了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的必然性。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给工业设计下的定义是:“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侧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2]。”工业设计的这一定义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工业设计的内涵,极大地凸显了工业设计所拥有的战略、基础和综合性特质。伴随着服务经济的兴起,工业设计异军突起,逐渐演化为一种独立的行业,人们开始将其视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多方面的品质”。工业设计涉及到相当广泛的学科领域,有社会的、也有文化的和技术的。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对社会的发展趋势有敏锐的洞查力,对设计的文化背景有相当的认知和理解,同时还必须把握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CAID-CAE-CAM的技术平台一体化,进一步促进了设计技术走向综合,并使工业设计本身日益高科技化。柳冠中认为[3]:“工业设计自产生之初就是为了优化生产关系,协调社会各工种、各专业、各利益集团间的矛盾,通过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学科,是一种横向思维、系统整合的方法。”当前,作为全球工业设计的一员,济南市工业设计已经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迈进,工业设计的服务领域已从工业企业向更为广阔的新型衍生领域发展。工业设计的阶段性发展特质和属性特征均决定了济南市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型的不可逆转趋势。近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正立足济南实际,积极开展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的实践探索。济南市的工业设计以国际创新创业产业园为龙头和主体,该产业园是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创新设计产业园区。目前,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已入驻130余家中小微创新设计、研发机构,其注册资金总额近8亿元,专利受理数累积近500项,专利授权数达200余项。同时,园区发起建设了“齐鲁创新设计产业联盟”“鲁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济南市市中区创新设计学会”和“中以(中国、以色列)设计创新平台”等服务载体。近期,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展开了十多批次产业精准对接,对接制造企业超过300家,所举办的十余期齐鲁设计沙龙参与者超过2000人次。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发展,尤其是苏浙闽粤均陆续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发达地区先进的工业设计机构进入。相比之下,济南市工业设计发展起步较晚,尽管在政策制定和产业培育方面,采取了不少卓有成效的措施,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济南市在工业设计发展过程中,要理清思路,明确方向,走好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型发展的每一步。

2济南市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的路径选择

济南市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过程中要遵循工业设计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把握其本质属性,目标高远且定位准确,从顶层设计和宏观布局方面确保济南市工业设计的可持续发展。1)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型要重视生态环境要素的融入,高度重视工业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工业设计过程中,产品外观远非核心要素,重内涵、倡导安全环保等是工业设计必须尤其重视的元素。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的设计理念是设计师要具有社会与生态责任感,他坚决反对制造不安全、花哨、不当或基本无用的产品。生态工业设计也可称为绿色工业设计,绿色工业设计的主要载体是绿色产品,所谓绿色产品是指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危害、对资源的消耗实现最小化的产品。工业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贯穿于循环经济的始终,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所以绿色工业设计是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柳冠中认为“工业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的、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求”[4]。柳冠中进一步提出[5]:“设计是一种处理矛盾和关系的学问,是处理人类在技术空前发达的刺激下的物欲或被异化了的‘创意’,必须被人类的道德、伦理和与自然生态所约束!”反观当今社会,地球资源匮乏且环境污染,人类把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放在了首位,“快消行业”的兴起在予人方便的同时,却也危及人类的长远发展。设计师很有必要在工业设计过程中具有前瞻性,要把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正如柳冠中强调指出的[6]:“设计最重要的社会价值在于对当今已异化了的世界文明的修正,而不仅是商业的附庸,在欲望的膨胀和无节制消费的环境下,引导可持续的观念更成为设计师的责任。”2)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业转型要求工业设计要综合各学科、各领域的研究成果,使之成为人类高度综合化的艺术。工业设计是以大批量和机械化为条件,为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为目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过程,是科学、技术、文化与艺术的综合,作为学科来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交叉的新兴学科,其主要对象是产品设计[7]。”柳冠中认为[8]:“工业设计在逻辑层面是对‘人类欲望’与‘可持续社会发展’原则的综合。‘工业设计’是工业时代一切设计活动的观念、机制、方法、和评价思路。”在工业设计4.0时代,对设计师而言,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较好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工业设计师所面临的知识素养结构方面的挑战愈发严峻,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综合性的设计理念必须贯穿工业设计的始终。总之,全球化时代,只有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方能把工业设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才能实现工业设计的长足发展。3)工业设计要坚持其服务性特质,使之成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的利器。柳冠中[9]认为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需求,服务性是现代工业设计的一大特征,如果把设计定义为“创造人类健康、合理的生存方式”的话,“服务性设计”就是设计的最高层次。“服务性设计”是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的必然境界,不仅解决当前的人类生存问题,还要思考人类下一代以及未来人类生存、发展的可能,“提倡个人使用,而不提倡私人占有”。中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向可持续发展社会转型的关键期,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转型、社会矛盾的转变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迫切需要工业设计必须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符合群众切身利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理念,因此工业设计务必把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济南市工业设计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还需要立足济南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发挥省会城市的资源优势,有的放矢,扎扎实实地推动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型。1)济南市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一方面设立工业设计专项资金,另一方面统筹省、市、区经信委等主管部门的行业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制造业由生产制造型向服务性制造的转变,提升济南市生产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水平。2)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水平研发、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原则,共同推动济南市工业设计园区创新产业对接服务平台的搭建,为创新设计产业与制造产业的业务对接构架桥梁,从而快速推动创新设计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壮大。3)依托市内乃至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专业设计机构等,建设创新设计研究院、“工业设计联合培养基地”等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通过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采用暑期实践、校企联合培养、创业团队等模式,引进和培养大量创新设计人才。4)优化工业设计园区招商引资环境,吸引更多优秀科技人才来济创业。济南市要着力培养一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引进一批工业设计领军人才,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汇聚全球工业设计人才智慧。同时,济南市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引才、育才配套机制,在人才申报、住房、园区集体户设立等方面采取灵活优惠的举措,吸引更多优秀工业设计专业人才来济南工作,推进济南市综合设计服务迅猛发展。5)完善改进市场交易、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培训、品牌推介、共性技术研发以及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等内容的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3结语

新旧动能转换从某种意义上讲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意味着工业设计要顺应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目前,山东省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吹响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集结号。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着力做好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型这篇大文章。济南市工业设计转型过程中,一方面要高瞻远瞩,顶层布局,走好综合发展、服务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注重高端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多措并举,确保济南市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何人可.走向综合化的工业设计教育[J].装饰,2002(4):14-15.

[2]凌继尧.工业设计概念的衍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4):13-15.

[3]柳冠中.设计是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J].设计,2013(12):126-131.

[4]刘芳,弓民,陆长德.面向循环经济的工业设计浅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6(4):20-24.

[5]柳冠中.刊首寄语[J].设计,2015(3):1.

[6]柳冠中.不仅是怀旧,更期待超越[J].中国美术,2016(8):126-129.

[7]张磊,葛为民,李玲玲,等.工业设计定义、范畴、方法及发展趋势综述[J].机械设计,2013(8):97-101.

[8]柳冠中.中国工业设计的重任[J].设计,2015(11):150-152.

环境工业设计范文篇8

关键词:工业;设计;思想体系

市场调节与市场竞争是当前世界经济的最大特征,工业设计必然是面向人和市场的设计。工业设计成为人类创造生存条件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先取决于该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发展、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同时,工业设计也成为制造业竞争的源泉和核心动力之一。

一、工业设计的概念

“开拓创新,规划未来”是“设计”所包含的两层含义。“设计”自原始社会就已出现,然而,工业设计的目的是规划工业时代的未来社会,所用的是全新的思维方式。针对工业革命以来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工业设计用各种全新的价值观念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当然,处在不同时期,工业设计关注的主要问题不尽相同,设计思想也会有所区别。工业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有以下几点:第一,要了解你所研究的对象,探索设计的主导价值观念。当下大众普遍的愿望与追求、兴趣或爱好,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在此基础上总结新的概念,比如生活工作概念、能源概念、城市概念、环境概念、消费概念、绿色概念等,这些全都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后果,需要我们用合理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实际行动来加以改变。在这种思想价值观的基础上,发现并合理的解决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创造新的产品和环境,使得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必须创新,模仿就是剽窃。那么我们所讲的创新行为包括这么几个特点:对问题异常敏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激发自己的思维;并且有着异于常人的坚定意志和勤奋;探索发现式思维模式;能够及时抓住思想灵感的火花;善于交流等。创造性不可学,也不可教,这并不等于不能创新,要想创新,还需要掌握可持续的设计思想,这是从事设计的关键方法之一。

二、工业设计的思想体系

(一)“以机器为本”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念:追求更多财富、无限享受人生。由此也产生这样的价值观:以效率和利润为主要目的。正是在这种不合理的价值观念下,促成了“以机器为本”的设计。也就是说劳动变成了被强迫的压榨行为,一直以来的“劳动”含义被完全改变,变成了一些人追求无限财富的工具。“机器”的含义是“工厂主”、“老板的最大利润”等,这是人们赋予机器的新的价值观念。“以机器为本”的典型设计思想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提出的“自由竞争”泰勒制,吉布瑞斯的动作定时法,行为心理学,英美国家以机器为中心的人机工程学(工程心理学),为解雇工人而设计的CIMS,无限制追求和提升消费等。

(二)“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是通过上述“以机器为本”设计思想而产生的。这种思想在19世纪时期典型代表是艺术与手工运动,此运动的目的是为了重新正视劳动的正面含义,而“艺术”的含义是“净化劳动观念”、“自给自足”、“使劳动愉快”。在20世纪,“以人为本”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以格罗佩斯的包豪斯学校和乌尔姆设计学院为代表的现代设计思想,以意大利曼菲斯集团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是其所崇尚设计思想,他们力图通过工业设计的方式来发展新的社会文化生活,在设计思想中提出结构与材料美、表面机理美和工艺美。它们针对大众的整体需求进行创新与设计,在设计中追求实用性、便利性、经济性、使人们心情愉悦等。包豪斯最先提出了创新设计是对工业设计师的最重要的要求。1857年波兰人亚司特色波夫斯基建立的劳动学最先在工业环境内部提出“使人们以最小的劳累为自己和大家共同的福利获得最大的成果和最高的满意。”1950年代后,劳动学在欧洲大陆工业环境中得到普遍发展。这些学科建立了人与社会学模型、生理模型和行为模型,减少人的体力劳动和职业病是其主要设计思想。提升劳动时所使用工具和设备操作性,使劳动方法适应人体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而提高机器的可靠性与安全系数。50年代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心理学,1970年代后美国提出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于此同时,德国提出行动心理学理论。苏联的活动理论连同这几种心理学理论都被应用在电脑设计中。认识心理学被用来建立思维模型,行为理论被用来建立任务模型。这二者叫理性用户模型。80年代中后期,形成新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这种新的设计思想开始抨击以机器为本,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使高科技技术为人服务,减少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压抑。

(三)“以自然为本”

通过种种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机器为本”所造成的负面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机器为本”思想所导致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环。但是,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工业革命以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为了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自身生存的重要前提,无限追求和享受财富最终会导致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人类必须从生态学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工作概念、消费概念、能源概念、交通概念等。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设计新的产品。通常,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技术发展指导思想是通过工业设计思想所反映出来,它是社会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而不是少数精英创造出来的。而设计思想史是一个国家工业设计的重要基础。它尝试回顾和总结工业发展过程的策略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从工业设计思想中得到启发和借鉴,更好的进行设计。

作者:李欣 单位:安康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崔天剑.当代工业设计思想与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环境工业设计范文篇9

一、把实践带入工业设计教学理论课堂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工业设计教育也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工业设计教育是以培养优秀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为出发点的,但缺乏实践经验已成为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广泛存在的问题。因此,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应与地方产业经济相结合,建设有地区经济特色的专业学科。工业设计专业实践应与工业设计理论教育相结合,工业设计课程不仅要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还应与地方企业联合教学。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实践,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把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此外,教师应使工业设计教育更切合社会真实需求,这样有助于学生有效理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工业设计专业要求。只有这样,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真正培养大批属于中国的高端工业设计人才。

二、开发创新思维训练课程体系,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设计的灵魂,设计是思维的艺术表达,工业设计的本质就是产品创新,因此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应该把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创新设计人才。所谓“创新设计”,不仅指工业产品设计中的造型创新,更多的是指设计师关注新环保材质的应用、思维方法和设计理念的创新以及新的管理模式等。因此,在工艺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开发创新思维训练课程体系,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多样化地表达设计理念,深刻发掘学生的创意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意竞赛,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校园环境和课堂环境,同时学生自身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思维和完善专业知识。在这方面,中国传媒大学设计思维训练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和湖南大学创新工作坊的实践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环境工业设计范文篇10

关键词:工业设计创新;“中国创造”;政策扶持;品牌建设

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源泉。技术创新及系统组合才能推出新产品、新业态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设计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设计的概念和对象已经不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经过延伸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工业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意念、想象的创造性活动,能够赋予产品新的形态、品质、品种和规格。本文阐述了工业设计的本质,分析了其发展现状,最终提出了创新举措。

1工业设计的本质

1.1工业设计理念

工业设计强调两种融合:一是科学和艺术相结合;二是环保与节约资源、资源利用相融合。工业设计主要是指以美学、工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的设计。工业设计是各种设计的总称,主要分为环境设计、传播设计、产品设计、设计管理这四大类。工业设计也被称为工业产品设计学,像人们常提及的造型设计、UI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动画设计等都属于此类别[1]。工业设计主要通过结合美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社会学、色彩学等方面实现创造活动。

1.2工业设计领域

工业设计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工业设计是指专门的产品设计,像家具、交通工具、电子设备等方面的设计,针对的是人对于自然开发中所具有的工具需求的响应;而广义的工业设计是指为了达到目的,采用一切现代化手段进行服务和生产的设计过程[2],不仅包括产品设计,还包括产品的环境艺术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

2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现状

我国工业设计起步较晚、发展不成熟。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道路中,我国还处于“中国制造”阶段,缺乏“中国创造”阶段的创新系统布局。

2.1工业设计能力地区差异大

当今,工业设计有赖于受到重视,很多地区相继建设了如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新园区等设施,使工业设计产业得到“集中”、“互动”式发展。但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沿交通干线等东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工业设计发展的地区性差异。我国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广东省因为受到了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和应用环境,所以是工业设计产业的先行者,带动着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设计的发展[3]。

2.2创新意识较低

在工业设计方面,创新意识低的表现如下:(1)企业设计创新意识虽有增强,但动力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加,企业的创新意识在逐步增强,但仍有大部分企业由于资金、扶持等方面的不足,创新动力匮乏;(2)缺乏全新的、系统的工业设计创新理念。成本较低的过度模仿,导致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创新理念形成缓慢,阻碍了我国工业设计创新步伐。全新的工业设计是一整套复杂的工程,并非为了表达生活,而是为了表达产品价值的存在[4];(3)民族底蕴在工业设计创新中表现不足。我国的工业设计主要集中在引进和模仿方面,而美国设计的创新性、德国设计的严谨性、日本设计的经济性都以独特的形式推进了应用,发展了产业,促进了经济发展。中国设计也亟需建设拥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产业特征。

2.3缺乏品牌顶层建设

品牌就是知识产权。建设良好竞争环境,创建品牌是当务之急。在我国目前的工业设计企业中,大多是加工一些技术含量低或近似无的零部件,虽然产量大,但是产值低,没有自己的品牌。瑞士的手表虽然只占有3%的世界产量,但是产值却达到了40%。中国的钟表制造业占据80%的世界产量,但是只有10%的产值[5]。由此可看出,促进我国产业的发展,就要建设自己的品牌,向“中国创造”方向发展。

2.4政策与措施不到位

随着工业产业的发展,工业设计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但重视力度依然不够。好比一些大型创新型企业,其发展需要大量政策和资金扶持,这些企业应该将目标放得长远些,而非仅把时间、精力、资金浪费在解决目前的产品需要上,而是要坚定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创新目标。

3我国工业设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本章结合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现状,从四个方面讨论我国工业设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3.1工业设计创新滞后于需求

工业设计主要是根据产品生命周期进行创新性活动,达到增加产品附加值、塑造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而工业设计创新能力还停留在“外观设计”这一初期阶段,我国部分企业还需要找外国公司进行产品的工业设计。

3.2对工业设计创新系统性需求认识不足

工业设计创新是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充分理解设计创新所创造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工业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软硬件方面、装备及平台系统,还需要产业发展环境支持。

3.3缺乏优秀工业设计领军和设计人才

我国工业设计现有人才绝大多数处于19~25岁之间,表明设计人才储备阶段刚刚开始,资历深的设计大师缺乏,设计只能处于自我摸索阶段。虽然我国有非常多的学校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为工业设计创新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人才,但优秀人才仍旧缺失。我国教育“大众化”的培养模式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是进行理论学习,缺乏实际经验,而工业设计要求人才具有个性化。企业在优秀人才的缺失和供给人才能力的缺乏方面,造成了发展的矛盾。

3.4缺乏知识产权意识

设计因其受欢迎的程度和易被抄袭的特性,要求必须有相关的知识产权法进行保护。我国工业设计中存在着大量仿照、模仿现象,就是因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打击假冒力度不足。

4工业设计创新实现举措

加强工业设计模式创新,完善工业设计行业管理体系,以及推进工业设计创新发展的举措有以下五大方面。

4.1加强相关部门政策扶持力度

我国目前对于工业设计的投资大都集中在高薪技术,如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方面。对于一些如包装设计、产品设计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方面则投资力度不够。相关部门要平衡投资力度,从宏观角度进行把握,完善工业设计经济机制。可以通过成立专门机构、设置设计奖项等方式促进发展。4.2提高企业自主设计能力企业要想在工业设计方面有所突破,就要重视创新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企业间合作的方式,互相促进,提高自主设计能力。企业要创办工业设计部,注重产品研发,提高产品增值幅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文化的交融,我国的工业设计与国际接轨,嵌入了全球价值链。要继续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加强国际合作。

4.3努力培养中国特色产品品牌

好的品牌会带来好的品牌效益。工业设计企业的发展要依靠设计公司和设计园区的示范效应和集群效应,使我国工业设计向服务型行业转变。另外,要结合中国的文化底蕴,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

4.4完善人才培养和应用机制

我国目前的设计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学校教育,缺乏实践经验。所要想拥有优秀的设计人才,就要放宽人才培养和应用机制,借鉴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经验。

4.5加强工业设计体制创新性

我国传统理论研究层面的工业设计理念已不再适用于新的经济体制的发展,创新是促进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市场需求创新工业体制,要以消费为中心,融合多种先进理念,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