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研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6 03:22:19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根据今年市教研室工作会议精神,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观念为主线,结合高考“3+1+1”模式,重点抓好学校教研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狠抓重点,常查环节,努力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

二、具体工作安排

本学期工作的重点是加大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力度,全面提高历史教学及教研质量;加强高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我校历史学科高考水平;配合学校三星级高中评审,做好各方面工作。

1、制定落实教研活动计划

明确学期工作重点,集中精力抓好高中历史教学,特别是高高三的历史教学,针对学校制定的高三教学目标,配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注重课堂即时效率,同时落实细节:

①、完善备课组工作,每周一次,常交流、多研究, 特别是对高考信息的采集、研究分析。

②、结合学校月考制度,做好平时测试工作,高三两周一次常规考试,认真、及时批改,重点同学要面批;分析、总结,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查漏补缺。

③、认真完成听课计划,能够每周听一节课。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每学期不少于20节。

2、加强备课组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集体备课,丰富课堂教学,是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工作。对高三的复习,认真组织备课,分解教学过程,从细节处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精选资料,精选试题。认真做好提前备好一周课,由教研组长签字才能进课堂的工作。

3、抓好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本学期将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结合学校青蓝工程,以高考改革为契机,着重提高课堂即时效率。在活动中,将根据教研组实际情况,采取开设研究课与随堂听课等形式,从“严、精、活、实、高”五方面来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堂堂有收获,节节见成效。

①、开设高三历史复习研讨课。从能力角度出发,将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着重培养运用生产力标准、实事求是、宏观与微观、人类文明演进四个理论尺度。

②、在高一的历史课中认真抓好素质教育,结合高考改革形势,在抓基础知识同时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

③、三月份的学校教师课展示活动中,将集中教研组智慧,认真组织,充分展示学校课题研究成果。

4、展开课题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针对学校提出的总课题,教研组将展开对“历史教学结构的优化与素质化教育”子课题的深层次研究。在实际教学中将对“问题式教学”进一步进行探讨,同时落实细节,明确各人分工,分阶段按计划实施。在过程将对阶段性研究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并解决,适当调整研究计划。学期中或结束时,针对课题研究进行经验交流总结。在这一学期中,准备将“问题式教学”模式基本定型,严格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进一步深化模式理念,完善研究的各项工作。

5、、落实月考制度,做好成绩分析

作为阶段教学检测的一种方式,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成效。在成绩分析时一定要细,明察秋毫。

①、认真出好每一份试卷。备课组集体研究,精选试题,突出重点,难易适度。

②、认真批改、认真分析、认真评讲,做好成绩统计。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之处,完善课堂教学。

③、密切注意差生、优生的流向。通过测试发现差生,重点进行原因分析、方法指导。

6、抓好初中课改工作,落实校本课程研究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篇2

荷兰数学家西蒙·斯蒂文在1605年出版的《传统数学》一书中专辟第七章“古代簿记探测”,试图对此前的会计历史进行回顾与总结。这形成了早期文献中的会计史学研究成果,开始了人类社会对自己的会计行为历史有意识的探讨。1933年,美国会计学家A.C.利特尔顿出版的《1900年以前的会计发展》一书,对20世纪以前的会计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成为会计史学发展史上的标志性成果,由此奠定了会计史学学科的基础。20世纪后半期,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会计史研究组织,创办发行会计史刊物,从事会计史学术研究活动。各国的会计史研究组织还联合组建了国际会计史学家协会,召开会计史国际会议,交流会计史学术研究成果,加强各国会计史研究组织之间的学术交往,不断地推动着会计史学研究的进程。 

伴随着会计史学研究的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自20世纪30年代起,也开始了对会计史学的研究活动,当时已有一些学界中人从事会计史专题研究,并取得了相应成果,如冯抑堂的《吾国古代之会计研究》、林道俊的《我国古代政府会计制度之演进研究》等论文见清会计刊物,成为中国早期的会计史研究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70年代期间,中国的会计史学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7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系统的会计史学研究,迄今已经取得多方面的显著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立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 

财政部领导十分重视开展会计史的研究工作,认真研究民间有关成立会计史研究机构的提议。1983年5月,中国会计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决定筹建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并将研究中国古代会计史、中国近代会计史、中国革命根据地会计史、中国社会主义会计史的工作列入中国会计学会的学术研究计划中。1989年12月,中国会计学会在天津召开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现改为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理论讨论会,标志着中国会计史学研究由分散、自发研究状态步入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研究的新阶段。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成立后,集中举办的学术活动主要有:①在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成立暨理论讨论会上,以“历史上的会计变革”为主题,探讨中外会计变革历史经验与教训,会议讨论了历史上会计变革的原因、中国会计变革的基本轨迹、历史上的会计变革对当前会计改革的启示、当前会计改革的历史地位、会计史研究与会计改革等问题。会议确定,中国会计史学研究的长期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史学体系,近期目标是通过广泛搜集、整理、编印会计史料,抢救中国的会计历史遗产;开展专题性、地区性和部门(专业)会计史的研究;初步完成会计史教材的基本建设。②在1991年5月召开的第二届会计史理论研讨会上,以“会计发展的历史规律”为主题,讨论了会计发展的一般规律、会计体制沿革及其规律、会计方法演进及其规律、会计思想(会计理论)演变、成本会计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港、澳、台地区外)注册会计师职业的沿革等问题。③在1994年11月召开的第三届会计史理论研讨会上,以“注册会计师发展历史过程及其运行规律”为主题,讨论了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所处阶段、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会计师事务所设立方法、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注册会计师的发展环境、注册会计师法制建设、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等问题。④在1999年10月召开的第四届会计史理论研讨会上,以“新中国会计发展历史”为主题,讨论了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会计各领域或各专业方向的发展历史。 

(二)会计史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财经类部分高等院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相继开设会计史专业课程,不但本科生、专科生及中央电大学生开始系统学习会计史课程,在少数高校举办的助教进修班上也开设会计史课程,或为青年教师开办会计史课程专修班。此外还培养了会计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中国会计史学研究推出、积蓄新生的骨干力量,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仍在会计史教育和研究的第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激发学生学习会计史的自觉性和学习热情,提高会计史教学的质量,在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的倡导和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史专家学者、各兄弟院校的支持下,天津财经学院与原北京经济学院的会计系联合制作了一套“会计史教学幻灯片”,并用于一些高校的会计史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国家高级别科研课题立项及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出版社出版选题计划中,均列有会计史方面的教材,统编或推荐会计史教材的编撰及出版,反映出会计史课程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稳固和会计史教育逐渐规范化的趋向。 

(三)建立一支从事会计史研究与教学的人员队伍 

以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的成立为标志、以高等财经院校会计史教育成果,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成果为基础,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人构成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会计史研究人员队伍,成为会计史研究的主力军。 

(四)具有较高水平的会计史学研究成果陆续问世 

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近二十年间,中国会计史学研究取得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根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成果包括: 

(1)关于中国会计史综合研究的著作有:《中国会计史稿》。《中国会计发展简史》、《中国会计简史》等。 

(2)关于中国会计史分期研究的作品有:《中国古代会计审计史》、《中国近代会计审计史》、《延安时期财会工作的回顾》。《1949—1992年中国会计制度的演变》等。 

(3)关于中国会计史资料汇编的作品有:《中国会计史料选编(中华民国时期)》、《中国会计史料选编(东北根据地和东北大行政区时期)》等。 

(4)兼及中国和外国会计史综合研究的作品有:《会计发展史纲》、《会计史教程》、《会计发展概论》、《会计发展史》等。 

(5)关于外国会计史综合研究的作品有:《文明古国的会计》、《西方会计史(上)》、《简明西方会计发展史》等。 

(6)外国会计史著作的中文译本有:美国查特菲尔德的《会计思想史》、苏联索科洛夫的《会计发展史》荷兰海渥的《会计史》等。 

(7)关于会计史专题研究的作品有:《中外会计史比较研究》、《会计思想史探索》等。 

(8)在一些大、中型会计工具书中设有专门的分部,反映会计史的内容,如《中国现代会计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大事记》、《经济大辞典·会计卷·会计史》、《中国会计百科全书·会计史》、《会计全书·中国会计史、西方会计史》、《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一国会计史·世界会计史》、《会计百科全书·会计发展史》。《会计辞典·会计史》、《会计法规知识大全·中国会计法史知识》等。 

(9)除上述会计史专著以外,尚有为数众多的会计史专题论文散见于各种会计刊物,对于宣传会计史知识、扩大会计史研究的社会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3月,成圣树、丁平准曾将其中部分论文辑录为《会计史学习参考资料(第一辑)》,由江西省冶金会计学会等单位印行。 

此外,一些尚未刊行的会计史研究成果,如历届会计史理论研讨会上交流的会计史研究成果,同样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五)加强同国外会计史学组织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会计史学研究者积极开展同国外会计史学研究组织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向国外宣传中国会计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也向国内会计界介绍外国的发展情况及会计史的研究成果,并取得了有益进展。 

二、构建会计史学体系的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如前所述,近二十年来,中国会计史学研究迅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也应看到,在会计史研究人员队伍的稳定、研究条件及经费的保证、会计史资料的搜集整理、会计史学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尚需要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和会计史研究人员共同思考,积极创造一切条件,合力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便促进会计史研究的更快发展。本文仅就会计史学体系的建设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供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和会计史研究工作者参考。 

按照历史学科一般结构的特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目前我们从事的会计史研究以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尚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会计史学的全部内容,亦即目前的会计史学研究及其成果仅属于完整意义上会计史学研究的部分内容,距会计史学的体系化建设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因此,在我们已经取得现有的会计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适当地回顾和总结研究会计史的经历与经验,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思考并提出对未来的研究工作可发挥规范或指导作用的方案,以使会计史学研究更顺利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在目前的会计史研究过程中,应开始考虑并着手建立会计史学的科学体系,明确或规定会计史学体系中应独立存在的不同学科及其各自性质、不同学科在会计史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各学科包含的内容、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科学界定,以便为会计史研究人员提供确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任务,明确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性质和各自分工。 

(二)建立会计史学体系的必要与可能 

(1)建立会计史学体系具有现实的必要性。①建立会计史学体系是会计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按照历史学科的普遍规律,研究会计历史问题,其主要目标在于理清人类社会会计发展历史过程的客观真实,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会计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即在观念层次上“真实地再现”逝去的会计历史,以此为目的进行的会计史学研究,属于会计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而为了“真实地再现”逝去的会计历史,便需要对会计历史研究的对象、会计历史研究的技术等提出有关的要求,即建立会计历史研究的规范,以此为目的进行的会计史学研究,属于会计史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提出并完成会计史学的基本任务可以为完成会计史学的根本任务提供保证,也是会计史学自身的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②会计史学在会计学学科体系中居于特殊的地位,是会计专业学科与史学学科交叉生成的边缘学科。由于会计史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进行会计史学研究既不能单纯采用会计专业的理论与方法而取得成功,也不能依样照搬史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而取得成功。因此,总结适用于会计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从而指导会计史学研究的实践,降低会计史学研究的成本,提高会计史学研究的效率和研究成果的质量,是会计史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亟需。③目前从事会计史学研究的人员,基本上是以中青年为主的会计专业人员,他们既不具备会计界前辈们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史功底,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学的史学专业训练,仅仅依靠对会计学科的深厚感情和专业自觉性从事会计史学的研究并取得成果。因此,建立会计史学体系,总结会计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上可继承会计界前辈从事会计史学研究的优秀传统和学术精神,养成现有会计史研究者的学术技能,下可熏陶会计史研究后来者的学术作风。 

(2)建立会计史学体系具有客观可能性。①历史学科关于史学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探讨建立会计史学体系提供了“范式”,会计史学体系的建设可借鉴历史学科史学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②会计历史研究的现有成果已经具备一定的数量规模,达到了相应的质量水平,奠定了建立会计史学体系的基石。③在会计史学研究中,资深的会计史学专家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其卓越的学术建树树立了从事研究工作的楷模,一些中年研究人员也对自己进行的研究工作颇有心得和体会,他们共同积累了从事会计史学研究工作的宝贵的实践经验。(三)“会计史学体系”的涵义及其结构 

建立会计史学体系,首先要明确“会计史学”的涵义,而理解“会计史学”又必须明确“会计历史”的涵义。 

人们对“会计历史”具有多重理解,其中主要的观点有:①会计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会计事实;③会计历史是对过去会计事实所作的记录;③会计历史是会计事物已往的发展过程;④会计历史特指“会计史学”。 

因为人们对“会计历史”的理解不同。所以“会计史学”也就具有多重涵义。最广义的“会计史学”是指研究会计历史的全部工作及其成果;广义的“会计史学”是指以人类会计历史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狭义的“会计史学”是指人们对会计发展所形成的有关历史理论和方法的系统认识。最广义的、广义的和狭义的“会计史学”只是因研究范围、所处层次的差异而不同,其间并不存在根本的矛盾。 

基于对“会计史学”的理解,可将会计史学体系定义为:会计史学内部不同层次的、相互联系的若干分支学科构成的有机整体。完整的、学科齐全的会计史学体系可以依照学科门类和知识单元的双重标志进行架构。 

1、会计史学体系的学科门类结构 

会计史学体系从学科门类的结构来分析,可以分为主体学科、辅助学科、理论与方法学科和反思学科。其中;主体学科是以综合地研究会计历史的整体或局部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会计史学分支学科;辅助学科是以研究会计历史所需要的辅助知识为研究对象的会计史学分支学科;理论与方法学科是以会计史学的理论和方法为研究对象的会计史学分支学科;反思学科即会计史学史,是以会计史学的发展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会计史学分支学科。 

(1)会计史学主体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会计通史。会计史学主体学科的内部结构按照空间标志可以划分为洲别会计史、地区会计史、国别会计史、地方会计史、部门(行业)会计史等等。按照时间标志可以划分为古代会计史、近代会计史、现代会计史等;或可划分为原始社会会计史、奴隶社会会计史、封建社会会计史、资本主义社会会计史(含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会计史)、社会主义社会会计史等;或可划分为依帝王、朝代顺序分隔的断代会计史等等。按照会计学术、业务、管理工作等内容标志可以划分为会计思想和会计理论发展史、会计教育事业发展史、会计出版事业发展史、会计学术团体发展史、会计方法发展史、会计工具发展史、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史、会计法制建设发展史、会计组织机构发展史等等。根据需要,将上述划分标志相互交叉后,还可以派生出木同类别和不同层次的会计史,如“13世纪欧洲会计史”、“美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史”、“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复式簿记发展史”等。 

(2)会计史学辅助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研究会计历史所需要的辅助知识,会计史学辅助学科的内容结构按照研究历史文献知识的标志可以划分为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等等。按照理解历史文献知识的标志可以划分为年代学、历史地理学。古文字学、谱谋学等等。按照研究遗迹、遗物知识的标志可以划分为考古学、古器物学、断年法等等。 

(3)会计史学理论与方法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会计历史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广义的会计史学理论与方法包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和规律解决会计历史不同层次具体问题的理论与方法、从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移人和借用的理论与方法、会计史学辅助学科应用的理论与方法、会计史学本身运用的理论与方法等。狭义的会计史学理论与方法仅指会计史学自身的理论与方法。此外,会计史学理论与方法学科还包括研究编撰会计史书知识的会计历史编撰学、研究会计史学工作组织与管理的知识、研究会计史学研究规划的知识等等。 

(4)会计史学反思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会计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一般包括:会计史学发展的过程及时代特征、会计史学的时代变化与社会条件的关系、会计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变化、会计史学流派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会计史学各分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重要的会计史学家、重要的会计史学著作、中外会计史学的比较研究等。反思学科的重点是会计史学思想的发展。 

2、会计史学体系的知识单元结构 

会计史学体系按照知识单元的结构来分析,可以分为会计历史事实、会计历史记录和会计历史认识三部分。其中:会计历史事实是会计的客观历史存在;会计历史记录是反映会计客观史实的文字记载;会计历史认识是关于会计的历史评价与历史理论。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篇3

2佐治亚大学罗素图书馆口述历史计划分析    

罗素图书馆成立于1年,是美国佐治亚大学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馆藏发展与规划主要聚焦于政府与公共利益相交而产生的政治、政策和文化问题。作为美国为数不多的由图书馆作为实践主体的日述历史项目,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计划馆藏资源主要由该馆工作人员自建的日述历史资源及研究人员向图书馆捐赠的日述历史资源构成,其日述历史计划的采访音频、视频及抄本资源通常情况下皆可以在线获取。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计划致力于开发、介绍公共节目与教育材料,促进、鼓励研究,提高公众对图书馆日述历史资源、服务的认识,并为社区提供学习机会。

2. 1口述历史资源采集与组织

2.1.1资源采集及标准    

自建与捐赠是美国目前日述历史资源采集的主要方式,罗素图书馆也不例外。但不同于其他日述历史项目,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计划资源采集以“捐赠为主,自建、共建为辅”。目前罗素图书馆共有8个日述历史项目,其中自建项目2个,为“佐治亚政治反思日述历史收藏”和“理查德·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记录收藏”。共建项目1个,为“第一人称项目”。其他5个项目均为研究人员捐赠。虽然接受研究人员捐赠是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资源采集的主要方式,但其仍然有着严苛的收集标准:(1)材料主题。该馆需要与佐治亚地区相关的包括种族、性别、宗教、国家及国际层面主题的资料,主要包括:政治政策,佐治亚地区招募、竞选、投票和选举;军事政治,佐治亚参与的国际事务、外交、国防和军事;(c)社会关系政治,地方、国家和全球层面人权、民权运动,包括佐治亚残疾人运动史;公共利益政治,与宗教、健康、公民自由、安全和民防有关的问题;环境保护,佐治亚、全美、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政策、运动和监管行为;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政治政策,地方、国家、全球各层面的商业、贸易、劳工、消费者、税收、财富及贫困有关的政策、行动及实践。(2)材料背景时间。材料的背景时间必须为19世纪末至21世纪的资源。(3)著作权要求。罗素图书馆不接受无合法转让所有权证明、捐赠契约或其他官方认可证明的资源。(们拒绝接受情形。符合以下任一情况,资源将被拒绝:(a)非佐治亚州人创作的,反映另一地区或州的政治史材料;(b>资源的主要部分已经被馆藏收录;(c)永久性关闭的资源;(d>任何主要以复制品构成的资源,如影印件或扫描件等困。

2. 1. 2资源分类及组织    

据一项针对美国53个日述历史采集项目的调查表明,日述历史资源的主题分类主要方式有以学科为主题、以名人为主题、以部门及机构为主题、以时间段为主题、以事件或问题为主题、多主题融合6种方式川,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计划根据其资源的来源方式不同,采用不同的主题分类方式。其中,自建项目“佐治亚政治反思日述历史收藏”和“理查德·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记录收藏”以学科内容为主题,5个捐赠项目主题则以捐赠者的姓名命名,如“哈罗德·保克·亨德森高级日述历史收藏”,共建项目“第一人称项目”则涉及多主题的融合。    

为了从不同的角度描述日述历史资源,使用户更快地了解日述历史资源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有关特征,罗素图书馆为其日述历史资源制定了元数据标准,并分别对各日述历史项目进行描述。其元数据标准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总结性描述和资源描述,其中总结性描述包括标题、创建者、日期范围、馆藏编号、存储库、摘要6个元素,资源描述包括历史记录、范围及内容、组织及安排3个元素。

2. 2口述历史资源产品与服务

2. 2. 1日述历史资源产品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篇4

根据《XXXX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及上级党组织相关学习教育要求,结合学院2021年巡察整改工作计划和工作实际,经学院党总支研究,确定杰普逊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成立学院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

联络人:XXXX

主要职责:根据校党委、分校党委工作方案要求,按照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计划,研究制定学院学习教育工作计划;组织落实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计划中的各项具体要求,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积极配合校党委、分校党委,确保按时完成学习教育各项节点任务并汇总上报。

完成时限:2021年3月20日。

二、动员部署

召开学院各支部书记、各部门负责人会议,传达学习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和曹书记讲话精神,明确此次学习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对学院的具体学习教育活动内容进行动员部署。

完成时限:2021年3月20日。

三、明确学习内容

根据校党委要求,学院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六届七中全会和十一届六中全会两个历史决议、《中共党史专题讲座》(12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做为必学材料;将《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为补充参考材料。

完成时限:2021年3月20日。

四、学习计划制定

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由学院党总支研究制定学院学习教育工作计划,并上报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各支部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实际情况和学院整体工作计划安排,制定本支部的学习教育实施计划表,以支部为单位,相对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适时扩大至所含二级部门全体员工范围。

完成时限:学院的学习教育计划在2021年3月20日,各支部的实施计划表在2021年3月31日前制定完成并报学院学习教育领导小组。

五、相关准备工作

1、为全体党员订购此次学习教育指定学习材料。完成时限:3月31日。

2、学院领导班子、总支委员分别深入所分管部门,征集全体员工当前迫切希望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意见。完成时限: 3月31日。

3、研究确定学院班子、总支委员、各支部书记所讲专题党课内容。完成时限:4月15日。

六、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详见附件。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教学原则教学步骤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104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新一轮课改的一大亮点。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呢?本人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1.看问题的角度片面。由于知识面狭窄以及受认知能力的影响,学生们看待历史问题有时比较片面,如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比较偏激,持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态度。

2.不能从本质上揭示问题。有的学生往往只看到某些历史现象,而不能透过这些历史现象去揭示其本质。如清军遭八国联军打败,不少学生仅简单地将原因归咎于清军将士太无能,而没有看到清政府的腐败、治国观念落后的本质。

3.假设历史。历史不能重复,也不能假设,可有的学生以假设或虚构的视角来看待某些历史事件。如有一学生说郑和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当年他奉命下西洋,发现了“新大陆”,并建立了“日不落”的中华殖民帝国,今天矗立在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就是郑和塑像……这种违背史实的观点显然是不可取的。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应坚持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课题设计必须体现实用性,利于学生释疑解惑、增长知识、促进学习、指导生活等。所提出的课题要防止简单化,更不可以在一些无意义的问题上纠缠不休。

2.可行性原则。课题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以及学生所具有的研究条件,切口要小,具有一定的深度,还要便于学生查阅资料。

3.多样性原则。课题可以由教师提供,可以是对课本知识的挖掘或与之相关的课外知识的拓展,也可以是历史实践活动的设计;可以是纯理论的探讨,也可以是具体历史的调查与挖掘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题。

4.探究性原则。课题的研究应围绕某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特点、影响、评价等方面去展开,如“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等课题,需要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

5.开放性原则。课题由学生自主选择、申报。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方法

1.确定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主要途径:(1)从历史教材的导语、课文、插图、阅读材料中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课题。(2)从重大时事、社会热点、日常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如南海问题、三农问题等都可以作为课题研究的对象。

2.制订计划。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具体内容、方式、参考资料、学习步骤(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个人学习阶段,由学生根据小组的分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搜集和整理资料。第二阶段为小组合作学习阶段,小组成员各自发挥特长,针对问题进行实质性的探究,获得自己的见解。第三阶段为全班活动阶段,各小组展示本小组活动成果(如资料汇编、历史人物评析、历史小报编辑等)、人员组成(主持人、主要成员、指导老师、各自的分工情况等)。

3.实施研究。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及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进行具体研究,并收集、整理资料,最后得出结论。实施研究这一环节要特别注意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一是收集史料的方法,包括收集渠道、资料的形式等;二是分析整理史料的方法,如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思辨学习法、社会调查法等。

4.总结交流。由学生自己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举办历史小论文答辩会、历史辩论赛、演讲报告会、成果展览会、制作多媒体课件、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会等等。

四、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评价方法

1.制定评价标准。在实施研习计划前要确定评价标准,并让学生明确评价标准。通过正确的评价引导,激励学生继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

2.重视过程性评价。要十分重视整个学习过程的检查与管理,教师尤其要在课题的研习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检查和指导。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篇6

自1918年哥伦比亚大学日述历史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日述历史工作逐渐走入图书馆领域,成为图书馆的新领地川。在我国,国家图书馆、汕头大学图书馆川、攀枝花市图书馆川等不同类型图书馆也纷纷以主持或参与的方式进行日述历史实践。但从总体上来说,目前我国图书馆学领域日述历史研究尚处于理论研究初始阶段,研究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相关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川,国外成功案例研究较少。作为国内不多的国外日述历史优秀研究成果,2013年王子舟、尹培丽川首次介绍了日述资料采集与收藏的先行者—班克罗夫特图书馆日述历史项目,从缘起与沿革的角度,详细介绍了班克罗夫特图书馆日述历史项目的发展轨迹,但对于其资源采集与组织、产品与服务、治理与经费等方面没有涉及。因此,笔者选取美国另外一所高校图书馆—佐治亚大学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计划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调查与分析,以期为我国图书馆开展日述历史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2佐治亚大学罗素图书馆口述历史计划分析

罗素图书馆成立于1974年,是美国佐治亚大学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馆藏发展与规划主要聚焦于政府与公共利益相交而产生的政治、政策和文化问题。作为美国为数不多的由图书馆作为实践主体的日述历史项目,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计划馆藏资源主要由该馆工作人员自建的日述历史资源及研究人员向图书馆捐赠的日述历史资源构成,其日述历史计划的采访音频、视频及抄本资源通常情况下皆可以在线获取。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计划致力于开发、介绍公共节目与教育材料,促进、鼓励研究,提高公众对图书馆日述历史资源、服务的认识,并为社区提供学习机会。

2.1口述历史资源采集与组织

资源采集及标准    

自建与捐赠是美国目前日述历史资源采集的主要方式,罗素图书馆也不例外。但不同于其他日述历史项目,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计划资源采集以“捐赠为主,自建、共建为辅”。目前罗素图书馆共有8个日述历史项目,其中自建项目2个,为“佐治亚政治反思日述历史收藏”和“理查德·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记录收藏”。共建项目1个,为“第一人称项目”。其他5个项目均为研究人员捐赠。

2.2口述历史资源产品与服务

日述历史资源产品    

资源产品是日述历史项目的最终成果,也是服务开展的基石。截止到2017年9月,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计划共有8个日述历史资源集,形式多种多样,既有视频、音频,又有手稿及转录材料。根据来源方式,大致可分为自建资源集、共建资源集及捐赠资源集。(1)自建资源集。(2)共建资源集。“第一人称项目”由罗素图书馆2012年推出,是其与用户共建的日述历史资源项目。

日述历史用户服务    

图书馆不仅是日述历史理想的存储场所,而且也是日述历史公共获取与利用的平台。图书馆的日述历史工作以服务为旨归,如何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是图书馆开展日述历史工作的一个关键点。罗素图书馆依托其日述历史资源开展的用户服务大致可分为传统服务与延伸服务,具体为:(1)传统服务。(2)延伸服务。

2.3口述历史计划管理与经费

日述历史计划管理    

由于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计划投入经费、资源规模等方面的原因,其管理岗位设置较少,主要有:(1)日述历史计划负责人。(2)日述历史协调员,其主要职责为负责部门各不同项目的协调、运行及管理工作,以及日述资源捐赠事宜。(3)处理与数字化岗位。(4)获取与推广岗位。除此之外,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计划还邀请社会公众、学校师生及学者加入进来,作为日述历史计划工作人员的重要补充力量。

经费来源    

经费是日述历史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与美国绝大部分高校日述历史项目一样,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计划的经费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行政经费。佐治亚大学是美国第一所四年制公立大学,其经费来源主要由州政府出资赞助支持,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计划也不例外。(2)服务收入。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计划依托其资源提供的某些服务会收取一定费用。(3)基金支持。罗素议员的同事、朋友以及追随者在佐治亚建立了理查德·罗素基金会。(4)捐赠收入。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计划接受各种形式的捐赠,无论是捐赠现金,股票还是其他资产。

3佐治亚大学罗素图书馆口述历史计划特征分析

3. 1注重资源共享    

为了扩大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计划影响力,提高日述历史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价值,罗素图书馆十分重视其日述历史资源的网络共享。

3.2实行集成管理    

实行分离式管理是美国高校日述历史项目的主要管理模式,而罗素图书馆日述历史计划由于受人力、资金等多方面的限制,并没有设立独立于图书馆的管理部门,其工作人员除了日述历史工作之外,也参与图书馆的其他工作。

3.3主题特色鲜明    

一份有关美国53个科技日述历史采集项目的调查显示,以学科为主题是日述历史资源分类的主要方式,绝大多数日述历史项目涉及多种学科。

3.4采集方式巧妙    

以项目的方式自建、与其他部门或机构合作共建、委托其他机构代建及接受捐赠是目前美国高校日述历史项目建设的四种方式,其中自建与共建是主流,接受捐赠则是作为日述历史资源建设的重要补充。

4佐治亚大学罗素图书馆口述历史计划的启示

4.1注重合作共享,构建服务体系    

图书馆日述历史工作对于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转型、丰富馆藏资源、推广阅读有着重要意义,这些价值的实现依赖于日述历史资源的利用,而合作共享可以最大化的实现资源价值。因此,要以合作共享为中心,构建图书馆日述历史服务体系。借鉴国内外图书馆日述历史优秀实践案例,服务体系应该包含传统基础服务、延伸扩展服务、创新服务、教育研究服务与盈利性服务五个部分。

4.2准确评估,慎选管理模式    

分离式管理与集成式管理是目前日述历史工作管理的两种主要模式,两者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与要求。其中分离式管理是指将日述历史工作从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剥离出来,成立独立的工作部门或小组,工作职责仅与日述历史相关。

4.3特色为主,切忌委“曲”求“全”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程焕文曾说“先进的设备过几年就会落后,特色资源过几年价值会更大。”话语虽通俗,但彰显出特色资源的重要性。图书馆日述历史工作也是如此,“小而精,别具一格”是我国绝大部分图书馆日述历史工作资源建设的“出路”。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篇7

首先,大学校史是大学自身成长的历史,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衍变的历史,甚至也是国家历史在教育文化领域的折射。“校史对于学校的重要性,如同国史之于国家。没有国史,国家就会缺少根基,失去灵魂;没有校史,学校亦无从寻觅其精神故乡,无法从中获得经验,汲取力量。”研究大学校史,是对大学“真生命”的回顾、触摸和反思。大学校史研究为大学发展提供了历史参照,提供了确定现实工作重点和未来奋斗目标的重要坐标和可靠基石。通过与历史对话,探究前人办学的得与失,学校会更加清楚自己从哪里来,应该往哪里去。其次,大学校史研究对于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大学精神的发源地,大学校史中包含着学校在长期办学和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和积淀的独具特点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一所学校的历史就是解读这所学校精神密码的钥匙。通过校史著作、校史展等有形的方式,校史打开了教师和学生参与大学精神生活的大门。此外,由于校史是一所学校“活”的历史,每个在学校工作、学习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校史所遗传的某些文化因子的陶染,同时以自己的活动参与新的校史的书写。从这个角度,校史具有不断生成、延展的特点;校史也在不断地被解读和融合到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校史与学校有着共生共长的关系,校史研究是大学文化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大学校史研究对于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校史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对学校学科发展历史的梳理、对为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治学历程的回顾。一个学科能够发展壮大,往往要经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而这其中,必然包含着一种共同的学术精神,一种优秀的治学传统。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学校最具影响的经济、法律等学科,也是学校发展最早的学科。学校甚至在上世纪30年代陕北公学时期即已设立政治经济学研究室。而以宋涛教授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更是以身作则地阐释和传承了学校优良的教风、学风。对一个学科的建设来说,不了解其历史传承,就不会明了其现在所处的位置,不能科学合理地规划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发扬学术传统,彰显学科特色。对一个学科的新生力量来说,不了解其学科渊源,不了解其前辈所做的努力,就比较难于建立对本学科的自信心和归属感、使命感,也不能很好地利用已有的学科积淀。可见,大学校史研究对于学校自身发展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校史研究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长期积累、逐步提升、有规划有方法地开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需要可持续发展。

2大学校史研究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问题

自1984年国家教育部《关于编写校史的通知》,要求“”前建立的高校组织力量编写校史以来,相关高校编辑出版了一大批校史著作和校史资料,大学校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此同时,校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也遭遇到“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就校史研究的外部保障条件来说,一些大学的校史研究机构面临经费和人员两方面的短缺。部分大学没有专门的校史研究机构,就是设有专人负责校史工作的学校也往往没有专门的校史研究经费,并且人员配备较少,优秀人才的流动性较大。校史研究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不甚乐观,有的学校随着老同志在校史研究领域逐渐淡去甚而“自生自灭”,校史研究逐渐陷入后继无人、无法积累厚重底蕴的状态。校史研究在学校庆典时受到重视,而后就逐渐被边缘化和较少受到重视的现象比较普遍。第二,就校史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和校史研究人员的内驱力来说,由于目前部分校史著作的可读性和感染力都有待提高,校史“资政”、“育人”作用的发挥也有待完善,校史研究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可,因而校史研究人员自我实现的成就感相对较弱,个体能动性的发挥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校史研究比较难于开展较为大型、深入的研究计划,就是一些基础工作的完成有时也受到人员和外部条件等影响,不能达到最为理想的质量标准。长远来看,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大学校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要解决大学校史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外部保障和深层动力问题,克服校史研究可持续发展“瓶颈”困扰,以学科建设的思路来加强校史研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途径。

3按照学科建设的思路来加强大学校史研究

大学校史研究包含行政工作的内容,但在本质上是一项学术工作。要使校史研究获得可持续发展,需要明确校史研究的学科定位,凝练研究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汇聚和培养研究人才,形成团队力量,运用相关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野,加强学术底蕴,并结合学校教育实践,把研究成果运用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3.1大学校史研究的学科定位

校史研究是一项研究工作,不论是“编”,还是“研”,都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砌或者凭“心”而论,都需要借助一定的理论和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逻辑。比如,“志”有志的写法,“史”有史的写法。如何搜集资料,如何鉴别真伪,又如何分门别类,这些都是再简单不过的基本功。涉及到具体的研究方法,是运用考据和文献分析,还是运用比较、统计等方法,等等,都需要有所依赖。因此,校史研究事实上是以特定的事物(如:学校历史沿革、学校办学过程中发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及相关重要人物、关键事件等)为研究对象,并遵循特定的方法来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也正是一门学问或学科存在的基本条件,既要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也要有本学科独特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校史研究无法突破目前的局限,跟校史研究没有明确的学科定位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校史的研究对象是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主要载体的学校,这属于教育学研究范畴;研究方法目前主要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因此,校史是史学与教育学的重要交叉领域,校史在学科属性上应属于教育史。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场域,大学校史是高等教育史最鲜活的来源。从事教育史研究,离不开对学校校史的“田野考察”。各大学的校史研究做好了,高等教育史也会更加丰满、立体,更能反映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更能正确地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此外,由于校史有时也是社会史的一种折射,校史研究对于史学、社会学等都有一定的价值。明确校史的学科定位,有助于校史研究摆脱过去研究视野较为狭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的状况。校史研究除了对学校基本历史资料的编纂,对学校发展总体状况的梳理,还可以进行诸如学校管理史、学校教育思想史、学校学科结构史、学校留学史、学校研究生培养史等专题研究和有关人物的个案研究。研究方法除了运用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还可以运用新兴的史学领域口述史和教育学领域的教育叙事等方法。校史研究甚至也还可以不仅从历史学、教育学的视角,而且从社会学甚至经济学等多个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校史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突破。同时,明确校史的学科定位,也就是明确校史研究是学校日常科学研究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在成立校史研究室的文件中就提出,要将校史研究“纳入日常科研工作范畴,确保此项工作的长期化、专门化”。就大学校史研究所处的环境来说,教育、历史(党史)、档案等学科都可以作为校史研究最主要的学科支撑。

3.2大学校史研究的学科建设内涵

一般来讲,大学校史研究的学科建设至少应包括凝炼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规划,开展校史教学,培育人才队伍,营造学术氛围等几个方面。大学校史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大学校史研究是一项长期性学术工作,需要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中国人民大学在70周年校庆出版“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丛书”的第一批成果(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校史、大事记、回忆文集等)之后,即开始探索校史研究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学校于2008年制定并了《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规划纲要(2008年-2010年)》,对校史研究未来三年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未来三年的主要任务以及实现校史研究目标的保障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划和说明。校史研究按照既定的计划开展工作,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员更替带来的不确定性。2011年,学校又在“十二五”总体规划框架内制定并了《《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指导下一个阶段的校史工作。学校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方面根据校史研究开展规律,另一方面根据人员配备情况,确定和调整研究方向。校志编纂工作虽然完成了近200万字的初稿,但是考虑到资料缺失比较严重,学校暂时改变工作方向和研究方法,改用口述史方法,抢救、挖掘、搜集鲜活的校史资料,并于近几年完成了100余万字的《求是园名家自述》。这些连同同期开展的各种专题研究和产生的相关成果,均围绕校史研究的总体目标进行。校史研究按照以“编”促研,以“研”带编的路径向前推进。大学校史研究的学科建设离不开研究成果向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转换。目前,部分大学除开展传统的新生校史教育、校史展览、校史知识竞赛等,已经开设了面向全校的校史课程,使大学校史研究更深入地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目前已连续四次开设校史选修课,始终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们思维活跃,他们在课堂上会提出关于对学校某段历史的理解问题、关于某个人物的评价问题等,这些都能与教师的研究产生碰撞。而这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对于校史研究也产生了积极效果。同时,培育人才队伍亦是大学校史研究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史研究水平要进一步提高,校史研究成果要能真正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则必须有一支专业化、稳定的研究队伍。随着近些年各个大学对校史研究工作的逐渐重视,大学校史研究队伍中汇聚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素质专门人才。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就在有意识地选留和培育历史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并吸收历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专业教师参与校史研究。这些措施确实促进了校史研究的发展。但是危机也很明显:这些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大都比较年轻,出于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发挥的价值需要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而目前大学校史研究机构普遍设置在行政序列,若要在行政系列取得发展,必然意味着这些人员两三年就会有一次流动,而两三年对于一项研究来说也就是刚刚打好基础。可是留在校史研究队伍中,又无法获得相应的上升渠道,不论是在职称评定,还是在对外交流与学习进修方面,都无法获得与其努力相适应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校史研究的队伍建设必定存在危机。同时,由于“现有校史研究者绝大多数并非专业的史学研究者,因而无法追踪主体史学研究的前沿,不能使校史研究逐渐走出革命史叙述模式向教育史、社会史方向迈进。同时,主体历史研究者又无法在校史领域发表得到广泛认可的科研成果,从而极少涉足校史研究领域”。人才队伍的不稳定使校史研究无法像其他学科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积累起深厚的研究底蕴,产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而这也反过来影响校史研究价值的彰显。因此,只有理顺校史研究机构的管理机制,明确其日常科研机构的定位,并按照科研机构编制配备人员、评定职称、进行考核和提供学习交流机会,推动校史研究的学科建设,才能真正使大学校史研究得到可持续发展。此外,营造学术氛围也是大学校史研究学科建设所包含的内容。具体的做法包括:积极推动院系史、学科发展史研究,积极鼓励、支持学院、学者及学生参与校史研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一方面积极参加涉及校史的学校或国家重要课题研究,另一方面拟定校史研究课题指南,面向全校师生,采用课题招标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史研究;坚持“众人修史、众手成志”的原则,吸引和鼓励学校各单位教师、干部、离退休人员及广大校友积极参与校史研究工作,为校史研究工作提供线索、资料;进一步加强与专业学会和兄弟高校的学术交流等等。

4大学校史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与条件保障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篇8

一、 继续抓好师德师风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本学期历史组强调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本组老师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反映良好,没有不规范的行为。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写详案和教学后记,多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对新教师注重思想的沟通交流,对他们的教学行为提出严格规范要求,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继续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的检查和落实

本学期历史组教研组认真落实教务处制定的教学常规。每两周对本组5位老师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作一次全面而细致的检查。每个备课组都按要求进行了集体备课并有记录,每位老师都能做到提前一周备课,且有各自特色。每位教师的作业批改和听课都达到了学校要求的次数。每位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注意知识体系及问题的设计与处理,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解决问题题能力,高一备课组集体命制了七套供会考复习使用的练习卷。可见历史组的常规教学工作是规范扎实的。

三、深化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气氛,推动新课程的实施

本学期,结合本组的教学实际,每位教师围绕学期初制定的校本研修课题提供一节研究课,组织了全组老师听课、评课,进行业务理论学习,重点落实了学校提出的“科研兴校”的指导思想,从中逐渐摸索出适合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面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六月份教务处组织的校本研究汇报会上历史认真进行了总结汇报,并做了一节公开课展示本组的校本研修取得的成果。此外,还认真组织了对新教师的听课,在这些活动中,备课组和教研组都是精心组织准备,讨论教材、教法、学情,授课教师全力以赴地上好每一堂课,课后全组老师畅所欲言,评出课的特色风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大家都感到在这样的活动中,备课组逐渐成长起来,成为组织教学的最基层中坚力量,备课组长各尽其责,组内形成了一种较浓的教学研究氛围,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今后要长期坚持这一做法,让历史组的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四、积极参加省、市教研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扩大了教研组的影响

历史组在市里的各项教学活动中,每次都是全组老师共同参加,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活动气氛,在各个学校老师心目中印象很好。在本学期召开的尚志市新课程引导会上初一历史教师代表我校历史组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对历史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得到与会教师和教研员的认可。

五、教研组网站的建设

在我校网站开通的基础上,历史组积极参加了网站的建设,现已将本学期开展教研活动的相关材料传至后台,等候管理员的审批。内容包括: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记录、校本研修的相关材料、业务理论学习的相关材料、研讨课、汇报课的教案和四评材料、科研工作计划、科研工作记录、科研工作阶段总结、历史课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课件等。今后历史组全体成员会继续在丰富充实我校的网站,使一曼中学网站成为我校教育教学交流的前沿。

本学期大家都感觉过得忙碌而充实,回顾总结已走过的路,取得的成绩是全教研组老师辛勤劳动的结果。反思一个学期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为把教研组的工作做得更好,下学期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努力:

一、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最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备课组各推出一堂示范课进行研究。

二、 更多、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加强教研组老师之间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每个备课组负责教研组网站的一个栏目,把网站建设得更好。

三、在常规教学方面,要改进的有:多听课,多听其他学科的课,博采众长。此外我们还要创造条件,走出去,引进来,激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思路。

四、充分调动备课组长工作的热情,使之成国各学年历史学科教学的排头兵。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绿色学校 景观生态 历史传承 校园规划

Abstract: Take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green schools", described that starting from two aspects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historical heritage to create a "green schools" full of rich atmosphere of institutions and human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an campus planning concept.

Key words: Green schoolsLandscape ecologyHistorical heritageCampus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绿色学校”这个概念是在1996年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的。“绿色学校”是指学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导向,在全面的日常工作中将可持续发展思想纳入管理中,创设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以此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此次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改造规划设计旨在打造“绿色学校”的环境氛围,并渗透到学校的教育理念,同时塑造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大学校园也是此次设计的重点。

现状概况

沈阳建筑大学浑南校区的建设基地是一块东西长为1000m,南北宽660m的矩形用地。地势平坦。基地南接沈抚铁路;北临浑南大道,在该方向设置了新校区的主入口。学校占地面积约6. 6 万m2 ,总建筑面积30万m2。校区主要由生活区、体育运动区、教学区三部分组成。三区块中,教学区构成了整组新校区建筑的主体。这是由行政楼、长廊和教学楼及相关附属设施组成的一组建筑群。以长廊为主线,南侧是九宫格状的教学楼群,与长廊穿插接驳。长廊北侧是行政楼、带状的商业区以及部分服务设施,在某种程度上与庞大的教学楼达成了体量平衡。生活区在教学期的东侧。体育活动区布置在南面的铁路线旁,主要是为了避免铁路对教学和生活的噪声干扰,它与教学区、生活区之间又分别隔着一片稻田景观和中央水域,这样也避免了运动场上的噪音对教学和生活带来的干扰。

规划立意

现阶段逐渐提倡将大学校园作为城市来建设,以此带动所在区域的发展。校园往往散布在城市或市郊,良好的绿化环境成为城市的绿肺,起到调节城市空气质量、为周围市民提供休闲场所的功能。据现状调查发现,沈阳建筑大学附近几乎没有公园,最近的公园也就是“五里河公园”与学校的距离也超过它的服务半径,因此,笔者旨在将沈阳建筑大学打造成一个公园式的“绿色学校”,纳入到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大学校园是集各种文化的大熔炉,要在其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延续校园历史文脉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学校作为校园文脉传承的载体,弘扬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形象是必要的。因此,营造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校园文化氛围是这次设计的另一项重点。因此,“绿色”与“文化”是本次设计的主旨。

设计构想

“绿色学校”强调校园的生态环境的营造,人文关怀的体现,绿色空间的渗透以及资源的共享。因此,在校园规划的过程中,营造生态化的绿色空间和充满学府意境、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是设计之重。

3.1 对学校的初步认识

首先对校园环境加以阐述。沈阳建筑大学在校园的东南角保留了一块珍贵的原生态稻田区,在这里建筑与生态、城市与村庄、繁华与宁静完美结合,这块稻田传达了建筑大学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校园一侧建立了一个微型自然保护区,是校区开工前的真实土地。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 也体现了对自然和生态的关注。中央水系两旁的芦苇也是生态的一种体现。这些都体现沈阳建筑大学在环境设计中注入了生态的设计思想,同时这些作为绿色预留用地,也为将来的学校发展提供了空间,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其次,笔者对校园历史文脉的传承进行思考。在新校园的规划建设中,设计者独具匠心地在校园的很多角落都留下了历史文脉的影子。例如老校门的搬迁,这个刻了历史印记、凝聚人们历史情怀的老校门被移至新校区的主入口广场上,并成为新校区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标志物。这些都是设计者通过历史元素的移植和转换来达到传承历史文脉的思想。

再次,对新校区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探讨。一是具有便捷的路网体系,通过直线道路来连接教室、食堂、宿舍和实验室,形成穿越稻田和绿地及庭院的便捷的路网;二是形成严格的功能分区,将学校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和活动区;三是网格状的形态,无论是建筑群体设计还是稻田景观设计都遵循这一点;四是大体量的建筑集群,以通过长廊联系大体量、集约化的巨构建筑集群来满足气候、联系、交往的多重需要,组团式的两幢“L”型宿舍楼组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

3.2 校园建设的问题与不足

3.2.1 景观设计方面

设计者虽力求体现生态的规划思想,但是对景观细部的考虑不足,导致学校虽有大片的开敞空间,却没有形成校园景观体系。如学校的中央水系的设计,它虽然有大片的人工水面,但是人气聚集度却不高,只有在冬天可供学生溜冰娱乐,而在其他时节却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人气聚集功能。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其亲水空间设计的不足,只零星地设置了一些亲水平台,沿岸设一些休憩座椅,设计粗糙无力,无法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3.2.2 历史传承的解读困难

学校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很深入的研究与运用,并被外界所传颂。然而,调查发现,很多本校生对学校的历史传承并不了解,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对于历史传承的手法过于单一,主要采用的是提取历史文化元素的手法,这使得历史传承解读增加难度。校园从老校区提取历史文化元素的那一份历史情怀和文化内涵产生了缺失。

3.3 设计构思

通过对学校的初步认识,还有后来对其景观设计、历史文脉的研究分析,笔者有了进一步的构思和想法。

3.3.1 生态化的延续

沈阳建筑大学保留原生态稻田、微型自然保护区等手法,既达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可以借鉴此种设计手法,利用学校未开发的空间,如校园入口处的绿化用地、西门的灰空间等。一方面,此次规划需满足2030年的学校招生规模的需求,因此空间的开发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另一方面,部分空间可以作为绿化预留地,可供将来进一步开发,力求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3.3.2 景观的连续性

校园公共交往空间是现代化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体现环境育人的物质基础。这与本校办学宗旨相符。校园景观设计就是重在营造交往场所并强调其可参与性,为促进校园内的交往活动创造良好条件。所以,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不只是设计几处零散的交往空间,而是要做到景观的连续性,形成一条校园景观轴,聚集更多的人气。

3.3.3 历史序列

为实现历史文脉的传承,除了提取历史元素,还可以结合景观打造历史序列,形成一道历史文化轴线。利用沈阳建筑大学的历史来打造这条轴线,使人们在通过这条轴线时能充分感受校园的历史卷轴。

3.3.4 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

要塑造文化或人文环境,营造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思考和研讨氛围的学府环境,通过研究多个大学校园规划的案例,了解到校园环境设计应力求将美化、节水、遮荫和对人的关怀结合起来,使校园处处体现出“一草一木参与教育”的人文理念。

表达手法

4.1 景观设计

4.1.1 景观结构分析

校园景观主轴延续了沈阳建筑大学原有的轴线,从正对大门的广场出发,通过长廊经过中央水系,终止于南面的体育中心前的广场。规划重点打造一条景观次轴,从铁石广场延伸至八王寺。与景观主轴在空间上形成“+”字型。为保证景观的延续性,在中央水系与稻田景观之间打造一个带形广场,形成铁石广场、中央水系、带形广场、稻田景观以及八王寺这几个景观功能与内涵各不相同的景观节点,这条景观轴线将会成为校园内另一条美丽的风景线。

4.1.2 景观节点

景观节点在空间和功能上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以中央水系为核心组织的两条景观轴线上途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景观节点;二是以教学楼围合庭院为中心组织,各个庭院按照其特性规划不同的景观,使其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景观性与功能性。

中央水系两岸要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亲水空间。采用局部开辟较为宽大的亲水平台,或结合滨水小广场,或沿岸设置廊架,或布置些许精心设计的景观小品、供人休憩的凳椅等手法,打造精致的校园滨水空间,吸引更多的学生驻足。从滨水空间的公共开放性来说,应将中央水系引入其他的景观游园,拓展开敞空间,这样能加强驻足停留性和公共开敞性。因此,在打造中央水系和稻田景观之间的带形广场时,考虑将中央水系的水部分引入,开辟一处集供人游憩、观赏、人流集散等功能于一身的开敞空间,如图3所示。

庭院景观的设计选择了产业区里的一个60米*60米的空间,主要功能是业园区的师生休憩娱乐和观赏。在庭院中心布置几个木凳围合着一颗大树,师生们可以在此聚集交谈,营造富有生气的学府风气。在庭院的东北角置些石桌石凳,通过乔灌木围合成半私密空间,可以供人在此静静的思考或休息,如图5所示。

4.2 历史序列的构成

在原有的历史文化节点打造的基础上,构筑一条历史文化景观序列。从北入口广场出发,途径规划的生态公园、铁石广场、中央水系、稻田景观、八王寺,再回归入口广场旁的景观节点。在历史景观节点的塑造上,除了沿用提取历史文化元素的手法外,可以利用文化雕塑、历史文化墙、历史文化柱廊的手法。

4.3 规划设计

4.3.1 道路交通规划

在规划步行交通系统的时候,应力求为师生提供一些优美、舒适、安全的步行环境,以营造浓郁的学府氛围和人文环境。在道路系统规划中,将道路分为车行系统、步行系统,做到人车分流。同时,车行系统又分为一级车行路和二级车行路。一级车行环路,为满足车辆通往校园内部的需要;二级车行路与一级车行路相连接,以满足车辆通往各个功能片区形成相对独立的车流系统。在现有的步行道路上加以修改和完善,规划一条步行道从生活区通过鹏程桥穿过图书馆门口到达教学区,以缓解人流过于聚集于长廊的现状。

4.3.2 功能分区规划

第一,要处理好生活区和教学区的关系。为了使学生受到校园良好人文与文化环境的熏陶,应该将生活区和教学区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二者距离过长,既会加大图书馆、自习室的服务半径,也会使校园自行车等交通流增大,停车场地需求也更多,因此规划应使教学区与生活区紧密联系。第二.要处理好教学区、体育区和生活区的关系。规划中,应使体育区与活动区紧密结合。教学、学生、体育三区形成了“三角形”,这是最佳的联系模式。

5 结语

高校校园应具备良好的物质环境与高雅的文化环境。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出发,以生态景观规划为切入点,以历史文化为打造重点,力图营造具有浓郁的学府氛围和人文环境的“绿色学校”。在此次规划中,注入了景观生态学的新鲜血液,力求创造一个生态的、优美的、可持续化的校园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宋泽方.有机・有效・有情―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的几点思考[J] .教育建筑.2009(2)

[2] 倪茜,师立德.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学校园规划研究―以陕西财经学院新校区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9, 37 (14)

[3] 王建国.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城市规划,2002(5)

[4] 何镜堂.当前高校规划建设的几个发展趋向.新建筑,2002(6)

[5] 徐慧君.大学校园整体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历史文化;档案编研

历史文化档案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历史的记录,也是整个档案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区域文化发展历史,扩大文化工作影响,加快现代文化建设和现代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及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考古学及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档案资料不断丰富,但这些档案资料有的还是原始的、零碎的,如何把这些档案资料有系统地予以研究、归类,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能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并为社会所利用,是当前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的意义

(一)编研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部门系统、广泛地向社会提供利用服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004年,中央和国务院曾颁布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政策层面上首次明确了文化档案编研工作的战略地位,强调“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与能源、材料资源同等重要,在社会资源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历史文化档案是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研,也是档案编研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档案编研工作中具有十分突出位置。余姚是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文献名邦”之称,近年来,市档案管理部门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兴起历史文化档案编研热潮,目前编研历史文化档案已达100多种、200多册。

(二)历史文化编研工作是保护历史文化档案史料、方便利用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历史文化档案大部分为孤本,如余姚市档案馆、博物馆、五桂楼藏书楼收藏的“四先贤”等历史文化名人的一些文稿和其它档案资料,包括现代从海内外收集的,绝大多数为孤本,在开展利用服务时,直接提供原件,容易破损,影响档案质量和寿命,导致这部分档案不能对外开放。

而以编写档案史料的方式提供利用,可以使这些资料长久保存,又不影响它的开放利用。如王阳明的诗,目前分散在各种原始档案中,且都是孤本,不利于利用,于是近年编研出版了《王阳明诗集》,在内部发行,便于利用。

(三)开展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对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作用。余姚历史文化渊远流长,档案资料十分丰富。余姚是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源地,曾是远古时期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摇篮;秦时建县,明清时期形成的姚江文化,更是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期间出现了王阳明、朱舜水、黄梨洲等杰出思想家,连同严子陵成为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余姚“四先贤”;抗战时期,作为全国十九个革命根据地之一四明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形成了独特丰富多彩的革命文化。

这些历史文化档案,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就规划编研出版《姚江文化丛书》,已陆续编研了二十余种档案资料,如《姚江传统建筑》《姚江文化史》《姚剧剧作选》《浙东抗日根据地革命文化史料》《姚江名人》《姚江风俗》等,对余姚的历史文化名城的软件硬件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姚江传统建筑》对于传统历史特色街区的设计和名人建筑的复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资料。

(四)开展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档案的编研成果具有存史、资政、文化功能外,其教化功能更为明显。通过编研,档案可以提高社会利用率,扩大公众认知度,很多档案材料还通过再编研、再创作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题材。

根据河姆渡遗址发掘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资料,编研成《河姆渡遗址》,并根据这个编研材料设计了河姆渡遗址文化遗址展览,已成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根据《浙东革命文化史料》《余姚文史资料・余姚解放四十周年专辑》等编研资料,在2015年4月革命老区梁弄镇重新复原了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旧貌,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如余姚姚剧团根据王阳明和严子陵的编研资料,撰写了《王阳明》《严子陵》剧作,在省内公演,王阳明的“真三不朽”,严子陵的“高风亮节”,被形象地展现出来,引起了强烈反响,被推荐为余姚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教材。

二、当前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保管的分散性。历史文化档案资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当前档案资料馆藏的分散特点,但对于编研工作来讲,不利于综合开发利用。

余姚素有“东南名邑”之称,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但没有集中收集馆藏,分别散藏在市档案馆、博物馆、史志办、党史办、政协办、梨洲文献馆、文化馆、图书馆及一些民间编研机构、学会、协会和个人收藏爱好者手中。这对编研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如确定专题编研时,先要做大量协调工作,对各类分散的档案进行调查摸底,还要办理借阅手续等。

另外,由于各类收藏档案侧重面不同,还存在着档案的安全问题,这将给编研工作带来较大影响。

(二)档案编研的功利性。档案编研是一项十分严肃、十分严谨的工作,承担着“存史”的职责,真实性和严谨性是最为重要的原则,也是编研材料的价值所在。但是,一些单位和部门存在着为编研而编研,为出书而出书的偏向,如为召开某某名人学术研讨会,为纪念某某名人几十周庆典活动,由于编研工作时间仓促,收集查阅资料有限,草草出书,同时又请名家题词,领导写序等,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影响了编研成果的质量。

(三)编研工作者知识的单一性。档案编研工作者一般是单位在编人员,他们历史文化知识丰富,工作勤恳,任劳任怨,年龄普遍较大,对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当前科技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档案中的应用,要求档案编研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档案相关知识,掌握一些历史、社会、经济方面的知识,还应掌握相应的外语及计算机知识,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他们单一性知识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编研工作的发展。许多编研者不善于利用数字化技术查找和编研档案资料,也不懂外文,来查阅外籍人士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如日本人对王阳明的“心学”“良知”的研究非常系统,著有大量学术论文;朱舜水在反清复明失败后,东渡日本讲学多年,他的“实学”思想在日本有巨大的影响,形成了大量丰富的档案材料,由于不懂日文,一些编研工作者只能望文兴叹。

(四)编研工作的重复性。由于档案保管的分散性和编研工作的功利性,又导致了编研工作的重复性。如对余姚市革命文化史料,不同部门曾出现过多次编研活动,形成了多个编研材料,如《余姚革命文化史料选编》《浙东抗日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等,内容大同小异。虽然文化和学术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对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研工作由于其真实性和严谨性的特点,应有序开展,不宜重复编研,否则就会浪费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物力。

三、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新途径

(一)统一规划,增强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合力。由于历史文化档案收藏的分散性,对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研应由权威部门统一规划,还应根据文化建设发展需要,根据历史文化档案特色,统一编制编研计划,整合所有历史文化档案,整合编研人员力量,分阶段实施,提升编研材料的质量,扩大编研成果的影响力。

如余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对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研工作制订了规划,由市政府出面协调,确定《姚江文化丛书》编研25册,分别由档案局、政协办、史志办、党史办、文化局等单位和部门落实,档案材料实现共享,该丛书已基本编研完毕,对档案的利用工作发挥了较大影响。

(二)精确选题,突出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和亮点。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研,其目的是如何让档案更好为社会利用,更好地为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研,一定要注重选题,选题上既要坚持有创意,突出特色,又要注重实用。

近年来,余姚编研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除《姚江文化丛书》25册以外,还编研出了《认识黄宗羲》《河姆渡遗址》《余姚文史资料》(30多辑)、《余姚名人》,及反映抗战文化的《红色记忆》《古邑红旗扬》等,这些编研材料专题性强,有深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体现了地方文化特色,有利于促进余姚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在社会各界均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三)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档案编研现代化工作水平。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对档案的利用和需要已不满足于过去在档案室查阅复印一下资料的手工方式,数量大,时效性强,专题性和准确性要求提高,这也要求历史文化编研过程中采用计算机编目检索技术、档案编研材料数字化处理手段,实现编研材料的网络化。编研材料的网络化,是指一定区域内,符合条件的档案室、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建档单位,都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查阅编研材料,以提升档案编研工作水平,提高档案编研材料的社会利用效率,更好地达到档案编研工作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目的。

(四)努力提高编研人素质,提升档案编研成果质量。档案编研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知识性较强的工作,档案编研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确保档案安全,自觉遵守档案法律法规。档案编研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特点,要求档案编研人员除了具备系统扎实的档案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需要有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地方文献知识脉络,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和一定的外文知识,利用现代化的档案检索工具来吸纳中外档案材料,丰富历史文化档案编研材料,增强编研工作的实效性,提高编研成果的水平和质量。

总之,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世,利于后代的伟业,也是一项持久的建设工程。作为档案编研工作者,一定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勤奋工作,勇于探索,克服编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努力编研出更好、更多的历史文化档案材料,努力为文化建设服务,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海.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