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称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8 04:06:04

护士职称工作总结

护士职称工作总结篇1

1.1“全院护士”工作表设计

打开表格,横序列从A开始分别输入科室、总人数、各科人数、姓名、职务、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参加工作时间、现学历、最后学历毕业学校、毕业时间、任职资格、取得职称时间、政治面貌、执业证书编号及备注等。竖序列分别按横序列的项目依次输入相应资料。护士轮科时只需把护士所在横列单元格剪切后插入轮转的科室单元格中,也便于下一步与每个护士个人技术档案进行快速链接。

1.2“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工作表设计

把“全院护士”工作表进行复制,重命名为“职称结构”,删除标题行,全选工作表,点击“排序”,以“任职资格”为主要关键字,“取得职称时间”为次要关键字进行排序,排序后表格可直观地反映各职称人数、取得职称时间先后顺序。为动态反映职称结构,在表格的右侧空白处通过图形向导插入全院护士各职称人数的统计图表,注明每次统计的时间,一般每年职称晋升后统计一次。“学历结构”表格也以相同的方法建立。

1.3“人事变动”工作表设计

“人事变动”表格横序列从A开始输入年份、时间、当年新招录护士(调入、新招在编护士及非在编护士)、离开护理岗位护士(退休、辞职、转岗、调离等)、职称晋升、继续学历教育毕业等信息,有人事变动时,分别在相应的序列内输入名字,此表格可动态清晰地反映历年护士进出、各职称、学历等动态变化。

2“护士个人技术档案”工作表

2.1工作表的建立

新建Excel工作表作为“护士个人技术档案”,打开表格,新建Sheet1~7共7个工作表,分别命名为:基本情况、科室轮转、奖惩考评、业务考核、中医培训、学术活动及进修、论文及技术成果。每个护士一个工作表并以名字命名,根据项目输入个人信息资料。再将工作表放于以所在科室命名的文件夹里。

2.2工作表内容设计

打开表格,“基本情况”工作表内容包括个人的基本资料,照片,学历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技术职称晋升,职务变动等项目。“科室轮转”工作表内容包括轮转科室、起始时间、工作时间、担任职务。“管理考核”工作表内容包括:考核年度,出勤情况、病事假、绩效考核、奖励登记、过失处罚登记等。“业务考核”工作表内容包括:考试时间、理论内容及成绩、操作项目及成绩、年度一、二类学分、年度中医学时等。“中医培训”工作表内容包括参加各类中医培训的时间、内容、组织部门、获得学时,每年进行一次学时汇总。“学术活动及进修”内容包括参加市级及以上二类学分和一类学分项目,个人进修起始时间及专科等。“论文及技术成果”内容包括个人发表的论文资料、开展的科研课题、新技术、新项目及成果。

2.3“护士个人技术档案”输入方法

为保证个人技术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首次建档时需输入原个人纸质档案中的全部资料,并按要求进行完善。在首次输入时,由各科护士长共同协助,以科室为单位输入科内护士的技术档案,对个人一般资料进行重新核对,确保电子档案资料的真实完整,最后再汇总至护理部。

3功能应用

3.1“超链接”功能应用

“全院护士档案总表”与“护士个人技术档案”建立以后,打开“全院护士档案总表”,选中个人姓名,点鼠标右键,点击“超链接”至个人技术档案,使总表中的每一个护士姓名与相应的个人技术档案链接。使用时,只需直接打开总表点击姓名,即可跳转到超链接所指向的个人技术档案中去,用完后若要返回,只需单击“Web”工具栏上的“返回”按钮即可。

3.2其他功能

“函数”功能:可应用于如中医学时的统计、学分统计等各类数据的统计;“排序”“筛选”功能应用:把总表复制后,可根据要求设置主要次要“关键字”进行排序或根据条件进行筛选,建立所需的工作表如人员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表格;“编辑”功能:利用其中复制、粘贴、查找、替换等功能,可方便信息的输入和查阅,可使用键盘的快捷功能键“Ctrl+X、Ctrl+C、Ctrl+V”等进行快速编辑;“标记”、“批注”功能:在护士一览表中,护理部可以对病假、产假、非在编等护士,在表格中用不同颜色填充单元格或标记字体进行区分。对于一些需要特殊说明备注的,可使用“插入”批注或右键插入批注。

4应用体会

护士职称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护理;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19-02

护理人力资源是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护理人员本身所具备的学识、智力、观念、技术以及体力、健康状况等内在能力的综合体现。随着现代护理工作范畴的不断延伸,患者对护理人员的需要增大,要求增高,对护理人员素质和护理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关系到护理质量的改善,关系到病人安全,也关系到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1]。如何合理地使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降低护理成本,确保护理质量,不仅是医院护理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整个卫生事业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我院17个临床科室及门急诊科室,问卷内容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科室基本情况,包括床位、年平均床位使用率、护理人员总数、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第二部分为护理人员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科室、从事工作年限。将收回的资料输入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软件包SPSS 13.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各临床科室及门急诊床护比情况见表1。

2.2 各临床科室及门急诊在职护理人员一般情况、学历和职称结构见表2。

3 结果分析

3.1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是目前我院发展壮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表1显示,在我院17个临床科室及门急诊中,病房床位与护士比达到标准的科室只有1个,占5.6%,与三级综合医院发展需要差距较大;在调查中发现,我院个别部分科室平均病床使用率超过100%,且每年上升,无形中降低实际床护比;同时存在护理人员“在编不在岗”的现象,实际床护比均未达到相应标准。同时女性护士是护理队伍的主体,医院发展床位数增加,新进人员随之增加,20~30岁的护士已占65%以上,孕产期休假和哺乳期休假时间较长,在客观上造成了护理人力不足。

表1 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各临床

科室及门急诊床护比情况

表2 各临床科室及门急诊在职护理人员一般情况、学历和职称结构

3.2 我院临床护理人员学历、年龄结构不太合理,需要优化。护理人员最佳年龄结构应该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或“枋锤型”[2]。表2显示,我院护理人员年龄结构不太合理。表2中,所调查的我院本科学历护士占护士总数的3.66%,大专学历护士占护士总数的22.76%,中专学历护士占护士总数的65.85%。说明随着近年高等院校扩招,大量本科、大专毕业护士进入临床,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总体上我院护理人员学历层次结构不高,与《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目标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纲要》指出:到2010年,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不低于60%,二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不低于40%。由此可见,我院临床护理人员学历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高。

3.3 高职称护理人员短缺限制了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的开发。从表4所示职称结构来看,我院在职护理人员中高级职称占0.41%,中级职称占17.07%,初级职称占82.52%,初级职称的比重较大,高职称护理专家匮乏。由于人才紧缺,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匮乏,已成为我院护理人力资源开发的最大制约因素,它限制了护理人员向高层次发展、成长的能力。

4 讨论

4.1 正视缺编现实,讲求科学合理配置 我院临床护理人员缺编问题已是历史遗留问题,2008年10月整体移交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来,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先后补充新护士151名,但由于既往缺编严重,加之增设新病区、拓展新业务、病床使用率节节攀升,护理教学任务繁重等,进一步加重了护士工作职责。因此,我院护理部根据各专业科室工作的实际情况,先补充护士缺额的1/ 3 或1/ 2,聘用护理员18名。病区建立合理的人员结构,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明确工作分工和岗位职责,合理配备护理人员,分层管理使用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护理员。

4.2 加快人才培养,促进学科发展 护理人力资源战略是医院护理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结合我院实际,现已制全力支持在职学历教育,在全院推行实施了中年资护士跨学科半年大轮转和年轻护士学科内 3 个月小轮转制,收到良好效果,同时积极鼓励各科各级护士参与护理科研活动,撰写护理论文等,制定出医院护理业务骨干标准,力求在评选中发现人才,尽快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更好地为病患服务。

4.3 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实行人性化管理 我们充分发挥科护士长和病组护士长宏观管理和微观调控作用,管理者在配置病区护士时尽量考虑人员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形成梯队式组合。有计划地均匀安排休假期,营造愉快的工作氛围,使护理人员在人性化管理中得到温暖,以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我们在认真学习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基础上,护理部成立了护理文书小组,就相关整体护理病历做适当修改简化,规范并简化护理文书书写,减少护士书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难题,要彻底解决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问题,作为护理管理者不仅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挫折、压力和冷嘲热讽。但是,只要有院领导的关心、支持,有各科主任献计献策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将会以医院的发展为目标,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挑战现实、改变现实,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争取、去努力,依靠广大护理人员的智慧勇于付出、敢于创新,我院的护理事业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护士职称工作总结篇3

护士定期考核机构遵循自愿申报原则,经审核合格,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

护士定期考核机构的条件:

1.床位在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或市属疾病预防、妇幼保健机构;

2.能够承担护士定期考核组织指定集中培训项目。

二、组织机构职责

(一)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是市卫生局指定的市级定期考核组织,负责全市护士定期考核的管理、指导和督查工作。其主要职责:申报省级集中培训项目,认定市级集中培训项目;负责市卫生局直管医疗卫生机构和各开发区内医疗卫生机构护士、护师定期考核,全市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和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定期考核,以及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定期考核申报工作;指导、督查县区护士定期考核。

(二)护士定期考核机构承担医疗卫生单位护士定期考核的集中培训项目申报和集中培训任务。

(三)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对护士工作成绩考核、职业道德评定和业务水平考核中的“三基”水平测试工作,负责护士技术职称任期内指定考核项目的申报工作。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站实行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护士定期考核由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考核。

(四)各县区卫生局制定护士定期考核方案,成立护士定期考核组织,负责护士定期考核日常管理,向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申报中级和高级护理人员定期考核工作。

各县指定辖区定期考核机构,并报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备案。

三、护士定期考核对象

本市范围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经护士执业注册取得执业证书者。

四、定期考核内容

(一)护士定期考核项目包括工作成绩考核、职业道德评定和业务水平测评。

1.工作成绩考核内容:护士执业过程中遵守有关规定和要求,完成职级岗位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政府指令性工作的情况。

2.职业道德评定内容:护士执业秉承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依法执业情况和品行端正、医德高尚、严谨慎独、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等。

3.业务水平测评内容:护士掌握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常规,应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本专业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业务水平考核分为“三基”水平测试和护士技术职称任期内指定考评项目的完成情况。

“三基”水平测试内容包括卫生法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综合笔试和护理技术操作考核。

护士技术职务任期内指定考评项目,依照《安徽省护士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制定,具体内容及验证规定附后(见附件)。

(二)护士执业记录。护士执业记录分为良好记录和不良记录。

良好记录包括:护士受到的表彰、奖励以及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情况等。

不良记录包括:护士因违反《护士条例》以及其他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受到行政处罚、处分的情况等。

四、定期考核实施

(一)工作成绩考核、职业道德评定和业务水平测评的“三基”水平测试由护士所在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实施。考核结合平时考核、阶段性考核和终末考核三方面进行。

(二)“三基”考核每年开展1-2次。工作成绩考核、职业道德评定每年汇总一次。

《护士定期考核表》一式三份,由护士所在单位填写并签署评定结果,一份留存本单位,一份上报护士定期考核组织、一份上报所属卫生行政部门护士注册机关。

(三)护士定期考核和护士技术职称任期内指定考评项目,由护士所在医疗卫生机构申报。市卫生局直管医疗卫生机构和开发区护士、护师,全市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和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护理人员考核,由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组织认定;县区内医疗卫生机构护士、护师定期考核由各县区考核组织认定;护理高级技术职称和晋升护理高级技术职称人员考核,由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组织认定。

(四)技术职称任期内指定考评中集中培训项目,护士定期考核机构将集中培训项目上报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经批准后实施。市区非护士定期考核机构的集中培训项目,由市一院等四家考核机构承担。其中,市一院负责庐阳区、高新区医疗卫生机构及非定期考核机构的市管民营医院;市二院负责瑶海区、新站区医疗卫生机构;市三院负责包河区、经开区医疗卫生机构;市四院负责蜀山区医疗卫生机构。市妇幼保健院、口腔医院、传染病医院的专科集中培训项目可面向全市。

(五)《护士执业记录表》由护士所在机构负责记录填写,“单位意见”栏中应确认护士注册类型、是否执业等内容,签署评价意见,按年度及时报送主管卫生局和定期考核组织。

(六)护士定期考核档案管理。护士定期考核项目评定结果,由护士所在机构负责记入《护士定期考核表》(一式三份),连同《护士执业记录表》(一式三份),报主管卫生局指定的考核组织复核。经复核,一份由考核组织留存,一份报主管卫生局备案,一份本单位留存。

护士首次考核应建立《护士定期考核档案》,由护士本人据实填报个人信息,所在机构核准。档案记录所有考核项目、执业记录和考核结果,一式两份,一份单位留存,一份由相应的考核组织备案。拟晋升高一级技术职称的还须提交“本人任职考核期间专业技术工作述评”。

(七)护士变更执业地点的,可提前进行考核。由护士本人提出申请,所在执业机构同意,护士定期考核组织出具考核意见后,卫生行政部门办理护士执业变更手续。

变更执业地点后,由所在执业机构按其业务能力和岗位情况,按照其参加相应级别的考核。

(八)护士定期考核实行集体评议制度,护士定期考核组织每年定期对考核结果进行集中评定。

五、定期考核时间安排

(一)护士“三基”水平测试由各医疗卫生机构自行安排,每年开展1-2次。护士技术职称任期内指定考评项目原则上每5年为一个考核评定周期,每年年底填写完成内容。

(二)年度考核结果汇总、复核于每年12月份开始,次年2月结束。

第一阶段(每年12月):护士所在单位和护士本人填写《护士定期考核表》、《护士执业记录》,护士本人提供能证明其有效性的相关资料,护士所在科室和护理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核,在《护士定期考核表》、《护士执业记录表》签署考核意见,记录有关考评结果。

第二阶段(次年1月):护士所在单位将上述表格和护士本人提供相关资料复印件,汇总报送至主管卫生局指定的定期考核组织。开发区内医疗卫生机构护士定期考核相关资料由开发区社会事业(发展)局统一报送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

第三阶段(次年2月):护士考核组织对护士定期考核资料进行复核,签署核准意见,建立定期考核档案,并将有关表格、资料原件按照报送渠道返还护士所在单位,同时将有关资料报送至相应卫生局备案。

第四阶段(次年3月):主管卫生局完成定期考核结果记入《护士执业证书》工作。

六、定期考核结果

(一)护士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定期考核合格方能申请延续注册。

有以下情形之一即为考核结果不合格:

1.工作成绩、职业道德、业务水平考核中任何一项不合格以及发生不良记录的;

2.在发生的医疗事故中负有完全或主要责任的;

3.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护士定期考核或者扰乱考核秩序的;

4.未经护士执业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进行异地执业活动的;

5.护士定期考核周期内年病、事假超过3个月(法定节假日、公休假、产假等除外);

6.执业活动中索要患者及其亲友财物,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7.以贿赂或欺骗手段取得考核结果的;

8.违反《护士条例》被行政处罚的;

9.护士技术职称任期内指定考评项目未完成;

10.护士注册时,因机构或本人执业范围限制指定考评项目未完成,未提供相关有效证明材料。

(二)护士定期考核组织认定护士考核不合格的,应在该项工作结束后30日内将结果报委托其考核的卫生行政部门,由卫生行政部门书面通知护士执业机构,执业机构通知护士本人。

(三)护士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考核结果之日起30日内,向考核组织提出复核申请。考核组织应当在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护士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报卫生行政部门,同时书面通知护士本人。

(四)经护士定期考核组织认定考核不合格的护士,延长培训期一年,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不宜从事护理工作。

(五)护士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暂停执业活动期满要求再次考核的,由所在单位向所属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考核申请。经委托的定期考核组织再次考核合格的,报请注册机关允许其继续执业;不合格者,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护士执业证书》。

(六)护士技术职称任期内定期考核合格,作为聘用高一级护士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

(七)卫生行政部门将护士定期考核结果记入《护士执业证书》,加盖合格或不合格印章,并录入护士执业信息系统。

七、定期考核管理

(一)定期考核机构应按照相关要求做好培训工作,开展省级和市级集中培训项目应提前申报,于每年11月底前将下一年度拟举办的项目上报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经省、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评定后方可组织实施。省级项目的负责人应具有高级护理专业技术职称,市级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中级护理专业技术职称。

(二)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成立护士定期考核委员会,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主任委员,按照相关规定制定护士定期考核制度,制定、实施护士在职培训计划,拟订年度考核工作安排,确保考核工作有序、规范开展。

护士职称工作总结篇4

摘要:目的:对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对我院239例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其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分布进行探讨。结果:①239例护理人员的年龄在19-5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7岁左右,年龄在34岁以下的护理人员共208例,占总比的87.03%;②所有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在1-36年之间,平均工作年限在8年左右,工作年限大于10年的护理人员共69例,仅占总比的28.87%;③初级士级职称的护理人员所占比例最多,共121例中级护士,中级职称的护理人员最少,仅24例,占总比的10.04%,临床一线无一例高级职称护理人员;④239例护理人员的学历分布情况为:本科18例、大专137例、中专84例,分别占总比的7.53%、57.32%、35.15%。结论:我院建院10年,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存在较多的不足,护理年龄和工龄具有年轻化特点,临床经验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高学历层次和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医院的正常发展需求,因此,应及时对医院护理人员资源的配置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医院 护理人员 人力资源 配置 研究

人力资源是医疗卫生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元素,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与医院临床卫生服务的质量息息相关。为了满足医院整体长期的发展需求,促进人力系统利用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及时了解医院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并提出创新性的改革和见解十分的重要。本研究就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对我院239例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将报告整理如下,供临床研究和参考。

一、一般资料和研究方法

1.一般资料

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对我院239例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讨其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239例护理人员中,共有男性14例,女性225例,年龄在19-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87岁,其中,年龄范围在19-34岁之间的有208例,年龄范围在35-44岁之间的有24例,年龄范围在45-55岁之间的有7例。

239例护理人员中,主要以大专学历为主,大专学历共137例,占总比的57.32%,本科学历18例,其他学历84例。

239例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为1-36年之间,平均工作年限为8年,其中,初级职称的护理人员所占比例最多,其中级师85例、士级121例,共206例初级职称护士,占总比的86.19%。

2.方法

对我院239例护理工作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和系统性的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工龄、学历、职称、护理科室等。

3.观察指标

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工龄分布、职称分布、学历分布等一般情况进行分析,以研究我院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4.数据处理

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工龄分布、职称分布、学历分布等一般情况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本研究结果的所有指标均使用计数资料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二、结果

1.年龄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239例护理人员的年龄在19-5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7.87岁左右,年龄在34岁以下的护理人员共208例,占总比的87.03%,具体详情如表1所示。

2.工龄分布

所有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在1-36年之间,平均工作年限在8年左右,工作年限大于10年的护理人员共69例,仅占总比的28.87%;工作年限范围在1-5年的护理人员共106例,占总比的44.35%,工作年限范围在6-9年的护理人员共64例,占总比的26.78%。

3.职称分布

统计结果表明,初级职称的护理人员所占比例最多,共206例初级护士,占比86.19%,中级职称的护理人员最少,仅24例,占总比的10.04%,另外,其他护理人员分别有9例,占总比的3.77%。

4.学历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本科18例、大专13 7例、中专8 4例,分别占总比的7.53%、57.32%、35.15%,有一半的护理人员为大专学历。

三、讨论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我院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具有以下特点:护理人员队伍具有年轻化特点。我院年龄在34岁以下的护理人员共208例,占总比的87.03%,这说明我院的整体护理队伍较年轻,整体的人力资源分布具有较强的时效性。34岁以下在人体生命周期中是才能和智慧发挥的最佳阶段,从总体上来说,现阶段的人力资源分布会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促进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年龄较轻的护理人员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处理临床问题的果断性,在反应灵敏度和处理综合问题的素质方面也有所欠缺。

工作年限普遍较短,具有较多的不稳定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我院工作年限大于10年的护理人员仅占总比的28.87%。这个现状表明,护理人员就职的不稳定因素较大,例如专业技能的缺乏,会导致护理差错的概率增加;绩效考核的不如意,易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护理效率低下;经验丰富护理人员的缺乏,导致护理工作缺乏指导,加大了培训的难度和强度,极有可能增加医院的教育成本。

护理人员的学历主要以大专为主,总体的文化素质不高。本研究中,239例护理人员中,大专学历的共有137例,占总比的一半以上,而本科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较少。教育的时代性特点是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但是护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会影响整体的护理质量,低学历的护理人员在知识面、社会知识及理论知识方面相对不足,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

整体职称以初级为主,职称水平总体不高。初级师85例、初级士121例,占比最多,中级职称的护理人员所占比例最少,共24例中级护士,临床一线正、副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没有,这说明了护理人员的结构层次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这导致护理学科优秀的领导者数量较少,对护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整体护理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存在较多的不足,护理年龄和工龄具有年轻化特点,临床经验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高学历层次和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医院的正常发展需求。因此,应及时对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陈晓云,韦琼兰,李艺等.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分析[J].广西医学,2012,34(8):1068-1069

[2]李凤萍,刘红炜,李水静等.上海市社区家庭病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7):593-594

[3]孙秋华,沈勤.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5):341-345

护士职称工作总结篇5

【摘要】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对工作量、工作满意度及人力资源配置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所三级专科医院临床科室护士439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满意度,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认知及影响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0.7%的护理人员认为工作量大,平均工作满意度为36.82%;83.6%的护理人员认为医院护士配置数量不足,62.1%的护理人员认为职称分布不合理。结论 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工作满意度不高,护士数量不足、职称分布不合理是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合理配备与使用护理人员,可减轻其工作负担与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

【关健词】 护理人员 工作量 压力 满意度 人力资源配置

护理人员工作量大、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工作压力大是我国许多医院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工作量、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研究成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1]。我国目前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如何,护理人员对工作量的自我认识是否与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有关,工作量大小与人力编制数量是否有关,哪些因素影响其对工作量、压力与满意度的认识等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对护理人员的自身工作量、压力、工作满意度及人力资源配置的认知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市1所三级专科医院临床一线科室护理人员。并至调查之日前从事护理工作时间满1年。调查时间2010年8月。

1.2一般资料

439名被调查护理人员中正式编制人员为106人,占护理人员总数的24.15%,聘用制护士为333人,占护理人员总数的75.85%。护理人员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27.5岁。其中78.13%

1.3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根据护理人员总数及各科室分布情况,先抽取调查科室,然后对所选科室的所有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458份,回收合格问卷439份,问卷有效率95.85%。问卷由被调查者无记名填写。调查工具在参照“医院医生调查表[2]”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身份、对工作量、工作压力、待遇、满意度及人力资源配置等的认识。问题分为封闭式与开放式2部分。 工作量、工作压力、待遇及工作满意度采用Likert5级分类量表,分数越高提示工作量、压力越大,满意度越高。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工作量、压力、满意度与人力资源配置认知意向调查,结果见表1

表1结果显示:认为护理工作量大及非常大的人数占90.7%。认为工作节奏快或很快的占93.4%。91.8%的护理人员报告压力大。本次调查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平均为36.82%,工作满意与很满意人数占总数的41.%。

转贴于

2.2 工作量、压力、收入与工作满意度相关分析

注: 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

表2结果显示: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工作量与工作节奏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r=0.70,P

2.3 护士个人特征与工作量、压力及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根据统计分析需要,将原来的Liken 5级分类转换为3级分类后再进行卡方检验。即将工作量非常大与大2项合并为1项,工作量非常小与小2项合并为1项,中间项不变。其余项目转换方法相同。结果表明,护理人员年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工作时限对工作量评价因素无影响(P>0.05);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别,职称级别低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相对较低(P0.05)。

3 讨论

3.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工作量大、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工作满意度低是护理人员反映的突出问题。

3.1.1工作量大。其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对护士配备的认识,绝大部分护理人员认为现有护理人力资源配备较低,特别是临床一线。职称分布不合理,临床科室低职称人员偏多,显现出来的是完成任务的能力不足。还有就是过度治疗造成的一定程度上工作量增多。

3.1.2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标准是参照卫生部1978年颁布的文件,即病区床位与护士比应为1∶0.4,文件颁布已32年,护理工作模式、内涵、职能范围、病人需求等均已发生了变化,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在2007年医院管理年暨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着力解决临床一线护士数量不足的问题。医院院长要重视和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按照我部要求,三级医院临床一线病房护士的配备必须达到护士与床位比0.4:1的标准要求,有条件的医院要争取达到0.6: 1[3]。但事实上,根据近年来全国各地护理人力配置调查结果显示,这一标准至今没有达到。

3.1.3工作满意度低。工作量大和编制不足是造成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的结果,其它依次为:护患关系紧张占20.5%;工作环境条件差占19.7%;护理工作不受重视,社会认可度差占16.2%;护理人员非正常分流至非护理岗位占9.9%;职业发展前景不佳占8.7%;收入待遇差占8.7%;检查、考试太多占5.8%;医护关系不好占5.2%;夜班太勤占3.7%;其他原因占1.6%。

3.2护理事业的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行业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现出来,以上阐述的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互相联系,相互制约。一方的不足导致其它方损伤的连锁进行。这些均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医疗安全构成威胁。而且,临床科室过于年轻的队伍常意味着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力量薄弱,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劲受到制约。

3.3国外有研究表明[4-7],影响护理工作压力与满意度的因素有工作量大小,职业安全感,参与决策的机会,工作得到重视,职称晋升等。本研究结果与国外同类研究基本一致。护士工作压力大的首位原因是工作量大,其次人力资源配置不足,职业安全感差,工作满意度低。

4 建议

4.1重视护理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坚持以需要定编制的原则,配备一支数量适宜,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的护理队伍,根据各级岗位需要合理安排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在适当的岗位工作,使每名护士的工作与其业务能力、岗位需要相适应,满足护理服务需要。

4.2 医院应建立护理工作量、工作压力、护士满意度研究与管理专门机构,定期了解护理工作情况,及时解决护理负荷重、工作压力大的问题。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时反馈护士的意见和建议。

4.3 医院领导及护理管理者要制定相关政策,减少非一线护理人员比例,增加对护理工作的经费投入,设法提高护理人员待遇,注重绩效考核,合理分配报酬,改善护理工作条件,加强人文关怀,以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4.4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于显现出来的矛盾和发现的问题,既要从需求出发“对症处理”,又要以长远眼光看待发展和不断完善。

参 考 文 献

[1][2]吴秀云,刘文秀,刘典恩,王立英.医生工作量、工作压力与满意度认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8,22(1)22:24.

[3〕马晓伟.2007年医院管理年暨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3.29.

[4]M ooreK A,C ooperCL .S tressin m entalhe althp orfessionals:at h eoerti cal ov erview.In tenrationalJo urnalof So cialP sychiatry,19 96,42:82 -8 9.

[5]G ellisZD .Co pingw ithoc cupationalstr essin h ealthcaer:ac o mparison of so ci alw orkers and nurses.A dministration in Social Work,20 02,2 6:45-58.

护士职称工作总结篇6

1学历、资历

申报人员的学历(学位)是指国家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正规院校学历。取得国外相应学历学位的人员,需提供国家教育部国外学历学位认证证书。

1.1护理副高级:具有护理专业本科毕业学历,取得中级任职资格后受聘中级职务5年以上;具有护理硕士研究生毕业学历并获硕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后受聘中级职务4年以上;具有护理博士研究生毕业学历并获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后受聘中级职务2年以上。

1.2先工作后取得卫生类硕士研究生学历并获得学位者,除了符合申报条件中所规定的任职和聘用年限外,获取学位后必须在专业工作岗位上聘任满1年。

2专业实践经历

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要结合岗位设置要求,与个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相结合。工作业绩和专业实践能力包括:参加护理专业工作天数;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天数;参加抢救危重病次数;主持、参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次数;主持护理查房数;参加护理专科门诊天数;康复指导次数;护理质量评析次数;质量持续改进项目数;护理差错、事故。

3学术论文、科研成果

申报人员须具有跟踪护理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护理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任现职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撰写与申报护理专业相关的论文,并在省部级及以上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

3.1论文要求

3.1.1提交杂志原件,论文刊登的杂志需取得CN和ISSN?统一刊号,所有申报的国内论文,必须提供新闻出版总署网站(网址:http://gapp.gov.cn)期刊在线查询详细结果打印页面。

3.1.2提交外文版的论文需翻译成中文。发表在国外杂志的论文,不能提供杂志原件的,需提供文献检索证明。

3.1.3《论文宣读审定表》要求

送审论文按要求进行宣读,并认真填写表中的内容。如日期、标明文章所在页码等;核心期刊文章需在表上标注核心期刊目录的序号。

3.1.4日期截止为申报年6月30日。

3.1.5不能送审的论文

3.1.5.1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中的“新闻机构查询”栏目中查询不到的期刊不能作为送审论文。

3.1.5.2综述、个案报道和译文不予受理,对罕见的个案报道由单位组织同行专家审核后予以受理。

3.1.5.3所有杂志的论文清样稿、论文录用通知、录用证明不予受理。

3.2科研课题、科技成果、奖项等方面

护士的科研能力影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在完成专业技术职称工作的基础上,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承担危重症的护理,挑战高难度的技术操作,主动搜索资料,阅读文献,确立研究课题,解决临床工作存在的问题,拥有局级以上的在研科研课题≧1或获得科技成果奖的主要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前三名。

3.2.1科研课题或成果均须提供课题计划任务书、项目合同书、结题验收等材料。

3.2.2有关科研奖项,均为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申报时须提供正式的获奖证书或证书复印件,评选获奖证明材料不能作为申报材料。

4职称外语合格证

4.1卫生类英语:A级有效期4年(如2014年申报的2010年考的有效)。

4.22013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并获得相应合格证书,在有效期内可以申报。

4.3从外省市引进人才申报职称时,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

5职称计算机合格证

5.1考试模块要求

1956年1月1日至195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员需考2个模块;

1960年1月1日至1969年12月31日出生的需考3个模块;

1970年1月1日起出生的需考4个模块。

5.2证书有效期一般为4年,计算时间从最后模块考出日期起计算,有效期时间延长到当年年底。

5.32013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组织的职称计算机考试,并获得相应合格证书,在有效期内可以申报。

5.4免试条件

5.4.1取得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中高级资格的,可以不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

5.4.2博士毕业四年内可以不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

6继续医学教育合格证书

由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颁发的继续教育合格证书。提供任现职期间取得的合格证书,申报年的年中必须要验分。

护士职称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绩效考核;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1026-01

我院本着“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于2010年10月结合本院实际,在全院临床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护理绩效考核作为优质护理服务中一项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质量评价方式,进一步合理分配护理人员的收入,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士的职业价值,提高了护理质量。量化绩效考核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奠定了基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本质是持续的、渐进的变革,更注重了管理和环节的质量控制。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科自2010年10月实施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骨科开放床位27张,现有护士12人,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6.8岁。学历:本科3人,大专8人,中专1人。技术职称:主管护师2人,护师5人,护士5人。2010年10月以前奖金分配方式为按人数平均发放,2010年10月开始实施绩效考核,所有护士参与绩效考核分配。

1.2绩效原则

绩效考核目标明确,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公平考核,肯定成绩和贡献,发现不足和缺点,形成良性竞争氛围,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按劳取酬的奖金分配制度,促进护理人员加强自身管理,充分调动了护士优质护理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3考核方法

我院护理部将护士绩效考核分为两部分(护士长实行一级考核,护士实行二级考核),实行百分制,以月为考核周期,用数字说话。我们将护士考核分为7大项(职称系数、岗位系数、护士层级系数,月工作量、护理质量、护士满意度调查、科内考评会),每一项占总分一定比例,与奖金直接挂钩。

设定护士绩效考核系数 (占总分的30%)。护士层级系数:助护士=0.5、初级C=1、初级B=1.1、初级A=1.2、高级B=1.3、高级A=1.4;护士岗位系数:高级责任护士=1.2、初级责任护士=1.1、夜班护士=1、无夜班护士=0.8、未独立值班护士=0.5;护理职称系数按助理护士=0.5、护士初级职称=1.0 护师=1.1主管护师=1.2.进行分配。

护士工作量计算方法(占总分的20%):工作量按照患者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病重患者数、手术患者数、大中小抢救、当日入院患者数、护理记录数、健康教育数、康复锻炼数等11个护理项目内容,作为量化指标计算个人的绩效分值。

护理质量考核(占总分的20%)。医院成立了护理绩效考核小组,制定了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具体分为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质量、院内感染管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五大类,共计100分。每月月底以科室为单位公示检查结果。

护士满意度调查(占总分的10%):(1)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护士长对每一位出院病人发放科室满意度调查表,护士个人服务满意度须达到标准98%。低于98%的,每下降1%直接扣减工作量得分10分。(2)医生满意度:护士长每月对科室医生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医生对护士满意度须达到标准98%。低于98%的,每下降1%直接扣减工作量得分10分。

科内二级考核考评(占总分的20%):每月25号开科室考评会(20分):护士个人述职(5分)(针对本月护理工作做一个陈述,工作的优势及不足,是否有投诉及特殊荣誉);护士互评(5分),发放护士互评意见表,不记名打分(不可以打满分,不可以打0分);主任护士长(占5分)针对每一名护士的不同表现进行逐一点评,表扬优秀,指正不足。

数量的量化考核:月底由护士长及两位高级责任护士统计每名护士各项得分,每月按护士层级系数占10%、岗位系数占10%、职称系数占10%、每月工作量20%、护理质量考核20%、护士满意度调查10%、科内二级考核考评 20%进行计算,并将评定结果报财务科核算护士个人绩效奖金。

护士长绩效考核:采用360考核方法,具体采用上级(院长、护理部主任)、同级(其他护士长)、下级(本科室护士)及与科主任实施多视角考评,采取100分制,每项25分。医院对护士长考核由各部门以数字说话。绩效奖金直接由院长发放。

2结果

与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前比较,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提高,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更好地服务患者。

3 讨论

随着国内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在优质护理服务推进过程中,在改革临床护理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科学的质量评价方式,对护理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加大了处罚力度,责任落实到人,建立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临床护士实施绩效考核体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1]。促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提高,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更好地服务患者。形成目标―管理―考核―奖惩的良性循环和竞争氛围。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有效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持久地开展,最终实现让病人满意、护士满意、医生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2]。

参考文献

护士职称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二级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

护理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人员配置是否合理决定着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水平的高低,为了全面了解山西省中医医院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我所于2013年对山西省33所中医医院进行调研,针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深入分析。现将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3年山西省33所二级中医医院(所在区域涵盖了省内11个地级市)的调研数据为研究资料,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汇总分析。

1.2调研方法

设计并发放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基本情况调研问卷,通过各医院填报的相关数据以及调研人员赴各医院现场复核,最终获取本研究的原始数据。

1.3调研内容

对山西省33所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具体内容包括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护理人员总数、护理人员职称分布及聘用制护士人数。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MicrosoftExcel数据库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讨论

3.1护理人员配置数量不足,床护比低于标准要求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中要求中医医疗机构普通病房实际床护比不低于1∶0.4,逐步达到1∶(0.5~0.6),临床护理岗位中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1]。由表1可以看出,48.5%的医院床护比不达标,原始调研数据中显示有个别医院床护比仅为1∶0.18。2012年上海23所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调查也显示,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开放床位数的增加,床护比明显下降[2]。目前由于部分二级中医医院基础条件差,经济收入低下,为了降低医疗成本,医院无法扩充护理队伍,导致中医医院护理人力严重缺编;另一方面,中医有其自身的中医特色理论体系,护理工作内容不仅包括西医护理项目,还包括中医护理特有的技能,如运用整体观的辨证施护程序、中药换药、熏洗、足浴、火罐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量加大,临床护士每天以完成医嘱的治疗任务为目的,从而造成中医护理特色面临萎缩的现状,阻碍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

3.2护理人员职称结构不合理,高层次护理人员比例低

由表2可看出,山西省33所二级中医医院护理人员职称由低至高呈“三角形”分布,初级职称及以下人员占80.27%,中级职称人员占18.40%,高级职称人员仅占1.33%,高级∶中级∶初级为1∶14∶60,与卫生部颁布的标准比例1∶3∶12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1∶3∶1[3]相差甚远;目前中医护理的专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均与临床需求不相匹配[4],我省中医医院护士学历以大、中专生为主,护士职称普遍偏低。这种职称结构对中医护理队伍和中医护理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护理队伍没有很好的梯队建设,专业学科带头人不足[5],提示我省二级中医医院护理人员职称结构合理性构建的必要性。

3.3聘用制护士数量较多,护理队伍不稳定

表3显示我省33所二级中医医院护理队伍中在编护士数量占52.17%,床位与在编护士之比仅为1∶0.20,护士编制严重不足。近年来,随着中医医院规模扩大,床位增加,临床护士的数量满足不了医院发展的需求,为了缓解护士缺编的问题,医院用聘用护士来维持着基本工作需要,大多数聘用护士不能与在编护士一样按工作量发放奖金,又无按职称聘用的机会,导致部分护士锻炼成熟后跳槽,造成医院护理人才与培养经费流失、护理特色和质量受影响的现状。

4建议

依据此次调研的分析结果,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结构,科学设置护理岗位,真正意义上落实护士分层级管理。建立优化中医护理人力资源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职称晋升向一线护士倾斜,减少人才流失;另一方面建议医院应制定年度招聘计划,招聘有经验有资质的注册护士,同时要设置预留机动人员编制,稳定护理队伍。建议将护理人力资源、设置岗位、聘用制护士的同工同酬及职称晋升等切身利益的问题列入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对有关规定落实效果的评价,促进落实。

5小结

本研究以山西省33所二级中医医院的调研资料为数据来源,就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进行分析,明确我省二级中医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我省的中医护理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张雅丽,蔡俊萍,蔡珏,等.中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1):1028-1030.

[2]王钰.上海中医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2B):461-162.

[3]代亚丽,宁艳辉.新疆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163-165.

[4]段秀卿,张端香,安玉兰.浅谈中医护理管理模式的实践体会[J].护理研究,2011,25(8):2238-2239.

护士职称工作总结篇9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宁波市5家市级医院护理部及注册护士200名。其中三级甲等医院2家,三级乙等医院3家。

1.2 方法

1.2.1 设计问卷调查表二份。一份为护理人力配置调查表:内容包括医院级别、床位数、护理人员总数、医护比、床护比、学历、职称等;另一份为护士工作满意度和职业需求问卷:

根据mueller和mecloskey[3] 归类的8大因素,设计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根据maslow提出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设计职业需求调查表。

1.2.2 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护理人力配置调查表、护士工作满意度及职业需求问卷200份,全部收回, 其中无效问卷6份,有效回收率97%。

1.2.3 统计学方法:将调查表的数据输入,建立数据库,运用sas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及排序。

2 结果

2.1 护理人力配置现状 见表1、表2

表格数据省略......

2.2 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及职业需求的调查

结果显示:护士对家人、家庭的平衡协调及护士团队的工作氛围和体现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方面较满意;对护士职业的防护条件、职业的劳动力价值以及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满意程度经排序后显示呈递增趋势,而在职业需求方面显示,以护士人身安全保障为首要,其次为获得病人及家属的尊重、科内护士工作之间的协作。

3 讨论

3.1 护理人力配置明显不足

从表1可以看出,床位与护士比、医护比远远达不到卫生部1978年颁发的《综合医院编制原则试行草案》,即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床护比为1:0.58~1:0.61;300 ~500张床位的床护比为1:0.50~1:0.52 ;<300张床位的医院床护比为1:0.40~1:0.46 ,且此标准距离至今已整整30年,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病人需求的提高,护理服务范围及内涵的扩大,医院因没有新的配置标准可以参考,故临床一线护士短缺现象严重,调查还发现,各医院实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加床现象,这无形中又降低了实际的床护比。1998年who对各成员国卫生人力资源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每千人口的医生数量已经达到并超过世界许多国家的水平,但护理人员数量则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4]。从人才结构上看,本市各医院知识结构不合理,存在着低学历、低职称,临床一线护士大多数还是以中专毕业、护士及护师为主体,难以承担起护理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护理科研的任务。另一方面,长期高强度的压力使护士工作的疲惫感升高,久而久之,将影响护理工作质量[5]。

3.2 护理岗位存在着能级不对应现象

现代护理模式要求对护理人员实行分层次、分级别,金字塔式的管理,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早已设置护士等级制,如美国采用了护理“临床阶梯” clinical ladder的模式[6],将护理人员从新手至护理专家共分六级,其中包括非注册助理员,登记护士和注册护士等[7]。英国采用了clinical grading模式[8],将护士分为a至i级。加拿大的护理人员分为非注册护理员(unlicensed nursing personnel)、登记护士或助理护士(licensed practical nurses or nursing assistants)和注册护士(registered nurses) 等[9],不同的护士等级均有不同的工作职责及薪酬。本次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医院对护士的使用都存在着同样一个现象,不论学历、职称、能力都承担着同样的责任与工作任务,这显然难以充分发挥高学历、高职称、有能力护士的技术水平及工作的积极性,是对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

3.3 护士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下降

护士的职业满意度影响着护士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有效性,最终直接影响医院患者的满意度[10]。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程度较低,满意占7.87%、较满意占27.53 %、一般占47.75%、不满意占16.85 %,护士工作风险大,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律,且常常受到职业的伤害,如针刺伤、化疗药物接触等,有的患者还会因治疗效果不佳迁怒于护士。当发生护理不足或缺陷时,护士往往会受到行为过激患者或家属的威胁和人身攻击,而又得不到现有法律的保护,这些都将使护士对职业的忠诚度越来越低,很多护士甚至护士长放弃自己的专业,到医药公司充当医药代表经销药品和器材,导致护理人才的流失,这已成为各医院普遍存在的现象。

4

建议1.合理配置护士人力

医院应充分认识护理人力不足带来的危害和弊端,加强护理队伍建设,科学、合理地配置一定数量的护理人员,减轻护士的压力。目前对人力配置测算的研究较多,认为三级综合性医院理论配置床护比为1:0.58~0.72,专科医院为1:0.40~0.54,二级医院为1:0.36~0.51[11]。各医院及科室按实际护理工作量及护理风险进行编配,同时合理搭配不同学历、职称、能力的护士,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2.实行护理岗位的能级对应

建议设立护士等级制,应根据不同学历、职称分层使用,如护理员、助理护士、执业护士、专科护士、护士长,并明确相应工作职责及范畴,指定相应的奖金分配体系,做到责、权、利统一,在分层次使用过程中,可将实际工作能力与学历、职称、资历进行综合评定。

3.优化护士人才结构

护理工作是一个多学科、专业化的工作,它要求护士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的观察能力,开拓创新的超前意识,所以迫切需要加强培训、优化人才结构,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及在职继续教育,有计划地选派护士外出进修及参观,感受不同医院的护理文化氛围,开阔视野,激发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护士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

护士职称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副高护士;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护理人才的流失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通存在的问题,它是造成护士短缺和护理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临床高级护士是护理战线精英,其晋升年龄为40~50岁,晋升后离开临床,他们的能力和才干得不到发挥,是护理资源流失的一种形式,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1高级护士的产生

随着护理队伍建设和学科的发展需求,护士晋升制度慢慢健全。自上个世纪80~90年代开始晋升制度,从护士一护师一主管护师一副主任护师一主任护师。一个护士要取得这样的职称不仅要在临床工作近20~25年,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要通过专业理论、计算机和英语等考试,在省级以上的医学杂志上、专利、科研等。

2高级护士工作现状

通过调查,高级护士的去向是医院病案室、B超或放射科登记室、体检中心或行政部门。而这些岗位与高级护理无太多关联。她们的精神状态不乐观,虽然工作压力小,但没有工作激情,失去高级护士的价值。黄冈市10所二甲或三甲医院副高护士调查情况见表1。

3讨论

3.1高级护士存在的意义

从表上不难看出有的医院不注重护士职称的晋升,副高职称的护士寥寥无几,少的只占1.1%;有的医院形式上让护士职称晋升了,但晋升后高级护士离开临床百分比达50%~80%。而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均是专家,出现了临床只需高级职称的医生而不用高级职称的护士。

3.2护士缺乏。护理质量提高存在问题

从表中我们得知大部份医院护士不足,医院床位和护士之比在1.5:1~2:1之间,平均每个当班护士要护理4~6个病人,远高于发达国家;护士和医生的比在1.3:1~1.01:1之间,远小于发达国家,除辅助科室的医生外,很多临床科室几乎是医护人数各一半。而医院规模越大,护士越缺乏,一三甲医院病床相对多,720张,护士相对少360人。医院越大,病人越多,护士越忙。劳动强度过大,年青护士会想到改行,据文献报道,第一届本科护士毕业后流失率高达90%,因为这些本科毕业生有机会在大医院上班。年青的护士缺乏,而有能力有经验的高级护士调离了临床,削弱了临床护理质量,这也是医疗纠纷原因之一。

3.3高级护士退出临床及原因

高级护士本来就少,而晋升后50%~80%的流失临床,仅2家医院高级护士流失率为15%~20%。他们也感到困惑。一是这些岗位是其它护士想而到不了的。二是她们无法拒绝领导的安排。三是认为她们老了,不适应临床繁忙的工作。自护理战线顶梁柱岗位退下来原因众多,如由于传统观念等诸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护士的认识不够全面,护士职业始终得不到社会的理解与重视。护士的社会地位得不到认可,护士取得副高后,尽管他们是护理专家,是护理行业的骨干,但现实生活要求护士要体力好,她们被视为体力劳动者,护士老了就不中用的说法普遍流行。医生取得副高职称后,坐专家门诊,科室学科带头人,越来越多的病人找他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医生越老越吃香,因为医生是知识分子,护士是跑腿的。一青年时报报道,83%的护士认为工作压力过大。副高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造成心力和体力透支,她们接受退下二线。再如不少医院出于构建高素质的年轻化护士管理队伍的考虑,不再提拔或任用45岁的护士长。这些护士长离任后的岗位安排没有得到重视。其实她们是护理队伍的财富,合理应用护理人力资源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保证。

3.4发挥高级护士作用的探讨

笔者调查很多副高护士,她们也不愿离开以前的岗位。女性在40~50岁时,虽然体力下降了,但他们家庭稳定,小孩大了,没有过多家庭负担,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中去。她们大多当护士长多年,合理安排好离任后的护士长,使之在护理专业系统内发挥持长。规范护理职能,减少非专业性工作,强化护理质量,提升专业护理的价值和内涵,激发她们在护理工作中的热情,达到稳定护理队伍,从而实践高级护士自身价值。她们可以做些带教工作、病人健康教育、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参与危重病人的抢救,参与护理科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