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5 19:2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总结

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总结篇1

按照德阳市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年初下发的《关于在全市开展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委宣传部和市统计局以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通知精神,共同努力,圆满完成我市首次开展的文化产业统计工作。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机制,为来年的统计工作提高思路、经验和做法,现将此次统计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科学部署。

收到通知后,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杨光为组长,唐华为副组长,喻文仲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捐助站设立文化产业统计办公室。为把握统计程序和统一思想,局里专门组织学习,深刻领会我市文化产业在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的情况下,优化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业已成为我市“两个加快”的重要力量和转变经济方式的重要抓手。在思想统一的基础上,我们积极研究制定方案并下发各县(市区)民政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联络沟通。在统计过程中,我们定期进行检查指导统计情况,在5月份,根据市委宣传部和市统计局关于加强文化产业统计有关工作的指示,参加了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布置及“一套表”培训会议,将文化统计工作转入制度布置、网报程序培训和文化法人单位统计数据采集填报的关键阶段,确保圆满顺利完成任务。

二、具体完成的工作。

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 生产作业计划

中图分类号:TP3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5-0067-02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计划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且繁琐的工作。我厂在以往的生产管理工作中,长期采用手工统计工作方式,将每种方舱产品的所有零部件明细进行手工统计、汇总,对多处使用的同一种零部件进行手工的数量合并,最后制成该产品的生产作业计划汇总表。这种手工统计工作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消耗计划员大量的工作时间,而且在手工统计过程中,错误率非常高。手工工作方式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制约了全厂的生产组织安排,难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面对这种工作效率低下、错误率高的工作方式,本人根据我厂的具体生产管理模式,编制了一套生产作业计划管理系统,利用办公自动化的高效性来提高全厂产品的生产效率。

1 系统功能说明

本系统首先将工厂技术部门下发的产品各部分零部件明细表自动导入到数据库中,系统根据导入数据库中的零部件明细自动生成该产品的生产作业计划汇总表,汇总过程中必须将所有相同的零部件进行数量合并,以便统一加工生产。汇总表中每条记录代表一种部件或零件,记录中包含该部件或零件的名称、图号、数量、工序等信息。生产作业计划汇总表具有打印报表功能和生产施工单打印功能,并可按零部件的工序和加工分厂进行查询。

在高级程序语言中,VB是一种功能强大,应用面广,易于掌握的程序语言,而且我也非常熟悉该语言,以往在别的系统中多次应用过,所以选定使用VB来开来本系统。由于我厂方舱产品的零部件数量不是非常大,而且数据之间的关联不是特别复杂,所以我选用微软公司的ACCESS作为本系统的数据库;为便于计划员操作,采用EXCEL制作数据报表。

2 系统流程图

本系统主要操作过程为用户登录、生成生产计划汇总表、数据查询,计划汇总表报表和施工单报表打印等,操作流程如下面流程图1所示。

3 主要功能模块说明

本系统主要分为用户登录、生产计划自动汇总、报表打印、数据查询、帮助信息等几个模块,以下对主要模块进行说明。

3.1 用户登录

本系统具有安全保护功能,使用本系统的用户必须进行注册。进入本系统时,只有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用户名或密码输入错误时,系统提示重新输入,输入三次不正确,系统自动退出(如图2)。

3.2 系统主界面

用户正确登录后,进入系统主界面。通过界面上方的下拉菜单或功能按钮可进入新建产品库、数据查询、生产计划报表、生产施工通知单报表、帮助信息等功能模块(如图3)。

3.3 生产计划汇总表自动生成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为将产品各部分的零件明细表自动导入到数据库中,并自动统计汇总成一份生产计划汇总表。统计过程中,系统将各部分的零件记录汇入到生产计划汇总表中,并且将汇总表中相同的零件进行数量合并(图号相同的零件为同一种零件)。生成的生产计划汇总表包含了产品的所有零部件,每条记录包含该零部件的名称、图号、数量、全部加工工序及每道工序的加工分厂。生成的生产计划汇总表具有报表打印功能,输出的报表作为计划员组织安排生产的依据(如图4)。

3.4 生产施工通知单和工序合格流转卡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为根据产品的生产计划汇总表,自动生成生产施工通知单和工序合格流转卡。计划员可选取或查询生产计划汇总表中的任意记录,将这些记录以生产施工通知单模板形式输出(如图5),作为工人生产的依据,输出的生产施工通知单旁附有工序合格流转卡,作为检验人员对零部件每道工序检验及该零部件加工流转的依据。生产施工通知单和工序合格流转卡的模板样式见图6。

3.5 数据查询

该模块为计划员提供了对生产计划表的查询及查询结果打印功能。计划员可按工序、加工分厂、加工工序等对生产计划表查询,可按生产计划表的记录编号查询,也可查询在某一分厂内部封闭加工的记录。查询结果显示在窗口下方的数据表格中,便于观看,通过“打印”按钮,可将查询结果以报表形式输出(如图7)。

4 结语

本系统于2002年年底调试并试运行结束,正式在工厂生产部门安装使用,运行至今未出现统计错误和系统故障,赢得了各部门的赞同和完全认可。

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航天企业;工时定额管理;信息化;劳动定额管理;制造型企业;模块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5-002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5.011

1 概述

工时定额管理是劳动定额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工时信息是一种重要制造信息资源,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过程、评价工人绩效、核算企业成本、衡量产品价格等一系列行为的重要依据。工时定额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不同行业之间工时定额管理模式差别较大,区别于大批量的现代工业的生产特点,航天企业在生产上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目前航天企业中工时定额管理更多的是依靠手工记录、纸质文件流转等传统的工时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数据冗余、不一致性现象严重,给工时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本文将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工时定额管理信息化展开讨论与叙述。

2 工时定额管理系统的建设背景

工时定额管理的开展应基于企业工时工作的流程,以某企业为例,工时定额管理涉及设计部门、工艺部门、计划部门、生产部门、劳资部门等机构。设计部门生成产品设计信息,工艺部门转化为符合生产的工艺信息,从工艺信息中计划部门产生适用于各生产部门的任务信息,任务信息的产生意味着工时流程的正式开始。工时定额管理信息化基于工时管理流程工作的成熟,产品任务信息作为工时信息的源头以及工时定额管理流程的发起者,对于实现工时定额管理信息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实现企业工时信息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达到信息动态维护、信息共享、快速反应的目的,全面提高企业工时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化管理水平,为企业的整体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工时定额管理系统中的工时管理思路

工时定额管理系统的管理思路应该确定以工时控制管理,工时数据信息化作为突破点。

3.1 工时的控制管理

以生产计划为中心、以工艺卡片和期量标准为依据、以数据库技术为手段,对每个工作令的工艺定额进行工时控制。从数据一致性与管理便利性上来考虑,工时管理系统的建设应结合现存数据管理的运行模式,以某公司为例,Teamcenter系统作为公司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接收并管理来自设计部门的BOM数据,工艺部门在Teamcenter系统中编制工艺路线和材料定额,形成工艺BOM,以产品的工艺BOM作为工时信息的载体,能有效地、完整地考虑到型号产品的各方面工时,避免无效的工时统计。Teamcenter系统中产品的BOM结构以树形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每个BOM节点以图号作为唯一标示,各节点的三维模型、工艺路线、材料定额等信息作为节点的属性进行管理。类似的,通过在BOM节点中添加定额工时属性即可实现定额工时信息的组织与管理。

实作工时数据的产生是随生产活动同步进行的,涉及到计划任务下发、现场生产管理、质量检验检测等多方面。实作工时的管理的重点在于工时填报卡的生成、下发和实作BOM的构建。工时填报卡是以生产任务为基础创建的,记录任务号、图号、工种等内容,并且包含大量的工艺信息。为避免信息的重复输入,实作工时管理与计划生产管理系统结合,自动填入相关的信息,并随计划任务同时下发至车间。

实作BOM构建的依据是产品配套表,配套表决定产品实际使用的零部件,是BOM结构在实作阶段的具体化。配套表中零组件的编号是实作BOM节点的唯一标示。装配车间调度人员接到生产任务后,将配套表信息填入工时系统,获得产品组装结构;生产人员按工序完成生产并填入实作工时数据后,质量检验人员将合格证信息填入系统;系统自动统计该节点所用工时和其组成零组件所用工时,即可得到该节点总工时数据;迭代此过程直至得到全产品完整流程的总工时。

3.2 工时数据的信息化

以数据库为依托,实现工时统计的信息化,把统计的数据统一保存到数据库中,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也给其他系统调用工时数据提供了接口。以工时数据的信息化为依托,公司各部门可以根据权限查询所需要的数据,而且可以自定义查询条件,定制个性化报表,充分满足各部门的差异化要求。

4 工时定额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

工时定额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是以Teamcenter系统和计划生产系统为依托,实现定额工时管理、实作工时管理等功能。工时管理系统建设内容可以归结为以下五方面:

4.1 工时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

建立工时基础信息数据库,规范管理工种、工作类型、财务费率、工时系数等基础信息,基础信息可以被定额工时和实作工时系统共享。

4.2 定额工时的录入与管理

对Teamcenter系统进行定制开发,在BOM节点中添加定额工时属性,初步实现零件级的定额工时录入,定额工时精确到工序或工步级,自动统计各节点所需总工时,并可按工种进行归集,计算相关财务信息。

4.3 实作工时记录表模板管理

根据各车间任务特点,系统内置相应的实作工时记录表模版。模版可根据任务的变化进行定制。实作工时记录表的生成与填报,系统根据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下发的任务,自动获取并填写任务号、图号、工序等基础信息。实作工时记录表随生产任务一起下发。表格的填报方式为在线填报,以手工填入为主、刷卡记录为辅记录人员和时间信息。

4.4 实作BOM生成与管理

生产准备阶段,由车间调度人员输入产品配套表相关数据,系统构建该产品实作BOM。产品检验合格后,系统获取产品的合格证和编号信息,并根据实作BOM统计产品实作工时。

4.5 统计分析与报表生成

系统提供统计分析、报表定制功能(如车间工时报表、零部件工时报表、实作定额对比分析报表以及按工种、工序等生产要素报表等),并通过各车间上报的基础工时信息自动生成针对不同管理人员的工时报表。系统综合对比定额工时与实作工时,给出其中差异数据供工时管理人员进行分析。

5 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工时定额管理问题,研究了制造企业中尤其是航天企业中不同部门对车间工时管理的需求,分析了工时工作的业务流程,并基于成熟的工作流程提出了工时定额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手段。工时定额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时定额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以此系统为原型,天津某航天企业正在逐步实现工时定额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此系统的应用已经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军,张贵宝,庄新村.离散制造车间工时管理模式的分析与改进[J].工程机械,2006,10(37).

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工业;企业统计;武汉

近几年,工业企业统计不断的发展,一些达到规模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始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从多方面的统计工作来看,有些企业取得了一些发展成绩,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就是针对武汉劳动街两家工业企业进行统计分析,从统计工作展开数据分析,分析了工业企业的工作现状,并提出了如何解决工业企业中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2015年,中国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基调下,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经济发展下行压力重,但仍稳中求进,全年GDP67.67万亿元,增速6.9%、未达7%。这一切构筑了极大制约武汉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我就我们劳动街道两家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进行了认真分析,撰写了此文。

一、两家工业企业概况

两家企业都属武汉政府大力支持的企业范围,都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武汉市高雄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后简称高雄科技)创建于1994年,主要致力于电力、石油、化工、钢铁等行业安装、检修机具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集成化经营,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高雄科技现有员工200多人,学历主要是大中专,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约30人,具中高级职称的约20人。

武汉世城集团有限公司(后简称世城集团)创建于1993年,主要从事政府、组织、企业等的职业制服需求的研发、设计、生产,是湖北省规模最大、设计能力最强、最具文化特色的专业制服制作企业,是华中地区的行业龙头企业。世城集团现有员工235人,其中女性188人,专业技术人员32人,有硕士、博士学历员工。

二、两家工业企业2015年发展情况

1.发展优势

两家企业都是细分行业的重要知名企业,综合实力较强,有自己的独到优势――主业,很重视科研创新,重视计算机、信息等高新技术在企业的充分运用,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内部实现了计算机管理软件的集成高质效的信息化管理,并且都只专注于自己的主业,没搞全面开花、多元化经营策略。在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严峻复杂的背景下,二者依然坚守住了自己的行业地位,有较高的竞争力,虽然营业利润都是亏损状态。

2.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经营发展处困境

大环境,订货、产值、销售收入、存货、企业员工人数等,营业利润

中国经济自2010年始增速下滑,走向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模式,在复杂多变、不利有利交织的这样的大环境下,两家企业的经营发展在2014年、2015年都处亏损状态,且2015年亏损更重,处在发展的困境。

2015年,高雄科技营业利润-2114千元、同比下降 约 45.8%,工业总产值20272千元、同比下降约10.7%,销售总产值18928千元、同比下降约16.7%;2014年,营业利润-1450千元,工业总产值、销售总产值都是22710千元。

2015年,世城集团营业利润-3005千元、同比下降约161.2%,工业总产值23422千元、同比下降约6%,销售总产值21206千元、同比下降约11.7%,服装产量26.14万件、同比下降约13.1%;2014年,营业利润-1390千元,工业总产值24915千元,销售总产值24029千元,服装产量30.08万件。

联系中国及其全球的经济发展大环境,根据上面的数据可分析出二者处困境的另一些原因:市场萎缩严重,全国不少企业的经营规模、效益等在缩减,消费能力不足,两家企业的用工成本、经营成本等上升重,库存上升。

(2)在科研创新上投入不足

两家企业近两年经营陷入越来越深的困境,亏损加重,没多少钱投入科研创新上,都只投入几万元到十多万元,世城集团还从外部花钱买他人的技术服务或成果直接自己用,政府对二者的一点科研创新的经费补助也只是车水杯薪。这反过来影响二者的发展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三、两家工业企业摆脱困境持续发展的建议

聚焦优势,重视科研创新针对两家企业经营的优势、存在问题,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大环境,二者应继续聚焦、壮大自己的主业,充分重视科研创新,同时寻求外界在技术、资金、资源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支持,灵活应对复杂多变严峻的市场。这样一定能持续发展,摆脱亏损困境。

四、总结

以上对两家工业企业的统计得出统计数据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的源头数据之一,真实、有效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不仅对工业企业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企业的生产,发展,管理都非常重要。强化工业企业统计分析,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具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惠. 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现状及完善分析[J]. 统计与观察, 2014 (7): 175-176.

[2] 傅崇辉. 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回顾与思考 [J][J]. 中国人口科学, 2008 (5): 18-23.

[3] 周林刚. 工业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中国经贸导刊, 2008, 6: 85-92.

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总结篇5

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按照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黄金周调查统计制度的要求,承担了2012年元旦黄金周在京游客花费的抽样调查。

为了准确、及时地了解游客在京的旅游消费情况,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20名调查工作人员在元旦期间,对旅客在京的旅游消费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1月2日调查当日,调查人员在全市抽中的10个调查地点开展访问工作,经过调查访问、问卷复核、数据录入等一系列程序之后,于1月3日下午将调查结果提供给市旅游委,高效优质地完成了全部调查工作。

本次调查涉及了故宫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北京雍和宫、八达岭、天坛公园、颐和园等10个旅游景点,由调查员对游客进行拦问,共计完成调查样本600份,主要针对以下四个方面内容进行了调查:一是游客的来源情况;二是游客此次出游在京的停留时间;三是游客在京的花费情况;四是游客对北京市以及景区(点)的旅游环境满意度。

通过调查发现,游客在京平均停留3天,购物花费占总花费的比重最大,游客对北京旅游接待服务总体满意率为97.3%,其中很满意的占39.5%,基本满意的占57.8%。

江西局 加快贸易外经统计改革

近日,江西省统计局总结全省贸易外经统计工作,研究分析贸易外经统计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决定着手加快贸易外经统计改革步伐。

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目前,国家把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内需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级政府对扩大内需的高度关注,一方面提高了政府对贸易外经统计工作的关注程度,另一方面也对贸易外经统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贸易外经统计是由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分别承担与开展的,要认真总结分析过去的经验教训,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强化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协调,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合作的有效模式。

进一步加强贸易外经统计分析研究。深入了解和掌握国家及省贸易外经发展的各项政策,密切关注政策的实施情况,提高观察和分析贸易外经领域经济现象的敏锐性和前瞻性,深入调查研究,善于发现和把握贸易外经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有深度的专题研究。

四川局

开展文化产业名录更新认定工作

为提升2012年度文化产业单位名录的规范性,加强统计部门文化产业单位名录管理工作质量,四川省统计局近日要求加强对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名录更新的认定和审核工作。

部门协调,强力推进更新进度。要求各级统计局积极协助宣传部门督促各文化相关部门完成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名录的更新工作,加强部门沟通,全面跟进和支持部门的文化产业名录更新工作,及时掌握名录更新的进程和动态。

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总结篇6

为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情况,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对林产业发展的指导、促进作用,按照省林业厅《关于开展林业产业统计调研工作的通知》(云林计财〔20xx〕46号)文件要求,我局对以来的林业产业统计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林业产业建设及发展情况

(一)林业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渐趋合理。至全县完成林业总产值分别为1.45、2.96、2.59、3.07亿元,结构比分别为99:0:1,47:0:53,63:10:27,52:16:32。总体来看,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产业结构变化较大。但结构仍然不尽合理,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今后林业发展应当在抓实一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其产业比重。

(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龙头带动力逐渐增强。多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建设,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要求,积极建设100万亩生态公益林、100万亩速生商品林、30万亩优质核桃、30万亩油茶、1000万株绿化苗木“五大基地”,着力打造木本油料、木材加工、生态旅游、苗木花卉“四大产业”。 至累计造林58万亩,全县建成公益林95.4万亩,商品林基地146.5万亩,商品林中:用材林面积114.8万亩。经济林10.5万亩,薪炭林面积20.8万亩,竹林面积0.4亩。

同时,通过龙头带动,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快速,形成了以华海木业为龙头的加工业基本形成(仅华海木业年销售收入就达5000余万元),以双禾生态产业有限公司、海晏科技园为代表的绿化苗木培育业逐步壮大,经营面积3375亩,年产绿化苗木和生产性苗木2500余万株。以为例,全县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企业总数37个,从业人数6240人,总资产8230万元,年实现总产值7809.9万元,年销售收入7385.2万元;特色经济林产业企业总数2个,从业人数216人,总资产170万元,培育核桃2万亩;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企业总数8个,从业人数137人,总资产460万元,总产值560万元,销售收入485万元。以菌子山自然保护区为主开发的森林生态旅游业,年旅游人次达到35万人次 , 产值达到9859万元。

(三)林业投入增加,发展后劲提高。林业投入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即各级政府投入、企业自有资金投入、贷款投入和林农投劳折资。经统计,各级政府累计投入2178万元(不含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投入),至分别为165、365、624、1024万元;企业自有资金投入1.6亿元,主要是引进龙头企业,对原料林基地和林产品加工方面的投入;贷款投入375万元,主要由林业企业、造林大户及林农通过金融借款,对林业基地建设方面的投入。从投入看,各级政府对林业产业建设高度重视,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林业产业建设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二、机构设置及统计制度执行情况

(一)健全和完善统计机构。林业是一项基础产业,公益事业,事关农民增收致富、事关农村经济发展,详实准确掌握林业产业发展情况、生态建设,科学分析经济效益,是谋划林业发展的基石,因此统计工作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为搞好林业统计工作,县林业局在财务室、营林股各设置了兼职统计人员,负责严格按照统计制度对全县的林业建设进行全面、准确统计。

(二)加强统计制度执行力。林业局始终把加强林业统计能力建设,规范林业统计制度,提高林业统计工作水平纳入林业工作的重要日程。认真贯彻《云南省林业产业统计报表制度》等林业统计的有关规定,积极搞好与县统计部门和有关业务单位的沟通和衔接,在提高林业统计数据的统一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同时,注意抓好对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用好用活统计资料,为林业发展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发挥林业统计工作在促进林农增收的支持作用。

三、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

(一)工作量大、面广,难度增加。当前,随着国家高度重视林产业发展,经济主体日趋多元化,投资方式的多样化,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城乡间收入的差异化,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调查对象不仅数量成倍增加,而且变动频繁,统计工作量逐年增加,难度加大。

建议:加强统计管理,改革统计方法,科学合理制定统计报表制度,达到既便捷,又实用,更科学。

(二)机构不健全,统计人员缺乏。近年来,林业工作繁杂,任务艰巨,而我局从事林业统计工作仅有兼职的2位同志,由于统计人员的频繁调整,水平不一,人员较少,加之培训教育跟不上,统计口径的理解差异大,不能适应统计工作需要。

建议:规范设置专门林业统计机构,划定编制数额,专业化发展统计事业。

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 柔性化流水线造船;结构分解;生产组织体制;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U6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1-0114-03

0引言

现代造船模式,是以中间产品组织生产为基本特征的总装造船模式,主要由统筹优化的造船理念、面向生产的设计技术、均衡连续的作业流程、严密精细的工程管理和高效合理的生产组织等基本要素构成,实质上就是在建立“中间产品”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柔性化的流水生产线[1]。本文旨在从理论上探讨船舶的柔性化流水生产的可行性。

1船舶实现柔性化流水生产可行性分析

船舶能不能实现柔性化流水生产?如何实现柔性化流水生产?这些并不是新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海军提出船舶工程分解结构概念以来,就一直在研究船舶产品流水生产问题,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

1.1 柔性化流水生产的特性分析

柔性是相对于刚性而言的。刚性流水生产是指大批量生产企业制造相同规格尺寸的大量零件、部件和产品,采用专用的工艺装备、混合工种的生产班组和产出不变的流水生产。柔性化流水生产具有以下特点:①制造相同或相似规格尺寸的大量零件、部件和产品;②采用专用的工艺装备;③混合工种的生产班组;④产出相对不变的流水生产。

1.2 现代船舶工程分解结构[2]

船舶本身是一个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要想建立“中间产品”专业化生产的柔性化流水生产线,就必须要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大量相同或相似规格尺寸的零件、部件等中间产品。

20世纪70年代美国海军提出了船舶工程分解结构(Ship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SWBS)的概念。当时的SWBS按照船舶的功能系统进行分解,最顶层是整个产品――船舶;下一层把整个船舶分解成七大子系统,即船体结构、推进系统、电气系统、辅助系统、附属设施、武器系统、船台辅助系统;再把每一部分进行分解细化,形成船舶工程分解结构。这种分解方式标志着我们向柔性化流水生产方向迈进,然而这种系统导向型的方法对于设计、作业的进度安排和实施是不妥的,它导致作业计划难以平衡,任务包过大,以致影响到有效地控制材料、工时和进度,还不符合建立“中间产品”专业化生产的柔性化流水生产线。

船舶和大多数其他制品的实际生产过程是购买和制造零件,并将它们组装成为部件,这些部件通过几个制造级逐渐组合成更大的部件。因此,分解船舶建造工程的理想方法应着重于所需的零件和部件。如图1所示的现代船舶工程分解结构图(Modern Ship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MSWBS)是在对船舶建造过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这种结构分解方法着重在于对船舶建造过程的分解,MSWBS第一层首先明确船舶建造的大节点,开工、上船台、下水和交船。第二层是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总装造船主流程的分解,如分段制作、分段组立、分段总组、船台搭载、船台舾装、船台补涂、码头舾装、密性试验、系泊试验、航行试验等。第三层是对各主流程所做的工作进行逐步细分,如分段制作细分为钢材预处理,下料加工,部件拼装。直至细化到不能再分的最低一级中间产品生产过程为止。这种着重于船舶建造过程的分解优点不仅能够形成大量的中间产品,而且使中间产品对应于相应的生产过程。

1.3 成组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使流水生产成为可能[3]

1.3.1成组技术是实现船舶生产柔性化的技术前提

成组技术是将具有相似特征、相似信息的中间产品,按照一定的准则分类成组,使若干种事物能够用相同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节省时间、人力和费用目的的技术,该技术研究事物间的相似性,并将其合理利用。

复杂的船舶产品在成组技术理论的指导下经过结构分解以后,形成大量的零件、部件和中间产品。势必会出现大量具有相似特征、相似信息的中间产品,而成组技术就是将具有相似特征的中间产品按一定准则分类成组,采用专用的工艺装备、混合工种的生产班组,形成产出相对不变的流水生产,因此说成组技术是柔性化流水生产线的建立的技术前提。

1.3.2系统工程技术是实现船舶生产柔性化的技术保障

系统工程是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它的目的在于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设计新系统或改造现有系统,使系统达到最优化目标。

系统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运用统筹优化理论。统筹优化理论就是把要研究的对象,用概率、统计、运筹和模拟等方法,经过分析、判断和推理等程序,建立某种系统模型,进而采用最优化方法,求得系统的最优化结果。即经过系统分析和系统统计过程,使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互相协调、互相结合,从整体上成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可靠和时间节省的实际可行系统。

船舶生产要实现柔性化流水生产就离不开系统工程技术这一技术法宝。船舶制造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从宏观上看就是设计、生产、管理的集合。然而并不是简单相加,必须将设计、生产、管理三者有机结合,系统工程技术在这种结合中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造船模式中的两个一体化,即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和壳、舾、涂一体化,这两个一体化正是系统工程技术发挥作用的真实写照。

2实现柔性化流水造船的两个保障性条件

2.1 建立适应现代造船模式的柔性化流水生产体制

体制是结构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总称,也即组织结构和行为准则的总称。造船体制是指船舶建造过程中,相关事物所组成的体系结构和它的运行机制。

建立适应现代造船模式的柔性化流水生产体制,是转换现代造船模式的必然结果,也是刻不容缓的。随着现代造船模式的推进,造船周期有了明显缩短。然而,我国对国内和国外船舶市场的占有率仍然很低,造船生产率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仍很大,其原因是尚未真正建立起现代造船生产体制。

2.1.1柔性化流水生产体制的特点及其组织结构

所谓柔性化流水生产体制,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要能贯彻现代造船模式的两个一体化,体现出总装造船的特点,二、要使生产关系简化,生产指挥顺畅。如图2所示的柔性化流水生产体制是按照供应链管理思路建构的现代造船生产管理体制。

2.1.2柔性化流水生产体制的运行机制

这一生产体制,体现了总装造船的特点和供应链管理思想。总装工程部完成最终产品,所有工作都围绕总装工程部展开。企划部、生产管理部和技术中心是整个造船实体的基础部门,技术中心为制造工程部和总装工程部提供特殊的中间产品――图纸,也为配套部提供物料和主要设备清单等文件。企划部、生产管理部虽然与其他部门属于平级部门,然而实质上是造船事业部的核心部门,企划部负责制定造船实体的各种计划文件,如建造方针书、年度计划、施工要领等。生产管理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标准,并汇总平衡制造工程部和总装工程部的计划。制造工程部生产总装工程部所需要的各级中间产品。配套部及时有效地把各中心所需要的物资在恰当的时刻送达到恰当的地方。

这种生产管理体制有四大优点:①生产关系简化,生产指挥顺畅。②各部门权利与责任对等,这样有利于改变传统的责任制,目的是责任下放,这样有利于提高质量,降低成本。③中心与中心通过供应链的形式连接,这样有利于各中心之间的利益相对分离和绝对统一,相对分离在于各自承担责任,不互相扯皮,绝对统一在于各中心的利益统一于公司的最终利益。④有利于整合内外部供应链,船舶建造过程中有大量设备、材料,甚至零部件要通过外部企业提供,通过外协管理中心,各中心也将融合到企业外部供应链当中去。

这种生产体制的形成是基于流水生产的特点而构建,能够为流水生产的实现提供体制保障。

2.2 建立现代造船模式下的工程计划体系

传统造船模式通常由管理部门制定公司生产计划,然后层层下达计划,由下面制定具体实施计划;这样制定的计划随意性比较大,执行过程控制较难。要建立柔性化流水作业生产线,就需要一套按照客户要求和造船厂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应流水作业的计划体系。

我们知道,有效地利用船厂的关键约束资源,无疑能够提高造船效率,如果能够按照关键约束资源制定流水节拍,不仅能提高效率,而且能降低库存,从而降低资金占用,降低成本。船台和船坞毋庸置疑是造船厂的关键约束资源,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船台和船坞是造船厂的关键问题。在这里提出一种按照看板管理思想制定的造船工程计划体系,如图3所示。

在该造船工程计划体系中建造计划把船台合拢计划作为重中之重,其他计划的制定都要以此为依据,并且每一道工序的计划的制定都以下一道工序的计划为依据,同时又作为上一道工序计划的依据。譬如分段装配计划,分段制作完成时间,必须不提前,不落后地满足船台搭载时间,分段开始装配的时间也是零件加工完成时间。并且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确保使流水生产线不间断,并且要保证前道工序严格按照后道工序的交货要求,不提前,也不拖后地安排生产[4]。

在该计划体系中,建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同一单位;也就是船台搭载计划由总装中心制定,多条船同时建造时,也由总装中心负责平衡协调。这样各中心有相对的权利,也有明确的责任。

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工业控制;PLC技术;生产管控

中图分类号:TP273.5

漯河厂制丝车间的生产线主要应用的是意大利COMAS生产线,其电控系统采用单一生产控制模式,在这种传统的电控系统大多以单元生产设备为核心进行检测与控制下,只能分工段进行生产,但是却达不到精确控制的目的,而且生产设备间还极易形成“自动化孤岛效应”,从而导致信息资源共享的缺乏,生产过程中不能统一管理。这样降低了自动化程度,工人劳动强度大。但是现在工艺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人加大劳动强力度也满足不了这些要求,从而使厂级领导不能够及时的了解车间的生产状况,不能够达成信息的畅通与共享,制约了烟厂的发展。

对此,利用卷烟制丝工业PLC管控系统来满足该行业车间自动化要求,实现精细加工的要求,并且该系统还具备生产管理功能。PLC管控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在自动控制领域,构建新型的企业生产网络系统,用更加方便灵活的软件和硬件模块组合设计,从而实现制丝车间的管理控制一体化。

1 系统结构设计

本文设计的管控系统,主要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方便,有实时、可靠地控制,各个电控设备之间交换信息,从而实现管理的功能。制丝管控系统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在设计中它应具有以下特点:

集成性和可扩展性:考虑到制丝线管控系统所涉及的各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保证子系统在总体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如此可便于升级和包容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先进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制丝线管控系统可以不断的得到完善、充实和提高。

准确性和可靠性:作为智能现场总线设备,数字化,相比之下,一个模拟信号,从根本上提高了控制精度。与此同时,现场总线和以太网技术的使用,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还实现了数据共享。

2 系统总体设计

目前,面对生产总面积的I/O点超过10000点的西门子PLC S7过程控制系统和几套生产设备和机电车间生产需求和现代控制系统的工艺要求,工业以太网和现场两个干线公交网络,西门子S7-400 PLC作为控制器,根据工艺设备的操作有一定的共性,以结构化的方式配置控制特性PLC控制程序设计来提高程序的效率和编程的可读性。现场总线控制方案的选择,ET200S分布式I/O,驱动器,电机开始单位,水分计,流量计、电子天平访问总线,构建底层的网络层控制、数据采集、参数设置和其他数字信息交换和过程控制。

因此,在加工处理生产线控制系统网络体系结构设计,采用三级采集方法,从顶部至底部为集中监控层,设备控制层,生产管理层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属于不同层次之间不同的网段,但也有一些重叠的功能分工,但主要的侧重点不同,可以通过集中监控实现I/O数据(PLC数据)和信息数据(MES,MIS,ERP数据)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同时保证三个网络之间的相对独立和浏览数据库提供的信息工具和控制数据接口,用于企业管理。

集中监控层:这一层的人机交互界面的控制系统,可以顺利完成集中控制操作整条生产线,监控和显示设备的运行,完成数据的采集,参数的设置等。

软件平台:监控组态软件和数据管理软件,网络通信软件等。

硬件:分布式,客户/服务器结构,具有两个冗余SCADA服务器,一个SCADA地方在iClient客户端,构成了集中监控系统。

信息交换网络:光纤环行工业以太网。

功能:指挥生产线合理运行,发送给PLC正确的指令,同时为机器运行的生产线上传上层管理。

设备控制层:这一层接受集中监测控制命令,如通过西门子PROFIBUS-DP现场总线控制和执行管理的沟通,并通过自己的执行机构(如电机,电磁阀等),传感器检测机构(如光电开关,接近开关等),智能装置(例如皮带秤,水分仪,温度变送器,频率转换器,软启动器等),以完成按照控制程序(方法)在每个生产过程的要求。

软件平台:PLC编程软件,操作站组态软件。

硬件:包括PLC控制柜组、野外监测站、执行器、传感器和现场分布I/O箱。

信息交换途径:现场总线网,光纤环行工业以太网。

功能:完成生产线的开关以及模拟量控制和操作,运行状态和生产线数据采集,显示,参数设置,显示设备故障的设备。

生产管理层:实现生产状况监控,生产的管理,质量的管理,设备的管理。

硬件组成:上层管理计算机,打印机,交换机等。

软件平台:数据库和组态软件。

信息交换网络:TCP/IP以太网。

3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系统网络的设计在系统的层次结构基础上,为了便于考察检验人员,在叶片处理段、梗处理段、叶丝处理段放置四台PC877现场监控操作站作为底层操作配置。可分为设备管理层,生产管理层,集中监控层3个层次,每层虽然有重叠现象,但优先级不同。由于西门子S7-400 PLC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具有通讯能力,具有接口与I/O模块,可以通过现场总线的优势智能现场设备进行连接,所以选择了西门子S7-400。PLC作为主控制器直接控制设备。通过工业以太网交换信息,现场总线智能设备互联无处不在,PLC与PLC之间的主,实现分布式控制的目标。在PLC的OSM挂起同一时间实现光纤环网连接的百米抗电磁干扰能力。

4 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

4.1 一对多的集中监控功能

操作界面完全按照生产线工艺流程布置,具有生产线关键设备、一个全局性的工艺操作,工艺参数和实时显示的设备,坐在一台监视器上可以控制线程上运行的所有生产阶段,这种一对多的模式,使操作更加灵活方便。

4.2 生产控制功能

为了实现对每一道工序设备生产线的合理运行,实现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的合理精确控制。为升温增湿机压力,对加香流量可调节的PID和电路参数可以实时校正。

4.3 管理功能

监视机器的系统管理,安全权限管理,配方管理。操作者通过不同的用户身份访问控制安全级别,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操作。

5 结束语

漯河卷烟厂制丝管控系统的实施应用后,为企业打造“数字卷烟工厂”又迈进了一步,实现了生产的智能化、生产管理的数字化;完善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生产执行系统(MES),和底层工业控制系统的三层体系架构模式;提升了企业信息化能力,提高了质量保证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订单响应能力。相信在未来,该系统与MES系统对接后将能大大提高企业的信息技术对生产经营管理的支撑、推进和引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柴瑞娟,陈海霞.西门子PLC编程技术及工程应用(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赵俊生,王亚军.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文化产业 统计 建议

文化产业刚在“十二五”规划被列为支柱性产业,一些地区为了创造数字政绩,马上报出数字称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远远超过5%。而且为了达到一增长目标,有的地区甚至将文化产业统计的“尺度”和“口径”放大,将一切有联系的产业都计算在内,致使正确反映文化产业真实的发展情况。

一、开展文化产业统计的意义

通过文化产业统计可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文化产业统计的重要基础工作,只有查清调查对象的数量、规模、经营活动类别,准确反映文化产业的总量和结构,才能为政府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文化产业统计可以使挖掘、提升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和配置效率,使文化的生产形成产业化链条并不断扩展,并从其他产业发展中获得新的空间和支持。

可以及时准确地统计文化产业的总量规模、发展速度、结构分布,更好地规划文化产业发展。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及文化产业统计的现状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形态被纳入国家统计体系的时间很短,从2010年起纳入经常性统计后,就在全国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部分省份纷纷以多种扩大统计口径,混乱使用概念,导致文化产业统计的水分越来越大。

随着国家加大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许多与文化不沾边的行业也打起了文化的旗号,为了使得地方文化产业的数据更加鲜亮,一些政府也愿意将这些产业纳入文化产业统计范围。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一些跨地区型文化企业开始逐渐多了起来,而各个环节的部门所在地区,都可以将在当地经营的文化企业的全部产值统计入本地区的文化产业中,这样不仅造成了重复统计,还浪费了政府的人力物力,会给一些企业可以在多个地方骗取税收补贴创造机会。

三、目前文化产业统计中的主要问题

(一)新规定仍然不够细化

2011年,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于2012年6月底修订完成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但由于制度规定仍然太过于概化,还不能与各地实际紧密结合,还需要各部门和各地区统计机构抓住机遇,积极地做好新标准实施的有关工作。

(二)统计基础相对薄弱

目前的文化产业统计基础相当薄弱,由于调查对象庞大,界定调查范围存在一定的困难,现有的常规统计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统计的需求,而且涉及众多行业,单位多、分布广,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去做好单位目录库摸底、维护、更新工作;很多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领域,由于单位众多,地点分散、设立和消亡频繁,大部分为私营企业,没有固定调查报表,尚未建立畅通的统计渠道;特别是在县级及以下的统计系统任务与人员、经费的矛盾尤为突出,致使统计工作开展基础薄弱,缺乏动力。

(三)部门间协调机制无力

文化产业统计牵涉部门众多,但目前各级主管部门在文化产业统计方面的职责分工还存在重复和空白,有些部门统计的基层力量尤为薄弱,尚未建立常规、系统的统计工作机制,难以承担相应的任务,文化产业统计工作难以真正做到条块结合、资料共享。

四、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文化产业统计既要符合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又要科学合理,系统完善,标准规范,便于操作。统计数据收集完成后,要积极利用为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服务。

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要坚持大文化观念,指标体系必须要统一设计,内容互相兼容,业务上由统计部门统一协调,各有关部门按照要求各司其责,相互间紧密配合协作。

要应建立一套规章制度,集中统一管理各相关部门上报的统计数据,由于统计局建立文化产业统计信息数据库,做好统计数据资源整合,实现统计数据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文化产业统计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完善文化产业统计

国家统计系统要完善数据收集渠道,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条件到位、工作到位,不依赖文化部门提供的信息完成主要内容统计, 只有 这样才能保证文化产业数据资料的真实,切实涵盖文化产业的各个门类和部门, 确保如实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的全貌。

(二)非生产经营所得的收入不能计入增加值

在统计中要切实把一些与经营和业务无关的收入排除在统计之外,以确保统计数据真实的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杜绝非文化产业“水分”的产生。

(三)文化主管部门办的独立核算的非文化产业单位,在进行统计时不能纳入增加值核算范围

因为这些单位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一般作为基本核算单位,在文化产业中如果列入统计后,会造成重复统计和累计统计,致使统计结果失真。

(四)将文化产业统计调查制度化、规范化

今后应该将文化产业调查工作扩展到所有地区, 由统计部门主接按照“统一领导、整体设计、条块结合、统一核算、信息共享”的原则及部门职能,认真开展工作,并定期地进行直接收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文化商品纳入文化产业统计范畴。

六、结束语

近年来,虽然我们文化统计工作已日益科学合理,但要做好文化产业统计,我们仍然必须要从统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认真研究文化统计工作,切实健全统计工作机制, 完善科学严谨的统计框架和统计指标体系, 稳步推进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开展, 真实全面地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常志祯.关于文化产业统计理论的研究[J].中国统计,2012,11

[2]徐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及特征[J].统计与决策,2007,1

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阶段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对西部建设投资力度加大的影响,出现了中东部产业西进、人才西流现象,这将促使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再次加速。西部地区开始借调控契机,利用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展现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潜力,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理论界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和测度方法做出了大量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统计模型以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模型。

一、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1、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其代表作《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研究了现代经济增长问题,根据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了国民生产总值、生产效率、产业结构、人均收入水平等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的变化,总结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条件、方式、内容、趋势和规律,见表1。

2、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的“标准结构”最具影响。钱纳里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了“世界发展模型”,并以此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从而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组合提供了参照规范,同时也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见表2。

二、研究区概况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法,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重庆等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 71.5%,人口36298.0 万(2007年底),占全国的27.9%(如图1)。

西部地区各省近年来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2954.7 亿元,占全国的16.9%,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6306元;到2007年底,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7864.1亿元,占全国的 17.4%,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3212元。5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约108.5%,而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09.5%,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如图2)。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统计测度

本文将利用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框架,并结合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具体分析西部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具体数据资料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2008》。

1、人均收入水平

西部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在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以人均GDP排名计算,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内蒙古、新疆和重庆,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贵州、甘肃和云南(见表3)。

西部人均GDP按当年人民币汇率计算为1738.42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90.01美元。根据表1中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标准,对照分析可知西部地区的经济处于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显然这并不符合西部地区的现实。这是因为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人均收入的数据是1985年的标准,没有做相应的调整。但根据钱纳里的统计标准,西部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的初期发展阶段。因此,综合分析,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库兹涅茨模型中的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2、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以及西部开发带来的机遇,加上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作为内陆的西部很好地承接了新一轮产业转移,各省区根据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得以不断调整优化。

如图3,1998年以来,西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由1998年的25.4%下降到2007年的16.0%,下降了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由1998年的41.0%提高到2007年的46.3%,提高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由1998年的33.5%提高到2007年的37.7%(如图3)。总体上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

2007年,西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864.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产值7645.0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2172.11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8046.9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0、46.3、37.7(见表4),第二产业比重为46.3%。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模型中的数据,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即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3、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

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西部地区各省就业状况逐步好转,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变化(如图4),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图4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最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63.6%下降到2007年的51.4%,下降幅度1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最小,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从1998年的13.3%上升到2007年最高的17.9%。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较小,但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23.1%上升到2007年的30.7%,提高近8个百分点,并且从1998年起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总体上,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过大,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比重相对较小,劳动力产业结构呈现为一、三、二序列。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很不协调,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2007年,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为51.4、17.9、30.7,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为51.4%,根据表1可知,低于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工业化准备阶段的63.3%,处在46.1%~63.3%之间。2007年城镇人口比重为36.96%,高于表1中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的32%,处于36.0%~49.9%之间(见表5)。因此,通过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构成和城市化水平综合分析,对照库兹涅茨统计模型的经验数据,可知西部经济发展已经突破了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处于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四、结论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正确认识西部区域经济增长阶段,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不同阶段的比较优势,成为确定未来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的依据和出发点,另一方面对于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保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3] 胡建等: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