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22 11:52:37

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计划

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计划篇1

 

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试行办法》xxx〔201x〕xx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配齐配强社区网格社工队伍,落实网格社工定员定岗工作,现结合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实际,特制定网格社工招聘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网格社工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xx  

副组长:xx

        xx

        xx

成  员:社区服务中心抽调人员(缺员社区各抽调1-2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xx科,办公室主任由xxxx兼任,负责统一协调网格社工招聘有关事宜。

二、工作原则

1、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公开报名条件、公开考试程序、公开考试结果“三公开”的原则。

2、招聘工作坚持区网格社工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招聘办)组织缺员社区统一实施的原则。

3、招聘工作坚持总额控制和动态管理结合,报名试用和上岗考试合格予聘用结合的原则。

三、工作程序

    招聘工作程序:社区申报招聘计划、区网格社工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计划;社区根据招聘计划及报名条件开展招聘宣传,在计划批准一个月内组织报名,按计划额度组织人员试用,并对试用人员在xxx备案;推荐试用合格人员参加区网格社工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的考试、体检、公示;社区与公示无异议人员签订劳动用工合同。

201x年10月,各社区服务中心按照网格社工控制数统计缺员情况申报招聘计划,由区网格社工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批准。今后各社区服务中心按照动态管理要求发生缺员一个月内必须及时在x备案并申报招聘计划。经区网格社工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后,即可按本方案开展报名试用工作。

四、招聘条件

(一)报名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遵纪守法;

2、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热爱本职工作,且服从组织分配;

3、身体健康,具有正常履行网格社工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4、户口不限、性别不限、年龄在43周岁以下、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5、有一定电脑操作基础,懂得运用智能手机处理业务;

(二)上岗考试推荐条件

1、符合报名条件;

2、社区认为试用合格,可以推荐考试聘用上岗;

3、所推荐人员社区服务中心已在x备案;

(三)聘用优先条件

取得专业社会工作资格的人员。

五、招聘人员待遇保障

1、未签订劳动合同前可参照网格社工基本(x元)+绩效(x元)的方式发放工资,不缴纳五险一金。

2、从2014年12月起,区财政局按照各社区服务中心网格社工控制数拨付人员经费到社区服务中心,网格社工发生缺员不影响人员拨款。

3、网格社工发生缺员,社区服务中心应当及时报备,提出招聘计划。网格社工发生缺员三个月未按照本方案开展招聘工作的,该社区服务中心该名控制数取消,拨款相应取消。

六、社区组织报名试用和推荐上岗考试要求

社区服务中心根据报名条件和x统一制定的招聘报名公告模板(附后),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宣传,并接受报名,按计划额度选取试用人员,并向x提交报备资料(含xABCD表更新数据、备案申请表<加盖x、x、x公章>)。推荐试用合格的报备人员参加上岗考试。根据统一安排,组织推荐人员到指定地点考试。根据通知与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资格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七、上岗考试要求

考试分为笔试和计算机能力测试两个内容,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计算机能力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考试总成绩60分为合格,取得网格社工上岗资格,进入体检和考核。考核合格人员,由区招聘办在x网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八、办理劳动用工手续

对公示期间无异议的人员,由x通知社区服务中心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结果报x备案。

九、工作纪律

招聘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监督,工作人员和招聘对象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要求,如有违反或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咨询电话:x  

监督电话:x

 

                 xxxxx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 年  月  日

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计划篇2

农村税费改革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巩固基层政权,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搞好乡镇机构改革,分流乡镇富余人员,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深入贯彻省第四次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和市2005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税费改革工作方案的任务分解,编办作为税改工作的成员单位,主要承担撤并乡镇的协办任务和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主办任务,至2006年3月,各项工作已结束,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就涉及编办的改革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完成乡镇撤并任务情况: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和++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复〔2005〕++号)及《++委、++人民政府关于部分乡镇区划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发〔2005〕++号)文件精神,在2005年区划调整中,全区共撤销4个乡镇(++镇、++乡、++乡、++乡),其中++镇撤销后,新设立++、++2个街道办事处,撤并后,全区共有++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精简10%。涉及撤销的4个乡镇的所有机构全部撤销,所有人员按区划调整分流。版权所有!

(二)完成乡镇机构改革情况:

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我办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批复》(+复〔2002〕++号)文件精神,结合++乡镇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行政机构改革于2002年12月底结束,事业机构改革于2003年8月底结束。改革后,乡镇行政编制由++名减为++名,精简10%,实有人员由++人减为++人,精简7%;事业编制由++名减为++名,精简20%,实有人数由++减为++名,精简16%。上划整合后,乡镇事业机构由17个减为4个,精简76%;乡镇行政机构由8-10个减为1-2个,精简80%以上。通过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和规范机构设置,基本实现政企分开,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

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我办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发〔2004〕+=号)文件精神,结合++乡镇实际,在2005年10月,就2005年配合农村税费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开展了调研,就涉及改革方面的有关问题与各乡镇党政领导、部分事业单位负责人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区乡镇、区级政府机构改革中竞争上岗的实施方案”、“人员编制调整方案”初稿,并征求了区直各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区委常委会讨论审批通过并予实施。在实施中严格审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三定方案”,严格按照明确定位政府职能、推进政事分开和综合设置的要求,合理设置党政机构,精简整合乡镇事业站所。改革至2006年3月已全部结束,改革后,乡镇党政机构由++年的12个减为3个,精简75%,事业站所由++年的17个整合为7个,精简59%;乡镇行政机构由++年的10个减为3个,精简70%。

(三)乡镇行政事业站所整合情况:

2002年机构改革前,乡镇事业机构设置:党校、农经站、农科站、水管站、水产站、文化站、广播站、畜牧兽医站、成人技术学校、计划生育服务站、计划生育办公室、教育办公室、企业办公室、村规办、农机站、土地管理所、林业站、财政所、司法所、卫生院、中小学共21个。公安派出所、工商、法庭、税务由区直部门垂直管理。

2002年机构改革,按照理顺事业单位的人、财、物管理,精简压缩事业机构和人员的要求,设置综合机构。乡镇事业机构除管理体制改革职能上划外,设置“三个中心两个所”,即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国土规划建设综合管理中心、社会事业综合管理中心、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所、财政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服务性的事业单位,承担原农科站、农机站、兽医站、水管站的职能及企业办的部分职能;国土规划建设综合管理中心为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承担原土地管理所、村规办的职能及企业办的部分职能;社会事业综合管理中心为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承担原文化站、广播站、成人技校的职能;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所承担原计生办的职能,仍为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保留党校,其机构归并社会事业综合管理中心;保留林业站、司法所、卫生院、中小学校,其机构上划区直主管部门管理。乡镇行政机构设置1-2个综合性办公室,即党政综合办公室、财经社会办公室。对原有的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人大办公室、农业综合办公室、经贸办公室、社会事业办公室、教育办公室)和分设的小部门(民政办公室、统计办公室、老龄办公室等)全部撤销,并按职能划入相应办公室管理。

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按照合理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的基础上实行分类管理的要求,整合乡镇事业站所。事业机构设置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文化(广播)服务中心、村镇(社区)建设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党工委)党校,简称“一校一站四中心”,在++、++两个乡设海事所,++、++两个办事处设计划财政管理所。“一校一站四中心”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海事所为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农业服务中心包括原(2002年前)农经站、农科站、水产站、水管站、农机站职能,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包括计划生育服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劳动和社会保障职能,文化服务中心包括原文化站、广播站职能,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包括原村规办、路政管理职能。乡镇行政机构设置3个综合性办公室: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科学技术办公室)。

(四)政府职能转变情况:

2005年末,结合中央、省、市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配合农村税费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而进行的乡镇机构改革,通过明确定位乡镇政府职能,合理设置乡镇党政机构,合理整合事业单位,规范乡镇人员编制管理等,进一步理顺了区乡关系,实现了政事分开,转变了乡镇政府职能。通过改革,乡镇政府职能得到初步转变,工作由指令型向指导型转化已经成为乡镇领导干部的共识。税改前,乡镇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管春种、管秋收,要统筹、要提留,催还贷、催公粮、催税收”。随着税费改革的实施,乡镇政府失去了以往的工作重心,原有的工作思路、方法、手段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其政府职能也发生了相应转变,由指令型向指导型转变已成为乡镇政府必然的选择。目前乡镇干部已明显感受到这种变化,绝大多数乡镇领导对乡镇政府工作由指令型向指导型转化有了共同的认识,并开始实施这种转化。

二、存在的问题

机构改革后,乡镇政府与事业单位、企业在人、财、物方面已基本脱钩,政事、政企得到分开,以前乡镇政府承担的技术性、辅、服务性的职能已交给了乡镇事业单位承担,政府职能得到逐步转变。但是,与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相比,乡镇机构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职能定了,但政事分开仍难以实现。不少乡镇在改革中都对乡镇政府职能重新做了定位,严格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科学界定了职能,但是组织实施中,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实现严格的机构和人员的分开,不少乡镇行政事业仍在一块,工作任务仍在一块,在乡镇中心工作得到强化的同时,中心站所职能被淡化,并且有不少行政人员兼任事业单位法人,不少事业人员被乡镇政府长期借用。

二是机构撤并了,但实际运作并没有完全到位。不少乡镇按照综合设置事业机构这个思路,整合了原有的站所,将职能相近或相关的站所组成一个中心,但在实际运作中,新组建的事业服务中心却难以磨合到位,表现在新牌子未挂,帐务、资产未清,法人登记手续不办理、不规范,办公地点未归并、统一,人员关系和实际工作未柔和理顺。

三是区乡两级都进行了机构改革,但衔接上仍存在问题。往往在不少区直各部门及部分干部的观念中仍然承认的是改革前的站所,承认的仍是改革前的对口站所,这给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是不少乡镇干部不能真正理解乡镇改革的重大意义。不少乡镇干部仍认为不应该精简机构,认为精简机构、整合机构只不过是增加了层级关系,增加了领导人数。

三、对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整和乡镇事业站所、强化乡镇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转变工版权所有!作方式的建议

乡镇政府作为人民政权的基石,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稳定的关键,和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工作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工作的重心和方法发生了很大转变。最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乡镇机构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审时度势,搞好推进。

一是要明确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功能定位。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的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是适应为“三农”服务、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二是要明确乡镇机构的职责定位。即要进一步明确究竟管理哪些东西,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做到权随责走,人随责配,逐步建立起权责一致的政府管理体制。

三是要根据职能需要严格规范乡镇机构和岗位、人员设置。要按照减少机构、整合资源、综合设置、提高效率的要求,结合乡镇规模和经济实力以及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工作要求,从紧设置乡镇内设机构,从严控制乡镇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

四是要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保障激励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乡镇干部的综合素质、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通过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推进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理顺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限。

五是应建立严格的淘汰机制。根据设岗定责的情况,对工作不能胜任,工作不在状态,甚至违背党纪国法的人员坚决予以淘汰,或分流,或待岗,畅通干部出口。

六是应理顺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政绩考核体系。要理顺各级政府间“压力支配型”层层转嫁任务的管理体制和以各种“责任书”并明确“一票否决”指标的做法,逐步完善乡镇政府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七是要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乡镇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紧解决法律规范缺失的问题,使乡镇政府的管理行为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八是应加大对乡镇机构改革的检查监督力度,确保乡镇精兵简政,以巩固改革成果。在历次改革中,部分乡镇出现走过场,明改暗不改,精简内设机构,整合事业机构,难以真正到位。因此,应以刚性的措施,加强检查监督力度,防止有关部门以资金、项目审批等方式干预,要严格控制新机构的成立,防止有关部门把机构设置情况纳入检查、达标、验收内容。

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计划篇3

为进一步做好基层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稳定全区人口低生育水平,根据《关于在推进社区建设中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意见》(金府办[]53号)的要求,现就在建立社区行政事务村级点中完善计划生育服务制度,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需、通过努力又能解决的问题入手,为群众提供优质、规范、便捷的计划生育服务,不断完善和巩固人口计生基层基础工作。

二、关于对村级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室的工作要求

(一)在村(居)委卫生室设置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室,名称统一为“XX村(居)委会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室”。

(二)村级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室的服务人员一般由村(居)委乡村医生兼任。

(三)村级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室的服务职责:

1、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

2、开展对新婚人群、孕产妇、哺乳期妇女、更换措施人群、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六个必访”服务。

3、负责本村(居)委的免费避孕药具的发放。

三、关于开展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事务的工作要求

(一)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事务的具体项目:

1、办理免费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申请。

2、受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的申请、登记和年审。

3、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的申请。

4、受理独生子女父母年老计划生育奖励的申请。

(二)行政事务的工作分工

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事务职责一般由村(居)委计划生育干部负责落实,如有条件的村(居)委可由村(居)委计划生育干部委托行政事务员承担具体工作。

四、建立来访接待咨询制度,提供群众知情服务。

(一)点内应放置办理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事务所需的小折页等材料,方便群众免费领取;村(居)委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室和社区事务办理点应建立群众来访咨询接待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对群众来访咨询应做到热情接待、仔细听取,并安排有关人员耐心解答,认真做好来访情况的登记。

(二)各镇(街道)、工业区人口计生办负责开展对村(居)委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室和社区事务办理点的工作指导,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考核。

附件:关于在推进社区建设中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与公共服务工作的意见

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计划篇4

一、强基固本,稳定低生育水平

1、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一是组织好春季已婚育龄妇女查体工作,查体率达到100%。突出有意逃避查体的重点对象。二是做好薄弱居委(社区)转化工作。市里将2010、2011、2012三年内有违法生育的居委(社区)列为市级计划生育薄弱居委(社区)。各街道、园区要对照市计生委关于《薄弱居委(社区)转化标准》,逐项逐条整改。市计生委将于五月中下旬进行抽查,区计生局将于4月下旬进行检查。三是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对于街道合法生育率达不到99%的,单位或居委(社区)三年内有违法生育的实行一票否决;对个人有违法生育的,不能推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责任科室:服务站、业务科、法规科)

2、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一是街道(园区)要严格落实出生上报制度,对于违法生育漏瞒报被市里或区里查实的,在给予所属街道扣分的同时,市、区分别将该街道、社区列入半年或年终必查单位。二是切实抓好对接生、接种、落户等单位信息上报工作及儿童入园、入学的把关审核工作。三是继续抓好有奖举报办法的发放。市里将于4月上中旬专项抽查,区里也将于3月底4月初专项抽查。对于发放不好的予以扣分外,市、区分别将该街道、社区列为半年考核必查单位。四是抓好对假迁户口、假离婚、假结婚违法生育的处罚。虽迁移户口但人未离开户籍地的,一律视为假迁户口;虽办理离婚手续但继续同居的视为假离婚。五是加大WIS系统信息平台应用工作。市里已制定专门考核办法,区里也将纳入日常监控考核。对WIS数据中“不明情况”,区里将采取考核和查实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力度解决违法生育个案已管未报问题。(责任科室:业务科、法规科)

3、抓好网格化管理工作。继续抓好社区领导下的片有片长、院有院长、楼有楼长的管理服务体制,推行“四五六”工作模式,即实行“定时调度、随时汇报、及时清理、按时反馈”的“四时”工作法,建立“街道-社区-网格-区片-楼栋”(片有片长、楼有楼长)五级网络,开展“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培训、集中检查、集中交流、集中反馈”的“六项集中”活动,逐渐形成属地化管理、全员化覆盖、信息化带动、优质化服务的管理服务机制。继续考核“六集中”工作,各街道、园区要每月组织各居委(社区)计生主任集中填写好居情日志及各种报表,确保居委社区工作月月清。(责任科室:业务科)

4、加大综合治理性别比工作力度。加大对非法终止妊娠的处罚力度,落实住院分娩实名登记和流引产登记制度,不断完善宣传倡导、利益导向、孕情随访、统计监测和B超监管、女婴保护相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终止14周以上妊娠报批、实时通报制度,对于妊娠14周以上擅自流引产的,按要求收回《生育证》。(责任科室:服务站、科技科、宣传站)

5、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加大对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的服务和考核。贯彻好《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按照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及“市区一体化”的原则,不断完善流动人口“双向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双向流出地和流入地直接考核制度,全面实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网格管理、均等服务、区域协作、直接考核”。通过成立“流动人口协会”、“流动人口之家”等形式,为流动人口排忧解难,增强流动人口归属感,对流入人口做到“五个一”、“六个清”、“四规范”,实现管理规范化,有效减少流动人口漏管情况的发生。(责任科室:流动办)

6、完善考核办法。在坚持往年考核做法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尊重街道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有关考核内容做进一步的细化,考核标准进一步明确,半年和年终考核继续采取街道和机关人员共同检查方式,力求结果公平公正公开。各街道、园区也要抓好对居委、社区的考核工作,按照市里出台的村级考核标准文本,进一步细化细则,半年和年终检查后,要按照市计生委的要求,要以街道的文件下发专门《通报》。(责任科室:各科室站)

7、严格考核程序。半年和年终检查,采取队长牵头下的组长负责制,组长负责对本组检查情况进行统计,然后由业务科进行汇总,领导小组听取情况反馈后,向各街道、园区予以公开。半年、年终检查后,各队长要分别做好向街道分管领导、计生办主任反馈工作。各队长负责做好结果答复相关事宜,各分管领导做好考核标准答复相关事宜。日常监控和专项检查,实行分管领导牵头下的科室负责制,并要建立好台帐,分值要明细。(责任科室:各科室站)

二、围绕民生计生,加大为民服务力度

8、继续抓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民服务实事项目。按照区政府《关于印发区2013年为民服务实事的通知》精神,开展好为农业人口和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的计划怀孕夫妇,以及流动人口中符合政策的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确保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国家规定的80%以上,力争达到100%。要严格程序,严格标准,切实做好病残儿鉴定工作。(责任科室:服务站、科技科)

9、抓好“优生三免费”服务工作。即为辖区符合婚龄登记结婚的男女免费进行婚前体检服务,为育龄夫妇免费发放《三优丛书》并提供优生宣传指导,免费为待孕已婚育龄妇女孕前3个月至孕后3个月增补6个月量的叶酸制剂,并在孕期免费进行一次超声诊断胎儿畸形服务。要继续为失业、无业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一年两次免费健康查体服务;定期开展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知识进社区(单位)活动。(责任科室:服务站、科技科、宣传站)

10、构建计生“爱心三大工程”。爱心助孕:独子家庭子女发生死亡后,区计生协会牵头,各包街领导带头将会同街道计生干部第一时间到户,给予精神安抚,对有生育能力、生育意愿的家庭帮助并为其提供方便让其再生育;爱心送子:对于不能再生育的,街道要与民政等部门结合帮其抱养;爱心扶助:对于既不愿生又不愿领养的家庭,街道要将其列入常年重点帮扶走访对象。同时,按照市协会要求开展好“1234”服务。今年,市里已下发工作方案,并将考核各街道、园区对失独家庭的救助、扶助及慰藉情况。(责任科室:协会办公室)

三、强化作风,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11、继续开展“双评”活动。深入开展“提振精神强状态、提高效能强执行、提升形象强服务”为主题的“三提三强”活动,深入开展“双评”活动(街道对科室的服务情况年终进行测评,科室对街道计生办的执行情况进行测评),不断增强队伍素质。开展“作风效能提升年”和“工作落实年”活动,切实解决效能建设和工作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力争每个人员达到“管理是内行、服务是好手”。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完善约束机制,规范工作程序。(责任科室:各科室站)

12、深化计划生育“亲情大走访”活动。围绕“四位一体”帮扶和计划生育“亲情大走访”活动,通过优质高效的人口文化宣传服务、计生家庭关爱服务、生殖健康促进服务、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孕情环情随访服务,把人口计生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一是机关干部每次走访后要建立走访台帐,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创新以“计生便民卡,亲情千万家”为主题的便民服务活动。通过制作发放便民服务卡,让群众办事方便,让干部贴心服务,让计生家庭感受温暖,更好地贴近群众、服务群众、联系群众,拉近距离,贴近民心。三是开展以“送健康、送政策、送帮扶、送奖励、送服务、问需求”为主要内容的“六送一问”活动,倾听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四是深化“群众工作直通车”活动,通过便民服务窗口、随访入户、咨询服务热线、宣传册、报刊等多种形式公开,做到政策性工作长期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及时公开、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随时公开。(责任科室:各科室站)

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计划篇5

一、医疗卫生资源增量提质工程

通过对卫生基础设施进行修缮、改造和提升,建设一批重大医疗基建项目;科学规划布局,多方争取卫生资源;创新机制路径,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与效益,加快提升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与资源配置水平,实现医疗卫生资源增量提质。重点做好以下19项工作。

1.完成区三院(原__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地下室工程。(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

2.推进区骨科医院新建工程,完成区骨科医院新建工程的施工招标。(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

3.区中医院增开病床150张。(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

4.区人民医院门诊楼改造工程开工建设。

5.推进__中心医院内儿科楼修缮工程,完成施工招标。

6.完成区四院(原__人民医院)原址重建工程设计招标和过渡用房改造工程开工建设。

7.启动区二院(原__人民医院)业务用房改造立项。

8.启动区中医院特需病房(国际部)改造。

9.推动__医院二期用地整备工作。

10.开展区慢性病防治院精神病人日间照料中心前期工作。

(二)科学规划布局,多方争取卫生资源。

11.加大对医疗设备的投入,安排不少于1亿元资金更新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设备。(区政府民生实事)

12.结合区政府及市卫计委要求,完成《__区卫生事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13.积极向市卫计委争取将在__片区规划的原市肿瘤医院调整为综合医院,力争改变__片区无规划公立综合性医院的局面。

14.加大引入社会办医力度,完善配套支持政策,提请区政府出台《__区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二级医院的指导意见》。

(三)创新机制路径,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与效益。

15.建成覆盖医院、社康和公共卫生机构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系统,实现医院、公共卫生机构、社康中心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

16.全面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全区二级以上医院预约放号量超150万,预约服务量超30万人次,预约率达20%以上。(区政府民生实事)

17.稳步推开“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新增区人民医院和__人民医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区政府民生实事)

18.联合区政府采购中心,加强设备采购资源统筹;完善管理机制,加强设备采购的事前评估、规范采购与事后跟踪问效。

19.探索在__中心医院建设区影像集中阅片中心,解决基层医院阅片人员缺乏问题,提高阅片质量。

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打造国际医疗中心”的战略部署,以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建设为抓手,以PPP模式为驱动, 大力培育和引进高端医疗服务资源,积极建设名医(名科)、名院、名诊所,提升高端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重点做好以下7项工作。

20.深入推进“三名工程”,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

21. 积极推进__大学、__医院、__集团利用计生服务中心大楼举办国际医疗中心项目,探索建立高端影像中心、开办国际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年内试运营。(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

22. 与__医院签订“__医院__消化病诊疗中心”合作协议并推进建设。

23.积极推进__大学、__医院、____公司与中心医院合作项目,力争签订合作协议。

24.力争__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加挂__市耳鼻咽喉科医院牌子;推动与香港大学牙学院合作。

25.推进区中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合作深化;力争将区中医院纳入__中医药大学与墨尔本大学生命健康学院__特色学院体系内;在区中医院设立院士工作站。

26.推进区妇幼保健院与华大基因联合建设华大基因__临床医学检测中心、杨焕明院士工作站、转化医学中心及__市医学重点实验室。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平台,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为核心,大力开展医学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优势学科群体,着力构筑“医学高地”,为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重点做好以下8项工作。

27.推进各医院创等级医院、教学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工作。

28. 借助市级重点学科开展结对共建、学科植入,建设与区内20个专科的学科联盟。(区委

区政府主要工作)

29. 加强重点培育学科(实验室)、特色学科建设,开展区级医学学科评估,遴选重点培育学科(实验室)和区级特色学科,局、院两级设立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给予重点资助。

30. 广泛开展科研协作项目,力争课题、基金、成果数进一步提升。

31.出台《__区医学重点学科五年建设规划》、《__区卫生系统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32.出台《__区公立医院临床(医技)科室主任选拔任用考核指导意见》,严格对科室主任的任职条件、业绩考核要求;完成各医院学科评估与科室主任换届。

33.出台《__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柔性引才办法》,采用成立名医工作室等形式多渠道柔性引才,吸引一批省市级名医、高层次人才加盟领衔,培养学科创新团队和人才梯队;积极引进高端、高层次和中青年技术骨干。

34.委托复旦大学举办第二期“__区医学学科管理提高班”(培养不少于100名学科带头人及职能科室管理骨干的后备人才)。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进一步夯实网底,积极创新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力求为全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础医疗服务,筑牢人民群众的“健康屏障”。重点做好以下14项工作。

35.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康中心的应用。(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

36.做好急救工作,深入开展医疗急救技能培训和考核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

37.做好疾控工作,进一步健全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

38.落实社区老年人卫生保健优待政策,社康中心为户籍和持有居住证的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免费体检。(区政府民生实事)

39.落实医院专家定期下社康坐诊工作,提升社康中心诊疗水平。(市、区政府民生实事)

40.提高社区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覆盖面,2015年增加25家(累计建成58家),提供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测量,做到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区政府民生实事)

41.进一步理顺局机关与区社管中心之间、区社管中心与举办医院之间的管理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社康管理机制。

42.继续推进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抓好社康中心基本设备标准化配置项目市投资补助资金项目的落实。

43.推广南联社康中心财政投入体制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试点。

44.抓好社康中心流程再造试点工作,及时推广应用。抓好整合资源服务,建设社区全科医学技能培训中心和区社康心电图诊断中心。

45.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抓好慢性病防治和精神卫生项目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复评。

46.抓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对街道防保所职业卫生检测资质问题。

47.理顺基层公共卫生体制,推进街道防保所管理体制改革。

48.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强化培训演练,加强应急工作规范管理,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

五、人财物规范管理加强工程

以加强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完善内控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财务管理水平和资产管理水平,切实管好全区卫生计生系统的人、财、物。重点做好以下9项工作。

49.配合市对公立医院去行政化的工作部署,适时出台《__区区属公立医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规范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50.建立年度卫生和计生系统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完善局院、局所目标责任制考核,突出改革创新导向,确保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提升。

51.出台《__区卫生计生系统临聘人员管理办法》,规范临聘人员管理。

52.出台《__区卫生计生系统中层敏感岗位交流轮岗的指导意见》,对各敏感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内部交流、跨单位交流。

53.出台《__区卫生计生系统机构设置和干部人事权限管理办法》,规范机构设置和干部人事任免审批。

54.完成各事业单位换届空缺领导岗位选拔配备,完成各单位中层管理干部换届。

55.完善医疗机构内审机构设置,加强财务与审计工作;配合市卫计委工作部署,探索实施三级医院派驻总会计师制度。

56. 加强与区政府采购中心的协调,推进医用耗材采购体制改革试点。

57.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继续抓好全系统安全生产工作。

注重以人为本,从推动人口的发展着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强化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着力提升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水平。重点做好以下10项工作。

58.推进优生惠民工程科学育儿之启智摇篮项目,2015年建成60个场所,服务4000个学龄前家庭。(区政府民生实事)

59.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计划生育目标任务,完善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积极推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

60.开展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专项活动,突出解决计划生育“三难”问题,提高双查率和持证率,积极开展区域协作。

61.推进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服务,有序实施“再生育一胎子女”政策,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

62.重点做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深入推进出生缺陷预防干预和生殖健康促进工作。

63.开展普法宣传,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着力遏制违法生育行为。

64.认真推进计划生育信息核验工作,提高计生办证效能。

65.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力度,严厉打击“两非”行为。

66.加大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正面宣传,发挥舆论先导作用。

67.进一步推进卫生计生机构业务整合提升,提高服务质量与技术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法治理念进一步树立,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法制宣传教育效果进一步显现,人民群众对依法行政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为目标,积极推进卫生计生依法行政各项工作。重点做好以下8项工作。

68.实施卫生监督员执法水平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

69.全面开展学校、托幼机构饮用水卫生和传染病监督执法检查。

70.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强化重点企业和超标企业职业卫生检查。

71.加强规范性文件的清理与工作,促进卫生计生依法行政质量有效提升。

72.以行政权责清单为依托,大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大力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73.扎实做好行政许可服务工作,继续探索推行服务便民措施,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实现行政许可服务提速提效,大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加强相关业务科室的沟通协调,实现窗口单位与业务科室的良性互动。

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计划篇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平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

(一)建设一个中心

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

(二)实施四大工程

1、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外网)

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2008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对外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服务水平;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 。政府各部门要集中精力搞好各类政府信息、地域资源信息和当地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自身信息资源,努力把河东区政府网站建设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准确及时、信息量多、综合性高、实用性强、吞吐量大的“知名码头”,使其成为河东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商业贸易的桥梁、公众教育的学校、经济发展的引擎。

(1)网络框架:以区网管中心为龙头,首先实现楼内各办公用房光纤直连;其次,计划3年内楼外部门、街道、重点企业实现光纤直连,在区内达到纵向、横向互通互连。

(2)网络内容:主要围绕为上级服务、为同级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要求,以数据库为核心,将各个数据库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服务型数据库。

2、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内网)

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电子政务,对于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增强监管能力,打破垄断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增加行政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并将有效地带动整个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我区计划在外网正常运行后,尽快开通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运行后,区委、区政府、区直各部门、各街道相互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双向传递,如发送公文、表格、会议通知以及其它办公事务信息,区直各部门、各街道可以根据权限查阅区委、区政府、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各类文件、区内重要会议资料、常用办公资料等信息。同时,根据上级政府安排,逐步将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接入全国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国内政府系统办公业务的资源共享和办公信息资料网上传递;根据需要逐步推进网上交互式办公,逐步实现电子信息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初步建成“电子政府”。

3、河东区数据库建设工程

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重点建设经济、金融、政策、科技、教育、党务、政务、区域经济等23个数据库。各数据库从总体上分为历史年鉴(静态)和月度观测(动态)两大类。

⑴综合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阶段性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等。B、全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和月度观测。C、全区改革的基本情况。分别由区发展计划局、区统计局承办。

⑵农业和农村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概况,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B、各街道办事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街道办事处和各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等;C、全区气象情况,历年降雨情况,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等。由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畜牧中心、区农机中心承办。

(3)工业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工业概况,包括全区工业企业门类、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经济效益等基本情况;B、工业运行、特色工业等情况;C、技术进步、名优产品等。由区经贸局承办。

(4)个体私营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情况,个体私营大户概况(含个体私营者照片)、产品、价格、销售情况,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B、各街道办事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情况。由区工商分局承办。

(5)商贸流通数据库。A、全区商业网点的分布、人员等情况,市场建设情况;B、整个流通系统经营情况;C、全区物价情况。分别由区经贸局、区工商分局、区物价中心承办。

(6)企业与产品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企业的基本情况,10大企业集团的主页,包括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B、8个街道企业的基本情况、重点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由区经贸局、各街道承办。

( 7)招商引资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B、重点三资、独资等企业的概况、产品规格、品种及价格目录、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意向等;C、全区招商引资的项目、优惠政策、服务机构、办事程序等,由区外经贸局承办。

(8)财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财政、税务系统的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能等基本情况、财政税收各项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街道办事处财政的基本状况、财政税收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分别由区财政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承办。

(9)金融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金融运行状况、金融主要指标(具体到各金融部门)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主要金融市场、外汇、期货、股票行情等情况;C、金融形势和运行态势分析等。由区财政局牵头承办。

(10)科技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科技工作基本情况、人才科技政策、科研攻关项目、产品开发项目、科技引进项目、科研产品推广、科技成果转让及科技人才(拔尖人才)、技术市场等情况。由区科技局承办。

(11)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主要包括:A、新一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情况,全区城市建设概况、重点工程项目及人文景观和各街道小城镇建设的情况;B、全区交通公路网规划情况,道路、油路里程、交通运输情况;C、电力、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等情况。D、全区环保工作情况。分别由区建设局、区公路分局、区交通分局、区供电部、区网通公司、区移动公司、区联通公司、区铁通公司、区邮政分局、区广播电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2)土地矿产环保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土地管理的基本情况,土地管理的主要政策法规,各街道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情况;B、全区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储量和可开采利用量,开发项目等。C、全区环保工作。由区土地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3)教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各类学校师资、在校生和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各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师资、在校生、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B、民办教育政策、民办名校概览。由区教育局承办。

(14)医疗卫生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布局、床位、设备、技术力量等情况,120建设情况,预防保健情况,医疗科研成果等;B、各街道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设备、技术力量情况,行政村卫生室的分布等情况,防保情况。由区卫生局承办。

(15)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B、各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情况等),各行政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C、区直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情况;D、计生要情、计生服务、计生信息和计划生育责任等。由区计生局承办。

(16)文体旅游数据库:A、全区文化事业的基本情况、文学艺术家介绍、文艺创作情况等;B、全区旅游资源布局、景点开发等情况。分别由区文体局、区旅游局承办。

(17)社会保障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财保、人保等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等情况。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财保公司、人保公司承办。

(18)党务数据库。A、党委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副局级以上干部简历;B、区委领导重要讲话,区委常委会议纪要、区委和区委办文件、《河东信息》、《党务督查》等;C、《河东区党史》。由区委办公室、区党史委承办。

(19)政务数据库。主要包括:A、政府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干部职工简历;B、区政府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C、区政府领导重要讲话、区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区长办公会议纪要、区政府和区府办文件、《政务信息》、《政务督查》和《参考资料》等;C、《河东年鉴》。由区政府办公室、区史志办承办。

(20)政策法规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家、省、市近几年出台的主要法规、规章和经济政策;B、近几年区政府出台的农业、工业、个体私营经济、城市建设、财税、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的规章、政策等规范性文件。由区政府办公室承办。

(21)体制改革数据库。主要包括:A、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任务目标、改制效果等;B、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C、农村改革、教育改革及改革动态等。由区政府办公室、区体改办、区财政局、区经贸局、区教育局承办。

(22)区域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街道区划、概况(含书记、主任照片,代表本办事处特色的照片2-3张)、经济综合指标、财政、金融、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科技、城建、土地、矿产、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凡与区直部门承办的20个数据库中一致的项目,项目内容要吻合起来);B、各行政村区划、概况(含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照片、代表本村特色的照片1张),村办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科技、村庄建设、土地、矿产、学校、卫生室、计划生育等具体情况。分别由各街道承办。

(23)公众服务数据库。主要包括天气预报、电视指南、列车时刻、邮电服务(含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等)、网络服务、学习园地、旅游服务等。由区网管中心承办。

4、网络经济工程。主要是积极组织企业上网交易,动员有进出口权的外经贸企业、生产企业、三资企业争取上外经贸网、因特网,开通电子信箱,使用电子邮件;争取有更多的企业加入“中国企业产品数据库”;组织企业办好自己的主页,并争取挂靠中经网等大港;积极参与国家部委等单位举办的各类网上招商活动,通过因特网、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等多种形式对外招商引资信息;大力倡导企业实施企业内联网建设和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生产、管理、决策智能化,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三、政务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1、切实搞好网络组建工作。按照科学合理、节约效能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对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具体设计方案进行规划论证。各单位要按照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及时配备本单位组网设备。要按照受益负担原则,由所有参加组网单位共同承担网络建设、维护费用。充分发挥网络整合优势,对区内机关单位现有网络要进行集中清理,能并入区政务信息化网络系统的,改造后并入,确实不能并入的,要按要求使用,不允许在因特网上传输机关公文资料。新上网络,要经区网络管理机构批准,避免各自为政,重复投资。

2、加强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更新录入管理工作。为保证数据库各类数据和有关资料的可靠性、时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各单位要严格数据库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数据库的结构格式、把关审核的责任、录入处理工作的程序等,切实搞好数据的搜集、审核、处理和录入。同时要认真研究确定上网的内容和范围,做到既把能上网公布的内容都公布出去,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又要符合保密工作要求,保证不泄密。要转变观念,学会利用网络公布信息和采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工作成果。

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计划篇7

建立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新机制工作汇报

近年来,周口市川汇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在川汇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周口市人口计生委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城区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改革,夯实城区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全面落实“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城区计生管理和服务工作新机制,做到“两明确、三加强、建立四项制度”,有力推动了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改革城区体制落实属地管理

管理机制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运行的基础与核心。

1999年以前,川汇区城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沿用的是“单位负责,条条管理”的管理体制,全市市直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和驻周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市计生委城区科直接管理,1999年由新华街道办事处接管。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和计生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是:下岗待业人员、失业人员和无固定职业人员大量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区;流动人口数量大幅增加;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农转非人员和人户分离现象日渐增多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出现,使原来城区的人口和计生工作以“条条”和户籍为主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依据《国家计生委、民政部、中国计生协关于加快城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改革的意见》,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主管计生工作的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的8个委局和5个街道办事处行政正职为成员的人口和计生属地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以市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两办的名义先后出台了《关于完善城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体制的意见》、《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明确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围绕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做到“两个明确”。

(一)、明确属地管理对象。

2003年9月,川汇区城区区划由原来的1个街道办事处扩大为5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适时召开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会议,对原新华街道办事处管理的191个公共单位和24个社区居委会按照新的管辖区域重新进行了划分,在划分和交接过程中我们明确规定,所有公共单位无论级别高低,无论单位属性,其计划生育工作均有新的街道办事处负责管理。同时,社区居委会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单位和居民的人口和计生工作。

(二)、明确工作职责。

街道办事处统一管理驻本辖区的所有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工作、居住在本辖区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承担宣传动员、监督检查、组织协调、日常管理及综合服务的职能。辖区单位严格实行法定代表人责任制,自觉贯彻执行人口和计生法律法规和政策,服从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管理、指导和协调。负责本单位的出生统计、生殖保健、避孕节育等日常业务,落实计生奖励和优惠等有关政策和保障措施。

各公共单位的计生工作既要向所在地街道办事处负责,又要向本系统的主管委局负责。市委、市政府还规定对有政策外生育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一级机构对其下属的二级机构有政策外出生的负连带责任。近年来,先后对8个二级机构有政策外生育的单位实行了“一票否决”,对其主管的6个委局实施了通报批评和黄牌警告等处理,对单位的正职和主管副职、计生专干分别进行责任追究。

二、加强社区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社区居委会是城市的基层组织,也是搞好城区人口和计生工作的落脚点。

新的管理体制建立后,他们按照《河南省城市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规范》的要求,制定了《川汇区创建规范化社区居委会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方案》,首先在新华路街道通桥路社区开展了计划生育规范化社区试点的创建工作,今年三月在5个街道的所有社区开展了计划生育规范化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活动达到了“三个加强”。

(一)、加强了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楼院)门栋四级人口和计生管理服务网络。街道办事处成立有人口和计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本辖区的人口和计生工作;每个社区居委会配备计生副主任;住宅小区或者若干个住宅楼组成的楼院配备一名楼院长,担任计划生育宣传管理员;选取计生协会会员、社会志愿者、退休老党员、老干部、低保户等人员担任楼长或门栋长。

在楼院长的配备上,他们做到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参加竞聘者要同时具备五个条件:一是女性;二是在本楼院居住;三是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四是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五是没有违反计生政策。通过民主推荐、笔试、面试、民主评议、组织考察,5个街道的24个社区居委会配备了480名计生楼院长,并对她们进行了岗前培训,使她们很快进入角色。为了更好地稳定队伍,调动其积极性,市财政每年增拨12万元经费,使24个社区居委会的计生副主任月工资达到400元。市人口计生委每年从计生事业费中挤出十几万元,给计生楼院长每人每月发放20元的岗位补贴。

(二)、加强了阵地建设。

他们统一明确阵地创建标准,先后投入资金20万元,对社区居委会的计生办公服务场所进行升级改造。每个社区居委会设立计划生育办公室、宣传教育室(人口学校),具备条件的设立健康咨询室(悄悄话室)、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图书阅览室、娱乐活动室等。在宣传教育室(人口学校)和康检咨询室设置了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避孕节育、政策法规等宣传版面,在社区居委会和楼院附近设置了固定的人口和计生宣传版面、标语、宣传橱窗和政务公开栏,使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在社区能及时享受到计划生育的宣传服务。

(三)、加强了软件建设。

根据属地管理的要求,他们设计并统一印制了社区楼院人口和计划生育户口登记表,更新完善了社区居委会的计生台帐。原来的社区居委会计生台帐是以户口为基准建立的,人户分离和空挂户的问题突出。今年三月份开始,他们逐楼逐户逐人进行排查登记,做到辖区不漏楼、楼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按现居住实有人员为基准,重新建立社区居委会的计划生育台帐,做到一楼一册,一户一页,并对已婚育龄妇女实行分类管理。

对居住在辖区内无固定职业、失业的以及与单位脱离劳动人事关系的已婚育龄妇女按主管类管理,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出生统计、生殖保健、避孕节育等日常的管理和服务业务。

对居住在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在职已婚育龄妇女按协管类管理,此类人员由已婚育龄妇女所在单位具体管理和服务,并由单位所属的街道(镇)计生办向社区居委会出具全市统一的《川汇区计划生育管理证明》,工作单位定期向社区居委会通报该职工的生育节育及康检信息,由社区居委会协助单位进行管理和服务。对居住在辖区内的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按流动类管理,对此类人员和常住人口一样纳入正常的管理和服务,做到同管理、同服务、同宣传、同考核。

经过4个月的努力,他们共建立已婚育龄妇女档案15289人,其中主管类2288人,协管类11669人,流动类1332人。排查出漏档漏管已婚育龄妇女655人,剥离和移交到镇村管理的已婚育龄妇女532人。目前社区居委会达到了“网络队伍建立健全,计生台帐更新完善,管辖区域不留死角,服务阵地温馨美满”。

三、建立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措施

为有效地开展城区属地化计生管理服务工作,他们建立了“四项制度”,实现了日常管理规范化。

(一)、建立定期清查和信息采集制度。

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定期对辖区居民楼院集中入户排查登记,对漏管漏档的常住和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及时建立楼院台帐,纳入管理和服务。楼院长、门栋长每周到所辖居民楼院了解情况,收集人口和计生变动信息。社区居委会每月召开一次人口和计生工作例会,收集各楼院的新婚、出生、节育、迁出、迁入、失业、就业、流入、流出等信息,及时变更楼院计生台帐。

(二)、建立信息通报和手续移交制度。

严格落实公共单位与职工居住地社区居委会之间的计生信息通报制度。单位每半年向职工居住地社区居委会出具全市统一格式的《川汇区在职已婚育龄妇女生育节育康检信息通报单》。对辞职、辞退、除名等脱离原工作单位的已婚育龄妇女,由单位在30日内向社区居委会移交计生管理服务手续,社区居委会接收到《信息通报单》和移交手续后向其单位反馈接收信息。

(三)、建立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制度。

街道计生办固定专职人员分片包段,主要负责沿街门店和较大的市场中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社区居委会对流入、流出居民楼院和背街小巷的已婚育龄妇女及时上门登记建档,协助街道计生办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查验、康检和催寄康检证明等工作。他们对流动人口全部实行免费办证、免费康检、免费四术、免费发放避孕药具的“四免一上门”服务。

(四)、建立目标管理考核制度。

市委、市政府对各市直单位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其内部要建立垂直负责体系和目标责任制。市人口计生委对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计生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实行分类考核。对纯属农村的永安路、紫荆路街道办事处按照农村的考核方案进行;对纯属城区的新华路街道办事处按城区的考核方案进行;对既有农村又有城区的杜甫路、孝义街道办事处分别按两种方案考核,其成绩按照城区和农村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记分,合并后记入总成绩。

四、几点体会

川汇区城区的属地化计生管理体制改革之所以取得一些成绩,他们感到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由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排除阻力,调动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推动城区属地化管理机制的进行。为做好属地化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下发文件,明确了各街道办事处的管辖单位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市、街道两级财政每年都把城区和流动人口计生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足额投入到位,将城区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工作责任制,由过去的计生部门唱独角戏,转为“党政牵头、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得以真正落实。

(二)、社区建设是基础。

落实属地化管理与服务机制,关键是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只有加强社区计生网络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确保社区计生工作经费的到位,积极搭建社区服务平台,才能把城区计生工作融入到社区、服务到社区、落实到社区。

(三)、强化责任是动力。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计划篇8

大学生协会办公室工作计划一

因为新学期开始没多久就会迎来新一批的成员,所以新学年我的工作计划重点将放在与新生的交流,培养上。

新生刚进到大学,对大学的一切都是非常的陌生,这时,我们作为前辈,有必要也有义务多更新生交流,以自己的亲身经验来告诉新生们如何来适应大学的生活,其中包括工作和生活的方面,在工作上,我们要明确的安排一些工作给新生们,然后从旁对他们进行指导,在这个过程当中,新生们就会慢慢的适应和摸索到办公室的生活。在生活上,多跟他们交流,以助于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这里的生活,甚至在学习上,我们也可以对他们进行一些帮助。在这个过程当中,新生们就会对师兄加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这在将来的工作里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同时老干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在新生面前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样才有信服力,才能让新生服从老干部的管理。下个学期实行制度化管理在,办公室内部将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一些有效可行制度。只要有一定得规章制度,才能够打造团结、有纪律性的团队出来。例如: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开展一次小型会议,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加内部的凝聚力,根据有一些同学缺席或者是请假,可以实行扣分制等等。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些制度都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但对于一个团队的管理,这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下个学期,在这方面一定要加强力度,使之成为我们的传统。

作为个人而言,新学年我将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和张悦同学共同领导好本部门的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为创造一个活力,团结的青协献言献计。

大学生协会办公室工作计划二

志愿者协会是一个用心服务社会的团结组织,一个甘愿奉献的爱心集体,在这里能学到的不仅是如何组织服务活动,还有如何吃苦,如何爱人,很多很多。一种令自己终身受益的词汇在这里深切感受——吃苦耐劳。

新学年开始,为了更好的提升办公室部的工作质量,我列出以下几点工作计划。

1. 协调好各部门,完成各项活动

2. 密切联系各部门成员,加强各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带动大家积极性,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

3. 准备好每次例会开会内容,主持好每次例会,记录好每次会议记录。

4. 每次活动收集、整理好策划书、总结与、计分条和各项文件等。

5. 每次活动收发好各种工作牌。

6. 认真做好每次报账工作,管理好青协会的活动经费,使其用到恰当处。

7. 条理,清晰的整理好各项活动得相关文件。

为了更加明确的表明办公室部在下学年的工作决心,以下几点办公室部会坚守实行。

1、成员考勤(重点)

本学期成员采取签到与点名并存的考勤制度。签到主要由青协成员亲自签到,不得代签;签到分为迟到签到,早退,点名,签到三种,点名工作有办公室人员负责。

2、青协例会与临时会议

本学期青协例会与临时会议开会地点均在综合楼(地点待定),例会时间定于每周四下午13:00召开。临时会议的通知由电话通知。

3、财务管理

青年志愿者协会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协会,为保障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财务采用一元以下(包括一元)不报销,个人解决,一元以上已支出申请的原则,申请采用口头申请与书面申请并存的申请方式。

4、值班

社团必要值班采取社团签到和社团管理部签到。为保障值班质量和良好的值班环境,下学期社团必要值班尽量做到每节课都安排人值班并尽量每班排两人。本学期在值班室设值班记录本专供值班人员记录值班期间处理事情及对收到申请等做记录。

新学期开始办公室部的第一个工作任务就是招新。在招新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招进一些高素质的学生,是一个关系到办公室乃至整个青协发展的关键,所以我们办公室在招新时,一定要慎重。招新的原则是:

1.工作态度为先,能力其次(因为热情远比工作能力重要)

2.针对我们办公室的实际情况,我建议办公室下学期在同届同学里面招1~2名成员,以便提高工作效率,让老一辈有工作经验的学长带来新成员更快的熟悉新环境和新工作。由于下个学期办公室的工作任务较重,迫切需要在同届同学里在进行招新,以保证办公室在下个学期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以上便是办公室对新学期的一些工作计划,希望协会各位成员共同协作,将本学期的工作顺利、保质保量的完成。

新学期开始,我列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志协的工作能更有序和谐的进行,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1、校园服务

更多的关注校园,关心服务同学,让同学们遇到困难时想到的是志愿者。例如设立帮助热线,下雨时困在教学区的同学只需打一个电话,都能找到没课的青年志愿者为你送去雨具,这些雨具的提供可与外联部携手找商家。当有同学生病时,也有志愿者的身影,替他买药并送去问候。

无论哪个部门有活动,我们都会心甘情愿的提供帮助,这也是加强凝聚力,体现团结的重要方面。

2、社区服务

走进社区,服务困难群众,体现当代大学生志愿者优良风貌。例如和宣传部合作,向社区居民宣传防盗、防病、健康知识,也可与社区、计生委或主管法律宣传的政府部门联系在围墙上写宣传标语,绘宣传画。

查找与生活有关系的部门电话号码,如买米,买煤气,社区门诊等,制作小册子分发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3、社会服务

帮助交通部门维持交通秩序,在人流较多的路口与社会实践部的兄弟姐妹们宣讲交通安全知识、指挥交通,为辛劳的交警同志送上一瓶水一个问候。

联系希望工程,举办公益活动,比如组织有爱心的同学献血、捐款,把真真切切的情感赋予需要帮助的人们。

4、文化服务

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计划篇9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关注民生、服务民众、维护民权,促进和谐与稳定为目标。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基础设施为重点,以社区服务为载体,以示范创建为手段,积极加强组织建设,努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管理服务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立足基层,加强基础。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进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工作进社区,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3.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区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运用机制,形成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4坚持多渠道投入。以县财政支持为主,各有关部门共同投入,社区组织通过有偿服务增加收入,同时广泛吸取社会资金,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统筹机制。

5.因地制宜,勇于创新。从实际出发,突出社区特色,从居民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逐步实现社区建设的工作目标。

(三)主要任务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社区公用房“六室一站一厅”的目标,即:社区党组织办公室、社区居委会办公室、社区警务室、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室、社区图书阅览室、社区居民议事会议室、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社区综合服务大厅,到2012年底要经过全县共同努力,使我县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活动,完善社区功能,推进居民自治,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努力把全县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为构建和谐奠定坚实基础。

二、进一步明确社区工作职责、理顺工作关系

(一)明确社区主要工作职责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发展社区文化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2、制定社区建设计划和社区管理制度,并提交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审议,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开展共驻共建,筹措本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管理和维护社区居委会的集体资产;

3、维护社区会治安,组织评选安全文明小区、安全文明楼院等;搞好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民事调解工作,协助公安部门做好外来人口管理工作;

4、协助人民政府或其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绿化美化、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

5、与业主委员会、辖区单位等加强沟通和联系。组织、协调社区成员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和社区困难户等特殊群体提供义务服务,抓好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等社区工作,实现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

6、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社区内失业、下岗及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

7、对本社区的物业管理和服务进行指导、监督;

8、向人民政府或其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9、加强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促进团结、互助、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与政府部门及其他社区进行合作;

10、组织社区居民对政府部门的各项政务进行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

11、依法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协助政府部门加强社区民间组织的指导与扶持;

12、依法自主决定社区事务;

13、定期向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和评议。

(二)理顺和规范社区主要工作关系

1、要理顺和规范县直属部门与街道社区的关系。县直属各部门一方面要进一步清理附加给社区的不合理任务,努力减轻社区居委会的行政负担;另一方面要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将社会工作从行政职能中分离出来,把相关权力和工作经费下移到社区居委会,充分发挥社区的管理协调、服务保障、治安综合治理、医疗保健、环境卫生、文体教育等方面的基本功能,真正实现工作重心到社区、服务承诺到社区、人员配置到社区、工作经费到社区。社区居委会要主动接受县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管委会的指导,积极依法协助政府、管委会完成相关工作,切实发挥自治组织的作用。

2、要理顺和规范社区居委会与驻区单位、物业管理企业的关系。驻区单位和物业管理企业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从和服务于和谐社区建设,积极主动地配合社区居委会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努力形成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合力。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企业的关系,前者是以做人的工作为主,是居民利益的法定代表,后者是以管物为主,是企业行为,不能用物业公司代替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有权监督物业部门搞好物业管理,服务社区居民。

3、要理顺和规范社区各种组织之间的关系。社区党组织是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是自治组织,社区议事委员会是监督组织,社区居民代表是决策机构。要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建立健全社区各种组织,构建起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社区组织体系和完善的工作制度,既确保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又支持和保障其他组织依法依章履行好职责,保证广大居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等民利。

凡属单位型社区(社区90%的居民均为本单位职工和家属),与其它社会型社区均属县党委政府领导和指导。

三、当前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社区基础建设,做到机构人员、工作场所、经费投入“三落实”

1、要落实机构人员。编制部门要本着有利于社区自治、有利于发挥社区功能、有利于开发社区资源的原则,以自然地域界线、社区构成要素、资源配置情况的发展趋势为依据,科学、合理地设置社区工作机构。要按照上级有关要求配齐配强社区工作人员。具体职数由各社区管辖范围、户数、人数、工作量等因素核定为各社区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委员东城为50人,西城为46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社保参照事业单位职工的标准执行;拟定为主任1200元/人·月,副主任1100元/人·月,委员1000元/人·月。“40、50”人员和其他公益性岗位人员按现行政策执行。

2、要落实工作场所。通过采取资源整合、就地扩建、调剂使用、开发商提供、购买、租赁、置换等办法,加强以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规划建设一批社区办公场所、服务中心(站)、文化活动中心等彻底解决社区无办公用房、无活动场所或设施不达标的问题,全面提升我县社区基础设施水平。要把新建住宅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住宅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与住宅区开发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今后凡成规模开发建设住宅小区或成片改造旧城区,规划部门应按照社区居委会的设置规模和社区建设的要求,做好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的规划与布点,原则上每个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按照120平方米、活动(服务)用房按照300平方米标准进行规划设置配套。凡新开发的4万平方米以上小区,开发商必须配套建设至少120平方米的社区办公用房,建成后无偿提供给社区使用,产权归社区居委会所有,开发商要主动交付产权证明;凡新开发的小区,开发商必须规划建设3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活动)中心,由县政府按照建筑安装造价分期回购(最长不超过3年),满足社区服务功能;已经开发但未和开发商商定社区用房义务的社区,要采取购买或征得社区全体业主同意建设的方式由规划部门予以审批建设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平房小区可以探索采用加速开发或购买有产权的旧平房的办法解决社区办公用房问题。对4万平方米以下的零星开发的住宅区,开发商按照千分之三面积标准折算后缴纳社区配套用房经费,缴纳标准按照所在地区房屋平均销售市场价格执行。所缴纳经费由县政府建立专户进行管理,专项用于建设和购买社区配套用房,由县有关部门监督使用。规划部门在审批新开发小区详细规划时,应严格把关,确保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中心用房按比例规划并保证按规划性质使用。建设、房产等部门要加强对工作用房和公益服务设施用房的监管,凡不按规划要求建设的,责令开发单位限期纠正;拒不改正的,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并将其不良行为纳入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档案,县房产部门不予发放房屋产权证书。对因各种原因造成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公益服务设施用房不落实或流失的,将追究有关部门的责任。

3、要落实经费投入。政府要加大社区建设资金投入,并列入年度预算,予以保证。市政府按县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的10%—20%给予奖励资助。社区工作经费按照每个社区不少于5万元的标准列入县财政预算。尽快改善我县社区办公用房紧缺和人员、工作经费不足的现状,切实保障社区工作正常运行和深入开展。

凡属单位型社区(社区90%的居民均为本单位职工和家属),由所在单位按照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设置机构,配备人员,落实办公用房、公益服务设施用房和经费投入。

(二)加强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保证

结合实际,采取“选、派、聘、兼、”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社区党务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县政府要组织、人事劳动部门要加快选配大学生和“40、50”下岗人员充实社区工作队伍。教育引导社区居民发挥自身特长,把从事志愿服务作为居民义务和良好道德风尚来提倡,积极动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务员、学生、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等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要逐步完善社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召集驻区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共商社区建设大事,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争先创优”活动,努力把社区党建工作融合到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的具体工作中,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在居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实现“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社区党建工作目标。

(三)完善社区自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管理

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区楼栋长、楼院长、院长、片长、单元长、居民组长、社区志愿者等自治体系,完善并落实社区民间听证会、民事协调会、民主评议会等“三会”制度,切实保障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权利。健全社区居委会工作报告、协调议事、公开办事、居民走访、居民公约制度等,为强化居民自治组织的各项功能提供制度保证。实施居务公开,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决策及对弱势群体救助等事宜,应及时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

和张榜公布,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认真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不断扩大直接选举的覆盖面。大力推进民主选举的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我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居民委员会、居民小组在社区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建议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民间组织、中介组织、社区有关单位参加的社区管理协调机构,协调社区管理中的重要问题。高度重视解决新建、改扩建住宅小区居民自治组织不健全的问题。

(四)拓展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加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街道级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一般不低于1000平方米,社区级服务中心面积一般不低于300平方米。在社区服务中心推行设立部门服务窗口,逐步实行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办公模式,方便群众。要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社区资源,不断扩展社区服务内容,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重点发展面向困难群体的社区救助和福利服务,做好低保、医疗、教育、住房等救助服务工作;发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的社会化服务,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援助,做好企业离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发展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发展面向广大居民的各项便民利民服务,做到“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助、民求我应”,体现人本主义的关怀。要积极引导驻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开放内部服务设施,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探索社区服务产业化、市场化动作的有效途径,不断完善社区功能,在社区普遍推行日间照料、便民服务电话等,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开展创业帮扶,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要大力兴建老年福利设施,加强社区“星光老年之家”的后续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对社会力量在社区举办社会福利机构开办初期,县财政要给予适当补助。对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对象的,县政府可根据实际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具体标准不得低于我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居民服务企业,各级财税部门要贯彻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切实扶持社区服务业。要发展和培育各种民间组织、中介组织,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丰富社区居民生活,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要进一步创新信息服务手段,搭建我县社区服务信息化网络平台,县政府要加大社区服务信息化经费投入力度,力争到2011年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县、街道管委会、社区三级信息化网络,为居民提供准确、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提升我县社区服务的档次和水平。

(五)搞好社区治安,促进社区稳定

依托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组建以专职保安队伍为主、门卫巡逻守护为辅的治安防范机制,建立流动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管理机构,强力构建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预防各类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杜绝居民区入室盗窃、入室抢劫和撬盗机动车三类可防性案件发生。深入开展打击“黄、赌、毒”社会丑恶违法犯罪,禁止传销活动,做好社区交通安全和防火工作。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和安全社区创建活动。到2012年,全县所有社区都要建立起公安警务室。

(六)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和谐进步

抓好社区文化阵地建设,三年内85%的社区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图书阅览室、一个室外活动健身场所、一支社区文艺队伍。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图书室、活动室、社区广场、市民学校等社区资源,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群体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社区休闲广场、演艺厅、室、网吧等文化场所和监督管理,抓好社区文化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办好市民学校,大力开展“争做文明市民”的主题教育活动。调动社区资源,切实保障社区内中小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和社区实践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培育群众性体育组织,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配置相应的健身器材,不断增强居民体质。

(七)发展社区卫生计生事业,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的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网络,广泛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服务工作,重点做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的服务工作。到2012年,我县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网络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开展社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抓好社区当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住户变动、人口信息、出生、死亡情况的微机录入、变动,切实加强稳定社区计划生育水平,提高社区出生人口素质。

(八)改善社区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城市工作,落实社区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认真做好垃圾收集、清运,噪声污染治理,整治声音建筑、乱贴乱发小广告行为,整治乱堆、乱放、乱扔杂物、乱停放车辆现象,保持路、街、巷、场管理有序,为居民群众营造干净、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积极动员、组织广大居民义务植树、种草、护绿,增加公共绿地面积。提倡使用环保型商品和清洁能源,倡导节水、节电、节地、节材等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健全社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加大物业管理力度,新建小区物业管理要达到100%,没有实施物业管理的旧小区要加大整治力度,经过综合整治后推行物业管理。加强多产权小区和零散居民楼院特别是城中村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持社区环境整洁有序,解决脏、乱、差问题,真正实现社区“净、绿、亮、美、安”。

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计划篇10

一、建立健全领导机构,落实相关责任。**区成立了创建流动人口管理典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由区人口局一把手负总责,担任组长,各试点单位的计生办主任和人口局流动办人员为组员,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也成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由一把手负总责,担任组长,行政主任、计生办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办公室专干和各社区、村支部书记组成,并为办公室和各社区、商城统一制做了各种制度牌,流动人口情况一览表。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各社区、村委会、商城商厦、计生专干签定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坚决执行一票否决制。

二、加强阵地建设,抓硬件建设不放松。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社区都成立了流动人口公室、服务室,最少有1名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流动人口管理台帐,乡镇、街道办事处配备一台微机,专门用于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的查询和反馈。东关、中街办事处为了切实搞好试点工作,为试点工作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办事处与商城、居委会协商,准备重新调整了计生工作室布局,商城、东关办事处筹款各3000元协助商城、居委会制作了新型、高规格、统一制式的上墙表格、制度、职责。完善充实社区的上墙资料,使整个计生工作室焕然一新,为试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商城流动人口办公室配备了一台电脑把流动人口基本情况进行录入,随时跟踪服务,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为他们解决住房难,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三、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各乡镇充分利用流动人口流出前、中途回乡、“双节”返乡等有利时机,开展优质服务宣传工作。一是组织专干入户宣传。通过入户,向育龄群众宣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方针政策,让流动人口了解外出为什么要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明白办证程序,同时让他们明确必须按规定寄回《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二是大力营造舆论宣传氛围。通过标语、广播、宣传品等形式,大力宣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各乡镇刷写有关流动人口固定性宣传标语200多条,给80000多户农民全部印制了流动人口管理办法、防治艾滋病宣传品。三是发挥村级干部的宣传作用。村级干部和广大育龄群众常期生活在一起,他们能够主动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拉家常时宣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积极争取群众,影响群众,提高了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居委会始终把建设新型生育文化融入日常工作之中,结合“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利用社区文化载体,制作宣传板报、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袋等方法,广泛宣传婚育新风,并在街道和社区人口学校举办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知识培训班,使计生宣传工作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之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商场、商厦对流入人口也广泛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利用制作宣传板报、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袋等方法,广泛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并积极参与街道和社区人口学校举办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知识培训班,使计生宣传工作融入流入人口日常生活之中。

四、加强规范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近年来,随着外流人口的逐年增多,为了尽力做好外流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重点落实好“五个一”的管理制度,即“育龄人口外出前办一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签订一份计划生育合同、约定一个联系方法、落实一项节育措施、外出后每三个月寄回一次《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通过落实“五个一”的管理制度,力争对外流人口做到“六清”,即流出地点清、流出时间清、从事职业清、婚育变化清、节育措施清、奖罚情况清,进而从源头上提高外流人口的办证率和寄证率。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着早安排,提前通知。每季度环孕情服务之前半个月,由乡镇务所拟定全乡环孕情服务工作计划,给各村下发通知,村上按照乡计生站的日程安排,以通知卡的形式通知对象本人,提前做好准备。对于外流对象,提前向家属打招呼,按规定时限寄回环孕情服务证明。二是向村级压担子。每个村的环孕情服务工作,乡上原则上只抽出一名技术服务人员和包村专干参加,具体工作主要靠村上来配合,每村一天时间。当天由于特殊原因未能检查的对象,由村上负责通知到乡服务所参加检查。三是加强考核调度。对于每季度的服务结果(包括邮寄的证明),凡服务率达不到90%的村,由村支书、主任向乡上进行书面汇报,并在阶段性考核和年终考核时进行奖罚兑现。通过以上工作,村级对环孕情服务工作普遍从思想上引起了重视,特别是对外流人口的寄证工作引起了高度重视,有效地促进了外流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商场、商厦对每一位客户都建立了台帐资料,登记造册签定管理合同,为已婚育妇建卡立档。每月对流入人口进行一次排查,对迁出、迁入的流动人口做到心中有数,在排查过程中发现证件不全或过期的都及时发出催办通知,要求更换新证新证或补办。

及时与流出地互通有关情况,发出信息通报单。对已婚育龄妇女提供计生政策,疾病防治和法规宣传教育咨询服务工作,每年对已婚育龄进行两次环、孕情检查,开具《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并督促本人及时寄回户籍地。对一些生育、节育情况不清的育妇,能够及时通过流动人口管理平台或与本人户籍所在乡镇通过来信、来电查询,共同做好杜绝计外怀孕以及各种补救工作,真正做到了实行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工作要求。

社区居委会发挥社区职能,落实属地化管理原则。对辖区的下岗职工、人户分离人员、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采取与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下岗失业人员原单位以及人户分离人员户籍所在社区双重管理工作机制,管理工作以现居住地为主,原管理单位协助,制定明确的管理规定,做到管理机关明确、管理责任明确、管理任务明确。依托社区资源,开展优质服务。经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医疗卫生单位的多方协调,整合了社区卫生资源,充分发挥了社区计生服务室、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作用,积极为育龄群众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孕情访视和生殖保健等服务。目前,社区每年为育龄群众提供免费的环情、孕情服务两次。除此之外,针对不同情况,社区给育龄群众提供了多种服务,如新婚夫妇,社区会将申报好的生育保健服务证送到他们的手中,并告诉他们有关优生优育的知识;在育龄妇女怀孕后,工作人员每月上门了解育妇的身体状况,宣传孕期保健知识;婴儿出生后,及时上门探望,并告诉育妇产后何时选择何种避孕方法最为安全、有效;在育妇落实了相应避孕措施后,社区会及时予以慰问;对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有难度的人,社区工作人员一再入户与他们交流思想,宣传生男生女一样好、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等婚育新风内容;对使用药具的,社区月月上门,将避孕药具发放到他们的手中。通过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不仅为社区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获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都说社区工作者是他们的知心人。多方协作,落实优惠政策。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办事处、社区两级除利用市、区各种救助活动给予资助外,还积极与社会保障部门联系,寻找适合下岗失业人员、大龄失业者及新成长劳动力的工作,推荐他们到适合的岗位上去,同时在社区中寻找知法、懂法的退休老干部,成立社区维权小组,帮助维护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样不仅解决了居民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维护了家庭的稳定,还提高了他们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五、建立流动人口管理新机制,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在流动人口的管理中,推行三种类型,一个重点,三个阵地的“三一三”管理机制。首先是三种类型,就是把流动人口分成男性、未婚女性和已婚育龄妇女三类,根据不同情况提供不同服务;其次是一个重点,就是重点做好已婚育龄妇女的跟踪管理和服务,内容包括及时查验证,每年提供两次环孕情服务,建立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登记卡等。办事处与社区在管理时做到与流出地常联系,实行双向管理,及时通过《全国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交换信息,并严格执行持证生育的政策规定,对计外怀孕对象就地落实补救措施。第三是三个阵地,就是充分发挥用工单位、出租房主和居委会计生工作室三个阵地的作用,居委会计生工作室负责检查指导租房房主、用工单位、辖区个体门店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的职责。租房房主要认真落实“一证先行、无证否办”制度,定期向居委会计生办提供外来育龄人员有关情况。用工单位凭证用工,不能雇佣无证人员,并承担本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将有关数据和情况及时报社区计生工作室。作为办事处本身,在流动人口管理上,充分利用了劳务市场、商场商厦管委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管理自身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事处派专人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并按季检查工作情况,由他们自己经营自己管理,并将情况及时上报办事处计生办公室。