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8 15:4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驾驶工作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德合作;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管理;调查
作者简介:刘邦祥(1968-),男,山东泰安人,中德合作风电研究与培训项目翻译,高级培训专家,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培训国际比较;刘邦春(1975-),女,山东泰安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心理学博士生、美国克拉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和平心理建构等。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2-0082-04
一、调研背景
(一)中德职教合作的实践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转变教育观念及教学模式的主要手段,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中国与德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其中起步最早、历史最长、项目最多的。”[1]。三十年来,中德两国职教合作共组织了10万人次交流和考察,实施了100多个项目,发行了上百种专业书籍。
姜大源从师资培训、合作办学、技术培训及专题研讨四个维度综合描述了两国政府之间、院校和社会机构之间不同层面上的各种形式(包括长期项目、措施及系列化论坛)的合作活动,指出:两国间的职教合作从初期以由德国向中国的经验输出为主逐步转化为双向交流。德国伙伴也认为专业人员互访是“相互学习、相互激发、共同进步和共同构建未来发展”的机会[2]。
在华德资企业也以多种形式开发人力资源。如:西门子(中国)培训了上千名职教师资、每年接受5000名职教学生进厂参观和实习;宝马汽车公司建立了北京、上海两大培训中心和沈阳、南京、成都、广州四个培训基地,开展了学徒生项目。2011年10-11月中国教育部、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与相应企业启动了汽车机电技术、风电运行维护技术的职业教育项目,探讨校企深度协作的、近似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与此同时,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与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也开始了“职教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课题,德国职教联盟与我国职教协会受政府委托组织高层次职教合作对话,与具体措施相呼应,共同促进我国职教体系革新。
(二)中德职教合作的研究
姜大源形象地把两国职教合作的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从“旅行者说”到“拿来主义”,再从“比较研究”到“本土化”;并指出该领域始终伴随着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包括“在项目复制的过程中的原形研究,在项目重构的过程中的比较研究,在项目迁移的过程中的内涵研究”[1],正是这些研究措施确保了项目层面的创新。这些项目成为了解两国职教发展、认识职业教育规律、探索改进职教教学及管理的试验田。
在总结前十年合作的成果时,刘来泉提出:“学习借鉴德国经验关键在于抓住精神实质”、要为改革实验“创造借鉴的条件”,要“加强改革成功经验的宣传与推广”[3]。徐朔对比发现多个合作项目共同的特点包括:校企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共建职教领导委员会,企业参与到开发课程和实施教学的具体过程之中、企业承担部分职教成本并与学生签订培训合同,指出这些项目在形式上接近德国“双元制”模式[4]。
在总结唐山农村职教项目(1998-2004)经验的基础上,赵志群和格莱夫分别发表了论文和论著介绍了依据职业实践开发农业职教课程的方案,以传播该项目成果[5][6]。借助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综合项目(江西,2005-2009)的经验,刘邦祥阐述了如何遵循“行动导向学习原则”建设职教师资教学能力[7]和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8],还从项目管理的角度论证了影响职校教学改革的因素及对策[9]。
二、提出调研问题
本文借助对多家合作机构的问卷调查,收集多人的经验和观点,依循社会建构主义理念展示并论述直接参与不同合作项目的人士是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领域合作活动的,期待更多同仁共同探讨以形成对该领域的整体性认识。
该次调研主要服从以下假设:
1.可用一套认知工具来收集参与者对中德职教合作实践的认识和评判;
2.不同职业背景的参与者对中德职教合作实践整体认识应具有可比性;
3.不同职业背景的参与者对具体的职教合作实践应有不同的关注点。
三、实施调研过程
(一)开发调研工具
结合多年职教合作工作经验,笔者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涵盖三类问题:
第一类问题指向对中德职教合作的整体评价,分别从给出的九个选项中√选出对中国社会发展贡献最突出的三项,×选出下一步最需要有所作为的三项。
第二类问题指向被调查者的个人经历,从项目管理角度分别从给出的九个选项中√选出自己最满意的三项,×选出最需要改进的三项。
第三类问题则请被调查者从给出的九个选项中,×选出造成合作项目“有所遗憾”的三个主要原因。
(二)处理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经电子邮件发放或转发放给从事两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合作实践的资深工作者,共收到有效回复22份。
以其职业背景把回复者划分为三组:职教研究代表6人、职校代表8人和德资企业代表8人。这些回复者多年甚至十多年从事中德职教合作实践和/或研究,共涉及20多个合作项目。
由于笔者对多数项目相当了解,加之其余项目在回复中得到清楚的描述,故没有必要进行采访。借助EXCEL统计结果。
四、调查结果及发现
(一)问卷作为调查工具
从整体调查问卷来看,所提供的3 x9=27个选项都被或多或少地选到过,无论是正向(√ 代表“贡献突出”、“令人满意”)还是负向(×代表“亟待作为”、“有待改进”或“遗憾原因”)(见表1)。另外,在“其它”(选项)处,一位资深研究者表明有必要增加“职业资格预警机制”和“职教研究”作为两国后续合作“亟待有所作为”的选项;同时,他还增加“项目监控手段”作为项目管理“最需要改进”的方面。可见,被调查者基本上接受该问卷及其所列选项作为回答这三类问题的可能性,而且就态度而言,被调查者对此也是认真和负责的。
(二)全部回复的意见分布
就被关注最多的选项而言,第一类问题涉及“中德职教合作造就了师资及管理队伍”(13√ 9×),“引进职教理念”(16√ 2×)和“开发课程体系”11√ 8×);第二类问题涉及“明确项目目标”(13√ 6×)和“伴随性研究和指导”(9√ 9×);而在第三类问题上则是“双方决策者的期待相差太远”(11次)和核心执行人缺乏跨文化能力”(9次)被认为是具体项目有所缺憾的主要原因。
在被关注较多的选项中,意见相对一致的包括:
在第一类对职教合作总体评价方面,回复者比较一致地同意中德职教合作的突出贡献在于“引进职教理念”(16√)和“造就师资及管理队伍”(13√ ),同时倾向于一致认为“开展能力测评及职业资格考试”(13×)和“形成管理体制及法规”(12×)是后续合作中最需要有所作为的。
在第二类对具体项目管理的评价问题上,回复者似乎比较一致地认可“确定项目目标”(13√)、“设计总体策略”(11√ )和“有效执行具体措施”(11√ ),同时倾向于认为“选定核心执行人”(14×)与“推广项目经验”(10×)是有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对“伴随性研究”(9√ 9×) 的评价则是比较纠结的。
就第三类而言,回复者更多地把“双方决策者期待相差远”(11×) 和“核心执行人缺乏跨文化能力”(9×)视为造成“执行项目有所缺憾”主要原因。从整体上看,不同背景的被调查者对实施具体项目的问题归因比较分散。这似乎也印证了一句俗话:“成功虽有相似的条件,失败则各有不同原因”。
就被关注最少的选项而言,第一类问题(即对两国职教合作的总体评价)上有“印制教与学材料”(6√ 1×)和“推广教学项目或任务”(2√ 7×)。第二类问题(即具体项目管理的优劣评价)上有“记录项目关键过程”(3√ 3×)和“启动项目的时机”(5√ 5×)。在第三类问题(即造成项目管理缺憾的原因)上,21份回复较少地把项目运行有所缺憾归因于“关键设施设备不及时到位”(3次)“缺乏有力有效的具体措施”(4次)与“人员经费等资源不足”(5次)。
(三)组间对照问卷回复
对比三种不同背景的被调查者对中德职教合作及各自具体项目的评价是本次调研关注的重点。
1.就对中德职教合作的总体评价而言(见表2)。
与其它两组相比,研究者显然相对更看重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贡献,更要求加强“推广教学项目或任务”,而对迄今合作项目直接“培养专业人才”的作用不太重视;学校代表显然更迫切地要求加强“形成管理体制和法规”,而似乎不重视“发展‘最佳实践’样本单位”和“推广教学项目或学习任务”;企业代表相对更看重的是合作开发“教学材料”的作用、而不是“开发课程”的作用,更强调加强“师资和管理队伍建设”。
2.关于对各自参与实施的职教合作项目的评价(见表3)。与其它两组相比,研究者更为一致地对“明确项目目标”和“执行具体措施”表示满意;学校代表对“伴随性研究和指导”表示满意,更多地认为有待加强“项目经验推广”;企业代表显然更加强调有待改进“合作项目的总体策略设计”。
三组对迄今“选择项目核心执行者”都不太满意,一致要求改进这一工作(见表4)。与其它两组相比,研究者一致认为“核心执行者欠缺跨文化能力”是造成项目令人遗憾的一个主要原因;学校代表则相对多地认为是由于“人力经费等资源不足”和“相关者支持不给力”,而显然不认为“决策者期待相差太远”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而企业代表则更多为将此缺憾归咎于“双方决策领导的期待相差太远”和“评价指标不够明确”。
五、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虽然取样有限,还有待经大样本验证问卷的效度,但是,这一微型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多姿多彩的中德职教合作活动某些轮廓特征。
调研结果证明了此前一些描述性研究的结论,特别是对中德职教合作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的论述,比如:引进了职教理念、造就了师资与管理队伍、开发了职教课程。回复者经验表明:对具体项目的成功运作发挥关键作用的因素不是经费、设施设备等,而是要明确项目目标、设计完整的总体策略,特别是选定合适的核心执行者。
后续的职教合作需要聚焦于如下方面:建立职教的管理体制和法规、开展能力测试和职业资格考评以及提升项目决策者与核心执行者的跨文化能力。然而,三组代表似乎都对建立“最佳实践”样板、推广教学项目以及开发职教课程体系没有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可能是由于这些工作远超出了单个人的能力范围,而将来不仅需要整个项目单位(迄今仍以单个院校或企业为主要实施机构),而是需要整合相关领域的多家机构共同实施综合项目,以推动职教机制体制创新。
在当今中外更加深入地开展人力资源合作的背景下,有必要分专题、分对象组地深度探究这些合作活动的共性规律和整体影响,同时,加强项目实施者的反思研究能力,对样板项目进行“扎根式”的内涵研究,为我国尽快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静.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6).
[2]姜大源.中德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2).
[3]刘来泉.中德职教合作十年—成果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5(2).
[4]Ming Hu. Berufsausbildung in China und Deutschland - ein internationaler Vergleich. Arbeit im Rahmen des Hauptseminars "Bildungspolitik,-recht, -planung" im SS 04 an Universitaet Duisburg-Essen, Deutschland. Dec. 2006. chinaweb.de
[5]赵志群.中德唐山农村职业教育合作课程计划的设计思路[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6][德]罗塔.格莱夫.中德农村职业教育合作课程方案:以实践为导向的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刘邦祥.影响职业学校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因素及其对策—以中德合作(江西)职业教育项目学校的教学改革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
篇2
失速管理系统是关系飞行安全的重要系统,下文将详细分析B737NG飞机的失速警告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并对失速警告系统的常见故障成因进行剖析,以帮助飞机维修人员更好的理解并掌握该系统,保障飞行安全。
一、B737NG飞机失速管理系统的组成
B737NG飞机的失速管理系统组成并不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件:失速管理偏航阻尼器(SMYD)、驾驶杆抖杆器、失速警告测试面板和方向舵感觉力变化模组(EFSM)。
二、失速管理系统工作原理
失速管理系统由两部SMYD计算机控制自动工作,一套系统主用另一套系统为备用。SMYD计算机不仅提供失速管理(SM)功能,还提供偏航阻尼控制、协调转弯控制以及副翼方向舵互联控制等功能。其中失速管理功能又包括失速警告、升降舵感觉力变化、自动缝翼以及保护参数计算等四个功能。
1.失速警告功能,只有当飞机在空中模式时才有效,如下图所示当条件满足时,计算机将锁定为空中模式,当攻角小于5度以及空速小于105节时,空中模式被复位,失速警告功能失效。正常的失速警告功能,计算机自动对比飞机实际攻角与失速临界攻角,当实际攻角大于临界攻角便会发出信号,作动抖杆马达发出警告。失速临界攻角的值与后缘襟翼位置有关系,不同的襟翼位置对应的临界攻角值不同,基于不同的后缘襟翼位置,B737NG飞机的临界攻角值在13-23.5度之间变化。另外,当处于一些特殊情况时,如大翼和发动机热防冰接通、前缘装置故障出现位置不一致或非指令运动、飞机低速发动机高推力构型等,飞机将会在更低的临界攻角就发生失速,此时SMYD会自动计算所有偏量,并选用最高值,从正常临界攻角值减去最高的偏量值,从而获得新的失速临界攻角值,来判断飞机是否失速。除了上述情况外,还有一种最低速度失速警告,它的判定与飞机攻角无关,仅与特定后缘襟翼位置对应的最低空速值有关,一旦空速过低,计算机立即发出指令产生抖杆警告。
2.升降舵感觉力变换功能,同样也是只有在空中模式才有效,当无线电高度低于100英尺时,该功能是被抑制的。EFS功能发生在失速抖杆警告产生后,实际攻角继续增大到临界攻角8-11度时(基于后缘襟翼位置),SMYD发出控制信号作动EFSM模组为升降舵感觉定中机构增加一个额外的850PSI的计量液压压力,以此来增大驾驶杆的感觉力,使驾驶员不能轻易地通过操作驾驶杆打断飞机自动的低头配平。
3.自动缝翼功能:当后缘襟翼位置在1、2、5度的时候,SMYD发现飞机临近失速,就会发出信号控制自动缝翼活门工作,让前缘缝翼自动从半伸出位放出到全伸出位,来改善失速时的翼型,增加升力。
4.飞行保护参数计算功能:SMYD计算飞机俯仰限制(PLI)和多个最大/最小安全飞行空速,PLI参数符号显示在CDS上的电子姿态指引仪上,安全空速符号显示在空速带的上方或下方。
三、失速警告系统故障分析和处理思路
通过上述对系统基本原理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其实NG飞机的失速警告系统控制逻辑并不十分复杂,结合前面的系统原理和实际维修工作经验总结,失速警告系统的故障来源主要也就四个:
1、其他相关系统故障,提供给SMYD错误的输入信号,导致SMYD错误的产生失速警告。在之前的维修工作中就曾碰到飞机在低攻角爬升时产生失速抖杆的故障,机组报告误认为是失速警告系统工作不正常,但测试检查后发现失速故障出现的同时还有前缘位置指示的故障现象,经分析和测试很容易就判断出故障是由于前缘位置传感故障,给SMYD提供了错误的输入信号,导致不正常抖杆,更换传感器后故障就消失了。因此此类故障其实并非真实的失速管理系统故障,故障发生时往往伴随其它系统的故障现象,我们只要认真分析,找准故障源就比较容易排除故障。
2、SMYD计算机故障。SMYD计算机是核心控制部件,如果计算机内部失速管理控制逻辑出错就会导致系统故障。根据实际经验,计算机故障往往体现为瞬时故障,例如失速警告测试时不抖杆,此类故障只要不是持续出现,通过拔跳开关重置计算机即可解决。另外,计算机软件版本功能不稳定也会引起故障,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当出现机队故障现象时,厂家一般会及时更新软件,工程技术部门也会相关的技术资料,作为维修人员只需要在处理故障或更换部件时仔细查询技术资料,按要求检查或更新软件即可解决。
3、系统作动部件故障,不能正确执行控制指令。失速管理系统的作动部件较少,而且其结构和原理都比较简单,可靠性较高,故障率并不大,实际维护中较容易出现故障的就是抖杆马达被烧坏,马达安装在驾驶杆下方,更换比较容易。
4、线路故障。线路故障一般处理都比较麻烦,尤其是故障现象时有时无时很难一次性准确判断。线路故障一般出现在机龄较老的飞机上,如果多次出现相同的重复性瞬时故障,维修者应及时考虑线路问题,参考线路图册结合故障现象逐段进行线路测量。
上述只是简单分析和阐述了NG飞机失速警告系统故障处理的通用思路,另外由于NG飞机有两套独立的失速管理系统,MEL中给出了单系统故障时的故障保留说明,M项中分了两种情况,其保留条件差异巨大,需要我们对故障现象准确进行判断。如果只是抖杆不工作,保护参数计算功能正常,只需拔出并套住STICK SHAKER LEFT(RIGHT)跳开关,在测试按钮边贴上抖杆不工作标牌即可放行,对其他系统无影响。但如果相应侧的PLI,下部警告带或下部琥珀色带标志显示错误数据,说明是保护参数计算功能失效引起的失速警告失效,这就需要拔出并套住SMYD-1 SNSR EXC AC 或SMYD-2 SNSR EXC AC跳开关。这样就会引起相应侧(机长或副驾)的自动缝翼系统、马赫/空速警告系统、俯仰限制指示、自动驾驶系统、马赫配平系统、飞行指引系统、偏航阻尼失效并且PSEU还将将显示可放行的故障,因此在进行失速警告系统保留的同时,还需要去参照其它失效系统的MEL项目完成相应的保留工作。
篇3
关键词:汽车机械;故障原因;防范措施
有诸多机械部件构成的汽车,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机械部件相互配合,良好运行。但长期使用下来,汽车的某些机械部件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故障,如磨损、破裂等,这势必会影响汽车使用性能及安全性。所以,我们应当对汽车机械故障予以重视,明确故障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来防护和保养汽车,确保汽车机械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一、汽车机械故障原因分析
在国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程度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汽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这使得近些年我国汽车使用数量持续攀升。但在具体使用汽车的过程中,因人们的安全意识薄弱,加之我国汽车维修技术水平有限,致使汽车机械在长时期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隐患,直接威胁驾驶员及乘客的人身安全。
(一)汽车机械故障
相关实践调查显示,造成汽车机械故障的主要表现形式为:
1.车辆正常行驶中出现异响
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推出的汽车已经具有自动报警功能,也就是在汽车出现故障隐患时,能够自动检测出来,并且通过发出咚咚声或提醒声让驾驶员在正常行驶汽车的过程中,明确汽车某部位出现故障隐患,以便驾驶员能够及时处理故障隐患,避免机械故障越来越严重[1]。
2.操作出现异常
在驾驶员正常驾驶汽车的过程中,操作异常现象的出现也表明汽车机械存在故障隐患,需要驾驶员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尽快维修。通常情况下,汽车操作异常主要表现为档位失灵、刹车失灵、反应迟钝等。
3.排气管排烟异常
在行驶车辆的过程中,如若排气管排出浓度较高、刺激性气味大的浓烟或者排除浓烟伴有水、油,则说明汽车排气管排烟异常,汽车机械存在故障隐患。
(二)汽车机械故障原因
参考相关资料对汽车机械故障现象予以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确定造成汽车机械故障的原因有:
1.维修技术水平有限
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带动了汽车制造行业飞速发展,但与之相匹配的汽车维修行业却没有更好更坏的发展,致使汽车制造业与汽车维修业处于不同的两个层次上,相应的在汽车使用中一旦出现故障隐患,不能予以针对性的维修和维护,导致汽车机械的安全性不是很高。综合分析来看,汽车机械维修技术水平有限,与缺乏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技能强的维修人员有关;与部分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职业素质不高有关;与汽车机械维修技术研究水平不高有关。
2.车辆使用不规范
从目前汽车机械使用情况来看,汽车不规范的使用表现为频繁使用汽车、负荷过重及保养不及时。某些人在深刻体会汽车使用方便的情况下,往往会持续的、频繁的使用汽车,甚至出现持续24小时驾驶车辆的现象,这很容易造成汽车机械故障;为了运输方便,某些驾驶人员会放置过多的物品,甚至超过汽车承载范围,这也容易造成汽车机械故障;对汽车机械予以定期保养是非常必要的,能够使机械恢复到最佳状态,但某些驾驶人员对这一方面认识不足,致使其不重视汽车保养,基本上很长时间不保养汽车,致使汽车机械的使用性能降低,相应的汽车机械出现故障隐患的可能性较高。
3.汽车质量不高
在近些年汽车制造行业有很大程度的进步与发展的情况下,汽车制造商增多,汽车品牌增多,这使得汽车制造行业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制造商为了获得经济效益,生产质量不高的汽车,以此来降低汽车销售价格,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这使得消费者在使用汽车的过程中频繁的出现机械故障,严重威胁驾驶人员及乘客的人生安全[2]。
4.配件不合格
目前,某些汽配件厂安全认识不足,并且没能做好长远发展的规划,致使其为了能够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利润而生产劣质的汽车配件并投放到市场中,那么应用劣质配件来维修汽车,并不能真正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还有可能加剧汽车使用的危险性。另外,某些汽车爱好者为了追求个性,往往会找汽车改装厂或改装人员来改装汽车,因为没有科学的改装原理和技术的支持,所改装的汽车不符合汽车安全应用原理及相关安全标准,致使汽车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零件磨损严重或其他现象,致使汽车的安全性大大降低。
二、汽车机械故障的防范措施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汽车机械故障发生的可能性较大,这将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针对此种情况,应当探寻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对汽车机械予以防范,尽可能的提高汽车机械的安全性。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及自身工作经验总结,提出的建议是:
(一)提高自我安全意识
真正做到安全用车,需要驾驶员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如此其才能在使用汽车的过程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控制车速、定期保养汽车、规范操作汽车等。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交通部门能够大力开展安全驾驶的相关宣传活动,让安全驾驶标语以常态化的状态出现在交通道路上,时刻提醒着驾驶员。另外,将违规驾驶的人员组织起来,共同学习安全知识、规范操作车辆知识、安全防范方法等,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及安全知识,促使驾驶人员能够安全、规范的驾驶车辆。
(二)加强故障预防意识
加强故障预防意识,做好汽车机械故障预防工作,能够大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汽车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部件磨损、性能降低等情况,及时且有效的检查、保养,能够使汽车机械恢复到最佳状态。基于此,驾驶者应当注意强化故障预防意识,遵循天天小检查、定期大检查的原则,对汽车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保证汽车的安全性、灵活性及使用性。
(三)提高维修人员的整体水平
汽车机械维修水平的高低与维修人员的维修技能、专业性、职业素质等方面有很大关系。要想提高汽车机械维修水平,预防故障,应当构建优秀的、专业的、高素质的维修人员队伍。为此,应当详细了解维修人员的实际情况及工作情况,明确维修人员的不足之处,进而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如汽车维修知识培训、汽车维修技能训练、素质教育等,提高汽车维修人员的整体水平[3]。另外,还要健全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条例,严格规范和约束汽车维修行为。
(四)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汽车制造行业和汽车维修行业良性发展,使国民能够安全驾驶车辆,完完善汽车保养与维修管理制度、旧车报废制度等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进一步的完善汽车保养与维修管理制度,才能使驾驶员对汽车保养予以重视,定期进行汽车保养;规范和约束汽车维修厂的汽车维修行为,保证汽车维修到位,尽可能的排除汽车机械存在的故障隐患。而旧车报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则能够使交警部门和车辆管理部门严格检查汽车质量及汽车使用年限等方面,将超过使用年限的车辆、内部结构严重老化的车辆、车身严重磨损与损坏的车辆等排查出来,并且报废处理,避免此类危险性极高的车辆上道,给人们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生命财产威胁。
三、案例分析
某品牌车的使用者于2015年初购入的汽车,经过两年多时间的使用,发现汽车出现了故障,即汽车的转向沉重,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才能使车轮偏转。
为了能够切实有效的处理汽车机械故障,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对汽车故障予以诊断,即先对汽车外观予以检查,发现汽车外观并没有异常情况,如漏油现象等。在此基础上,对汽车油泵予以详细的检查,确定无论是输出端还是又转向助力器的输出端的油压为3.5MPa,这说明汽车的油压过低。再将汽车车轮转到左、右的极限位置,测量汽车油压,确定汽车油压依旧为3.5MPa,这说明汽车安全阀、转向助力器等相关的部分都不存在故障隐患。此时,对叶片泵予以拆开检查,发现滑片磨损严重,这就导致叶片泵动力作用不够,造成有压不足,汽车车轮偏转沉重。
那么,为什么汽车叶片泵的滑片磨损严重呢?其实,是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污染物进入高速运动的转子和配油盘之中,致使油膜被破坏,相应的金属件之间直接接触摩擦,出现滑片磨损严重的现象。针对此种故障,应当对汽车加油过V予以改造,也就是利用自动变速液和抗磨液压油来防止故障的在此出现。这也侧面说明了汽车生产质量不高,驾驶员未对汽车予以定期保养,对此应当加强汽车机械故障防范,保证汽车机械的安全性、使用性及灵活性[4]。
四、结语
汽车使用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汽车机械是否存在故障隐患直接关系到驾驶员及乘客的人身安全。基于本文分析,确定目前容易造成汽车机械故障的因素较多,应当加强对汽车机械故障的防范,即:提高自我安全意识、加强故障预防意识、提高维修人员的整体水平、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谢洪君.刍议汽车机械故障原因及防范[J].今日湖北(中旬刊),2014(10):118.
[2]顾思.汽车机械故障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7):1886.
篇4
初中寄宿生农村学生管理校舍是联系家庭与学校的纽带,寄宿生管理是学校常规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就宿州市区中学来看,住校生中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离开家庭,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且生长环境决定了他们在如安全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农村寄宿生有其鲜明的特点,确保对其有效的管理,是学生素质提升与学校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对初中寄宿生管理工作进行探讨,来从学习、生活两个重要方面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宿州市区中学的长足、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了解学生是开展寄宿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寄宿生与走读生是存在区别的,他们全天在学校,长时间不间断的学习给寄宿生带来的压力是很大的,有其是学习上的心里压力,这就要求在管理工作中将学习方面的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就宿州市区中学来讲,农村学生是寄宿生群体的主要组成,虽然他们在独立性上相比于城市学生要更强一些,但在如经济条件、先进事物的接触及安全意识上均较为薄弱,这些环节上如处理不好,所带来的心理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素质培养。这些特点,决定了生活方面的管理亦应当成为宿州市区中学寄宿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初中寄宿生学习管理工作的开展对策分析
1.心理上树立寄宿生学习信心
寄宿生中的农村孩子离家较远,存在遇到心理挫折和学习困难的时候,容易产生退却、失望等消极心理。针对这一现实情况,要求教师开展越位补充,积极承担起寄宿生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的责任。在初期阶段,要对寄宿生本身的基础予以肯定,待进入下一阶段时,就需要帮助学生对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刻分析,来帮阻其找准关键,明确重点,针对性地制定复习计划,从而积极培养寄宿生的学习信息,进而获得明显的效果。
2.发挥宿舍优势,促进寄宿生学习与身心同步发展
对于寄宿生,我们十一中采取分校管理,单独编班等措施,从而便于针对性教育管理措施的开展。如寄宿生在晚饭后会有三节自习时间,依照规定,集中讲课是不允许的,但教师可将这段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来为基础薄弱的学生补习,来扎实他们的功底,为日后的学习积累后劲。又如,教师还可以采用分组结对等方式,来发挥宿舍这一集体优势,让一个宿舍内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结成对子,这样,早上、中午、晚自习等业务时间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不但促进了寄宿生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也营造和团结友爱的宿舍氛围,利于寄宿生身心的同步发展。
3.发挥寄宿生特点,前移教学关口
寄宿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寄宿生,在校时间很多,其中可用的时间也很多,将这些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进行课前预习,能够发挥的空间较大。这其中,预习提纲的制定,预习目标的明确及效果的达成都是需要教师予以指导的。在预习方法上,引入搞笑的方法十分重要,如通过读、思、写、记来进行预习,多读材料,来对教育内容大意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独立思考后写下学习体会,最后在本子上记下来课前预习中未解决的问题及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的问题,从而在课堂中能够进行针对性地听讲,或在课堂中提出问题,来进行针对性解决。
三、初中寄宿生生活管理工作的开展对策分析
1.培养寄宿生良好生活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但是中学生文明程度的体现,也能够对其整体素质产生重要影响。对于寄宿生,特别是农村寄宿生的管理工作来讲,班主任的作用十分重要,即要教会他们生活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包括:第一,做事习惯,如学会叠被子,清扫宿舍、正确洗漱、教室及卫生区卫生等;第二,就餐习惯,如学会就餐、排队打饭、就餐时保持安静、不浪费粮食、保持桌面和地面干净等;第三,宿舍就寝习惯,如保持安静,按时就寝,不对他人造成影响;第四,卫生习惯,要勤洗头、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将洗漱用品、被子等整齐摆放。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于农村寄宿生来讲是需要一定的适应阶段的,故应当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引导和教育,并在日后给予及时提醒,从而确保寄宿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同时加强班主任和生活老师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寝室长的管理作用,对寝室长定期进行宿舍工作培训,由寝室长安排值日,制定创建文明寝室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等。
2.注重寄宿生爱校意识的培养
寄宿生只有具备了爱护学校意识,才能够把学校看作家,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其内容应包括:第一,保持校园的卫生。应当让寄宿生明白,寝室、餐厅、教室、操场等不干净是大家共同的责任,要教育学生,爱学校首先应保持好校园卫生;第二,节约水电。强化后勤管理,减少浪费的同事,将寄宿生教育作为重点环节来抓,教育他们省电省水不但是爱校爱国,也是对国家资源的节约;第三,爱护公务。寄宿生生活在宿舍,为保证有效的宿舍管理,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教育,来引导学生自觉地爱护公物,让他们明白这是社会公德心的体现。
3.注重对寄宿生必要安全意识的培养
中学生本身安全意识就不强,尤其是农村学生,因生长环境等原因,表现出安全意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弱等特点。因此,在农村寄宿生群体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来帮助他们树立安全意识,认识生命的脆弱与可贵就显得十分的必要。通过这些活动来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机能,促进自身危机情况下自救、互救能力的提高,确保寄宿生在知识、能力、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和谐全面发展。强化寄宿生的安全意识,需要让他们记住等电话号码,且开展“安全问题天天讲”活动。内容包括:第一,校内安全,如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宿舍安全等;第二,校外安全,如交通安全教育,要求学生不搭乘无牌无照车辆,不私自驾驶摩托车,不在马路上玩;第三,防水教育,如要求学生不要私自下河洗澡、游泳;第四,防火教育,如教学生学会防火,学会自救。
四、结语
宿舍是寄宿生的第二个家,也是寄宿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和长期需要生活的地方。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之下,要求学校需要从学习、生活两个方面来开展管理工作。借鉴上述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展开,从而确保初中寄宿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